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2:42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职高学生;心理教育;体育运动;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一、当前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而现在的职高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有部分学生早在初中时期,就养成了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的不良习惯。在校受教师的批评多,在家受家长的责备多,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受家庭的影响,使得子女的性格趋于畸形发展,养成任性、傲慢、情绪不稳定,不够活泼开朗,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特征。这些现象与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人格发展出现缺陷也有直接关系。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仅从体育运动角度来认识怎样促进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有关心理健康的含义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专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国外学者,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好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国内学者,如季浏认为心理健康至少包括4个方面:一是智力正常,二是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三是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四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普遍和成熟的看法认为,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人能作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不断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基本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体育运动对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运动能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紧张心理

在紧张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一定的宣泄以求得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和冒险性,使它成为学生缓解压力,消除紧张,净化心灵的最佳选择之一。体育运动能改善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以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使得大脑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这样就能使学生从紧张的学习气氛中暂时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减轻压力,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2.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炼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意志坚强的同时,培养学生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这种变化通过量的积累,就会逐渐形成影响人终生的性格,从而增强心理健康的功能。

3.体育运动能促进人际交往,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同时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这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4.体育运动能缓解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治疗某些心理疾病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逐渐体验到结交朋友的快乐感、压力释放的轻松感、享受生活的满足感,这就会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运动中去,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益。临床研究表明,慢跑、散步和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促进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

现在的职高学生中存在着不少心理障碍,我就学生的典型心理障碍,结合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一些建议性的运动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除心理障碍。

1.增强信心的运动

学习生活工作中缺少不了信心,有信心就有动力。这就需要成就感来支持信心。有些学生不够自信,老是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老是觉得自己不行,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敢尝试一些动作技能较复杂的运动项目。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应该建议学生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广播操、跑步等简单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一学就会,学生坚持锻炼一个时期,自信心会逐步得到加强。

2.消除急躁情绪的运动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而情绪容易波动,产生急躁心理,感情容易冲动,调节不好,往往影响学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建议学生多参加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下棋等缓慢、持久性的运动项目。这类运动能帮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经常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能使学生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以改善。

3.增强果断判定的运动

如果学生处事常常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教师就建议学生多参加羽毛球、网球、跨栏、跳高等体育运动。受这些项目运动特点的限制,学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徘徊,否则,将错失良机,最终导致失败。所以,久练能有效增强学生果断的个性特征。

4.减少孤独处境的运动

有些学生性格孤僻或不善言谈,就会受到排斥或冷落。又有些学生不怎么合群,不习惯与他人交往,那教师应首先建议学生放开心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然后让学生选择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拔河等集体项目,这些项目只有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长期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运动,学生就会慢慢改变孤独的性格,逐步适应与他人交往而变得随和开朗。

5.消除紧张的运动

学生在遇到重大的事情时情绪心理过分紧张、行为失常,常常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样教师应建议学生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运动,如:篮球、接力跑等运动项目。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与其他教学相比,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体育教学的隐显性化,也是当前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所在。各个职校应正视当前职高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的现实,积极有效地利用体育这一独特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学生。

分类号B848.9

1引言

人们倾向于将健康限定于“非病理状态”,限定于“生理状态”,生理无病即健康,这是早期对健康的比较消极的和狭隘的解释。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认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1]。这个解释突破了人们常规的狭隘解释,健康并非仅仅是非病理状态,应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关于健康的理解又跃上了新的台阶,人们认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解释和理解健康,人们提出了“康宁”(wellbeing)和“幸福”(wellness)的概念[2],其健康的含义更加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努力方向[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同时人们也提到了心理健康素质。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尚有不少争论,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2方法

2.1访谈对象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5人,包括儿童心理、医学心理、普通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大学教师(10人)、中学教师(10人)、小学教师(10人),大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和小学生(10人)。

2.2研究工具

自行编写的访谈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你周围的人中,心理健康的人占多大比例?

你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应该具备哪些内在的心理特点?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认为主要与哪些心理特点有关?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

你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此问题在访谈时要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追问)

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有哪些表现?

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他在遇到困难时将如何表现?

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调查或访问的时候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3访谈过程

研究使用访谈形式。访谈过程、研究过程均做详细记录(个别有录音记录)。最后对所有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康的概念

3.1.1专家、教师(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解释

关于健康的解释涉及如下几种观点:(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当然病指身心两个方面。特别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的健康观点。(2)正面看法。健康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比较多的专家和大学教师持这个观点。(3)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是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人们主要认同的是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健康的核心。(4)统一的解释。认为健康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统一,是自己和环境的统一,是身体、心理和环境的统一。(5)功能的解释。认为健康是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3.1.2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解释

学生的解释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大学生倾向于涉及身心无病,而中、小学生更多地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因此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比较有局限性。(2)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身心健康。(3)统一的解释。健康是良好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的统一。(4)道德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心灵美。因此,学生的解释与教师的解释有差异,学生的解释更加具体,范围更小,而且很少涉及社会方面的解释,有些小学生将健康理解为道德术语,健康就是健康的思想。

3.2心理健康的概念

3.2.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如下观点:(1)心理健康是一种性格。主要是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自信的心态。(2)正面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3)统一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是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的统一。(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涉及认识、情绪、动机和社会多个方面;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适应性。(5)消极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6)心理健康就是能力,多种能力的统一,如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3.2.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2)反面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3)道德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思想好和心灵美。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有这样的理解。(4)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乐观和自信的性格,是健康的观念和宽容,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心理承受力。(5)能力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情绪调节能力,完成活动的能力。

3.3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3.3.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如下一些方面:(1)评价标准。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要从主观的方面获得主观的指标,而且要获得客观的指标。(2)内容标准。在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内容:情绪、意志、动机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合作、性格、自我评价、认识能力或智力等。(3)性格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有如下性格特点:乐观向上、豁达大度、自信坚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自尊自爱、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4)功能上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如下功能:适度的心理反应,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5)动力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这样的动力特点:追求完美,坚强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统计学的标准。心理正常的人要在正态分布的80%内。(7)其他标准。如家庭幸福,经济宽裕,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

3.3.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健康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思维,积极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目标,乐观的生活态度,信任自己和别人,处事稳重,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如下的性格特点:不紧张,乐观积极,自信,坦诚,有理想和信念,良好的承受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思想好,不做坏事,乐于助人,敢于改正不良习惯,不说粗话。

3.4心理健康的人的比例

3.4.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两极分化的特点。(1)乐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95%以上。(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左右。(3)大多数人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

3.4.2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观点也分两个极端。(1)乐观的估计。认为健康的人在90%以上,甚至100%。(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甚至10%。(3)多数人的估计。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或70~80%。

3.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

3.5.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共有如下几个观点:(1)内容的解释。从心理健康具有的内容方面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性格(稳重、勤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自控),能力(中等以上,聪明,良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意志(意志力强,有对待困难的决心),自我认识水平(良好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强烈的动机和信念,平和的活动心态(交往、娱乐等)。(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主要表现在性格上,或者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品质高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上进心,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控性强,容忍,有坚持性,有承受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有远大理想,中庸,平和无私,灵活的应变能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还应该有人际交往能力―作者)。

3.5.2学生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观点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解释。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内容:性格(乐观,开朗,自信,爱学习,助人,思想好,意志坚强等),尊重自己和他人,行为与社会一致,情绪稳定等。(2)性格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容忍大度,乐于助人,自控力好,意志坚强,爱学习,性格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礼貌正义,和他人友好相处,有理想,诚实,外向,不自大骄傲,自理能力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3)品质的解释。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方面的解释比较多,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特点: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正义。学生的解释很少涉及能力,也很少考虑人的认识水平。

3.6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特点

3.6.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专家和教师有这样的看法:(1)内容的解释。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自我效能感降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认识封闭,控制欲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错误,情绪控制不当,认识歪曲,行为怪异,心理承受力差,对待事物的态度存在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动机欲望问题等。(2)性格的解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精神不振,胆小,紧张,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情绪暴躁,沉默寡言,不合群,孤僻,自私,好胜心太强,没有目标,承受力差,责任感差,自我评价能力差,优柔寡断,偏执,不懂放弃,闭锁等。(3)情绪的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其情绪有这样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差,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没有涉及能力和其他问题。

3.6.2学生的解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表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他们认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思想不好,学习不好或不认真,心理承受力差,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思想态度悲观等。(2)性格。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存在性格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紧张,不愉快,不开朗,胆小,消极悲观,心胸狭窄,自大,骄傲,自卑,内向,傲慢,思想极端,对人不友好,情绪暴躁,自私,沉默寡言,不敢面对现实,封闭等。(3)品质。小学生普遍从品质上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这样的品质问题:思想不好,有暴力行为,作弄人,偷盗,迷信,犯罪等。

3.7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3.7.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看法有这样的观点:(1)将心理健康素质等同于心理素质。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2)健康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他们从健康样本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素质。(3)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4)测量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可以测试的心理承受能力。(5)功能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

3.7.2学生的解释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但是总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1)性质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特点里面的好的心理品质,即他们将心理素质分成两个部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部分就是心理健康素质。(2)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品质,与专家和教师的解释一致。(3)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某些性格特点,如自信,积极,乐观,友好等。(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从一些内容方面去描述,其具体维度内容涉及学习、思想、性格等。(5)统计学上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统计上测得的心理素质的水平。(6)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就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3.8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

3.8.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专家和教师涉及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内容结构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内容:性格,品质,能力,文化修养,为人处事态度,对抗压力的能力,应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自知能力,自我效能感,开放的认知态度,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方式,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素质,情绪素质,行为素质,感知因素等。(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涉及的性格特点有:开朗的性格,脾气随和,情绪稳定,不怕困难,宽容,有责任心,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自我评价。(3)能力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3.8.2学生的观点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礼貌行为,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主动,应激能力强,情绪调节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恰当的行为方式,客观的自我评价。(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这些性格特点有关:乐观,积极主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对待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强,开朗,有主见,坦诚,积极的生活态度。(3)能力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的表达与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3.9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表现

3.9.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看法,有下面几个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涉及以下方面:性格(开朗,开阔),品质高尚,人际关系好,有合作精神,有凝聚力,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动机),能力强,意志力强,积极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高(能力),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身体好,心理承受力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别人,认知素质、社会素质、人格素质、情绪素质等素质好,生活和工作满意度高,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等。(2)性格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就是好的性格,其特点包括: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自信,宽容,信任他人,善良,有主见,意志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好的心态,热情,适应能力强,积极进取,计划性强,有责任感,享受生活,有爱心。

3.9.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个:(1)内容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生活好,学习好,思想好,为人好,有礼貌,有修养,语言好,乐观主动。(2)性格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性格特点:乐观,自信,意志力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心理放松,情绪稳定,爱学习,与人为善,冷静,积极进取,性格开朗,性格随和,宽容,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3)品质的观点。小学生会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品质联系起来,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的品质: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

3.10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10.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二者的关系,专家和教师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基础,是因果关系。(2)品质―状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品质,心理健康是状态。(3)表现观点。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可以测量的;但是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4)积极―消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积极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则是消极的心理特点。(5)形成原因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心理健康与环境有关。

3.10.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因,心理健康是果。(2)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相同观点。认为二者相同。(4)不同水平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5)包含关系的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心理健康。

3.11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

3.11.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专家和教师认为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些表现:(1)认识的表现。怀疑自己的价值,认知曲解,否定困难,夸大困难。(2)客观归因。找客观原因,责备他人。(3)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沮丧,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绝望。(4)动力表现。失去信心,消极。(5)能力的表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适应能力下降。(6)消极行为方式。逃避,应变能力降低,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抱怨,依附他人等。

3.11.2学生的观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消极行为方式。主要有:惊慌,紧张,忙乱,退缩,消极,依赖,放弃,逃避,失去信心,抱怨。(2)情绪表现。恐惧,悲伤,愤怒,孤独等。(3)人际行为。伤害他人,社会退缩。(4)品质。骂人,打人等。(5)饮食和睡眠问题。

3.12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2.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认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健康状况,激素水平)。(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特别是早期的环境,学习和工作环境等)。(4)教育因素。(5)重大生活事件。(6)经济条件。(7)性格。(8)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等)。(9)个人经历。(10)文化修养。(11)道德修养。(12)年龄。(13)榜样或他人引导。(14)自我。

3.12.2学生的观点

学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这样一些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相貌)。(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早期环境,家庭压力,生活环境)。(3)教育因素。(4)性格因素。(5)思想因素(品质因素)。(6)人际关系。(7)他人的引导。(8)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等)。(9)人际关系。(10)自我认识因素。(11)人生观、价值观。(12)成长环境。(13)文化修养。(14)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7, 1: 29~43

2 Jerrold Greenberg. Health. London: Printice-Hall. Inc, 1994. 8~9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3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7]曾金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困境及目标体系构建[ol]..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防范性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体现滞后性

在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志是是否建有心理咨询室,似乎主体对象就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工作流程就是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工作面窄。相比学生整体人群的的心理健康来说,认识是相当片面的。然而事实上,学生一旦真的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于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了解甚少。针对性地辅导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因而说,不重视心理预防的话,学校心理教育容易走入"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尴尬境地。

(二)从业人员两极分化

当前学校要么非常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缺乏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要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严格准入,精心打造心理咨询室,购买仪器,添置设施,靠一两个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打天下,把班主任、任课教师干脆撇开,唯理论、唯技术,孰不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把班主任、任课教师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是本末倒置的。

(三)学校心理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障碍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心理上有疾病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心理健康教育的度与规范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的原因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学校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中小学全部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利用现行课程,进行学科渗透,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与人相处,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适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学校应针对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教养观。

(四)加大资金投入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5

2009年4月,本刊记者就“四不做”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7-0011-04

记者:俞教授您好。首先,想请教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无人做”的问题。您认为,“无人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教师到校长、从各级教育研究机构到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应如何解决“无人做”的问题?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发展初期,从教育部1999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至今,仅有短短的十年时间,难免会存在一些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无人做”就是其中之一。

“无人做”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四点。第一,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尚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意见》明确指出:“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也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下,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俗话说得好,“学生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确实,“人”字两撇,身体一撇,心理一撇,缺了哪一撇都不行。在“德育为先”思想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很好的抓手,但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是德育工作不能替代的。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首先在政策方面,目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比较宏观,缺乏相配套的制度保证,比如编制、职称、人员、课时、大纲等方面尚缺乏可操作的硬性规定。其次在学校方面,《纲要》要求“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但到底由谁主要做,谁主要负责?如果责任不明,责任分散,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无人问责的情况。再次在教师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初期,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凭着一种良心和热情在做,他们有较高的积极性并做出了一定的成果,但不能以教师的良心和热情来替代保障机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状况是,政策要求软性的多,硬性的少;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人多,负责的少;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多,专职的少。

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专业准备。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储备太少,专业技术不足的问题。教师在大学学习的心理学知识比较散乱,不成系统,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熟悉,教学中可能出现讲授心理学概念和学科知识的倾向。

第四,缺乏一支健全完善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我认为,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无人做”的根源。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职责不够明确,教师通常既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在政教处任职,有的还兼任班主任,或者承担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面对着多重角色的心理教师,学生会降低对这些教师的信任和认同。同时,身兼多职的心理教师固有的角色冲突,不仅使他们难以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而且也不利于解决和疏导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被分化、架空,徒有虚名。

当然,这些情况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会出现的问题。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解决“无人做”还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学校领导要端正认识,要从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感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有趣、有用、有效的。其次政府要加强制度保障,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督导,甚至法律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再次要建立教师培养机制,逐步培养出一支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依靠高校进行专业培养,而不是培训,现在的培训机构很多,但短期培训治标不治本。我建议可以在高校教育硕士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现在已经有部分师范院校开始这样的尝试了。

记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愿做”的问题。您认为,教师“不愿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能使教师从“不愿做”到“主动做”?您预计这个转变过程将需要多长时间?

俞国良:我们知道“愿意”与“不愿意”牵涉到的是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层面,教师之所以“不愿做”,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学校领导不力。学校领导没有从落实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

第二,关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解决,如编制、职称、评聘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存和职业发展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工作成果难以得到认定,学校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奖罚制度。这一系列的缺失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学习与成长中所占分量难以量化有很大的关系。

第四,学校、社会受应试教育的指挥,重视知识教育,轻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偏见,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或者至少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中考或高考所涉及的科目,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不愿做”转变为“主动做”,需要从教师的外部和内部来创造条件,其中尤以外部条件的创造最为重要。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首先,需出台政策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编制和评聘的机制,并以此为突破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必须要有一套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考核和评估的合理制度及奖惩措施,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能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再次,需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城市学校要求师生比达到1:1000,有条件的可以1:800,农村学校可以1:1500。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领导要从落实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规划中。学校领导要在全体教师中加强宣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师德”的要求和体现,以此来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从教师层面来说,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非常重要。一个人不可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和主宰自己的心态。如果教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幸福的期待时,他就会把这种心态投射到工作和生活中,他的工作和生活就会轻松美好。所以,教师应该致力于使自己工作、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在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初期,各方面条件难免有不完善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自己充满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自己的职业发展。

当然,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好几年的时间,如果外部条件创造得不好,这个过程还会延长。但过程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发展。

记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会做”的问题。您认为教师“不会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机制能保障教师从“不会做”转变为“会做”?

俞国良:教师“不会做”的首要原因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方法技能有限,教师在“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教师“不会做”和目前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有关系。在高校,心理学课程多为公共课,教师仅靠这点知识储备显然不够,因此必须依托高校建立系统的培养机制,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方法、思维方式和服务实践的意识。此外,教师“不会做”也与国内一些决策者对心理学缺乏了解和重视有关。在美国,心理学非常受到重视和普及,美国的1200余所大学中,心理学系就有1600余个,学士学位点的数量在美国高校各专业中排名第一,博士点的数量排名第二。国内高校要广泛地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还需要决策者给予心理学足够的重视。

要保障教师从“不会做”转变为“会做”,需要培养一支能发挥专业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来从事该工作,或者对选拔出的一批非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从专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第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可在高校的教育硕士中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从系统的培养开始。第二,对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解决现阶段师资缺乏的问题。第三,教育部应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上岗资格认证做出规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持证上岗。

记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真做”的原因有哪些?您理解,什么叫做“真做”?“真做”需要哪些条件作保障?“真做”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专业能力?

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真做”源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错误认识。第一,错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以为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就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混淆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以为开展了德育教育就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第三,错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测量,有些学校或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测量。第四,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目前有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搞活动、装门面,应付检查的现象。

“真做”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使大多数学生学会心理调解方法,使全体学生的心理潜力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匹配,个体和谐统一。“真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对该工作要认识到位、定位清楚、目标明确、职责清晰,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兴趣,要愿意做,能从工作中感到快乐,收获阳光。“真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校领导有“以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规划和重要日程中,在学校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真正、有效开展的条件,我归纳为五点,可称为“五子登科”。第一,“房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比如咨询室、活动室、家具、电脑等;第二,“票子”,即经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经费的投入,包括硬件、软件的配备、教师的报酬、活动的经费、培训的经费等等;第三,“位子”,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其职位编制,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全校开展心理活动时,需要一定的权利才能协调好各方的参与和配合,比如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安排为德育校长助理,要给其位;第四,“儿子”,此指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后顾之忧,如解决职称、评聘、报酬等方面的问题;第五,“车子”,指教师要参加“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真做”,离不开校长、教师、各级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实在在地开展下去。

“真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高尚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自身心理素质。专业能力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能力,具备诊断和判别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类别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方法的能力,有对重大生活事件或危机事件进行干预的能力。道德素质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备心理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师德。自身心理素质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备亲和力、自我展示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记者:从您个人的角度看,在目前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谁在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校长、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着什么角色,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

俞国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开始是一批有良心的责任者在做,现在主要由少数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大多数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做,主要包括心理学工作者、德育教师、班主任、校医等。就实施效果而言,还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够更加准确、顺利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校长、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及教育行政干部则更多是起辅助和监管作用。一般来说,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施的主渠道,各级教育科研机构专家、教育行政干部、家庭和社会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在这项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核心,班主任是主体,校长是领导者,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是指导者,各级教育行政干部是评估者。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您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对“谁”来做?做的效果如何评估?

俞国良:毫无疑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未成年人、学生在做。具体地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其消极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仅针对个别学生;其积极的,也是更重要的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目前我国有部分省市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工作,也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方案,比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等。这些省市的评估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其评估标准也是很好的探索。我认为对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看学生自身某些心理指标有无变化,如学生的人格特征、情绪、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是否有良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家长反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获得,也可参考思想品德课的一些考评方法;二是看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是否丰富、恰当,教师教育方法是否有用、有效、多样化,教师可对自己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三是看是否合理使用教育资源,是否实现教育目标。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可采用纵向跟踪式评估,比如每年年初为学校新入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然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每年再测一两次并存档,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直到学生毕业。此外,还可以采用成长记录、情景测验、观察法、道德评价等几种方式。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今天,基层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希望,在《意见》和《纲要》之后,出台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文件,以提供科学、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您认为,这样的文件在《意见》和《纲要》的基础上应该补充哪些刚性内容?

俞国良:1999年的《意见》和2002年的《纲要》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其颁布在当时和现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内容比较宏观,不便于基层具体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为了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规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现在需要教育部制定一系列中观层面的、有明确内容规定的、责权清晰的、易于操作的文件。

为了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尚有很多内容需要加以明确规定,如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编制、评聘、资格认证问题,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但目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确立课程地位,要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德育课程体系,编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评估等做出统一规定。通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这一抓手,来带动该工作其他方面的突破,实现良性发展。

记者:《纲要》指出要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您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和课程化的区别是什么?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要成为一门课程,那么其教学大纲应包括哪些方面?您认为,目前流行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是否包括了教学大纲应包含的内容?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主要是指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讲授心理学的概念和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地按照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规定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背书、做作业,有的甚至还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考试,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到真正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指学校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包括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方面。课程与学科不同,比如数学在中小学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而中小学的社会实践课,是课程,却不是学科。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推向深入,关键是要课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等同于一般学科教学,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需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环境相结合,其宗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要成为一门课程,其教学大纲应包括五部分的内容:一是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二是教学目标,包括教学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三是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同年级需做出不同的规定;四是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课时计划与分配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五是教学评价与考核,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

目前全国各省、市、区县、学校都在编制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品种五花八门。这些读本代表了编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但缺乏对《纲要》的解读,而且有的读本受利益驱动,由非专业人员编写,没有通过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质量很难保证,还有的读本存在抄袭现象。当然,这些读本的出现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萌芽阶段是具有积极意义和探索作用的,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其进行规范还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部应在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推行规范教材,缓解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混乱的状况。

记者:最后,请俞教授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寄语。

俞国良: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撑起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一项温暖人心的事业。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电邮:)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防范性期刊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体现滞后性

        在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志是是否建有心理咨询室,似乎主体对象就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工作流程就是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工作面窄。相比学生整体人群的的心理健康来说,认识是相当片面的。然而事实上,学生一旦真的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于在 "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了解甚少。针对性地辅导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因而说,不重视心理预防的话,学校心理教育容易走入"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尴尬境地。期刊

        (二)从业人员两极分化

        当前学校要么非常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缺乏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要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严格准入,精心打造心理咨询室,购买仪器,添置设施,靠一两个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打天下,把班主任、任课教师干脆撇开,唯理论、唯技术,孰不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把班主任、任课教师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是本末倒置的。

        (三)学校心理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障碍期刊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心理上有疾病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心理健康教育的度与规范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期刊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的原因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学校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中小学全部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期刊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利用现行课程,进行学科渗透,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与人相处,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适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学校应针对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教养观。

(四)加大资金投入期刊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7

由于目前尚未有本土开发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工具,本研究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改编自宋广文和魏淑华研究[4]中所使用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问卷》,根据前期的开放式调查结果以及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对问卷的表述做了调整和修改,并通过信效度检验考察了其在心理健康教师群体中的适应性。问卷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六个维度。问卷在本研究中模型的拟合度良好,χ2/df的值为4.79,小于5,可以接受;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88,表明模型可以接受;比较拟合指标近似均方根误差CFI为0.91,NNFI是0.90,均较接近1,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可以认为修订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结构模型可以接受。各个维度可靠性系数分别为:0.544(职业认识)、0.598(职业情感)、0.556(职业意志)、0.592(职业期望)、0.528(职业价值观)和0.672(职业技能),问卷总分可靠性系数为0.877。用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背景资料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龄、学历、专业、月工资、是否专职、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这个职业的认同”等开放式问题。

2研究结果

2.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分析

为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在此基础上对人口学变量进行了方差分析,考虑到人口学变量较多,本研究只考察人口学变量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和各维度分上的主效应。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其中表现在男性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女性(P<0.01),而男性的职业技能却低于女性(P<0.05)。职业认识、职业技能、职业认同总分在年龄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检验显示:31岁-40岁之间(P<0.001)和40岁以上(P<0.01)的职业认识水平均高于30岁以下,即,30岁以下的职业认识水平最低;31~40岁的职业技能高于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即,31~40岁之间职业技能水平最高;31~40岁的职业认同总分高于40岁以上。兼职教师的职业期望高于专职教师(P<0.01)。职业认同的各维度和总分在所学专业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针对职业认同感不同维度的均分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职业认同感的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维度主效应显著(F=211.869,P<0.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发现,职业认识和职业技能的项目均分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之外,其他各维度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价值观(2.708±0.021)、职业期望(2.785±0.020)、职业情感(2.839±0.016)、职业意志(3.096±0.015)、职业技能(3.595±0.025)和职业认识(3.631±0.026)。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认识均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分),其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和职业情感相对较低。

2.2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在开放式调查中关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这个职业的认同?”这一问题,将各种回答进行归类,发现以下因素会影响到职业认同感,主要包括:第一、家庭成员及社会人士的不理解,自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缓解心理问题。第二、生活的重担及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不如其他专业课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工资不是很高,确实会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带来较大经济压力。第三、学生本身的问题:有些学生本身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前不肯与其沟通交流,这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难以开展工作。第四、自身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难以做好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不能及时有效缓解以前的工作压力,形成恶性循环。第五、学校的问题:一方面现在学校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较少,而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已经招聘进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不是特别重视,会造成教师心理失落,影响职业认同。

3讨论与分析

3.1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和人口学差异的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群体中,男性选择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可能要面临更大的冲突,而最终能将此作为职业,往往这些男性对这份工作有着极高的热爱,研究中发现的男性职业价值观显著高于女性的现象也说明了男性心理健康教师在主动选择之后可能体会到更多的自我发展和价值。男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显著低于女性,这与刘亚丽等[8]对高中骨干教师的工作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心理健康教师的特殊工作性质所导致。心理健康教师往往需要具有细心、善于捕捉细节并具有同情心,而女性在这些特质上具有一定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大量的情感和精力投入。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因为刚参加工作不久,专业训练或教育教学实践都相对缺乏,从而可能导致30岁以下年轻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最低[9]。而30~40岁之间的教师职业具有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精力较为旺盛,在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对职业保持更高的热情,从而使得其职业认同感水平最高,该研究结果与程俊玲等[10]研究发现的年轻教师工作压力更大的结论一致。此外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认识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和职业情感相对较低。这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现状,该群体虽然对职业具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意志力从而达到工作要求,但对职业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在工作也较难体会到自身发展和职业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是把该工作作为职业而已,并没有将其看成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和快乐体验的事业。

3.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第一,提供多层次的支持系统。在社会层面,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落实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给予心理健康教师足够的尊重。在学校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进行多样化的考评,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促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督导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确实可以帮助学生,但他们自己也难免陷入心理上的困境。一方面可以通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督导,将学生倒给他们的负面情绪和信息合理的疏解出去,另外一面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师之间的相互帮助与交流,从而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防止因自身压力累计而可能出现对职业的不认同甚至倦怠。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养。目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一般是定于假期,由教育局统一安排。但这样的培训只会持续几天,培训起到的效果并不大。教育职能部门必须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并合理安排时间,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且所提供的培训应是形式多样的,这样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会更有吸引力,业务素养提高了,必然会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05-1

一、体育课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高考竞争的影响,使高中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的心理压力之下,有些学生由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即便最后考上大学,也不能坚持完成学业,个别学生还由于心理问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而且要求其心理以及其他方面都健康。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增进身体健康。能够提高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身体健康的有关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锻炼提高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起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从近几年健康测试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指标,尤其是学生的心肺功能、力量等,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从高中学生中招收飞行员,体检过关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健康教育专题规定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必修内容,就是为了让高中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获得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持与增进健康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二、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的再认识

要提高思想认识。高中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模糊,认为四肢健全和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为此,我国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对课程标准也进行了修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教师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加入健康教育的内容

1.兴趣引导。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功体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适宜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学好体育课的前提。尤其是对于高中的学生,兴趣的产生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要理解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体育课要上得生动活泼,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幻灯片进行实例讲解。

(1)在平时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想了解健康知识的愿望很强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学生会问我们体育老师为什么要进行体育达标测试,为什么要跑800米、1000米;上课时为什么要进行热身运动,为什么要压韧带,跑步时肚子痛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关系,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只有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才会更有兴趣进行体育课学习。

(2)全面讲解体育课对健康的作用,体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各种活动的基础。以此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理解健康和体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动力和需要。

(3)在健康教育中还要从实际出发用体育的方法解决一些健康的问题。如运动中的腹痛、肌肉抽筋、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拉伤如何处理等。

上一篇:降解塑料市场报告范文 下一篇:网络空间安全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