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5 04:27:04

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1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没有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五册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时,我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然后我故意强调“金”和“草地”,沉默了片刻,同学们皱起了眉头,一个学生提问:“草地明明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找到答案,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读起了课文。又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感受、想象、表述,然后适时运用简短导语把学生带人课文: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就是德同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它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而且关于它的诞生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提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小组的讨论氛围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并且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又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进而由疑促思,由思发问。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

四、师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

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解决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疏通了课文。又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在同学们共同参与下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剩下的问题就是同学们有争论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学习《蛇与庄稼》一课时,有小组提出:课文介绍蛇与庄稼、猫与苜蓿等事物间的联系,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这和“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儿做好”这一难点一致,我就改变原先的教案,按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问题解决完,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给学生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为学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2篇

天蓝如碧,万里无云,灿烂的阳光挥洒着金色的光芒。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一个活泼的身影在不断地闪动着。那是琪。琪一边向前走,一边不时蹲下身子采集着小路边的山菊。山瓣上的露珠映着阳光,闪闪发亮。

琪用绳子精心地扎好山菊,一路小跑着来到老师办公室的窗前,她的脸因兴奋而变得红红的。老师不在办公室里,办公桌的右上角摆着一个地球仪,旁边放在盒子里的墨水瓶没有盖上盖子,大概是老师走得太匆忙,忘了盖上吧!琪这样想着,把目光移向办公桌的另一边:是一本翻开的语文教案,上边还放着一副老花镜;在教案的斜上方是一本翻到9月10日的日历,“中国教师节”那几个字虽然不大,但却是那样的显眼,使琪将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上面。看着看着,她的嘴角边渐渐露出了不经意的微笑,她在心中轻轻地说:“谢谢您,老师!”顿时,太多的感受涌上心头。琪转过身,怀着异常激动与喜悦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把一束嫩黄色的山菊老师的笔筒,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阳光照进窗子,照在山菊上,灿烂无比。老师,多么像这灿烂的山菊呀!它虽然没有牡丹的华贵,玫瑰的芳香,美人蕉的艳丽,但它却有自己的美,它是平凡的,无处不在的。它总是静静绽放着朴素的美,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这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微风吹过,阳光下的山菊轻轻摆动,散发出怡人的清香……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 质疑 解难

一、前言

基于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这个思想,我经常专门搜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我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通过激烈的情感碰撞,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提问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不懂敢于经常性的向老师提出解答,老师在学生不断的提问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实践举例

经过我长期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质疑解疑”的实践做法: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

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

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

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

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

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当我正式讲读此篇课文时,学生是带着预习时的这些问题来认真听讲的,我在讲解中注重相关问题的解答与分析,由浅入深的讲解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通过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在我解答的基础上和自己理解中进行归类,大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课文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每篇文章的题目,好比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入手,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来捕捉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有效训练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及快速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一:如教《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课文全文的主题及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二: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

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

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思考,在思考的不断深入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真正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及心境写的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出一个什么样的意图,理解了这些,才是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

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

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大家谈了这样的看法:

1.把榕树的近景、远景交织在一起,更能突出榕树的与众不同;

2.把这句话加在近景的描写中,写法新颖,巧妙地把近景和远景融合在一起,远中有近,近中有远,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因为前面有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的描写:“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所以有“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的话,文章前后照应。经过指点,学生摸准思路,自己解决了难点,享受到质疑解疑的乐趣。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和学生根据这几点来具体进行分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掌握理论联系实践,从大量的课文实践分析中休会。作者创作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想要表达的一种情感和意境,通过分析大量课文,让学生从中积极的找问题,发现问题(规定学生一篇课文要提出不少于五个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再总结出问题解决方案后。再经由我根据学生总结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讲解分析,经过此类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对新课文的阅书上、理解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当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会先站在作者角度去思考、去分析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文章主题要表达什么等。当我是讲解时,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与掌握。所以我向大家推广我的一点体会,希望能给小学生教育事业出点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4篇

朗读;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81―0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些教师无视教材中的生成因素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状态,死抱教案,控制课堂,不敢或不愿直面学生的“节外生枝”,让学生按既定“路线”被动学习;或对价值判断不分主次、疲于应付;或听之任之、无所作为。这些现象都是与新课改精神不相符的。时代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为此,笔者将多年探究动态生成性课堂的四方面策略与大家分享,企望共勉共进。

一、自读自悟促生成

在一次上《金色的鱼钩》的公开课时,笔者尝试“抓住核心问题”长文短讲。开课伊始,给学生观看了几个红军过草地的影视片断,让学生“尽情读四次吃鱼汤的文段,感悟老班长的所做所为”。十几分钟后,笔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学生交流,没想到学生不仅找出了感人的句子,还读出了涌动的情感,交流中,更是对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赞叹不已。这堂课让笔者受益匪浅,其实教师可以抛却一切束缚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使课堂呈现出自由陈述的浓浓氛围,听到耳目一新的独特见解。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展现生命的色彩,这难道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吗?

二、驰骋思维促生成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只要我们在课文问题设计上摒弃 “答案惟一性”,多设置一些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设计:“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个富有弹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出阐述。有的认为,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却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要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如果都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就没有个性,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该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踏实工作,不炫耀,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该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这里,学生之所以能萌发如此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答案迥异的见解,完全是因为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它犹如一方强劲的催化剂,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三、朗读体验促生成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生活(学习)经验和亲身经历来感受语言文字,在真切的感受活动中获取信息,受到启迪。

1.有声朗读体验。对于一些情感性和美感性很强的课文,笔者常借助情境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情境,走进文本,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描写荷花姿态的一段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赏图听文――配音范读――配音朗读――朗读评比――赏图品读,在这样一个激情朗读的过程之后,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角色朗读体验。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与其重复繁讲,不如改变学生的阅读角色,让学生以文中主人公的身份,进入到角色所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真切体验。

四、智慧引领促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要丰富,要能煽动起学生的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方面要抓住闪光点“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随机评价的手段“适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抓“争论”促生成;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抓“错误”促生成;当课堂发生意外时,抓“意外”促生成。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5篇

一、利用教师资源,巧妙生成

案例:《春联》(苏教版第七册)

(出示文中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谁喜欢这幅春联?

(全班只有两名学生举手)

师:(一愣后恢复平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幅春联。

(师抑扬顿挫地朗读春联,生一边聆听,一边遐想。)

师:听了刚才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小草发芽了,绿绿的。

生:我看见杏花开了,红红的。

生:我好像闻到杏花的芳香,看见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采蜜。

师:想不想看一看这样的美景?

(播放动画:碧绿的芳草地,飘逸的杏花雨,蓝天白云,小鸟依依。配上抒情的音乐,动情的朗读,学生个个入了迷。)

师:现在,请喜欢的同学再来读读这副春联。

(全班同学“刷”地站起身,美美地朗读起来。)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自身也是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在以上教例中,教师利用自己的激情,抓住浓缩的文学作品与丰富生活实际的连接点,恰到好处地用提示点拨,用语言传情,用画面铺垫,用音乐渲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学习语文的愉悦,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了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了灵气。

二、关注学生资源,引导生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他们的知识基础、实践经验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课堂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有效利用学生资源,因势利导,才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案例:《秋游》(苏教版第三册)

(课前准备:带学生到野外走走,看看)

(出示句子: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秋天到了,稻子、高粱、棉花都成熟了。

生:我觉得秋天的田野色彩很美,我是从“黄、红、白”这三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秋天的田野本来很美,但我认为作者写得不够美。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师:为什么这样说?你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课文只用了“黄、红、白”三个词描写地里的庄稼,可是,稻子黄得怎么样,高粱红得怎么样,棉花白得怎么样,书上没有讲清楚,所以我认为写得不美。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出了疑问,也读出了自己的想法。你能说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吗?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高粱黄了,像一个个点燃的火把;棉花白了,像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师板书)

师:同学们,他这样说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说的句子美呢?

生:他这样一说,我好像真看到田野的景色了。

生:我知道秋天的稻子、高粱、棉花是什么样子的了。

生:他的句子是比喻句。

师:你能像这样说说吗?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金色的海洋;高粱黄了,像喝醉了酒;棉花白了,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花。

生:……

师:秋天的田野是多么美丽,我想秋天的花园、果园会更美丽。同学们,你能像刚才那样介绍一下它们吗?

生:……

以上教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敢于向教材说“不”,指出文中的句子不够美,不够具体,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认识使封闭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开放。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如何处理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资源,一个“为什么这样说”给了学生机会,也使其他学生明白了什么叫说具体、怎样说具体,并由此拓展开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新课改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关注文本,更关注学生。关注了文本,才能使生成不游离于目标之外,不偏离文本之“根”;关注了学生,才能使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把握生成,让课堂在生成中绽放光彩!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动态教学 角色转换 生活情境 民主氛围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47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构建动态课堂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教师角色准确定位,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要构建动态课堂,首先就要对师生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以教材为中心,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材内,教学是高度的程序化。要构建动态课堂,就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与话语权,那么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1.教材的开发者。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如果只是将教学限定在教材上,照本宣科,每堂课都是一个套路,只是就作者简介、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等展开程序化教学,教师成为教材的复制者。要构建动态课堂,教师就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将课上活,每堂课都有新意,有不同,这样才能构建动态课堂。

2.活动的设计者。教师不要按教学大纲,按教师的意愿来展开,而是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做好课堂预设,以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尽量预料到课堂所能发生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来展开。

3.学习的引领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引导者与启发者,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肤浅时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为学生创设多向、多维、多层次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这样学生才能展开独立而积极的思维,才能有更多的见解与感受,才能摆脱教案,引领课堂的动态生成。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形成独特见解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其认知主要来自于生活中的直观感受与直接经验,因此在阅读中学生往往难以通过文字来读出更深层的含义,难以形成独特见解。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充分想象,这样学生才能深入文本,才能形成更多的独特见解与感受,这样才能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

1.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模拟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事物与场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特定的场景中来展开思考,这样学生才能透过文字得到深层次的理解。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我们就可以简要地介绍时代背景,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播放相关的历史片段,学生如临其境,才能形成丰富而直观的认知,得到情感的提升。

2.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每一篇文章都源于作者认真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对生活、对情感的真实写照。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走向生活,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更多文字之外的感受与情感。

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这样学生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更多语言不能描述的感悟。

三、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学生心中有见解与感受,还要让学生发表出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这样才能实现思想的交汇、思维的碰撞,这才是真正的动态课堂。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民主而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交流。

1.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在以往教师严格教学,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而不敢有丝毫的逾越,畏于教师的权威,即使心中有困惑也不敢说出来。我们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安全与自由,这样学生才能打消心理顾虑,勇敢而积极地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与感悟表达出来,这正是构建动态课堂最为宝贵的资源。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只有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的见解与感受才是最有价值的,才能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与思维的火花,使之成为探究的新起点,才能摆脱机械地执行教案,使得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张弛有度地展开,这样才能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展开,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得到智能、情感的全面发展。

总之,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这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理念,我们要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打破传统教学中封闭而狭小的圈子,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灵性,具有生机,才能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爱春.小学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有效融合[J].吉林教育,2013(23).

[2]王爱平.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多思动态课堂的生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

[3]刘建伟.构建小学语文动态生成课堂提高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2(7).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想象力启动-引发-升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想象力启动-引发-升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一、营造新型课堂氛围启动创造性想象力

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轻松,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态度、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的过程互动的,它是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创造性想象的有力因素。

1、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

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创造性想象力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想象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因而在学生处于高度紧张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心理自由的地方,他们创造性想象力就难以迸发出来的。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可以提倡课堂讨论,可以提倡“七嘴八舌”。

2、给学生一种安全的氛围

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讽刺,使他们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表示自己见解。对学生的创造表示诚恳的支持。这种支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和激励。因为激励对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具有最大的刺激。著名教育家弟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与鼓舞。”

3、还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

首先,教师不要总是以“权威”自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抱着一副师道尊严,面向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这样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戒备、退缩,哪敢去创,去想呢?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心理相容,学生会把老师的关心,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放下“架子”,跟学生一起欣赏、一起唱、一起跳;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可用“让我们一起来吧!”“请”、“你的想象比教师还丰富”等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松解这个思想“金箍咒”。

二、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创造性想象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教师怎样做,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强制学生唱练。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要想让学生给你惊奇,首先教师必须丢弃传统,勇于尝试创新,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想象力,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

1、比中求异异而引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小学儿童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从而在其细致差别的基础上,引发思考,撞击他想象的兴奋点,发挥他的潜能想象。

2、创设“疑”点激发共鸣

“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层层的设疑提问,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一把金钥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兴趣的产生和想象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引起学生愉快情绪和探索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与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科学、合适的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引导学生动脑,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起了一个推动的作用。

例如:在一个充满欢乐的意境中,会想象到一群快乐的小朋友,在金色的阳光下,碧绿的草地上跳舞歌唱;在一个哀伤的意境中会想象一位很可怜的小姑娘,穿着破衣薄衫,赤着脚,跪在雪地上,双臂抱胸哭泣着。可以说,情境是一滴墨水,有了这滴墨水滴在了毛边纸上,才会有了向四周渗开的美丽画面,所以说:“情境”是想象向四周扩散的依据,是创造性想象的源泉。

1、创设语境激情引思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用优美动听、自然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语调向学生描绘歌曲中的情境,使学生的感受进入情境之中,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寻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发想象。

2、巧借画面触境生情

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高度抽象的,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或者觉得用语言怕表达得还不够完美,精致。因此,可以借助于一些图画、动画,来简单地演示歌曲意境,从而触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歌曲情绪、角色心情及意志表态,完美他们的表演。

有一次在教《小白兔乖乖》一课时,我教完歌曲后,就用自已制作好的多媒体简短动画片来演示这音乐故事的意境: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三只可爱的小兔和温柔可亲的兔妈妈。有一天,兔妈妈要出去找食物,把三只小兔留在家里,这时来了一只已三天三夜没吃东西的可怜而又可恶的大灰狼,它想以这三只小兔来补偿它三天没进食的肚子,结果……小朋友满怀兴致地看着这个动画片,想象已不由自主地在翱翔。在学唱时,老师只让他们掌握旋律,而没告诉他们该用怎样的心情唱。而看完动画片后,我叫小朋友上台表演这个音乐故事。有的小朋友用甜甜的、亲切的歌声,表现了兔妈妈的温柔可亲;有的用粗厚、可怕的而且有点急促的声音来表现大灰狼,同时一个手还捂着肚子,装出了一幅饥饿的惨样。”

最后我想说,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改革创新的空间,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份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他们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2000.1-2001.10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8篇

一、通过讲故事 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课文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如在上《十五从军征》这首汉代乐府民歌的过程中,我给配上低沉哀怨的音乐,为学生讲述一位80多岁的老兵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的故事,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我发现这一导入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有学生谈到“这老兵多么幸运,打了六十五年的仗却没有死,还活着回来”,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是啊,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请看‘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回到家里他反而悲伤流泪,是为什么呢?”自然而然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本文的重点部分,老兵回家看到了家园沦为荒野,家中的亲人一一凋零的惨状,这样顺理成章地引入全文,学生的体会入情入景。

二、通过调动情感,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自己要感动。”她教《,你在哪里》的教案就是“用泪水写成的,”结果课堂哀思如潮,学生难以自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投入真情,才能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获得巨大的审美力量。其实,课堂就像一部交响曲,要有高潮和低潮部分,这样才有吸引力。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课余时间我经常观摩在全国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成功的课堂实录,融会贯通,力争让我的课堂教学也充满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012年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选择了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一课。课文讲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课堂上我创设了情境:英雄,您一路走好!我插入了一段哀乐,并配上对老班长的悼词,力求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表情,诵读感情真挚,节奏快慢有致,充分表达出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思念和由衷的敬佩之情。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像凝固了一样,学生的表情庄严、肃穆,无不感动。我趁热打铁,又创设了一个情境:向英雄默哀、致敬!将课堂引向了高潮,学生情感与作者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领悟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这样创设了恰当和谐的教学情境,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又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三、通过多媒体运用,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少年儿童,乐于接受形象化教育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手段,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象,色彩,美妙的影响效果,再现具体感人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因此运用多媒体参与语文课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如我在讲《水浒传》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与课文相关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电视片段,同学们兴趣高涨,对鲁达的不畏、嫉恶如仇和吴用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了。

四、通过幽默的语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若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将会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也轻松。如在学生听讲出现疲倦样子的时候,用幽默唤起学生的情绪:春天的课堂里,和煦的春风吹得学生睡意朦胧,我见状,也佯装打瞌睡,并絮絮呓语:“暖风吹得师生醉,直把教室当卧室……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语调抑扬顿挫,充满幽默风趣的情味,学生被逗乐了,教室一片笑声,驱散了学生的朦胧睡意。 幽默和笑声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了亢奋状态,自然赶走了瞌睡虫。相反,板起脸孔来说教,除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会有太大的醒神作用。

又如《钓鱼的启示》一课,老师请一个学生读钓鱼的过程这一部分,该生读不顺畅。

老师:第一次钓鱼吧!准备工作不够,这么磨磨蹭蹭的,鱼早就跑光!(这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老师:所以,做任何事之前都得做好充足的准备。现在看看别人是怎么钓的吧! 老师又找了一位同学还读这一部分。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时不时通过说笑话、引典故、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发出会心的笑,又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又能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还能使学生终身难忘。这样使学生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收获智慧、情感和力量。

总之,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课堂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这些都是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灵动而高效。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9篇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融入课堂,为充当主角做好心理准备。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用多媒体出示鸟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起。在此基础上,出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2.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案,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容量要大,要有思维价值,既能引发学生认识冲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要难易适度,融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于一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确保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总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以及有思维价值的地方,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比如在上《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文中说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小张衡认为数得清。“到底星星能数得清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各抒己见,振振有词,许多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运用了自己从课外书所掌握的知识,一个问题使课堂上出了意见分歧、据理力争积极思维的现象,一番争论后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创造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学生必然会越学越聪明。

3.加强指导,使学生善问会答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好问。爱提问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这种天性,对于孩子的提问,不管是对是错、是大是小,都不应该批评或嘲笑,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其次要教育学生善问。在充分调动学生好问的基础上,要逐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重点进行设疑,要求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也就是要学会提问题,努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浅显的提问趋向深层次的提问。例如我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发问:“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住宅的伟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小的蟋蟀能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有的课文中心比较含蓄,我们可以从中心上发问,这有助于对中心的领悟;还可以从语言运用上发问,看看语言运用在表达内容或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差别;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提问,尤其要引导学生注意省略号、引号、叹号的使用,看看有什么值得提问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在阅读中多思、善思,做到学了问、问了学,从“好问”逐步做到“善问”。

此外,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释疑解答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最终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会学习”的知识方法,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还没走出草地他就牺牲了;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我适时抛出了问题:“为什么老班长在临死前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呢?”问题一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终于明白:老班长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尽管他为之献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足可见他对于革命事业忠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答案,感觉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4.尊重学困生,使其品味成功的喜悦

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提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就立即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强化学困生的进步,并使学困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而言之,要让我们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色的草地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创造性想象力 提高创新能力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千百年来风韵犹存,着实让人痴迷、陶醉。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美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探究,发挥想象思维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话题。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并不是一种清晰可辨的物体,也不像理论文章中的概念、范畴那样具有逻辑的严格规定性,它往往是多义的、朦胧的。它可以召唤接受者在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审美主体在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审美经验和社会阅历上千差万别,审美主体眼中的审美对象总是要染上浓重的个人色彩。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众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视野中,想象作为创造力的本质属性,可视为创造力的源泉之一,同时也是创造原始本质的再现。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什么是创造性想象呢?创造性想象力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创造再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想象力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以贮存在头脑中的形象资料为源泉的,通过对贮存表象的再现或根据贮存表象进行再加工、改造而创造新的形象。我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与大家商榷。

一、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培养创造性想象力

什么是创造性想象呢?创造性想象力是人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创造再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想象力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以贮存在头脑中的形象资料为源泉的,通过对贮存表象的再现或根据贮存表象进行再加工、改造而创造新的形象。音乐教育的现实是,对于音乐学习,教师与学生、成人与孩子两方面的理解往往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总是试图诠释音乐,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面对教师的成见和结论,学生们往往不解。据说某中学音乐课让学生聆听《空山鸟语》后为音乐命名,有一家住农村的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乐曲起了个颇具想象力的名字――《捉鸡》,引来了否定的声音。其实,对音乐的不同理解本来是很正常的,正是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为人们的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音乐教师往往在理论上同意音乐教育要培养学生想象力,而在实践中却习惯于用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实际上,由于成长环境的开放和接受教育途径的多向,今天的学生对各种新事物、新知识的了解可能比成年人更为敏捷和广泛,他们拥有了超过成人对信息的掌握方式和对事物的理解途径。他们没有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常常表达出不同于成人的看法,对音乐的学习、理解往往没有任何框框,不受清规戒律的制约,而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和接受能力的优势,显示出一种学习的自然与活力。有一位高中生这样表达自己的音乐学习感受:“音乐自古就是同哲学站在一起的。我绝对拒绝用一种纯乐理的方式去评价音乐作品,那才是对艺术的亵渎,对音乐的肢解。”我认为音乐课应该是自由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创造性想象力在自由自在的想象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所以当处于高度紧张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心理自由的环境,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力就难以迸发出来。

二、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创造性想象力

今天,部分老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宝贵的创新意识早就被扼杀掉了,学生最多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情与向往。这样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流失,只能培养出思维僵化、思想守旧、亦步亦趋的“应声虫”。如果说现代教育是两代人的相互影响的话,那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直接原因就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单向”方式。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满足于传授和灌输,排斥交流与互动,而且在教学内容方面固守着传统的音乐价值观。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教师怎样做,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强制学生唱练。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的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必须摒弃陋习,勇于尝试创新,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力。

1.通过比较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什么是比较呢?比较,就是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及以上的对象(现象、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的思维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人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从而在其细致差别的基础上,引发思考,撞击他想象的兴奋点,发挥他的潜能想象。”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教授曾演示了一道考题:黄狮、花狗、黑猫、绿鸟,找出其中一种动物与其他三种动物不同的地方。答案是鼓励孩子发散思维、求异、怀疑,不能停留在标准答案上。对事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或者举一反三再创新型事物,即所谓的比中求同,同中求异,异而引思。可见“比较法”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通过创设疑点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层层的设疑提问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孔子曰:“疑乃思之始,学之端。”因此,学贵有疑,疑是探索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扣一个“疑”字,适时布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

3.借助通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通感是“一种感觉沟通另一种感觉”,是指艺术活动中多种感觉彼此联系,互相呼应,相互渗透或迁移的心理现象。“声音似乎有颜色,气味似乎有锋芒”。声音使人产生视觉形象和触觉感受。如高音易产生白色联想,声音愈高,白色感觉愈强,且有向上穿刺一般的感觉;中音常给我们灰色网状的形象;低音带给我们是一种凝重浑厚的近似黑色的块状形象,等等。由于音乐的抽象性与通感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想象也不断地升华。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趣处想,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创造性想象。我在教学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先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初步揭示其思想意义,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然后从音乐的曲调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欣赏。那如诉如泣的曲调像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控诉,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接着启发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知觉欣赏转入感情欣赏,再发展到理性的审美想象。有的学生说:“此时好像乌云密布、波涛汹涌,几十个船夫拼命在与惊涛骇浪搏斗着。”有的学生说:“《黄河大合唱》不仅表现了中国人民无所畏惧、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而且表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些由听觉转化为视觉的通感,是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体现。学生通过通感,领悟了音乐所容纳的深远意蕴,拓展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尝试情境教学,升华创造性想象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兴趣的产生和想象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与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科学、合适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引导学生动脑,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起到推动作用。例如:在一个充满欢乐的意境中,会想象一群快乐的小朋友,在金色的阳光下,碧绿的草地上跳舞歌唱;在一个哀伤的意境中,会想象一位很可怜的小姑娘,穿着破衣薄衫,赤着脚,跪在雪地上,双臂抱胸哭泣着。可以说,情境是一滴墨水,有了这滴墨水滴在了毛边纸上,才有了向四周渗开的美丽画面,所以说“情境”是想象向四周扩散的依据,是创造性想象的源泉。

1.通过诗意化的语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用优美动听、自然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语调向学生描绘歌曲中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寻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发想象。如聆听《沃尔塔瓦河》时,我用了一段诗一般的语言进行了描绘:“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涓涓细流,逐步汇成浩荡的大河,带着泥土的气息、美丽的传说,带着沉重的历史,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从远古流向未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同中华民族一样伟大的民族,背负着困难的历史,具有不屈的性格,也曾有过无数可歌可泣的历程孕育的无数英雄志士,同命运顽强地抗争。用一往无前的气概,创造着自己民族的辉煌!”学生的思维迅速被调动起来,听完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急着要告诉别人他所想到的。一位同学说:“我从中听到了宁死不屈的性格,听到了充满忧郁和梦想的音调,渗透着热情的光芒。”一位同学说:“这首乐曲中音乐的各种要素的升华,让我感到了雄伟的气魄、高尚的品格,‘热爱祖国’在这里表现的是那样彻底,发自内心的激情,随着美好的旋律,像母亲河一样滚滚而来。”

2.借助图画、动画让学生触景生情。

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是高度抽象的,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或者觉得用语言怕表达得还不够完美、精致。因此,可以借助一些图画、动画,简单地演示歌曲意境,从而触发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了解歌曲情绪、角色心情及意志表态。如教授《渔舟唱晚》一课,一贯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听、分段听、复听等,让学生从中感受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欣赏内容的含义。如果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另一角度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示夕阳西下,美丽的大海风景如画,渔民生活幸福平静的一幅美景,通过多媒体平台把视和听的教学方法结合,按不同的音乐意境显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联想,把欣赏曲的主题和意境用语言编排有声有色地描述出来,学生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很快就能抓住乐曲的思想内涵。所以,教师创设合适、合理的音乐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指明想象的方向,能使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多彩,合情合理。

上一篇:我的妈妈作文范文 下一篇:实习单位鉴定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