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范文

时间:2024-03-05 17:41:11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1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1.治污减排主要技术方法

控制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农牧结合、规模适度、科学布局、变废为宝的原则,因地制宜,建造与养殖生产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清洁养殖。

1.1 选择适宜场址进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园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的规模和地点。选址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远离城镇,距铁路、公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m以上,尽量靠近规模种植区,以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场区内布局要合理,通常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明显分离,管理区和生活区位于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1.2 实行干清粪工艺,改变用水冲粪的方法干清粪工艺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污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

1.3 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在畜舍外建造分级污水井,用于接纳畜舍内排出来的污水。污水经一级沉淀后,上清液流入下一个沉淀井,达到固液分离,污水经分级沉淀和生物处理得到净化,可降低污水中有机物排放量。

1.4 粪便发酵还田将畜禽排泄的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熟化的粪便还田,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实行农牧结合,使畜禽粪便资源化。

1.5 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通过技术加工,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料,以用于农业、园林生产。生物有机肥可以消除畜禽粪便的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肥力作用持效期,作物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6 生产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利用模式。

1.7 优化饲料配方 日粮中限制添加不易吸收的促生长元素,加入酶制剂、酸制剂、益生素等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中氮、磷和其他腐败内容物中粪臭含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8 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 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粪、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1.9 场区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 场区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的粉尘,种草植树,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养殖场区小气候、降低噪音作用。

2.治理养殖污染措施

2.1 倡导环保养殖理念实施规模养殖与环保设施建设并举,使畜禽粪便、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畜疾病发生,促进畜禽生产性能发挥。同时,畜禽粪肥的有效利用,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种植业丰产增收,所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可以繁荣市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宣传养殖环保知识,增强畜禽养殖户环保健康养殖意识,大力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2.2 强化畜禽养殖环保行为国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为养殖污染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治污。根据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畜禽种类、养殖规模,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建立产、排污监测机制,强化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监督管理,把具有与畜禽养殖规模相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列为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审批的必备条件加以审核,环保不过关不允许投入运行;对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要进行改造,限期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业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2

规模化畜禽污养殖污染,是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关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年,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去年,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今天我们召开这样一个规模较大的现场会,对于加快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步伐,改善我市农村环境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会前,参会人员现场参观了泸县利泰农公司运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治理污染的成果,刚才,通过大会发言交流,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形势严峻

农村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是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畜牧业快速发展,*年,全市畜牧业的产值达到了79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4%,说明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对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部分农村环境“脏、乱、差”最为突出的问题。按*年全市出栏肉猪508万头、肉牛12万头、肉羊111万只、家禽6715万只计算,畜禽养殖年产生的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约20万吨,氨氮约4.22万吨,分别是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9.44倍和28.22倍。

以畜牧部门的统计口径,年存栏种猪20头,年出栏肥猪50头计算,目前,全市有规模种猪场68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9821个,而且还在不断高速发展。但已经开展污染治理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很少。据测算,一头猪产生的粪污,大于二十个人产生的粪污,按全市年出栏500万头猪计算,相当于1亿人产生的粪污,十分惊人。因此,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治污工作十分重要。*年,市政府挂牌限期治理了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通过不懈努力,通过了达标验收,减少了污染排放。其中,泸县兴旺牧业污染治理采用猪—沼—果(菜林)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原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到该公司视察,对该公司的治理给予充分的肯定,原副省长刘晓锋同志批示在全省推广兴旺牧业的治理经验。今年,市政府又将泸县利泰农公司、江阳区永兴农业公司、古蔺县丫叉种猪场等3家企业列入限期治理名单,现已全部通过达标验收。特别是泸县利泰农公司积极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并且因地制宜,消化先进技术,大胆开拓创新,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省环保局在全省农村环保工作会上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与我市现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数量相比,这个数据也说明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才处于起步阶段,改善农村环境、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任务十分艰巨。

二、切实提高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认识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国务院、省政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大战略部署中的重点内容,是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条件,是建设生态市、生态区县的重要指标,是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环境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一)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涉及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不能因为发展畜禽养殖业,就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畜禽养殖发展是不能持久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发展畜禽养殖业,而污染了区域和流域环境,从而影响到老百姓生产生活上的切身利益。环境变差,米袋子、菜篮子的质量下降,老百姓就会有意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一届政府,经常挂在嘴边的是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我看,一届政府的工作,使当地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就是为老百姓办了天大的好事和实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百姓能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环境中生活,比给他碗里增加几块肉,心情要舒畅得多。一届领导,重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重不重视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是正确的政绩观的考验,同时也是正确的道德观的考验。环境保护已经纳入了干部任职考核指标体系。因此,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坚持城乡环境的统筹发展,把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上工作日程,扎实抓好。

(二)各级工作部门要提高认识。环保和畜牧部门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监督管理部门,对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负有法定的工作职责。工作指导思想上,绝不能重发展轻治理,绝不能重工业污染治理轻农村污染治理,防止在工作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

参观泸县利泰农养殖有限公司污染治理给了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污染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如果所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都做到了零排放,将对我们的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物的总量排放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零排放技术极大地改善了环境条件,大家到了现场,猪场内基本是无蚊蝇、无臭味,生猪也有了比原来好的生存空间,很有人性化。二是提高了猪肉的品质。这种饲养模式,增加了猪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猪不生病或者少生病,不吃药打针或者少吃药打针,减少了猪肉中药物残留,从而提高了猪肉的品质。三是节约了资源和养殖成本。通过零排放技术,节约劳动力,单人养猪数量由原来的两三百头,提高到现在的七八百头。节约用水,原来同规模的养猪场年用水量在2万吨左右,现在年用水量可控制在1千吨以内。节约饲料,同样重量的肥猪,零排放技术可以使肥猪提前20天左右出栏,就节约了20天的饲料,一个年出栏万头肥猪的养猪场,年节约30万公斤粮食,相当于180亩良田的产量。这些数据说明,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既是抓环境治理,更是抓生产发展。各部门一定要统一认识,共同配合,在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推广和运用先进治污技术。

(三)规模化养殖企业业主更要提高治理污染的认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新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其产生的污染物,必须建设污染治理设施,而且要与猪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建设、同时投入运行使用。所谓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9号令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场、常年存栏100头以上的养牛场、常年存栏30000羽以上的养鸡场,称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其它没有列举的畜禽,可以根据排放量折算。对于历史欠账,即老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国家采取限期治理,以奖代补的政策,分期分批地进行治理。省上计划在“*”期间治理20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治理1000家规模化养殖企业,即“十二五”期间,必须完成全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治理本企业的污染,是企业法定的义务,在限期内没有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就是违法,违法就会负应有的法律责任。因此,规模化养殖企业切忌不要有侥幸认识,对治理污染要持积极的态度,主动的态度,要做守法经营的业主。当然,采取哪种治理技术,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企业的条件,量力而行。

三、切实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的力度

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必须加强领导,落实各项政策,宣传动员业主,确保取得实效,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一)各级政府必须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各区县政府在作“*”规划时,当时污染治理的重点在工业和城市,在规划中没有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重点,有的区县规划甚至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当然,现在我们也不可能再去修改“*”规划。但是,各区县政府在“*”后两年的工作安排中,一定要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这项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在计划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因为污染治理已经滞后于养殖业的发展,再不加大力度抓,我们就没有尽到责任。今年,泸县、合江县都在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明年后年,各区县也要陆续编制生态区(县)建设规划。请各区县政府要重视生态区(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要把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重点,放在生态区(县)建设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主要实现目标、治理计划、政策措施都要拿出来,并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各区县分管领导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抓计划、抓进度、抓落实。

(二)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上,各级部门要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联合监督检查制度,充分发挥部门协调、部门联动的优势,共同解决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形成“政府主导、业主为主体、环保牵头、部门协调、联合推进”的工作局面。环保部门要负责好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统一监督管理和指导协调。畜牧部门要摸清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底数,提出治理计划和治理的可行性。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制定新时期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其他政府工作部门,也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恪守职责,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和服务。比方说,业主在选择治理技术时,由于一些业主的文化、科技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局限,对选择治理技术拿不准,相关部门就应该上门服务,请内行和专家给予咨询,供其抉择参考。又比如,业主在做申报资料时,往往不知道需要些什么资料,有些资料做起来也有难度,相关部门就应该提供一些范本,加强指导,使其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三)多渠道筹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金。要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投入的机制。从政府这一块来说,国家、省上已经建立了财政“以奖代补”的机制,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积极开展污染治理。省上的办法是,年初申报治理项目,项目实施验收后,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补助的标准是,根据治理规模,给予30万元以下补助。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治理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省上资金,加快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步伐。养殖业主也可以尝试治理投资剥离成股份的办法,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污染治理,污染治理资金折算成养殖场的股份,年终按股分红。还有银行等金融部门,也要积极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治理污染,提供信贷便利。

(四)依靠科技支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学习借签先进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推广应用投资少、管理成本低、操作方便、高效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措施。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参观泸县利泰农公司生物床零排放治理技术,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养殖场都只能选择这种技术进行治理,如果搞一刀切,也不符合*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实际。生物床零排放技术,更加适合那种没有配置菜地、林地、果园的养殖场,如果配置了菜地、林地、果园的规模化养殖场,平时园地都需要施肥,采用猪—沼—果(林菜)的治理技术,则更为适合。因为,沼液是上等的农家肥,沼气还可用作养猪场的生活能源,即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能源,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还控制了使用化肥产生的面源污染。因此,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选择治理技术路线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切不可照搬照抄。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3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省交办的3个(湖南神宝牧业未验先投、光明屠宰场未验先投、养殖污染治理缓慢)整改内容已全部整改到位。湖南神宝牧业已经于2018-1-2全部停养,功能设施已拆除;光明屠宰场于2018年2月底完成搬迁;畜禽养殖三区划分方案及废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已由县政府行文下发。古阳河上游杨世文蛋鸡场已完成约谈、全面调查和评估,并以书面形式上报给县政府予以强制关闭。全县畜禽规模场粪污设备设施配套和利用比例超过75%,还田率80%(14个规模场粪污均已还田);截止6月上旬禁养区未出现养殖场和专业户新增,原建的养殖场(专业户)逐渐退养停养关闭。

(二)A类生猪定点屠宰场

已完成屠宰场建设和设备安装,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及设备调试,已正式投产运行。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我局州对县目标管理工作的统筹领导,局里专门成立了州对县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向国迎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张文政任副组长,畜牧工作站、兽医局、屠管办负责人为成员,畜牧工作站具体负责畜禽养殖污柒治理工作,兽医局屠管办负责A类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投入使用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和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古丈县畜禽养殖“三区”划分方案》、《古丈县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方案》等的宣传 ,增强全县广大畜禽养殖规模场(户)主养殖污柒治理意识,为我县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部门配合欠合力。畜禽污柒治理工作是一项带有全域性的工作,治理面广,工作难度大,且部门职责重叠,互相推诿、扯皮,导致养殖业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

2、关闭补偿资金缺口大,不能及时到位,致使规模养殖场(户)搬迁退养关闭工作进展缓慢。

3、新建屠宰场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欠完善,各种台账欠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4

循环农业使鸡粪猪粪变废为宝

案例一:当笔者走进养鸡大镇仙桃市彭场镇,曾经满地的鸡粪如今却不见了踪影。原来,是一座现代化的双孢菇工厂――湖北菇珍园菌业有限公司“消化”了气味熏人的鸡粪。

该公司总投资3.9亿元,其生产模式是集“双孢菇制菌―种植―加工”于一体的菇工厂。封闭式菇房内,先进的设备自拥鹘诳刂莆露取⑹度及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让食用菌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从而实现常年栽培。

此外,该公司生产双孢菇所用的培养料为麦秸秆和鸡粪,鸡粪都是从彭场镇养鸡户中收集而来,每吨按500元购进,每批料大概可以生产30吨蘑菇。据技术员洪康介绍,公司可年消化秸秆2万吨、鸡粪1万吨,产菇后的废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这种生产技术填补了湖北省在食用菌智能化生产上的空白。

案例二:在仙桃市杨林尾镇兴隆村的一家万头猪场旁,技术员陈俊涛抓过一把由黑水虻幼虫吃过的猪粪对笔者说:“过来闻闻,一点气味也没有。”确实一点异味也没有。

这里所说的黑水虻,学名“武汉亮斑水虻”。为处理猪场每年产生的约1万吨猪粪,湖北维康农业公司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黑水虻来帮忙。黑水虻乍一看似蛆虫,但形态略有差异,比蛆虫大。关键是黑水虻对猪粪内的营养物质利用率十分高,除臭功能强,而且长大的黑水虻幼虫,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养鱼和家禽;黑水虻粪渣又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以用来种植蔬菜、瓜果、水稻、玉米等。此外,黑水虻成虫羽化后,只喝水不觅食,产卵后即死亡,所以不用担心疾病传播的问题。

一家年产畜禽粪便1万吨的养殖场,可以生产黑水虻幼虫1500吨、有机肥4000吨。按每吨幼虫5000元、每吨有机肥500元计算,可新增产值950万元,利润300万元。

目前,维康公司已在杨林尾镇塘林湖村租地60亩,拟投资800万元,采用市场化方式,依托“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建设一家猪粪收集处理综合利用中心,做大做好黑水虻循环农业产业。

模式优化使种养一体减污增效

案例一:郭河镇龙鼎蔬菜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沼液、沼渣种出的大棚蔬菜,品质优、农残少。

该合作社共300亩种植土地,其中露地蔬菜200亩,钢架蔬菜大棚100个。与许多蔬菜合作社不同,这里配套建设了一个全封闭式畜禽粪污集中处理池,容积680.4米3。合作社理事长陈国庆介绍,该社专门收集、储存周边养殖场的畜禽粪污,生产沼液、沼渣供蔬菜基地使用。每个蔬菜大棚每季使用粪肥10米3,一年种3季;每亩露地蔬菜每季使用粪肥10米3,每年种2季。以此计算,全年可利用粪肥7000米3,可消纳利用一个年出栏3000头规模的养猪场粪污,或者存栏10万只蛋鸡场的鸡粪。

“使用畜禽粪肥后,蔬菜基地基本上不使用化肥。”陈国庆扳着指头算了笔账,全年可节约肥料开支35.7万元。同时,由于使用粪肥,提高了蔬菜抗病能力,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提升了蔬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案例二:在胡场镇潭湖村,有一个集“采摘体验―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湖北阿尔迪有机农业生态园,该园利用畜禽粪污做肥料生产农产品的模式,让人眼睛一亮。

生态园共占地1700亩,总投资7000万元,种植葡萄、蜜枣、西兰花等40多个果蔬品种,林中放养鸡、鸭、鹅等家禽。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者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投资500万元建设了2套有机肥应用系统,即益生菌发酵应用系统和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

生态园按每车100元的价格,收购附近养殖户的养殖粪污,然后集中存储在1600米3的发酵池中,每立方米添加1~2千克的益生菌,经过15天发酵,即可腐熟成有机肥料。发酵好后,可用吸污车抽取肥料,直接喷施到果园;或者取沼液与清水混合,喷灌、滴灌到蔬菜基地;也可以出售有机肥。

生态园每年可消纳畜禽粪污8000吨,周边10千米范围内的畜禽粪污可全部资源化利用。同时,由于生态园种植果蔬不使用农药、化肥,其产品风味、品质得以提高,每亩可节本增收1200多元。

养治分离使粪污处理专业化

近年来,仙桃市政府强力推进畜禽养殖粪污专项治理。做了以下大量工作:

一是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环保、农业、财政、发改等15个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资金投入方面,自2014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本级预算1000万元,同时整合发改、财政、环保、畜牧等部门资金1000万元,专门用于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强化问责考核。市人大每年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监督重点,通过实地调研、专题询问、电视问政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促进治污落到实处。

二是因场施策,科学指导养殖户开展粪污治理和综合利用,设置养殖业环保“门槛”。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该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共2354个,其中已拆除358个,关停554个,完成整治1121个,正在整改321个。

三是提档升级,减少污染。全市建成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9个。对万头猪场开展深度治污处理,污水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中小规模养殖户配套建设干粪储存池、粪水发酵池(沼气池),确保粪污有效储存。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三级沉淀等措施达到源头减排。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5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现状;沼气技术循环模式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有机粪肥大量闲置,不能及时还田,导致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畜禽粪便造成的杭州湾污染首次敲响了畜禽粪便在我国污染环境的警钟。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达到0.49(正常值应<0.40)[1]。畜禽粪便中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质、盐、沉积物、气体、细菌、病毒和氮、磷、钾及其他养分,这些物质在畜禽粪便收集、贮存、运输、肥田期间均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2]。

1国内(外)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治理畜禽粪便污染主要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治理。但由于产前、产中治理只能相对减少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故产后处理才是消除污染环境的最好方法。有关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但由于物理处理法处理效率和去除率低,化学处理法存在二次污染,故实际中应用较少。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且最具发展前景的为生物处理法,即主要通过微生物生命过程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形式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好氧处理。以序批式反应器工艺居首,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3]。二是厌氧处理。最早以生产沼气为目的,因而未能达到完全分解污染物的要求;随着畜禽粪便污染日渐突出,已经被主要用于处理畜禽粪便污染,而生产沼气只作为附加产物[4]。三是自然处理法。投资省,工艺简单,动力消耗少,特别适宜于小型畜禽场废水处理,如水萍科植物可用于循环利用养猪污水的处理[5]。四是混合处理法。近年来,畜禽粪便污水多采用混合处理法,即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由好氧法、厌氧法和自然处理系统3种,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共同处理畜禽场废水。

2国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现状

国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示范工程主要采用混合处理法,包括厌氧发酵技术、好氧生物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沼气发酵及沼液土壤生物处理、工厂化好氧发酵制颗粒肥料和鸡粪饲料化五大系列工程技术研究,并相应建立小型示范工程,在上海郊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科技成果库项目年度编号:970193);甘肃省农村能源综合开发中心,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养殖、沼气综合利用和果树种植相结合,建立“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中国科技成果库项目年度编号:0200740304)。

浙江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及“三沼”综合利用已在全省各地推广。开化县于2002—2003年对10个规模猪场完成了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了10年厌氧池1 100 m3(农村信息报,2004-06-05);绍兴福景达农业有限公司的600 m3沼气工程是“猪-沼-果”模式(农民日报,2004-07-17);嘉兴市通过采取沼气工程、沼气发电工程、生产有机肥和养殖蚯蚓等措施,完成了一批养猪业粪便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至2004年底已建成养猪业沼气池2 800多个(中国建设报,2005-06-06);建德市通过推广新安江万秋生态养殖场“猪粪尿-沼气发电-沼液沼渣-果园蔬菜”这种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种养模式,到2006年全市有47个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81家非规模养殖户建成了沼气工程及利用系统(中国环境报,2006-05-09);2006年全省3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建成防雨、防渗、防漏储粪池4.107 8万m3,厌氧发酵池8.261 4万m3,沉淀池、氧化塘3 519 hm2,配套消纳山林、果园、农田3 807 hm2,鱼塘642 hm2,并带动各地完成1 211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理(浙江省畜牧局)。

上述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具备了消除污染、产生能源和综合处理的三大功能,既消除了农业环境污染,又解决了一部分的能源问题;同时产生的沼液、沼渣是适合农作物用肥的绿色无公害肥料,而且在厌氧发酵过程当中,病原菌、寄生虫卵等一些病菌被杀死,切断了养殖场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但该污染治理模式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一是建造有效、适宜的污水治理及配套设施需较高的成本;二是沼气利用不充分,会造成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三是沼肥(即沼液、沼渣)利用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应加强该模式应用管理,使该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污染。

3参考文献

[1] 朱孔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及管理对策[j].干旱环境监测,2004,18(1):46-47.

[2] 李远.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报,2002,10(2):136-138.

[3] 田宁宁,王凯军.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02, 18(2):71-73.

[4] 姚向君,郝先荣.畜禽养殖场能源环保工程的发展及其商业化动作模式的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32-35.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6

[关键词] 农业 禽养殖污染 治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X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277-02

一、如东县传统农业基本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种植业一直以千家万户式的小规模经营为主,品种、技术、管理、产品都难以标准化,效益不高。目前,全县种植业拥有100亩以上连片设施农业园区32个,其中千亩以上规模的设施种植园区8家;家庭农场194家,注册176家,涌现了众多种田大户,示范发展的200亩以上全托管服务,目前也达到几十家。畜牧业生产上,全县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率逐年提高,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例为41.05%,其中省级规模场39家,规模占比12.49%,市级规模场312家,规模占比27.02%。肉鸡规模养殖户1063家,规模占比98.06%;蛋鸡规模养殖户506家,规模占比99.12%。山羊规模养殖户621家,规模占比52.07%。

二、如东县传统农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1.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困难,农业增效缺乏竞争优势。目前,本县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产量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统计显示,去年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已经达到635公斤,二麦平均亩产达到389公斤,油料平均亩产达到205公斤,短期内难以较大幅度提升,片面追求单产还导致化肥施用水平不断提高,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大宗农作物及果蔬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农民增收困难。

2.畜禽养殖业规模过大,粪便污染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前些年畜禽养殖行情较好,也确实为本县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多数地区在规划控制、养殖用地等方面监管不到位,导致本县畜禽养殖业出现过度发展和无序发展,区域性养殖规模已经超越了生态承载能力,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制约了我县新农村建设。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我县目前已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8家,但总体上原料基地订单化比例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不紧密,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知名度较小,品牌效益不高;原料基地不固定、原料品质无保障,难以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我县曾经就有稻米加工企业误购外省转基因大米加工米粉,而列入欧盟等相关国家黑名单,从此一蹶不振。

4.合作经济组织不强,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我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多,但真正发挥带动作用的较少,更缺乏行业协会的支撑。缺乏从田头到市场的信息平台,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虽然毗邻长三角城市群,具备发展鲜活农产品基地的的区位优势,却因为达不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而无法实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路还很长。

三、适合如东县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技术能力等不尽相同,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也就不能不顾条件地照搬照抄。根据本县传统农业为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设施种植技术水平落后、畜禽养殖规模庞大、县域经济不甚发达的基本现状,我县不可能大面积发展以蔬菜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更不可能大面积发展城郊型农业和观光农业,必须立足传统大宗农作物为主体品种的实际,在单产水平难以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从转变资源利用和生产方式入手,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质量标准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最经济、最实际的途径,实现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现实意义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解决我县畜禽粪便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县畜禽粪便直排和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十分突出,生态循环农业是将农业生产中的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无论采取什么强制手段、也无论配套什么处理设施,只要不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就永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转变资源利用和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

传统农业沿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模式,遵循着“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发展模式,片面地追求农业数量型增长,导致化学投入品不断增长,严重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势在必行。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生态循环农业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型物质流动模式,能有效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实行订单化生产,将种、养、加工等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顺应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的关切需求,带动我县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

4.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产品品质,深化农产品的加工,改造传统农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五、适合如东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县传统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困境,我们应该立足本县实际,通过政府规划引导与资金扶持,将农村畜禽粪便治理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逐步解决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的同时,推进我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对接龙头加工企业,整链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从而提高我县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的和谐发展。

六、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

1.制订畜禽养殖业布局规划,严控区域范围内畜禽养殖量

各镇按照本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划定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布局科学化、养殖技术生态化、废弃物排放减量化、产品质量优质化,努力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主要内容:

1.1明确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列出整改时间表,分期、分批实施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污染综合治理等。在限养区或适养区内,从畜禽防疫和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镇域、村域农业发展规划,都不应该人为地将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远距离区分开,特别是沿海新垦区,更需要通过农牧结合改良盐土。

1.2明确区域养殖总量红线:规划的限养区、适养区要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根据周边消纳粪污能力,确定单位面积适合养殖总量红线,不得突破;再根据周边土地对畜禽粪污的消纳能力,及各养殖场粪便处理能力,核定每个养殖场养殖规模,不得随意扩大养殖规模,扩养必须重新申请环评审批,从源头上控制、整治畜禽养殖业无序发展的局面。

2.制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出台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管理办法,明确养殖场配套最基本的粪污处理设施。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畜禽养殖场有建设粪污收集、储存、发酵处理等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责任,同时还有资源化利用的义务,绝不允许直接排放河道、沟塘,造成污染环境。

主要内容:

2.1强制配套“三分离一净化”粪污处理设施。“三分离一净化”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和三格化粪池沉淀加过滤净化或沼气发酵净化的方法,其中,在养殖场设计上,散养户起码做到“两分离一净化”,即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加三格化粪池沉淀和过滤净化,县级以上养殖场必须做到“三分离一净化”。如果全县猪场经过改造后,室外粪槽与雨水彻底分离,室内采取干清粪工艺,尿及冲洗污水与粪分离并收集,将大幅度减少全县粪污排放总量;收集的干粪可提供给蔬菜或苗木种植基地做肥料;经过固液分离机处理的干粪,更方便运输或田间施肥;剩余的粪尿,可以输入沼气池发酵净化,或者经三格化粪池沉淀过滤后,储存于储液池里,用于还田。粪污经过过滤净化后,虽然仍然达不到排放标准,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减少,这在马塘镇如东嘉佳养殖场得到证实。

2.2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对畜禽养殖场巡查与处罚力度。2014年开始执行的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环保部门必须担当起监管责任,加大巡查频率。各级政府在清查所有养殖户粪污产生量、处理方法及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管理办法,下达整改通知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安排监管员每天巡查,并实行最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不直接排放。

2.3采取激励措施,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政府按照“三分离一净化”建设标准,奖补畜禽场粪便治理工程建设,继续扶持养殖场建设以沼气工程为核心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没有达到配套标准的,不能认定为县级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不能给予项目扶持。同时,要打破终身制,实行常态化监督管理,后续监管发现不能达标排放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应该直接除名。

七、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措施

1.将畜禽粪便治理与规模化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就近消纳畜禽粪便,有效带动农业规模经营快速发展与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

主要内容:

1.1根据畜禽养殖业布局规划核定的区域范围内畜禽养殖量,测算其粪污总量,本着全部还田、就近消纳的基本设想,测算其粪污消纳半径,同步规划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基地规模。

1.2根据规划的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基地,逐步搞好土地流转或全托管服务,落实生产订单,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统一品种、技术、管理。

2.扶持规模化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沼渣沼液储存利用设施建设,在实现土地流转的前提下,优先为农业园区、家庭农场提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设施配套,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主要内容:

2.1扶持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基地建设沼渣沼液储存利用池,解决储存难题。现实矛盾是,养殖场粪污储存不了时,农田往往又不需要施肥,造成直排污染;耕种季节急需要沼液施肥时,又来不及运输。建议在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基地,按照单季作物每亩基肥施1.5立方米的原粪(或沼液)的施肥量,利用零地或沟塘,均匀配套储存池,如果是收集的散养户畜禽粪便,最好增加辅助发酵设施,促进全部腐熟,防止烧苗。

2.2扶持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基地购置运沼车及抽渣泵,解决输送难题。由于畜禽养殖场与种植基地距离比较远,一般需要5吨以上的运沼车运输,与其政府花钱自己收集,不如扶持种田大户自己运输储存,同时配齐喷施到大田的抽渣泵,将极大调动其利用畜禽粪便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建议政府在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园区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地方,利用零地沟塘,优先扶持发展以“贮存池+运沼车”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就近消化畜禽粪便,在取得规模效益示范效果后,逐步规划、推广到其它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一举多得、也最为有效的畜禽粪便消纳办法。

3.扶持发展以畜禽粪便和秸秆为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加工,缓解养殖场储存压力,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生物有机肥不同于一般腐熟粪肥,具有与沼渣沼液相似的优点,其经高温腐熟,杀死了大部分病原菌和虫卵,能减少病虫害发生;还添加了有益菌,由于菌群的占位效应,能减少病害发生;有机质丰富,能改良土壤、促进土壤中固定养分的释放;经脱臭、并过筛均匀,更便于人工施肥,容易被农民接受,可以作追肥施用。

主要内容:

3.1扶持畜禽养殖场干粪收集场建设和固液分离机购置。马塘镇率先出台的畜禽粪便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扶持了畜禽养殖场干粪收集场建设和固液分离机购置,为实行干粪统一收集处理创造了条件。

3.2扶持生物有机肥加工企业建设。生物有机肥加工企业需要较大的堆放场地,在用地上,政府必须予以扶持。

3.3组建镇级干粪集中收运服务专业队,确保全部收集到位。由于养殖场分散,干粪收集难度大成本高,政府组建集中收运服务专业队统一收集,送到加工企业加工处理,确保每个养殖场干粪都能收集到位。

4.组建村级专业服务队伍,破解农户出粪难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作物播种季节,很多农户的粪源不能下地。多数农户化粪池建在屋后沟旁,可能人都难以行走,更不可能用车辆收集。很多户用沼气和养殖场沼气工程,由于多年未出料,发酵产气效果明显下降。在岔河、马塘等镇,便产生了专业化出粪队,实行有偿服务,利用泵及输送管,直接将人畜粪便从池子里抽喷到地里。政府可以在补助设备购置的同时,为确保运行,应该确定户数与面积,实行总承包奖补的方式,确保服务到位。

八、整链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现代循环农业不仅仅是第一产业内部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分解的良性循环,而应是一、二产业融合的循环,乃至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只有实现“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的整体联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才能真正体现生态循环农业更大的价值。

1.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发展种田大户或全托管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实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划建立了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如果还是一家一户各自为政的生产,还难以生产出品质、规格一致的农产品,只有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或者全程实现全托管服务,确保了品种、技术、管理的统一,才能达到订单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2.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实行订单化生产,逐步实现加工原料本地化。我县拥有不少大型粮油饲料加工企业和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在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之后,通过招商,就能吸引种田大户来集约化经营,使订单化生产得到保障,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就能得到体现。如果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部实行原料本土化,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诸多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实现多方共赢。

3.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县品牌。

我县农产品真正进入长三角城市圈的很少,进入上海市场的更少,主要靠农民经纪人在流通。本人曾经亲自带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去浦东农贸市场对接,发现主要困难:一是农产品品种、特别是蔬菜品种不全,不能周年均衡供应;二是同一品种和规格的农产品数量得不到保证,不同规格价格不统一,难以配供;三是农产品安全性没有可追溯的质量安全保障,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以上这些系列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强化品牌宣传与监管后,就能迎刃而解。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7

关键词 畜禽养殖;环境质量;现状;防治措施;安徽蚌埠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211-01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与此同时,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产生的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十三五”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的污染防治原则,加强畜禽养殖的规范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现状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列入年度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环保部门的职责是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与农牧部门沟通,明确减排技术和监管要求,指导养殖企业按照要求建设污染治理设施;二是做好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加强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其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未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养殖场不得投入使用;已建成的畜禽养殖企业要按照相关要求,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对无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限期治理并进行处罚;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环保专项资金,对未完成畜禽养殖治理工作和未列入减排计划的项目不予资金支持,2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开展能源利用、粪污消纳,实施污染治理整治,治理规模总投资约1.2亿元,此举有效推进蚌埠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促进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1]。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继续鼓励在散养密集区域,养殖专业户采用“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依托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治污设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以2014年为例,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模式如下:一是采用干清粪养殖方式的治理模式,COD、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70%,该模式适用于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五类畜禽养殖场,粪便通过干清粪方式收集后生产沼气、污水进行厌氧―好氧―深度处理;二是采用垫草垫料养殖方式的治理模式,垫料全部农业利用,COD、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100%,该模式主要用于生猪养殖(表1)。

2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措施

2.1 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切实增强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2]。

2.2 强化措施,全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2.2.1 依法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推进畜禽养殖业合理布局,是加强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蚌埠市属于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按照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发改、环保、农业等部门要按照《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完成本辖区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工作,并报市环保局、市农委备案。

2.2.2 严格落实非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仍要坚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前置审批,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国土部门不得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畜牧兽医部门不得审批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工商部门不得办理工商注册登记,金融部门不予贷款,农业、环保部门停止对其相关项目资金支持。

2.2.3 完善机制,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做好养殖户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对有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要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鼓励举报违法排污行为。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主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精心制定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摸清底数台账。各乡镇、行政村应落实相应责任人,强化日常监管,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要组织有关部门按时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工作,责成辖区环保部门对非禁养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按照时间节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市环保局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将畜禽养殖场(小区)落实环保要求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联合市农委指导、协调各县(区)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工作,对非禁养区现有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指导做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和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国土、工商、畜牧兽医、金融等部门要严格审批把关,形成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合力[3-4]。三是部门协同配合,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区)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认真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应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环保目标考核,并与农业、环保等各类相关奖励补助资金挂钩[5]。

3 参考文献

[1] 王敏.蚌埠市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54.

[2] 郑梅,刘.蚌埠市畜禽养殖粪污染环境现状及“四化”处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0-231.

[3] 孙力,周晓铁,刘雪刚,等.安徽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375-376.

[4] 宋大平,庄大方,陈巍.安徽省畜禽粪便污染耕地、水体现状及其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12(1):110-116.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篇8

随着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http://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大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规划、管理和技术落后等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控制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我们必须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价,全面认识畜禽养殖污染的性质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并将其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因此,科学防治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卫生,促进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实现畜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阳市畜禽养殖业的现状

(一)我市畜禽养殖规模和污染现况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安阳市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也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饲养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尿等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和合理利用,从而导致了畜禽粪尿及废水的污染负荷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成为城市郊区的污染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527个,其中:猪234个,牛59个,羊20个,家禽212个。其中大部分养殖场的畜禽粪污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目前,安阳市养殖污染的现状是畜禽粪便集中、量大,同时污染治理没有跟上,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畜禽养殖业对水资源、土壤和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二)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治理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我市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分布于居民区内,8%一10%的规模化养殖场距当地居民水源地的距离不超过50m,30%一40%的规模化养殖场距离居民或水源地最近距离不超过150m。WWW.133229.COm养殖场选址不当不仅构成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还在许多地方造成了畜禽养殖场主与周围居民的环境纠纷。过去一些地方将规模化畜禽养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途径加以鼓励,环境意识相对薄弱,污染治理严重滞后。我们长期以来又把环境工作重点放在工业污染防治上,对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因此畜禽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全国90%的规模化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干湿分离这一最为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另外,养殖场环境污染投资力度明显不足,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

二、养殖场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于2001年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了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防治原则。而国家环保总局同年发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则提出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厂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储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安阳市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工作非常的重视,经过近些年的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不足,投资不尽合理。第二、治理工艺及技术系统化考虑不足。第三、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第四、没有形成市场化运行机制。

三、治污减排主要技术方法以及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对策

(一)广泛宣传,努力营造防污治污共识

一方面,向规模化养殖业主大力宣传畜禽生态养殖的必要性,使其把生态养殖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增强治理养殖污染的紧迫感和自觉性[3]。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和科普宣传,让公众了解畜禽规模化生产的污染危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让规模化畜禽养殖接受全社会监督。

(二)加强监管促进养殖业规范发展

依据国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颁布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畜禽种类、养殖规模,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建立产、排污监测机制,强化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监督管理,把具有与畜禽养殖规模相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列为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审批的必备条件加以审核,环保不过关不允许投入运行;对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要进行改造,限期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业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三)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治污措施

根据安阳市畜禽规模养殖现状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畜禽规模养殖场的选址、场区布局等方面应从保护环境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科学规划和布局本辖区内规模养殖场户,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把好养殖企业的“入口关”。

第二、粪便处理工艺。需要有指定的专用粪便堆放场所堆放场所应符合蒸发强烈、日照充足等自然条件,改变用水冲粪的方法实行干清粪工艺。

第三、养殖场污水处理。要求养殖场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在畜舍外建造分级污水井,用于接纳畜舍内排出来的污水。

第四、粪便的发酵与还田技术。要求畜禽排泄的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第五、粪便生产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利用模式。

要解决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单纯依靠终端治理方法,无论在经济上、土地上和技术上皆不堪承受。控制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应按照农牧结合、规模适度、科学布局、变废为宝的原则,因地制宜,建造与养殖生产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清洁养殖。还需针对畜禽粪尿的特性,遵循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充分开发利用废弃物的肥力、能量资源,开拓一条资源开发和废弃物处置相结合的道路。

上一篇:反映财务会计的要素范文 下一篇:居民满意度调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