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08 16:16:28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 内控制度;管理制度;融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37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63- 02

在执行内控制度时,部分企业把内控制度与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人为隔离开来,分别运行控制,形成了两套控制管理程序和方法,甚至出现两者相互矛盾的情况,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不利于企业统一规范管理。因此,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内控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兼顾两者的目标、程序和方法,使内控制度成为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实现两者的融合统一,形成规范经营管理的强大合力。

1 内控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内涵比较

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管理合规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实施内部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弊及不法行为,有利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 内控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区别

2.1 适用范围不同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一切管理规定、流程、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职能分工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上级制度规定的总称,是对企业所有经营行为和社会责任的普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分上下层次,也分专业类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一个中等规模的石化企业,光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就有8 300多个,内容超过百万字,可见规章制度涵盖的范围和幅度非常庞大,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软环境。而内控制度适用的范围相对较小,一般限于大中型企业。初始的内控制度主要是控制与会计信息关联的一些业务流程,现在范围在生产、安全、人力资源方向发展,但与企业管理制度控制管理的范围比,内控的范围仅是其中与业务流程相关的一部分,范围相对较小。

2.2 侧重面不同

内控制度的概念是企业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对企业相关制度提出的特殊要求,侧重点在于与财务会计管理相关的管理要求。而企业管理制度是为了生产经营发展需要而逐步健全完善起来的,不仅限于财务管理,也包括生产、销售、安全等各条块制度,并涵盖企业不同管理级次的制度、办法和规程等,调控的范围是整个企业纵横交织的全局经营行为。

3 内控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3.1 内控制度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企业管理制度

失去了企业基本制度,内控制度就成了无源之水,或者需要完善更庞大的制度体系才能达到控制要求。内控制度的关键控制点都是依据某项企业管理制度,每一项内控制度的业务流程均附有所依据的制度目录。内控制度是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制度再造,是按照业务流程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串联,对重要职责权限进行汇总。

3.2 内控制度对执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如果内部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很好执行,或者内部人员串通作弊、蓄意营私舞弊,将会导致内控制度失去应有的效能。

4 如何使内控制度融合于企业管理制度

4.1 选择高风险领域强化制度建设

企业的经营风险来源于市场、决策、经营、控制和法律环境等方面。企业应通过各类风险评估,选择风险较高、发生概率大的流程和环节,重点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防范风险发生。

4.2 提高内控制度与企业管理制度修订工作针对性

在企业修订管理制度时,应借鉴内控制度的严谨性、程序性、系统性优点,对于运行程序性制度,参照内控流程格式进行修订。笔者公司在修订管理制度时,参照内控制度,按照统一格式,制定各经济业务流程矩阵,使企业管理制度与内控制度在形式和要求上趋于一致。对于非程序性配套制度,制定各类制度的标准格式模板,统一制度名称规范、内容规范、格式条文规范等,使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矩阵、适用的法规依据3部分相互配合,组成制度体系,达到企业制度建设规范化的目的。

在修订企业管理制度过程中,还要积极吸取内控制度强化风险控制、经济业务与事项的信息沟通、检查评价、岗位分离与权限控制等好的做法,使企业管理制度完全适应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需要,完全满足内控制度的5项目标和其他管理要求,保证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完整、目标明确、执行有力、控制有效、检查有度、考核到位。

在修订内控制度时,要充分依据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规定,既要避免与企业管理制度冲突,又要避免增加实施和控制成本。

5 结 论

强化内控制度是近年来世界性经营风险加大、社会诚信危机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内,强调内控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内控制度毕竟只是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内控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制度体系,难免会增加制度执行的重叠、冲突与协调成本,这与执行内控制度的成本效益等5项原则不相吻合。通过优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吸收内控制度的管理优点,完全可以满足内控5项控制目标的需要。因此,在修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内控制度融合于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去,集中企业制度管理部门的精力,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是防范日益增大的生产经营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J].河北企业,2010(1).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企业管理

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完成,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而科学制定并实施的有效控制手段,同时也是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及控制的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完善,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及目标

(一)何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目前还缺乏权威的,统一的表述方式。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界定如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指的是企业为了能够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完整与安全,发现、纠正、防止舞弊及错误所实施和制定的政策制度。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四是保证遵循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法规,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上的不足

从多数大型酒水批发连锁企业来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由此也导致了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批手续时,基本上全部是监督内部职工的条款,在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明显不足。层层审批,不但没有提高管理效率,相反给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相互推卸与职责提供了机会。

(二)内部组织架构设计不合理

对大型酒水连锁企业而言,加强内部管理依赖于科学的内部组织构架设计。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多数大型酒水连锁企业要么片面地严格执行制度,降低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要么就是坚持一切以“销售”为中心,其他内控制度如同虚设,导致管理失控。这种在业务流程方面的不规范,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高度的风险。

(三)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低下

就大型酒水批发连锁企业而言,高效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降低经营成本,是其发展和竞争优势所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的连锁企业是各负其责,自主营销,有的甚至出现企业内部价格不一,造成不良竞争的现象。这种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使企业是去了自身发展优势,降低了资金利用率,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

(四)考核奖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励机制不够健全[2]。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其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其考核激励机制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一个好的计划,还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和制度去保障它的执行。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就考核奖励机制方面还难以有效执行,阻碍了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

三、加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经营管理理念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必然首先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加以明确。因此,这要求经营管理者具备战略眼光,构建有权力制衡的、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机构;另一方面,应将企业生产效益与内部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才能为内部控制管理的实现提供前提条件。

(二)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加强绩效考核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离不开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起约束机制,加大约束强度,提高约束效果,是企业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将连锁企业下属单位的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对各下属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一项,通过加强绩效考核来增强其对内部制度执行重视,提高企业总部制度执行力。

(三)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控制环境是其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将直接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提高员工控制觉悟,规范其自身行为的重要因素,反过来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应从本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建立内部监督和风险防控机构

从连锁企业组织结构特点来看,要提高内部控制效果,就需要具备完整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因此,应充分结合酒水批发业务特点,明确组织内部各层次内部监督的具体职能,各司其职,从而构建其符合企业需要的内部监督体系。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当然,在当前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通过风险防控机构,提高企业对内外各种风险的识别、分析、判断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也是企业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动力。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明确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完善内控评审监督机制,实现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瑜,王凡林.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框架解读[J].会计师.2007(11)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法

在运营管理中,公路施工企业要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深化各方面构建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功能作用,深化财务预算、核算以及资金管理等环节,全过程动态控制开展的经济活动,实现内部资金快速运转,高效应用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顺利提高运营与盈利能力,在合理化内部控制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一)规范会计处理程序及政策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是公路施工企业实现高层次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条件以及根本性保障。我国要提高对公路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重视程度,要结合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具体情况,深化在这方面制定的政策、条例等,包括规范已制定的会计处理程序,为公路施工企业优化内部财务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深层次优化。在此过程中,我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科学分析公路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问题,以书面文件形式客观呈现具体化会计处理程序以及相关的政策,优化财务记录、财务计量等环节,便于公路施工企业各层次财务人员更好地了解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内部控制程序,进行一系列规范化操作,确保会计记录、财务报告等信息数据更加精准。在此基础上,我国需要在规范会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相关事项规定,比如,财务凭证资金签署、会计记录编制,要细化制定的政策,记账原则、科目设置等,包括关键性经济事项披露方面的具体规定,比如,关联交易、后期事项,确保公路施工企业运营发展中开展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更加规范化。

(二)完善账表设置制度

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强调账表设置制度科学完善,确保财务预算表、决算表等编制合理化。公路施工企业要科学分析并解决账表设置制度漏洞问题,根据新时期账表设置具体要求,科学深化账表设置制度内容,规范化设置总账、明细账并明确各自应用方法,明确会计凭证内容、格式以及具体化审核要求等,包括会计报表类型、财务指标体系等,确保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账表设置方面有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完善内部稽核制度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注重内部稽核制度优化完善,将事前审核、事后复核工作落到实处。公路施工企业要在完善内部稽核制度的基础上对相关岗位工作人员提出合理化要求,记账之前需要根据具体规定,科学审核对应的经济业务事项,将重心放在财务收入、支出两个方面,做好事前审核工作。在此基础上,公路施工企业也要强调事后审核,要求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记账之后要科学开展审核工作,全方位有效审核经济业务事项,确保作用到实际中的会计凭证以及账表数据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以此,在内部稽核制度作用下,原始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是对各阶段财务收入以及支出的真实写照。

(四)完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根据财务管理具体情况,优化完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明确和会计紧密相连的一系列内容,比如,财务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职责,规范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各环节,加大对材料采购、资金应用等各方面的内控力度,防止运营发展中出现财务收支不平衡现象,确保公路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将各方面支出的成本降到最低,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

二、公路企业财务收入与支出控制的编制分析

(一)资金管理的控制

在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提高财务收入与支出控制程度,要在合理编制的基础上高效管理、应用内部资金,对应收账款进行规范化控制,实时将财务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增加财务收入。在此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注重资金管理方面控制制度完善,全方面有效动态管理内部资金,随时深入分析并把握各方面资金应用以及管理现状,明确资金流向,实时科学控制财务收入以及支出。在此基础上,公路施工企业要在资金合理化管控中明确影响资金流的关键性因素以及根本性原因,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方案,科学处理的过程上深化资源管理关键性环节,避免经济活动开展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公路施工企业要构建规范化的资金调度制度,科学编制的过程中加大对重大资金支出的管控力度,确保资金调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防止财务支出中发生风险。

(二)应收账款的控制

在财务收入与支出管控中,公路施工企业要优化应收账款控制制度,落实应收账款控制工作,以月为基点,合理编制应收账款项目的账龄、逾期应收款项的明细表、催收方案等。公路施工企业要以应收账款为基点,构建基于多个方面的考核制度,将应收账款周转效率、资金利润等指标有机融合,深化财务风险防控环节,避免出现“挂账、坏账”现象。

(三)财务支出的控制制度

在管控财务收支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构建可行的财务支出控制制度,结合日常财务支出具体化类型,分层次科学控制财务支出,防止其超出财务预算范围,影响财务收入的增加。在此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财务支出方面的具体化职责,层层细化的基础上将管控任务落到实处,科学管控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施工质量等环节,避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承包、验收等环节存在隐患问题。对于公路工程建设中支出的较大数额,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做好事前财务预算规划,规范对应的执行流程等,以最新会计法要求为基础,深层次优化财务支出控制环节,将各方面支出实时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三、公路管理财产清查制度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注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完善中财产清查制度优化,构建可行的清仓盘查制度体系,规范各阶段开展的财产清查工作。公路施工企业要以月、季度为单位,落实财产清查工作,随时把握财产物资实存情况。公路施工企业要围绕财产清查制度,仔细核定账实,如果和实际不吻合,要明确其出现的具体原因,包括岗位人员职责,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确保账实相符,应用到实际中的会计信息数据以及资产更加真实。以此,顺利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加强内部会计管控的过程中借助有效财务管理实现高层次运营管理。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运营发展过程中,公路施工企业要从会计内部控制的角度入手深化财务管理制度,高效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科学管理内部资金流的基础上内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以此,充分展现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具体化价值,提升现阶段公路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将相关行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推向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邵永民.关于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03):114-115.

[2]李香.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44-45.

[3]张霞,邱志蓉.论我国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金融经济,2013(18):232-234.

[4]孔宪明.公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128-128.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要素;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充分保障企业经营安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有效贯彻执行企业的各种经营方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自我评价及自我控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具体措施的总称。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来看,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在企业内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企业的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确保企业顺利经营、有效运作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1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各要素

内部控制要素在内容上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多是在一定的企业环境中完成的。所谓控制环境主要是指对企业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有着深刻影响的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优劣对企业其他控制工作的实际工作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控制环境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阶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对企业内部其他控制因素控制效果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存在的风险进行估量和考虑,同时对风险程度进行预计,为企业管理阶层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经营风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决策成功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大,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风险评估工作对企业内部做出审慎的投资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控制活动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建立的各种政策及程序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中,确保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为此控制活动的开展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保障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之间得以出现。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若获取的经济信息有真有假,这就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去伪存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工作提供准确的市场经济信息。企业所有员工也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 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式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流动, 还包括信息在各部门的横向流动。

内部控制系统需有效的监督。监督是由经授权的人员, 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 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督活动由持续的监督活动和个别评估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

2 制定科学、合理与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

2.1 明确建立企业授权审批制度

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在于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是管理人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授权才产生的。企业应当对其各项业务活动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对业务活动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具体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2.2 明确规定处理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

某项经济业务的执行、记录、维护、保管相应的资产指派给不同的个人或部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在某几个重要环节应规定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某些会计工作的职责应划分明确,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3 明确制订企业处理业务的程序和方法

企业应将每一项业务划分为互相衔接的几个环节。如针对企业销售业务,企业销售部门接受符合企业销售条件的顾客订单后编制销售单;销售单经信用管理部门进行信用调查签署意见后转回销售单管理部门;仓库按收到经批准的销售单供货;装运部门根据销售单装运货物并开具提货单;开具账单部门根据销售单、装运凭证并核对无误后开具销售发票。

2.4 明确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

企业经营人员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要及时编制各种原始凭证,并在原始凭证的格式、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一致等方面做出规定;编妥的凭证及早送交会计部门记录企业的经济业务,登记各种账簿;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账证一致、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并对所记录的内容进行独立稽核,以保证会计信息正确、及时、完整。

3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各种保障措施

3.1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可与践行

企业内部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可,是企业内部制定各种控制措施的前提,此外只有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持肯定态度,才能够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实施内部控制,才会在企业管理中充分运用各种内部控制措施,提高自身的管理实力和水平,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3.2 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所指定的各种内部控制措施主要由管理者带领企业员工来完成,企业员工才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践行者。为此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各种工作技能。同时要明确对员工的各项奖惩制度,增强企业对内部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保障员工的工作质量与工作绩效,在企业内部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

3.3 对会计控制系统加以完善

会计控制体系主要是企业内外控制体系的核心,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出于对完善企业内部授权与审批制度以及预算控制制度的考虑,它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具有保护企业内部资产、对会计数据资料进行核实,确保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等重要作用。

3.4 通过有效地设计监督,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充分落实

科学有效地监督是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位与否的重要保障措施,可以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落实的好坏监督发挥了巨大功效,企业若想保证内部监督的全面落实,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明确监督机构的具体工作内容、监督范围,同时配备熟悉公司业务的专业监管人员,确保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工作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3.5 构建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时效性

信息沟通体系的主要作用在于,收集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对企业经营活动有意义的信息加以整理,及时反馈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层。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建立为企业收集了大量经营信息,使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市场上同行业者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改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手段,促进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综述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还不够健全,还要在不断地摸索中加以完善,为此我们在践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控制工作的不足,根据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加以及时调整和修正。并能够正确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坚信执行乃是内部控制之生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制度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落实,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业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J].山西建筑.2010,(06) .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完善

对于群体庞大的中小企业而言,加速构建起相对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还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助力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但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内部控制基本上形同虚设,只有在正式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有效措施,才能借助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中小企业的高效运营及稳健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在注册企业总数中占比高达90%多的我国中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对助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不仅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对扩大就业、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群体庞大的中小企业当中,蓬勃发展的科技型企业更是为社会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国有企业占比大的特点。

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当前中小企业当中,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是影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多数中小企业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明确认知,他们认为将有限的资金及人力资源放在产品研发等一系列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方面更靠谱,大型企业才有精力且有必要建设内控制度。领导层的管理意识都如此薄弱,都认为内控管理制度可有可无。一方面导致中小企业很少将精力投入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另一方面更导致中小企业自上而下忽视内部控制,中小企业不仅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更缺失对提升企业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的内控文化。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领导层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的营私舞弊现象甚至违规违法行为极容易导致企业面临极大的经营风险。

2.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当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设置有内部审计部门,但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本无法有效发挥。第一,包括企业领导及内部审计人员在内的人员都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科学认知,这与内部审计并非企业生产经营必备步骤有一定关系,并且对于企业领导而言内部审计很容易影响自身利益,上述因素都导致中小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多数中小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的性质、含义缺乏充分认知,他们认为查账即内部审计,且将内部审计与财务部门“财审合一”,因而导致内审工作范围小,且内部审计对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责形同虚设。第三,由于中小企业“财审合一”,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大大降低。由政府推动实施的内部审计行政性极强,但对中小企业而言,财审合一削弱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自身行政待遇有赖企业提供,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使内审工作受到严重不良影响,内审工作的权威性自然大幅降低。

3.资产管控力度不强,容易发生风险当前,私营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比较大,家族性质的私营企业占有一定比例,在这些集权管理现象严重的中小企业当中,绝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资产管控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第一,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规范、适用性强的资产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也极为混乱。当前我国多数的中小企业仍旧沿用传统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方式,中小企业包括原料采购、财务管理等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都集中在中小企业经营者身上。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资产管控制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科学、深刻的认知,他们认为企业员工、不同部门正常运作,企业就会获得较高的运营效率。第二,资金使用随意性强,欠缺必要分析、科学计划及科学合理的安排。第三,对企业重要资产的管理模式落后,风险风控意识差。重要资产如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缺乏先进管理手段、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督;存货占用过多资金导致资金流转不畅。第四,多数中小企业不重视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成效低下。

中小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

1.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中小企业应该从管理层做起、自上而下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力度。首先,中小企业管理层必须积极转变陈旧管理观念,对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具有明确、充分、合理认知,提升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有了企业管理层的认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顺利构建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进一步优化。管理层在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完善的基础上,应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理念渗透进整个企业当中,借助学习、培训等多样化的方式向不同层级员工灌输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理念以及经营理念,从而在中小企业内部树立起正确经营观、科学价值观,企业内部才能自上而下提升执行内控职能的自觉性,为企业运营营造良好内控环境、形成浓郁内控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及合规经营意识。

2.内部审计制度,发挥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制度的积极作用,中小企业必须对现行的内部审计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第一,中小企业必须从管理层做起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必要性的科学、充分认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为部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切实提升内审人员地位及行政待遇等举措提升内部审计地位、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热情。内部审计部门也严格按照内审要求完成工作,并在积极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协调好本部门与其他部门、本部门与企业领导以及中小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从而获得来自其他部门、企业领导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形成与企业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第二,结合信息时代特征对传统审计方法进行改进、创新,合理扩大内审的工作范围。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会计(办公)”不仅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还提升了工作效率。中小企业要积极引进办公信息系统以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内部审计方法上进行创新,用电算化处理取代传统手工操作,将数字加工技术应用于包括统计抽样以及投资分析等在内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内部审计的规范化、现代化、高效化。第三,基于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目的对内审机构进行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模式各有利弊。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既可以提升内审机构地位、同时可以确保内审机构独立性的理想模式,例如可以在中小企业内部设立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类型。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剖析;意见

国营企业,即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参控的企业,在我国国营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于保值或增值国有资产。因此,国民企业经营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1]。内控管理制度是规范、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等行为,以达到经营取得最佳效益。近年来,为提升国营企业效益,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踊跃,原来内控管理制度弊端不断显现,引发了众多内控管理问题发生。为确保国营企业经营效益,内控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内部管理制度及其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这种制度,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为了让企业将自身的目标实现,进一步保全企业的财产完整,从分工的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内部的控制工作,主要还是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配合,从而明确不同的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相互之间的合作进行制约以及协调。对国营企业而言,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是新时代企业革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防范风险,全力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并能获取真实、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经营管理者如实了解企业动态,为企业市场发展策划提供可靠的参考[2]。

二、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重成本、轻建设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只是看到当下的成本支出,为了约束成本支出,对企业内部的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就需要定编定员,要明确落实不同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对于企业或者自身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很多企业都没有办法保障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专项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只有形成专门的职能机构,才能够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保障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是否配合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这种现象从原因上看,因为很多国有企业在转型期间产权移交上存在缺失,很多企业的法人还没有真正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细,导致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产权出现责任不清晰的状况,也随之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立。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重管理,轻控制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从管理以及会计两个方面实现的。不过很多企业往往只是重视内部的管理控制,但是却忽视会计技能的独立性。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内部会计制度往往是服从于内部的管理制度,而会计制度只是采用相对比较笼统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所以对于会计的内部控制变成一种表面的控制,但是没有回归到实质上的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没有依法管理的理念。因为中国当前的法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有章程必依据的局面。

(三)履行制度不健全,重大事,轻常事

近年来,企业员工低价销售产品,吃回扣事件频繁发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履行制度建设中,过度重视企业投资、经营等大事件问题,而对日常现金、物料等小事件问题未作过多规范或监督。以至于培育了一批“硕鼠”、“蛀虫”,这些人利用自己的权责低价销产品、吃回扣,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分析原因:首先,从人为上分析,任何“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存在缺陷。其次,从管理上分析,内控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内控制度最终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再次,从内部关系上分析,有效的内控制度也可能因为执行人员的串通而失效。

三、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一)加强领导培训学习,提升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是内部管理的关键人物,若企业领导自身法律、管理意识淡薄,那么企业所构建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会存在诸多漏洞、风险。因此,应加强培训,提升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如采取劳动竞赛、岗位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促使企业领导不断获取吸新,进而提升相关法律、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注重企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提升自控、约束等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做到廉洁自律。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权利义务

科学的企业管理结构,能够让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因此,从科学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出发,才能够实现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形成一个科学的企业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从公司法的角度,构建合理的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结构。不同的结构互相之间应该相互分离,这样才能够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和制约,各项权力和职责都能够落实到位,适应企业的科学发展。其次要对职责进行明确,用合理的约束以及制约方式,对企业的进行内部协调,协调好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员工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样的要用合理的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发展。此外,适应市场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企业的管理进一步的具备效率,而且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尽到自己的责任去履行好日常的义务,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运转。

(三)加强内部稽核制度,严格考核监督

内部稽核制度需要企业员工有效配合,才能发挥良好的考核、监督作用。而要确保企业员工自行履行职责,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对内控的认识。首先,应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发展的关系;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以切实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2、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强有力的管理及监督约束机制。3、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技术更新。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管理、维护及技术更新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企业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因此,可设置专人对计算机进行管理,严格制定主机房授权制度,充分确保公司计算机安全[3]。同时,还应不断更新网络技术,以期逐步改善系统,给公司员工及管理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四)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及时纠错避漏

国营企业管理链较长,高层领导无法亲自监督各项业务,而更多是靠内部审计来实现。因此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对提升企业内控管理非常重要[4]。内部审计系统的构建主要用于监督、检查,因此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系统,以期各级能及时发现错漏并纠正、堵塞,进而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国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的关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进而提升企业市场或国际综合竞争力。而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现状,加强企业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从内控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履行内控制度上综合考量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改革,才能促使内部管理制度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对应的作用。(作者单位:北京市西郊农场)

参考文献:

[1] 王晶.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人口与经济,2011(S1):50-51.

[2] 光宪.国企改革与内部管理创新的逻辑穆[J].经济视野,2014(16):145-146.

[3] 叶晓芳.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2013(27):95-95.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内控制度;管理水平;研究

一、内控制度基础的完善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提出企业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时,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使得内部控制贯穿于决策和执行以及监管的整个过程,与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和风险水平相适应,与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相适应,形成权责分配的相互制约与监督。具体来说,内控制度基础的完善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的内控制度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们经常从新闻媒体上看到,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一些员工,利欲熏心,贪腐严重,企业内部因为有较多蛀虫,严重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这样的现象,就需要运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来加强财务管理,例如对各项成本实行预订限额,通过财务手段进行监督,对采购材料的验收入库记录和保管领用等有明晰的记录,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自身管理,防止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规操作。只有通过科学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才能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确保企业财产安全。

(二)完善的内控制度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策略

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基础,能够对企业各项目标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分析相关财务数据,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对运作流程及时审定,及时纠正偏差,使成本费用目标与预算相统一。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财务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对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的内控制度基础是企业规避风险和确保财务信息安全的重要纲领

完善的内控制度基础,实现了对企业同类制度的整合,建立适应本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保证财务信息安全。例如企业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制定,企业财务信息运行机制的确立,财务核算制度的规范等,都是企业财务纲领性的管理制度,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企业资金管理不够严谨,对坏账的处理记录不够完整,财务信用管理观念淡薄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的是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有的是内控制度基础薄弱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良好的风险评估意识

风险辨识和管理,风险分析和控制是企业更好发展的必备条件,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企业对风险评估的整体认识不够,存在惯性思维,风险评估意识不强,无法做到对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这也是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基础薄弱的反映。

(二)信息沟通不及时,控制环境不够好

信息沟通是否及时,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衡量标准。企业信息沟通不及时,不仅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下降,也会使企业的发展错失良好的机遇。这种信息沟通的不及时,也充分体现出企业内控控制环境不够好,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仍处于落后阶段,企业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监督力度较为欠缺

目前企业的监督大多数靠内部审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其实我们都清楚,一些内部审计部门由企业财务部门兼任,这样在监督监管中,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也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监管力度可想而知。另外,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仅仅局限于对企业会计账目的审核审查,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稽查控制与评价方法,加之审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使得其在监督过程中,执行力大打折扣,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夯实内控制度基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不断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有效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内控体制的完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与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权限管理、流程执行、过程控制和基础规范。

(一)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监督职能

夯实内控制度基础,表现为企业在对财务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进行确立和完善时,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杜绝弄虚作假和现象,建立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发挥会计内控制度应有的作用,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如会计与出纳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离等。同时,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配备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人员和独立的会计机构,明确会计的工作职责和监督职能,规范会计凭证、会计档案与财务报告的业务处理流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得以切实发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建立企业资产控制制度,严格会计账务处理制度

夯实内控制度基础,要着手于资产控制制度和会计财务处理制度的建立。资产控制制度的建立,一是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以及库存等,除了专职会计人员外,要明确限制其他人员的接触。同时,确保实物资产在清查时,其具体数量与账面情况相符,对于账面和实物不符的,要及时查明原因,挽回损失。二是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审批采购环节,入库验收环节,低值易耗品摊销,物资领用以及报废处理等,并且要做到定期盘点,建立相应台账,使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会计账务处理制度的建立,一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因此对企业所有会计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包括填制方法等进行有效统一,明确划分外来凭证与自制凭证的界限,对原始凭证的签发与传递、汇集与反馈等有专人负责,保证凭证的真实可靠和完整。二是确保会计账簿中的资料准确无误,按照银行结算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对会计科目合理使用等,这些都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三)建立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夯实内控控制基础,内部审计和成本费用控制尤为关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离不开成本费用管理,通过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是企业减亏增盈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对成本费用的构成要素和各项费用开支加以明确,本着合理性与节约性的原则,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如对差旅费、办公费、水电费等管理费用,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方法,对成本费用的核算过程和方法应与会计相关政策保持一致,并且通过成本核算,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资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企业员工起到一定的监督督促作用,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使内部控制更为完善。

(四)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代表企业的形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对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者必须熟悉和掌握不断变化市场信息,及时补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对市场风险。

四、总结

企业内部控制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控制环境是否良好,风险评估意识是否增强,信息沟通是否及时,监督监管力度是否有效等,都是夯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只有在思想上提高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在行为上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之规定,才能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小芳,周大伟,杨丹.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2(06):137-138+147.

[2]王伟.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2(10):179-180.

[3]吴俊英.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运行[J].商场现代化,2015(11):94.

[4]陈爱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策略的优化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引言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公司内部控制更加符合有效。保护资产安全,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时刻保持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对财务报告及相关数据的规范及完整做出保障,节约开支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公司财务内控能力,提升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

企业需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统一且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设置会计工作者和监督管理人员,制定公司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完整和条理清晰,符合国家相关制度规定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重视内控管理的建设,为保障企业严格执行财务收支标准,规划日常经营活动等工作。首先,资金管理应严格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对企业现金和银行存款需优先使用转账的形式实施财务支出,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预算,在预算之外的支出内容不予执行。设置审查制度并定期对企业资金展开核对,严格制定资金收支记录表。对企业每日流水、银行支出、现金支出,员工工资核算、差旅费用报销、奖金福利等必须现金支出仔细核对,保证企业现金存储符合制度要求。其次,补充缺失的政策支持避免出现空白区。补充健全制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从实际出发遵循企业情况和法律法规。充分使用内控管理方式,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定期对现行制度进行修订,根据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更新,保持制度和办法的时效性,逐步形成制度补充和提升机制。例如,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条例。对财务部门的编制进行重新调整和考核,明确岗位人员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必要时可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公司财务管理评估,以高管及股东意见为主进行调整。最后,应建立合理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收入款项管理,企业资金收入必须按时入账不得拖延,定期审核各部门的收支情况。针对已经出现的坏账和疑账进行审查及核对,实施责任管理制度。“专人专项”实时管理所负责的项目,保障企业账目和收款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建立专业的采购项目负责人,采购部需与财务部划分明确。物资采购人员应根据规章制度,实施相关工作。将采购物资入库并进行记录,明确物资数目、价格以及规格型号。采购工作应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全面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系统的统一和完善[1]。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

(一)定期核查企业资产与税务风险

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统计和税务的管理工作,需有机结合开展相关工作。依据年度、季度或者月度的核算,采取统一计算方法和统计单位。要求会计的收据凭证、账目清单、报表资料都使用相同的文字和规定进行记录,全面保障财务资料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制定财务报表说明书,结合企业财务资料和相关文件规范报表格式,保证内容的完整、正式和准确程度。资产和税务清查过程包括对仓库物资的核对,对原料、库存、消耗品等依照实际成本进行核算。主要核算内容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土地所有权、金融资产等。对于正在建设或执行的账目,应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根据达到预定可使用的时间段,明确资本化和费用化划分。依据我国税法的规定,企业应对运营期间的所得及时信息申报和缴纳。统一设立发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企业发票管理。国家税收的稽查凭证就是发票,企业所有的发票必须做好相关记录。严格制定发票管理制度,坚决避免随意篡改发票内容或代开发票。

(二)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每月对日常预算执行进行核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报表主要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报表,通过每月汇总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执行和落实。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要求,部门负责人严格把控,企业管理人员根据执行情况,结合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薪酬激励。提高收入预算执行的落实,是保障公司收入和责任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同时各部门加强预算支出管理,避免超支的情况出现。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预算及收支情况进行审查。检查实际情况和财务报表是否相符,并将审核结果加入员工考核内。

(三)完善重大事项报告与备案管理

完善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是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力抓手。实践中应在会计制度上制定符合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的规范标准,使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保持一致。对递交的重大事项进行分类,对企业经营比较重要的事项,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重大财务事项的重视程度,准确把握企业经营风险点。配套做好备案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由专人负责保管,年度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年度财务资料的组成部分,在次年6月前移交档案部门归档,形成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闭环。

三、加强企业财政内控管理制度的策略

(一)强化内控理念

企业需随着时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财务内控管理观念,将内控理念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重视公司内部控制氛围的营造。深化建设企业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工作。避免的情况发生,培养企业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意识和责任观念。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举办相关内控管理活动。进一步了解工作业务、财务以及生产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加强内控管理制度提升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合理经营企业项目,将员工工作行为与绩效管理联系起来,减少人才流失的可能,增强职员工作积极性。

(二)实施风险评估

企业保证经济收益的同时,应做好自身风险评估和预测工作。树立全体工作人员的资金风险预防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评估力度。做好可能面对的风险预估工作,与当前经营制度相对比。制定符合实际的风险应对举措,确定风险面对承受等级。根据实际优化企业配置,为持续发展提供应有的保障。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包括资金、预算、合同以及安全管理。核算出的财务工作体系应作出适当的转变,管理性的财务工作体系才更加适合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与此同时,需完善并健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增加风险监控范围,合理制定成本的具体目标并结合各项费用使用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解决当前面对的财务风险,选择科学的分析方式确定控制内容。按照风险影响程度进行排序,面对重大风险应持续监测及时预警内容、制定紧急预警、调整控制方式。保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三)加强控制工作

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就是控制活动。首先,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企业高管应通过权力赋予的形式。保证各个层级管理职员的权力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并保证各项目可以有效运行。贯彻落实管理制度,保证权力的平衡管理。其次,划分好权责关系和职位界定。落实基本工作,将具体权责划分到位。如现金管理人员在取用过程中,需与授权职位进行分离。有效监督物资采购、检测、记录、存储等工作,使企业资产长期保持完整安全。最后,资金方面需落实财务内控制度。杜绝资金闲置和断裂的情况发生,控制好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核算。减少费用重报、漏报、谎报的情况,仔细核对各项开支。避免职权滥用,全面保证财务数据的清晰准确和完整真实。

(四)建立线上审批

财务内控管理需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和设备,选择现代信息交流平台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保证企业内部每个部门可以随时财务部门相关变化,建立与经营模式相适应的信息模式。促进内部信息交流和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具体事宜的自动控制。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完整的财务软件完成工作监督和数据传输。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在线审批,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随时可进行部门人员的工作监督及考核。

(五)健全财务监管

首先,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体系,设立完整的内部监管机制并落实到实际。其次,加强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独立进行并配置专业人员不断向管理人员汇报工作进度。通过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最后,结合时代的发展应不断变化财务管理方式和评估方式,更科学的做出财务监管工作,若发现企业存在危险就应及时制止。将一切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控制住,全面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性[2]。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比较重要。相关工作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并决定未来的经营方向。建立相关制度的过程需遵循时代的发展步伐,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企业财务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实施应对举措,改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姚慧芳.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大众投资指南,2020(08):105–106.

[2]何文婷.集团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经营者,2020(04):188,190.

上一篇:公司安全会议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社区妇联特色亮点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