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康养生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6:32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1

关键词:大众传播层面 健康传播 媒介素养 媒介意识

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

健康传播是近年来兴起的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着各自的认识和解释。Rogers(1994年)认为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他提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借由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分别是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健康知识和信息,增强公众健康意识,引导公众健康态度,影响公众健康行为,从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而我国公众对健康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根据2009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为电视83.5%、报刊书籍53.8%、医生告知39.8%,农村地区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为电视76.6%、医生告知49.7%、报刊书籍18.3%。

然而,公众在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健康信息繁多,难于着手。为满足公众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需求,大众传媒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和知识。众多综合媒体、门户网站纷纷设立健康专栏、专版或专刊,如新华网的健康主页主要有健康资讯、健康图库、健康就医、健康人生、健康服务五大板块,每个板块又包括众多子板块。最近几年更是涌现出一批从事健康科普的专业媒体,如《健康报》、中国健康网等。

渴望健康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大多数公众接触媒介获取健康信息的动机多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状态。面对庞大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虽然满心欢喜,但对于选择哪个媒体来获取健康信息,通过这些不同的媒介可以实现哪些目的并不十分清楚,也不能从纷繁的信息中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健康信息和知识。

健康信息残缺,真假难辨。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总是可以将一些健康信息和知识及其有关的报道推上风口浪尖,使其进入公众的视野。然而有些报道只是引发了公众对某种疾病的关注,却没有充分提供有关该疾病本身准确、有效的信息,或是有利于理解信息的背景知识,造成公众对该健康信息和知识一知半解。有些报道中的健康信息本身未经核实,无法与其相关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有些报道虽然为公众提供了对某一健康事件的基本认知,却没有积极引导公众对该健康事件和相关疾病的正确态度和应对行为。甚至有些报道为了追求新奇特效果,夸张某一健康问题,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恐慌。

面对失真的健康信息和残缺的健康知识,大多数公众缺乏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不能科学地判断和理性地分析所获得的健康信息和知识,容易混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也不具备相应组织、归纳和总结各种各样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对负面健康信息抵抗能力较弱,特别是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公众人人自危,容易轻信来自人际传播渠道的流言。

健康广告肆虐,危害无穷。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或相关产品的厂商看到了新闻报道的“超广告”效应,纷纷跟大众传播媒体合作,推出一些健康科普性质的节目或栏目。

面对层出不穷的健康广告,大多数公众缺乏追询其可信度的能力,不能及时反馈自身对某些健康信息和健康事件的想法和建议,不能有效地利用健康信息指导自身的健康行为,也不清楚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共健康事业,更不能很好地监督和批判传播健康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公众媒介素养

要解决上述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进行规范,大众传播媒介真正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高健康传播质量之外,公众自身也应具备一定识别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而公众要具备识别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则必须提高自身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即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并为己所用,而不是感到无所适从,或是被负面健康信息所影响。

Hobbs(1996年)认为媒介素养是使用、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工具创造信息的过程。Potter(2008年)认为媒介素养由个人场所、知识结构和技能三个基础构建模块构成。个人场所指目标和需求,公众对自身的目标越了解就越能驾驭获取信息的过程,对信息的需求越强烈就越能努力地达到目标。公众原有的知识结构越丰富。在理解新的媒体信息时就会越自信,越能了解整个范围的媒体问题。技能则指分解、评价、组织、归纳、演绎、综合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应培养公众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些能力处理媒介信息。

笔者认为,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公众应具备认识不同大众传播媒介,科学获取、分析、判断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愉快使用与沟通健康信息和知识的目的,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应落脚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方面:培养公众注重积累健康知识的意识,认识和学习理性地辨别健康信息的意识,加强质疑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识,使其能辨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

2、技能方面:培养公众了解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的健康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学习有效和高效获取健康信息的方法,加强分析、判断、组织、综合健康信息的能力。

3、评价方面:培养公众正确评价大众传播媒介健康信息的价值和力量,提高对负面健康信息的免疫能力,增强与大众传播媒介互动的能力。

4、使用方面:培养公众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帮助与促进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指导自身健康行为,能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健康事务,开展批评,实行监督。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途径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指向全社会,并由社会实施的,旨在培养公众认识媒介以及科学获取、判断、分析和使用媒介信息。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笔者认为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对公众进行

媒介素养培养。

个人自我提高。Potter(2008年)认为只有公众自身具有提高自我媒介素养的能力。面对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第一,公众要明确自身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根据健康信息的特点积极选取适合的媒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驾驭获取有用健康信息的过程,提高获取健康信息的效率。第二,应注重扩展自身的健康知识结构,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多积累一些健康常识,多关注健康医疗方面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利用这些常识帮助自己理解、分析、判断新的媒体健康信息,也有利于提高自身对负面健康信息的免疫能力。第三,经常对不同媒介所提供的同一健康信息进行比较,如健康报和中国健康网对“问题奶粉”的报道,分析相似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了解不同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和传播健康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第四,要提醒自己在形成对某一健康事件或健康问题的观点之前,是否已经收集到足够的、较为全面的健康信息,而不仅仅是根据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下定义。第五,公众还可以主动参与到大众传播媒介,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或是不同意的观点及时反馈给大众传播媒介,既培养了自己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健康事务的意识,又承担了对大众传媒实行批评和监督的责任。

学校组织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在校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开设媒介研究课程以及教师媒介素养培训项目,每年接受教育和参与培训的人数众多。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2007年4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与复旦小学和同济小学开展合作,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提高小学生媒介素养。在可预期的将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将全面纳入大中小学校的正规教育体系,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辨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培养学生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媒介信息的能力。

政府媒体协助。政府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又是影响健康信息和知识传播过程的主要力量。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在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和健康传播方面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并鼓励各级各类健康机构积极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同时,对大众传播媒体的管制也应“有张有弛”。一方面,放宽对大众传播媒体处理健康信息方面的管制,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保证健康信息的透明和准确的传播,引导公众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参与公众健康事务,开展批评和监督;另一方面,严惩大众传播媒体的“伪健康传播”,从源头切断失实的健康信息和泛滥的假冒医疗器具和药品广告,为公众营造一个良性的健康传播媒体环境。

社区社团宣传。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生活在同一社区的居民之间往往具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社区的教育活动、文化活动中,使居民在互帮互助中开展和接受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充分利用社区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公共设施,开设居民媒介素养课程,定期组织居民使用社区内媒体表达自己对社区事务的意见。其次,可以聘请专业媒介素养教育人员,或是与社区附近的学校合作,开展社区媒介素养讲座,或是媒介素养案例学习。再次,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教育。社区家长交流会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个平台,相互交流对子女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心得和经验,或是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2

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也提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既是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各项指标最终实现的基本保证,这充分表明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居民防病和自我保健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居民对自己健康状况做出判断的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居民合理就医能力,以及有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能力。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卫生部委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基础上,编写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于2008年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查对象为15~69岁的常住人口,回收问卷79542份。并于去年年底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状况表现如下: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

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从健康素养的3方面内容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

总体健康素养和三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①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②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及以上年龄组;③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域差别。本次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9.9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43%)。在地域分布中,东中西部地区在健康素养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别为7.03%、7.67%和5.23%。可能与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文体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关。同时受各种条件限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广泛深入开展,因此农村居民在健康科学观念的形成、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基本医疗技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相对于城市居民偏低。

低龄和高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年龄在55~69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其中65~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最低,为3.81%;55~64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次之,为4.69%。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容易受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困扰,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应该给予更多关注,提高他们的自我健康能力,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健康素养水平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

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提高,这与中国居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的科学素养水平与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关系基本一致,表明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前提条件。同时,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

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基本医疗素养次之。

中国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口比例均呈现:①东、中部地区居民高于西部地区居民;②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③男性高于女性;④55岁以下居民高于55岁以上者,除慢性病预防素养外,25~34年龄段的居民具备其他4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最高;⑤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也越高。

1.具备科学的健康观是基础和前提――具备科学的健康观,是驱动人们进一步获取健康相关信息,主动采纳健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本调查在科学健康观中,居民对于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知晓率较高,表明居民的科学健康观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对心理健康、不歧视病残人员的正确认知偏低,这反映了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精神疾患以及伤残患者的歧视态度和疏离的行为。随着精神健康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关注精神心理健康,增强社会大众对此的正确认知态度应成为健康素养普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传染病预防素养中免疫接种认知度较高,但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知较低――长期以来,传染病防控一直是我国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普及计划免疫,对控制消灭曾经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计划免疫的宣传深入人心,因此居民对于免疫接种方面的正确认知普遍较高,这充分显示长期持续地普及教育对于健康素养的提高作用显著。调查发现,对于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种常见生物(简称“四害”)分别传播的疾病种类认知(即“四害”可以传播哪些疾病)相当低,仅为3.28%。

3.慢性病预防素养较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也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消耗国家巨大医疗卫生费用的重点问题。本调查中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仅为4.66%。

4.急救技能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在安全急救素养中,只有17.28%和27.05%的调查对象了解骨折伤员的处置和急救止血方法。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采取正确合理的急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本次调查结果反映出目前我国居民在急救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由此可见,中国居民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最低,具体表现在居民对“成年人食用盐日摄入量”、“成年人牛奶日摄入量”、“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对“肥胖的正确认识”等的认知程度较低。具备基本医疗素养的比例列倒数第二位,表现为居民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认识药品说明书”、“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较低。

相关链接

对肥胖的正确认识

1.成年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

2.成年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

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

1.安眠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长期服用安眠药、止痛药具有成瘾性。

认识药品说明书

1.标有OTC标志的药物可以按照说明书自行使用,其他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会识别药品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使用。

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饮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成年人食用盐日摄入量

健康人每天应小于6克。

对“四害”传播疾病的正确认识

1.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

2.苍蝇可以传播肠道传染病;

3.老鼠可以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

4.蟑螂可以传播肠道传染病。

骨折伤员的处置

1.在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时,在搬移前应先固定骨折部位,不要在现场进行复位;

2.如果伤势严重,应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内容

2007年,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领域百余位专家,研讨并界定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

目前的测评内容基于我国的健康素养66条的要点,是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必须理解或掌握的、最基本的健康相关信息,因此将测评问题回答正确率达到80%作为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相关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这充分证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是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鉴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特别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平台,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也离不开居民个人的努力。通过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使广大城乡居民从自身做起,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提高对健康信息的甄别能力,合理利用身边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提高个人健康素养水平。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3

【关键词】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临床分析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或缺乏以及营养过剩两方面。儿童生长发育快,营养供应不足容易发生热量和维生素等的缺乏,导致体质弱,免疫力下降;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超重等增加身体负担。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分别是偏远农村和发达城市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1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儿童家长对营养知识的缺乏,本文中比较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孩子的营养状况,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进行小学生体检时检出的168例营养不良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其家长实施健康教育)84例和对照组(未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84例。对照组的84例患者中,女生45例,男生39例,年龄6~12岁,平均(9.2±0.8)岁;营养缺乏者占65.5%,营养过剩者占34.5%。观察组的84例患者中,女生43例,男生41例,年龄6~12岁,平均(9.1±0.9)岁;营养缺乏者占63.1%,营养过剩者占36.9%。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疾病分型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P均>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0年2月,我院组织医护人员对三所小学的937名学生进行集中的免费健康体检,为每个小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的项目主要包括:体重、身高、眼、耳、胸肺、腹部、四肢、口腔;分析其蛋白、脂肪含量,对其进行营养评价。记录各项指标,保留档案。

随机选取其中的84例营养不良儿童作为观察组,对其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并在培训健康知识前后分别发放问卷调查其对于营养知识的认识程度。问卷经过专家鉴定,内容包括:饮食的规律性、饮食的搭配、饮食卫生、饮食速度、饮食习惯等。问卷回收后经我院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指标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进行。

调查问卷选项分为三个:非常了解、基本了解、了解一些、完全不了解。其中了解率为前面两项的和,不了解率为最后一项。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 17.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P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两年前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将两组儿童在两年前后(即观察组营养不良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分析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2.2 两组儿童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程度的比较

将两组儿童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认识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总结统计记录,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

3讨论

儿童的健康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一代儿童的健康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健康不仅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2]。我国有些偏远农村,经济落后,生活条件不佳,卫生条件不达标,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常导致严重的营养缺乏,导致佝偻病,肠道系统疾病等。在大城市,由于生活条件充裕,儿童营养过剩的现象很普遍,体重超标,脂肪过多等给他们的身体带来额外负担。此外,由于家长对于健康知识的缺乏,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也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我院通过免费体检的方式,选取168名营养不良的儿童,对随机选取的84名患儿家长实施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保证儿童的饮食合理而健康。结果显示,进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很大程度是决定于家长的健康知识认知,因为家长是儿童饮食最大的监护者。因此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对于儿童的营养状况十分重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遐斌,李晓梅,钟思敏等.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联性探析[J].医药前沿 ,2013,(27):393.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4

大学生健康体育锻炼特征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随着“健康第一”体育观念的进一步深入贯彻,大学生对体育健康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及健康观念的“知行合一”逐渐成为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健康观念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试图厘清大学生健康观念的建立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及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习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内江师范学院880名2010级和2011级在校大学生,其中2010级440名,2011级400名,男生500名,女生380名。

1.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100道有关体育健康观念和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的选择题,制成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回收问卷880份,其中有效问卷870份,有效率98.9%。

文献资料法:根据需要,查阅了相关健康和体育价值观念以及体育活动形式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2.1.1健康观念的认知。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对健康观念的认知有差异,有88%的学生已经认识到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观念要稍好一些。超过80%的学生对身体的生理健康概念认识不足,认为能吃能睡就是健康。38%的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视不足,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动机不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要好于女生。

2.1.2体育观念的认知。对体育的认知观念较为陈旧,60%的学生认为体育就是锻炼身体,男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论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要好于女生,对体育的附带功能认识也要好于女生。32%的女生认为体育可有可无,偶尔锻炼一下就行,15%的女生认为体育锻炼会长肌肉,有可能变胖而影响形体美。

2.1.3体育意识的认知。超过70的学生没有终身锻炼的意识,参见体育活动仅仅是一时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增进同学间友谊的一种手段。从调查中发现,75%的学生希望掌握一种或多种活动的技能,一些常见的诸如篮球、足球、太极等项目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50%的学生对体育的社会意义和附带功能认识不足,没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体育。

2.1.4锻炼行为的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锻炼方式的选择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的趋向:简单易行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锻炼行为;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选择符合展现个性的锻炼行为;结合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适合发挥优势的锻炼项目。

其中,第一种情况约占学生总数的25%,其选择简单易行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锻炼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受体育器材昂贵和场地使用费高等因素制约。选择第二种展现个性的锻炼行为的学生主要是性格因素所决定的,诸如健美操等,这部分学生大约占总学生人数的30%。而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锻炼项目的学生占到总数的45%,比如篮球、足球、武术等项目。还有一部分学生锻炼行为的选择是处于随机或者附众心理。总体上看,大学生对锻炼行为的选择是理性的,反映了一定的锻炼价值观。

2.2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健康、锻炼观念和体育意识以及锻炼行为的选择的调查,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健康观念及体育锻炼行为的总体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从大学生对体育观念和健康认知入手,进一步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的原因,厘清观念与行为的联系,指导大学生科学选择体育锻炼行为和方式,服务于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对体育观念的认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比较缺乏的领域。只是近百年来受西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体育融入了西方竞技体育的一些内容,才使传统的中国体育有了生机和活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是生命之本。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观念是时代的一种精神,也是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就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予疾病和衰弱,而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完美状态。新的健康目标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念转换。追求一种更积极、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一种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

大学生正是接受教育形成价值观和健康观念的黄金时期,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决定性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和引导学生确立良好的体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指导和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忠实执行者。

3对策

引导学生学习并探索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丰富体育锻炼的专业技能,形成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结合自身的条件,有效地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形成完整的健康观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体育生理、卫生保健、安全、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识的健康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恶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方面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锻炼。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5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一、确立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教育目标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应该从中小学做起,在不同学段开设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会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学校建立健康教育推进机制[3]。健康生活理念需要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健康中国的中流砥柱,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当前的学校教育重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如今,校园中的小胖子随处可见。为了减少日后患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概率,学校应对此加以重视,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前预防。健康心理学理论预防疾病的思想尤其突出,以全新的角度阐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强调“治未病”[2]。该理论认为,我们不应该等到身患疾病时才去反省日常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要时时刻刻有预防疾病的意识,保持身心健康。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健康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预防为主,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日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二、以强化健康信念为关键内容

当前,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主要以宣传与普及健康知识为主,忽视了健康信念的培养。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在于将健康信念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健康知识以及预防疾病的一些手段,但是在理解以及运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健康心理学知信行理论中,“知”代表“知道”,要正确认识健康知识;“信”代表正确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行”代表行动,改变不良行为,形成健康行为[4]。健康心理学视角下的健康教育应该以强化健康信念为关键内容,以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为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健康心理学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身心健康问题[5]。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生理发展日益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具体表现为:他们既要求独立自主,同时又对父母和老师有着深深的依赖;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学习成绩、人格、情绪特征等,并且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除了传授健康知识、强化健康信念之外,教育者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信念与积极态度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开展健康知识小课堂、疾病预防我在行、火灾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信念养成以及积极品质形成的绿色环境。

(三)充分发挥班集体力量

知识的传授与行为养成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以健康行为养成为出发点,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学校教育主要以班集体作为组织形式,班集体的力量对学生影响巨大。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创建健康的班级文化,在班集体中多开展健康主题活动,通过群体力量带动个体的健康发展,强化学生的健康信念,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协调

在当代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各中小学除了配备卫生保健教师外,还应充分发挥生物教师、体育教师和心理教师的健康教育作用,在生物课、心理课和体育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坚持问题导向与健康需求相衔接的原则,围绕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合理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另外,健康教育教师应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做出表率。课堂教学是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课外实践是践行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域。学校要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健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的运用与良好行为的形成。

(五)发挥网络的教育力量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媒介资源,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通过浏览互联网网页、关注与健康相关的公众号等方式,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健康理念。

三、家校社联合,开展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与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认为环境有四个系统,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以及宏观系统[9]。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人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多元的健康教育团队。健康教育团队应当集合教师、家长、社区卫生工作者,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健康教育目前主要依靠学校的力量,通过学校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要协同家庭和社区,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教师与家长应经常联络,协力合作。同时,发挥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健康教育功能。社区卫生机构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开展各类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

四、结语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6

【关键词】疗养员;生活习惯;健康指导

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生活习惯、行为嗜好和思想方法等。疗养院服务对象来自四面八方且大部分是老年人,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各有差异,对良好生活习惯的认识也各有不同,部分疗养员由于对日常生活中危害健康的生活习惯认识不足,不知不觉就远离了健康。我科自2006年以来,对疗养员实施了生活习惯健康指导,纠正了部分疗养员的不良生活习惯,加深了与疗养员的沟通,增进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率。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收住疗养员494人次,全部进行了生活习惯健康指导,并对部分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抽烟、喝酒、饮食及睡眠不规律的疗养员进行重点强化健康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

2健康指导措施

2.1组织学习健康知识人体的健康状态是可以转化的,既可以向健康转化,又可以向疾病方面转化。如果要想保持健康,就需要学习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理念,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学会经营健康,管理健康,还要舍得投资健康。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的养生保健经验,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健康状态、生活习惯等,运用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身心健康的养生保健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保养和锻炼,维护自身平衡,才能保持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享受健康人生。

2.2合理的饮食指导 “民以食为天”,说的是人类不吃东西就不能生存下来,食物对于人,首要功能就是维持生命。任何一种或几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健康需要的全部营养,挑食、偏食、贪食都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应提倡食物多样化,什么东西都要吃。但吃什么东西都要有个限度,不能多吃,食用谷物、肉蛋、蔬菜、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等多种食品,就能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下降以及膳食中某些营养摄入不足而引起营养素缺乏,又确实需要补充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时,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选用保健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

2.3适当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在开始进行身体锻炼时却不能盲目行动。由于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工作性质、锻炼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选择运动项目、锻炼方法和运动量大小等也要有所不同,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健康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运动方式,安排适当的时间,坚持进行锻炼,才会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年龄较大,身体欠佳,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散步、快步走、慢跑、爬山、跳舞等活动,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可在室内原地踏步、甩手、下蹬等,只要活动适当,对身体都有好处。

2.4有效的心理疏导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而是当事人的看法、心态和情绪决定的。人的一生烦心的事会经常遇到,如果不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形成负面效应,变成心理负担,那是极其有害的。不良情绪能够致病,而性格开朗、心胸坦荡、乐观自信、心态平和的人却活得愉快、潇洒。我国历来倡导仁者寿,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离不开社会和生存环境,老年人历经风雨几十年,尽管过去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但现在都是寻常人家,百姓生活,保持平和心态,崇尚社会公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够对社会有一颗感激的心,对他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对自己有一颗满足的心,心中就会充满快乐,就会愉快地面对生活,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并从中获得身心健康。

2.5中医理论指导中医理论认为,一日之内随着昼夜晨昏阴阳消长的变化,人体的阴阳气血也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与之相适应。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体内有生物钟,而生物钟与自然界的昼夜规律也相符,按照生物钟的规律作息,有利于人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习惯,符合生物钟规律的习惯,如按时起床和睡觉,饮食有节,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就促进了身体健康。相反,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劳逸无度,破坏了人体生物钟规律的习惯,就加速了身体的衰老,甚至引发疾病缠身。如果每个人对自己的起居、饮食、学习、锻炼、娱乐等日常生活能够按照生物钟的规律,培养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充足睡眠、饮食有节、按时进膳、学习有时、继续充电、运动适量、坚持锻炼、娱乐适度、勿过劳累,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就能够使身心保持平衡,不断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是对健康和长寿十分有益的。

3讨论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健康与长寿,这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寿命在不断增长,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倍受关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饮食习惯就发生了变化,以为山珍海味、大鱼大肉、美酒佳酿的生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而就在“享受幸福”当中不知不觉地远离了健康。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前五位的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和中毒,其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可见不良生活方式病将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病日趋严重的现实,每个人都应进行深刻的反思。而作为疗养院的护士,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疗养员及老年人,更应该增强责任心,加强学习,掌握健康保健知识,积极进行健康指导,让疗养员充分认识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基础,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需要的生活方式。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7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2.对比法。把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3.摘录法。从教材中摘录哲理性的名言警句,供学生诵读、记忆。

对健康养生的认识篇8

关键词: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护理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已不再局限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是更加关注生命健康,越来越重视疾病的发展模式与饮食习惯的相关,饮食的高度重视这一点在临床消化内科患者中表现尤为突出[1]。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是导致消化内科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平衡饮食,合理营养对治疗与预防消化内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消化内科的饮食指导尚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强化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拓宽知识视野与加强针对性的营养护理[2],是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康复保障的重要手段与关键环节。为满足消化内科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患者的营养与康复得到保障,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2016年期间对我院消化内科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为胃肠疾病患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急性胃炎、肠预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31.3±5.7)岁,病程为1~40年,文化程度不等,主要有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患者意识、智力均正常,均为自愿参加调查活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的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观察组:在观察组给予优先的营养知识宣教与护理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指导。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全面及时了解患者的营养健康知识需求,可通过调查问卷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了解患者对当前护理工作的不满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意见。针对患者的营养健康需求与建议,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营养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尽早恢复健康。(2)配备营养科室。有关调查研究表明[3],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建立营养科室,也没有配备营养师,而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饮食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合理、科学、全面的制定饮食计划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消化内科配备营养科室势在必行,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营养知识培训以达到全面了解营养健康知识,能独立为患者解决饮食健康问题,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同时,为拓展护理人员的视野与观念,主管部门还应定期组织营养知识培训,选派护理人员到有关机构进行营养知识学习等,以达到全面系统的掌握营养学的指导技能。日常查房中,负责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与变化,及时为患者制定或更改饮食计划,评价营养计划效果。(3)定制健康教育目标。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关键因素在于缺少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不了解相关疾病的治疗,因此影响了日常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定期有计划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讲与指导,为患者讲授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授教形式进行专业的营养健康知识宣教,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与治疗[4]。当患者对疾病与形成正确认识后,其消积应对疾病的态度也会有很好转变。同时,还应为患者制定切合实际、可行的健康教育目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与调节疾病和饮食的水平。(4)指导营养及护理。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有专业营养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从而全面、系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与饮食需求,以进行科学、全面指导。工作中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改善传统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相处模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状态评价与评估,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乐观的面对疾病。工作中应重视护理服务治疗,保障患者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1.3.1营养状态评估

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进行分级[5],MNA评分≥24分为营养良好;MNA评分17.0~23.5分者为营养不良;MNA评分<17.0分者为营养低下,其中又通过换算标准身高的百分比来确定营养低下的严重程度分级,而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轻度:85%~90%,中度:75%~85%,严重75%。

1.3.2满意度、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营养知识宣教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

经营养知识宣教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患者认可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营养相关行业越来越收到广大中国同胞的欢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也有了相应改善,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尤其是对于消化内科患者来说,其对营养健康知识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流质、软食、半流质的浅层知识面已不再能满足其对营养健康知识的需求[6]。因此,系统、全面、科学对患者进行营养健康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与指导,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营养健康知识需求,将营养计划渗透到患者的日常治疗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贞萍 单位: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肖琼怡,郭致平,殷芳,等.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2,6(8):491-493.

[2]张凤霞.浅谈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4):75.

[3]刘湘华.消化内科营养知识宣教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22):67-68.

[4]刘敏.浅议内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287-288.

[5]吴萍,卞大荣.微型营养评价法与主观全面评价法的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2009,30:125-128.

上一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范文 下一篇:文化广场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