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6 11:33:07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网络培训;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F241.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培训工作需要,网络培训以其不受时空限制、课程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学习方式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员工的青睐,并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以应用实施。但在网络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许多企业发现网络培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企业网络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设计复杂

主要表现为网络培训系统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满足培训需求,或影响网络培训的正常开展。例如缺少效果评估模块,培训结束后无法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测量。或者功能模块设置复杂,导致系统前台学员端或后台管理员端操作繁琐,而影响培训的正常实施。

(二)服务支持延迟

网络培训因其特点和优势,常被企业应用于人员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的培训,例如员工轮训。由于参训人数多,大家对网络培训学习操作掌握程度不同,在参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问题,如若得不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则会影响员工的参训热情和培训效果。

(三)组织管理应付

部分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过程中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系统的部署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保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整体效果。例如没有进行需求调研和部署规划工作,导致网络培训工作开展无序甚至无从着手,或者过程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参培人员培训不认真或应付了事,形成培训数据好看而效果欠佳的情况。

(四)课程资源零散

目前,大部分网络培训系统建成后,系统供应商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培训课程。此类课程尽管分类全面、内容丰富,但大多以通用类课程为主,与企业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无法有效满足客观的培训需求。例如企业某类机器操作人员的培训,可能因为没有课程而无法开展。

(五)效果评估忽视

培训实施包括确定培训需求、规划培训课程、实施培训课程以及评估培训效果四个阶段。很多企业只重视培训,而忽视了培训效果评估,或因网络培训操作难度大而省略效果评估环节,导致培训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企业网络培训工作解决措施

(一)系统开展平台建设工作

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应以稳定可靠、功能全面、操作简便为目标,按照需求分析、方案制定、系统搭建、测试运行、改进完善、正式上线六个阶段分步实施。需求分析主要是明确人员使用规模、功能需求、设备配置、资金概算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方案包括建设目标、系统构架、实施计划、职责分工、过程管理等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搭建工作。

(二)多方面提供服务保障支持

首先,根据网络培训系统实际,编制管理员操作手册和学员使用手册,详细介绍系统功能、基本设置、操作使用等内容。其次,组织员工开展操作使用培训,规模较大的企业,可按照分级管理原则逐级开展培训,尽量保障每名员工体验系统功能、掌握学习基本操作。第三,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400服务电话、在线客服等服务支持体系,随时响应并及时解决员工使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升员工使用体验感受和满意度。

(三)建立完善组织管理机制

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确保网络培训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应包括规划、实施和反馈三个方面。一是在充分调研培训需求基础上,科学制定年度规划,明确网络培训计划期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参培对象、负责部门及相关内容。二是制定培训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管理权限、实施步骤、组织管理要求,同时健全完善学习管理制度、学分学时计算规则、考核激励措施等保障机制,确保网络培训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建立情况反馈机制,对网络培训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全面分析,定期通报网络培训开展和完成情况,为进一步发现问题、改进完善、提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四)加强自有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是网络培训的核心资源,企业要想有效提升网络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自有培训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工作必不可少。通常来说,可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充实完善企业课程资源。一是采用梳理转化方式,对现有培训课程、课件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加工,并进一步转化为网络培训课程资源。二是采用课程立项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内训师资、优秀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力量,对急需的培训课程进行专项重点开发。三是采用公开征集方式,例如组织开展网络课件竞赛活动,积极鼓励员工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制作工作,努力实现让培训讲“企业话”、促“企业事”、为“企业人”。

(五)注重效果评估和结果运用

开展培训评估工作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既是对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同时也为企业继续开展培训活动提供依据。培训效果评估分为确定评估目的和标准、设计评估方案、收集评估信息、处理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应用评估结果六个步骤。网络培训效果评估可借鉴柯氏的四级评估模式,即反映评估、学习评估、行为评估、成果评估,从参训者满意程度、学习收获程度、知识运用程度和培训带来的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将结果运用到员工绩效考核、职务晋升及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最终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亚君.公务员网络培训质量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2]谢东闻.企业e-learning培训效果评估研究――以三一重工为例[D].中南大学,2009.

[3]郝丹.企业学习信息化与企业E-Learning[J].中国远程教育,2010(03).

[4]杨兴东.浅谈企业培训中的E-Learning网络学习系统建设[J].经济师,2011(12).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 盘活; 高速公路; 闲置资产; 效益

2005年6月30日,同志在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2年11月8日,同志在“十”报告中又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调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然而,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体制改革、机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高速公路行业不断出现资产更新、停用,甚至长期闲置现象,造成了极大浪费。笔者认为,盘活闲置资产,使积压资产发挥作用、产生效益,是最直接而有效的资源节约措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以河北省高速公路石黄管理处为例,探析盘活高速公路闲置资产的途径。

一、案例单位概况

石黄高速公路全长281.258公里,总投资65.5亿元人民币,是目前河北省最长的高速公路。石黄管理处现下设10个科室、16个收费站、4个管理所和4个养护工区,全处有职工1 500余人。

石家庄东收费站原为石黄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位于石黄高速K266+800公里处,占地面积12 934平方米,宿办楼面积2 998平方米,楼内设有职工宿舍、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室,院内设有训练场、篮球场等,并配有餐厅、浴室等整套附属设施,是职工工作、学习、训练、召开会议、组织活动、开展竞赛的良好场所。随着2007年河北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非省界主线收费站撤销,石黄管理处石家庄东收费站于2007年4月30日零时起停止收费,收费站人员分配到沿线各站点,但原有房屋、设备设施等均处于停用状态。

2009年案例单位对原石家庄东站进行了简单改造,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将撤站后剩余的办公设备、拆下的机电设备设施调剂到其他各收费站使用,从而盘活闲置资产,减少培训和会议的外部场所租赁费用,提高闲置资产使用率。

二、盘活闲置资产的原则

(一)着眼长远原则

从长远战略眼光看闲置资产的处理,使其得到充分再利用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处置石家庄东站房屋设施时,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进行临时处置,支出的成本虽然偏低,也会收到短期收益,但很快又会形成资产的置闲,造成二次闲置和浪费,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职工培训作为一项提高职工素质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性和长期性。石黄管理处共有职工1 500多名,以往每年组织培训、召开会议、举办活动时一般是租用外部的场所,虽不断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但成本费用仍很可观。若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既可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又能如期落实培训计划,实现职工素质和单位竞争实力的整体提升。

(二)可行性原则

从辩证的角度综合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因素来考虑。客观评价闲置资产现有的配置和能够发挥的功能,以便再利用时做到改造成本更低、投入更少、时间更短和效率更高。

盘活高速公路闲置资产,使其重新发挥作用的方案有很多,但盘活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如果决策失误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先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方案。对石家庄东站的使用时间、地理位置、院区环境、软硬件配置、改造成本、使用率、投入使用后的成本、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工作等进行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从整体条件来看,石家庄东站具备培训中心所需的基本条件,只需进行简单改造,即可投入使用,这也是盘活石家庄东站主要闲置资产的最佳方案。

(三)重要和急需并重原则

对闲置资产再利用时,既要考虑其重要性,又要考虑其紧迫性,这样才能使闲置资产的再利用有的放矢。

论重要性,职工培训是一个组织开展业务及培养人才的需要,是使职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案例单位早已将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来抓,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

从紧迫程度看,多年来因无自己的专门培训场所,每年要租用宾馆酒店,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且有时受资金、场地限制无法实现预期培训目标。石家庄东站撤销后,一方面是闲置的收费站区,另一方面则是日益增长的职工培训需求。因此,将闲置的站区改造成培训基地也是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成本效益原则

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盘活闲置资产是为了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而在对其进行再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相关的改造费用和投入使用后维持运转的成本支出。因此,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要对改造利用闲置资产的方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对初期及以后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既要充分利用闲置资产,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既要注重当前的改造成本,又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投入使用后的成本和效益,做到节约和发展并重,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由于原石家庄东站所具备的硬件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案例单位职工培训中心所需的基本条件,无需进行改造,只需局部粉刷和调整便可投入使用,是改造成本最低的盘活方案。而投入使用后,各种培训、会议、活动连续不断,所需生活用品由职工自理,三餐服务由各收费站轮流选派厨师负责(每次共需3—4名),可节省大笔食宿费用和场地租赁费用(只需支付厨师补助每人每天30元),是运行成本最低、使用率最高的闲置资产盘活方案。

三、盘活资产的措施

(一)建立闲置资产档案

为充分利用闲置资产,首先要摸清“家底”。要自上而下地成立闲置资产清理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上下联动,统一管理。对资产进行详细分类、认真盘点、准确登记、建立闲置资产档案,并分别与管理处、收费站原有台账进行核对,做到信息准确、内容详实,为盘活资产提供依据。

(二)制定可行性方案

一是深入基层了解各单位设备设施情况,比如收费站机电设备设施、办公设施及各附属设施的运转情况,了解所属各单位对机电备品备件、办公设备的需求情况,为单位内部统一调剂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二是调研职工培训计划及职工培训教育需求情况,为培训中心成立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三是进行资金测算和分析,掌握第一手信息,制定盘活资产的可行方案,认真分析评价,选择出最佳方案。

(三)重点盘活闲置固定资产

土地、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若长期闲置则会变成一笔搁置积压、无法发挥作用的资产。由于其数目可观,因而造成的浪费更不容忽视。所以,必须首先盘活此类资产,使其具有的功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发挥。

经过对石家庄东收费站的调研分析、反复论证和综合评价后,将其改造成培训中心最为合适。案例单位每年大小培训和会议约有数十次,参加人数年累计上千人次,有时一场培训的参加人数多达百余人,甚至同一天有2—3个会议和培训同时举办。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后除春节期间外,基本上每周都要安排培训。这样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节约了不必要的开支,还能有效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一举多得”。

(四)进行资源再配置

收费站撤销,使大批机电、办公设备设施停用,另外,随着设备设施使用年限的增长、到期,也会出现损坏。维修时拆换下的设备或备品备件也会越来越多,这类资产大部分会被存放于库房闲置起来。此类资产的数量和可利用价值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如何充分发挥此类资产的应有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对于闲置的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设备和办公设备,根据各基层单位的短缺情况进行统一调配;二是对于暂不能使用,需简单维修即可使用的,修复后进行统一调配;三是对闲置于部分基层单位的不需要的资产,由案例单位统一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调剂。通过统一调配、互相调剂、相互调拨,使闲置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五)申请报废

对于无法正常使用,且无维修价值的闲置资产,可申请报废。此类闲置资产既无使用价值,又要占用一定的存放场地,且管理及人工成本耗费量也很大,每年进行资产清查时,还会给清查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这类不能带来预期经济利益、且无变现价值的闲置资产,申请报废,以减少人工费、场地费等方面的支出,降低管理成本。

四、效益分析

案例单位通过多种措施盘活闲置资产,将停用的收费站改造为职工培训中心,把办公设施、机电设施及备品备件进行统一调剂使用,对无法使用的资产申请报废,使闲置资产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有效节约了资金,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浪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分析

1.收费站宿办楼再利用,三年共节省开支148万元

2009年对石家庄东站宿办楼进行了改造,用于职工培训、召开会议、举办活动,改造费用为23.26万元。投入使用后,2010—2012年培训中心培训成本为38.74万元(见表1),三年来盘活该项资产投入成本共62万元。

若租用宾馆酒店完成以上工作,人均每天需支付住宿费75元、餐费80元,会议室使用费3 000元/次,三年需支付会议、培训费210万元,仅此一项就可节省资金148万元。

2.盘活办公设施,节省开支30.8万元

原石家庄东站所有办公设施分为两部分使用,一部分留作培训中心使用,另一部分调剂到各收费站使用,节省培训中心和各收费站办公设施购置费用30.8万元。

3.盘活机电设施,节约资金91万元

石家庄东站撤销,其机电设施拆除后,大部分仍能够正常使用,部分设施经过修复也可正常使用的,调配到其他收费站使用。对无法修复的拆除零件作为备品备件使用。盘活此类资产共节省各站购置机电设施和备品备件费用91万元。

4.减少闲置资产维护费用4.5万元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盘活闲置资产,三年来共节约资金274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1.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石家庄东站变身为培训中心后,三年共组织各种会议及培训73场次,培训人员达3 650人次,培训人员覆盖率100%。通过培训使广大职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大批业务骨干和复合型人才。

经培训已有35名职工走上了领导岗位,635名职工成为科室及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培养了12名节目主持人、66名优秀讲解员、45名演讲人才、50名文秘人员、200余名文艺和体育骨干,有效改善了职工知识结构,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提高工作效率,树立社会形象

通过业务培训、考核、比武等多种形式狠抓业务技能提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收费业务培训,提高了职工的品牌服务意识。收费速度有效提高、差错率有效降低,站口应急处置和通行保畅能力大幅提高。首创和推广了“特勤制度”和“四看一听”工作法,提升了服务水平和意识,司乘满意度日益提高。

二是通过机电业务培训,培养出专业机电员65名。首创和推广了“机电120”管理模式,提高了机电故障设备的自主维修能力,减少了故障维修等待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节约了维修资金。

三是通过养护业务培训,提高了养护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广了养护“三、二、一”工作法,养护职工的机械操作熟练程度大幅提高,各类病害和突况处理能力有效增强,保证了养护质量,为过往司乘创造了畅、洁、绿、美、安的行车环境。

河北交通杂志、河北交通报以及河北省电视台、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对石黄高速的优质服务多次进行了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交通形象。

实践证明,盘活高速公路闲置资产,是节约资源的有效途径。与节约多少张纸、多少度电、多少吨水相比,更重要、更实在、更有效。高速公路行业只有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盘活所有闲置资产,才能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屈道群.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企业发展[J].科技信息,2007(9).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3

关键词: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3-02

2011年以来,教育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农村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广泛开展幼儿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和班主任培训,促进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培训过程中,要求课程设置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训、学科教学设计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为重点,旨在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组建专业精干工作队伍

每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组织实施“国培计划”文件后,承担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并积极借鉴成功经验,精心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进行集体研究论证,制定翔实、完备的项目申报计划,高质量完成项目申报工作。组建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实施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并根据职责分工,成立实施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教学、材料、接待和学员四个工作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调配下,四个工作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二、制订科学合理培训方案

培训前需精心组织相关专家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反复研讨培训方案。并高度重视学员要求,在开班前就给准备前来参训的学员发放需求问卷,及时了解学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优化课程模块,紧扣“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主题,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专家讲座、学员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培训学员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实践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大力提升培训学员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觉悟和教书育人能力,促进优秀教师的成长。使培训学员能够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具体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下模块: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解读与研讨;课程内容的重要理念分析与指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学员的实践与考查等。培训方式采取“理论辅导、专题研究、实践训练”的集中培训形式,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训相结合,把集中培训和学员平时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理论指导、分组讨论、实例分析、听课评课、录像观摩、考察调研、研讨交流、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培训,使学员确立新的教育观和现代教学观,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新教育理念。挑选责任心强且有高职称、较强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学的教师担培训专家,负责培训学员结业后有关问题的回答、指导和联络。根据培训方案,安排专题讲座及相关专题互动研讨,包括“新课程改革热点问题探析”、“多媒体技术及现代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自我学会快乐”、“新教材解读与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优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案例教学”、“学科发展动态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教研论文写作方法”、“学科教育发展趋势与学科教学改革”等专题。同时,组织学员开展“课改教学观摩与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与课改常见问题研讨”等培训活动。

三、打造一流培训专家团队

严格按照“省域外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中小学一线教师不少于50%”和“以模块专题定专家”的原则组建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精心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高水平专家领衔,整合省内外专家资源组成一支由知名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研人员、教学名师与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担纲培训主讲任务,是培训承担院校必须做好的重要事情之一。打造一支重理论引领又重实践的专家团队,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

四、整合资源为培训工作服务

教学设施先进,经费保障有力。为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承担院校应为培训专门提供录播教室,配有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和摄像设备,全程动态录制培训过程。专门提供会议室和电脑机房,供给学员开展研讨互动使用。国家培训单列经费支持,严格按教育部批复的培训经费预算提供经费保障。食宿条件优越,服务热忱周到。为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参训学员安排在学院条件优越的酒店和宾馆食宿。房间为标准双人间和标准三人间,内设空调、热水器、电话、电视、卫生间。饭菜丰盛、营养可口、干净卫生。安排专人做好联络服务工作,并与校医院和保卫处保持联系,确保培训工作万无一失。发挥班级作用,提高培训效果。每个培训班都配备班导师,成立班委会,班导师均由富有责任感和教学管理经验的培训学科所在系(院)的领导担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培训期间,实行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互动,班导师严格考勤,并将学员出勤率作为优秀学员评选和结业考核的依据。班导师带领班委会积极开展班级讨论,认真组织教学观摩点评,并结合学员意愿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联谊活动,营造快乐学习、和谐交流的良好氛围,提高培训效果。

五、集思广益提炼师资培训经验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是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培训院校应多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研讨培训方案,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多次汇报,听取指导和建议,根据教育部专家的批复意见进行修改论证,在教学内容及培训方式的设计上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做到项目实施方案科学、合理、可行。实施高效项目组织管理是项目成功运转的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转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组建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学校主要领导领衔的模式,为项目高效运转和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应把“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做为一项事业来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高等师范教育与初中基础教育的对接研究。组建一流的培训师资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培训的质量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的师资团队组建。专家团队的构成包括优秀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一线骨干教师,他们长期从事课程研究与教学,了解学科教学体制和现状,能够有针对性地就初中教育教学有关问题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培训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创造性。

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项目成功的必备条件。国培计划是高端培训,部级培训。培训是展示培训院校内在精神风貌的大好机会,是广集资源、凝聚人心、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大好机会,是学习、积累、提升培训能力的大好机会,更是全面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师资培训水平的难得机遇。因此,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是培训项目成功的必备条件。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4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素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水利系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机关、部直属单位、水利社团组织、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等面向部直系统和水利行业组织举办的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活动。

第三条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是各单位的重要职责。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行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政策。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干部教育培训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水利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

第五条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骨干和优秀青年后备干部为重点对象,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特别是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在首位;坚持紧密围绕水利工作中心任务和水利建设、管理、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第六条干部有参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各级干部每5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专业技术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

第七条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经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同意方可组织实施。

第八条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应与干部的培养使用相结合,与干部的实际工作需要相结合。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

第九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以水利部名义组织举办教育培训活动。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条人事劳动教育司是水利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培训政策、制度和编制培训规划、计划;负责审核部属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和培训证书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培训项目。

第十一条机关各司局及部直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负责组织制订和实施本部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负责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的业务归口协调指导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有关教育培训项目。

第十二条出国培训、国际合作培训工作,由人事劳动教育司和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共同组织实施。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负责涉外事宜;人事劳动教育司负责推荐、商定和组织选拔参加培训的人员,并跟踪考察学习情况,了解学习效果。

第十三条由部审查认定的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承担认定范围内教育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按有关规定和培训计划完成教育培训任务。

第四章实施程序

第十四条各部门、单位应根据水利事业发展和自身实际工作需要,在充分调查论证基础上,制订中长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应于上年12月底前报人事劳动教育司。面向行业举办的培训班,由人事劳动教育司审核形成水利部年度行业培训计划,经部批准印发执行。面向机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举办的培训班,由人事劳动教育司审核形成水利部年度直属系统培训计划印发执行。

第十五条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优先在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中选定承办单位,确定相应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未列入水利部年度培训计划,但因特殊需要确需举办的培训班,由主办部门或单位书面说明原因并提出办班计划和实施方案,经人事劳动教育司核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举办培训班要提前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落实教师、教材、教室等培训条件,认真做好学员管理、考核、服务等有关工作。

第十八条每年1月底前,各部门、单位将列入上年度行业培训计划和直属系统培训计划的各类培训班的总结材料,书面报送人事劳动教育司备案。总结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培训项目主持人、主要教师名单、主要教材、评估结论、实际效果等。

第五章培训登记

第十九条干部参加培训均应进行相应登记。培训登记分为培训证书登记和学习考核登记表登记两部分。培训登记由人事教育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实施细则见附件)。

第二十条培训证书由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发放和审核。国家公务员和按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发放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其他干部发放由水利部统一印制的《水利行业培训证书》。培训证书人手一册,个人保管。

第二十一条《学习考核登记表》由水利部统一印制,由各级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管理。

第二十二条《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水利行业培训证书》以及学习考核登记表所记载的内容是水利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参加培训的有效凭证,作为干部考核以及上岗任用、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事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证书和学习考核登记表的管理。对证书和登记表管理不善、弄虚作假以及篡改登记内容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水利部机关司局、直属单位以及定点培训机构主办或承办经批准面向水利行业举办的培训班,可以向水利部直属系统以外的学员颁发《水利行业培训证书》。

第六章培训经费

第二十五条各部门、单位举办培训班,应有正常的经费来源。培训经费须列入本单位预算,专款专用。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办法。对确需收取费用的,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由主办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合理收费,收费标准、项目、数额应在办班通知中列清。

第二十六条培训经费要纳入承办单位财务管理渠道,主要用于教材资料、教师酬金、租用教室、改善办学条件等与培训直接有关的项目,不得挪作它用。

第二十七条举办培训班应坚持节俭原则,不得借培训之名组织与培训内容无关的游览和娱乐活动。

第七章奖惩措施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举办培训班的部门、单位,将视情节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本规定的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或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

第二十九条对无特殊原因未完成年度培训计划的单位,人事劳动教育司将视情况予以通报,或核减其下一年度面向行业和直属系统举办的培训班计划。

第三十条对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者,要进行政纪和经济方面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主要负责人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适时给予表彰奖励;对认真参加培训并学以致用,取得明显成绩的学员,要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负责解释。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5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董事长克里曼?斯通曾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做出很多总结,其认为企业的最大成本在于忽视对员工的培训。特别在信息时代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电公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人才结构与员工素质。但近年来发电公司在员工培训工作中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原因不仅受企业自身性质影响也包括其他很多因素。因此,对发电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供电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工作的开展不顺畅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大多供电公司中人力资源部门对培训工作更倾向于反馈调查,忽视基本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即使认识到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却因为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培训工作的开展无法得到相关的数据参考。同时,大多发电公司由于在管理机制方面尚未实现考核、培训以及使用形成一体化,也是造成培训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2.不明确的培训目标

以某发电公司实际培训工作为例,其开展的针对性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在长期培训规划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使培训的目标呈现出极大的盲目性特征。而且在这种模糊的培训管理下,难以满足员工发展的基本需求。尤其企业在运营活动中出现员工服务意识过差或用户投诉过多的情况下,才开始进行对员工的培训。另外,该公司在对内部技术人员所开展的主要为普及性的培训,知识技能与个人素养方面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导致公司出台相关的发展策略或改革措施时遇到极大的执行阻力。因此,发电公司在培训目标方面的不明确是其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3.培训内容过于陈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电公司的发展需采取“人才强企”的基本战略,要求在培训项目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但很多发电公司目前在培训组织、内容形式等各方面仍沿用传统的方式。员工对知识的接受一般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适应市场环境下企业发展的要求。

4.培训实施过程存在弊端

作为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训实施在发电公司中通常需投入大量的经费。但企业中存在的培训实施不协调以及较差的工作组织使培训投入无法获取更多的效益。大多培训公司的培训实施弊端主要表现在:首先,薄弱的管理制度。培训投入收益的提高要求配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但发电公司在培训实施管理系统方面并不完善。其次,培训形式过于单调。如许多公司在培训方式上所选择的外派或课堂培训两种方式,在灵活性方面极差。

三、供电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1.培训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发电公司在进行培训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四方面的原则,即:第一,前瞻性原则。培训工作的目标不仅需集中在提高当前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经营活动的绩效,还需将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结构构建纳入培训体系中,特别需注意培训、考核以及激励等各方面的融合,以此实现“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第二,战略性原则。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核心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确保企业的培训能够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这与现阶段大多供电公司提倡的构建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战略相一致,以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三,重点培训与整体培训的结合。在对全员培训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发电公司中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等加大培训力度,使其在企业中中流砥柱的作用得以发挥。

2.培训方法的应用

发电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过程中需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选择不同的方式。具体包括课堂讲授方式、研讨方式、视听方式、案例分析以及拓展训练等。其中课堂讲授的方式多用于营销、作业管理、发电公司企业内部管理以及相关财会知识等培训内容。研讨方式主要指员工在培训人员的组织下以团体合作的形式对相关问题研究并得出结论,一般适用于谈判、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等方面的培训范围。而视听方法通常会在新员工入职中采用多媒体教材进行培训,如发电公司中所涉及的焊接等工作程序或其他技术类工作等。这种方式往往与课堂讲授法同时应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应用于培训过程中将发挥不同的成效,因此发电公司可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做出选择。

3.培训方案设计的内容

发电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内容中,需保证对一般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培训范围进行规划。但培训内容基本集中在培训目标、具体计划、培训方式、培训人员资格以及培训的具体时间等。尤其应注重发电公司生产一线的工人,在线路检修、设备安装、电表抄收与安装等需为重点培训内容。

四、结论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新思维 传帮带 多层面 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围绕“提素质强技能”的发展目标,创新培训形式,贯彻大兴学习之风,学习、学习、再学习,开展新思维教育培训,实施多层面的培训机制,培养、锻炼、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激发执法队伍活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切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1.目前基层执法单位教育培训的不足之处

1.1培训内容比较单薄。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涵盖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并以专业技能培训为居多,对受训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少。

1.2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培训多采取视频讲座或培训会的形式。视频讲座缺乏直接沟通,部分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培训会具有面对面的特点,能将各方的需求与观点体现出来,但其更侧重于沟通,学术性与理论性不足。

1.3受训范围比较狭窄。受职能划分的影响,培训往往针对某一部门,但是往往在自己从事的领域获得较多培训,对相关其他领域知之甚少,知识面因此变得比较狭窄。一旦调到其它岗位,往往缺乏相应的部门知识。

2.基层执法单位教育培训坚持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专业素质培养的持续性。专业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在实践中,应有步骤的制定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计划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最终达到教育培训常规化、长期化的目标。

2.2坚持教育培训内容的多样性。通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进行调研,制定符合基层单位实际需要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重点。在强调专业培训内容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当今时展对知识多样性与全面性的需求,全方位的提高队伍的综合知识,使其能够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需求与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

2.3坚持教育培训形式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培训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培训必须能吸引执法人员的注意力,激发兴趣点。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的形式,使教育培训的载体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

3.新思维教育培训工作办法

3.1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平常喜闻乐见的载体如文学创作、以案说法等形式,激发主观能动性,使执法人员能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来。二是教育培训长期化。所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教育培训要做到持之以恒地抓、毫不松懈地抓,真正把教育培训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教育培训的“虚形式”变成“真成效”,切实把发展建立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之上。三是举办“法律在我身边”演讲比赛和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激发学法热情,进一步加强法治意识,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3.2开展“两个层面、穿插实施”培训。“两个层面”指知识层面和军事化训练层面。“穿插实施”指知识培训和军事化训练两项内容穿行。

3.2.1知识层面的提升。一是开展相关适用法律法规的培训,用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综合能力的提升。围绕“提素质强技能”的队伍建设重点,大兴学习之风,实干之风,抓好以训促学、以考促学、以赛促学,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建立精于法、严于律、忠于行,守土有责的执法队伍。

3.2.2军事化训练。按照部队模式将执法人员划分训练团队,以复转退伍军人为骨干,重点训练队列训练的基本常识、站姿、队形等基本科目。军事化训练按照讲解与示范相结合、集中讲解、分班练习、讲评验收的方式进行,提高执法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执行力。

3.3采取一传、二帮、三带的方法,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以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实战练兵、提升服务”为途径,采取一传、二帮、三带的方法,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3.3.1传经验技巧。请工作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从搜集案源信息、掌握线索到案件经营等环节剖析典型案例,讲解办案技巧,传授办案经验。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一分钟分享”,鼓励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自发寻找案件特色与亮点,学习狼的精神,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互相合作、互相提高的良好局面。

3.3.2帮要领掌握。对执法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环节进行专题培训。结成技能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相互竞争、互相欣赏的氛围。

3.3.3带队亲临现场。带领执法人员到一线亲历各种现场,提高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3.4内训、外借,关注心态培育,提升精神境界。一是“走出去,请进来”,开阔员工视野。聘请先进执法部门的专家来授课,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工作能力。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播放国学大师翟鸿燊的《孝道》《管理》《心态》等国学讲座,开阔视野,使尊重、赏识、宽容、谦逊成为个人尊崇的人格修养亮点,使用心做事、用情做人成为为人处世的信念精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

3.5多层面联动教育培训模式,营造培训新局面。一是实施“从领导做起”实战培训策略,提升班子综合素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从抓班子建设入手,班子成员做好“深度参与,从我做起”的表率,做到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以“学得更加深入、领会的更加透彻、贯彻的更加自觉”为目标,切实用十精神武装头脑,全程参与指导并跟进实战培训工作,及时调度掌握培训进展情况。二是实施“首席主管”实战培训策略,提升中层队伍综合素质。中层干部作为一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作用,每周定期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中层干随机担任本周“首席主管”,对一周工作进行安排、跟进、调度、总结,及时查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开展“首席主管”实战培训,调动中层干部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跳出本部门、本岗位的束缚,全面思考整体工作,培养锻炼其大局意识、统筹调度能力。三是实施“一岗多能”实战培训策略,提升一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根据工作实际,实施“一岗多能”实战培训策略,统筹安排本部门员工进行一岗多能实战培训,部门内部能互相处理基本业务,在人员出现特殊情况时,完全能够保障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齐心协力,创新培训,以法为基,形成教育培训的法制化、规范化、创新化、长效化,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宇,狼道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

[3]翟鸿燊,大智慧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7

关键词: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策略要点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82-03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以系统管理的方法,通过临时性、专门性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估,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优化。[1]

所谓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就是在教师培训项目中,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结合教师培训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加以应用,把教师培训任务、培训资源等整合为项目,组建项目组织,制定项目目标,依据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通过目标优化、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一、教师培训实施项目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强化责任,促进工作效率和培训质量的提高

在教师培训中实施项目管理,有助于打破培训机构,特别是高校培训机构行政分权管理程序繁复的弊端,简化管理层次,整合培训机构的资源,简便快捷地集中优势力量、精兵强将,形成项目管理组织。同时,由于项目组织既享有相对灵活的管理自,又肩负单独承担主要的责任和面临着外部评估压力,也促使项目管理者提高培训质量,改进培训机构特别是高校教师培训机构管理人浮于事、拖拉推诿、效率低下的管理作风。

(二)与教师培训周期短,教学、管理相对独立、个性需求明显的项目特点相适应

教师培训项目的周期一般都比较短,不同的培训主题明确、多样,培训所需要的支持条件较为复杂;不同课程、不同的学员、不同的培训教师完成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明显,因此,培训的教学、管理需要相对独立,需要有培训机构内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按照培训项目的实施所需,灵活机动地开展工作,实行个性化的管理。

(三)实现教学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实施者与管理者的一体化

在教师培训项目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管理方式,在遵守培训机构行政管理的大原则下,以项目实施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开展工作,教学设计者、教学实施者与教学管理者之间无缝对接,项目实施者与管理者一体化,简化了管理的程序,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也排除了教师培训项目以外因素的干扰,这适应了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特点。

总之,在教师培训中实施项目管理,犹如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特区管理”,在遵守行政管理的基本规范和大原则下,享有一定的可控范围下的自利,资金、物资、师资、人员调配等按实际需要相对独立、自主,保证了培训的切实所需。

二、教师培训实施项目管理的策略

(一)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虽然具有“特区管理”“专项管理”的性质,但不能超越管理的相关红线

虽然项目管理给予了管理者一定的“特权”,但这主要仅限于管理的“程序”、管理的“形式”上的特权,以利于快速地调配资源或进行人事、师资的安排,但不能超越国家、相关单位的行政管理制度,更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在相关的行政规章制度下进行“特区管理”或者“专项管理”。项目管理既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又要与项目承办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保持充分的协调,以减少项目运行的阻力,掌握好这个尺度,是实施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

(二)制定管理的目标体系,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

根据培训项目主办机构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制定培训项目目标,并逐级分解成相应的岗位和成员目标,形成目标完成的体系,并以此作为项目资源配置、分工和授权以及薪酬、激励的依据。

(三)建立灵活、高效、有序的项目管理秩序

按照项目管理的特点和方法,建立项目内的各种工作程序,理清管理的脉络、顺序以及所属关系,实行归口管理,如教务管理分管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管理、教学物资计划等;教学质量监控分管教案预审、教学督查、教学总结、教学效果分析等;教学督查又负责教学信息采集、教师教学情况反馈与沟通等。只有分工协作、各尽所能、各施所长、工作有序才能灵活高效地开展工作。

(四)教学优先、质量为本,在培训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周到服务,倾情奉献

在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中,教学要放在管理的优先地位,是其他管理工作的中心,也是培训实施的核心任务所在,其他管理工作的目标要保证培训教学顺利、有效地实现;以质量为本,就是要把培训质量看成是教学管理的根本所在,以满足学员发展的需要,实现以学员发展为核心的培训价值。

在教师的培训管理中,要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在符合有关程序规范的前提下,提供心对心的个性化服务,努力实现培训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零距离。

(五)对项目主持人管理自利的监放要适度

项目管理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其权力和责任也是临时授予的,并随培训项目的终结而结束。因此,为了保证培训项目的有序进行,需要按照权责利相符的原则,对项目负责人有效、合理地授权,使项目负责人既有充分权力支配培训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合理利用各相关部门的师资、设备,对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又不至于因项目负责人滥用权力,而影响其他部门正常的管理和教学活动。[2]

(六)严格按上级行政管理的规范进行财务管理;坚持财务自律,实行经费的审批、支付、账目分离管理

在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中,项目内的财务管理一般是在上级部门监管下相对独立的专项管理,项目的负责人具有财务支配的权力,这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快捷的财务保障,但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出现经费使用不当、效益不高、铺张浪费甚至腐败的问题,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实施项目管理,除了遵守上级行政管理的财务政策外,还必须在项目内实行财务自律。

财务自律的具体做法是将财务的审批、支付与账目三者分离管理。审批人(一般是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内唯一具有开支决定权的人,但不直接开支经费;支付人(一般是后勤主管,相当于兼任出纳)不能具有决定开支的权力,是经费使用的唯一支付人;经费的开支在审批人审批后,经由账目管理人员(相当于会计)进行账目登记后,再由支付人办理支付使用,账目管理人员既不直接支付经费,也无经费开支的决定权。这样在财务管理中实现分权、分工、分责,任何一项收支都须由三个人员经手办理,这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规避财务管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七)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及时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重要问题实行预案制度

现代教师培训项目的时间一般较短,但节奏快,教学与管理都呼唤精细化,做到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细致管理,这就要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掌握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要设计预案,即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也在项目的可控制范围之内,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比如,学员的安全问题,除了要有具体的安全措施外,还要设计如果出现安全问题的处置预想方案;对一些著名专家的高规格讲座,在场地、设施上也要有预设方案;再比如,在培训主讲教师的安排上,也需要预先准备一些替补主讲教师,以备个别主讲教师因故不能到岗的不时之需。

三、教师培训实施项目管理的要点

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虽然借鉴了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但由于工程管理与教师培训管理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各自也遵循着自己不同的规律。

在教师培训实践中,实施项目管理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要做到以下几点:[2]

(一)创新管理方法,使项目的管理既符合行政管理的规范,又能灵活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培训机构,特别是高校培训机构,还大都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特征,其本身就是保守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一个矛盾体。在长期的行政分权管理体制下,已形成了顽固的组织惰性和臃肿的管理体系。在教师培训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机制、绩效评估的机制,其本身就是对传统管理体制的挑战和创新,它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管理内部传统的组织惰性能否被有效消解,新的管理理念能否被项目外部管理环境所接纳。因为在许多时候,这种变化不仅意味着观念的转变,还涉及一定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而且这种利益的纠葛既可能成为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驱动力,也可能成为项目管理改革创新的桎梏。

(二)有效行使项目主持人的管理权力,促使项目的管理有序、高效

在培训机构,特别是高校培训机构传统行政分层管理的条件下,培训机构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力相对固定,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责任和权力的边界。实施项目管理必然要求相关部门让出部分权力和利益,因此,可能也会引起相关部门的不配合或消极情绪,影响项目管理负责人权力的正常行使,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对项目的管理效能和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影响培训质量。

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实施项目管理还必须得到上级或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排除项目负责人行使管理权力的障碍,提供能够有效行使管理权力的环境,促使项目管理的有序和高效。

(三)有效激励项目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项目成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组织由于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它没有固定的责任和权力范围,也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正因为如此,随项目生而生、亡而亡的激励机制也可能使项目成员享受不到它所产生的效益,对项目成员长远一些的激励措施也可能因项目的结束而得不到落实,如此必然影响到项目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到培训项目管理的质量。因此,应该在上级行政人事部门的直接参与下,制定能够关乎项目成员切身利益、长效发展,能落到实处的激励措施,使项目成员享受到积极工作带来的实惠、荣誉,从而提高项目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的教师培训面临着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到培训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再加上教师培训项目多是短期培训,时间紧,任务重,问题集中,需要项目成员既要遵守一定的规程,又要独立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寻求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这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培训要求。

现代的教师培训,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既是一种政府服务,也是一种社会服务,同时也是教师履职的一种职业行为,如何提高培训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适应参培教师的多元化需求,这都需要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1]刘国华.项目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新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 2005,(11).

无人机培训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培训;有效性

1前言

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是指企业采用适当培训手段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个人能力水平,为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益提供良好支持。供电企业职工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安全生产运维管理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升供电企业培训有效性的意义

供电企业属于资金、技术和知识高度集中的行业,作为国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发展状况都会给社会带来重要影响。职工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供电企业发展的质量,切实有效的培训方式,高效的培训管理体系都能够推进企业培训管理工作质效。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团队,科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效果,增强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动力,为供电企业稳定发展和运行提供良好支持[1]。同时需要注意到现代供电企业发展对企业管理生产运维队伍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开展充分有效的培训工作,才能够逐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支持供电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3当前供电企业培训中的不足之处

现阶段供电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培训环节落实还不够到位,无法切实提升培训有效性,需要细致分析其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为寻求良好解决策略提供支持。第一,培训重视程度不够高。部分供电企业的职工培训在方式上依然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体系建设滞后,培训过程管理能力较低,归根结底在于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有些供电企业领导层没有意识到职工培训和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些误认为职工培训属于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的专门业务,因而实际工作开展中投入力度不够大[2]。第二,企业培训实效性不足。当前部分供电企业职工培训活动进行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不切合实际。主要表现在各级管理层面的培训意识不高,没有意识到培训内容和供电企业发展需求联系不大,导致人员培训效果不佳。第三,缺乏完善的培训体制。很多供电企业为提升职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多是选择在短时间内切实开展培训工作,但是培训工作较为笼统,没有形成良好的系统性,导致培训体系不够完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3]。

4提升供电企业培训有效性的策略

供电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积极采用科学化的方式和手段强化培训效果,促进培训环节的稳步开展,实现良好培训目标。

4.1结合“ADDIE”模型设计培训方案

供电企业培训活动进行中,需要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培训体系和实施方案,指导培训环节的顺利开展,逐步实现培训目标。供电企业可以将“ADDIE”模型作为依据,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该模型是教程系统设计模型中的常用类型,其中主要包含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以及评估(E-valuation)方面。在“ADDIE”模型基础上的培训方案首先需要分析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明确其具体受众、行为目标以及环境等方面。充分开展职工调研工作,及时发现职工发展需求,明确其能力需求和现阶段的差距,从而寻找到培训内容和切入点。其次,从培训需求调研出发,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体系和项目方案,选定好各项培训手段和实施方法,搭建起科学完整的培训框架,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再次,需要切实按照既定规范和标准实施培训课程内容,做好现场运营管理和服务支持工作,促进培训方案落到实处并取得良好成效,为提升培训效果,还需要从前、中、后三个角度开展全过程管控工作[4]。最后,在已经完成的培训项目方面,需要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评估工作,重点评估好受众的实际完成效果和项目内容本身完成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着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

4.2创新培训理念和方案

供电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合理掌控好培训环节,这其中需要积极创新培训理念和方案,高度重视培训在提升职工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性,意识到其在当前供电企业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合理使用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促进培训活动取得良好实效。供电企业在创新培训方案的过程中,要组织培训人员开展系统分析和学习工作,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和内容,安排培训课时,分期分批次选择好培训对象,促进培训活动取得实效。

4.3合理选择培训方法

供电企业包含大量的职工人员,他们所属的岗位和工作内容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为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更好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适应供电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需要积极采用丰富灵活的培训方法,结合具体工作岗位设置不同的培训方法,提升职工的专业素养,促进他们保持着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到工作环节中。结合职工中岗位和具体工作内容,选择到现场讲授培训方法、实地培训方法、举例说明方法以及角色诠释方法等,为提升培训活动的总体效果,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升职工综合素养为重要目标[5]。

4.4建设高水平的培训师队伍

供电企业培训活动的实施效果和培训师的综合素养存在着密切关联,当前供电企业要积极建设高素质的兼职培训师队伍,支持各专业培训计划的实施。高水平的培训师不仅要中充分了解和掌握供电专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能把握企业内部人员的各项特征,细致深入分析各项工作性质。供电企业可以不断引进优秀培训师,丰富企业内部的培训师团队,优化培训人才队伍,同时还要能够给他们提供较多进修和学习机会,拓展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掌握先进科学的培训理论和方法[6]。

5结束语

供电企业在电力供应、社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工工作专业技术性和综合素养会给具体工作的开展带来显著影响,为此要切实开展职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各个职工的专业技能,促进职工的全面健康发展。当前供电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ADDIE”模型设计培训方案,还要创新培训理念和方案,同时合理选择培训方法,并建设高水平的培训师团队,这样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霞,刘品含,王靖淳.基于电力企业安全培训的有效性探讨和方法创新[J].今日财富,2017(18):69-69.

[2]王丽君.如何提升企业培训工作有效性[J].人力资源管理,2017(6):145-146.

[3]胡筱愚.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有效性探析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17(29):00102-00103.

[4]李浩,蒋晓川,肖涛.提升新员工培训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258-259.

[5]刘博.提高电力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8(6):147-148.

[6]刘颖瑜,徐鑫,王蕾.电网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5):321-322.

上一篇:工程审计会议表态发言范文 下一篇:生态治理市场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