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概述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1:57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概述篇1

“中药不良反应”之说,近年多见。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不难给予此说的本质认识和对待。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概念,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此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基础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说法,然而西医药学确不是标准医药学。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此说却无病例事实依据;此说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却是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内容。此说不利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故应澄清与解决。现写此文,以求共议,取得共识。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表述的一种药物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医药学领域,常可见到"中药不良反应"说,并有人声言,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研究。现今每种中药成药说明书中均见有"不良反应"项,似此说已被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尤其在七十年代以前,不仅难见"中药不良反应"说,却人们有共识性认识:中药毒性低,对人体无伤害作用。更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见不到"中药不良反应"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笔者于1998年用约半年时间,查阅近十年的医药学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药不良反应"说,可谓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药物概念。现试作评说,以期共议。

一、评说前提: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表明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说。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依据而加给中医药学的。为评"中药不良反应"说,前提要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有共优势和劣势,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学。现作论证。

1.两类知识与两类科学或称学科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概称。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当今知识总体分两大类: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构成知识体系而成为科学。

医药科学,是研究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的科学,目的在于维护或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显然,医药科学的宏观事物则是指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加以认识,相应得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能构成知识体系而称科学。具体而言,中医药学是一种宏观知识体系;西医药学是一种微观知识体系。

2.中医药学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判定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性的标志确定,不是宏观知识,也不是微观知识,而由共识标志,具体标志有:(1)知识由正面经验所积累;(2)陈述的单一性即概念内涵具特指性;(3)知识的系统化,即具规律性的上升为理论且能指导实践。中医药学完全具备三点标志,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需要说明,(1)所谓正面经验,医药学应指治好病的经验,负面经验则指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经验。翻开中医药学典籍,内容都是如何调节人体由不平衡到平衡,即由正面经验所积累的知识组成。(2)由正面经验所积累成的知识组成,决不意味着中医药学包治百病,恰相反,中医药学公开宣称有"不治"之说,不治,当然无伤害作用。(3)标志,应指在一种知识体系内而言。

3.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各自优势和劣势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表明:宏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微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用来阐述客观,但决可能包括和统帅客观。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认识客观事物,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识,进而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对待。

知识构成的不同,决定着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客观。体现在实践中,中医药学是准确性好、精确性差;西医药学是精确性好、准确性差。精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局部;准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整体。就临床实践而言,当用药物影响人体状况或谓治疗疾病时,中医药学按辨证论治原则使用药物,其准确性保障了对人体的不伤害,故无不良反应之说;西医药学按指标(指药物功效指标)对指标(指人体状况指标)原则使用药物,基于其准确性差的劣势,难于完全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故西药不良反应具有难于避免性。至于如何达到对人体、药物和二者的全面认识和对待,容后专述,此处仅提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优势、克服劣势。

综观,中药为中医药学的药物称谓。只有真正认识和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才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说进行评说,故为评说的前提。

二、事实评说: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不能简单一概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本质事实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却不能简单一概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对此,中国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内涵。即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可见,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若称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三点前提条件:(1)合格药品;(2)正常用法;(3)正常用量。中药不良反应,应当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的如上概念内涵,不能有双重或称另外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现就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事实,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加以评说。

1.真正的中医师对中药伤害人体作用的看法和对待

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看法和对待,最有发言权者为真正的中医药学临床医师(注说:中医师为什么加"真正"二字,因现今尚有号称的中医师)。笔者从事工作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应属中医药学的临床范围概念,故请教中医师。问:您在临床诊治疾病开具处方后,是否嘱咐病者用药后要注意哪些不良反应?答:不嘱咐。问:为什么?答:按辨证论治原则开具的处方,是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即使方中的单味药有的偏性大或者是毒性大及有的偏性为病者所不需,可能对病者有伤害作用,但组方中各单味药间已做调节,不会再对病者身体产生伤害作用,故不嘱咐。可见,真正的中医师使用中药,是不承认中药不良反应的,起码是不考虑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

2.笔者查阅文献所见称之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举例分析评说

举三个典型病例:(1)一老妪患肘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听人言,生草乌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购200克,煎服,致死。(2)单味中药商陆,外形似人参,一人购之当人参而用以补益身体,结果,不仅身体未得到补益作用,却是受到明显的伤害作用。(3)一对年青人结婚将入洞房,听人言性交伤气,故购红参几十克,煎汤,于入洞房前服用,结果,神昏谵语,被送至病房。生草乌、商陆、红参,确为中药,起到如上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亦为事实。如上事实,相关医药刊物发表时称作中药不良反应,是否相宜?试作评说:(2)例以商陆代替人参,属不合格药品;(3)例红参,具补气作用,按中医药学理论适用于气虚的人体状况,待结婚年青人,显系中医药学的不正常用法;(1)例则用量过大,为非正常用量,加之生草乌偏性突出,中毒而亡,具必然性。上三例,均属违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故不应属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即不应称中药不良反应。

3.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评说

所谓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此处指《医用中药药理学》(方文贤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归纳的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病例及中药不良反应治疗原则的病例,现依据病例事实作以评说。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书中写到:(1)有些则是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包括中药品种的混乱、伪品,以及产地、生长年限、收获季节、药用部位、贮存期等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2)还有一些是因为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3)其中有不少不良反应的病例,是在违背了中医用药原则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发生的。书中特别指出"该炮制使用而未炮制使用"。(注:为便于评述(1)(2)(3)为引述归纳加之),关于违背中医用药原则和不合理用药问题,书中强调用药时要"根据病情"、"人的体质"、"佐使控制"、"服药时间"等因素,加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如上综合病例情况,可做如下分析和评说。(1)类病例,属不合格药品;(2)类病例属非正常用量;(3)类病例属非正常用法。要明确,所谓中药的正常用法,突出表现按中医药学理论和原则使用。关于超剂量用药问题,不要说药物,就是馒头超量使用,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上述(1)(2)(3)情况的病例,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的内涵,如此所致对人体伤害作用,显系不属药物不良反应,自然不能称如此使用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为中药不良反应。

综观,中药不良反应应以相应病例为依据,如上评说却表明,中药使用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病例,实不属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内病例,即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无病例事实依据。

三、理论评说: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不同

"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药物概念,此说的提出者和赞同者的理论依据,不是以西医药学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为依据,而是以中医药学的中药毒性为依据,即引用"是药三分毒"为依据。为此,有人统计药典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包括有毒、小毒、大毒);有人统计中药教课书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总之一句话,用中药有毒性作为"中药不良反应"说的理论依据。客观而言,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现作评说。

1.辨证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药物对人体疾病治疗作用和对人体伤害作用的关系

药物,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一类物质。中药和西药均具毒性(毒性内涵,下述),且都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一种药物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或伤害作用,取决于其被使用的理论及如何使用。就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而言,决不是简单地以药物毒性为依据。西药的毒性,确实是其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的基础,以"不良反应"表述,这是在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而呈现的,具有必然性,是西医药学劣势的反映。即使如此,在权衡利弊--治疗作用与伤害作用后,仍作为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在使用。中药具毒性,但其中突出毒性大的品种,如砒霜、生草乌等,在按中医药学理论,针对人体具体"证候"而应用时,仅起治疗作用而不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总之,要辨证地、有条件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决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即不能认为药物有毒性,必然具有"不良反应"。

2.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中医药学确有"药物毒性"概念,不仅有"是药三分毒"之说,且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言。但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即热药有热毒,寒药有寒毒等。正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对应起到调节人体不平衡到平衡的作用,即起到治疗功效。中医药学防治人体疾病的突出原则为辨证论治,即根据人体状况表述的证候,选择相应防治方法,若选用药物以防治,则为辨证择药。中药选用,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原则,即热证之人体,选择寒性之药;寒证之人体,选择热性之药,等等。人体状况的证候所致原因,有因毒之谓;中药偏性谓之毒性,故有以毒攻毒之谓。正是中药毒性即偏性是中药起到人体疾病防治作用的依据。可见,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与有效性具有同一性。对此,中医药学相关著作中多有论述。如《周礼》中言:"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景岳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黄帝内经·素问》中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总之,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用以调节人体所偏即起治疗作用的依据,即药物毒性与药物功效具有一致性。

3.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就实质而言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其与治疗作用各具独立性。若说药物对人体的防治作用和伤害作用具有相关性,则表现为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同时产生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这是由西医药学宏观劣势的不准确性所决定的。当针对人体局部指标异常而选用对应指标作用的药物应用时,还可能对人体状况正常的其它指标产生影响,此即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可谓难于避免,故给予专门术语,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对西医药学的微观优势应当肯定,但亦不应掩盖或回避其宏观劣势。西药不良反应难于避免,则为其宏观劣势所决定的反映。将西医药学劣势内容加给中医药学,即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显示偏见。如此偏见,又要由中医药学寻求理论依据,恐有栽赃之嫌。

四、发展评说: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评说"中药不良反应"说,目的在于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最近《书报文摘》(2015年第38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管)转载《经济参考报》"滥用药物如何成为我国普遍现象"一文,文章以一项"百姓安全用调查"为依据,写到:"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约占用药者的12%到32%。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此况是否包括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没作指出。但有一点,尽管按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不应有"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然而以"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作概括的对人体伤害作用,却应是事实。

面对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严重伤害作用,为解决此情况,医药学工作者尤其是西医药学工作者,从多方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收效远不如人意。问题出在何处?笔者之见,根本问题是研究工作没能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

1.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从根本上解决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任何事物和学科的科学发展观,笔者理解和概括为:保持优势、克服劣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自优势和劣势前已述及,正是西医药学宏观劣势所呈现的不准确性,是西药在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基础,具有难于避免性。正是中医药学微观劣势所呈现的不精确性,可谓产生"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的突出因由。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表述:苍蝇不盯不缝之蛋。例如大多数中药质量的难于精确控制而致对人体的伤害,可谓具相当程度的普遍性,甚至引致对中药优势认识的干扰。换言之,正是中医药学的微观劣势,为西医药学将其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之于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说提供了机缘。

现状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因各具优势与劣势,故需保持各自优势和克服各自劣势而发展,这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是按科学发展观而发展,两种医药学均达准确性与精确性的医药科学,实现统一而成新型医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即西医药学不再存在所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就无从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转加给中医药学而专称"中药不良反应"了。退一步讲,若有人还欲加给中医药学一个"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客观也就无机缘了。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终将解决西药不良反应,也就不存在"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

2.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

以微观知识而组成的现代科学出现,为中医药学克服其微观劣势成为可能,即吸收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使中医药学成为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的医药学。就中药而言,亦应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成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药物,即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为此,就药物而言,就需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从而吸收微观知识以实现现代科学化,核心或谓中心内容,则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为达此目的,首先应对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有个认识与确定,才能为此而进行相应的现代科学微观知识研究。

对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现今有多种认识。笔者之见,其标志有二:(1)仍是中药,即仍具中药的宏观知识内容,如性味、归经、中医药学的功能、主治、宜忌等,此为单味中药基本内容。若多种单味中药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的主次地位有别,即按"君臣佐使"关系组成一个功效整体。具如上内容,则为中药,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达分为水平;生物活性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达。例如,中药的寒性,到底哪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如上两点共具,则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成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药物。如此现代科学化中药,西医药学若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加强中药,也就失去原由与机缘了。

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而进行的对中药所做的微观知识研究,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药所做的现代科学研究,对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要有所认识和警觉,突出表现有:(1)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表面是在克服中药微观劣势,客观却不顾宏观优势的保持,最后仅得只具微观内容的新西药,即成为中药西药化,西药化后的"中药",决不等于现代科学化中药,此为西医药学百余年来对中药进行的所谓现代科学研究的主体。(2)仅顾中药宏观优势的保持,而对微观劣势的克服不给予足够重视,如此则难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此为中医药学界比较明显的事实。(3)西医药学本不是标准医药科学,但却不承认总体的宏观劣势,而是掩饰劣势,且将劣势内容转加给中医药学,"中药不良反应"说则为明证。只有认识现状的中药劣势克服,优势保持,才能从根本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3.西药中药化研究

现状西药具备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内容,且为其优势所在,但不可否认,其缺宏观知识内容,则为其劣势所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令其再获宏观知识内容,则成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之药物,可能解决其不良反应问题。为此,可以对西药更加广泛的微观知识研究,总结归纳出宏观知识内容,但此途径难度极大。但从中医药学再对西药进行研究,使其再具中药基本内容,则成宏观与微观知识共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可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更呈现其不良反应的被克服,也就无从再把药物不良反应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笔者将西药再获中药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应中药西药化而称西药中药化。因笔者有专门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多方面论述,此处不再引述,只提示:基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均为增进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故西药能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后记

对"中药不良反应"说,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角度,不难给予本质认识和对待。现应指出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称作中医药学工作者却从西医药学角度极力赞同"中药不良反应"之说。如有人赞赏性地称:"西药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项内容,很多都是一大串;而中药却经常标着尚不明确"。"西医药学尽可能写出不良反应内容,中医药学尽量回避不良反应内容"。进而对"中药不良反应"说称:"人家是拼命找,咱们是拼命瞒"。(注:原文前后文之意,人家似指为西医药学工作者,咱们似指自己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更有人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归类于中药毒理学,进而从事所谓的中药毒理学研究。对如上说法和作法,不准备展开讨论和评说,仅在此指出几点:(1)研究中药如何害人,远不如研究中药如何益人;(2)药物内容,不是不良反应内容越多越好,没有不良反应更好;(3)不存在,不等于隐瞒;尚不明确,不等于客观存在。供参考。

全文之意,希冀对"中药不良反应"说共议,取得共识。

药理学概述篇2

1语言表述尚须进一步精练

“作为教材,应能示范于人,启迪于人,使读者受益,因此,应力求文字规范,语序清楚,言简意赅,一目了然。”[1]而反观该教材,部分内容语言表述不够简练明了。如对于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的表述,教材先指出:“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说明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其后又说:“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2]这一表述含糊不清,令人费解,并且与前述提法形成了逻辑矛盾。正确地表述应该是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有炮制和配伍,此外,还有煎法、用法等。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四气、五味有内在的关联,而不是影响的因素。因为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与四气、五味、归经一样,是其本身所固有,但又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升降在物,亦在人也。”[3]再如教材中毒性一章的内容显得冗长,且毒性含义不明。对于“毒性”含义的表述,该教材采用古今对毒性的认识进行分述,原本欲溯源逐流,明晰由来,但毒性作为中药药性,到底现今承载怎样的内涵?读完教材却让人莫衷一是,由此也影响到对毒性分级的认识与表述不够明晰。中药的“毒性”是站在药物对人体安全性这一角度对药物作用特点进行高度概括的一个概念,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笔者认为毒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损害性,这种损害性的表现即毒副反应。但历来存在两种观点:其一,毒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性,有毒药物有毒性,而无毒药物没有毒性,即狭义的毒性;其二,从药性这个角度,毒性应具有普遍意义,即毒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性,凡药皆有毒性,即为广义的毒性[4]。正如《儒门事亲》中指出:“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作为药性,毒性的内涵应指上述广义的毒性。建议教材修订时可取消“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内容,直接明确中药学“毒性”的含义。

2概念表述力求进一步准确

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本质属性或者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人们进行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只有做到概念明确,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进行正确的推理论证。而《中药学》教材在一些重要概念的使用或界定上,往往不甚严谨。如关于“妊娠用药禁忌”,教材界定为“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2]。而严格意义上的妊娠用药禁忌,应指凡不利于优生优育,或能够导致堕胎、死胎、发育不良、影响产程的中药,均属妊娠用药禁忌。很明显,教材的界定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又如教材在谈到药性四气时,认为平性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因此仍称四气(性),而不称五气(性)”[2]。这里“五气”的提法,显然是由于不清楚四气最早的提出,主要是模似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而来,因而又新创出“五气”一词。正确的说法应是“五性”,而不必新创“五气”一词。此外,教材在“症”、“证”以及中、西医病名的使用上,也常现混乱,有必要在修改时系统加以梳理。

3教材整体的逻辑性还须强化

一本教材其观点应前后一致,避免逻辑矛盾,这样初学者才不易产生疑问,便于学习掌握。在对《中药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前后文表述并不一致。如在中药炮制一章,关于“炮制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项下,认为生首乌经黑豆汁拌蒸成制首乌后,有“涩精止崩”的功效,但在补虚药章介绍何首乌时并未提到制首乌具有“涩精止崩”的功效。教材第533页,最后一行,“附引经药”项提到:厥阴头痛用吴茱萸、藁本。也就是说此两药在归经方面均应归肝经,但在藁本具体药下并未提及归肝经及治疗厥阴头痛。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前后由不同的专家编写,彼此间未进行充分的沟通所致。建议在何首乌内容中添加“涩精止崩”或将炮制章节提到的“涩精止崩”取掉;“附引经药”中取掉藁本,或各论中藁本药味下添加“归肝经”及在应用部分添加治厥阴头痛的内容。此外,附篇中的“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部分,药味归类较随意,如“痛经常用药”赤芍既在“气滞血瘀证”中,又在”阳虚内寒证“及“寒湿凝滞证”中,不知编者用意何在?类似的内容较多,实用价值不大。

4功效表述词语力求进一步规范

药理学概述篇3

一、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混乱情况分析中药和西药是于西方近代医药学传入我国后而出现的概念,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药。而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已非如此简单,理解各异,实极混乱,试归纳如下。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

三、应澄清的几个问题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确定后,如下几个问题就易得到澄清

1.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更从医药学理论体系讲,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族药等以及民间药(有时可称作草药),因它们均为各自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药物,即具相应的特性、功效表示法及使用规律,故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称作中药。如果称它们为中药的活,只能说是泛指的中药,即中国的药,而不是特指的中药。至于草药,即尚不具备一定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药物基本内容,而在民间确实能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药物。不论草药还是如上提到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之外的药物乃至西药,当经过研究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再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就可称作中药。如草药穿心莲,民间用其治疗痢疾、发烧等,近年通过研究已总结归纳出它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性味一苦寒,中药功效表示如清热解毒等,已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已可称之为中药。

2.一个药可称作中药又可称作西药到底如何称呼,应看药物概念内涵的两方面(如上述)。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再举例。如大黄,无疑是一味中药,因它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但西医药学体系亦使用它,使用时并不考虑其中药基本内容,只考虑其西医药学术语表示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味苦,少量使用作为苦味健胃药;具致泻作用,用来治疗便秘等。故在此种情况下,只能称之为西药。其它如氯化铵(硇砂)、甘草等,均可称作中药或西药。

药理学概述篇4

1.按地域来源或产地划分。即外国制造和主产的药物为西药,中国特指的传统药物称中药。这在现代医药学刚传入我国的初期,似可理解。但现在,由于我国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不仅能制造生产外国最先研制的药物,亦研制了很多为我国首创的药物,如天花粉素、棉酚、蔊菜素等天然产物药物以及一大批人工合成的药物,这些药物,事实上是西药,而不是中药。故此种划分,显然不合适。

2.按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划分。即人工合成的药物为西药,天然产物药物为中药。这种划分也不合适。因为很多现在所称的西药如黄连素、延胡索乙素、地高辛、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等,均是天然产物(有的已能人工合成)。而亦有一些中药却为人工合成的,如中药冰片,现已有人工合成的龙脑供用。更在我国古代,早就用雄黄(硫化砷AsS)炼制(氧化)而得中药砒石,即三氧化二砷(As2O3)可见砒石乃为人工合成的中药。

3.按组成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和成分不清的混合物来划分。有的将成分较纯或结构清楚乃至单体化合物的药物称西药,而将树皮、草根、全蝎等不纯的天然混合物药物称作中药或称中草药.这种标准亦不确切。如西洋参、洋地黄叶、大黄苏打片等西药,即为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混合物,而硇砂(氯化铵)、冰片、砒石等中药,却为成分清楚或单体化合物的药物。

4.按剂型不同来划分。有的将现代制剂如针剂、片剂等称作西药,而将中国的传统制剂如丸、散、膏、丹、汤剂等称作中药。这在五十年代以前似可理解,而今,显然更不合适了。如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片等是中药,却是现代剂型的片剂。而西药的一些合剂是与中药汤剂无本质区别,更亦有丸、散、膏等剂型。

5.按使用人员划分。即中医使用的药物为中药;西医使用的药物为西药。笼统讲,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分析起来,亦不确切。如西医也使用甘草、大黄等,但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它们称作西药;既使中医自服维生素丙,亦不能就此而称其为中药。更在临床有时可遇到这样情况:某中医开了一张中药处方,且方中药物为常用中药,而有的中医则认为其不是中医药处方,而是西医药处方。因为方中药物并未考虑中药基本内容——内涵,又违背中药使用规律,实属通称的中药西用。

二、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的确定中药和西药划分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离开相应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概念的内涵——基本内容应适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而使用。故先明确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才能确定药物概念的内涵。

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中药概念内涵(1)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四诊的望、闻、问、切作为了解机体状况的手段;按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机体状况(包括部位及其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采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因尚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辩别病证的机理(包括病因、病位、病况),采用相应防治法则如八法的何种,确定基本方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始终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视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2)中药概念内涵中药应具备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性能的表达有性味,即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等归经;升降浮沉。这些,有时又称中药特性,即狭义的中药药性。第二,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解表、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按君臣佐使关系配伍,使各味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证相对应而发挥作用,配伍组方时还要考虑到药物的七情、反畏、药对等关系。简言之,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中药。这是中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方称作中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中药(见后)。

2.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国药概念内涵(1)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应这样表述:以现代科学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用直观或解剖后所见(包括用各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的实体来表示机体的部位:以组织形态(有时称病理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变化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述机体的功能状态,并以此作为诊断的标准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依据;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话(因尚可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手术等),主要考虑影响机体病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而选用相应药物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强调的是外因对机体功能指标的针对性而较少考虑机体内因的综合影响。总之,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2)西药概念内涵西药应具备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其具体内涵包括三方面:第一,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第二,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第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简言之,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药物,称作西药。此为西药概念内涵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具备如上内容的药物,并且只有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时,才称作西药。若按其它医药学理论使用时,还可不称作西药(见后)。

药理学概述篇5

【摘要】中药学课程的教和学都是较难的,特别是各论部分中药物的掌握对大中专学生来说是相当的困难。本文对怎样学好中药学课程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方法,包括目录掌握法、分类学习法、逻辑推理法、标本结合法、实践学习法、概述掌握法等方法。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中药学课程的学习掌握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药学;学习方法

The Discussion of learning-methods about the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 Mingjiang

【Abstract】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difficult about the cour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 particular the part of drug master.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learn the course of TCM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r methods such as directory master method, classification learning method, logic method, specimen method, practice learning, master the outline method and so on.The methods are mutual penetration and combined,and we learn the course of TCM can be received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The course of TCM; Learning-methods.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及其相关专业大中专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好方剂学、诊断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等课程的入门课。学过中药学课程都有这样的体会,即中药学既是一门枯燥无味、又是一门难理解难记忆的课程。对于大中专学生来说,学好中药学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会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作为中药学授课教师,能否将中药学课程较容易地让学生学好、理解掌握,亦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淡谈对中药学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学习建议,共大家一起探讨。

一 目录掌握法

中药学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包括中药的起源、采收、炮制、性能、配伍及应用等章节。本部分内容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学生学习也比较感兴趣,学习掌握不是问题。但各论部分的内容相互联系不大,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学生也因此学得不好。要想学生对各论部分能较全面的理解掌握,首先得让学生对目录部分熟悉,即对每个中药的名称要熟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目录中中药名称抄写几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药名的加深记忆,同时防止学生以后进入临床或实践中把药名读错、写错。供药用的中药有一万两千多味,但我们常用的中药就是中药学书上提到的四百多味,这几百味中药是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目录学习法是学生对中药学课程学习的最基本要求,是让学生熟悉药名、记住药名最好的学习方法。

二 分类学习法

学生对中药学学习的难度主要还是集中在各论部分。各论部分药多,各内容独立而无太多联系,同时某些药物之间的功效主治又那么的相似,这对初学者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学完中药学课程后,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常常很大一部分学生连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病症都弄不清楚,更不说其他的功效应用。要让学生学好这几百味中药的功效应用,分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分类学习法首先是让学生明确某味药属于哪一章节的,这样学生便以知道这些药具有这一章节的主要功效(中药学分章节常常是按主要功效作用进行分类的),这样一来学生对中药学的了解便掌握了至少30%的知识要点。其次,在这掌握的基础上再对每个药物其他的功效应用逐一学习,不断补充完善,把每味中药逐一掌握清楚。

三 逻辑推理法

如果对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等等一一要求掌握的话,学生学到最后,可能只能记住麻黄一味中药或者只能记住最后一味中药。中药学的学习是理解性记忆,记忆是很重要的。记中药就如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一样,要反复的记才能记住,但中药的记忆比记英语单词的难度要大得多,这是因为药物之间常常容易张冠李戴、混淆不清。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等内容全部记得住的,而在以后的实践应用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那么怎样才能清晰的记住这些内容呢?在授课当中,要学生们学会一种方法,这就是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要求学生重点记住每味中药的功效,因为功效中就意涵性味归经及应用等相关内容的信息,学生掌握功效后,就能从功效推理出药物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譬如麻黄这味中药,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我们可以推理出其性温味辛(辛味具有发散作用)、归肺膀胱经(与发汗和利水有关的主要两经脏腑),主要应用于风寒感冒(由于发汗作用较强,主要用于风寒实证)、肺气壅盛咳喘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一个功效对应一个应用),这样一来所有的内容就不难记住了。倘若我们对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等等内容全部记忆的话,未必都能记得住。因此,逻辑推理法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授课当中,务必让学生领会并掌握这一方法。

四 标本结合法

标本学习法可以采取两种方案,一种是制图标本结合法,一种是实物标本结合法。制图标本就是将每讲授一味中药时,都让学生认识它的原植物形态和饮片形态,这能够让学生从形态学上较直观去认识中药,甚至从制图中学生能识别某些日常生活中见识过的中药,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感兴趣并容易记忆。实物标本由于标本有限,某些中药的原植物或饮片可能没有,如果具备这样条件的教学,可以采用此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标本结合法能让学生从感官(望、闻、问)上与书本内容相互渗透性学习,标本结合法特别适合中药学专业的学生,这对他们学习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实践学习法

中药学的学习一定要结合实践。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是实践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开处方、一起抓药、一起煎药等实践环节,这能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掌握中药学相关的知识要点。如车前子这味中药,煎煮时是需要包煎的,学生通过亲手煎煮的实践操作一定会掌握这一知识要点的。再如石膏的应用,煎服的石膏是要求生用的,而外用用于收敛生肌的石膏则要求煅制的。实践学习法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发展到主动学习,从枯燥性学习变成趣味性学习。

六 概述掌握法

每一章节概述部分是对本章节的一个总结,是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等内容的概括性说明,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好各章节的概述部分,掌握概述内容后学习各味中药时就能将重心放在各药物之间的异同点上,相互进行比较性的学习。概述部分是理解本章节和归纳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一定要学好、掌握好。

以上六种中药学学习方法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中药学的学习掌握便会变得容易许多。需要提出的是,每味药物的剂量问题。一般而言,除了有毒中药的剂量要单独记住外,其他药物的剂量是需要结合病情、体质、年龄、药物性质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的(在总论部分学习中药的应用内容时让学生掌握这一要点)。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后,学生便会从厌倦性学习到趣味性学习,学生才能把中药学课程学好、学扎实,才能为以后的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理学概述篇6

【关键词】 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

Analysis of Learning Strategy about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Curriculum

XU Tunhai1 LIANG Miao1 XU Peng1

【Abstract】 That requires a leaner to flexible maste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TMC knowledge is the teaching difficult in the course. As far as is concerne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it has itself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many effective strategies, such as case and imitation strategy, practice and feedback strategy, condition and variant strategy and comparison and summary strategy etc, to promote the learning of procedural knowledge in CTMC.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Procedural Knowledge; learn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R110.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11-02

中药化学课程的难点,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中药化学理论知识、代表性中药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能够对其他未知中药材、或药材中未知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这正是中药化学的学科特点,学生只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中药化学的学科知识,并能在不同情况下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有针对性,有步骤的完成中药化学研究任务,才是圆满完成中药化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对中药化学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等程序性知识,我们从现代知识学习理论的角度,对其学习策略进行归纳和整理,有助于更好的学习中药化学课程。

1 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及其学习心理过程的分析

陈述性知识是对事物及其关系“是什么”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语言表达形式为“如果……,那么……”。“如果”是前提条件,“那么”是前提下的动作过程。例如:

(如果)药材中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且)在碱性条件下

(且)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

(那么)可得到游离生物碱

这就是中药化学中关于程序性知识的表述,只要符合前提条件,而且前提和动作的联系被学生熟悉后,则会自动产生,无需过多的检察和思索,也不会占据工作记忆空间,而是自动、流畅地完成知识的提取任务。

认知心理学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分为模式识别和动作步骤学习两种类型。模式识别是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判别。例如,“什么是苷类”,我们可以用“苷类是由糖或糖衍生物的端基碳原子与另一非糖化合物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这一陈述性知识来回答;而对于”“这是不是一个苷类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哪些是苷类化合物”这类问题的回答,则需要程序性知识中的模式识别来解决。

(如果)糖的端基碳原子与非糖化合物连接

(且)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那么)判断这类化合物为“苷类”化合物

模式识别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中,概念形成的前提条件越少、越精炼,学生判断的模式识别越准确。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概念学习的变式策略,首先,提供足够有效的正例,让学生判断“是”,概括出概念本质特征;然后,提供足够有效的反例,让学生判断“不是”,从而提高程序性知识中模式识别的区分和辨别准确度。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以模式识别为基础,从陈述性的规则和步骤开始到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系列操作步骤。中药化学提取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按实验步骤规范的完成全部实验,但却得不到目标成分,这是动作步骤学习忽略模式识别前提条件所导致的错误学习现象。动作步骤学习是以模式识别为基础,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建立程序性知识规则和步骤的命题表征。其次,通过大量练习,把规则和步骤熟练化和流畅化。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原理学习的复述策略,在正确和规范示例中,带领学生对照程序性知识的步骤,如中药化学中实验程序,复述一步,演示一步,或者让学生回答下一步是什么,帮助学生熟练知识命题及其联系。学生观摩教学演示后,要用复述的策略在实际操作之前,反复练习和回答类似“下一步怎样”的问题,使复杂动作步骤程序化和流畅化,不仅减少工作记忆的负担,也减少问题解决中知识被激活的时间。

无论是模式识别学习,还是动作步骤学习,程序化知识学习必须借助大量复述和练习、反馈才能实现。因此,中药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运用复述策略记忆知识,提出大量作业练习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反馈,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2 促进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具有直观、动态、精确、充分等特点,学生在倍感兴趣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单调感,容易导致思维定势,固守一种解决问题的操作模式,缺少创造性和灵活性。我们从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和学习机制角度,探讨促进中药化学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2.1 例证和模仿的策略。

包括正例和反例的例证提供是程序性知识中模式识别的必要条件。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量正例,学生很难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没有足够反例,学生很难达到对刺激的准确分辨,模式识别无法完成,动作步骤就不能有效地运用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为了保证所提供的变式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以利于对概念和原理的准确理解和应用,最好采用连续多个的方式呈现变式。例如,关于“苷类的溶解性”的正例有:苷类中的大多数化合物可溶于水、乙醇、甲醇;反例有:难溶于乙醚、氯仿、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其他变式的示例有:游离的苷元则一般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这样连续多个例证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苷类的溶解性”做出准确的模式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可以只以旁观者身份,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表现获得学习,有些时候,根据观察别人直接经验的结果,就可以在自己间接学习中得到某种行为[1]。虽然,程序性知识学习要借助直接经验的练习来达成,但是,中药化学课程的知识量与授课学时数存在着矛盾,学生不能有更多时间去直接经验每个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因此,对教师教学行为及其他各种载体承载的程序性知识进行观察、模仿,是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中药化学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运用经典实验对程序性知识学习强化,教师演示规范、准确,学生则进行直接经验的验证与强化,从而得到良好教学效果。

2.2 练习和反馈的策略。

练习和反馈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学生没有练习,就不能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也不能实现问题解决的熟练化和自动化,也谈不上新情境下对问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解决。练习的下一程序步骤是练习结果反馈,通过反馈,学生可以检验对程序性知识的掌握程度,程序是否达到问题解决的任务要求。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学习行为,通过练习巩固正确行为程序,舍弃错误行为,提高练习效果,提高程序性知识学习效率。

练习和反馈策略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成绩处于逐步提高的趋势,这通过学生对知识回忆速度和准确程度体现出来。但是,学生的练习成绩,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动作形成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生的练习成绩会在一定时期出现暂时停顿提高的高原期现象,一般在学生练习中期出现,有时候甚至有练习成绩不升反降的情况,但在高原期后,学生练习曲线又会继续上升。因此,当处于练习高原期时,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先停顿一下,打破先前不断上升趋势形成的思维定势,调整学习强度,并尝试新练习方法以避免学习心理和生理上疲劳感,重新出发维护学习兴趣,渡过或者避免练习效应中的高原期,维持良好的学习效应。

虽然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都遵循程序性知识结构的发展规律,但是不同知识的构成、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练习动机与态度、主观努力、学习能力等因素都会导致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具体到每个人或者不同学习内容的练习进程也可能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考虑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又顾及学生个别差异,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化和全员化教学目标。

2.3 条件化和变式的策略。

知识的条件化,是程序性知识语言表达式中的“如果…”。教学中,有的教师存在一种不合理教学思想:假设学生只要理解了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就自动学会了程序性知识,因而忽略了帮助学生明确知识被正确提取和应用的前提条件。学生面临问题时,可能会错误运用程序性知识,例如,回答如何生物碱提取方法的问题,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是方法之一,但条件是生物碱须游离状态存在。中药的各类化学成分在结构、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其提取分离条件的不同。因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重视知识学习中的条件化情境,唯有“如果…”,才有相应的“那么…”,才能达到问题正确解决的目的。

变式的策略是条件化策略的深化。变式是促进知识概括化的最有效条件,变式也是知识学习中应用条件的精细化和区分化。通过变式的应用,教师不仅呈现各种问题解决的条件情境,学生也能对问题的条件和前提做出合理、精细的判断,并准确地提取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善于应用变式的学习策略,仔细区分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达到准确、顺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2.4 比较和归纳的策略。

比较策略运用在模式识别中尤为有效。给学生呈现正例和反例混合的感性材料或例证,让学生比较,逐个判断和区分事件的本质特征,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特别是程序性知识学习中的泛化现象。“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程序性知识中任何细微差别,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结果差异。所以,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采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或是非判断题等形式呈现正反例。例如,“提取强心苷常用的溶剂是()?”备选项可为“A. 水 B. 乙醇 C. 70%-80%乙醇 D. 含水氯仿 E.含醇氯仿”,学生不能通过猜测回答问题,也不能仅通过正例线索找出答案,而是应对备选五种试剂本质进行比较和区分,并且在比较和区分基础上对知识做出归纳,通过这样一个具体问题,对分离试剂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系统化,不仅把零散知识归纳到系统的概念框架中,在需要时可以准确地提取,而且当问题情境发生变化时,也增加了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的学习,通过练习等行为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是学生获得专业化动作技能的必经阶段。另一方面,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水平、人格特征;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条件看,教师教学的正确讲解和示范,对学生练习的反馈等等,都影响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知识学习中,要提高学习质量,唯有遵循学习心理规律,才能达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莫雷,教育心理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6-95

作者单位:100102 北京中医药大学1

药理学概述篇7

关键词:现代生物科学 传统中医药学 结合 应用

就我国目前广泛流行和应用的医学体系来说,主要包括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是我国长期临证实践的积累和总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结晶。对于现代生物科学而言,其基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以最新的科技为支撑,是由国外产生发展而来。目前我国医用治疗护理对于两种医学体系均有应用,但两者的结合性并不强,未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和长处。这就要求我国在发展不同医学体系的同时,强化两者的结合应用研究。

一、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概述

(一)现代生物科学概述

所谓现代生物科学,指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生物有机体于分子和细胞水平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操作,实现物种质量的改良,并优化生命大分子的物质或特性。当前的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多个核心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以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为组成部分。现代生物科学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医药卫生领域能够有效利用,化学、能源和冶金等工业领域均能有效利用。其中医药卫生领域是最早且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一个领域。

(二)传统中医药学概述

传统中医药学以我国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逐步发展形成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药学以整体观念作为核心思想,并通过辨证论治作为主要的实践指导。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是有机整体,通过整体和功能、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角度,在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基础上,逐步探讨并延伸出医学命题,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

二、传统中医药学对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在医学的探讨和交流关系上也更加密切。传统中医药学凭借其独特的医学理念,不仅在医用治疗和护理上有着显著优势,对于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传统中医药学以整体观作为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指导思想,以阴和阳来概括人体生理和病理特征,通过阴阳的矛盾中和来探讨人体生命动态平衡问题,并逐步延伸到自然药物的生物属性上。中医药学中对于机体整体功能的关注以及机体病理变化与自然动植物性能的系统化分析,均与现代生物药学不谋而合。传统中医药学累积的中药复方复杂且繁多,化学成分复杂,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宝库。就目前而言,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等药物,均是由传统中医药学中的复方中提炼而来。通过对复方活性成分的追踪,得出能用于实践生产和医用治疗的药物。此外,从茵陈蒿汤中发现二甲基和七叶苷原等,为遗传和获得性黄疸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突破。

三、现代生物科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启示和帮助

现代生物科学借助于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其不仅实现了自身医学体系的发展,还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尤其是现代生物科学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药学的传感技术应用也有了巨大进步。

首先,现代生物科学中的物理传感器催生了中医脉诊仪。利用传感器探头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实现了中医脉诊的定量化和标准化。其次,在化学传感器基础上产生的经络传感针,不仅实现了中医针刺理法的医治目的,还能对人体微区进行动态监测。此外,基于仿生传感器产生的中医药嗅觉味觉研究,实现了中药药性和五味的定性分析,且通过定量描述,为中药理论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总而言之,现代生物科学的现代技术能够极大帮助传统中医药学的延伸和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升中医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极大推动了中药理论研究的现代化。

四、结语

现代医学的发展必将是优势共长和多元融合的发展方向,现代生物科学和传统中医药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实现两者的共同促进和结合,是我国医学研究和实践者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提升传统中医药学的技术水平,并以传统中医药学来拓宽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才能为人类医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史大卓,刘京,康景轩.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系统生物医学的碰撞和启示[J].中医杂志,2007,(12).

[2]杜武勋,张少强.转化医学理念的兴起及中医药研究发展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1).

药理学概述篇8

对表1的具体分析如下。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4小结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到的有111个,使用率为86.72%。使用最多的语义类型为“方剂”,使用了33102次,占系统总数的26.86%。使用最少的为“雌雄霹雳火”“方剂功用”“经络学说”“矿物”“声音”“心理功能-中医心理”“针灸处方”等8个语义类型,使用频次均为1次。除“雌雄霹雳火”“针灸处方”为错误类型外,其他6个类型占语义类型总数的4.7%。4.7%的语义类型使用情况占系统概念总数少于0.006%。由于中医药学语言系通过的语义类型是存在等级结构的,上位语义类型都是比较大的概念,或仅作为分类而存在,所以其下归类的概念数量较少,不能仅以数值来说明整体使用情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分类整体框架合理,但在具体下位语义类型的设置上还需调整,不能将过于具体的概念或组合概念作为语义类型。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概论重点范文 下一篇:视觉传达设计的优势与缺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