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环保!

时间:2022-07-10 05:50:49

环保!环保!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100多个国家的首脑、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媒体参加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人们第一次用一种奥运会式的全球热情对世界气候问题给予了最广泛和深入的关注。艺术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在哥本哈根和伦敦,分别由丹麦国家美术馆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办的两个展览――“反思”当代艺术展和“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艺术展对正在举行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进行了回应和声援。两个展览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艺术家在人类和文化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艺术家是地球现实和灾难的记录者、翻译者以及传播者。他们并没有愤怒地跳上政治花车,沿途进行抗议和声讨,而是通过不同的叙述语言对地球所遇到的伤害进行一种文化上的回应。艺术家把理智和直觉连接起来,把科学中难懂的数据转换为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更加容易理解的公共语言,为我们变化的世界树起了一面镜子,通过反射、折射以及直接的映照,艺术作品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检视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议题,并反思人类的行为。

尽管全球性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各个群体所关注的议题――从国家首脑到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能对此发表一番精彩的个人见解,但刚刚过去的2009年,人们却是第一次用种奥运会式的全球热情对世界气候问题给予了最广泛和深入的关注。这一方面或许得益于美国好莱坞大片《2012》的全球攻势,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与2009年底以压倒性的姿态聚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首脑、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媒体舆论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有关。

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会场,192个国家及地区的国家领导人、科学家、企业家等聚集一堂,为了一份有关地球未来的协定以及自己在这份协议上所需承担的责任而展开了一场斤斤计较、你争我斗的博弈之战。相比起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会场的戒备森严以及此起彼伏的争吵声和从人们口中不停飞出来的枯燥的学术名词和数据,哥本哈根大会的会场外,志愿者、游行者以及普通民众用行动、口号、传单营造了另外一派热闹的场面。

随着气候大会的结束,人们或许已经对政治家们的争吵结果没有太大印象,但一般人都对哥本哈根的新广场(Nytorv Square)上矗立的那尊巨大的北极熊冰雕记忆犹新,并深受震撼。这是英国艺术家马克(Mark Coreth)为哥本哈根大会所做的作品。随着会议的进行到结束,这尊北极熊冰雕渐渐融化,最终只剩下摊水以及一个北极熊骨架。这似乎比会场内各种耸人听闻的数字和声情并茂的演讲更能触动人们的心。

这尊北极熊冰雕只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期间众多艺术作品中的一件,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起举行的还有在哥本哈根Den Frie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反思”(Rethink)当代艺术展以及与哥本哈根遥相呼应,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艺术展。尽管前者作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项目之一,支持者是作为政体组织的联合国,而后者的支持者是英国制药企业的巨擎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简称GSK),但两个展览的出现都顺应了2009年关于全球气候以及环境这个大议题的讨论,而且从展览的策划思路上看,两个展览都用不同的作品把“现实一毁灭一未来”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没有过多的愤怒和批判,策展人和艺术家都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地球现实的记录者、传播者以及翻译者,这两个展览就是人们认识地球环境的一面镜子。

感知的现实

艺术是一种叙述语言,在同样的主题下,两个展览不约而同地在第一单元对当前世界气候以及地球所面临的环境、资源、污染等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呈现。曾经被人们忽略的以及被掩盖的事实经由艺术的表达,以另一种极具冲击力以及超出人们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英国“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艺术展在“感知的现实”单元呈现了5件作品,试图借由这些作品来激发这样种讨论在人类高傲的想象中,地球会受人类控制,随人类的意愿而变化,但从想象回到现实,我们却不得不为自己生存的环境是否安全而担忧,而且也对人类的能动性和控制力产生怀疑。

艺术家大卫・纳什(David Nash)的作品《灰烬圆屋顶》表达的是人类的无助和脆弱。早在上世纪70年代,大卫・纳什就受“可怕的经济、政治以及生存环境”的影响,决定开始种植树木。他希望这些树木经过30多年的成长,可以在21世纪为人类开辟小块生存空间。《灰烬圆屋顶》是大卫・纳什对自己所种树木的一幅简单绘画,在这幅绘画中,他的树木长得不高,也不强壮,甚至连颜色也不是绿色,而是像被烧过的木炭一样很容易一触即倒,但即便如此,它们所围起来的那片小小的空间却有可能是庇护人类的最后一方净土。

艺术家加里・休姆(Gary Hume)则用简单的材料浓缩了一个深厚的主题。他的作品《工业主义者》是一块象征墓碑的白色大理石,洁白的大理石上用铅模仿孩子的笔迹勾勒出烟的形状,稚嫩的线条所勾勒的似乎是工业烟囱以及冒出的浓烟,又似乎是小孩子眼中父亲手里冒着烟的雪茄和香烟,更像是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墓碑、有毒的铅化物、烟、维多利亚时期被誉为“撒旦作坊”的工厂――这些元素通过稚嫩简单的线条与洁白大理石的对比拓展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哥本哈根的“反思”艺术展则花费更多的篇幅来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日常生活中我们想当然或者习以为常的事物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关系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件作品是尼日利亚艺术家布莱特(Bright Ugochukwo Eke)的《酸雨》。这件作品在远看时宛如蒂凡尼的水晶灯那么绚烂夺目,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但走近看,却发现这些美丽的“钻石”都是用小塑料袋、水以及木炭做成的一颗颗“酸雨”。远观的璀璨与近观的平实对比出一个被人们忽略但又令人震撼的现实――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给人带来伤害的毒素。

废托邦与毁灭

相比那些经由艺术而重新被人们审视和重视的现实,艺术对于“毁灭”这个主题的呈现似乎更加如鱼得水,哥本哈根“反思”艺术展借用了“废托邦(Kalotopla)”这个词汇来对这一单元进行命名,而英国的“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展则直接用“毁灭”来作为这一单元的主题。

废托邦是乌托邦的反面,最早出现在以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以及俄国扎米亚京的《我们》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中。它,是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内部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如阶级矛盾、资源紧缺、犯罪、迫害等。艺术家利斯(LiseAutogena)和约书亚(Joshua Portway)运用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最蓝的那片天空在哪々”这个问题也是他们作品的名字。两位艺术家动用了包括卫星图、多年的气象数 据以及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在内的各种高端的科学技术来寻找世界上最蓝的那片天空,而答案依然不得而知。复杂的科学技术和仪器与片简单且浪漫的蓝天――两者的对比蕴含着讽刺和幽默,也揭示了人类脆弱的乐观主义。

与哥本哈根“反思”艺术展所呈现的带有点幽默和反讽的“毁灭”不同,英国“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展则用更加和直白的语言对“毁灭”进行着诠释。比如艺术家克里斯・马丁(Kris Martin)的作品《100年》――一个被放置在展厅地面的金属小球,可能是整个展览中最简洁和最容易被忽视的作品,但又是最具冲击力和警醒意义的作品。当观众远远观望,完全领会不到作品的意图,一旦走近观赏,人们会读到这么行字:“这个金属球设置了自动爆炸装置,将在从创作开始满整整一百年的那天自动爆炸。”所有走近观看的观众不可避免都会被这句话震撼住,从而进一步从金属球的外观联想到极具杀伤力的炮弹和原子弹,以及我们生存着的千疮百孔的地球。的确,地球不就是一个最大的拥有“自我毁灭”装置的球吗?它终将有一天也会爆炸,当然,我们祈祷那个时间不是100年。艺术家能做什么?

艺术家一直以来就与人类的重要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受其影响,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并对这些重大事件进行反应。在地球环境和气候问题成为人类的一个重要议题时,它也同时成为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对象。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生态艺术(Eco]0gy Art),与人们更加熟悉的原始主义艺术(Primitivism)、环境艺术([nvironment Art)以及大地艺术(Land Art)不同,生态艺术是属于现世的社会生活改善行动。对于一般陈列于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厅的艺术,人们往往喜欢生发这样的疑问:“艺术到底能干什么,艺术家又能干什么?”

如今的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早已不是简单的绘画,它早已与人类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领域产生了互动关系,介入到社会的公共领域,并通过艺术作品对社会产生了一些改变和影响。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个项目就是费尔韦尔角计划(CapeFarewell)。费尔韦尔角计划是由身兼摄影师与设计师角色的巴克兰(David Buckland)在2001年所发起的,借由接受外界的赞助与捐款,邀请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界人士等,一起搭乘破冰船进入北极圈,希望用艺术的语汇加上科学的专业和教育的传播功能,一同探讨和呼吁大众来关注近年全球气候变迁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英国“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艺术展的策展人之一就是费尔韦尔角计划的发起人大卫・巴克兰,而参展的艺术家中也包括参与了费尔韦尔角计划的Heather Ackroyd和Dan Harvey、Sophie Calle,Lucy和Jorge Orta.Cornelia Parker,诗人Lemn Sissay和Shiro Takatani等6组艺术家。艺术家能为地球做些什么?面对人们的疑问,两个展览都有意识地强调艺术家的能动性,以及艺术与科学等其他领域相结合所能给社会带来的改变。英国的“地球的艺术一个变化中的世界”艺术展特辟单元“艺术家作为探索者”来对此主题进行回应,展出艺术家在费尔韦尔角计划中创作的优秀作品,而哥本哈根“反思”艺术展则以“信息”为题,重在展示艺术如何与最新科技相结合,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人们在艺术家杰特(Jette GejlKristensen)的3D体验式作品中,可以亲身感受格陵兰冰川融化时的震撼感觉;也可以在一个名为“新的族群”的网络互动作品中,根据自己的设想,用鼠标为理想中的乌托邦制定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生活方式;还可以加入一个名为“对话”的艺术群,通过包括Facebook在内的各种沟通方式来进行全球的连接,在对话群中提出任何问题、进行各种交流,也可以进行捐款,甚至能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对相关议题进行提议和讨论。

地球的未来

从两个展览中可以感受到,当代艺术并非一定要批判,两个展览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艺术家在人类和文化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艺术家是地球现实和灾难的记录者、翻译者以及传播者。他们并没有愤怒地跳上政治花车,沿途进行抗议和声讨,而是通过不同的叙述语言对地球所遇到的伤害进行一种文化上的回应。艺术家把理智和直觉连接起来,把科学中难懂的数据转换为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更加容易理解的公共语言。

或许艺术家无法通过作品对社会产生直观快速的改变,比如像企业家一样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工厂今年减碳的数量,也没法像科学家一样用精确的数据告诉你,哪样技术的改进可以节省多少能源,艺术只是为我们变化的世界树起了一面镜子,通过反射、折射以及直接的映照,艺术作品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检视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议题,并反思人类的行为。

在用艺术语言对地球的现实进行记录和翻译,在对地球所面临的灾难进行了表达和叙述之后,我们也不能忘记用艺术来对未来进行展望。未来的地球是什么样?是否像中国艺术家姚璐作品《城市的春天》所呈现的,是一片“美丽动人”的垃圾山水?抑或像莫娜(Mona Hatoum)在其作品《热点》中所描绘的,是个危机不断、即将到达爆炸临界点的沸点地球?又或者如托马斯(Tomas Saraceno)在其《无止境系列》照片中设想的那个悬浮在蓝色的天空中,被空灵和静谧所包围的无边无际的新的生活空间?

悲观与乐观,现实与想象,在艺术为我们呈现的各种未来展望中,相信每个人都已经有了答案。

上一篇:杨勇:艺术价值因个人趣味而成立 下一篇:钻饰闪耀似是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