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2-22 23:07:23

药理学课程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1篇

1案例的精选与编撰

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大量与药理学相关的案例素材,依据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典型性、涉及知识点等进行甄别,选取最适宜的案例进行撰写,分别形成完整的典型药理学案例文本,并明确标示各案例文本所涉及的教学知识点和相关教材内容、拓展知识点。如设计的关于缩宫素用药方面的案例:一初产妇,24岁,孕42周,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9.4cm,头围33.6cm,腹围39.1cm,股骨长8.0cm,胎位正常,羊水少,诊断为过期妊娠,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2.5U,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0.01U/ml,初始每分钟不超过0.01U,每隔15~30分钟增加0.001~0.002U,最快不超过每分钟0.02U,直至宫缩达正常水平(规律宫缩)。请问为什么选择缩宫素,并逐渐调整剂量,而不是直接用大剂量?此案例涵盖了以下内容:

(1)明确诊断,是否有选用缩宫素的适应证?

(2)缩宫素的剂量控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缩宫素使用剂量不同,其药理效应及临床应用是不同的。

(3)应当考虑到缩宫素的不良反应,避免发生子宫强直收缩、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等。案例编撰应基于一定事实,结合实际,不宜复杂,简单明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培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知识点并能运用于实践中。

2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特定的教学对象、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追求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即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专业方向、层次等),基于案例文本分别进行教学设计,体现不同专业和层次的教学侧重点与实际需求。同时对案例的引入、阐述、拓展等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主要有:

(1)教师课前准备。指导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熟悉所选案例;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重要信息、重要问题,初步构思课堂中问题导入和提出的时机;预测在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观点,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主观能动地开展讨论和分析,并在偏离主题时及时给予引导纠正等。

(2)学生课前准备。学生需对案例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找出案例中的重要信息,抓住问题的核心,记下案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同时利用查阅教材、参考书及上网搜索等手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案例教学的实施

预先准备好实施案例所需的各类材料,如PPT、病例事件、新闻节选等。学生分组课前查阅资料,课堂讨论分析,课后总结整理;或者由教师直接将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进行相似案例的查询与类比。

4案例评估与修订

收集课堂教学后师生双方的反馈意见,对案例的适用性、新颖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删改、润色、调整,最终确定案例文本。同时对案例教学设计思路进行反复论证,针对不同专业确定各案例最适宜的一种或数种教学设计方案。

5结语

案例教学(医学类)是一种通过设计或虚拟临床实践中病例处理场景,将教师和学生共同置于此场景中,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学习与讨论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交互式、开放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学习每种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使教学更具目的性、实践性和客观真实性。总之,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能锻炼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2篇

针对药理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目前教学方法的不足,探索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和方法。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案。

【关键词】

药理学;教学设计;临床医学

1课程介绍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一门双重桥梁学科。先修课程是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医学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临床所必需的药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学习相关岗位知识和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岗位知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共64学时。

2课程目标

《药理学》课程目标围绕职业能力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实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知识目标:学会运用药理学总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指导各论的学习,并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经典治疗药物的药理学规律。能熟练说出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常见和严重不良反应、禁忌证,并能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分析、解决常用的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技能目标:具备从事临床合理用药的职业能力;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创造的能力;具备运用有关理论知识解决临床用药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承担工作任务的能力。素质目标:养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遵守纪律的良好职业习惯,以及具备团队工作、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勇于担责等能力。

3教学内容

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药理学》课程标准确立以下教学内容:项目一、药理学基本理论和概念;项目二、外周神经系统药物;项目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项目四、心血管系统药物;项目五、利尿药与脱水药;项目六、消化系统药物;项目七、呼吸系统药物;项目八、内分泌系统药物;项目九、抗微生物药物。

4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手段

4.1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学习过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结构、文科理科生兼有,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一般,自学能力相对欠缺。

4.2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以基层医生主要工作任务为导向,引入国际上具有较高评价的TBL和PBL教学法理念。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基本概念及术语的讲授,以教师阐述为主、注重学生识记考察。各论药物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来讲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巩固基本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于社会热点知识、直接指导临床工作的知识,采用课堂小组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对于较为系统的知识采用总结式教学法,要求同学认真完成总结报告。

5考核方案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为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等做法,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本课程按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

6结语

通过对药理学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后,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师生互动增多,教师从传统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知识掌握更加牢固,运用更加灵活,学生主动联系临床实际问题及创新思维越加活跃,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都有所提高[1]。可见,这种设计更加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坡,欧阳一辛,周坤等.中毒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08.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改革 探讨

[中图分类号]S8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44-02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兽医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培养实用性兽医专门人才,但由于目前学生所学课程紧[1]、压力大,学生精力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合格毕业生,并鼓励一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对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结合[2],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技能。首先,依托动物医院门诊,为同学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动物医院可以说是活生生的课堂,在那里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患畜的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并不断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其次,结合兽医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竞争意识,因为在大赛中,聚集着很多高手,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通过比较可以得到提升;最后,亲临养殖场所,直接检验理论,并加深对理论的消化与吸收,通过这些实践机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宽、实践技能得到锻炼与培养。尤其针对目标明确的专业应用性人才,可以采取专项培养与锻炼。

(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教师在药理学教授过程中,穿插药物发现史、药物科技新闻等,结合经典药学故事使药物相关知识衔接起来,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课堂讨论,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3],恰当结合临床典型案例,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注重资料收集,培养学习乐趣,注重语言艺术,唤起学生兴趣;同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启发式教学、角色互换教学、病例法教学、自学式教学、反复强化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方法的尝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启发引导,采用质疑启发、自学启发、提出问题、广泛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药理学的学习中去。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药理学设计性实验项目,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其次,通过申报课题和导师制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申报课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中去,作为团队一员,学生可以开动脑筋,找到新思路、发现创新点,导师制是指学生在导师引导下,查阅文献,摆出鲜明的观点,论文主题的新颖性、创新性凝结着导师与学生的共同汗水。经过选题的过程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后,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单从学生的卷面成绩来体现,而应该通过学生在实验、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考核和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目前,一些高等学校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缺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意识,知识陈旧很少更新,因为他们的知识面很窄,不了解当今前沿科学研究,不能掌握当今理论和科研发展动态,使教师还停留在过去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而科研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学指导科研,而科研又可进一步促进教学的发展。再有通过组织大学生申报药理学领域科技创新项目,使学生积极开动自己的脑筋、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导师制,使学生有问题随时与导师交流,并把学生在药理学领域学习和科研想法及时与导师探讨,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渐提高,通过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也得到加强,并进一步把全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理论教学指导,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启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使教师在药理学领域教学与科研更好地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

(五)加强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材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教材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能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教材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加强教材选用工作,特别是优先选用国家规划、获奖教材工作,解决现有教材存在的不足,满足培养计划的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大力加强课程教材改革,积极推进专业与市场的对接,力争做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同时,注重药理学教材的趣味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以使教学改革更加全面、深刻地完成。

(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就业需求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微课程;网络教学;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063-02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the corresponding network teaching methods are enriched,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teache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harmac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tentative plan of pharmacology curriculum.

Key words micro-lectures; network teaching methods; pharmacology

1 前言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雏形源于美国LeRoy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之后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先生完善[1]。在国内,2010年,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先生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现已为国内部分院校所实施,均取得良好效果[2]。

微课利用网络平台结合视频制作技术,可以做到对知识点的反复学习及观摩,忽视授课时间、地点等传统授课条件,授课内容简短精练,重点、难点突出,使枯燥的内容线上化、形象化,非常迎合于当前学生依赖网络、喜欢变革、热爱自由的性格爱好。因此,将书本重点难点知识、自主学习知识通过微课程形象化、线上化、随身化,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趋势。本文围绕药理学学科的特点,提出对药理学微课程建设的设想。

2 微课程建设与影响

微课程的含义 焦建利[3]认为,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黎加厚[4]认为,微课应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视频在10分钟内,能够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余胜泉等[5]则从学习元的角度,认为微课不单纯是学习资源,而是在微型资源的基础上附加教学服务的小型化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包括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及其安排、学习效果评价、课程学习认证与教育服务功能。

李巧芳、朱乾娜、马艳分别对我国近三年的微课程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6],从目前我国微课程研究论文上看,微课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微课和微课程概念辨析、设计与开发的理论,而实践与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医药学领域的运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中,高教医科学校通过审核的微课数仅有11个。

微课程对传统药理学教学的补充 药理学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讲授。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大班授课也难以实施TBL、PBL等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引入网络平台及微课程等辅助教学手段十分必要。药理学授课内容紧凑,部分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易发生漏听、难以理解等现象,通过校园Wi-Fi、KINGOSOFT网络平台(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具有视频上传、在线考核、在线互动等功能)及微课程,可以做到反复听、随身听,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由于课时或专业问题,部分教材内容需要自主学习,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难以掌握相应知识。通过网络微课程及KINGOSOFT网络平台考核,摆脱书本的枯燥,达到学习目的。

但要明确的是,由于药理学涉及很多其他学科,传统课堂中的授课教师可以保证知识的连续性,而微课只是对某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的讲授,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因此,微课程只是对传统药理学教学的补充,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完全替代药理学授课。

药理学相关微课程构建 微课程以视频为载体,在短时间(5~10 min)内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全过程。药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重点、难点、疑点非常多,全面对知识点进行微课建设的操作性很低,所以知识点的筛选对微课程的构建及其有效利用都非常重要。

作为网络学习平台,KINGOSOFT软件可以提供在线互动考试,教师可将整理好的知识点试题上传至平台,通过考核进行成绩分析,根据错误率及实际情况筛选出数个知识点,制作相关知识点视频脚本,脚本内容要紧紧围绕知识点录制微课程,编撰相关试题共同上传于KINGOSOFT平台,供学生在线学习以及进行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考核。

药理学相关微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如何评价药理学微课程教学法的效果非常重要。

首先,采取客观法,依托于KINGOSOFT平台,通过对学习过相关知识点的学生进行考核,将本次考核得到的错误率与原有考核得到的错误率进行对比,实施客观数据分析,得到相应实验结果,验证微课程教学法的有效性。KINGO-SOFT平台网络测试试题具有随机性质,每名学生的考试试题及答案顺序不同,可保证公平性。这种客观评价方式既全面、科学,又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增强学习效果,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采取主观法,配合使用调查问卷进行有效分析,在问卷中应涉及四个问题:1)在你看来,药理学微课是否对学习造成干扰?2)你会主动学习微课吗?3)你通过微课的学习及KINGOSOFT平台测验,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4)你对药理学微课程教学有什么建议?结合问题,进而增强调查问卷的有效性。

药理学相关微课程构建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应具有相应的变化,知识获取途径更多元化、丰富化。一定程度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能力与教师相仿,再加上药理学学科本身教学内容错综复杂,涉及学科甚多,知识又有交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整理分析能力,掌握药理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技术水平,对复杂的知识进行整理提炼,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建立有效学习途径,M而增强教学效果。微课程的构建避免了传统课本枯燥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知识整理精炼能力和网络信息技术熟练能力的考验,使微课的构建者在数字时代更加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3 结语

微课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传统药理学的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发展的新颖教学形式,以其独有的特点,改变了传统药理学教学的枯燥、乏味。通过微课教学形式,突出了重难点,并进行了视频美化,增加了药理学教学、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这种全新的药理学学习过程中,对于复杂的概念问题、理论问题能够很好地理解消化。

教师授课应以学生与学科建设为本,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药理学课程内涵;根据学科特点,筛选知识点,建立微化模块;采用线上微课程供学生学习,采取KINGOSOFT网络平台进行阶段性考核,在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药理学网络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2-14.

[5]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10.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说课 课程改革 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55-02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它可以促进新药的研究开发,发现药物的新用途。它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药理学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药理学课程改革的载体。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是辅助教师顺利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说课是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及教学实施的过程等。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说课以其独特的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说课活动能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的变革,着眼于提高教师群体教育教学的能力,大力推进药理学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以药理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课程性质

医生在给患者用药时需要思考:患者是否需要用药?药物的类型、剂量、用法、疗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什么,怎样防治?患者是否有用药禁忌?不同患者因个体化差异是否需要个性化给药?这些都必须依赖于药理学知识。在新药研究中,新药的毒性反应、体内过程、药物效应的研究也都需要以药理学知识为指导。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医学课程中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为基础,为研制和应用药物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的理论。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新药研究与制药企业之间的桥梁学科,是执业医师与执业药师的必考科目。

二 课程目标

要明确本课程的目标,首先要了解药理学课程的任务。药理学的任务包括:(1)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作为药物治疗学的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对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深入研究又是开发新药的重要组成部分;(3)药理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为生命科学的其他领域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是推动生命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4)在正确掌握药理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为培养基础药学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不仅能让学生直接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应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它还是后续临床课程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为此我们将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药动学特点、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3)熟悉药物的分类和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4)了解药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重大进展。

湖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基金项目资助(湘教发〔2011〕76号)、湖南省药理学精品课程资金资助(湘教通〔2007〕186号)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1)具备参加各级各类岗位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药理知识和技能;(2)具备根据临床适应症合理选择用药及防治不良反应的能力,具有评价合理用药、观察和分析药理毒理现象的能力,具备开展用药咨询的能力;(3)具有独立进行药理学动物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4)使学生初步具备开具处方的能力,能胜任药品使用、管理、研发和药学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3.情感目标

药理学教学的情感目标就是通过药理学的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培养学生:(1)尊重患者、关爱生命;(2)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4)具有高尚、灵活、开放的人文精神;(5)具有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三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临床专业有104学时,其中理论课62学时,实验课42学时;药学专业104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44学时。药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分析实验及设计性实验。

课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分为:(1)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2)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机体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各种因素。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药物的一般知识介绍;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编号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实验动物的麻醉及实验动物常用的手术方法等);药理学实验操作(正常机能+病理模型+药物治疗);病例分析及用药讨论。

四 教学方法

药理学课程为了把教学内容以最佳的方式展示给学习者,同时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临床医学专业采用如歌诀教学、任务驱动法、病例处方分析法、用药医疗事故分析等教学方法。针对各种不同工作岗位的核心需求,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由真实的案例引导,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方式进行实施。药学专业学生针对其特点,除以上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减少病例处方分析法、增设实训实习内容,促进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联系,让学生接触企业、接触企业文化,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如采用教师到企业实践、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校讲课、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使我们的教学始终与企业需求保持一致,达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目的。

五 课程评价

教学环节的最后是对学习效果的评定,对学生考核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还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考核主要内容是考核学生的情感目标及能力目标达成情况,包括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考勤情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课堂问答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内容,这些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核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是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一种综合性的考察。它包含两层含义:即一是学生对于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是对不同疾病的药物选择和解决相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重在对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达成情况的考核;实验操作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其中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20%。

六 结束语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教学新方式,是集体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课程说课是推进当前高等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说课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药理学课程中说课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左敬亮.论“说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3):71~73

[2]张鹏.《电子产品工艺》课程的说课设计[J].高职论丛,2011(2):46~50

[3]王雁梅、孙明振.以说课为载体 促进高职课程内涵建设――以药理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2(19):14~17

[4]吴国泰、杜丽东、任远等.基于落实三维目标的药理学教学设计[J].药学教育,2013(2):37~40

[5]赵云霞、赵士弟、崔芳芹等.病理生理学说课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3):360~362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6篇

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主线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今流行的辅助教学手段[7]。各院校药理课件内容、设计不一致,且有些药理课件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药理学教学课件,是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经反复论证,需制作药理学38个单元教学内容课件近2000张。课件设计、制作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主要体现3个特点:①课件集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②课件集案例、图表、习题为一体,使学生多听、多想、多记、多写、多说,增强课件的互动性。③课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增加了习题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尽量使学生当堂吸收各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限性,可以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QQ群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将成熟的教学课件于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所建立的QQ群中,与学生共享,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完全听懂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添加新的信息;三是开辟论坛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便于答疑、解惑;四是通过学生提问督促教师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

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通过学习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考试政策,查阅药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临床用药的新变化,结合药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一书,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院校发行。全书将近20万字,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强化训练等,学习目标部分说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基本理论部分重点介绍本单元所涉及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又利用图表横向、纵向整理了相关内容;强化训练部分以试题形式编写,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拓展题和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A1、A2、A3、B、X型题,与现在社会各级各类考试题型相一致。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系统、全面整理了药理学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资料。

开发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

多次修订、完善现行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建立不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值得在同类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全书整理实验3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同类院校各个专业要求开展的全部实验,对实验知识的介绍更加全面,加入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不仅具有传统实验指导的优点,还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对每一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链接,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由于理论知识点与实验设计相链接,为教师、学生真正提出问题,并查阅文献资料作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在现行药理实验基础上,逐步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比如,在镇痛药实验中,我们创新了实验方法[9],采取热板仪法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另外,开展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综合性实验,可将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与尿液生成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针对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实验。主要依据此模式开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撰写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最后确定最佳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为:①氯丙嗪与冬眠合剂抗缺氧作用的比较;②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的影响;③未知药物的降压作用;④在人工降温的情况下,氯丙嗪对家兔体温、血压、尿量的影响。总之,探究性实验要在实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

开发药理学教学案例库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7篇

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主线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当今流行的辅助教学手段[7]。各院校药理课件内容、设计不一致,且有些药理课件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此,科学、合理地设计药理学教学课件,是提升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经反复论证,需制作药理学38个单元教学内容课件近2000张。课件设计、制作以多元化、立体式教学模式为中心,主要体现3个特点:①课件集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②课件集案例、图表、习题为一体,使学生多听、多想、多记、多写、多说,增强课件的互动性。③课件的另一亮点在于增加了习题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尽量使学生当堂吸收各知识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限性,可以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QQ群搭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是将成熟的教学课件于校级精品课程网站或所建立的QQ群中,与学生共享,可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完全听懂的同学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添加新的信息;三是开辟论坛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便于答疑、解惑;四是通过学生提问督促教师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开发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

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一本好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有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我们通过学习国家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考试政策,查阅药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临床用药的新变化,结合药理学教学大纲,编写了《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一书,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医药卫生院校发行。全书将近20万字,每一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基本理论、强化训练等,学习目标部分说明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基本理论部分重点介绍本单元所涉及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又利用图表横向、纵向整理了相关内容;强化训练部分以试题形式编写,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拓展题和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涉及A1、A2、A3、B、X型题,与现在社会各级各类考试题型相一致。药理学教学与学习指导配套教材系统、全面整理了药理学的全部内容,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学习资料。

开发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

多次修订、完善现行药理学实验指导配套教材,建立不同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值得在同类医药院校中推广实施。全书整理实验33项,几乎涵盖了目前同类院校各个专业要求开展的全部实验,对实验知识的介绍更加全面,加入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不仅具有传统实验指导的优点,还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对每一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做了链接,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提示。由于理论知识点与实验设计相链接,为教师、学生真正提出问题,并查阅文献资料作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依据。在现行药理实验基础上,逐步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8]。比如,在镇痛药实验中,我们创新了实验方法[9],采取热板仪法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另外,开展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利尿药的作用等综合性实验,可将血压的升高或降低与尿液生成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针对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性实验。主要依据此模式开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学生撰写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教师总结———最后确定最佳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可提供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为:①氯丙嗪与冬眠合剂抗缺氧作用的比较;②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家兔血压、呼吸、心率的影响;③未知药物的降压作用;④在人工降温的情况下,氯丙嗪对家兔体温、血压、尿量的影响。总之,探究性实验要在实验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

开发药理学教学案例库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分析;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4-01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逐渐发展,社会对于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药理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注重理论的理解和巩固,忽视了与临床相关知识的联系,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欠缺。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护理学人才,我们对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进行探讨和研究。

1 药理学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定位和重要性

在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教育中,药理学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因为职业教育需要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而药理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仅只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专业课程。因为它既要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适用范围,给药方法,给药途径,药物配伍禁忌等药理学的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检测、观察、处理等护理宣教方面的技能。

2 目前高职专业药理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药理学》教材方面的问题。 现在使用的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现用教材设置主要是针对医疗方面。总体上来说是从药效学,药动学开始,各章节相对独立,缺乏联系性。每个章节重点知识也是讲临床治疗方面的比如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物作用机制,适用范围等理论化的知识。而作为护理专业需要的药物监测,不良反应的报告、处理,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对不够突出。

2.2 《药理学》教学方面的问题。 药理学在教学中主要存在“定位模糊”这个问题。因为药理学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单纯的理论化学习,从而导致和岗位脱轨,和临床脱轨。具体表现在讲解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作用及机理偏多,偏深,而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偏少。

3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改革设想

3.1 明确课程定位,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首先要认识到药理学对于护理专业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课程。它为后续课程和临床工作提供大量的和药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目标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目标:对于护理专业来说,需要了解药理学的基本的理论,熟悉常用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第二,能力目标:能够观察药物的疗效和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对临床上一些常见药物进行知识咨询、健康教育;能了解临床上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能够准确快速的换算药物的剂量。第三,素质目标:具有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理论课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可以将临床专业中经常采取的病例式教学引入药理学教学当中,使理论知识和临床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采取引导式自学和启发式教学,既能够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一方面减少一些单纯性的验证实验,增加一些和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关系密切实验,比如药物的剂量对药物的影响,静脉给药的速度对药物带来的影响等。另一方面,为了和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可以增加学生的见习,让学生观察护理人员在药物的调配,发放以及记录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工作过程或者将教室搬入模拟病房,模拟药房,来模拟临床工作中对于药物的适用和观察。

3.3 加快教材建设,建立更适合临床工作的校本教材。 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专业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所以在教材建设中应该从实用方面考虑。对于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淡化理论化的知识,突出更加适合高职护理专业所需的知识。也就是淡化“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作用机制”,突出“药物临床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监测,药物护理知识”等。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分子药理学;课程建设;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41-02

Teaching Reform and Experience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s//XU Lipeng, ZHOU Sigui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it can make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basic theory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capacity,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curiosity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It provides a good future, soli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them to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graduate education

1 前言

分子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角度去阐明药物作用及其机制,它属于“药理学”范畴,是现代药理学的根本或基石[1]。分子药理学是医学、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由于药理学的药物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分子药理学可以渗透到药理学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具备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扎实的分子药理学知识。

分子药理学课程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分子药理学课程是切实关系到每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分子药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期有所侧重并突出专业特色。然而,分子药理学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经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和完善,以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素质。

2 分子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子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外的优秀原版教材内容,遵循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研究生自主型、创造性学习的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获取前沿信息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使其思维活跃、创新开拓、知识面广,并具有自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他们将成为为我国或人类医药学发展做出贡献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生的特点是专业理论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强以及思维活跃[2]。因此,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这些特点,对“分子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分子药理学教材的组织 在分子药理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中,分子药理学教材的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分子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药理学有所区别,它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分子药理学》其学科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达到了“分子水平”,且又属于“药理学”范畴,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贯穿其中;编排上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教学内容覆盖到分子药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同时还适合于作为教材,即概念清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具有教学的实用性。

课堂讲授与PBL讨论式教学相辅 本着以培养研究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研究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采用PBL讨论式授课方式、发现研究热点的文献报告式的授课方法,介绍课程内容中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并启发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在课程讲授时,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板书,合理应用CAI课件,将重要内容制作成形象的Flas或引入相应的视频资料,将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抽象理论内容展示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授课质量。

授课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指定一些讨论主题让学生去选取。鼓励学生针对自己选定的问题,进行广泛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认真思考后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相互讨论,减少学生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遇到分析问题有偏差时,不能马上否定,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使课堂的讨论向纵深发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归纳和总结,理清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从内心认真对待专业学位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主题讲座拓宽视野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分子药理学课程安排了专题讲座:

1)药物受体讲座,从受体概念到受体的发展,展示人类通过各种实验揭示药物从受体向分子水平的作用历程,并介绍其相关技术,如放射受体结合实验和环化酶活性测定实验,使学生掌握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技术;

2)膜片钳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在分子药理学中的应用讲座;

3)通过分子药理学进展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分子药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让学生展望最新的分子药理学发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4]。分子药理学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分子药理学的实验课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认真和严谨,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

为了让更多学生参加分子药理学的实验技术训练,准备成立分子药理学课程兴趣小组。课程小组成员可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实验药品准备、实验操作等环节,并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课程,不仅能使研究生熟练掌握本学科领域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提高所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将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实验准备、实验技术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都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建立合理考核,报告和论文相结合 考核方式是涉及到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考核指标来确定不同形式的考核。分子药理学课程成绩可以从课堂表现、文献讨论及课程论文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中,研究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和质量都计入成绩(占总成绩的25%),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科研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专题讨论和课程论文分别占总成绩的25%和50%。专题讨论的考核是通过学生对文献的理解程度及核心内容的掌握来进行;同时,把学生进行的专题汇报纳入成绩考核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撰写本专业相关综述。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能力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分子药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单纯在于讲授其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灵活运用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荫昌.现代分子药理学及其实际意义[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3(4):193-196.

[2]张红胜,吴同超,桑伟伟,等.研究生分子药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

40-41.

[3]韩丽沙.护理教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医教育,2011,30(4):63-65.

药理学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现状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0-0128-03

Abstract:

Keywords: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新编的中药专业教学计划中正式列入中药药理学课程,80年代中期第一本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王筠默主编的《中药药理学》教科书出版,中药药理学科正式形成[1],至今,中药药理学学科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其发展历史尚短,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方法学上的问题,如中医“证”的实质尚不清楚,病理机制不明,成为复制理想的中医“证”的病理模型用于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最大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中药功效的认识,也造成了中医药院校在开展《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相继开展了大量关于《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这些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药药理学科的发展,也为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笔者对近12年来(2005~2016年),《中药药理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以“中药药理学”为主题词,并含“教学改革”,发表时间从2005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进行精确检索,获得文献169篇,剔除与《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无关的文献后,纳入分析的文献有100篇。

1教学改革数量的变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入,《中药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均已明显跟不上学科发展的前沿,因此,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近12年《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数量变化趋势(详见图1)可以看出,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应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各中医药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及要求,对《中药药理学》课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改革,2013年教学改革论文数量呈井喷式的升高,论文的内容涉及了教学方法改革[2-3]、实验教学内容改革[4-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6]等多个方面。

2教学理念的改革是主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通过改革,让教学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式传授知识、学生“填鸭式”被动接受的过程。通过对近12年这100篇《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的分析笔者看到,无论是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核心均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形成,大量教学一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在《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对现状的分析,经过这10多年的思想碰撞,使中药药理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的、较大幅度的提高。

3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

在这100篇教学改革文章中,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主的文章超过80%,提示,近年来对《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大量新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当中。其中,关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研究最多。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一种逆向学习方法,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知识点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教学,而增加了研究性、设计性、综合性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7]。在《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与多个学科紧密联系、中西医药高度结合的新兴学科,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生理学、西医病理学等基础科目掌握程度不佳,缺乏中医思维,而且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普遍存在过度依赖老师的问题,造成在学习困难。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化和更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提出问题,带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内部动机,发展他们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出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8]。在PBL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药理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有衍生出了许多高效的教学方法,如“多元化互动式教学模式”[9]、“CBL+PBL”双轨教学模式[10]、TBL团队学习模式[11]、案例教学法[12-13]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承担《中药药理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钻研业务,拓知识面,及时把握本学科的研究前沿,提高业务素质,对学生来说,学习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这对于培养具有较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的中医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实验教学改革受到重视

上一篇:商务礼仪课程范文 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