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8 15:35:22

环保发展规划

环保发展规划篇1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答: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着手研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2011年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研究起草《规划》。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无论在当前还是长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是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而绿色产业的主力军就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因此,绿色产业及产品将在今后国际经济、技术和贸易中展开激烈竞争。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不断提升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

从国内看,“十二五”期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约束性指标,必须不断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为大规模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从潜力看,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规划》先后四次书面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意见,收集反馈意见数百条,绝大部分已采纳或部分采纳。期间,还专门就“十二五”期间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重大关键技术调研,多次征求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及行业专家对相关技术的意见,力求准确把握“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技术方向和重点领域。就相关政策措施,与有关部门多次协调沟通,与“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相衔接。

问: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既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因此,《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宏观指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突出自主创新,培育规范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基本原则是: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

主要发展目标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

问:“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是什么?

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1、节能产业。节能技术和装备重点是高效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仪器设备;节能产品重点是高效节能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新型节能建材;节能服务重点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3、环保产业。环保技术和装备重点是先进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监测设备;环保产品重点是环保材料、环保药剂;环保服务重点是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化、社会化,完善提升融资、咨询、评价等服务体系。 此外,《规划》还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

问:《规划》提出了哪些重点工程?

答:围绕重点领域确定的工作方向,《规划》提出了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城市矿产”示范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等工程,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问:《规划》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规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如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发电的价格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的实行惩罚性电价,研究制定燃煤电厂脱硝电价政策,完善污水垃圾收费制度,优先保障环保设施用地等。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完善节能、节水、环保、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等。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收费权质押贷款,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支持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四是完善进出口政策,通过完善出口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出口,对外援助优先安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节能环保项目,建立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对用于制造大型节能环保设备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研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等。五是强化技术支撑,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目录,设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组建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六是完善法规标准,建立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提高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催生促进作用。七是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法、落实责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问:《规划》如何组织实施?

环保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电力;发展规划;环保工作

1.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当前阶段,电力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然而由于我国地理跨度范围较广,而且大部分地区都无法发展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故此,一直以火力发电为主的我国电力事业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也为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正式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才使得很多火力发电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继而引发部分地区的酸雨现象。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电力发展污染环境的治理。本次研究尝试分析当前阶段电力发展规划环保工作,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借鉴。

2.当前阶段电力发展规划环保工作现状

2.1 电力发展环境污染的挑战

由于我国煤矿资源储量为世界首位,故而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煤炭资源为主要能源。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NOX以及烟尘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继而导致酸雨出现。随着全球交流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世界组织的重视。故此,国家一直在积极与联合国其他国家合作,尽可能减少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1]。

2.3 火力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

火力发电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造成污染的重要因素,在当前阶段我国超过90%的火力发电厂都是以煤炭为能源,煤炭之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碳元素,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硫元素、氮元素以及很多灰分和有害微量元素。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炭的燃烧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有的会融入到大气中最终形成酸雨,例如二氧化硫等。有的则会家中全球温室效应,例如二氧化碳。酸雨一经出现就会给当地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还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而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在空气中漂浮着也会形成雾霾,部分火力发电厂没有处理好煤炭燃烧后的煤渣,最终还导致地下水被污染。

2.3 水电站、核电站所造成的的环境污染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逐渐修建了一些水电站或者核电站,然而这些新兴发电站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首先是水电站,水电站的建立大都需要占据当地居民的田地,甚至还会迫使当地居民搬家。然而在安置居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在修建水电站时操作不当,还有可能会导致水电站附近水土流失情况加重,继而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如此,有些水电站在修建时还可能会破坏珍稀动植物生存环境或当地历史古迹,而大坝的修建也会给洄游性鱼类生存造成威胁,甚至还会导致当地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其次是核电站,核电站在运营过程可能会排放一些放射性物质。当核电站运营师,核燃料裂变过程会导致很多裂变产物出现,继而导致反应堆中出现很多放射性核素。虽然这些放射性核素大都会密封处理,然而仍旧有一部分会排放到大气中或者是融入到水体当中。不仅如此,核电厂还有可能会导致某些具有放射性的固体废物出现,一旦核电厂发生安全事故,将会给当地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破坏,甚至还会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福岛核电站事故正是最鲜明的例子。

3.我国电力发展规划环保工作分析

在当前阶段,我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电力发展规划环保工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改善现有发电结构

通过前文的研究可知,相比于火力发电站,水力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的环境污染要小一些。故此,国家近些年来开始逐渐减少火力发电站比例,转而兴建大量的水力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由于风力发电需要的客观条件太过苛刻,故而水力发电站是国家兴建新型发电站的主力。目前我国建成的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应当是三峡水电站,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与此同时,国家还积极开展“西电东送”,逐步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联网。由于国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火力发电站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2]。

3.2 控制二氧化硫和烟尘

为了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硫和烟尘,国家专门责令火力发电厂关停小火电机组,对所使用的煤炭进行脱硫处理,同时安装相应的烟气脱硫设施。这样一来,煤炭燃烧后所排放的气体中二氧化硫成分就非常少了。另一方面,国家也推广使用新型高效静电除尘器来代替原有的机械除尘器,极大地降低了煤炭燃烧时的烟尘排放。在当前阶段,虽然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然而其中依旧存有相当比例的二氧化硫,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旧存有不足的地方。烟尘方面,由于新型除尘器的使用,火力发电中烟尘的排放量已经非常低了,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3 控制NOX

NOX也是火力发电厂燃煤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处理NOX。为了降低火力发电中NOX的排放量,技术人员在研究西方国家大容量燃煤发电机组的同时也重点研究了锅炉低NOX燃烧器的制造技术,同时结合我国煤炭的特性开发出适合我国的低NOX燃烧系统。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NOX的年排放量增长势头逐渐减缓。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新建立的燃煤电厂也都纷纷建设了烟气脱硝装置,从而有效地降低了NOX的排放量[3]。

3.4 做好废水及废渣处理工作

火力发电过程免不了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会排出很多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于此,国家重点开展了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工作,虽然近些年来火力发电的总量逐年提升,但是废水的排放量却在逐年递减。不仅如此,火力发电单位发电消耗的水资源也在逐年下降。然而由于火力发电总量是在逐年上涨的,这也导致火力发电用水总量在不断增加。我国火力发电单位发电消耗水资源数量降低的原因在于国家规定火力发电厂要严格执行新的用水标准以及定额,同时做好水务管理工作,并且积极投入资金研发新的节水技术。此外,国家还提高了原有的水资源以及排污收费标准。

煤炭燃烧还会剩余很多灰渣,这些灰渣如果不进行科学处理,很容易会污染生态环境。故此,国家逐渐研发灰渣综合利用制度,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当前阶段,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灰渣全面利用。而在中西部地区,也逐渐加大了对灰渣的利用,煤炭灰渣问题得到了近乎彻底的解决。

4.总结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在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国家电力事业相关技术与流程还不够成熟,导致一系列污染问题出现,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针对于此,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处理火力发电过程中的各种污染物,同时也对水力发电站和核电站的运营提出了相应的规定,最终起到了不错的成效。即便如此,我国在电力事业环保方面依旧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工作中,国家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迎头赶上。

参考文献:

[1]黄文力,刘顺新,何琳琳,张丹.电力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策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03)

[2]贾志东,许志海.电力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环境技术.2008(01)

环保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在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倾向于实现生态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论的倡导下,将推动我国的建筑市场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二、现代化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

1.市场观念

高效的建筑规划管理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时地了解和掌握建筑规划设计的动态信息,合理分配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履约经营,本着高质量好、科学规划、经济成本造价的理念来获取更多优势取胜,根据市场动态,不断开发和实施名牌战略,占去建筑规划市场的优势。

2.效益观念

效益是建筑规划管理的核心,必须切实的转变经济观念,强化建筑规划造价成本意识,适时调整项目投资战略,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的科学管理体系,着眼于市场决策战机,合理科学的使用项目资金,提高建筑规划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人才观念

人才是规划设计的生命,是建筑规划管理的根本,不断加强建筑规划管理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是关系企业工程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现代化的建筑规划高效管理的落实必须要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来增强规划和管理的实力。

4.环保观念

建筑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提高生态性,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是建筑设计的无形资产,没有生态就不能在城市规划中立足。因此,建筑规划设计要把有机地统一绿色、生态、环保的发展目标,把良好的设计形象和信誉,视为在规划设计竞争中求得生存、赢得优势的关键。

三、建筑规划设计中绿色环保措施的实施

1.生态型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的实现

住宅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绿地,它在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和卫生条件,美化居住区环境和为城市居民创造室外休息活动场所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一是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绿地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二是休闲活动功能,小区绿地提供户外活动交往场所;三是景观文化功能,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等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

住宅小区绿化规划应坚持方便、安全、整洁、环保,从改善城市小气候,能充分发挥小区功能出发。绿化布局要集中与分散结合。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围绕小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同时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

2.节约型绿色建筑的开发

(1)节能

节能型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的核心就是实现建筑节能、对常规能源使用系统的优化以及绿色新能源的利用等。在建筑节能上,建筑总能源消耗要很好的保证建筑的保温与隔热,并使建筑节能可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并仔细分析建筑电气、煤等常规能源使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和供热系统等节能设计。对绿色新能源的利用,要尽量选用适合建筑实际情况的技术和产品。室内装饰与装修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使室内有充分空间,保持最佳光线与色彩,合理利用自然光,减少电能消耗,创造自然、舒适、低能耗的环境。对住宅要采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小区供热系统,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节水

节水系统的设计需要从节约水资源、水资源的再次利用和水环境的系统集成等进行考虑。根据国家节水标准和具体要求,加强新型节水器具应用,对建筑供水设施全面推广应用新型节水型器具。水资源的重再次利用,加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中水系统等建设,在建筑室外系统中设置中水系统,雨水和排水等经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并把景观用水系统的设计纳入到中水系统进行综合考虑。

3.绿化系统的开发

绿化系统具有防尘、隔热防晒、调节气候、提高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保障湿度和风速、减低噪音污染的生态功能。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规划的时候,必须重视绿化的布局,可以通过种植攀悬植物发展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扩充绿地面积,并改善绿地种植质量,从而充分发挥绿化的功能。在对屋顶进行绿化的时候可以采用能大幅度降低荷载重量的轻质人工土壤,更加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隔热效果,从而间接减少室内空调的开启时间,达到省电,减少空调污染物排放的目的,真正达到节能的作用。

4.贯穿环保理念的通风设计

在环保理念的通风设计上,要贯彻环保理念的有效做法就是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为加强建筑通风,在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位置的目的,设计具备“烟囱效应”的空间体系,通过掌握温差的方式强化室内通风;在标高处理上,采用出风口在进风口的上面位置的正高差形式,使风在室内的走向是从下往上走,这是比较符合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压通风规律,能有效强化通风质量;充分利用建筑构件进行挡风板的合理布局人为引起负压力,以加强门口的正压作用从而让风向的走向随着需求而改变,而不需要通过使用电力装置的导风系统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四、建筑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能耗低、能效高、污染少、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限制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可逆的影响

一是建设生态小区,大气环境质量应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住宅物与环境协调,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二是小区住宅房间应能实现自然通风,厨房、卫生间异味能在瞬间散发,以保证主要居住空间空气新鲜,防止室内潮湿与霉菌滋生,居室内达到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

三是在自然采光和节能灯具的使用上,应尽量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防止光污染。房间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四是在采暖、空调、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的使用上,应结合小区建设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等绿色能源,作为小区采暖、空调的热、冷源。供热、制冷及炊烧等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日照资源丰富的地区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住宅小区废弃物管理与处置应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付费”原则。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环保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今后我国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需要各个部门和企业共同来推动和实现,为建立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邓江,乔琼.建设生态环保型节能建筑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9,7.

[2]邹晓刚.论环保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2,(12):24.

环保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 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加快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处理,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对环境保护问题。

一、探讨城市发展规划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发展规划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问题、废水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一)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是主要的环保问题之一,导致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一是工厂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二是汽车排放的尾气;三是各种能源的消耗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四是喷雾剂等化学制品对空气的污染。这些污染源都导致城市空气变得更加污浊,从而影响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

(二)废水污染问题

废水污染同样是主要的环保问题之一,导致城市的水资源遭到污染,导致城市水污染的源头主要有工厂和生活方面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以及农田排放水中的大量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经雨水冲刷而对地表水造成的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较为广泛,但总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生活方面产生的各种垃圾;二是工业方面的各种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三是农业方面的固体废弃物;四是建筑方面的各种废料和废土等。这些固体废弃物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大气、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从而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四)噪声污染问题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

二、关于如何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措施

现代化的城市必须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因而必须做好城市的发展规划,而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基础设施与环保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处理到位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关系到当前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城市的成效,这就对环保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因而作为现代环保工作者,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应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工作。

(一)大气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必须结合城市交通情况、能源结构确定危害城市的最大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浓度、污染范围等,这样在治理大气污染这一环境保护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处理大气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确保工业布局合理。工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而工厂的布局必须合理,尽可能将具有原料供应关系的化工企业进行集中布局,利用现代化的废弃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对废气实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减少废气的排放。

二是尽可能的减少汽车造成的废弃污染,例如改良发动机、提高燃油燃烧质量,使其得到有效的燃烧,以及油改气等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机动车的废气排放量。

三是植树造林,在降低风速的同时净化控制中的粉尘携带量。有的树叶有绒毛、有的页面粗糙、有的能分泌油脂和粘液,这些树叶大都具有吸附粉尘的作用,经过雨水的冲刷,就能将空气净化。

(二)废水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城市污水处理是主要的环保措施之一,处理污水主要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在生活污水中,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是最多的污染物,而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则相对复杂,且污染物的不同会导致水的污染程度不同,因而在处理废水污染问题时,我们应在结合城市水污染程度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城市发展规划:一是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在鼓励人们加大废水利用力度的同时加强废水、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再进行排放;二是在城市的重点区域建立污水处理厂,利用现代化的污水处理技术对

水进行科学化、无害化的处理,将污水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填埋场污染、加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处理主要适合于可燃垃圾,对于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的东部沿海城市,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四)噪声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三、总结

总之,在现代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大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问题,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神态环境平衡的同时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以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毅,王丽平.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

[2]高韦佳.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作者简介:韩丽芸,女,(1983.12-),河南济源人,济源蓝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科,工作方向:环境影响评价

环保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我国;城市规划;环保概念;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整体发展趋势

(1)、城市规划逐渐向生活型城市转移,注重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在大部分城市的规划方案中日益呈现出“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规划中也多是重视生产型城市的建设,而相对忽略了生活型城市的建设理念。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要求的提升,城市规划逐渐向生活型城市转移,已经开始注重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城市生活的舒适性和方便性,逐步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

(2)、通过城市规划,有效促城市的进经济发展

城市经的济发展是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质疑,也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要打破城市规划仅仅是建设规划的概念,而是要使城市规划更加深入地研究城市的经济问题,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作用,及对不同阶层经济利益的调配能力,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现代城市规划中要坚持以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和行动纲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严格按照城市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规划,使城市资源的地区分布能保持平衡。城市规划还要有效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健康与教育、保持区域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德使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要重视对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并保证后代生活中对于能源的基本需求。还要注重保持城市空气、水、森林和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质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迅速开展和推行,各大中城市的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大中城市在经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逐渐开始重视到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规划项目中以工业区、商业区、高档住宅区为主体,往往忽略了环保概念的应用。而随着城市发展的深入,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环保概念已经逐步被应用于现代城市规划中,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要求部分大中城市在规划重要逐步向“非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过渡,逐步减少和整改城市中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工矿企业。同时,城市规划中还要制定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加强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扶持与监管,利用具体的法律法规促进金融业、批发业、交通、管理、法律等第三产业地位的不断上升,使现代城市产业布局日益向全面化、高新化、科技化的角度高速发展。

(2)、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中,在空间布局主要呈现两大趋势:一、开发或再开发市区内部用地,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二、开发郊区,乃至周边地区,以疏散市区人口和工业,为市区创造优美好适的环境。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震需求,现代环保概念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要不断完善城市中的工厂、商店、住房、交通、电信等人工设施,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这些人工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和融合。

(3)、生态环境方面。现代城市规划中多以工业发展为主体,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建设中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到了必须治理的关键时刻了。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要求在新型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在控制和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要注重为城市居民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应用的重要体现。

(4)、自然资源的使用。现代城市规划环保概念的应用更多的注意对现有能源利用的节约与保护,以及如何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问题。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应用的基本原则是:更多的依赖城市中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最大范围内减少废物垃圾的排放、扩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等。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要以自然资源的使用为根本出发点,并加以全面、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5)、城市交通。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要求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使地铁、轻轨铁路等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城市人口数量巨大,人们出行对于交通工具的要求也较高,既要符合环保的原则,又要保证人们出行的方便和快捷。城市交通是城市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在城市规划中,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加以有效地治理,已达到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的环保目标。

三、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强调科学的发展理念和观点。城市规划是地区政府干预城市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建设进行综合、全面的部署。积极处理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各项问题。维持城市的和谐与公平,有效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实现对城市的管理和控制。随着城市规划工作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地位的日益突出,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注重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并逐步向科学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科学发展,即在充分考虑城市区域功能划分的同时,还要在规划中加以适当的科技元素。对于已建成的部分不合理的建筑,要利用科学的方式予以改造,或改善其功能和用途。科学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其形成和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工作经验也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要在不断摸索中,寻求适合中国城市规划的环保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理念,进而将其应用于我国各大中城市的规划方案中。

环保发展规划篇6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严重。为了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不同地区建立起不同的法规和条例来制约和保护环境。其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众多法规、条例中的一种,其主要优势是可以解决在项目层次上出现的问题,这是与其他法律、法规的不同,且可以解决较多项目结合产生对环境的影响。

一、规划环评概念、目的和意义

1、概念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规划环评)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规划环评的执行主要是从决策源头上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有助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2、目的

规划环评的目的是在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通过对规划开发项目的影响评价,识别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提出规划开发建设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完善开发项目的规划,保证规划建设项目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尽早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是从项目的开始和决策层次上进行环境保护,是一个支持不同单位的,主要目标在于制定一个既适合经济社会又合适环境目标的方法。

3、意义

实施规划环评的主要意义:1)可以协调经济和环境两者和谐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规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2)可以为规划建设项目如何布局的合适调理、选择和甄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3)可以对规划方案的提出建议和修改,从而减少其对规划建设项目和规划区外环境或规划区外环境对区内项目的影响。4)可以了解规划区的新、老环境问题,提出的环境保护和防治建议,达到提前防止对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实现规划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达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可作为规划区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依据,确定其可行性。

二、中国规划环评现状

1、 中国《环评法》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国外对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发展和完善,我国也逐渐意识到该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具有保护环境的优势。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是在 1973 年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一些研究学者分别在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开始宣传和倡导环境影响评价,并参与环境质最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及其方法和研究。

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第二章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规定,初步确立了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9年10月1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环境立法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新阶段。 经过几十年发展和完善,对规划环评有关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2、 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逐渐意识到环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提出开展对现行重大政策和法规进行环境评价。为贯彻落实《环评法》和指导规划环评的实施,为促进规划环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我国先后制定出了很多相关的多项部门规章和技术导则,如规划环评评价技术导则、管理办法、报告书的审查办法、“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及举办培训班等,从而落实了规划环评对防止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规划环评实际应用实施中,很多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也都开展了环评试点工作,分别对不同专业等的不同专项进行规划环评工作也逐渐开始。从国家省市地区,从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地区和资源等规划环评工作已经逐渐地全面铺开,走出一条属于我国国情的规划环评制度体系。在对完善规划环评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发展,许多研究学者已经对这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其中,规划环评在试点地区也取得了成功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整个规划环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及完善体系。

三、中国现有的规划环评中存在的问题

1、 规划环评的评价模式欠佳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环境评价战略采取“自我评价”的模式。在国内,由规划环评在实际的工作思路上是效仿建设项目的方法,采取“第三方”的评价模式。这样的方式对规划环评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但对规划的编制不能有效地介入,导致对已制定出的规划方案、环境保护的措施等起不到保护环境及生态的目标和要求。

2、评价技术尚不成熟

在规划环评的实践中,我国主要还是引用建设项目环评的思想和技术方法,但这个评价技术方法在实际用于规划环评中是不能完全试用的。其原因主要是项目或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是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规划环评是对处于高层次的规划和计划的环评。

3、保证体系不健全

对规划环评能否在我国规划项目中顺利的实施,在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方面都确立了一定的体系,这也是体现出我国规划环评的重要战略地位。当前,我国颁布了一些关于环境评价的法律、法规等条例,但还未建立起一套属于我国国情的规划环评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

4、规划环评主体之间缺乏制约机制

在我国规划环评实施中,监督对象是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而现有的监督体系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的监督。总而言之,承担部门―――具有资质的环评机构,审查及意见的提出―――环保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专家,规划审批―――法定的规划审批机构。特别是,在地方政府握有投资主导权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有的环保部门甚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厂址选择明显错误的项目也予以审批。

5、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

就目前我国规划环评发展的现状而言,存在技术方法的理论和实践中研究问题。在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中,几乎是没有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套理论方法,不能满足规划环评实践的要求。技术方法实践的研究中,往往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只对原则性的要求进行说明,就方法论方法,没有关于不同情况不同的技术方法去解决规划环评的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依据。

6、规划环评滞后

长期以来,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建设项目,并未涉及立法、政策和规划层次。由国内外一些实例证明,在政策和规划上的失误,往往带来的环境破坏比建设项目更加严重。自引入规划环评以来,对开展规划环评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仍没有得到广泛开展,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了很多困难。

7、环评队伍能力不足

在我国环评专业人员中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从事规划环评的人员往往对相关方面的了解不透彻,往往都是就着原理来实践,没有深入考虑其存在着区域性和时间性,则需加强对规划环评的人才培训。第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

8、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尽管我国早已将公众参与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并且环境保护部还专门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来规范这一行为;但从目前来看,公众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仍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四、规划环评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1、规划环评理论实践方面

首先,改进规划环评的评价模式。根据规划环评自身目的的要求,改进评价中的评价模式,推进“自我评价”模式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并与国外的“第三方”评价模式相结合,使其对环境与生态等方面起到保护作用。

其次,加大对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研究。国家应组织一些专业研究小组,推荐和参考国外对这方面取得成功经验,进行技术改造,成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划环评程序、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

然后,进一步完善有效实施规划环评的保障体系。相关方面的各个部门应相互监督与辅助,对规划环评中各主体的责任及违规所应承担的具体的法律后果加以明确,并加大惩处力度。

最后,进一步扩大规划环评试点的范围。参考我国已成立的并取得一定成果经验地区的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并根据不同地区自身的特点,对规划环评试点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规划环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相结合的体系的完善,推进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2、 加强规划环评人才队伍的建设

1)规划环评的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根据工作基础和背景情况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分类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

2)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充分利用媒体与网络的普遍性,向公众宣传规划环评的作用,使公众对这方面认识,从而能自觉参与对规划环评的监督,成为推动规划环评的主要力量。

3、 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水平

有效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离不开科学正确的环评方法与技术,针对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方法和技术上的不足,首先应该对传统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想和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发挥与创新。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进行总结与改进,在规划期间还应考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创新,给环境保护欲污染治理带来的变化。

4、 增强信息收集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应该迅速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数据库,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公正的信息管理制度,以确保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要确保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提供的信息的充足性与真实性,对于公众参与的反馈信息应予以及时汇总和公开。

五、结束语

目前,规划环评在我国发展已经近40年历史,可还处于刚刚发展阶段,为了环境和经济同时发展,应注重环境保护和项目规划协调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吸收世界各国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经验,要在环境影响评价体制、机制、法规、方法和技术等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推出一条符合我国的国情,具中国特色的规划环评之路,实现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赵珊,么相妹.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111-112.

[2] 王威,葛再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136.

[3] 刘婧,徐承华,杨晓岚.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J]. 《规划师》论丛,2010:178-181.

环保发展规划篇7

关键词:环境规划;体系;构建;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16104

1引言

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是指由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时序和不同种类的环境保护规划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交错系统。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开展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发展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渐成雏形。纵向看,环境规划编制体系基本依照我国的行政层级进行分级,包括部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三个层次;从横向看,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可分为污染控制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其中污染控制规划又根据环境要素分类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分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和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等。

与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体系相比,我国开展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历史较短,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还很不健全。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

2相关规划体系现状分析

2.1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这些规划构成完整的规划体系,相互间既有联系,又有补充,从大到小,从战略到具体,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

2.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部级的国土规划和地方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种。规划体系比较简单,但国家制定原则,进行总量控制,地方级必须落实总量指标。

2.3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与相关规划联系不多,特别缺少总体层面规划,制约了其他规划体系上的衔接(图3)。

3环境规划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我国的环境规划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环境规划各层次间缺乏有效衔接

在环境规划编制的协调体系中很少融入自下而上的各级政府与国家间的磋商环节,在时间上地方与国家环境规划也存在诸多不衔接的地方\[1\]。由于环境规划内容交叉、分工不明确,导致落实到各级政府的规划种类较多,因此很难保障各项规划得到有效落实。不同层次、类型的环境规划间效力界定不清,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国家与地方在规划目标和工作重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考核的部分指标在各省规划中无直接对应的指标项,即使完成省内的环境规划指标,也难以保证国家环境规划目标的实现,体现不了规划的战略导向性。

3.2缺少中长期基础性规划

环境规划跨行业、综合性强以及环境保护部门调控手段之间的不对称性,使中长期基础性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一直滞后\[2\]。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每五年制定一次的环境保护规划为总体规划,一般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环境保护工作缺少中长期的战略方针和目标指导,而且往往受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变化和政府任期的影响,难以保障规划的连续性,规划制定和执行容易取决于“长官”意志。同时,规划以中短期的污染防治为主,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还处在污染控制和管理阶段,对长期性的环境改善和人体健康缺少关注。

3.3直接控制性和空间性不强

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保护规划属于需求型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直接调控能力不强。规划内容重污染治理,轻经济和政策引导,“防”与“引”相结合的多元化经济调控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得到应用。此外,我国环境保护规划还没有实现区域分类指导、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和环境保护措施空间最优设置,规划的空间调控性差\[3\]。

4环境规划体系的建立

4.1体系框架

为了提高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确定一套合理、完整、科学的规划体系。借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功经验,笔者初步设想了环境规划层级与实施体系,该体系由“环境战略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四个层次构成(图4),其中前三个层次为规划层面,第四个层次为规划的落实层面。各层次共同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使环境规划工作有效切实开展。

图4环境规划层级与实施体系 第一层次――环境战略规划:包括国家和省(自治区)的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五年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跨省和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

第二层次――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市级层面编制的环境规划和近期规划,由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组成。

第三层次――环境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其中环境功能区划包括大气、水、噪声、海洋等环境功能区划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划;规划环评是对环境保护部门以外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城市规划环评、经济发展规划环评、经济区规划环评和港口规划环评等。

第四层次――项目环评:是对单个建设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

在由“环境战略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功能区划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构成的四级环境规划体系中,所有规划层级都是依据关系,不同规划具有各自的规划重点与功能。总体规划要依据和贯彻战略规划进行编制,功能区划要贯彻总体规划的思想,规划环评要依据总体规划、功能区划进行评价,所有规划、区划、环评都是项目环评的依据,项目环评则是建设项目环境行政许可的依据。

4.2体系内容及功能

4.2.1环境战略规划

环境战略规划一般由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环境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是对规划区域或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进行长期的、综合的研究和论证,提出该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框架和引导战略,规划期限不确定,可长可短。它关注的是宏观性、全局性、地区与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重大问题,强调规划要在各区域、流域各自特殊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反映出不同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特色。

环境战略规划属于统领性的宏观战略规划,是下一级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纲领,应不断强化其战略地位,其所提出的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框架和引导战略,成为区域环境控制和空间布局的刚性依据,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和规定性作用。战略规划确定了宏观发展方向和目标之后,所有其他下一级规划都必须依据其确定基本的宏观导向。

4.2.2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属市级层面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以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优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确保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所作出的战略部署。它是从一体化角度,研究城市的环境功能区划、红线空间、环境容量和生态总体布局形态等,制定出战略性的、能够指导与控制城市环境保护发展和建设的蓝图。总体规划是依据战略规划制定的,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时间的先导性、空间的可控性、决策的综合性等特征,须在重大问题上与战略规划保持一致。总体规划的编制时限一般15~20年,其近期规划为5年\[4\],该体系由专项规划和专题规划两个方面构成\[5\]。

(1)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上一级政府审批,对一定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起总体控制作用,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时空的先导性、空间的可控性和决策的综合性。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侧重于提出发展布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质量、排污总量、环境建设与管理等战略性指标,确定环境整治和保护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2)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对各类环境要素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专题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按环境要素种类将专项规划划分为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声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核与辐射污染控制规划、自然生态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范规划、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等。

专项规划属于实施型规划,重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做到落实定位。专项规划需细化社会经济活动在单位空间上允许的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以维持环境单元区域性生态稳定、完整,以约束性指标将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限制在影响最少的空间内;系统提出在各种可能的发展情景下,为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的最佳污染物消减工程体系,确定重点项目的类型、时序、规模和范围。

(3)专题规划。专题规划是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下,针对污染控制、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专题规划可分为污染防治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保护区规划等。

专题规划也属于实施型规划,为达成专题所设置的目标,要求对特定专题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以各要素的专项规划为依据,做到落实定位。专题规划各层级都可以编制,是根据一项环境要素的控制治理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纲领,专题规划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总体规划的总原则下,对各类环境要素的布局和规划管理要求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提供依据。

4.2.3功能区划与规划环评

(1)功能区划。功能区划一般由省或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和审批,包括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是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控制红线的直观表现。

环境功能区划: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是正确实施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评价的基础。在制定区划时,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确因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降低现状功能时,应论证降低要求是否影响该区域未来环境质量提高要求,并做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必要性说明。为实现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区划应与产业布局、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污染源管理等相结合,将区域点源与面污染源控制方案、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与环境功能区目标的可达性相结合,使环境功能区的划分与总体规划等相协调。划分方案应实用可行,有利于强化目标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本行政区域内管理得力,相邻行政区监督有效。

生态功能区划: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研究和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2)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规划环评在规划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规划方案,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根治环境。

功能区划与规划环评往往具有法规和图件体系支撑,从而将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的思想通过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的手段渗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同时也指导下一级项目环评的具体编制。

4.2.4项目环评

项目环评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行政审批程序。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评含于区域规划环评范围内,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也必须控制在区域规划环评下达的指标内。项目环评是指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估计,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的评价过程。项目环评一般是对单个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面和评价范围都较小,作为一项预测性和参考性的环境管理手段,在提高决策质量方面被广泛接受。

参考文献:

[1] 董伟,张勇,张令,等.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 [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6): 783~784.

[2] 包存宽,何佳,周影烈,等.环境规划体系创新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1100~1106.

[3] 芦晓燕,罗胜,马民涛.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J].中国环境管理,2011(4):37~40.

[4] 董伟,张勇,何远光,等.创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在大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实施思路[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4):377~386.

环保发展规划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环保理念 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理念概述

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理念源于自然生态观。自然生态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生态观,它着重于物质要素的相互联系,强调处理好城市与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也重视城市物质空间的组合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城市化建设在我国不断的兴起,各种大中小城市的建设不断的开展,城市发展建设成了主旋律,而城市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使用问题和环保问题就成了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建设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规划设计中,要把节能环保的理念加入到城市建设中需要以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要从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中倡导“偿还原则”;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提倡紧凑型的城市布局及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对单体建筑的能源优化设计采用节能建筑,倡导新型的能源概念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现如今的建筑设计相比原来的建筑设计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不论是在建筑使用的舒适程度还是建筑的整体质量都有着明显的进步,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而建筑设计在追求其使用质量的同时,对其经济效益等外在因素也需要综合来进行考虑,一个好的现代建筑,不仅是要提供一个优秀的环境,同时,减少建筑的使用成本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节能环保理念下,建筑物的很多特性都需要有所改进,首先是建筑的封闭性,在建筑施工中,如果建筑的封闭性设计不好,建筑的保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减少建筑使用的效果。其次,外墙的保热系统也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内容,在能源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我们需要更好的对能源加以利用,因此,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出节约的设计特点。而另一部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可再生性和环保型的特点,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以保证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理念的长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渗透环保理念的有效措施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将这种预测付诸实施的活动,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理念只有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得以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其应有价值。从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提高环境保护的前提来看,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体现出城市的发展对人的影响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城市的发展要以保护人们的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几个方面为目标,同时,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两者之间的相互和谐,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更好的体现出节能环保的理念。落实城市规划中的环保理念,应结合以下问题考虑: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城市规划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结合,需要对城市的大气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针对具体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措施。

3、城市规划尊重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区域化是将城市的环境放到整体区域中思考的一种方式,在城市经济与环境规划的整体环境中,从宏观微观上,把握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利用辩证的理想来完善城市环境。

4、城市规划中需要符合环境的思维。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现时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结合。在城市规划的一系列过程中,环境的限制是其城市综合发展限制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其具体的环境限制对潜在的污染源进行合理分析,进行城市规模的界定,选择合适的人口以及交通运输方案;在改造与城区重整的规划中,尽可能的改善环境的质量吗,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降低容积率与区域人口密集,增加城市空间与绿地面积。迁移一些污染程度很高的企业;在郊区发展中,确定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区,敏感区。景观敏感区等,使其不受城市化的应先;在市场规划层次上,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和环境相结合。

5、建筑采用新型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系列新型材料的出现,对于保障社会环保的实现创造了可能,一系列的新型窗体,门窗以及屋顶材料等,能眵提升节能效率,室内通风,供热系统等技术的创新,保障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不合理的利用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对建筑材料进亍有效的重

复利用,避免增加建筑的使用成本。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刻不容缓的进程,在这一系列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发展,确保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6、道路设计时的环保节能。道路设计中进行一系列花卉植木的植入,对于减少噪音,净化环境是很有必要的,道路设计时期基础设施的配套问题,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综合利用率。为了体现道路节能的功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设立雨水排,单设通道,不要和地下水通道相连,而是要在相应位置建立雨排蓄水池,这样雨水以及雪水就能被收集利用,回收后的雨水就可以在园林以及道路面的绿化带上,这是非常方便的。

总之,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非常积极进步的意义,能够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城市的高度发展也是城市文明的更好体现。现如今,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思想已经逐步确立,节能环保的理念是设计者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同时也符合城市长远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城市的规划方向,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规划设计,从而为以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丽;李祁.城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环保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

上一篇:音乐节安全预案范文 下一篇:初一年级组德育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