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法典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4-03-27 11:23:19

对民法典的感受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1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以及新课改的逐渐完善,青少年在成长阶段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职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一门艺术教育。它是培养中职校学生德、智的重要学科,是中职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把艺术教育当做任务来完成开设了音乐课,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艺术相关类的科目。在中职校中一些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师,他们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这门课程基本只是糊弄孩子的,只要随便找一位老师都可以胜任这门课的教学,所以音乐老师也不受关注。他们认为只要学生学好专业课的知识就可以了。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基本上就是让学生自己看教材,或是讲一些音乐的理论。但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了解,只停留在可以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的状态。而且又找不到适合的教材,所以许多学校会使用普通高中的音乐教材。像这样他们能够理解教材中的经典音乐吗?在社会上看来中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文化差、素质差的劣等生。从文化理论知识上,基本上中职校的学生不如高中生;加上学生本身就存在某些问题,在社会的观念的压力下,学生在潜意识中已经把音乐课等艺术类课程降级了。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但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要兼顾艺术类的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实际上在中职校学生也是比较喜欢音乐的,但他们大多都喜欢流行歌曲、摇滚歌曲等,对书本上的民族经典音乐却视而不见,他们认为民族经典音乐已经过时了,唱着没面子。当代的学生都喜欢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喜欢挑战,思想比较“前卫”。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民族经典音乐很少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由于老师疏于对学生的引导,民族经典音乐也很少出现在课堂上。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民族经典音乐将逐渐消亡。

二、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民族经典音乐可以使学生养成优良的情感品质

许多优秀的经典民族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可以从中感悟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我国很早就发现音乐可以与人的内心交流,孔子对“六艺”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评价。由此可见,音乐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还能促进人的精神、品格的全面发展。纯净抒情的经典民族音乐可以让人释放心中的压抑,缓解急躁的情绪,静心倾听音乐的婉转悠长,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典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在葫芦丝婉转悠扬的笛声下,吹出了生活中的恬静安适,让人对此种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不同经典的民族音乐表达的内容、主题也不尽相同,有对情感的表达,自由的向往,勇敢的拼搏,坚强的意志等。聆听者静心地倾听音乐的旋律,感受情感的变化,通过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细细品味音乐中的情感品质。著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安迪在监狱长办公室内播放了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所作的《费加罗的婚礼》时,随着音乐的响起,囚犯们停下了正在忙碌的工作,侧耳聆听。或许他们不懂歌词的含义,但他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音乐中生活的美好,以及对自由的歌颂。他们的内心被震撼了,他们开始理解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就是经典民族音乐的感染力,虽然民族不同,但仍能感受到音乐的含义。由此可见,加强经典民族音乐对学生的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活、情感的认知和感悟,培养他们的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力。

2.民族经典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格,所创作出的音乐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音乐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变化和发展,它是一个民族在发展和变化中积淀下来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所以学习民族经典音乐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融合在音乐中更让人铭记于心。例如,在我党的八年抗战中由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所作的《黄河大合唱》以磅礴的气势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还有由聂耳、田汉共同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音乐本身气势恢宏加以激动人心的填词,使当时正承受灾难的华夏儿女备受鼓舞,鼓舞了全国抗战的气势,激发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洒下了英勇不屈、艰苦奋斗的种子。这种民族音乐可以在半个多世纪的音乐舞台上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是它融入了民族精神。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由于它那恢弘的气势以及坚韧不屈的意志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我们时刻牢记民族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经济化、信息化的今天,民族精神日益淡化,增强民族精神意识迫在眉睫,就更需要加强对民族经典音乐的教育。民族经典音乐可以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意识,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增强对民族的责任感和提高民族的自信心。

三、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在中职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在课程设置中要强调经典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有些学校设立了少数民族音乐专业,通过学校自身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状况进行评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在自身的优势下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改进和完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对于一些非音乐专业学生,我们需要开设音乐课,在课程中加入一些经典民族音乐并讲解该音乐的背景,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了解他们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对一些民族音乐产生共鸣,并感受在音乐中的音乐人的想法和感情流露,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增加民族经典音乐在学生生活中的活跃度。中职学校的教育课程不能纯粹模仿或是照搬普高的课程模式,要灵活、变通,不然学生就会感到厌烦,他们与普高学生的性情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有一种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我们要抓住这点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到他们喜欢的事情上,加上老师的谆谆引导,效果一定会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我们要采纳一些大学中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广西艺术学院中,除了设立音乐专业,让音乐专业的人才在大学中的良好条件下更好地深入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继续发光发亮;在其他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校还开设了有关民族音乐的选修课和公共课程,包括民族音乐舞蹈鉴赏,民族声乐鉴赏等课程。多样化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优点选择自己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广西艺术学院中的音乐鉴赏课程基本上是全校式,对于有些专业的学生音乐鉴赏课程还是必修课程。因此,这门课程的设置人数也比其他公共课程人数多得多,提高了民族音乐的普及率。

2.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要趋向多样化教学

学校需要把以前的一些音乐资料收集整理为民族音乐的资料库,组织这方面的人才,对民族经典音乐进行理论研究,这样有利于经典民族音乐课程的开展和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许多民族音乐由于语言、地域、民族的不同。音乐的表演方式、发音方法与规范标准的演唱方式差距较大,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民族音乐进行探讨与研究,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尝试探讨的兴趣,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在中职校中的音乐课上,由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要跟着一起并讲解音乐中的美妙的音乐处理。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厌烦老师一味枯燥的说教,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的音乐研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对民族经典音乐艺术的兴趣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培养学生对民族经典音乐的兴趣。在广西的中职校中有大部分的壮族学生,我们可以着重加强对广西壮族民族音乐的研究教育,由于学生对于壮族音乐接触的较多,对音乐教育中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在教育的前期,我们可以用一些学生比较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例如刘三姐等,加上老师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容易让学生对本民族的音乐产生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本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让他们懂得珍惜本民族的音乐,因为这些都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多开展民族音乐的汇报演出活动和演唱比赛,比赛设立不同的奖项,由学校提供比赛奖励并颁发证书,拍照留念。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经典音乐在中职校教学中存在着重大的教育意义,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应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广大音乐教师需要做到对民族经典音乐的热爱,用我们的热情来熏陶我们周围的学生、朋友。用心学好各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了解经典民族音乐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变通教学模式,尽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经典民族音乐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民族音乐有自己的见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这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2

大家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过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心得1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民法典。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权利种类,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利,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自身首先要学法、懂法,将法律学习运用到工作中,要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素养,提高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云红法律武器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民法典。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要深入群众,做好模范,真心实意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带头维护民法典。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强化民法典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保障作用,用好民法典来造福社会,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动力。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心得2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能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为保障个人合法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兴权利、新型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之所以要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是因为从建国至今,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民法单行法规,这些法规内容庞杂,分散广泛,不仅存在一些法规相互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而且老百姓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民法典弥补体系缺漏、去除体系重复、消解体系冲突。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问世,意味着我们国家形成了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规范的民事行为准则,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和有效的权利救济规则——我国法制的体例框架由此丰实延展、枝繁叶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民法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民事法治领域,充分赋予民事权利,保障权利不受限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发展问题,处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体现出我们国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民法典草案对于民事权利类型规定更丰富,行使权利规则更清晰,权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对公民权利类型及其行使方式规定得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越能起到规范公权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行使公权提出了边界限制。同时,还将切实影响人民生命利益,解决现代社会困扰人们的问题,在私权保障上更进一步。“这最终将促成相关部门更积极施政,公民更遵守法律。”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民法典的颁布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心得3经过党支部党课的学习,《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们不仅要细细体会和思考背后的含义,更要时时去领悟和践行其中的真谛。

人民利益至上,举起法律武器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民法典》增强了民事权力种类,确认和保障民事权力,完善了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回应了人民群众需求,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进人民福祉。公平正义是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前提。新时代下,人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好层次的需求。要顺应人民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民法典》确立了法人制度、制度、物权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关民事法律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让《民法典》的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这部具有着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志的《民法典》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征程上树起又一座法制丰碑。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心得4《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由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法典,它关系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她很温柔,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因为它完全来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实践。无论是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抛物、房屋价值想“提前变现”,还是在消费中遇到的“套路贷”、“校园贷”、“高利贷”;无论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还是游走在网络中的Q币、网络游戏装备等等,民法典都给出了解答,丰富地展示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点点滴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给制度保障,发挥基础性作用。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一跃而上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长壮大的优渥环境。民法典的出台,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力量,记录着中国法治的改革历程,是中国人民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心得5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基层法治建设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基层应该借助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风口,运用“当好扩音器”、“抓好衡量尺”、“装好配件箱”这三招,推动基层法治建设,更好地发挥民法典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切实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

第一招,当好民法典普法宣传的“扩音器”。“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要有效推动民法典更好实施,基层就要自觉当好“扩音器”,广泛开展民法典的宣传普法工作,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党员干部要带头学。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个人

自学、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带头学习。党校和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应当开设民法典专题课程,组织党员干部行动起来带头学。尤其是对于基层较为普遍的涉及婚姻、土地产权、邻里纠纷等领域的问题要重点关注,不断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看到“学法有用,学法能用”,在群众中形成“榜样”示范,带动基层群众跟着学、乐意学。

基层要广泛动员一起学。强调,要将其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大力推动民法典宣传普法深入基层社区、村子和中小学校,营造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懂爱、爱法、守法的意识和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的习惯及能力。基层社区和村子可以通过开专题的公益宣传普法讲座、派发普法宣传手册、播放民法典公益宣传普法广告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中小学校应当开设相应的普法课程,系统开展普法教育,加强青少年对民法典的认知和理解。

法律专业人员要帮着学。民法典共7编1260条,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宣传普法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律师、司法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员的作用,解读好民法典条文和精神内涵。一方面是驻村律师可以进村入户向群众进行民法典宣讲,让民法典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基层的法律专业人员可以提供民法典的咨询服务,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为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招,抓好民法典这把衡量尺。强调,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既为基层处理土地纠纷、债权纠纷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关联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基层执法、司法的重要规范标准,基层务必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基层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基层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各部门应贯彻民法典精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第三招,装好法治建设的配件箱。指出,民法典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基层应“视时而立仪”、因地而制宜,装好法治建设的配件箱,不断配套完善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推动基层民事法治建设。一是要加强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对人民权益的保障。二是畅通司法救助渠道,通过完善纠纷协调部门、司法部门、基层派出所的沟通协调机制、简化司法救助申请程序等办法,落实司法救助责任,畅通司法救助渠道。三是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好法律援助入村入社区等活动,充分利用“一村一律师”等机制,帮助群众用好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党员干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观后感心得【5篇】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3

一、弘扬时代精神,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把握受众的接近心理

新闻学中有个重要术语叫“接近性”。接近性的含义有二:一是新闻与受众在地域上的接近性;二是新闻与受众在思想感情上的接近性。典型报道所强调的接近性,主要是指后者。它是通过多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新闻媒体站在受众一边,观其所见,言其所思,大量地报道受众关心的事,表现出它与受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面;二是新闻媒体坚持真实性原则,不拔高、不夸大事实,还受众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

在媒体分众化的时代,传播效果更看重特殊的受众群体。属于感染指向范畴的称为感染主体。牛玉儒的感染主体指向了各级领导干部,《人民日报》在作牛玉儒的典型报道时,就注意挖掘牛玉儒的精神本质。2004年11月26日,刊发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追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牛玉儒》的通讯,颂扬他是“人民的贴心人”,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所引发的思考,对于特定的受教育群体产生了思想上的震动。

新闻传媒的影响力,可依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与由浅入深的形态阶段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典型报道中人物的崇高品质切合广大受众的思想脉搏,切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在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对受众产生影响。而真正实现典型报道的目的,则需要特定的新闻内容来对特定的受众群体产生行动层面的影响。由于行动层面是以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为前提的,因而典型报道既要满足大众的接近心理,又必须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制作出对特定的感染对象有震撼力的作品,来满足“小众”的接近心理。只有这样,典型报道才能突破以往的盲区,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各媒体依据定位,彰显特色,把握读者的求新心理

过去的典型报道似乎都是中央新闻单位的事,而2004年的许多典型报道,还把影响较大的一些都市类媒体组织进来,全程参加采访,进一步扩大了典型报道的影响。从任长霞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媒体调动了多种新闻报道形式。

6月3日,《人民日报》在1版作了导读,在5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本报记者采写的通讯《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在4版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执法为民的典范》。第二天,在5版刊登了网友留言、诗歌及歌曲。之后,《人民日报》发挥理论功底深厚、认识问题高屋建瓴的特点,连续发表多篇评论,论述任长霞精神的实质及学习任长霞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则力求从平民化的角度挖掘这位英模身上的闪光之处,从女性的柔与公安局长的刚的冲撞中,在哭与笑、恨与爱的情感对立中展示这位有血有肉的女英雄。

《南方周末》6月3日的《任长霞传奇》与6月24日的《七天,触摸一个真实的任长霞》则保持了一贯冷静叙事的风格,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任长霞。

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反复、单调、一成不变的信息发送易使受众产生麻木和厌倦心理,求新求变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在任长霞的典型报道中,各媒体依据定位,发挥个性,这样就切合了读者求新的阅读心理,就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媒体联动、编者与受众互动,把握读者的参与心理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动,是2004年典型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任长霞的报道,首次在组织中央新闻采访团时,把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网、中国网、中青网等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吸纳进来参加报道,网民反响十分强烈。

6月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青网、中国网5家网站联合采写的通讯;6月7日,《人民日报》在5版用半个版的篇幅刊发了《人民网网友深情悼长霞》专题,把网民的许多感人至深的留言、跟帖、评论等发了出来,引起更大范围的共鸣。6月2日16时,人民网《强国论坛》请任长霞的妹妹任丽娟以“我的姐姐任长霞”为主题与网友交流,访谈期间在线浏览人数超过3万,发帖近千条。人民网帖文《读任长霞,我为什么泪水潸然?》在网上被广泛点击和跟帖回复;随后,马祖光、周国知、牛玉儒的新闻采访团,都吸收六大网站参加。他们利用网络的“海量”优势和“互动”的特点,图文并茂、平等交流式地进行报道,这些人物报道的访问量和网友评论一直高居各大网站新闻排行榜前列,得到网民认同,受到群众欢迎,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

四、控制规模,分散传播,把握受众的心理节奏

大众传播在对受众的态度进行引导时,需要考虑受众感知、接受传播的阈限,即大众传媒所引导的目标,要设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与受众原有态度之间的距离要适当,过小,受众固然会感受不到;太大,受众也难以接受。因此,大众传媒在利用典型报道对受众进行引导时,应该在集中报道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不断地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化报道,这样才能使英模精神深入人心。

2004年的典型报道,在这方面也有所尝试。6月,媒体大规模宣传任长霞的事迹,使之家喻户晓。9月25日,由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合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任长霞榜上有名,观众又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2005年2月揭晓的“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任长霞、牛玉儒双双入选,他们的精神再次感动中国人。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4

同志们:

这次事迹报告会既是进一步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推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市院庆祝建党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才,报告团的位同志为我们作了一场感人至深的报告。报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面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把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检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听了他们的事迹,感受很深,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在此,我代表市院党组,对名报告团成员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为我们作报告的名党员干警中,既有老党员,又有新党员;既有中层干部,又有普通干警;既有业务“尖子”,又有幕后“英雄”。他们岗位平凡,但业绩不凡;事迹细微,但感人肺腑。他们是全市检察机关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杰出代表,是全市检察机关先进群体中优秀共产党员的一个缩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全市检察机关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全市检察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级忍耐、特别能耐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顽强作风,体现了全市检察干警立检为公、执法为民、逢先必争、逢旗必夺、无私无畏、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以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树立了全市检察机关共产党员对人民无比忠诚,对检察事业无比热爱的光辉形象。听了他们的事迹报告,深感他们的形象,光彩照人,可亲可敬;他们的事迹,真挚感人,可敬可学。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检察官这一神圣职业的丰富内涵。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是全市检察机关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在高起点上创新发展的不懈动力。在此我代表市院党组号召全体检察干警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全市检察机关兴起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新高潮。版权所有

学习先进典型,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就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像先进典型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为民掌好权、执好法;学习先进典型,就要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要像先进典型那样,立足检察工作岗位,胸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切实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学习先进典型,就要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像先进典型那样,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展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在为人民执法的行动中,体现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实践中;学习先进典型,就要正确对待人情和名利,清贫自守,廉洁自律。要像先进典型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严格自律,铁面无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同志们,时代呼唤先进典型,检察工作需要先进典型,人民期盼先进典型。让我们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把学习先进典型与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纪念活动结合起来,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执法观,认真解决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全市检察机关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切实肩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进取心,以良好的职业情操、昂扬的精神状态、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5

    典型报道是我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政治条件下,从弘扬主体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树立核心价值的需要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宣传媒体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展现了特定的社会现实需要。不同时期典型人物的选择标准、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诠释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特质。典型报道的人物对象呈现出从劳动英雄向道德模范过渡的特点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渐确立,个人观念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时期,社会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疾患。因此,在新时期,我国面临着比经济发展更为紧迫的任务,那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国家也认识到了媒介引导舆论、建构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一批道德高尚的先进人物典型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他们彰显了传统美德,引导着道德价值的回归。

    二、典型报道变化的表现

    我国典型报道中典型人物的类型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因此,在不同时期,典型报道由于报道对象的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典型选取多元化

    由于过去的典型报道总是与不同时期的劳动竞赛保持着同步关系,以配合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劳动英雄在典型报道中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特别是大生产运动期间,劳动英雄可以说是典型报道的唯一主角。而典型报道的主角从劳动英雄向道德楷模的转型,也意味着典型人物从单一的集体群像向特征丰富的个性化人物的转变,人物的现代形象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核元素。新时期的典型人物不再拘泥于只讲生产成果和技术能力的劳动英雄,而是把目光投向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各异的道德楷模。这种新的典型报道强调这些人在某一领域的突出行为或在某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因此,选取范围大大扩展,选取标准也没有局限性。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例,他们有的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有的是退休工人、普通农民,有的是公众人物,有的是平民百姓。媒体将他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在受众面前,鲜明的个性、复杂的情感,从他们身上可以发掘出不同的道德闪光点。

    (二)宣传意图淡化

    在以经济建设为紧迫任务的时期,将劳动模范为报道主体是为了满足政治经济需要,从而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典型的生产模式基本上遵循的是先制作出典型样板,然后再找人找事对号入座。新时期的典型报道虽然无法完全摆脱宣传性,但其宣传色彩确有淡化的趋势,新闻性则更加突出。如今,典型报道已经不再是党报的专利,也不是自上而下的“强行推销”,更不像过去纯粹是为塑造而塑造。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栏目,作为“人物榜单”这种新型的典型报道形式的代表,便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大众投票方式,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此外,许多典型报道首先出自地方媒体,甚至是主打民生新闻的都市报,如“信义兄弟”和“暴走妈妈”都是《楚天都市报》首先发掘的新闻人物。

    (三)人物形象平民化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6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品德养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让世界人民艳羡的历史文化与文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早已经跨越了国界局限,跨越了时间局限。可是,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外来文明的融合对于祖国未来一代成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孩子们品德养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身心“保本”、“逐源”的同时在“融合”中健康发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来谈谈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

一、意义呈现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发展的“根”,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文明优势。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璀璨的文化瑰宝,里面蕴含着文化、思想、伦理、道德、亲情、社会责任等丰富的内涵,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各个领域辛勤的探索和创造。这些经典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思想支撑,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保障。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先进文化育人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课题。以诵读文化经典为载体,以德育为目的,加厚少年儿童文化底蕴、道德修养是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我们要倡导诵读经典,在和经典的对话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策略分享

1.充分利用传统文明素材影响学生

国学中内容丰富,其中很多内容即使是到了时展的今天依旧如“陈酿”般醉人。应用这些素材内容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其作用无疑是不容小觑的。如:孝敬父母、学习礼让:以前有好东西想不起父母,就是自己吃。现在能先把好吃的让给老人,不独占了。以前只知道让父母照顾自己,现在在父母生病时能主动问候,并送水送药。因为他们知道“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不比物质比进步:原来喜欢和小朋友比漂亮衣服、鞋子,现在他们明白该比什么,因为《弟子规》说:“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物品用后放原处:以前经常让父母替自己收拾用具,或者物品乱丢乱放,现在不用了。学习专注有定力:以前读书东张西望,现在知道要“心眼口、信皆要。”团结友爱不告状;孩子们有个特点就是诿过他人爱告状,甚至有的孩子还模仿别人的不良行为。到了大班学了《弟子规》,他们在行为上明显自律了很多,而且他们还知道劝解别人的不良行为,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因为“扬人恶,即是恶。”“过不规,道两亏”呀。

2.让学生学会品味与感悟

通过经典诵读,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其内容的言简意赅,字字千金。而对于“坐不住”的小学生来说,通过诵读经典让他们“坐住”了。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品味与感悟,而其品德水平也同时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可见诵读国学锻炼了孩子的静功。孩子们都爱动、坐不住,是很让父母头痛的事,但是诵读经典之后,当成人要求孩子静下来,或者是他们看书的时候,他们都能安静很长时间。每天的诵读,让孩子不那么浮躁了,能踏实下来做事,注意力保持时间也比较长。

3.营造文化氛围润化品德教育

小学生同样具有能力,他们对于外界环境有着属于自身年龄段的独特的感悟能力。为了使经典诵读收到实效,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落到实处,我们从育人环境入手,在校园中营造了诵读活动阵地,建设“经典诵读、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长廊”。我们在校园中建设了几十个专版,精选了古今在我国经典名句、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方面具有重大贡献、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以文字、画面、人物等形式形象地展现于长廊,可谓“上下五千年,浓缩校园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受到润物无声的经典文化熏陶,感受到这校园文化长廊中负载着的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的精髓。

4.让学生学会批判

知识的获得过程,能力的提升过程,品德的养成过程,离不开受教育者对于各种资源的思考与批判。通过我们诵读经典的尝试,孩子们受益良多,家长也收获很多,班里的老师也从经典中学到了很多教育理念。但是,即使是经过历史的荡涤和考验,经典中仍有一些不符合时展的内容,作为老师,要教会孩子批判地继承先贤的著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好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才是科学的继承方法。

5.多种形式进行“诵读”深化品德教育

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从诵读出发,但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却不能将“读”作为唯一的教学形式。古韵悠长,口才文才从诵读开始,素质气质自经典升华。实施经典诵读工程,让孩子反复品味经典文化的韵味,悉心聆听古代先哲的教诲,让处于信息时代的孩子重新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我们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的“民族精神教育”体验成功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具体做法是激励学生诵读。让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文化,天天咏唱千古名句,让学生去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开展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民乐、合唱、舞蹈、小品、情景剧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让他们在书声中、在艺术中享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的熏陶。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7

关键词: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客观具体;主观抽象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90-01

在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狂飚突进”运动中一大批青年文学家在德国涌现,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歌德与席勒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所产生的杰出的领袖,他们将德国民族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共同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他们“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黑格尔评价他们说,“席勒和歌德都不仅是他们时代的歌手,而且是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刻的诗人。”朱光潜也说,“由于两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的道路,不但把各自的文艺创作推进到高度的成熟,而且也替德国建立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由于受德国现实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状况以及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影响,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和理论上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歌德(1749―1832)深受德国启蒙主义者赫尔德的影响,他积极参加狂飚突进运动,并培养起对民间文学、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作品的强烈兴趣。由于具有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妥协双重矛盾,歌德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脱离了狂飚运动,走向了追求古典文化、宁静和谐的道路。在文艺美学思想上,他接受了狄德罗、莱辛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现实主义观点。从总的方面来说,歌德的思想倾向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并表现在他的许多文艺理论主张上。

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认为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艺术家“应该遵循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但是,“摹仿自然”并不同于完全的再现自然,而应有所超越,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改造,发挥作家的主动性。所以,他提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可见,歌德在处理文艺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是持辩证的、现实主义的态度。

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古典主义”实际上指的是现实主义。对于歌德本人的创作实践来说,很难讲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在创作上,他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二者的结合,但他的主要思想倾向还是现实主义的。在《歌德谈话录》中,他谈到古典和浪漫的问题,并明确说明“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歌德认为如果过分迷恋浪漫,会使这种文学坚强、壮实、精干的那一面被误解或受到损害。因此,他大力提倡古典主义,反对病态感伤的浪漫主义。

在文艺理想方面,歌德崇尚“显出特征的整体”,在创作方法上主张从特殊到一般。歌德把显出特征作为衡量艺术美的重要尺度。“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它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恩格斯认识到他“时常发出一些浪漫的怨言”但是,“歌德过于博学,天性过于活跃,过于富有血肉,因此不能像席勒那样逃向康德的理想来摆脱鄙俗气;他过于敏锐,因此不能不看到这种逃跑归根到底不过是以夸张的庸俗气来代替平凡的鄙俗气。他的气质、他的经历、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行实际生活。”恩格斯比较了席勒的重理想和歌德的重现实,说明歌德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的。

席勒(1759―1805)青年时期也受法国启蒙主义的影响,向往自由和平等。他常读莎士比亚、莱辛、狄德罗的作品。对于希腊文艺精神的认识,他全盘接受了温克尔曼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思想,把它看作德国民族文学所应追求的理想。1791年以后,席勒开始研究康德哲学,这使他的作品带有哲理化、抽象化色彩。虽然席勒在后期走向了古典主义,但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的许多作品仍表现出理想化色彩,显现出他渴望实现美好人性、自由平等的愿望。席勒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审美教育,将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这是一种进步,使美从康德的理性王国、神秘王国中摆脱出来。但是,他又常常深陷于“完美人性”、“善良意志”中不能自拔,沉湎于根本不能实现的浪漫理想中。在作方法上,虽然他对客观性也有所认识,但他仍提倡从主观、抽象的一般出发的路线,这和歌德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

和歌德一样,席勒为建立新的德国民族文化而不断努力着,这使他将古代与近代相互比较,为新的文学寻求道路。席勒根据古代和近代人性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将诗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从质的规定性上说,所谓“素朴的诗”就是指“古典主义”即现实主义的作品;而“感伤的诗”就是近代的浪漫主义的作品。不过,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都既有素朴的诗,也有感伤的诗,还有交融着素朴与感伤的诗。他说:“现实总是落后于理想,凡是存在的东西总足有界限的,只有思想才是没有界限的。素朴诗人要遭受一切感性东西所必须受到的限制,相反地,观念的自由力量必然要帮助感伤诗人。诚然,素朴诗人可以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是有限的,感伤诗人固然不能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但是他的任务却是无限的。”可见,浪漫主义在席勒那里占了很大的成分。

歌德与席勒创作的具体道路是不同的。基本区别在于歌德偏重于客观性、具体性,而席勒偏重于主观性、抽象性。不过,由于歌德和席勒两人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接触密切,思想上也往往受到对方的影响。比如,席勒对希腊古典文化的追求,使歌德也向往这种古典的美;席勒对美学理论的研究,使歌德也认识到理论的重要。同时,歌德对现实的重视,也使席勒逐渐从主观走向客观,注重客观自然的美,并试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

总之,歌德与席勒都是在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做出过最大贡献的人,他们堪称德国民族文学的两大旗帜,是他们时代的伟大歌手。他们的文艺美学理论和文艺创作实践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马克思恩格斯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歌德.《希腊神庙的门楼》的发刊词[A].朱光潜.四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6]鲍桑葵.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马克思等.恩列斯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8]马克思等.恩列斯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对民法典的感受篇8

古典诗词由于时代和语言等各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对诗词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低迷,也使得教学变得举步维艰。现在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基本处于“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的状态,尽管如此,还是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敢于突破现状发现新途径,创造诗词教学的新大陆――比较教学法就是新途径之一。在诗词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把并无直接关系的诗词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为学生学习诗词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途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打破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古典诗词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运用,起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

一、拓宽文学视野,促进思维发散

歌德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学在现在算不了什么,世界文学的时代就快要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促使他早日来临。”民族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在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应放眼世界文学作品,通过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同一流派相关作品,同一体裁的不同主题,同一主题的不同风格等等有可比点的文学作品,进行联系、系统的分析,然后综合、归纳,由于文学作品的形象性、联系性,通过多角度的比较辨析和多方面的思考,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审美单元,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它作为艺术家的主观情志的具象载体,把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到一起,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无意象的诗歌。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意象作为切入点,比较中国古典诗词和国外意象派诗歌。雷克斯罗思的《黎明前的寒冷》:“黎明前的寒冷,散在茫茫之夜,凸圆的月亮之下,孔雀相互啼叫,仿佛痛苦万分。”还有他的《红枫叶》:“我驾车沿河而下,看见一个男孩在桥上钓鱼,清水中,落叶漂浮,然后我向西,驶入那茫茫落日。”在这两首诗中,诗人运用典型的中国式的意象月亮,小桥,流水,落叶,借助自然之景抒发心中淡淡的愁伤,表现出中国式意境。庞德认为“抽象非诗”,抽象的思想应当通过具体的物象暗示出来。纵观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意象派诗歌,他们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直观性,用具象之景之物表现抽象之情感,用意象的并置、叠加和复合等直射出主观情绪,但是,中国的古典诗词比西方意象派诗歌的意象更密集,组合更自然流畅,因此使读者感受到的感情与画面更直接强烈。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意象派诗歌虽然在意象运用、组合构建上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但因各自文化的差异,又表现出各自的艺术魅力,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派诗歌加以比较辨析,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也可以借助比较法这一桥梁更全面的了解世界文学,拓宽我们的知识领域。

二、提升审美情趣,感其人文情怀

中国古典诗词因其特有的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等艺术魅力可以陶冶人的品性,滋养人的心灵。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分析品味古典诗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感受其音乐美、格式美、情感美,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古典诗词其美丽抒情的文学形式背后有着真挚深刻的情感,我们可以把诗歌所蕴涵的情感美作为审美内容,置身其意境,通过辨析理解不同的诗词,感其人文情怀。《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正如吴晓湖所说,这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无一爱字,字字含情”,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首《邶风・静女》以深情浪漫真挚的感情表达了美好的爱情,在含蓄的情感中处处透露出甜蜜幸福,虽未见面,却表现出了双方的深情。在学习《邶风・静女》时,我们可以与同是爱情主题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作比较分析。“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品读这首词时,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词人正处于美好的爱情中,表达的却是令人心疼的刻骨思念。在封建时代,女词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讴歌自己的爱情,不藏不掖、磊落大方,透露出婉约派词人的“豪放”。这两首爱情诗词,一个含蓄,一个直白,却都同样牵动着我们的心,为他们即将要约会而高兴,为他们思恋不得见而着急。通过《邶风・静女》和《一剪梅》的辨析,我们感受到作者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大胆地抒愫,活得自在,活得精彩。我们从诗歌情感中蕴涵的至善至美和精神追求感受到了积极面世的人生态度。

三、激感共鸣,透视生命价值

中国古典诗词及诗词人的创作背景、生平经历等都为我们记录了其生命价值。纵观诗词人的作品及其一生,比较理解他们相似的生命历程,可以激发我们心中沉睡的情感与之一拍即合,可以为我们感悟透视生命价值提供很好的源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词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后主与“国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在创作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陈维松在《词评》中说:“纳兰词,哀感顽艳,得南唐后主之遗。”纳兰的《浣溪沙・姜女祠》:“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翠钿尘网上蛛丝。澄海楼高空极目,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这位一生富贵的公子用姜女祠作引子,对历史和现实沉敛敏感的反思和认知。战争和修建长城所带来的悲剧使这位贵公子一生郁结,忧国忧民意识显露无疑。李煜和纳兰一生凄婉愁苦且英年早逝,悲剧式的人生遭遇,文人共有的气质才情,成就了两人凄婉的词风。在两人三四十年短暂却不失光辉的人生中以赤子之心写赤子之情,李煜和纳兰以他们的爱恨情仇、才情愁怨、血泪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哀感顽艳、婉丽凄清的绝唱,千古流传,穿越千百年传递着他们的生命余辉。

上一篇:民法典的内涵范文 下一篇:竞技体育市场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