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戏剧作品范文

时间:2023-10-15 10:08:12

老舍的戏剧作品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1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其创作的话剧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本文主要分析老舍话剧的魅力与当代影响。

关键词:老舍话剧;魅力;当代影响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同时也是新中国开创以来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可以说他的小说和话剧创作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一、老舍话剧中的“京味儿”

要说老舍话剧的独特魅力,那么首先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其所带有的独特京范儿。可以说老舍的话剧在京范儿魅力的体现不仅局限于台词上,更体现在舞台布景和剧本上,甚至可以说老舍的话剧完全是围绕着老北京在进行演绎。而后来的许多剧作家在进行剧本创作时都将老舍的剧作品看作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范本来进行吸收和学习。而在后世的演绎中,这种京范儿的话剧依旧活跃在话剧的舞台上,形成了特有的舞台魅力。

其实就老舍的京范儿话剧来看,最主要的元素就是平民世界。以老舍先生为首的京范儿剧作家通常有不少都来自于这样的平民世界,所以他们对于生活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深刻感悟。而且我们从老舍的剧作中能够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市民的命运有更清晰的认知,同时老舍话剧也通过这种细致刻画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来展现意境深邃的哲思。让我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老舍话剧中的美学

其实老舍话剧中的另一种魅力则要数其所蕴含的美学理念。而这种美学理念主要体现在老舍巧妙的将民族文化与人文特点融合在一起,并且在传统的骨架上贴合现代的元素,并充分的吸收国外先进的话剧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以中国的传统话剧作为基础来进行杂糅。可以说通过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使得老舍的话剧呈现出一种综合的美感,并成为老舍话剧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而且老舍话剧的美感与曹禺话剧的美感不同,曹禺的话剧中所蕴含的浪漫情怀和诗歌意象是其在美学元素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美感。而老舍的话剧更多的是凭借着对现实生活的重新演绎以及对时代脚步的深入解读来呈现出一种本质化、灵魂化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来展现一种生活的哲思,进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生活美、哲理美。可以说老舍是通过对老北京人生活的复刻来从多角度展现市井人生的悲喜交加。在话剧中,老舍骨子里的那份对于民族文化的执着是显而易见的,而许多导演在对老舍话剧进行改编的时候总是要把握住老舍先生倾注在话剧舞台上的那份民族魂。老舍先生在生前对于别人的改编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他总是愿意给别人二度创造的空间。可以说也正是老舍先生这份豁达的情怀让《茶馆》这部话剧成功的踏出国门,成为第一个获得“东方戏剧的奇迹”如此之高评价的中国话剧。

三、老舍话剧的个性化

老舍的话剧之所以你能够成为我国话剧领域的范本,不仅仅在于老舍话剧中所带有的强烈的人文情怀,更多的是在于老舍的话剧中总有别人想不到的、难以模仿的特点。而从当今时代来看,正是这种个性化的话剧表达才让老舍的话剧经久不衰,并对后世话剧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老舍力求剧中人物能够做到“开口就响”。也就是说要求剧中人物能够一开口说话,就能够在观众的心中演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秉性。而且纵观老舍的诸多话剧作品,无论是《龙须沟》还是《茶馆》,剧中诸多人物几乎都已经做到了这样的“开口就响”,而这样的特点的存在必须要归于老舍对于每个人物的熟悉和把握。而也正是这样的个性化的话剧特点对当代的话剧编排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作用。特别是许多北京人艺的导演在面临着传承的使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自己的个性风采,像老舍先生一样不怕争议,敢于创新。可以说当老舍奠定了京范儿的戏剧基础之后,新生代的年轻剧作家们同样怀揣着对北京的热爱与怀恋在当代的话剧创作中展现出他们对京范儿难舍的一种情怀。

四、老舍话剧的民族化

话剧的民族化可以说既是老舍话剧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他给后人留下的最厚重的文化礼赠。老舍在话剧中所展现出来的京范儿以及其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借鉴无不阐明了他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忠诚。而且话剧《茶馆》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老舍的话剧中的这种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单独存在的,更多的是产生了一种超越民族和国界的一种艺术的永动力,他用艺术刺透生活,将生活的哲思深度的剖析给观众看,而这种追逐人性本质的艺术往往是最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以及审美相通的。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在话剧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对于外国先进的戏剧的艺术的一种重视与吸收,这对于许多当代剧作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说老舍先生在中国的戏剧领域埋下了一颗鲜嫩的种子,当这些当代剧作家真正从老舍先生的话剧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时候就是种子生根发芽的开始。而当我们转过头来看这些当代的剧作家的创作的时候相信老舍先生也会欣慰的感到后继有人。

其实当我们纵观老舍先生一生所创作的小说、话剧,我们能够发现老舍先生所独有的那种人格的魅力以及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的创作不仅是中国人的无上瑰宝,同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无价宝藏,甚至足以跻身于世界文学领域的巅峰。可以说老舍先生的话剧对于当代剧作家的创作是有着无法比拟的指向作用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老舍先生的指引下,我国的话剧将会再此屹立在世界之巅,绽放中华民族独有的戏剧魅力。

[参考文献]

[1]孟小曼. 《正红旗下》李龙云与老舍的心灵对话[J]. 北京纪事. 2004(02).

[2]郝兵. 从传统文化看待当代戏剧发展道路[J]. 才智. 2014(07).

[3]沈婉蓉. 论当代戏剧文学边缘化的成因[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2

已故作家郑逸梅先生喜欢收藏砚台、尺牍、扇子,他说:“文房四宝,以砚最具耐人摸索玩赏。”据说,他曾藏有一块三国吴主孙皓建衡专砚,砚的四周刻有跋识,其中有米芾的跋语,这块古砚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著名作家贾平凹喜欢收集石头,凡是能找到的奇妙石头都收来放在书房,宝贝似的供着。那些石头在他心中会说话、会思考,像朋友一样,有时他会在写累时对着石头自言自语一番,别人可能觉得奇怪,而他却认为是在与石头交流。在他的名篇《丑石》中,你若细细地体会,总会找到性格像石头一样倔强的人物。除了石头,贾平凹还喜欢神佛一类的收藏,我在他很多作品中都看到了这些痕迹,不仅小说中会有此类隐喻,就连散文中,也多有这类象征。他的散文《太白山记》犹如聊斋,人物似人、似仙,游走于人神之间。

台湾女作家三毛喜欢周游世界,也喜欢收藏。她每到一地,总要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带回去。像彩色的石头、银制的脚环、彩陶、玉石、挂毡等。她把这些收藏品拍成照片,配上文字,写成《我的宝贝》一书。

老作家邓友梅喜爱鼻烟壶,他收藏的烟壶有玉石做的、玛瑙制的、水晶雕的、瓷质造的,美不胜收。邓友梅那富有激情的心动,都灌注到精美的鼻烟壶里,若他笔下有了生命感觉的鼻烟壶一样,是真品,更是珍品。

写出精彩剧目《桃花扇》的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非常喜欢收集扇子。在他写作名剧《桃花扇》的过程中,“桌上总是放着一把山东特产‘鲁缟’制的扇子。上面画着桃花数朵,鲜红如血,每当写到桃花扇的内容时,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对之端详一番”。

肖复兴迷恋收集音乐家传记,收藏音乐会精美的节目单。因而他不放过任何一场由国内外著名演奏家演出的音乐会。他曾在《你还能够感动得流泪吗》中写道:“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

评论家雷达与他人不同,醉心收藏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在石头里的巧妙定格,使雷达慨叹不已。每当他抚摸一块块动物化石时,不管是昆虫,是龟,是蜻蜓,总惊讶于如此灵动的身躯何以一霎间凝固成眼前这种特定的形状?他说,我迷化石,就是迷这种不可索解的悲剧美。

老舍先生爱看戏,更喜爱收藏名伶的扇子。说及此事,还有一段故事。梅兰芳是较真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主演《晴雯撕扇》时,在上台之前,一定亲手画一幅扇面,装上扇骨,带到戏台上去,当场再把扇子撕掉。演一场,就画一幅撕掉。梅先生的琴师徐芝源先生看了,十分心疼,待戏散后,就把撕坏的扇子拾回来,重新装裱好。后来,他把裱好的扇子送给老舍一把。老舍得知扇子的来历后,深为感动。喜爱戏剧的老舍,自此心弦一动,之后他就多方收藏梅、程、尚、荀、裘派名伶用过的扇子,可谓“伶扇荟萃”。

除了收集扇以外,老舍也喜欢收藏一些小古董,瓶瓶碗碗不管缺口裂缝,只要喜欢都买来摆。有一次,郑振铎到老舍家来玩,仔细地看了那些藏品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全该扔。”老舍听了也轻轻地回答一句:“我看着舒服。”两人大笑。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3

这部被老舍自誉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在70年后,以曲剧的形式回到诞生地。老舍的三位子女舒济、舒乙、舒雨也重聚山城,追忆童年旧时光。

“父亲对重庆有很深厚的感情。他不仅在这里完成了《四世同堂》的前两部,还创作了多篇小说和话剧。我们来重庆,就像回到家乡一样。”70后与家人再聚山城,老舍长子舒乙不叹“重游”,只言“回家”。

年近八旬的舒乙至今仍记得,老舍先生在北碚创作《四世同堂》时的情景。

“重庆当时正被日军轰炸,每当防空警报响起,父亲会首先把《四世同堂》的手稿用布包好,再抱着跑进防空洞。”舒乙说,由于战争时创作环境不稳定,加上身体受到病痛折磨,老舍先生每天“写不了多少字”。

尽管如此,从1943年定居到1946年赴美讲学,老舍在重庆完成了超过100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分。

“今年既是《四世同堂》问世70周年,也是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暨从事创作90周年,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份。所以我们带着《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三部作品改编的曲剧回到重庆国泰剧院,希望在这里让大家重温老舍笔下的故事。”舒乙说。

抗战时期,地处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的国泰剧院一度成为全国的“戏剧中心”。郭沫若、曹禺、夏衍、老舍等当时中国著名剧作家的剧作在此如数上演。

“当年父亲的话剧《国家至上》就是在国泰剧院首演,当时剧中女主角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舒乙称,此次将与老舍渊源颇深的北京曲剧带到父亲当年的创作地,“意义非凡”。

“当年是老舍先生将这种带有京味儿的曲艺命名为‘北京曲剧’,并将自己创作的《柳树井》交给剧团,排出了第一出曲剧。”舒乙说,用充满京味的曲剧来呈现描写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最能够展现原著的神韵。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4

一、模式的创新性

博马舍的一生处在法国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法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时期。在启蒙运动中他虽是一个晚辈,但是在启蒙思想的鼓舞之下,他始终站在革命者的行列之中。他的作品虽然表面依旧描写古典主义戏剧惯常描写的处于上层阶级的贵族生活,但主人公却转向了代表第三等级的小市民阶层。《费加罗的婚姻》中,博马舍让剧中人物围绕维护封建利益和反对封建特权之间的矛盾展开斗争,最终用以费加罗及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阶级战胜以阿勒玛维华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这场胜利预示着封建贵族阶级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博马舍的戏剧创作富于面向现实的精神,他以创作实践论证了时代新旧交替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表现出启蒙思想的先进性。

二、形式的丰富性

博马舍善于从前人的创作中汲取营养。他的剧本中不时穿插一些民间小调的歌曲和节日的舞蹈,表现出极其浓郁的生活气息。由于博马舍本人精通音乐,弹得~手好竖琴,吹得一手好横笛,因而他的剧本穿插了不少歌舞场面,如《费加罗的婚姻》,最后的胜利时刻以集体狂欢的歌舞结束,增强了喜剧的气氛。语言方面,在人物对白、独白中加入歌词,既表现了抒情的气氛,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在演出过程中非常激动人心。博马舍也善于运用喜剧中常用的手法,如巧合、误会、伪装等等,然而他在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时非常自然,使情节由简单到错综复杂,人物和情节变化多端,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他尤其喜欢在剧中设险置奇,如伯爵夫人房里隐藏着薛侣班,在面对伯爵的盘查时,伯爵夫人慌乱不已,人物好像已走上了绝路,然而他妙笔一转,女仆苏珊娜的出场,又立即帮助伯爵夫人化险为夷,这一手法令人拍案叫绝,显示了十分高明的艺术才能。

三、人物形象的鲜明性

博马舍戏剧中人物形象都个性鲜明,既克服了古典主义戏剧中人物性格类型化的弱点,又克服了启蒙文学作品中将人物仅仅当作传达作者思想的单纯传声筒的弊病。费加罗在《费加罗三部曲》中一直处在主角的地位,他经历复杂,思想也复杂。他的性格在三部曲中有发展变化。他在相当程度上有博马舍自己的影子在内。费加罗在《塞维勒的理发师》中是霸尔多洛的理发师。他的经历正像博马舍那样复杂。他干过的行当很多:药房管理员、诗人、剧作家

…他见闻广博、机智幽默、富于同情心、不亢不卑,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政治、社会、文艺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对社会、政治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使这个人物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

《费加罗的婚姻》中的费加罗与《塞维勒的理发师》中的费加罗,在性格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从一个普通的具有反封建色彩的理发师一变而成为反封建的急先锋。他跟伯爵之间的斗争是一场维护封建利益和反对封建特权之间的斗争。伯爵裸地暴露了他的封建贵族的反动本质。他们之间的斗争也是第三等级和贵族特权之间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费加罗身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政治色彩,他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不承认传统的观念,不承认封建特权,坚决维护自己的基本人权和荣誉,表现了平民对贵族老爷的自觉反抗。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时候的伯爵尚是一个未婚青年,他涉世不深,对爱情有一种比较纯正的看法。在《费加罗的婚姻》一剧中,伯爵的真面目才完全暴露出来,横蛮、好色、、虚伪,成了直接讽刺批判的对象。尽管他权大、势大,精明、能干,然而他毕竟败于苏姗娜和费加罗之手。他的失败预告了封建贵族阶级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博马舍这出政治喜剧所宣示的真理。博马舍喜剧中所爆发出来的革命火花正是他的成功所在。博马舍还塑造了苏姗娜为代表的新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她出身第三等级,地位低下,身分卑贱,可是她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对费加罗的爱情忠贞不渝,从这一点讲,她无疑要比罗丝娜和费加罗对待爱情更加坚贞。如果说,费加罗曾经在伯爵夫人面前动摇过,那么,苏姗娜在伯爵的引诱面前,却始终不为所动。可见,苏姗娜的品性多么纯洁、多么高尚。可以说,苏姗娜是博马舍笔下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博马舍在那个封建势力十分猖狂的时代,敢于把一个使女写得如此光彩照人,显示了他具有非凡的胆识和远见。

博马舍戏剧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以犀利的政治讽刺、光辉的人物形象和杰出的艺术技巧而博得世界的声誉。博马舍的喜剧标志着古典主义戏剧向近代戏剧的转变,对以后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5

关键词:道义 人情 伦理道德 性格 鹦鹉记 改编

湘剧高腔《鹦鹉记》(本文所据湘剧高腔《鹦鹉记》为易宣改编本,七场,原文见于《艺海》1996年第4期。对《鹦鹉记》的改编与完善,历代湘剧演员多有贡献,特别是湘剧高腔泰斗徐绍清先生,在人物塑造与情节安排上皆对此剧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易本《鹦鹉记》亦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改编自明传奇《苏英皇后鹦鹉记》(今存万历金陵富春堂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之影印,未题撰者,凡2卷32折。),剧叙周僖王时,怀有身孕的苏妃被立为后。梅妃嫉妒,诬苏后毁坏外邦进贡的白鹦鹉、温凉盏和醒酒毡三宝,僖王赐苏妃死。丞相潘葛以其妻李氏替死,并焚尸身。十三年后,僖王深悔杀苏后,以致无嗣。潘葛详奏始末,迎苏后母子归。僖王传位太子,旌封李氏。湘剧高腔改编本在尽可能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对原剧的人物及关目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完善,使得这部戏在继承原作颂美道义的同时,更突出了人性人情的魅力,人物形象也因此更显真实。本文拟就此谈两点看法。

其一,湘剧高腔《鹦鹉记》对潘葛妻李氏形象的改编。

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中提出:“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李渔《闲情偶寄》,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以此理论衡以《鹦鹉记》,其“一人一事”之主脑当为潘葛舍妻代死一环。不论是明传奇本还是湘剧高腔本,舍妻代死均是结构全剧的核心关目,它直接体现了潘葛夫妇的一片孤忠,同时颂扬了李氏关键时刻舍生取义的伦理道德。但是,在李氏形象的设计上,改编本与原本相比有一处明显的不同:前者将其设定为一久病在身、寿算不常之人,此为传奇本所无。湘剧对李氏患病有多处提及,从第二场开篇病妆的李氏被搀扶而上,到其子潘有为所言“你年来体弱多病”,并关心母亲是否服药,再到李氏决心替死时的自白“我近年来体弱多病,看将来寿算不常”等等,草蛇灰线,皆为改编者精心设计。推其原因,当是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以及儒家传统诗教的温柔敦厚标准所致。

其实,戏曲文学中的“替死”情节并不罕见,与原本《鹦鹉记》同时代的多种传奇作品即有此关目。如《飞丸记》、《十锦塘》、《八义记》、《十义记》、《崖山烈》等,都以替死者的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而令有性命之危的生旦角色获救得助。饶有意味的是,这些剧作纷纷将替死者身份作了苦心孤诣的预设:替死者或无妻孥牵绊,如《崖山烈》中的苗再成:“小弟孤身在军,并无父女妻子之恋”;《十锦塘》里的仲义:“况兼上无父母挂心,下无兄弟妻子系念”;《上林春》安金藏:“想我只此一身,又无妻小羁绊”。或为老弱病残之属,如《玉钗记》王安,病患风颠痼疾,以致不足以承宗祀;《飞丸记》陆氏,孀居早岁,自谓就木之年等等,不一而足。这种手法或古或今,或创作或改编,其出发点应该是同一的:即尽量减轻悲剧情节所带来的悲伤情感。从观众或读者的审美接受心理而言,替死者或为尽忠、或为报恩,独自担当了本不应由他们承受的政治黑暗、社会不公所导致的灾难,只身赴死,舍生取义,这本身已是莫大的悲剧,置之案头令人伤心、搬上毹氍让人泪下,足以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但从一种善良的愿望出发,人们总希望悲剧能减小到最低程度,使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程度有所节制。从这个意义而言,替死者无后顾之忧、有长期痼疾、寿算不常的细节安排就很好理解了。这或可认为是为追求一种道义情感两相宜的境界而不得不采用的折中手法,而此种手法也暗合了儒家传统诗教观的温柔敦厚标准。

作为文学创作之一种,戏曲剧本的写作或改编当然无法不深深刻有中国文学特质的印痕。闻一多总结过:“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些诗。”(此说出自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此文收于闻一多著《神话与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总之,诗,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那么,戏曲文学自然也遵循着传统诗教观的原则,秉承“温柔敦厚”的美学理想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精神。而这,决定了艺术情感表现的节制性。如果说,替死情节以激进手段宣扬儒家舍生取义的伦理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温柔敦厚”诗教的偏离的话,那么,以上所论对替死者特殊身份的预设则彰显了剧作者或改编者对中庸精神的努力回归。这不得不说是为了兼顾道义与人情的折中选择。

至此,我们便可对湘剧高腔本《鹦鹉记》的此处改编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李氏之死,承续了原作极力颂扬的为臣尽忠、舍生取义之道义;对李氏病况的添补,则在深层凸显了中国文学积淀既久的中庸精神以及读者观众接受既久的人情因素。

其二,湘剧高腔《鹦鹉记》对潘葛性格的丰富。

此处仅就潘葛在舍妻代死问题上的性格呈现展开论述。在两种剧本中,潘葛舍妻代死关目,都是其尽君臣之义、表忠君之心的关键情节。剧作家在这一事件上对主人公崇高的伦理人格浓墨重彩、大书特写本无可厚非。原本《鹦鹉记》中,潘葛的形象就是从此维度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第十三折“夫人替死”关目,当李氏说出情愿替死的打算时,潘葛只是冷静而淡定地表示:“你模样倒似娘娘,只是你不肯替她,我亦难开口。”明示自己早有舍妻替死,以纾后妃及太子之难的想法,只是因未晓当事者本人的意见而尚难定夺。而后,当李氏道出君亲有难,命妇“理合弥缝”之论来表达自己代死的决心时,潘葛如此回复道:“你真个肯替死,一来保全了娘娘,二来保全了太子,三来我不失为忠臣,你不失为忠臣妇。但舍生取义,非是你妇人女子所为的事。”多么理智而条分缕析的分析!妻子替死,尽可全君臣之义,青史留名,惠莫大焉。若单从伦理人格的角度而论,潘葛及其妻子的形象被无比高大的托举出来。在君亲性命攸关之际,臣子理应无所保留、不遗余力地救君于危难,这样才符合尊尊之道,合乎伦理纲常对臣子的要求,使伦理型人格在舍生取义的道德践履中大放光芒。当然,潘葛亦有顾虑,但不是因情感上的不舍而发,而是考虑到舍生取义行为一般只是社会对男子的道德期许,不是女子所为。这种忧虑除了更加凸显李氏代死在道德上的尤为难能可贵外,并未在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上添加任何色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原本《鹦鹉记》在塑造潘葛形象时,着重的是其作为伦理型理想人格的一面。这种人格反映于通常所说的品德,是社会伦理价值在个性中的积淀与呈现。但这并非性格。性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或行为定式,它未必会合乎众人或社会的期望。上述原作《鹦鹉记》中潘葛形象的塑造即是作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对人的整体观念理解偏颇,只凝滞于人格中的品德层次,而未能深入性格的堂奥所必然结出的果实――这其实是传统戏曲作品的通病。正像郭英德先生指出的那样,这些作品,“作家极力讴歌的理想人格,无非是封建理学思想或封建伦理道德的理念演化,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标本。这些理想人格既缺乏切实的感情基础而充满着虚情假意,又极力排斥和冷却着其他正常情感。”他进而总结道,这些人格的共同审美特征是“个体的自主性、独立性绝对服从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以自我性格的压缩和弱化换取社会伦理的张扬和强化”。(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我们看到的潘葛丞相便是如此,他的形象只是出于人格构成中的伦理道德意志而被塑成,但少有对即将替死之妻的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这样的形象无疑是平板而干瘪的,道义既弘,人情已失。

湘剧高腔戏《鹦鹉记》在改编的过程中则修补并完善了原本《鹦鹉记》的这一缺点。改编者在潘葛舍妻代死事上,在保留原作弘扬舍生取义精神的同时,注意对潘葛及妻子在生死之大事的衡定裁夺间,除道德伦理人格之外的作为人的正常情感的把握,人物内心的复杂与微妙也得到了较为细腻的开掘,使我们看到了更为符合人情的性格之展露。李氏也不再只是道德意志的平面模特,(例如在原作中,当李氏听潘葛说替死即可救苏后时,其表现从情理上似令人难以接受:“这个不妨,相公我情愿替她死。”一副伦理道德的标杆,但真情实感却接近真空。)而是更具有了人情味儿。当她得知自己与苏后面庞、身材俱相似时的难以置信、对命运的怀疑,她的踌躇、彷徨,对夫与子的难以割舍尽皆展露,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真实性格。尤其是剧本对生角潘葛性格的处理,更觉令人信服。

首先,在第二场舍妻代死关目中,当他意识到合府只有妻子与苏后相像时,感到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仰天自叹,并在第一时间观察夫人的感受:“哎,天哪!夫人她独自踌躇,眼含珠泪,神色彷徨,难道说……难道说……”当夫人表达出有意替死的想法时,他又一口给予了否决:“不可!”并埋怨妻子:“夫人,你我夫妻,情深意重,怎么说出此话?”虽然消减了原作鼓励李氏代死的道德自觉与主动,但我们看到了夫妻情分及多年情感的自然流露,一个拥有真实性格的角色跃然纸上。最后,别无选择的境遇使得潘葛被迫接受了妻子替死的要求时,改编者更以一曲【苦驻云】道出了潘葛的哀伤:“恩爱夫妻,谁知今朝两分离?娘娘遭冤屈,夫人将身替,思量好惨凄!夫人,妻呀!若要相逢,若要相逢在梦里。”在夫妻抱头痛哭的诀别仪式中,我们对潘氏夫妻的遭遇更加同情,其舍生取义的精神不但未因不舍而消减,相反恰因这不舍而得到了情感上的加分。如此完成的道义之举,由于人性真情的加盟而更显可贵。

此外,改编者在李氏替死十三年以后,还别出心裁地结撰出“思妻”一场戏,可以视作替死情节的尾幕或后续来看。剧本选取了潘葛寿诞这一生命的节点,令其在原本喜庆的家宴上思念亡妻,慨叹“老夫寿诞年年有,不见同床共枕妻”,向儿子回忆起夫人在世时,“为父下朝而归,她必问父身上寒不寒?腹中饥不饥?饥则进食,寒则加衣。自从儿娘去后,饥饿有谁问,冷暖只自知。只落得老泪纵横自惨凄!”把潘葛内心的无尽思念与悲怆苍凉抒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思考这个家庭悲惨命运的同时,对其舍妻代死的精神更加钦敬,也对这位情感深挚的老人更掬一捧同情之泪。至此,潘葛这一形象得到了多向度的丰富和完善。情感弥深,道义弥高。恐怕也正是基于此,《潘葛思妻》一出才在湘剧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生行折子戏的精品。

小 结

综而论之,湘剧高腔《鹦鹉记》在继承原本《鹦鹉记》弘扬道义的基础上,更多渗入了人情因素,使剧本更进一步契合中国文学的特质,符合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改编者对剧中人物性格真实性的大力开掘,使得关目安排更趋顺畅,人物塑造更显丰富,实现了道义人情的相映而双美。可以说,湘剧高腔《鹦鹉记》是一部优秀的改编力作。

参考文献:

[1]易宣改编.鹦鹉记[J].艺海,1996(4).

[2]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闻一多.历史的动向[M].神话与诗[G].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6

我非常深的感觉是,《茶馆》的演绎有三绝。剧本写得精是一绝。老舍不愧是中国杰出的语言大师、现代文学大家。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清末失败、民初军阀混战和抗战胜利之后的三个历史时期,浓缩在不到5万字的作品里,写得很精。三幕话剧,都是裕泰茶馆一个场景,以小见大,描写了旧中国50多年的历史变迁。剧作以王掌柜一心想把父亲留下的家业搞得兴盛发达起来,最终却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的故事为主线,呈现出在时代变革中的众生百相。全剧几十个人物,有名有姓的就40多位,三教九流,行行,复杂得很。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几句话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出场人物虽多,均有简要而鲜明的设计,每个人物,几句台词,你就可以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就是话剧的魅力,就是《茶馆》的一绝。

《茶馆》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绝。幕一拉开,“裕泰茶馆”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据说,这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场面有气势,只见身穿长袍马褂的,各坐在八仙桌旁,有的吃茶,有的聊天,有的下棋,有的谈生意,无所不有。《茶馆》大堂,短衣打扮的伙计,手托大茶盘来回穿梭,一边端茶倒水,一边招呼客人。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在拨打算盘,左右逢源,八方照应,好不热闹,重现了清末戊戌年间,北京城的“繁荣”气氛,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墙上“莫谈国事”的标语,虽然在那儿贴着,可那些茶客在聊天中,又在告诉你: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败。场面大,角色多,但杂而有序,这里既有指挥的技巧,又是人艺明星、大腕们高超演技的到位。我觉得,三位老人在全剧即将结束时,“自我祭奠”的一场戏,可算作经典了。这里,没有眼泪,没有悲切,是最深刻的人生体验,是最凄凉的人生结局。他们在此没有几句台词,一切都是透过那沉重的脚步,一举手,一投足,一声长叹,飘扬飞舞的纸钱,把坎坷而丰富的人生诗意,浓缩到最精炼的戏剧动作和场面之中,他们为自己撒纸钱,其实是为所有的中国人撒纸钱,也是为当时整个时代送葬。我虽然看的戏不多,但像《茶馆》处理得这么富有诗意的演绎,还没见过。

第三绝,就是几幕戏的连接和组织。跨越50多年历史的话剧,只分了三幕戏。我就没想到,它是推出一位叫大傻杨的,用“数来宝”,把戏连接起来了,而且,连接、融合得非常之好。

随着帷幕徐徐下落,一曲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把人们引向了明天,明天,一定会更好!

《茶馆》在纽约的演出,非常成功。不管是华人,还是美国观众,都久久不肯离去,在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中,全体演员反复多次谢幕。掌声、欢呼声是在祝愿:中华文化,万古常青!

相关资料

老舍(1899—1966)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早丧,由母亲抚养成人。1913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在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讲中文,并进行创作,先后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3部长篇小说,即:《老张的哲学》、《赵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曰》、《二马》。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授,这时期发表的短篇小说集有《赶集》、《蛤藻集》等,长篇有《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1937年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问世。抗战爆发后由济南到武汉,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这时期创作了《残雾》等多部剧本及长篇小说《火葬》。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创作。

1944一1947年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1949年应总理之邀回国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解放后主要作品有剧本《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西望长安》、《茶馆》等,共创作剧本23个。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老舍剧作选》。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7

2021年大一新生开学时间全国各地区学生放暑假时间不是统一规定的,具体暑假放假安排以学校为单位自行规定,基本上都是在七月中旬开始放暑假,八月末到九月初开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2021年最新,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1上海戏剧学院开学时间新生开学时间:9月6日 非新生开学时间:9月5日

上海戏剧学院简介上海戏剧学院(英文:Shanghai TheatreAcademy,英文缩写:STA,简称:上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艺术院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该校为世界戏剧院校联盟、ITI/UNESCO国际表演艺术高等院校联盟成员。

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创立。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乐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195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是国家文化部直属的重点艺术院校。2000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

据2018年12月该校官网显示,上海戏剧学院共有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和浦江等四个校区,校园占地35.53公顷,建筑面积24625平方米;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20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96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801人。截至2016年9月,有专任教师270人。

大学生报名注册流程新生资格审核

到达学校后,你会看到各院系的迎新人员举着标明院系的彩旗在车门口迎接新生。只要找到自己的院系的迎新人员,他们就会领你到你们院系的新生接待处。到了自己院系的新生接待处,就会有院系学工组的老师为你做新生资格审核,你必须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自带档案的同学需上交档案。而后你会被告知自己的宿舍房间号和领到一张报到证,上面会注明你的院系和你的学号,你凭着这张报到证去办理后续的手续。

住宿手续

迎新的老师会安排一位师兄或师姐陪你去办理各项手续,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马上请教。各位师兄师姐顶着烈日甚至有时是冒着大雨都面带微笑热情地为你服务,一定要记得对他们说声谢谢。

学长会先带你去宿舍,办好住宿手续。住宿手续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只要到住宿管理中心或公寓一楼的宿管处,向工作人员出示你的报到证并填一些简单的个人资料,对方会告知你的宿舍号和床号并交给你一把宿舍钥匙。将行李放到分配好的宿舍,然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办理入学手续。

小贴示:

记得要把行李摆放在自己的位置,防止别人拿错,可请留在宿舍的舍友帮忙照看一下行李,或者宿舍内有衣柜的话可将行李锁好。贵重物品如银行卡、手机等要随身带,切勿留在宿舍,因为新生宿舍里人进人出,一不小心就会被人顺手牵羊。

入学手续

学校的相关部门会集中在一个地点统一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一般的入学手续包括以下几部分:

1。缴学杂费财务处(已通过银行代扣学杂费的同学可凭通知书直接领缴费收据。)

2。户口迁移保卫处(交户口迁移证)

3。办理保险学工处(学生本着自愿原则购买保险,如购买则在入学时一次性交完大学四年的保险费和办理相关手续,所买的保险为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学生保险费不高,且理赔的范围涉及面广,所以我们建议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新生应该购买保险。)

4。办理校园一卡通后勤集团(校园一卡通是学校为了方便学生而推出的,集吃饭、洗浴和其他所有学校内部消费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卡片,每张卡都存储有相应持卡人的信息,就跟刷信用卡消费一样,非常简便快捷,但仅限于校园内消费。学校在入学前已为你办好了一卡通并预存了一定的金额,你只需交预存的金额和办卡费就可领到自己的一卡通。)

5。办理党团关系团委(交党团组织介绍信)

6。绿色通道学工处(近年来,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在报到时持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以上政府所开贫困证明,高校一律先为其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措施予以资助。)

老舍的戏剧作品篇8

舒 乙

1960年,北京人艺正上演姚仲明、陈波儿创作的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此时,老舍先生还是按一年两三出戏的速度轮流供应给北京人艺、中国青艺两大话剧院上演。他又为北京人艺写了一出大型话剧。可惜,于是之、苏民都不记得戏的名字。内容是关于勤俭节约的,主角是一大群家庭妇女。于是之说:“说实话,那戏还真是一出好的大戏。”

可惜,这样的戏已不符合当时的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气候了,剧院领导商量再三,决定向老舍先生退稿。大家合计一番,派夏淳和于是之登门退稿。

这是个难堪的“艰巨任务”。两个人在老舍先生家的客厅里拿着稿子张不开嘴,坐在沙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老舍沏好了香片,陪着他俩聊。夏淳因为和姚仲明事先有约,不得不提前告退,把稿子留给于是之,让他见机行事。这一来,于是之更加恐慌和不安,说话更加绕圈子,绕着绕着,老舍说:“你跟我吃饭去吧,今天是马彦祥生日,在东来顺饭庄请饭,我带你去。”

到了东来顺,人一多,更不好办了。于是之手中的稿子还是出不了手。

散了席,于是之又跟着老舍先生站起来,眼睛不时地盯着包里的稿子,下了最大的决心,准备开口,他的伶俐口齿变得笨嘴拙舌,吭哧了半天也连不成句,脸却憋得通红。

老舍先生停了下来,笑嘻嘻地指着于是之的包儿说:“把里头那个拿出来吧。”

于是之红头涨脸地取出稿来,双手递了过去,依然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舍先生接过稿子,夹在自己的腋下,往前走,很和气地问了于是之一句话:“谁能保证写一个成一个呀,你说是不是?”

于是之受了感动,向老舍先生鞠躬告别,跑回人艺,报告完成任务。

他只说了一句话。

他说:“老舍先生真‘通’啊!”

他的这一个“通”字,倒是极准确,极概括,极形象。

可惜的是,这次退稿并不简单的是一次“扔进废纸篓”,而是“关门”,老舍先生的戏剧之门似乎被人由外面关上了。此后,他写过京戏,甚至又重返小说,但最终还是被迫渐渐地搁笔了。一个天才而勤劳的作家终因写作方向的不同而不被认可,甚至彻底地被废弃,以致最终舍去了自己的生命。

于是,“谁能写一个成一个呢”便成了一句辛酸的告别词,连同他的“通”,都变成了悲剧的注脚。

一个可悲的故事。

一个有着深刻而惨痛教训的故事。

一个值得记住的故事。

【原载2006年10月15日《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发刊词

恽代英

如果我们还不是十分迷,而能关心到一切的时候,我想最应当关心的还是我们自己吧!看一看!在这社会的氛围里,有多少青年在那苦闷着,彷徨着。的确,青年的感情是丰富的,对一切都抱着十二分的热望,可是事实相去是这样远,于是感到怅惘,失望,以至消沉下去,纯洁的青年的灵魂,也罩上了这迷漫的雾气。

时代进展着,社会变幻着,人生的途径是更加纷歧了,于是“我们往哪里走?”成了一般青年苦闷之呐喊,。这种病象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想社会上,自己的毁灭自己,总是多于他人的毁灭自己吧!所以:

可怕的不是环境的不良,而是自己的不健全!

可诅咒的不是社会的险恶,而是自己的不振作!

我们为了打破这现阶段的散漫,迷惘,而欲寻觅我们正当的道路,于是我们承受了怀疑的日光,冷意的嘲笑,一切的困难,打击,在这朔风凛冽中,产生了这品着一百颗火热心的青年俱乐部。在这个单纯的团体里,不知道其他一切,知道的只是怎样去健全我们的人格,怎样去锻炼我们铁一般的身躯!

把自己健全起来,是“个体的健全”。

注:《中国青年》,月刊,中国社会(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1923年10月创刊。

焦点评析

古 敏

这篇创刊词用语相当辛辣,也相当切实。

恽代英的看法,就是要时下青年不要“苦闷着”,不要“彷徨着”,不要老是怀疑“我们往哪里走?”这不过是“一般青年苦闷之呐喊,”,这不过是一种“病象的症结”。

因此,恽代英干脆“登高一呼”:这不是“社会的险恶”,这是“自己的不振作”!那么如何振作?

恽代英指出了一条路――青年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是一个“单纯的团体”,“不知道其他一切”,只知道“怎样去健全我们的体格,怎样去锻炼我们铁一般的身躯”!

话引申到这里,也就是说鼓动到这里就不用再说什么了。

身为一个早在三年前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恽代英,他实际上是借刊物,借这个“俱乐部”来物色共产党人。然而,在北洋政府统治下,恽代英始终不敢明确申明。但正因为这个暧昧的“俱乐部”,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这篇创刊词富有诗意,富有浪漫与激情的格调。但更多的是上帝一般的召唤:

“把自己健全起来,是个体的健全。”

上一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范文 下一篇:请假条英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