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7:11:49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从以上研究可看出,目前学术界已多角度剖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但是,应清楚地看到,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仍需要学术界与社会各界密切关怀,并妥善解决。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仍需要加强。一是要加强跨学科对话。如在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文化原因上,“内隐性性别刻板印象”与“集体无意识”的关联性。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概念,内隐性性别刻板印象就是男性占优势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与“男强女弱”等传统性别观念相符的个体思考与判定惯性,正是内隐形性别刻板印象造成了女大学生群体性别意识上的“集体无意识”。内隐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正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这就需要强调研究中心理学、社会学、女性学等多学科协同性。二是加强社会力量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目前学界对于政府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上面给予了较多关注,而较少关注公益组织、社区等社会力量在解决女大学生上面的作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力量势必在应对女大学生就业等社会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这值得学界关注。三是加强农村与民族地区生源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农村与民族地区的女孩子能够考进高等院校本身就更加不易。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她们的内心更易脆弱、社会网络资源相对缺乏,她们身上也肩负了更多父母乡亲的期盼。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四是扩展女大学生就业范围,激励女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的,中国农村、西部地区等还存在巨大的就业空间,女大学生应该突破传统的对大城市的依赖情绪,积极投身更广阔的就业天地。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势下,政府可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对到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职业的大学毕业生免除贷款义务等做法,激励女大学生到农村、西部地区等环境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自身能力与优势。此外,自主创业也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各级政府应探索建立扶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实施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资助计划。五是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策需要进一步细化。学术界对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策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主要包含政府、高校和女大学生三方“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支撑这种策略体系是针对三者的一些具体策略表述,但这些具体策略表述也显得较为空洞,针对具体策略表述的进一步细化研究是值得我们投入。如针对保护女性权益法律的可操作化,哪些内容需要操作化、具体怎样操作化等,以增加理论研究的实际意义,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切实的指导作用。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农村女大学生是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还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等消极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和学生自身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应从“大一”就开始,为农村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她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请一些成功就业的农村大学生传授经验,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求职前对女大学生在形象礼仪、个人简历设计、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训。

(三)政府的扶持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18(5):25.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就业困扰调适

一、女大学生就业困扰的表现

(一)女性生理特点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困扰

例如某师范大学的小雯在大学生城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必恭必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简历,只是面无表情的摇头。“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说的某些用人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小雯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又是她们结婚与生育的年龄段。用人单位招收女性职工承担的成本较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胜利现象和所承担的人口再生产劳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少招聘单位认为最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出色的大学生,并且进行了培训,但没多久就结婚生育。女大学生工作后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精兵简政,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而男大学生上岗后却不存在这些头痛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还是会首选男大学生上岗工作。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女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增加了所在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导致企业不愿接受女大学毕业生。我国有学者认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要。当问到女生就业难于男生的原因是什么时,回答是多种原因形成的,根据女生们选择的多少排序,认为是“性别歧视”、“女生的生理特征”、“女生不及男生优秀”等原因造成的。

(二)女性心理特点产生不良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

女生在求职是对学校、父母和亲友方面的依赖性高于男生,依赖学校推荐、父母帮助、亲友帮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女生认为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首要是靠家庭及社会关系,仅有10%的男生是如此看法。自卑心理也是影响女生就业的是一个重要因素,女生就业难已经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求职前已经想到招聘单位不会要自己,增加了自卑感,打击了自信心。此外,有专家认为,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整体上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外语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在应聘中容易缺乏自信、被动,就业期望值过底,这都严重影响到她们顺利就业。具体影响表现如下:

(1)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2)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企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二、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及心理调适

(一)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

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二)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女大学生的求职技巧

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

(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的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女性传播 女大学生 就业价值观 大众传媒 高校

女性传播指以女性为内容、由女性来从事、为女性而进行的传播。女大学生作为年轻女性中的高素质群体,是女性传播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受众。在全媒体时代,女性传播,尤其是关于职业女性的媒介呈现,已成为女大学生感知和了解职场的主要途径。女性传播对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

2012年是90后大学生的就业元年。女大学生在就业歧视、婚育问题的双重困扰下,就业价值观极易产生偏差。调查显示有三成多女大学生产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错误思想[1],甚至出现毕业急嫁闪婚族,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而这与女性传播的内容和影响不无关系,尤其是拜金主义的过度传播和剩女现象的过度渲染,形成媒介恐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扭曲。

对此,大众传媒必须反思。而高校则要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媒介资源,给女大学生理性的引导与教育。

一、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呈现的特点和问题

本研究将就业价值观分解为三个维度:职业认知、择业标准(包括理想职业、理想就业地、薪酬、就业途径等)和就业信心,并发现当前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呈现的特点和问题:

首先,对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情感依赖性很强。具体体现在:第一,职业认知。女大学生认为职业在现代女性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但基于中国传统思想,女生普遍希望事业和家庭二者兼顾。更有甚者,热衷考研是希望以高学历掌握社会身份迁移的主动权,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兼顾事业、家庭[2]。第二,择业标准,尤其是理想职业和理想就业地这两个指标。女大学生追求较高的职业安全感,渴望稳定体面的职业,而对艰苦、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比较害怕和排斥。女大学生把“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作为首选的占45.9%[3]。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显示,女生赞成“先就业后择业”的占9.4%,选择“自主创业”的占29.3%,分别低于男生11.1、21.4个百分点。此外,86.7%的女生选择东部沿海大城市就业,2.2%的女生选择东部沿海县及以下城镇和中西部县及以下城镇就业,而男生的比例为82.2%和2.8%[4]。第三,就业方式选择上的依赖性。研究显示,女大学生选择通过“学校推荐”(21.4%)和“父母或亲友介绍”(20.7%)实现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男大学生(分别为16.2%和12.4%),而通过“人才交流会”(28.7%)和“直接到用人单位自荐”(45.6%)的比例低于男大学生(分别为30.4%和50.8%)[5]。

其次,盲从、易受影响。举例说明:第一,在就业信心方面,由于就业歧视和机会不均等,在择业过程中有18%的女生有过心情烦躁,20%的女生表示不知所措[6]。此外,媒体对富二代、官二代的过度关注,使得部分女生夸大家庭背景和机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第二,在职业认知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传播与炒作,加剧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错误职业认知和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我们看到,临近毕业女大学生中出现“急婚闪嫁族”、“自愿失业族”、“蹭校考公考研族”等极端群体,这些都将造成教育资源的过度消费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女性传播对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和传播范式

近年来,职业女性形象和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容充斥着大众传媒。其中,以下三种传播范式颇受女大学生欢迎。

(一).职场竞技真人秀的呈现与经验分享

2011年我国电视职场节目迎来第二次高潮,各台都纷纷开办职场竞技真人秀节目。其中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频道联合打造的《职来职往》被2011年大学生电视节评为“最受大学生瞩目的电视栏目”。女大学生们不仅渴望通过节目找到心仪的工作,也注意从节目中学习求职面试的经验。

近几年专门针对女性的职场节目和媒介活动也纷纷出现。最有影响力的应属“天女计划”。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跨媒体的女性主题活动——由杨澜女士于2007年倡议发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宣传部、阳光文化、湖南卫视、新浪网强强联手,系统和持续关注中国职业女性,包括职场女性生存状态调查、中国职场女性榜样评选等大型活动。

(二)职业场景的立体呈现与生涯发展的经验范本

《杜拉拉升职记》被誉为职场宝典。“杜拉拉”热强化了女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心,即“没有背景,靠个人奋斗也能获取成功”。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全集总共发行500余万册,并出现多种形式的衍生产品: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名广播剧、2009年姚晨版话剧、2010年徐静蕾版电影和王珞丹版连续剧。此外,“杜拉拉”品牌也成为白领女性和女大学生追逐的潮流。

从图书出版到影视、话剧、服装等领域的版权授权经营,“杜拉拉”成长为萌生于虚无创意之上的真实品牌,业余作家李可则成为中国的“J.K.罗琳”,而女大学生的梦想也与“杜拉拉”品牌的文化产业价值链同时延伸着。

(三)女性职业形象建构的媒介文本

《瑞丽伊人风尚》专注于女性职业形象建构——期刊内容的70%为美丽指南,集中展示当季各种职业、生活场所中的服饰妆容提案;30%为生活方式,涉及健康、心理、情感、事业等方面。目标读者为25—35岁的都市白领女性。

近年来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该刊日益成为女大学生积累职场感性认知、学习树立职业形象的优质平台。

由此可见,当前女性传播的特点与传播趋势:整合资源,全媒体联动协同传播;媒介产品形式多样,衍生产品众多,传播生命周期长,产业链延伸。

三、女性传播视野下的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

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将左右其人生重大选择,甚至影响其他青年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7]。

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大众传媒和高校作为全媒体时代女性传播的两大重阵,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文化自觉,做好女性传播视野下的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

(一)大众传媒的正能量传播

正能量是指那些给人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从“正能量”一词在网络的风靡,不难发现当今社会人们对正能量的渴求,而正能量的传播正是大众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在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方面,大众传媒应传播积极的就业信息,增强就业信心;报道富有时代特征的职业女性故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策划媒介公益活动,扩宽女大学生的职业视野和就业渠道。

1.传播积极的就业信息,增强就业信心。2012年《中国青年报》3月12日报道,清华大学2011届毕业生中有近80%赴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工作;赴北京以外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46.8%,创近年来的新高;463名毕业生前往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16.1%。该数据大大颠覆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热衷于出国”的刻板印象[8]。相信,清华大学的就业趋势将引领其他高校女生就业价值观与职业选择。

2.报道富有时代特征的职业女性故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2012年7月4日,《京华时报》第一时间独家采访刚被任命《新周刊》副主编的清华大学2012届毕业生、少女作家蒋方舟。蒋回顾最初不愿就业到上任副主编的心路历程,谈及《新周刊》多年来的栽培、母校老师的理解支持、大学生活的反思、未来的创作计划,真实动人。虽为个案,却折射出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对女大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策划媒介公益活动,扩宽女大学生的职业视野和就业渠道。从2007年开始,杨澜和阳光媒体集团一直关注职场女性生存状态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2010年推出国内首个针对大学女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大赛——职场新女性挑战行动。目前,阳光媒体集团已形成天女品牌系列,包括:关爱职场女性生存的大型活动“天女计划”和职场女性影响力社区“天女网”等。天女品牌以其积极、温暖、美好的传播方式,倡导积极的职业发展方式,增强女大学生对职场的理性认知,帮助女大学生在事业和家庭找到最佳平衡。

(二)高校教育的全媒体视野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8]。高校教育中的女性传播旨在增强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价值观,适应全媒体时代女性职业发展的要求。

1.探索基于性别特征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女性受身心特征、社会角色等因素制约,就业准备和职业生涯发展不同于男性。高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确立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建议高校借鉴国外潮课经验,将“杜拉拉升职记”等内容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以女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指导。

2.就业指导教师提升媒介素养。在全媒体时代,教师育人过程中要会用、乐用、善用媒介。在就业价值观构建方面,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帮助女大学生寻找目前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与职业、分析女性职业发展的规律、分享成功职业女性的经验,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简言之,帮助女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参与社会发展。复旦大学包涵老师四年周记汇编——《包涵心语》记录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和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其中有大量篇幅涉及保研、考研、出国及外企工作等复旦学生关注的学业、职业规划的信息分享和经验总结,亲切真实,充分体现了互动性和贴近性。

参考文献:

[1]陈燕红.从急嫁族看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J],2011(1):109-112.

[2]李艳.当前女大学生考研现象的社会学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2006.

[3]张姝,陈彤.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4]林颂华,吴景媛,孙婷.女大学生就业难新探——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宁波党校学报,2007(6):82-86.

[5]郑洁.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和研究——以重庆市高校的女大学生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MPA学位论文,2004.

[6]石艳.当代农业院校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89-92.

[7]尹妍妍.高校女性学课程对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重庆: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8.

[8]李斌.数据显示:清华毕业生主要留在了国内[N].中国青年报,2012-3-17.

[9]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10万,加上历年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70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

三高是指:高就业成本,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购置漂亮的衣服、化妆、拍写真集;高期望值: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高依赖性,即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而这种依赖性与女大学生的学历层次呈反比,研究生最低,大专生最高。二低是指:低就业率,据部分院校统计,女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生的85%左右(个别专业除外),未签约的毕业生中,70%是女生,而且这种男女就业率的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并不大,差别大的是普通院校的就业竞争激烈的专业;低就业质量,有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与专业对口率均明显低于男生。截至2010年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较男性本科毕业生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并且,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

(二)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排斥

“女性生活蓝皮书”《2009—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4)》新近出版,蓝皮书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并首次公开发表。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最觉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就业

第一,解放后我国女性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未实现在政治和制度上的真正平等,在政治上,女性的实际政治地位往往低于男性,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男性的人数大大超过女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决策由于缺少女性的视角而侵害了女性的权益,造成女性机会上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立法方面,国家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形成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具体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第三,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比如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二)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生育和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与男性一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妇女为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按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6个月。但是这种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政策却成了女性就业的难题,因为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职工生育期的工资、资金全部要由用人单位承担,而且生育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看,使得某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三)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度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择业能力的不足限制着女大学生就业

从个人能力来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对于成功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里所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还包括一定专业外知识的积累和一定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但是看看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有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有的所学专业并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暂时性的就业难,所有的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就业的制度机制

目前,我国有关公平就业的法规还只有《劳动法》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以及《宪法》的第4条,公平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并由政府部门履行对就业市场歧视的监管职能。这必然为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市场行为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冲突和择业不良心理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各个院系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并适当提前课程设置时间。

(三)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和结构,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实践的质量,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女大学生人才,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四)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发展,突破和超越了女性生理、体力对职业的限制,女性已在客观上具备了与男性平等就业的条件,而“女性化”的角色教育模式,仍把女大学生就业局限在女性“优长”领域,使就业范围狭窄,而女大学生自身因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与男生竞争就业的实力。女大学生只有走出这一教育模式,才有望扩展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五)女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女大学生

职业选择是人们对自己和工作形成清晰概念的发展过程;是个人选择与其才能、价值观、兴趣、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职业的匹配过程;是人们寻找可选择的职业信息以便作出决策的过程。

一、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职业选择特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征、性别歧视等原因,就业更加困难。据麦克斯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2月底,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比男生低8.5%。

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表现为:求职经历艰难;择业的时间较长;择业的工作单位较差;职业选择成本高;选择职业的范围、机遇不如男生,对所得到的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同时女大学生职业选择也呈现出与男生不同的特点:

(一)选择行业集中于传统女性职业,职业范围窄

(二)职业选择追求的工作层次、职业声望的地位低

(三)受从众心理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盲从现象

(四)职业质量低

二、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于以上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和职业选择的特点,本文就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4个维度:

(一)个人因素

帕森斯(Parsons 1909)在《职业选择》一书中指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必须考虑三个主要的因素:“第一,准确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第二,懂得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即在各种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机会;第三,对以上两部分事实相互关系的明智思考与准确认知。”

因此,在职业选择中,个人因素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能力、性格等。

1.职业兴趣

多项研究表明,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职业兴趣,二者相匹配的从业者,能更加积极思考和探索,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容易取得成绩,并且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1959)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职业与人相匹配的过程。而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总会表现出自己自己的个性,人们会选择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相匹配的职业。胡艳红(2003)指出,大学生职业兴趣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具有现实型兴趣,女生比男生更具有常规型和艺术型职业兴趣。正是由于女大学生在职业兴趣上的特殊倾向,使得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常规型和艺术型的职业,如会计、秘书等。

2.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社会判断取向,职业价值观不同,所选的职业也不同。杨贞(2011)通过对北京市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发现: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是1.职业价值观上强烈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2.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3.职业评价标准越来越来利益化;4.就业期望较高。相应地在职业选择时表现为:不单追求工作的稳定性,更多的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因素。同时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也影响着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企业的薪酬待遇较为看重。

3.职业自我效能感

在职业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表明,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选择有很大的相关性。职业自我效能感是Betz和Hackett于1981年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对实现与职业选择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体现。

由于本身的生理特征、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和偏见等其他社会原因,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长期不如男大学生理想,就业的质量较差,工作受到限制等现实情况的存在,导致女大学生择业时的压力较大,对自我评价较低,自卑心理较重,最终自我效能感也较低。同时教师的期待也会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早期的研究表明,大学教师对女生的职业期望相对较低。较低的职业期望,一方面使得老师在对女大学生提供求职指导信息和职业忠告时会更多的倾向于一些传统职业方面的;另一方面,这会传递给女大学生一些负面的信息,“老师对我的期望不高,是不是因为我能力不够呢?”这就可能会影响其自信心,降低其职业自我效能感。

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使得女生在职业选择中对自我的评价低,不敢于尝试非传统的女性职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选择的范围。

4.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条件。每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能力要求。而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就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能力的培养,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知识与能力脱节,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女生在择业时思想较悲观、成就动机较低,导致其获取职业信息的积极性不强,在职业信息的收集能力上也较男生低。

5. 对将来生活方式的选择

由于女大学生生理上的特殊性和大学毕业后的年龄也达到婚育阶段,因而,女大学生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处理好婚姻家庭和工作之间的问题。如今,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女大学生的对待婚姻和工作,呈现出“曲线就业”的倾向:“毕婚族”、“校园妈妈”、“急嫁族”等现象。相关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有可能预见将来工作和生活的矛盾,这种预见会削弱女性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动机。从而会把女大学生引入低水平、低声望、以女性为主的职业中。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的经济状况

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女大学生毕业去向、工作地、就业途径的选择。首先,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女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的高低,进而当女大学生在考虑职业选择时对薪酬的预期水平就会有所差距。其次,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一般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较贫穷家庭有优势,对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而且女大学生在就业时也较为依赖父母。最后,家庭的经济状况还会影响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研究表明,在女生中,城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2.家人的支持

家庭作为大学生在职场求职的后盾,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父母的支持对于女大学生选择非传统职业的影响极大。从事非传统职业的女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更不利的工作条件和较低的工作满意度,而且由于性别歧视的影响,女大学生在社会上得到的支持也较少,这就需要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增强勇气。很多研究成果都介绍了职业成功的父亲是如何成为女儿确定自己职业时的榜样和信心源泉的。

(三)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职业传统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概括的印象。社会观念认为女性应该爱交际、天真、温暖、温柔、依赖、富有同情心、言语流畅,这些理想特征与人际关系、情感表达有关。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一方面会使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社会对女性的认同模式的作用,使她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会调整目标和方向以选择与这一刻板印象相符的传统女性职业。另一方面,这也会形成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如认为女大学生更适合传统女性职业,在招聘一些非传统女性职位时就会更倾向于招聘男性。

而且由于在非传统女性职业领域缺少成功女性的榜样,女大学生就更加倾向于传统职业。

2.社会就业政策

随着国家的就业政策由“统包统配”转变为“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这一政策增加了女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机会,但是同时也给用人单位选人的自,性别偏见等歧视现象突出,更加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就业。2010年《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指出:被访的女大学生中,有56.7%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的就业机会少”,更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见。

同时国家积极鼓励女大学生创业。2011年9月29日由全国妇联、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共同主办的 “女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暨女大学生创业季”在北京启动。今后,女大学生创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扶持。

3.朋友和同龄群体的影响

从女大学职业选择的特点第3条,已经谈到了朋友等同龄群体对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这些同龄群体的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的结果会给女大学生择业时产生影响。

(四)职业信息

职业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职匹配的过程。在进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信息搜集和认识,综合考虑作出职业选择。职业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的供给和需求、工作责任、工作前景、收入、福利等。

肖盛阳(2008)对湖南省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工作特性、工作岗位的如意性对女生的影响大于男生,而且男女差异显著。而在对单位条件的考察方面,收入和福利待遇,工作前景、自身能力的发挥和组织的人际关系所占的比重较高。刘继亮等(2003)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的300余名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十分在意工作的稳定性、福利保障和压力的大小。可看出,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较为看重企业的工资福利、工作的稳定性和实现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受到个人、家庭、社会环境和职业信息等4个方面的共同影响,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女大学生要增强自信心、调整期望,家庭给予更大的支持,学校开设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辅导等,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参考文献:

[1] 格林豪斯等.职业生涯管理[M].王伟,译.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7-118.

[2] 闵君.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9.

[3] 王沛.大学生职业决策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11.

[4] 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3-24.

[5] 杨贞.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5-18.

[6] 纵瑞雪.男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源动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8-29.

[7] 陈书崇.浅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2009(10).

[8] 肖盛阳.湖南省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3-43.

[9] 李继亮,沈维宇,吴薇.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性别差异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调查报告),2003(10):50-51.

[10] 郭建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4-65.

作者简介: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前言

众所周知,实现男女就业平等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女大学生就业的实现程度,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女大学生因其自身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其就业面临着来自社会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1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

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社会的文化观念深深压制着中国女性,而这些封建思想长期根深蒂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限制。目前为止,中国女性往往还是被赋予家庭主妇、持家生子的身份,大多数人认为男性天生应该在外闯荡、养家糊口,而女性则应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1.2 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

厦门大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9.2%的女生和58.3%的男生认为,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1]。不可否认,女性在生理上的精力与体力皆不如男性,尤其女性还负有生育子女和哺乳的任务。漫长的产假很有可能让一个原本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女性工作者从此与社会脱节,若等其重回工作岗位,单位还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帮助其跟上社会发展而对员工产生的新的素质要求。而这期间需要浪费较大的经济成本与综合效益,这是单位所不乐意接受的。

1.3 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虽然有从法律上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如《劳动法》、《妇女权益法》等,但是立法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缺乏惩罚力度与明确的惩罚措施。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或者《禁止就业歧视法》,政府立法部门应尽快在法律中定义‘就业性别歧视’,并明确相应的范围,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2]

1.4 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女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除了社会偏见的客观因素,当然也离不开自身因素的影响,例如:自身综合素养与知识能力水平不足;对自身的认识存在行为偏差;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另外,女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学习,轻动手实践能力的现象。

2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带来的后果

女大学生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折射了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而这种现状的越发普遍和加重,也给社会和企业以及女大学生自身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其后果已经涉及诸多方面。

2.1 扭曲女大学生观念

在当前的快节奏的生活下,生活压力大,情感投入乏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自我的否定,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否定,加之社会生活复杂,当前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种种诱惑在一定程度上会扭曲女大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这种女大学生观念的扭曲,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引发各种问题。

2.2 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经过长期教育培养,女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及道德素养。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培养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更何况是一个本来在生理与心理上就较为脆弱的女大学生,但最后仅以性别而否定女大学生,这既是对社会上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

2.3 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是社会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歧视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呈现,必定是对社会公平的践踏。国家不断提倡“男女平等”,传播男女平等的观念,在社会各阶层逐渐接受了“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下,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单方面歧视,不但是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否定,对社会公平制度的挑战;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公平制度的完善。

3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途径

从2004年开始的大学生毕业季“就业难”,现已成为中国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新的突出矛盾,其中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尤为凸显。[3]如何消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3.1 打破传统性别观念,重树社会性别意识

首先,必须打破传统性别观念,重树社会性别意识。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必须进一步破除,男权意识必须得到淡化。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改变用人单位潜意识性别偏好,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

3.2 政府部门勇担重任,完善就业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完善中要充分注意到对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影响,制定男女性就业的平等就业机会和平台,消除、预防在就业中出现的各种性别的歧视,这就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

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该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序,促使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得到有力的维护。例如:完善《劳动法》、《妇女权益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在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方面,政府应积极探索就业市场条件下促进女性就业的干预机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细化具体内容,重点加强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5]

3.3 高校以及相关机构,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及就业指导机构也应加强就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以帮助广大的女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才能,从而成功就业。

同时,建立政府、人才市场、用人单位、高校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4 女大学生克勤修身,扬长避短

职场中.有两种类型的大学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青睐――“通才”和“专才”。[6]

一方面,女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强化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增强自信心,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应该纠正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误区,既要正面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也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意识,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态,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开发自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结论

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引导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机制体制,保障其就业不再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歧视,是当今政府、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高校的共同任务和重大挑战。

女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歧视不应该成为其找工作时止步不前、望而生畏的借口和推辞,而应该化为当代女大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压力和动力,从而驱使她们更加努力的对待学业,更加认真地对待生活,更加执着的对待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文振.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J].中国人口科学.2002(6)

[2]闵君.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OL].2009

[3]张可芬.女大学生“就业难”得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报,2005,(02)

[4]王静.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政策.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3

[5]鲁斌.妇女人权国际保护及其最新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

2000(2)

[6]楚亚萍、王维.困境与超越: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应对策略.学术研究高校论坛.2014

作者简介: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弱势 原因 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问题存在的原因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显示出的弱势地位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原因,又有教育原因,还有自身因素:

1.就业形势严峻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从而引起求职人数的上升,再加上国际经济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放缓,高校毕业生在整体上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随着女性大学生比例的增加,社会的需求无法满足毕业生增长的速度,社会与高校毕业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2.就业政策改变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的提出,使女大学生受歧视现象愈演愈烈。目前,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选择权都得到了扩大,而这种选择权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限制;自主择业的大学生们被扔进了社会,大学生们开始用市场法则审视社会工作。

3.社会机制不健全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护,国家有严格的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女性劳动者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尽管法律规定男女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但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却无法享受平等的机会,很多用人单位存在隐性歧视,同时,由于社会机制的不完善,让很多用人单位钻了空子,女大学生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4.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培养模式参差不齐,教育模式存在不合理现状,对于人才的培养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这就导致女大学生知识能力强,但是动手能力弱,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社会急需某类人才后,高校往往增设相关专业,扩大招生人数,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现状联系起来,存在落后的状况。

5.女大学生自身问题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女大学生的薪资期望值普遍高于男生,她们往往无法正视自己的缺点,过度放大自己的优点,眼高手低,缺乏基层工作意识,不肯吃苦,她们追求过高的经济效益,过多的物质追求,在选择中失去就业良机;面对就业,她们表现的自卑,过高的期望与现实的低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更加导致就业的苦难重重。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问题的对策

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职业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不合理要求、隐形性别歧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企业、个人多方面进行努力,确保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公平公正。

1.充分发挥法律保障作用

法律的制定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国家要不断完善反对性别歧视的法律。在我国,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观念导致女性在就业过程中收到种种歧视,严重威胁着女性劳动力权利的保障,也会影响女性择业能力的提高。男女在择业起点上明显地不同步,在发展现状进一步扩大的形势下,国家必须做好重要的保障,确保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在倡导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完善国家保障女性劳动力的法律体系对于消除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歧视现象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我国以《宪法》为主导的法律体系中有对于促进男女平等就业以及禁止女性歧视的严格规定,但是,专门针对反对或者禁止歧视女性的法律却还没有建立,就这需要法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提高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法律保障,制定严格的促进社会就业公平的法律政策,对于消除女性就业过程中的趋势现象是至关重要的,国家法律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并做出相应的鼓励及惩罚措施,或实行实时举证制度,即在应聘单位提出不利于女性就业的要求时,或雇佣单位因性别原因拒绝录用时,女大学生可以直接向相关单位进行举报,雇主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相关单位要加强检查和惩罚力度,畅通投诉渠道,综合各项措施解决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歧视的问题。

尽管我国法律赋予男女平等的就业机会,但具体的措施却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女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在现实的情况中,女大学生面对歧视往往束手无策,性别歧视的雇用单位受不到应有的惩罚,女性的弱势地位越演越烈,为此,国家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是提高法律效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避免法律条文流于形式,确保法律政策落到实处,首先,要保证法律执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对执行过程中的各种违法现象进行及时修正;其次,要建立法律责任制,对于使法律得到落实的行政人员进行鼓励。同时,要为法律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社会对于法律实施效果的反馈,积极修正监督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切实杜绝雇用单位歧视女性大学生的现象。

2.创造良好和谐的就业环境

传统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消除,公众对于反对性别歧视的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公众对于性别歧视的辨别力很低,社会对反对女大学生受歧视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在家庭分工、学习潜力、工作选择等问题,都有不同的歧视现象,这种弱势问题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深深根植于公众的思想中,影响也越来越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雇佣单位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男强女弱”必须转变为“男女平等”,任人唯贤才是选择人才的关键。在多数人的思想中,女性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家庭中,甚至认为,女性存在的经济基础依附于男人的,但是,现代社会并不是如此简单,女性的经济独立才是现代的主流。女性不仅能在为家庭创造价值,同时女性也可以同男性竞争,创造社会价值。当然,这种价值的实现要依靠社会观念的转变,依靠一个良好和谐的就业环境。

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女性弱势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雇佣女大学生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尽管政府的政策对于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过度的保障也会有一定反作用。迫于政府的压力,很多雇用单位希望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可以相应地增加利益,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男性,正是这一想法的存在,女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光明。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必须协调好与企业的关系,在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基础上,严格法律执行,从法律上保证女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同时,也要多侧面对企业进行扶持,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鼓励雇佣企业给予女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育保险是为生育子女的劳动者一定的保险补偿,鉴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对于女性的生育权益覆盖面窄、数额少、保护范围小等问题,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政府必须出台与市场相协调的法律保障制度。

3.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有关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显示,女性在语言类的专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目前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多为理工类专业,因此,必须相应地增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当前,大学生毕业生过剩,政府、企业以及学校都要承担起扶助大学生就业的责任。目前,女生在某些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就业能力低于男生,而从当前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录取情况来说,理工科女生少,竞争力强,而女生在文学、语言上的天赋导致文科专业女生较多,竞争人数明显增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解决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弱势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各专业招生人数,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女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独特的优势,在毕业后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

4.“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国家提出的转变就业观念、扶持大学生就业、扩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措施,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创业比男生更加艰难。在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不够专业,甚至没有,而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国家和学校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主创立意识,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必须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和信心,要关注国家政策信息,选择正确的创业机遇。

5.转变女大学生就业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女性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的就业观念正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女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正视社会现实,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就业渠道,提高应对就业能力。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弱势问题,政府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帮助女大学生转变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应对困难的能力,使自身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以面对就业中的各种难题。女大学生有耐心、有亲和力,这些都是他们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女大学生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心态,将优势进行充分利用,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此外,女大学生们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素养,扬长避短,增强在就业过程中应对困难的能力。

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定位能力差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问题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指导。因此,首先需要女大学生重视这些问题,并给予她们正确的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其就业渠道。其次,要增强女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再次,学校要开设相关课程及相关就业咨询机构,为女大学生们答疑解惑。最后,还要鼓励女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自身特点,在社会需求中寻找良好的就业之道。

参考文献:

[1]杜洁.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论国外相关实践及意义.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论坛论文集.北京:妇女研究论丛,2006.

[2]云卉.中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2007,11.

[3]李敖.性别平等法律保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益突出这一社会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心理学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界定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我们来说,应深人分析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具体原因,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这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性别歧视?何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性别歧视,联合国在1979年经过广泛讨论和反复修改后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认为,所谓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做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应该是目前关于性别歧视的一个最为权威而科学的定义,它准确地阐述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内容。而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来说,我们则可以从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得到这样的解释与结论,所谓“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即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由以上两个概念的交叉、包容的部分,再结合大学生就业中女大学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可以这样认定: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性别歧视实际上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有关情况与现象。

了解了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基本概念,既为我们正确识别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现象提供了科学的客观衡量标准,也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一般说来,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I、女大学生求职经历普遍艰难,找到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心理成本较高。根据王小波对南开大学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求职经历要比男生艰难得多。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和心理成本更是普遍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的机会却普遍少于男生。故往往心理压力和挫折感也就比男生大得多。尽管在付出更大的求职成本之后,多数具有较高素质的女大学生也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就对此类问题有所忽视。

2、用人单位提高或限制对某些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录用条件。目前有两类专业的学生遭受性别歧视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是长线专业的学生,如生命科学、化学、电子等专业,另一部分专业是受前些年市场导向的影响,曾经是热门专业目前则是普遍供大于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心理落差大,而这方面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往往也就会更多。

3、用人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在同等条件下许多企业通常先录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优秀很多才会要。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百般挑剔与苛刻,常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一些特使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大做文章。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还往往额外要求在签约的三五年内不得生育。有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认为“相貌身高”在求职过程中很重要和重要的比例为29.9%,高于男生的19.3%。女生对“相貌身高”的感受明显强于男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等更加注重和挑剔。

4、女大学生为获得工作机会时常在工资待遇方面做出让步。厦门大学人口所叶文振教授等认为要全面反映女大学生就业时是否受到性别歧视不仅要估算性别是否造成男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之间的明显差别,还要分析性别是否明显降低女大学生从签约单位得到的包括协议工资在内的各种劳动待遇。他们对2002年1068名本科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期望收人明显低于男同学,但即使是偏低的期望收人与雇佣单位的拟付收人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对数据的多元回归检验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性别确实会减小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降低签约单位拟付的工资水平。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月工资水平要高出女生10.9%。显然性别对女大学生报酬率的影响比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往往更为显著。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不健康的自我意识导致矛盾心理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过渡与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迅速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J。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倾向,自我意识仍然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一方面,她们极力主张并努力追求性别平等,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她们身上又比较浓重。她们往往对一些传统性别观念表现出普遍的认同。比如对“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观念的认同。表现在事业观上,一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用不着在事业上太突出,对家庭和社会持有一份平和的爱心就足够。当代女大学生是集浓重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与浓厚的现代色彩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她们从潜意识中渴望自强自立,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她们又从潜意识中压制自己,降低自己的成就期待值,降低自己的发展目标,只求谋个稳定、轻松舒适的职位即可,从而抑制自身潜能的发掘。

(二)女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女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她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有些女大学生的依赖性强,工作要家人找,面试要家人陪同,就业要家人决定。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女大学生满怀激情,期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能最大限度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位,许多女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就业期望较高;另一方面,她们在现实中,又不得不面对着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性别歧视,这种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社会人才择用上男女差异往往使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容易使理想与现实相脱离。求职过程中的依赖心理和自恃过高心理则严重影响或左右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三)社会消极因素诱发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其一、社会偏见使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社会中对女生存在普遍的偏见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认为“女生智力不如男生”,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男女生在生理机制上并无明显的差异,也没有优劣之分,除一小部分智力超常和低下者外,75%以上的人的智力都处于常态分布,不存在男性天生在智力上优于女性的问题。但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女性没有男性能干,意志不坚强,承受能力差”的观念,于是逐渐出现了所谓的“性别职业”,把女性可以从事的职业限制在教师、护士、办公室秘书、助理等工作范围内,而竞争强、待遇优的高层次岗位则成为女性工作的,成为女性难以进人和跨越的所谓的“男性领域”。其二、传统观念与大众传媒压抑女性就业发展。传统的性别歧视作为社会的潜意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不需要理由地”处于劣势。人们一般都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总是弱于男性。虽然不再狭隘地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仍大于社会角色期待。尽管社会发展要求女性具有事业心和竞争精神,但当女性在职场中、在社会生活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与男性一起竞争时,却会遭致许多非议和诘难。

现在的大众传媒在消费文化的泛滥下,普遍复制传统的性别角色,变相的宣传传统性别观念,甚至于片面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与家庭角色。将女性塑造成“贤妻良母”和“成功人士太太”出现在婚姻家庭领域,这必将强化和支持民众原有的传统观念,加剧女性在就业中的劣势地位。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等教育中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性别教育。从现行的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各科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上看,很少甚至基本没有性别平等和专门的女性心理学的内容。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女性问题,尽管今天的高等院校开放性、包容性都表现得很强,但是如果想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仍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女性心理学在高校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门类和体系。现在尽管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一些女性心理学课程,但普遍都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并没有纳人高校的主流课程中;一个针对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7.5%的被访者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因而课程设置只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以上种种现象对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意识,实行性别公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是不利的。

其二、高校在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方面所作的工作不能满足就业需要。学校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导致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心理指导中,没能主动帮助女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导致部分女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就业心态和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心理学对策

(一)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女大学生要端正就业观、人生观,突破“女不如男”的心理定势,要抛弃“相夫教子”、“女性是弱者”观念的束缚,要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我的过程,首先在心理上要有信心,女性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心灵手巧,耐心细致,温柔体贴,在许多领域存在着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

(二)社会要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刻板印象,确立性别平等

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和女大学生就业的战略意识,提高对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社会要引导媒体正面宣传女性的社会作用,消除传媒中对女性角色和作用的负面评价,为两性平等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减小女大学生就业的阻力。媒体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多样的女大学生形象,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三)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

其一、对女大学生采取差别教育。女性由于心理特点,往往注重对书本知识的阐释和记忆,忽略知识的运用,习惯于接受,不习惯质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女性多参与、多实践、多质疑、敢创新,以利于更多创新人才的涌现。同时,女性富于情感,而理性水平较低,这与女性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对抽象理论的兴趣有关。因此高等教育要重视提高女生的理性水平,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开设逻辑学等有关思维过程的训练,开设各种知识讲座,加强对女生的课外阅读辅导等。

其二、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对女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对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改变社会的传统性别意识和观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设立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使女大学生普遍关注自身,以良好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走向社会,协调好人生、事业、家庭的关系,选择有利于女性生存和发展的生活方式,实现自身价值。

上一篇:专业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下一篇:道路勘察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