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经营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2 09:53:23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1

【关键词】施工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重要性

[ Abstract ] financial accounting year-end report as a reflection of construction unit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indicator,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cash flow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However, China's construction unit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re is great problem,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 again, hoping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 Key words ] construction unit;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不断创新和变得复杂起来。在企业的管理日渐股份化、规范化、正规化的大形势下,许多原本没有编制年终财务会计报告的施工单位也开始变得重视起来,逐渐编制年终财务会计报告,作为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给外部投资者提供信息的重要工具,以适应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趋势。

一、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财务会计,简而言之就是为当事人、投资人以及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其他人提供一个名账,是证明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一种手段。施工单位的财务会计年终报告是向外界传递单位运营情况的载体,反映了财务状况。它包括数据化的报告和非数据化的报告,数据化的报告一般来说必须包含三种(单位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具体还有各类明细表,包括:单位负债表、某月到某月单位的投资情况、某月单位的利润获得情况等,非数据化报告有财务情况报告说明书以及各种报表的附注等,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的财务会计还会有对自身审查、监督的人员。(如表1)

二、施工单位财务会计年终报告的由来

施工单位向投资人和利益相关人提供信息,多是运用年终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投资人和利益相关人对财务年终报告的信息需求决定了年终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和结构。最初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以年终资产的总额对比原始投入总额的形式所展现的,该种年终报告是投资人为了解其投资资本所提供的报告形式,该种报告因为没有其他的利益相关人,因此适合于二合一的私营施工单位。

三、 施工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核算层面的问题

虽然企业已普遍应用会计电算化,在财务会计流程中增加了自动控制机制,改变了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日记账科目汇总表等),改变了数据存储方式,使得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得到提高,将财会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时间从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这只不过是将传统的财务会计流程搬到计算机中,实现会计流程自动化而已,并未根本改变传统会计流程中存在的会计工作为事后算账事后报账;会计部门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业务与会计不协调;各项业务信息不能实时地沟通,无法应对多 变快动的市场竞争的问题。

2、企业控制层面的问题

通常,对于小企业,通过制度和人员便可解决企业控制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日趋规模化,控制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地控制各企业成员之间的资金费用,支持总部的决策,很多企业对实行集权还是分权举棋不定目前,多数企业集团实行分权管理,主要是为了调动各企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短财务决策周期,提高决策效率但是对于总部决策层来说,由于能力 时间精力和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以及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等,难以对各成员企业实施有效控制

3、财务监督不利的问题

由于没有严格的财务监督或监督不利,致使企业为了应付各有关方面需要,随意更改财务数据,无法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财务信息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成本和收入的情况,导致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使管理层无法制定相应的对策 ,资金体外循环 ,资产流失严重。

四、施工单位财务会计年终报告的重要性

1、财务会计年终报告为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经济信息,促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

财务会计年终报告通过一定形式,将经济活动当年施工单位的进行工程造价、购买材料、设备等经济活动方面的情况进行资料、信息搜集、整理,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报告资料传递给相关经营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通过财务会计的年终报告系统、全面地了解到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检查财务会计核算和经济预算中的经济活动是否得到有效实施。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会计年终报告获取有关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改正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为下一个经济活动年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2、财务会计年终报告为路桥施工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财务会计年终报告,对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方面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预测,为下一个经济活动年的经营计划、施工安排等方面做出有效决策。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会计年终报告和社会经济活动趋势,为施工单位做出符合社会经济活动发展趋势的有助于单位发展的决策。企业的报告是表示单位或者企业的财务运营状况的载体,也是今后发生财务纠纷时法庭上的基本依据。当事人、投资人在资本投入后,会审时度势。从路桥施工单位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财务会计的年终报告是报告该年单位资金方面的支出与收入,它不仅可以明确来年的投资,还可以给投资人一笔名账,避免了资金纠纷。财务会计的年终报表也是投资人来年可利用其资本保值增值的手段,通过年终报表,对单位的营运总趋势和国内国外的趋势会有所了解,也利于投资人作出取与舍的选择,利于对比,避免了盲目。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的年终报告是一种征兆,它揭示了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状况,是企业资本顺利运营,投资是否有风险的征兆,当事人和投资者可以知道同类市场的竞争情况。资产负债表能说明企业资产的负债以及所有权资产的变动情况,它可以揭示企业期末资产结构变动的原因,财务状况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内部结构变动以及总量变动的解释性报表。路桥施工单位的一切经营活动都会影响单位资产形态的变化,企业的损益表可以双重记录资产的支出和回纳,损益表为了进一步揭示资产负债表利润形成,可以判明企业盈利水平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五、关于施工单位适应新会计准则的探讨

随着经济发展形式和国际会计准则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也不断地发生着改变,由此带来施工单位财务核算方式也随之改变。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施工单位要及时的学习、领会新的会计准则,以此来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变化对企业财务年终报告带来的影响。

2006 年我国财政部推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更加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施工单位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普遍面临着“不容易确认合同预计总成本与合同总收入、没有规范的内部交易事项核算形式、选择完工百分比方法时有难度、企业的收入与赋税时间不一致”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建议施工单位在预计工程项目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时提供准确的信息,使测算水平得到提高,健全企业内部概预算、会计核算、耗费定额和成本分析制度。

六、结语

由此可见,施工单位的财务会计年终报告在反应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经济信息,促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和提供决策依据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所采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任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遵循现有的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同时关注会计制度的变更,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顺祥,郭向伟.财务管理创新是大势所趋[J].经济论坛,2003,(19).

[2]刘斌红.经济全球化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新思考[J].经济师,2003,(04).

[3]梁水源.论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经济问题,2003,(08).

[4]袁崇成,赵东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4,(01).

[5]楼萍亚论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因素 浙江财税与会计,

[6]王彩霞.现行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J]. 财会通讯(综 合),2004.(6).

[7]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迎接竞争、技术和全球化三股力量汇合的挑战[J].财务与会计,2002,(02).

[8]张亚红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J]. 陕西农业科学,2006,(05).

[9]邹香.未来财务报告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2002,(01).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2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源于汇兑,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清朝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日昌”票号的诞生为标志(黄鉴晖,1992),山西商人实现了由商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此后100多年,被西方叹为观止的“山西票号(Shan Si Bank)”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票号汇通天下”,在中国的金融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山西票号在其经营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会计与营业报告制度,使得票号管理者能够及时明了总号及其国内外各分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情况,从而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造就出一个又一个“Shan Si Bank”的世界奇迹,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极大地繁荣了我国当时的经济。

二、票号的组织结构

山西票号规模如此庞大还可以保持灵活经营,因其有科学的组织结构作保障。这也正是山西票号的会计与营业报告制度建立的基础与实施的环境。

以大德通票号为例,山西票号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总号及其各地分号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总号与其分号之间的关系上。总号是负责票号整体各单位经营与管理的中心机构,主要负责全号业务经营上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和监督等工作以及与外部其他单位或个人关系的协调。各地的分号是总号的下属业务部门,受总号直接控制。

(一)票号的内部组织结构

总号设大掌柜(也称“领东”、“执事”,相当于总经理)一人,为全号领袖,统管全号事务,票号对内、对外大事的处理均由其决策。大掌柜只需直接向财东负责。票号财东一般不过问票号的事,实行两权分离的“掌柜负责制”:财东出资设立票号,委托一个自己信赖的、精明能干的人做掌柜,财东把资金运用权、人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等全部交给掌柜,让其独立自主地从事经营活动;只是定期结账(三到五年一次),由掌柜向财东汇报经营成果,就一些重大决策请示财东,同时分取应得的红利,由财东视其业绩决定去留。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掌柜负责制的方式,为票号高效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设二掌柜(也称“协理”,相当于副总经理)一人,协助大掌柜处理全号事务,负责督促全号人员工作,因此票号员工往往对其十分畏惧。

设三掌柜一人(也称“内事掌柜”,相当于营业经理),辅助二掌柜工作,负责票号内外的营业活动。对外营业活动的具体操办,一般由跑街进行。票号设正跑街(俗称“上街头”,相当于营业员)一人,副跑街一至三人,练习跑街数人,分工在外招徕生意,负责了解当天商情动态和上市接洽存放款及一切银钱往来业务。

设置账房,其中管账先生(相当于会计部经理,管账与文牍皆称先生,而不称掌柜)一人,总理全号账务,负责银钱出纳。另设副管账一人,辅助管账先生经管账目;帮账二人,受副管账指挥,助理各项账簿;练习帮账若干。

设置信房,其中文牍先生(也称“管信先生”)一人,负责往来文牍、信件;司信二、三人,由文牍先生指挥,办理号中往来文件,处理繁多的信札。各分号遇事都需通报总号,而总号也须一一答复。

此外有练习生(即学徒)若干,练习写账或誊写信件,学习业务。

分号因内部组织结构简单。一般设掌柜(也称“老帮”,相当于经理)一人,由总号委派并直接受其领导。较大的分号增设副掌柜一人,协助分号掌柜工作。也有跑街、管账、信房等设置。

(三)票号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票号整体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经营为中心的原则。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票号大都坚持以事为中心,这不仅从其总号及其各地分号的内部组织结构设计上得到体现,而且有明确的文献资料佐证:“全盘人位之计划,系因事用人,决不因人用事,恐事少人多,习于骄惰。”票号组织结构以经营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与票号管理上注重人才的做法相辅相成,二者一道为票号的经营成功提供了基本保障。

2.中央集权、统一指挥的原则。票号业务的总指挥权在总号,分号的资金集中由总号控制,分拨大权在总号。总号账房一方面通过分号账房运转资金,抽疲转快,以达酌盈济虚之效;另一方面又通过分号账房遥控收支,把握经营方向,达到经济集权的目的。票号大掌柜具有绝对的权威,除向财东直接汇报并负责外,号内所有重大经营决策均由其做出,票号的组织机构也都以之为主而设计。中央集权、统一指挥是票号内部组织设立的重要原则之一。

3.级次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在实行中央集权、统一指挥的同时,票号并不是由大掌柜统揽一切事务,各种事项都由其一人专断,而是在组织内部划分了明晰的级次和部门,并明确各级次人员的责、权、利,使其权责对等,各享其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获其益,很少有跨级干预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票号的经营效率。

正是由于票号在组织结构设计中遵循了这些原则,采用充分报告、全面统筹、灵活调动资金的方式,才使得山西票号“汇通天下”,在规模日趋庞大的同时保持了敏捷的经营模式,持续、高效运营,创造了历史上票号的鼎盛局面。

三、票号的会计与营业报告制度

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山西票号建立了一套严密的会计与营业报告制度。票号的账簿原属一种旧式簿记,但其组织完备、登记详密,亦可称为旧复式簿记。总号除本部自有各营业账外,还有各分号营业报告,也都需要分别记账。每月有月清册,到决算期,以月清统造年总结。文献考证显示,票号运用的记账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采用以现金为主体的单式收付记账法;而有的票号为了加强对往来账项的反映,采用了“三脚账”;到清朝后期,部分票号则采用了“龙门账”或“四脚账”。

(一)统一计量基础

清朝各地银两平色不一,平砝大小各异,纹银成色有高有低,一个地区就有多种平砝。如京城当时有“京公砝”、“京四平”、“京二两平”等数种,名称不同,大小各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平砝,不仅无法汇总票号总号与各分号的账簿,也不能进行正常的汇兑。各票号分别规定了其内部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与报告通行的平色,自成一个系统,各地分号的秤都以总号的秤为标准。票号的本平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本平可以把用各种平砝收交的银两权衡统一起来,使票号债权与债务在账簿中有一个统一的单位;否则,度量单位不统一,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票号的资产负债情况。结算期末,票号统统以其本平折算入账,消除错讹,核实盈亏,汇总反映票号总号及各分号的当期经营状况,以便使管理者据以进行业绩评价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业务指导。

(二)账簿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票号业务复杂,账簿也因而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四种:

1.基本账簿:包括底账、流水账和老账,这三种账簿提供的资料是票号账房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其他账簿的记账以此为本。底账是会计核算的准备材料,每日发生的交易与活动先全部记入底账,以便稽查;每天晚间分别过入各流水账;每旬则过入老账。老账按流水账的各个抬头分别设置登记,反映全部财产变动的综合情况,据之可了解票号的资产状况和营业损益等。

2.业务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业务分类账,包括汇兑账、浮账(专门记录活期存款支出,不过流水账)、存款账和放款账等;再则是往来账,包括各地往来总账和本埠往来总账。通过各项业务账,票号加强了对日常业务活动和往来账项的控制与管理,保证了票号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营。

3.结算账:包括月清和年总结以及清单。总号掌握各分号的业绩,主要是通过分号报送的“月清”(即报告主体当月业绩)和“年总结”(即报告主体当年业绩)的制度进行的。月清的报告时间在月底,年总结在冬月底(旧历十月底)。报告内容首先是各项加总的数字;其后是关于各项数字的具体花名、地名及数字等明细内容。这样,总号不仅可以据之稽核数字,还可以具体了解各分号当期的具体业务活动内容,并进而对其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则可及时指示分号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月清和年总结,既是分号向总号的报账,也是各分号本身的营业决算,其当期营业状况和盈亏情况一目了然。而清单则是总号汇总各分号年总结后,加上总号自身的业绩,综合编制的向股东报账的一种方式,类似于近代银行的决算报告。清单内容分为外该与该外两大项,最后结出本年的营业损益。清单既作年度向财东的报告,也作大账期(年度与大账期的区别是前者只核算损益,后者还要进行分红并做相应的核算)的报告。

4.补助账:是服务于经营管理和盈利分配需要的支持性账簿,主要包括万金账(记录创办票号的合同、协议,以及历年的分红情况等)、保荐账(记录票号员工入号时的保单)、路俱账(登记分号员工返乡探亲的行李、路费等)、规账(记录票号营业共同规则、与各地银两平色及票号一般应付的规则等)等。

(三)营业报告制度

为及时洞察票号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活动状况,实施相应的指导与控制,仅靠上述账簿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够,票号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营业报告制度,能够弥补账簿信息有限的不足,大大满足了票号管理者经营管理与决策的信息需求。

票号营业报告制度的特性在于,不仅各分号要及时向总号报告各项业务情况,各分号之间也要及时地互相通报各种信息,建立“相互报告制度”。票号分号向总号的报告,除了账册形式的财务报告(月清和年总结)外,大量的日常业务活动信息就是通过这种书信形式(为确保及时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后采用电报形式)的营业报告及时反映的。这些营业报告具体可分为四种:

1. 兹报(也称“正报”):报告本号直接对某分号营业的事项。它是做汇兑后,两个直接收交汇款单位的一种报告,即A向B做的汇出业务的内容(如为某汇银两多少,何日交款,汇费和贴色多少,如同签发汇票后保送汇票底根一样),以及A兑付B汇入业务的内容。如果A前封信提到的汇出业务尚未见到B兑付的回信,那么本次来信还要重复叙述前次信汇出业务的内容,以便相互核对业务和了解彼此业务完结的情况。

2.附报:是票号最大量的一种报告,要把各分号每天营业状况全盘通告各分号,其目的在于使各分号相互了解收交情况,进而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主动从事业务活动,相互支持;避免因某地交款过多、现银不足影响票号声誉,或是存银多无交项,影响生意,为实现“酌盈济亏、抽疲转快”提供管理与决策所需信息。

3.行市:是各号相互报告当地借贷市场银根松紧和汇水利息行市交流情报的报告。它是兹报和附报后例行报告的内容。

4.另起(也称“叙事”):是总号或分号对某分号业务的指示、评价、意见以及委托代办事项的内容叙述。它位于兹报、附报与行市后,是注明本次信件的年月日后所写的内容。一般是文牍先生把兹报、附报与行市写好后,等掌柜们晚间有空闲时提出意见才写的;或者由文牍先生先拟稿,待掌柜修改后才誊写的信。

票号的这些报告是大量的,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就发出信,且都要向总号和所有分号互报。随着分号的增加,要把当天与各号的事都报告出去变得日愈困难,于是逐渐制定出按规定时间报告的办法。即把各分号按日期排开,各分号之间有一个固定的规定报告日期(如今天给某几个分号发信,明天给另外几个分号发信),从而既相互了解情况,又不至于使信房忙得不可开交。但有一条原则,不管有多少分号,所发生的业务必须在三日之内发出信件报告。

文牍先生不仅要草拟当天的信件,还要建立书信档案,把发出的信和收到总分号的信,以总分号为单位全部都抄录在一本往来信稿簿中,以达永久保存的目的。

四、票号会计与营业报告制度的启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断普及,人们正在不断地推进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的信息化进程。借助IT技术,各种信息的广范围及时、甚或是实时共享都不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人们再也不必由于担心路途遥远或是抄录任务繁重而不能完成信息的及时传输或录入。100多年前困扰山西票号管账先生和文牍先生们的技术难题都已不复存在。通过反思历史,研究前人,我们可以“法先人之法”,为今所用。通过对票号的会计与营业报告制度的深入考察,我们得出若干启示如下,希望能够对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1.在100多年前各种技术手段都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山西票号的管账先生和文牍先生们为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尚且不辞辛劳,努力做到信息每日报送与沟通。如今更应充分注重信息及时性的要求,树立只有及时的信息才有价值的观念,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做到信息的及时、甚至实时提供,从而为及时有效地进行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保障。

2.在信息报告中加大非财务信息比重,丰富信息含量与信息报告种类;同时,借鉴山西票号会计报告与营业报告并举的方式,一方面加大财务报告中非财务信息的比重,另一方面研究设计非财务信息报告形式,不单纯囿于财务报告的现行范式,不断推进报告模式改进,按管理需求提供一切经营活动信息,进一步完善企业报告体系。

3.借鉴票号“相互报告制度”的做法,不仅要求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和总部报告其业绩和经营活动信息,各平级单位之间以及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都应及时、充分地披露各种管理与经营决策所需信息,以便各单位能够据以做出最优决策。推而广之,还可以在一定的企业联盟(如横向价值链联盟或纵向价值链联盟)中的各企业之间做到充分的信息共享,实现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各单位或企业的经营策略与活动,进而实现整体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共赢局面。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3

(一)标题

财务分析报告的标题有以下两种写法。

1、公文式标题

公文式标题包括三个要素:企业单位名称、报告期限(年度)和文种(财务分析报告),如“首钢集团20**年财务清况分析报告”.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省略其中的某一部分,如“上半年产品成本简要分析报告”.

2、论文式标题

论文式标题一般用于专题财务分析报告,如“降低产品成本的前景分析”、“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

(二)主送单位

财务分析报告一般是写给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企业的领导层的,所以,有的财务分析报告有主送单位。主送单位即财务分析报告的呈送单位。

(三)正文

财务分析报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

1、前言

财务分析报告的前言主要概述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员工人数、构成和专业素质情况及人员变动情况。

(2)企业固定资产增减、计提折旧、净值情况。

(3)企业年度内各项流动资产、负债、所有权者权益增减情况、增减原因、周转情况,尤其是年度内重要应收、应付的变动及年底债权、债务情况。

(4)员工收人情况等。

在写作前言部分时,可以有两项说明:文字说明和数据指标的说明。

2、主体

财务分析报告主体要考虑内容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

首先,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具体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包括年度内企业主营业务的范围及经营情况,如资金状况,销售成本及费用,借贷状况,计划完成情况等。

(2)主要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包括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费用、成本的增减变化,利润的升降变化,以及其他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

(3)企业营业外收支等综合情况。这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有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4)经营情况分析。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5)经营情况评价。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从财务角度给予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6)改善经营建议。主要写明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要针对各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站在财务的角度,财务人员应该提出对企业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制度建设方面、岗位设置方面、资金筹措渠道方面等,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等。

其次,财务分析报告的正文逻辑结构有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传统式,即把整个分析报告分为概况、具体分析、问题或建议等部分;第二,部分式,按照财务活动中的资金、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的顺序,逐一分段叙述其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第二,条文式,对所要分析的主要指标简单地分条款作出概括吐分析;第四,表格式,利用分析表格,作扼要的文字分析,简单明了。

不管采取哪种结构形式,分析是核心,数据是事实,结论是根本,建议是目的。

另外还应注意,主体部分要有两大分析:对数据指标的就事论事和联系实际的深层次分析。

3、结语

财务分析报告的最后,可以对整个财务分析报告作一概括,并提出建议。结语部分要符合两大要求:意见实事求是,措施切实可行。

(四)附件

有些很重要的具体资料(如数据、图表、原始凭证等)由于篇幅较长或者较不宜多,不宜放在正文里,可以作为附件,附于文后。

(五)签署

在财务分析报告正文的右下方,写明报告单位名称或者作者姓名,并写明成文时间。

范文:

公司领导:

为了挖掘资金潜力,减少不合理占压,最近我们对公司存在的拒付问题作了一次专题分析。到3月15日为止,我会司待决应收款未能处理的共41笔、金额 xxxx元。这些悬账、悬案大部分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初发生的,但也有一部分是过去遗留未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大体有几种类型:

1、到货不及时造成被拒付12笔,金额xxx、元。到货不及时有多种因素,有开单问题和运偷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运输问题,特别是季节性商品和推梢商品,错过时机将带来无可挽回的被动局面。例如:调查纷织服装部冬令商品下半年合同,12月分批开单不算违反合同,次年xx月发运时,因今年春节提前,对方以合同过期为由拒付两笔货款及运费,经函询协商尚无结果。

2、变更运输路线而被拒付5笔,金额xxxxx元。去年以来由于储运公司未按对方指定运输路线中转,造成拒付的情况比较频繁。截至目前,未获解决的是上年四季度合同调给家电部电冰箱商品货款及运费(XXX)元,调拨单上已注明由xx中转,而储运公司整车发运至另一地商储公司中转,对方以未收到货拒付,以后两次附商储公司函件告知已转运并重办托收,均遭拒付,并来函提出退货或延期付款。

3、差错问题造成被拒付9笔,金额xxxxx元。例如,调百货大楼食品部原合同两份,一份为饮料商品,一份为奶制品,由于开单时写成饮品而错发,对方拒付xx元,虽经联系协商补调并将错发商品请对方代销,但未得到答复

4、因其他征皮问题被无理拒付15笔,金额xxx元,如根据合同条例规定: “没有发运证明或自提证明可以拒付”.发往通化市百货大楼的货款及运费两笔,金额xxxx元。长春站由于集中收货、分批装车,运单均未注明车次,对方以 “运单未填车次,视同商品未发运”为理由拒付。说明一些商场在执行合同方面不够严肃

通过以上情况的分析,我们建议:首先,各专业商场对已发生的悬账、悬案要抓紧时间与有关部门联系清理,并吸取教训,严格执行合同。今后按照合同要求,将运输路线,到站、到货日期等在调拨单上注明,以防止新的拒付发生。

其次,要求储运部门配合各专业商场做好调拨运输工作,特别是季节性商品和推梢的商品,要千方百计狠抓交货、开单、调运“三及时”,避免因过时令到货、合同注销而发生拒付。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4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人任期内经营管理权的行使和任期经济责任的承担情况所作的审查、判断、分析和评价,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准绳。下面是分享的单位审计主题材料资料,欢迎参阅。

一依据和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关于部分金融机构领导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安排意见》,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经政策、金融法规及财务制度,对商业银行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公正、客观地评价有关商业银行领导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促进国有金融机构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审计原则

(一)独立审计原则。审计署根据国务院要求或有关部门委托派出审计组独立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二)客观性原则。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人任期内经营管理权的行使和任期经济责任的承担情况所作的审查、判断、分析和评价,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准绳。

(三)权责对应原则。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人享有权力的大小,评价其行使权力的行为和结果,划分不同责任期间不同责任主体的责任归属,确定其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和内容。

(四)相关性原则。审计人员在安排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时,应当以是否与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相关联为标准,确定审计重点,划分审计范围。

(五)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应当查明会计报表和经营管理行为中是否存在重大的错误,对于不影响会计报表公允性和经营管理有效性的次要事项,可以适当忽略,保证以适当的成本和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审计目标,提高审计效率。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一) 组织审计力量

审计机关接受委托后,根据工作量和实际需要。按照委托部门的基本要求和初步估计的业务量大小,选派一定数量、具备与承担审计业务相适应的能力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指定审计组负责人,明确审计人员分工。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审计人员办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依法严格遵守审计回避制度。

审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除对审计组工作全面负责外,应十分注意协调处理审计中各方面的事项,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派出的审计机关领导请示汇报,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审计,合理确定审计组人员分工,审核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检查监督工作进度,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检查监督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执行及审计项目资料立卷归档等工作。审计组其他人员在组长领导和协调下进行工作,并对分担的审计工作负责。

(二)收集有关资料

审计组进点以前,应当提前告知被审计单位准备以下资料:

1.被审计人负有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与财务收支事项有关的书面材料;

2.被审计人任职期间被审计单位年度工作总结和个人述职报告;

3.上级下达的任期年度各项经济指标考核办法、各年度工作计划及其执行结果资料;

4.任期内重大经营决策、方案、规划及相关会议纪要;

5. 任职期末财产清查和债权债务清理资料;

6. 企业章程、经济合同、内控管理规章制度及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资料;

7. 任期内有关经济监督部门、管理部门检查后提出的检查报告、处理意见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8. 任职期内财务会计报告、统计资料、信贷档案、账册、凭证、单据、合同等相关业务资料;

9. 任职前后有关经济遗留问题的专门材料;

10.任期内所辖机构发生的经济案件与刑事案件资料;

11. 审计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三)编制审计方案

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前,应根据审计要求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并了解和掌握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进行审前调查,应认真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领导干部职责分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财务收支等情况。而且,应听取干部管理、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的意见,了解、收集与被审计人员有关的情况和材料。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审计方案,并经审计机关领导办公会审定,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方案应征求委托部门的意见,并报请本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审计组应严格按照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在执行中,经本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意的审计方案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征得有关方同意。

审计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审计依据和目的;

2.审计的范围;

3.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审计的具体实施步骤和预定时间

5.审计组组长、成员及其分工;

(四)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机关应在实施审计三个工作日前,向被审计单位下达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委托机关和被审计人本人。审计机关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将审计承诺书一并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应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并由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签字承诺。

审计通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依据、范围、内容和形式,需要追溯和延伸的审计事项,审计的时间安排,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及必要的工作条件,审计组组成人员。审计通知书应将审计对象和所在单位即被审计人和被审计单位并列在标题上。

(五)实施现场审计

任期经济责任现场审计,按照如下程序实施:

1.审计组进驻现场后,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分部门、分层次的座谈,充分了解情况,确定审计重点;

2.分组调阅、审核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

3.汇总情况,整理各种问题和事实,形成初步审计评价意见,并根据情节轻重、风险或损失程度对被审计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

(六)形成审计报告

形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按照如下程序实施:

1.审计组依据审计目标、内容和审计工作底稿等拟定审计报告初稿;

2.审计组与被审计人及其所在行进行座谈,就审计报告初稿交换意见,必要时对审计报告初稿进行修改;

3.审计组将审计报告送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自接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10日内将书面意见连同审计报告一并送交审计组;

4.审计组将征求意见后的审计报告连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送审计机关复核机构进行复核。复核机构应于收到审计报告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

5.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必要时经业务会议审定后,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

6.审计机关召开审计业务会议,根据审计查出的问题,研究审计处理意见及综合评价等,形成提交委托机关、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审计结果报告。

7.审计机关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应下达审计意见书。认为需要给予处理处罚的问题,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下达审计决定书,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审计建议书。

四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地,审计机关应对被审计人的下列主要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和评价:

(一)检查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法律法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信贷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主要检查被审计人任期内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金融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重大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信贷政策、制度和银行内部业务规程;对所办实体是否执行国家政策清理脱钩等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及风险管理情况。

评价被审计人所在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

1.内部控制环境。最高领导层及所属专门委员会是否正确发挥其职责和作用;评价被审计人及所在行管理层的诚信程度、管理思想和经营作风;被审计人是否有足够的风险控制意识,并督促辖内建立了各层面的控制机制;业务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完善齐全,并严格履行自律监管职责;是否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2. 风险评估。银行领导层是否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针对各种风险制定了整体经营策略和目标,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各部门的具体目标;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层是否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在业务经营与新业务拓展过程中,是否充分预测风险,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决定应采取的行动。

3.控制活动。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各项责任划分以及不相容职务分离情况;各种业务活动是否经适当授权和批准;评价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正确性;接近和使用资产及记录的实物控制和保护措施;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正确性进行独立检查。

4.信息沟通。评价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会计系统能否有效并合理地确认、记录、处理和报告业务数据;信息系统是否切实保证了各方面信息的传导与交流,确保了信息上传下达及内部和外部沟通。

5.监督。评价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职能是否有效地发挥;是否对业务部门实施定期监督检查并及时反映内部控制的缺陷;查出的违纪违规行为是否进行严肃处理;被审计人任期内发生的重大经济案件或刑事案件以及被审计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情况。

(三)执行各监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监控指标、经营目标及措施情况,并进行一系列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对系统决算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审查被审计人所在行在其任职期内完成财政部下达批复各项财务指标的情况;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分析,检查中国人民银行下达的各项监控指标执行情况,有无违规经营,形成较大潜在金融风险的问题;被审计人在任职期内有无超越上级授权或转授权,重点检查在资金计划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结算业务管理、外汇业务等方面有无超越权限的行为;被审计人所在行业务拓展情况等。审计人员可以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监测性指标或其他指标中选取适当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

(四)任期内整体经营状况及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

1.检查财务会计报告与业务信息的可信度,报告重要事项的及时性、全面性和真实性,汇总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真实、完整。有无假账、假表、假数字以及发生重大问题隐瞒不报的现象。

2.资产方面,重点对被审计人任期内资产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明确被审计人在经营管理国有资产,担负其保值增值、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等职责中所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检查信贷管理是否合法合规,并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贷款余额和形态反映是否真实,贷款的总体风险状况及发展的趋势如何,对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否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控制和保全措施;各项投资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违规购买其它证券或直接投资行为;或有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是否合规有效;固定资产的购建、核算、管理是否规范,资金来源、运用是否合规。

3.负债方面主要检查行长任期内各项存款数据是否真实,重点检查年底同业往来、系统内往来、汇出汇款等科目,是否有虚增虚减存款、高息揽存、公款私存及转移存款等违规经营问题。

4.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各项收入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有无严重违反财经法纪,隐瞒、截留、少计收益、私设“小金库”、 乱摊成本、虚列支出以及偷税漏税、滥发奖金、铺张浪费等问题。

(五)调查了解被审计人在任期间所做的重要经营决策及产生的经营效果,重大经营事项的合法合规情况及重大经营失误造成的损失情况。

通过召开主要部门领导干部座谈会,了解被审计人在任期间的一些重要经营管理活动情况。通过调阅重要会议纪要和经营决策资料,审查被审计人任期内直接审批或主持审批的财务、资金和经营管理等重大经营事项合规合法情况;有无盲目决策或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问题;掌握被审计人在有关重大经营失误中所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六)稽核行长任期内对历史遗留的业务经营问题是否加以妥善处理和解决。检查有无消极对待、推诿责任以致延误时间或失去机遇造成损失的问题。重点查看解决方法、措施及效果。

(七)对被审计人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审查。

审计组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征求有关单位(如中组部、中纪委、中央金融工委等)或个人意见等方式,了解被审计人在廉政方面的情况,对群众反映的被审计人的个人经济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通过查阅任期内个人阶段性工作总结及群众意见箱等,了解有关情况;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被审计人住房、收入、用车、出国等情况进行核查;专项审计本级财务、外事费、行长基金等开支情况,有无被审计人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调查了解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情况,有无因被审计人的原因,对重大案件查处不严等问题。

(八)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五关于责任划分

对审计对象的责任认定一直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对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商业银行机构庞大、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业务经营复杂多样,审计人员一般不易认定被审计人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因此在进行直接和间接责任的划分时应遵守客观谨慎的原则。此处结合审计工作经验,并借鉴商业银行内部离任稽核工作的有关规定,对被审计人的责任认定和划分进行初步探讨。

(一)被审计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领导责任。

1.被审计人应当对以下行为和结果承担直接责任:被审计人管理不善及其造成的风险或损失;被审计人未执行集体领导原则、未经集体研究或未采纳大多数人的不同意见,造成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或损失;被审计人越权或违规行使经营管理权及其造成的风险或损失。

2.被审计人应当对以下行为和结果承担主要领导责任:由被审计人主持并经集体研究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和损失;本单位内控严重疏漏造成的重大损失。

3.被审计人应当对下列行为和结果承担领导责任:领导集体中非被审计人主管的工作,因有关主管人决策失误、管理不善、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出现偏差或营私舞弊造成的风险或损失;他人越权或违规行使经营管理权造成的风险或损失;他人违规操作业务造成的风险或损失。

(二)根据遗留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分为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

1.前任责任: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形成责任,一般由前任领导人承担;

2.现任责任: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责任,一般由现任领导人承担。

(三)由于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不真实,或未按要求提供有关资料造成的不良后果,由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六关于审计评价

审计机关评价商业银行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及审计结果,尽可能采取描述的方式进行。进行审计评价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审计评价应当紧紧围绕被审计人的相关经济责任进行,与被审计人不相关的经济责任不评价;

(二)审计评价应当在审计事项范围内进行,与审计事项不相关的事项不评价;

(三)审计评价要依据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进行,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评价;

(四)审计评价要依据重要性原则进行,对一般性的问题可以不做评价;

(五)审计评价既要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又要反映其工作业绩,审计评价要避免相互矛盾;

(六)审计评价应当依据审计认定的数据以写实的方式进行,要明确、具体。

七审计结果报告

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人员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审计机关向委托人、授权人或其他法定报告对象出具的书面报告。

审计人员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后,应当向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反映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将审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审计查实的结果进行归纳、分类、提炼,最终向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或授权人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结果报告,同时送达被审计人及其所在单位。

审计结果报告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果的总结和最终体现。在审计结果报告中不仅要反映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揭露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而且要评价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审计结果报告的标题统一为:“审计署关于XXXX(单位)XXX(被审计人员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一般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前言部分

简要概括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起讫时间及审计延伸范围等。

(二)正文部分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简要说明被审计人所在银行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商业银行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业务种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如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情况较为简单,也可将基本情况放在前言部分,不予单列。

2.审计评价。简要概述经审计可以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负有的责任和其它相关评价。审计评价应以被审计人所在银行的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对被审计人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综合经营情况、作出重大经营决策情况、任期内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以及被审计人所在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审计评价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肯定成绩,又要具体反映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正确认定责任。

3.主要业绩。较为详细说明经审计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主要业绩。如业绩不突出,内容不多,也可以将这部分概括到“审计评价”中去,不予单列。

4.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指出经审计确认的被审计商业银行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与被审计人员有直接或间接责任关系的主要问题及被审计人员应负的责任。

对于被审计人员所在商业银行存在的与被审计人员没有责任关系的其它问题,可在全文的最后加以简要列明及提出处理原则。

商业银行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做到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用词恰当,数字尽可能用较大数位表述。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5

[关键词]审计风险 程序 了解环境

审计师在审计时应当考虑的风险包括三种,即企业的经营风险,审计风险,特别风险。经营风险是对实现企业目标或执行企业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所具有的经营性质、所处行业、外部监管环境、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等因素都对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经营风险最终都会造成财务后果,比如经营风险中竞争者开始延长产品保证期,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增加预提保证费用的风险,还有如果原材料发生短缺,就会产生标准成本的损耗率上升,竞争者在市场技术上开始领先,这样就会造成投资需要增加计提减值准备。审计风险则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概念,它由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有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组成,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互为反向关系。特别风险是,在审计实务中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即是否是舞弊风险、是否是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是不是复杂的交易、是不是重大的关联方交易、是不是对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计量空间,是不是设计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由此看到,特别风险与非常规重大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即金额和性质异常并且不是经常发生的。

在审计实务中对各种风险的评价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开始,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师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极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这其中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其次要了解内部控制,这主要了解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第三是对风险评估及其审计计划的讨论,主要是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错报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第四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层次、认定层次(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披露)。

为达到以上目的所要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有:

首先,询问。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询问的主要问题有新的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流失、新的税收法规的实施、以及经营目标或战略的变化、财务状况和最近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交易和事项、或者目前发生的重大会计处理问题等,审计师还应当考虑询问内部审计师、采购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的不同需要,即询问治理层、有助于审计师了解其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环境;询问内部审计师有助于审计师了解其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情况,以及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行动;询问参与生成、处理或记录复杂或异常交易的员工,有助于审计师评估被审计单位选择和运用某项会计政策的适当性;询问内部法律顾问,有助于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诉讼、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舞弊或涉嫌舞弊、产品保证和售后责任、与业务伙伴的安排、以及合同条款的含义;询问销售人员,有助于审计师了解营销策略及其变化、销售趋势或与其客户的合同安排;询问营销或销售人员,有助于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等情况等情况。

其次,执行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审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审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发现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即特别风险,审计师还可以对财务报表的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进行预测。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审计师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期到的关系,审计师应当在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考虑这些比较结果

第三,进行观察和检查。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以提供有关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审计师应当实施下列观察程序,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如观察被审计单位人员正从事的生产活动和内部控制活动等;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如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章程,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股东大会、董事会议、高级管理层会议的会议记录,各业务流程操作指引和内部控制手册,各种会计资料、内部凭证和单据;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如阅读被审计单位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资料、经营计划和战略、对重要经营环节和外部因素的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报告,以及其他特殊目的的报告(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这是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其内部控制时经常使用的程序。通过追踪某笔交易在业务流程中如何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以及相关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审计师可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和内部控制是否与之前通过其他程序所获的了解一致,并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基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考虑,风险评估程序应当贯穿于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整个过程,并运用大量的专业判断识别、计量风险因素,为防止主观和片面的判断影响审计结果,要进行讨论和研究,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报告、总结上年的工作情况、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变化情况、财报的易错领域、重要审计事项和审计领域、可能发生的重大舞弊和重大错报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设定、最后制订总体审计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晓慧,李爽.审计学实务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6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预算会计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的内容较窄;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编制部门预算的需要;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财务报告制度不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改革构想:重新明确预算会计的分类;拓宽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适当采用权责发生制;完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等。

一、重新明确预算会计的分类

在中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习惯称为预算会计。目前,我国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可以借鉴国际会计语言,将预算会计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名称转变,当然,我们应科学界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核算范围,其中,政府会计应以政府活动为核算范围,凡是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就应该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内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应单独划分为一类,为与营利组织——企业相区别,统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较合适。诚然,在广泛的意义上讲,非营利组织会计或称非企业单位会计也包含政府会计,但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已是并列之势。这样,我国整个会计体系就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三部分构成,各司其职。

二、拓宽预算会计核算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财政收支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特别是在诸如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的管理方面有明显不足。政府的固定资产只由行政单位会计记录,只在年终决算时才由财政部门汇总,而且仅作附列参考资料,各级政府的财政总决算并不反映政府固定资产的情况,对长期负债以及其他政府债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和核算。为此,需要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作必要补充,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政府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的会计核算和管理。

在拓宽预算会计核算内容方面,主要应增加的有:一是政府债务的核算。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必须完善债务预警监测制度,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要将内外债务完整地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二是政府产权的核算。在将政府产权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同时,对其涉及财政收支的事项,还要进行收支核算。另外,政府产权包括存量和增量两部分,可先进行增量核算(即在发生收支额时,进行产权的确认、记账),待条件具备时再补充登记存量(可以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入账)。三是基本建设拨款的核算。将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其理由是:实行部门预算后,预算单位的所有收支已统一纳入综合预算编制,基本建设、事业费和行政经费的会计核算不能搞两套账,否则与预算管理口径不符;预算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和自筹基建款如果分别核算,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

三、会计核算适当采用权责发生制

目前,我国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并以此作为与企业会计相区别的一大特点。但从我国预算会计环境看,政府及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已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形式下,预算会计确认基础不仅要真实反映政府及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强调与国家预算保持一致;还要提供具有一定信息质量的财务信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受托责任,以实现预算会计目标,因此,会计确认基础也应予以改进和完善。

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西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先进经验,现阶段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应采用修正的会计确认基础。其中,政府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以考虑借鉴德法模式,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基础。即原则上采用收付实现制,对某些特定业务则偏向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例如总预算会计的预算支出中的退休养老金、补助支出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并设置往来款项账户核算相应的债权和债务。行政单位会计可以对欠发的职工工资、欠发的退休养老金、需要分期摊配的大宗消耗等会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而非营利组织会计宜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即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对某些特定业务,例如政府拨款、捐赠收入和奖励支出、赞助支出等则偏向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非营利组织中的事业单位改革是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活动逐步向企业靠拢,因此应向权责发生制转变,但事业单位的性质又决定了不能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而应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补充。

四、完善会计报告体系

会计报告是政府向纳税人报告其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形式。会计报告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财务状况、资金结余情况、现金来源及运用情况等。而目前的报告体系中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难以满足以上目的。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7

第二条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是在公路通车运营2至3年后,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

第三条编制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全面总结,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条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项目的过程评价: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定,分析和评价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等执行过程,从中找出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二、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和后评价时国家颁布的参数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并与前期工作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评价相比较,分析其差别和成因。

三、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分析、评价对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评价一般可分为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公路网状况、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方针政策等外部条件和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运营状况、公路收费、服务情况等的内部条件分析,评价项目目标(服务交通量、社会经济效益、财务效益、环境保护等)的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第五条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由主报告及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报告应按本办法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制。附件的内容应包括各种专题报告及建设项目管理卡。建设项目管理卡应按本办法附件二《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内容要求及填表说明》编制。

第六条编制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必须以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和项目建成通车2~3年内进行的各种调查及重要运行参数的测试数据为依据。项目通车后需要进行的调查主要有:交通量调查、车辆运行特征调查、车辆运输费用调查、工程质量调查、项目财务状况调查、社会经济效果调查、环境调查等。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施工阶段重大问题的请示及批复;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和审计后的工程竣工决算及主要图纸等。

第七条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应采用综合比较法,即根据项目各阶段所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作用与影响、效果与效益、实施与管理、运营与服务等方面追踪对比,分析评价。前期工作的评价技术原则上可用于项目的后评价。

第八条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必须客观、公正、科学,不应受项目各阶段文件结论的束缚。

第九条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及附件文本统一采用297毫米×210毫米(A4)装订,封面采用紫红色。

第十条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199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即行废止。

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附件二: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内容要求及填表说明。

附件一: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I.封面格式

××-××公路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

××××年××月

II.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总工程师×××(签章)

总经济师×××(签章)

总会计师×××(签章)

项目负责人×××(职称)

参加人员×××(职称)

×××参加单位×××××

参加人员×××(职称)

×××

III.内容要求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建设项目过程评价

第三章建设项目效益评价

第四章建设项目影响评价

第五章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

第六章结论

附件:

1.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

2.有关委托、招标、评审、批复等主要文件的复印件

3.专题报告(包括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经济评价等)

第一章概述

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的起讫点(位置),项目立项、决策、设计、开工、竣工、通车时间等,突出反映项目的特点。

附图:项目竣工平纵面缩图(比例为1/10万~1/20万,内容同初步设计文件要求)。

二、建设标准、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建设项目各阶段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

四、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五、主要结论。

第二章建设项目过程评价

一、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

(一)前期工作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前期工作各阶段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

(四)前期工作各阶段主要指标的变化分析

二、项目实施情况和评价

(一)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实施情况:包括施工图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选择、建设环境及施工条件、施工监理和施工质量检验、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分析等。

(二)项目开工、竣工、验收等文件内容。

(三)工程验收的主要结论。

(四)实施阶段主要指标的变化分析:包括变更设计原因、施工难易、投资增减、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的影响等情况分析。

三、投资执行情况和评价

(一)建设资金筹措。若有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施工期各年度资金到位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内资、外资数额及其当年利率或汇率)。

(三)工程竣工决算与初步设计概算、立项决策估算的比较分析(按单项工程分内资和外资)。

(四)工程投资节余或超支的原因分析。

四、运营情况和评价

(一)运营情况:包括运营交通量(含路段及各互通立交出入交通量)、车速等运行参数的调查情况。

(二)运营评价:评价建设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分析实际交通量与预测交通量的差别及其原因,并对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进行分析。

五、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

(一)管理情况和评价:包括项目前期至实施全过程的各阶段各项制度、规定和程序的管理情况,各种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功能、组织形式和作用,并对其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二)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建设项目配套及服务设施(包括通信、收费、管理所、服务区、停车场、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监控系统等)的设计、方案比选及其实施情况,并对其设置的必要性和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章建设项目效益评价

一、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根据通车运营的实际车速、经济成本等各项数据,评价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并与决策阶段预测的结论比较,分析其差别及原因。

二、财务效益评价

(一)对于收费公路(包括独立大桥、隧道),根据实际财务成本和实际收费收入,进行项目的财务效益分析,并与决策阶段预测的结论比较,分析其差别和原因。

(二)进一步做出收费分析,明确贷款偿还能力。并分析物价上涨、汇率变化及收费标准变化对财务效益产生的影响。

三、资金筹措方式评价

根据建设资金来源、投资执行情况及财务效益分析,对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章建设项目影响评价

一、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和评价。

二、环境影响评价

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点从项目建设所引起的区域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变化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文物保护等方面评价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效果。

第五章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

一、外部条件对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公路网状况、配套设施建设、政策法规等外部条件。

二、内部条件对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包括运行机制、内部管理、服务情况、公路收费、运营状况等内部条件。

第六章结论

一、结论

二、存在问题

三、经验与教训

四、措施与建议

附件二: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内

容要求及填表说明

I.内容要求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由公路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卡、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卡1、公路建设项

目投资管理卡2、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比较卡和公路建设项目效益比较卡组成,具体内容要

求详见表1、表2、表3、表4、表5。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也适用于独立大桥及隧道建设项目,其标题相应改为桥梁建设项目管理卡或隧道建设项目管理卡。

II.填表说明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应从项目立项开始时就进行填写。综合管理卡和投资管理卡应在工程竣工通车时编制、填写完毕;交通量比较卡和效益卡应在后评价完成时编制、填写完毕。

一、公路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卡

(一)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在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竣工验收项内。

(二)上报及批准机关、文号填写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项内。

(三)各阶段工作发生的日期及时间按年月日至年月日填写在日期栏内。

(四)各阶段建设规模和主要的技术指标,应分别填写各阶段审查的(或上报的)和批准的各项内容。"上报文件"系指与"批复"相对应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项目建设规模是指公路等级(如高速公路、汽车专用一级公路、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和里程(单位为公里)。主要技术指标可填写计算行车速度(单位为公里/小时);路基宽度(单位为米)等。桥梁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是指桥长(包括主桥和引桥,单位为米);两岸接线的公路等级、长度(单位为公里)。主要技术指标可填写桥面净宽(单位为米);车辆荷载(包括汽车和挂车);通航净空(航道等级);两岸接线路基宽(单位为米)等。隧道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是指隧道长(单位为米);两端接线的公路等级、长度(单位为公里)。主要技术指标可填写隧道净宽(单位为米);隧道净空(单位为米);两端接线路基宽(单位为米)等。

(五)项目各阶段估算、概算和决算的总投资分别填写在工程总投资栏内(单位为万元)。资金筹措分内资和外资,内资包括养路费、国内贷款、交通部车购费补助等;外资包括国外贷款、华侨及港澳同胞集资等。外资折合人民币分别填入各栏内。

(六)项目各阶段估计和实际使用的四大材料分别按总用量(单位为立方米、吨)和总价值(单

位为万元)填写。

二、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卡

(一)公路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实施各阶段的投资、工程量等工程指标,应按各阶段最终批准的和实际实施的指标进行填写;外资按实际使用的币种折合成人民币填写(单位为万元);调整概算填写最后一次调概的数据。

(二)表内项目内容可根据需要增减。估算投资因分项较少,可合并填写。

(三)独立大桥和隧道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卡的项目内容可参照有关工程投资估算项目表。

三、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比较卡

单位经营情况报告篇8

关键词:会计师;经营能力;审计范围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103-02

一、修订背景

从1997年到2001年,许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提及了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披露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审计意见类型却差异很大,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发表的审计意见定性不准,例如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简单地放在意见段之后,或等同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致使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导作用。

二、如何理解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实际上一个重大不确定事项。对不确定事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不确定事项不等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确定事项主要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通过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已经发生的惹事有可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对尚未发生的事项则无能为力,审计证据有可能在将来获取。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指交易或事项已经存在,但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原因,注册会计师不能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未能获取并不存在的审计证据,就不能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2.不确定事项不等于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不确定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就不算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鉴于上述两个原因,注册会计师不能一遇到不确定事项,就简单地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明确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基础

原准则仅从原则上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而修订后的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关注可导致对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从财务、经营和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可能会使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

四、对持续经营假设实施的专门审计程序

当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当局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书面评价。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管理当局作出评价的过程,依据的假设和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以考虑管理当局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是否适当。在此注册会计师可以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时,可利用各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以评价判断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从而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运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违约债务比率等。

2.复核期后事项。对期后事项的复核,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辨别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可重点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恶化的事项和情况,如大额应收帐款无法收回、诉讼结果造成大额赔款、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被退回大量货物、应付款债券的提前支付、非常灾害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等。如果发现上述问题,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价。

3.复核借款或债务合同的履行情况。对于年度内减少的借款或债务,注册会计师应复核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切实履行了合同书;对于年度内增加的借款或债务,应复核借款或债务合同的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或债务数额、条件、还款日期、还款期限、利率等情况。

4.阅读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会议的会议记录。注册会计师应向被审计单位公司章程,实施细则和各类重要会议记录的副本,认真研究其中有关融资和清算的规定和会议决议,通过这些资料,注册会计师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方面的信息。

5.向被审计单位律师询问有关诉讼、索赔及补税的情况。注册会计师要求被审计单位列具一份或有损失的清单,由律师说明他已在很大程序上涉足了重要和尚未认定的未决或面临的诉讼、索赔及补税等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律师的职业声誉及回答的合理性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或有损失情况。

6.向关联方或第三方确认有关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支持的安排或承诺。被审计单位财务陷入困境时,管理当局提供的改善措施往往包括大股东的财务支持,各股东的增资,银行提供贷款等安排和承诺。注册会计师应逐一确认这些改善措施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确认有关财务支持协议的存在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并对提供财务支持的关联方或第三方的财务能力作出评价。

五、出具审计报告时应考虑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到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之后,注册会计师应能确定或解除原来对台戏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的疑虑。

1.注册会计师认为原来的疑虑可予消除,即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合理的,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在考虑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之后,确信持续经营假设合理,但认为有必要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其内容,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了解。

(1)如果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但不应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

(2)如果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同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

3.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而被审计单位仍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注册会计师无法确定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1)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情况或事项及改善措施;(2)被审计单位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应注意在措辞上应十分慎重,只列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疑虑的各种迹象,不应预测这些迹象后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尤雪英.财会月刊(A会计)[J].持续经营审计方法的探讨,2001,(6).

[2 ]张晓岚,宋贵芳.会计之友[J].审计师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影响,2006,(33).

[3]冯萍.南方论刊[J].浅谈持续经营的基础审计,2003,(6).

上一篇:事故汇报制度范文 下一篇:项目运营情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