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范文

时间:2024-03-06 16:00:31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1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食品安全管理;应用分析;实践性;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获得重视和关注的同时,食品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实施,也受到发展。本文中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实施网络舆情监测食品安全管理的流程和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伴随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和获取网络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方式之一。各种知识和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和宣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具备一定的重要性。在我国提倡言论自由的环境下,更促进了网络对同一事物发生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因不同的观点同网络的快速传播下,使信息成为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具有传播广泛、相互作用性强,在传播的同时能给相关部门和疾走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社会关注例。从某个角度上能够起到放大事实,提高相关事件的透明度;增加社会民众知情度的意义。从而迫使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快速、有效、公正、公开的进行某一时间的处理和解决。网络舆情也就成为监督和监管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特殊性方法。

人们在日常上网、工作、学习中通过网络知识,对食品加工制作和运输流通的相关机构和厂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随时对不法厂商进行广泛的曝光,或是督促对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良好的处理和关注。

2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体系的创建

我们先探讨一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指网络媒体和网民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围绕食品安全事件所形成的公开或非公开的信念、态度、认知、意见和情绪等综合表现。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是指专业人员结合人工和自动化两种方式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热点、趋势等进行有效搜集、跟踪、整理,向有关部门提出预警,并提供应对建议等。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理论框架主要是识别食品安全关键词热度和敏感度,根据信息来源的权威度、反馈度、互动评论度等,识别新近热点;根据关键词密度和文本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对观点、态度和倾向性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食品安全网络舆情趋势走向,分级预警,获取事件全貌并预测发展走势[1]。

3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的规模、等级和监测范围

在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的情况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常规性监管;另一类为重点监管。对食品安全事件较小,网络关注人较少,同时没有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和严重事件的情况,可进行常规性监管,随时掌握和了解事情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处理情况。同时对恶意的诋毁和扰乱民众正确观点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防止错误舆情影响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对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或是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网络关注人较多,事件恶劣的情况,应进行重点关注,并且组织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处理,进行理性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的应对措施,防止舆情进一步扩大,导致民众恐慌。

4 网络舆情的统计和分析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监测流程主要是舆情收集、筛选、跟踪、研判等几个阶段,方法上结合自动化和人工监测。舆情分析自动化技术中最关键的是搜索引擎技术,面对海量网络信息自动进行内容归类、汇总、倾向性判别、话题自动跟踪、生成摘要信息等文本识别技术,“其中基于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在其有效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

5 结语

针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监管情况较为复杂和多样,同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存在较多的不足,体系的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网民的观点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食品安全舆情的分辨和判断能力有限,不能更加客观的对待事件。还存在相关食品制作和运输流通、政府部门等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掩盖真相、假承诺或是不办实事等情况导致网络舆情扩大化,和难于控制其发展和监管。因此在发生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事件后,应督促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相关企业及时的同IT行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从多个角度和观点进行事件真实性的搜集、统计、分析。提高民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知情和正确关注。降低网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广泛传播失真报道和激怒民众,导致恶性事件发生[3]。

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网络舆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和正确对待处理,增加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孟飞.基层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银行家,2 0 1 0,(12):101-102.

[2] 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以科技手段辅助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方正智思舆情辅助决策支持系统[J].信息化建设,2005(10):50-52.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2

关键词:市场交易;网络舆情;心理基础;疏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77-02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及网络主体的行为模式对新生代这一网络核心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和信息畅通性两个特征为市场网络舆情的产生提供了通道和便利条件。新生代作为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过程中的群体,很容易受到现实世界的一些观点和意见的影响,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下,容易形成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行为模式,对新生代员工的行为和心理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同时给管理部门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新生代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所处环境较为封闭,与现实世界接触较少,造成了新生代集体行动模式容易受网络事件的影响,一些情感和社会焦点问题都可能诱发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从而对其行为模式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受制于自身思想活动的多样性以及价值观的不稳定,同时受到市场网络舆情特点的影响。新生代网络行为模式和网络舆情主要体现了诱因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和传播方式多渠道等特点,新生代作为网络虚拟世界的最活跃分子,其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其行为和思想更加敏感,情绪更容易因外界事件影响而产生波动,各种现实热点问题都可能诱发新生代网络舆情,加上就业难、家庭生活困难、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市场网络舆情成为新生泄情绪的一种渠道,这种发泄行为又因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如BBS、微信、QQ、博客、贴吧等,造成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影响更加严重。

一、市场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网络舆情监管主体不明确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新生代中的普及,使新生代网络舆情监督逐渐成为新生代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目前,新生代网络舆情监督的部门主要是各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以及政治课教研室。除此之外,还有高校各个院系的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干部,加上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约束。这些不同的监管主体之间存在着职能划分不清、多头管理的情况,并且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

(二)市场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完善

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高校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问题均建立了各自的管理机制,但由于市场网络舆情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加上利益问题,导致了高校在进行网络舆情监督中不愿投入人财物等资源,从而出现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管过程中机制不够完善,仅仅停留在网络舆情的事后治理,很少进行预警机制设计和舆情提前防范。这就使各部门之间丧失了网络舆情监管的主动权,加上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更进一步造成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管体制形同虚设,仅仅是事后补救。

(三)市场网络舆情监管的手段和技术落后

传统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方面,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技术难以跟上新生代思想变化,网络舆情的产生更是对监管手段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一对一和面对面的政治教育,二是群体性的思想动态把握和舆论倾向引导,这两种手段在网络时代都丧失了适应性。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加上网络匿名狂欢等特性,导致了传统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手段和技术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网络舆情事件可以看出,传统监控手段和技术在遇到紧急网络舆情时,就显得迟钝无效。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产生初期未能通过先进手段进行甄别和介入,等到舆情发展到一定地步再进行监控和疏导,就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市场网络舆情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管理工作中对市场网络舆情重视不够

教育管理部门对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说服教育,从个体角度对新生代进行监管,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新生代的思想和价值观受到网络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教育引导和现实的差别导致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各种问题。管理部门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的不够重视是导致网络舆情问题的首要原因。教育管理部门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导致新生代意见发表渠道的不畅通,甚至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加上移动互联网的瞬间通达性,从而很容易在新生代之间形成负面舆情,影响新生代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积极学习氛围的塑造,出现新生代的过激言行和负面行为,不仅对教育管理造成障碍,也对新生代适应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市场网络舆情主体自身价值观和心理不稳定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半社会化过程,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价值观和自我认同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其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的过程之中。新生代的心理和行为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和引导。因此,这种不稳定的价值观和心理行为更加剧了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以及造成负面网络舆情的可能性。在新生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之后,自身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新生代就需要自我表达和输出渠道,实现自我的独立人格,尤其是一些新生代意见领袖。

(三)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与现实脱节

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化和复杂化以及传播方式的瞬间通达性对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的迟钝和不完善导致了其与现实的脱节,从而造成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负面影响以及各类问题的产生。首先是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中的引导队伍不够健全,现实的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还处于思想政治教育阶段,而互联网技术很少介入,这就导致了网络舆情管理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其次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还局限在互联网基础之上,而对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关注较少,这就导致监控往往很难落地,无法实现全面监控。最后,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各监控部门之间又缺乏协调性,从而导致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监控中的各类问题的产生。

三、市场网络舆情的疏导对策

(一)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的行为心理把握

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首先要把握其网络行为的心理基础,这才是有效市场网络舆情疏导的前提。新生代市场网络行为是为了获取知识和认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套共同遵守的规范,这些规范引导着新生代的网络行为。新生代的网络行为基础主要表现为满足自身探求外部世界的需求、满足自己宣泄情绪的需求、满足自己情感的需求以及满足自己追求娱乐和时尚的需求。因此,在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首先要通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让新生代树立正确科学的网络认知,正确利用互联网,吸收积极因素,屏蔽各类负面影响。其次是分析新生代迷恋网络的动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为新生代树立正确的上网态度和行为做出指导。最后是培养新生代健康和成熟的网络舆情防范机制,通过丰富学习生活,培养新生代积极的兴趣和个人适应能力,通过合理方式实现情绪宣泄和面对挫折,转移消极情绪,从而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有效疏导。

(二)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有效疏导效应。首先是管理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市场网络舆情的特点、趋势和规律,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手段和理论,因势利导,化解情绪,从而使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中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疏导。其次是主动占领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和建立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网站来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行为和网络舆情进行引导,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宣传的阵地,把握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动向和导向。最后是加强新生代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网络管理的技能和素养,通过培养一批了解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或教师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控,把握网络环境下的新生代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规律,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有效疏导和监测。

(三)市场网络舆情疏导中的管理机制建设

除了新生代自身心理因素和外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之外,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是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疏导的有效措施。首先,需要对当前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管理的部分分割进行整合,把党委宣传部门下的网络舆情监督部门与行政管理体系下的网络舆情监督部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单独机构,受党委宣传部门统一领导,并对该机构进行职能界定,从而在组织机构实现有效的市场网络舆情管理。其次,建立起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汇集机制、研判分析机制、预防监控机制和舆情干预机制以及舆情追踪反馈机制进行全方面的构建,借助于网络管理部门实现多功能联动进行有效的市场网络舆情监测和疏导。最后,建立立体性的市场舆情监测网络,实现新生代市场网络舆情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现实世界的全方位监控,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疏导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姣娥.基于扎根理论的网民公共政策态度形成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3):89-96.

[2] 杨文娇.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9-42.

[3] 谭丽华,李林红,董毅明.互联网上涌现的群体智能及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J].公共管理学报,2009,(4):89-97.

[4] 李秀敏.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34-37.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舆情监控与引导

当今是网络自媒体时代,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具有发言权。网民手持一智能手机,注册一帐号,就能在各大论坛贴吧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这种便捷的信息交互的方式使网络焕发出巨大能量。而在享受“自媒体”给予我们信息快速交流、互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在传播负面信息时,容易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给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损害相关企业部门单位声誉,对网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重大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实力、才培养成就,打造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负面信息引发的网络舆情对学校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文章主要总结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作部近一年来对学校相关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工作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其他高职院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作参考。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为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提高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于2014年4月成立网络工作部,与党委宣传部合署办公,设专职干事一名,专门监控网络舆情安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作管理制度。

一、明确网络工作部主要职责

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是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保障。重庆工程职院网络工作部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四个方面:

1.负责收集、研判、跟踪、处置重大舆情,做好监测、引导、处置的记录等备案工作

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是网络工作部的第一要务,它对舆情的发展方向和对校方影响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信息,对信息内容进行研判,有利于我们把握舆情处理的主动权。做好相关记录,是跟踪网络舆情工作开展有效性检验和编写舆情简报的依据,也是总结工作经验方法的数据支撑。日常工作中要实时记录收集到的舆情信息、处置方法、引导侧重点等信息。

2.协调各部门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和处置工作

高职院系网络舆情主体是学校师生。这个群体通过网络对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社会焦点难点问题、时政问题以及有关校园社会和校园管理等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表达意见、表明态度、宣泄情绪。其中,与师生紧密相关的学校管理等制度和方法往往最受关注,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相关的职能部门。网络工作部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了解事实及解决方案,以便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3.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记录备案工作,编制《网络舆情简报》

为确保舆情畅通,领导及时掌握舆情,已形成了常规情况下每月编制1期网络舆情简报、发生重大舆情时根据情况编制简报的舆情汇报制度。

4.负责管理网络舆情工作小组,指导信息员开展网络舆情回复、跟帖工作

因网络的普及、信息受众广且复杂、信息传播迅速,舆情监控与引导工作需要信息员的辅助。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网络工作部的重要职责。

二、抓重点监控对象,规范监控和引导流程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舆情监控的重点网站和论坛

网络上的论坛社区数如细沙,无法统计。不可能浏览每个论坛的帖子内容,从海量信息里找到学校相关的舆情信息。通过调查总结,把师生常活跃在线的网站论坛列为监控的重点对象,将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2.规范舆情监控流程和要点

规范监控流程和操作要点,使网络舆情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目前重庆工程职院基本形成了“上班时间网络工作干事每半小时刷一遍重点监控网站和论坛、非上班时间每小时刷一遍,同时使用监控软件协助监测”的工作方式。另外,由教师信息员队伍和学生工作小组协助网络干事收集线上线下舆情,及时报告舆情,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

3.规范舆情宣传引导流程

对于舆情的宣传引导,具体的做法是:

(1)监测到重大网络舆情后,在第一时间向部门负责人报告,作出初步研判和处置建议,请示分管校领导确定处理意见,若分管领导没法明确处理意见的,向党委书记和学校校长汇报,由校领导共同讨论做出处理批示。

(2)对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判和分析。干事负责在第一时间找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工作小组予以答复;对师生正当的利益诉求,加强网上引导和网下疏导,推动相关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予以说明,防止问题扩大化;对因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解,及时相关信息,澄清事实,消除误解。

(3)对复杂或涉及流程较多、调查或处理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调查结论的舆情,在当日内作出说明,后根据事实调查进展情况,采取梯度信息的办法,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影响。

三、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宽学生反映诉求的平台

学校重视教师信息员队伍和学生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的建设。目前,学校正式聘任了教师信息员31名,由最熟悉学生工作情况的各二级学院学生科长和职能部门办公室主任或网络工作骨干兼任;学生工作小组骨干成员共15名,主要由学生新闻中心骨干、班长代表和学校百度贴吧舆论领袖组成。

加强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信息员的业务水平。通过校内定期培训、校外观摩调研的方式来提高队伍的信息监控引导能力。目前,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信息员培训,每两周进行一次学生工作小组会议,培训舆论引导技巧,讨论近期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提高其对敏感信息的捕抓能力。同时通过组建教师信息员群组和学生工作小组群,方便线上交流,及时收集舆论信息和组织回帖引导宣传。

同时拓宽师生交流平台,建立全校班长群、学生会干部群。其中,班长群里有教务、后勤、学生处、网络中心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学生有疑问或诉求可直接在群里咨询相关负责老师,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学校有如停水、停电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通知,可快速在群里发信息,通过班长,将信息及时传达到各班同学,确保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

四、借助网络传播网络校园文化,引导学生遵守网络礼仪

网络无界限、传播迅速,具有巨大能量。在我们时刻关注负面舆情、对出现舆情进行引导和解决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其来传播校园文化,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礼仪,弘扬正能量。借助学生最活跃的学校百度贴吧,每月在百度贴吧上发起2个有关“美丽青春校园”、“活力校园生活”“追梦工程人”“大工程深藏功与名”,宣扬大学生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教学育人理念、人才培养成就,营造正面的网络舆论环境。同时通过“网络文明礼仪”话题或转帖与网络文明相关的反面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做理性网民。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4

【关键词】武警部队 网络舆情危机 应急管理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是网络舆情监控的基础性工作。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络普及率为42.1%,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毫无疑问,网络舆情所催生的公民集体行动的增多,都在呼唤透明、互动、回应性强的应急管理方式。对武警部队而言,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处置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因此,关注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问题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三战”的必然要求。

网络舆情的理论内涵

网络舆情的涵义及其特征。《辞海》将“舆情”解释为众人的意愿和态度。“网络舆情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公共问题、社会管理者、事件当事人产生和持有的自我意识表现、社会政治态度和价值观。”①网络舆情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发突然,无远弗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已将地球连成一个小小的“村落”,使“信息流”从传统的单向直线式变成交叉网络式,网络技术为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来源。网民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方式,譬如网络论坛、微博、QQ聊天等传播信息。同时,网络传播信息交流容易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降低了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②这些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容易聚集社会各方的快速反应,聚焦社会公众关注,形成舆论漩涡,刮起舆情风暴,使事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和热点。

二是虚拟隐匿,意见多元。现实社会中识别个人身份的有效系统,在网络空间中不复存在。这种匿名性有可能导致人性中不负责任以及情绪化、非理性一面的暴露,一些不明事理者借此进行炒作,大出风头。以致舆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匿名性也为不良用心者组织、策划、煽动群众性事件提供了隐蔽的手段。不信任任何权力机构的网络特性促进权力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无所不言、畅所欲言的言论自由市场。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编辑、审查、批准等监管不严,使每一个IP地址都成为了网络舆论源。

三是群体极化,趋势难测。所谓群体极化,即相同的声音聚集在一起后,会因互相传染影响而趋于极端化。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网络群体极化倾向更容易发生。网络舆情诱因复杂、敏感度高,方式激烈、事态多变,种种原因都可能引导起发骚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分配不均,失业增多。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正在日积月累,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在一定情况下,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极化为网络舆情,成为引发群众性突发事件甚至动乱的一个由头,甚至对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在国外,“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同等概念。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丹尼尔・戴扬主张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舆情内容及网络运行商的法律职责;诺尔・诺依曼的《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中指出政府必须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网络舆情。同时,西方各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网络舆情监管法律,如德国的《信息与通讯服务规范法》等。

国内学者主要从网络舆情的内涵、成因、影响及管理等方面。代表性研究观点主要有:以舆情理论为依托,研究网络舆情的特征、舆情功能以及形成和变动等重要理论问题;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络舆情的内容管理与引导,涵盖了舆情信息、舆情技术监控等多个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网络舆情存在的脆弱性和风险;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社会的治理框架及其制度变迁问题;交叉学科领域大多聚焦于网络舆论管理方面,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总体而言,国内网络舆情研究起步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较晚,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舆情研究理论体系,尤其是关于军队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则更少。譬如白牧川针对军网舆情进行研究,认为“需要持续进行军网舆情信息搜集和分析,建立军网舆情监测系统,重点打造若干名牌网站,加强信息内容建设,颁布网络使用规章,采用先进技术,防止有害信息的肆意传播。”③以上研究成果都涉及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这给武警部队处置突发公共的网络舆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研究意义。网络舆情研究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新兴领域,也是武警军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武警部队作为社会维稳的重要力量,需要高度重视研判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以应对网络。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需要加强武警部队“处突”能力建设,需要切实提高“三战”水平,需要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互动,更需要把握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规律。

近年来,一些社会公共事件、敏感事件容易使网民言论聚集导致网络舆情,进而引发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社会不稳定,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对网络舆论认真分析、判断、预测,提升武警部队掌控网络舆情监控的主动性。在研究网络舆情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武警部队网络舆情快速反应监控机制。这将为我国武警部队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及公共安全事故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能为网络舆情监控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网络舆情对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直接诱发应急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社会的映射,而且网络舆情能够转化为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当网络舆论被许多网民跟帖关注,网民的一些意见和观念,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时,它就引导了公众的看法与意见,我们称之为“潜形舆情”。从形成过程来看,它一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社会事件刺激意见的出现各种网络意见聚集有影响力的舆论。然后由网络舆情进入到社会舆论范畴,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讨论,最终的发展形成民众的共同意见。当公众的意见得不到公共部门的回应,或者得不到利益的需求,民众就会出现不满情绪。此时已经进入危机事件的大爆发阶段,网络舆情转变成为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抗争显,容易造成危机事件突发,引起社会动荡,威胁公共安全。网络舆情具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和负面性等特征,如若处置不当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公共应急事件。

网络舆情助推应急事件恶化。伴随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些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会对信息量有限的网民产生误导,对事件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湖北石首骚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网络舆情所造成的社会风险。在长达80个小时内,警方无法对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合理解释;当地政府的应对举措不利;民众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见不到领导干部的身影,听不见声音;官方的新闻语焉不详,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甚至封锁消息,以致谣言传言四起,使民众情绪迅速升温,导致负面舆情。网络媒体不加过滤,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对民众的思想形成了强烈冲击。加之当地政府既无自责,也无问责,反而一味责怪群众,并滥用警力,以致警民冲突频频发生;终于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打、砸、抢、烧的发生,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政府陷入被动之中。

网络舆情阻碍应急事件处置。网络舆情的快速变化和无界限传播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增加了公共危机事件的控制难度。例如,在2009年9月福建泉州的一起中,在政府抢发报道、对外来媒体渲染“干部重伤”的同时,村民们也没有闲着,每个人都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中学生自愿上网发贴,影响网络舆论。他们在学校连上电脑课的机会都没有放过,有老师还支持他们去天涯等到论坛回贴。④这种网上博弈和舆论造势,形成快,传播广,传受双方角色模糊,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直接或间接地阻滞的应急处置。

武警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原则

党和政府在传统的宣传导向和舆论环境中,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客观上讲,在网络空间中,我们的舆论管理和舆论导向能力还略显不足,提高武警部队的网络舆情处突能力乃当务之急。

快速及时,灵敏反应。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其传播与演变规律通常会经历潜伏期、发生期、高潮期、衰退期等环节。如果没有在高潮发生之前及时、有效应对,一旦网络舆情传播开来,将会演变为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其消极影响将会被最大化。因此,武警部队应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一旦发现网络舆情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快速及时、合理有效地应对,以免错失最佳时机。事实证明,绝大部分网络舆情可以在潜伏期与发生期通过科学引导、正面宣传、细心解释等方式予以化解,进而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的放矢,疏堵结合。处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武警部队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疏堵结合。因为网络舆情传播的传播者网民身份隐蔽,难以有效监督。因此,武警部队在应对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及时最权威的信息,保证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真相,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武警部队还需要注重权威的“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积极培养公民的认同意识,整合舆论话语,加大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行动,保证对网络舆情的准确把握。

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在网络舆情的潜伏期就应该预先策划,积极准备,掌握主动权,有步骤地去推进各项工作,切不可听之任之、一删了之,仓促结论。武警部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大力提升官兵网络媒介素养,主动参与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武警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构建

深入考察网络舆情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它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的与日俱增的影响,网络舆情已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其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危机事件,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策略。针对网络舆情难以预警等特点,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制约和反击。

构建武警部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使网络舆情的预警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构建技术成熟的预警体系。保证网络舆情的准确度是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前提。只有高度重视并建立高效灵敏的预警机制,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当前,我们需要从法律层面保证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合法性。如政府相关部门可出台《公共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武警部队需要完善的网络预报系统,自动对网络论坛的跟帖和回帖实施有效监控。要突出我国处置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浩瀚的网络空间也成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与兴风作浪的平台,这些有组织的反动者动辄将性质并不严重的法律纠纷渲染为民族问题,煽动人们的不满情绪,挑起事端,从而增大了网络舆情危机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几率,严重者甚至诱发大规模群体性暴力事件。”⑤其中,敌对势力已在网上对我国进行不间断的攻击,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对此,武警部队要高度警惕预防,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可能的网络舆情以及网络恐怖活动实时动态监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力反击。

强化应急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一是灵活实施网络管控。未经允许,任何新闻单位不得擅自消息,不得进行公开的事件预测和分析,确保不影响应急行动,不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正面引导,使官兵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积极稳定的情绪、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快速反应的作战能力。

二是熟练进行新闻报道。武警部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人权、民族和宗教的知识灌输,确保广大官兵在网络舆情的欺骗宣传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此外,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和新闻会等形式,宣传我国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政策和成果,力求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从心理上孤立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是妥善搞好公关协调。充分依托和利用当地宣传部门和报纸、广电等新闻媒体,对新闻收集、新闻管制审查、新闻单位的配合协调、采访人员行动范围进行统一指挥、严格管理和有效控制。

四是掌握舆论攻防技巧。积极的防卫手段,并不是只依赖马奇诺防线那样的防火墙,而是需要一种更像是运动战的积极的防御,主动找出并反制互联网上的舆情威胁,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

建立军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是网络舆情处理的中心环节。武警部队可以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合作行为,整合各部门资源来提高应对网络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方面,要注意建设集情报侦察、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从武警总部到各总队、支队直至各重要目标,能够保持实时互通。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与军队情报部门和地方公安、安全、司法、卫生、通信、等部门的联系,依托重要目标单位以及所在地地方政府,广泛搜集情报信息,随时掌握目标周围的敌社情动态,形成横向联合的情报信息共享机制。遇有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必须派出侦查情报人员,深入执勤一线,实地侦察,确保在第一时间实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第一手情报信息,为重要执勤目标防范和处置恐怖事件提供可靠的情报保障。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刘丽丽:“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研究”,《现代情报》,2012年第5期。

②付银生:“网络舆情挑战官员智慧”,《人民论坛》,2010年第8期。

③白牧川:“军网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

④郑东阳:“一座石化港口的暴力抗污记”,《凤凰周刊》,2009年第28期。

⑤刘勃然:“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的教育学思考”,《宁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5

一、突发性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

1.突发性网络舆情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1.1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监督,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由于网络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充分调动网民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因此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通过大众的力量,对于充满争议的事件或者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给予批判和曝光,揭露社会丑闻,还原事实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尽管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强有力的一个工具,提倡依法治国,但是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最低标准,良好的社会秩序不能仅靠法律来调节,舆论监督起到很大的作用,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个强有力的形式,使得虚拟的网络多了一层道德的屏障。

1.2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市场经济的繁荣不仅使我们的物质世界极大丰富,同时也使我们的真实和诚信面临考验,许多商家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诱惑,牺牲产品的质量和群众的生命健康,如地沟油的使用、矿泉水和保健品等产品的质量问题,面对市场中的欺诈和失信,网络舆情很好的发挥了监督作用,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

2.突发性网络舆情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2.1导致社会伦理失范。网络公众言沦自由的过分扩张必然导致公民个人权利受到侵犯,网民在对网络事件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主观看法对当事人进行非理性的人身攻击,并且置于所有人共同进行口诛笔伐的局面。突发性网络舆情一经形成,便容易夹杂着网民集体无意识的语言暴力,有时甚至公然践踏隐私权和名誉权。

2.2网络舆情的非理性因素影响政府的理性判断。此公众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时候往往带着个人情感,没有从客观的角度,以偏概全或过于情绪化的看待事件的本身,使得网络舆情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一旦网络中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愈呼愈烈时,就会干扰到政府部门的理性判断,成为政府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阻碍。

二、政府治理突发性网络舆情存在的困境

1.网络舆情治理思路定位不当。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主要是在当舆情发生并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之后才开始采取应对解决措施,并且政府对舆情解决的积极性不高,处理突发性网络舆情的能力不够,同时缺乏事前舆情防御机制和事后对数据的统计挖掘,政府网络舆情的治理思路处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舆情,很多地方政府不懂网络舆情发展规律,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负面舆情,将舆情引向正面,更不知该如何采取哪些处理措施,政府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突发性网络舆情思路。

2.缺乏与公民有效的互动机制。政府缺乏与公民有效的互动机制主要表现在对公众或公众团体提出的问题和诉求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回应。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想法的重要途径,而一些地方政府仍没有重视互联网在传达民意方面的作用,对网络民意不能及时发掘,这就容易导致政府不能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政府就无法获知公众的诉求,就难以制定出顺民心、合民意的决策,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影响政府形象。

3.对突发性网络舆情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政府对突发性网络舆情的监督存在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政府网络监察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动态没有积极响应,没有及时搜集和注意易引发公众舆论的较为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也没有制定网络舆情应急机制预案,一旦出现不好的情况,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消息传播渠道进行封锁,把不利于政府的言论删除,或者强制删帖,采取“埋”的解决方式,而不是进行积极的疏导。

三、构建政府治理突发性网络舆情的“主导—合作”模式

网络舆情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可控性差等特点,使网络舆情的治理逐渐走向“主导—合作”模式,“主导—合作”模式即以政府为主导,对网络舆情进行主导性的引导和管控,同时以公众和新媒体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对突发性网络舆情进行治理。

1.构建三层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在面对突发性网络舆情时,应该构建三层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即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处理机制、网络舆情后续追踪机制,把握突发性网络舆情发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收集不同网络舆论声音,掌握网络所反映的社会舆情动态,要做好分析和预警,一旦遭遇舆情危机,能够积极有效的疏导和引导,而不是将信息进行封锁,在网络舆情进入消减阶段时,应该对后续事件进行继续跟踪,以防事件再一次的发生。

2.增强信息沟通渠道,加大与新兴媒体的互动。在回应突发事件时,地方政府要努力保证真实信息通道传播的畅通,对于同公众预期较高的信息,不能出现纰漏,以免给后续处置工作带来更多阻力。政府应以事实为依据,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积极回应,充分保障公众权益的实现,政府应当意识到新媒体对舆论事件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开设专门窗口处理舆情,在网站上开设专门的窗口听取民意,同时可以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和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及时公开信息,做到政务信息公开透明。

3.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监督机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督,首先应适度加大舆情监管投入,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应由政府牵头,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技能强、思想素质高的青年干部充实到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中来,由这支专职“舆管员”队伍对网上涉及本地的舆情实行每天24小时监管工作,舆情监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其次可以通过与纪检监察、、公安、国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重要舆情隐患监督联动机制。

总之,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的自媒体时代,政府在突发性网络舆情的治理过程中,与其他社会力量建立起“主导—合作”的协同治理模式,打破了政府垄断局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权威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通过对正面舆论的放大,准确报道事实,同时调动起社会各力量的积极性,促进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6

论文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 民主政治 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公众的政治参与意愿逐渐增强。列宁对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要确立民主,必须群众自己立刻从下面发挥主动性,实际参加一切国家生活。”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出现为社会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公众监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话语空间,使人们直接进行监督成为可能,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实现了舆论监督主体的公共性,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界定

网络舆论监督是传统监督方式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拓展。周甲禄在其著作《舆论监督权论》中指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借助互联网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公众人物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务进行揭示、批评、建议的行为,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形成舆论进行监督的行为,是新时期舆论监督的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人物进行褒贬和评价,通过网民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定。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特征

1.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因此公众参与监督的门槛也更低。通过网络载体,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哪个行业,无论你的教育背景,知识构成如何,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参与社会热点问题事件的讨论、评价,并且针对不同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

2.监督内容的广泛性。高度开放、透明度极强的虚拟网络空间给公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网民信息时,无需透露真实姓名和身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上的信息传播者。正如万维网的发明者伯纳斯·李所言:“在网上,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从时事政治到国计民生,从道德到法律,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参与社会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在舆论形成的时效上,网络媒体具有迅捷性的优势。报纸传播信息受到出版和发行时间的制约,广播和电视播报同样也受到播出时段的限制。相比之下,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在信息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几乎没有时滞,缩小了公众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距离,加快了网络舆论的形成速度。

4.意见反馈的交互性。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基本是被动的。开放的网络平台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公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公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者。正如陈力丹所说,“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所有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逻辑上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问题相互探讨、争论,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实时相互交流,从而顺利实现意见的交流和自由碰撞,并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二、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缺失导致侵权现象泛滥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随之不断壮大,然而法律对于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有效规范与保障的步伐相对滞后。一方面缺少对舆论监督的主客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清晰界定,另一方面缺少对网络暴力的有效制裁,特别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侵权现象泛滥,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其加以规范和调控。这极大地增加了公众受到网上不法言行侵害的概率和机会,引发人们对滥用网络舆论的忧虑。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是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稍有偏离,就可能给公众造成困扰。

(二)道德失范导致监督存在异化

网络舆论监督主体成员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同时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真实或虚假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网络上发表的内容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网络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一些人在网络匿名的掩护下,大肆渲染一些病态心理,发泄在现实生活积累的不满和怨恨。更有甚者通过网络宣扬恐怖、暴力、淫秽、迷信等低俗之风,传播各种消极、低迷的观念。网络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诚信品质,使其陷入非正义非道德的伦理困境,从而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三)信息虚假导致舆论引导流变

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收容器”,许多网络信息传播者为吸引他人眼球,利用互联网虚假信息将信息发酵放大甚至变形,或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或有意编造新闻大肆炒作,或出于其他个人目的。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网民具有从众心理,因此舆论往往因为缺少足够的事实支撑而容易走向偏差。不知情的民众在网络舆论中盲目地跟从,在意见表达过程中由于非理性因素作梗,而一旦偏激或极端情绪化观点占据了上风,便会影响整个舆论氛围,最终将网络舆论监督引入歧途,违背舆论监督的初衷。

(四)把关缺位导致舆论监督失效

真实可靠的信息是网络舆论权威性的源泉。然而海量网络信息时常出现重复、失真等现象,不仅使受众易于陷入注意力分散的困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公众对舆论监督的严肃性。此外,在很多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网民缺乏专业的眼光公正对待,往往夹杂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占据道德或正义的制高点对监督对象及其行为任意评判,使得以维护正义为名的舆论监督偏离正轨。由于缺少专业的把关人,缺少理性的规范,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自由有余而规范不足,网络舆论监督的信誉度倍受质疑,这将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发展中最为致命的软肋。

三、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任何文明社会都离不开法律,通过法律来进行社会治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通行法则,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手段,同样需要法律来进行引导和规范。当前我国虽然针对互联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处理网络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却存在着调节性不足、适用性受限、操作性缺乏等问题。此外,许多法律法规在网络言论管控,著作权、隐私权保护,网上虚拟财产保护等领域尚存滞后。因此,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有效监管,明确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加快针对网络侵权、犯罪的相关立法工作,形成完整、系统、全面的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显得迫在眉睫。

(二)加大网络公民教育力度

网络舆论监督的质量关键在于公民素养的高低。如果网络空间没有理性和负有公共精神的公民存在,我们也很难期待用网络民主去推动现实社会中的良序民主。因此,引导公民理性地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关键在于提高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对网民开展道德和法律教育活动要常态化,使其熟悉网络法规和条例,促进发表网络舆论自律性的增强。其次,建立健全上网实名认证制度,力求杜绝网民以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散布错误信息,防止网络舆情的偏差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再次,网民自身要学会自律,不盲目跟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既需要刚性法律制度加以规制,更需要网民的柔性自律作为保障。

(二)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目前来看,我国网络媒体对信息编辑过滤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席,这是网络媒体权威性不足的根本所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能够使两者相得益彰,促使监督效果的最大化。相对于互联网而言,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甄别和过滤。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对舆论监督事件的调查、原因分析、结果处理等方面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易于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借力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以及对事件的后续声援和跟进,有助于推进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良性运转。

(四)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化时代的媒体监督有利有弊,合理的舆论监督常常有助于解决公众质疑的问题;但是不合理或者不合法的舆论监督,则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发展形势,建立舆论引导的新机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网络主流媒体的建设。网络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更容易得到网民的认可和信赖,因而往往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发表评论的首选网站。通过这些平台建立起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留意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针对受众的疑虑展开严密的调查,对网络舆论的偏差和漏洞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以防止网络舆论走上极端,为社会和谐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言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绿色健康信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责任,对受众的认识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助于对网络虚拟信息和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

四、结语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7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监测;舆论引导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2.05.034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017—04

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数量高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创造了群众基础。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经媒体报道尤其是互联网迅速传播,在公众中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或观点,继而形成网络舆情。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张合斌(2011),把地区形象改善进程受到负面新闻事件阻碍作为攻坚点,从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网络传播有效应对、地区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立、地区网络舆情的监控、地区强影响力网络媒体营造、手机网民关注引导等五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有效面对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肖文涛(2011)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史波(2010)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基础上,系统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从宏观角度为政府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1 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分析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事件发生、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事件平息等阶段,所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一般分为潜伏期、扩散期和消退期,如图1所示。

1.1舆情潜伏期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既有网民的“爆料”,也有来自其他媒体的第一手消息。网络上的消息经过小部分网民,尤其意见领袖的转发和评论,引来更多网民的围观,事件很快就能在网络上形成小范围舆情。在舆情潜伏期,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可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即由图1实线到虚线的发展过程。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及时、持续事件调查和进展信息,很快使得网络上形成的事件舆情趋于平稳。

1.2舆论扩散期

随着小范围舆情的发展和扩大,关注事件的主体越来越多,新闻网站、微博、论坛、传统媒体及其他新媒体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多方力量汇合,不断推进事件升温升级,形成声势浩荡的网络舆情。在舆情扩散期,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则舆情影响由虚线到实线的发展过程。如“瓮安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失去了第一话语权和主导权,最终引发,造成不良的社会负面效应。

1.3舆论消退期

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压力下,政府部门会引导舆情过渡。权威信息会通过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流向公众。公众对事件的舆论逐渐趋于理性,民众的情绪开始平复,进入消退期。但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或者不及时,舆论就会出现反弹或出现衍生舆情,引发网络第二轮的舆论高潮爆发。例如,“温甬动车事件”后期未重视衍生舆情监测,高铁建设、铁道部债务、官员腐败等话题导致事件后续影响继续扩散。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舆情演变规律,迅速做出反应,掌握话语主导权和主动权,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焦点,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策略研究

突发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新因素,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构建管理科学化、政府主导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以期形成新的工作格局和机制。根据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本文从指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网民舆情表达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及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等6个方面(如图2)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

2.1制定舆情应对预案

制订预案是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我们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可以用已经发生的同类事件对预案进行检验。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变动规律,按照敏感程度和影响大小,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预案的制定要实、要严密、规范、可操作,其内容必须包括应对媒体的策略、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根据危机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好引导舆论和有效疏导控制,避免新危机出现等各环节工作。预案的最后落实主要体现在现场处置上,因此在制定应急预案中,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通讯联络方法、现场处置小组责任分工、权限和范围等都要详细、周密。二是加强实战演练,提升作战指挥能力。不仅要制定危机发生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多套行动预案,更要通过组织演练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既有利于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又便于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作战。

2.2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确定“预防为主、及时应对、分级引导、科学管理”的原则。一是加强网络舆情应急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指定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制定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规范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及舆论引导业务流程,明确引导、调研、分析、决策执行、反馈等分工,能够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二是加强舆情应急的法规保障。地方各级人大,应结合实际,加紧调研论证,推出与《治安管理法》、《刑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相互衔接配套的,特别是在舆情危机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加强舆情应急的纪律保障。将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进而形成有力的舆情应急保障机制。四是加强舆情应急财政保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经费预算中应预留用于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建设和工作保障。五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一旦发现快速散布的谣言,要及时删除和屏蔽,避免蔓延成灾。

2.3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通畅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但有利于树立高效和透明的政府形象,也能够充分体现政府对民众基本知情权的尊重,有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基本的信任。一是广开信息公开渠道。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采取传统的信息公开方式,如报刊、公告等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信息,使群众获取真实的相关信息。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网站的网民留言板,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专人负责答复网民的留言,建立良性互动的民意表达渠道。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应把所掌握的全部权威信息归集予政府新闻部门,召开新闻会。即使信息不完全,也要在第一时间以公平公正的姿态把事件正面舆论推到公众面前,赢得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

2.4建立民众舆情表达机制

建立和完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需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倾听公众的利益诉求,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众舆情表达的机制畅通了,才能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抗情绪,达成双方的谅解[引。因此,在突发事件预期预警阶段,畅通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贯穿于危机管理的始终,在危机处理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危机管理系统中居中枢地位。地方政府主动加强舆情收集的指导。多渠道汇集民众舆情信息,并进行仔细分析和动态跟踪,针对事件所处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对事件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二是政府应该建立政府和民众的对话协商制度、政府制度等长效机制,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回复;对引起民众不满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设置专门性常设机构,让普通民众畅所欲言,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与民众保持好心理沟通,做好中间各方的利益调解。

2.5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是公众对某些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及观点,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和论坛等传播并加以强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藏性,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其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快速应对,充分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答疑解惑,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纠正认识偏差,反击错误言论,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二是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不仅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强化耳目功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是对引发舆论形成的事件的关注与判断,如果媒体提供事件报道,就会引发关注与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舆论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制度。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不考虑真实性及其社会影响的前提下在网上匿名言论。的滋生酝酿正是依托不分真伪的消息在网络快速传播,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数意见而成为“主流意见”。网络评论员就是要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在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正面信息,处置不良信息,不断增加网上舆论支持度。

2.6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全面及时地搜集网络舆情信息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做好舆情信息的搜集工作,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危机。一是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并建立信息库,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和重大的虚假舆论,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这是应对网络舆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监测。此类监测主要是针对某一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相关网络舆情的监测,事件结束,监测也随之结束。由于此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变化因素多、发展趋势难以预测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三是扩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目前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主要集中在农业、卫生、教育、交通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领域。但实际上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引起负面舆论,进而构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加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也是预防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四是加强衍生舆情监测。衍生舆情的产生是在原有舆情消退之后,由于事件解决不圆满或出现新的激化因素,使得民众的舆论焦点再次聚集,形成与前一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研究表明,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是由网民、媒体、社会问题和网络特征等多种因素而促成,随着各种网络载体的及时化、无缝化,各种事件、信息可在极短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各个角落;当舆情发展进入消退期后,有些网民或媒体会借助舆情热点,爆出更多类似问题,导致一系列衍生舆情的产生。所以,政府要加大衍生舆情监测,以及及时对突发事件衍生效应做出引导措施,才能避免由衍生舆情导致的社会压力增加、社会情绪累积和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3 结束语

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篇8

1.1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场。食品安全事件在网络上形成热点后,各大网站会在一段时间内极度关注事件的进展,能够在第一时间捕捉新出现的情况,网民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和传播手段,能够自发查找事件真相、跟踪事态发展、深究事件缘由,激发公众对事件的联想,不断形成新热点、新话题。当前,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传播一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在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络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2]。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项传播模式,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即时、互动、大量信息量的特点,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而新老媒体的互动,使双方各自的优势得以更充分地发挥,为舆论监督带来更强的影响力[3]。

1.2因食品领域专业知识普及不足,谣言、流言等异化信息乘机快速流传,并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强化、放大,导致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产生负面效应。食品安全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致使普通公众难以理解和把握。在网络社会中,网民个人素质不一,责任意识相对淡薄,把关人缺失,在海量的信息面前,网民个人局限性的经历甚至臆想与尚未经证实的食品安全事件联系起来,产生了大量非理性和情绪化的言论。这些言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容易得到响应。网民之间情绪互相感染,舆论中控诉和宣泄成分迅速膨胀。即便政府公布调查结论以后,不信任和怀疑的情绪依然存在,导致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较大的负面影响。

1.3“意见领袖”的作用更加突出。“意见领袖”通过及时和富有鼓动性的言论,对网络舆论监督产生影响。“意见领袖”影响舆论监督的主题和倾向,不但表现为设定他人的议程(即讨论什么话题),而且表现为设定他人讨论的框架(即如何讨论这个话题)。由于网络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意见领袖”获得了更为便捷、自主的传播媒介,使他们得以快速地在网上发言,抢占舆论的先机,影响力日益增强[4]。由于“意见领袖”背景复杂,往往在不了解实际情况下就爆料或发表倾向性言论,导致一些错误信息广泛传播,对公众形成误导。

1.4食品安全问题频现“多米诺效应”,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矛头直指政府监管缺失。个别事件行业化、全国化演化特征明显。食品安全事件一旦曝光,牵涉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甚至波及到整个行业,迅速形成全国性的舆论高潮,最终舆论矛头往往直指政府监管缺失。

2“管”、“导”并重,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尽管网络舆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公开透明的监督作用,但存在的诸多不足不能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政府有必要针对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提出完善的对策,提高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和合理性。

2.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增加了传播的渠道,更大意义是社会连结关系的深刻改变,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舆情生态环境的改变—它会引发一系列沟通关系、利益关系,以及彼此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改变,所以面对新的媒介发展态势,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智慧含量的应对,其中也包括制度的“顶层设计”的深刻改造。因此,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正确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关键环节[5]。要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测制度,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的方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建立食品安全网络舆论处置预案制度,针对可能引起网民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

2.2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尊重公众知情权

政府部门主动、及时权威食品安全信息,能够减少公众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网络上流言的蔓延。建议各地定期食品安全预警、重大案件反馈等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各类信息,将政府食品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情况、食品安全预警通告、各政府部门所进行的食品抽验结果等及时对社会进行通报,尤其要利用网络媒体强化实时信息交流,通过这些措施,第一时间向媒体、公众传递政府权威的声音,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网民能够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科学信息,自然会对随之而来的事情进展有一定的承受力,对食品安全虚假信息也会有一定的免疫力,能够遏制谣言的传播,促使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工作走上正确轨道。

3注重人文关怀,与公众情感共振

面对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只要政府出以公心,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及时出面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并表达重视和付诸实际行动,民众期望被理解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一般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都会逐步平息。而某些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负责人在网络舆论监督时,高高在上,冷漠专横,就把自己放在与民众对立的立场上,造成一些本来可以控制的食品安全网络舆论不断升级到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我们简单用摆事实讲道理引导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的时候,如果没有在情感共振、关系认同上下大功夫,老百姓会用博弈的心态看待,锱铢必较,造成很高的沟通成本。

4通过媒介设置议程,利用好“意见领袖”

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常常陷入无序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权威声音的引导。而在网络传播时代,大众媒介的作用依然是不容小视。大众媒介可以设置出有利于引导舆论方向的议程。通过大众媒介对某一信息的集中性报道,可以让某一角度的事实在公众心中得以强化,从而使某些偏颇的食品安全网路舆论得以纠正。此外,还要善于引导和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如可以邀请具有公信力的“意见领袖”参与新闻会和一线调查采访,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用客观的态度还原事实真相,为平息虚假的网络食品安全舆论创造条件。同时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使具备食品安全科学素养的专家能够有说真话的底气,有积极性争做“意见领袖”。概而言之,网络媒体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的作用愈加明显。政府要正确发挥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归根结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重视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根据具体事实选择合理的应对策略,为食品安全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坚实的支撑。

上一篇:电焊作业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下一篇: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