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10:50:18

离职调研报告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仅更重视对员工忠诚度的塑造,同时也通过种种措施来保证核心员工的留驻。然而,总会有人因对企业现状不满而选择离开,人员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适当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和保持活力是有益的,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员工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普遍性的因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员工离职原因又有哪些差异?2011年,FESCO针对企业员工离职状况开展了调研,以期对企业人才的选用育留提供依据。

本次调研对象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招聘与离职管理的经理或相关人士,数据收集时间为2011年11月-12月。调研共收集有效样本414份,分布在不同资本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组织中,可以综合反映出2011年国内企业员工流动及人才保留状况。

员工离职率水平

从调研结果看(如图一所示),2011年企业员工表现出了较高的流动性,市场50分位水平已达到16.3%,其中主动离职率水平为13.7%,被动离职率水平为2.6%。

如图二所示,从三个有代表性的行业(房地产、高科技和制造业)离职率情况来看,制造行业离职率最高,其市场50分位水平已达到25.5%,较高水平甚至已接近四成;而处在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行业,上半年离职率也高达16.5%。

离职原因分析

在通货高度膨胀,CPI不断攀高的情况下,薪酬水平无疑成为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重新规划。从调研结果看(如图三所示),员工离职主要可分为薪酬原因、个人原因、公司管理原因、企业发展原因和团队氛围原因五类。其中薪酬原因主要是薪酬水平和薪酬的公平性或激励性;个人原因主要是个人身体、志向、家庭或深造,缺乏或丧失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等;管理原因主要是管理方法不当;企业发展原因则主要涉及公司经营和政策方面因素。

如上所述,可以对员工的离职原因有了一个方向性的了解,而不同层级、不同司龄和不同工作职责的员工,诱发其离职的主要原因有很大的不同。

1. 按职级划分

对于经理层级员工,除了薪酬水平原因外,离职的主要原因更多的与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自身承受的工作压力有关,而由于个人原因选择离职的经理层员工则相对较少。对于主管层级员工,离职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或丧失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另外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和团队氛围问题所占比例也较高。对于基层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身体、志向、家庭或深造等原因。另外,缺乏或丧失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薪酬的公平性、激励性问题,也是影响一般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2. 按职能划分

对于管理类员工,除了薪酬水平问题,离职则主要是薪酬的公平性或激励性原因和个人身体、志向、家庭或深造等原因。对于职能类员工,因为薪酬水平离职的很少,他们离职主要是个人身体、志向、家庭或深造等原因,另外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个人性格与工作内容不适合和难以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是他们离职的重要原因。而技术类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薪酬水平、个人身体、志向、家庭或深造等原因、薪酬的公平性或激励性问题和缺乏或丧失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生产类员工离职时首要考虑的是个人身体、志向、家庭或深造等原因,其次才是薪酬水平。另外,感觉缺乏或丧失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也是生产类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

离职时间分析

从调研结果看,员工的离职高峰期集中在第一季度,接近50%。春节后成为员工跳槽的高发期,其后的三个季度中,离职率逐季下降。这成为一种普遍规律,不同群体间差异性不大。

企业在保留员工方面的举措及依据

从调研结果看,企业在员工保留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以开展离职访谈为主,同时借助内部满意度调研和实施重点人才保留与激励措施来达到保留员工的目的,如图五所示。

调研总结

在“80后”员工日益崛起的今天,企业如果不能尽快转变管理策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人才管理危机。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发现,除了薪酬以外,员工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加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尤其对于入职1年以下的一般员工而言,他们是离职的高危群体,企业需要特别关注。这个时期的“80后”们,更需要得到的是公司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和肯定,对于管理层来讲,改变管理中的方式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引用袁岳老师的感叹,新生代的员工会这样说:某某童鞋,欢迎你来做我们主管,今天你的管理发言,没装,很好,特别提出表扬,希望你再接再厉哦,千万不要变成我们袁老大那样哦,我们现在都不太喜欢他了。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此次《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近200个航运物流企业常见岗位薪酬数据、企业调薪幅度,涉及员工主动离职率、浮动奖金基准等企业人力资本策略,以及市场现金总收入水平、市场固定收入水平、市场基本工资水平、市场奖金水平、市场现金津贴水平、市场加班费水平等。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华航运物流人才网市场部经理昝杰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航运业处境堪忧,控制成本对航运企业的意义可谓不言而喻。上海航运交易所连续11年开展薪酬福利调研工作,以关键人才收入水平、福利、奖金方案为中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岗位薪酬收入数据及人才政策数据,对提高航运物流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薪酬调研报告》具有四大亮点

据悉,今年共有90余家航运、物流企业参与了薪酬调研工作。上海航运交易所在报告的制作周期、内容的更新等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进,今年的《薪酬调研报告》具有四大亮点:

一是,年内首次分阶段推出两份调研报告,针对部分企业反映《薪酬调研报告》出版相比调薪时间有些晚,因此将一年一度的调研分成两次,即航运极速版调研及完整版调研;其中极速版调研7月份即出结果,满足了部分企业7月调薪的数据需求。

二是,在原有航运整体调研的基础上增加国内企业、欧美企业数据的对比,为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多视角的薪酬参照。

三是,针对航运企业规模两级分化较明显的现状,原有的薪酬标准化方法过于复杂,2015年度薪酬调研采用了薪勤人力资源公司“T”型职位匹配方法,大大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四是,采集数据保密,得到参与企业的信任,今年采集到的岗位样本量达到历年之最。

平均薪资调整幅度低于8%

《薪酬调研报告》显示,航运物流业2015年调薪幅度低于8%,约为7.1%,比2014年的8.5%降低1.4个百分点,为六年来最低。

《薪酬调研报告》表示,从调研的实际结论来看,预计中行业回暖并未出现,行业整体薪资调整远低于预期,多数航运企业正面临着业务缩水、工资上涨的压力,具体来看:冻结调薪预算的企业比以往增多,17.5%的调研企业明确表示2015年度并无薪资调整的打算/预算;45.5%的调研企业薪酬上涨预算与上年基本持平;25.8%的调研企业调薪幅度比往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从《薪酬调研报告》中涉及到的三个细分行业来看,船公司平均薪资增幅最高,为7.5%;货代公司平均薪资增幅其次,为7.3%;物流公司平均薪资增幅最低,为6.8%。

薪资增幅存在岗位和企业差异

《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航运物流企业近200个常见岗位的薪酬数据,对这些岗位的薪酬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以层级划分,专业职位薪资增幅最高。《薪酬调研报告》将岗位分为6个层级,分别为高管层、总监层、经理层、主管、专业岗位和辅助岗位。就平均薪资增幅来看,专业岗位最高,达到了8.2%;总监层和主管其次,达到了7.5%;经理层再次,达到了7.4%;辅助岗位达到了7.0%;高管层幅度最低,为4.2%。

以收入绝对水平划分,层级越高差距越明显。从收入的绝对水平来看,一方面经理层级与主管层级收入水平差距非常明显,另一方面专业职位与辅助岗位收入水平差距不大。

详细来看,一般部门经理年现金总收入达到30万,高级经理职位收入接近50万;一般主管年现金收入约为经理收入的50%达到15万左右,高级主管职位收入达到20万上下;从普通员工的收入来看,专业岗位年现金收入平均为10万左右,而辅助岗位员工年收入水平也达到了9万上下。

从投资性质来看,欧美企业员工收入水平优势明显。从投资性质来看,欧美企业收入水平优势明显,职位越高差距越明显。欧美企业平均收入超过20万,国内企业平均收入近15万,两者相比,欧美企业高出国内企业37.71%。

从具体岗位层次来看,欧美企业的总监年现金收入水平近百万,而国内企业的总监年现金收入水平不足40万,欧美企业要比国内企业高出1.5倍;欧美企业的经理年现金收入超过40万,国内企业的经理年现金收入超过25万,两者相较,欧美企业要高出国内企业近六成;欧美企业的主管年现金收入近20万,国内企业的主管年现金收入不足15万,欧美企业要高出国内企业近四成;专业岗位和辅助岗位的差距略低,但是也分别达到了27.7%和16.8%。

辅助岗位员工离职率最高

《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全行业以及三个分行业的员工离职率。

从全行业的平均离职率来看,辅助层的离职率最高,达到了14.5%;其次为主管层,达到了13.5%;专业层也达到了10.5%。

从船公司的平均离职率来看,辅助岗的离职率最高,达到了14.2%;其次为主管层,达到了7.7%;再次为专业层,达到了6.6%。

从货代公司的平均离职率来看,辅助岗的离职率最高,达到了14.9%;其次为专业层,达到了13.7%;再次为主管层,达到了7.1%。

从物流公司的平均离职率来看,其大多岗位的离职率都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及其他细分行业,其中辅助岗的离职率最高,达到了27.4%;其次为主管层,达到了20.9%;再次为总监层,达到了16.7%。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薪酬调研报告》以关键人才收入水平、福利、奖金方案为中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岗位薪酬收入数据及人才政策数据。此次《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近240个航运物流企业常见岗位薪酬数据、企业调薪幅度,涉及员工主动离职率、浮动奖金基准等企业人力资本策略,以及市场现金总收入水平、市场固定收入水平、市场基本工资水平、市场奖金水平、市场现金津贴水平、市场加班费水平等。对提高航运物流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经理刘越表示:“上海航运交易所已连续12年组织开展航运物流行业薪酬福利调研工作,其目的就是通过准确的薪酬信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价格杠杆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对航运人才优化配置发挥积极作用。”

《薪酬调研报告》具有三大亮点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航运市场经历了极度低迷的一年,市场需求不振、运力过剩、多项运价指数降至历史最低点;进入2016年,有着全球航运业风向标之称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年初跌入低谷后逐步盘整上升,似乎预示着市场的逐步回暖。有分析认为,2016年国际航运需求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运力的过剩局面在短期内却难有根本性改变,航运市场低位波动的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航运市场起起伏伏,但有的企业在很差的市场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而有的企业在市场整体上升的背景下业绩却差强人意。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充分利用与否是关键因素之一,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

《薪酬调研报告》给人才的供需双方提供了比较真实可靠的价格信息,从多年的薪酬调研实践上看,航运企业通过薪酬报告不仅有利于制定出吸引人才和降低用工成本二者兼顾的薪酬标准,也有利于科学调整企业内部职务、级别之间的薪酬差距,使企业的薪酬体系在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于促进航运业企业薪酬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吸引、留住关键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悉,今年共有98家航运、物流企业参与了薪酬调研工作。上海航运交易所在报告的制作周期、内容的更新等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进,今年的《薪酬调研报告》具有三大亮点――

一是,参加企业首次达到百家规模,共有98家航运、物流企业参与了薪酬调研工作。

二是,细化同一职位的专业度分级,将原有的岗位数据分为初级、熟练、高级三个专业维度进行数据撰写,适应了大型公司分工细的需求。

三是,增加了城市薪酬指数,以满足大型集团公司不同城市薪资设计的需求。

平均薪资调整幅度创新低

《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从航运行业人才管理方面,控制和紧缩预算仍然是关键词,包括人才规模的控制、培训、招聘、薪酬预算的控制。2016年,航运行业平均薪资调整幅度继续下调至6.4%,比2015年低约0.7个百分点,为七年来最低。

从调研的实际结论来看,在业务缩水、工资成本持续上涨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冻结薪资调整,甚至出现工资负增长的企业。具体来看,21%的调研企业明确表示2016年并无薪资调整的打算; 40%的调研企业降低薪资预算,调薪幅度比往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从《薪酬调研报告》中涉及到的三个细分行业来看,船公司平均薪资增幅下跌最为明显,为6.2%;货代公司平均薪资增幅为6.6%;物流公司平均薪资增幅为7.1%。

薪资增幅趋于平均化

《薪酬调研报告》公布了航运物流企业近240个常见岗位的薪酬数据,对这些岗位的薪酬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以层级划分,薪资调整平均化比较明显。《薪酬调研报告》将岗位分为6个层级,分别为高管层、总监层、经理层、主管、专业岗位和辅助岗位,与往年相比,2016年调研结果显示的平均薪资调整幅度各层级几乎持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航运业中多数企业人才管理基础较低,并未建立基于员工能力或业绩的薪资调整机制;另一方面在预算紧缩或控制的大环境下,很多公司的薪资调整本身就是普调或抵消CPI上涨的概念,基于业绩的薪资调整失去意义。

以专业度划分,辅助层和专业层职位收入差距不明显。从专业度来看,专业层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学历背景等的要求比辅助层都要高出不少。但从2015、2016年航运行业薪酬调研的结果来看,航运行业专业层和辅助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明显,专业层仅高出辅助层9%上下,这与航运行业专业层岗位多为劳动密集类型分不开。

员工主动离职率逐年提高

在航运业整体不景气的前提下,员工主动离职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从2015、2016两年的员工主动离职率的调研结果来看,航运业总体平均离职率由2015年的13.8%上升至2016年的14.4%。细分行业来看,船公司、货运公司及物流公司员工整体主动离职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船公司的员工整体离职率由2015年的6.8%上升至2016年的7.3%,货运公司由2015年的12.6%提升至2016年16.9%,物流公司由2015年的15.1%提升至2016年的16.0%。

从员工层级来看,各层级员工的稳定性都在下降,主动离职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具体来看,专业层和辅助层的主动离职率最高,分别达到了16.2%和15.3%;其次为经理层,达到了12.2%;主管层主动离职率比2015年有所降低,约为11.5%。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员工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一、企业员工流失的现状

1. 企业面临员工高流失率的挑战

全球管理咨询企业Hay(合益)集团在2011年在上海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雇员的平均离职率为19%,其中自愿离职率为15%;而2009年,该组数据分别为14.5%和11%。据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的《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求职者的跳槽意愿度仍保持在一个高点,有近8成职场人都表示如有机会,就会“思动”。

图1  我国2007-2011年企业员工年平均离职率

数据来源:前程无忧的《2012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员工的合理流动能够给社会带来活力,但是,两位数的离职率对企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目前,很多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这些人才的流失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切肤之痛,给企业的战略实施和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挑战。

2.企业员工流失的不利影响

企业员工流失直接造成企业显性成本的损失。著名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学者弗莱姆霍尔茨(Flalnholtz)推出了一个测算人才更替成本的模型:员工流失给企业所带来的显性成本包括在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和培训中而产生的“初始成本”以及企业由于人才流失需要新员工来替补而产生的“更替成本”,如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成本和因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员工离职后,从找到新员工到顺利入职,仅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倍。进一步,离职的如果是企业的核心员工,这一损失就会更大。

员工流失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量化的隐性损失。这些隐性损失有:①打击企业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②削弱企业竞争优势,影响企业发展战略;③破坏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④损害企业形象。员工流失给企业所带来的隐性损失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二、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本文结合企业经营的实践情况、社会权威机构的数据情况,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

1. 物质层面原因

(1)企业薪酬福利不能满足员工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包括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任何人工作首先是为了生存,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2011年,FESCO针对企业员工离职状况开展调研,调研报告显示,由于薪酬水平问题离职的占到54%。员工的薪酬实际上是企业对员工市场价值的评估,反映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如果这种评估与员工的实际价值不符,将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认可度。

(2)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投入不足。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员工更加关注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自发的产生了对培训的需求,期望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在人资源方面的投资明显不足。如果员工发现在企业不能满足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无法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员工就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企业去。

2.制度层面原因

(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员工招聘与甄选、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职业管理等。这些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员工权责不清,一方面加大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会使企业内部管理变得混乱。从而导致工作边界不清晰,致使员工因工作分配不合理而产生不满,增加离职倾向。

(2)内部沟通机制不健全。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员工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回应和尊重。员工的真实想法如果因为企业内部沟通机制不健全而不能及时地反映到管理者那里,可能就会造成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矛盾层出不穷。员工的诉求长期不能得到重视,会产生普遍的过渡心态和短期打工的想法,高流动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3.精神层次原因

(1)企业价值观缺失。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用于指导企业的运行,规范企业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从不同的角度对员工产生影响。企业价值观的缺失或者不能一以贯之的去坚持企业价值观,企业虽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但却仅仅流于形式,不能对员工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企业内人际关系冷漠、紧张,成为员工流失的诱因。

(2)企业缺乏愿景。企业愿景为员工描绘了企业未来的蓝图,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当这种共同愿景成为企业全体成员一种执著的追求和内心强烈的信念时,它就成了企业凝聚力、动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企业如果缺乏愿景,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目标的短期化倾向就会很明显。企业经营的短期性使企业员工看不到企业的未来,对企业未来的缺乏信心,从而产生不安全感,最终导致企业人才流向其它企业。

三、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管理对策

解决员工流失问题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目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人本管理、心本管理、学习型组织等新视角,这些新视角无不落脚到构建企业文化,利用企业文化解决管理问题上。人力资源管理服从于企业文化这个软环境,那些受尊重的、卓越的企业无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其目的便是为了获得提高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留住人才。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制造业平均离职率最高,达到23.4%

企业规模越大,离职率越低

离职员工中,一半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近日了《正略钧策2010员工离职与招聘调研报告》。调研显示,受政府4万亿投资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影响,我们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企业业务发展迅猛,达到并超过危机前水平,企业招聘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市场趋于活跃,员工流动性提高。

中国企业员工

平均离职率8.55%

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调研企业离职总人数/(调研企业期初人数+年度招聘人数)

中国企业平均离职率能够反映中国员工整体稳定性状态,报告显示,2009年3月~2010年2月期间,中国企业员工平均离职率为8.55%。

离职率是考察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反应了人力资源流动情况,通过考察离职率可以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企业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离职率过高,说明企业内部凝聚力下降、员工发展通道受限或薪酬给付水平过低,员工离职率过高会导致人力资源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机会成本)大幅增加,组织效率降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不利影响。当然,离职率也并非越低越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程度的离职率可以使企业保持适量的员工流动,合理的人才竞争制度将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意识。

制造业平均离职率最高,

达到23.4%

制造业经历了出口订单减少、企业开工不足到出口强劲反弹的剧烈转变,企业HR开足马力招兵买马,招聘会、老员工推荐和劳务派遣一个都不能少,而与此同时,员工也在这个时机重新进行职业选择,这都让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备受煎熬:新招的人还没有到岗,又有老员工离职了。制造业离职率达到23.4%,其中华南地区的离职率要大于市场平均水平,有的企业离职率高达40%~50%。

企业规模越大,离职率越低

调研显示: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员工离职率也在降低,特别是规模超过10000人的企业,其总离职率只有1.3%,远远低于其他规模企业13.8~19.8%的离职率,显示出过万员工企业在保留人才方面有极强的优势,人工离职成本将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企业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打造自己的核心实力,而非重复招聘―培训―上岗―离职的死循环。

离职员工中,一半员工

工作时间不足一年

离职员工中,有50.57%的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制造业有65.05%离职员工的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在各行业中排名最高;房地产业有38.52%的离职员工工作时间不足一年,在各行业中排名最低。工作不足一年就离职,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员工都没有太多的好处。对员工来说,一年时间不足以完全了解企业,也不能完全掌握一门技术或技能;对企业来说,招聘的压力非常大,新来的员工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就开始离职,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陷入事务性的招聘工作而不能自拔。

解决之道:

满足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找到离职原因的关键所在,了解员工最直接的需求。

薪资待遇普遍偏低成为影响招聘与保留员工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做的是调整薪资结构,让员工真正明白企业支付给他们的总薪酬,其中包括了各种津贴、奖金,以及各种保险、培训等福利,而不是只聚焦于基本工资。如果在提高员工薪水的同时,更多地提高员工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这样的做法只能激化劳资双方的矛盾。我们一直在说,薪资的制定既要具有外部竞争力,又要能够保证内部公平性。尽管现在仍然不能做到“同工同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程度上减轻此方面对员工心理上造成的不平感。

在满足基层员工生存与安全的前提之下,如何进一步满足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人事经理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在基层员工进入公司时就为其设计好晋升通道,让其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适当培养与提拔基层员工,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后,会产生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效率会增高,而离职率会明显地降低。这样,我们便能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团队。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在文秘站()关于“频繁跳槽”的调查中,有超过60%的网友选择隐瞒自己的经历。网友“小熊”的说法颇具代表性:“面对经验少又频繁跳槽的人,HR的第一反应多数是‘我给了他机会,他会不会再次跳槽’。为了避免招聘风险,HR对于频繁跳槽的人都是有一定担忧的。”

不少人都赞成网友“小瓦匠”的做法:“‘跳蚤族’可以适当隐去对自己不利的跳槽经历,留下对自己有帮助的经历,然后在面试时诚实地向HR说出离职原因。”

至于如何规避不诚实的做法被调查到的风险,网友们也各有主意。网友“琉蓠苣”表现得不以为然:“(频繁跳槽)这种事就没必要太诚实了,你可以把你知识经验掌握得较多的那份工作经历的时间写长一点……再说你以前在哪儿上过班,谁会真去查你啊!”网友“sinky0620”的看法更加激进:“如果害怕劳动手册上的‘污点’被查到的话,你就去劳动局申明丢失了劳动手册,补上一本新的,上面应该就没记录了。一般企业绝对不会一查到底的。”

前程点评:6成企业会进行“背景调查”

根据文秘站人力资源调研中心所做的“背景调查”调研报告的结果显示,有60.2%的企业会对所有拟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而39.8%的企业会针对关键岗位员工或一定级别以上的员工进行调查;一线城市企业对于背景调查的重视程度更是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的企业。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国内企业对于背景调查的使用和重视程度其实已经远超过了大家所想。HR会通过电话寻访、熟人了解、档案查询、委托第三方机构调查等多种手段进行背景调查。因此求职者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自以为能瞒天过海,结果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入企业诚信“黑名单”。

HR说——不是HR不专业,是你对自己不负责!

网友“S-Candy”(批发/零售业HR):“现在工作难找,求职者简历‘注水’夸大一些,HR其实心知肚明,我们也并非不给这样的求职者机会。但刚毕业一年的人如果跳槽次数就多达3次以上,我会觉得这个人心还没定下来,没有职业规划,自己根本还没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站在HR的角度,这样的求职者我坚决不要,因为毕竟现在公司从招人进来到后期培养,要花很多成本和心血。另外,那些在面试时撒谎的求职者,我更是不会给他们机会。在面试时都不能做到坦诚的人,又会对同事、对客户、对工作有多少坦诚之心呢?这是基本的做人问题!”

网友“adaguo”(咨询业HR):“不给频繁跳槽者面试机会就是HR不专业了?先别急着给HR套上不专业的帽子!HR之所以会拒绝‘跳蚤族’,主要是考虑到公司员工的长远发展和稳定性。半年都不到就要跳一次槽,这种连自己的职位规划都不清楚的人,对自己的前途都草草了事不负责任的人,让人怎么相信他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公司负责呢?”

前程点评:职业道德重于工作经历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私下里,木丁对骨朵说:“我没想传播什么负能量,只是在和领导搞好关系时,说了太多话。比如‘领导劳苦功高但待遇不成正比’之类的。可我也想不通,他为什么这么对我?”骨朵说:“如果你是领导,你会喜欢下属当众翻看自己的文件夹,随便用自己的私人物品,没完没了地抱怨吗?”木丁这才明白:原来,职场上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缓冲距离,是“封闭区”。一旦逾越了这个区,就侵犯了别人,也消耗了自己。

离职后,木丁应聘到另一家公司,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频频向领导示好。有一天,木丁突然接到出差在外的主管电话:“有份关于上次开会内容的调研报告,在我邮箱的草稿箱里,我这边没有网络,你帮我发送到这个邮箱。”然后,主管告诉了他邮箱、密码以及需要发送的邮箱地址。

木丁正要输入密码打开主管的邮箱,忽然想起主管反复交代的“草稿箱第一个”“发送后马上关闭邮箱”等关键词,他意识到,虽然主管看似很信任地给了他邮箱密码,但也很担心私人信件泄露。

木丁想,既是调研,就一定会在联机资源共享的电脑上留下文档。于是,木丁在自己的办公电脑里输入关于调研的关键词,在近百个调研报告中筛选出指定的资料,用单位的公用邮箱发送到了指定邮箱里。刚刚收到“发送成功”的提示,木丁的电话就又响了起来,是主管打淼模他说:“木丁,你打开我的邮箱了吗?如果没有打开,麻烦你在电脑上搜索一下那个调研报告好吗?刚才我一时着急,忘了电脑上还存有了!”木丁说:“刚才你给我说的邮箱密码我忘了,没好意思问你,我就在电脑上找到那个邮件,用公用邮箱发了!”主管那边如释重负地轻松:“非常感谢。”

一次,同事大来自认为摄影水平很好,却没有被评上摄影秀冠军。看着同样没有被评上的木丁,大来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这个摄影展绝对不公平,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你看看,被选评上奖项的好几个是中层干部呢!”

搁在以往,木丁会想也不想地随声附和:“就是,我看绝对是暗箱操作没有公平可言!”不过现在,木丁吸取了教训,说:“我觉得,人家一等奖摄得就是好,有动感,有神韵,有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番话虽然不入大来的耳朵,但是却让旁边的人连连点赞:“看看人家木丁,就是有觉悟!”

不涉足他人的隐私区域,与人保持着热情大方,但不过度贴近的安全距离,让木丁在职场颇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他开始带实习生了。

实习生小普是个机灵的姑娘。她经常把零食往木丁怀里塞,还来找他聊天。木丁一眼就看出来,这姑娘的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木丁有意识地拉远了和小普的距离,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必须交流外,他再也不给小普一丁点靠近自己聊天的机会。

离职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报告显示,2011年企业员工的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高位。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在2011年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加薪,预计2012年上半年平均涨薪9.8%。

员工期待乐趣、体面、高薪

小企业想留人实在不容易

经济下滑、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2011年的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突出表现为,2011年雇主给付的薪资和创造良好工作场所的努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然而结果是,离职率仍在上升。

调查显示,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其中传统服务业2011年员工离职率达到了21.2%,制造业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0.5%。

但这些高离职率并不都是因为企业破产、停业、经济性裁员导致的。从2011年的职场流行语“裸辞”(先辞职再找工作)、“淘职客”(勤换工作,哪里工资高去哪里)、“考碗族”(不考到公务员饭碗不罢休)等就可以看出,员工离职的最根本因素是职业取向的多元化。

当身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公司、小企业们都不约而同地考虑“产业转移还是产业升级”的前途时,刚刚走入职场的新生代则更多地对工作所带来的物质乐趣和体面寄予了厚望。

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人才从不知名的企业中流出,品牌不为人知的企业在人才招聘和保留上面临更严峻的局面。

职场三大特点:裁员、招聘、涨薪

光伏企业裁员、美的裁员、比亚迪裁员……近两年,企业大裁员的消息频频传出,有外资、国企也有民企,有生产型企业、技术型公司、互联网企业,也有房地产企业等。

但是与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不一样,导致2011年企业大裁员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有受国际市场影响而出口受挫的,有因为风投断粮无法维系的,有因为盲目追求规模进行调整的……

预计,今年企业依然会持续这种因局部市场或战略调整而进行的裁员。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认为,2012年的人才需求将更多源于技能和专业人才的缺乏,而非数量上的缺口。企业为了找到满意的人才,依然会积极开展招聘。

受到高离职率的压力,调查显示,去年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加薪。《报告》预测,今年上半年,各行业薪资的平均涨幅可达9.8%,继上年后,薪资的涨幅再次超过对今年GDP8%增幅的预测。

冯丽娟认为,涨薪幅度超过GDP,这一看似违背经济原理的现象还将要持续数年。因为目前决定员工薪酬变动的首要因素已经由企业内部的收入和利润,转为外部人才的市场供需。换言之,无论企业运营能力如何,只要涉及用人,付薪水平就必须向市场平均值靠拢。

一线基层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

最有希望加薪

《报告》表示,2012年的加薪将首先倾向于企业中离职率前两位的一线基层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

前者加薪旨在提高一线员工收入的保障性(一线员工的绩效收入和加班费等占总收入比重很高),后者加薪则是由于技术人才长期供不应求。

由于资本仍然青睐高科技行业,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因此人才对该行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紧要。前两年,这一行业的人才争夺和扩张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2012年该行业的调薪幅度预计仍将超过10%。

上一篇:中餐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调研报告格式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