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1 08:21:11

口腔实习计划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83-02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治疗是通过医生具体操作完成的。因此,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临床技能。我院在实施毕业实习生“一对一”带教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一对一”带教模式有利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1],但大部分实习生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很快适应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临床实习阶段是在校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对学校的声誉带来很大影响。我院为缩短实习生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缓解毕业实习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在进入毕业实习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旨在初步研究毕业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考试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在我院进行生产实习的2005级和2006级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各分为三组,分别进入口内、口外和修复科实习。2005级实习生18人,2006级实习生12人(实际在我院实习的有15名,但有3名学生在我院只实习了半年,在院外实习了半年,因此未纳入统计)均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即一名带教老师负责一名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所不同的是2005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未进行技能强化培训,而2006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技能强化培训。

2.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施。①相关计划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根据毕业实习计划,制定《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及《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②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具体操作和实习带教安排。从口腔医院高级职称人员中选取内科、外科和修复科的教师各1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对即将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的2006级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正式进入临床实习,安排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教师带教,按照毕业实习计划的要求,在实习结束时,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临床技能考核。

3.实习质量指标的监测。

4.统计学处理。考试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良好评价率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1.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

表1、表2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口内出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强化培训组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不同带教模式对实习生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

由表3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的一次性考研率及毕业后用人单位评价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医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是临床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2]。提高实习生实践能力是口腔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3,4]。口腔临床毕业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是以临床实践为主要形式,将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一套口腔临床实践教学与管理模式对于培养高质量口腔毕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毕业实习生采用了“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发现大部分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接待操作比较简单的病人。为了使实习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我们对2006级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并由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医师(具有硕士学位,中级职称以上)来带教。研究发现,所有经过强化培训的实习生均能在进入临床后的1~2周内熟练接待操作简单的病人,部分实习生还能接待较为复杂的病人。在科室实习结束后的出科考试中,口内理论及临床技能、口外和修复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一次性考研率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差异具有显著性。用人单位评价也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75%的评价为“优”,25%的评价为“良”,没有评价为“差”的。这表明进入临床前的短期技能强化培训再加上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快速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出现了出科考试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好评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

综上,毕业实习前的短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以及具有高学历、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对病人的综合处置能力,一次性考研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率也大大提高。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去研究,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兴容,李兰萍.“一对一”带教方式对口腔本科生实习质量影响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40-142.

[2]韩云涛,周佳,李伟明.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35-38.

[3]刘铁玉,林敏,刘春梅,等.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64-65.

[4]李萍,郝怡,黄云.口腔临床实习应用参与式教学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2):2814-2815.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2篇

1.1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构架

构建“护理部教学组—护士长/科室总带教—科室带教教师”三级管理组织构架,为确保教学目标层层明确、教学计划层层落实、教学质量层层监控奠定了基础。护理部教学组主要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入科学习,组织理论课培训,定期考核学习效果;制订并发放调查表,调查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情况及实习生临床学习情况;定期审阅实习日记,了解并帮助实习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以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科室总带教教师主要负责制订本科室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进入临床,分配带教教师,并对实习生进行科室考评。

1.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制订了护理教学组工作职责、临床各级带教教师准入标准及工作职责、实习生管理制度、实习生临床实习评估表、带教教师临床教学及带教能力评估表、优秀带教教师评选标准等。

1.3成立护理师资队伍

1.3.1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立

临床科室根据护理部安排,每年选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护理人员参加由医院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后需参加护理部、医院两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其中获得奖项的人员方可取得教师资格,并进入护理师资储备库。

1.3.2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的建立

科室根据护理部制订的带教教师资质要求,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骨干担任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教师中再次选拔出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的护士担任临床科室总带教教师,所有带教教师均在护理部备案。

1.4教学内容

1.4.1理论知识学习

所有实习生均需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理论知识培训课。主要包括:①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口腔病理、口腔放射学等;②口腔专业知识,如口腔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③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如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专科器械识别、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等。另外,实习生在各临床科室学习期间还需参加临床科室组织的理论培训课。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各专业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技术、新仪器、新材料的使用等口腔各专业护理相关知识。

1.4.2临床实践技能教学

1.4.2.1口腔专科病房相关护理技能

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如唇腭裂、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创伤、颌面部畸形等手术治疗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如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如指导唇腭裂患儿术后正确喂养)、术后病情观察(如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的观察)、术后护理治疗(如口腔冲洗)等,以及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留置胃管、导尿、吸痰等各项基础护理技能。

1.4.2.2口腔专科门诊相关护理技能

包括门诊患者接诊流程、门诊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各种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口腔专用器械的维护与保养、口腔专科四手操作等口腔护理学专业技能等。

2.5教学计划

2.5.1教学计划安排

实习生临床学习时间为8~10个月,病房和门诊各实习4~5个月。在病房实习期间必须有1个月以上的手术室实习。在门诊实习期间,重点安排在牙体牙髓、修复、正畸、牙周、外科等专业科室实习,其中牙体牙髓、修复专业至少要保证各1个月以上的实习时间。

1.5.2教学计划落实

实习生在科室轮转期间接受固定带教教师的指导,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实习生必须参加由护理部、科室分别组织的理论学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每周1次,每次2~3个课时,临床科室理论学习每月1次,每次2个课时。每名实习生均需记录实习日记或周记,随时对临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记录,实习生每周至少记录1篇以上,科室总带教教师、护理部教学组定期查阅实习生实习记录本。

1.6教学评价

1.6.1师生双向考评

实施动态考核,临床带教教师和实习生在每个科室学习结束后分别填写调查表。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实习生学习表现进行互评。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内容重点包括: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理论知识授课情况、临床操作规范情况、实习生学习指导情况4部分,每部分25分,共100分。护理部根据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评选出年度优秀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表分为门诊和病房两个版本,内容重点包括:遵守纪律情况、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各项知识掌握情况4部分,每部分25分,共100分。

1.6.2院、科两级考核

实习生需定期参加各临床科室及护理部分别组织的考核。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前须参加科室组织的出科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考试两部分。在实习结束前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统一考核,重点考核实习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一方面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参考,另一方面作为实习生将来留院工作的重要参考。

2效果

在我院实习的208名实习生均按计划完成临床实习,通过考核,科室及格率(≥60分)为100%,优秀率(≥90分)为12.02%(25/208);护理部考核及格率为90.86%(189/208),优秀率为9.13%(19/208)。留院工作的实习生为83名,达39.90%。在师生双向考评中,师生均对对方的带教(97.02±1.45)/学习情况(93.26±2.18)给予了较高评价。带教教师考核部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理论知识授课情况(24.78±0.89)、教学计划落实情况(24.43±1.01)、临床操作规范情况(24.17±0.77)、实习生学习指导情况(23.64±0.98);实习生考评部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遵守纪律情况(24.54±1.13)、各项知识掌握情况(24.21±1.36)、学习主动性(22.87±1.54)、沟通能力(21.64±1.23)。

3讨论

3.1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及管理,是整体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院建立的“护理部教学组—护士长/科室总带教—科室带教教师”教学管理体系,可从护理部、科室两个层面对科室实习教学工作进行动态检查、督导和改进。此外,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使得各层级的教学职责有章可依,保证教学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3.2高水平的护理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所谓“良师出高徒”,临床带教的关键还是在于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师资队伍,我院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教学基本功培训,使优秀的护理人员得到全面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其教学技能,并通过组织教师讲课比赛进一步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不断充实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充分保证了带教水平。此外,每年的优秀教师评选作为一项激励机制也进一步激发了带教教师不断提高、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逐步提高了带教水平。

3.3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方式使实习生全面、深刻地掌握口腔专业知识

在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涵盖了我院9个专业、12个不同科室的口腔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涉及病房及门诊两大系统,内容包括普通护理及口腔专科护理各方面,每个科室保证至少1个月的学习时间,使实习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口腔各专业相关知识,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口腔专业护理工作。此外,理论授课时,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辅以视频、实物、教学模型等,让实习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有感官上的认识,利于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

3.4实习记录本的建立及师生间动态的评价与考核,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

实习记录本的建立使实习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能及时回顾并总结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通过这种反思式的日记,也可以强化学习者的评判性思维与问题处理能力。该记录本的建立还可使护理部、带教教师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动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有效的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科室两级考核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都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医院考核结果要低于科室考核成绩,分析原因,主要由于医院考核安排在实习生轮转期末,此时实习生对于以往轮转科室学习内容出现了遗忘,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考核中可以增设一次实习中期考核,并安排在门诊、病房实习转换期进行,以减少时间过久而造成的知识遗忘过多现象。师生双向考评结果显示,带教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职能。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带教教师往往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以为学生通过观察就是一种学习,殊不知没有目标的盲目观察只会让学生流于形式,学不到知识的精髓,而教师的任务正是通过指导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关键点,“一语点醒梦中人”,让知识更深刻,让学习更有目的性。此外,考评结果还显示,实习生沟通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护理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不畅的沟通则会引起很多问题,如错误用药,导致不必要的花费甚至危害患者安全,或者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这一方面提示学校教育者在课程设置上应增设关于人际沟通方面的人文课程,增加学生的人际沟通知识,另一方面也提示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除了专业知识的教授外,还应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对实习生进行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实际沟通技巧。

4结语

口腔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如何科学合理地完成实习生临床教学任务,满足口腔医疗机构用人需求,是各口腔医疗机构面临的新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口腔医院的实习生教学,还需护理院校和各口腔医疗机构继续实践和探索。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3篇

1.研究对象。以在我院进行生产实习的2005级和2006级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各分为三组,分别进入口内、口外和修复科实习。2005级实习生18人,2006级实习生12人(实际在我院实习的有15名,但有3名学生在我院只实习了半年,在院外实习了半年,因此未纳入统计)均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即一名带教老师负责一名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所不同的是2005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未进行技能强化培训,而2006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技能强化培训。2.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施。①相关计划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根据毕业实习计划,制定《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及《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②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具体操作和实习带教安排。从口腔医院高级职称人员中选取内科、外科和修复科的教师各1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对即将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的2006级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正式进入临床实习,安排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教师带教,按照毕业实习计划的要求,在实习结束时,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临床技能考核。3.实习质量指标的监测。4.统计学处理。考试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良好评价率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1.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表1、表2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口内出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口外和修复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强化培训组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不同带教模式对实习生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由表3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的一次性考研率及毕业后用人单位评价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三、讨论

医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是临床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2]。提高实习生实践能力是口腔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3,4]。口腔临床毕业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是以临床实践为主要形式,将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一套口腔临床实践教学与管理模式对于培养高质量口腔毕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毕业实习生采用了“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发现大部分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接待操作比较简单的病人。为了使实习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我们对2006级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并由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医师(具有硕士学位,中级职称以上)来带教。研究发现,所有经过强化培训的实习生均能在进入临床后的1~2周内熟练接待操作简单的病人,部分实习生还能接待较为复杂的病人。在科室实习结束后的出科考试中,口内理论及临床技能、口外和修复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一次性考研率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差异具有显著性。用人单位评价也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75%的评价为“优”,25%的评价为“良”,没有评价为“差”的。这表明进入临床前的短期技能强化培训再加上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快速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出现了出科考试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好评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综上,毕业实习前的短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以及具有高学历、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对病人的综合处置能力,一次性考研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率也大大提高。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去研究,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4篇

根据更新后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观念上,处理好知识、能力及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三者的综合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技能、能力的培养。②教学模式上,建立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③在临床实习上,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习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计划中强化培养目标,增加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学时,并在实习前、中、后进行技能考核,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适应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计划,修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

2改革口腔专业教学内容

2.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口腔解剖生理学》分化为《口腔解剖学》、《牙体解剖学》两部分内容进行讲授,由解剖学教研组承担《口腔解剖学》的教学任务,由口腔教研组承担《牙体解剖学》的教学任务,专业教师对学生讲授《牙体解剖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石膏牙的雕刻训练,逐步掌握牙体的基本形态和相关的雕刻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腔操作的基本技能。通过系列训练,在学生进入口腔专业课学习时,就具备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对专业课的学有益处。

2.2加强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在口腔临床专业课教学中,精简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压缩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训课时数,使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等几门主干学科的课程讲授与实训学时比例增加,尽量增至1∶1;尤其是口腔修复学增为1∶2,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为配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提高综合实践技能,还应进行综合实验训练。学生在同一颗牙齿上,既可以进行牙体洞型制备,又可以进行根管治疗,还可以进行桩冠的基牙制备、活动修复和固定桥的设计、取模、制作等,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内容重复,节约了教学成本,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开设临床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虽然实习期间学生要运用的技能,在校时都进行了系统严格的训练,但由于课程设置顺序的需要,安排普遍靠前,学生接受训练后,离进入实习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由于来自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不免有所遗忘,直接进入实习,可能会在面对病人时无所适从[2]。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生的角色,在临床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口腔专业学生集中进行专业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的内容是病史的采集、专业的基本操作,临床病例的分析,并根据操作的实际特点,经教师示范后反复操作及训练。参加强化训练的学生都要进行技能考核,考核的统一项目为口腔基本检查(包括开髓、取模、根管预备、口内局部阻滞麻醉)、无菌操作、口腔门诊病历的书写等项目的操作以及各种病例分析。

这种实习前的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对口腔临床的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向实习阶段过渡,大大缩短学生实习的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进入医院不久即可适应医院的学习和工作,满足医院对实习生的基本技能要求,赢得带教老师和医院的信任。在中高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中,除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外,还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考核评价模式的创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总之,在今后的口腔教学实践中,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口腔医技人才。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口腔;临床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3-03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则是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口腔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它是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医疗卫生活动必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们国内的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模式还是按照第一年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第二年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第三年口腔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口腔医学教育的。近年来,我国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使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临床技能学习时间过短、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创建培养口腔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组成以训练临床综合技能为主的临床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这是目前本院口腔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口腔医学新生的专业社会实践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为了加强对口腔实习医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校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角色转换,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总之,在我们数年的口腔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学讲座较少、临床实习考核制度不严谨、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足和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系统数量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坚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李谨,杜详永,等.医学生口腔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255.

[2]李旬科,王忠义,郑欣绢,等.接诊艺术与口腔医学生接诊能力的培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56-57.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教育改革项目(JXJG-13-9-2)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6篇

1.1紧张的医患现状导致了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极其紧张,矛盾日益激化,这本是社会体制造成的不良社会现状,也影响了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并且,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法律角度讲,本科实习学生还没有行医资格,病人不愿意让实习医生进行治疗,涉及到医疗责任,为了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和纠纷,带教老师经常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而口腔专业又对动手操作要求很高,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的临床学习。动手机会减少,很多学生反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接诊数量有限,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2基础医学知识相对薄弱

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口腔医学知识,在整个医学教育的前三年还要进行临床医学的学习。很多学生因为对口腔以外的其它医学专业的不重视,导致了的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有些脱节,部分学生在实习临床大科时不会分析化验单、对临床用药的剂量也不熟悉,从而自己放松对临床大科的实习。

2提高实习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强化岗前培训

实习学生入科前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接触临床前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第一步,岗前培训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其具体内容包括:

(1)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进入实习阶段应该有一名准医务工作者的态度。对于学生的考勤、工作纪律、请销假等都要统一的要求。并且,对于实习学生的衣着、言行等礼仪方面都有所要求。

(2)医患沟通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熟练的实践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这在当前医患关系不是很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尤为重要。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过程中,刚开始面对患者时往往会比较胆怯,缺乏自信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与患者沟通是每个实习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尤其口腔专业,涉及到治疗方案的确定等方面要与患者进行很好的交流,医患沟通更为重要。岗前培训时要引导学生增强信心,培养学生医患交流、应变能力以及自我调试能力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实习学生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水平

(3)医院感染知识。实习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前,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帮助学生树立无菌观念是非常必要的。聘请相关的院感专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培训,了解感染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的自我保护、对患者权益的尊重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4)口腔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重点在基本技能的培养,可以结合实习教学大纲,制定口腔临床技能培训的计划,分别邀请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的教研所对相应的技能进行培训讲解,并在实验室提供仿真头模型进行技能操作练习。缩短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这可使进入临床适应期明显缩短,结合实践提高实习质量,临床实习成绩也会明显提高口

(5)入院教育。完成以上四个方面在学院层面上的教育后,实习学生分别进入各临床教学医院,由各个教学医院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入院教育,一般应由教育科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针对性强,内容大致为:介绍医院情况、各种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医德规范,并对病历、处方等各类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进行系统的培训。经过以上五个方面完备的岗前培训将有助于口腔实习学生尽快适应学习工作环境,明确实习任务,顺利进入临床实习。

2.2严格规范实习出科考核

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动手能力要求极强的学科,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口腔实践教学中最为有关键的一环,而检验学生能否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来体现。出科考核是口腔临床实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查实习效果的重要保证,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措施。考核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出勤、日常工作表现、是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内容、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在考试中,应该重点突出实践环节,狠抓口腔技能操作的规范落实。理论考试应根据《实习计划》和《实纲》所规定的各科实习应掌握的知识并结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建立院级出科考核题库,提高出科考核的标准化程度。技能考试可以根据各实习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技能的操作考核。

2.3合理科学有效安排时间

当前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时间与考研、就业相冲突,尤其是本科生的就业难的现状更是让学生在10月份之后精力就全部放在了研究生的备考上。鉴于这种“考研热”和参加招聘会频繁的的情况,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研与实习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不要因为考研而放松了对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请假复习考研、参加招聘会等现象,学院可结合实际情况统一给学生考研、就业假。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可在考试前放假3周用来复习考研。对于参加就业的同学也留有同样时间的假期。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就业、考研等方面的需求,也使他们不因就业考研而耽误了临床实习,从而保证临床实习效果和质量。再就是,尝试调整实习时间,前期理论教学阶段增加实践的环节。或者,在学生第三年学习临床医学的课程时利用暑假完成临床大科的轮转,在考研前留给学生较多的复习时间。近年来许多实习医院强烈呼吁各医学院校调整实习时间,并且有的医学院校已着手进行调整。

2.4定期召开实习座谈会

定期召开实习生、实习医院带教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座谈会,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医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情况,讨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想办法积极解决。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势都在发生变化,实习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要提高实习教学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增强临床教学意识,发挥学生管理人员作用,加强各临床教学医院的职能作用,建立规范化培训、轮转制度,多方面促进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7篇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

(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

(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

(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

(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

(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

(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五、总结

总之,在我们数年的口腔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学讲座较少、临床实习考核制度不严谨、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足和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系统数量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坚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实践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覆盖面广,操作内容繁多,动手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在医疗服务行业中主要以临床操作为主,这就决定了口腔实验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手段。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由口腔医学生到口腔医生的不可替代的最为关键的环节[1]。因此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4年开办“口腔医学”专业十多年以来,在不断进行摸索改革,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口腔医学系研究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做到将基础理论学习与操作技能锻炼有机结合。具体方法包括:实验实训课的改革、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的举办、临床见习与实习共4个部分,下面笔者就这4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1实验实训课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口腔医学专业是一个要求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密切结合的学科,因此我系在实验实训课的改革中保证理论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验实训项目和实验实训课时,加大实验实训课时比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项目和时间,还使学到的技术得到及时的练习和强化。同时我们在实训材料上也进行了改革,例如在《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雕刻实验实训课中,学生先通过视频演示学习石膏牙体雕刻技术,然后再加上老师的进一步示教和分步指导,学生掌握了牙体的解剖形态后,需要自己动手进行石膏牙体的雕刻,为了让初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反复练习牙体的雕刻,我们把石膏换成了肥皂,由于肥皂取材方便、质地较软,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成本,还有利于激发初学者的雕牙兴趣,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有了一定的雕牙技术后,再换回石膏牙的雕刻,这样学生就会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实验实训室的开放

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实验教学不再单纯是验证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的手段,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借此,我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采取了每周定期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实训室,并安排教师进行辅导的方法,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在实验实训室实践操作的时间,还缓解了实验实训室短时间内集中上课的压力。

2.1过去学生只有在上实验实训课时才能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操作,按照实验实训授课计划,学生集中在很短的时间段内上实验实训课,实验实训室设备超负荷运转,如牙科综合治疗椅、牙科高速手机等,极易造成设备损坏。而大部分时间学生进行理论课学习,实验实训室资源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每周定期开放实验实训室,显著的提高了实验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在实验实训室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往往会出现操作时间不够,无法完成实验实训项目的情况,例如口内的Ⅱ类洞型制备、口修的全口义齿制作等,由于受设备的影响学生又不能带出实验实训室进行制作,往往出现学生为了尽快完成实验操作而导致实验作品差强人意。实验实训室开放后,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实训室完成实验实训项目的操作内容,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重复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加强练习,提高熟练程度,为以后进入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以往有的专业主干课程仅在所学专业理论的学期同时开设,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往往无法胜任各种临床实践操作,因此,在实习前让学生在开放的实训室里,互相检查,将自己的角色融入到医生和患者中来,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态度积极主动,在这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反复进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牢记实训要点,从而有效提高其操作能力。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年的实习期,从学校的实验室到临床门诊,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因此我们安排学生在临床实习前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模拟培训,安排老师为学生具体讲解在临床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在牙科综合治疗椅上进行一系列的口腔技能训练,如口内的超声波洁治术、窝沟封闭术,口修的印模制取、牙体预备等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共同出现的问题统一讲解,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个查找原因,使学生逐渐适应医生的角色,为进入临床打下扎实的基础。

3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的举办

近几年来,我系为促进学生上实验实训课的积极性和提高技能水平,每年的上半年都举办口腔医学技能大赛,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不同,比赛分年级进行,大一比赛内容是石膏牙的雕刻,大二比赛内容是26牙Ⅱ类窝洞制备和11牙上颌中切牙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同时我系还从口腔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中选拔出2名学生参加当年举办的全国口腔技能大赛。对口腔医学生开展口腔技能大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学校师资的教学能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去年的7月份,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口腔技能表演赛暨第十三届“日进杯”全国口腔技能大赛中,我校口腔医学专业2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口腔技能表演赛牙体制备组个人一等奖、“日进杯”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牙体预备组二等奖、优秀奖,窝洞制备组三等奖、优秀奖;指导教师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的可喜成绩。

4临床见习与实习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口腔医院进行课间见习,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同时更好地熟悉医疗环境。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年的实习期,在实习期间,实习学生既是医生又是学生,因此我系领导和老师定期到实习医院走访,加强与学生和实习医院的沟通,与实习医院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建立考核机制,不论在哪一个科室,都有出科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创新能力。去年年底,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成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口腔医学专业现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为了迎合学校发展,我系研究了一系列新的项目建设方案,具体包括:建设校内口腔医疗培训中心、建设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校企合作、设立订单班培养模式。我们期待这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会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春庆,刘冰华,韩俊岩.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104.

[2]张瑞,刘政江,徐江.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的优化措施[J].农垦医学,2009,31(1):92-94.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实践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覆盖面广,操作内容繁多,动手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在医疗服务行业中主要以临床操作为主,这就决定了口腔实验教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手段。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由口腔医学生到口腔医生的不可替代的最为关键的环节[1]。因此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4年开办“口腔医学”专业十多年以来,在不断进行摸索改革,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口腔医学系研究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做到将基础理论学习与操作技能锻炼有机结合。具体方法包括:实验实训课的改革、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的举办、临床见习与实习共4个部分,下面笔者就这4个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1实验实训课的改革

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口腔医学专业是一个要求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密切结合的学科,因此我系在实验实训课的改革中保证理论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验实训项目和实验实训课时,加大实验实训课时比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项目和时间,还使学到的技术得到及时的练习和强化。同时我们在实训材料上也进行了改革,例如在《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雕刻实验实训课中,学生先通过视频演示学习石膏牙体雕刻技术,然后再加上老师的进一步示教和分步指导,学生掌握了牙体的解剖形态后,需要自己动手进行石膏牙体的雕刻,为了让初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反复练习牙体的雕刻,我们把石膏换成了肥皂,由于肥皂取材方便、质地较软,还可以回收利用,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成本,还有利于激发初学者的雕牙兴趣,学生经过反复练习有了一定的雕牙技术后,再换回石膏牙的雕刻,这样学生就会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在这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实验实训室的开放

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实验教学不再单纯是验证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的手段,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借此,我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采取了每周定期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实训室,并安排教师进行辅导的方法,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在实验实训室实践操作的时间,还缓解了实验实训室短时间内集中上课的压力。

2.1过去学生只有在上实验实训课时才能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操作,按照实验实训授课计划,学生集中在很短的时间段内上实验实训课,实验实训室设备超负荷运转,如牙科综合治疗椅、牙科高速手机等,极易造成设备损坏。而大部分时间学生进行理论课学习,实验实训室资源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每周定期开放实验实训室,显著的提高了实验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在实验实训室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往往会出现操作时间不够,无法完成实验实训项目的情况,例如口内的Ⅱ类洞型制备、口修的全口义齿制作等,由于受设备的影响学生又不能带出实验实训室进行制作,往往出现学生为了尽快完成实验操作而导致实验作品差强人意。实验实训室开放后,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实训室完成实验实训项目的操作内容,学生还可以在课余时间重复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加强练习,提高熟练程度,为以后进入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以往有的专业主干课程仅在所学专业理论的学期同时开设,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往往无法胜任各种临床实践操作,因此,在实习前让学生在开放的实训室里,互相检查,将自己的角色融入到医生和患者中来,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态度积极主动,在这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反复进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牢记实训要点,从而有效提高其操作能力。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年的实习期,从学校的实验室到临床门诊,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因此我们安排学生在临床实习前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模拟培训,安排老师为学生具体讲解在临床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在牙科综合治疗椅上进行一系列的口腔技能训练,如口内的超声波洁治术、窝沟封闭术,口修的印模制取、牙体预备等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共同出现的问题统一讲解,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个查找原因,使学生逐渐适应医生的角色,为进入临床打下扎实的基础。

3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的举办

近几年来,我系为促进学生上实验实训课的积极性和提高技能水平,每年的上半年都举办口腔医学技能大赛,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不同,比赛分年级进行,大一比赛内容是石膏牙的雕刻,大二比赛内容是26牙Ⅱ类窝洞制备和11牙上颌中切牙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同时我系还从口腔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中选拔出2名学生参加当年举办的全国口腔技能大赛。对口腔医学生开展口腔技能大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学校师资的教学能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去年的7月份,在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口腔技能表演赛暨第十三届“日进杯”全国口腔技能大赛中,我校口腔医学专业2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口腔技能表演赛牙体制备组个人一等奖、“日进杯”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牙体预备组二等奖、优秀奖,窝洞制备组三等奖、优秀奖;指导教师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的可喜成绩。

4临床见习与实习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在这基础上我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口腔医院进行课间见习,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同时更好地熟悉医疗环境。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年的实习期,在实习期间,实习学生既是医生又是学生,因此我系领导和老师定期到实习医院走访,加强与学生和实习医院的沟通,与实习医院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建立考核机制,不论在哪一个科室,都有出科考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创新能力。去年年底,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成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口腔医学专业现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为了迎合学校发展,我系研究了一系列新的项目建设方案,具体包括:建设校内口腔医疗培训中心、建设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校企合作、设立订单班培养模式。我们期待这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会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春庆,刘冰华,韩俊岩.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104.

[2]张瑞,刘政江,徐江.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的优化措施[J].农垦医学,2009,31(1):92-94.

口腔实习计划范文第10篇

由于本科生实践教学时间为10个月,即占用综合科椅位时间为10个月(期间每个学生实际在综合科时间为8个月,分批外派到其他科室实习2个月),为保证科室全年的运转,该科室除承担本科生教学外,还承担包括研究生等其他层次的教学任务。研究生每年2月入科,次年1月底出科,共12个月。教学组围绕本科生实习周期一年一换,每年6月到位,次年5月底随本科生完成实习而结束该轮教学任务,教学组长时间又单独安排。下面结合学生、教师的“大综合”情况,以2010年1月~2011年8月时间段为例,说明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

首先,每一年新成立的教学组在6月份入科,因为本科生进科时间为8月份,所以有6月、7月两个月的“磨合期”,这段时间主要带教对象为已于2月份进科、此时已有一定基础的研究生,带教压力相对较小。在“磨合期”教师熟悉彼此、熟悉带教模式,为8月份本科生进科做准备。其次,采用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实习的方式。本科生8月份进科之初,对诊室环境、接诊要求、治疗技术等都比较陌生,与已学习半年的研究生混合安排,采用四手操作的工作方式:研究生既可帮助监督本科生临床操作,减少医疗差错风险,减轻带教老师的压力,又锻炼了教学能力;与研究生一起上临床,又可以激发本科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兴趣。第三,在每年的2~5月份,特意安排下一组的组长早于教学组其他人员进科,跟随上一组“观摩”带教,在上一组于5月份带教任务完成后,6月份随着下一教学组的入科,开始接手组长工作。这有利于带教模式的传承,并在此基础上每一届教学组不断创新,保证每一届学生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从目前已毕业的2005级和2006级两届学生的反映以及对毕业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通科培养模式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有利于学生树立口腔整体观念。在临床教学中,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在接诊后对患者进行全口检查和全面规划,而不是仅仅关注主诉牙,同时适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由此不断强化学生整体口腔的观念。其次,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学生对患者进行全口检查后,就需要根据全口情况的轻重缓急制定系统治疗计划,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计划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临床思维锻炼过程[3]。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整合。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是分不同学科来学习的,临床实践如分科太细,显然缺乏一个各专业知识的整合过程。第四,有利于解决实习生诊室患者少的问题。从大环境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要求亦有更高希冀,有时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实习生患者少的问题已成为各医学院校学生实践教学中难以回避的矛盾[4]。而通科培养模式从内部挖掘病源潜力出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矛盾。例如,在综合科完成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下一步的全冠修复就顺理成章了;而拔牙后的患者,约复诊进行修复治疗可弥补修复患者来源的不足。有上述各种类型的患者,至少牙齿洁治方面可比较容易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在就业方面,鉴于大环境对口腔全科医生的需求高涨,经过通科培养的学生到工作单位后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5]。总之,通科培养模式使学生出科时能更好地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临床操作更加规范全面,并能够完成口腔常见病种的诊断和序列治疗,对较疑难病例也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诊治。

一般认为,教学相长是带教对教师的积极意义。因此,从带教老师的角度,可促进带教老师对本专业的学习,防止知识老化。而参与通科培养模式的教师,由于和其他专业的教师共同带教,还要经常进行科内会诊,意外的收获是促进了跨专业的学习与密切合作。特别是对于长期在口腔专科医院工作的教师,长期从事自己的小专业工作,对口腔医学其他专业的进展往往了解不够,而参与通科培养模式的教学工作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不少完成带教后的教师感言:收获大,愿意将来有机会再次带教。这个过程有利于师资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广东省口腔医院作为以临床为主的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培养临床操作能力强、适合口腔临床需要的临床医生是其医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医院优质的临床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和病源)是医院教学管理部门重点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传统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以分科实习为主。分科实习的益处很突出: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某一专科操作的强化训练,诊疗技术掌握快,如连续一周重复拔阻生牙操作,学生的拔牙水平可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提高。这符合人类学习的规律。此外,多数口腔医学院校有自己的口腔专科医院,口腔医院分科较细,分科实习模式符合口腔医院的分科建制,方便安排,且有利于降低口腔专科医院的教学成本。但分科实习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中很容易受专科思维的局限,对学生实习中各专业的知识整合不足,毕竟患者不是按课本的专科来生病的。而且目前的就业环境对口腔全科医师的需求也较高[6-7]。提出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进行通科培养主要是基于传统分科实习模式的不足,同时充分发挥医院各科室专业间良好的协作传统[8-10]。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并非完全所谓通科,而是兼顾上述人类学习的规律,在实习的前3个月采取了类似分科实习的分专业接诊患者,尽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得到某一专科操作的强化训练,且事实证明了这一做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否则,因口腔各专业的操作各具特色,可能今天做了口腔修复的操作,才有一些体会,之后较长时间没有这方面操作,刚积累的经验又被慢慢淡化了。

上一篇:幼师实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实习计划审批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