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范文

时间:2023-10-21 17:45:07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篇1

关键词 教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 人文关怀 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06

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生命质量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中国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教育思想从理论基础的视角揭示了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与当前许多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真正目的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原则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关键,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对知识的兴趣,少些为了什么的目的性教育,将是当下及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马克思哲学的教育理论处处都洋溢着人文关怀的思想,“人文关怀”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一种核心价值。而马克思本人也非常积极地向往与渴望理想的社会发展形式,但这种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环境想要实现必须要依赖诸多的前提条件,如国家和平状态、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国民思想观念等都是其前提要。但在马克思眼中教育人文关怀理念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教育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做导航灯,需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能任由其胡乱发展,而我国教育又是以马克思教育哲学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马克思教育哲的学思想是当下我国教育学领域向前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接下来笔者将从教育的人文关怀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关系出发,再次挖掘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中人文关怀的理论价值及对教学的实践意义。

1 教育的本质

我是谁?我们自身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老师,当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时,生活的烦恼就会永远像毒蛇一样紧紧地纠缠住你,你排遣不了,摆脱不了,躲避不了。而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我们人自身的终极意义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那么就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方式来解决。关于教育问题我们也应如此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应常怀这样的疑问,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身的终极意义又是什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从马克思教育哲学的理论中找到相关答案吗?

马克思教育思想重视对人本身的培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渗透到当代的教学培养之中,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马克思哲学教育思想的关注点在于现实的人,即教学的接受方――学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哲学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特质,从学生自身的条件出发进行教学,对学生自身价值高度的关怀,重视学生自身的需求。“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①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兽性指的就是人的本质。因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曾谈到: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②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些论述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马克思对人本质需求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教育思想不仅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还要求教育要满足学生善的本性需要,这也是教育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一方面表现。因而教育领域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教学更加人性化,关心、重视和尊重学生们的需要。

2 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什么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育从最初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关注,演变为关注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表现,从学生个人发展的理想性,转向了学生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是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将自然而然地与环境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能够融入社会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在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人还只是一个自然的人。而人之所以为人最核心的本质是人具有的社会性,想要达到此目的人们还必须经过一个社会化的学习过程。教育要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交往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渐渐地增强学生们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大家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就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增加各种课外实践教学来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

当下,学生发展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互联网与国际化高速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空间交往范围空前的扩展。有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亲人、老师、同学等小环境的影响。诚然,在这些影响环境中有些因素利于学生社会性的丰富和发展,但也有很多的消极因素,这给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同时更加凸显了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求教学要重视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与需要,除了要为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创造出有利的环境之外,还要对可能影响学生不良行为的因素进行密切的关注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教育学也逐渐从众多学科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的发展演变,一方面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的理论观点运用到实践教学中,除了可以为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之外,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宏观的方法。就如马克思所说“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从物质关系方面来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人为对象,通过教育使人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看,教育是向新一代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道德、哲学等观点和信念的过程,它不仅影响着教育和个人发展的性质和方向,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范围和水平。”④

3 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进入高消耗、快节奏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学生的主体性、特性逐渐的丧失,科技文明发展的弊端使教育变成一种强制性义务,有些地方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就如工厂的流水线操作一般,不顾学生感受的灌输性教学,学生降为教育的某种目的,而这是与我们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社会快速发展的弊端使人文关怀性教育所颂扬的对学生自由、爱、尊重的培养遭到了社会大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更重视教育的人文关怀,还原作为学生个体的本性,使学生在成为学生前能够达到“人”的高度,使人文关怀性的教育帮助学生“自我实现”,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人文关怀性教育尽量减少快节奏时代弊端给学生人性带来的裂痕。

人文关怀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基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上的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把握,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渗透着对学生价值取向和个体品性的关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追求真、善、美。让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养成积极行动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在培养学生和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积极运用马克思教育哲学理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这种精神与学生的血性连为一体。

马克思说:“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个人的乐趣。”⑤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发展与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真正地解放学生,不要让学生沦为教育制度或是其它目的的附属物,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辨证思维的运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教育要批判地继承,积极的理论要勇于运用到当下的教学中,教师教学要有同理心,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避免因教学视野过于狭小而忽略了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好的教育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之所在。

4 结语

人文关怀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行为,是教育本质的一种提升。从马克思哲学教育的理论视角出发,本文阐述了教育、马克思哲学与人文关怀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挖掘马克思哲学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及对学生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使我们了解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受过教育的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自由、健康的发展,因此,当代中国教育需要立足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正确地对待学生发展的本质需求,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④ 厉以贤,李明德等(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63.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人文关怀篇2

“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中学语文

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关怀,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对教师、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人文精神的关怀,都是直接指向教会学生懂得人文精神的关怀。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通俗地说,就是语文学科兼备了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两项功能。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或者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承担了德育的功能。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还是从教育的本质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

“人文关怀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课文讨论的问题设置缺乏“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往往泛泛而谈,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深入体会、感受人文性的关怀。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对于祥林嫂这个人物,我们更多地讨论“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而忽视了在祥林嫂悲剧一生的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几次命运转折的过程中祥林嫂的感受;更多地赏析祥林嫂三次到鲁镇时的肖像变化,而忽视了她几次来鲁镇之后的心理转变;更多地关注鲁镇中“祝福”景象的描绘,而忽视了一群普通劳动妇女在鲁镇生活的场景,等等。这些都折射出我们设置问题时只泛泛而谈,缺乏让学生深入体会、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的机会,这是教师在备课中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受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为了达到“求新”“改革”以及彰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目的,刻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并采用师生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得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对于作品内容的鉴赏却显得非常匮乏。例如,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我们主要是表现孔乙己的形象,但是很少涉及个体人文精神的体验。因此,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使用多媒体有其直接感受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触动心灵深处的细腻的感受,还得回归文本。跳过文本鉴赏的粗略阅读,都不是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最佳阅读方式。所以说,对于鉴赏感受文本带来的人文精神的体验,形式可以有,但是不可忽视文本内容的本身。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体验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多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体验。这种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文言知识,却忽视了文章背后人文内涵。这是我们学习文言作品时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表现,不利用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继承和发扬。

提升教师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如果导演不清楚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缺乏“人文关怀”,那么即使演员演技再高,也无法演绎出富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的影视作品。所以说,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具备一定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是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立足文本内容,重点体会文本词句,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刻意“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使得课堂氛围热闹非凡。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但这种课堂只会热闹一时,而不能使学生记住一世。

人文关怀篇3

1.1一般资料

1.1.1护生分组情况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来我院我科实习护生20人,其中本科生6人,大专生10人,中专生4人,各学历护生按均等的原则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人,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带教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效果。

1.1.2肿瘤患者分组情况选择我科住院肿瘤患者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55.6±2.5)岁。按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为护生相对应组的护理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被护生护理的效果。

1.2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的带教法。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和写成教学计划,每周1次小讲课,按班次及资质安排临床带教。观察组: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法。即均由心理学专家统一培训相关人文关怀知识及沟通技巧,考核合格的有资质的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具体方法如下:

1.2.1人性化优质护理理念的输导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健康。对护生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的输导。护生初到多数对带教老师敬而远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应以友好真诚的态度热情接待学生,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介绍自己,重视入科宣教,介绍科内人员及科室工作情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及紧张心理。护生缺乏沟通技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带教老师应通过各方面的人文关怀,加强与护生的交流沟通,较好地解决护生刚进医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工作中,带教老师要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与带教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实习及工作。这样,既消除了教师与护生间的隔阂,增加了信任感,又提升了带教老师的形象。在老师这种人性化模式的引导下,护生会自动地接受并把人性化服务理念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1.2.2换位思考教学理念的介入开展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首先要求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加强自我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护生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护生初到临床难免会畏手畏脚,患者因此会对护生产生不信任,甚至会拒绝她们,时间一长,护生的紧张恐惧心理会越来越深。作为带教老师要善于观察护生的心理,努力帮助她们提高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比如:在对患者输液时,带教老师可以有意选择血管暴露明显、容易一针见血的患者,先示教,然后鼓励护生操作,如果一次成功,带教老师应予以肯定,这样会使护生的自信得到提高。重视业务讲座、操作示教的效果。带教老师进行业务讲座和操作示教时,应以护生能理解和接受为目标,并为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倡鼓励式教学,切实执行教与学双向反馈制度。这样,换位思考的教学理念才能自然地介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

1.3调查方法分别对两组带教法的护生对应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给予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和护理满意度调查,按照肿瘤患者回答的得分进行评分,分为10题,每题0~10分,80分以上认为知晓。护理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肿瘤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1.58,P<0.01;χ2=19.53,P<0.01);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2,P<0.05;χ2=6.97,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实行人文关怀肿瘤临床护理带教法后,肿瘤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至88.9%,护生护理满意度达93.3%,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护患纠纷率仅为2.2%。说明实行人文关怀临床护理带教法,能树立起护生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为临床全面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也为提高临床整体护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人文关怀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已经不再是人类追求的最完美的模式,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关注,它已经成为伴随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相应产物。

1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及人类自身解放、自由的追求的实现等[1]。临床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他体现于对人的生命、健康、权利、人格的尊重和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的许多医科院校就开设了人文艺术教育,使人文学科成为医学教育一个崭新的领域,此后,人文艺术得到了迅速、蓬勃的发展,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了护理工作中。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进行艺术创作,需要全身心付出,精心准备,如同画家或雕刻家创作艺术作品那样。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我必须说,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2]。”现在看来,南丁格尔当时对护理艺术的感悟,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人文关怀。但是,纵观护理学的形成、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护理学精于自然科学,荒于人文科学,没有真正确认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导致护理学人文底蕴不足[3]。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士对护理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护理服务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对人文艺术的理解更是知之甚少,人文关怀的现状不容乐观。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各医疗机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之对现代护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2.1 人文关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患者需要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需要就是护理的服务目标,患者的满意与否就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不将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不以个人的好恶对待患者,一切以患者的需要为出发点,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在严格操作的前提下,关心患者、理解患者、指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尽快康复。

2.2 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让护理人员了解人文关怀,理解人文关怀的实质,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意义重大。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护理人员必须从传统的护理理念中走出来,摆脱医护人员高高在上、以我为尊的思想,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讲话面带微笑,解释简洁明了,操作严格准确,使患者在严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疾病治疗。

2.3 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同,而实施人文关怀对患者身心的康复意义重大。护理人员良好的心态,热情的关怀,精湛的技术,耐心的解释,无疑会给人们,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祥和与安康,为创造和谐社会而努力。

2.4 人文关怀有利于医院质量的提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要提高对患者心理、疾病的双重重视,并提供人文关怀,使患者在整个医治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在现代社会中医院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患者就诊率及医院的社会认同率,并对医院之间的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哪一个医院医技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就会在社会中找到其应有的价值,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社会价值。

2.5 人文关怀促进了人文教育的推广

有关报道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护理基础教育,指出我国护理基础教育中存在指导思想上、教育内容上、教育方法上,及教育层次上的缺陷[4]。目前,开设人文护理教育的学校仅占少数,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呼唤,就是对人文教育的呼唤。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整体人的认识,对整体护理的认识,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内在习惯,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敬他人中找到人生目标,找到工作的乐趣。

3 人文关怀面临的挑战

3.1 改变陈旧的护理理念

传统的护理理念根深蒂固,传统的思想和行为取向更是约定俗成。倡导人文关怀就是把人们从陈旧的思想束缚中解救出来,营造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和谐的、平等的医患关系。以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诠释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护理服务理念。

3.2 改变滞后的人文教育现状

要想迅速推广人文护理,赶超先进国家水平,除注重在职人员的宣教外,还要加大在校学生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的快速推广人文关怀,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改变整个社会对护理工作社会价值的看法。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逐渐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代替他们的是高科技,但同时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所以说,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3.3 改变紧缺的人力资源现状

护理工作受传统行为意识的束缚 ,一些陈旧思想在社会中根深蒂固,为护理工作的展开带来了阻碍,也为护理退伍的壮大带来了隐患。我国的护患比例严重失调,人文关怀的实施对护理队伍的需求量会更大。转变观念,壮大护理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不仅是人类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3.4 改变落后的就医环境

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有利于患者 ,也有利于医患沟通。幽雅的环境,亲切的关怀,和蔼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高度的责任心,无一不是营造良好就医环境的必备条件。

3.5 改变医院的管理模式

一切先进的东西都是以先进的意识为前提的,医院要改革、要创新,就必须改换意识,从根本上改变管理模式,一切以人为本,以患者为出发点,对医护人员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要求与标准。

倡导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文关怀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它贯穿于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何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中,应对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矛盾,成为我们不断探索和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 . 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新华文摘, 2001, 18 ( 5 ): 35-36.

2 Nightingale F. Notes on nursing(M) . Znd ed. Lon-don: Harrison Sons, 1992, 3.

3 贾启艾 . 护理学人文底蕴不足.护理研究, 2002 , 16 ( 2 ): 63-65.

人文关怀篇5

一、概念解析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针对具体的事件,执行行政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行政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说认为行政执法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三类。狭义说认为仅指行政执法,本文采用狭义说。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①就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一般来说,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仰、审美、学问、修养等人的品性,它主要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因此,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文尺度为标准而对真实的个人的生活的关怀②。

因此,所谓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是指行政执法的全部过程需要吸收人文关怀的内涵,行政执法的主体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行政自由裁量权,把执法的过程变成为考虑相对人的主观感受、尊重相对人的个体意志以及设置宽容、合理的行政程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服务。

二、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立论基础。

(一)法理基础

现代法治国家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是实现公平正义平等的最终保障,因此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实现法律的效力,法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一定的强制力为后盾否则法律很难实现其应有的效力,更不能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就是施行暴力,就必须实行强制手段。法律还需要具有人文关怀,法律具有人文关怀是法治应有的特征,也只有体现人文关怀的法律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被人们所遵守和信仰,法律的评判结果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执行,否则法律将会被人们所遗弃,法治社会就难以实现。因此,法律必须体现人文关怀。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大多数的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事务都依法有序运行。行政执法是最广泛最普遍的实施法律的活动,是法律实现的主要途径。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利,行政执法能否体现人文关怀就决定了法律的人文关怀能否实现,最终决定人民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因此要实现法律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求行政执法的人文关怀。

(二)宪法基础

随着宪法时代的到来,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基本法,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规定人民原则、基本人权原则作为宪法基本原则。保护人权是宪法的根本使命。宪法修正案已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如入宪法,宪法必须保障人权,这是宪法中人文关怀的体现。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宪法不能直接保障人权,它需要行政执法来实现,因此行政执法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保障人权,体现人文关怀,否则就是违宪。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现代宪法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其出发的点和归宿。政府存在和运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宪法中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充分表明宪法对人权的重视,表明了宪法对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法律出于人情”宪法的这一进步,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关怀。表明了宪法朝着人道、人性、人情的方向努力。宪法能够积极的保护人权,这对人权的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具体的行政执法部门在实施具体行为时重视对人权的保护,对人性的尊重,因此,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宪法保护人权和体现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

(三)行政法理论基础

近十年来,行政法理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行政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从罗豪才教授于1993年发表了《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一方的权利与义务平衡》之后,迅速出现了各种理论基础,诸如“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保权-控权均衡说”、“公共权利论”、“服务论”、“政府法治论”等等,对于这些学说观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然而经过细致分析,“政府法治论”更能为多数学者接受,同时也能与当下的国情相适应,是行政法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体现积极平衡精神的内化,为中国的行政法学发展明确了政府法治的目标,它能够充分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它不仅能够控制政府的行为还能引导、督促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③

基于行政法治论的指引,现代行政法的价值取向由传统的“国家本位”、“公共利益本位”,向“社会本位”、“权利本位”转变,由传统的“权力-服从”关系向“权利-服务”转变,由“强制行政”向“非强制行政”转变,行政手段也向“柔性”发展,更多的体现人性化的,使原来的单方管制向沟通、合作、配合发展,这些新型的行政理念和行政手段不仅使行政法治得到有效的执行,行政效益也大大的提高,更能够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行政执法的人文关怀。

政府法治论使得政府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在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就要求政府要转变执法观念,转变职能,弱化强权力手段的行使,尽量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使行政执法能够真正的满足人民人道化的生存,使人民感受到法律使尊重人性的,法律的遵旨是保护人权的,使得行政执法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因此,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行政的价值取向,是新型行政理念的追求的目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三、行政执法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行政执法中有利于实现人文关怀的因素:

1、立法方面的人性化趋势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深入一系列人性化的立法不断的出台。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稳步推进,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这为行政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法律依据。

⑴《宪法修正案》为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确立了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列为重要条款。这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政府应当树立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它是指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创造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行政执法中要凸显“人文关怀”。政府的执法行为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追求“人文关怀”,否则就是违宪,这就为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确立了宪法依据。

⑵彰显人性化的《居民身份证法》将使公民拥有更大自由

“三无人员”的出现、假身份证泛滥、执法机关随意查身份证,各方面肆意扣押身份证等等,无不与旧有的身份证管理制度密切相连。今后,施行了17年的《居民身份证条例》将退出历史舞台,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以上种种缺憾,都将祛除和完善。新法对“公民”的说法突破了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界限”,这不仅与宪法的称谓相统一,同时,也使公民的权利义务更明确了,体现了对个人人格的尊重。

⑶《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2003年的“孙志刚之死”事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同年8月1日起,《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1982年5月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显然是对实施达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反思和检讨的结果。它彻底取消了收容遣送制度固有的强制功能和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性,使救助真正成为自愿、公益和纯救济性的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各地的“收容遣送站”也更名为“救助管理站”。这一崭新的立法主旨彰显了现代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有助于实现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换,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

⑷《婚姻登记条例》体现人性化。婚姻登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婚姻法》的修改,《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原来条例中的“管理”两个字,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它表明了在婚姻登记中政府职能从过去强调对婚姻登记的管理向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自利、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新条例取消了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离婚登记需要由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强制性的婚前体检等规定,并要求登记机关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当场予以办理,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便民原则,彰显了尊重公民私权的立法理念,体现人性化。

⑸《道路交通安全法》凸显对生命尊重。新法凸显生命尊重,就通行原则、事故处理、处罚标准等作了一系列的新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一方面从制度层面规范和监督公安交管部门及交警的执法活动,从源头上防范乱执法、滥执法和野蛮执法、现象;另一方面把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执法理念深入交通执法的每一个环节。

⑹《行政许可法》便民措施突出对人的关怀。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有重要意义。这部法标志着我国统一完整的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全面建立,这也是全世界第一部完整、专门、独立的许可法典。《行政许可法》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确立了行政许可的一系列便民和服务的原则,规定了一个窗口对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不得收费、讲求时效等重要制度,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人文关怀”深入行政许可的每一个领域,“以人为本”的系列便民措施成为行政执法探索新的手段的典范。以上的系列立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规范政府的执法行为;以上的系列立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人性化立法已成为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立法将越来越多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越来越尊重每个社会个体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行政权的行使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接受公众的监督,执法要崇尚理性,要追求人文关怀。

2、行政执法中人性化

政府不断的转变观念,转变职能通过实施各种措施努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的完善和深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着力建设立足发展,营造环境,创新进取,勤政为民、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依法诚信、积极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使政府真正成为“依法服务,诚信服务,高效服务”的政府。政府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观念,更加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发展型政府”向“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在具体的实务中不断的失业保险、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报、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这些措施树立了政府的“亲民服务”的形象,使人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彰显了政府执法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同时在各种具体的执法部门,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举措纷纷出台,如:

⑴公安部推出30条便民利民措施。

公安部门坚持执法为民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切实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安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四个方面,陆续实行30条便民利民措施。这30条便民利民措施,大多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展开,看似很“小”,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却很大。

户籍管理方面,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到工作地区,也可以迁回原籍。到西部地区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西部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可以不迁户口,户口迁入西部地区的,如果今后返回原迁出地工作、生活,也可以将户口迁回原迁出地。新出生婴儿的常住户口登记,随父随母自愿选择。取消出国、出境1年以上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在国外、境外定居的除外)。取消被判处徒刑、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

交通管理方面,考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人员年龄上限由现行的60周岁放宽到70周岁。持有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的人员超过70周岁的,每年审验1次驾驶证,并进行身体检查,符合驾驶条件的,可以继续驾驶。允许左下肢残疾的人员考领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

出入境管理方面,居民凭身份证、户口簿按需申领护照的范围,今年内由上海、南京等25个大中城市扩大到100个大中城市,达到全国大中城市总数的1/3。在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大中城市,除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外,居民申请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的,免交工作单位或者公安派出所的意见。

这些措施体现了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更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思想,标志着公安管理从执法型到服务型、从限制型到保护型的转变,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国民待遇的公平和社会公正。

⑵近年来,监狱管理部门做了许多体现人文关怀的有益探索。

狱政部门考虑犯人最终要回归社会,为犯人的良好改造提供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条件,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具有代表性的是2003年,经湖南永州市公安局的申请,在监服刑的曲南生和女友邓桂成顺利结婚,成为中国首例由公安部批准结婚的服刑人员,公安部在批文中说:“结婚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留所服刑犯服刑期间,如申请结婚,应当允许其办理结婚手续。”人性化的执法往往会给被执法者内心以震撼,更有利于执法目的的实现。④

监狱城中秋“不设防”。9月11日是农历的中秋节。这一天,记者接到一个让人听起来似乎很惊讶的任务:探访监狱新城。在与省女子监狱的一位监狱长闲聊时记者得知,此次活动是被“挤”出来的。组织这个活动是为了配合一年一次的秋季减刑大会,原定的日期本不在这一天,但为了能给服刑人员与家属创造一个团圆的机会,监狱领导经过了千方百计的协调,才把日子改在了这一天。除了让服刑人员及家属在监狱新城团聚外,女子监狱还安排了一系列特殊的节目:部分服刑人员可以和家属一同赏月;在今天举行减刑大会……虽然只是一个日期的改动,但其中却透露出一个信号,人性化正在逐渐渗透每一个角落。⑤

(二)行政执法中不利于实现人文关怀的因素

在现代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有不少体现人文关怀的举措,政府在行政执法中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但是,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大量的有失人文关怀的事例,行政执法真正实现全面的人文关怀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漫长的成长过程,这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1、执法的法律依据存在冲突。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决定了行政立法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我们的法律体系中还有空白,很多方面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不具备教育作用与威慑作用。在现有的法律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立法不具体,不明确,法律责任不清也造成了行政执法发展滞后,从而出现机构设置上的混乱,一些行政机关人以立法,立一个法就成立一个执法队伍,造成执法队伍的庞杂,进而出现多层执法,重复处罚的情形。这不仅是违法行政而且对相对人的权力造成极大的侵害,同时也影响行政效益。

2、执法人员官本位思想及人治色彩浓重,缺乏人文素养。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长期人治色彩和“官本位”意识的国度,许多人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解不深,仅停留在表面"自依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以来,“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口号层出不穷,但政府违法行政却经常发生,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说“大多时候中国习惯口号治国”,在许多官员的内心深处,遇事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领导的命令或者是以往的惯例,而不是法律,骨子里面缺少法律思维和法律信仰,许多官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不但没能成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积极实施者和推动者,反而成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严重阻碍,其掌握的权力成为牟取私利的通行证。

3、行政执法缺乏有效的监督违法行政屡见不鲜。

当前,我国在行政执法领域中的问题十分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徇私枉法时有发生。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私欲严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出现了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私人化等现象,严重侵犯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使用权利,一直到遇到界限时方休止,行政执法也是如此,如果不对行政权实施有效的控制,必然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和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侵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人民群众对国家工职人员职务行为享有监督权”,怎样监督监督什么?却不得而知,我们不仅需要价值层面的正义,而且更需要可以看见并可以操作和实现的正义,否则,人民当家作主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想实现有效的监督必须也只能在政务透明,信息畅通,反馈及时的环境下依靠群众和不断的制度创新才能完成。

四、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确立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1、政府信息公开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法治政府、亲民政府、服务型政府、契约型政府的必要条件。信息公开,有助于政府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加强与公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任,提高公民接受行政管理、履行行政义务的自觉性,更是对人性的尊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必将在政府和行政相对方之间起到有效沟通的作用,为行政执法领域全面贯彻人文关怀创造条件。

2、比例原则

德国行政法学鼻祖奥托·麦耶曾经将比例原则誉为行政法中的“皇冠原则”。我国台湾地区著名的行政法学者陈新民教授认为:“比例原则是拘束行政权力违法最为有效的原则,其在行政法学中扮演的角色,可比拟‘诚信原则’在民法中居于‘帝王条款’之地位,所以,吾人称比例原则是行政法中之‘帝王条款’,当之不过。”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就必须使用比例原则,因为,它能很好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比例原则,要求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普遍措施和个案措施,都要适应于它所追求的法律所规定目的,不得有所偏离;如果政府干预公民的自由为实现公共利益所不可缺少的,那么政府的这种干预必须是最小限度的,也就是说,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再也没有侵害更小的措施可以采取。同时,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公民来说事不过分的,对政府的行政目标来说又是适当的。如在需要对公民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尊重比例原则,如果有多种手段可以选用,应当选择其中对个人自由限制最小的一种。比例原则不仅有利于行政目的的视线,而且能够使相对人的损失达到最小的,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应使用比例原则。⑥

3、紧急行政的必限度原则

在任何国家,因自然的或社会的种种原因而出现的紧急状况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因此政府需要有紧急行政权来迅速处理紧急情况,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行使紧急行政权也应有必要的限度否则就会对公民的合法的权力造成侵害。紧急状态下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限制不能低于本国宪法与国际法所确认的最低标准。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对公民的权力的限定范围。紧急状态下受到限制的基本权利只应是个人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表达自由权、社会权力中的财产权、罢工权、以及政治权力等其他权利便无限制的必要。⑦

4.信赖保护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来源于民法的诚信原则,二战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行政法治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它是指因政府行为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行政决定一旦作出,政府就不得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要讲诚信,法律要求相对人也对此予以信任和依赖。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础是公众对国家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政府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这种信任应受到保护。公众信任如果不能受到保护,公民权利、公共秩序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处于不稳定、无序、多变的状态。信赖保护原则的形成,既是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需要,也是民主与法治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通过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实现公权与私权的理性平衡,促进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信赖保护原则的提出是保护相对方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对向对方予以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行政许可法》首次肯定了行政许可领域的信赖保护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政府实施行政许可行为必须诚实讲信用,具体体现在行政许可制度上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是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许可的决定给被许可人带来利益,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该项许可;二是如果遇有必须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行政机关在撤销许可时,如果被许可人基于信赖行政许可决定的合法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生产经营活动,因行政许可的撤销而产生的损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补偿。随着法治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信赖保护原则也必将贯穿到行政执法的每一个领域。

(二)树立新型的行政执法理念

第一,政府要正确进行价值定位,树立法治政府、亲民政府、服务型政府、契约型政府形象。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要依法行政。系列人性化立法为政府执法提供了执法依据,政府依法行政是立法中人文关怀得以体现于客观现实的基本保障。因而建立法治型政府应该是政府进行价值定位的首要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要改变传统的强权色彩,通过公权、私权合作,采取行政合同、行政契约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建立服务型政府、契约型政府。

第二,对行政执法法律关系主体人格的尊重。行政执法全面体现人文关怀,就必须对行政执法法律关系的每一方参与主体的独立人格予以尊重。执法人员的主体人格独立。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不仅要体现在对行政相对人一方,也要体现在具体履行职务的执法人员身上。长期以来,我国的立法和行政部门都把行政执法人员设计为执法机器,为其设置了种种桎梏而剥夺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多种权利。行政权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而最有资格行使这种权力的便是广大奋战在执法前线的行政执法人员。他们更了解行政案件的具体情况,更了解行政相对人的实际需要。因而,行政自由裁量权里面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行政执法人员的合法化、理性化执法,执法人员的主体人格应该受到尊重。

(三)厘清执法必严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好执法必严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就必须明确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均体现着法律精神。执法必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着执法人员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在执法过程中的严谨、慎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面对违法行为敢于依法查处、公正处罚,而非野蛮执法、粗暴执法;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执法程序和执法手段上,人文关怀,不是迁就不管,该查的不查,该罚的不罚,任由违法行为存在和泛滥,而是在执法过程中增加点人情味,提倡人文关怀。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没有执法必严的要求,就无法体现法律的尊严,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就无法保障;没有人文关怀的执法,就是忽视或无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容易演变成野蛮执法。只有达到认识上的统一,执法才能到位而不越位,社会才能得以和谐。通过执法必严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刚柔相济,入情入理,切实求得公正执法和执法效果的和谐。

(四)加强对执法人员和公民的法律教育

著名法哲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的扉页写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中国目前的法制教育还没有摆脱普法水平,应该看到,现阶段还有许多人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解还停留在表象层面,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真正内涵理解还有待深入,对法律的本质依赖感还不够强,法律的真正权威还没得到国人的一致认可,为此全社会还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当前,要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法制教育,就是要强化三种观念: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只有当所有的公民都养成学法、守法、懂法并监督法律的实效的良好风气;公务员真正树立服务意识,不唯权,只唯法,时时刻刻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才会获得巨大的生命力。

结语

人文关怀篇6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Abstract:The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isoneitemhasthegoal,hastheplan,organizedsocialpractice,theexamination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whetherachieved“shouldhowever”aconditionveryimportantstandardbe“thevalidity”.Presently,the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validityisinsufficient,achievedwithdifficultythesocietytothe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from“solidhowever”“shouldhowever”theexpectation,anextremelyimportantreasonisinthe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thehumanitiesconcernflaw.Therefore,goesoutdifficultpositionofthe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validinsufficiency,effectivenessofthepromotion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therealization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shouldhowever”thecondition,the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havetopaygreatattentiontothehumanitiesconcernideatheimplementation,inthevaluelocalization,thegoalformulation,thecontentdesignandthemethodimplementationmoreintegratesthehumanitiesconcern.

Keywords:HumanitiesconcernThoughtpoliticaleducationValidity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尊严与价值的尊重与关切,以及对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理应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价值。然而,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意蕴却难以体现,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建构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与时代精神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呼唤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就其本质来说,它就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应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反映着“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有效性不足之困境,完成其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这既是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1.1注重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这三类属性的辩证统一。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它不是被动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人的存在是自由自觉的,它要自由地发展,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存在,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文关怀的理念符合人的本性,它就是把人看作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生命创造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因此,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尊重人的本性,确立人的本性具有存在意义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即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外在保障。

1.2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其价值诉求必须以人为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思想政治教盲的存在始终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发展等终极价值相联系,它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理解、自我认同的过程,是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服务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和符合人的生活条件的关注和肯定,是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对人高度重视的理念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正是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所在,它极大地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最集中的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的真正需要出发,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实然”到“应然”的转变。

1.3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和思维原点。人既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由“实然”到“应然”的转变,就必须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思想本质,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和集中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尊重人、塑造人、解放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把受教育者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主体,看作是现实的人,并以充分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内在价值尺度,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鲜明体现。无视人的发展的功利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反面证明:正确而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人,遵循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有效性不足之困境的必然选择。

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反思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是广泛而复杂的,既根源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也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种种局限,更根源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认识中的种种局限,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2.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社会本位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起的作用,它通过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个层面表现出来。从理论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又不能相互取代。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和特殊的政治背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定位于社会的需要和政治的需要,更多的是对其社会价值的强调,而关乎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就被推到了一个超越现实历史条件的至高无上的位置,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社会本位化”,从而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即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种价值定位的重要表现就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价值意义,忽视受教育者个人价值存在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只见“社会”不见“人”,个体价值被肢解的价值定位。这种价值定位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种严重的误解:思想政治教育再重要,也是党和国家的事情,它只不过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的,而与个人自身的需要、成长、发展无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被强加的政治义务,并由此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心理,更有甚者产生了排斥心理。在“以人为本”理念引导下的社会发展中,这种“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定位所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就不言而喻了。

2.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化”。从目标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社会政治目标毋庸置疑,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更多地强调统一,用一元标准来要求具有不同思想层次的受教育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地服从整体价值,“使教育目标成为了一个远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与现实生活视域的‘空中楼阁’”,[1]这就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层次性、创新性以及个性的差异性,忽视了价值主体的多样性和利益需求的多元性,由此导致了在制定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理性分析和目标的层次意识,经常是千人一面地制定一种要求,一种规格目标,只重视人的共性的塑造,无视受教育者内在需要的差异性和个性现状的差异性以及价值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成为一种整齐划一的、刻板的、“圣贤”式的标准。正是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上忽视和抹杀了不同受教育者之间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及不同价值利益主体需求的多样性,缺乏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包容,“要求人去做的,高不可攀,做不到;应当去做的,却失之规范,无所适从。”[2]显而易见,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无从体现,从而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现状。

2.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泛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诸内容的关系中,重点突出的是政治教育,而其他的教育内容则是根据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需要制定的,其他教育内容始终服从于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形成了政治教育内容占主导地位的内容体系结构,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性。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价值诉求,但是,在以人为本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只应该强调它的政治性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现状来看,显然是否定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它主要塑造的是社会政治所需要的服从、奉献、谦恭的形象,而体现人的创造个性和关切人的生存状况的教育内容却少有体现,没有更好地彰显“一切为了受教育者,为了一切受教育者,为了受教育者一切”的教育理念。正如有学者所言:“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关乎个人存在、意义生存、幸福生活的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却被淡化、忽视或遗落了,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的‘解题低效’。”[3]

2.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灌输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缺失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是一种违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性原则的僵化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不顾受教育者是否理解和认同,把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强硬地灌输给受教育者,不是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把受教育者当作“物”来对待,当作“美德之袋”、“道德之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注入。很明显,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中心论”原则,它只允许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无条件接受,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丧失得一览无余。实质上,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它反映着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中心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这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理念相违背的,不利于受教育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培养,它只会使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阻抗心理,这势必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3.融入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提升的有效途径

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等各方面,乃是提升其效用的有效途径。

3.1突出人文关怀价值,整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的社会发展理念中,重新审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客观而全面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更加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并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价值,将社会发展的诉求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其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其社会价值,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多地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和人生意义,克服“只见社会不见人”价值错位,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像挖掘财富一样把埋藏在每个心灵深处所有的才能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并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2制定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现教育目标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每个受教育者需要的多层次性以及思想道德层次的差异性,实现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多样性转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有不同个性的人,每个人的思想道德层次和需要层次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在强调共性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人的个性更多的关注,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和思想实际出发,承认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注重个性的丰富性,关注不同价值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为每个人的创新力的生成以及终极价值的实现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同时必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不可攀”的弱点,变单纯的“高空作业”为充满人情味的“贴心关怀”,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以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3关照人的生存状况,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回归,关照人的生存状况,考虑人的生存境遇,突出人格完善。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人的现状出发选择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人的感受和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需求外,还有文化需求、生存安全需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建构富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应以尊重、关心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基本特点,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以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的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5]比如尊重人的价值、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德性伦理、培育和谐心理等都应成为当今时代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

3.4超越灌输式教育方法,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对话,沟通心灵,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受教育者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有着很高的主体能动性,其对任何思想信息的真正接受都是以其自身的判断、选择、内化等一系列内在思维运动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是非灌输性的,“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6]。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教育者就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超越压抑人性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实现由居高临下的、片面性的单向度灌输教育内容向平等交流对话转变。唯有这样才能改变那种无视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无视接受规律,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滨、宋劲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2]玉东莉.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J].思想政治教育,2005,(2)

[3]闫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人文关怀篇7

近十年高等教育获得了大规模发展,但是是一种式的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膨胀,高校管理依据项目化与量化为杠杆,基础教育按照各类考试成绩与升学指标排队,把市场管理与工厂生产管理的模式移植到学校的管理。我曾经说过:学校就是一个工厂,教室就像一个车间,学生就是一个按标准件被加工的产品,校长就像一个老板,老师就是一个工头,结果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领导、社会、家长,几乎全社会都不满意教育现状,教育差不多成了社会最不满意的行业之一。家长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交给学校,他们对儿女成人成才投入最多、关注最多、要求最高。我们这么多年都在思考、都在探索教育改革,几乎没有新的改变(不少改革越来越离谱、越来越让老百姓失望。比如自主招生的有失公平;农村学校的撤点合校造成新的失学率上升,城市学校的校中校问题等)。

教育问题的根本症结,我认为除了教育制度层面的问题以外,影响我们教育改革的深层问题还是与我们全社会的教育观念有重要联系,这就是,全社会缺少对教育的人文关怀,我们没有把教育看做是人文教育的场所,当成了考试的战场;没有真正把受教育的对象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培养,作为有个性有情感的人来关怀。

什么是教育的人文关怀呢?我认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培训学生的自主品格与公民意识,养成学生的健康道德,开发学生的智力能力,涵养学生的情商意识,提倡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教育符合人性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世界潮流。

具体来说,人文关怀需要从如下方面转变我们的观念:

一是,人文关怀首先要倡导尊重人的教育本体观。我们今天要突出提倡尊重学生的教育观。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像现在不被尊重,大多数是被管理、被培优、被呵护、被陪读、被排名,学习没有快乐,学生普遍厌学,学生在学校生活与受教育的自我尊严意识被剥夺。我们要还学生的尊严,给学生以学习的快乐。

二是,教育过程要提倡平等交流与人文关怀。知识灌输代替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难以激发。要改变把学生当标准件产品来培养的工具理性教育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注重教育过程中的能力激发,应该说是还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人的主体意识位置。如果一个课堂像工厂,我们的学生像被加工的标准件,我们学生的快乐从何而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从何开发?教育的质量从哪里提高?

三是,人文关怀倡导学生智商情商兼修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分数为上,成绩第一,成了人才标准,把才智等同为人才。错误偏颇的人才价值观,成了当前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与观念基础。我们的教育对象较普遍缺少人文理想、社会抱负、道德信仰,缺少对社会对他人甚至对亲友的关心,缺少生动活泼的个性,缺少幽默与情趣。这样的工具理性教育的产物,是不可能成为治理天下的人才的。我们的社会并不太缺少这样的知识者,缺少的是一大批有思想、有人文情怀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管理者。

第四,人文关怀,要主张教育公平,教育平等。现代社会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在当前城乡体制变革的不平衡过程中,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将使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后代将会越来越少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城市的分层教育机制,将使越来越多的底层平民子女丧失优质资源的教育条件。这样教育的分化,将会导致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子女得不到平等教育;加上有权有钱或有产阶层部分子女的大量留学不归,这样全民族的教育质量与人口素质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的人文关怀,不是一个道义的问题,而是一个与我们国家的发展与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第五,人文关怀,应该提倡从教育者自己做起,不能“谋利不谋道”。我们从业的教育知识分子,要有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要有知识分子心忧天下的人文情怀,不能“谋利不谋道”。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不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为不健康的东西添恶加错,要有不同流合污的操守,要有以身示范的师德。可是我们的队伍道德,整体上让人失望,让社会不满,让学生难以为师。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及民国,这里不做评价;我想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这一代知识分子与教书人的人文情怀是远不及民国知识分子的。改变教育,需要从我们自己做起。

人文关怀篇8

关键词:人文关怀 感伤色彩 道德救赎

迟子建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执著地展现着故土风情,表达着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以自己的艺术风格吸引读者,引起评论者的广泛关注。迟子建小说充满人文关怀,她在写到文中的人物时饱含感情,使人物生活于温情的氛围中。在迟子建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达到了一种众生平等,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具有神性。但理性又使作家不能全部虚构生活的美好,于是这种众生平等的人文关怀无可避免地带有感伤色彩,感伤于各种生命形式的惨遭蹂躏。也正是这种不能全部虚构的理性,使得作家的叙述带有明显的批判意识,并同时建构起道德救赎的结构模式。

一、 众生平等

迟子建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情怀,在她的情感世界里,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每一种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属于自己的威严,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自己生命所依赖的群体文化。

生物本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它们却被分出了等级,这也许是自然界物类竞争、适者生存的法则吧,令人无可奈何。尊严从一开始就似乎是依附着等级而生成的,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和承认的事实

正是由于迟子建对于生命的独特认知和体验,她对所有生命形式的关注,她的真诚与热情,使她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所有生命形式的关系时,有更深一层的冷峻:生命的高低贵贱是无意义的区分;文化之于人类,重要的是让人知道自己的归属,而不能强行以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让弱势群体失去自己存在的依据。

迟子建很明确地表达过自己所坚持的一个创作主张:“我认为文学本身也是一种具有宗教情怀的精神活动,而宗教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达到真正的悲天悯人之境。如果我们仅仅把一个伤口挑开来看,就像一个医生把一个晚期癌症患者弃置在病床上不顾一样,是不负责任的。但不管医生也好作家也好,我是期望能够做一些关怀性的工作。当然这种关怀有时会被理解成温情,理解成缠绵和没有力量。”我们可以看出迟子建是一个人文情怀浓郁的作家,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关怀着笔下每一个人的命运,使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饱含悲悯的宗教情怀。

发表于2003年的《门镜外的楼道》,是作家伦理观念或者是对于困境中的小人物的悲悯情怀的集中体现。“我”是个作家,透过门镜熟悉了一位楼道清洁员,她“行动迟缓”,“气力不济”,却能把楼道清扫干净,也经常从垃圾中捡拾物品,“我”会经常把旧报纸和一些食品以垃圾的形式送给她;为了感谢,老人送来了6颗鸡蛋,一个善良的住户和一个楼道清扫员建立了一种默契――为对方的自尊而开展行动的关系。作品中这样描述那6颗鸡蛋,“我发现它们个个都很大,且蛋皮上附着深浅不一的血迹,可见这些蛋是她精心挑选的,那蛋皮上的血迹很像飘逸的晚霞,鲜艳明媚,给人带来震撼。”这些充满感情的描述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尊重所带来的感动。一个生病的老人为了生计艰难地工作,“我”听着老人干活的声音,“这声音宛若刀刃,每一下都切在我的心头,使它阵阵疼痛。”这原本是人与人之间理应普遍存在的情感,在这个时代却显得如此陌生。调侃的、幽默的、无厘头的语言充斥了日常生活的今天,人们业已忘记了情感带给我们的幸福和痛苦的滋味了。迟子建的作品无疑是一种探询,除了传媒和娱乐,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这同时又是一个自律的作家对社会的道德和良知的叩问,要让已经模糊的同情和善良,在人们的心灵世界里重新清晰起来。柯勒律治说:“(诗人)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们对于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类似超自然的感觉……”迟子建正努力实践着作家的这一职责。让熟悉到近乎麻木的日常经验变得陌生,以便于重新认知。

二、感伤色彩

迟子建在这样一种带有人文关怀的创作中,常带有感伤色彩。因为人类的许多高贵品质在历史前进过程中土崩瓦解,历史的进步与伦理道德的矛盾使敏感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各种状态的感伤情怀。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的前进,历史的前进却总以牺牲伦理道德为代价。在这一过程中,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日益边缘化,他们跟穷困抗争,跟强势的文化势力抗争,跟周围的不公平和轻视抗争。但是,毕竟在感性之外还存留着强烈的理性的无奈。她对笔下的人物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但理性认知又迫使她不得不安排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或悲剧。在这样的悲剧中带着一种挽歌式的伦理哀愁,也包蕴着历史的逻辑与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这一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这部作品写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兼并或者直接叫“吞噬”。作家把一个部落的消失写的如此荡气回肠,随着妮浩萨满的死亡,人类的神性消失了,人类与大自然的沟通被切断了。还有一部中篇叫《踏着月光的行板》,写一对在不同的城市打工的年轻夫妇,为了在节日里与爱人相会,来回奔波,却总是擦肩而过的故事。在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却无法及时与对方联系,于是,只有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他们吃苦耐劳,他们做着别人不愿做的工作,他们有足够的善良,他们把别人对他们的一点点好都铭记于心。但他们简单的愿望――见一面实现起来都是如此困难。在大海般的城市里,他们是贫穷的,但他们拥有很多城市人所没有的东西――彼此的信赖和专心致志的爱。这是典型的迟子建的情怀,哪怕生活多么艰难,她要给她笔下的人物以温暖。迟子建信奉的是超越爱情的夫妻之情,这种情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生死契阔的人间真情。

三、道德救赎

迟子建笔下的人物是自律的,即使自己深受伤害也严格遵循自己的毋宁说是迟子建的道德准则,她就用这种道德准则拯救她笔下的人物脱离痛苦,赋予他们宽厚的性格,善待他人,温暖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没有把人简单地写成善或者恶,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呼唤人性之美。中篇小说《鸭如花》写了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的杀人犯的故事,徐五婆一人独住,与鸭相伴。年轻人无意间伤害了自己的父亲,成为通缉犯,逃到徐五婆家,从开始的对立防范猜疑到最后互相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徐五婆帮年轻人完成了最后一个心愿――带他到他父亲的坟上磕头认罪。年轻人服刑了,徐五婆替他收尸。一个孤独的老人,收留了另一个内心更为孤独的人。这是作家悲悯的人性关怀,在悲哀绝望里,也有温暖出现。作品最后有一个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结尾:

“她把冥酒淋到坟坑里,然后用空罐去河畔汲水,擦拭逃犯脸上的血痕……殓完尸,徐五婆把稠李子果撒在坟头,然后坐下来。她连抽了三袋烟,后来见暮色已浓,就起身回家了。走前,她把鸭子放在坟头……在一派萧瑟的晚景中,这只白褐色的鸭子看上去异常明亮,确如一朵美极了的花。”

每一句话都显得如此平淡,但每一句话都包蕴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一个杀死自己父亲的逃犯,理应是被人唾弃的。作家并没有按常理去写这个人而是写他的忏悔,为了到父亲坟上去磕头,他历尽艰辛。他有年轻人的单纯和幼稚,又有孩子般的率直和天真,还有和常人一样的正直和善良。他的死亡,对于徐五婆来说,是一个独特的生命的结束。她为他擦去脸上的血迹,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清冷的荒野里,一个老人在溪水和死刑犯之间来来回回的身影让人如此伤心却又给人温暖。我们必须承认迟子建是一个情感丰富而又拥有宽厚的人文情怀的作家。她从不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人物的情感世界之外,而是把对现实思考和对人间真情的呼唤融入到字里行间。

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在迟子建这里是根深蒂固的,她让善良的人在人世间都会得到一份温暖,而理性又让她对社会有很多失望,在矛盾中她写到灾难,在描写灾难时又常常给人以安慰。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多是生活在缺憾甚至悲剧中,这些生活困窘的普通人,灾难降临时,他们毫无办法,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有可能也会打破他们固有的生活,但他们无一例外的拥有宽容、善良的美德。

《洲国》中写到了一个日本移民中村正保,作为入侵民族的移民,作家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在这里,他和很多中国人一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在第十二章,1943年,作者写了日本人中村正保和中国女人张秀花的悲剧。张秀花原本有自己喜欢的人,但是被强行配给了中村正保,中村正保小心地照顾张秀花和孩子:

“中村正保常常爱惜得不得了地吮吸婴儿的小脚和小手。中村正保给儿子买了花铃棒儿和风车,时常摇晃着让他看……中村正保整日喜笑颜开的,做饭、洗尿布、打扫房间时总要不由自主地哼着歌。侍候月子期间不让张秀花沾凉水,不让她干一点活,把张秀花养得跟儿子一样白白胖胖的。”

如果没有战争,这是多么幸福和谐的一家,日子应该能过下去,但张秀花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日本人的仇恨。面对自己与日本人生的孩子,作为母亲和作为中国人并被夺去爱情的女人张秀花的心中充满矛盾。当她得知自己原来的情人的遭遇后,泪流满面,“她想,如果自己不被强行配给日本人,她会和梁力成亲,他们自幼就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是中村正保把梁力害苦了。”她把仇恨转移到了那个越来越像父亲的婴儿身上,有一天,她把儿子扔进装满黄豆的盆里。儿子死了,张秀花被悔恨逼疯了。中村正保也掉进了痛苦的深渊,他开始思念遥远的故乡,他想把张秀花打发回娘家,但他又担心张秀花会承受不了失子和失去家庭的双重打击,只好这么将就着,等待张秀花的精神好转。但是,张秀花没有给中村正保这样的机会,一个人走进旷野,被狼吃掉了。这样的悲剧不是个人造成的,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的命运都一样被战争蹂躏。人文关怀使作家给每个人以人性的尊重,他们都有善良的本性,他们都想要正常的生活,但是,个人的力量在历史面前,却无能为力。

米兰・昆德拉说,文学是对人的存在的发现和询问,因此,历史的沧桑变化中的个体的存在及其命运,应被被作为社会良心关注。面对着历史的逻辑与伦理观念的不断分裂,迟子建追寻的美的理想、自由的人生和健全的社会,这显然是一种理想的人道主义构思。然而,正是这种理想境界与人的真实历史处境的反差,才使文学对历史逻辑的每一次质询,每一声饱含同情的叹息,都显得如此沉重,令人深思。

参考文献:

[1]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小说评论》,2002.2。

[2] 迟子建、周景雷:《文学的第三地》,《当代作家评论》,2006.4。

[3] 克罗齐著,韩邦凯等译:《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5]柯勒律治:《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上一篇:化学元素范文 下一篇:并购基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