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9 11:22:58

酒店规划设计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酒店;规划设计;功能布局;荣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业迅速兴起,酒店已然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标志。荣成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县级市,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荣成酒店紧靠海边旅游度假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广大宾客前来入住。要想实现荣成酒店的更进一步发展,应对酒店进行科学的布局和规划,从而使其成为荣成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一、酒店规划设计概述

近年来,我国酒店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酒店规划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不足[1]。酒店规划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城市规划、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果不能着眼于酒店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规划,就会影响酒店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例如,在对酒店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如果不懂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就容易设计的餐厅面积比客房面积还要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进行酒店规划设计时,应以酒店管理科学作为理论指导,从酒店内部的服务设施、餐厅、厨房等功能布局到酒店外部的装饰、环境、建筑等都要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增加酒店的吸引力,促进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来说,我国各地发达城市都有较为成功的旅游酒店,例如广州的花园酒店、北京的长城饭店等,荣成酒店的规划设计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结合当地靠海的特点,加强功能布局,从而促进荣成酒店的不断发展。

二、酒店规划设计要点

1. 酒店选址

酒店选址是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正确的选择酒店位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而酒店选址至关重要[2]。通常来讲,酒店应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市中心、火车站、码头等地区。酒店选址不同也决定了酒店的服务类型不同,商务型酒店适宜选择在交通较为发达的市中心商务地带,这里人口较为密集,四通八达,适合商务谈判。而度假型酒店就比较适宜在旅游度假区设立,这里风景优美、环境适宜,非常适合游客在此居住游玩。荣成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游客络绎不绝,因而荣成酒店选择靠海建设,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荣成酒店东北方向鸟瞰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荣成酒店东北方向鸟瞰图

2. 酒店定位

酒店在选址之后,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特点和市场环境条件进行清晰的定位。通常来说,酒店定位包括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和文化定位等三个方面的定位。市场定位是指酒店应把握市场的方向,合理的确定市场客户群,拉动人群进行消费。功能定位是指酒店应结合自身和当地的实际特点,确定自己是何种类型的酒店,为什么类型的人服务等。文化定位是指酒店应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打造自己的文化内涵。因此,酒店应明确自己的服务目标和发展方向,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酒店还应明确当前市场的发展方向,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酒店推销的产品,积极打造酒店的品牌文化。面对日益激烈的酒店竞争,酒店高层应加强自身的定位和规划,凸显自身的优势,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 酒店档次和规模的确定

酒店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合理的确定酒店经营的档次和规模。有的酒店追求不高,仅仅要求卫生、安全和舒适即可,该酒店规模也不必太大,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即可。有的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要求较高,不仅要追求酒店的奢华,还应树立酒店的特色文化,充分满足社会高层人士的需求。在进行酒店规模确定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房间和餐厅的数量、面积以及室外环境的布局和协调性等。

4. 酒店营运规律

酒店不同于商业大厦或办公楼,酒店本身具有服务性特点,因而掌握酒店的营运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酒店在进行规划和布局过程中,应对客人的活动路线具有清晰的了解,有些入住客人通常进入大堂之后要先进入前台进行手续的办理,然后再进入到客房,而对于非入住客人更倾向于直接进入酒店的娱乐场所,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以大堂为中心,其他场所围绕大堂,这样可以减少客人的麻烦,也利于酒店的美观和方便。

三、酒店功能布局

1. 酒店布局原则

在酒店进行功能布局时,应切实满足以下布局原则:第一,酒店功能布局应充分满足客人的需求[3]。酒店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对酒店进行功能布局的目的是切实满足客人的需求,因而在酒店布局时,应从客人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布局。例如酒店的入口布局,不仅应设立酒店的主入口,还应根据客人的需求,设置独立入口以及行李出入口。第二,以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原则。酒店进行功能布局时,应切实保证员工和客人互不干扰,让员工和客人的行动路线分开,互不干扰。第三,酒店功能布局应切实促进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酒店应将前台和后台分开,前台主要负责接待客人,而后勤部门应尽量不占用客人的活动空间。

2. 酒店公共场所布局

在对酒店内部公共场所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到宾客和员工的活动路线。其中,宾客分为入住宾客和非入住宾客,在功能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宾客的不同需要。入住宾客通常要到前台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而非入住宾客通常直接进入到酒店的餐厅、康乐场等区域,在进行路线布局时,可以将不同游客的路线分开,设置不同的出入口,方便不同宾客的活动,使其不能相互干扰。员工路线的布局应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应将员工活动路线和宾客活动路线分开。通常来说,大堂是客人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大堂的设计应充分体现酒店的档次,充分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给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酒店,电梯的设置也要进行员工电梯、货运电梯和客用电梯的分类,使活动互不干扰。

3. 酒店动静部分

酒店在进行功能布局时,还应进行动静部分的区分。动的部分包括餐厅、娱乐场所、大堂等,是员工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这些区域应尽量设置在较低层次,方便宾客的就餐和活动。而酒店静的部分主要是指入住宾客的客房,应尽量与餐厅和大堂隔开,保持较为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充分满足客人休息的要求,而且在原则上这些区域闲人免进。

结 语

本文主要以荣成酒店为例,浅要分析探讨了酒店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布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逐渐兴起,酒店行业在我国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强酒店的规划设计和功能布局,有利于当地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君.关于度假酒店的建筑和规划设计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11):87-87.

[2]蔡鹏.关于度假酒店的建筑和规划设计[J].中华民居,2011,(9):12-13.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功能发挥;植物搭配;人文环境

以东南亚建筑风格为基础,结合本地气候、人文风貌,引入现代生活中心设计理念,突破常规的办公的概念,创造出新型的生活中心的建筑形式。绿地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北面,消防车道两侧。北面绿地处宜种植长青乔木,配以灌木,南面绿地宜以草地为主,点缀落叶乔木。绿地率在整个建设项目中整体平衡。

一、景观规划理念

在环境景观设计中,以不同类的空间和气氛来定义场所,布局运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手法进行空间处理,强调互相间组合联系,形成完整的结构;惯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旅游的活动需要,提供不同性质、功能、尺度的休闲活动空间;在景观配置方面,需要以景观生态的理论为知道,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设计优化的人工植物群,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各种形态,、形式,最大限度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要结合现代的文化气息,以现代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艺术等现代科技理论来研究人们生理、心理到审美的各类活动。设计中融入人的感情。心理向导,创新改造文化、感知兼有的景观。

二、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度假酒店整体环境设计最主要的特色是采用“场所精神途径”的景观规划手法,进行空间的分隔、及创造,同时以景观生态的理论进行指导。根据各绿地所处的位置、性质、功能的不同,从绿地的使用对象出发,考虑进行绿地空间的分隔,通过所创造的不同气氛来定义不同性质的空间形态。

2.1 “一心一轴”的功能结构

根据度假区地形,把功能区分为沿南北向的纵轴,酒店布局于此东面,形成了本度假区旅游中心游客散集点,同时把酒店塑造成旅游的地标性建筑物。

2.2 发挥“一中心”功能设计

由于“一中心”大型建筑物在景区内,那肯定不能影响景区的整体性,同时又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此因,规划“一中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建筑以东南亚文化为依托,采用外廊式建筑,百叶式白色外墙,还原最自然的风情,给人以随性、热情奔放的感觉。材料上多运用自然的原木色,大多为褐色等深色系,继承了自然健康和休闲的特质,大到空间打造,小到细节装饰,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手工艺制作的崇尚。

2.3“一轴”沿途景观设计

绿化景观设计”在强调“景观、人文功能”的同时更要重视生态绿化对道路本身通行功能的影响。本方案以发掘和完善道路的使用功能为前提,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景观的组织和排列,保证行车视线的安全,在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者在其中的感受,从图案的变化和景观元素的排列上防止给人带来疲劳感,增加一路的感官效果(如图)。

2.4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在两侧用地性质及规划尚不完全明确。绿化景观设计需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当道路两侧出让地块性质明确、开始建设时,就要根据道路周边地块不同用地属性创造各个段落富有个性的特色主题景观,使得周边地块与道路景观相互交融。

景观大融合性: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对现有场地中景观元素的保留利用,挖掘现有场地中景观元素的特色对其加以提炼,形成高度融合的景观。诚然随着区域的发展,这些环境元素的功能必定随着区域城市化的进程而逐渐消亡,但我们可以通过景观手段对其进行保留演化,使其不同时期的景观都是与环境相得益彰的。

景观可识别性:设计注重度假氛围的营造,从植物的选择、种植方式、图案的设计包括周边景观的引入等方面来设计这个板块。为了突出度假的休闲型,林下的灌木用简洁而色彩稳重的块状种植方式,与贯穿始终的飘带模纹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景观效果更具活力。

三、植物配置

度假区环境绿化非常好,而酒店成片的绿地却很少。规划后营造的绿地应与现有山地绿化相互协调。现状大树立地条件都比较差,有的处于道路边缘而屡受损害,而有的则处于农居包围之中而不见阳光。现状大树及大灌木在改造过程中应保留,以大树为中心辟出一定范围的绿地予以保护。

入口:将现有沿路密集的中层植物疏减下来,使视线通透,地被以书带草、兰花三七作底。

溪流两边点植山樱、喷雪花、梅花。在石隙中点植溪荪、石菖蒲、鸢尾、旱伞草、络石、石蒜等,形成具有野趣的溪流景观。主路两侧以无患子作为行道树,道路节点的绿地中栽植枫香、银杏、珊瑚朴等冠大荫浓的大乔木,形成林下休憩空间。酒店别墅院落中栽植腊梅、枇杷、桃、李、石榴、香泡等具有特色的观果树。在靠近山林地带中片植花梅果梅,形成香雪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山林地带以保护为主,对杂乱的植物进行疏理,林下处以沿阶草、中华常春藤、络石、野菊、石蒜和蕨类植物覆盖。

四、结语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天主教为助人明辨是非有“七宗罪”说,这一教诫流传之久远广泛、借用之花样翻新,有着惩恶扬善的明显功效。笔者也来套用此说法,旧瓶装新酒,将酒店规划设计中的诸多“恶行”开列出来,算是一番出于职业意识的苦口婆心的告诫吧。

第一宗罪:酒店规划没有市场依据

如同为父母者在怀胎前后须做些“优生优育”的功课,酒店项目在兴建前也必然要考虑其面世后如何在档次、规模、功能配套诸多方面合乎客源供给状况和同业竞争局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酒店项目方案规划必须有切实的市场依据。

近年来,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餐饮住宿接待设施自然也相应升级换代,投资盖酒店的就多起来。然而有相当多的投资人、决策人在商却不言商,兴建酒店前的市场调研功课不足,“无奈”、“无知”之举俯拾皆是。所谓“无奈”就是受行政干预不得不上马与本地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高档大型酒店,而所谓“无知”就是有些搞煤的搞房地产的挣得大把银子后自我膨胀了,自己不懂酒店也不愿花点小钱(相对酒店投资而言)去请“外脑”做些专业咨询,凭主观臆测、道听途说地逞匹夫之勇,一味要搞本地最大最洋的酒店来彰显自己财大气粗的形象。

此等情况下所建酒店日后的经营局面可想而知了,有的出租率常年在百分之十以下,只好人参卖个萝卜价,经营局面惨淡至极;有的盖起结构框架就扔在那里了,盼着世道好了再做打算。那些沿海的、外向经济活跃的地区也许会随着商务活动规模提升而客源供给渐旺,酒店苦撑若干年后终有柳暗花明咸鱼翻身的一天;而在那些经济活跃度不高的地区,酒店投资回报完全不能指望了。

第二宗罪:由缺乏经验者担纲设计

如前所言,酒店设计是个复杂、高端活儿。从经营功能角度说,酒店建筑集合着多种经营业态,其平面布局和流线设置的专业规律要求是一般设计师所不熟悉的:从工程设备配套角度来说,无论是强弱电、上下水还是空调、电梯,也有着一般工程师所无法掌握的酒店特性要求,从建筑造型和室内装饰角度来说,无论是城市中心酒店型的高层建筑样式还是郊野度假酒店型的平面群落样式,其室内外装饰对文化内涵与流行时尚的传达、对装饰材料经济性实用性的把握,都需要设计师有着极高的美学与商业的素养。

老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不幸的是,笔者看到很多个或巨大或豪华的酒店项目偏偏交与了“没有金刚钻”的设计师。如北京四环路边黄金地段某五星级酒店交与一纤弱女设计师,该女只设计过住宅和商场,毫无酒店概念,又如,承揽某大学配合奥运接待的重点酒店项目的设计团队是一群才出校门不久的学生军组成,这些娃娃或许从来没有进过高档酒店;再如,某市重点酒店项目被指定交与本省设计单位,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设计过高档酒店,但肉一定要烂在自家锅里等等。细究这些怪现象之个中缘由,或是领导指派不得不遵从、或是贪图设计费用便宜、或是设计师听话便于使唤,再者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打着某大牌设计单位或大师名号揽下项目,实际却由几个小字辈操刀,看病时挂的是专家号,来的却是实习医生。设计师不懂酒店运作要求、不懂宾客消费心理,其设计方案就几近废纸。笔者在参与对一些酒店项目咨询评审时,常常感到像是在给旅游院校学生上专业培训课,其累无比。

第三宗罪:功能分区概念模糊

平面布局设计――把酒店各个不同的经营功能处所做合理的空间排布是决定酒店设计成败的最为基础环节。一座高档酒店通常设有接待、住宿、餐饮、会议、娱乐、商场等多样功能空间,有的还拥有会所、公寓、写字间等等。在安排这些业态空间位置时,既要照顾到酒店运营和宾客活动所特有的专业性要求,又要尽量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要表现出一定的艺术处理趣味,这是很考验设计师功力的。

如果设计师没有酒店经验、再加上投资决策人瞎指挥,酒店的功能分区上就充斥着千奇百怪的错误:有的不知“动区”“静区”应当分离,把客房和餐厅、厨房比邻,住客在房里既能听到隔壁推杯换盏的闹腾,就连各色菜肴和油烟味道也一并享用了;有的把会议厅室和歌厅两种完全不同性质场所相连,让西服革履的政务商务与会者抬眼就能看见歌厅里的红男绿女,实在不成体统;更有无知的模仿者到某国宾招待所考察一番后,也硬生生地分栋建客房楼、餐饮楼和娱乐楼,殊不知人家老店改造受原有结构所限,只得另起炉灶地建独立楼宇,4新建酒店若照此方抓药,岂不是东施效颦?既无端地延长了客人的行走距离,还要增加建造地下或空中连廊的费用。

第四宗罪:交通流线不合理

酒店的交通流线从空间位置角度可分为平面流线和垂直流线,从使用性质角度大致可分为宾客流线、服务流线和货物流线。依笔者拙见,酒店交通流线的最基本特征是两条:高效、分道。“高效”与普通道路交通特性无异,要求导向明晰、节点有序、距离尽可能的近便。“分道”则是高档酒店非常在意的专属要求了奔驰宝马和载重大货车农用车在高速路上并驾齐驱,路人不会有什么诧异:倘若酒店里上菜撤盘子的服务员和客人使用同一条走廊会被视为非常低档,而员工与客人同乘一部电梯更属于不能容忍了。正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服务流线、货物流线决不能与客人流线混行和交叉。

设计师在交通流线上犯错误是最普遍的情况,即使是大牌设计师、国外设计师也概莫能外。有的把前台、行李、电梯设计成三角关系,让客人在大堂做“折返跑”:有的把厨房设在远离餐厅、包间位置上,又无专用服务通道,跑菜撤盘子出垃圾都要使用客用走廊,还有把员工食堂和客用会所俱乐部设计在同一通道两侧的,客用区域的专属私密氛围完全被破坏。

垂直交通设计更是“重灾区”。“灾情”一是客用电梯数量不足,十几层楼近三百间客房只有区区两部客梯。“灾情”二是服务电梯数量不足,严重制约客房维护速度;牡丹江某家酒店居然未设服务电梯,员工上下楼、房间送餐、运送布草、清运垃圾都混用客梯。“灾情”三是客房电梯常常被设计成可直通地下车库和后勤区域,既形成不同流线的交叉又对客房层的安全造成隐患。“灾情”四是不为居二层以上的大型宴会,会议厅室设置滚梯或步行梯,三四百人的会议散场后要等几部垂直梯来回运送该是何等尴尬的场面!

第五宗罪:漠视后台区域

酒店人习惯把营业场所叫做“前台”,把后勤场所叫做“后台”。后台区域一般包括工程设施区、厨房和食品加工区、仓储区、管理办公区、员工生活区、洗衣厂、垃圾分拣站等,这些看似不那么光鲜的地方却是对前台

的经营水准和服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酒店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业主方和设计师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对后台区域表现出漠视态度。

漠视表现一:面积给定不足。厨房、仓库、楼层操作问及员工生活区面积缺斤短两是司空见惯的。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偏少的中小型酒店或是改建型酒店,主楼内实在找不出地方就用左近的旧楼改为管理用房和员工食堂浴室,既无室内连廊又无地下通道,很不人道地让着单薄工装的员工在温差较大的室内外奔波,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有消极影响的。

漠视表现二空:间组织无序。后勤区域的各个功能空间排布应当是按“人流”、“物流”两条流线有序展开的。“人流”线就是指员工通过员工出入口――工服房领取工服浴室洗浴更衣到达各自岗位(人店至上岗间还可能要到员工餐厅用餐)这一通常流程,那么工服房、浴室、员工餐厅等功能空间就要按这一流线有序设置。“物流”线是指各类货物通过卸货平台――收货管理――加工、仓储――分发领用这一基本流程,所关联到的采购部、粗加工、各类库房等就应围绕这流线进行安排。

有经验的设计师会仔细了解酒店运作要求、编制相应流程图后再做后台平面设计的,没有经验的设计师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画到哪里算哪里了。

第六宗罪:霸王硬上弓式的改建

酒店改建通常是两种情况,一是原有酒店的改扩建,再一是将其他性质建筑物(写字楼、公寓)改建为酒店,后者尤其要慎重。

酒店建筑的空间尺度、流线组织和后台配套的要求与公寓写字楼是有着巨大差别的。如果非要把原本不具备酒店特点要求的建筑物改成酒店,就要穿墙打洞、抽粱拔柱地对建筑物原有结构进行伤筋动骨的改动;且不说花费是否合算,也不说变更各类手续如何繁杂,单就改造效果本身而言,也好比把“夏利”改成“法拉利”,怎么看也不是那么个东西。北京金融街有家国际连号的著名酒店是拿写字楼改建的,无论怎么精心打理细节,但原有建筑的层高是不能改变的,大堂就全无了现代豪华饭店应有的恢宏气度。北京南城某五星级别酒店也是写字楼改成的,大堂虽器宇轩昂,但楼层里却多有派不上用场而浪费了的垃圾空间,典型的金玉其表败絮其里。唐山某老板要把一座多幢围台的群落建筑样式的公寓改成高档酒店,花钱请设计师做出的平面图到酒店专家那里却无法通过――建筑物内部垂直的、平面的各类交通流线根本就走不通!即使砸楼板加电梯大动干戈地让流线通了,也如同迷宫般左盘右绕。该老板只好知难而退了。

第七宗罪:华而不实的室内设计

在建筑设计师完成酒店平面布局设计之后,室内设计师就要出场对室内空间进行美化、细化的布置和装饰设计了。如果说平面布局是打理酒店的“骨骼架构”,室内设计则是打理酒店的“肌肉皮肤”了,决定着最终展示给宾客的酒店是何样眉目。毫无疑问,酒店空间必须展示出其他类型空间不能企及的、具有文化底蕴和个性风采的华美和精致,但这华美和精致必须和经济性、实用性、亲和性有机结合,否则就是华而不实了。好的设计出品是艺术性和实用性高度结合的“两全其美”,而差的设计出品则偏要整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尴尬来。这样的事例也很多

某省政府下属饭店为迎合官员的气派与豪华,用玻璃和不锈钢材料搞了个四层楼高近1500平米的大堂;气度不可谓不恢宏、材料不可谓不时尚,但温控能耗也不可谓不巨大f诺大的空间里未安排营业功能设施,缺乏明确的酒店属性,像个展览馆或是商场大堂,居停其间的人也会因缺少相宜尺度的参照物、缺少明确的行为理由而自感渺小无助。

某民营企业家为在北京打造一个非同小可的酒店,惊人之举之一就是将厅室墙壁地面不分大小和用途全部铺设同色同系的大理石:笔者走进该店商务中心,看着四周一水儿冷冰冰、光溜溜的大理石墙,感受同样也是冰冷生硬的。

某设计师采用当地“市花”为设计主题,拟将宾馆二十多个宴会厅室都铺设定制的不同“市花”图案地毯,自认为是“既统一又变化”的得意点子:殊不知,当摆上满堂的桌椅,这些高价特制地毯上的“市花”,又能窥出几分原貌呢?

某国际著名酒店对外揽客的卖点之一就是客房主背景墙的花鸟壁纸都是外国大师现场手绘的,每间房各有面貌,绝不雷同!文化感、尊崇感是做足了,但如果我是该店总经理,我只能祈祷上帝每间房每一晚的住客必须绝对是爱护本店一草一木的谦谦君子。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酒店 规划设计 功能布局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酒店规划设计的发展

过去,我国酒店业在建设与改造方面,由于缺乏对酒店专业规划设计的科学认识,没有把这一专业科学摆在应有的位置加以重视,同时也没有强制性规定,并且不具备酒店专业规划设计条件,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等深层问题,造成了酒店业普遍存在非专业规划设计的种种问题:如不懂酒店市场定位与功能配置,使康乐设施面积大于客房、餐厅总面积,前厅面积大于客房总面积,餐厅面积大于客房面积;不懂酒店服务设施与管理效率要求,使厨房远离餐厅或厨房与餐厅不在同一楼层;前厅远离客房或总台不在前厅;还有不懂酒店服务与安全配套设施与规定,使办公、员工设施,消防安全疏散、隔离设施的位置、比例不合理,或者缺件少项等等。加强酒店的规划设计与功能布局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举几类在酒店新建与改造中,由酒店专业规划设计的典型案例:

类型一、经济效益提高型:有家受益酒店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中写到“酒店为全面达到星级标准和保证服务质量,对前厅、客房进行了专业设计改造。改造后,酒店的客房出租率由去年的53%提高到68%,收入提高30%,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可见,酒店专业规划设计能够提高酒店经济效益是不争的事实。

类型二、降低新建酒店投资成本型:有家不大的新建酒店,由非酒店专业规划设计公司设计,投资预算2500万元,后经由酒店专业规划设计公司设计,在不降低档次又提高一个星级并改善部分设施档次的市场定位下进行了二次规划,为该酒店节约了总投资数百万元的资金。这个实例证明,酒店专业规划设计可以为新建酒店节省投资是不容质疑的。

类型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型:有家由酒店专业规划设计新建并且总投资一次性投到位的酒店,开业一年多,不但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申评星级还被评为高分星级酒店。当地酒店业还把该酒店视为专业规划设计的样板。这说明,酒店专业规划不仅仅追求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也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二、酒店的营运规律

酒店,作为有着特殊经营规律和服务特点的企业,其内部功能布局不同于一般的办公楼或商业大厦。它要求从酒店经营的角度去进行功能布局与经营空间的合理规划。它的目的是使酒店既适应宾客需要,又符合经营管理的要求,并且能够发挥酒店各功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投资效益。以下将从酒店管理的角度分析酒店的营运规律。

(一)酒店的活动路线。是指酒店在运作中,宾客、员工、货物等的活动范围和规律。在对酒店进行功能布局时,应综合考虑宾客、行李、货物的活动线和员工进出的活动线,以确定各个部门、功能设施的布局。首先是宾客活动路线。它主要指通常情况下,住客和非住客在酒店内主要的活动范围及活动的一般规律。这个范围包括客房和公共场所(大堂、餐厅、娱乐场所等)。宾客活动路线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入住的客人进入大堂后会直接前往前台办理入住手续,然后进到客房,其后可能到餐厅或康乐等场所。其次是员工的活动路线。主要是指酒店员工工作时的活动范围及场所,酒店内部功能布局必须符合投资及经营要求,合理实用,并着眼于提高工作效率。仍以大堂为例,由于大堂是客人主要的聚散地点,可通往前台、电梯、客房、餐厅、娱乐场所及其他公共区域,并且是酒店给客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因此,大堂的设计要尽可能地体现酒店的类型和档次,满足管理服务的需要。另外,酒店内部功能布局还必须满足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运作要求,应避免员工活动路线和宾客活动路线、货物活动路线等交叉或回流的现象。如果酒店规模较大,可以分别设置客用电梯、员工电梯和货物电梯,使服务工作和客人的活动互不干扰。

(二)酒店的动静部分。酒店在进行内部场所布局时,除了考虑酒店的客人和员工活动的特点外,还需要考虑酒店的动静部分的不同规律。动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的公共场所。酒店的大堂、餐厅、康体娱乐以及其它场所。这些公共场所都是对外开放的,住客、非住客进进出出,一般应设于酒店四层以下的部分。这样的集中布局既方便客人,又便于集中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静的部分主要是指酒店客房所在的楼层。它应该位于酒店四层以上的垂直位置之上,在公共场所之上。为保证客房区域的安静、舒适、安全、避免干扰,原则上除住客和有关的服务人员外,闲人是免进的。

三、酒店功能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从满足宾客需要出发,方便客人的活动。这是酒店功能布局最基本的要求。

从方便住店客人的角度来讲,酒店的功能布局就要尽可能地分别考虑散客和团队客人不同的需求。例如酒店的入口,好的布局应该除酒店的主入口外,还设有团队会议客人独立出入口和行李出入口。又例如西餐厅,布局时就可以进行团队客人和散客的分区,散客区以2人座和4人座为主;团队区以6人座、8人座为主。这种分区既使散客在就餐时不会受到团队客人的影响,又使团队客人就餐时集中在一起,方便其进行沟通和相互照应。

(二)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员工和客人各行其道,互不交叉,就是行李入口也要与客人分开。广州白天鹅宾馆将团体客人入店放在一层,散客放在二层,不论从哪一层进入酒店大堂,都非常顺畅。当客人进入大堂,马上映入眼帘的是前台,当客人在前台办完入住手续之后,顺路进入电梯厅,乘电梯到达所住楼层。而员工,从员工入口进入酒店,第一步打卡,第二步更衣,第三步从员工通道乘员工电梯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员工与客人各自行走,不会发生碰撞现象。我们也看到不少饭店,由于不是专业设计单位设计,在员工通道问题上总是发生交叉。另外,安全通道不仅员工与客人的要分开,同时员工通道也要注意把人与物分开。

(三)利于管理者进行管理。

在酒店的功能布局中,前台和后台这两大管理部分要加以区分。对后台管理部门应该尽量地不占用酒店的有效收益空间。比如,行政管理办公室、后勤部门应尽量与酒店客人活动的前部区域分开,或者安排在不同的区域,以免员工过多地通过酒店的公共区域而影响客人的正常活动,同时保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功能布局是酒店专业设计中的一门科学,有些建筑师设计酒店时虽然也参阅了国家公布的星级饭店评定标准,考虑了酒店应具备的功能和应有的服务项目,但是因为对酒店的营运规律一知半解,对服务项目与功能如何安排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深入研究,对酒店的了解还停留在相对概念化的表层上,所以出现了许多功能布局不合理现象,给酒店经营者造成了难以弥补的遗憾和困难。

许多酒店的总经理常说,“饭店的要害是功能布局的合理,不合理后患无穷”,这话说得一点不假,一家酒店功能布局不合理,不仅是客人不方便,给酒店带来的问题也会不计其数。酒店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国外酒店规划设计已形成专业化并由专业设计公司完成。因此,我认为我国要成立自己的酒店设计机构来解决酒店的专业规划设计问题。由专业酒店设计机构来承担酒店的设计任务将使我国酒店业避免出现长期以来在酒店建设或改造项目中屡见不鲜的“遗憾”。

参考文献:

[1]袁宗堂.从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看酒店的专业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1.10.17.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总体规划综述;环境策略;总体布局;交通设计;建筑塑形

一、项目总体规划综述

规划设计项目洪泽湖旅游度假酒店位于洪泽县西北洪泽湖畔,距新城市中心2.7公里。洪泽湖环境秀美、物产丰富,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规划用地位于洪泽县西北角,地处由苏北灌溉总渠从城市中分离开来形成的半岛的西南部。该项目地块南北最大进深220米,东西长约670米。将项目选址设在距城市不远的半岛,可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当地旅游产业,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酒店单体工程占地191.7亩,内部规划设置有别墅14栋,客房297套,总建筑面积为28319平方米。酒店的定位是属于集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旅游度假及会议度假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四星级度假酒店。

二、环境策略

规划用地环境资源优越,植被丰茂、湖水澄清、空气清新,环境储备极为丰富且极具特色,是动中取静的理想度假环境。酒店的设计以尊重自然资源的理念开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尽量保持其自然地貌;其次是利用地形高差并加以改造。酒店的设计在水平方向伸展开来,并随地型错落,自然铺陈,最终隐于浓郁的林木之中。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并重,场区内的树木基本都被保留并加以规划利用,这成为酒店溶于自然的见证和伙伴,这是规划设计的亮点。

用地北侧的洪泽湖是度假中心的主要环境依托,“水”也成为景观设计的重点。用地东侧的林地、广场成为第二个景观要素。这个靠近城市的岛,在树林的掩映下成为远离喧嚣的独特环境,是第三个主题。度假中心内部环境也是以呼应这三个因素为核心。通过不断变化的视线走廊,将水主题和林主题相互衔接,移步异景成为主要的设计方法。

三、总体布局

设计中充分利用地形东西长,南北短,将景观视线走廊作为布局的主要因素,使每一栋建筑面向湖面成为观赏湖景的最佳点。在总体布局上,强化了以洪泽湖为主景点的酒店,将其主体作为南北主轴,而由庭院、树林、活动场地组织成自由流畅的东西轴。南北轴通过广场、酒店庭院、观景台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湖面,充分体现了酒店的核心地位。东西轴则由别墅式客房庭院、酒店庭院、树林、游艇俱乐部等有机的组成了内部景观。强化的酒店建筑和流畅的东西轴充分体现建筑融合环境的设计理念。建筑群沿湖依次布置,酒店客房区和别墅客房区,连接成片又各自成区,宽敞的湖面和小溪在视线中不停交错中成为相互呼应的美景,建筑高低错落掩映在树林及湖水之间。

总体构思,全盘布局使建筑融入自然成为设计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经反复论证酒店主体建筑的形态雏形以树枝般的伸展,并围合成庭院的布局,成为度假酒店在地形与方位上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享受景观的最佳选择。

建筑溶于自然环境而环境渗入建筑空间之中,庭院空间的设计方式便成为应运而生的选择。半围合的院落空间介于自然景观与建筑空间之间成为一种过渡,其自身也成为丰富变化的再造景观。

在酒店设计中将中西餐厅、商业区、康体区和娱乐区与大堂区共同形成一个标志性体量,设在中部。客房区位于大堂两侧,通过水平方向联系,最大限度降低客房对大堂造型和大堂高度的限制,并设计成为一个标志性区域。客房分前后两个部分,中间设有庭院,二层以连廊联系两部分客房。

四、交通设计

8~12米宽的滨湖路是连通半岛与城市的唯一通道。度假酒店的主要对外道路路宽规划设计7米,设有一处停车场,提供旅游大巴、自驾车泊位和一处临时停车场,并提供出租车泊位。沿湖道路路宽4米,是串接各主要景点的通道。景点内部设置各种汀步和林间小路以做联系。

五、建筑塑形

在当前流行文化泛滥的今天,建筑风格的定位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满足现代功能设置及建造方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文化传承和地域、空间的特质。因此设计之初就确立了重视地域文化、地理特色和自然环境融合的设计风格,使人获得愉悦的自然归属感和超乎想象的环境体验。

通过对建筑自身及环境的解读,在几轮方案造型的比较之后,最终确定了淡雅、现代,又有旅游特色的建筑风格。建筑形体水平蜿蜒消融于环境之中,大出檐、低明度、低色度的瓦屋顶,纵横搭配高低错落,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在垂直方向形成丰富的变化,使得酒店部分建筑形态清新、典雅又不失变化。大进深的阳台在阳光下形成深深地落影,产生强烈的虚实变化。外墙下半部分饰以带内倾角粗砺毛石墙和深色粗骨料涂料,上部分用浅色细骨料涂料,门、窗均以深绿色铝合金打造。酒店面向湖面的部分设置了一个大平台,丰富了空间层次。

六、结束语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85-02

1 风景名胜区酒店设计的基础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由于其具有稀缺的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所以选址于风景名胜区的酒店多以度假酒店为主。这些酒店乡旅游者传达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风景、历史文化等。

2 风景名胜区酒店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国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度假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改变了到景区“到此一游”的心态,选择“住下来”、“静下来”,风景名胜区酒店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大量的度假酒店建成开业。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国人只接受以豪华酒店为基础的度假生活,慢慢市场也在不断差异化发展,形成了以国际化酒店为主,本土特色酒店为辅,加上部分传统疗养院、农家乐等,度假酒店市场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天然景观资源的稀缺性,风景名胜区酒店的限制与其优势一样突出:

2.1 《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河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

2.2 传统风景名胜区内基础设施较为缺乏,尤其是酒店为了更好的景区资源往往选址于自然风光的险峻地段。而度假酒店所要营造的舒适的内部环境,无不建立在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基础上。这样就会形成比城市酒店大很多的建造及运营成本。

2.3 风景名胜区的酒店往往由于场地及环境限制,规模及体量都不会太大。而这种规模的限制往往会给酒店经营成本、服务动线带来很大挑战。

3 风景名胜区酒店的规划设计手段

正如一位前辈所说“没有枷锁跳不了舞”。正是因为风景名胜区内资源的稀缺性与种种限制,使得风景名胜区内的酒店设计在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等因素后往往能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酒店。在此,笔者将以中青旅庐山白云山庄为例,浅谈一下规划设计手段。

庐山白云山庄位于庐山牯岭镇西部的白云观峡谷内。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自古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冬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白云观峡谷内,地势较为陡峭,平均宽度75m,最宽处160m,最窄50m,峡谷全场1.3km,高度落差200k,基地总面积为66733m2。根据庐山规划管理部门对庐山风景区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并参照景区景观控制和规划的发展要求,将庐山白云山庄设计成为庐山风景区内首个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

3.1 重拾人文精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自从1895年,英国人李德立以特殊手段从清政府手中租借到庐山牯岭的大片土地。他把租到的土地进行规划,在上海、汉口等地的外文报纸上进行销售。之后,外国人纷纷来此安家,庐山便形成了英、美、法、德等不同风格的别墅群。如今高空鸟瞰东谷的别墅区,1895年的设计格局,仍保持完好。老别墅是庐山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庐山白云山庄的建筑风格在设计伊始就是我们考虑的根本因素。是采用类别墅的欧式建筑风格还是采用谦和的中国建筑风格?最终,位于山谷中的“白云观”遗址以及谷中飘渺的白云说服我们重拾传统人文精神,营造一个“隐”在山谷中的酒店(图1)。

3.2 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的采集与提炼

项目设计一开始,通过对场地的深入踏勘和对庐山千年传统文化的整体梳理,我们采用与庐山现有老别墅群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采用传统的设计手段,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白云观峡谷景观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需要充分利用同时更需要保护的。充分保持生态环境特色,在整体上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及室外空间的着重考虑,采用当地民居的院落布局、石瓦及石墙等材料,来表现建筑的地方味及开放性。

3.3 布局――依山就势,顺气而为

白云观峡谷距牯岭正街2.2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7'50"一115°57'19"、北纬29°33'54"一29°33'33",地形为恐龙状,平均宽度75m,最宽处160m,窄处50m;峡谷全长约1.3km,水平直线距离1000m;峡谷最高点绝对标高989.000m,最低点绝对标高804.520m,纵坡坡度达200‰,两侧山坡坡度30°-40°。

建筑的平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内各个部分的使用功能的需要及开发者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合理的空间划分,创造出完整而合理的空间形态。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保留原有的两处白云观及白云深处历史遗迹及金钱松(尽量保留,实在无法避让则采用就地移植的办法)的同时,选择在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的峡谷中段布置酒店的主要配套设施,客房则沿等高线层层跌落布置,并且客房最高点屋脊设计标高低于酒店入口大堂的设计标高,保证了大堂等配套设施视野范围的完整性(图2)。设计中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布局、总量设定及建筑面积的分配,同时在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上也充分考虑了峡谷地形的独特性,依照山势地形层层跌落布置,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

建筑主体沿山势采用“之”字形布局,其中对公共部分与大堂部分分别采用不同规划策略:

3.3.1 公共部分――轴线强化入口关系

轴线是传统建筑布局的典型手法。通过轴线可以支配总体配置方式,创造出对称或均衡的群体组合。庐山白云山庄的公共部分以大堂部分为轴,左右两翼分别布置休闲健身与餐饮会议功能,均衡布局,同时强化了酒店的主入口(图3)。公共部分建筑地下室部分主要由设备用房构成。地下一层层高为3.6m,主要为对外服务的SPA部分及内部办公和设备用房(设有变电所、水泵房、消防水池、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等);一层层高为5.5m,设有西餐厅、ktv舞厅、室、会议室及厨房等;二层入口大堂部分层高6.4m,作为酒店的入口大堂,大堂部分挑空,形成12m高的入口空间,气派的大空间营造出5星级酒店的形象,在大堂两侧分别布置了酒店的中餐厅和泳池健身中心,使用便利。三层设计为酒店配套的迷你酒吧与多功能厅,多功能厅面积440m2,同时设置大面积的室外露台,拥有最好的视野。

3.3.2 客房部分――庭院围合,互相渗透

客房部分以庭院作为主题,把传统院落空间运用现代手法重构。客房部分通过酒店大堂南侧的电梯与廊道与酒店公共部分相连,随着不同的地段分段错落布置,内部相互连通。客房部分分为三个大区,其中大堂与客房一区、客房二区成半围合态势,面向中央庭院区;客房二区与三区另合出客房庭院区。这样的规划布局,以富有古典浪漫主义境界的现代山水情怀,无论大堂、餐厅、健身、客房都与庭院景观相伴。

3.4 形态――协调与融合

建筑在形态上强调两个重要特性:一、与庐山自然环境及已有建筑风格的协调。二、新颖现代的鲜明个性。因此,建筑整体仍采用庐山景区普遍的低层坡屋顶形式,传统的园林式布局,而使用新的造型组织形式和大量传统材料,体现建筑和谐的美学艺术。

在屋面形式的选择上,采用坡屋面为主,以达到排水快、渗漏少的目的。由于建筑整体的“之”字形布局,建筑总长两百多米,我们采用流畅的屋脊线,而通过建筑与地形的巧妙融合,屋檐的重叠伸展,使建筑完美的融合与环境之中。屋檐及山墙檐口挑出外墙较宽,一般达750-800mm,以避免雨水淋湿墙面;少量设女儿墙的屋面内天沟除采用明排水落管外,鉴于女儿墙的泛水和顶部是雨水最易渗入墙体的薄弱部位,因而全部使用涂塑铁皮进行遮罩和封闭。

在建筑立面上,由于采用了现代的单元幕墙系统和整洁清晰的立面线条,建筑的造型充分体现出时代感。而石材瓦屋面、毛石基座、墙面颜色等民居颜色的同时使用,又令建筑带有浓烈的地域气息。

3.5 景观――对地形的呼应

在酒店景观设计方面,采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利用山间溪流营造水系,结合酒店景观服务廊道,形成回廊九曲,庭院深深的效果,正是“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园林景观。建筑单体的设计上,通过组织建筑出入口、室内空间和室外景观,为建筑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组织室内的外部景观是其中的重点,而门窗、露台及庭院的使用为其提供了条件(图4)。

场地标高依据地形总体走势,设置0.3%~15%的坡度,且设有排水系统,便于场地内排水和防止积水。依据场地地形,入口大堂为最高点,大堂室内标高为5.500相当于绝对标高916.000m。室内与室外自然地坪的高差(主入口处)600mm。大堂与客房围合而成两个内院,内院采用平被式竖向布置,便于景观与建筑紧密结合。为遵循“人往高地走,水向低处流”的自然环境规律,在设计中全方位的以排为主、以防为辅、排防结合的防水设计原则,完整建立从屋面至地下的排水系统。由于环境湿度大和排水量不断蒸发,设计对房屋防潮的注意力大于防水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十分独特的。场地内建筑两侧山坡上新砌两条排洪沟,排洪沟宽0.8m,深0.2m;排水高度每隔2m设置跌水或陡槽。设计中在外部标高大于内部标高的用地边界处,设置高于区外标高0.6m的挡土墙,并在挡土墙外侧设置排水沟。车行道路路面纵坡坡度结合庐山道路实际,坡度介于6%至15%。在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坡度大于8%的步行系统设计室外台阶。

4 结语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度假酒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建设,植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对于提升区域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型度假酒店而言,通过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酒店的品质层次,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多样的商务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景观设计也已经从单一的园林规划转变为生态、地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规划设计门类。因此,在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规划设计时必须将植物物种、空间、人们精神追求等多种因素充分融合到景观设计中,从而达到最优质的景观设计。本文将从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原则以及植物景观设计两个层面出发,分析和研究在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节,从而为实际的度假酒店景观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2 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理念基本出发点

大型度假酒店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除了满足现代生态学、美学以及人们精神追求之外,还能够将酒店整体与景观文化已经相互结合,从而达到入住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同时能够满足商务交流。因此,在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时,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设计工作。

第一,突出地区特色。不同城市的环境不同,对于一些大型连锁度假酒店,可能在酒店建筑等的设计风格上相同,但是在景观设计时,必须要根据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采用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及地方材料的选用进行特色的景观设计。

第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景观设计时应当将景观设计的内容与人们的基本精神需求相吻合,使得人与自然在形式及内容上形成相对统一的局面。

第三,注重生态建设。在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建设,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相互交融,发挥景观植物的空间效应,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具有时代感。大型度假酒店所承接的业务基本以现代商务产业交流为主,因此,在景观设计时不能过分的依赖于传统设计理念,而应当将时代特色的设计内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共,彰显酒店整体的时代活力。

3 大型度假酒店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是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景观设计较为倚重的内容,并且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搭配以及空间结构规划能够有效的体现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与当前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吻合。植物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不同植物在叶相、季相、色差、空间高度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完成较好的景观设计必须能够有效的把握各种植物的基本特点,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3.1 植物的种植原则

植物的种植原则是景观空间设计、物种配比等各方面的依据,大型度假酒店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根据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进行植物种植。第一,注重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通过不同物种的相互组合,使得整个景观设计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林木的生长习性,形成乔、灌、地被、草的多层次,常绿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的多样绿化景观;第二,塑造多变景观。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以人为本,注重不同空间设计带给人们心里的感受,因此,必须从整体出发,将植物景观设计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创造出丰富的植物空间围合形态;第三,提升景观空间文化品位。除了客观的景物搭配,对于大型度假酒店而言,必须注重植物景观设计所带来的文化品位,通过植物配植和群体寓意,强化园林空间的景观感受,从而使得客观的景物搭配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3.2 树种的具体选择

对于大型度假酒店而言,在景观设计中树种选择非常重要,作为高大植物,能够首先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并且是整个区域空间的主要填充。同时,因为不同树种的植物季相、颜色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必须从酒店的自身定位出发选择合适的树木。在树种选择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树种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例如南方的树木应当以棕榈、榕树等为主,而北方则主要以高大松柏等常青树为主,当然不同地区所耐生的树种不同,要根据酒店自身规划而选择;第二,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结合。通过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能够有效的体现景观设计的时间性,使得整体景观每天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强调近期与远期兼顾的绿化效果及特色景观空间的形成。在这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一般大型的度假酒店在树种上以亚乔木、花灌木为主,体现酒店良好生态环境效果,而地被树种则以叶色苗木和花灌木为主,形成局部大片色块,体现亮丽的植物图案线条美和韵律美。当前广泛应用的树种有:桂花树、杜鹃、金叶女贞、红花继木中小苗、金边黄杨、小叶女贞、红叶石楠、香樟、广玉兰、红枫、樱花、大叶栀子花、茶花等。

3.3 植物配置的原则

当前大型度假酒店在景观设计时对于植物的依赖性要强于建筑的依赖性,一方面,植物景观能够体现酒店的生态性,另一方面,植物景观的修建及养护成本要远远低于建筑景观。在植物的配置是,要充分展现具有特色的植物材料,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花卉树木,有机的组合,合理的搭配,并形成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景色独特的景观。另外,要通过植物变化、统一、平衡协调和韵律等配置原则进行搭配种植。根据不同的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要求,把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树种、花木的植物有机组合,并且绿,化布局有规则而又丰富变化,以取得整体和谐,春、夏、秋三季有花,冬季有绿的开朗空间。

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景观与酒店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效果的特色,在总体植物配置上,应当采用自然式植物配置手法,通过散植、丛植、孤植、混植等不同的配植方式,力求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变化丰富的植物生境,强调不同的植物造景。同时,利用具有丰富的姿态、季相等观赏特性,创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和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达到良好的生态绿化观赏效果,使植物巧妙与地面铺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4 结语

通过植物景观的有效设计能有有效的提升酒店的特质,特别是生态景观设计理念为主的今天,利用植物的空间、季相等不同特点进行有机组合,能够保证酒店设计的整体特色,并且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张明. 酒店建筑,城市商业景观设计的亮点[J]. 上海商业,2009,5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8篇

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庐山白云山庄的建筑风格在设计伊始就是我们考虑的根本因素。是采用类别墅的欧式建筑风格还是采用谦和的中国建筑风格?最终,位于山谷中的“白云观”遗址以及谷中飘渺的白云说服我们重拾传统人文精神,营造一个“隐”在山谷中的酒店(图1)。

2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的采集与提炼项目设计

一开始,通过对场地的深入踏勘和对庐山千年传统文化的整体梳理,我们采用与庐山现有老别墅群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采用传统的设计手段,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白云观峡谷景观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需要充分利用同时更需要保护的。充分保持生态环境特色,在整体上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及室外空间的着重考虑,采用当地民居的院落布局、石瓦及石墙等材料,来表现建筑的地方味及开放性。

3布局——依山就势,顺气而为

白云观峡谷距牯岭正街2.2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7′50″—115°57′19″、北纬29°33′54″—29°33′33″,地形为恐龙状,平均宽度75m,最宽处160m,窄处50m;峡谷全长约1.3km,水平直线距离1000m;峡谷最高点绝对标高989.000m,最低点绝对标高804.520m,纵坡坡度达200‰,两侧山坡坡度30°-40°。建筑的平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内各个部分的使用功能的需要及开发者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合理的空间划分,创造出完整而合理的空间形态。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保留原有的两处白云观及白云深处历史遗迹及金钱松(尽量保留,实在无法避让则采用就地移植的办法)的同时,选择在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的峡谷中段布置酒店的主要配套设施,客房则沿等高线层层跌落布置,并且客房最高点屋脊设计标高低于酒店入口大堂的设计标高,保证了大堂等配套设施视野范围的完整性(图2)。设计中进行了合理的功能布局、总量设定及建筑面积的分配,同时在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上也充分考虑了峡谷地形的独特性,依照山势地形层层跌落布置,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建筑主体沿山势采用“之”字形布局,其中对公共部分与大堂部分分别采用不同规划策略:

3.1公共部分——轴线强化入口关系轴线是传统建筑布局的典型手法。通过轴线可以支配总体配置方式,创造出对称或均衡的群体组合。庐山白云山庄的公共部分以大堂部分为轴,左右两翼分别布置休闲健身与餐饮会议功能,均衡布局,同时强化了酒店的主入口(图3)。公共部分建筑地下室部分主要由设备用房构成。地下一层层高为3.6m,主要为对外服务的SPA部分及内部办公和设备用房(设有变电所、水泵房、消防水池、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等);一层层高为5.5m,设有西餐厅、ktv舞厅、室、会议室及厨房等;二层入口大堂部分层高6.4m,作为酒店的入口大堂,大堂部分挑空,形成12m高的入口空间,气派的大空间营造出5星级酒店的形象,在大堂两侧分别布置了酒店的中餐厅和泳池健身中心,使用便利。三层设计为酒店配套的迷你酒吧与多功能厅,多功能厅面积440m2,同时设置大面积的室外露台,拥有最好的视野。

3.2客房部分——庭院围合,互相渗透客房部分以庭院作为主题,把传统院落空间运用现代手法重构。客房部分通过酒店大堂南侧的电梯与廊道与酒店公共部分相连,随着不同的地段分段错落布置,内部相互连通。客房部分分为三个大区,其中大堂与客房一区、客房二区成半围合态势,面向中央庭院区;客房二区与三区另合出客房庭院区。这样的规划布局,以富有古典浪漫主义境界的现代山水情怀,无论大堂、餐厅、健身、客房都与庭院景观相伴。

3.4形态——协调与融合建筑在形态上强调两个重要特性:一、与庐山自然环境及已有建筑风格的协调。二、新颖现代的鲜明个性。因此,建筑整体仍采用庐山景区普遍的低层坡屋顶形式,传统的园林式布局,而使用新的造型组织形式和大量传统材料,体现建筑和谐的美学艺术。在屋面形式的选择上,采用坡屋面为主,以达到排水快、渗漏少的目的。由于建筑整体的“之”字形布局,建筑总长两百多米,我们采用流畅的屋脊线,而通过建筑与地形的巧妙融合,屋檐的重叠伸展,使建筑完美的融合与环境之中。屋檐及山墙檐口挑出外墙较宽,一般达750~800mm,以避免雨水淋湿墙面;少量设女儿墙的屋面内天沟除采用明排水落管外,鉴于女儿墙的泛水和顶部是雨水最易渗入墙体的薄弱部位,因而全部使用涂塑铁皮进行遮罩和封闭。在建筑立面上,由于采用了现代的单元幕墙系统和整洁清晰的立面线条,建筑的造型充分体现出时代感。而石材瓦屋面、毛石基座、墙面颜色等民居颜色的同时使用,又令建筑带有浓烈的地域气息。

3.5景观——对地形的呼应在酒店景观设计方面,采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利用山间溪流营造水系,结合酒店景观服务廊道,形成回廊九曲,庭院深深的效果,正是“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形成“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园林景观。建筑单体的设计上,通过组织建筑出入口、室内空间和室外景观,为建筑提供舒适的使用空间,组织室内的外部景观是其中的重点,而门窗、露台及庭院的使用为其提供了条件(图4)。场地标高依据地形总体走势,设置0.3%~15%的坡度,且设有排水系统,便于场地内排水和防止积水。依据场地地形,入口大堂为最高点,大堂室内标高为5.500相当于绝对标高916.000m。室内与室外自然地坪的高差(主入口处)600mm。大堂与客房围合而成两个内院,内院采用平被式竖向布置,便于景观与建筑紧密结合。为遵循“人往高地走,水向低处流”的自然环境规律,在设计中全方位的以排为主、以防为辅、排防结合的防水设计原则,完整建立从屋面至地下的排水系统。由于环境湿度大和排水量不断蒸发,设计对房屋防潮的注意力大于防水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十分独特的。场地内建筑两侧山坡上新砌两条排洪沟,排洪沟宽0.8m,深0.2m;排水高度每隔2m设置跌水或陡槽。设计中在外部标高大于内部标高的用地边界处,设置高于区外标高0.6m的挡土墙,并在挡土墙外侧设置排水沟。车行道路路面纵坡坡度结合庐山道路实际,坡度介于6%至15%。在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坡度大于8%的步行系统设计室外台阶。

4结语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核,以现代规划理念推动风景名胜区酒店的选址与布局,以现代空间手法表现酒店的景观与形态,强化地域特色,实现风景名胜区酒店的发展。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9篇

按照酒店的设备、服务、管理、规模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星级酒店评定标准》是评定星级度假酒店依据,其中五星级酒店是最高级别,硬件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齐全,是住宿、会议、商务活动、购物、娱乐活动中心。

五星级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其核心部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以黄岛索非亚大酒店的设计为例:

1.对基地的分析及总图布局

1.1 基地状况:

黄岛索非亚大酒店位于青岛开发区滨海大道,与大海一路之隔,地处黄岛商务中心区的滨海部位,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1.2总图结构设计

总图设计是建立在对基地的充分解读之上的,设计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布局,在控规的基础上,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一栋拥有两座垂直与海面的塔楼,使得城市的视线通畅,与北面的城市空间更加协调。同时经营管理上更具灵活性,而且创造了一个具有场所感的空间。

公共区域被安排在拥有三层退台的裙房中,围绕一个中空的中庭布局。一个有着临海前厅的大型多功能厅置于两座塔楼的中央部位,围绕中庭布置餐饮与会议功能的各种餐厅和多功能厅。客房则以面向景观的床作为中心布置。整个建筑高度控制在60M以内,以保证本项目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轮廓线。

1.3总图交通流线设计

酒店的交通流线需要提供一个人行与车行考虑完备的设计,一个安全到达的成熟的流线安排。一般的设计要点在于酒店的车道入口、停车场、大堂入口与上下客区域等,这些地方需要提供足够的细节与设计的舒适性,以提供给客人一种回家般的自然感受。比如路沿石需符合无障碍设计、花坛、各种标识等需要考虑引导性,车行道路与步行道路尽量分开,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

货物出入口设置在隐蔽的地方,避免与客人的车辆发生交叉,卸货区位于地下室,通过两部货梯通往各个公共楼层。

2.公共部分

酒店的公共部分一般指客人可以随意活动的公共区域,包括大堂区、餐饮区、会议区、娱乐区等等。公共区域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客人对酒店的整体印象。

2.1大堂设计

大堂设计包含了一系列的空间感受设计,是酒店设计的核心部分,入口处需要设计成宜人的尺度,给人回家的感觉,客人进入后,行李员服务台应在便捷、隐蔽的位置,在前台处提供等候区,前台与通往客房的电梯需要便捷明确的通道。围绕大堂公共空间还需要设置礼宾部、商务中心、公共电话、公共卫生间、大堂吧等等设施,并且设计一个可以同时满足早餐需要的全日餐厅。

索非亚大酒店的总台设计于大堂中轴线上,距离东西两侧均有直观性和直达性,中轴线两侧布置大堂吧和公共休息区,与塔楼连接处设置两处自动扶梯,联系负一层和二、三层。提供有效的垂直交通。通向负一层为娱乐、水疗区,通往二楼则是多功能厅和各种多功能厅。为了加强中轴线的视觉及空间的冲击力,中轴线上设置一椭圆形穹顶,光线由三楼顶部倾泻而下,给大堂带来空间和光影的变化。

2.2餐饮区

餐饮区一般由中餐厅、西餐厅、各种风味餐厅组成,提供与众不同的用餐体验,空间设计上需要体现具有想象力的一种独特性。大堂的酒廊需要提供一种类酒吧的风格,而中餐厅则需要完整的空间,风味餐厅则是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或者提供一个特殊的餐饮文化。

索菲亚酒店设计了一个直达的二层的扶梯,通往餐饮区,内设面朝海岸线的西餐厅,两侧布置中餐厅和风味餐厅,提供豪华自助餐和展示厨房。

酒店还单独设置了一个多功能厅,可以举办公司的庆典或者酒会活动,有着单独的交通系统。

2.3客房区

五星级酒店的客房部分要求宽阔而整体;布置要求是:豪华、舒适而温馨。设计客房开间10.2米、进深4.2m(轴线),层高3.6米,卫生间分干、湿两区,面积大于普通要求的8平方米。

除了标准客房之外,还设计了行政套房和经理级套房和一部分无障碍客房。

围绕客房服务的房间有管房布草、行政酒廊等功能房间和区域。索菲亚酒店设计了832间海景客房,最大的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并且在客房的布置上将床正对景观海面,给客人提供一种极致的海景体验。客房塔楼均呈V字形展开,并且在每个外窗做了转折处理,引导视线方向朝向更好的方向,即使最靠北侧的房间也能够拥有很好的观海景观。南端套房更是拥有平行海平面的景观。第十五层设置了一个行政酒廊。总统套房设在第十六层,也可以在南端贯通两层形成拥有无限海景的跃层套房。

2.4娱乐休闲区

地下一层为半地下层,提供ktv功能,设置超市与各种包房。同层还借助半地下层的采光通风,设置健身中心一处,提供康体健身、游泳、水疗等功能。

室外的景观设计体现海滨色彩,人工沙滩和草地、水池喷泉等设置使得酒店景观格调清新明快。

3.后勤部分

酒店的后勤部分一般包括行政办公区、后勤支持区、厨房和食品加工区、仓储区、员工生活区等,这些平时不为人知的地方,却是整个酒店管理运营的核心部分,前台的经营水准和服务质量都由这里提供培训和控制。

3.1行政办公区

行政办公区分为前台办公区域和后台内部办公区域,前台办公又包括办公区和支持区。支持区包括财务、行政办公、接待、销售与宴会办公等等。其中前台办公室最主要的场所,需要设置隐蔽的、与公共流线完全分离的交通流线,以避免穿越前台。

后台办公是员工活动的集中地点,包括员工的单独入口、人事部、制服发放处、更衣室、医务室、培训室、安保及消防控制室、监控室,还有和主厨房靠近的员工厨房和员工餐厅。后勤办公区域是不易被注意但是很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流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办公区的各个功能空间应当按人流有序布局。人流线就是指员工通过员工出入口―工服房领取工服―浴室洗浴更衣―到达各自岗位(入店至上岗间还可能要到员工餐厅用餐)。

3.2后勤支持区

后勤支持区是保障酒店各种硬件正常运营的部分,功能包括了工程部、维修部、收发区与卸货平台、灯光控制与调光、暖通空调及电气设施、给排水与室外维修设施等等。

度假酒店与商务酒店相比,需要更多的工程与维修设施。附属收发设施包括了储藏区、瓶罐清洗、垃圾回收、布草存放等设施,酒店还设计了应急发电机房。

物流线是指各类货物通过卸货平台―收货管理―加工、仓储―分发领用这一基本流程,设计时也许充分考虑。

3.3厨房与食品加工区

后厨区域是酒店设计的难点所在,酒店的功能复杂,各种公共空间连续贯通,后厨区则需要将各种服务通廊隐藏于复杂的动线交通中。

再设计中,我们将厨房区分类,干货储备、各种粗加工主厨房设置在负一层,高低温冷库也在负一层集中设置,并留有通道通往地上各个公共层面。地上的风味餐厅、中餐厅、西餐厅、多功能厅均单独设置厨房,进行简单的精加工处理,以提供便捷的供餐服务,并适当的设置展示厨房。

4.设计总结

通过设计黄岛索菲亚酒店,可以总结出以下十点:

1)以人为本,酒店需要提供温馨的家的环境,而不是纪念性建筑的空间。

2)流线设计是核心问题所在,需要安排住宿、餐饮、会议、娱乐、后勤等互相冲突的流线并且处理好之间的联系。

3)一个尺度宜人的大堂是给客人的第一印象。

4)独具匠心的餐饮区可以为客人带来难忘的就餐体验。

5)温馨舒适的客房是酒店主要的盈利点所在。

6)提供快捷的垂直交通,每个功能区交通便捷。

7)提供一个标准多功能厅,并单独设置会议入口。

8)为办公区设计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而且合理安排流线。

9)后厨充分考虑各种流线关系。

酒店规划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酒店建筑;山水风景区;特色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长假制度的实施,国内外旅游人数大幅增长,旅游市场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模式逐步向度假旅游模式转变。国内针对度假旅游市场的酒店随之逐渐增多,而针对高端休闲旅游的特色度假酒店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一个类型。目前,随着城市商务型酒店数量的增多,相比度假型酒店来说,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如何做好度假酒店的设计工作,体现地方的特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项目概况

某山水风景区度假酒店,总占地面积74470 m2,总建筑面积为33131m2,其中酒店主楼为25142m2,别墅区为10289m2。客房区顺应高差,主力客房布置于接近道路的低位,以此加强人住的便利性。本项目方案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将客房分为普通客房和高级套房及别墅,并且将客房区置于远离喧闹的大堂与干道的纵深区域,其中别墅位于视野最为开阔的场地后区,大堂接待及公共服务区则位于场地前方,以便于餐饮娱乐功能的对外开放(图1)。

2 总平面布局

山水环境下的总平面布局,相对于平原的二维关系来说,多了高度这一维度。除了可以采用水平方向上传统的分散式或庭院式布局外,还可以利用标高来划分各功能区域。例如可以通过标高把公共区域和后台服务部分分开。最普遍的处理方式是将服务人口设于较低标高处,与服务空间直接连接,而不需要直接服务的公共空间因此就可以位于后台服务空间之上。即使在相对平缓的场地,通过加强坡地本身的戏剧性效果,这种方式在分割公共和服务区域方面也很有效。

本项目基地处于南侧有交通干道。因此,总平面布局根据坡地高度及亲水距离进行设置,将场地分为前、中、后三段区域,前区为大堂及公共服务区,中区为集中客房区,后区为别墅区。三段区域通过一条Z字型的盘山车道连接,这样既满足了各区车辆的可达性,又可满足消防的需要。

由于前区面积狭小,如不做任何处理,将大堂接待!后勤及停车等功能安排在此,会造成交通拥挤和混流,使客人对酒店的印象和空间体验大打折扣。因此,方案借助此处场地的高差,将入口广场向上抬一层,并向道路上空挑出,交通干道及酒店车行人口从广场下方穿过,同时将停车场布置于广场之下的空间。这样既可以将进出酒店的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分开,还可以让酒店的大堂、餐厅视野更加开阔,使游客的视线可以不受任何遮挡地鸟瞰前方水景风光。对布置在酒店中段区域的主要客房区,客房区,依照各组团规模、位置以及道路关系,将其灵活划分为4个组团,采用分散与院落混合式。各组团客房结合场地坡度及水景进行布置,充分利用山水建筑常见的接地形式,形成层层叠叠及进退有序的特色空间序列。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保证了每一间客房能充分享受到自然风光,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吊脚与退台空间作为各组团的设备、景观等功能区域。度假别墅集中设置在场地后区,此区域离大堂及人口较远,视野更开阔,环境更幽静。

3.2 流线设计

山水风景区度假酒店针对客人的交通流线设计,可根据地形选择曲折车行道、电梯、楼梯等适宜原始地区的立体流线方式,这有助于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提供更加个性的路线和行进体验。

本项目方案根据地形采用水平及竖向多维度设置交通流线,将人行、车行及后勤流线分开,各自拥有独立的人口。客人进入酒店大堂登记之后,行李就可以通过盘山而上的电动车送至各客房区,而客人可以通过内部流线前往目的区域:各个客房区与公共服务区域主要通过塔式电梯与空中走廊的方式连接。这些塔式电梯及空中走廊主要位于酒店总平面的中轴线附近。因此,公共交通客流不会对各组团内部的交通流线产生干扰,保证了各客房的安静环境。

3.3 形体与空间

特色度假酒店为人们提供一种亲近自然、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场所其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会给旅客带来最为直观的感受和印象。设计者利用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基地外部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山水结合的场地关系可以实现这种特色。

山水地形本身具有丰富的高差与景观层次关系。因势利导地利用原始地形作为建筑形体的骨架,再对场地杂乱无序的局部进行调整。以此可创造出丰富变化的形体及景观空间。因势利导地利用地形.不但可以减少土方量,减轻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能让酒店的整体与起伏的山势相呼应,使酒店融人到自然环境中,仿佛酒店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

本项目的大堂空问建筑位于场地中轴前方、采用多层大空问坡碌顶造型,并借助场地标高将大堂向上抬高、增强其标志性。入口前通过退台柱水化解突兀的高差变化游客从纷观水池中间的踏步拾级而上、大堂缓缓地从水面浮出,呈现在游客而前。

酒店客房的没计完全忠于地形变化,建筑被当做地形变化的一个延伸。客房部分建筑采取沿等高线半的覆土的方式建造,呈现出伏层退台的效果。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场地的真实性,又将场地特色延伸到建筑体量上、使客房区的形体空间都富有鲜活的个性。

别墅区位于场地标高最高处,此处视野开阔,远离前区的哈闹。别墅采用坡尾顶造型,利用传统山水建筑接地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韵味。别墅内最大的特色,是在平行于景观面的位置设置了无边界温泉游泳池,客人以一边享受上门的温泉SPA服务,一边欣赏宜人的自然风光(图2)。

3.4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宜就地取材,当地材料可以成为感知洒店特色与地域义化内涵的有效媒介。客人,可以对近处材料的质地、纹理、颜色等属性进行触摸与观察,通过这种视觉与非视觉的感受,逐渐建立并强化人们对酒店特色的深层体验。此外,位于山水风景名胜区的度假酒店,常位于离城镇及原料采购地较远的地方,直接导致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的上升。使用当地材料不但能降低其成本,还容易找到熟悉这种当地材料并熟练运用安装技术的当地工人。

本项目选取当地常用的灰色毛石、灰色青瓦、杉木和陶等材料与现代的钢材、玻璃搭配,使其与基地秀丽的山水风光相得益彰,并彰显出地域特色与优雅品质。

3.6 景观设计

对于山水风景区的度假酒店,最大的挑战在于对场地坡度与高差的处理。设计者可以将这种挑战变为一种优势,利用场地来制造景观。从标高较高的建筑向外看,景观不易受较低标高处建筑的遮挡;而从场地外较低标高处看酒店建筑,层层叠叠的酒店建筑也可以成为一道独特的人工景观。酒店在整个场地景观环境中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可以增强建筑与景观的交融性。

4结论

近年来,随着休闲度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度假型酒店也迅速发展。然而,不少度假型酒店只是一味模仿国外成功案例,导致其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无法充分侄释山水风景区的特色。山水风景区度假酒店设计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理论。本文结合实例项目,对处于山水风景区的特色度假酒店的建设背景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国平,康迪国际酒店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5

[2]王奕,酒店与酒店设计[J].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上一篇:管理学常识范文 下一篇:公司信息化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