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环境范文

时间:2024-02-18 10:15:12

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篇1

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 有余,不及根本。家庭环境不仅不同于学校而且不同于其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不同于宏观环境社会经济 政治及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不同于中观环境社区和中间环境社会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 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具基础性)。这主要是学校德育对象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 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儿童及 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我们感(We-feeling)”等。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 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德育也成为学校德 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这将成为儿童在学校系 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幼教年龄上不断前趋,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 家庭环境的座标。而且由于儿童在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限制,学校德育的阶段性实施决定了学校不能不顾年 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而家庭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儿童的德育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 所不包的。在儿童各种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家庭道德遭遇的这种全面性往往不自觉地正好满 足了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需求。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 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是既非社区、社会,也非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深刻性取决于家庭作为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的许多特征。首先是 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的接触频度高,具聚合性。社区、社会、学校中的人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往往是非 直接关系的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甚至被视为异已的外群(out-group),即使是在学校中关系较为 直接、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因师生关系的发散性特征,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 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既易于 家庭教育德育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又有益于子女对家庭德育影响的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其次是 家庭环境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高。家庭影响中的德育自觉成份随社会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而增加,但与专门 的学校德育相比较,家庭影响仍具有较显著的隐蔽特征、间接特征。在家庭中由于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 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由于子女与家长的接触频度高、具情 感上的亲密性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作用。首属群体的特征决定 了家庭环境的高频、隐蔽、亲切诸特征,从而奠定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德育影响的深刻性。

再次,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互补性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同社区一样,家庭亦是一定文 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 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 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往往重一般理论,而家庭环境 重具体应用的分工。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 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中国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其“教”的内容主要属德育性质。除内 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 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充往往更具主 动性和自觉性。

2.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

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只是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独立价值,而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具体作用尚需 进一步分类说明。家庭环境依据主观可控性成份的多少可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

客观环境指难以人为调节的环境因素。如家庭的经济、结构、家长职业及文化程度等。有人对国外社会处 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作出总结,认为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特点首先是经济上的贫穷。由于经济处境不利导致了居 住拥挤、住房紧张、无适当的医疗照顾、发病率高、营养不良、家庭生活不稳定、环境不卫生、较多地接触有 毒物质、麻醉品的使用率高、少年过失及城市犯罪等[①]。笔者认为,家庭经济上的不利处境大致可以导致 的后果有:(1)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必需的家庭生态质量;(2)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及成就;( 3)在心理层面上影响儿童的自信心、自主意识及抱负水平等。罗杰斯曾分析过美国青少年在抱负水平上的阶 级差别:“下层阶级的青少年只有在可以见到直接好处的情况下才肯努力学习,中等阶级的青年为以后才能实 现的目标而奋斗,认为报酬在将来才能得到。对于下层阶级的青年来说,遥远的将来的报偿显得太渺茫,不能 给他们提供动力”。[②]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可以满足其子女正常地接受教 育从事学习的一般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家庭在经济收入上的相对平均,家庭经济状况这一因素对教育所发生的 实际差异影响并不显著”。[③]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家庭经济环境的特征。但是随着我国市 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增大,家庭经济对家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态、学业及心理的影响会有增强的趋势 。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同时根据我国实际及发展进行家庭经济环境及其对德育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是有必要 的。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经济只是家庭环境的成份之一,家庭环境又只是制约学校德育及青少年道德社 会化巨系统中的若干因子之一,学校德育对象的许多方面又并不全受家庭及其经济条件的制约,故家庭经济与 青少年品德发展间并无一对一的线型关系。同时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即使是

在研究中普遍认为影响较大的抱负 水平一项上也不乏“少年孤贫而志存高远”的例子。所以即使有统计学上的大体结论,也不可将家庭经济对学 校德育的某些影响作绝对化的理解。关于家庭结构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和离异、单亲家庭对儿童 社会化的影响上。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有人认为由于独生子女社会网络缺少天然关系, 会有自我认定等方面的困难。由于过多的呵护,独生子女任性、依赖性强、合群性差等,这种人格特征势必影 响学校德育,产生一定的德育上的困难。也有学者认为,虽然独生子女的社会网络天然关系缺损,但其“社会 ”性人际关系就比非独生子女多,因而网络规模大小及其他特征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独生子女作为个人早年 社会化的经历的特殊性亦会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尤其在中国,独生子女在社会上将变为常态,其特殊性更显日 趋消失。故“出生顺序以及独生与非独生经历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是无足轻重的因素,没有什么理论研究的价 值,也没有个人行为的影响……”[④]但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政策之下,独生子女作为普遍现象和特定个 体都具独立和重要的研究价值。独特的家庭结构必将从两个途径影响学校德育:一是不管积极还是消极评价, 独生子女作为学校德育对象肯定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特点,学校德育须研究和注意相关研究成果,因材施教; 二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倒金字塔”型已使独生子女的家长队伍增大,家长对学校德育的关注增强。学校德 育应引为变革和提高的重要契机,求得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关于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社 会化的负面影响,中外研究者都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⑤]美国的休格和麦克德莫特等人的调查发现,离 异家庭儿童在个性上往往表现为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易激怒,孤独,悲伤,易闯祸甚至自杀等。调查发 现,美国违法犯罪青少年中30%~60%来自离异家庭。陈会昌等人(1990年)调查了教师对儿童同伴 关系的评定及原因,结果显示,根据教师的评定,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远比完全家庭儿童差。被同学接纳 程度高和较高的完全家庭儿童占64.6%,离异家庭儿童只有26.4%;而被接纳程度较低和低的人群中 前者只占3.3%,后者高达22.6%!对儿童同伴关系好的原因分析,完全家庭儿童更多的是由于学习好 、善交际、待人热情,离异家庭儿童则只有“被同学们同情”一项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对同伴关系差的原因 分析中“孤僻、冷漠”“有怪毛病和不良行为(如偷东西、骂人打人等)”两项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单亲家庭 有的是因为离异也有的是由于自然原因(死亡等)造成,对于非离异的单亲家庭儿童,有关研究证明有两种情 况:一是由于家庭缺损缺乏关怀而导致心理损伤,出现与前述离异家庭儿童相似的特征;二是因家庭不幸而强 化了儿童的自尊心和自立意识,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品德发展反而比一般完全家庭儿童更为成熟和优秀。总的 说来,对于离异家庭儿童,学校德育除了正常程序之外必须增加有针对性的救治程序。近年我国城乡尤其是大 城市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德育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对策研究亟待深入。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有一定 相关性。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往往从事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职业,而文化程度较低者较多为“蓝领”。研究证 明,前者在提供学习的物质条件、学业及品德指导上优于后者,对于子女的期望值、文化素质及行为规范的影 响上也高于后者。前者在德育影响上较多地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后者则取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 教养态度的比例较高。家长文化及职业上的优势同子女的良好的品德个性之间只存在可能性联系,但这种可能 性又是客观的,因此家庭对学校德育的作用显然包括上述“可能性”的家长因素。

主观环境指可人为调控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长的期望水平等。家庭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 父母与子女间人际接触的频率高、聚合性强。但接触频度高、聚合性强并不等于“凝聚力”强。如果家庭环境 中人际关系不融洽,这种高频率、强聚合的人际交往反而会起负面的德育效果。“过度关心”导致青少年逆反 心理甚至离家出走等。因此家庭气氛实际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独特德育价值发挥的关键之一。家庭气氛主要从 两方面影响德育对象:一是从心理层而上,二是从家长的影响力上。不良的家庭气氛易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 良人格特征(如暴躁、抑郁、倾向等),也易导至离心力增强,从而使家长正面的德育信息不能为子女 有效吸收。此外,不良的家庭气氛还会伤及家长对子女及学校德育关注的积极性,家庭因此会成为对学校德育 产生负效应的环境因素。家庭气氛的不同取决于家庭人际关系运作的方式,即家长的教育态度或方式。研究证 明民主型教育方式较易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产生良好的德育影响。我国学者丁瑜等人[⑥]证实了在“和睦 ”“平常”“紧张”三种不同的家庭气氛条件下学生品德有明显的差异(见附表):

(附图 {图})

万云英等人[⑦]的研究则证明了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长较注意:1.寓教于日常言谈,2.赏罚分明, 公正合理,3.择机而教,遇物而诲,4.平等待人,尊重孩子意见。这一方式使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 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恒有性等品质上获显著优势(P<0.01)。

家长的期望也是家庭气氛的构成要素之一。家长期望值的高低及期望构成均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家长对 子女的期望值与子女的学业成就包括德育课程的学习成就呈正相关。这已为实验所反复证明。但是期望值的高 低是因人而异的,必须保持在一定区间以内。在我国,独生子女日趋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已有过高倾向 ,且这一倾向还在强化。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学生以重压,而且也因其不能实现而带来父母、子女双 方积极性的损伤,极易产生德育的负效应。此外由于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影响,家长的期望构成 上目前国内外尤其我国现阶段存在一个危险的倾向,那就是重子女的智育、体育、美育成就,而对学生的品德 发展漠不关心,出现了“许多人花钱买智育、体育、美育,就是没有人花钱买德育”的现象。由于学生社会化 的构成不能仅限于智、体、美几方面或一方面,且这几方面的灵魂与动力建设都仰赖于德育,所以如果家长的 期望结构未实现合理配置,不仅学校德育而且全部教育大厦都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在期望值及其构成 上都加以调控,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成长的家庭气氛。

活动环境指家庭父代与子代间的道德活动方式所构成的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及其学校德育的影响。我国有学 者研究过家庭德育的代间情境,认为家庭德育代间情境主要有三种:传承性情境、建构性情境、调控性情境[ ⑧]。这一研究颇有见地,但将调控性情境与传承性、建构性情境并列是不合适的。无论传承性情境还是建构 性情境都不可能是单纯的认知而无行为的调控。

笔者认为,借鉴代间情境的上述研究,根据人类文化史及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可将家庭的道德活动环 境分为三类:传承性环境、建构性环境和超越性环境。所谓传承性环境指父—子代间在家庭德育活动模式上遵 循父子授受模式。父代将合乎其道德准则的观念体系加以选择,然后通过自觉的教导或榜样、暗示作用等灌输 或传递给子代,并在子代行为上加以权威型调控。这种道德认知和行为上的父—子代间活动模式的特征是父代 对子代的绝对权威性和方向上 的“父代子代”单向流通(见附图)。这一活动模式以社会道德规范的相对稳 定为前提,故在简单文化的社会(如中国古代)中较为常见。在今天的家庭德育方式中东方国家仍有相当比例 的家庭属于这一类型。此外,有研究论证,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这一模式仍有一定合理性。建构性的活动 环境是指父代—子代间以互动方式共同建构子代的道德体系的活动模式。父代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或自觉教育的 形式引导、促成子代不断从“小我”而“大我”从“大我”而“小我”地形成归纳、演绎的道德心理结构。也 可设置一定实践情境让活动本身或通过“移情”让子代获得规范化社会化的道德行为心理结构。这一模式即家 庭德育上的“民主协商型”。故认知和行为调控的模式为“父代子代”,代间平等和双向勾通,已属家庭德 育的“现代”模式。所谓超越性模式指子代通过家庭道德遭遇了解家庭及社会在道德体系上的矛盾性进而在父 代影响下主动超越现有道德规范的模式。其活动类型有二,一是发现矛盾到自主解决矛盾,二是解决矛盾之后 的道德结论与现存观念的(父代为代表)进一步冲突。现代社会所谓“代沟”现象以及在此前提下发生的以子 代为中心的家庭代间运转模式好属于超越性活动环境。超越模式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双向的,但以子代为主体的 活动控制方式(见附图)。与建构性环境不同的是超越性环境包含更多的面向未来的创造与超越成份,是M· 米德所称谓的前示型文化特征的产物。不同类别的活动环境对道德学习个体即学校德育对象的影响在于提供了 最初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文化与接受模式,同时在其学校德育影响年限内不断提供环境上的对于学校德育内容( 同质)的强化或(异质)弱化。最重要的是儿童在家庭中最初铸成的道德认知、判断的操作模式、行为方式将 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及效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我国,亟需建立家庭德育活动的建构性和超越 性环境。

Ⅰ 传承性家庭活动模式 Ⅱ 建构性家庭活动模式 Ⅲ 超越性家庭活动模式

父代 父—子 父代

子代 代—代 子代

以上分析研究了家庭作为学校德育外环境对学校德育及其对象的影响。虽然家庭环境的具体作用的正负评 价众说纷芸,尽管这一环境作用的机制尚需精细研究,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重要与特殊,德育理论工作者对于 这一环境的深入研究则是责无傍贷的。

作者系南京师大教育系博士生

注释:

①姜学清《国外对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第3期第49页。

②〔美〕罗杰斯《文化与青少年》,《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第46页。

③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501页。

④〔美〕黄刚《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及社会意义》《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2期第103页。

⑤有关资料均参考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一文,见《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 年第3期第173-176页。

⑥同③,第507页

⑦《优差生学习行为模式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第3期。

家庭德育环境篇2

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有余,不及根本。家庭环境不仅不同于学校而且不同于其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不同于宏观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及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不同于中观环境社区和中间环境社会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具基础性)。这主要是学校德育对象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我们感(We-feeling)”等。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德育也成为学校德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这将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幼教年龄上不断前趋,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家庭环境的座标。而且由于儿童在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限制,学校德育的阶段性实施决定了学校不能不顾年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而家庭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儿童的德育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所不包的。在儿童各种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家庭道德遭遇的这种全面性往往不自觉地正好满足了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需求。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是既非社区、社会,也非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深刻性取决于家庭作为首属群体(primarygroup)的许多特征。首先是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的接触频度高,具聚合性。社区、社会、学校中的人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往往是非直接关系的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甚至被视为异已的外群(out-group),即使是在学校中关系较为直接、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因师生关系的发散性特征,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既易于家庭教育德育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又有益于子女对家庭德育影响的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其次是家庭环境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高。家庭影响中的德育自觉成份随社会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而增加,但与专门的学校德育相比较,家庭影响仍具有较显著的隐蔽特征、间接特征。在家庭中由于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由于子女与家长的接触频度高、具情感上的亲密性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作用。首属群体的特征决定了家庭环境的高频、隐蔽、亲切诸特征,从而奠定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德育影响的深刻性。

再次,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互补性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同社区一样,家庭亦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往往重一般理论,而家庭环境重具体应用的分工。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中国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其“教”的内容主要属德育性质。除内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充往往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

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只是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独立价值,而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具体作用尚需进一步分类说明。家庭环境依据主观可控性成份的多少可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

客观环境指难以人为调节的环境因素。如家庭的经济、结构、家长职业及文化程度等。有人对国外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作出总结,认为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特点首先是经济上的贫穷。由于经济处境不利导致了居住拥挤、住房紧张、无适当的医疗照顾、发病率高、营养不良、家庭生活不稳定、环境不卫生、较多地接触有毒物质、麻醉品的使用率高、少年过失及城市犯罪等[①]。笔者认为,家庭经济上的不利处境大致可以导致的后果有:(1)影响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必需的家庭生态质量;(2)影响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及成就;(3)在心理层面上影响儿童的自信心、自主意识及抱负水平等。罗杰斯曾分析过美国青少年在抱负水平上的阶级差别:“下层阶级的青少年只有在可以见到直接好处的情况下才肯努力学习,中等阶级的青年为以后才能实现的目标而奋斗,认为报酬在将来才能得到。对于下层阶级的青年来说,遥远的将来的报偿显得太渺茫,不能给他们提供动力”。[②]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都可以满足其子女正常地接受教育从事学习的一般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家庭在经济收入上的相对平均,家庭经济状况这一因素对教育所发生的实际差异影响并不显著”。[③]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家庭经济环境的特征。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的增大,家庭经济对家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态、学业及心理的影响会有增强的趋势。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同时根据我国实际及发展进行家庭经济环境及其对德育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是有必要的。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经济只是家庭环境的成份之一,家庭环境又只是制约学校德育及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巨系统中的若干因子之一,学校德育对象的许多方面又并不全受家庭及其经济条件的制约,故家庭经济与青少年品德发展间并无一对一的线型关系。同时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即使是在研究中普遍认为影响较大的抱负水平一项上也不乏“少年孤贫而志存高远”的例子。所以即使有统计学上的大体结论,也不可将家庭经济对学校德育的某些影响作绝对化的理解。关于家庭结构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独生子女和离异、单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上。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有人认为由于独生子女社会网络缺少天然关系,会有自我认定等方面的困难。由于过多的呵护,独生子女任性、依赖性强、合群性差等,这种人格特征势必影响学校德育,产生一定的德育上的困难。也有学者认为,虽然独生子女的社会网络天然关系缺损,但其“社会”性人际关系就比非独生子女多,因而网络规模大小及其他特征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独生子女作为个人早年社会化的经历的特殊性亦会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尤其在中国,独生子女在社会上将变为常态,其特殊性更显日趋消失。故“出生顺序以及独生与非独生经历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是无足轻重的因素,没有什么理论研究的价值,也没有个人行为的影响……”[④]但笔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政策之下,独生子女作为普遍现象和特定个体都具独立和重要的研究价值。独特的家庭结构必将从两个途径影响学校德育:一是不管积极还是消极评价,独生子女作为学校德育对象肯定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特点,学校德育须研究和注意相关研究成果,因材施教;二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倒金字塔”型已使独生子女的家长队伍增大,家长对学校德育的关注增强。学校德育应引为变革和提高的重要契机,求得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关于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中外研究者都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⑤]美国的休格和麦克德莫特等人的调查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在个性上往往表现为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易激怒,孤独,悲伤,易闯祸甚至自杀等。调查发现,美国违法犯罪青少年中30%~60%来自离异家庭。陈会昌等人(1990年)调查了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的评定及原因,结果显示,根据教师的评定,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远比完全家庭儿童差。被同学接纳程度高和较高的完全家庭儿童占64.6%,离异家庭儿童只有26.4%;而被接纳程度较低和低的人群中前者只占3.3%,后者高达22.6%!对儿童同伴关系好的原因分析,完全家庭儿童更多的是由于学习好、善交际、待人热情,离异家庭儿童则只有“被同学们同情”一项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对同伴关系差的原因分析中“孤僻、冷漠”“有怪毛病和不良行为(如偷东西、骂人打人等)”两项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单亲家庭有的是因为离异也有的是由于自然原因(死亡等)造成,对于非离异的单亲家庭儿童,有关研究证明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家庭缺损缺乏关怀而导致心理损伤,出现与前述离异家庭儿童相似的特征;二是因家庭不幸而强化了儿童的自尊心和自立意识,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品德发展反而比一般完全家庭儿童更为成熟和优秀。总的说来,对于离异家庭儿童,学校德育除了正常程序之外必须增加有针对性的救治程序。近年我国城乡尤其是大城市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德育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对策研究亟待深入。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往往从事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职业,而文化程度较低者较多为“蓝领”。研究证明,前者在提供学习的物质条件、学业及品德指导上优于后者,对于子女的期望值、文化素质及行为规范的影响上也高于后者。前者在德育影响上较多地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后者则取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态度的比例较高。家长文化及职业上的优势同子女的良好的品德个性之间只存在可能性联系,但这种可能性又是客观的,因此家庭对学校德育的作用显然包括上述“可能性”的家长因素。

主观环境指可人为调控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气氛和家长的期望水平等。家庭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父母与子女间人际接触的频率高、聚合性强。但接触频度高、聚合性强并不等于“凝聚力”强。如果家庭环境中人际关系不融洽,这种高频率、强聚合的人际交往反而会起负面的德育效果。“过度关心”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甚至离家出走等。因此家庭气氛实际上是家庭人际关系的独特德育价值发挥的关键之一。家庭气氛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德育对象:一是从心理层而上,二是从家长的影响力上。不良的家庭气氛易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良人格特征(如暴躁、抑郁、倾向等),也易导至离心力增强,从而使家长正面的德育信息不能为子女有效吸收。此外,不良的家庭气氛还会伤及家长对子女及学校德育关注的积极性,家庭因此会成为对学校德育产生负效应的环境因素。家庭气氛的不同取决于家庭人际关系运作的方式,即家长的教育态度或方式。研究证明民主型教育方式较易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产生良好的德育影响。我国学者丁瑜等人[⑥]证实了在“和睦”“平常”“紧张”三种不同的家庭气氛条件下学生品德有明显的差异(见附表):

(附图{图})

万云英等人[⑦]的研究则证明了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长较注意:1.寓教于日常言谈,2.赏罚分明,公正合理,3.择机而教,遇物而诲,4.平等待人,尊重孩子意见。这一方式使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恒有性等品质上获显著优势(P<0.01)。

家长的期望也是家庭气氛的构成要素之一。家长期望值的高低及期望构成均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与子女的学业成就包括德育课程的学习成就呈正相关。这已为实验所反复证明。但是期望值的高低是因人而异的,必须保持在一定区间以内。在我国,独生子女日趋普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已有过高倾向,且这一倾向还在强化。过高的期望值不仅从心理上给学生以重压,而且也因其不能实现而带来父母、子女双方积极性的损伤,极易产生德育的负效应。此外由于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影响,家长的期望构成上目前国内外尤其我国现阶段存在一个危险的倾向,那就是重子女的智育、体育、美育成就,而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漠不关心,出现了“许多人花钱买智育、体育、美育,就是没有人花钱买德育”的现象。由于学生社会化的构成不能仅限于智、体、美几方面或一方面,且这几方面的灵魂与动力建设都仰赖于德育,所以如果家长的期望结构未实现合理配置,不仅学校德育而且全部教育大厦都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家长必须在期望值及其构成上都加以调控,才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成长的家庭气氛。

活动环境指家庭父代与子代间的道德活动方式所构成的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及其学校德育的影响。我国有学者研究过家庭德育的代间情境,认为家庭德育代间情境主要有三种:传承性情境、建构性情境、调控性情境[⑧]。这一研究颇有见地,但将调控性情境与传承性、建构性情境并列是不合适的。无论传承性情境还是建构性情境都不可能是单纯的认知而无行为的调控。

笔者认为,借鉴代间情境的上述研究,根据人类文化史及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可将家庭的道德活动环境分为三类:传承性环境、建构性环境和超越性环境。所谓传承性环境指父—子代间在家庭德育活动模式上遵循父子授受模式。父代将合乎其道德准则的观念体系加以选择,然后通过自觉的教导或榜样、暗示作用等灌输或传递给子代,并在子代行为上加以权威型调控。这种道德认知和行为上的父—子代间活动模式的特征是父代对子代的绝对权威性和方向上的“父代子代”单向流通(见附图)。这一活动模式以社会道德规范的相对稳定为前提,故在简单文化的社会(如中国古代)中较为常见。在今天的家庭德育方式中东方国家仍有相当比例的家庭属于这一类型。此外,有研究论证,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这一模式仍有一定合理性。建构性的活动环境是指父代—子代间以互动方式共同建构子代的道德体系的活动模式。父代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或自觉教育的形式引导、促成子代不断从“小我”而“大我”从“大我”而“小我”地形成归纳、演绎的道德心理结构。也可设置一定实践情境让活动本身或通过“移情”让子代获得规范化社会化的道德行为心理结构。这一模式即家庭德育上的“民主协商型”。故认知和行为调控的模式为“父代子代”,代间平等和双向勾通,已属家庭德育的“现代”模式。所谓超越性模式指子代通过家庭道德遭遇了解家庭及社会在道德体系上的矛盾性进而在父代影响下主动超越现有道德规范的模式。其活动类型有二,一是发现矛盾到自主解决矛盾,二是解决矛盾之后的道德结论与现存观念的(父代为代表)进一步冲突。现代社会所谓“代沟”现象以及在此前提下发生的以子代为中心的家庭代间运转模式好属于超越性活动环境。超越模式在认知和行为上是双向的,但以子代为主体的活动控制方式(见附图)。与建构性环境不同的是超越性环境包含更多的面向未来的创造与超越成份,是M·米德所称谓的前示型文化特征的产物。不同类别的活动环境对道德学习个体即学校德育对象的影响在于提供了最初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文化与接受模式,同时在其学校德育影响年限内不断提供环境上的对于学校德育内容(同质)的强化或(异质)弱化。最重要的是儿童在家庭中最初铸成的道德认知、判断的操作模式、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内容、方式及效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在我国,亟需建立家庭德育活动的建构性和超越性环境。

Ⅰ传承性家庭活动模式Ⅱ建构性家庭活动模式Ⅲ超越性家庭活动模式

父代父—子父代

子代代—代子代

以上分析研究了家庭作为学校德育外环境对学校德育及其对象的影响。虽然家庭环境的具体作用的正负评价众说纷芸,尽管这一环境作用的机制尚需精细研究,但是由于家庭环境的重要与特殊,德育理论工作者对于这一环境的深入研究则是责无傍贷的。

作者系南京师大教育系博士生

注释:

①姜学清《国外对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第3期第49页。

②〔美〕罗杰斯《文化与青少年》,《青年研究》1991年第4期第46页。

③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501页。

④〔美〕黄刚《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及社会意义》《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2期第103页。

⑤有关资料均参考陈会昌等《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一文,见《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第3期第173-176页。

⑥同③,第507页

⑦《优差生学习行为模式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第3期。

家庭德育环境篇3

 

关键词:互惠;价值观;道德培养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德育工作被置于突出地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如果要使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形成一种合力.共同致力于儿童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具体工作的具体做法。要使道德教育始终要体现其价值性,就必须在具体环节上注重互惠原则的作用。互惠原则保证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以社会接受的方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使个人受益,双方受益。它表明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同等权利的适当范围内,与人交往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的权利,需要或责任与义务。其价值体现在儿童道德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一儿童的道德养成

儿童在学龄前期的道德培养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上学后主要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但学校、家庭、社环境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交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儿童的道德培养和发展。

1.家庭道德环境

家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最大限度地给予儿童感情上的依托。这种物质条件和精神依赖为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和依恋感。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模式.这些先导性的认知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并形成最初的认知。家庭道德的培养无论是作为先导性的基础作用还是作为物质情感上的依托,都不是社会、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这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家庭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较系统、规范,从大处着眼.礼节性强,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有家庭德育重具体应用,学校德育重一般理论之说,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2.学校道德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把价值观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育整合在一起,从而有机会参与到有意义的道德和社会教育中。学校德育主要是学校根据德育大纲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是文化的系统和文化传播者,因此,学校要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角色,即,主动、自觉地将社会文化影响源转化为德育影响的中间人和建设者,教会学生鉴别、选择.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先进的社会文明做出正确的评判、解释等。学校也是先进道德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或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既可以对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也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产生积极引导。同时,学校作为媒介,要主动地将个体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中最能动的力量和其他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营造学校德育的良好环境。

3.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形成的影响不仅通过环境本身的直接辐射来实现,它同时形成了学枝德育的环境。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家庭等对德育的影响很深刻。在校外,社会环境无论是整个社会文化、社会风气或是家庭氛围.都对德育的效果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在校内。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同样对德育效果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社会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参与。实践证明.政府行为的作用对德育社会环境的调控和改造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社会、家庭、学校本是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要使其德育影响在方向上趋同,力量上整合.就必须有粘合机制存在.而粘合机制无非是在舆论导向上发展其德育自觉整合的内驱力和机制上的连接,以形成其运作形式。要实现这两点,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只能依靠政府力量。

二、互惠的价值意义

互惠是儿童早期道德养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定位。互惠原则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以社会认可的方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使个人受益,双方受益,或者主要是使他人受益的行为准则,即.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同等权利的适当范围内与人交往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的权利、需要或责任与义务。本文所讨论的互惠是体现为公平,相互尊重,利益均等的正向价值。

1.公平价值

家庭德育环境篇4

关键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因素;现状;途径

G641

一、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特征

家庭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家庭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物质和经济条件、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其教育理念和态度等的总和。

(一)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其中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组成因素对教育对象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家庭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是指家庭的构成人员,即有姻缘、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家庭成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和接受者,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父母在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父母既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思想政治品德会产生巨大影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重要的地方,在家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这突出强调了父母在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突出作用。

(2)家长的教育理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直接组成因素。柏拉图认为教育理念是对教育事物的一种选择和观点,它是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确信无疑的判断和看法,具有坚定性,而且对其它的认识和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同家庭中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在许多工人农民家庭、中产家庭和暴发户的家长中,文化水平比较低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他们看待问题缺乏全面长远的视角,常常把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通过各种渠道,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子女,对子女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同的,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成长成才。

(3)家庭的经济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一般来说,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由父母自身素质、从事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三部分组成。首先,家长自身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处世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其次,父母从事的职业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民主独立,注重培养子女的民主独立意识,而经商或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则倾向于对孩子采取“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硬式教育,缺乏沟通理解。最后,家庭经济条件对子女的文化素质、阅历及气质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子女在思想道德、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相对会比经济基础一般的家庭子女有更好的环境发展。因此,父母应尽量为子女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家庭微观环境的特点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生活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基础性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并且时刻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及长辈不仅教会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而且还会在成长过程中教会子女为人处世的方法。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会对以后子女相关方面的形成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子女在这种基础上,不断的学习,改进,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因此,家庭成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2)潜移默化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景中,人们往往是通过直接地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在家庭的生活中,家长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家庭观、人生观以及相应的情感表达,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在子女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子女受父母等长辈的影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模仿、认同,进而形成一定的观点、态度、人格与行为习惯。基于这种潜移默化性,家庭子女早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社会化与家庭的环境紧密相联。

(3)差异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对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存在差异性。家庭的经济基础、家庭成员的态度,信仰以及态度等都会直接会间接地影响子女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具有差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y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而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成员彼此之间的日常交流的方法对彼此产生影响。因此,要重视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每个家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成员进行教育,以便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

(4)发展性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会伴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下,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代社会倡导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那么,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内容就应该紧跟国家的路线方针号召而有所调整。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及其他长辈就应该对子女进行爱国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使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发展性,还体现在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教育载体等多方面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丰富完善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

(5)不可替代性

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其成员的影响具有独特性,是其它环境所不能比拟的。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家庭是其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最具有稳定性;家庭对其成员的影响也是比较全面的,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每个方面,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相应的实践,学校、社会等其它环境对个体的教育都局限于相应的范围内,具有局限性和阶段性。

二、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家庭微观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期望,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家长就比较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名次,忽视子女的道德素质教育,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方面差点都不重要,比如思想道德,人生观等方面。同时,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旦子女与自己的观点、行为要求不统一甚至是反抗时,父母首先想到的是暴利,而不是双方平心静气的商量,这种不重视子女和尊重子女人格品质的教育方式,会对子女心理等方面产生阴影,使子女的性格孤僻,心理抑郁等不健康问题出现。

现在中国社会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其子女百依百顺,几乎是有求必应,尽管子女的很多要求有时是无理的,这种父母对子女过分的宠爱,会有助于子女形成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不良道德思想,这既不利于个体自我的良好发展,也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危害。

(二)家庭成员价值观的歪曲

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而家庭又是每个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环境,所以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非常重要。家长作为子女的启蒙者,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子女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社会中父母受到各方面的不良影响,思想观念发生了质变,崇尚拜金主义,人性冷淡,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父母的这些变化会对子女的思想道德等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子女会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地受到影响,进而形成或改变与之相似的思想,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有所体现,最后,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随之受到破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大环境也会受到打击。

(三)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轻视

谈起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首先会想到学校和社会。由于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的影响力也比较大,而家庭这一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常常被轻视。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问题频繁发生,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家庭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最近新闻频繁报道高三学生承受不了巨大的学习压力而跳楼的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内容的片面化等问题。

三、优化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

(一)提高父母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在每个家庭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家庭其它成员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视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首先,必须提高父母的素质,加大对父母科学文化,民主教育方式理念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民主的处事方式,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能够与子女积极交流沟通,听取子女好的建议,对子女的教育应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而不是所谓的“棍棒”教育,重视子女的想法对家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才会和谐,成员才有可能形成全面正确的道德,才会提高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和建设。

(二)多样式、多路径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性格的工厂”,要多途径、多样式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首先,可以向学校教育学习,借鉴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其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广泛交流学习借鉴,父母从中获取经验,不断改善教育观念。最后,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三)实现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者对于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教育内容方面,家庭可以借鉴学校以及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方法,不嗤晟谱陨恚学校和社会也应及时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不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全方位地对每个个体进行教育,比如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要保持一致,统一战线,使教育对象受到全面统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人民出版社 2006;294-321

[3]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9-94.

[4]彭庆红.《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J] 探索 2000;56-59

[5]贺幸平.《论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48-52

家庭德育环境篇5

关键词:新形势;中学生;德育建设;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育环境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他们思想品德的养成存在一个模仿别人的过程,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各种各样感官发展较快,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但是对于问题的分析还没有形成自主判断能力,这一时期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德育建设有促进作用,家长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从而对孩子的教育尽职尽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德育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家长重分数轻素质教育,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样的教育理念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现代教育有多种教育方式,以下几种典型的教育方式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专制教育,很多家长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子女过于苛刻、专制,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子女,不仅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他们的自主性受到压迫,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溺爱教育,现代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里的一切,父母将他们看做掌上明珠,过度的关怀导致孩子的能力欠缺,一些孩子从小享受,不知道奉献,从而形成自私心理;放任教育,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较少,认为只要物质上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忽略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极为不利。

(三)教育观念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很多家庭教育中,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的价值观、是非观就是次要的。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家庭中无需注重这些问题,这种教育观念造成德育教育误区,最终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等方面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二、优化家庭教育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德育教育需要有好的环境作为支撑,学生德育建设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因此,需要不断优化家庭环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当中,使他们的思想品德觉悟得以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中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首要环境。不同的家庭环境对于中学生德育建设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为此,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选择,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对孩子不正确的思维加以引导,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父母相处融洽,很好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家长的期望是家庭环境构成的一部分,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往往会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因为不能实现父母的愿望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负效应。所以,家长必须在对子女的期望值上加以控制,根据子女的实际状况合理调整期望值,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采用民主开放型的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采取民主开放型的教育方式,寓教于日常言谈中,平等地对待孩子,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稳定性及聪慧性等各种优秀品质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父母不应该过分溺爱孩子,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学会爱人,学会付出,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爱集体、爱他人的良好品德。父母要把孩子的权力还给他们,让他们适当做做家务,让孩子懂得家庭成员既有享受的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劳动让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劳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样他们才能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应该交于他们做,让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关爱,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这对他们德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使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建设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家长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把握德育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子女尊重和理解,子女犯错误时,不应该采用棍棒解决,应该给他们多讲道理,让他们明辨是非,从而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父母应该给予子女认可,不要一味用成绩衡量对错,衡量子女的能力,应该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这对于他们人格成长和健全有很大的帮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教会子女学会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学会帮助他人、理解他人,这对促进子女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人的发展主要受三方面教育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其他两个教育无法取代的内容。现代教学中,学生主要表现为自觉性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改善家庭教育方式,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加强对子女的教育,从而为中学生德育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作者:陈博 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侯淑芳.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商情,2013(32):279.

[2]杨艳,王芳蓉.和谐的中学生德育建设呼唤良好的家庭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1(18):276.

[3]刘新权.中学生德育对策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2):113-114.

家庭德育环境篇6

一、环境因素及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因素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

社会环境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成年人(尤其是党政部门领导人)的榜样作用等构成。社会环境对中学德育有着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社会呈上升趋势。学校的青少年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他们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总是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完全排除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控制它,抵制其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诸多的传统道德理论开始逐步丧失其权威性,旧的道德理论体系开始逐步转型,而新的道德体系尚处在发育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接受还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而且不善于做出选择,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兼而取之的现象,反映到学生身上便是对部分问题认识的混乱,以及对这种模糊的混乱思想的传播,使整个学生群体的思想表现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性。这无疑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作风、家长作风、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构成。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父母)与受教育者(子女)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关系和供养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具有情感互动优势,因而更容易产生“教育共振”效应。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美国心理学家佩克(R.Peck)、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曾采用测验法、评定法与谈话法对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作风关系甚为密切。

父母的态度、家庭的作风是影响青少年态度和品德的重要因素。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被家庭教育者普遍认识和接受。目前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增大,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过度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对子女的了解研究;过度的感情投入,忽视了对子女爱而勿溺、严而有格的家庭教育方式;过高的目标期望,忽视了对子女的榜样示范教育。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庭因素的积极优势和效应不但未得以充分发挥,而且不少家庭最终陷入了子女教育的误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成造成的认识混乱,往往又通过家庭反射到了子女身上,使他们过早地对一些不能够理解的社会伦理思想形成定格。一旦发生错误定格,将会给今后的学校德育增加更大的负担。

学校环境主要由教风、班风、校风和学生校内外交往关系等构成。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实施全程控制的因素,唯学校环境是可以被控制和操纵的。优秀的中学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总是把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做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并借助良好的学校环境去教育个体。当然要发挥学校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其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生自身的交往与活动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活动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道德观念开始总是具体的,这就决定了其行为的单一。随着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增多,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道德观念不仅在数量上会增多,而且会逐渐形成抽象性的道德观。所以以一定原则和目的开展的持续性学校群体活动,最终将成为学生道德观形成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学生的群体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动力。群体的凝聚力、规范力都会对个体发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基本德育手段,发挥群体活动的积极作用,利用群体活动所产生的群体动力实现德育对学校环境的控制与操纵,尽力避免出现过分强调学习而忽视群体活动,或者在群体活动时缺少自愿的原则,没有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兴趣来进行,使学生的心理能量不能得以正确宣泄。无法形成正确的群体凝聚力;而中学生心理的闭锁往往造成与学校德育背道而驰的逆反心理。

中学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方面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地发挥着作用。如果片面强调或忽视某一因素的作用,都会造成整个德育工作的失衡。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要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因素的控制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一种过程和行为。由于受教育者在时间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稳定的周期性,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德育的对象是可以控制的。同时学校德育在任务、目标、原则、方法上也同样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决定了整个中学德育过程是可以控制的。

所谓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是控制论的灵魂。学校德育工作要实现对德育过程的控制,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灵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施加的各种教育和影响,实质上都是外部环境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发出的信息,学生在接受这些影响(信息)后,总会在行为上、思想上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又是以学生主体身份向教育者发出的反馈信息。教育者在接受这些信息后,必须认真对待,积极研究、调整德育的相应内容和方法,然后再以主体身份向学生反馈出以指导和引导为原则的信息。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过程,使教育者可以逐步掌握一个群体的德育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教育者在对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教育者在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后,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方法和内容,适时地将指导性的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反馈出的某些不良信息及时得到引导,避免此类信息在学生群体中传播扩大。

(二)激励性原则。教育者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在这种指导信息下行为思想有所改正时,教育者要及时采取表扬、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结果及后果后,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及时改正,并激发起上进心。当其他学生看到这种行为效果后,心理上自然产生“造型模仿”作用,从而可以实现整个群体的“替代强化”。

(三)开放性原则。中学德育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受较为稳定的思想教育。但随着学生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渗透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者要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这个狭小环境中是不可能的,强制封闭只能引发学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因此,逐步扩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范围与深度,锻炼其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社会学习心理,是教育者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就是心理学当中所说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反复性原则。中学生的心理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各种外部环境因索的不断刺激,某些不良信息可能反复作用于学生德育过程,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经常性地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作出应答反应。对此,教育者在获得反馈信息后,要针对这些不良环境信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反复的强化刺激;通过反复的强化刺激,使学生学会辨别周围环境。

(五)导禁结合的原则。整个德育控制过程中,教育者应坚持以疏导为主的教育原则。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心理的闭锁性,这就决定了过度的禁止只能导致学生的对立,而教育者开明、民主的作风则较容易与学生产生交流,消除心理的对立情绪,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在坚持以疏导为主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禁堵的作用,适时地要运用一定的制度、纪律等强制措施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格品质。

(六)学校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充分考虑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因素。目前形势下社会、家庭的影响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大为增强,但这种影响基本上都是自发的、无组织的,没有严密性与科学性,对学生传递的信息又是良莠混杂,因而不可能把社会、家庭环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教育者只有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将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有机地结合到学校环境的作用中,才能真正把握德育工作的主流,避免各种因素的相互干扰和抵消,取得最佳德育效果。

家庭德育环境篇7

【关键词】农村德育;道德滑坡;家庭教育;留守儿童

“德育”一词在工具书中的解释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由此来看,德育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教育,是让受教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目前来看,学校是实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承担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更不可忽视影响孩子性格品质形成最具推动力的因素――家庭与环境的因素,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时期家庭教育被长期忽视或无暇顾及的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使农村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农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对于城市文化流传几乎毫无鉴别的全盘吸收,使得原本淳朴单一的农村传统思想道德文化变得复杂而滋生瘤毒,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少年必将受着农村文化畸形发展的影响。同时,受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农民家长传统道德教育观念淡薄,对于经济利益和家庭高收于的片面追求,使得他们忽视或者无暇顾及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把对孩子的爱转化成金钱或物质投注在孩子的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上帝,对他们惟命是从。对孩子过于溺爱与放纵,使他们从小就没能在一个良好思想道德教育氛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同时,许多农村家长也忽视了自身素质对孩子的影响,不重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从小习成。这是造成农村青少年道德严重滑坡的根源,也是农村德育之学校德育难以起根本作用的主要原因。

其次,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的转移,留守儿童始终是农村德育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父母为了赚钱,背井离乡,留下孩子、老人在家,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老人们无力管教,而家长们却用钱与物质取代了对孩子的爱与教育,满足他们不断膨胀的私欲,养成他们不劳而获的惰性,也让他们随波逐流,很快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可见,在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农村德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因此,在当今农村经济与文化畸形发展、主导价值观削弱而家庭教育缺失、误导或不重视的背景之下,农村德育的实施本身显得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此外,农村中小学校德育训诫化的德育常规教育模式也使得本已危机四伏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无法深入人心,不见成效。

要扭转当今农村德育实施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改变农村学校德育孤立无援的处境,探寻农村德育实施的出路,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显得非常紧迫。

首先,国家在注重搞活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农村文化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社会主导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警惕城市媚俗文化对农村文化的袭击,清除低迷文化毒瘤,使主导价值观和价值评判标准深入人心,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生长环境。

在家庭教育缺失、观念淡薄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严重,这势必会加大城乡经济文化差距,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因此,国家应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同时唤醒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例如可以在当地开设免费讲堂、学校专设家庭教育培训班等途径,使那些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孩子和忽视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家长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孩子,明白使自己的孩子在“成才”之前先“成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懂得“想要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得做这样的人”,以此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很好的衔接,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培养氛围。

学校则更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对于学生正确的教育与关注,共同促进孩子的人格塑造、品德培养。

家庭德育环境篇8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合力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引言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因此,未成年人的发展关系到国运。因此,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为促进我国未成年人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被忽视。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是保证个体正常发展的基础。思想道德作为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在未成年人心理、身体发育尚未完成的时候,加强对其思想道德的正确引领,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所背负的学习压力在增加,家长往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注重他们思想道德与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步、健康的发展。

2.道德教育系统不健全。当前在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矛盾突出。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素材不足、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性较低等问题大有存在。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父母由于忙于工作等原因,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更是存在着较大的缺失。社会上重视不够、未形成合力,缺人管,教育网络得不到健全。导致未成年人在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道德教育的实施原则和规律,影响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效果。

3.社会环境需全面提升。在互联网、各种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影响之下,社会文化和人们的观念有了新的变化。未成年人由于其客观不成熟,使得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思想道德事情面前,有时难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成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家庭,父母要善于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要通过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来保障未成年人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产业化的影响,很多未成年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工作,这就造成了一些儿童在爷爷奶奶等亲人的照顾下生活和学习。老年人受到思想认识和对孩子的疼爱的影响,往往在教育未成年留守儿童的时候,过多的通过爱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而对于使用严厉的教育手段往往比较少。这种疼爱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未成年儿童的成长约束,使得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过于宽松。另外,一些父母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

5.学校教育存在不足。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的过程中,是其关键期,但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等影响,一些教师更多的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选取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未成年人对思想道德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也影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这些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1.树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针。社会要把培养具备良好道德水平的未成年人作为目标。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增强人们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并通过社区、学校、家庭作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以切实的措施提升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共性,从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2.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在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科学的实施方法,来保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在家里面父母要提高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在学校,要设置专门的思想道德课程,举办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在社会,要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环境、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

3.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德性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教庭教育力量的整合。创造有利条件,让家长主动参与教育;办好指导机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有效合作等等。

4.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是整合道德教育力量的核心。中小学校应当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5.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基础。如何构建适合青少年发展的社会道德体系,营造崇尚道德的氛围,加强爱国主义、助人为乐精神、健康发展理念的建设,成为社会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相关的职能部门,不断的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以健全的法律政策,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来为未成年人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

6.提升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要有效地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建设,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未成年人的道德修养。在学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学习雷锋等道德实践活动,来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认识和实践水平。在家庭中,家长要不断的教育孩子做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好孩子,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来带动孩子的道德成长,引导孩子的道德认识。社会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客观环境,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需要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义务,来提升社会环境的道德高度,以社会美德来引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在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来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效果,为未成年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志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实施[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2).

[2]郭婵英,马玉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8(30).

[3]张艳敏.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9(10).

上一篇:线下推广计划范文 下一篇:线下推广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