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 分析 推动

时间:2022-10-03 11:04:47

了解 分析 推动

从案例透出的信息来看,教师虽然在认知层面已接受了“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这一理论,但在实践层面仍缺乏有效的支持性策略。教师虽然会顾及幼儿的“喜欢”,也尽力“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玩一会儿”,但是除了“把幼儿分成四组”“分发了不同的玩具”组织了三次活动之外,并没有其他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结构游戏的行为。

从表面看,这个案例表现的似乎是男孩开心与女孩不开心、激烈的动作游戏与安全隐患、略加限制与幼儿愉悦感丧失、结构游戏时间不够充分与幼儿沉迷于打仗游戏等之间的矛盾,然而其实质问题是: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核心价值与幼儿游戏的特点、发展规律了解不够;在结构游戏过程中,教师基本以游戏外的组织手段为主,忽略了对幼儿行为的发展意义与存在问题的解读。下面我尝试结合案例与大家交流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结构游戏与幼儿游戏

结构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使用结构材料,体现自己的经验,发展精细动作、空间知觉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游戏。

幼儿的游戏行为取决于个体的兴趣、经验以及对眼前材料的理解。虽然幼儿园是分门别类开展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各类游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会在一个时间里只玩一种游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大班角色游戏中,“娃娃家”爸爸会认真、专注地用插塑材料搭“手机”,并用不同颜色代表手机上的按键,这一游戏行为无疑是以构造行为为主的。同样,在中、大班结构游戏中,幼儿会用搭好的手机玩“打电话”游戏,与不同角色展开对话,如“这里有小偷,赶快过来抓”“我要订10寸的比萨”“我今天要加班,不回来吃饭了”,等等。如同在案例中,孩子们拿着拼插的“手枪”“大炮”“坦克车”,喊着“冲啊、杀啊”,假装被射中、匍匐前进,投入地玩着感兴趣的“打仗游戏”一样,这类游戏行为都以表征行为为主。

怎么给游戏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在组织各类游戏时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活动,从而实现游戏的价值。在案例中,教师只提到了“管状插塑”一种材料。这种材料以直接连接为主,主要造型方式是“延长”。一般来说,“延长”是小班幼儿的一种玩法,或者是中、大班幼儿面对新材料时起始阶段的一种玩法。案例中的幼儿显然受到了材料本身的建构方式的限制,从而减弱了对造型变化、发展的兴趣,导致作品很快成为玩具,从而产生“打仗”的游戏情景。可见,教师对结构游戏的环境创设、材料提供还有较大值得研究的空间。

二、关注结构游戏环境与材料的适宜性

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是开展结构游戏的重要基础。

研究结构游戏环境的适宜性,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重视空间规划。要合理安排活动室里有限的空间,满足不同游戏组群的活动需要。幼儿常常会几个人一起商量出一个主题,然后各自搭建,或者两三个人一起搭建,最后把搭好的作品放到一起,形成“汽车场”“售楼处”之类的游戏场景。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桌面、柜面、地面等空间,把他们规划成大小不一的结构游戏场所,以满足幼儿操作与欣赏、布局与保留等需要。其次,重视情景设计。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水平,在活动室中设计能引发幼儿兴趣的结构游戏场景,如“城市街景”“东方明珠塔”等;陈列能启发幼儿运用材料积极参与结构游戏的有关作品实物、图片、照片等;呈现能引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的方法示意图等。

结构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则要从量的适宜性和种类的适宜性两方面加以考量,以让每个幼儿有充分选择材料和活动的机会,而非只是接受教师分配。一般来说,同种材料的数量要多,以便让不同经验与兴趣、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都有机会选择,并且可以在游戏暂告一段落后把自己的作品保留起来,给同伴、教师乃至家长欣赏。同时,材料的种类不宜过多。因为种类过多会延长幼儿无意摆弄、熟悉的过程,导致幼儿迟迟未能进入有目的构造的阶段。

结构游戏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积木,二是插塑材料(也称积塑)。两种材料对幼儿来说具有不同的发展功能,积木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方位知觉能力,帮助幼儿形成空间概念,发展数理逻辑能力;插塑材料有利于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提高幼儿双手配合与手眼协调能力。一般而言,积木是必不可少的。插塑材料种类的多少则可根据幼儿结构技能、表征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以及材料的连接方式而定,每班以3~4种为宜。

三、解读结构游戏过程中幼儿行为的发展意义与存在问题

在结构游戏中,教师主要应该看什么呢?首先,看幼儿搭了什么,用了什么材料,从中可了解幼儿的经验、兴趣和幼儿对材料的理解。其次,看幼儿怎样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是表征还是建构,是原有经验的重复,还是有新的变化、发展,从中可分析、判断幼儿技能与能力水平的发展与变化、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等。

案例中,幼儿“马上用这些管状插塑插出了形式各异的手枪、大炮、坦克之类的‘武器’”,说明拼插“武器”是幼儿的兴趣所在,而且可能是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再次重复。由于案例中没有对这些作品“造型”加以具体描述,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幼儿表征、建构行为等方面的水平与发展情况。如果幼儿拼插的“机枪”有了“准心”与“扳机”,能在拼插的绿色“坦克车”上用黄色纸表示进出孔,等等,就说明幼儿在表达的细致性方面有所发展,能用建构方式、表征方式表达某些局部特征了。如果“坦克车”的“履带”经常断,幼儿经多次尝试仍未能解决,这就说明幼儿在接插方面存在困难,那么就需要分析是材料本身松紧有问题,还是幼儿接插技能不足,从而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提高技能。

四、推动幼儿顺利开展游戏

案例中的幼儿满足于“打仗”游戏,通过模拟枪、炮发射声和运用身体大动作宣泄了自己的情绪,不可否认,他们的情绪是愉悦的。但因为教师的干预,导致游戏持续时间过短,幼儿没来得及细化和谁打仗、谁胜谁败等游戏情节,就被迫中断游戏了。

这是因为教师潜意识里认为这样的游戏支持不得。后来教师从“想堵”到“想疏”,方向似乎对了,但是实施方法总是不顾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在“应该怎样玩”的标准下,一次次叫幼儿安静、回到座位上去,并以“禁止”“惩罚”等“堵”的办法告终。

如果教师能顺应幼儿的兴趣,在现场引导幼儿讨论“和谁打”“怎样才算胜”等游戏内容和规则,大班幼儿完全有能力分配双方角色,制定胜败规则,按照自己的意愿,运用已有的经验,开展合作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规则意识都能得到发展。

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将“武器”的功能与打仗胜败建立起联系,那么幼儿完全有可能为了“胜利”进行新一轮的“造枪、造炮、造坦克车”的建构游戏,其中造型的变化、细节的表达、作品的牢固度等都会成为幼儿建构的兴趣和探索重点。届时,幼儿就有机会获得造型想象带来的乐趣,体验到创作的成功感,而不仅仅是用肢体动作宣泄情绪。

总之,幼儿是天生会游戏的,教师要努力读懂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发展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顺应幼儿的需要,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在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基础上推动幼儿发展,这就是教师的专业智慧了。

上一篇:揭开“起跑线”口号的诱骗性 下一篇:这样的挑战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