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3:26:19

老舍散文

老舍散文范文第1篇

我知道岚儿是真热心,也知道岚儿是真小气,我当然心有微酸却故作姿态地说:“不用,我会留心,不定哪个出版社睡醒了或实在没有剩饭可炒,就会做功做德地想起老舍来了。”市面上老舍的书确实很难见。浙江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成套成套的散文集、选集、全编、精编,封面朴素大方几乎不加修饰,买几本放在书架上也很漂亮。他们把二十世纪的重要作家包括台湾香港的都快打捞完了,可就是不见老舍上岸,不知什么缘故。

其实我看过的老舍的书不多,一本《四世同堂》而已,还是相当年轻的时候看的。手头倒有一本他的小说集,封面是不知从哪个电影里偷来的剧照,不负责任得很,里面尽是错字。再看封底有出版社却没有出版社地址,一下子意识到遇上了盗版,气得把书扔出好远。

但,昨天一不小心看到了那本《大智若愚》,封面是简笔国画没叶树,枝枝桠桠直愣愣的,透出一股子清静幽远。不用说,当然是先买为快,再睹更快。

忽然琢磨出来,一直觉得老舍亲切,原来跟他的名字很有关联。笔名里不喜欢“冰心”,太正气;不喜欢“茅盾”,太冷气。老舍就不同。“舍”是最早的象形字,意思是屋,“人”是斜溜下来的屋顶、屋檐,“干”是窗,“口”是门,整个的“舍”是很温暖的家,舍里再有一盏燃着的灯,一盆正旺的炭,纳鞋底儿的妻,绕床的儿,不信你不醉不痴。

“舍”字已是迷人,何况前面又加一个“老”字:老舍,舍而老,宅而古。凡“老”总是让我尊敬,让我迷恋:老照片,老电影,老歌曲,老人家,老家,老乡,老友……从前我们老家盖房子都是一溜三间红砖红瓦房,侧过来看,不是个“舍”字又是什么?老舍啊,红彤彤、暖洋洋的老家。

老舍不只是名字让人觉得近乎。我们赞一个人,往往喜欢说“他是个性情中人”。这么说的时候通常是心里愿意和他做朋友的。会哭,会笑,会恼,会好,有嗜好,有脾气,不完美,才会觉得原来他跟我这么相像,不知不觉,戒备心一点也没了。“他是个性情中人。”这么说话的时候心里都在想疼他了。

读老舍实在读得很愉快,恐怕就在于他的性情中人的做派,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大智若愚》中还有几幅老舍的黑白照,从青年到老年,完全是我心目中的样子。特别是第一张,看来看去,那眼神干净明亮得很眼熟,思忖来思忖去,对,像黎明,或者说黎明眼神像老舍,不止眼睛漂亮,那相貌也是很清俊周正的,呵,老舍原来也帅哥过。

扯了这么多,忽然想起中学时背过的: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也许他叫老舍完全是根据“舍予”而起,就像我们管张三叫老张李四叫老李王五叫老王赵六叫老赵,舍予就叫老舍了,也许他原来的意思是“舍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样倒也与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相符。

老舍散文范文第2篇

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语言风格的纯朴清新。老舍爱清洁,“生平不讲究吃喝,只爱穿几件整洁的衣服”。办什么事都讲究干净利落,他的文风也是如此。但他的纯朴不同于周作人的淡茶闲酒或俞平伯的缓鼓涩弦,而是如同一位谦恭而亲善的故友,向你讲述他见过的一事一景。这种讲述是完全的口语化,然而又是你所察觉不到的经过了高度艺术凝练的口语,而决非有意做出一番“质朴无华”的姿态,把别人硬拉入自造的桃花源。去忍受那“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的语言折磨,像茅盾所批评的某些青年一样,“朴素到了寒碜的地步”。这种功夫是无人能与老舍匹敌的。

老舍的纯朴不是毫无修饰的。正相反,他的纯朴很大一部分就表现在修饰上。关键在于修饰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宛如一位打扮得整洁清丽的北京少女,而不是十里洋场的艳装女郎或荒山野岭的愚蛮村妇。我们都读过朱自清的《绿》,作者前铺后陈,闪展腾挪,极尽比喻夸张之功,把梅雨潭的绿描绘得生趣盎然,脍炙人口。平生笃爱山水的老舍也是写绿的高手,但他的写法与前者就迥然不同,我们看一下他在描写青岛的山光水色的文章里的一个段落:

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五月的青岛》)

看了这段淋漓尽致的点染,谁能不爱那“绿”呢?而且必是爱得那么纯朴、洁净、明朗。当代的散文往往由于作者对描写的事物没有真挚的感情,而失去了纯朴。

与纯朴密不可分的是老舍散文语言的简练。白话口语长于细致描摹,而最易失足之处便是繁冗唆。徐志摩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语言固然有艳美之处,但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不承认有其弊病。我国散文历来讲究言简意赅。鲁迅、许地山、叶绍钧等人的散文都有简练之风。老舍的散文语言在简练这一点上同样不逊于他人,而且有其独特之处,即简练中透着干脆。

对于汉语发展最成熟的支流――北京话,老舍是驾轻就熟的。北京话的特点是:干脆、流利、便当。把这样的语言经过艺术锤炼再显现在文章中,自然就使人一眼看出:这是老舍的。例如他写《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马宗融先生的表大概是、我想是一个装饰品。无论约他开会,还是吃饭,他总迟到一个多钟头,他的表并不慢。

他写武汉的《轰炸》;

机声远了,你由洞里出来,而又懒得动。你知道什么在外面等着你呢:最晴朗的天日,与最凄惨的景象,阳光射在尸与血上,晴着天的地狱。

老舍散文范文第3篇

2008年12月10日至14日,由浙江文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浙江杭州、温州两地召开。鲁迅文学院、湖南文学院、四川巴金文学院以及天津、重庆、江苏、广东、贵州、陕西、吉林、甘肃、山西、安徽、黑龙江、河南、湖北、福建、云南、陕西、浙江、等省、市文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中国作协发贺信表示祝贺。

这届联席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与各地文学院的发展建设。各地文学院负责同志就作家的管理体制和教育模式、文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方向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已经成为各地文学院探讨工作、研究问题、交流经验,促进我国青年作家培养和作家队伍管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2007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颁奖仪式。来源:马达

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散文奖

在京揭晓并颁奖

近日,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散文奖在京揭晓并颁奖。老舍文学奖是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每三年举办一届。老舍散文奖是老舍文学奖的奖项之一。陈启文的《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宋美娅的《天链》、陈世旭的《北京“的哥”》、杨牧之的《在那恒河的原野》、王锋的《人生如茶》、江少宾的《我的幸福是一种罪过》、胡念邦的《那些家具》、冯小涓的《铁皮在风中悲吟》共八件作品获奖。

新闻来源:湖南作家网

第二届国际华人作家“滕王阁”笔会在南昌举行

2008年11月3日至5日,由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南昌市委宣传部、南昌市文联承办的2008中国(南昌)第二届国际华人作家滕王阁笔会在南昌隆重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台湾诗人洛夫,台湾作家陈若曦,澳门笔会副理事长汤梅笑,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李忆q,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团体“文心社”总社长施雨及大陆的舒婷、黄亚洲、赵丽宏等二十多位著名作家相聚英雄城,为这座正在大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动感都会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笔会开幕式上,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余欣荣,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为“国际华文作家南昌写作营”揭牌。写作营将作为南昌与海内外著名华文作家有了长期交流的基地,成为全球华人著名作家与南昌建立深厚友谊的纽带和宣传南昌、提升南昌形象软实力的平台。它也是中国首座国际华文作家写作营。

来源:南昌市文联 黄菲

“小说创作论坛”

请作家谈心得

“2008年小说创作论坛”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邀请了年内颇有成果的作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中包括王唯铭、于东田、吴宗源、丁宝德、那多5位上海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的成员。

“2008年小说创作论坛”由上海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主办,并由该委员会副主任王晓玉教授领头发起。论坛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为作家提供一个诠释自身创作理论的平台,从而改变以往出一部作品、开一场研讨会,让作家接受审判、让评论家垄断话语权的固有模式。同时,作家的自我表述也为评论家提供了最直接的研究材料,有利于评论向更实事求是的方向发展。

论坛上,5位老中青作家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并交流了各自的创作主旨和艺术追求,另5位资深作家和编辑作了点评。

来源:解放日报 李君娜

叶兆言告出版方和陈彤

热播电视剧《马文的战争》的原著作者叶兆言在遭遇侵权事件后,近前终于把侵权方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陈彤同时告上了法庭。其律师王思涛告诉记者,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已正式受理这起侵权案。叶兆言要求对方停止侵权,没有卖出的书立即封存和收回,同时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损失。来源:东方网

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社科院组织

专家研讨现状未来

为适应网络时代文学数字化生存的需要,进一步厘清网络媒介对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影响及意义,总结文学网站创办和发展的经验,巩固和拓展网络文学研究的现有学术平台,中国社科院今天举办第二届“媒介文化与网络文学高层论坛”。

去年,社科院文学所受国务院委托,从事一个国情调研项目“全国文学网站年度调查报告”。社科院文学所数字信息室主任郑永晓研究员表示,根据他们的调查,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小型网站因风险投资撤出,运营艰难,但就总体而言,文学网站在二零零八年的发展势头迅猛。文学类网站及其的各类文学作品正成为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阅读群体的重要关注对象。网民群体规模、网络文化影响、网络文学质量均有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正发生实质性变化,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及其广泛影响值得关注。

来源:中新社

四川绵阳作家

研讨地震文学创作

一场“5・12”地震,引发了地震文学创作热潮。身处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省绵阳作家应该如何创作?地震文学应该写什么?2008年12月10日,绵阳市作家协会、安县县委宣传部组织30余位作家,走进地震极重灾区安县,就地震文学创作展开专题研讨。

来源:八斗文学网

浙江作协打造文学内刊联盟大力推进服务转型升级

针对浙江文学期刊偏少,文学阵地匮乏的现状,日前,浙江作协在杭召开了由协会领导和各团体会员文学内刊负责人参加的“浙江省文学内刊联盟”成立联席会议,推进服务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子。

为防止“联盟”流于形式,会议决定,浙江省作协为“联盟”确保一定的活动经费的基础上,一是设立浙江省文学内刊年度文学奖。凡浙江省内作者(含浙籍在外人士,外地在浙人员)发表在各文学内刊的文学作品均在评奖范围内,届时,将评出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同时奖励优秀作品的编辑。二是每年举行一次改稿会,邀请省内外文学杂志的编辑,为各市内刊组织推荐的重点作者、文学新人现场指导,交流文学创作心得,帮助他们与编辑之间建立联系,以及时发现培养省内文学创作尖子。三是定期培训内刊负责人。鉴于内刊联盟刚刚成立, 2009年第二届浙江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的对象初步拟定为全省市级文学内刊和部分优秀县级文学内刊负责人,届时将邀请国内文学名刊、大刊主编交流传授经验,以全面提升浙江文学内刊的办刊水平。

老舍散文范文第4篇

先来说说文中所凝聚的乡土情结。

老舍在他生命的67年中,有42年生活在北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北平滋养了老舍,老舍也以自己的笔墨来回报北平的养育之恩,以一生的创作讴歌北平,以自己一生的心血描画北平的风土人情,以此种方式来表达对北平的爱。看看他一生中创作的小说戏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都是表现老北平的人和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平社会风情,语言上也都散发着浓浓的“京味”。

在《想北平》这篇散文中,老舍是这样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深情的。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这是老舍一段如痴如醉的内心独白。所谓“大音希声”,对于最深的感情,人们往往显得拙于言辞,似乎无论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完整地传达心中的情感。真正深沉的情感,往往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在不经意的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同样,老舍也遇到了这个难题,他“要说而说不出”,于是只能用一个不知被人们用了多少遍的比喻――“母亲”,将北平比作“母亲”。这个比喻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在于“新”“奇”,而在于“真”。的确,这个比喻早就为世人所惯用,比如“母语”“母校”“祖国啊母亲”等,但老舍用这个比喻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应该读读他的另一篇散文《我的母亲》,才能感受到老舍对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深情: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八国联军入了北平城后)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老舍一岁半时丧父,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被养活长大的有三女二男,老舍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一个妇女要将这一大帮儿女拉扯大,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因此,老舍将北平比作“母亲”,所表现出的对故土的爱是多么深沉:那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只能用心体味的深情,是一种溶于血脉又自然流淌出来的挚爱,是一种渗透肺腑的真情,是蕴于灵魂深处的苦涩而又甜蜜的滋味。

老舍将北平比作母亲,不仅表现了一种血脉深情,也有对“母亲”――北平――历经沧桑风雨磨难的心痛之情,甚至还有只能看着“母亲”受苦而自己无力施以援手的无奈,以及无以回报的遗憾和歉疚。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在青岛,而此时的北平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这使得老舍更加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自然更为强烈。

在散文的结尾,老舍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简单的话里,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密码,远远超出其字面的含义,耐人寻味。“要落泪了”,这是一句极朴素平静的叙述,然而字面下涌动着的是沉甸甸的情感,借用诗人艾青的诗句,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舍怎能不为自己的故乡担惊受怕忧心如焚?那份牵肠挂肚的苦涩的思念又怎能不深深地打动读者?

同时,老舍在散文中,处处流露出自己对北平那种“家”的依恋感以及自己与北平水融血脉相连的关系。请看文中的这些语句(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我的北平。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在这些语句中,老舍多次使用了“家”“摇篮”“心”“血”“我的”“我心中”等词语。这些用语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字字句句浸润着老舍对北平那种溶于血脉铭心刻骨的深情。只有在北平,他才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暖、平和、满足,才能有安全感和皈依感。“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从这句话中,读者仿佛能看到老舍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慈母膝下一般的温暖、恬适、平和与满足。只有北平,才是老舍可以寄托灵魂的地方。

这种乡土情结使得老舍对北平的爱显得近乎偏执。他在散文中写道: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所谓“月是故乡明”,艺术家笔下的世界是不客观的,一切只为表达感情的需要服务。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未必就不如北平,上海和天津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老舍的眼中,它们都无法和北平相提并论,自己也无法爱上它们。这简直是带着孩子气的执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于这些城市来说,老舍只是一个观光客,老舍也无法将自己融进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同样也无法融进他的心灵世界。“我心中有个北平”,只有北平,滋养了老舍生命的北平,陶冶了老舍性情的北平,才能与老舍水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老舍对故乡北平情有独钟。

老舍曾经不止一次地坦言自己对北平的爱。

一九四九年年尾,我回到故乡北京。我已经十四年没回来过了。虽然别离了这么久,我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着她。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的。这是真话。(老舍《我热爱新北京》)

我的老家是北平。我可是已有廿年没在北平过年过节了。这廿年来,每逢佳节,特别是新年,我就分外地思念北平。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哨有趣呀!一闭眼,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什锦糖、红白蜜饯、走马灯、带琴的风筝,和多少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像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老舍《新禧!新禧!》)

再来说说散文中所凝聚的市民情结。

在散文中,老舍一直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在叙述自己对北平的感情的,因此,老舍的乡土情结中又自然地表现出鲜明的“平民化”特色,老舍的“乡土情结”集中外化为一些朴素的平民化生活细节。《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什么?他又不愿只“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一个平民眼中心底的北平。

我们来看看散文中所出现的老北平景象:

住的,是小胡同、平房四合院、小房子、小院子。

城市景观,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北山和西山。

赏玩的,是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花不多的钱而种的一院子的花;便宜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且足以招来蝴蝶;雨后什刹海的蜻蜓。

吃的,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和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韭菜;爱进了城还带着一层霜儿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新鲜的蔬菜;带霜儿的玉李;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老舍坦率地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这句话也许带着些许自嘲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份赞许和满足。这些裹挟着最真挚的市民情感的田园都市物象,蕴含着老舍心目中的北平城的文化魅力,让他直想得要落下眼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赞美,那份满足,令人感动。平静温和敦厚的叙述中充溢着动情的微笑和泪光。正是上述这些看似极端平常、普通、微末的物象,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的“市井化了”的老北平所独有的整体风貌和气氛。

这就是老舍眼中的北平城,是一个平民眼中的北平城,是平民的生活世界里最真切的北平城,是实实在在平民化的生活细节,是北平市民的社会风情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它们真正融进了老舍的生活,渗入到了老舍的血肉肌肤之中直至灵魂的最深处。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北平是天子脚下皇城京畿,多的是豪宅名园宝物美食。但在老舍的《想北平》中,故宫、长城、庄重巍峨的宫殿楼阁、秀丽多姿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满汉全席、全聚德的烤鸭……这些全不见了,或许是因为这些是贵人生活世界里的北平城,或是观光客眼中的北平城,不是“我的北平”吧。

然而,最打动读者的,恰恰是老舍笔下那些平民化了的物象,因为这些物象浸润了老舍的深情,是真实的力量在感动读者。

老舍逝世后,舒乙给他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他是北京人;他是一个满族人;他是穷人出身的一个人;他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生活在国外;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的确,这是对老舍的人品与文品的最合适的概括。

其实,在乡土面前,谁不是一个“平民”?富贵、权势、名誉、地位等人生的附着物都悄悄淡退,人还原为“本我”,表现出一种“裸”的最真实的赤子情怀。恰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洗尽铅华,还我本真,当褪去华丽庄严的权势的外衣,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句亲切的乡音最令人感动。“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最让诗人王维牵挂的是老屋窗前的那株老梅树,因为这是在少年时候关于故乡最深刻的记忆,陪伴着诗人的一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遍插茱萸”这一寻常生活情景凝聚了诗人最深厚的思乡之情。“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这个异乡游子对故乡的回塘凫雁情有独钟、念念不忘。至于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做得好好的,突然秋风起来了,想起了家乡的鲈鱼莼菜,口水就流了下来,连官也不做,回家吃鲈鱼莼菜羹去了,真是率真可爱之极。

站在故乡的面前,你切不可显摆自己这一生有过多少的财富或多高的地位,也不必羞愧自己碌碌无为所获不多,你只是一个“赤子”,这就足够了。文学家们都深谙此理:唯有真情,才有永恒的魅力。因此,在表达乡土之思的文学作品中,他们都自觉地将自己还原成“真我”。唯有如此,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为在物质化的世界中,人与人有着太多的差异,唯有这个“真我”才具有一种共性,最容易引起所有人的心灵共振。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

(刘亮程《村庄的事情》)

我们汉民族没有宗教,死亡成了每个人单独面对的一件事情。这时候,故乡便是全部唯一的宗教。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人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自己的那片故土。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那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树,一声熟悉的乡音,一缕袅袅的炊烟,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老舍的《想北平》,也许算得上是对乡情最真诚的诠释之一。老舍有一首七律《乡思》,同样让人感动: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老舍散文范文第5篇

我是个较好动的男孩,但是平时比较喜欢看一些课外书。所以我的家里有一大书橱的课外书,什么《海的女儿》啊、《安徒生童话》啊、《话题作文》啊、《老舍散文》等,都是我喜欢看的类型。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属《老舍散文》了!

《我的母亲》是一篇叫人落泪的挚情之作,老舍这时“絮叨”起母亲的家里长短,是不吝笔墨的,他那么细微的描写,只是为传达一个朴素的道理:“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这句简单意深的情语,分明是由母亲用血汗灌养生命的景语结晶成的。

老舍的确是用文字绘画的丹青妙手,勾描人物,涂抹风景,无论笔墨或浓或淡那力透纸背的功夫,那令人捧腹的幽默,一看便知只能是老舍的。

我是极其的偏爱老舍幽默散文的,随便哪一篇,每次读了,从来没有觉得过时和厌旧,他幽默的一切人和事物,有许多仍然在现在的生活里徜徉。

老舍散文大雅若俗,针头线脑,婚丧情私,风俗物事,只要如实地闲扯下来,便成就了妙文佳构。

老舍散文范文第6篇

“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老舍的这篇散文就仅仅是追忆北平吗?“自幼生长在那里的地方,我们对于它能像对于自己分析得那么详细,连那里空气中所含的一点特别味道都能一闭眼就想象地闻到。”在《景物的描写》中,老舍这样说他对北平的熟谙;但是,敏感的老舍察觉不到北平的危机四伏吗?笔者认为,尽管老舍先生刻意隐藏,但我们仍可以从他的叙述描写中看出端倪。

这篇仅1500多字的散文,老舍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我的北平”,对一个熟悉之至的地方仔细端详,由此生发出只属于一个人的爱惜。文中对每一处景物的描写都仿佛是老舍在用心拂拭自己挚爱的收藏。“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老舍说。其实每个人,无论富贵贫贱、忙碌悠闲,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老舍更是如此。

一般来讲,我们在什么时候思念自己的城呢?当我们背井离乡,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听到故乡的消息时……但是,如果“故乡”随时可以回去,哪一个游子还会像老舍想北平一样想念故乡?如果思念仅仅是乡情,那么老舍为什么要长期离开自己向往的家园而四处奔波呢?散文大多因情为。这样的文章才可以让他人的灵魂随之震颤。因生活经历的不同,我们今天读来,阅读感受已今非昔比;所以要真正读懂《想北平》,必须要真诚地靠近作者本身。老舍的笔触满怀深情,宣告了对北平的留恋;老舍欢乐或者沉思。但是,在写作的这一时刻,是北平的什么消息让老舍难以抑制自己的思念?从教参上我们知道: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也许,老舍在想:眼前看得到的和日后看不到的,究竟哪个更让人挂念? 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和深沉,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平的“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平,“我”中有“北平”,“北平”中有“我”,融合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描写,他不仅要向读者抒发他对北平的爱,而且还要表明他和北平水融不可分割的关系!可是,他不是在北平,而是在“想”北平:想念,想象最美好的北平;反过来,也只能想念了,一时难以回去了;更深的,是担忧,担忧时局突变可能导致的北平沦陷!作者的思念没有产生愉悦,而是生成了敏感的痛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想北平》不同于“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其他思乡文章,因为它不仅仅是思乡情绪或者生命确证!

单说热爱或者思念,我们甚至能够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看出老北京人对这座古城的感情。但每一篇文章都是有自己的灵魂的,读这篇散文,难道你不会心头一颤?老舍通过《想北平》恢复了对北平的记忆,更找到了自己的热爱所在,但他心中并不因此安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我曾经以为生命还很漫长,也曾经以为你还和以前一样,其实我错了,一切全都变了。”由情真而达情深,结合眼前的时局动荡,老舍不自觉地从纯粹的乡思中抽身,将自己内心雀跃、激荡的感情融合为沉潜、静谧的文字,深刻地表现出对北平平安的期待和呼喊。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心中惦念着的,还是北平。他说人家的城市笨拙、喧闹,北平庄重、有人情味:多明显的地域情结啊!作者运用极为熟练的对比手法,写出了北平对于他的独特意义!一边是世界各大名城,一边是自己生活的北平,这样的比较显然让人期待一些特别的意义。作者意在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深厚感情;于是在《想北平》中,作者的文字如文火炖鳗鱼一样,慢慢地让你感受到了他对北平深切、真挚的爱!那是一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深情!“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老舍把景语、情语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他鲜活的文字,竟是那般如锥画沙,不落痕迹。他抒写对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一处景便渗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情,他想“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可大家知道“杜鹃啼血”的寓意吗?“杜鹃啼血多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国恨的寄托。”很明显,即便背井离乡,也几乎无人用杜鹃啼血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的;那么,作为一个对字眼非常慎重的作家,老舍怎么会这样写呢?很显然,这是老舍颠沛流离、饱经沧桑之后的感受和渴望。文人一般不议政事,老舍却不能掩盖自己对北平的深切担忧!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度。

作者特别说道,北平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平的物产,写北平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中表明了作者与北平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但是,作者现在哪里?此篇文章是他流落青岛时所作。距离产生美,贫寒的生活也许并不值得向往,只是因为想而不能得,就有了深沉的情思。在《老舍自传》里,还有一篇《望北平》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八年流浪到处为家,反正到哪里我也还是写作。干吗去挤车挤船的受罪呢?我很想念家乡,这是当然的。可是我既没钱去买黑票,又没有衣锦还乡的光荣。那么就教北平先等一等我吧。”无论是“想”还是“望”,都是在遥远的地方期待!

老舍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散文教学

散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其重要地位,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并加强散文教学,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此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作家的创作行为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作家在写作时有着明显的情感取向,这种情感的取向具体反映在作品中就是蕴含在其中的丰富情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情感基调。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是作品所蕴含丰富情感的集中体现,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首先要做到准确地把握每一篇散文的情感基调,合理把握作者在课文中所渗透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正确且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境,真正读懂课文。

例如老舍的《想北平》这篇课文,一开头作者说得很清楚,他所知道的那点北平仅仅是“我的北平”,老舍的北平又是什么样的北平,他说“我真爱北平”,这些地方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这篇散文中,情感基调正是老舍与北平之间这种特殊的爱。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课文中的很多细节,也就能体会到老舍为何对北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充满着感情。这种看似复杂的情感老舍将它比作对母亲的爱,是一种血肉融合、密不可分的深爱,理解了老舍在作品中的这种情感才能把握《想北平》的核心。正因为老舍与北平之间这种特殊的爱,他才会觉得不论是国内的天津、上海还是国外的伦敦、巴黎等著名城市都不可能与北平相提并论,同时通过巧妙的对比突出了北平的特点,突出自己唯有在北平才能找到自我。正是这种特殊的爱,老舍在最后才忍不住要落泪,因为他太想念北平了,而全文也在作者这种强烈的情感中结束。

二.准确把握课文中隐含的情感脉络

朱自清写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当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朱自清对当时的现实有诸多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他跳不出自己所在的这个圈子,内心始终在纠结矛盾着。文章开篇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种感情的影响下作者沿着荷塘一路走来,描述着月下荷塘的种种景色:淡淡的月光,薄薄的轻雾,像牛奶洗过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的清香。这些都是清淡的景,在清淡的景色中包含着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哀愁。然后作者着力描写荷塘景色,依次描述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的特征,突出月下的荷塘之美,饱含深情,摆脱了“淡淡的哀愁”,在写景中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感情进一步发展。但作者“淡淡的喜悦”也是片刻的,喜悦毕竟不能赶走忧愁,人毕竟是要回到现实中,感情到此又为一转:“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最后回到自家门前,全文在特有的孤寂氛围中结束,蕴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愁情。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握了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走进文章,深入解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有效把握文本涵泳实现情感共鸣

散文的教学说到底就是塑造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用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去熏陶学生,塑造他们健康向上的性格。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学生从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内化在自我的心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涵泳作品,实现与作品感情的共鸣。涵泳作品,就是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深处,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要教会学生开放所有的感官,眼观其文,想象其画面美;口诵其声,领略语言的韵律美;心会其意,领略作品的情理美,形成多维立体的审美体验。涵泳文章时,可采取灵活方式,或默读品味,或闭目想象,或高声朗读,或对精华段落进行美读。在朗读或美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沉浸其中,与文本感情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共鸣。如《荷塘月色》对月夜荷塘的描写,《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小雪的描写,都适合涵泳和美读。

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其内容、主题和表现手法等不尽相同,面对不同的散文作品,我们要灵活应变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而不能死守着一些教条主义的框框。散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创造的意境,理解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情感,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有效地与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美。

老舍散文范文第8篇

一、自然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隋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而老舍的根便是北京。老舍土生土长在北京,直到廿七岁才离开。北京给了他最初的知识和印象,给了他性格和脾气,北京融入到了他的血里。因此.老舍与北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老舍对北京的感情也是极其深厚的。

然而,如此浓烈的感情,在作者笔下,却没有被一泻千里地喷洒出来。相反,作者却反复地说自己对北京的爱“说不出来”。当然,作者在这里并不是真的说不出来,而是他不愿意像诗人那样照着通常的方法表达感情,他惟恐热情而奔放的辞令依然无法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将自己对北京的爱比喻成对母亲的爱,在娓娓的叙说中,质朴而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对北京故乡的爱。

二、自然的描写对象

大概由于老舍独特的艺术追求,不仅在情感的表达上他追求自然,在描写对象的选择上,他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然。北京之所以受到老舍高度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正因为北京内在所蕴涵的那份自然性特征。

老舍爱北京,爱北京的自然。北京既不太热闹,又不太空旷,既能摸着长着红枣的老城墙,又能欣赏到城墙边上的积水滩,欣赏到小蝌蚪和嫩蜻蜓。北京虽“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京的美“不在处处设备的完全”,“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于它“人为之中显出自然”,而在于站“在大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试想,生活在北京,每日都能“悠然见南山”,那该是多么的惬意!更何况,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出的花、草、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三、自然的创作手法

老舍散文的创作手法,也是极其自然的。往往看似拉闲扯杂的文章,内底里却是大雅若俗、举重若轻。在《想北平》一文中,其创作手法上的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善用口语化的语言自然地说出深奥的道理。如文章在谈及北京的建筑格局时,没有专业的建筑学术语,只用了“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等寥寥数语,便把高深的建筑学思想轻松自然地表达了出来。

第二,善用比喻的修辞自然地讲清抽象的话题。如作者将对北京难以言传的抽象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既恰当自然,又鲜明形象,易被读者接受。

老舍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母亲;比较;评析

作家们对于不同题材的青睐,大致反映出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兴趣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差异,具体显示出他们在审美眼光、思想认识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独特个性。正是在这种审美意识的驱使下,我在教学同志的回忆性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时,不由地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这篇散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抒情散文《我的母亲》作一个比较评析。

首先引起我的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中所塑造的都是旧社会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有大致相同的命运,大约都生活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间。两篇散文题材常见,但互不雷同各有重心,鲜明有力的表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

两篇散文都着力表现了人物的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勤劳。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从三个视角来表现他母亲的勤劳:一、劳动内容多。二、劳动能力强。因为身材高大、结实,她能挑水、挑粪,干一些男人干的一些活。三、不辞劳苦。因为同志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他的母亲更是“整日劳碌着”,没有抱怨。

老舍先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与同志的所出的家庭环境是不同的。老舍的家庭却是这样的一种情形,“我一岁半,父亲去世,兄未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为了解决这艰难的生计,她就靠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缝衣裳这一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

另外,两篇作品都细致地描写了两位母亲对子女的爱时,主要是通过母亲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性格的影响来表达。始终保持了劳动人民勤劳的本色,每时每刻都以鞠躬尽瘁、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老舍先生身上则始终体现着“人民艺术家”的本色,他始终坚持把自己的文学作品奉献给人民,反映人民的疾苦,聆听人民的呼声,真正做到了舍我一生,甘愿牺牲的优秀品质。

《回忆我的母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深情。一,勤劳习惯的培养。二、优秀品德的熏陶。总司令是一位胸襟宽广的无产阶段革命领袖。同志的母亲是一位极为宽厚的人,并且严格的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让他们染上一点的坏习惯,总司令少有的广博的胸怀,正是他的母亲的影响所分不开的。三、母亲反抗意识的启发。她具有的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了同志幼年时期的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并决心寻找新道路。

《我的母亲》中作者怀着真挚的心情写到自己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经历了二十几位教师,有给与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他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虽然他的母亲并不识字但“她给子女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先生的家庭的情况与同志差不多,老舍先生同样深情地写到“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正是这样地教育,使得同志成为我党的重要领导人以后,始终保持了劳动人民勤劳的本色。老舍先生身上始终体现着人民艺术家的本色。但我以为二者影响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同志的文章主要突出了对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在思想上的深刻影响。而老舍先生则在文中六次提到母亲对自己在以后的性格的形成的影响。老舍先生曾讲过自己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正是他母亲的随和的性格特点的体现。

上面我们已经评析的许多内容,主要是关于两位母亲给作者的性格、心灵的巨大影响。两篇作品不仅为我国现代散文宝库创造了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的母亲形象,而且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艺术经验。

《回忆我的母亲》与《我的母亲》两篇文章在组织材料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两位作者都是按时间的顺序把材料贯穿在一起。《我的母亲》从母亲出生,生“我”,一直写到母亲去世,脉络清楚,衔接紧密,多角度地叙述了母亲的一生。《回忆我的母亲》从全文来看,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叙事顺序。

在语言的运用上,两篇散文都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它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语言十分质朴、简洁。在平实,平静流畅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充分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而难求两全的境地,使慈母眷眷的心和赤子拳拳的心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老舍先生曾谈到语言时说:

“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很精练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我的母亲》的语言首先朴素自然,但却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其次,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文中提到“终年是鲜红”中的“终年”和“鲜红微肿”突出了母亲辛劳的程度。第三、作者以无华的语言表达醇厚的情感。如“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用了大白话,但充满了感情,深切的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老舍散文范文第10篇

它是一本由二十几所名校引领小学生的精读大师名篇,还是一本能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有积累美词美句的名书。里面积累了老舍写的20篇名作,有《养花》、《小麻雀》、《落花生》、《猫》……

本书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爱,名字叫做《养花》。

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这篇散文写的是老舍先生一生爱花,视花如友,《养花》便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

这本书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上一篇:名家散文范文 下一篇:什么是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