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机械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4-04-03 15:36:51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1

机械行业:把握结构性机会

机械业仍是国民经济基础和支柱性产业。今年1-10月机械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21.4%,比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16.1%)高出5.3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工业各行业之首。中信证券表示,在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转型背景下,我们继续看好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并更看好受益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方向的相关子行业,如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民生装备和工程机械等。

高端装备制造业:受益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航空装备制造业、航天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高铁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新兴产业市场,核电、高铁等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它们将在长期上决定着中国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关注国内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政府主导的未来业绩增长明确的板块,如核电、铁路和海洋工程设备。华宝证券表示,该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是铁路设备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推荐晋亿实业和中集集团。

工程机械:城市化依然是主要推动力。2011年要维持GDP8%的增长率,固定资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能低于45%,我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就意味以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依然是拉动机械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工程机械依然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浙商证券表示,长期来看,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增长后,在技术创新、多元化、高端化、规模化和全球化发展以及融资租赁服务上都具备了全球崛起的坚实基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和柳工等龙头企业有望成为中国的卡特彼勒、日立建立。综合考虑业绩增长弹性、估值等因素,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和柳工。

石油设备与服务业:为石化强国保驾护航

我国已然成为石化大国。目前,我困石化产业体系完备,主要产品生产规模 位居世界前列,已然成为石化大国。然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仍不尽合理,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国际竞争力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压力巨大。我国还未能成为石化强国。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石化工业结构也将相应发生变化,高端和新兴业务将得到较快发展。未来5-7年石化产业发展将为四个领域带来重大投资机会:海上油气开发、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石化下游产品升级、低碳环保产品开发。

根据媒体报道的中海油总公司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在中国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新建设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同时2-3个深水油气田要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随着深水勘探和开发技术、经验和设备的积累,中海油总公司将可能在深水区域新建设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

海洋油气开发,设备先行。石油公司、海上油田服务和工程公司将建造钻井船、物探船、铺管船、运输船以及采购钻井平台所需的设备等,海洋装备行业也将显著受益于“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中信证券建议关注受益油价上涨、海上油气开发大发展,“十二五”期间仍有较大成长空间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杰瑞股份、海默科技等。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2

【摘要】近年来,石油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呈现出低迷走势,但人们生产和生活对石油的依赖性较高,因此对石油的需求量较大,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前景十分乐观,本文从石油机械制造现状入手,简要分析深化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的措施,希望促进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石油机械制造行业主要是为石油开采、运输、储存提供相应的机械设备,我国作为一个石油开采大国,对石油机械制造的需求量较大,我国的原油产量仅次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1]。由于石油具备易燃易爆特点,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须确保石油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产量,应不断创新和深化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从而促进石油行业和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的良性发展。

1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现状

1.1石油机械制造工艺系统化自动化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石油,对石油机械制造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自动化水平低,难以满足石油机械行业的发展需要,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现代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能够极大提升石油生产效率,同时有效降低我国当前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

1.2石油机械制造工艺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能力是竞争力的首要保障,目前一些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对市场需求不够了解,其制造工艺早已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进而导致企业资金出现短缺,生产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同时企业缺失现代化管理手段,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中,没能以市场作为导向,从而出现石油机械制造工艺与市场需求脱节。

1.3石油机械制造产业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石油行业和石油机械制造行业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很多石油企业在采购相关机械时,一般会在自己下属制造公司中进行内部购买,这种自产自销模式造成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没有直接面对市场,与采购企业、同行企业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我国很多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是1960-1970年左右建立起来的,其中很多企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都过于陈旧[2],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缺乏专业的核心产品,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严重阻碍了制造企业的发展。

2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优化措施

2.1制造工艺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为了确保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加快工艺技术自动化发展,在实际动作中不断创新石油机械制造技术,学习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同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开发更多新型石油机械产品。尤其在一些特殊零件方面[3],企业可以派出技术人员到国外接受培训,从而拉近我国与发达国家石油生产技术和石油机械制造技术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应引入国际先进的技术人才,邀请其他国家的石油机械制造人才来企业工作,进而提升企业工艺水平。另外,还要重视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定时开展智能化制造工艺培训相关课程,促使员工的个人工艺技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还应重视与同行业之间的企业相互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建立石油机械制造企业交流平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良性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共同研发智能化的机械制造工艺,了解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2.2提高热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力度

当前大型化的石油机械制造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比例较大,因此对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尤其是在机械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必须对现有工艺技术进行创新。在石油机械设备中,热处理技术对机械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存在重要影响,目前热处理技术在温度自控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进行温度自动化控制,从而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而提升热处理设备的控制精度[4],对机械中的精密元件进行无氧化保护。由于热处理的耗电量较大,不利于节能环保目标的达成,因此,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应重视降低热处理生产成本,树立“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节约型生产理念,其中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针对现有的电阻炉设备进行研发与创新,选择质量更轻、耐火性更高的新型材料,如硅酸铝纤维等,并在改造中采用远红外技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性,同时也为未来的维修与检查提供便利条件。其二,为了提高设备的节能效果,应对电阻丝进行改良,尤其是对75千瓦以上的电阻炉而言[5],该电阻炉能耗过高,可将原本的电阻丝替换成为电阻带,利用电阻带来进行加热,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其三,转变热处理系统的控制形式,传统的热处理系统由触控器来进行控制,触控器的灵活性较差,耗电量较高,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出现短路情况,造成热处理系统安全隐患,可使用先进的PID处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操作,能够有效降低耗电量,同时提高热处理系统的安全性。了解世界各国的热处理设备能耗情况,选择更加节能的设备,引入到生产之中,提升热处理节能水平。

2.3利用电子商务拓宽营销渠道

电子商务是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向,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的市场比较明确,信息资源丰富,有利于建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电子商务以B-to-B(Business-to-Business)为主,即企业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包括:第一,应建立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组织链,加强原本相互独立的部门之间联系,诸如技术部门、开发部门、采购部门、营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等,利用计算机局域网来使部门成为一个完整的组织链,从而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第二,构建企业产业供应链,将企业的研发机构、生产机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等机构[6],通过互联网来构建电子交易系统,从而实现商品线上买卖,促进企业之间相互联系,以市场为导向,深化石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4树立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理念

绿色制造工艺就是采用更为环保和节能的制造方法,防止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意识到绿色制造工艺的重要性,因此一直加大研发进度,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也投身于绿色制造工艺的研发和实验,希望能够整合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资源,从而实现对石油机械设备回收再利用。绿色制造工艺在机械设备设计上有所体现,在设计石油机械时,应重视产品的环境保护水平,从宏观上对石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能耗、污染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使石油机械在未来可以通过回收来进行重复利用,从而达到绿色环保要求。在选材方面,应在保障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的同时,树立绿色选材理念,例如,当前石油机械制造中,一般采用钢铁作为原材料,为了提高是有机械产品的环保水平,可使用H型钢来作为主要材料,H型钢的结构较为稳定,抗弯能力较强,同时在生产时造成的污染较小,具备回收再利用潜力,是石油机械制造行业重要的环保材料之一。除了绿色设计和绿色选材之外,最为重要的是绿色制造工艺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改进,采用绿色制造工艺来进行生产,避免生产环节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利用新型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不断创新和改良制造工艺技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通过提高制造工艺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加大热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力度,利用电子商务拓宽营销渠道,树立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理念等方式来提高石油机械制造水平,进而推进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锋.浅谈石油机械制造生产工艺优化的几点建议[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20):19~20.

[2]刘培君.石油机械制造中热处理技术的现状与技术改造[J].中国科技投资,2016(18):243.

[3]常明,孙博,刘小琪,等.石油机械制造业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129.

[4]杨小冬.石油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3238.

[5]杨东旭.自动化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5(4):170.

[6]赵庆.石油机械制造的绿色制造技术探析[J].数字化用户,2017,23(24):41.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3

【关键词】石油开采 机械加工技术

现代机械加工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便是新技术革命,我国的机械加工技术已经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我国石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逐渐加大以及传统老油田的继续开采的可能性的逐渐降低,使得我们在寻找新油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现有油田的开采技术的革新,而在石油开采中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挖掘油田的潜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机械加工技术进行石油开采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由于不同的油田地质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均不相同,因此,必须石油开采类的机械技工技术进行研究,从而采用正确的机械加工技术。

1 石油开采类机械加工技术研究

1.1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的地面驱动系统是由电机、电控箱、减速器、皮带轮、光杆密封器、大四通以及机架等共同组成的。而泵的井下部分是由转子、抽油杆、接头、油管、导向头、尾管以及定子等组成的。而螺杆泵是由对面驱动装置以及井下螺杆泵这两部分共同组成的,电空箱可以将电流传送给电机,将动力通过皮带传送的方式传送给减速箱的输入油,输出轴能够通过卡瓦从而将旋转动力传送给抽油杆以及转子旋转。而井下的螺杆泵是由定子以及转子组成的,而这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而当转子在定子内进行转动时,空腔就会从一端向着另一端转移,从而能够达到泵送提液的目的。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又很多优点,它能够做到连续并且均匀的吸液和排液,而且溶解气也不容易析出,泵内也没有阀体,因此也不会形成气锁,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对油井液体的适应范围也较广,比较容易适用于抽稠油以及高含蜡原油,而且其运动部件较少,并没有复杂流道以及阀体,相对来说水力损失也较少,泵的效率可以达到七成以上,最重要的便是,螺旋泵工艺技术输出的流量十分均匀而且容易调节。螺杆泵工艺技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要求开采液的含量应该小于2.5%,油井的温度极大值应该为150℃,同时油井的供液能管理应该大于泵的排量,设计泵的深度应该小于1200mm,沉没度应该在200mm以上。

1.2 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技术

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技术主要是由环空沉砂结构、泵筒以及抽稠结构共同组成的。其泵筒是整体性的一个缸筒,而泵的外套的中间是通过双通接头以及扶正进行固定的,因此它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拆卸。而这种工艺技术并不是特别重视油田勘探开发知识的深度,它比较重视的是油田勘探开发知识的广度,只有这样,进行油田开采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才能够更加深刻的对对石油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进而能够更多的掌握与石油勘探开发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使得在最后做出管理方面的决策是也会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上行程时,而下柱塞的进油阀同时会关闭,此时泵筒储油腔中的油井的压力就会慢慢的增大,与此同时,液体可以从长柱塞的排油阀会被缓慢的排至泵的上油管内,这便完成了整个泵的排油过程,而在下行程时,反馈长柱塞的排油阀是处于关闭状态的,此时下柱塞的机械式的进油阀就会被打开,此时油井中的一些液体就会进入到了泵储油腔室的内部,这时便已经完成了进油的过程。随着泵的不断的抽汲的整个过程,油井内的液体就会被缓慢的排到了地面。正当泵处于抽汲以及停抽的过程时,假如遇到了砂子在进行下沉的情况时,由于泵筒的上部有着泵上的柱子挡在其上,这便使得砂子就不会再进入到泵筒之内,而外管与泵筒之间是有一个沉砂通道的,与此同时,砂子就会沿着这一个通道然后进入到了泵的下沉砂管的内部了,这种情况下便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泵在抽取或者是停抽阶段出现的砂卡的现象进行防止。

2 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2.1 提高设备利用率

随着石油开采类机械加工的不断发展,该领域已经开始逐渐的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与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介于一些相关人员多年的讨论以及不断的探索,已经提出了一些能够将机械设备利用率提高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将机械设备们进行集中使用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设备的利用率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能够防止由于设备的闲置所造成的浪费。而关于设备的一些养护则应该始终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同时应该以设备的养护标准作为基本调节,对设备进行分类的养护,而且应该严格的按照设备的养护步骤进行养护,从而使得设备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进而使得设备能够运作的更加的高效,进一步的使得设备的完好率以及运行水平有一定的保证。2.2 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石油开采机械加工技术能够生存以及发展的本质所在便是技术的不断创新,而石油开采类机械加工技术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成果,石油机械产业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同时又高风险的一个产业,而技术创新能够使得石油机械产业能够在效益增高的同时减少风险,从而使得该技术更加的成熟。2.3 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经营理论已经逐步成为了石油机械产业所关注的焦点,而传统的经营模式以及价值观已经不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石油机械企业也应该进行价值观的重塑,使得企业能够不断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常见的两种石油开采类机械加工技术,分别为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以及防砂式稠油泵采油工艺技术,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其它的技术,而在这些工艺技术当中,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因此,在应用这些技术的时候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随着机械采油技术的日趋成熟,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以及管理理念的创新已经成为了机械采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武,探讨油田的机械采油工艺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2012

[2] 甘华.浅析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11

[3] 刘冠华.浅谈油田机械采油工艺分析[J].技术应用,2010(04)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4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面临能源紧缺及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并依靠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端人才培养的行业基础和保证。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将国内优秀的研究生送往国外接受先进教育培养,当前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经济、科技实力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回归到人才的竞争方面,我国在近些年开始接受国外的留学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的理念和文化。国内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能缩短高端人才培养的时间周期,通过引进国际知名教授进行短期讲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知识的研究生学位获得者,这些高端人才将为我国的创新型大学及国家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现今,我校开展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实践可以为研究生教育搭建具有实践性的国际平台,将我校机械专业学科研究生为石油石化行业国际化人才,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国际上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美国,其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居世界前列,2005年共有4.4万人被授予博士学位,1901~1999年,美国研究型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学位授予者共获得164个诺贝尔奖(约占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总数的1/4)。因此,世界各地的优秀生源纷纷前往美国攻读学位,2005年,在美留学研究生规模达26.4万人,约占全美在校研究生的17%,在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规模占4%以上,这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核心科技人力资源储备,成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其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原因。2007年,在加拿大班芙,第一次召开了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国际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导达成一项班芙共识,班芙共识认为研究生教育是创造知识型经济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正在向国际化转型,班芙峰会是各国建立包容、开展国际合作分享研究生教育中最佳实践的重要一步。

    就我校机械学科而言,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教育刚刚开始,针对机械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相关机械学科的课程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将成为成功培养出具备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关键。

    二、学校的师资条件和学生条件情况分析

    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渗透,充实并丰富了本领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领域的研究范畴,同时促进机械产品和生产过程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我校机械工程涉及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暖通及空调等基础和应用学科,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有石油机械工程、石油安全技术、供热供燃气等工程问题。针对石油、石化行业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完成了数百项科研项目,其中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先后出版了多部专着、译着和研究生教材。本学科建有相应的校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装备有激光测速系统、粒子成像系统、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振动信号测试和分析系统等多台百万元级重大设备,为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一些专业基础课已经采用英文教材,双语授课。对于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学生是通过选拔而参加这项国际化培养项目中。在选拔中英文的听说读写作为重要的一环来考核研究生,所以录取上来的学生都英文基础较好。

    在师资的培训和选拔方面,我院专业外语教学师资总体上基础比较好,有一批老教授和能力较强的中年教师,完全具有承担全英语教学的能力,但师资分布不均衡,少数课程的师资力量较薄弱。为了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外语教学能力的培训,我校师资办举办了多期英语培训班,使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外语水平明显提高,同时我院还选拔了多名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现在,研究生基础各门课程的师资基本能满足全英语教学试点班的教学需要。

    三、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目标

    我校机械工程专业培养从事机械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研究方向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规划与管理的复合型硕士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鉴于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还未展开,采取对国内外高校进行广泛的资料调研,然后综合分析,再结合机械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另外,对部分国内高校及我校其他专业国际化研究生培养进行现场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我校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进行具有石油特色的机械工程研究生课程,在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探索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本专业形成了“坚持机电结合,突出石油特色”的鲜明专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三个学科领域的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强的适应性和综合素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还结合机电领域专业人才的特点,在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专业办学条件和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着效果。

    现今,我校提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项目,国际化全英文研究生教学中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也随之而来。在国际上具有石油特色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校并不是很多,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具有石油特色的机械工程研究生课程。他们的课程设置和我校的研究生课程有一些区别。例如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主课设置为:控制及机电系统、结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工程、有限元方法、计算和实验流体动力学、高等控制工程等课程,与我校专业基础课相差较大。我校公共必修课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专业必修课包括:弹塑性力学、高等流体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理论等课程。如何顺应国际研究生教育并保持我国及我校的特色是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设置的首要问题。从国际教育背景来看,推行国际化势在必行。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国际化教育理解观念,既要坚持民族优秀教育传统及本专业特色,又要研究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和新动态,积极融入世界教育系统,把本专业教育国际化课程设置好,加强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教育制度、标准等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并从中获取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的利益。

    四、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完善基本要求

    按照教育国际化要求的课程设置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实施的难度要求是相当高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国家。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科学概念,它的具体实施还需要在相当师资力量,生源条件及办学能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行。目前我校已经在有条件的院系进行试点,并已经完成两个年级的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机械专业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借鉴经验,逐步论证实施。教师使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和学生的英语素质是开展教育国际化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是关键,教育国际化教学对师资的要求相当高,进行全英语教学的教师除应具备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外,还要能够将英语灵活自如、恰当准确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我校进行教育国际化教学实践中,采用前几年聘请外籍教师的参与和辅导,按照要求制定教学方案,能较好地吸收国外先进知识又掌握国内情况,确保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学术水平和英语能力及教学效果。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是影响教育国际化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校规定进入教育国际化教学班学习的学生,必须经过学校统一组织的遴选考核,以确保学生的基本素质。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5

《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专家的悉习指导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值此,我代表中共建湖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80万人民,向参与评审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县石油机械制造产业是从我县的农机制造企业中诞生,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从中小型油田阀门修造入手,经过多年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已初步建成了动力钳、井口装置、抽油装置、通用阀门等产品门类齐全、市场覆盖面广的产业集群。今年1—8月份,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入库税金2735万元、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26.4、24.8。今天,发展规划的顺利通过,必将会使我县加快发展石油机械产业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石油机械产业的决心更加坚定,培育壮大石油机械产业的措施更加靠实。刚才,各位专家对我县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给予了较高评价,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省发改委陈处长、市发改委周主任也对我县石油机械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今后,各镇、各有关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扎实抓好发展规划的实施。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一、认识要再深化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先进组织形式,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组织措施。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实施,对指导和促进我县石油机械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发展规划的实施,必将会进一步加快实现我县石油机械产业从生产零配件向生产整机主机、从引进先进技术向自主研制技术、从国内市场为主向拓展国际市场的历史性跨越,必将会把建湖打造成为全国石油机械制造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重要市场枢纽、重要研发中心,从而真正形成以石油机械产品为重点、其他机械产品为支撑、闻名全国、辐射世界的“石油机械制造之乡”。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专项规划,不同于一般性的建设规划,而是指导我县石油机械产业发展的总纲,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高度的超前性、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全力组织实施,确保按期完成规划目标。

二、措施要再强化

一是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增强行业发展责任。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__年,全县石油机械产业要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占全国工业经济总量的9以上,实现就业20__0人;到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15,实现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10家。这个目标是一个高目标,也是一个必成目标。各镇、各有关石油机械企业要紧紧围绕规划发展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并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分步实现的目标。

二是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植企业规模优势。建立专业化园区是促进产业集群向高端发展的成功模式。我县将以县经济开发区机械工业园、近湖民营工业园、建阳、恒济、庆丰机械园区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努力实现园区内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着力打造石油机械产业带,将庆丰冠华工业园、开发区机械工业园、近湖民营工业园、建阳工业园连成一体,成为石油机械制造产业高度集聚发展的“产业风景带”。打破地域界限,将环城北路至建阳段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综合性的石油机械制造产业基地(或称机械工业城),使之成为建湖“石油机械制造之乡”的标志性生产园区。按照石油机械产品前延后伸的要求,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新上的项目,增强石油机械产业链发展的合力和张力。充分张扬我县石油机械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培植规模企业和战略性投资项目,集中力量扶持信得、特达、咸中、三益、九龙、鸿达等重点企业放大产业技术优势,走规模扩张之路,在引进战略性投资上求突破。力争通过3—5年时间的努力,重点培育10个左右销售额超亿元的“巨龙企业”,着力打造在国内行业中居于领先、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行业“领头羊”或“航空母舰”。同时,作为欠发达县份,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吸引客商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来资本和民营业主到园区兴建石油机械产业。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精心打造行业品牌形象。借助建立行业战略联盟的契机,指导行业建立“技术入股、联合公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产业联合体,多渠道吸纳行业内外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共建技术中心,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像打造森达、克胜品牌一样,打造石油机械待业的知名品牌和企业形象,营造在国内能够叫响的知名效应。重点发展钻井机械、采油机械、油气输送管和油气集输设备等系列新型智能型产品。重点培育“特达”、“信得”、“象王”、“九龙”、“环宇”、“祥龙”等已初具名气的品牌,使之成为“石油机械制造之乡”的标志性品牌。

四是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链条双向延伸。我们将积极按照发展规划的要求,及时出台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尽快把建湖建设成石油机械生产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等“七个中心”。充分发挥石油机械产业行业商会的领导职能作用,引领全县各石油机械生产企业团结协作,实现集群内企业优势互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积极筹办建立石油机械产品专业市场,以市场促进产业集中,为石油机械行业集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真正把我县打造成为石油机械行业制造之乡。

五是拓展国外市场,着力提高行业竞争力。针对入世后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县石油机械行业当务之急是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全面提升石油机械制造业的技术

水平和国际化经营水平。以参与国际大竞争的胆略和眼光,认真分析石油装备国际形势和世界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全力拓展国际市场,逐步提高出口份额。并以贸易为契机,以石油机械企业和专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国际同行前来投资,特别要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的大项目到石油机械工业园落户,力争通过近几年的对外招商,确保引进2—3个龙头型的亿元以上外资项目入户园区,实现从小型石油机械生产基地向大型成套石油装备生产基地的跨跃。

三、责任要再落实

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要求标准高的远景规划,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机械行业企业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实施,确保抓出成效,抓出业绩。要强化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此规划顺利实施,县里将组织成立实施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督促规划按步实施。各镇、相关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保证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要加大扶持力度。根据石油机械产业发展的特点制订灵活的扶持政策,从资金、人才、政策上尽力扶持壮大石油机械产业,为石油机械行业集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要强化挂企服务。各镇、各部门要全力支持石油机械行业的发展,要深入开展挂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用工、开发研制新品等难题。积极推行企业“绿卡”制,全力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为企业良性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实施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增强县域竞争能力、实现“争先进位”目标的有效举措,我们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继续关注、支持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经常来作客,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相信,有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关心支持,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石油机械产业必将会越做做大,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集散基地。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6

关键词:石油机械;热处理;问题

对于石油机械而言,热处理是一项必不可少且无法替代的重要工序,其工作环境恶劣,需要具有足够的耐高温、防腐化等性能。虽然经过发展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亟待改善。这就要求我们从其问题出发探索解决之道,以此保障石油机械能够安全、高效而长期的进行作业。

1 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简析

简单的说,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金属材料置于介质中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处理,用于改变其表面和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以此达到优化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目的[1]。其之所以在石油机械中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石油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严酷的自然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工作负荷,只有经过恰当的热处理、防腐处理和强化处理,才能适应高温和深海低温环境,满足高效运作的要求,进而保障石油能够顺利开采、运输和利用。可以说热处理技术在石油机械性能提升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 石油机械热处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用于石油机械热处理的主要是以电加热为主的设备,常见的有箱式炉、连续炉、真空热处理炉等多种加热炉,以及用于石油机械表面强化和防腐的气体涂焊装置等,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石油机械热处理性能和质量的提高。

2.1 处理设备相对滞后

优良的设备有利于石油机械热处理保质高效的进行,可是就现阶段而言,电在热处理能源中依旧占有很大比重,而煤气、天然气等使用的较少,只局限于钻头、链条、标准件等一定的零部件,而且热处理环境多为氧化气氛,使得加热零件表面脱碳、氧化等质量缺陷层出不穷,既耗费资源又浪费人力,显然不利于石油机械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保障。

2.2 专业性生产受限制

石油供需矛盾的加剧促使石油机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便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石油机械一般种类繁多,需求不同,性能有所差异,那么所需要的热处理条件和参数也随之不同,这无疑限制了热处理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热处理效果的保证;同时表面热处理、物流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等技术标准的缺失造成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2.3 轻冷重热倾向严重

虽然石油机械热处理不容忽视,但过度强调热处理而忽视后续的冷却环节也不难以达到预期要求,不仅影响产品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主要与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不足有关,而且当下所采用的静置冷却处理方法,根本不能实现强制冷却或者自动冷却控制效果,可见忽视冷却处理在石油机械热处理中是一个薄弱环节。

2.4 环境问题有所忽视

在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下,很多石油机械热处理厂家并未贯彻落实,甚至为了经济利益直接忽视环境问题,即使有相关法律法规就其热处理中的环保要求作了规定,可现实中的厂家依旧铤而走险置“三废”于不顾,致使废气、废渣等随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 石油机械热处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热处理技术与设备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热处理技术与设备是制约石油机械性能和产量的重要环节,另一角度来说也是改善现状的一大途径,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步进行,优先对关键零件的热处理进行设备升级,具体可积极推广真空炉、连续渗碳淬火炉、多用密封热处理炉等设备用于钻杆接头等零件生产,尽量提高热处理技术的无氧化或少氧化,如气体淬火技术相对安全,零件很少变形和损坏,且环境污染小;乙炔低压渗碳热处理工艺有着相对均匀的深层组织和强大的渗碳能力,可为细小孔缝渗碳创造有利条件等,均值得推广和应用[2]。

3.2 加快专业化和智能化生产步伐

随着对石油机械热处理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应将热处理技术视为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着力研究生产的专业化和智能化,以期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推动热处理技术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具体可参考国外成功案例,根据自身情况引入仿真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即将计算机仿真技术融入石油机械热处理工艺环节中,基于合理的数据库借助可视化编程获取温度变化、应力情况、加热速度、炉内碳势、组织转变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对仪表装置进行在线控制等,条件成熟时可对不同零件的热处理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逐步实现专业化和智能化生产[3]。

3.3 重视并强化热处理的冷却环节

首先企业应正确认识冷却环节在石油机械热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毕竟冷却处理效果与机械零件的实际性能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热处理产品,就必须保证每一环节步骤可靠;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开发,以为优化冷却工艺开展冷却工作提供基本保障;最后应积极创新冷却工艺,如淬火冷却等,具体要根据材质和工艺严格控制冷却速度,使其能良好地配合热处理其他环节,满足产品使用需求,从而为生产优质的热处理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3.4 将节能与环保纳入热处理过程

由于石油机械热处理过程产生的油烟、废气、废渣、废水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性,还有着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威胁着周围生物和人类的健康,而且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一方面要大力引进节能技术和先进设备,如改造电阻炉,尽量选用硅酸铝纤维等高强耐火又轻质的材料,对大功率的电阻炉可通过加热电阻带用于节能等等[4];另一方面则要对现有的热处理生产线加以适当改造,除了运用无氧化或少氧化工艺以减少环境污染外,更应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污染物处理工作,保证在达标后再进行排放。此外有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检测力度督促其按章办事。

4 结束语

总之,热处理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直接关乎石油机械的使用性能和运行效率,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针对石油机械热处理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十分有必要积极寻求解决措施,不断优化和改进热处理技术工艺,唯有如此,石油机械才能高效而安全运行,石油产量和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冠军.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

2004,3:44-47.

[2]曲景权.石油机械制造中热处理技术的现状与技术改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v.34;No.30701:32.

[3]王建友.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4,3:4-5.

[4]台和志.石油机械热处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石化技术,2015,v.2202:9+21.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7

周二发表的两份权威报告表示,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将锐减;在可预见的将来,大宗商品价格不会重返今年夏季触及的高位。两份报告均预测,全球将经历一次漫长而痛苦的衰退。

美国政府周二说,由于世界经济放缓至接近停滞局面,全球石油需求今年和明年将会收缩,这是自1980年代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美国能源部表示:“全球经济长期衰退的可能性日益加大,继续主导着市场心态,这对油价构成了下跌压力。”

该部也预测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下降5万桶,而明年将猛降45万桶;明年美国石油需求将降至11年来最低水平。

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今年的石油需求量每天减少120万桶,明年则将进一步减少20万桶。与此同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将价格推高了130%,持续五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已经“告终”。

世界银行对大宗商品牛市的分析,与自然资源公司(以及多数华尔街分析师)盛行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后者认为,目前的价格下跌是上升趋势中的短暂回调。

尽管世界银行排除了大宗商品价格重返今夏极高水平的可能性,但该行也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回落至上世纪90年代的低迷水平。上述严酷的结论出炉之际,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全球面临“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这份与目前环球金融危机息息相关的第一份能源需求萎缩的预测报告,导致周二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将近4%。美国能源部是在将明年的环球经济增长率,从11月份的报告中所作的1.8%调低到0.5%后,也调低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

监督机构敦促美国财政部严查受援银行

一家监督机构10日表示,美国财政部应更加密切地审查接受公共资金的银行,以确保资金被用于支持经济,而不是被囤积起来。国会监督小组(COP)表示,财政部迄今没有圆满地回答围绕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基本问题,其中包括政府的策略是什么?该计划为何如何突然地从购买资产变为注资?在该项立法通过后不久,财改部宣布了投资于银行股权的计划。11月12日,财长汉克?保尔森表示,政府不再继续执行资产购买计划。

国会监督小组的报告是在国际社会热议以下问题的氛围下出炉的政府向银行注入公共资金应提出多严厉的条款?应以多大力度强制银行放贷,以此作为提供资金支持的一个条件?该小组质疑美国的做法比英国温和,后者要求接受公共资金的银行付出更高的代价,并对其施加了更严厉的条件。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不透明资产”猛增

美国大型金融机构披露,第3季度“难以估值”的资产猛增至6100亿美元,令人担忧银行资产负债表所潜藏的风险。根据标普市场、信用和风险策略集团的分析,属于既难以估值、也难以出售的“三级资产”较第2季度增加了15.5%。

多数银行的三级资产全年都呈上升趋势,因为它们手中的按揭支持证券(MBS)和债务抵押证券(CDO)几乎不可能脱手,此类资产池被分块卖给投资者,其中往往包含抵押贷款。“许多银行在说:‘我要将这些证券挪入三级资产,因为我对用来给它们估值的模型更有把握和信心。”Risk Metrics风险管理部门主管格雷格・伯曼表示。

上述研究是基于各大MBS和CDO承销商及交易商的监管申报材料。下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率先公布第4季度业绩,投资者可能加以密切关注,以了解它们持有不透明资产的情况。

机械订单减显示 日经济快速恶化

官方数据显示,判断企业资本开支走向的日本核心机械订单,在10月份下跌4.4%,暗示着日本的经济快速恶化。订单的下滑与市场的预测一致,8月份下滑了14.5%后,9月份曾回升5%。一向不包括需求波动过大的电力公司和供应给船只的核心机械订单,与去年相比,10月份下跌了15.5%。

日本NLI研究所资深经济师齐藤太郎说:“公司对投资的意愿太低,看来至少会持续至今年底,到时企业的盈利可能会开始复苏。海外订单下跌37.2%,反映出许多海外经济体的严峻形势。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师Takehiro Sato说:“鉴于流动的紧缩,公司已倾向限制投资。”他说:“公司一再宣布冻结或削减资本开支,特别是制造业。”

在1990年代的经济衰颓后,日本的制造业成为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走上复苏之路的主要动力。但企业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担心衰退会加深,而且会比之前所担忧的还要漫长,现在已在新厂和配备的投资上有所收缩。

制造业所下的机械订单在10月份下滑2.2%,其中以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的订单下滑幅度最大,非制造业的订单则下跌2.3%,为连续第五个月下跌。

调查:全球首席财务官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一项调查发现,过去3个月里,全球首席财务官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已经崩溃,多数人预计经济衰退至少还将持续一年。首席财务官们大幅调低了2009年收益和资本支出预测,并提高了对明年裁员数量的预期。

信心崩溃最严重的是美国。对2009年前景持悲观态度者与持乐观态度者的比例为9比1,为3个月前的两倍。欧洲和亚洲逾五分之四的受访者对经济前景更为悲观。

消费者需求疲弱和金融市场动荡是受访者的主要担忧。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财务约束限制了他们在盈利项目上投资的能力。类似比例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心与他们打交道的金融机构的健康问题。在那些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公司中,有四分之三表示,他们担心交易对手方的财务前景。

此项对全球1275名首席财务官的季度调查,由《CFO Europe》杂志、荷兰蒂尔堡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共同完成,目前已连续进行了51个季度。调查要求受访者就经济和所在公司发表预测,并谈论自己在当前季度的经历。

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欧洲和亚洲受访者对经济,以及自己公司前景的信心大幅下降。他们预计,在2009年,美国的企业雇佣人数将下降5%,欧洲将下降6%;预计收入将下降7%至9%,资本支出下降9%至11%。亚洲公司中,超过一半的公司已暂停招聘新员工,而中国的公司则表示,他们最关心的是保持员工的士气和效率。

中国受访者中,仅有8%的人认为中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方案将会提振经济,而有73%的受访者表示,该方案不过提供了缓冲作用。

英国石油拟大力拓展在华业务

英国石油(BP)首席执行官唐熙华表示,希望看到该公司在华投资扩大“数倍”,彰显了他在中国实现增长的雄心。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在石油需求方面将经历全球幅度最大的增长。去年接任英国石油首席执行官的唐熙华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表示,该公司能“帮助中国通过能源多元化实现能源安全”。

作为欧洲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已在华投资46亿美元,但与荷兰皇家壳牌、埃克森美孚和道达尔等其它西方石油公司一样,只取得了有限的进展。唐熙华是在上月底发表上述讲话的,但本周才出现在BP中国网站上。此番讲话表明,他的目标是“在中期内”大幅提升中国业务。该公司称,他所阐述的是一种“渴望”,而非具体投资计划。

石化机械行业前景篇8

图1还显示,从2001年至2002年年底,处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呈递增的趋势,而处于较差景气水平内(增长景气指数小于100)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则不断下降,这从另一角度反映了目前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形势。

附图

图1 2001~2002年工业行业总体景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表1是根据2002年各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将20个重要行业划分为五大类的情况。表1显示,2002年以来工业领域各主要行业增长景气发生明显分化,行业间增长景气差距加大,出现了诸如汽车制造、食品、煤炭工业、机械制造等一批景气水平高的行业,同时也有一些行业陷入景气低谷,这背后蕴含着一个趋势——中国正在形成一批新的主导产业,这些行业有可能持续10年,甚至20年、30年拉动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增长。

从景气变化情况看,2002年,20个行业中,除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及饮料工业外,其余行业的增长景气较200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其中,汽车、煤炭、食品、机械、金属制品和建材工业的提升幅度尤为突出,这些行业是拉动2002年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总体看,2002年,上升行业的数量及上升幅度均远高于1997年以来的情况。

从表2看,景气状况良好(指数≥13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是汽车工业,该行业2002年景气均值达137.9,同2001年相比提高36个点以上,创近年来各行业之最。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方面看,汽车工业高速增长意义重大。汽车工业可以拉动很多行业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规模大约相当于汽车工业本身的2.5~3倍。假定相关产业与汽车工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保持不变,据此推算,“汽车族”产业群的规模将达到国民经济总量的7%~8.5%左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2%。景气水平较好(130>指数≥11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有食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不含汽车)和金属制品业。2002年,这四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景气水平和上升幅度也是其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未出现过的,处于这一景气水平及之上的五个行业是2002年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景气水平适中(110>指数≥10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有:建材、医药、钢铁、电力、电子、烟草、家电、造纸印刷、饮料、化学和纺织服装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是保证我国工业乃至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景气水平较差(100>指数≥90)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工业,景气水平差(指数≤90)且相对下降的行业是石油天然气工业,这两个行业虽然景气水平较低,但其在2002年表现出的复苏势头同样需要关注。

表1

2002年重要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分类

附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表2

2001~2002年各主要行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附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以上分析可看出,2002年以来,除电子、机械等传统经济增长带动力量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一、钢铁工业

2002年,随着国内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升级,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增长阶段,行业增长景气指数除在4月、8月两个月因市场预期调整而出现短暂波折外,总体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年末景气水平为历史最高。

表3

2002年重要行业景气综合分类

附图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2002年,钢铁行业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价格也在板材的带动下强劲复苏,而由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钢铁进出口形势严峻。据统计,2002年1~11月,钢、铁、材产量分别为16381.21万吨、15389.18万吨和17354.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09%、16.03%和19.58%;1~11月份,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高达19096.11万吨,同比增长22%,预计全年表观消费量将超过2亿吨,达到2.07亿吨左右;11月末国内钢材平均价格比2001年年末上涨9.4%,1~11月我国进口钢材2230万吨,同比增长41.9%,出口钢材488万吨,同比增长12.9%。

我们认为,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房产建筑业、机械工业、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是钢铁工业快速成长最主要的驱动力量,此外,政府出台较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03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的发展势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8%,这将保证国内钢材需求继续扩张;同时,国际钢材市场消费形势将出现好转和我国继续实行较严厉的保障措施为行业运行提供了较理想的外部环境,因此,2003年,钢铁工业将延续2002年的平稳运行的态势,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保持在2002年年底形成的景气区间内;钢铁生产将持续增长,估计全年钢产量将达到2亿吨以上,钢材产量在2.1亿吨以上;国内钢材价格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效益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2年;钢材进口将得到抑制,出口有望高于2002年。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市场主体的预期是影响2002年石油天然气工业运行的主要因素,该行业增长景气指数经历了下降—震荡—上升三个阶段,以近似于倾斜的“W”状由2001年年底、2002年年初的谷底缓慢攀升,虽然2001年底时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但从全年变动趋势看,可以认为,2002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缓慢复苏的一年。

2002年年初至4月,由于国际油价总体水平低于上年同期,市场消费未见明显起色,行业运行延续上年的颓势,增长景气指数滑落至历史最低,但下挫幅度却于3月后趋缓。5~8月,由于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一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僵持或好转的局面,国际油价出现了波折,回升步伐有所减缓。这加深了国内市场对国内油价走势的疑虑。因此,这段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先升后降,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9月以后,中东局势的日益恶化和委内瑞拉政局的动荡引发人们对石油供应安全的担心,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力量更是借此机会推波助澜,由此,国际油价震荡着向高位攀升,且上升势头同前几个月相比更加清晰。国际市场的这种变化趋势直接引起国内主管部门对油品价格的调整,也令市场主体预期发生变化,而且国内石油系统也加大了对市场的操控力度,这种情况下,虽然实际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改善,但基于补充库存,规避高价风险的原因,国内消费形势开始逐渐好转,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也扭转了上一阶段(5~8月)的波折局面,出现稳定的上升趋势。纵观2002年全年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景气情况,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是全行业回暖的关键时期。

2003年,国际油价将是先高后低,油价不会下滑至20美元/桶以下,全年均价将与2002年持平或高于2002年,同时,国内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全年成品油消费总量为12250万~12500万吨,同比增长4%左右。因此,2003年石油天然气工业将继续复苏之路,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延续2002年的回升势头;效益景气将继续回升,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2年;市场竞争将向纵深发展。

三、电力行业

2002年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关键的一年,电力行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景气指数全年运行于较高区间。电力生产、供应高速增长,总体供需基本平衡,全年共完成发电量164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用电162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34%,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用电590、11830、1980亿千瓦时,增长3.0%、11.2%、1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80亿千瓦时,增长7.7%;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2002年电力行业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原因:(1)宏观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动力。(2)钢铁、煤炭、建材、机械制造等高能耗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3)农业电网新建和城市电网改造及西部地区用电普及,大大改变了电网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和网架结构薄弱的状况,迅速提高了农村通电率。

2003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基本延续2002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发行国债,规模与2002年相同,民间投资有可能比2002年更大放宽,有利于GDP增长,预计2003年国民经济仍将会保持8%,甚至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预测分析系统显示:2003年电力工业增长景气总体运行于良好景气区间(历史峰值水平),全年虽有波动但平稳增长且保持较高增速将是2003年全年的主要运行态势。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比2002年增长大约1620亿千瓦时,总量达到17820亿千瓦时,增长率约10%。由于电力全国联网工程尚未全面完成,竞价渠道尚未建立和煤炭价格上涨致使火电成本上升,电价在2003年不会出现明显下调。

四、化学工业

2002年是我国化工行业复苏的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其均值要高于2001年:生产和销售保持同步快速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年完成产值7596.2亿元,同比增长15.43%,实现销售收入7216.04亿元,同比增长15.68%,产销率达到95%;获利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化学工业资产利润率为2.46%,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

2002年化工行业的良性发展主要基于这样一些原因:(1)在投资方面,利用国债进行在建国债项目的建设,如修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对于基础原材料工业的化工行业的刺激作用是明显的,使塑料板、管、棒材制造业,橡胶零件制造业充分受益,景气指数的上扬也证明了这一点。(2)在消费能力方面,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的增强必然使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洗涤用品、化妆品药品)、日用塑料制造业的需求增加。(3)从2002年消费结构的升级效应,一些消费热点如汽车、通讯、交通的形成带动了橡胶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发展。(4)从农业需求看,对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2002年化工行业增长主要是受益于国内经济强劲增长,2003年这一因素仍是化工行业主导影响因素。2003年,国民经济预计实现8%增长率,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需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国际原油市场的大幅波动,对于有机化工原料、化纤原料、塑料原料的多种化工原料价格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预计,2003年化工行业总体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但出现波动的可能性增大。

五、汽车工业

200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起飞的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全年上升的幅度和持续性都是在景气指数系统中其他行业不曾出现和发生的,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指标也均实现“井喷式”增长,汽车市场呈现出空前热烈的繁荣景象。据统计,2002年全国汽车累计生产总量为325.12万辆,比2001年增长38.49%。其中载货车累计产量109.62万辆,比上年增长35.98%;客车累计产量106.42万辆,比上年增长27.00%;轿车累计产量109.08万辆,比上年增加55.05%。全年国产汽车累计销售总量为324.81万辆,比上年增长36.65%。其中,轿车增长速度最快,载货车次之,客车位居第三。轿车全年累计销量112.60万辆,比上年增长56.08%;载货车累计销量107.66万辆,比上年增加30.93%;客车累计销量104.54万辆,比上年增长25.48%。

2002年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体现在四个方面:(1)宏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民收入和企业盈利水平有效增长,成为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2)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市场需求急剧扩大。200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沿海等地的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居民消费热点转向住、行、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私人购车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3)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增加了汽车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而大大促进了需求的增长。由过去的目录制管理改为公告制管理,生产厂商数量增加,民营资本、外资相继进入轿车、客车和零部件行业,供给主体多元化促进了市场竞争,令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价格水平不断降低,进而极大刺激了用户的购车欲望。(4)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消费环境有效改善。汽车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售后服务力度有效增强,汽车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程序更加规范,汽车消费信贷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修改和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鼓励汽车消费、规范市场行为、推进税费改革的政策法规,极大地鼓舞了消费者的信心,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2002年汽车市场火爆的刺激下,各大汽车企业大幅度修订了增产计划,新车型的推出步伐将明显加快,势必形成更为白热化的竞争局面。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进口汽车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2003年的汽车市场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汽车产销总量可以达到370万~400万辆,增长幅度在18%左右。预计载货车产销量为122万~130万辆,客车产销量118万~125万辆,轿车产销量135万~145万辆。

各类车型产量预测结果参考如下:预计轿车将会对2003年的汽车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对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前景已逐步明朗,潜在需求明显得到释放,而同时,各轿车生产企业将陆续推出数十种新车型,舒适性、安全性和时尚性都将有较大的改进,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供给结构优化与价格持续下降又将进一步刺激轿车有效需求的增长。预计2003年国产轿车产销量将达到约140万辆,增长幅度28%左右。进口轿车数量10万辆左右。对客车而言,由于国道和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中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等有利因素的支撑,2003年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预计全年客车产销量将达到约120万辆,增长率约为13%。对于载货车,2003年重型货车仍会成为载货车增长的主力军,固定资产投入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大规模基础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将为重型货车提供高速增长基础条件。预计2003年载货车产销量达到约125万辆,增长幅度13%左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中国产业增长景气预测分析系统”的最新预测结果,预计2003年汽车工业(含整车和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将达到16%~18%,汽车工业全行业景气水平将在2002年基础上再创新的景气高峰,达到160点左右的水平。

六、机械工业

2002年,机械工业表现出少有的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2002年,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自年初开始平稳上升,7月之前呈逐月走高的态势,经历7、8、9三个月的震荡调整之后,逐步在115点左右的历史最好水平区间内稳定下来。

据统计,机械工业全年总产值达18489亿元,同比增长25.1%,这一罕见的增长速度比同期全国工业生产增速高9.42个百分点,居工业各行业之首。在良好的增长背景下,2002年,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利润大幅增长,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减少,上缴税金显著提高。

2002年对于各个子行业来说,虽然其发展有高有低,贡献率有大有小,但能全部正向均衡增长,各行业全面看好的情况是历史上少有的。

200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市场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因素增长的有力拉动作用,更有机械工业自身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锐意改革、努力创新、强化管理的积极结果。

2003年机械工业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由于2002年基数太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可能要适当低些,按工业总产值计,将达15%左右的水平,按增加值计将达12%左右的水平。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主要行业继续看好,很可能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七、纺织服装业

2002年,入世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产生积极效应,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整体水平好于2001年并且处于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在出口和内需增长的拉动下,纺织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在效益方面,2002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效益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一季度利润下降5.3%,4月份效益开始回升,二季度利润增长8.4%,三季度增长23.6%。从各分行业效益情况看,服装业和棉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盈利行业。从各地区效益看,东西部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002年纺织经济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国际经济的好转,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接轨,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的稳定以及投资需求的拉动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纺织经济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纺织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纺织服装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景气指数将在较好景气区间内波动,纺织工业生产、出口持续增长,但增幅有可能回落,纺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产品价格仍将处于低位,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难度较大。

八、电子工业

2002年,稳定的居民消费水平等内需因素拉动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的高速增长;国内电子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出口大幅度上升,我国电子工业增长景气回暖,而且势头强劲,其增长景气指数从年初的100点以下大幅上扬至113点,是近三年以来的最高点。全年电子工业完成不变价产值同比增长22.3%,成为对2002年工业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

然而,在行业增长景气复苏的同时,我国电子工业效益指数却未见明显起色,延续了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下滑势头,全年下滑近十个百分点,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据统计,2002年电子工业企业全年亏损116.2亿元,同比增加18.0%;完成税金总额247.6亿元,同比下降了8.0%。影响电子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家用电子产品市场扩大是拉动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通信产品市场增长趋缓是造成产业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3)加入WTO后对电子工业发展的影响开始显现;(4)产品降价是影响电子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根本因素。

2003年,电子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在100点以上的高位区间运行。其中,消费类产品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投资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也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球PC市场增长7.6%;2003年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信业总体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3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规模将达到3亿户,年增长40%以上,固定电话用户也将超过2.5亿户,电话普及率将达到40%。

九、家电制造业

2002年,家电行业呈现出缓慢复苏的态势,在暴利时代终结的大背景下,这种回升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家电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整体回升态势,在家电行业的两个子行业中,黑色家电(彩色电视机)景气水平要好于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前三季度成为拉动行业景气主要力量。引领景气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出口迅猛增长;出口景气与出口量表现出一致的前高后低。

从家电业效益景气来看,2002年基本处于景气区间100点上方,已经开始走出亏损的地带,总体平稳回升。子行业中,黑色家电表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白色家电效益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

2003年,家电制造业仍将维续复苏势头,增长景气继续回升;多数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空调器如果天气形势好将会有10%左右的增长空间,微波炉的跌势将趋于停止,大致稳定在2002年的水平;同时,家电的价格将持续保持在低位;2002年中国家电企业中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2003年将继续有上乘表现,业绩将会有大幅度的跃升。

十、建材工业

上一篇:民族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下一篇:调研方案的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