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

时间:2023-02-25 10:27:55

上级领导建议书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检察建议;问题;原因;对策

一、检察建议在检察工作中的作用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向发案单位指出存在问题并要求限期整改的建议性文书,它在犯罪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具有“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作用

发案单位出现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固然是一件坏事,但检察机关在办理过程中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发案单位提出建议,使发案单位的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成员能够及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吸取沉痛教训,并及时进行整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具有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预防违法犯罪作用

正所谓“旁观者清”,检察机关在办案中,通过预防调查,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的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单位在体制、机制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明确的认识,通过检察建议,检察机关及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发案单位及其上级机关,使其更加明确自身或下级单位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明晰容易发生犯罪的薄弱环节,促使其认真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产生预防效果。

(三)具有警示、教育作用

检察建议以人民检察院的名义统一向外制发,其法律的严肃性可以使发案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认识到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其认清引发犯罪的薄弱环节,同时向存在犯罪隐患的其他单位提出的检察建议,达到警醒的目的,同时引起受建议单位对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警示、教育他们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强化预防意识,提高对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预防职务犯罪。

(四)具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用

人民检察院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结合执法办案,针对被建议单位在制度或管理问题上存在可能引发犯罪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的预防对策,促进其严格文明执法、自觉遵守贯彻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尤其是对于妨碍法律正确实施的情况及时纠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检察建议法律地位不明确,执行力不强

检察建议缺少法律的明确规定,缺乏法定的执行效力。检察建议在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仅在《检察官法》有关奖励条款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关于处理违法所得的相应条款中提到。有关检察建议的主要适用范围,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只是由检察机关内部工作规范或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出预防犯罪工作意见中提出。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与工作规范都没有规定检察建议的法定效力,特别是就“建议”本身的“词义”来看,仅是“向领导或集体提出自己的主张”,至于“主张”是否被采纳则没有刚性要求。虽然很多学者论述了检察建议在效力上有其权威性、法律性、法定性,但是缺乏法律上的依据。特别是在非诉讼活动中适用范围最广的针对预防犯罪方面的检察建议,没有在相关立法中确立相应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其执行效力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检察建议行文方式不规范,权威性不高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法律文书中规定了检察建议书的文书样式,赋予检察建议以法律文书的权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书的规范样式不够重视,行文样式随意,甚至有的以部门名义发文;有的检察机关规定检察建议“口头”和“书面”方式并用,降低了检察建议的权威性;有的检察机关对发送方式不够重视,如有的用普通信函发送,至于有没有送达到受文单位缺乏相关回执手续;有的没有抄送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受建议方在采纳检察建议中缺少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的监管等等。这些情况影响到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应有的作用,影响到检察建议乃至检察机关的权威。

(三)缺少针对类案的检察建议

通过类案分析对特定领域提出综合性的检察建议,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从近两年我院发送的检察建议看,主要还是针对个案,即在办理某一个或者某一系列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向发案单位提出的建议,缺少围绕热点问题,在进行系统、整体性的思考、研究犯罪规律基础上,向有关部门发送的检察建议。

(四)检察建议回复制度不完善,跟踪监督不及时,实效性不强

有的检察建议发出后,承办人员未能与受建议方充分沟通交换意见,督促、协助其整改落实不够及时,没有建立健全检察建议跟踪监督回访制度,检察建议发出后有没有得到落实,就不再过问了。有的即便是进行了回访,受建议方也是草草完成回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或者整改情况没有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检察机关;有的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的回访监督工作没有明确责任部门,往往是主办部门完成了检察建议的起草工作,发文部门负责检察建议的发文工作,跟踪监督回访由哪个部门去做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出现了起草部门与发文部门相互推诿或互不通气的问题,这样检察建议从形式上是完成了工作任务,但是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这样不仅造成了有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使检察建议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还会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推进检察建议的立法,提高权威性

目前,检察建议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从外部来看,地方人大对检察建议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从内部来说,检察机关自身已在规范此项工作。所以,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强理论和立法研究,积极推动更高层次的检察建议立法。对检察建议单独制定法律,目前看来难度较大。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调研和参考全国各地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决议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时,出台全国性的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或者对法律监督工作单独进行立法,确立检察建议的法律监督属性,并在其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建议工作的职责、开展调查的权力以及被建议单位的配合义务等。

(二)进一步完善检察建议制度

1 完善检察建议的制作程序。检察机关明确检察建议制作的审批程序,由办案或职务犯罪预防人员针对案情实际和调查的情况,起草检察建议书,分管领导召集本部门有关人员讨论审核,送检察长审定,最终以检察院的名义。

2 创新检察建议送达方式。检察建议可以以多种形式传达给被监督单位,避免发送形式单一、僵化。可以实行书面检察建议发送后置。在发出书面的检察建议之前,检察机关可以电话联系被建议单位,口头建议,或者以函电的方式与之协调沟通,取得理解,征求被监督单位的意见或建议,然后挂号寄送书面文书。

3 规范检察建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检察建议管理制度,落实检察建议备案登记制度,使检察建议程序化、规范化。首先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统一管理。检察建议的提出要建立立项审批制度,对是否需要提出、怎么提出、怎么落实等问题由检察长严格审批把关,预防部门统一行文编号,报院办公室备案,统一使用院名,加盖院章,这样可防止编号重复,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情况,既维护了检察机关的权威,又体现出非诉讼法律文书的严肃性。自侦部门对在办案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漏洞和问题较为熟悉,便于理性分析,这方面的带有预防性质的检察建议宜由自侦部门制作,预防部门统一编号,并参与其后的法制教育、跟踪回访等环节。其他业务部门发出的预防性质以外的检察建议书,由预防部门统一编号报院办公室备案即可。其次,对于检察建议的送达程序宜由各制作部门具体实施,并回复预防部门备案。预防部门要收集整理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的基本情况、回访及建议落实情况、联系方式等材料。整理完毕后移交院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归档保存。

4 建立考评机制。对检察建议工作实行考评,将检察建议与干警个人业绩评定考核挂钩,实行量化管理,既要保证数量,又要保证质量,尤其对社会影响大、效益明显的建议精品要大力推介,引进激励机制,实行重奖。同时,将落实检察建议情况作为被建议单位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情况一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确保办案与预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强化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制发检察建议前应权衡利弊,充分考虑发出后可能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利用侦查、审查中发现和查证的事实,深入了解被建议单位的行业规范、工作流程,剖析发案的深层次原因,建议的内容要一针见血,言之有理、有据,避免检察建议模式化。同时检察建议不仅要指出存在漏洞,而且还要指出是什么环节存在漏洞,存在什么样的漏洞、如何整改,同时还要了解的具体情况,听取被建议单位的意见。这才能引起收文单位的重视,便于其执行、落实。

(四)强化跟踪监督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细化;项目前期管理;投资效益

前 言

项目的前期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最初的开始阶段,要想知道一个项目是否成功,与项目的前期管理具有最直接的联系。项目前期管理从项目的可行性、实施的条件、生产的规模、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以及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在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以及不确定性、风险性进行研究,使得企业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文章通过对细化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出发挥企业投资效益的最佳对策。

1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与对投资的影响

1.1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内容指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的决策阶段,其中包括: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研究与设计阶段。项目的建议书是经过上级领导或主管部门的审查与批准之后,才可以列入到建设前期的工作计划当中,而上级领导或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建议书是否审批与工程建设的项目是否继续执行有着重要的关系,是项目建设重要的前提条件;可行性报告研究则需要经过行业专家的证明与主管部门的准许,向投资者与决策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项目决策依据,从而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与否的基础;设计阶段主要是根据可行性的报告研究所提供的科学根据,来拟定修建工程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案,对于重大或者复杂的项目技术问题则可以通过专题研究与科学试验进行分析,落实项目技术方案与确定工程的数量,从而制定出文字说明或者适合工程需求的图表资料等。

1.2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主要工作

在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中还要注意做好一些前期的管理工作,在工程的实施之前要提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之后审定规划设计方案,然后提出用地申请,进行建设用地的征用与出让,再去相关部门申请建设用地规划可行证,申报成功后就进入正式的计划,计划建设的主要工作与工作流程,然后得到建设工程规划可行证之后就要申请建设开工证,最后进行施工。

1.3 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对投资的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工程前期的管理工作决定着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存在于继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预测出工程项目在实施之后所具有的投资效果,同时为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实施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策划阶段与设计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点,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始终贯穿着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并且要突出其重点,由此可知,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关键在与工程项目在实施之前的设计与投资中,而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对于工程的投资具有引导性作用,在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根据企业的经济财务现状与工程所需投资数目进行合理的核算,只有制定出符合企业与工程项目的资金投资数目,才能够使得在工程项目的投资过程中不会造成浪费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现象,因此,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对于工程投资的影响至关重要[1]。

2 项目前期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建议与可行性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对工程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不重视,或者只重视这个阶段的工作进度而没有更新观念,就会使得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产生工作误区,一些企业在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的时候,主要在建设的施工阶段进行,是可行性方面的研究中不够深入,使得项目的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不可以准备精密的发现在工程项目中所产生的问题,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①工程项目的前期投资没有足够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②可行性研究的周期短,没有与各种投资方案进行比较;③缺乏投资控制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基层单位的信息手段不足,技术人员的数量少并且质量不好,信息更新缓慢,使得企业无法对项目进行可靠有效的预测分析。

2.2 项目设计阶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国家法律与制度的规范与保护,使得工程单位对于设计阶段认识的程度不足,加上设计人员缺乏全面的知识结构与经济投资思想,使得工程项目的投资并不能很好的发展,甚至会造成造价失控。而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健全的设计管理制度,设计的招标评标行为不规范,设计人员本身具有的职业技能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技能水平等[2]。

3 解决项目前期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工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与在国际范围内有一定的地位并且与国际接轨,就必须首先解决在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现状得到有效的改变,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得到解决,从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3.1 强化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具有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

要想强化工程项目前期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就要从两个方面出发:①引进市场有利的机制,开展与促进市场竞争,立足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与市场现实接轨,并且管理者要转变对项目前期管理不重视的观念,创新投资方案,使得投资实现最大化的利益效果;②加强企业管理机构的改革,禁止使用不合法律法规的行政干预,防止由于“本位主义”与“甲方意识”的影响所产生的高估经济效益、低估资金投资以及“可批性研究”的不良现象[3]。

3.2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有效建设的基础性力量,每个企业单位都离不开人员的参与,没有了人就没有了企业,因此,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要求其具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搞好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过程纵向与横向的衔接,如果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不具备上述要求的条件,缺乏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质,就无法使得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能够顺利的进行,由此可知,对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传统的轻管理中技术的落后理念,积极学习最新最细的项目管理知识与方法,为工程企业的投资与发展制定出最适合的投资方案。

3.3 细化项目前期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细化项目的前期管理就是要求工程企业在工程的前期管理中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进行仔细的探讨研究,根据工程项目的现状与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出对应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得工程项目的前期管理能够规范化、细节化与科学客观化,使得企业的投资可以根据上述材料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制定出投资方案,并且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前期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前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对投资的影响,寻找出项目建议与可行性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项目设计阶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关的对策,通过强化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具有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细化项目前期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来的对策来解决工程项目前期管理中解决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存在的问题,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从而使得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可以更具有规范性与合理性,最大限度上节约了企业的投资成本,避免了资金的浪费,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让工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J].河南科技.2011,05(11):123~302.

[2]徐祝军.浅析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07):368~468.

[3]卢丽文.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10):394~156.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3篇

为实现“三大目标”、完成“三大任务”,全力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使全市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列入中央、省“十一五”投资规划,大量中央、省建设资金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据初步统计,截止20__年9月,我市纳入“十一五”中央(国债)、省预算内投资项目共50个,总投资32.5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十一五”中央、省大量项目带动和资金注入,必将进一步改善我市跨越发展条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又好又快发展。

在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中,我委秉持“发展靠项目,项目靠资金,资金靠争取”的理念,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政策研究,把准投资方向。一方面,用好政策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宏观调控,西部大开发,投融资”等重要政策的研究学习,紧密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寻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富民惠民、社会事业发展等为重点,对口谋划项目。另一方面,广辟渠道捕捉信息。通过会议、文件、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伸长触角,搜集信息,增强敏锐性,及早判断国家投融资政策的走向,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筛选上报项目,提高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成功率。

二、加强项目储备,做好前期工作。首先,做好项目前期谋划。我委以“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自身优势,按照不求多而求精、谋划一个成一个的原则,精心谋划、精挑细选,提前衔接谋划一批亟需建设的项目,同时筛选、论证一批长远发展的后备项目。其次,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投入,搞好协调,主动服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依据和项目管理程序,重点抓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土地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初步设计和项目概算等必走的前期工作程序,使项目达到一定工作深度和审批要求,持项待“批”,让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第三,做好项目储备。对储备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政策、投资方向随时清理过时和开工建设的项目,补充调整新项目,不断提高项目的质量,使全市始终储备有一大批适时对路的项目。“十一五”全市共储备各类重点项目345个,总投资达2295.61亿元。第四,做好项目推介。加大项目的推介力度,积极主动全方位向外、向上推介,使储备项目尽快变成现实资源,纳入规划,争来资金。

三、加强对上汇报,抓好向上争取。一是落实向上争取责任。我委向上申报的项目全部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交帐,跟踪问效,加大压力,充分调动积极性。二是密切同上级的关系。主动出击,积极跑动,向上级部门常汇报、多交流,尽可能多地邀请上级部门领导来我市作客、检查、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方方面面的联系,增进感情,捕捉信息,靠诚心、靠热情,靠扎实的工作赢得上级领导和部门对我市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三是多方式全方位争取。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方针,小项目由委分管领导牵头,科室负责;重大项目由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委共同攻坚;必要时还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出面推进,协调争取。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4篇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二)争取资金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__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88%;20__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20__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8.3%;20__年仅上半年就到位各类扶持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38.9%。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门利用与上级部门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认识统一,全社会“三争”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级部门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二)重点突出,对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成效显著。随着某某港一类口岸的正式开放,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沿海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筛选与国家资金投向相对接的重点项目,精心做好前期准备,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收到了良好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抓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的机遇,争取了4100万元的省道332改造资金、3200万元的国道204改造资金、2865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抓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新丰镇土地整理、南阳镇吉兴等村土地整理、网河地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共获得近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许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许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央、省、市许多部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三争”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门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门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虽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许多部门的同志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

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入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明,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力量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点的趋向,紧紧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三)健全“三争”工作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三争”工作规范有序发展的保证。一是建立全市“三争”工作联动机制。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负责搜集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筹划包装项目、建好项目库。二是建立“三争”人才培养机制。“三争”工作在于形成合力、营造氛围,人才是“三争”工作的中坚力量。全市每年可选派部分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单位或企业学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着力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在外交友广泛的“三争”人才。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三争”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实绩考核,淡化指标考核,重点看引进的项目是否建成并产生效益、争取的资金是否落到实处、是否争取到有利某某发展的扶持政策。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5篇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二)争取资金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88%;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8.3%;20*年仅上半年就到位各类扶持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38.9%。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门利用与上级部门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认识统一,全社会“三争”的浓烈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奖惩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智慧,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级部门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二)重点突出,对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成效显著。随着某某港一类口岸的正式开放,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沿海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全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筛选与国家资金投向相对接的重点项目,精心做好前期准备,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收到了良好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抓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的机遇,争取了4100万元的省道332改造资金、3200万元的国道204改造资金、2865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抓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新丰镇土地整理、南阳镇吉兴等村土地整理、网河地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共获得近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许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许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门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央、省、市许多部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市“三争”工作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门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门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门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虽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准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许多部门的同志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常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认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入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

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明,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力量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点的趋向,紧紧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门、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三)健全“三争”工作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三争”工作规范有序发展的保证。一是建立全市“三争”工作联动机制。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负责搜集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筹划包装项目、建好项目库。二是建立“三争”人才培养机制。“三争”工作在于形成合力、营造氛围,人才是“三争”工作的中坚力量。全市每年可选派部分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单位或企业学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着力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在外交友广泛的“三争”人才。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三争”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实绩考核,淡化指标考核,重点看引进的项目是否建成并产生效益、争取的资金是否落到实处、是否争取到有利某某发展的扶持政策。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6篇

一、近年来“三争”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争取项目方面:项目工作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几年的努力,一批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势头。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迪赛诺生物制药、上海纺织产业园、某某港码头二期工程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仅今年上半年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

(二)争取资金方面:近年来,我市争取资金总量逐年大幅递增,呈现非常喜人的势头。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4.9亿元,同比增长88%;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15%;20*年,全市共争取上及各类扶持资金6.5亿元,同比增长18.3%;20*年仅上半年就到位各类扶持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38.9%。

(三)争取政策方面:相关部分和单位发扬“钉子精神”,不怕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某某港一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复、某某经济区区域环评获得通过;交通、国土等部分利用与上级部分的良好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取得政策上倾斜与扶持,有力的支持了项目落户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市近年来的“三争”工作主要特点

(一)熟悉同一,全社会“三争”的浓郁氛围初步形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争”工作作为进步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争取政策和争取项目资金的目标责任文件,并建立健全了工作督查、落实、赏罚机制,集中全市上下的精力和聪明,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借助市外资金来强力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市领导经常对“三争”工作进行调度、督查和调研,并亲临谈判桌与外商老板谈判,亲率有关部分负责人到上级部分跑项目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的士气。

(二)重点突出,对接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成效显着。随着某某港一类口岸的正式开放,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沿海地方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给我市争取项目、资金、政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全市各有关部分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筛选与国家资金投向相对接的重点项目,精心做好前期预备,有的放矢加大力度跑,收到了良好成效。仅今年上半年,捉住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进和实施通乡公路硬化工程的机遇,争取了4100万元的省道332改造资金、3200万元的国道204改造资金、2865万元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等;捉住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了*镇土地整理、*镇*等村土地整理、网河地区土地整理等项目,共获得近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扶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畅通渠道,“三争”工作外部环境不断完善。通过加强与某某籍在外人士的联络,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充分发挥“人脉关系”来助推某某经济发展,是“三争”工作的一大宝贝。通过成功举办系列招引活动,聘请“三争”信息联络员,组织各种联谊会等形式,广泛联络在外老乡,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爱乡热情,与很多外商老板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关系,很多老乡表示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资出力。通过跑市跑省、跑部进京,经常到上级部分联系工作、联络感情,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级部分的领导来我市视察工作、检查项目、了解困难,争取上级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已与中心、省、市很多部分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的题目

我市“三争”工作固然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间隔,一些工作的“短腿”逐步暴露出来。

(一)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项目库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权威的项目库,几个职能部分虽储备有项目,但零乱、分散,且储备的项目没有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有深度的资料,更谈不上项目建设信息网的建立,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二是资料预备不充分。有的单位申报项目的前期预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基础资料不全面,技术水准达不到要求,得不到上级部分的认可;有的单位信息闭塞,工作被动,不善于结合本地实际挖掘项目资源,不积极捕捉“三争”工作的有关信息,使不少机会白白流失。三是个别单位不注重关系的理顺。有的单位平时与上级部分和在外乡友不联系、不交往,有事才找人家帮忙,“平日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人家往往只是表面应付,甚至产生反感;有的则是跑回一个项目后就对上面不闻不问,不继续进行感情联络,搞一锤子买卖,往往是“跑一个项目,丢一个码头”。

(二)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市的“三争”工作基本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机制,制约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我市固然有专业的招商局,但是懂业务、会招商、会争取政策资金的人才太少。如何挖掘项目,如何预备项目资料,如何项目信息,如何包装项目争取有关支持,有了项目如何跑、往哪跑、有些什么策略,很多部分的同道对此一脸茫然。由于缺乏跑项目、争资金、要政策的基本知识,不懂其中的基本技巧,往往导致工作的盲目性,经常是事倍功半。

(三)部分项目落实难度较大。有的单位对项目重争取轻服务,以为项目跑回来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对项目进行全力服务,导致很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甚至流产、夭折。一方面,一些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一些与投资项目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要求。如港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给进园企业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带来难度,也影响了后续项目的引进。

四、做好“三争”工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动力”,资金是地方经济的“催化剂”,政策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助推器”。通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扩大招商引资、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必然要求,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投资向基层倾斜、国际国内资本加速活动、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与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三争”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一)树立全新“三争”理念。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是推进经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总量、进步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各级各部分要树立全新的“三争”理念,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能争”意识。树立“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遭失败”的“三争”精神,自觉绷紧做好“三争”工作这根弦,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由我负责”,形成“领导带动、活动推动、部分联动、企业主动”的“三争”工作新格式。二是强化“会争”意识。“三争”实践证实,仅有工作的热情还不够,知道如何争取才是成功的基础和条件。既要了解有关政策,又要了解各方信息,及时调整“三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强化“善争”意识。各单位要注重“三争”工作的技巧,加强与上级有关部分领导和外地老乡、客商的感情联络,广交朋友,广结人缘,用个人的品行和人格气力赢得上级领导和投资者的信任,建立起真实友谊,保持长久关系,为“三争”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扎实做好“三争”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建议建立全市项目总库,明确主管部分,配备专业职员,建立项目建设网站,全方位收集项目信息,全面整理和规范项目,及时开发和补充后续项目。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前途的项目,向上争取就有了依据,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也就有了载体。二是要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外和内,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三是要确保项目申报质量。市各部分和单位要及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和外商投资热门的趋向,牢牢盯住国家部委、省级部分、国内外至公司、大团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时搞好与当前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相对接的重点项目前期预备工作,高标准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步项目申报质量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三)健全“三争”工作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三争”工作规范有序发展的保证。一是建立全市“三争”工作联动机制。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负责搜集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筹划包装项目、建好项目库。二是建立“三争”人才培养机制。“三争”工作在于形成协力、营造氛围,人才是“三争”工作的中坚气力。全市每年可选派部分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单位或企业学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着力培养一批精通业务、在外交友广泛的“三争”人才。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三争”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实绩考核,淡化指标考核,重点看引进的项目是否建成并产生效益、争取的资金是否落到实处、是否争取到有利某某发展的扶持政策。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7篇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是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所的版本,指出内部控制是某一主体在一定环境下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达成主体效益,保护资产完整,保障会计信息资料正确,保障经营理念实施,保障主体战略目标达成,而针对主体内部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活动与策略的结合,由此进一步保证主体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更为透彻的把握还需了解内部控制的如下典型的特征:(1)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不断循环往复、不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这是内部控制的本质要求和其职能持续发挥的基础;(2)内部控制是一种人为控制,因此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内部控制受人的影响极大,而且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政策、规范、报表、签核,也不仅仅是管理层、主管、职能部门、内部审计,而是要求主体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要对内部控制予以关注和践行,都要被纳入到内部控制体系中来;(3)内部控制并非一种绝对保证,仅是一种合理保证,无论其流程和制度设计的多么完美,运行的多么完善,内部控制也仅仅是一种合理保证,其意义和作用在于为主体的管理层经营决策、发现问题、制定战略目标提供一种更大更加安全的可能性。

(二)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其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 2003年我国审计署了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企业或组织等主体为促进和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确保实现既定经济目标,而对内部控制主体及相关上下游合作机构的财政收支、财务情况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产、负债、收益等进行合规性评价和监督。通过我国对内部审计概念界定可以发现,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在基本内涵上具有统一性,二者共同作用于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紧密依存,互相协调,具有目标和职能上的一致性。一方面,内部控制决定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发展层次、水平、目标、手段、范围等等全部由内部控制的发展所决定,这是因为审计主体的财务和财政等经济活动水平层次及合规性取决于该主体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是构成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主体实施内部控制必然要涵盖的内容,同时内部审计又反作用于内部控制,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使内部控制自身不断优化和完善。

二、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现状

(一)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现状 通过笔者对我国若干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的实证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在内部审计流程上尽管形式多样,但都具有了基本的流程体系,通常都是按照审计计划、审计执行、审计结论和后续跟踪四个阶段对整个内部审计流程进行构建和具体实施。

(1)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正式实施内部审计之前,对内部审计工作所做的总体规划、准备。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笔者调查发现,各高校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都制定有较为完整的审计计划,具体包括:一是依据固定的审计周期,或依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等的委托,对新的审计任务进行计划编制,申请审计项目立项;二是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对书面审计计划进行审批;三是成立审计小组;四是开展必要的审前调查,对审计对象的管理者和各职能人员进行初步的接触和沟通,对其业务流程、工作情况,尤其是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充分熟悉和了解;五是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制定审计方案,对审计目标、内容、方法、时间、人员安排及预算等进行详尽规划;六是向审计对象发出书面通知,告知其权利及义务,并最大可能寻求审计对象的配合,并告知其需准备的资料;七是接受审计对象提交的审计资料。

(2)审计执行。审计执行阶段是整个内部审计流程中最为简单的环节,但也是整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内部审计的核心价值所在。在笔者的调查中,我国各高校大部分都能对审计执行环节进行合理实施,审计人员各司其职,依据前述制定的审计计划中的各个事项有条不紊,合理开展审计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分析审计对象提交的材料;二是通过面对面交流询问、查找原始单证、技术分析、经验判断等方法核查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三是对审计数据进行证据收集,对审计结论进行评估;四是准备审计工作报告的编制。

(3)审计结论。审计结论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出现,是审计具体实施人员在审计工作执行之后,对审计对象的审计内容进行综合、全面的量化评价,并提交审计部门复核,由审计部门提出审计意见和处理决定。在这一阶段,我国各高校大都采取了如下具体流程:一是综合审计证据及数据,并对其进行甄别筛选、汇总;二是审计小组编制审计报告初稿,并递交审计对象确认,如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应反馈给审计小组;三是审计小组分析审计对象意见,修改审计报告,将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一同呈交审计部门审核;四是审计部门审核通过送交审计对象及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等审计委托部门;五是审计委托部门依据审计报告对审计对象做出相应处理意见。

(4)后续跟踪。是指在审计委托部门对审计对象做出处理意见之后,审计部门及审计小组应对审计对象的意见落实和问题整改情况追踪和监督,由此达成内部审计促进审计主体自我发展完善的职能。我国很多高校也充分注重了这一流程阶段,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加以达成:一是审计对象在接受上级处理意见之后,进行自我整改,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反映整改情况的数据送交审计部门;二是审计部门对审计对象提交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审计对象及时沟通,询问,核实;三是对核实结果出具后继审计报告,并归入审计档案。

(二)高校内部审计流程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流程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流程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引以为相关管理者所重视,并需要在今后的内部审计工作中予以重点防范和改进,具体如下。

(1)审计计划阶段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所表现出的不足主要在于:首先,在审计项目立项上,更多地是由上级领导部门下达审计任务,审计范围也以常规审计项目为主,如对资产状况的审计、对审计对象预算和决算审计等等,而忽视了对高校运营中的绩效、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计,这使得整个审计工作过于形式化,缺乏风险导向意识;其次,在审计准备工作中,往往对审计对象了解的不够深入,尤其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了解不足,这使得后继审计计划制定缺乏针对性,无法反映出审计对象存在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另外,审计人员思想认识不足也是审计计划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导致了审计执行者将审计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对会计账目和财务报表等的审计,而忽视了对高校整体营运状态的审计,从而使审计工作出现方向和定位偏差。

(2)审计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表现出来的问题:首先,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不能依托高校这一审计主体和审计对象的特色实施整个审计流程,而简单地套用企业内部审计流程,或者套用独立审计流程,使得整个内部审计流程失去了针对性;其次,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观性和随意性强,不能按照既定计划实施审计,或者在审计中发现新的问题不能及时调整审计计划,导致审计结论同审计对象实际、审计重点同实际问题之间存在偏差,起不到应有的审计效果;另外,仅仅从微观上进行审理活动实施,而未能站在整个高校宏观体系制度上进行考量,如对高校整个内部控制机制视而不见,转而去审计具体的账单、发票、往来账户,由此造成审计难度加大,效率降低。

(3)审计结论阶段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内部审计仍把审计的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审计结论也围绕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体现的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适宜性,并在最终的审计报告上记录相关方面的数据信息、证据、评价、意见及建议等,却对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视而不见,在审计报告上根本未提及审计对象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管理效率是否高效等等,也未就此提出任何建议或意见。同时,审计结论往往浮于表面,对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发掘不足,不能反映深层次的问题,也未就深层次问题给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4)后续跟踪阶段存在的问题。后续跟踪是整个审计流程的收尾阶段,审计流程是否完整实施、有效达成目标,即取决于这一环节。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中:首先,审计小组仅仅负责审计,而不能进一步拓展服务,帮助审计对象预防和解决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漏洞,这说明其审计职能中的“咨询”职能发挥不足;其次,缺少对审计成果的广泛应用、适度推广和持续跟踪意识,使得内部审计职能无法发挥最大效用,大大降低了审计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良性发展;另外,也有一些高校并未提供后继跟踪服务,而仅仅以出具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结束,使得审计工作的根本职能效用发挥大大折扣。

三、高校内部审计流程优化

(一)审计计划阶段:以内部控制为基础 针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计划阶段出现的问题,笔者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1)审计立项。高校内部审计应依托高校自身特点,着眼于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职能定位,以及其内外环境、发展现状,及其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状况,由此合理预测高校风险,进而确定审计项目的内容、环节、重点等各个方面。高校内部审计立项应首先评估和选择风险相对较高的领域,也即是内部控制薄弱和空白环节,同时发挥审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委托式审计”转型为“主动参与型审计”,由此提高内部审计工作针对性,提高审计效率。(2)审计准备。审计准备是充分了解审计对象的前提,因此必须保证对审计对象进行深入、全面、透彻、细致地了解,由此科学评估审计对象潜在风险,并据此制定更加合理、更加适用的审计计划。对审计对象的全面调查了解应基于动态观点和全面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要兼顾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控制体制进行评估。(3)制定审计计划。科学合理的计划是高效实施高校内部审计的保障,因此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力求细致、准确,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有所权重,对有可能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项目要重点关注,如有必要还应请外部专家学者协助分析评估风险程度。通过图1做更为明晰的表述:

图1 审计流程计划阶段优化图释

(二)审计执行阶段:着眼于内部控制 (1)要善于利用中期审计报告。中期审计报告即是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对发现的重大、紧急事项出具中期结论和意见,由此第一时间对问题予以控制和解决。中期报告并非审计流程的必然要求,但善于利用中期报告却能提高审计的效率,减少审计对象损失,这同时也是高校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和补充;(2)针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在审计执行阶段存在的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审计方法不准确等问题,可以通过围绕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定审计具体执行环节的策略加以优化,要求审计人员遵照执行。首先,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核查、评测,充分评估其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效能性、可信性,以及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权责及监督机制运行情况,将内部控制纳入审计范围;其次,在资料实证审核阶段,要重点和全面分析审计对象内部控制流程和执行的整体过程,对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核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充分评估并投入主要人力和专业人才进行重点核查。通过图2做更为明晰的表述:

图2 审计流程执行阶段优化图释

(三)审计结论阶段:反映内部控制 具体而言,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审计主体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自我优化,自我完善,因此审计结论及审计报告也应围绕内部控制来编制,重点反映审计对象内部控制不足所凸显的问题和后果,并对此提出专业性意见和建议,籍此帮助审计对象改善管理,达成审计职能。(1)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审计发现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执行过程中,通过专业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巧而对审计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专业判断和推断,由此得出结论。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审计发现不止是审计执行之后才有的,而应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始终,不但在审计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审计发现,在审计期末也要以审计报告的形成完整的做出审计发现。另外,在审计后继追踪阶段,也可以形成新的审计发现。在及时获取审计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专业的审计建议,由此使整个审计工作显现完整性和效能性的统一。(2)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产品,可以说之前审计工作的全部活动,都是为这一产品的最终产出。高校内部审计报告需详尽、规范,对审计对象部门经济活动、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公允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限性等出具调查结论,发表调查意见,同时应出具管理建议书,确保建议书的专业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四)后续跟踪阶段:推动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 (1)要重视后续审计在高校整个内部审计环节中的重要意义,如果说审计报告是审计流程的产品,那么审计后继跟踪阶段则是审计流程的价值体现,是审计理论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的途径。(2)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书进行研讨,对报告书和建议书上的内容与审计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对有效建议进行处理、落实,并对审计结果做举一反三的推广应用,扩大审计效果,同时对后续情况做出持续监督,以避免审计“走过场,走流程”。(3)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独立性,持续保持对审计对象整改问题的跟踪监督和审查,延展审计服务职能。针对新的审计发现还应提出新的审计结论和建议,由此保持审计工作持续发挥效用。(4)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后也应及时总结审计经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对自身的工作绩效做出评价,由此持续优化内部审计流程,进一步提高今后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亮:《“免疫系统”视角下高校内部审计的理念创新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6期。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采暖项目;实施管理;全过程管理

近些年,我公司生产任务持续增多,大量新增的设备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且厂房原有配套设施老化,不能够满足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或使用要求,因此,企业每年都会安排一些配套设施的改造任务。本文以厂房采暖改造项目为例进行分析,一套成熟的项目管理手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前考虑,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有效控制工程周期。所以,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是影响整体项目质量的关键阶段,项目管理人员对此阶段应特别重视。

1项目实施管理的基本概念

1.1项目全过程管理概述

项目全过程管理通常包含六个阶段,即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安装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项目立项阶段是指建议书编制、上报阶段。项目建议书是对整个项目轮廓性的设想,描述本项目的必要性,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公司或企业长远的发展和规划,初步分析项目是否具备建设条件,以及对拟投入的人力、物力作出分析和研究。项目建议书是公司或上级领导部门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的初步意见。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指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上报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根据公司或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拟建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采取多方案比较的方式,提出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行的建议。可行性研究一般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步骤,报告的编制依据是已批复的项目建议书。设计阶段是指编制设计任务说明书、初步方案设计、专业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阶段。根据公司或企业的规划及发展,每个阶段依次递进,最终形成完整的项目设计方案和图纸。施工准备阶段是指依据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通过招标或询比价等方式选定施工方并签订施工合同的阶段。本阶段是控制投资成本、把控施工质量的重要阶段之一。施工安装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是指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的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注意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周期的管控。

1.2项目实施管理与项目前期管理的区别

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包含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主要是从宏观规划和投资成本等方面出发,重点在“论”,需要全面考虑,控制成本,综合规划并统筹;项目的实施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安装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的重点是要具备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协调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联合完成工作。建设单位要对每个阶段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建设周期,保证质量。

1.3项目实施管理的概念

项目实施管理通常是在工程项目得到公司或上级领导单位批复后开始,即项目的中期和后期。建设单位需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完成工程的设计、监理、招投标(满足公司招投标要求的工程)以及安装施工。项目实施管理是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把控和周期控制,需要建设单位指派本单位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协调完成各项工作。

2项目实施管理的目的与控制内容

建设单位对即将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控,可大幅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精确度,监督工程项目各环节的质量,提高施工单位对项目的重视程度,消除施工安全隐患,掌握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周期。如采暖改造项目中,原材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施工厂家材料进场时,应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试验报告等,确保其为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企业对项目实施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成本和科研生产。专业的设计公司会根据公司需求,设计出一套成本低、效果优的方案;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工艺水平高,能有效减少返工,提高施工效率;负责任的监理,能大幅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周期;因此,项目实施的管理应做好质量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

3企业采暖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的采暖改造项目包含采暖改造图纸的设计、采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工作、分部验收和终验收。为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建设单位实施部门应在得到批复后,根据目标完成日期编排实施计划,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再次细化分解,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详细计划,依据计划逐步实施。

3.1采暖改造工程施工图的设计

建设单位实施部门根据采暖改造实施计划以及企业有关规定,调研不少于3家的设计公司,组织其进行现场踏勘,了解企业需求和项目的建设目标,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和报价。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各家的设计方案和报价进行综合打分,确保其相互之间存在公平竞争性,最终委托技术能力强、报价合理、配合度高的公司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在设计公司完成初步设计图纸后,需要组织图纸会审,确认设计内容是否符合企业采暖改造的建设目标,是否满足使用人员和设备的使用需求,设计公司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二次深化设计,最终形成一致的施工图。

3.2工程项目监理的选定

工程项目监理主要负责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工程周期的控制,在完成设计图纸后,应对项目的监理进行选定。建设单位组织不少于3家的监理公司对设计图纸和项目现场进行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监理方案和报价。建设单位委托专业能力强、报价合理的公司签订合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3施工单位的选定

3.3.1招投标管理(1)建设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和改造要求,编制招标技术条件和部分商务要求的说明。招标技术条件包含项目的建设目标、用户需求、主要技术参数、技术评分条目等。商务说明主要包含建议付款方式、建设周期和质量保证期等内容。(2)建设单位委托招标公司进行项目招标,同时提供项目图纸、招标技术条件和商务说明,并与其签订保密协议。(3)建设单位按照招标公司的要求参与开标与评标,最终由专家组按照招标文件的计分标准综合评比,确定中标公司,并在有效期内签订施工合同。3.3.2竞争性谈判管理竞争性谈判是除招标以外最能体现出竞争性原则、控制投资成本、满足公平性的一种方式。当出现无供应商投标、或有效投标供应商数量少于三家、或投标供应商虽然多于三家,但其中技术方案指标合格者未达到三家时,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供应商或施工方的选择。竞争性谈判应遵循竞争原则、公平原则和保密原则。首先由建设单位代表和多于三人的相关专家组成立谈判小组,小组成员总数应保证为单数且专家人数应超过小组成员的2/3;然后完成谈判文件的编制工作,一般情况下,文件应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及评定标准等;接下来要确定邀请供应商的名单,谈判组应从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不少于三家且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发出邀请,提供谈判文件并安排采暖项目施工地现场踏勘;谈判时,各供应商按顺序单独进入会场与小组成员集中进行谈判;谈判结束后,各供应商应在规定时间内给出最终报价,建设单位采购部门从谈判小组给出的成交候选人名单中,根据价格合适、服务相等、售后及时等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最后将结果通知所有未成交的供应商。3.3.3询比价管理对于一些不满足企业招标条件、估价较低或用户紧急需要的一般项目,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前期准备时间,建设单位也可通过公开询比价的方式进行供应商选择。通过调研不少于3家的供应商,严格审查各家供应商的施工安装资质,确认是否满足采暖工程要求,再组织满足施工资质的供应商进行现场踏勘,了解企业需求和建设目标,要求各家在相同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和预算书。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各家的施工方案和报价进行综合评分,最终委托专业水平高、价格合理、施工经验足的单位签订合同。询比价和竞争性谈判的主要区别是省去了正式的谈判文件和谈判会议,但也满足了竞争原则,节约了时间。

3.4施工管理

3.4.1施工安全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安全施工方针,严格控制人、材料、施工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安全因素。施工中严格检查高空作业安全、临水临电的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穿戴安全、动火动焊的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等。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要做到持证上岗,动火动焊前应提前报备,杜绝安全隐患。在采暖改造项目中,主要包含采暖管道、散热器和阀门等的安装,涉及高空作业及动火动焊。按公司要求,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签订安全、消防等相关协议;在施工中,施工方应配备安全员,监督施工人员的安全护具、高空吊带是否穿戴齐全;动火动焊前应到企业相关部门开具动火证,备齐防火布、灭火器和消防水盆等。3.4.2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中的质量把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安装的质量。如采暖改造项目中,原材料的质量尤为重要,应着重注意检查采暖管道、散热器片、阀门、管件的试验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确认其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可有效延长采暖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此外,施工安装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安装工艺,应着重检查其是否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和行业标准,发现不符合项应及时整改,避免留下隐患。3.4.3施工周期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因突发问题而耽误周期的,应立即增加施工人员,避免出现拖期的情况。由于建设单位不能满足施工条件而造成的拖期,应写出书面说明,双方确认。企业采暖改造应在年初停止供暖后开工,最迟应在下半年供暖季来临之前竣工。因此,在项目实施管理中,应注意控制各环节的节点,给施工留出充足的时间,应对一些突发状况,确保不影响公司生产。

3.5项目验收

在采暖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进行分部验收,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1)材料的进场验收,项目材料主要包含散热器、阀门、采暖管道和补偿器等。检查其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进行材料复验,需要时提供部分产品的出厂试验报告。(2)施工工艺的验收,对施工中的重要节点进行阶段验收,主要检查管道安装坡度、补偿器、固定支架、平衡阀、调节阀及补偿器等的安装方式及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3)系统调试验收,安装完毕后,应对整个管道进行冲洗,并在制作保温之前对采暖系统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资料验收,检查材料的合格证、试验报告、工程组卷资料、监理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正确。

3.6工程项目结算

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出具工程结算书、竣工图纸、工程洽商或变更以及工程资料。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由审计部门自行结算审核;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进行审核。最终,工程项目的尾款应根据审计完的实际结算价为基准进行支付。

4采暖项目实施阶段的常见问题分析

4.1工程拖期

工程项目经常会遇到拖期问题,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进行解决。当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供应商,双方确认后即可;当因供应商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应由供应商出具原因说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采取增加人工等方式予以解决。如因拖期无法补救且导致严重后果的,应按照合同规定扣除相应工程款或赔偿。

4.2材料复验不合格

当遇到散热器片、阀门等施工材料复验不合格的情况,建设单位应及时要求供应商更换材料,新材料到货后,应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验证机构再次对材料进行核验,直至合格。由于材料不合格导致的工程项目延期,工程结算时按照合同要求扣除相应罚款。

4.3质保期内出现多次质量问题

一般情况下,采暖工程的质量保证期限为签署终验收单之日起十二个月。在质保期内,售后服务由施工方负责。在环境正常和非人为损坏的前提下,非易损部位出现相同质量故障两次及以上的,如散热器片沙眼漏水,其保修期应相应延长不少于三个月。

5结语

做好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是整个项目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严格落实项目的批复要求,做好质量管控、安全管控、进度管控和成本管控是顺利开展采暖建设项目验收的充分条件。采暖改造项目的效果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正常工作和工艺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更好的为科研生产服务。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9篇

吴小莉是1994年受命组建公司的,单位投资100万。时任某局副处长的她,一肩挑两职,同时担任该监理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利用国家单位的资源优势、资金来源和职权管辖,开展对全市一些重大工程业务的监理活动。这种类型的公司,在八九十年代颇为盛行,是隶属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的营利性公司,主要进行工业、农业以外的服务性产业,约定俗成叫“三产”。不可否认,出于对改革开放的迫切要求,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地给部门或单位带来利益。后来,因为其中一些“三产”带来的腐败问题严重,所有官商被政府勒令停办或转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三产”被整顿后,因为扑朔迷离的背景和出路,有些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谜团。吴小莉一手遮天的“三产”利用转制如何中饱私囊,也是对某些人“一夜暴富”谜团的一个注脚,这,或许是这个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直到2008年,监理公司准备转制,我们才发现这家国企未随其上级单位转制,长期脱管。”

上级单位全投资的子公司,应该是能够控制子公司发展的。让大家不解的是,从1994年到2008年14年间,监理公司的业务扩展顺利,却一直被上级领导“遗忘”。那么,单位有没有正常程序的工作汇报和请示?公司每年收入不菲,有没有真实的账目审查?这些年公司积累的收入,是否按比例上缴单位或分红呢?上级领导长期放任不管,是否应该追究管理责任?

“2008年12月,我们上级单位发文免去了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吴小莉的法人代表的职务,委派他人担任公司新的法人代表、董事长,组建了新的董事会。”

吴小莉于1998年达到60岁时退休,后受聘担任国企公司一把手职务,在2008年卸任已是70岁的高龄,依法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职务。2008年新任领导受命后,为什么不能对这个暴利公司及时清查,承担领导责任,相反还委派她继续全面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吴小莉退而不休,疯狂地和有关人员等串通一气隐匿、截留国家财产,尤其是私下一个人与收购方“协议”出售公司,从中渔利,新任领导不闻不问,有否存在追究的责任?

据说,上级单位有的被撤销,有的被转制,导致这个监理公司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据说,吴小莉是不简单的人物,她长期盘踞在一个岗位上,已经根深叶茂,一般人动她不得。无论是关系、权力和人脉等等,新任领导都无法望其项背,不得不“考虑公司业务的平稳过渡、人员稳定等原因”,授权吴小莉继续担纲。于是,即便你解除了她的职务,她仍然是该公司实际掌控人,新任领导无所作为,连改制、审计等重大事件都置若罔闻。那么,这样的上级单位为何收留这个“三产”,国企的领导权究竟落在谁的手里?

“合作协议相关内容情况我公司并没有与监理公司的原上级主管单位沟通过。我们公司与吴小莉私下谈妥了上述合作方案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没有上级主管单位管理的情况下,吴小莉与某民营公司合谋,进行了多次谈判,后来以140多万元的价格将监理公司收购。表面上看,公司经过了中介公司评估,经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后进行了产权交割手续,似乎合法合理。私下里,吴小莉代表公司与对方先后签订了两份协议。最后确定保证她与副总经理两人名下有49%的股份,并保留她两年的独立经营管理权,才使公司以140多万元超低价出让,双方得利,皆大欢喜。

那么,这一出自导自演的程序,事先双方串通损害国企利益的收购行为是否有效?这种违法的法人行为是否应该清算?还有没有存在诸如“零置换”侵吞国企的情况?国资委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监管机制,防范各类性质的公司在重组、转让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活动?

吴小莉不肯轻易将资产轻松拱手相让,是因为她绞尽脑汁把4000多万资金藏身在外。她千方百计压低公司标的,就是为侵吞公司国有资产埋下伏笔。直到案发,吴小莉也没有拿出一分钱购买公司股份,而私下明明白白的协议规定,也成为指控她故意占有国家资产最好的书证。

需要质疑的,当然还有这个给监理公司估价的公司。审计系统觉得十余年资产不可能只有140万元的公司,怎么就轻易把这个估价公司给蒙骗了?更需要质疑的,是行业内都知道监理公司是赚取暴利的公司,为什么一定要转制为民企?

至于吴小莉等人利用虚假合同到其他单位套现,并有一定比例返现给业务单位的事实,也是一笔糊涂账,有待进一步查清。这些是否涉及单位或个人违法犯罪问题呢?

确实,吴小莉能够成功地化公为私、蒙混过关,与各方的眼开眼闭、利益均占分不开。

吴小莉对上“搞得定”,对下“笼得住”,除了利益捆绑,就是任人唯亲。十多个职工的公司,她的亲友就有几个,以至于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当她指令手下做假账、毁证据、私分国有财产等时候,他们一个个都会俯首帖耳。

“公司一直存在以主业养副业和工资小金库两块账外资产的情况,在转制过程中,吴小莉等人对这两块资产隐瞒不报,我知情,但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我没有主动指出并予以纠举。”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在查处吴小莉等人犯罪事实过程中一波三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突破被告人、证人,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确实功不可没。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审查过程中,认真把关核查,指导反贪部门追查有关证据,为整个案件全部定性为贪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培育腐败的土壤还存在,吴小莉等人就会层出不穷。如果藏污纳垢的潜规则还在发挥作用,那么反腐败就会留有法律黑洞,难以补牢。

上级领导建议书范文第10篇

多年以来,市发改委坚持从大局出发,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着眼经济发展,着力环境优化,坚持不懈地狠抓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市直机关行风历次评比中,我委始终名列前茅。机关驻行政服务中心还连续被评为优质服务窗口,先后受到上级书面或口头表扬10余次,收到群众表扬信9封,锦旗8面,至今无一例投诉事件。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委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自觉性。

坚持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确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把想民、爱民、为民、便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服务工作的最终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自觉的行动。结合全市开展的“树讲求——学转促”、“学比赶促”等活动,对干部职工进行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教育,坚持边学边整边改,进一步增强大家“破满、争先、创新、发展”的服务意识。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大力倡导“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诚信服务理念,提倡“做诚信人、办诚信事、交诚信朋友”,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委党组注意引导大家从服务第一要务的高度,从实现我市率先发展的高度,从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前途的高度来看待和把握经济发展环境。“站高一位,看远一步,想深一层”,围绕发展看环境,身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求全体同志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始终把环境建设放到经济发展的大势中去运作和把握,坚持不懈地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永恒主题。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是非标准,细化政策界限,以利于机关全体从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出发,放手放胆开展工作。一是强调把因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明确、不配套,为便于更好服务而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发展环境出发,制定本单位改革措施、规定,合理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区别开来。二是把招商引资活动中必要的公务招待同与项目建设活动无关,用公款吃喝玩乐、铺张浪费区别开来;把为引进资金、引进项目献计出力、牵线搭桥而获得的奖励与违反规定从事有偿中介活动区别开来,以此营造宽松的政策氛围,鼓励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向上的状态促进环境优化,积极招商引资。三是把在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敢于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但因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误同的失职、渎职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区别开来;把因探索失误与故意违反程序、区别开来,鼓励大家大胆探索,出主意,想办法,为环境优化献计献力。委党组旗帜鲜明的态度,澄清了是非观念,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个“人人思创新,大家比贡献、齐心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风气正在逐渐成为全委的主旋律。

二、积极支持和参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认真清理、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委党组多次明确:清理、精简工作要“率先、主动、顾全大局”,上级有规定的坚决照办,无明确要求的摸索创新。该下放的坚决下放,该合并审批的坚决合并,该取消审批的事项坚决取消。从2001年至今,我委三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较大规模地清理精简审批事项,涉及事项60余项。特别是去年6月,我委一次性精减行政审批事项48项并登报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项目单位的好评。二是按照改革精神,对列入全省县级30强的抚宁县,实行扩权改革,授予市级审批权和管理权;对原由市审核、报省审批的,支持抚宁县直接报省审批。三是积极落实投资者投资自。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项目,不再经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审批程序,支持项目单位直接依法办理规划、土地、环保、水资源及防洪评价等许可手续。同时,对必须审批的市级权限内项目,积极探讨简化、合并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项目单位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积极做好与《行政许可法》的对接工作。通过加强学习,加紧熟悉相关政策,找准《行政许可法》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实现审批内容和方式的顺利转轨。五是全力支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去年6月,我委抽调3名骨干,在全市职能部门中第一个成立审批科,成建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做到专人、专事、专责。同时,经委党组研究,原市计委将八个科室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审批科,将精简后保留的审批、审核、核准等九大类事项全部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今年年初,我委又将机构合并后的行政许可事项再一次细致梳理,最后确定36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其中审批6项,审核10项,核准12项,备案8项,继续保持了“一门受理、一窗对外”的好传统、好做法。三是我委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恪尽职守,摸索创新,努力追求质量、效率和规范服务的统一,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并联审批”。窗口人员熟练掌握并联审批流程,增强牵头单位的责任感,坚持“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工作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同时办理,提高了审批效率。坚持“规范审批”。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手续齐备有效的项目,坚持快批;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对国家发展鼓励的权限以内的项目,坚持简化程序审批。坚持“窗口与委内各业务科室协调联动”。即采取“双同时”的方法:一门受理抄告相关部门窗口的同时通过《委内审批事项沟通情况表》抄告委内相关业务科室,便于委内相关业务科室掌握项目报批情况;窗口办结发文的同时抄送委内相关业务科室,并且每月5日前将上月窗口事项办结情况分门别类加以汇总,及时报送委内领导和相关科室,以保证机关掌握鲜活情况,便于委内相关业务科室跟踪服务。坚持“优质服务”。做到服务第一,审批第二,用换位思考对待项目单位,用真情温暖人心,赢得了上级部门和项目单位的广泛赞誉。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引水工程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制约的救急项目,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此,市发展和改革委与有关部门及项目单位一起,研究政策,查找问题,备齐材料,积极衔接上级部门,协调政府开动“绿色通道”,实施联合审批,使得制约和影响项目开工的关键性问题一次性全部解决。鉴于工程规模较小,工艺相对简单,又符合国家政策,我委承诺: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实行一次报批;在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后省略初步设计环节,直接下达投资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支持了项目建设。

昌黎县龙泉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葡萄酒生产线和昌黎县一品红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葡萄酒生产线两个项目,需要报省立项和批复可研。在窗口按时出具有关材料,项目单位及时赴省后,突然打来电话,言明按照上级要求需要改动我委转请文件,且时间紧迫,希望给予支持。经请示领导,机关窗口马上改好文并想方设法传真给项目单位,使得项目单位不用奔波第二回就办成了事项。项目单位非常满意,在不送材料的同时一再感谢,盛赞我委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

三、不断强化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市发改委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努力从制度层面上规范象征行为。如制定了《窗口人员工作职责》。要求机关窗口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有关政策,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服务热情、周到、文明、耐心、细致,办事公开、公正、公平。制定了《行政审批工作监督管理规定》、《行政审批工作内部运行程序暂行规定》、《审批窗口公文、印章、档案管理制度》等,规范了行政审批过程中领导、各业务科室间、审批各环节间的行为。制定了落实《行政许可法》的七项配套制度,从行政许可事项受理、办理、听取意见、执法监督、责任追究等各个层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制定了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规苗头及时制止,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在承诺制度上。我委一是实施行政许可主办负责制。市发改委在行政许可事项进入中心办理时,通过原有审批科室与中心窗口负责人之间签字交接的方式,将“一门受理”作了硬性规定,强化了纪律约束,从而真正做到了由一个内设机构代表本机关统一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解决主办科室和主办人问题。二是推行限时办结制。项目建议书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和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和上报。初步设计和投资计划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和上报。三是实行政务公开制。机关驻服务中心窗口对每个受理事项,都要严格按照“六公开”的原则办理,即向企业和群众公开、一次性说明每一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标准、审批程序、需提交材料、承诺时限”,说明我委审批事项全部免费办理等内容,使项目单位心中有数,办事明白,少跑弯路。委内各业务科室对全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计划、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等全部实行公开,做到编前、编中、编后自始至终公开。为保证效果,我委还设立了公开电话、咨询窗口、告示栏,明确了接待人员,保证解答群众和企业提出的问题。四是推行首问负责制。项目单位来委办事,第一位接待人负责办理或接洽到主办科室及主办人,不得以非本职工作而不闻不问。五是实行“同岗替代制”和“外出授权制”。通过设立AB角,确保工作衔接有序,不因个人影响部门,局部影响全局。六是推行“超时默许制”。机关驻服务中心窗口征询委内事项处理意见,对口业务科室原则上应在2个工作日内答复,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反馈的,视为同意,窗口可以发文。七是建立“否定报备制”。规范说“不”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支持招商引资。这些规定和措施,起到了“规章办事、制度管人,机制约束”的作用,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强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近年来,特别是实行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以来,我委同志主动转变职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眼睛向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少同志坚持把握“三三制”的工作原则,即,三分之一时间跑省进京,三分之一时间处理一般业务,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自觉从更高的层次上支持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一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努力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困难。自1998年以来,我市共有个47个项目得到国债资金支持,争取到国债资金近11亿元。二是积极帮助项目单位跑办审批手续。对于涉及省和国家产业布局需要报省和国家审批的大项目,我们实行领办、代办制,全程跟踪办理。如热电联网集中供热二期可研报告、山海关古城保护与开发项目建议书均已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准;热电厂三期经过三年的公关争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立项;耀华低辐射在线镀膜技术产业化、秦皇岛软件基地等一批项目被列入国家或省专项计划并获得支持。林纸一体化基地、电厂600万片粉煤灰西石瓦等项目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的调度协调和跟踪管理,通过规范管理体现优质服务。特别是我委数次承担了大型项目拉练活动,跟踪到位,服务到家,有效推动了我市项目工作。与此同时,我委开展了以“更高、更好、更有效率”为宗旨的作风整顿和主题教育,努力提高机关公务员队伍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以后,我委把效率摆到了更高的位置上,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只有微笑不是服务,优质高效才是根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优化工作流程,强调分工基础上的密切合作,努力实现受理事项的无缝隙衔接,千方百计保证效率,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估计,由于集中审批、简化程序和环节以及工作人员的主观努力等因素,我委审批事项办结效率提高60%以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服务型机关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一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首先优化思想环境。环境只是个概念,环境是靠人创造的。特别是投资软环境的建设,说到底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首先优化思想环境,通过个体思想的升华带动整个队伍认识的飞跃。近几年,我委的环境建设有了长足进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围绕人来做文章,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机关队伍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二是应该注重优化政策环境。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包括开工前的审批环境、建设中的施工环境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环境。不管哪种环境,都有政策密切相关,因为执法、执纪者都是用政策、法规说话。因此,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注意优化政策环境。“效率快不过简化”。近几年,国家大幅度削减行政许可事项,从政策层面上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这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最好方式。我委在办理建设项目有关手续时,有时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千方百计提高效率,效果不一定最好。国家取消了,我们轻松,项目单位也省事。从发改委看,我们精简了一批事项,合理简化了办事程序和环节,机关就能精力集中力量研究一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同时更多地帮助项目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制度健全了,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环境的持久优化。

(三)

我们建议:版权所有

上一篇:高中建议书范文 下一篇:给上级部门建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