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9 09:55:52

病案管理技术

病案管理技术篇1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技术;病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7-01

1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档案信息化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由于分工不明,县级医院档案未设定专门工作部门,另外档案在医院工作中发挥作用和开发程度不够,导致医院领导和职工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偏差。至今仍有不少医院,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还较淡薄。“重临床、轻档案”的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去病案重视度不足外,对病案的信息化意识也不足。比如:习惯于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重收集轻整理、重保存轻统计、重使用轻编研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这就需要各大医院在此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对档案工作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益。

1.2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投入不足,硬件技术落后

由于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所以大多数医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信息化建设硬件条件跟不上,整体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条件缺乏。目前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业务部门不具备配套的加密计算机、专业扫描仪、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档案管理专用机房等。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局域网,缺少大容量服务器,不能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经在医院管理中广泛运用,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手段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还非常有限,基本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不利于医院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因此,这就需要在医院的病案管理中,加入信息化的管理,并且投入现代信息化设备,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医院病案的有效管理。

1.3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严重影响档案科学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严重影响着医院病例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其中,一项就是档案的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主要表现为:目前很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专业知识,不少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转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么是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专业出身的人极少。在职人员大多数没有在职培训或外出进修的会与条件,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技能和素质。诸多的信息化知识不足,就导致传统档案管理人员不适应新时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人才因素严重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2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2.1转变观念,提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认识

要想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例档案的管理中,首先要在医院中进行传统观念的转变,进行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认识的提高。首先,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具体地说,一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及其信息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其次,要把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之中,科学规划好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其与医院其他方面和部门的建设整体规划,共同部署,同步推进。

2.2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系统

在病例档案管理中,加入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提高对医院中病案信息管理的效率。首先,计算机病案信息管理中包括专家系统。此系统在病案管理中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就是用专家的知识来提炼分析和总结病案中蕴藏的信息。它不仅能够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利用,而且可以把专家对疾病诊治的优化方案存入计算机内。计算机根据对病人的检查获得的各种数据自动分析比较、识别诊断疾病,选择最佳方法为病人治疗。其次,还包括有病案首页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可用扫描仪输入病案原件,以大容量的光盘进行储存。以原件形式保存,使光盘成为病案原件的可利用的“复制品”。因此,它不仅具备病案首页管理的功能,还可通过输人的首页信息经屏幕显示病案原件。这样就可以为医院节省很多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还包括电子计算机的记录载体的应用。其主要特征是:医生和护士通过电子计算机将病人的诊疗情况记录到作为载体的特殊光卡上,各医技科室问的诊断信息和各医疗机构间的治疗方案可以互通,已经记当在案的资料无法抹掉或篡改。在电子计算机的记录下,可以确保医院中的病例档案在计算机系统中保存良好,需要病人病例档案时,可以及时地对病例档案进行检索、查询等。基于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为医院的病例档案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储备工具与查阅设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3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人工键盘输入方式存在度慢、差错率高等缺点,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准确的条形码信息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采用条形码为媒介,利用光电扫描技术,储存和传递信息。在医院的病例档案管理中,采用条形码信息自动识别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溶于一体,实施信息采集与处理的系统,利用国际上的通用条码译码设备,按病人的编号制作成条码卡片。若需查询,将此卡片轻轻划过条码译码器设备上的光槽(仅需1秒钟的时间),所需的病案将准确无误地被计算机调出显示在屏幕上,也可以制表打印等。并且病例档案中的科别、序号、病案号等挂号信息,病案流向的显示、门诊信息和病案情况的使用,以及病案制表等都应用到条形码自动识别系统中。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病例档案的管理中,才可以实现机器自动识别进入自动化管理,为医院的病例档案管理工作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很好地解决录入慢、易出错的难题,加快病案的借、还登记速度。

病案管理技术篇2

关键词:病案管理;现代化;管理人员;岗位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11-01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建设进程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也给医院的病案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信息化的病案管理系统的建立,成功地提高了医院病案的管理水平以及病案的利用效率,促使着医院病案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前进。在此条件下,医院病案人员也应该顺应形势,积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以适应病案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为医院病案管理水平、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贡献力量。因此,笔者将着重分析在病案管理现代化发展形势下,提高病案人员素质的必要性,以及病案人员提高自身岗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途径,以供参考。

1病案现代化管理状况

新时期,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病案管理也在向着现代化、先进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病案管理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现代化的病案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病案管理模式下,病案管理只是单纯的保管,对病案的利用管理力度不高;新时期,改革了病案管理模式,使其向着公开化、可利用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病案管理的效率;(2)随着病案管理模式的改变,管理手段也有传统的人工管理向网络管理转变,同时病案的储存形式也已经有部分转变为电子病案,这对接受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3)在现代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提高对病案的认识,对于病案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因此,病案管理内容逐渐增多,增加了卫生信息、临床医学诊断等,病案管理服务范围也从单纯为医院或者病患提供病例参考,扩展为应用于医疗、科研等研究、决策参考、信息共享等方面,提高了病案的利用效率。

2提高病案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病案管理是保证病案质量、病案利用效率的基础,也是实施安全医疗的保证。因此,必须提高地病案的管理力度。在此背景下,病案管理容易作为病案管理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着病案管理的效率,所以,也应该适当地对其进行培训,以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满足人的自我价值提高的需要。除此之外,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使其思想观念得以更新、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得以提高,对医院的发展也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另外,随着病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其服务范围的扩展,也要求着必须不断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提高病案的利用效率与服务质量,从而促进病案社会化服务性质的发展。

3病案人员提高自身岗位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途径

3.1病案人员基本岗位素质:病案人员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同时还需要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对病患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以饱满的热情工作,将提高病案管理水平作为自己的工作的目标,以协调病案管理与安全医疗之间的关系。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人文知识、精神的学习、修养力度,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医护人员与病患等进行沟通、交流,以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

3.2病案人员综合素质提高途径:现代化的病案管理,不仅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同时还要求其能够爱岗敬业,以较高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等进行病案管理工作,这是病案管理现代化对病案人员岗位的基本要求。基于以上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病案管理需求。

(1)新时期的病案管理,需要病案管理人员更新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将解决病患的需求作为自身服务的宗旨,主动服务,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如病案的适当调阅、复印等,使病案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保证病案管理水平的提高;(2)随着科技的发展,病案管理理论、技术、服务内容等也在不断发展,因此,病案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各项专业知识,构建自身完善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尤其是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技能,更是需要病案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加专业培训,研究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手段,并加以借鉴,以保证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3)病案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与病患对病案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关系到其社会化服务性质的发展。因此,病案管理容易需要提高对病案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的认识,并加强自身法制素养的建设力度,规范病案的管理工作,严把病案质量关,统一病案书写格式,以提高病案管理效率与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病案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作为一名病案人员,必须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以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并积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岗位能力与职业道德,以便更好地适应病案管理工作,促进病案管理水平以及病案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相信,随着我国对病案管理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病案人员必将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病案服务质量,有效解决病案需求者的难题,从而为树立医院的社会形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陶润英. 适应病案管理发展需要与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1(04):67-69

[2]张勇,陈丹霞,林毓群,袁丹,赵璇珠. 新时期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 中国病案, 2006,48(12):74-75

[3]谢建英,林奕柔,黄亚容,吴英姿,陈惠英. 适应新时期需要与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38(22):84-85

[4]董新昱,裘祖雄. 数字病案室使用者需求特点与病案信息服务[J]. 中国医院统计, 2008,72(03):130-132

病案管理技术篇3

[摘要]电子病案在我国的研究还处于雏形阶段,电子病案在社会迫切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题。从我国近几年电子病案的发展过程看,喜忧参半。电子病案的实施,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书写病历简单易行,但其忧患也由此产生,电子信息技术虽然是超前的,但从现状来看国内还欠缺共识的成功经验可以推广,没有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各个医院都是单独的独立单元,无法达到信息共享。要发挥电子病案的作用,首要的问题就是电子病案的标准化问题、立法问题。

[关键词]电子病案;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20-02

电子病案的实施,将以其独特的科学化、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向现有的传统病案管理模式提出重大挑战。这是病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使电子病案真正发挥其优越性、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性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严谨的电子病历管理规范。这是摆在我们病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1 电子病案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1.1 电子病案的标准化问题:电子病案的标准化包括技术标准化和代码标准化。电子病案技术标准化困难在于各家开发的软件不统一,又想保持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统一;其次,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建立一定的惯例,开发软件时要适应这些惯例都很困难。而作为电子病案,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病人,服务全人类”。没有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各个医院都是单独的独立单元,无法达到信息共享。要发挥电子病案的作用,首要的问题就是电子病案的标准化问题。现在电子病案在我国,仍至在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实现电子病案管理标准化。电子病案的目标是实现网络共享,但目前的电子病案许多还只是局限于医院的医生工作站、护理工作站,甚至在全院内连统计、查询还不能实现。

1.2 电子病案的立法问题:电子病案面临立法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法律效力。②隐私权。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电子病案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数据,具有可分离性和易更改性,改动之后无痕迹,社会上许多人不认同它的法律效力。由于电子病案还存在医护人员与病人谈话内容的记录、病人无法做到亲手签字等问题。病案作为法律文书,在医患纠纷的诉讼中是判明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牵涉到病案资料的举证,病人与医院双方利益的处理问题。纸质病案是由医务人员亲手书写并签名具有法律认可的病案,而电子病案是由计算机技术生成的病案还不确认它的法律效力。在研制电子病案的同时法律部门应当制订出技术保证和切实可行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子病案产生以后的法律认可程序。

1.3 电子病案的规范化管理:目前电子病案的开发建设中仍缺乏配套的系统管理的整体框架。由于对电子病案质量(包括从电子病案的录入、签名到存储调用等)没有相应的管理目标索引,仍有较多人存在对

电子病案的模糊认识,尤其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及信息的管理人员对建立什么样的电子病案,怎样建立电子病案系统认识不清,从而影响了电子病案的正常发展及电子病案优势的发挥。及时制订与新手段相适应的医疗流程规范、系统功能规范、病案信息安全规范等一系列制度,以确保医疗安全和病案的提高。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鼓励引导维护电子病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是当前我国电子病案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电子病案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电子病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部、各科室质控人员组成质控组织,负责对电子病案质量实施管理、督导和检查。细化病案管理规定,依据国家卫生部《病历书写基础规范》,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具体要求,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把关。电子病案在国际上已经由研究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成为新世纪的新病案。电子病案其意义广大,它可以使医院实现从管病到管人,从管医疗到管健康的转变,真正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它可以使区域性医疗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检查、重复用药,降低病人费用,最大程度方便病人的设想得到实现。它不单是医疗记录的新工具、新技术,而且以其实用、精确、规范、快捷,共享,极大地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劳动效率、管理深度和服务水平。它组合了临床不同工作体系(如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药品管理和财务系统等),提供电子通信环境,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更大地促进病案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率。电子病案为病案管理实现信息交流网络化、咨询业务智能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病案工作程序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病案管理:伴随着电子病案的实施,医院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适于自身发展的病案编号系统、科学的病案分类、排列系统、完善的病案归档系统、完整的病案索引系统、以及科学的病案借阅系统和严格的病案追踪系统。上述系统能极大地降低病案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更促进病案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率,这是实现病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用条型码自动识别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较之更快速、更准确的条形码自动信息识别技术已被成功的应用于病案管理系统。如门诊挂号、就诊、化验、检查、病案追踪、交费等,它可以克服电脑键盘输入容易出错和速度慢的缺点,从而使上述各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应用录音听打系统,医生可应用该系统口述录音各种记录,所得录音经病案科专人打印或输入计算机,或经声音转为文字的新技术转入计算机存贮。此方式所获病案记录及时快捷,内容确切,质量也较高。

病案管理技术篇4

关键词:病案管理 挑战 趋势

1992年5月,“中华病案管理学会”加入了“国际病案管理联合会”,说明我国的病案管理工作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和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给病案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机遇和挑战。

1 病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1.1 医疗改革和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对医院的病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人们对病案的利用存在着偏差,强调为医务人员服务而忽略对病人本身及社会的效益,就病案管理本身而言,也存在“重管轻用”的倾向。我国的医疗改革,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无疑推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提高了病案信息使用的社会效益。我国医疗保险市场迅速发展,投保人员住院期间的医疗记录文件,是投保人健康状况的有力证明,也是保险机构对投保人是否承保、理赔的主要依据。病案已不仅为院内服务,而是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重视、利用。病案的使用社会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也对病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1.2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病案管理改善服务职能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多元化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观念也发生了质的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健康状态,有权详细了解相关的病案内容。为此病案管理服务职能也应有相应的改变,从单纯的病情记录变成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综合记录,从单一的为院内管理提供信息资源,转变为更多地作为全社会共享的健康信息资源。

1.3 医院的现代化管理进程要求病案管理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今天的医院管理已经从过去的经验管理逐步过渡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医院管理层的决策必须依赖于大量的信息数据以保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病案作为医院最基础原始的数据信息,其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重视信息、利用信息是一个领导者管理水平的体现。例如:病种费用的分析可以了解哪些病种是医院技术力量较强、治愈率较高,可以多投入科研费用到治疗这些病种的相关科室,哪些病种消耗成本较大,找出原因加以改进。不懂得利用病案信息的医院管理者将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传统的病案管理方式简单机械,局限于病案的收集、装订、编目、登记和保管,忽视了病案质量的优劣,以及病案利用率的高低,病案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储存空间不够以及病案存放环境差,使得很多有价值的病案资料流失,病案的信息价值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因此,为适应医院发展,病案管理应顺应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2 病案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2.1 未来病案信息管理为医、教、研、特别是医院管理提供服务

病案管理学是一门与医院临床、教学、科研有着广泛联系的一门综合学科,能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数据,又是医学历史经验和总体水平的体现。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作为医院管理者,今后将更多依赖于病案信息进行医院管理,医院诊疗、护理、技术等医疗指标的信息80%来源于病案;近几年来全国普遍推行的医院分级管理,通过抓基础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进行回顾性的病历终末质量检查,对病案内在质量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用病案内在质量衡量医院的管理已成为常规性的工作,这是确保医院管理的有效措施。病案还蕴含着丰富的组织协调、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等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是医院管理中最集中、最重要的信息源,直接反映出医院管理的水平。病案数据库是医院发展最主要的数据源,病案资料信息既可以准确统计分析各科在一定时间全院就诊人次的情况,也可以统计分析各科室就诊情况;病案资料还能准确地统计分析出各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的转归情况、医院总体经济效益和各科室的收费以及各单病种的收费情况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在不断的尝试中,医院成本在逐年递增,医疗费用的增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和获得合理利润已成为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病案信息资料为医院合理提高医疗收入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提供科学依据。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行政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作用,是为医院管理提供全院人力资源动态分析研究的依据。通过对病案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医院医疗的总体水平,可以了解各科室的医疗水平,甚至可以了解各科对疾病的治疗水平,因而为医院的现有人力资源素质、结构的评估和未来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通过病案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各科室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基本的工作量,为医院管理评估各科室和各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提供依据。

2.2 完善病案管理教育,纳入医学院校正规教育

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培养病案管理人才,这已形成国际病案管理的共识。病案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到医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信息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因此对从事病案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西方国家一方面重视病案管理的高等教育(高校毕业生从事病案管理工作前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取得合格证),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形成了一支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较高的学术水平、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能适应时展需要的病案管理队伍。我国在这方面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目前还没有病案管理的高等教育,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普遍不高。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改观,病案管理大专教育正在筹划之中,各类在职培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3 病案的计算机化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来就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病案管理学的发展同样也满足这一规律。高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病案管理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病案首页的计算机管理

病案首页是病人基本情况和诊疗过程的概括和总结,是病案的精华部分,具有非常大的检索和统计价值。病案首页的计算机管理是病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最早的项目,在我国也有十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计算机在医院管理应用中最成功的项目之一,为医学科研及医院统计工作的开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病案管理软件仍在不断改进之中,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2)病案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

病案管理的全过程包括:病案回收登记、整理装订、编码分类、质控检查、归档上架、借阅供应、随访、统计分析等,除个别环节只能用手工外,其余均可借助于计算机。病案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运用是当今病案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3)计算机化病案示踪系统

门诊病案的管理已经提到当今病案管理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在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尤其如此,如北医大附院、中日友好医院已有较长时间的门诊病案管理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病案数量成倍增加,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病案供应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化病案示踪系统便应运而生。此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条型码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如北医大附院已开始使用这种技术。

(4)病案存储

病案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它的时间效应,历史越久的病案也许使用的价值越高。因此,病案的存储和使用是当今病案管理的两大主题。传统的纸张病案存储既占地方使用又不方便,不少大医院均为病案的存储空间发愁。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整份病案的计算机存储正成为一种潮流。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将整份病案用扫描仪通过计算机系统压缩存储在光盘上,使用时再从光盘塔中通过计算机系统还原于计算机屏幕上以满足各类检索查询要求。电子病案存储有如下优点:节省费用、节省存储空间;光盘保存时间长,数据资料不会丢失;使用方便灵活,通过网络、使用多媒体技术,医生可直接在病房终端查阅病案。不足的是法律目前还没有规定光盘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病案原件尚须保存。另一种存储方式是缩微技术的应用,即通过影像技术,把需要保存的病案拍摄上较小的胶片上,以便保存。其优势是根据我国的《档案法》,缩微片及其复印件与原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5)计算机化病案

计算机化病案与电子病案存储并非完全一样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将原始病案通过扫描进入计算机,而后者是取消传统纸张病案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病案(即无纸化病案),它是病案管理的最高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预料未来的世纪将实现这一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标准化问题,医生和护士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病人的合作,法律问题等等。

2.4 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资源是病案管理的最终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只自身的价值越来越关注。病人对自身的病案越来越重视,病案的利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使用对象不再单纯的是医院的医护人员,而是扩大到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检法等各个部门。由于病案在法律程序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医疗事故鉴定和责任认定的有力依据,病案已被各行各业更多的人们关注和利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价值使其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将是无限美好的,所以说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资源是病案管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茜.医院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71-172.

[2] 韦丽群.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中国病案》,2007,(9):14.

病案管理技术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应用

疾病档案是开展疾病防治和管控的第一手资料。在传染性疾病的管控中,疾病档案可以实时反映疾病的特征、发生过程等内容,并为疾病的医治提供参考数据。在疾病控制中心的发展历程中,因为受到各方面元素的影响,使疾病档案管理工作紊乱,甚至存在丢失疾病档案的现象。目前,我国的疾控中心对人事档案、会计档案比较重视,却经常忽视疾病档案。而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已“介入”了疾控中心的档案监管工作。本文将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我国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状况

1.1 档案管理理念未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伴随疾控中心对疾病的控与防工作的大力展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应提升档案的归档率、完整性和精确度。然而我国目前的疾控中心的档案管控未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够,并且疾病控制中心的领导层很少协同有关人员进行档案的管控,对档案管理的理解是:只要用的时候能找到就行。而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机构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聘用也显得比较随意,聘请的档案管理人员甚至对疾控知识一无所知,更不用谈工作的胜任问题了。归根结底,是理念的落后。

1.2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尽管我国出台了针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法律条文,然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导致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无法落实到位。在档案管理的工作岗位上,相当大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上岗,对疾控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其综合素质偏低是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的诞生,也必将淘汰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它也是甑别档案管理人员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

1.3 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难度大

因为信息化档案制作费较高,管控难度较大,导致在档案管理中无法有效落实。此外,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信息化档案遗失,一些珍稀资料无法得到有效保存,致使信息化建设只是纸上谈兵。

1.4 基础设备的建设机制不健全

疾控中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对软硬件的使用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设施不完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开展,而有一部分疾控中心刻意忽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软硬件的保护措施也只是走过场,并未最优化配置信息技术资源。此外,对于信息技术中档案扫描、音频和视频的管控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导致电子档案的利用率偏低,从而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整体建设。疾控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结合中心的具体情况进行建设,致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缓慢。

2 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2.1 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以往的档案管理理念是重视管理、忽视使用,其理念显然与新时代对疾控中心的要求相去甚远。要想理念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应改变过去的被动管理模式,采取符合时代潮流的主动管理模式。疾控中心应依据传染病的扩散状况,通过信息技术向疾控中心的疾控机构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信息化档案对资源进行整合,提升管理水准的同时,保证疾病预防工作顺利开展。

2.2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素养

鉴于疾控工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部门的业务知识应不断更新,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学习新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及专业素养。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明确疾控中心的业务流程、档案管理办法,并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开展工作的参考依据。

2.3 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互联网技术建设

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前沿的科学研究工具。互联网技术的实现,衍生出了600个以上的大型图书馆、400个以上的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庞大的信息储存容量,使查阅资料变得更为便捷。而对于疾控中心来说,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档案,查询档案资料变得既简便又快捷。例如: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先例,如果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实现了信息化,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联网查询该类流感的历史、发病人群、发病特征等;在完善档案的同时,对该流感的预防工作也提供了参考依据。又比如:疾控中心可以建立居民健康状况有关档案,在疫病爆发的时候,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依据居民的健康状况档案迅速查出该疫病的发病人群,从而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体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

2.4 强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以软硬件作为支撑,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许多疾控中心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远远多于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有的疾控中心甚至刻意减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本投入。此外,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不够,导致许多档案工作室没有空调、抽湿机等设施;防火灾和防盗窃的自动监管系统也不健全。而一部分信息化管理必需的数据电脑、储存设施以及配套的软件设备更是匮乏。它不仅影响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所以,疾控中心需合理配置资源,增添办公自动化用具及基础设备,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并投入资金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应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珍惜与疾控工作有关的信息资源,确保在疫病爆发后,第一时间从信息化档案中获得相关数据,控制病情的发展态势。

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软件,早期可以透过采买的形式得到。但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对该软件进行调查和研究,挑选功能较完善的软件投入使用。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疾控中心应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之路。档案工作人员对于档案数据库建立、档案原始资料的保存、音频和视频的管理、档案统计与备份等工作,应引起重视。此外,对档案管理工作应进行问题细分并分等级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各司其责,实现金字塔形的管理应用模式。

3 结束语

我国目前各级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体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或是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疾控中心,其档案管理方法还落于人。在资源创建、档案保存、人员素养、服务思想、体制规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上述工作质量的低下,使该类区域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总之,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既是契机又是考验。

【参考文献】

[1]吴翠红.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3(12):116-116.

[2]辛占举.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3(23):237-237.

[3]谭书香,祝捷.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2(5):54-54.

[4]冯余生.浅谈疾控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J].科技风,2012(5):235-236.

病案管理技术篇6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重要性,科技信息化

一、目前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我国社会的科技信息化发展已经遍布了各行各业,档案管理工作也已经从最初的手工整理演变成了信息化的电子档案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大量应用,使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应用力强、传输方便跨界等特点,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是档案史上的一大飞跃。对于医院来说医生是存在的必须人才,而对于医生来说自身的医学技术知识是生存的本道,医生的科学研究对于医院和个人以及整个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利于这一切发展的源头。开发利用科技档案管理资源,将科研计划管理与科研计划档案管理相结合,从中挖掘科技档案中所蕴藏的丰富知识,使之成为科研立项、试试以及研究城规推广的重要依据。

二、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向领导以及各项研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同时围绕医院的经营与管理涉及的临床、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服务,将档案管理工作于医院整体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医院整体发展紧密联合起来。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越加的不可缺少。一下是简述的其中几点重要性为:

1、规范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形成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分管、院办公式主任以及各个部门负责人、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组成的以临床医疗技术为主的档案分级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同时严格实行我国《档案法》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依据法律规范化的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2、患者病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病历档案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也是用来衡量各个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档案管理的差别在于,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关联着广大民众在疾病的防御和治疗情况,病历档案资料信息的利用率相对来说比较高,时间性和实用率比较强,以至于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好诊断后的收集、整理、组卷、登记、分类、编目、编码、排号、储存等工作,把病案中大量的医疗信息资料更加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起来加以分析,以便及时准确的像医院领导以及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提供有家住的医疗信息。从而方便医院的领导更好的加强业务上的管理和业务建立的决策,各科室的医务人员从中总结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给医疗控制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对医院的强化管理、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改进医疗质量等方向起到重要的作用。

3、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信息技术,当今的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知识飞速更新,然而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医疗工作者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并攻克各种的疑难杂症的新思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医疗行业的科学发展服务。电子信息化的收集管理的相关医疗科研信息给医院的发展带来的有力的帮助。

4、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医院的医疗设备的相关管理直接关系着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展开,完善医疗设备的相关档案为医院全面、准确地了解设备以及购置和使用情况提空了重要的技术职称和考察依据。也为设备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证。

因此设备的档案在大型的医疗仪器引进和维护当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充分的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考查和论证医院大中型医疗仪器设备,了解医疗设备使用频率以及寿命,从而做好相关预测和准备工作,为购置新的医疗设备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避免了出现资源浪费。是保障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质量的重要工作。由此可见医疗设备档案对推动医疗技术质量以及更好的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5、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保密的重要性。病历对于医生来讲是知识产权,在医院与患者之间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同时也是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论对于管理部门还是考研部门,在管理以及研究上都是重要依据之一。在很多普通的疾病治疗过程中,病历档案是不被大家重视的,因此患者与医院在日常的管理中不太重视病历档案的保密工作。然而,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者患者疾病含有隐私成分的时候,病历档案就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病历档案的泄露也会造成各种纠纷。因此,医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病案保密问题,充分重视医院病案信息保密工作,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患者隐私,防止医疗信息被非法窃取。

其中关于病历档案的重要性可以从医院以及患者几个方面去理解:

(1)对于医院来讲,目前医患纠纷逐年增多,病历对于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的价值和意义重大:一旦发生了病患纠纷,病历就会凸显出其法律效力,对病历的保管不善就很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对医院造成不良后果。同时,医疗档案记录着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反映着医疗单位的医疗水平,影响到医务人员的个人前途和医疗单位的声誉和效益。

(2)对于患者个人来讲,病历档案的意义自不待言:病案信息首先是患者的隐私材料,敏感的病历不仅对于个人的工作,而且对于自己的婚姻、家庭以及其他成员都会造成影响。医院如果因为病历档案保管不当造成患者的信息在没有患者授权的情况下泄露,将会严重侵犯患者的权益,造成严重的纠纷。

总结:在医疗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 档案是证明历史的重要依据,对于医院来说档案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医院管理人员和全体医务工作者辛苦劳作的成果,因此各医院应加强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规范档案管理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科技信息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服务社会、服务于医疗事业。

参考文献:

[1]杨海立,刘正芳.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09)

[2]裴冬梅.对医院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J]. 兰台世界. 2007(15)

[3]吕同琴.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现代养生.2013(12)

病案管理技术篇7

1.1档案管理理念未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伴随疾控中心对疾病的控与防工作的大力展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应提升档案的归档率、完整性和精确度。然而我国目前的疾控中心的档案管控未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够,并且疾病控制中心的领导层很少协同有关人员进行档案的管控,对档案管理的理解是:只要用的时候能找到就行。而疾病控制中心的档案机构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聘用也显得比较随意,聘请的档案管理人员甚至对疾控知识一无所知,更不用谈工作的胜任问题了。归根结底,是理念的落后。

1.2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尽管我国出台了针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法律条文,然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导致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无法落实到位。在档案管理的工作岗位上,相当大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上岗,对疾控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其综合素质偏低是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的诞生,也必将淘汰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它也是甑别档案管理人员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

1.3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难度大

因为信息化档案制作费较高,管控难度较大,导致在档案管理中无法有效落实。此外,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当,导致信息化档案遗失,一些珍稀资料无法得到有效保存,致使信息化建设只是纸上谈兵。

1.4基础设备的建设机制不健全

疾控中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对软硬件的使用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设施不完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开展,而有一部分疾控中心刻意忽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软硬件的保护措施也只是走过场,并未最优化配置信息技术资源。此外,对于信息技术中档案扫描、音频和视频的管控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导致电子档案的利用率偏低,从而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整体建设。疾控中心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结合中心的具体情况进行建设,致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缓慢。

二、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2.1更新档案管理理念

以往的档案管理理念是重视管理、忽视使用,其理念显然与新时代对疾控中心的要求相去甚远。要想理念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应改变过去的被动管理模式,采取符合时代潮流的主动管理模式。疾控中心应依据传染病的扩散状况,通过信息技术向疾控中心的疾控机构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信息化档案对资源进行整合,提升管理水准的同时,保证疾病预防工作顺利开展。

2.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素养

鉴于疾控工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部门的业务知识应不断更新,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学习新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及专业素养。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明确疾控中心的业务流程、档案管理办法,并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开展工作的参考依据。

2.3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互联网技术建设

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前沿的科学研究工具。互联网技术的实现,衍生出了600个以上的大型图书馆、400个以上的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庞大的信息储存容量,使查阅资料变得更为便捷。而对于疾控中心来说,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可以帮助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档案,查询档案资料变得既简便又快捷。例如: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当时在国内并没有先例,如果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实现了信息化,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联网查询该类流感的历史、发病人群、发病特征等;在完善档案的同时,对该流感的预防工作也提供了参考依据。又比如:疾控中心可以建立居民健康状况有关档案,在疫病爆发的时候,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依据居民的健康状况档案迅速查出该疫病的发病人群,从而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体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

2.4强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以软硬件作为支撑,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许多疾控中心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远远多于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有的疾控中心甚至刻意减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本投入。此外,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不够,导致许多档案工作室没有空调、抽湿机等设施;防火灾和防盗窃的自动监管系统也不健全。而一部分信息化管理必需的数据电脑、储存设施以及配套的软件设备更是匮乏。它不仅影响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所以,疾控中心需合理配置资源,增添办公自动化用具及基础设备,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并投入资金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应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珍惜与疾控工作有关的信息资源,确保在疫病爆发后,第一时间从信息化档案中获得相关数据,控制病情的发展态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软件,早期可以透过采买的形式得到。但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对该软件进行调查和研究,挑选功能较完善的软件投入使用。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疾控中心应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之路。档案工作人员对于档案数据库建立、档案原始资料的保存、音频和视频的管理、档案统计与备份等工作,应引起重视。此外,对档案管理工作应进行问题细分并分等级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各司其责,实现金字塔形的管理应用模式。

三、结束语

我国目前各级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体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或是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疾控中心,其档案管理方法还落于人。在资源创建、档案保存、人员素养、服务思想、体制规定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上述工作质量的低下,使该类区域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总之,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既是契机又是考验。

病案管理技术篇8

关键词:医院 病案 管理 信息 数据库 数字化

医院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我院病案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进一步促进病案管理系统工作的发展。现简述如下。

一、病案管理系统的常见问题

(一)病案管理系统的总体使用现状

我院在2007年开始使用病案管理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病案管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大的减少了医务人员在处理医嘱、实验室检查结果、护理记录等方面花费的重复劳动,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病案管理系统存储信息量巨大,专业化用语多,管理复杂度高。电子签名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医生填写病案后,通过加密的手段处理后,医生无法再进行其它修改。

(二)病案管理系统资源的利用度有待于提高

医院病案数据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需要提供给医院管理人员、物价部门、公检法部门及保险公司查阅,因此病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都需要保持较高的可信度和充分的可利用度。医院病案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庞大,但利用度却较为低下,很多信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影像学信息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病案管理系统尚无法对影像学资料的归档和查阅,造成了信息的浪费。

(三)病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有待于提高

住院信息录入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数据录入人员对系统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操作技术不熟练,存在漏输、错误录入等情况。有的病案管理人员的打字速度较慢,工作责任心不够,不重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录入,或没有及时输入索引信息,延误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的病案归档不及时,有的出院病例没有及时扫描、归档,有的死亡病例未按时在3日内进行归档,使系统无法查阅到这部分信息。ICD-10编码录入错误也是最常见的录入错误之一,疾病统计及死因统计的编码不统一,在信息检索时无法准确查到对应的疾病信息。一方面是录入人员业务技术不高,另一方面对编码录入的复查审核不严格,也是造成录入错误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四)病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不完善

目前的查询检索模块可以做到基本的查询组合,但在使用上缺乏灵活性,查询结果的输出功能不完善,不利于医院统计。在临床使用中,我们发现病案管理系统的一些字段录入功能尚不完善。比如在字段设置时未设定录入的字符或数字要求,当将字符错误填入数字栏目中,也能正确保存,导致了录入信息的错误,而在录入错误时,软件不会自动跳出错误提示窗口,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在软件开发时仅注重了病案数据的管理功能,忽视常用的统计分析功能和制表、绘图等功能,病案数据往往需要导入到其它统计软件中,才能完成一些常规的报表,耽误了统计报告出具的时间。

(五)病案管理技术人员梯队不合理

目前医院信息科的病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医学院校,对计算机运用的总体熟练程度不高。有的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软件和信息化技术很难理解,计算机操作技能不熟练。对软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解决,只能完全依赖于软件公司解决,耽误了系统的正常运营。

二、对策

(一)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加强对病案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病案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编码制度,疾病统计及死因统计的编码应严格按照国际标准ICD-10执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也应使用统一的编码方式。对病案录入人员的疾病编码知识进行规范化培训,统一临床诊断的术语。定期对录入速度和录入准确性进行考核,使采集录入人员的录入正确率和录入速度稳步提高,在考核达标通过后方可上岗。我们发现,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我院病案的输入正确率和输入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开展定期审查

在数据过程管理中录入错误的发生不可避免,因此应建立逐级审查的制度,在病案录入时进行逐一检查,在归档入库后再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应尽可能的减小漏填和误填次数。技术人员之间可开展相互检查,对发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提高病案信息的正确率。

(三)完善病案管理系统的程序

病案管理系统的计算机程序由于缺乏某些关键词和术语,软件功能并不完善,在投入临床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不妥当之处,这需要和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商解决,使病案管理系统更贴近医院的工作实际。增加对数据录入后的校对功能,增加对录入错误信息的错误提示功能,以确保数据录入无误。在病案管理系统中可纳入常用的一些统计分析功能,有利于充分挖掘病案的信息,提供给医院管理者更充足的资料。

(四)重视病案首页的信息管理

病案首页是病案信息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各项医疗卫生统计工作均需要利用到病案首页。由于医院各业务科室均参与到病案首页的数据录入过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把病案首页的信息细化,将数据录入的责任分工落实到各科室,以保证病案首页的录入质量。

三、总结

病案管理系统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加强病案管理系统的管理,促进病案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和标准化水平,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陈硕.浅谈医院电子病案的发展过程与存在的问题[J].医学信息,2011,24(10)

上一篇:学校校本研修考核方案范文 下一篇:教育孩子的价值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