采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3 08:08:35

采薇教案范文第1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手法是学习要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鉴别又是学习的难点。

2.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学习的要点。

3.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了解《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学习《采薇》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译文: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采薇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对策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一方阵地,同时也是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让学生有兴趣、有热情地融入课堂学习,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是对老师综合能力的一个检验。语文老师的综合能力不仅表现在知识潜能上,还表现在教学风格、教学技巧,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关注上。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我在和学生的磨合中逐渐找到了一些规律。

一、切中情感交融点,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心灵

中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也是最容易被触碰的。老师每讲一篇课文,首先应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之处,然后着眼相通之处来设计教案。在讲《采薇》一文时,我认为课文内容与学生心灵有相通之处,“想家”是课文与学生的情感交融点。《采薇》一文写的是一位久戍之卒思乡回家的故事,我的学生一般几个月回家一次,都有浓厚的思乡念亲情结。我根据这一情感交融点设计了教案,特别巧设了一段导语,而且声情并茂地给大家朗读了这段导语:“家,是每个人感到最温暖的地方,是难舍的亲情,是一份眷恋,是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在牵挂的地方。看一下每到过年春运时的茫茫人流,‘回家’是每个中国人心底一遍遍的呼喊。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个三千年前的久戍之卒,顶风冒雪,历尽千辛万苦,忍受饥渴劳累回家的故事。”随着我对文章题目的板书,这段导语犹如一块磁石,触动了学生心扉,迅速将学生引向授课主题,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同学们忘掉了诗经原本生涩的字句,怀着浓厚的兴趣,迅速地走进了这个故事。课堂上同学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听我讲述这个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课,我感悟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靠老师来激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固然“乐之者”受制于多种因素,但老师的启发诱导不可或缺。

二、实行师生互动机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既需要老师把课讲好,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就是说,语文课堂只有让学生手脑动起来,学生才会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我在讲授每一篇课文时,都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或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踊跃参与讨论,或让学生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动作。如,我在讲萧乾的《吆喝》一文时就让学生对一些吆喝声进行了模仿,我还特别结合当地实际让学生模仿商贩叫卖的吆喝声。有的学生模仿相声演员郭德刚吆喝“汇源冰糖葫芦汁”;看的模仿《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吆喝“戗剪子哦,磨菜刀”。我在讲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让学生谈“端午节”的来历,谈自己在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由此,学生对学习课文《吆喝》《端午的鸭蛋》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我结合这篇课文,让学生编写“我心目中的诸葛亮”手抄报,并在班级交流。学生积极地查找、收集有关诸葛亮的资料,使那些在课堂没有进行的内容在课下得到了补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精当的作业,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老师启发学生心智的第一现场的话,那么课后作业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扩展和延伸,这就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既要着眼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应考虑到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基于此,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既有对课堂所学知识巩固的内容,也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内容。我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对课后作业作了这样的设置:一是要求学生查找阅读莫泊桑的作品,对莫泊桑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二是要求学生做一篇命题小练笔: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我的学生按以上要求认真地完成了作业,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再如,我在讲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散文游记的写法进行归纳,并试写一篇游记。同学们各展其能,对游记的写法作出了归纳整理,多数同学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游记文章。

热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强大的动力。我爱上了语文教学,我的学生爱上了学习语文课。师生之间的共同志趣,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做好语文教学工作的不竭动力。

采薇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选修;教材内容;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21-0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人教版选修教材,是非常精心的,结合经典与时文,是对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更多的是来开阔学生视野。如果细细处理,时间绝对不够;如果不处理,又浪费了资源。

一、粗细结合

传统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多的是通过必修课本来落实的,相对而言,课文更经典,知识更典型,更有利于语文基本功的落实。但是仅仅靠必修课本很显然略显不足,因为传统的经典文章没有被“一网打尽”,毕竟必修课本的容量有限,也有一些文章虽然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不够典型,但是在某方面确有值得研究探讨的文学或者思想点,所以就把它们放在选修课本里。

常规处理方式是把选修的一部分内容拿来精讲,另外一部分置之不理,比如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处理,有的学校是诗歌部分全精讲,而文言文是不处理的;有的是只讲文言文部分,对诗歌是不闻不问的。个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不好。粗细结合,应该是比较适宜的方式。

1、合理分配时间。把必修充分探究之后剩余的时间合理分配,在处理选修部分时,各部分整体上在时间上大致均匀分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六个单元,可均匀分配,也可以一、二、三诗歌单元合起来占必修三后剩下时间的40%,四、五、六文言文单元合起来占必修三后剩下时间的60%。

2、粗细得当。《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把“赏析示例”拿来欣赏,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大致疏通文意,少数不懂,教师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仔细度、讨论课后的赏析的文字,最多耗时一节课。“自主赏析”可以挑选一篇来精讲,其它的课文给学生提一些问题,然学生探讨后再提问,该部分可以二课时解决全部的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自选一篇欣赏,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来分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答案――形成答案――全班交流”的程序来解决,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在提问、探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时间最多一节课。

散文部分,则不宜在疏通文字上花太大功夫,毕竟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实词、重要虚词的内容应当落实在必修的课文里面;选修的散文应当以欣赏为主,每个单元围绕“创造形象,试问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物定格,贵在鲜活”三个单元目标,以欣赏散文形象、把握散文文气、见识文章形式来区别处理这些古典散文,无须面面俱到。处理方式和诗歌部分一样,“赏析示例”以自学为主,学习课文后的赏析,一节课;“自主赏析”一篇精讲,其他合作探究,两节课;“推荐作品”学生自选探究,代表发言,一节课。

3、围绕目标。选修的编排体例,是把一个专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分成若干部分来专门探讨的,如果结合一定的课文来探讨一个主题,不枝不蔓比较好,既省事又省事,无须拓展太多。比如《外国小说欣赏》就把小说分成“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角度来探讨。欣赏课文的时候,就结合这些这些角度来落实,绝对不需要面面俱到。

二、合作分工

选修教材,有一部分内容是新加入的内容,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处理很显然,费事很多,效果不一定很好,所以,发扬集体力量,合作处理,应该效果相对较好。

1、教师间合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相对较熟悉,因为对于老教师而言,教学过的内容较多,还好处理。而《外国小说欣赏》除了《墙上的斑点》以前入选过课本,其余课文都没有入选过课本,甚至没有见过,讲就更不用说。为了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作分工,比较合适。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八个单元,教师合作分工,正好我们有八名语文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单元,整理和每个单元处理小说的角度相关的知识,并且找到相关的高考题,让学生见识,然后讲解、讨论结合相关角度来进行。每个教师还要对单元两篇课文进行分析、处理,制定教案、课件,然后供其他教师选择,在两篇课文中间选一篇赏析、讲解,另外一篇则让学生自主赏析,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问题可以是学生在预习后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然后进行探讨、交流。落实完相关知识后,做一定的练习来熟悉小说的“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最后做完整的高考小说类的现代文的练习题,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2、学生间合作。对于要求学生自主赏析的文章,学生要合作分工。第一步,提出问题,当然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第二步,分析问题,问题设计是出于什么考点的考虑,回答的方法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回答问题的文段;第三步,初步拟定答案,根据考点及相关的方法,根据文段,根据以前阅读文章的经验,来拟定答案;第四步,学生讨论,相互借鉴,疑问讨论,最后制定比较合适的答案;第五步,交流成果,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在班级交流,然后互相评判,等待教师评判。

3、师生间合作。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来增减问题、细化问题;最后答案在班级交流后由教师指导、评判,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点和合理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做好衔接

选修和必修不是完全割裂的,有很多地方有内在的联系,如果做好有效的衔接,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诗歌、散文两部分。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事”,其中有屈原的《湘夫人》,可以结合必修二的《离骚》来回忆屈原的相关内容,可以串讲楚辞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减轻了选修的难度,做到前后串连。选修第一单元的“推荐作品”中也有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也可以结合必修二的《归园田居》来讲。

选修第二单元的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也可以充分回忆必修二的《采薇》、《离骚》、《归园田居》的意象和诗歌内容情感的关系来讲解、探讨诗歌主题,让学生重温从意象入手,来理解诗歌主题的方法。

选修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虞美人》的情感是很丰富的,变换较大,这样的诗歌在必修二里面有《短歌行》也是情感大开大阖的,内容虽不同但情感变化起伏大致一样,同样可以串连起来。

散文部分,第四单元的主题是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侧重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建筑等形象,在必修一中有《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中讲过人物形象,可以从中回忆起分析人物的方法;在必修二里有《赤壁赋》讲到了月、水的意象,可以总结分析总结自然景物的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选修第四单元的课文学习、探究中来。

采薇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误区

1. 新技术,旧教法

虽然用上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在老区普通高中,教师还是按着“我教你学”的思路来制作课件,对教材的研究较深,至于学生掌握得好与不好,则很少考虑,教学过程完全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静态的。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活动内容、什么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做了规定。诚然,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但一味强调预设,实际上扼杀了教学的生命力。课堂是在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交流中生成的,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的生成会令教学产生不期而遇的精彩。如笔者听过一节《夜归鹿门歌》赏析课,前面讲得精彩,学生答得漂亮,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是下足了功夫的,不料有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这个庞德公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庞德,他不在前方打仗,怎么跑到鹿门隐居起来了?”教师尴尬地顿了顿,最后说:“你提的这个问题与本课无关,希望以后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打岔!”一个课堂生成的好机会就这样被粗暴地扼杀了。新技术与旧教法的尴尬,如同用飞机拉着牛去耕田一样。

2. 从满堂灌到满堂放

高中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教法,忽视学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结果(升学率),忽视过程。有些教师以为使用了多媒体,就达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整合的目的,认为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有利于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从满堂灌变成满堂放,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被动的观众,师生被课件左右,被电脑程序牵着走。教师疲于点击鼠标,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受到了剥夺。曾有一次文言虚词复习同课异构活动,两位教师的课件一模一样,一个班对“之”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不好,另一个班则对“者”有些稀里糊涂,但两位教师都将课件从头播到尾,并没有顾及本班学生学情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3. 不恰当地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一种学语文的好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是有了多媒体,很多教师上课不读了,即便是适于诵读的诗歌、散文,也听不到朗朗读书声了。少了诵读的语文课,带来的是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退化。

4. 忽视了板书的重要性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屏幕限制,不可能在一个画面里同时设计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教师们常常把所讲授的知识、概念、关键词分拆在几个画面呈现。但快速闪过的画面造成学生往往并没有看清或熟记学过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注意到,老区普通高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为多媒体上什么都有了,上课不重视板书,没有精心设计,随意性大,很少板书甚至没有板书。其实,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了板书,语文教学的魅力会大受影响。

5.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理论上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果。读者也好,学生也好,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对同一件事物认识上的差别。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的形象代替了想象,固然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感知,但过于直观,缺少一个认识过程,从而遏制乃至扼杀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在统一模式面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阻。如我们在鉴赏苏轼作品时,课件中总是出现一个豪情四溢、乐观豁达的形象,以致出现《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之类的思悼词时,学生仍偏执地认为体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怎么会有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应对策略

1. 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转变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不仅仅是将简单的技术融合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中去,而且是师生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以及学习观、课程论上的变化在教育实践中的自然体现。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但又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正因为这样,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能是描述大体的轮廓,而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流动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一堂课的完成,也就是教学设计暂时的终结。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地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案是动态的、多样的、灵活的和粗线条的,而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应如何去操作和实践呢?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地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今天我们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2. 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不能丢

以古诗文为例,其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使它具有无限的语言张力。《采薇》运用朗读、吟咏与讨论的方法,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在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再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等细节,又用了“四牧业业”、“四牧”、“四牧翼翼”等叠音词,用赋的手法,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传达出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这样采用诵读法,比单纯的展示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板书,虽有多媒体课件的主体板书,但传统板书丢不得。教师清晰、工整、格式规范的板书永远是课堂教学的常青树。教师的板书能对复杂的课文内容进行形象化的高度概括,能把繁杂课文的内部关系和逻辑关系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对学生而言,易于理解课文内容,便于梳理结构层次,学习如何归纳要点,学习教师认真规范的书写习惯。

3. 与时俱进,积极改变高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

由于世界观、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不同,每个人心目中再现出的作品形象是不同的。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应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能过多地追求直观教学,生硬地把自己心中创造的形象灌输给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而应将其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教师的职责是辅导、引导和开导,使高中学生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优秀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视听材料的能力。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这对中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总之,在遵循学科自身特点、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发挥优势,走出误区,信息技术与老区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采薇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多元化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01

高考语文今后将由150分增加到180分,以此强调全社会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如果增加到180分,仅凭现有教材的内容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仅凭高一、高二两年去完成也是教学时间不允许的。既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学一些知识,开拓知识面,培养语文素养,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又要在两个教学年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好研究性学习,构建语文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模式,根据高考内容和开阔学生知识面的需求大胆删减和补充教学内容,将必修与选修教材进行整合、拓展。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促使语文教学内容多元化

1立足教材,点拨导学,突破难点。

比如每学习一个单元,先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1)本单元文章是什么体裁?这类文章有什么特点?(2)这一单元我们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每一篇课文我们重点要掌握哪些知识?(3)在自主预习中你有哪些疑问需要解答?这是老师为学生进入单元学习提供整体思路,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经过交流明白的不讲,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教辅资料学明白的不讲。学生实在不懂的就启发,再启发,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2由课内向课外辐射,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达到教学内容多元化。

语文课包罗万象,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走近语文世界,就应该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立足于“大语文”观,将“大语文”与“小语文”结合起来,适当扩充语文教学内容,增强语文课的厚度与广度,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比如必修1诗歌单元,选文数量与内容都不多,仅凭这有限的四首诗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情与兴趣,实在是天方夜谭。所以我在教学中就通过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教师的点拨导学相结合,采用“由课内到课外,以点带面,以学代教”的教学方式,举一反三 ,获得了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最佳效果。具体做法是:以一个诗人的作品带出多首诗歌,或者以一个诗人带出多个同时代的诗人或相关作品。教授《沁园春・长沙》,就进一步扩展对其他诗词的学习,学习《再别康桥》,就扩展对徐志摩的诗歌的专题学习,同时让学生互相呈现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做相应点拨引导,解决相关知识的疑难点。教师和学生要对各组学习成果做出合理评价,其他诗人诗歌教学以此类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远远超出传统教学中仅凭老师讲、学生被动学所得的收获,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高效与多元化的目的。

3以文本为依托,进行专题化研究学习。

如必修2第一单元古典诗歌《诗经》,课本只选了《氓》与《采薇》两篇,如果仅学习这两首诗歌,学生是不能深切感悟《诗经》之美的。因此我就以这两篇诗歌为依托,通过对诗经的专题性学习,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去阅读《诗经》,了解《诗经》,研究《诗经》。以《氓》为例,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分类研究,包括诗歌的内容、情感、诗歌的表现手法、出处等,学生可以全面研究,也可选其中一点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是课外作业,学生自主自愿,不作统一要求。还可进行能力迁移训练,如改写《氓》为500字左右的一篇短文,要求想象合理,描写人物生动,主题突出,最后在背诵全诗的基础上,自选演员,表演《氓》的故事(此项不做硬任务,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做),并注重教学评价。对于改写出色的作文在全班进行范读,然后由学生点评好在哪里。改写问题大的也选出来读一下,由学生根据原诗的内容点评,这样使学生学有所练,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二、实行研究性学习,促进教法学法多元化

1实施单元比较法教学。就是将选修和必修一个单元的相同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对其作者、作品的风格,文章的内容、情感、结构线索、表达方法及效果等进行比较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同类文章或同一个作家的文章,会给学生一个完整系统的认知,容易形成规律性解读和感悟。这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帮助,而且节省教学时间,容易达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与学的平台,既丰富拓展了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有益处。

2实行自主预习法。对于每篇课文的作者与背景,以往都是由老师来讲,而实行自主预习法,课文作者、背景资料都由学生自己解决,包括课内外文言文的预习翻译,学生都可以结合注解或教辅资料、网络先行自学。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前熟悉了课文内容,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很有帮助。

3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法。如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我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组一人负责查阅其简历、生平及其诗歌的内容风格,一人负责翻译全文,一人负责对文中知识点如状语后置、判断句、宾语前置、省略句、被动句、定语后置、活用的实词、古今义、通假字作归类整理,生字词做注释,两名学生负责问题的设计与解答,再由两个学生负责备课,形成授课教案,教师审阅修改,然后在课上主讲,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赏析。这种自主合作方式效率高,效果好,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4学生质疑法。就是在讲一篇文章或诗歌时,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任何提示,只交代学习任务。如:学习《短歌行》,就放手让学生去读,读后自己提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由教师或学生来解答。这一学法的出发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学习的体验和感受,把提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读书思考感悟。这体现了对学习个体的尊重,同时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和课堂的不确定性,更有许多好的课堂生成,给教者和学者都会带来意外的惊喜。

5诵读感悟法。这一教学法适用于诗词及优美的散文教学。好的诗词美文,不一定全由教师来讲来分析,有时教师的生硬分析,反而破坏了诗文的意境、情韵和美感。一首好诗、好的文章,就让学生反复诵读、静读、深思,揣摩诗人情感,感受其美的意境,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学生自我得来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教师讲析要真切深刻。这也是目前“真语文”提倡的最佳教学法,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6读写结合法。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法。比如,学生学习了《短歌行》《兰亭集序》《赤壁赋》,就让学生写对于生命、宇宙的思考;学习了《离骚》,就要求学生写“我心中的屈原”等题目的文章,以此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对屈原爱国精神与品格的讴歌。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教学方式:就一篇课文的学习而言,教师不讲,直接让学生读,读后,可就文中某一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作出评价――不需教师去讲什么,就是给学生自我体验时间。当然读了一定要写点东西,要求学生随读随悟随感,把所感所想所思能及时记录下来。长期坚持读写结合的学生,他的语文修养一定会有大的提高。当然,实施这种读写结合法,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就学得多、学得会。有时看起来一节课教师都在讲,但是学生注意力集中可能也就二十多分钟,其余的时间就难以集中注意力了,所以我们所教的知识、所传播的信息不一定学生全都吸收了。可能学生自我学习比教师讲速度要慢一些,效率要低一些,但学生是真正去动脑筋学习思考,知识是自我实践中来的。这样记忆深,理解深,效果好。所以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新课改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体验的要求。

其次要结合课外阅读课来体现这一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对所读名著写评论或读后感:可以叙述情节,可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就作品主题或认为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就其中好的语段词句作摘录,积累优美词句等。只要坚持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就会提高学生语文兴趣与修养。

7以演代讲,以演促学法。我们现有教材选编的文章内容、思想内涵大都比较丰富,如一些小说、戏剧、神话传奇、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等,经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启发,可以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如果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再向前推进一下,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表现人物,补充细节,完善情节,这种以演促学的形式,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而且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作,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到位,还起到了交流学习的目的,学生由此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8学习竞赛展示法。如诗文背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成语联句比赛等。现在学生书写普遍差,为了加强学生对书写的重视,除了平时多强调纠正外,还可安排时间进行硬笔书法比赛,将好作品张贴作示范,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习成果积累总结法。就是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结集,包括读书笔记、课堂小作文、小练笔,以及小组学习研讨时汇总的意见观点、交流的影像、照片、文字等资料,以培养师生善于总结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最好的教学形式。

10开设语文大讲堂法。就是发挥每个教师专长,擅长什么讲什么,可以是中外名著赏析,也可以是诗词鉴赏,还可以进行影视观展,然后进行影评讲座,或进行作文辅导,还可以进行新书介绍评论,也可以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或名著作品来给同学作介绍点评,真正让语文课成为学生们的最爱。

采薇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徐中玉本《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 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观 新教学观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大学语文已逐渐成为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字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年轻一代的心灵始终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相连。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汉语正在大踏步地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中国语言文学的浸润和学术研究的提升,不但是海内外华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所以如何教学大学语文课,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徐中玉本《大学语文》教材特点

我校选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本教材既不以文学史为线索,又不以写作知识为重心,更没有按文体分类组编,而是以古今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以文章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归类为十个方面:“品格・胸怀”12篇;“为政・爱国”16篇;“社会・民主”12篇;“人生・世态”15篇;“亲情・人性”9篇;“爱情・婚姻”11篇;“传记・逸事”9篇;“怀古・咏史”9篇;“写景・记游”15篇;“论文・品艺”6篇。在这十类内容中既有记叙文,又有论说文;既有诗词、曲、赋,又有小说等文体。每类中都有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文章。另外还有《中国小说》、《外国小说》两个部分,共计十二个部分。概括起来说是:文理交叉,古今交叉,中外兼顾。它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在弘扬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树立远大目标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在精美动人的前提下,注意文学史的涵盖面和名家名作的广泛性,为学生和读者提供了美感、愉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又能提高鉴赏力和写作水平,更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和鉴赏。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授完如此大容量、题材广、体式多的大学语文教材,难度显而易见。这就不得不使教学者深入研究教材,探索教育教学方式。

二、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教好大学语文的关键

根据多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教好大学语文的关键,因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课题就是反思以知识注入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传统,重建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灵魂的现代本科教学模式。因此,提倡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蕴含着新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研究性学习,就应该成为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总模式。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学组织形式从权威控制型向平等参与型转变,要求课程组织方式由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变,要求知识由知识的旁观向知识的参与者转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在以“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的同时,精心梳理思路,明确主旨;紧紧围绕教材十二个部分的内容,科学选定授课文章;详解精讲,兼顾一般了解和阅读;深入研究课文,做到心中有“书”,胸中有数,目中有人;从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精心备课,设计教案,精雕细刻,制作新颖活泼、大气、紧贴课文内容及背景的课件;授课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改变“一言堂”、“灌输式”生硬的教学方法。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引导和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深入课文研究思考与探索问题;积极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走进作品中人物的灵魂深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

三、树立新课程观

研究性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知识课程观向能力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转变。能力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一种课程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把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激发起来,这个教学方法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呢?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中学阶段的应试教学把学生学“伤”了。好端端的一篇美文,把它大卸八块,然后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逐一分析,再好的文章经过这么一分析也是味同嚼蜡。大学语文再也不能这样教,不能再拘泥于字、词、句、篇的讲解,这是中学语文的任务,学生已经不需要吃“夹生饭”了,大学语文不能再补课,否则真的成了“高四”语文。那么,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高中语文应该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就要是突出大学语文的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淡化它的基础性。他们刚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刚从家乡来到城市,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希望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他们有接受美的迫切需要,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他们又迫切地需要有人引导。《大学语文》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正好可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我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阅读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欣赏生活中的自然景物的美、人情物态的美,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接受古今中外优秀文化遗产,学会怎么做人,从而培养良好的心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具备高雅的生活情趣。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由此来领会它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在大学语文文本阅读分析上,我们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选取文本,设立专题,或讲授或讨论,力求在每一个专题中带动一个文化话题的探讨。《大学语文》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经典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应以经典作品为中轴,从丰富的文史资料、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充分挖掘每一个作品背后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将语文的文本学习置身于整个中国文化这样一个更广阔深远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审视和探讨,力求以一篇文章带起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课题,对中国文化进行纵深和广泛的挖掘与思辨。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文学及文化视野,更能拓宽学生对整个人文学科的思维空间。

在教学时,可以把专题建立在实际教育情景的基础上,尊重并鼓励学生张扬其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情境教学是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例如安排唐诗系列讲座、文学系列讲座等;与校园文化月活动相结合,开展辩论赛、语言艺术赛、语文知识竞赛等;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与各文学期刊合作,开展小记者采风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等。社会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说,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面试技巧过程中,我创设了模拟招聘会的情境,让学生感觉真正在面对主考官,自己推销自己。通过活动,学生情绪高涨,热情参与,从而达到了学习目的。当然,条件允许的话,还可组织学生参加毕业生招聘洽谈现场会,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做市场调查,然后组织讲评,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听、说、读、写的重要性,真正感受到语文能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也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进一步加以理解、拓展的材料。

四、树立新教学观

研究性学习主张让学生自主建构其世界观、生活理念、技术专长和知识结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新的学习观,又是一种新的教学观。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观认为,学生从教师那里听来的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知识;注入式的教学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不应致力于直接灌输,而应引导学生投入活动,将自觉地摄取与无意地识熏陶结合起来,以形成经验和掌握知识,亦即杜威所谓:“Learning By Doing.”强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强调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主动者才能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实际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出尽可能多的结论。例如,在讲到《李将军列传》时,人们历来对“李广难封”的悲剧命运深感同情,但我让学生从李广自身去找原因,思考李广本人有什么性格缺陷。很快就有人找出来了,如他曾杀了已投降的八百多名羌人,还公报私仇,杀了那个倒霉的霸陵尉。再比如,《采薇》一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已成为历来传诵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名句,我们对王夫之在《K斋诗话》中说这四句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评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来了,也就从以往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的思维束缚中走出来了。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有创造性,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这种新的教学观对大学教学意义重大,它能引导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志刚,李剑,何凌风.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与职业,2006.14.

[2]罗毅.高校语文课与传统文化的弘扬.海峡两岸中国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3]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中华读书报,2003.8.

[4]徐同林主编.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5]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枣核教案范文 下一篇:社戏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