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8 15:44:16

推动农村发展

推动农村发展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劳动力、资金、时间的剩余改变了农民传统的需求结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这需要以农民素质的提高为前提,而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一广阔阵地。农村文化的发展变化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景观呈阶段性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的农村文化,保护和建设具有独特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乡村意境,是推动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程。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少乡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文化市场中产品不够丰富,符合乡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部分乡村居民等级观念重,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尤为突出的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文化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关注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念转变缓慢,传统意识影响严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深厚的以农为本的文化熏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削弱了农民对外部世界探秘的激情。史学家把我国的小农意识当作我国产业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农意识也是发展经济的绊脚石。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成了基本的生产单位,由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传统的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因此,家族、宗族势力又突显。甚至个别地方宗族势力已渗透到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能够影响选举结果。个别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看风水、选坟台、做道场等一些旧的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这些都影响到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

(二) 基层重视不够,发展支撑薄弱

相当一些县、乡镇、村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总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政绩一时半会难以体现出来。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村级干部甚至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三)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当前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有限。二是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导致部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俱乐部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

二、强化措施,搞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做到多管齐下,才能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能实现和保障农民的文化精神权益,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树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观念,树立勇于开创新局面的观念。注重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特别要制定出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要求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同时,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下级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和考核,每年要进行文化建设实绩考评,对不作为、不兑现、不落实者给予黄牌警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评审机制。

(二)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在解决资金上下功夫,积极采取政府拨一点,基层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县乡、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镇、村两级的文化建设。镇(街道)每年都应建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站、文化室、图书室等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发展依靠人才,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同样离不开文化队伍的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和指导,积极培养农民群众文化骨干,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四)开拓创新,带动发展

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受益者众的社会工程,单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搭建基础平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政府与社会两种力量通过整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加快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借助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社会力量,建设一批新颖、健康的文化阵地。其次,积极扶持和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引导个人及外商投资文化行业通过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带动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各级政府要发动和引导经济界的成功人士回馈家乡文化建设。

(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健康发展

推动农村发展篇2

一、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就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发挥作用的机制。舒尔茨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工作效应与教育的配置效应两个方面。所谓教育的工作效应是指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其工作效率也较高,因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与促进经济增长;教育的配置效应则是指具有较高教育人力资本的人,其理解能力也更强,因而具有更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从而有利于资源更充分的利用,促进产出增加与经济增长。舒尔茨特别指出,这种配置效应最明显地体现为应对经济失衡能力的提高。即教育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人,具有更强的应对经济失衡的能力。即更善于在经济出现失衡现象时,抓住机会通过对资源的重新配置,以获得更多的赢利,从而有利于促进产出增加与经济增长。【11具体说来,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包括:

第一,教育通过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来实现其经济价值。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劳动者不是没有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劳动者,而是掌握一定知识和能力、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劳动者,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现代社会中,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计数)和读写能力(识字)是基本的交流手段,它使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得以延续,这些技能帮助人们更有效地生产出物质财富,特别是那些按发展方向对工作作出调整的领域。【:1更何况在现代经济中技术进步、技术更新、技术扩散速度都在加快,劳动者一生中需要重新进行多次培训学习,掌握新技术,现代经济对劳动者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这都提高了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村经济当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状况,需要劳动者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

第二,教育通过提高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处理非均衡状态的能力”,…来实现教育的经济价值。经济主体处理“非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个人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最优配置既定资源和处理各类具有生产特征的信息从而增加产出的能力,以及个人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配置其个人资源(如财产、劳动、时间等)的能力。经济中的非均衡状态多是由于人口变化、技术创新、制度的变迁、资源禀赋相对价格的变化带来的,实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非最优状态,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够带来经济收益的增加。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舒尔茨认为,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主体,不论是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还是家庭妇女、学生,都要具备这种处理非均衡状态的能力,也就是经济生活中的广义创新能力。这种广义的创新活动,都能给经济主体带来新的收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育实现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了解竞争规则和竞争技能,从而使人能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判断和反应。一般来说,所受教育越多,这种判断和反应能力越强。

大量研究也证明了教育、“处理非均衡状态的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新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为例,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包括舒尔茨等,通过精密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教育在新农业技术采用、农业技术扩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舒尔茨利用韦尔奇(Welch)对美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研究,发现受过较高教育的农民能从利用其他资源(更有效的配置资源)获得较高的收入,由此认为受过较高教育的农民能很快适应技术的变革。他们更倾向于尽早采用新技术,并利用新技术更快地进行经济上的变革以增加收入。按照韦尔奇和舒尔茨的论述,这种适应变革和采用生产新技术的能力是在学校获得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通过研究也发现,在中国教育程度是决定一个农户是否采用杂交水稻及采用水平的主要因素。【s]

二、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分析

农村教育要能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这些前提条件包括:

(一)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大小不仅仅是由教育单方面决定的,它还依赖于经济增长。舒尔茨指出,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教育投资,如果经济长期没有得到增长,那么教育的经济效益也会下降。因为增长意味着不平衡,如果经济没有增长,则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无变化,所需要的调整也较少,人们通过教育而提高的分配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所以,舒尔茨强调教育的作用只有在经济增长中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依赖于经济增长。…在农村,同样如此,农村教育功能的发挥同样需要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统一的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的发挥需要有统一的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二是劳动力市场是通过竞争形成的。所谓统一,就是要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即在充分发展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在全国地域空间范围内,形成打破了各种市场壁垒和障碍的、能够按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和合理顺畅流通的市场。所谓竞争,是指非垄断性而是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这要求有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有充分和公平的竞争环境,能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同时也要避免不正当竞争。如果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竞争的,而是分割成不同部分、具有封闭等级性的市场,那么对于有能力的原本处于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来说,由于市场壁垒和制度性保护,不能通过公平竞争促进劳动力之间的合理流动,也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把劳动力分配到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上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不能很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对人力资本需求的不断增长

农村教育要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当地的农村经济必须对人力资本有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也必须是不断增长的。并不是在所有的经济条件下,都对人力资本有很高的要求,在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端产业当中,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很少的,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即使大力发展教育,不断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也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一般来说,高端技术产业或独立性很强,需要职员发挥自己专业性的行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就多,反之,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就少。舒尔茨就认为教育在现代化(即在急剧变化)的条件下比在平稳的社会条件下可能会有效得多。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所谓的“现代化”的地区,正规教育的作用是最大的;而在被认为是“传统”的地区,这种作用就不存在。[71

(四)农村教育要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对教育、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相对较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经济对教育、对.人力资本没有需求。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处在社会转型当中,从经济基础来说,正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转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从基础产业来看,正在以农业为主逐渐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从社会劳动方式来看,正在主要靠手工劳动转向机械化乃至自动化生产;从劳动分工来看,从主要靠自然分工转向专门化的分工。这些变化都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村教育不能无视这种变化,以不变的教育应对处在转型中的社会,其结果只能是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脱节。所以,农村教育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调整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以及专业结构。

总之,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有条件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每一个前提条件都是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以上几个条件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缺一不可。

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分析

只有满足了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农村教育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当前农村教育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必须从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发挥作用的各项条件人手,分析哪些条件不具备或者是不完全具备,这样才能明确我国农村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经济增长缓慢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使得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周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3508亿元,增长18.0%【8J,不管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增长速度来看,农村和城镇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再以城乡间居民收入为例,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中,在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得到提高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了扩大的趋势。其中“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9.6%,而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仅为53%,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4.3个百分点。【9l在其它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上,农村不管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增长速度上,也都和城市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作用受制于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城乡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前提下,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必然受到限制,至少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要低于城市。

(二)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及对人力资本需求的有限性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假定在劳动者中间存在工资竞争的连续性劳动力市场。对于商品市场来说,可以出现接近于完全市场的、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形,但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垄断和壁垒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就出现】4了所谓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坎伯和麦景图(1溘lburandMcIntosh)认为,几乎在所有的发展中围家的劳动力市场都有正规和非正规部门之分。在正规和非正规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明显受到制约。[10]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求职活动被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也十分明显。我国很多学者也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做了研究。他们有的沿用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认为劳动力市场南相互分割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的劳动力市场构成。其中大多数学者都特别提及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问题,即由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所造成的城乡分割问题;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还存在功能性分割和地域性分割。【11。131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MaJcolmGiIiis)等在其著作《发展经济学》中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描述为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就业部门三个层次。[H]这种描述也适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征。即城市正规就业部门由大型企业、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等构成。这些部门工作稳定,工资高,劳动者有升迁的机会,绝大多数的劳动者都愿意到这些部门T作。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指正规部门之外的所有城市就业部门,例如小型企业、社区服务部门及自我雇佣等。其特征是技术要求低,收入低,流动性强。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过剩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主要在这一部门就业。农村就业部门,由农业及农村小手工业等部门构成,对技术的要求低,收入低,劳动者不享受政府提供的福利保障。【l引这个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劳动力供过于求。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是不同的。与城市正规部门相比,农村就业部门的的生产条件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强度和风险性更强,对教育的要求较少,教育也很难适应农村就业部门的劳动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企业劳动力水平越低,企业越贫穷,正规教育的影响就会越小。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正规教育或培训几乎对非正规行业生产不起作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劳动力市场相对于城市正规部门的劳动力市场来说。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要少得多。在存在教育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的前提下,由于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激烈的竞争,农民及其子女即使接受教育也很难进入城市正规部门丁作。因此,在预期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农民及其子女倾向于不接受教育或少接受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农村辍学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教育本身的适应性

推动农村发展篇3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34-0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静宁县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扶持建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基本成效

目前,全县有各类专业合作社204个,其中:①种植业128个(果业专业合作社114个,马玲薯专业合作社6个,土特产专业合作社5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个),②养殖业48个(养鸡5个,养牛4个,养猪39个),③农资经销17个,④农机具服务11个。20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39219人,带动农户28726户,共有资产4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2000万元,流动资金1680万元,合作社成员股金1190万元)。2012年经营服务总收入47796万元,总支出46538万元,盈余1258万元(其中成员股金分红总额342万元,盈余返还总额202万元,提取公积公益金总额108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发展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县上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共召开各类会议10余次,制作广播电视节目3期,张贴标语13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1次,培训合作社会员及群众0.8万多人(次)。治平果友专业合作社先后举办培训班8期,聘请西北农大的专家来静宁举办科技讲座6次,培训科技带头人200多名,培训果农2400人(次)。通过各类培训,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会员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

2.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服务发展

全县各级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支持农民的观念,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其他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农牧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发改、财政、农牧、供销、工信、国土、林业、民政、扶贫、工商、地税、经营管理站为成员单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静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县上将在资金协调、场所提供、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技术服务上,由农牧、林业等部门业务技术人员按行业包干,无偿服务指导;在发展环境上,搞活农副产品流通,对运销以苹果为主的农产品车辆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在运作机制上,引导农民按照合作组织章程,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适应市场需要,切实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包办,尽力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作用。在县上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从2007年的1个合作社发展到目前204个。

3.采取典型示范,发挥带动作用

近年来,静宁县在组织合作社成员参观学习周边县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四有”(有组织制度、有合作平台、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建设为目标,从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运行、利益联结机制、服务范围、产品生产标准、包装、销售、创建品牌等入手,精心指导,规范建办了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创新果友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创建早、有实力、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其他农户踊跃入社。静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7月注册成立,入社社员达1267人,入股资金560万元,带动农户7100多户,2012年合作社农资销售突破3500万元,果品销售实现收入8000万元,合作社盈利达320万元。

4.加强指导管理,帮助规范运行

为了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县经营管理站先后深入各个合作社,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合作社制定完善章程和财务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规章制度,实行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运行模式,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一体,帮助合作社反馈市场信息,调整种植产销适路的品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积极引导合作社规范运行。2009年成立治平乡创新果友专业合作社,在县上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制订了合作社章程、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成了集办公、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楼,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止目前,发展固定会员712户,辐射果园10000多亩,2010年甘肃省农牧厅评为“省级优秀示范合作社”。

参考文献

[1] 夏兰. 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 江小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推动农村发展篇4

关键词: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收稿日期:2006―11―17

作者简介:谢开勇(1980―),男,四川资中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其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一、农村社区教育

我国的社区教育专家厉以贤教授认为,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①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以社区发展为本,以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为本。其基本目的是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建设和发展社区。社区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因此根据以往人们对社区教育的定义,作者可以给本文中的农村社区教育下一个定义,农村社区教育是对农村社区内所有的农村居民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广泛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它既是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活动,又是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内的各种学习与教育活动,为提高社区成员素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而提供服务的教育新机制。它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和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充分的体现和实现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二、农村社区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还是新型农民的培育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农村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以农村社区发展为本,以农村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为本。其基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提高社区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建设和发展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实现科技兴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由于农村社区教育不同于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而且更加重视农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更有利于建设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没有新型的农民,没有和谐的新农村社区,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

从我国农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看,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相差悬殊。2002年100个发达县域的县均GDP总值是137.4亿元,后100个最不发达县域的县均仅6.1亿元。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反映到教育发展上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它不仅表现在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和教学装备上;从深层次看,还表现在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上,表现在追求和实现教育终极目的、选择教育价值取向的差别上。在我国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建立了社区学院,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连最基本的扫盲教育都还没得到完全的普及,甚至连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依然任务十分的艰巨。

(二)认识不够深刻,存在发展重点的偏差

要充分实施农村社区教育,观念是一个重要问题,对农村社区教育意义的认识上应该更新,充分认识社区教育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与社区的和谐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从领导层面上讲,很多地方对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受长官意志的影响,存在人走政息的弊端。另外从农民的角度讲,他们未形成这一清晰的认识,他们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社区教育,没有社区教育这一概念。

(三)缺乏科学统筹,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育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灵活性不够,地区之间缺乏良好的教育经验的交流和沟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要求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但是在社区教育方面这种资源的共享机制却不是很完善,还存在一些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社区教育,兴建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楼,办公楼等等,但是却把现有的当地学校、纪念馆等资源闲置在了一边。花大力气从外面购进先进的设备和书籍,而不用当地一些相关部门现成的设备等。教育部门和其他一些相关的机构没有能够进行很好的协作。另外政府统得太死,社会力量参与的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内容脱离农村实际,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反映农村建设需要较少;教育形式不够全面,侧重点过多地放在提高农村经济生活水平上,而忽视了广大农户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教育内容没有和本地的特色相结合,存在盲目模仿的现象。农村的基础教育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内容和模式绝大部分是针对城市生活的,很少有与农村题材相近的内容。同样,一些地方农村的社区教育没能很好的体现结合本地实际的要求,盲目地追求现代化,而忽略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农村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

四、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教育

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针对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农村社区教育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为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一是农村社区教育是大众教育。农村社区教育是客观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教育,是大众化、普及化教育,亦是休闲文化或者职业技能教育,而不是社会精英的培养,其实质是社区学习化与学习社区化、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二是农村社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在起点、基础、要求、能力、爱好、时间等诸多方面明显存在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因而不能套用传统的十几年一贯制的学制框架和纯专业化、纯学术化的教育模式;三是农村社区教育是开放教育。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样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教育需求,过去那种封闭式、围墙式、“正规”式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农村社区教育应是“目标开放、体制灵活、项目实用、受众广泛”的统一体。③

(二)政府革新领导加强支持,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

现有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缺乏应有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受长官意志的影响,存在人走政息的弊端。并且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往往因政策和财力的变动而变动,呈现出非连续性。干预本身没错,问题在于干预了什么并实施了怎样的干预。新的干预体系应当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权威部门,来统一协调社区各支持因素和组织力量,以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和法规的落实。组织体制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精简有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起一个保障参与、有利运作的社区教育协调网络。全面开发农村社区教育的社会性支持资源,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是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措施。要在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前提下,建立强化社区的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机制。

(三)鼓励民间投入,合理发展中介组织

在现在广大农村社区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民间经费的投入,并加强引导,成立相应的中介组织,以起到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推动作用。关于中介组织,就农村社区教育而言,是指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起着中介作用的组织。从政府的角色来看,在我国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迈进,政府为了管理社会,在政府系统之外,需要建立一种非政府的、具有民间色彩的组织,去代为处理政府与民众的某些事务和关系,承担联系政府与民众的职能。从民众的角色来看,民众为了表达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要,有必要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去处理与政府和外界的事务和关系。农村社区教育是社区内所有居民共同的事情,他们理应参与到其中来。我国自下而上的社区教育中介组织之所以不发达,既与民众的不热心参与有关,也与政府的政策有关。因此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社区教育的起步阶段,除了加大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和引导之外,还应该大力的从政策上和经济上扶持农村社区教育的中介组织,让他们迅速的得到成长,为政府分忧,为民众造福。

(四)加强部门协作,实现全员参与

社区教育是教育同社会的结合过程,是在社区范围内体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农村社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社会事业、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构建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社区教育网络,发挥整合效应。尤其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向社区开放,做到教育资源共享,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网络。加强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服务,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可将各种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社会也应将各种教育资源向学校开放,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社区教育资源开发要创新,不仅要开发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而且要开发非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不仅要开发有形的教育资源,而且要开发潜在的教育资源;尤其要注意开发各级各类非政府组织的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合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要统筹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支援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五)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

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农村的发展为课程开发的落脚点。我们认为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应该是为实现农村社区教育的目标而编制的,为人的终身学习服务的大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应该体现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和乡土化的特点。由于社区教育课程一方面并不承担基础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又基本上不属于正规性和制度化的教育课程。因此社区教育课程的选择和编制应该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区发展为主要依据,以分析当地的社会背景为依据,以社区条件的分析为前提,尽量体现社区的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的教育资源。关于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黄云龙教授曾提出了一套“四类26门”社区教育基本体系的构想,以此来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开发人的潜力。他的课程体系有如下的四大类: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和家政教育课程。

除了上述显性课程的建构,我们还应该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良好的、崇尚学习的氛围和文明的社区环境本身对人就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还应该注意社区教育的宣传,搞好诸如海报广播等宣传媒体的开发,争取发动社区内的所有居民对社区教育的支持。

(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多渠道的教师来源

农村社区教育以农村人口为主体,但就其师资队伍来看,是非常匮乏的。因此要做好师资力量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普通中小学教师的作用,采取适当的措施,让他们投入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共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二是就现今情况而言,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则非常明显,调动这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显得非常重要。让农教工作人员做到专业化、年轻化、技术化,并能做到主动送教上门;三是培养一支高素质、专门化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配备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能够深入居民中、满足群众需求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保证。视各地情况,可以采取“专任制”“委任制”“聘任制”“自愿制”等途径,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素质较高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七)注意地区差异,尊重农民意愿

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农村社区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各地的实际情况,切忌强行制定各种脱离实际的目标指标,量化指标等,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区特色教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尊重农村居民的意愿,农村社区教育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发挥农民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的教育原则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违背农民意愿,搞贪图规模、档次和轰动效应等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同时农村社区教育应该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教育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并且最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施教。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新房和小区的建设,如何在精神面貌上体现出新农村的新气象才是根本的所在。我们只有真正的大力开展和推进了农村社区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建设充满人文气息的新型农村社区,才能真正建设出一个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注释:

①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3)20-24.

②关冰.县域综合发展方向好,百强发达县更显活力〔J〕.中国国情国力,2003,(12)15-17.

推动农村发展篇5

关键词:土地改革;农村经济;改革作用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动措施

1.1明确土地产权,完善法律制度

农村土地产权是农民从事农务劳动的根本,相关领域人员应针对产权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对产权关系进行合理细化,对产权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制定明确的土地产权制度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法律制度能够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在经济市场中不受侵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备受重视。法律部门应严格规范农村经营模式,鼓励开展合法的规模化经营,完善合法有偿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做到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使土地改革在完整的法律体系下运转,而且还能使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效保障[2]。

1.2转移土地承包权

农村土地承包权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农村土地承包权是农村土地改革中工作的主体,将承包权真正交给农民,能够保障土地的合理使用,着实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在农村地区的管理工作中,土地承包权在农民手中可以促进集中统一化管理,节约土地改革工作中的经济和人力投入;三是农村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承包权交还的方式,能够保证农村土地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了土地管理,优化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前

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推动作用

2.1形成生产规模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农村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土地为基础的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逐渐增多,呈现区域规模化经营。坚持土地制度改革政策,结合发展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仅使农民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提高收入,而且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全方位发展,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都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

2.2规范土地流转形式

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增多,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在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中,相关制度与法律规范不够健全,土地制度改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够规范土地流转形式,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土地制度改革减少了农村土地纠纷,稳定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2.3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深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仅可以使农民灵活管理土地、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来增加多渠道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的多元化全方位发展,而且能够改善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地减少城乡经济差距,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

2.4合理分配社会资源

在当前的农村,不少农民选择打零工、做小生意等多种形式来增加经济来源、扩大收入,导致农村土地闲置,无人耕作,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解决土地不能按照比例分配的问题。不仅能够增加农村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从长远发展来看能促进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提升。

2.5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随着我国惠农政策的全面普及,农村经济已经得到了增长,但是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贯彻落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才能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实现城市乡村经济一体化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3结语

推动农村发展篇6

一、农民财产性收入构成和发展现状评析

(一)构成分析

所谓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居民通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车辆、收藏品等)的增值所获得的收入。我国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集体经济资源性资产的用益物权和收益分配。农民从集体经济获得的收入实际是两大块,一是分散经营收入,主要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部分转为财产性收入,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或土地被征用的一次性补偿,以及农民住宅出租收益,包括“农家乐”等旅游农业的部分收入等;二是统一经营收入,即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包括现金分配和福利安排。此外,农民财产性收入还包括农民家庭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带来的利息、分红。

(二)发展评析

“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名义增长81.8%,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高3.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比重逐步升高,但城乡居民差距仍不断拉大。

1.农民财产性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由2005年的88.5元增加到2010年的202.0元,增长1.3倍,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7%提高到3.4%;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比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速低4.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104.4元增加到2010年的318.0元,财产性收入比由2.2︰1提高到2.6︰1。

2.农民财产性收入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差距逐步拉大。“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由2005年的128.4元增加到2010年的291.2元,年均增长17.8%;中部地区由57.0元增加到140.1元,年均增长19.7%;西部地区由47.1元增加到123.6元,年均增长21.3%。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绝对差距由81.3元、9.9元拉大为167.6元、16.5元。

3.农民利息、股息、红利收入快速增长,租金收入比重相对有所下降。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统计调查,“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租金收入由2005年的25.7元增加到2010年的42.7元,年均增长10.7%,占当年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比重由33.7%降低到26.1%;农民人均利息、股息、红利收入由16.8元增加到75.7元,年均增长35.1%,占比由22.0%升高到46.3%;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收入2010年为45.1元,占比为27.6%。

二、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农户收益分配不到位

集体收益分配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之一。据农业部全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资料显示(以下简称全国农经统计),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农户分配的总量已从2005年的177.35亿元逐步上升到2010年的320.87亿元,2010年人均34.1元,5年年均增长12.6%。农村集体“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实现农民享有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据全国农经统计,2010年底,全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统一经营的账面资产,下同)总额1.85万亿元,村均311万元;净资产1.06万亿元,村均187万元。全国农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超过58.97亿亩(部分地区未统计在内,下同),其中,耕地13.51亿亩,家庭承包经营面积12.74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4.3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着农村集体资产,但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可分配收益,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则几乎可以忽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明显滞后。

集体经济薄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营收益状况差。2010年在全国59.3万个村中,53%的村无经营收益,28.4%的村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二是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全国76.2%的村级集体统一经营资产集中在东部地区,总额达到1.4万亿元,每个村平均570.5万元,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北京5省(市)资产总额高达1.1万亿元,占全国资产总额的60.2%。17.5%的资产在中部地区,资产总额为3228.4亿元,村均155.3万元;西部地区仅拥有全国6.3%的集体资产,资产总额1159.9亿元,村均84.0万元。集体经济薄弱、发展乏力的原因:一是城乡经济发展要素交换关系不平等。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完整、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集体资产资源的物权价值得不到有效保障,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等集体土地增值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地不同价,农民每年在土地增值收益上的损失在1万亿元左右。二是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法律地位而无法人地位,不能取得营业执照,无法获得组织机构代码,限制了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而无法以规范、合法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之中。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村组都没有组建集体经济组织,而由村民委员会代行“三资”所有者职能,给集体财务规范化建设、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三资”经营等带来内在的矛盾和困难。三是集体经济组织缺乏优惠扶持政策。目前,从中央部门到地方政府,都尚未将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扶持的重点,与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扶持政策相比较而言,集体经济组织在财政资金支持、用地政策、工商登记、保险政策、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都没有可比性。仅从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看,每年安排产业化、合作社的专项资金超过30亿元,但没有支持集体经济的专项。

2.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不到位。

农户分配占集体可分配收益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22.6%上升到28.4%。但占比不高、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村集体本年平均收益分别为27万元、6万元、5.2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东高高兴兴地拿到了分红万元,东部地区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4.5倍、5.2倍。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一是成员资格不清晰。在日常管理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成员名册,普通村民没有集体成员证书;新增人口,特别是农嫁女、新生子女、政策性移民等,他们获得的成员资格得不到权威的确认;而那些生产生活都已脱离集体的成员,没有合法规范的退出机制,无法变现其享有的集体经济权益。2010年全国近2万个已经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社员个人股东享有的人均分红达到584元,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分配平均水平的17倍。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农民人均劳动所得22184元,其中42%来源于集体收益分配。二是财务管理不健全。在资金的管理上,存在规避财务监管、违规设立账外账、违反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村级财务白条入账等问题;在资源的管理上,主要是资源评估难,对于权属有争议的,存在权属确认难问题;在资产的管理上,主要是经营不善、效益不佳。三是财务公开不到位。财务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等不符合要求,公开的内容不够及时,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一些地方财务公开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有的对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或对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四是审计监督不得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审计监督职权有限,权威性不强,审计结果难以全面落实,惩戒作用弱化。同时审计力量有限,不能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多数是采用抽查审计或轮流审计的方法。五是民主监督不规范。由于人员设置和素质方面的原因,民主理财走过场的现象时有发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权利没保障。

(二)村级债务日趋增加,公益事业负担沉重

偿还债务和提取公积公益金在村集体年终收益分配中,先于成员分红。目前,村级债务负担沉重,集体承担大量公益事业,严重制约了农民从集体分配中获得的财产性收入。

1.村级债务不堪重负。截至2010年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负债总额高达7373.2亿元,比2005年增长71.5%;村均负债124.3万元,比2005年增长77.8%;村均资产负债率39.9%,较2005年提高3.7个分点。在负债总额中,经营性负债占负债总额的14.8%;兴办公益事业负债占负债总额的13.5%,其中义务教育负债占兴办公益事业负债的11.1%,道路建设负债占比为44.6%,兴修水电设施负债占比为13.7%,卫生文化设施负债占比为8.4%。

2.公益事业负担沉重。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不仅担负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责任,还承担了为农村基层提供公共服务、负担部分公共事务管理经费的责任。到2010年底,在全国农经统计调查的61.6万个行政村中,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有24.9万个,占40.5%。另外的36.7万个行政村,基本上都是由村民委员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的宪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并在不同程度上承担起了为所有村级组织提供经济支撑的义务,2010年全国共承担村级组织管理费用127亿元,村均2.1万元,占村级管理费用总支出的22.5%。此外,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需要为公共服务承担费用,如征兵、优抚、老干部老党员生活补助、慰问照顾五保户、村内清洁卫生、村内巡逻等,2010年全国村级组织支付的公共服务费用达102亿元。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还承担着大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既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引水沟渠建设等生产性投入,也包括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农村电网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等。2010年全国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共535.6亿元,其中,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筹集资金293.2亿元,是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的1.2倍,是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扩大再生产支出的2.4倍。

(三)土地流转管理滞后,承包权益缺乏保障

近年来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增速较快,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87亿亩,占全国农村土地承包总面积的16.2%,比2002年增长246%、比2009年增长23%;但土地流转租金不高,且增长较慢,2011年全国租赁或转包土地的平均价格为每亩520元,比2010年底提高了8.3%。此外,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平均价格为每亩656元,是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的1.5倍。制约农民承包土地流转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资源禀赋受约束。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由于平均思想主导,我国多数村组在发包土地时,采取了好坏、远近、资源平衡搭配的方式,使得农户承包地不但规模小,而且极为细碎,全国农户平均经营耕地约7.5亩,平均每户有5.7个地块,导致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2.权益保障不完善。到2010年底,全国2.29亿农户承包了耕地,90%以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法律确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但是,由于承包地丈量技术比较落后和后期没有及时变更,承包地块的面积与实际普遍有较大差距,四至标注普遍模糊,空间位置普遍没有标清,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普遍没有建立,导致农民不愿意、甚至不敢将承包土地流转。

3.市场服务水平低。农民承包地流转率与当地土地流转服务水平密切相关,如重庆市已有30个区县、827个乡镇建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6021个村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2010年底土地流转面积占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6.2%。但在流转服务较弱的地方,特别是在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出现土地难以流转甚至弃耕撂荒。如贵州、云南等地受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土地流转价值不高,流转比率明显偏低。

4.征地补偿仍偏低。增加农民征地补偿财产性收入面临法律制度约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成为用地的主要来源,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国家规定补偿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以致因公共利益需要而进行的征地的补偿标准相对较低。政府从农民或村集体手里拿到土地,然后再拍卖给开发商,前者的价格一般只有后者的1/3。如南京市政府曾经向农民征地的最低价为8万元/亩,最高价为20万元/亩(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的附着物与青苗补偿费),而转手出让最高价达980万元/亩,最低价120万元/亩。此外,还有15个省(区、市)没有明确规定集体如何分配征地补偿费。

三、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稳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必然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亿万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1.加大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工作力度,消除集体经济发展的主体限制。及早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法律、法人地位,理清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先制定规范性文件,逐步总结实践经验,再通过立法程序加以解决。

2.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落实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以条件具备、集体净资产规模较大的村为重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出台有关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减免因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而发生的税费。

3.探索建立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中心或者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等为依托,将农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和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内容。探索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抵押贷款的实现形式。

4.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创新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管理和指导,促进委托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在县(市)或乡(镇)一级建立会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三资”管理机构,应用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三资”网络监管中心,构建“监督实时、内容全面、数据共享”网络监控平台。

5.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出台优惠政策,设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财政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公益性支出的保障力度,加大税费减免和农业补贴力度。

(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

1.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实现土地承包从合同管理转向物权管理,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和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

2.探索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引导农民开展“土地互换整合”、“小块并大块”,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做好机耕道和水利的规划建设,使整合后的地块“田成方、渠相连、路通畅”,促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流转顺畅、管理严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农民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托基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建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立村有站点、乡镇有中心、县市有市场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

(三)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推动农村发展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和省“五新一好”要求,以“三清八改五普及”和“三绿两处理”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建设,以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文明村庄建设,提升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指导服务,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涵,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有关名词解释

1、中央“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五新一好”:新产业、新机制、新村镇、新风尚、新农民、好班子。

3、“三清八改五普及”

(1)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

(2)八改:改水、改厕、改路、改房、改栏、改环境、改沟、改线(后两项为09年新增内容);

(3)五普及:普及太阳能、沼气、有线电视、电话、庭院经济。

4、“三绿两处理”

(1)三绿: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

(2)两处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09年新增内容)。

5、“三村十星”

(1)三村:致富村、文明村、和谐村;

(2)十星:爱国星、环卫星、守法星、和睦星、婚育星、文化星、新风星、勤俭星、致富星、服务星。

三、新村点安排及县帮扶单位安排

1、新村点安排:今年我乡共4个新村点,其中:省点2个

2、县帮扶单位安排

(1)省级试点村

(2)市县点

四、时间及工作安排

1、一季度

(1)迅速开展各项建设任务,拆除影响规划的猪栏、厕所、空心房和危旧房。此项工作要立即着手实施,利用季度末十来天的时间全面完成。

(2)完成村庄基本绿化,要求村均种植300棵果树,500棵景观树或速生树。

(3)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前期拆迁和建设工作。

工作要求:

(1)时间进度要求:上述工作,由于县点确定较晚,加上多日阴雨天气,我们各点启动都比较晚,所剩时间无几。除青山李家外,其它三个点的工作任务都比较重且多,各点都要立及着手实施,力争在四月初使新村建设工作初具规模,与其它村庄相比有基本的改善。尤其是岗上,由于是省点,且没有如青山李家一样的基础,更应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尽早进入状态。

(2)绿化植树要求:值春季时间,要把“三绿”工作做在前头。各试点村由理事会牵头,村庄主干道两旁栽植树冠较大、叶密的长青树,主干道进村口两旁尽量有大树,并且密集;村内公共闲地,各点根据各自的规划方案,在不影响改路等动土施工的前提下,尽量铺黄土和种花栽树或洒草籽、植草皮。鉴于去年下半年抓“一大四小”时各村主干道侧均栽白杨树大部分均未成活的现状,建议全部换植其它树种。

①庭院若有较大面积,最好多植果树,如桔子树、杨梅树、柿子树等,若村边村间有较大空地,也可成片种植果树,四周建竹篱笆围住。村间小空地建议栽种桃梨等树种。

②村内村外,凡有不好收拾的地面及影响美观的旮旯角落,均铺黄土、栽树种花。

③针对九里徐家垅许多家庭门前均铺水泥的现象,可按农户自愿原则,或敲出两块圆形土层栽树种花,或购买盆景置于门前两侧。

④庭院门前不主张种植长青树,宜栽丛生植物或带花果树之类,最好以经济型果树为主。

(3)督查迎检安排:4月上旬,县委农工部新村办将对照上述工作对试点村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调研,并下拨第一笔启动资金。

2、二季度

4月15日前,“三清”和“两处理”工作全面完成;“改水、改厕”同时启动,4月30日前全面完成。

5月15日前完成“改路”、“改沟”。

根据县新村办文件规定:“改水、改厕”由原来的物资补助改为资金补助,试点村可先行垫资进行建设。6月20日后,县新村办将组织对试点村的“改路”、“改沟”和“两处理”工作进行验收,并下拨第二笔建设补助资金(其中2000元为新建垃圾填埋场专项补助资金,不能挪用)。同时,对于“改水”、“改厕”不到位的,按照每户1000元的标准,县新村办对补助资金进行扣除。

6月底,县新村办对乡村进行一次年中督查评比。

工作要求:

(1)垃圾处理工作,每个村点建立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配备村庄保洁员,在村点按垃圾分类的要求,设立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箱(池),可回收废品由村委联系废品收购点定期收购,不可回收垃圾由村保洁员定期送填埋点处理。

(2)污水处理。原则上要求村点有一主排水沟,每户有一支排水沟,户户串联与主排水沟相连,实现沟渠相通、排污流畅,排水沟的修建尽量都是明沟,以免堵塞不可疏通,用砖修砌,可光面亦可不光面,但底层一定要稍用水泥铺底,整个排水沟实现规矩方阵,避免随意扭曲。

(3)对于户门前的柴火、木板,若无空房堆放,则应选择隐蔽点及角落作一处堆放整齐,切忌堆放于房屋正前、路边和散乱堆放,建议选择隐蔽处做简易板房集中堆放。

3、三季度

开始进行试点村的整治扫尾工作和“五普及”任务,完成软件归档整理,对村庄整体形象进行修改和完善,设计休闲场所、文化长廊、活动室、补植树苗等查漏补缺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和“三村十星”创建活动,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县新村办将对各试点村整体工作进行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后,下拨第三笔资金。

4、四季度

至年10月,全面完成年新农村建设任务。县新村办通报各乡镇场新农村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全面整改到位,在年终组织评比排名。

五、工作重点

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五新一好”的要求,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在实际操作中,突出“五个重点”:

1、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一村一品”建设。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结合本地实际,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和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展蛋鸡、花卉苗木、九江水梨、蔬菜、油茶、蚕桑、葡萄、胖姜等特色产业,着力普及庭院经济。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新农民培育步伐,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力争80%的建设点形成和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不断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切实使建设点农民收入高于全县整体水平。

2、以“三清八改五普及”和“三绿两处理”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建设。“三清八改五普及”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着力解决“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等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村庄整治水平,不断丰富村庄建设内容;逐步实现“路边有绿树、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视野有绿廊”,村庄绿化率达到35%以上的目标;将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纳入村庄整治建设重要内容,按照“三化四结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农村改水、改厕紧密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紧密结合,与普及使用农村有机肥紧密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紧密结合)的要求,搞好村点垃圾处理工作。

3、以“三村十星”创评为载体,大力推进文明村庄建设。在村点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广泛开展科技文化、通俗文化和法制文化教育,大力宣扬创业文化,强化农民勤劳致富、创建文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推进文明和谐村庄建设。积极开展和谐村、文明村、致富村评比活动,在新农村点经常性开展“星级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新女性”等生动活泼的创评活动,并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逐步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诚信友爱、崇礼尚德”的良好风尚。

4、以村两委与理事会交叉任职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农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在新农村点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党小组与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管理模式,完善农民理事会功能,从制度机制上改变理事会组织临时性、松散性等不足,实行理事会两年一届的选任制度,确保其管理职能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逐步解决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的难题。

推动农村发展篇8

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突出农业基础的优先地位,大力实施“农业立镇”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局面。20xx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22%;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实现5567元,同比增长12%,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连续四年被评为农业生产先进镇。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全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镇作为全县农业大镇,我们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入手,认真组织实施了水利化、农机化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镇充分利用龙头桥灌区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的有利契机,以抗旱除涝为重点,全力加强了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完成了前进至东进段4. 7公里 高标准的堤、涵、桥主要骨干水利工程,总投资近千万元。同时,在农业开发办的帮扶下,又投资700余万元,完善了前进灌区配套工程,修筑了标准化硬质沙石田间路 7公里 ,新植农防林带两条 14公里 。通过落实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镇已组建农机合作社2个,扶持发展农机大户130户,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1500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3%。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我镇认真开展了秋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20xx年,全镇共完成整地任务12.3万亩,其中,深松整地7万亩,完成水利工程土方25万立方米,新建水稻育秧大棚4. 5万平方米 ,建立了高标准蔬菜基地2个,农业阳光保险面积达13.3万亩。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亩产由20xx年的 278公斤 ,提高到20xx年的 350公斤 ,大幅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加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为重点,强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我们着重加大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全镇南部烤烟、北部大豆、中部水稻的种植格局,在镇南部永红村建立了千亩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镇中部兴旺村、庆东村建立了千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北部新城村和卫东村建立了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为把基地培育成亮点,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镇党委确定了一名副科级领导专门抓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每个示范基地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协会,负责日常生产管理,使每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生产上都做到了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田间管理,并建立了统一的生产档案,使基地生产逐步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一年来,我镇新城村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和兴旺村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多次代表县里迎接国家、省、市、领导检查,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20xx年秋,在县农委的大力扶持下,兴旺村新建的占地面积4. 5万平方米 ,育秧面积 4万平方米 ,水稻高台集中育秧大棚基地迎接全市农业秋季三项重点工作拉练检查,并受到市领导的一致认可,较好的推动了全镇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以开展农村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年来,我镇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20xx年,按照县委、县政府重点推进 “农村三项重点工程”的部署,我镇将“农村三项重点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克服了重重困难,加强领导,强化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修建通村白色路面9条,总里程达52. 8公里 ,是全县第一个实现了村村通白色路面的工作乡镇;改造农村泥草房780栋,试点村庆东村改造泥草房71栋,预计两年时间实现全村无泥草房工作目标。新建村级活动室5个,率先实现了全镇所有行政村都有综合活动室的目标。特别是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我们确定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实施试点村典型引路作用,促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为了调动广大农户改造泥草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镇在不折不扣的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积极为资金短缺的农户协调贷款80余万元,帮助赊借红砖、水泥、彩钢等建筑物资累计金额近百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的改造热情,超额完成了泥草房改造任务。20xx年10月, 全市泥草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召开,泥草房改造经验得到推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庆东村有两户孤儿也想改造泥草房,但资金缺口较大,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决定采取镇、村两级各出一部分资金,又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出一部分,最终使这两户在20xx年10月末搬进了新房。截止20xx年末,全镇通村公路硬化率、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入村率、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新农村建设三年试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我镇连续三年排在全县之首。

上一篇:网络媒体现状范文 下一篇:酒店管理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