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的基本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2:51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1

关键词:基层医院 临床药学 应用

临床药学是药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是将药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理论有机结合,指导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临床药学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药剂人员的专业特长,使临床用药科学合理,减少药物的浪费,控制耐药菌株产生等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合理用药是临床医疗安全的的基本的要求,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临床药学人员具体实施,药学人员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帮助医护人员,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的安全性。现阶段,我国二级及以下基层医院没有采用医药分家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以药养医",临床药学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学科[1]。临床药学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有待于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就笔者了解的情况浅析如下。

1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存在的问题

1.1临床药学人才队伍匮乏

1.1.1从事临床药学的工作人员数量缺乏 由于临床药学人员队伍缺乏,从业人员数量少,不能进行科学分工和排班,专业人员需要身兼多职,力不从心,对付日常工作困难,没有精力考虑本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时甚至连基本轮班都困难,工作都没办法按时完成。

1.1.2临床药学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还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临床药学专业人员队伍不仅是数量不够,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还急待提高。临床药剂人员不仅需要有广泛而扎实的药理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强大的临床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及护理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协调和沟通能力,能深得医生、护士及患者三者的充分信任。需要具有主动指导临床药物的应用,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同时还能将临床药学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进行宣传,以增强社会人群对临床药学的了解和认可。尤其当前抗菌药滥用之时,充分发挥临床药学的专业知识优势,在全社会倡导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让社会人群逐步了解临床药学的知识的重要性。

1.2医院对临床药学重视不够

1.2.1医院领导团队对临床药学认识片面 一个学科要想在基层医院发展状大,除了需要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外,还需要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目前的基层医院的的管理层面内部,还有一部分处于管理岗位的领导,管理知识欠丰富,管理眼光短浅,临床药学知识贫脊。根本看不出临床药学发展的重要性,不相信临床药学对医院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发展会带来的有力促进,同样也不知道临床药学工作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这些原因导致基层医院领导不重视临床药学工作[2,对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不积极,专业队伍扩展困难,专业队伍的专业素质低。对于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所需设施、设备不配备,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造成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既无软件可谈又无硬件可用,严重影响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1.2.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工作了解不深入 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是基层医院的主要工作,其他工作都属于辅助工作,科室也称为辅助科室。在国家对医院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也是医院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办法,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临床药学人员在基层医院也是处于次要地位。医院的医疗及护理人员对临床药学工作了解不深入,认识不清晰,甚至认为临床药学工作是没有必要存地的,临床药学工作人员也是靠医生及护士才能养活,认为临床药学工作过余简单,不可能对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临床药学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根本不采纳,甚至不屑一顾,导致临床医、护、药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工作不协调。

1.3临床药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1.3.1人们对临床药学存在偏见 由于社会人群对临床药学工作缺乏了解,临床药学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难经让患者认同,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患者只相信医生和护士医疗指导,对临床药学人员的用药建议表示怀疑。

1.3.2市场经济弊端障碍临床药学的发展 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市场经济还很不规范,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不法商人钻市场混乱的空子,应用不法手段促进药物的临床销售,医疗领域产生不正之风,临床医生开处方拿提成、开检查拿回扣。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及合理收费不予与考虑,造成药物滥用、药品浪费,严重阻碍了临床规范用药和科学治疗,影响了临床药学的发展,减弱了临床药学人员的作用。

2加快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的方式探讨

2.1基层医院高度重视临床药学工作 如何加快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是每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医疗机构高度重视临床药学工作,从领导层面到医院职工对临床药学工作有个正确的理性的认识。

2.2临床药学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巩固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适时更新临床药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时具进,把新地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之中去,更新指导思想。及时更临床用药指导方案,加强知识更新的宣传工作,主动与临床医生及护士交流,阐明新的药物应用观点,应用专业知识消除专业隔阂,争取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寻找合适时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社会人群宣传滥用药物的危害,增加社会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和了解,争取社会对本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广泛开展,提高与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3]。逐步开展临床查房和会诊工作,增加临床药学人员在医院的知名度。

2.3增强人们对临床药学工作的理解 基层医院加强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宣传,增强社会人群对该项工作的了解,提高临床药学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信认度,实行新形势下的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郭 其,徐晴姣.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3(8):15.

[2]吴润荣.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3,1(26):166.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2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

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三、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1.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的总体轮廓为了坚持中西药学结合方向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应当对结合和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有个大体设想,即应有个总体轮廓,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目标明确,而不致摇摆:进而能选择相应途径和制定相应步骤及施实方案,就迄今情况而言,新型药物学应具备如下几点: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对如上三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点内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共同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中西药学两者的结合点。故关键问题在于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2.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它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与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它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新晨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已如前述。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明确此点,很重要。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西药学工作者,为买现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而对中药及中药学所进行的研究,应当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且研究工作应围绕中药学相关内容,这样中西医药学及多学科工作者,就能从认识上取得一致,免除多余的顾虑与摇摆。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是难于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忧,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3

中西药学结合,共同构成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主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仅有中西医学结合,没有中西药学结合,则中西医学的结合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若无中西医学结合,中西药学的结合亦难彻底。这两类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深化,最后达中西医药学结合。 中西药学所提供的药物及使用规律,都是为防治人体的疾患,此为二者结合的根本所在。因各自的特殊性或称内在的科学性,决定了结合的基础与核心将是中药学。然至目前形式的中药学,还不能体现互相结合的直接联系,必须在其现代科学化之后。结合的途径,可从中药及中药学现代科学化达到;亦可从西药中药化进而西药学得以中药学化而达到。此重任的实现,不仅需中西医药学工作者的团结协作,还应吸收多学科工作者参加。迄今,对中西药学结合诸多方面,看法非一,为加速中西药学结合,实应加以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一、中西药学结合的方向应当坚持

中西药、中西药学,是分属于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各有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术语所表述的特定内函、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如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表述:功效则用中医药学术语如理气、壮阳、舒肝等表述。不论单独还是配合使用,均要遵从中医药学理论,突出的是与中医药学的机体总状况“证”相对应。尤其配合使用时,各药按君臣佐使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复方与机体的“证”相对应而发挥治疗作用。西药的性能则以其物理、化学性质表述,如酸碱性、溶解度等;功效和使用规律则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西医药学术语表述,包括生理指标如血压升高、病理指标如白血球增多、生化指标如转氨酶下降等,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对机体的这些专项指标变化的针对性很强。尤配合使用时,各药物间的关联整体性则不如中药复方突出。正是由于以上差别的存在,才需要探讨其结合的问题。 中西药学能否结合?这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共同基础。事实上,共同基础是存在的。

第一,从物质基础看,药物来源均有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产物;均有单体和混合物。即本质上均由化合物分子所组成,也就是说,药物作用于机体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最小物质单元均是化合物分子(可是单一种类或多种化合物配合起作用)。

第二,从生物活性基础看,药物作用对象都是人体,通过影响机体的主化代谢过程进而影响生理和病理等状况的改变,而呈现治疗作用。基于此,中西药学可用共同的术语或指标来表述药物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最终会达结合与统一。 现实临床用药情况已提出要求,中西药学应当结合与统一。尽管存在这两种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和用药规律,然而一个现实早已摆在面前,即中西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身上的客观存在。有些是以两类药组成的成药供给患者;有些则是分别由中医和西医处获得而同用等。那么,如何考察、分析、判断用药的合理性呢?若按不同医药学理论为依据,难能取得一致结论,因为标准不一。而对此种情况,为对患者负责,为提高治疗水平,应当有个统一标准。统一标准的确定,只能是中西医药学结合与统一以后才能做到。

从医学的发展规律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亦属必然。任何医药学的发展,均需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作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吸收其它学科的研究结果工作,最相接近和应优先吸收的内容,则应是彼此吸收对方之忧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学科。这两种医药学的药物学互相吸收的顶点,则是彼此结合与统一,从两种药物学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非在各方面均属优缺各半,势必有在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中,何者为基础与核心的问题,这将在下边论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西药学在吸收彼此优点而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将会达到结合与统一。

二、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本内容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把人体的平衡状况和药物对这种平衡状况的影响,放到整个宇宙中来考虑的,不仅包括自然因素,亦包括社会因素;不仅包括外在因素,更强调内在因素,总之,考虑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时,所涉及的可变因素,其多样性和综合观,是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所不能比拟的,故能容纳其它医药学的内容,起码是比其它医药学理论体系容纳中医药学的内容要多,这在中药学药物运用中能充分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中药对人体平衡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针对所见现象或某一病症,而是针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或称功能部位。如肝心脾肺肾、气血、三焦、六腑等,而这些功能系统或部位又互相关联和影响,故又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正是这种综合考虑而采用相应药物,使得药物的总体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故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物学,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具体内容则以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此为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从近代对中药学尤其对中药的研究情况看,站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结果。如弄清了中药中不少成分的存在及结构;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了中药的不少活性方面;更从中药中吸收不少物质而成为新西药(包括单体如麻黄素、化合物部位如山豆根总生物碱、整个中药乃至复方中药等)。然而这些研究结果由于没能及时纳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而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拿从中药中所得到的新西药而言,尽管按西医药学理论能治疗不少西医药概念的疾病。但因没能考虑到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的相关用药规律,却难于完全准确地使用而取得应有的疗效,反而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近年对人参、甘草等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即为明证。例如人参,西医药学研究认为其有强壮作用。故用作强壮药。然而并非所有人用后均能起到强壮作用,甚至引起对机体的损害。因为人参从中医药学角度讲,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大补元气与强壮并不能等同。大补元气是针对虚证才有效;而对实证,不仅无效,反倒有害。

总之,把中药纳入西药学,是难于完全容纳的,然而,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使西药变成中药,成为中药学中的药物。对这种中药化了的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用药规律使用时,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即治疗功效的针对性更强,不良反应减少。就拿四环素来看,其对急性细菌感染疾患效佳,而这类疾患,从中医药学分析,属实热证,有时夹湿,如急性菌痢。既然具效,则表明其具中药相关内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所以适于实热且夹湿证。此药在西药学中,虽对慢性细菌感染疾患并没规定为禁忌,但疗效不佳却是事实。这从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较易理解。因为此时的细菌感染疾患往往属虚证,有的又偏寒证,对虚寒证是不宜使用苦寒药的,起码不宜单独使用。使用于慢性细菌感染之疾患,是违背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用药规律,当然不会取得良好功效。可见,把西药纳入中药学,是能够容纳的。

依据之三,对西药学近年发展状况简作分析,就可明了。第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竭,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原来是以新的天然产物结构类型和机体生化反应过程的了解作为合成新药的依据,而今这两方面均未达指导药物研究设计的新境地,而中医药学则对西药学讲,却是新的理论知识。第二,研制一种新西药现需资金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时间几年乃至十年;筛选样品5千到1万种等,所得新药,疗效却不突出。而从中药研制,则耗费人力物力较少。第三,西药研制正从天然产物。尤其民族药寻求出路,而中药正具备,近些年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在很大程度上讲,乃为“中药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中药为民族药中的佼佼者。第四,向复方发展。第五,老药新用。如上多方面均表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只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通俗而言,自身难处正多,再担重任,岂不强人所难。

这里有一个问题,应有相宜看法,就是中西药学的科学性对比,即到底哪种药学的科学性更强。为说明此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标准,否则难于衡量。所谓科学性,在现代概念中,一种精密科学必须具备三条:①以正面经验为依据。因为只有正面经验,才能在必要时予以重复和验证,②陈述的单一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精密性。③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即系统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对此三点、若仅符合第①点,只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若仅符合第②,③点,则称伪科学了。据此,我们再与中西药学对比,决定其科学性如何。从中药学可见,三条均符合。

总之,从理论上,实践中及未来发展方向上来看,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应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中药学相关内容为核心。

三、中西药学结合的前提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

1.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的总体轮廓 为了坚持中西药学结合方向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应当对结合和统一后的新型药物学有个大体设想,即应有个总体轮廓,这样才能使此项工作目标明确,而不致摇摆:进而能选择相应途径和制定相应步骤及施实方案,就迄今情况而言,新型药物学应具备如下几点:第一,应能体现和包括中药学之优点;第二,应能体现和包括西药学之优;第三,应能体现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就具体药物使用而言,结合和统一后的药物。还应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亦具西药的基本内容,从而能按现在的两种医药学理论和用药规律来使用。 对如上三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三点内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共同内容,也就是说,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中西药学两者的结合点。故关键问题在于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学就能体现如上三点,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

2.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标志 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如采收加工、炮制及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中药基本内容等的现代科学化。而其中最突出则是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因为这方面内容的现代科学化,是其它方面现代科学化的基础,更是中药学现代科学化的核心。 中药基本内容,正如前述,包括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表述内容。这些内容的现代科学化,其标志就是在物质基础和主物活性两大方面给与现代科学的阐述。例如中药药性的寒与寒性作用,从物质基础方面,到底哪些化合物结构类型才具寒性,而寒性作用又会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理气的功效,是哪些化合结构类型作用于机体后的必然反映,又是改变了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药物的配伍,会有哪些化合物间的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配合使用的化合物又是如何协同影响了机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进而发生生理、病理等变化。其它方面,亦然,中药若能达到如上程度的现代科学阐述,则中药学其它方面的现代科学化就易实现了,如根据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两大方面,便于选择合适剂型和给药途径,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质量控制则更可根据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为依据,亦可以相应生物活性为依据。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 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 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 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已如前述。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明确此点,很重要。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西药学工作者,为买现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而对中药及中药学所进行的研究,应当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且研究工作应围绕中药学相关内容,这样中西医药学及多学科工作者,就能从认识上取得一致,免除多余的顾虑与摇摆。 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是难于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忧,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4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 合理用药 建议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64-01

1 基本概念

1.1 国家基本药物概念

国家基本药物(NationalEssentialDrugs,NED),是指满足大部分社会公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的特点是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和使用方便等,是能够负担得起的最合理、最适用的药物。它应是临床用药过程中的首选药物,亦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其生产、配送、销售等过程进行重点监督管理的药物[1]。

1.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National Essential Drug System, NEDS)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2]。其目的是满足公众的重点卫生保健需要,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药品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内容[3]。

2 溧阳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回顾

2.1 基药目录、采购程序、结算

作为全省第二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2011年5月25日,溧阳市政府明确指出溧阳市2011年6月1日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价销售。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第二轮基本药物。我市还设立了基本药物结算专用账户,对机构基本药物货款进行统一支付,大大缩短了药品货款的周转周期。

2.2 新农合优惠举措

2011年11月1日起,溧阳市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药物的新农合门诊补偿比例。在该市使用的基本药物范围内,筛选出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共110个品规,将其新农合补偿比例由25%提高至45%,每个参合患者一年内在此范围内药物的补偿封顶线提高至2000元。

2.3 相关培训

2011年9月,常州市卫生局组织了全市基层社区药学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社区药事管理、临床药理学、社区调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社区药学服务,采取半脱产集中面授的方式,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统考,考试合格者将颁发《江苏省社区药学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3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1 补贴不到位,影响积极性

政府补偿不到位与机构业务收入明显减少并存,影响机构正常运转。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面:一直以来药品收入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来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不仅药品的价格下降了,品规品种减少了,业务收入也同步明显下降。

3.2 配送不到位,品种不齐全,影响基药使用

据市卫生局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溧阳药业到货率91 %,溧阳利康到货率85 %,常州药业到货率75 %,江苏亚邦到货率42 %,国药控股到货率68 %,吴江医药和常州九天因为配送药品种数不多(均在10个以内),前者到货率为百分之百,后者为零。

3.3 对专科建设的影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后,由于基本药物里面关于专科使用的药品很少,明显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3.4 尚未能做到合理用药

本轮基本药物里面抗菌药物注射剂较为单一,但是口服类抗菌药物品种繁多,达到一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刻不容缓。合理用药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制定和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本身对于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建立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在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合理用药不但没有产生推动作用,反而出现阻碍其发展的局面。

4 思考与建议

4.1 要确保财政补偿足额到位

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 局面的终结,标志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质,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应尽责任。其中实施的前提是建立补偿机制,补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建议:一要科学预测总体资金需求,真实、准确编制好预算,并纳入财政预算;二要强化预算执行,要按科目按进度及时拨款,保证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三是加强资金拨付后的跟踪问效,加强跟踪审计、延伸审计,规范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4.2 要加大医保间接补偿力度

建议:在目前政府财力补偿有困难的前提下,医保部门应当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并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补偿标准等办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来源。

4.3 要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药品降价。如何让基层医生配备和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才是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的关键。不能忽视医务人员在推进基本药物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和考虑现有队伍的稳定性。建议:一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改政策,让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参与改革。二要充分考虑人员岗位结构。基层医疗机构有其特有功能,是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体系的基础部分。三要同步考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4.4 要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

要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使其了解医改政策,支持医改,当好医改的组织者。要加强广大群众的宣传,出台政府层面的宣传政策和方案,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接受主动配合基本药物推广使用。

4.5 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主体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基层医疗机构是使用基本药物的主体机构,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对于制度的推行和完善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认真做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l]孟锐.药事管理学[M].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52

[2]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Z].九部门[2009] ,2009.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5

1基本药物概念的提出

基本药物(EssentialMedicine)最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5年提出,希望各成员国以合理的费用选择和购买质量确切的与所在国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基本药物。自1977年WHO在第一次基本药物遴选会上将“基本药物”这一概念加以描述后,经过几年的讨论、完善,充分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可承受能力,最终在2002年将基本药物从定义、选择标准和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详细描述。基本药物是满足人群重点医疗卫生需求的药物;基本药物的选择要考虑疾病的流行情况、安全和有效的证据以及相对的费用/效益比;能够在任何时间以足够的数量、适合的剂型、可靠的质量、以个人和团体都能负担的价格服务于健康医疗系统;是在遵循必要的遴选原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筛选而确定的数量有限的药物。这不仅提供了一个在国家水平上购买药物的合理基础,而且提供了一个在卫生保健系统的不同层次上建立药物需求的合理基础。

2国际上实施基本药物政策的先进经验

自基本药物的概念提出以后,至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156个国家实施了基本药物政策,并有多个国家以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为重点制定了国家药物政策。津巴布韦从1986年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目录中除了列出药物品种外还包括诊疗指南,并采用“口袋书”的版本以便于携带。1994年,印度德里为解决药物匮乏和昂贵药物滥用的问题开始实行基本药物政策,在促进合理用药的基础上规范医师和医院的行为,同时对患者进行教育,并将基本药物的概念引入医学教育课程。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使德里成为其他州效仿的典范。肯尼亚作为基本药物领域的先行者,为解决药物滥用和误用的问题,加强对人用药和兽用药的管理和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于1994年建立了国家药物政策,并将此作为今后立法、法规改革、人员发展和改进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巴西为了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调整总体用药状况,出台了“国家药物政策”。这项政策主要包括“八项方针”和“四项重点”,力求在国家医疗系统内为药物监护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并致力于整改药品的蓝、药品质量、安全性、药品价格、合理用药等问题,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危地马拉也制定相关政策并加以落实,从而改善了药品的供应,拓宽了药品的分发渠道。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基本药物制度使许多国家的医疗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世界范围内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并接受有效治疗的人口从开始推行基本药物时的不足1/2扩大到2/3以上,使得绝大多数人的健康得到了保障。

3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及基本药物政策的历史沿革

我国基本药物工作开始的较早。1979年4月,我国政府就开始积极响应并参与WHO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在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的组织下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小组,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制定工作正式启动[51。但在制定基本药物政策时,WHO并未考虑到中国传统医药的存在,而是完全以化学药的化学成分分类为基础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因此,由于中药的存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在品种上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第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化学药部分)》由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于1982年1月18日以(82)卫药字第l号文件正式下发。其中只收载西药278个品种,而未收选中药,主要原因是当时中药品种繁多,普遍存在同名异方或同方异名的现象,必须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后方可进行遴选。1994年初,在中药制剂的遴选工作全部结束后,卫生部、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印发了《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制剂暨l1类化学药品目录)》,并于1996年4月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品种目录)5,其中包括化学药26类699种原料及剂型,中药1699个,中成药处方1812种制剂。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1998年,国家进行了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国务院在机构改革中也重申了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55的重要性,并于同年公布了第三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5,其中化学药共27类740种原料及剂型,将原诊断用药中的“核医学诊断及治疗药”分出来单列为“放射性药物”类,中药1333个,中成药处方l570种制剂。2000年公布的第四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载了化学药770种,中成药1249种;2002年公布的第五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载了化学药759种,中成药l242种;2004年公布的第六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5中收载了化学药773种,中成药l260种。目前2008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在配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紧张而有序地进行遴选。

4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推行实效不很理想,除了在推行过程中始终缺乏与该政策所对应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之外,还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一直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将该政策固定下来。除此之外还存在众多其他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4.1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实施保障

我国在基本药物目录时就明确提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指导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经营,指导药品报销目录的制定。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基本药物工作虽然得到WHO的肯定,但制度建设还主要停留在目录及其调整上,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近1/3以上的人口不能正常获得基本药物,农村的获得情况更差问。

4.2基本药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目前公布的药品目录除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还有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非处方药品目录等。由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实际利益,所以人们对其他几种目录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由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其认知度还很低,仅有部分医药工作者知道国家的基本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目录,而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和一部分医药工作者对其了解很少,甚至全然不知,更不知道获得基本药物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4.3基本药物使用率低,合理用药水平亟待加强

所谓的合理用药就是患者根据临床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其剂量与疗程要满足患者的需要,且对社会和个人都是最低的价格。简单的说,合理用药就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也较其他国家多。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时刻困扰着人们,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根本看不起病。

医生的用药习惯及利益因素也影响着合理用药。有些临床医生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出处方。一些普通的、常见的基本药物使用率并不高,临床医生考虑更多的则是高新技术和新药。更有些不法医生和医疗机构受巨额回扣的利益驱动,不顾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用高价药、进口药代替普通药和基本药,这是造成“看病贵”的直接原因。.

4.4患者对基本药物的认识情况有待加强

某些药品生产企业将一些基本药通过改变剂型,增加规格或是进行一些无实质性的化学修饰后按新药申请并通过审批。这必然导致新药不“新”,价格却会一提再提。而由于受部分虚假广告的影响,一些患者更是盲目推崇新药、进口药和广告药。相反,医生开的对症的基本药物往往不被认可。

4.5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范围过大,影响了制度实施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公布了六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也从最初的278个增加到2000多个,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数也一增再增。这使得国家的医疗经费不断地增加,同时,浪费在不合理用药上的费用也不断增多。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作用的正常发挥。

5深入推行基本药物政策,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药物目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中西医并重的国家。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制定基本药物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中药的问题,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药物目录。

5.1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证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

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主要是以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形式体现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实施情况还是停留在目录的制定和调整上,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针对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立法工作是全面推行该政策的根本保障,只有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该政策的全面推行。因此,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出有效推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具体规定或办法,尽快组织相应的立法研究,为该政策的法制化提供现实而科学的依据,早日实现该政策在法律层面上的具体体现,从而保障该政策真正具有权威性。

建议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这项政策,各部门联合起来,上下一心、共同协商,不要各自为政。建议把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合二为一,并不再以此为基础建立明目繁多的子目录,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巨大浪费。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按照“防治必需”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我国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大多数患者的利益。医疗机构要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

5.2加大宣传力度,人人享有获得基本药物的权利

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深入的宣传基本药物政策,促使各方面充分认识到推行该政策对合理配置医药资源、保护社会公众药品获得的权利以及防止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保障作用。

WHO反复强调,基本药物是社会公众能够承担得起的最好药物。针对现在绝大多数人还不了解基本药物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将基本药物政策和目录编辑成册,分发到位,必要时也可以采取便于携带的“口袋书”的版本。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培训,对不同知识层面的人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让更多的人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对于医生,最好是将基本药物内容列入必修课程,让基本药物在其头脑中根深蒂固。对于患者,要让其了解到基本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首选药、好药、安全药。

5.3减少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WHO所列出的基本药物只有312种。如果严格按照WHO的遴选原则来遴选我国的基本药物,必将会有2/3的药物退出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中药与中药饮片则由于其调理作用也会被摒弃在外。因此要结合我国国情,从实际需要出发,用科学的方法从临床药物中遴选出国家基本药物,同时也要兼顾中西药并重。卫生部有关领导表示,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有关专家的调研情况,我国确定300~400种基本药物就能够满足临床上将近80%的使用。针对目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过于庞大,人们很难合理利用的情况,建议将其品种数量减少,只选择最基本的、最经典且价格合理的药物进入目录。

5.4国家统一定价,确保多数人有能力购买

目前,我国药品的商品名繁多,价格差异大,一些生产企业通过更改商品名或包装规格以提高药价,使得药品的价格虚高不下,管理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生产成本统一定价,一类药只有一个标准价格,报销时也按标准价格来报销。这样才有可能解决药品价格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6结语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6

近百年来,人们对中药进行着大量现代科学研究,从中获不少新药物,如黄连素、麻黄素、丹参酮、川芎嗪,青蒿素等。它们均具现代科学内容:物质组成成分清楚,质量能够控制,可制成多种剂型;生物活性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治疗西医药学概念的相应疾病。尽管如此,但却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仅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现实摆在面前:若所有中药均被如此研究,则中医临床无药可用。问题提出: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到底要把中药研究成什么样药物?笔者之见,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即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

现代科学化中药,正如上述,应具两方面内容,具体来讲,所谓中药基本内容,应包括:(1)药物本身性能得特殊表述,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滋阴、补阳、理气、活血、安神、舒肝平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寒喘或热喘、治实秘或虚秘等;药物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通称得君臣佐使关系,各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得作用。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可称中药。所谓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阐述,就是以现代“科学”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达相关内容,例如寒性,到底哪些类型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再如活血化瘀作用,到底是哪些类型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的结果,又是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改变达到的,其它亦然。

根据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令现有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固然可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令现有西药具中药基本内容,亦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否具有中药基本内容,即西药能否中药化。

二、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论证和基本研究方法

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第一、理论上讲,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故二者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第二,历史上看,中医药学历来有吸收其它医药学理论改革的药物乃至非药物物质的中药的传统,吸收的前提是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确定相关药物或物质的中药基本内容。作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西药,同样可被吸收为中药。第三,实践表明,西药确能具中药基本内容。本世纪初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视阿斯匹林为辛凉解表药,用来治疗表热证,六十年代出版的《北京市老中医经验汇编》中,姚正平先生写到:“考的松类西药,似一类阳性药,具有资助肺、脾、肾阳气的功效。”近年来,陆续也有具体西药研究结果发表。如穆达浩等通过临床对阿托品研究结果表明:性热、味辛,具回阳救逆等功效,适合寒证者用,若热证者用,剂量再小,亦易中毒,从而解释何以0.5-1500毫克均有中毒报道,指导临床用药。吕士选等研究利血平,其对阴虚阳亢尤肝阳上亢高血压者具效,痰浊内阻型高血压者不效,综合归纳:性凉、味甘、归肝经,具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之功效。金亚诚等研究头孢菌素,其对细菌感染之热证患者具效,寒证者不效,综合归纳:味苦、性寒、归肺、胆、膀胱经,具体热解毒、化痰燥湿功效。

西药中药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为临床研究。具体方案和作法:对患者进行西医药学诊断,给予相应西药治疗后,再诊断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给药前后,亦作中医药学诊断,并判定疗效。根据中医药学诊断所见患者身体变化情况,并结合西医药学诊断结果,归纳确定所用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菌素治疗,结果仅实热证者具效,虚寒者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其中药基本内容有: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若肺部感染者效佳,表明归肺经。再如利血平、按中医药学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结果仅肝阳上亢者具效,其它证型不效或效不佳,表明其具平肝潜阳功效等。如此多类型病例研究,则可确定相应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至于其它研究方法,如动物试验、文献研究等,亦可考虑选用。但文献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最终由临床研究完成西药中药化。

三、西药中药化为中药现代科学化捷径的分析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史达百年,但尚难说哪种中药已为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固然与以往研究目的相关,亦与研究难度大相关。就物质基础看,中药大多为动植物的组织或全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现代化学学科发展水平,是可能研究确定内中各种成分的,但实施难度确客观存在。而确定每种成分对具体中药基本内容的贡献程度,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的现代科学阐述者,若将一种中药的基本内容各方面均达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实施难度很大,尤其现代科学对中医药学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尚未确定之前,更有实际困难。基于上述情况,以人参为例,尽管已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近百年,确定内中百种以上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报告达数千篇,但仍陆续有新成分,新作用的报告,可见难度之大。

西药中药化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的途径,从近10余年研究情况看,尽管尚不能说哪种西药已被中药化,但却明显呈现方便之处。第一,现有西药已为法宝药物,可按前述研究方案和方法,直接由临床进行研究;第二,研究工作在医院进行,病例和病种多,检测指标多,可在较短时间获具体药物对人体作用的更多资料,且资料准确性高;第三,研究者可多方面的配合,如中医间配合、中西医配合、研讨会更广泛配合,故资料和结论可靠性大;第四,现有西药已积累的大量临床和试验资料,可资参考。

上述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等在较短时间取得的研究结果,尽管尚不能说它们已达中药化,但就所确定的中药基本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可指导临床用药了。

现作有根据的设想,一名中医于一位西医配合研究一种西药,决用不了10年则可能使其达中药化。就按10年计,两千名医师研究10年后,则可使药典二部所载约千种西药均达中药化,即获4种现代科学化中药,可见速度之快。加之现有西药多为单练化合物、又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表达其生物活性、将这些内容与中药基本内容再做联系性分析、归纳研究,则较方便地使中药基本内容的共性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如寒性、理气、活血化瘀等的物质基础和对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关系,易得以确定。众多此类单体化合物中药得到后,又可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现代科学的复方中药,且利于中医药学组方规律的现代科学阐述。可见西药中药化是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

四、西药中药化研究的误解与澄清

中医药学吸收西药而用,正象西医药学吸收中药而用一样,乃为学科丰富和发展的正常情况,但目前对西药中药化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1、西药不能中药化。此认识源于中药不能西药化、理由是由中药所得西药尤单练化合物西药,不能代表原中药全部功效,且又有西药弊端为不良反应,即未达中药化为西药,同理、西药亦不能化为中药。对此,只要明确中医药学优势在宏观,西医药学优势在微观。则能澄清。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用来阐述宏观。故中药难于完全纳入西医药学,但西药却可能完全纳入中医药学,即西药能中药化。例如前边举到的头孢菌素,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并未丢失其对细菌感染的可能应用内容,只是使应用针对性提高,适用于细菌感染的实热证者。再如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黄连素,被研究成俱抑菌消炎作用的西药后,置中药基本内容如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等于不顾,应用于细菌感染的虚寒证者,虽抑制了细菌,但亦出现纳呆、腹胀等不良反应。可见,西药中药化与中药西药化不能等同类比。

2、西药中药化是药物研究的倒退。此误解依据是:西药成分清楚,作用明确,已很科学,若再研究确定其性味、补气、养血等模糊不清的内容,实为倒退。若从西医药学如此认识,确可理解,但若从中医药学看西医,连寒热性都不知,简直不科学到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却是,对具微观优势的西药,并做到中医药学的宏观认识,只能是被认识得更全而深刻。例如前边提到的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即为明证,提高使用针对性,有意避免不良反应。再者,还可能发现现有西药的潜在作用,例如D860,有人研究其对阴虚阳亢糖尿病者具效,表明其具滋阴潜阳功效,但阴虚者决不止糖尿病,有人试用于阴虚的慢性支气管炎者,男性不育者、同样具效,可见,西药中药化是前进,非倒退。

3、中药为天然药物,西药为人工合成药物,二者不是一回事,西药不能中药化。其实,中西药均有天然及人工合成物,如中药冰片即为人工合成的右旋龙脑;更经炮制的饮片,凡经酸、热、水、水处理者,均会有成分的变化,此为人工所为;更煎剂入药,要有成分变化,又为人工所为。同时,西药亦有大量天然产物,药典二部所载药物,约40%以上为天然产物。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7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功效 关联性

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经实践反复验证,最终归纳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传统中药研究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创立了各种药性理论,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建了一个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的药性体系。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将每一味中药对号入座到相应属性当中,并着重强调其诸多方面药性中最具特征性的内容,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原则,与其临床应用中所体现出的功效作用相对应,进行药性与功效的关联性方面的研究探讨,对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重新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药性系统中的各种性能,主要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总结出来的,其认识先于功效,是对功效的一种高度概括。功效又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对药物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中药的性能与功效、应用、禁忌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历代医家均强调“药性互参”“性效结合”,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的学术思想。探索其间的相关性、规律性,有助于揭示其现代科学意义的本质内涵。

1 药性与功效关联性的具体情况分析

研究药性与功效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相关和差异两个角度去理解。其所差异之处在于药性与功效具有不同的含义。中药药性是药物施之于机体后产生的广泛意义上的作用,可以独立于疾病而存在;功效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对疾病有治疗性的作用,必须与疾病相联而存在。也就是说,药性主要是针对机体生理状态所产生的效应,功效主要是针对机体病理状态所产生的效应。同时,中药药性与功效又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即中药各药性可从不同方面反映功效。正如疾病有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则药性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四气说明寒热属性,五味说明功能特性,归经说明药物作用的部位,升降浮沉说明药物作用的趋向,各自说明药物功效的一个方面,与功效关联的特征性十分明显。

1.1 药性是功效的内在依据中药药性各要素以其各自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中药的性质及功能。药性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补充,综合形成具体药物的独特效用。药性理论赋予了中药深刻的内涵,并成为中药功效的内在依据,可以说,药性是功效的基础。多数中药的性能与功效相统一或在很大程度上相关。如苦寒之黄连、黄柏能清热燥湿;味咸之海藻、牡蛎可软坚散结;甘寒之麦冬、石斛能清热养阴;辛温之麻黄、苏叶能发散风寒;甘咸温润之苁蓉、鹿茸能温肾填精,等等。

1.2 药性与功效部分相关药性与功效有时又呈现出复杂的离合关系。一方面,药性是多数药味功效的基础;另一方面,药性与某些药物的功效并无直接联系。对部分药物来说,其药性有时只与其多功效中的某一些方面的作用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相关联的[1]。如麻黄味辛苦性温,辛温则能发汗解表散风寒,降逆平喘咳与其苦降之性有一定关系,利尿则与其性味几无关联。再如地骨皮,属味甘淡性寒之品,因其性寒入肺经能清肺降火,味甘则相对苦寒之品而言不伤胃气,然其淡味则与功效并无直接联系。

1.3 药性与功效不相关临床上,一些中药主要功效与其药性相悖或不能从药性与其功效的关系中得到阐释。属于此种情形的中药大多为具有特殊功效(专能),或属于驱虫、截疟、麻醉、外用等类。如杀虫药使君子、榧子、南瓜子等的杀虫效用与其药性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蒜解毒消肿、治痢之功与其温热之性亦没有太大的关系;硫黄的解毒杀虫止痒与其酸温之性亦毫无关系。

而且须注意的是,药性理论的个性化特征在于其有主次之分,何者起主导作用,功效就会更突出地体现这方面的特性,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中药的寒热属性能够在功效中得以体现,而有的药物寒热偏性较弱,只能作为临床遣药组方的参考因素。当药物的归经作用特征大于其四性特征时,则突出与归经直接相关的功效作用,寒热有可能在功效中并不体现十分明显。如桔梗、牛膝有引药上行和下行及其它功效,而其寒热属性并不明显。

不难看出,多种药性及其交互作用构成了中药的整体功效。由于中药药性的多样性和性-效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几乎没有能在性能和功效上完全相同的两味中药。功效与药性这种复杂的离合关系表现出“效性相同”“效同性异”和“性同效异”等特点。因此,在掌握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认识中药的个性则尤为重要。临床应用中应同中见异,或相须而用,或各有所主,或各有偏重。

2 研究意义

药性理论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并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及脏腑经络等学说作为理论基础逐步探索实践加以论证的。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的特色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运用中药的重要依据,它精练又富含医理,药性和合体现了深刻的传统哲学思想和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认识和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创新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中药药性理论的抽象性,中药理论涉及的内容多维交叉的复杂性,以及对中药药性理论及内涵的偏差理解也牵制了中药药性的内在本质研究。可以发现,中药药性不完全如同现代物质概念中的自然属性,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以中药药性的多样性为切入点来认识中医理论体系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中药性效关联性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药性和功效的特殊联系,通过药性理论指导有助于发现药物的新功效和指导组方用药。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药性与药效相关性及中药药性的科学实质内涵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研究内容之一。

转贴于

3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药理作用方面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但对于这些化学成分、药效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中药功效之间有什么联系却缺少研究。当前,尽管在中药药性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方面创新较多,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但由于受传统思维观念影响,加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质的突破,导致中医药界对药性的把握或基于临床应用经验,或本于现代对药物化学成分及实验药理学等的揭示,尽管这些认识途径都从不同层面丰富了中药药性基本特征的认识,但亦存在着各自的不足。有关中药的现代研究,均侧重从现代化学药物的药效角度来认识中药的性能、药理效应与药性,药物性能与证候基本上是各自分开研究的。由于性与效的分离,药与证的分离,使有关研究在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上以及有效指导中药临床合理运用方面非常有限。

迄今为止,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一种性能,如针对寒热药性或归经或毒性等,从药效或药理毒理及其机制研究较多[2];对五味理论则主要从物质基础角度进行研究[3];对归经理论大多借鉴受体学说、药代动力学等方法进行研究[4],针对单味药物某一有效部位,则很难形成规律。中药的每一种性能,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对药物某种作用特性加以概括、认识,均不够完善。那么作为研究,也是单纯从一个侧面进行探索,显然有失偏颇。加之各个医家所处的认识角度不同,学术观点、评判依据等差异,在认识上不统一,对中药药性标注混乱的现象大有所在。现有的各版《中药学》教材之间的性味归经标注也不尽一致[5]。在选择研究对象方面,没有注意药物性能标注的主次关系,甚至忽略历来存在的认识分歧,其各说不一,更难以揭示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文献与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实验研究缺乏较理想的病或证的病理模型,缺乏综合性研究,缺少集中药性、味、归经于一身的系统研究[6]。虽有将性味归经结合的研究者,也大多局限于文献数据的整理,或者是点面结合、分散研究。而对药性认知确定,缺乏把握主次、去粗取精能力,常常真伪难辨,亦难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

4 展望

近些年来人们在对药理或证候研究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到“性效关联”“药证相关”的重要性,提出将对药性与效用关系以及药与证相互关联的研究结合起来[7];以及采用系统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坚持证候与药效关系的宏观研究与机体生物标志物成分系统分析的微观研究相结合[8]。有理由认为,这将是开展中医药性理论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药性-功效-病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没有离开中医证治的中药性能和功效,药性和药效对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说药性-功效-病证之间不可分割。由于中药药性本质的体现是性味结合其他多方面因素才充分反映出来的,因此,必须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其各自内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的药性研究结论认识将会不只限于物质(化学成分)的范畴,更会是物质与效应的统一,其本质将呈现多层次、多因素特征。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传统中药药性的研究将领域宽广,内涵亦将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通过对当今中药药性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体会,我们认为未来中药药性本质的研究应立足于临床实践,基于中医证候,以阐明中药性效关系作为未来研究的基本导向,如此才能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在研究中取得相应的突破。确立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研究指导思想,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才能很好地保持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基本特色和优势,体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想,实现对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4,1698.

[2] 常学辉,张华军.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J].内蒙古中医药,2000,19(增刊):72.

[3] 盛 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2804.

[4] 穆仙丽,赵宗江,魏 晨.中药归经研究述评[J].内蒙古中医药,2002(6):43.

[5] 胡华一.试论中药性味不统一问题[J].中医药信息,1986(5):25.

[6] 肖小河.中药药性研究概论[J].中草药,2008,39(4):481.

[7] 王普霞,周眷祥.基于“证-药效-药性”观念及“药性本质多元”假说探讨中药药性本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6):345.

药理学的基本作用篇8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2)临床中药学的教学模式:临床中药学是指历代著名医家的临床应用经验、现代临床应用(老药新用),重点在于体现古今药学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脉相承性,从而保持中药学理论的完整性。重点阐述中药以临床效用为核心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历代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中药效用新的认识,促进对中药临床效用的发展,促进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在临床配伍方面,临床中药学重点阐述的是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效用和效用特点,是中药的延伸、扩大应用,而方剂学重点阐述的是多味中药的配伍规律、协同作用,只有掌握了单味中药效用和效用特点,才能为方剂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范文 下一篇:网络空间安全的含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