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范文

时间:2024-03-05 15:22:30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1

一、指导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总体目标,坚持畜牧业发展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重、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种养结合资源化、源头控制减量化、综合治理长效化措施落实,全力推进“生态”建设。

二、基本原则

源头控制,一场一策的原则。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严格环评审批,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管住新建的,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治理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管好原有的。结合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方案。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开展121沿线、东小河两侧、薄壳山核桃基地养殖业污染整治,根据畜禽种类、饲养规模、分布地域,分批次、分步骤推进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

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沼气利用为手段,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小区)与农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生产关系,通过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的方式,努力实现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循环利用。

政策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形式,对治理成效显著并实现长效管理的畜禽养殖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调动养殖经营主体自觉自愿治理的积极性。

三、总体目标

2014年6月20日前,全乡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畜禽粪污治理改造任务,实现达标排放。5月底前,121沿线范围内所有养殖场全部进行整改,东小河两侧所有养殖场关停并搬迁,实现零排放;其它区域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整改,实现达标排放。建立稳定的农田消纳机制,采取工程化和农牧结合等污染治理模式,发展标准化养殖、生态发酵床养殖,100%实现达标排放。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4年4月25日-2014年4月28日)

乡党委、政府召开全乡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工作,并与村(居、队)签订目标责任状。各村(居、队)落实全乡会议部署,细化工作安排,制定本乡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与辖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发放污染治理通知书,让广大养殖户充分了解畜禽粪污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二)集中治理阶段(2014年4月29日—6月10日)

大力推广雨污、粪尿、固液“三分离”技术,全面完成畜禽废渣储存设备和场所的配套建设改造;鼓励养殖场(户)配套建设相应的沼气池、三级沉淀池,进行沼气发电或有机肥生产;引导利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对粪污治理不达标的场(户),要指定方案、限期整改,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予以关停。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4年6月11日-6月20日)

乡政府组建验收组对全乡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发限期整改通知,并及时跟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到位。

五、技术措施

根据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规模、地理位置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整治。

(一)规模养殖场内要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和固液分离,并建立封闭的排污沟和污水分级处理沉淀池,使生产和生活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放,雨水经明沟净水道排放。

(二)使用工程化治污的规模养殖场(户),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或实行农牧结合,污水通过沼气池或其它工程处理做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并配套消纳的土地,实现沼液、沼渣全部还田、还林,实现“三沼”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户)要与种养单位签订沼液和沼渣使用协议书。

(三)使用农牧结合综合治污的规模养殖场要配有相应的畜禽粪污收集、运输设施设备,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防雨防渗粪便堆积发酵场和污水分级处理沉淀池,并定期清理堆积的粪便和污水,确保场区内清洁。同时规模养殖场(户)要与种养单位签订畜禽粪便使用协议书。

(四)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建立健全生产运行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资料。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政府成立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业、水利、国土、村建、财政等单位组成,办公室设在兽医站,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专项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兽医站要根据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场区布局拿出切实可行的畜禽粪污治理指导方案,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深入治污现场指导。各村(居、队)为辖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责任主体,具体负责治理方案的整体推进,与畜禽养殖企业签订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目标责任状,开展养殖面源污染危害和治理行动宣传,营造浓烈氛围。畜禽养殖经营主体必须履行应尽职责,强化搞好污染治理就是支持,新农村建设、不改造达标就必须关停的责任意识,主动对养殖场进行有效改造。

(三)实行疏堵结合。环境友好与生态养殖两者并不冲突,只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治污技术,就能更好地实现养殖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兽医站要积极引导和推进畜禽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改造,指导养殖场采用生态循环养殖适用技术,培育一批集约化、标准化、循环化的养殖企业。兽医站要切实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限制新建养殖场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已建养殖场的巡查监管,关停一批对环境危害严重又不能有效整改的养殖场。

(四)严格考核奖惩。在治理过程中,将由兽医站牵头成立督查考核组,对全乡各村(居、队)治污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考核验收,每次督查情况由兽医站印发通报。兽医站要按照治理的总体要求,细化工作分工,完善考核制度。各村(居、队)要切实负起治理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考核组开展辖区内规模养殖场考核验收工作,并认真组织开展自查。乡政府将加大治污投入,拿出专项资金,对整改到位并长效管理的畜禽养殖场和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工作推进及时的村(居、队)给予奖励。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2

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环境和谐的原则,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方针,确定2011年我区温瑞塘河畜牧业污染整治工作目标:即建立健全温瑞塘河清脏拆违、达标治理等畜牧业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2008—2010年省“811”畜牧业污染治理及温瑞塘河畜牧业污染整治的成果,确保不反弹;继续加大畜牧业污染整治力度,改善塘河环境。

根据各街道调查摸底上报情况,今年我区温瑞塘河畜牧业污染整治的主要任务是:关停搬迁温瑞塘河骨干河道沿岸50米内(包括50米)所有的畜禽养殖场(户),拆除栏舍、清理废墟;关停搬迁主要村级以上公路两旁及村庄城镇建成区附近的畜禽养殖场(户),拆除栏舍、清理废墟;整治禁养区以外的畜禽养殖场(户),对畜禽排泄物作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二、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6月中旬前)

各街道根据《市温瑞塘河流域家畜禁养区规划》和《市温瑞塘河流域家禽禁养区规划》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在切实掌握禁养区内整治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动员会、现场会、座谈会,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农民信箱等传媒,运用横幅、标语、宣传车、倡议书等宣传方式,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根据本工作方案,结合辖区畜牧业养殖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与清栏拆迁养殖场(户)签订整治协议书。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1年9月底前)

1.开展温瑞塘河骨干河道沿岸50米内(包括50米)、主要村级以上公路两旁及村庄城镇建成区附近的畜禽养殖场(户)集中整治。各街道按照前期调查确定清栏拆迁对象和计划任务,对责任区内列入本次整治的畜牧养殖场进行关停搬迁,拆除全部栏舍,并做好拆迁现场的垃圾清理和卫生消毒等工作。

2.巩固2008—2010年省“811”畜牧业污染治理及温瑞塘河畜牧业污染整治的成果。对禁养区以外的畜禽养殖场(户),根据《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项目验收考核办法》的要求,对畜禽排泄物作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1年10月)

各街道对温瑞塘河畜牧业污染整治工作进行自查,整理工作台账,形成书面总结,报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和区农林局(畜牧兽医局)。区农林局(畜牧兽医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采取以街道为单位整体申报,完成一个验收一个。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温瑞塘河畜牧业污染整治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负责制,街道主要行政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分别为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各街道要建立工作机构,制定整治方案,开展整治工作。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总协调和督查指导。区农林局(畜牧兽医局)负责方案设计和技术指导,协助当地做好清栏拆迁和禁养区养殖(场)户的治理工作。区发改、监察、财政、水利、环保、城管与执法、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畜牧业污染整治工作。

(二)注重堵疏结合。严格执行省、市畜牧业扶持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和农业“两区”建设规划,合理安排街道畜牧业用地,允许禁养区内拆迁养殖户在控养区内发展标准化、生态化畜牧业养殖,积极引导塘河流域的养殖户向适养区转移,由设施处理排泄物向农牧结合利用模式转移。凡是拆迁区域重新建设养殖场的,一经发现,当地街道、村组织人员立即拆除;对于畜禽养殖场搬拆迁后的原址,可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防止复养。同时,坚持边规范、边宣传、边引导,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通过典型案例、示范引路,鼓励群众参与支持整治工作。

(三)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温瑞塘河流域畜禽养殖场(户)登记备案制度,今后在该流域发展畜禽养殖业,实行建设、环保、防疫“三同时”管理。二是建立举报制度,区农林局、区环保局和各街道要公开举报电话,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要及时处理禁养区内新建养殖场和控养区养殖场污水直排问题。三是建立巡查制度,强化动态管理,坚决制止禁养区内新建养殖场。四是建立村级专题会议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对接、及时处理,确保在搬拆迁范围内不出现新建的养殖场。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3

关键词:小型畜牧养殖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畜牧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的集体过个人也越来越多。特别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在市场自动调节作用下,一些小型畜牧养殖户在竞争中相当规模养殖户体现了自身的不足,存在的一些问题自然的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必将很大程度地损失小型畜牧养殖户的利益。因此,通过多年畜牧养殖的经验,对小型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小型畜牧养殖发展现状

1.小型畜牧养殖生产成本普遍偏高

畜牧养殖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材料费,包括畜牧养殖中消耗的精饲料、粗饲料等各种饲料费以及孵化过程中的各项消耗、禽兽医药费等。

1.2人工费,包括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生产人员的工资、各项福利等。

1.3销售费用,主要指在销售过程中的摊销费、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对于规模型畜牧养殖户来说,去除以上正常的成本,企业会获得很好的效益。但对于小型畜牧养殖户来说,养殖成本会大大的增加。因为,规模企业所需的饲料多,批量购买相对便宜,小型畜牧养殖户就自身现状不可能大规模购买饲料,有些小型养殖户用粮食作物代替饲料喂养,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规模畜牧养殖户有专业的饲养人员进行成千上万头牲畜的饲养工作,相同时间,同样的劳动力,小型畜牧养殖户只能饲养几头牲畜,这在工作效率上肯定比不上规模畜牧养殖户。规模畜牧养殖户在销售产品时,直接与屠宰场等企业签订协议,去除了销售过程中的很多费用,小型畜牧养殖户由于规模小,去市场摊售,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劳动成本。

2.小型畜牧养殖户技术不够全面

对于小型畜牧养殖户来说,在选择畜禽品种时,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不能做到科学的选择。不了解各阶段畜禽所需的生活温度,对畜牧室所处的温度不专业,往往只简单的进行处理。饲料的配制不够科学,不清楚畜禽各生理阶段所需营养,导致畜禽生长缓慢甚至引发疾病。对幼仔的接生不够专业,幼畜禽的出生率不高。

3.小型畜牧养殖户防疫工作不到位

小型畜牧养殖场一般选址不够科学,场内布局规划不合理,缺乏对地势、风向、距离的考虑,排污通道、干净水通道交叉建立,很容易导致病菌传入,发生疫情。有的畜牧养殖场生产进出口没有消毒设施,有些畜禽栏由于通风不好,氨气浓度大而引起疫情。对于畜禽的排泄物,很多小型畜牧养殖户随意堆放,便利了细菌的传播。小型畜牧养殖户管理不能制度化,经常的邻居串门参观、进进出出也会引进病菌。近年来,各种畜禽疾病传播频繁,小型畜牧养殖户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科学的生产观念,往往只对畜禽接种疫苗。但病种的变异非常复杂,简单的接种疫苗有时并不能达到免疫能力。

二、小型畜牧养殖前景展望

1.加强合作,降低成本

传统的养殖观念在市场经济下已很难生存,小型畜牧养殖户必须改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用新的生产方式来降低生存成本。这就要小型畜牧养殖户之间加强合作,建议村集体建立养殖合作社,具体的合作方式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从进购饲料的途径上降低成本,一个村的所有养殖户可以合作对所需的各项饲料进行集体购置,再进行合理分配,降低材料成本。

1.2分工明确,多家畜牧养殖户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等工作可以合作雇用专人定期清理,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养殖规模,充分发挥人工效率。

1.3根据市场的需求,养殖户共同聘请养殖专家,共同探讨出适合经营的品种,进行集体销售,这不但降低销售费用,还将会提高销售的价格。

2.学习养殖技术,自力更生

小型畜牧养殖户虽没有能力雇用专业的饲养人员,但可以从自身做起。可以经常请教专业饲养人员相关知识,并选购畜牧养殖的书籍,学习相关的饲养技术。养殖项目、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确定后,畜牧养殖技术便成为养殖成败的关键,因此一个养殖村庄必须有一个养殖技术相当强的人员,带动村庄养殖业的发展。畜牧养殖者对场址的选择,优良品种的引进,科学的饲料营养学都要深入了解学习。养殖合作社可以集体聘请高级畜牧兽医师及有经验的畜牧兽医专家定期给职工培训,提高工人的养殖技术水平,把握市场行情,根据供求关系协调发展。对于简单的动物疾病,饲养员应学会自己动手,科学饲养,杜绝疾病蔓延。

3.完善畜牧养殖防疫条件

对于畜禽养殖的选址,建议聘请畜牧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不要因小失大。技术人员会科学的选择地形、地势、与通风的地方。科学的布局才能满足动物防疫的要求。另外,小型畜牧养殖户虽然经济能力不是特别强,但对于防疫设施的采购与安装是必要的,做好防疫措施,把病毒传播防患于未然。对粪便污水的处理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可以建立沼气池,利用粪便和污水产生沼气,制造有机肥料等综合利用,这又能防止随意堆放粪便产生的病害。小型畜牧养殖也应实施相对简单封闭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尽力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出,对于各种设备定期消毒。

另外,地方政府要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切实解决小型畜牧养殖防疫中存在的难题。完善重大病情防护措施,要有专项资金进行保障。

三、结语

目前,我国下大力气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了大量的补助措施,市场对畜禽肉类的需求也非常大,这就为小型畜牧养殖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小型畜牧养殖户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自身养殖的技术能力,做好防疫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庆康.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51-254.

[2]任浪,等.畜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3):29-31.

[3]刘贞德,等.发展农村畜牧养殖小区 提高农区养殖规模效益.贵州畜牧兽医,2005,29.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4

9月30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张耀华副县长所作的《关于全县规模健康养殖情况的报告》,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为满意。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养殖业的扶持力度,狠抓规模养殖项目建设,提供优质保障服务,使我县规模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养殖的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尤其是政府的引导扶持、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了全县规模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会议指出,我县规模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链条不长、现代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着我县规模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常委会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一、提高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抢占畜禽产品市场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养殖企业的品牌意识,制定扶持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规模养殖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品牌,力争在三至五年内推出一批质量好、信誉高、影响大的名牌畜禽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大力推进养殖产业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畜牧产业化这个主题,扶持和帮助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较强经济实力、良好市场前景的畜禽养殖企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向循环经济迈进,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三、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养殖服务体系。要积极组织和引导规模养殖企业组建产品营销集团,构建集约化销售体系,积极与主销区畜禽产品的龙头营销企业联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恶性竞争,维护畜禽养殖户的利益,保证市场有序竞争。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和培养畜禽疾病诊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在条件成熟时,组建畜牧医院,为全县畜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参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活动,在全市建设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水平的畜牧业设施生产基地、规模生产基地、特色生产基地和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提升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水平。

二、创建内容

(一)基本要求。参与创建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养殖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符合农业部规定的“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

(二)规模标准。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生猪存栏能繁母猪300头且年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5-10万只;肉禽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单栋饲养量不低于5000只;肉牛年出栏5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300只以上;肉兔年出栏2万只以上。

(三)重点内容。凡参与创建活动的畜禽养殖场,在项目实施年度内,必须新完成与之相对应养殖场中其中至少一项重点建设内容:

1、奶牛场:(1)乳成分自动测定、、妊娠、疫病数字化自动鉴定分析系统;(2)TMR全日粮混合饲喂系统、太阳能温水饮用系统;(3)挤奶厅或管道式挤奶系统;(4)场内视频监控系统、粪污沼气化或设施化处理系统。

2、养猪场:(1)自动投料与饮水系统;(2)自动采暖和湿帘降温系统、自动通风系统;(3)场内视频监控系统、粪污沼气化或设施化处理系统。

3、蛋鸡场:(1)鸡舍实行全封闭管理,建立自动投料与饮水及消毒系统、自动捡蛋系统、自动采暖和湿帘降温系统、自动通风与光照系统;(2)场内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粪污设施化处理系统、病死鸡设施化处理系统。

4、肉禽场:(1)禽舍实行全封闭管理,建立自动投料与饮水及消毒系统、自动采暖和湿帘降温系统、自动通风系统;(2)场内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粪污设施化处理系统、病死禽设施化处理系统。

5、肉牛场:(1)牛舍为半开放式、开放式或标准化棚圈;(2)TMR全日粮混合饲喂系统、太阳能温水饮用系统;(3)粪污沼气化或设施化处理系统。

6、肉羊场:(1)羊舍为有窗式、半开放式、开放式或标准化棚圈,有自动饮水器或独立饮水槽;(2)青贮设施设备、专用药浴消毒设施、粪污设施化处理系统。

7、肉兔场:(1)兔舍为有窗式、半开放式、开放式标准化棚圈,有专用饲槽和运动场补饲槽;(2)有保温及通风降温设施,有自动饮水器或独立饮水槽,有粪污设施化处理系统、病死兔设施化处理系统。

三、奖励补助

(一)奖励补助范围。凡市内符合条件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均可根据本方案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自愿申报参与创建活动,申请奖励补助。2008年以来已享受中央和地方财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奖励补助的养殖场,其新申报的建设内容与上次相同的,不再安排奖励补助。

(二)奖励补助标准。奶牛场每个40万元,全市补20个场;养猪场每个25万元,全市补15个场;蛋鸡和肉禽养殖场每个均为15万元,全市补13个场(蛋鸡4个、肉禽9个);肉牛养殖场每个30万元,全市补3个场;肉羊养殖场每个10万元,全市补2个场;肉兔养殖场每个10万元,全市补2个场。

(三)坚持公开择优的奖励原则。在有关媒体上公开奖励补助的政策、标准、范围,按农业部有关验收标准对参与创建活动的养殖场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顺序确定奖励补助名单,并予以公示。

三、申报程序

(一)组织申报。各区市畜牧兽医局按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要求,组织当地创建工作。要监督指导参与创建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确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创建重点内容,创建重点内容必须是新建项目。自愿申报参与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活动的养殖场填写“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申请表”(附件1),报区市畜牧兽医局备案。各区市汇总填写“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计划一览表”(附件2)于8月25日前报市局。

(二)审核初验。经建设、改造达到“五化”要求且新完成一项以上创建重点内容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向当地畜牧兽医、财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当地畜牧兽医、财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按照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创建评分验收标准”(附件4)进行现场初步验收。对创建重点内容未建或未完成的场不予验收。初步验收合格的场户填写“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竣工验收申报书”(附件3),一式三份,于11月15日前,由各区市畜牧兽医、财政主管部门连同验收报告一并报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市畜牧兽医局建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项目库。

(三)现场验收及结果公布。市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成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现场最终验收组,对最终验收合格并拟进行奖补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畜牧信息网”进行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当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扶持名单。对弄虚作假的养殖场,三年内不得申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组织、发动、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市畜牧兽医局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工作列入对各市区畜牧兽医局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资金使用监管,确保扶持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二)加强宣传培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各级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要加强扶持政策的宣传,做到项目实施公开、公正、公平。要加强培训,使项目建设单位尽快掌握标准化示范创建要求和标准化生产的有关技术规程、规定,加快标准化示范创建进程。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6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

畜禽放养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拟定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将其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规划中。

第六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第七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

(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二)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三)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四)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本办法颁布前已建成的、地处上述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场应限期搬迁或关闭。

第八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九条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第十条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条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本辖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索取资料,采集样品、监测分析。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

检查机关和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三条畜禽养殖场必须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畜禽养殖场应当保持环境整洁,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

第十四条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将畜禽废渣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方法进行综合利用。

用于直接还田利用的畜禽粪便,应当经处理达到规定的无害化标准,防止病菌传播。

第十五条禁止向水体倒畜禽废渣。

第十六条运输畜禽废渣,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遗撒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妥善处置贮运工具清洗废水。

第十七条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或排放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畜禽养殖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提出限期治理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被责令限期治理的畜禽养殖场应向做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限期治理计划,并定期报告实施情况。提交的限期治理计划中,应规定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其验收内容中应包括上述综合利用方案的落实情况。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储存的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

(二)向水体或其他环境倾倒、排放畜禽废渣和污水的。

违反本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本办法中的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参照上述标准作出规定。

地方法规或规章对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标准规定严于第一款确定的规模标准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本办法中的畜禽废渣,是指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及散落的毛羽等固体废物。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7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畜禽养殖场建设备案规范有序,区政府成立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自然资源分局、环保、农业、发改、水务、林业、建设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负责畜禽养殖场建设审核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宣传车及印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到各乡镇进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水环境整治等内容宣传,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把畜禽养殖设施用地申报的有关要求、备案流程和监督方式纳入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内容,宣传到村、组、农户,使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和企业知晓政策、知晓流程、知晓责任。

三、强化规划选址

渝水区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在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畜禽养殖设施用地科学合理选址,新(扩)建实行准入制,在“一江一河一渠”沿岸500米、主要水源地500米、村庄500米、主要公路500米以内及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等禁养区严禁新建畜禽养殖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不得新建),原有畜禽养殖场可以实行生态化标准改(扩)建。用地选址应利用荒山、其他草地、荒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因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控制在养殖用地总规模的5%以内,原则上不超过5亩,经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的大型规模化生猪养殖用地可适当扩大,但不得超过项目用地总规模的20%,原则上不超过20亩,涉及占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同样进行补划,确保“两区”数量不减少,产能不降低。设施农业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方案,同其他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一样,需要通过专家评审、随方案一起上交专家意见书至省规划院耕保科审核。

四、强化用地规模

1、畜禽养殖设施用地中用于养殖生产的生产设施用地,根据生产需要确定用地规模;相配套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总规模的10%以内,原则上不超过15亩。对畜禽养殖需采取集中处理的辅助设施用地,可按所服务项目用地总规模折算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所服务项目用地总规模的7%以内;生猪养殖相配套的设施用地可不受用地规模限制。

2、设施农业用地中的看护管理房原则上单层,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要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与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五、强化备案程序

畜禽养殖设施项目建设前,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环保、农业、发改、

水利、林业、建设(规划)七家对畜禽养殖用地新(扩)建进行现场踏勘审核,若符合选址要求,由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应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明确设施农业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设施类型和用途、使用年限、土地复垦要求及时限、土地交还和违约责任等事宜,年限不超过10年,再由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备案。设施农用地办理年限到期后应进行土地复垦或继期备案,若到期后不进行继期备案的按技术单位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费遵循“土地复垦义务人所有,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管、银行专户储存专款使用”原则,明确复垦费用使用按复垦方案规定的开支范围进行支出,做到专款专用并单独核算,资金拨付要按进度拨付;若使用期满需续办用地备案手续的,在期满前一个月提出续办申请并办理相关备案手续。

六、强化监督指导

乡镇政府应每月末汇总备案情况,将本月设施农业用地备案信息及相关备案审批等材料汇交至区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情况经我局和区农业农村局审查后对已建成的畜禽养殖用地(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需在三年之内建成)现场拍照上传设施农业用地监管信息系统并在线上报省自然资源厅。乡镇国土中心所和农业农村办联系乡镇综合执法部门加强设施农业实施跟踪和执法巡查,监督设施农用地情况,确保农地农用。对擅自将设施农业用地改为非农建设的,按违法用地查处,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将会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如发现违反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政策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新余市自然资源局渝水分局

畜禽养殖项目建议书篇8

今年我县的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南牛北羊川沿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全国有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和“全省肉牛养殖大县”为目标,全力发展肉牛产业、放养鸡产业和生猪产业,努力提高全县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设施畜牧业发展水平,着力培养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县畜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72.5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万吨,养殖企业达到26个,养殖小区达到2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4691户,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690元。截止目前,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63.04万头只,同比增长5.5%;其中,牛饲养量达到11.57万头(出栏2.12万头),羊饲养量达到22.07万只(出栏7.46万只),猪饲养量达到30.02万头(出栏16.85万头),禽饲养量达到403.1万只(出栏285.7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6%、14.8%、12.2%和3.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4万吨、1950吨和523吨,同比分别增长11.7%、16.7%和1.7%。

一、畜牧兽医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一是新争取项目取得较大突破。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的有关产业扶持政策,向发改、财政、扶贫、科技等部门申报项目21项;截止目前,批复下达我县的畜牧工程项目共有8项,总投资82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17.5万元,完成项目争取540万元任务的151%。二是在建、新建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共实施秸秆养畜示范建设、生猪标准化建设、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等畜牧项目17个,总投资213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27.5万元。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和资金的投入,我县畜牧产业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三是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今年,已从兰州市引进良种牛羊饲养场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万元,招商引资手续齐全,已到位资金900万元,全面完成了8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目前正在与香港太富集团洽谈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计划投资3.7亿元,如该项目能够顺利签约,将填补我县生猪屠宰加工的空白,有效提高我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我县生猪养殖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设施畜牧业工作

从年初开始,我们通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就今年设施畜牧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讨论,下发了《设施畜牧业建设方案》。在3月17日组织召开了全县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签订了《设施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书》,设施畜牧业各项工作建设进展顺利。

一是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畜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地点,确定了田家河乡韦家河、北寨马莲、新寨姚集、柳林、康家山、大安杜家铺和秦祁铜钱等18个村庭园式规模养殖专业村,为每个专业村选派了1名专业技术强、素质好的技术骨干具体负责指导技术培训、规模养殖、圈舍改建和良种引进等工作。完成牧草种植5.4万亩(其中:多年生2万亩,一年生3.4万亩),完成任务5万亩的108%;改建圈舍5860户7117间,占任务7000间的101.7%;通过加强部门协作,整合能源沼气和整村推进项目资源,实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发放统一设计的标准化暖棚圈舍修建图纸10000多份,共举培训班95期,培训人员10440人次以上;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5户,占任务900户的100.6%,全县各类规模养殖户已达到4691户。二是狠抓了基础母畜扩群工作。依托产业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资金,全县共引进基础母牛1101头,占任务1000头的110.1%;完成肉牛自繁2208头,占任务头的110.4%;引进基础母羊2023只,占任务只的101.2%;完成肉羊自繁7580只,占任务7000只的108.3%。三是狠抓了秸秆青贮氨化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养殖户新购置大中型铡草机23台,全县铡草机、粉碎机已累计达到8509台。动员指导养殖户新建青贮氨化池145个1.18万立方米,完成任务1万立方米的118%;新投放青贮氨化袋5800条1.3万立方米;已完成氨化2.01万吨,玉米秸秆青贮8.01万吨,共计完成青贮氨化10.02万吨,完成市级青贮氨化3万吨任务的334%。四是狠抓了规模养殖工作。为了加快养殖小区、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等各项工作建设进度,我局结合畜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从年初开始,提前谋划,确定了7个市级规模养殖小区和8个市级规模养殖企业,市上下达我县的养殖小区、养殖企业建设任务均为5个;目前,按照市级建设标准,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37万元,建成养殖小区7个、养殖企业8个;种植优质牧草5.4万亩,完成任务5万亩的108%;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5户,完成任务900户的101%。五是狠抓了品种改良工作。新建成冻配改良点1个,改造提升会川、新寨等冻配点5个;全县黄牛冻配改良点达到21个、羊改点达到71个、猪改点达到47个。已购进冻精细管1.6万支、液氮1850立升,完成授配母牛1.028万头,占市级任务8000头的128.5%;完成肉羊改良2.04万只,占任务2万只的102%。

(三)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工作

一是为了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抓好抓实,我局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力量组织成立了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开发办公室。二是按照养殖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规模 放养和散养相结合的要求,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及时邀请省上资质单位对黄香沟牧区5个10万只以上的规模放养点从小区布局、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并按照规划完成了建设任务。三是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对负责的30个规模放养点均进行了落实。同时,为了有效降低养殖户的饲养风险,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开展了订单养殖签订工作,已签订养殖订单合同55万只,截至目前,全县禽饲养量达到395.4万只。

(四)畜牧品牌打造工作

一是在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定西市无公害畜产品----放养虫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定西南山放养虫草鸡标准》的基础上,《定西南山放养虫草肉标准》又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有望年内颁布。二是在“秀峰”牌畜禽产品商标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的同时,今年315质量安全日甘肃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对“秀峰”牌虫草鸡“甘肃名牌产品”证书进行了颁证;以上两项工作填补了我县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空白。三是渭源南山放养虫草鸡产地和产品获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认证”后,南山放养鸡土鸡蛋又获得“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基地被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甘肃省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四是将南山放养虫草鸡和放养虫草鸡土鸡蛋包装产品申报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产品。五是将跟踪完成渭源黄香沟鸡、渭源南山放养土鸡蛋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

(五)争取全省肉牛养殖大县工作

一是及时组织畜牧系统全体职工协同乡镇干部对各乡镇养牛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已完成16个乡镇的数据调查统计工作,编制完成了《渭源县争取全省肉牛养殖大县材料汇编》。二是通过与省市相关部门衔接,市畜牧兽医局、市统计局对我县牛的饲养量、存栏量进行了确认,并将我县肉牛养殖基本数据向省统计局以定市统[]16号文件向省统计局进行了上报;省统计局已经对我县的8个乡镇11个普查小区的肉牛养殖数据进行了抽查核实。近期,我们通过与市畜牧局衔接,于11月1日向省农牧厅又上报了[]198号《关于将渭源县列入全省肉牛养殖大县的请示》,目前正在衔接中。

(六)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是完成了动物实验室的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农业部《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甘肃省动物疫控中心代表农业部对我县兽医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考核评审,并顺利达标,使我县兽医实验室成为甘肃省第六个通过农业部考核验收的县级兽医实验室,标志着我县取得了承担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和检测等技术资格。对我县今后搞好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根据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意见,我们以重大动物疫病全覆盖免疫为重点,以规模养殖场(户)、养殖专业村和交通沿线区域为重点,以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了动物疫病在我县的发生。全年共免疫牲畜口蹄疫38.33万头(只)次,其中免疫猪口蹄疫18.4万头次,免疫牛口蹄疫6.58万头次,免疫羊口蹄疫13.35万只次;免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18.4万头次,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125万只次,免疫猪瘟18.4万头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均达到100%。全年免疫鸡新城疫112.58万只次,免疫率97.9%,另外免疫猪肺疫15.21万头次,免疫猪丹毒15.21万头次,免疫羊痘12.49万只次,免疫注射羊四联12.52万只次,免疫牛出败6.32万头次,免疫率均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春季集中免疫工作代表全市通过了省级验收,代表甘肃省通过了农业部验收。秋季集中免疫工作刚刚结束,等待省市组织的验收。三是完成了养殖业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根据上级的安排,在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今年上半年落实能繁母猪保险户2685户、能繁母猪2717头,补贴农户保险费13万元。下半年落实能繁母猪财政直补农户3214户、能繁母猪4580头,直补农户财政资金45.8万元。

(七)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部署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局制定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结合部门工作职责,扎实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及时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监督所所长为副组长、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采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的集贸市场、餐饮业、肉类销售摊点、屠宰场、超市、集体食堂、规模养殖场(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了监管对象档案。二是加强了《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畜禽及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报检制度、异地调运畜禽申报制度、不合格畜产品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和 规章制度的宣传,提高了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使畜产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营造一个关注畜产品安全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加大了对集贸市场、饭馆、肉类销售摊点、超市、集体食堂、蔬菜经营店(兼营冻鸡肉)等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无有效检疫证明、无免疫标识、应免而未免畜禽上市交易,坚决杜绝无检疫证章、无检疫标识的畜禽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严厉打击逃避检疫和贩卖病死畜禽肉品的行为。四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及奶牛养殖户的监管,特别对他们的饲养环境、防疫条件、无害化处理设施、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用料。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补免工作,提高畜群免疫保护水平,降低疫情发生风险。

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共检查肉品经营市场2家(次),活畜交易市场2家(次),各种肉类销售经营门店(摊点)56家(次),超市2家(次),饭馆68家(次),学校集体食堂12家,规模养殖户7家,出动检查人员60人(次),出动车辆10辆(次)。共检查牛羊肉1.6吨,猪肉12.3吨,鸡肉0.4吨,检出病害肉26公斤,进行收缴和无害化处理;发放餐饮业肉品购销登记台帐60本,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办理简易违法案件2起,与3户畜禽贩运户补签了《畜禽贩运监管责任书》,与6家兽药饲料经营户补签了《兽药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补签《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40份。今年共与监管对象签订责任书210份,承诺书210份。

(八)渔业生产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今年上半年共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60人,提高了水产技术人员的自身业务水平。二是建成游钓池塘10亩,配备餐厅、娱乐休闲场所600平方米。三是引进各类鱼种50万尾,其中鲤鱼种15万尾,鲢鱼种10万尾,草鱼种20万尾,鲫鱼种5万尾,经过各养鱼户的精心培育,鱼种长势良好,平均成活率80%以上,平均尾种50克,为渔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落实情况

一是确定了草原承包面积。及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编制了《渭源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已完成草原承包面积81.28万亩,其中:落实草原承包到农户面积64.31万亩,黄香沟牧场承包面积16.97万亩。二是完成了基本草原划定。划定基本草原面积81.03万亩,其中:人工草地面积30.5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50.48万亩。三是完成了禁牧区域划定和草畜平衡计划。划定禁牧区域46万亩,核定草畜平衡面积35.28万亩,载畜量35758个羊单位,超载77232个羊单位。目前,省上已下达我县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325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的畜草产业虽然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

产业投入不足,缺乏大项目的带动支撑

养殖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强。

产业链条短,内部环节松散,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整体效益差。

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低,监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在建的养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同时没有用于发展集约化养殖企业的贮备土地,制约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业发展步伐。

下半年工作打算

立足优势抓谋划

我县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共有天然草原81.28万亩,人工草地16万亩,全县年可推广青贮氨化饲草在10万吨以上;相对丰富的饲草和劳动力资源,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结合我县地理环境优势,提出了“南牛北羊川猪鸡,全县发展放养鸡”的总体发展思路,制定了《渭源县设施畜牧业发展规划》、《渭源县—2015年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和《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发展五年规划》。确立了打造“全国有名的绿色肉生产基地”的目标。计划在全县建成10万只以上的南山放养虫草鸡养殖小区5个、1万只以上的规模放养点50个;新建养殖企业8个,新建养殖小区7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900户;引进基础母牛1000头、基础母羊只,建设30m3以上青贮氨化池200眼,完成青贮氨化10万吨;完善和新建牛冻配改良点6个,完成肉牛改良1万头,肉羊改良2万只,改建圈舍7000间;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

多方筹资抓投入

一是发动群众“投资”。充分发挥广大养殖户的主体作用,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有养殖意愿的农户、特别是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发展畜牧养殖业。二是整合项目“筹资”。结合畜草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38个,其中有条件争取的项目达到12个以上。并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加强衔接,从农牧、扶贫、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全年项目下达资金达到540万元以上。今年的畜牧建设项目有渭源县黄香沟牧区清源渭宝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项目10个,总投资67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2万元,对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抓好督促检查,对建设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不予拨付资金,确保将国家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效益。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全面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和畜牧特色品牌优势,争取、引进一批畜牧工程重点项目,切实解决设施畜牧业建设“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不断增加设施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四是以奖代补“融资”。对县上安排300万元用于设施农牧业的补贴,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放养点、基础母畜扩群、养殖企业、小区、青贮氨化池建设等进行补贴,充分激励、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全县设施畜牧业建设步伐。

改良品种抓效益

在继续完善县级冻配改良站的基础上,把基层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和品种改良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项目配套和财政补贴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黄牛冻配改良点、羊改点和猪改点的建设进度;继续对重点村社、养殖场和龙头企业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常年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形成县、乡、村和重点养殖企业三级良种冻配和技术服务网络,使全县牛、羊、猪、鸡改良点覆盖面达到80%以上。

加强配套抓服务

一是狠抓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推广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高蛋白饲用玉米为主的优质牧草品种,全面夯实并完成剩余的1.8万亩优质牧草种植任务(其中多年生牧草0.2万亩、当年生1.6万亩)。二是狠抓饲草转化利用。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切实加大青贮氨化饲料推广应用力度,建成青贮氨化池200眼,购置青贮氨化袋3.8万条,全面完成10万吨的青贮氨化饲料任务。三是狠抓标准化圈舍改造。按照“科学、简易、实用”和“生态、循环、清洁”的原则,把沼气建设与标准化圈舍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广“良舍”实用技术,全面完成标准化暖棚圈舍建设任务。四是狠抓技术培训服务。为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就良种引进、标准化圈舍修建、饲草料调制、防疫保健、科学饲养管理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五是狠抓动物防疫。县财政每年投入15万元的动物防疫经费,并为217个村级防疫人员每年解决了360元的工作报酬,稳定了动物防疫队伍,为动物防 疫工作奠定了基础。下半年,计划举办3期动物疫病预防及动物疫情处置应急演练,有效提高我县动物防疫应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保障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健全机制抓保障

上一篇: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范文 下一篇:工程监管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