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17:29:34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 质疑 解难

一、前言

基于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这个思想,我经常专门搜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我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通过激烈的情感碰撞,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提问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不懂敢于经常性的向老师提出解答,老师在学生不断的提问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实践举例

经过我长期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质疑解疑”的实践做法: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

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

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

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

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

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当我正式讲读此篇课文时,学生是带着预习时的这些问题来认真听讲的,我在讲解中注重相关问题的解答与分析,由浅入深的讲解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通过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在我解答的基础上和自己理解中进行归类,大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课文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每篇文章的题目,好比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入手,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来捕捉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有效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及快速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一:如教《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课文全文的主题及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二: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

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

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思考,在思考的不断深入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及心境写的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出一个什么样的意图,理解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

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

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大家谈了这样的看法:

1.把榕树的近景、远景交织在一起,更能突出榕树的与众不同;

2.把这句话加在近景的描写中,写法新颖,巧妙地把近景和远景融合在一起,远中有近,近中有远,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为前面有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的描写:“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所以有“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的话,文章前后照应。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质疑解疑的乐趣。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和学生根据这几点来具体进行分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掌握理论联系实践,从大量的课文实践分析中休会。作者创作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想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意境,通过分析大量课文,让学生从中积极的找问题,发现问题(规定学生一篇课文要提出不少于五个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再总结出问题解决方案后。再经由我根据学生总结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分析,经过此类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对新课文的阅书上、理解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当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会先站在作者角度去思考、去分析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文章主题要表达什么等。当我是讲解时,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与掌握。所以我向大家推广我的一点体会,希望能给小学生教育事业出点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2篇

如何找到这个切入点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备好课;二是选择合适的方法。

1 备好课是前提也是关键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前,老师要对课文内容做充分,透彻的理解,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根据教学目标,要把教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创设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把自己"消化",整合"了解知识通过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试想一个没有认真备课,没有充分挖掘文本思想内涵的人,怎么能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到这个切入点呢?虽然现在不少老师手头也不乏优秀教案。但无论它多么优秀,如果没有经过"消化,整合",只是一味地机械照搬,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空架子,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静下心去,走入文本,走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在那与文章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心灵的震撼再走出来的时候,我想这个方法已经找到。如何切入文本,已经成竹在胸了。

2 找到切入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1 把题目作为切入点。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待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新闻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目切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太阳》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质疑,"太阳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同学们读得积极、投入,讨论得也很热烈,把太阳的特点了解得很清楚,还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感受。可谓侃侃而谈,但是始终不偏离主题,理解很透彻。我想都是切入点找好了,一下子就把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了,老师和同学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又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我首先让学生围绕题目进行质疑,其中有一个孩子说:"杨氏之子是谁?课文为什么用杨氏之子做题呢?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马上投入到读书和学习中,并围绕题目进行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课文就是围绕"梁园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来写的,并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聪慧,巧言对答。不仅解决了刚才提出的问题,还明白了写人的方法。这就是把题目作为切入点,进行有效学习的例子。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学习效果特别好。

2.2 也可以从内容入手,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关键语句进行质疑,使他们投入到有趣的阅读中去。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你们有不懂的问题?"这时,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他们说:"老师,作者当时都饿晕了,为什么不拿红旗换面包呢?"有的还煞有介事地说:"面包店老板为什么不要新大衣,而要国旗呢?要件大衣还能穿呢!"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契机来了,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何愁问题不能解决?

2.3 还可以抓重点词语,进行词语搭配。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月球之谜》这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填空:( )的月光,( )的遐想。在这个词组上展开想象,想象月光的美好景象。为下文的教学做铺垫。还有《草原》,( )的草原,( )的人。让学生填空,再围绕这两个填空来组织教学,学生很容易抓住文章中心。

2.4 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想象,以此为切入点,丰富内容,深悟感情。想象是创造之源,研读文本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可以进一步丰富文本的意蕴而想象创造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不断涵泳改思的审美历程,如学习《七颗钻石》这课时,让学生想象七颗钻石从水罐跳出来以后,一股巨大的清流又新鲜的水流从里面涌出。这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草绿了,花红了,树木又茂盛地长出来了。鸡鸭成群,孩子们在树下快乐地玩耍,老人在树下乘凉,啊!多么美好的情景,多么美妙的感受。孩子们都被他们描绘的情景所感染。在描述中感受激情,在激情中感受爱。他们体会到只有爱才会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这不正是这个童话要揭示的内涵吗?而想象的过程又是那么的美妙!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这不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吗?

2.5 以课文的中心句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是一首诗画龙点睛的词语,文眼则是一篇文章的一两个关键句子,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条理地进行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如在讲《桂林山水》一课时,初读课文后学生就会马上找出那个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围绕中心句让学生围绕"甲天下"展开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因。从而能顺利地完成整个课堂教学任务。这就是文章的精妙所在,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就抓住了理解课文的金钥匙,教学导读也就是起到了去繁从简的效果。又如《赵州桥》一课,也可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理解、感悟,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进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又如在教学课文"真情的回报"时,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这也正是文章的中心句。接着,学生又分别从"诚实的劳动""难忘的翔与爱意"两方面入手,找出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研究后,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正是因为孩子的诚实才换来别人的关怀与爱意,文章的主旨被学生一语道破。再如在教学《桃林那间小木屋》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在那儿,我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并以这句话作为切入点,贯穿文章的始终,把在桃林中发生的一切都与这句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结构比较零散的一篇文章就被这个中心句紧紧地连接起来了。

2.6 从文章的疑点切入。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有时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疑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单刀直入提出疑问:文章结尾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红锈的鱼钩上会闪射出光芒吗?为什么它闪烁出金色的光芒呢?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很快从阅读中发现,课文写的是炊事班长如何照顾生病的小同志的事。内容没有写鱼钩闪烁出光芒,却是通过围绕鱼钩写的几件小事,反映炊事班长忠于革命,热爱同志,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由此切入从而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

此外,还可以在拓展对此中找到切入点,寻找教学契机。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3篇

朗读;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81―0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些教师无视教材中的生成因素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状态,死抱教案,控制课堂,不敢或不愿直面学生的“节外生枝”,让学生按既定“路线”被动学习;或对价值判断不分主次、疲于应付;或听之任之、无所作为。这些现象都是与新课改精神不相符的。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为此,笔者将多年探究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四方面策略与大家分享,企望共勉共进。

一、自读自悟促生成

在一次上《金色的鱼钩》的公开课时,笔者尝试“抓住核心问题”长文短讲。开课伊始,给学生观看了几个红军过草地的影视片断,让学生“尽情读四次吃鱼汤的文段,感悟老班长的所做所为”。十几分钟后,笔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学生交流,没想到学生不仅找出了感人的句子,还读出了涌动的情感,交流中,更是对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赞叹不已。这堂课让笔者受益匪浅,其实教师可以抛却一切束缚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使课堂呈现出自由陈述的浓浓氛围,听到耳目一新的独特见解。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展现生命的色彩,这难道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吗?

二、驰骋思维促生成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只要我们在课文问题设计上摒弃 “答案惟一性”,多设置一些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设计:“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出阐述。有的认为,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却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就没有个性,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该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该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这里,学生之所以能萌发如此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答案迥异的见解,完全是因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一方强劲的催化剂,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三、朗读体验促生成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学习)经验和亲身经历来感受语言文字,在真切的感受活动中获取信息,受到启迪。

1.有声朗读体验。对于一些情感性和美感性很强的课文,笔者常借助情境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情境,走进文本,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描写荷花姿态的一段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赏图听文――配音范读――配音朗读――朗读评比――赏图品读,在这样一个激情朗读的过程之后,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角色朗读体验。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与其重复繁讲,不如改变学生的阅读角色,让学生以文中主人公的身份,进入到角色所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真切体验。

四、智慧引领促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要丰富,要能煽动起学生的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方面要抓住闪光点“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随机评价的手段“适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抓“争论”促生成;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抓“错误”促生成;当课堂发生意外时,抓“意外”促生成。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成性;核心素养;质疑;意外生成;个性阅读;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83-02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捕捉课堂教学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然后进行判断、甄别、整合,顺学而导,顺学施教,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破预设的目标、计划的限制,因势诱导,真正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目标。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在课堂中有意识地抓住“意外的通道”,捕捉“美丽的风景”,运用教学睿智,采取科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课堂充满活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在质疑中生“景”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也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质疑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一般说来,可分为:表层质疑、深层次质疑和联想质疑。

表层质疑,较为肤浅,简单,最能激发整体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我根据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课题会提出哪些疑问呢?”学生稍加思索,纷纷发表自己的疑问:有的说,鱼钩为什么闪着“金色”?有的说,文章不会是写鱼钩而是写人物吧?有的说,鱼钩上一定有感人的故事吧?……我根据学生的质疑情况对学生说:“你们一定最想知道的是鱼钩上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课题开始设疑,让学生有了悬念,再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的“生成”就有了目标。

深层质疑,它与读者的能力和感悟程度有关。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在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第2、3自然段“总―分”特点后,学生质疑:为什么标题叫《桂林山水》应该是先写山后写水,而在课文中则先写水?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次游览如果乘车去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乘船呢?最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来观赏时作者是坐船来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所以先写水,后写山。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深层质疑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高。

联想质疑是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区别、迁移,从而产生的质疑,它凭借文本又高于文本。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者在学生读完全文后质疑:假如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中间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踊跃回答,通过这样的质疑让学生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贵有疑”,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疑、爱疑,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教师,标新立异,独劈蹊径,反常规地质疑,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把握学生的提问,在学生的质疑中捕捉到课堂生成点。

二、在意外中生“景”

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都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学了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部分内容后,一名学生阴阳怪气地说:“英子好没礼貌哟,连声‘谢谢’都不说,就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同学们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就像炸开了锅。见此情景,我一点儿也没有责备他,稍加思索,趁热打铁抓住这一意外的生成点,让学生拓展想象:假如你是英子,会说些什么?教室里马上举起了许多小手,有的说:“英子会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的掌声拯救了我,让我重树了理想’。”有的说:“英子会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的掌声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有的说:“英子会说,‘感谢同学们,是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成功和快乐’!”……个个发言都有礼,接着我又说:“假如你是英子班上的同学,会对她说些什么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我会对英子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的说:“我会送给她一副对联:‘信心、决心、恒心,心想事成;朝气、勇气、灵气,气贯长虹’!”有的说:“我会对英子说,‘遇上困难,决不屈服’!”……学生们的想象如此丰富,还恰当地运用了对联、名言,感悟多么深!

这些通过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在合作探究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表现出的“节外生枝”,教师是随时可遇的,如果能准确、及时、合理地利用这些生成资源,课堂就会出现亮丽的风景。

三、在个性朗读中生“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历久弥新,个性化朗读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重视个性化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90%以上的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知―理解―共鸣―内化”,体现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个性化朗读占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再见了,亲人》,我先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亲人”?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们是“亲人”?如果只把目光集中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上,学生很容易理解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其实,作者一个重要的用意是告诉读者,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相关资料来体会。如,“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伤员在您家休养”,“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大嫂冒着危险去挖野菜,是因为志愿军长期吃不上蔬菜。……最后同学们很有感慨地说:“志愿军叔叔为朝鲜人民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大娘、大嫂、小金花为志愿军付出了那么多,是志愿军叔叔的亲人!”最后,我让学生带着亲人离别时的那种感情读文,很多同学流出了眼泪。一节课下来,学生沉浸在感人的意境中,意犹未已。课堂上的朗读给予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望。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读细读,读出个性化,读出“语文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在阅读体验中生“景”

所谓“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整个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都要积极参与提问、调查、实验、质疑、解决问题、承担责任和构建意义等各个环节。科学家研究表明:当我们用眼睛看,我们只能记忆10%;当我们用耳朵听,我们只能记忆30%;当我们身体经历,我们就能记忆80%。可见,体验比看、听效果更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体验中对文章所述内容等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升。体验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读写训练教学时运用甚广。教学《秋天》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秋天的魅力,首先把孩子们带领到秋天的原野上游玩、欣赏。回到教室后,教师让他们谈出各自的体会,这时,学生的话匣子便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看到了涨红了脸的高粱,笑弯了腰的稻子;有的说,看到了果园里瓜果遍地;还有的说,闻到了香气宜人的桂花味;有的说,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抢着说自己的感受,课堂声情并茂,十分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是动态的,具有生成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准确、及时把握住这些生成资源,利用好这些生成资源,灵活驾驭课堂,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实现课程目标,使课堂呈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张静.小学语文阅读“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D].延边大学,2014-04-20.

[2]邹木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痼疾种种――以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小学调查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0-11-25.

[3]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10-21.

[4]王勤洁.敲响课堂教学的第一声――发挥课件优势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9-05.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5篇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使用教法,常常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今一课一得热点话题下,如何有效落实,如何让学生有收获呢?我想谈谈自己对此的理解和想法。

一、紧扣目标

我们知道《课标》是教学的依据和准绳,我们尤其要把握住学段目标。同一组课文还要紧扣住单元目标。一篇课文则要在围绕单元目标的前提下提炼核心目标。

如高段的阅读目标: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里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这三个方面都非常重要。我认为它就是高段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五下第四组课文单元目标是:抓住令我感动的地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其中《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核心目标则是:通过前面三段的对比阅读,体会相同的写法。(都是叙事、抒情交织,把现实情景和往事相结合)《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表达老班长舍已为人的写法,并关注不同时段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来体会这种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能在以后的描写中注意适宜性。《桥》这篇课文,重点核心目标则是学习小说的典型特点:环境描写的衬托、出乎意外的结局,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学习小说。《梦想的力量》重在理清文章的顺序,层层递进,并在遣词造句中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具体写清楚事件的。

从学段目标到单元目标,再从单元目标到课文目标,紧紧扣住核心目标来展开,来制定。

二、懂得取舍

(一)只取一点、重点落实

细读各类优质的教学案例,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教学内容却差异多多。所谓的“同课异构”的“异”,多半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差异上。教师解读教材的角度不同,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取舍的“扑朔迷离”。

就一篇课文而言,学习的内容可以涵盖字、词、句、段、篇到修辞方法、写作特点,文本内涵以及拓展训练等,但教学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要有教学内容上的取舍。

我们不贪多求全,只取一点,重点落实。如四年级上册《白鹅》一课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围绕一个重点词“高傲”来写,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又如《月光曲》于永正老师在执教这一课的时候,扣紧“联想”,先是画出第九段描写联想的句子,引导发现有无联想的区别。

(二)因人而异、因班而异

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也就是我们说的吃准学生。如五下第七单元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我们知道学习人物的课文,我们要感受其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的表达手法。由于学生在五上年级“父母之爱”和五下“中国古典之旅”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写人”的读写经验和知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已有的读写经验和知识与本组学习相结合,对人物形象的感悟中要以人物描写的语言为依据,从人的具体材料出发进行分析和评价。

又如我校去年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古诗文考级的活动,其中有一篇是《笠翁对韵》。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真的挺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了《一东》进行了梳理。因为《一东》中的内容与大自然的现象有关,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有规律可循,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全能发现,从而利于学生产生兴趣,方便记忆。

说到学生的差异性,我想到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开博客、编小报等做法,对于我们农村娃来说很多都是不现实的,我们还没有达到家家有电脑,父母都有文化的境界。因此,管老师的做法很多我们只能感叹、羡慕罢了。

说到学生的差异性,我还想到了刚工作那年,我经常是照搬教参书上的教案直接拿来上。那时我就经常会产生困惑,明明是出自名师的教案,为什么我上的效果就达不到呢?殊不知我根本就没考虑过学生的差异性。别说不同地区的学生,哪怕是不同班级,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各具差异。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语出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释义为: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一堂课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我认为作为我们语文教师考虑的问题其实很明了: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以及“怎样学最有效”,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围绕“学生学”展开,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一法,灵活运用,才学有所得。

上学期骨干教师评选,我选择了六上年级的《穷人》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在落实教学目标:从描写桑娜的心理中感受桑娜的忐忑不安时,我发现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集中体现在9到11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非常有特点,有很多细节的描写。我这样安排自己的教学1.抓关键词语,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以及动作的描写来揣摩并体会人物的内心。2.关注标点符号。让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同样也能表情达意,从而引导学生在我们描写人物心理的时候,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感叹号、省略号、问号这些标点符号,就更能真切地塑造人物形象。3.人物心理活动非常矛盾、无序、反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排序的问题,从而也能很好的体会人物的忐忑不安。从而顺势让学生学以致用,进行仿写。文章第8自然段写了桑娜作出决定把孩子抱回了家,但是她抱之前想了些什么呢,又为什么抱呢,文章对她内心的描写却是空白的,文章中只有这么一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温馨提醒:请同学们学习9到11自然段的写法,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恰当使用标点符号,并结合上下文的理解,写一写桑娜当时的心理。

我把学生写的话进行投影供全班同学评议,可以发现描写非常细致。能把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标点符号运用的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很好的把握住桑娜此刻的神情、动作,刻画出一位善良的妇女形象。我觉得这节课学生能进行仿写,学以致用了,就是“得”。

又如五下年级第一篇课文《草原》,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通过品读、想象画面等去体会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学习作者直抒胸臆和精笔细描这种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并读写结合,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色。

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走着走着花开了,但是我们可以让“一课一得”的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只要我们能正确的把握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取舍,每堂课都能突出一点,抓实一点,不仅是让学生“学过了”更要“学会了”,做到真正、有效的“一课一得”,学生的收获自然也会聚沙成塔的。一课一得,也要得法,也重在得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践 影响 解难

一、前言

基于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这个思想,首先,我经常专门搜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通过激烈的情感碰撞,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提问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不懂就敢于经常性的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不断的提问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实践举例

经过我长期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质疑解疑”的实践做法: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

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

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

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

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

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当我正式讲读此篇课文时,学生是带着预习时的这些问题来认真听讲的,我在讲解中注重相关问题的解答与分析,由浅入深的讲解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通过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在我解答的基础上和自己理解中进行归类,大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课文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每篇文章的题目,好比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入手,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来捕捉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有效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及快速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思考,在思考的不断深入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及心境写的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出一个什么样的意图,理解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和学生根据这几点来具体进行分析。

三、结束语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7篇

笔者深以为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没有学生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往往体现于他的教学个性,这也是教师本人创造性能力的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语文教学个性的教师是如何让其学生去体验语文魅力,进而对语文产生执着兴趣的!另外,一个有理想的语文教师只有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惟有此,自己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但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化的操作中"追随于名家,模仿于技巧",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埋头于应试,汲汲于分数",哪有时间奢谈什么教学个性?

鉴于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呼唤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那什么是语文教学个性呢?笔者窃以为,语文教学个性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生命力的独特呈现,它是指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包括文本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教案的编写等)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语文味的个人化的特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置身于丰厚的土壤,汲取思想的养料,开放出创造的花朵,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一、厚积博学,"腹有诗书气自华"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其独特的个性品质(气质、风格、情感等)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教师的个性品质又与其自身的学养有关。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养气,诗书能为语文教师的气质增华添彩。同时,在接受书的个性教养过程中,你又会用形成的个性眼光去解读书中的个性。如此相互作用,语文教师身上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语文味"才会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学富五车",方有可能"才高八斗"。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个乐读好学之人。任何一个语文教育家都离不开学习。事实上,很多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君不见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不论是苏霍姆林斯基、卡耐基还是陶行知等,无一不是饱览诗书、满腹经纶之士,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们一代宗师的地位。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卢梭就曾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个教语文者上升为教语文之"师",则须虚心好学,广泛吸收,纵横古今中外,融得众家所长,同时也要定位一门,苦心钻研,或古典文学,或现作,或语言文字等,让学生从你身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语文味",使自己就成为一部令人感叹不已的个性经典。

二、整合创新,"它山之石可攻玉"

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采来的石头不尽都是玉,它需要雕琢方可成器。因此,一个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要有"拿来主义"精神,且善于发展自我的吸收改造能力,从而铸造自己的"杀手锏"。

随着教育年轮的增加,有理想的语文教师都会尝试在教学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学习借鉴他人的东西,其中包括专家理论指导、名家范例模式和同事经验技巧等,如很多青年教师喜欢将名家教学模式、经验技巧搬上自己的课堂。但是,教学是一动态系统,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特殊的过程,尽管有些东西是跨时空相通相联的,但一味追寻模仿别人现成的东西,正应了一句话,"顺着别人脚印走,踩出来的是坑而不是路!"

其实,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是要有独立思想来支撑的。没有个性化的语文思想,教师就不可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而思想是在自己实践并在对他人经验改造吸收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在统摄提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用习得的经验来印证自身实践的体验,通过不断对照反思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整合改造来重塑教学行为,如此,教师才能创生自己的思想,彰显自身的个性,揭示语文教育的真谛。

三、因长施教,"彰显个性成一家"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个性要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还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自身特长相结合。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难做到同时具备十几把"板斧"。因此,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素质科学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其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因长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在实践中扩展创新这一特长,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但须注意的是,个性化教学不等于什么教学模式、教学技巧,而所谓的教学模式、教学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语文个性化教学形成的最大的束缚与障碍。

语文教学天高海阔、博大精深。每位教师就其人生阅历、气质禀赋而言,是鲜有"拷贝"版的,这正如世上绝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如有的教师擅长书法,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简笔画;有的口才极佳,绝不亚于激情飞扬的演说家;有的演技不差,能即兴流露出喜怒哀乐等。所以,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个性化发展上一定要因人而异。譬如音质动听、擅长朗读者,如支玉恒教《金色的鱼钩》,当场范读,听课的全体师生潸然泪下,乃至哽咽不止;韩军在舟山上《大堰河,我的保姆》,二十多分钟深情吟诵,全场耸然动容!又如笔锋犀利、写作一流者,如杂文家、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就以自身魅力影响学生对写作的爱好……这些名师无不是在自身禀赋基础上,不断创生发展乃至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教学流派。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8篇

一、通过讲故事 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如在上《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民歌的过程中,我给配上低沉哀怨的音乐,为学生讲述一位80多岁的老兵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的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我发现这一导入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有学生谈到“这老兵多么幸运,打了六十五年的仗却没有死,还活着回来”,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是啊,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请看‘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回到家里他反而悲伤流泪,是为什么呢?”自然而然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本文的重点部分,老兵回家看到了家园沦为荒野,家中的亲人一一凋零的惨状,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入全文,学生的体会入情入景。

二、通过调动情感,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自己要感动。”她教《,你在哪里》的教案就是“用泪水写成的,”结果课堂哀思如潮,学生难以自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投入真情,才能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获得巨大的审美力量。其实,课堂就像一部交响曲,要有高潮和低潮部分,这样才有吸引力。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课余时间我经常观摩在全国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成功的课堂实录,融会贯通,力争让我的课堂教学也充满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012年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选择了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一课。课文讲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课堂上我创设了情境:英雄,您一路走好!我插入了一段哀乐,并配上对老班长的悼词,力求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诵读感情真挚,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出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思念和由衷的敬佩之情。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像凝固了一样,学生的表情庄严、肃穆,无不感动。我趁热打铁,又创设了一个情境:向英雄默哀、致敬!将课堂引向了高潮,学生情感与作者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领悟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这样创设了恰当和谐的教学情境,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又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三、通过多媒体运用,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少年儿童,乐于接受形象化教育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象,色彩,美妙的影响效果,再现具体感人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因此运用多媒体参与语文课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如我在讲《水浒传》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与课文相关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电视片段,同学们兴趣高涨,对鲁达的不畏、嫉恶如仇和吴用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了。

四、通过幽默的语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会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也轻松。如在学生听讲出现疲倦样子的时候,用幽默唤起学生的情绪:春天的课堂里,和煦的春风吹得学生睡意朦胧,我见状,也佯装打瞌睡,并絮絮呓语:“暖风吹得师生醉,直把教室当卧室……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语调抑扬顿挫,充满幽默风趣的情味,学生被逗乐了,教室一片笑声,驱散了学生的朦胧睡意。 幽默和笑声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了亢奋状态,自然赶走了瞌睡虫。相反,板起脸孔来说教,除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会有太大的醒神作用。

又如《钓鱼的启示》一课,老师请一个学生读钓鱼的过程这一部分,该生读不顺畅。

老师:第一次钓鱼吧!准备工作不够,这么磨磨蹭蹭的,鱼早就跑光!(这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老师: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得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看看别人是怎么钓的吧! 老师又找了一位同学还读这一部分。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时不时通过说笑话、引典故、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又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还能使学生终身难忘。这样使学生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收获智慧、情感和力量。

总之,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课堂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这些都是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灵动而高效。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9篇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生本位自主学习一、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现象

1.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的时间被“空耗”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阅读,但仍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揣摩人物的个性特点、体会作者情感等层面上,学生始终是跟着教师的设计思路走,被动地回答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教师很少让学生潜心自读自悟,学生没有机会感悟语言的魅力,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真正属于学生自己支配的内化、自学、自悟、作业时间是少之又少,学生自主学习严重丧失。学生的学习时间被老师空耗是一个普遍突出的现象。

2.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的实践被“形式”

课堂氛围是否热烈是许多教师认为彰显学生的个性与主体性的重要标准。教师怕静默地自学、自悟和做作业会造成课堂的冷场,认为这样的课堂显得生气不足、沉闷,担心被同行斥之为没有课改气息。热闹花俏的形式代替了学生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内化的主体被“替代”

当下,课堂语文老师表演欲特别强,唯以自己的教案为基准,唯自己的才华展示为第一要务,将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抛到了脑后,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的发展机会、发展空间都被老师才艺表演占有,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的主导地位所替代。

二、营造简约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

1.初读环节少问多读从简求实

初读课文后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显而易见的问题不要过多纠缠,把时间留给学生多读几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学生提出“真问题”上;把时间留给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然后谈“真感受”上。

例如,五年级下15课《金色的鱼钩》初读环节过程。放手让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回辅导,组织学生做好四读:一读略知大意。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读读通课文。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读通课文。三读体会情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四读质疑问难。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做好记号,准备交流阅读感受。

这个过程老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读思结合,手口耳相济,有基本训练、有深入思考,是真正学习的主人。

2.细读简化板块存精求实

简化板块就是板块分明,板块数量安排上尽量少而精,甚至一节课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就可以了。一节课的细读内容浓缩成一个,围绕这个浓缩问题开展10~15分钟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语言现象,自主探究语言密码,自主对话,自主内化语言。这样既把握了课文学习的范例作用,又节省了时间可以在课内完成练习和积累任务。

如六(上)25课《伯牙绝弦》的细读环节,这一课的细读探讨的浓缩问题: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情到底有多深,从哪里可以体会到?

步骤:

(1)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自读自悟写旁注,抓住关键词理解,探究语言密码。

(3)学生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发现语言现象。文章通过两个相似的句式和重复用“必得之”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并且这两句话也能让人有无限遐想,还有若大海、若清风、若明月等,凡是伯牙所想所思,钟子期都能在琴声里感受到。

(4)仿写句子,“伯牙鼓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内化语言。

(5)抄写句子并默写(课内和自创的各一个)。时间大概控制在10~15分钟。

3.拓展延伸忌偏过,简约精要求实

拓展环节是学生利用课本外资源帮助本课学习,获取更多知识,把书读厚的好路,但做“偏”或者“过”了,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语文课堂上使用课外资源要适量且精要,要因积累需要而设,因感情升华而设,因表达需要而设,切不可滥和繁。当学生的表达欲望饱涨,此时安排一个拓展性练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品读文本,深刻领悟了文本人精神后,学生深受文中的父与子的高尚情怀感动,由此延伸到自己对父母博大的爱的感激,教师此时链接小诗朗诵,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是迫切需要表达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此时再安排一个小诗创作的拓展练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既升华了情感,又内化了用诗表情达意的语言表达方法。

4.课堂作业忌繁多留后,应精简且落实

在语文课堂上安排背诵书写等作业是高效课堂,生本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为学生精选作业内容,简化作业形式,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堂上通过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作业内化当堂习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比如六上25课《伯牙绝弦》在课堂上就可以安排三个作业,一是背诵并默写本课;二是抄写并背诵导入时的那些词语;三是仿照“伯牙鼓琴,洋洋兮若大海,巍巍兮若高山,伯牙所其,钟子期必得之”写话;四是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古今对照。三个作业的落实可按班级中学生能力好中差的差别分配。能力好的四题都落实,中等的落实前三题,中下的落实前两题,学困生只落实第一题。

三、实施简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取得的成效

1.简约的过程可留足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积累丰富

简约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可以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记诵经典名篇,积累好词佳句。学生在课堂上就获得丰富的积累,对所学过的课文中的经典片段耳熟能详,张口就来,促使在平时的习作时能很好地借鉴经典名篇的布局谋篇方法,细节描写的方法,能自如地引用好词佳句、诗句名言等,增强所写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2.简约的内容可满足学生需求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简约了阅读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特别强调去关注“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的课堂,是急学生所急,需学生所需,想学生所想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得的过程,非强制灌输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完全改变了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原先的那种为家长学,为老师学“学习任务观念”再也不见了。

3.精简的课业负担解放了学生身心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金色的鱼钩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巧用教学方法——依据学情?摇指导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语文教学新授课前,让学生事先预习,扫清部分的知识障碍,便可以压缩课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缩短课文教学时间。然而,学生年龄小,谈到课文预习,学生总是茫然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要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些相关课文的“根本”的问题指引学生探索。(根本“是指问题不能游离于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就前年任教的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活跃,已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多方资源搜索资料,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指导学生预习:朗读课文,认读并理解生字词,练习书写;搜索资料,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相关内容;课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知道的?这一个个问题给学生的预习指引了方向,学生基本完成得很好。他们理解了“军令状”“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他们知道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等;他们还从一些重点词句中体会到了周瑜、鲁肃、曹操三人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一现状,教学时,对于学生预习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不再重复,而是针对他们预习后存在的疑惑与不足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比如:学生未发现诸葛亮“识天文”的特点。于是,我抓住一些关键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比如:我出示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并启发学生思考:“这时候的大雾只是巧遇吗?”学生联系上文,马上意识到这样的天气是诸葛亮早已预测到的,他有“识天文”的本事。

像这样采用先预习后教学的方法,有针对性,效率高。它使原本需要花费两节课教学的课文(教材参考书建议),只需一节课就圆满完成了。教学时间缩短了,就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文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优化教学内容——以人为本?摇智慧设计

一篇课文所蕴含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为了让学生吃透文本的方方面面,精讲细讲便成了教师们普通的授课模式。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和内容都讲遍了,讲透了,学生自然能掌握。其实不然,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谈到:“师本教育体系的致命问题是过度分析。”繁琐的细讲带给学生的是的疲惫与厌烦,造成的是课时的严重浪费。所以,语文教学需要优化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

2011年9月,我担任学校语文组的一堂示范教学课,当时我选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作为授课内容,反复思索后便定下初稿(第二课时),大体思路如下:

1. 复习生字。

2. 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这一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并围绕关键词句设计一个个问题:“请大家表演‘踮脚尖儿’走路,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走?”“疲倦是什么意思?老师为什么会疲倦?你会给老师唱支什么歌?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挂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牵挂?“夜深之时,老师还在干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3. 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4. 指导书写。

根据设计的教案,我试上了一堂课,结果不尽如人意,觉得课上得太费劲了,学生的表现回答也拘束了。正当我茫然时,厦门市教科院专家李日芳老师一句话唤醒了我:“诗歌是不可以肢解的,层层剥笋似的讲解反而稀释了诗歌的味道。”于是,我重新设计教案。第二版本的教学思路大体如下:

1. 情境导入,唤醒学生学习的向往。

2. 朗读诗歌,识记并书写生字词。

3. 再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读诗,发现押韵的秘密,感受押韵的美妙。

4. 品读诗歌,欣赏诗歌中的想象美。这一环节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再读想象画面:绿色伸进老师的窗口,此时它看到了什么;在读中品味“作伴”的含义,猜猜老师梦到什么……

5. 背诵诗歌,感悟诗歌中的情感美。

示范课我采用了第二版本的教案,觉得挺成功的。可以说,这两次教学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第一次设计这篇课文,需要用两节课的教学时间,花费心思,也浪费时间。课堂上对每个词每句话都做了精心的讲解,试图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中蕴含的情感。而第二次教学,只花了一节课时间。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反而入情入境,深情朗读,深深地体会到浓浓的师生情。这样的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也缩短课文教学时间,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实现高效教学。

三、整合单元知识——群文阅览,系列教学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里指出:“通过课程整合,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活动余地。”由此可见,整合课程教学,也是实现“精简教学时数”的一个有效方法。人教版语文教材按主题单元编排。“主题单元”是全册教材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知识点,同时它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位。同一主题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把一个主题单元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系列教学。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时,我采用了“单元整合,五课渐进”的教学法。所谓“五课”即为“生字过关课”(1课时)、课文诵读过关课(1课时)、课文领悟过关课(1课时)、自由阅读课(1课时)、综合训练课(2课时)。用此教学法,一单元的内容用6课时即可完成,这比教材参考书建议的9课时可省时多了。

那么单元整合教学具体要如何操作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通晓全册教材的内容,明确单元教材在全册中的地位作用;其次要综观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需要整合的相关课文的共同特点,并针对共同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课文是《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这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因此,“领悟过关课”我设计了一个主题:“精彩故事,感动你我”,并围绕主题设计两个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在四个感动天地的故事中,一直留在你心中的是哪一个?”“在这些震撼心灵的文章中,你画出了哪些打动你心的词句?”这两个问题把课文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学生谈起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时,我便相机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画出那一句句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语句时,我就引导学生品读推敲。若是精读课文里的句子,就扶手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理解重点词,领悟作者写作方法等等,从而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魅力。若是略读课文里的句子,就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自悟。这样详略得当,扶放结合,学生学以致用,不但效果好,而且省时。

总之,学习语文需要有大量的丰富的阅读,因此,语文教学应改变观念,巧用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精简教学课时,从而赢得更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丰富积累,扩大视野。

上一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音乐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