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的认知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4:24

对健康的认知

对健康的认知篇1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49―02

投稿日期:2005-03-11

作者简介:尚保春(1966-),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笔者于2004年1―6月在新乡地区6所普通高校中就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现状进行了调查,拟掌握他们对《标准》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促进《标准》在普通高校的贯彻与实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高等机电专科学校、新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平原大学和河南科技学院6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设计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知度问卷调查表。于2004年1月-6月在6所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中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87份,剔除异常问卷23份,有效问卷1664份,有效回收率92.44%。问卷发放前,请有关专家、教授对问卷进行了检验,认为问卷可行,具有较高效度;问卷回收后,间隔一个月采用小范围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r=0.893,P<0.01,表明问卷具有较高信度,符合社会学要求。

1.2.2数理统计法原始数据由Microsoft Excel储存,并建立数据库;数理统计由SPSS 10.0 for windows软件包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对健康的认识调查显示(表1),有89.66%的大学生认为“健康第一”的观点是正确的;有87.20%的大学生认为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总称;79.45%的大学生认为体质健康是指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可见,多数大学生对健康、体质健康具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被大学生所接受,反映出“健康第一”的教育在普通高校卓有成效。

2.2大学生对《标准》的认识与接受程度 在“你是否知道《标准》和《实施办法》”的调查中(表2),98.64%的大学生表示肯定,其中有32.51%的大学生是通过教师课堂上讲授、12.68%是通过自学、43.45%是通过测试、11.36%是通过学校的宣传;另外,就大学生对《标准》和《实施办法》的内容、要求等具体细节性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当中有半数左右的学生不了解或知之甚少。说明普通高校对《标准》和《实施办法》在大学生中的学习与宣传欠缺有关。

调查数据表明(表2),99.7%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标准》所测项目,65.20%的大学生认为《标准》的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相比,你是否更喜欢《标准》”的调查中,有94.41%的大学生表示肯定,67.61%的大学生非常想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91.35%的大学生对实施《标准》的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可以接受。这充分说明《标准》和《实施办法》已渐渐被大学生所认可、所接受。这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有利于《标准》在普通高校的推广与实施。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大多数大学生对健康具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调查表明:89.66%的大学生认为“健康第一”的观点是正确的;87.20%和79.45%的大学生分别对健康和体质健康的概念有正确的认知。

2)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标准》和《实施办法》只是停留在了解、知道的水平;半数左右的大学生对其主要内容、要求等具体细节性问题的把握或者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还显得较为欠缺。这与普通高校对《标准》和《实施办法》的宣传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进行学习欠缺有关。

3.2建议 1)学校或体育教学部应加强对《标准》和《实施办法》的宣传,充分利用体育课、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专题讲座等渠道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进行学习,以加深大学生对《标准》和《实施办法》的理解与认识,迅速提高他们对《标准》和《实施办法》的认知度。与此同时,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第一”的思想教育,以增强他们的健康理念,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并使他们掌握一些增进健康的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

2)体育教师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利于增进健康的知识;同时,高校也应有组织、有目的的对体育教师进行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水平。

3)在《标准》的研制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标准》和《实施办法》的执行和实施情况监督问题,高年级学生课余测试教师的工作补助问题等,在《标准》和《实施办法》中没有明确指出。另外,《标准》中各测试项目的评分标准多为跳跃式,上下等级分值的间隔1.6分不等,当个体的总分处于优秀、良好或及格临界点时,多1分或少1分都会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影响《标准》和《实施办法》顺利执行。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试验《标准》和《实施办法》,使其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完善、更符合“健康第一”的时代要求,必将成为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

对健康的认知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舒张压或者收缩压增高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种危险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与遗传和饮食有关,长期患高血压容易造成脑、心、肾等危害健康的并发症,治疗途径主要是长期性,规律性的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然而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取决于患者有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药,就是服药依从性,因此,健康教育的出现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经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为(40±3.5)岁,教育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为(42±2.6)岁,所选的200名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在规律服药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服药治疗,对教育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①向高血压患者宣传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少喝酒禁止抽烟,常运动,并且积极进行治疗;②加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意识,向患者介绍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以及不规律服药的危害,并且给予患者重获健康的信心;③一旦确诊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医生的嘱托服药,并且积极就诊、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更好的了解治疗成效,调整治疗策 略[2]。

1.2.2对比调查过程及结果 对教育组进行健康教育后,与没有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对比的内容主要有: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规律,饮食规律,运动状况,对高血压病的认知以及治疗成效以及高血压患者有没有按照医生的嘱托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治疗和生活行为习惯等;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了健康教育的教育组高血压患者都能够很好的按照要求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很好的意识到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关键,而对照组则是按照原来的服药习惯进行服药,教育组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以及治疗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的控制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健康教育与非健康教育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χ2进行检测,得出结果。

2结果

2.1教育组与对照组教育前后的服药依从性情况对比 教育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见表1。

2.2教育组与对照组教育前后的血压控制率情况对比 在进行3个月的治疗血压控制成效观察中,教育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成效对比,教育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见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三低"现象一直存在于我国的高血压治疗中,即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然而控制高血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患者能够很好的意识到要遵从服药依从性的原理,因此,对于文化不高、缺乏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缺乏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程度的高血压患者,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对控制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更有效的控制血压,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办健康教育,增加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在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基础上,正确合理的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降低致残及致死率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葛支忱,乔瑶.浅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3(03):114-587.

对健康的认知篇3

摘 要 由于社会的大变革所引起当今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受到极大的挑战,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有关学者的关注,健康状况不仅对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其以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综合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及态度现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11级到2103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他们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情况及态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专家访谈法

3.问卷调查法

4.数理统计法

5.逻辑分析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状况

1.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认知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78.2%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是“评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健康”,59.2%的大学生认为是“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说明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认识较为准确。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是“检查学生的平时体育锻炼效果”24.5%和“考察学生体育成绩”14.4%,可见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宣传还需要加强,另外,男女大学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主要目的认知基本相同。

2.大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90.6%写的大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为了“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9.4%的大学生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说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自己健康水平的关注程度。另外,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证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助于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大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此外,男、女大学生在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选择上也很一致。

(二)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态度调查

1.大学生对测试反映自身实际健康水平的认识

态度认识指个人对于特定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性倾向性的表现,与其认识、情感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通过数据分析显示,有34.1%的大学生认为不能测出自己的实际健康水平。在这些持否定态度的人群中,男、女大学生分别占31.2%和37.1%,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他们认为测试过程中有其他因素影响到了数据的准确性。这说明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健康,尤其是当今的大学生对于强健体魄的需要,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能真正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为了较准确地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减轻教师负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没有过多选用可用于锻炼的项目和内容,而是提出通过体育课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但同时由于部分学校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缺乏明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态度认知。

2.大学生对影响体育健身知识学习态度的认识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有82.1%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有必要学习体育健身的知识,仅有17.8%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测试对大学生学习体育健身知识的态度影响比较大。另外,在该项选择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可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大学生学习体育健身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大学生对测试影响生活习惯的认识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有71.1%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会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还有28.9%的大学生认为不会改变,且男、女大学生的态度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对大部分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以不断扩大影响人群的范围。

三、结论

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目的的认识情况整体上较好。多数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为了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测试并不能反映自己的实际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已经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此反映平淡。

四、建议

第一,建议学校针对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知及态度状况进行调查,根据各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宣传工作,促进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了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对健康的认知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患者;牙周病;认知与行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27-02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牙周炎导致的疾病,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其主要表现为形成牙周袋和袋壁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进而导致牙齿脱落。引起牙周病主要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如不良个人口腔习惯:吐舌习惯、口呼吸、牙刷创伤等和不良充填物、不良修复体、不良正畸治疗等,都有可能导致牙菌斑的堆积、牙周组织的损伤、加重牙周病。全身性因素中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异常等和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缺乏或不平衡等。值得一提的是,口腔内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会导致心脏和动脉受到牙周致病菌污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证明牙周炎会诱发多种全身性的疾病。因此,牙周炎被称为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也已经被医学界认为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1]。预防与治疗牙周病则成为目前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健康教育就是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口腔清洁观念,改善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牙周病的症状,从而达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本文则是探究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患者牙周病的认识与行为有着怎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牙周病的老年患者100例,患者年龄为56~74岁,平均年龄为67.98岁,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直接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牙周病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其中填表的内容有:牙周病的病因;牙周病的临床表现;牙周病的诱发因素;患者自身的口腔保健行为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刷牙3分钟以上、正确的刷牙方式、是否使用牙线、3个月换一次牙刷等。其次,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一、了解牙周病的基础知识(如牙周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加重病情的因素);二、教导患者健康的口腔清理行为(如正确的刷牙、正确使用牙线、三个月换一次牙刷等);三、大力宣传重视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四、进行口腔清理训练,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五、改善患者的生活常识(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六、进行心理卫生的指导。最后,3个月后,对复诊的患者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的填写,没有复诊的患者则用电话进行联系,以询问的方式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记录,填写问卷调查表。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3 讨论

我们知道,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其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颈部及龈沟内牙菌斑中的微生物的感染,致使牙周病的产生。牙周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以牙龈出血为主,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有肿胀感,口腔有异味,刷牙、进食时牙龈出血等现象。随着病情加重,则会出现咀嚼无力、牙龈流脓、牙龈退缩、牙齿松动或移位、牙根暴露等现象,最后则导致牙齿脱落[2]。而老年人的口腔内唾液腺的退变,致使唾液分泌减少,同时牙周组织发生生理性退缩和病理性萎缩,还有牙间隙逐渐变宽,使得食物残渣滞,并且缺少唾液对牙齿的冲刷,致使口腔内致病细菌得到有力的繁殖[3]。而进行口腔的健康教育则可以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牙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危害,并且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从表一中发现,只有49%的老年患者知晓牙周病对牙齿的危害,46%的老年患者知晓牙周病的定义,31%的老年患者知道牙周病的病因,34%的老年患者知晓牙周病的临床表现,这说明了患者对牙周病的认知不足,进而导致延误治疗,使牙周病在早期没有得到积极地防治。而只有19%的患者进行过牙周洁治,由于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在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进而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减少,使得老年人对牙周病知识十分匮乏。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知,从而尽早的进行牙周病的防治。经过我们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医生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让患者掌握牙周病的病因、危害、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则将教会患者如何正确的刷牙以及如何使用牙线和口腔冲洗器,并介绍目前最先进的针对牙周病可以有效进行治疗和防护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让患者放心的进行医治。另外,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督促老年患者定期对口腔卫生进行检查并及时治疗。健康教育后,我们可以从表二上发现,90%以上的老年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从干预前的27%的患者进行饭后漱口变成了93%;从干预前的59%的患者进行早晚各刷一次牙变成了99%;从干预前的32%患者刷牙超高3分钟以上变成了97%;从干预前的12%患者使用牙线变成了89%;从干预前的67%患者3个月换一次牙刷变成了99%;从干预前的23%患者定期检查口腔卫生变成了90%。

综上所述,在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牙周病的认知,改善患者对口腔保健的行为,可以有效的减少老年患者牙周病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牙周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唐杭瑞,魏翠芹.牙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综述[J].中国疗养医学,2011,10:918-920.

[2] 李红梅,李亚男,宫琪玮.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对牙周病认知与行为的影响[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03:140-142.

对健康的认知篇5

【关键词】 健康指导;高血压;低盐饮食;认知行为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17-02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1]。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防则减少发病率,治则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当人体摄入含钠量较高的食物时,会增加钠的吸收和体内蓄积,导致体内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钠盐还会增加血管敏感性。引起小动脉痉挛,造成外周阻力增高,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2]。

本文将通过对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认知行为的干预作简单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728例,男452例,女276例,年龄55-85岁,平均7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462例,初中以下203例,文盲63例。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高血压健康知识指导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各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121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口味轻重的需求,了解患者个人日常饮食习惯及认知程度。

122 健康指导针对个体差异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要求目标明确、具体,可观察,在达到教育目标时能体现教育效果。

13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对高血压限制食盐摄入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

2 健康指导与生活方式干预

21 心理指导 首先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朋友式的关系,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诱发因素以及危害,使患者了解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干预可以影响血压、限制食盐量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少食含盐量高的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盐量不能超过5克[3],摄盐量与血压呈量效关系。而我国每人每天摄盐量基本上都在10克以上。限制食盐摄入可改善高血压症状,已患高血压的患者,每天食盐摄入量从10g减少至5g,血压可下降10/5mmHg[4]。

要自觉纠正口味过咸而过量添加食盐和酱油的不良习惯,如果菜肴需要用酱油和酱类,应按比例减少其中的食盐用量[5]。

控制烹调时和餐桌上的用盐量,烹饪时注意少放盐。三口之家每月用盐

23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不同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 对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可提供简单的健康教育图谱供其翻阅,而对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可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举行专题讲座等活动,以提升此类患者对低盐饮食的整体认知水平。告知患者及家属日常生活中正确估计食盐量,如瓷勺一平勺盐量约18g,瓷勺一平勺酱油相当于盐3g,一小撮(用3个手指尖)食盐约2-3g。

24 家庭成员的支持对限盐行为的影响 家庭成员是高血压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人,对患者家庭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认识,引导他们对患者的限盐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

25 大众媒体的宣传,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 同时也呼吁社会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低盐食品及良好的限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采取限盐的健康行为[7]。

3 结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教育的普及、饮食观念的改变,患者对低盐饮食的认知正逐步提升,但掌握程度尚不够理想。不良的生活方式仍然在蔓延,无序的饮食习惯仍然在持续,以至于成为当今社会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子和诱发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无论是高血压前期,还是临床高血压阶段;无论是开始药物治疗前,还是已经开始使用药物控制血压,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8]。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其获益可能远远大于降压本身,对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9]。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l-266

[2] 贾冬英,姚开饮食营养与食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24

[3] 龙利凡非药物治疗高血压[J]医学信息 ,NO072010 1776

[4] 殷艳,陈立高血压病的饮食保健[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9):803-804

[5] 黄晓红,杨亚锋高血压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11月下旬刊:1076-1077

[6] 高美玲,许先梅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5期(上半月版):100-101

[7] 欧阳万兰,金翠红高血压病患者控制钠盐的行为因素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9年8月第16卷第4期:P1285

[8] 周卓军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2):72-73

对健康的认知篇6

[关键词] 改良型内观认知疗法;青少年;心理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248-03

Observation of effect of improved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 on mental sub-health teenagers

DAI Juan SHI Qiao ZHANG Dan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of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 on mental sub-health teenagers. Methods Mental sub-health teenagers were screened by Cornell Medical Index (CMI)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20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tervention of gener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SA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given to patients to test and test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SDS score and SAS score of teenagers after professional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oth decreased compared objectively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

[Key words]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Teenagers;Mental sub-health

青少年期属人们生理发育的特殊阶段,尽管部分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已趋向于成熟标准,然而其心理发育水平也明显较慢,在身心未能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以至于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自我调节功能较低的情况,除了会使其心理层面产生矛盾外,还可能会有行为偏差情况、心理偏差情况等出现[1]。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抑郁、焦虑、适应问题、社交问题、叛逆行为等,如未能及时处理,其心理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存在精神障碍现象[2]。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筛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人,进行不同模式的干预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筛查;最后确定此次调查有40人处于本研究定义的心理亚健康状况。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人,干预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12~22岁,平均(15.0±1.5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1~23岁,平均(15.5±1.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标准: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干预,干预

组采用改良型内观认知疗法,改良型内观疗法利用传统疗法结合体验式行为治疗:(1)在专用单独房间内进行(约5平方,房间内仅提供一桌一垫及笔和笔记本),在隔绝外界干扰因素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内观疗法,频率为每天两次,上午约4h,而下午约3h左右,持续进行5d。(2)内观疗法涉及对象:患者兄弟姐妹、患者父母等。(3)鼓励患者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回忆:问题一,别人曾给予我怎样的恩惠?问题二,针对别人给予的恩惠,我曾做出什么回报?问题三,我曾为别人增添何种麻烦?针对上述问题,以年代为线索,指导患者站在别人角度对上述情况进行评价,再进行自我分析。(4)展开系统性回顾、系统性内观等,通过情绪体验,对别人提供的帮助、给予的关照详细回顾,确保内观对象能够重温、产生被爱体验,以此方式唤醒其责任意识、自信心等。同时,通过回顾自身曾经创造的麻烦事件,还可使其羞愧感重建,除了能够形成非病理状态的罪恶感外,还会建立起关爱意识、同理心意识以及共同意识等,并且形成报答意识、后悔意识以及内疚意识等。内观疗法实践中,医师要定期与患者交谈,时长为5min左右,间隔期则以1h为标准,并在交谈中判断患者心理状态,再加以疏导。(5)最后一天让患者带上眼罩,使其全天所有活动和生活处于黑暗当中,让其体验盲人的生活,从而让其学会珍惜现有的条件,同时在下午的集体体验式治疗将前几日的静态治疗转向动态的治疗,进一步加深了与父母之间的连接,起到升华的作用。需要解决问题要有具有专业经验的治疗师与患者进行晤谈,同时需具有集体治疗能力的治疗师来知道、引领参与者进行体验。

1.3 观察指标

两组实验对象干预前以及干预1、4、8周后,选择SAS表以及SDS表对患者分别进行检测,并于干预8周对两组青少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3.0软件对两组对象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SAS分数、SDS分数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干预1周后SAS、SDS评分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与干预前比较(P>0.05);两组干预4周、8周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

2.2 两组干预后的满意度比较

通过干预后,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70.0%(P

3 讨论

内观疗法近几年已达到国内专家关注,并在心理治疗中进行深入探索[3]。国内的相关研究已经将内观疗法应用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4]。有研究显示内关疗法不仅可以对青少年抑郁症进行有效改善,而且还能对机体适应能力有效提高[5]。内观疗法由日本研发,然而该疗法思想内涵与国内医学背景、哲学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心理学知识等均有密切关联[6]。但基于本国文化及社会背景与日本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结合本国存在的实际性问题。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逐年上升,其危害性不单影响到患者个人的健康机将来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时直接带给家庭和社会极大的危害和负担,如何更好的用一种治疗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感触亲情、改善认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学习和生活,成为当下心理专业认识需要重视的内容[7-9]。

对于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单纯的药物治疗仅能改善患者的情绪,却无法及时的改善其认知,难以从根源上做一些改变。而改良型内观治疗将传统的内观治疗结合青少年的特殊融入集体的体验式心理治疗,使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使其通过治疗认识到父母及周围的亲戚、朋友等为自己所付出,在对他人提供的关照进行回顾,除了能使裙鄱韵笮纬杀话体验外,还能唤醒其责任意识以及自信信念,而通过回顾为他人带来的麻烦与负担,则可使其羞愧感重生[10-13]。通过形成非病理性的罪恶意识,在重建同理心以及共同意识的基础上,还会形成报答心理、后悔意识以及内疚意识等[14-15]。最后一天的集体体验式治疗将前几日的静态治疗转向动态的治疗,进一步加深了与父母之间的连接,起到升华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通过本研究表明,改良型内观认知疗法不仅可以对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对象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程度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有经济性强、有效性强等特征,因此可以应用于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张红英,王军,李新影,等.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及积极心理品质的调节作用[J].广东医学,2017,22(04):1-6.

[2] 高承海,撒丽.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状态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2):106-110.

[3] 朱姣,殷小川.重要他人的自主支持感与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关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23(01):48-55.

[4] 聂晶晶,张国礼,孙志军.情绪调控在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内隐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7,12(01):53-56.

[5] 李董平,周月月,赵力燕,等.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25(12):1519-1537.

[6] 易娟,杨强,叶宝娟.压力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非适应性认知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12(4):644-647.

[7] 张红英,李新影,王宇宸.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及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5(1):115-116.

[8] Sanger,Camilla,Iles,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postnatal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in adolescent offspring:a systematic review[J].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2015,18(2):147-162.

[9] 张红英,王军,李新影,等.父母受教育程度在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75-2981.

[10] 张衡.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文献综述[J].华章,2010(33).

[11] 麦伟娟,蓝顺琼,梁梅芳.合理情绪疗法对心理亚健康护士的干预效果[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1):1295-1297.

[12] 柳雷,毛富强.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99-100.

[13] 管佩钰,王宏,郭靖,等.重庆市中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301-307.

[14] 孟献萍,王雪莹,陶芳标.某高职院校女生伤害与心理亚健康状态关联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462-465.

[15] 苏现彪,刘金同,王D,等.枣庄市亚健康状态高中生学校适应及人格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2):201-204.

对健康的认知篇7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营养;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67-03

一、研究目的

目前大学生的营养健康、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恶性肿瘤、精神病等正在逐渐地侵蚀大学生的身体[1]。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模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发生的病因[2]。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社会不同群体,即便受过大学教育者,也很难系统地知晓不良饮食习惯是大多数慢性病发生的主因。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的快节奏,很多职业人员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心慌、气短、全身乏力、头疼、头晕、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等症状。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其中15%的人患有疾病,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而大学生群体中患亚健康的比例逐年增加,这应该引起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重视[3,4]。本文分析大学生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旨在强调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的膳食方法,引导大学生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营养观念;引起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健康的关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脑力和体力活动旺盛,对营养需求量大,同时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重,合理的膳食、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学业的完成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5]。如何在教学中通俗易懂地阐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营养学基本理论,同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结合实际,将营养与健康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至关重要。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2年9~12月,对选《营养与健康》课程的1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18~22岁的大学生,其中男84名,女92名。

2.研究内容及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方法,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7]自行设计《饮食与健康问卷调查表》。本次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饮食习惯,另一部分为健康状况。共设置34个问题。被调查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当场回收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分别在开设《营养与健康》课程前和结束该课程后。共发放问卷176份(选课的大一和大二同学),回收176份;有效问卷176份,有效回收率100%。

3.统计学处理。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资料和数据输入Excel,对数据进行x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4.结果与讨论。第一步是利用电脑统计软件SPSS1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结果

1.营养教育前后学生的生活习惯。分别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其中影响因素较高的是:作息时间、运动情况、大便是否规律等5项内容,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与教育前相比,学生熬夜习惯和大便不规律情况大大减少,作息时间不规律现象也有显著性的降低。

2.营养教育前后学生对营养认知情况。表3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显著性差异。教育前后,女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都要优于男生。

3.营养教育前后学生的饮食习惯。分别在营养教育前后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其中影响因素较高的是:不吃早餐、饮食搭配不合理、经常吃零食、吃夜宵等。从表4可知,营养教育后大学生吃早餐的人数明显增加,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吃夜宵和零食的同学大大减少。

4.讨论。首先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作息时间不规律,很多大学生习惯于“开夜车”,早上起床晚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喜欢体育健身,近60%大学生健身安排有一定规律,每周保证3次锻炼,并且每次运动30分钟或以上。其次,大学生不讲科学饮食,习惯于馒头、咸菜等,根本没有考虑到每餐的质量。并且饮水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正常需要。大多数有吃零食的习惯,不正常的饮食习惯不仅造成大便不正常而且使得摄入的各种营养不均衡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女生营养素摄入量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高于男生,原因可能是女生的食物更为多样化或食物摄入不规律等造成[8]。再次,教育前对于疾病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了解不全面,不确切,营养与健康教育后对大学生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均有一定的影响,对疾病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意识具有一定的提高。

通过对比调查可知营养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讲必不可少,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社会的关注,从全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以及有关学者进行的大学生调查中,都说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的很少或漠不关心,没有注意自己的膳食行为是否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凸显了营养教育的重要性。而高校恰恰是扮演教育者的最好角色,营养知识的普及是解决大学生营养缺乏现象的根本。大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它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物质基础[9],整治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消费环境。关注并注重促进大学生的膳食健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良好的营养习惯对于其一生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同时还能通过他们向整个社会传递正确的营养健康习惯,为减少常见慢性病的发生做出潜移默化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彦杰.浅析大学生膳食与健康[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6,(6):61-62.

[2]Kant AK. Dietary pattems:biomarkers and chronic disease risk[J]. 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10,(35):199-206.

[3]傅善来,蒋有倩.走出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视角[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4]Whiting P,Bagnall AM,Sowden AJ,et 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01,286(11):1360-1368.

[5]刘翠格.营养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6]曾翔云.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解析[J].中国食品,2004,(3):42-43.

[7]李里特.国外营养教育与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5):4-6.

[8]Store KS,Radechi-SV,Moshfegh AJ,eta1.The number of 24h dietary recalls using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automated multiple-pass method required to estimate nutrient intak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J].Public Health Nutr,2011,(18):1-7.

[9]李源晖.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6):83-86.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课题基金(2012)资助

并列第一作者:于颖,李新新。

对健康的认知篇8

基本情况共回收有效问卷5310份,调查对象中男性2440人,占46.0%;平均年龄(45.7±15.3)岁;40岁以下年龄组人数最多,占32.6%;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糖尿病各危险因素的认知正确率均在50%以上;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胃肠道传染病的各项预防措施的认知正确率在80%以上。89.8%的调查对象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41.1%的调查对象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血压140/90mmHg属于高血压;14.8%的调查对象认为多吃盐干活才有力气,9.6%的调查对象认为多吃肉身体强壮,4.2%的调查对象认为一家人可以混用毛巾脸盆牙刷等。希望获取的健康知识77.1%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合理饮食方面的知识,67.8%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预防慢性病方面的知识,64.0%的调查对象希望获得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预防意外伤害和合理育儿的选择比例较低,分别为22.0%和13.4%。健康教育的途径农村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前3位途径依次是电视(71.7%)、健康大课堂(44.2%)和广播(34.2%);而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前3位途径依次是电视(63.0%)、健康大课堂(55.4%)和医生咨询。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每选对1项,即得1分,则针对调查对象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糖尿病危险因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痢疾等胃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健康概念的认知情况,均得到累计得分。分别以这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等级资料的回归分析,等级资料的回归分析和以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中自变量的赋值(表4)。结果显示,①海拔越高、年龄越大、男性、文化程度越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认知得分越低;②海拔越高、男性、文化程度越低,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认知得分越低;③海拔越高、男性、文化程度越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知得分越低;④海拔越高、文化育程度越低,痢疾等胃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知得分越低;⑤海拔越高、年龄越大、文化育程度越低,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得分越低。健康教育内容及途径影响因素希望获取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及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径等影响因素均分别与地形、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关。

本研究以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的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当地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现状,为改进当前工作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农村居民对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相关概念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仍存有误区;对传染病的认知情况好于对慢性病的认知;农村居民最希望获取的健康知识,前3位依次是合理饮食、预防慢性病、预防传染病;海拔高、男性、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越差。上述结果与吴淑艳[1]、郭艳梅[2]、张炎[3]、陈淑琦[4]、左惠娟[5]、曹承建[6]等的研究一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农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人们对于慢性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有广泛的需求,因此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域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对人群接受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的影响,根据不同特征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研究发现,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分别是电视、健康大课堂和广播,而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前3位依次是电视、健康大课堂和医生咨询;地形、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均可能影响农村居民对健康教育内容和途径的选择,这与吴淑艳[1]、曹承建[6]、李多富[7]等的研究类似。健康知识获得途径和希望获得途径以电视为第一位,这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电视普及、健康专题节目的播出直接相关[8]。

上一篇: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分析范文 下一篇: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