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消费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7:13

食品消费趋势

食品消费趋势篇1

关键词:消费模式;农业产业安全;影响机制

一、 引言

本研究将从“按照城镇水平消费食品”与“按照美国水平消费食品”两个维度探讨中国主要农产品的供需情况,分析这种消费模式转变趋势是否会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威胁,进而判断中国是否需要进行消费模式调整。

二、 城镇水平消费趋势下的食品需求变化与供给冲击

为了判断并预测在中国人食品消费模式“按照城镇水平消费”变化后的农产品供需情况,本研究假设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在未来某一时点,全体中国居民(城镇与农村)将以目前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来消费食品。

1.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模式。由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可知,自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各类食品的直接消费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城镇与农村居民的食品直接消费量仍存在较大差异。在粮食方面,由于部分粮食被用于加工其他食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直接消费量(口粮)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呈下降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仍然为城镇居民的2倍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的直接消费量都呈增长趋势,201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9.26公斤,而农村居民则为6.60公斤。肉禽及其制品的人均直接消费量也有较大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10年来的人均肉禽及其制品的消费量大约增加了30%~40%。蛋类方面,城镇居民的人均直接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直接消费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2011年该类农产品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大约为农村居民的2倍。奶类直接消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是2000年的1.5倍,而农村居民2011年人均奶类消费量是2000年人均消费水平的5倍左右。可见,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大部分食品的直接消费都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只有粮食类食品(口粮)的直接消费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粮食类产品的需求下降,毕竟还有很大一部分粮食类产品被用于加工生产或者转化成其他食品,随着其他食品消费量的上升,这部分粮食类产品的需求也在上升。因而从总量而言,粮食需求量仍然是上升的。

2. 城镇水平消费趋势下的食品需求变化情况。如前所述,假设未来某一时点,中国人都以现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来消费食品,这将对中国农产品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按照2011年的食品消费模式来计算,如果要保证中国人都以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来消费食品的话,除了粮食(口粮)以外,其他主要农产品的需求量都将大幅度增加。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源计算而得,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主要农产品人均直接消费量有较大差异。这两者的差额分别为:粮食-90.03千克/人、食用植物油2.66千克/人、肉禽及其制品11.87千克/人、蛋类4.72千克/人、奶类12.74千克/人,这意味着如果所有农村居民都按照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食品消费的话,将导致粮食直接消费量减少90.03千克/人、食用植物油直接消费量增加2.66千克/人、肉禽及其制品直接消费量增加11.87千克/人、蛋类直接消费量增加4.72千克/人、奶类直接消费增量加12.74千克/人。那么,如果将上述数值乘以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数,所得到的信息则代表当农村居民完全按照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食品消费时,主要农产品直接消费量的变化情况。此种情况下,食品直接消费将发生如下变化:粮食直接消费量减少5911.01万吨、食用植物油直接消费量增加174.65万吨、肉禽及其制品直接消费量增加779.34万吨、蛋类直接消费量增加309.90万吨、奶类直接消费量增加836.46万吨。

3. 城镇水平消费趋势对食品供给的冲击。沿着上文的假设,将2011年的食品消费情况作为基准,当全国的居民都以城镇居民的模式消费食品时,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要保持国内供需平衡,则须增加国内供给,这必将给中国农产品产出带来一定的压力。

由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可知,以2011年为基准计算,当全国的农村居民都以城镇居民的模式消费食品后,将给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带来如下冲击。第一,粮食(口粮)的直接消费量将减少,减少的幅度为2011年粮食产量的10.35%;第二,食用植物油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食用植物油产量的13.20%;第三,肉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肉类产量的9.79%;第四,蛋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蛋类产量的11.02%;第五,奶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奶类产量的21.95%。

另外,如果从城镇化角度探讨此问题,则可假设10年或者20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75%。那么如果75%的城镇居民都以现有的城镇水平消费食品的话,也将给中国农产品供给带来一定的压力。如前文所述,我们假设人口总数不变,2011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34 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 079万人),如果城镇化率为75%时,城镇人口则为101 051万人,这意味着有31 972万的中国人口由农村户籍转变为城镇户籍。将上述转变人口数分别乘以前文分析所得的城乡人均消费量差额值,则可得到75%城镇化率条件下,主要农产品直接消费量的变化情况。以2011年为基准计算,当城镇化率达到75%时,中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将受到如下冲击。第一,粮食的直接消费量将减少,减少的幅度为2011年粮食产量的5.04%;第二,食用植物油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食用植物油产量的6.43%;第三,肉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肉类产量的4.77%;第四,蛋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蛋类产量的5.37%;第五,奶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奶类产量的10.69%。

可见,此种假设下,“按照城镇水平消费”的趋势将大大改变中国人对主要农产品的的需求量。除了粮食产品直接消费量减少之外(其实粮食类产品的需求并未减少,因为用于加工转化成其他食品的粮食需求量大大增加了),食用植物油、肉类、蛋类及奶类产品的直接消费量都将大幅度提升,在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这将降低国内农产品的自给率,对国内供给产生一定的冲击。

三、 美国水平消费趋势下的食品需求变化与供给冲击

“按照美国水平消费”是中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的第二种趋势,这种趋势将对中国农产品需求产生更大的影响,为农产品供给带来了更大的冲击。为了明确这种影响,本研究假设随着“按美国水平消费”的趋势不断发展,未来某一时点将出现极端情况:中国人将全部以目前美国人的平均消费模式来消费食品。

1. 美国水平消费趋势下的食品需求变化情况。如前所述,假设未来某一时点,中国人都以美国人的消费模式来消费食品,那么中国食品需求量将出现较大的变化。按照2009年美国居民的食品消费模式来计算,如果要保证中国人都以美国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食品消费的话,除了谷物(口粮)和蛋类以外,其他主要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都将大幅度增加。

由FAO数据库、USDA数据库相关数据可知,中国居民的消费现状与美国居民稳定的食品消费模式有较大的差异。这两者的差额分别为:谷物-63.09千克/人、油类24.95千克/人、糖类52.61千克/人、肉类2.69千克/人、蛋类-4.04千克/人、奶类63.25千克/人,这意味着如果所有中国居民都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模式进行食品消费的话,将导致谷物直接消费量减少63.09千克/人、油类直接消费量增加24.95千克/人、糖类直接消费量增加52.61千克/人、肉类直接消费量增加2.69千克/人、蛋类直接消费量减少4.04千克/人、奶类直接消费量增加63.25千克/人。那么,如果将上述数值乘以2011年中国居民数,所得到的信息则代表当中国居民完全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模式进行食品消费时,主要农产品直接消费量的变化情况。此种情况下,食品消费将发生如下变化:谷类直接消费量减少8 500.58万吨、油类直接消费量增加3 361.29万吨、糖类直接消费量增加7 088.33万吨、肉类直接消费量增加362.10万吨、蛋类直接消费量减少543.74万吨、奶类直接消费量增加8 536.11万吨。

2. 美国水平消费趋势对食品供给的冲击。沿着前文的假设,以2009年的食品消费作为基准,当全国居民都以美国人的模式消费食品时,主要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要保持国内供需平衡,则须增加国内供给,这必将给中国农产品产出带来一定的压力。

以2009年为基准计算,当全国居民都以美国人的模式消费食品后,将给中国主要农产品产出带来如下冲击。第一,谷物的直接消费量将减少,减少的幅度为2011年谷物产量的16.37%;第二,油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油类产量的254.12%;第三,糖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糖类产量的471.93%;第四,肉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肉类产量的4.55%;第五,蛋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减少,减少的幅度为2011年蛋类产量的19.34%;第六,奶类的直接消费量将增加,增加的幅度为2011年奶类产量的224%。

可见,此种假设下,“按照美国水平消费”的趋势将大大改变中国人对主要农产品的的直接消费量。除了谷物(如同前文所述,尽管谷物的直接消费量有所减少,但用于加工转化成其他食品的谷物需求却大量增加,因而谷物的总需求量仍然是增加的)和蛋类的直接消费量减少之外,油类、糖类、肉类及奶类产品的需求都将大幅度提升,在生产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这将降低国内农产品的自给率,对国内供给产生一定的冲击。

四、 思考:消费模式改变与农业产业安全问题

1. 供需变化与农业产业安全。由前文分析可知,中国人的消费模式正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享受型消费”,具体表现为“按照城镇水平消费”和“按照美国水平消费”两种趋势。随着这两种趋势的发展,中国人的农产品直接消费量将产生较大的变化,进而对农产品产出带来冲击。

当然,农业产业安全是指农业产业体系意义上的安全,应该既包括消费者安全,又包括生产者安全以及市场稳定。如果从中国社会繁荣、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的话,消费者安全应放于第一位,毕竟每个中国居民都是食品的消费者,消费者安全涉及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因而如果消费者安全受到冲击,必将威胁到农业产业安全。而农业产业角度的消费者安全主要体现在能否保证每个消费者都有足够的食品进行消费,这无疑将受到国内农产品供需变化的影响。可见,当国内供需变化对消费者安全产生直接或者潜在威胁时,农业产业安全问题也将随之产生。

2. 消费模式与农业产业安全。那么,消费模式变化是否已经构成农业产业安全问题?对此问题的分析则需要进一步探讨:这种消费模式变化趋势是否会对消费者安全存在威胁。

尽管前文的需求变化与供给冲击是在不考虑农业生产率提高,产量上升的前提下分析而得到的结论,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分析没有意义,相反这将给予我们一定的警戒与启示。一方面,中国的农业生产受限于土地、水资源等稀缺要素,即使不断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实现大部分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也较低。尤其是当中国居民都实现了美国人的消费模式时,油类消费增量为2011年产量的2.5倍、糖类消费增量为2011年产量的4.7倍、奶类消费增量为2011年产量的2.2倍,这种大幅度的需求变化根本不可能通过国内农业生产率提升来实现。因而消费模式的变化必将进一步挑战中国农产品的自给率,对中国居民食品消费产生一定的威胁。另一方面,假设今后中国农业领域内能不断进行革命性技术创新,大大提升农业生产力,使得国内的农业产出能够满足这种因为消费模式变化而增加的农产品消费量,这是否就意味消费模式变化不会对农业产业安全带来任何威胁?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即使国内农业产出能通过变革性技术创新来应对这种消费的大量增加,也改变不了这种消费模式变化对国内农业产出带来压力的必然事实。换句话说,如果通过调整使得消费模式不发生这种趋势性转变,则将大大减缓国内农业生产的压力,降低消费者安全的潜在威胁。

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从国内食品供需角度而言,消费模式将影响消费者安全,进而导致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如果国内生产能力能够随着消费模式转变和大部分食品需求上升而不断提高,这种农业产业安全威胁将是潜在,即如果能控制调整这种消费模式变化趋势,将能大大减缓主要农产品的产出压力,为其他产品释放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如果国内生产能力不能够满足这种消费模式转变所带来的巨大需求增量,则这种农业产业安全威胁是直接的,部分国内农产品的自给率将大大降低,农业产业安全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五、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首先对中国人食品消费模式做出了趋势性判断,并通过数据估计的方法简单测算了这种消费模式变化趋势对国内农产品供需的影响作用,从而判断消费模式变化是否会威胁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尽管数据测算部分并未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数据本身也存在统计口径差异等问题,但这仅会对数据精确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未影响趋势性判断。而本研究重点在于趋势与影响作用判断,而并非数据预测,因而上述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作用有限。

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的食品消费模式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具体表现为“按照城镇水平消费”和“按照美国水平消费”两个变化趋势。(2)中国人消费模式的变化趋势将使部分农产品需求大幅上升,进而给国内农产品供给带来压力,消费模式将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引导中国居民自我调整消费模式的转变。由前文分析可知,中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存在“按照城镇水平消费”和“按照美国水平消费”的变化趋势,而这两种趋势将大大提升部分农产品(糖类、油类、肉类、奶类等)的需求量,进而给国内农业产出带来压力,威胁农业产业安全。因而可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向中国居民传播农业产业安全知识,让中国居民清楚这样的消费模式存在一定的农业产业安全威胁,长期如此,将影响部分主要农产品的自给率,最终可能导致食品大量进口,价格上升,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中国居民对消费模式做出自我调整。

第二,倡导一种可持续、绿色的中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由前文分析可知,“按照城镇水平消费”和“按照美国水平消费”其实就是一种大量消费油、糖、肉、蛋、奶的消费模式。这样的消费模式,一方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及农业生产现状,因为中国的农业资源有限;另一方面也并非健康的消费模式,是一种高蛋白和脂肪摄入的生活模式,容易产生各种营养病。因而适合中国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应该是一种以谷物为主,蔬菜与肉蛋奶结合的绿色消费模式,这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能保证长期的国内供给。因而相关部门应该通过舆论、宣传等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倡导一种可持续、绿色的中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许进杰.居民消费模式变化与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以食品消费为例.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4):7-11.

2. 许进杰.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效应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5):534-538.

3. 喻占元.发达国家食品消费模式的变化对世界粮食消费的影响.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学报,1992,(3):64-6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农业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研究”(项目号:13AZD00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农户生猪养殖合作经营创新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项目号:13YJCZH142)。

作者简介:蔡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

食品消费趋势篇2

摘 要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全球运动营养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全球运动营养食品市场的发展有以下趋势:产品配方改进,产品口味改进,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和吸引力,开发客户的新需求,针对妇女及儿童的产品开发,竞技能力提高与健康辅助并重,充分利用新技术。

关键词 运动营养食品 市场 发展趋势

全球运动营养食品产业逐渐从针对健身房和营养食品专售商店的利基市场转向更为广阔的客户群体。由于新的健康成分、新包装以及消费者新需求的推动,运动营养食品正在逐步进入大型连锁超市等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来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然而,商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运动营养食品市场仍然是很大的挑战,消费者往往会怀疑产品制造商所宣称的产品功能的有效性。从历史上看,运动营养食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健美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运动爱好者的增加和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们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

一、 运动营养食品定义

邓齐贤在《对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的浅探》中指出,运动营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运动者或者体力劳动者的新陈代谢、生理需要和对某些特殊营养的需要,按照特殊的配方方法专门加工的食品或者营养补品。这些食品与普通的食品有显著的差别,其营养元素比重比普通食品含量高出很多①。

二、 市场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运动营养食品市场(不包括运动饮料)的市场规模估计在47亿美元,其中,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占约运动营养产品消费量和消费额的三分之二。运动营养食品可以分为运动食品,运动饮料和运动补充剂。运动食品和运动饮料从质地上包括能量棒,功能饮料,凝胶;而运动营养补充剂包括运动能力增强剂,代谢增强剂,脂肪燃烧物质,肌肉增长剂,普通食物的替代品,增重剂,能量片剂,即冲即饮的粉剂。这些多样化产品的增长速度也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和全球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三、 消费者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方便的生活方式,而运动营养食品提供了完美的选择,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运动营养食品、运动饮料和运动补充剂的消费者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的群体:健美运动员,职业或业余运动员,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

(一)健美运动员

健美运动员从事健身运动,健身运动主要是通过重量训练与增加热量的摄入相结合来达到肌肉增长的目的。

(二)专业运动员

运动员包括所有专业和业余运动员,健美运动员除外。

(三)休闲运动者

休闲运动者代表非专业运动员,他们在体力消耗上达不到与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相同的水平。这部分人群一般将运动作为周末的消遣或者注重身材的保持。

(四)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

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使用运动营养食品并不以运动为目的。这一群体消耗的运动营养食品主要作为提神的饮料,偶尔替换一下日常餐饭或者消费一种健康的零食。在这一群体中的消费者还可能使用运动营养食品来在短时间内提高能量水平。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群体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运动营养食品消费者,并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消费者希望感觉到产品给他们带来健康的享受。

(五)不同消费群体消费习惯

健美运动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营养食品,特别是运动补充剂的传统消费者。然而,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消费者越来越呈现增长趋势。现今的一个趋势是,这些消费者群体之间的界线在逐渐模糊,而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者也抓住了这个趋势,使产品的生产向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消费者倾斜。健身者和专业运动员往往寻求更科学,更专业的产品配方。相比之下,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现在越来越多地突破传统的市场,一些功能饮料甚至混合一定量的酒精。在包装和口味方面,运动饮料的制造商们也更加重视与正常软饮料等产品的学习。而他们为产品所做的广告也逐渐展示普通消费者饮用的画面而不是专业运动员的画面。这也间接地反映了消费群体之间的界线逐渐,制造商需要提供满足所有群体的产品。口感更好的产品能够吸引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但是专业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需要更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运动营养产品,他们希望自己的需要能与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消费者的需要区别开来,因此,运动营养食品的制造商需要对这部分消费者生产更专业、更科学的产品。

四、 市场驱动因素

有三个驱动因素推动运动营养食品市场的发展。第一,有增长肌肉和改善耐力功效的,创新的,有效的和经过试验证明的营养成分将推动对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一般来说,健美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将最先使用这些产品。第二,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个人形象的保持是所有消费群体共同的追求。肥胖已成为在北美和全球最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第三,世界范围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外观越来越关注。

一个越来越普遍的趋势是人们对自己体重的关注。例如在美国,克利夫能量棒已经推出了克利夫迷你能量棒,迷你版是普通版大小的约一半。这样的产品设计开发更方便消费者自己设定能量的摄入。

如前文所述,运动营养食品生产企业正越来越多地重视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消费者。运动营养食品制造商将其产品定位在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使产品更容易通过主流大众市场的零售渠道进行销售,例如便利店,超市和大卖场。这些产品针对于商务人士,有工作的母亲,户外运动爱好者,仅在周末进行运动的人,这些人的共同需求是一个快速、方便、健康的能量提升产品。

五、 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和市场规模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09年全球运动营养食品的市场规模为46亿美元(不包括运动饮料)②。在2004至2009年之间,全球运动营养食品市场一直在增长,但是在2009奶奶由于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而进入了增长停滞期。运动饮料的市场已经成熟和趋于饱和,而在运动食品和运动补充剂市场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产品属性以吸引新的消费者。

(一)运动食品

运动食品最常见采取棒的形式,因为其营养密度高而且便携性好。棒一般包括能量或者耐力棒,营养均衡棒,蛋白质棒。能量或者耐力棒含有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与中等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能够保持运动过程中的血糖水平。营养均衡棒所包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非常均衡。蛋白质棒是针对健美运动员,帮助他们实现肌肉质量和强度增加的目标。由于这些产品为专业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所需,所以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即使在经历经济衰退其销售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美国消费者对能量棒和营养均衡棒的消费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能量棒和营养均衡棒自2004年以来已取得了稳定的利润。能量棒和均衡棒的全球零售增长仍然强劲,值得注意的是,能量棒和营养均衡棒的零售单位价格与其他运动营养食品比较较高。尽管其高昂的价格,能量棒和营养均衡棒仍然销售增长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其功能性食品的定位,并且以方便性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蛋白质棒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吸引想要增长肌肉的消费者或者想要消除节食过程感到饥饿的消费者等等。

乳清蛋白粉和大豆蛋白粉是主要的蛋白质类运动营养食品。大豆蛋白由于其饱腹感和有利于体重管理的优点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大豆含有丰富的天然的异黄酮,ω-3和ω-6脂肪酸,从而有利于生产者进一步将此作为卖点,将大豆蛋白风打造成融合自然健康,强化功能的运动营养食品,这也与人们对营养摄入中低糖低脂方面的重视的趋势吻合。

(二)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是通过科学实验,旨在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能力或者加速运动后的恢复的运动营养食品。在此目的的指导下,运动饮料需要专门设计使其能同时向身体迅速提供碳水化合物和水分。运动饮料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已经基本上达到了饱和点。运动饮料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的成年男性,这部分的市场将需要更多的创新加入运动饮料产品以增加市场渗透。正在出现的一个趋势是,运动饮料将更加强调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强化。创新的另一种方式是开发新产品,例如采取全天然成分,含有更低热量。

(三)运动营养补充剂

运动营养补充剂一般用来增长肌肉或提供能量。这些产品包括运动能力增强剂,代谢增强剂,脂肪燃烧物质,肌肉增长剂,普通食物的替代品,增重剂,能量片剂,即冲即饮的粉剂。这些产品主要是针对运动员和健身房观众。通常,它们含有一种或多种下列成分:大豆蛋白,乳清蛋白,肌酸,左旋肉碱和氨基酸。现阶段,运动营养补充剂的消费者已不限于健美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是扩大到了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消费者。

六、 运动营养食品产业新趋势

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新趋势包括产品配方改进;产品口味改进;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和吸引力;开发客户的新需求;针对妇女及儿童的产品开发;竞技能力提高与健康辅助并重;充分利用新技术,例如营养成分更快的吸收的产品。

七、 市场风险

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市场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不断创新能力的要求;销售渠道的拓展;来自本产业内部以及其他产业替代产品的竞争。为了应对这些风险,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者需要进入超市及商店等更加广阔的零售渠道,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最重要的是建立消费者信心和认同。

八、 结论

对于运动营养食品制造商的关键是其产品定位和价格,因为运动营养食品的消费群体已经从传统的用户(健美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逐渐转向休闲运动者和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一刀切”的做法在未来将无法奏效,传统的运动营养食品消费者会专注于产品背后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而追求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将这些产品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制造商为消费者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是必要的,制造商必须专注于产品的健康因素。产品的价格是否超出消费者的负担能力仍是市场拓展的关键,因为未来产品的开发也是针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另外,运动营养食品制造商需要在产品种类丰富化和全球市场拓展方面更加重视,不能坐失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发展良机。

注释:

①邓齐贤.对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的浅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93-95.

②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Global Health and Wellness: Powerful Nutrition 2009 and Beyond[R]. London: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2009.

参考文献:

[1] 邓齐贤.对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的浅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93-95.

[2] 邓成涛.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历程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18-19.

[3] 欧睿公司.运动营养产业行业调查报告[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2012第四届运动营养食品国际论坛[C].北京.2012:150-152.

食品消费趋势篇3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本文以“九五”、“十五”时期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量化分析消费结构内部各项支出的比例关系,研究消费结构发展变动规律,从而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居民台理消费.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乃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200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总体分析

以《浙江统计年鉴》(2005、2006)有关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为依据,对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做一总体分析。

(一)人均纯收入

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9.25%,高收入户人均纯收人为低收入户的7.73倍。

(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与2004年相比,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1.94%,高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为低收入户的3.38倍。

从以上数据得出,2005年浙江农民收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农村不同收入户收入差距甚大,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低收入户人不敷出.须依仗社会和政府的救济、援助。

二、浙江省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动趋势分析

(一)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浙江农村居民1996年至2005年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从表的数据看,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浙江农村居民2005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12.65%。表明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衡量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因此,浙江农村居民在这十年中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2.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额逐年增加,其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4.21%,2005午为7.65%。3.交通和通讯类消费支出额增加较多,其比重增长迅速。1996年的比重为3.76%,2005午为11.38%。4.文教娱乐类消费支出额不断增加,其比重呈上升的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7.73%,2005年为13.3I%。

(二)浙江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基础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在研究消费需求时.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p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缩写为ELES)来建立居民消费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表示为:

利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可以方便地求得αi、βi、的估计值。该模型在横向上可以进行基本消费支出比较分析,在纵向上可以描述各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以浙江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为变量,根据1997年至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按收入分组的消费支出数据作回归分析,计算1996年至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

从表中得出,在过去的十年中,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趋势看,食品类、衣善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三)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趋势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足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反映消费需求对收入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为:根据表的数据,计算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果见表。

从表得出,在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始终最低,这是由食品的消费特点所决定的。居住、交通和通讯多数年份中的收入弹性大干等于1,说明农民对商晶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农民的这些消费属于一次性集中支出,往往在短期内超过家庭收入。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看到十年来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农村居民生活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1996年浙江农村居民用于屹、穿、住的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74.81%,2005年下降到60.63%。2.由实物性消赞为主向实物性和服务性消费并重转变。浙江农村居民实物性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支出的比再呈下降趋势,服务性消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通讯、旅游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火,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浙江省东部沿海各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层次比较高;而西部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层次比较低。

(二)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举措

根据上文对浙江农村居民近十年来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原来的农村市场进货渠道杂乱、假冒伪劣商品多,农民深恶痛绝,对现代流通方式下乡进村热切期待。借浙江省目前正在着手实施的“千镇连锁超市”工程这一平台,求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同时也要提高农民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改善农村消费的社会环境。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文体娱乐业,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从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构成看,文化用品及娱乐服务已成为农民吃住之外,最大的消费支山,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将在今后持续升温。因此,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引导和支持企业投资农村文体娱乐业,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打消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目前,浙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覆盖面较低,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不确定心理。因此,政府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对低收入农民的救济等,同时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惠及更多的农村居民,打消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企业应把握好的消费趋势和热点

食品消费趋势篇4

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给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并以黑龙江省城镇居民近十年的消费支出数据为例,对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进行分析,研究当前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发展态势。

首先将居民消费结构的八项指标在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记为:

X1:食品X2:交通和通信X3:衣着

X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X6:居住

X7:医疗保健 X8:杂项商品和服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2000―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资料进行如下实证分析。

(一)对原始数据进行判断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KMO 和 Bartlett 检验中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值为0.238,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中Approx. Chi-Square,Df,Sig的三个值分别为134.382,28,0.000。采用因子分析质量检验对这八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虽然KMO值为0.238没达到0.7以上,但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是适宜做因子分析的。

(二)因子旋转

根据前述指标,计算得到样本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看出提取前两个公共因子,已经足够描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然后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根据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将八个指标按照高载荷分成两类,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因子给予命名。第1公共因子(F)高载荷指标中有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将其因子命名为生存型消费因子;第2公共因子(F)高载荷指标中有衣着、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将其因子命名为享受型消费因子。

(三)计算因子得分

选用回归法估算因子得分系数,SPSS输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1。

运用Bartlett因子得分法计算出2000―2009年的主因子得分(见表2),利用因子得分值绘制其趋势图(见图)。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综合得分,并求出各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综合水平的得分排序。(见表3)

(四)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出如下分析结果:

1、生存型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从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在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方面有较大的载荷,由此说明第一公共因子综合反映以上5个方面的变化趋势,称之为生存型消费因子。由载荷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变动最大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其次是交通和通信、居住、食品、杂项商品和服务等。而载荷系数的大小则表明基本结构的变化。第二公共因子在衣着、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3个方面有较大的载荷,反映了这三方面的变化趋势,称之为享受型消费因子。

2、生存型消费近四年来呈下降趋势,享受型消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从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来看,第一公共因子在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的载荷系数均小于零,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呈下降的趋势,而居住、交通和通信的因子载荷系数都大于零,反映出居住、交通和通信逐年增加的趋势。第二公共因子在衣着和医疗保健方面的载荷系数均大于零。说明在居民消费结构中衣着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呈上升趋势。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载荷系数小于零,说明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呈下降趋势,但在总体消费支出变大的情况下在量上还是有较大上升的。说明了人们的消费热点转向了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享受型消费方面。

3、2000―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发展平稳

结合综合得分和排序可以看出,2007年之前综合得分变化不大,说明2000―2007年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相对平稳。而2008年和2009年的综合得分减小,说明这两年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以上的数据模型和经济理论分析中可以得出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在加速演进。首先是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其次是物质向精神的转变,再次是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转变。

二、提高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近几年金融危机加剧了黑龙江省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所以当前采取综合措施调整消费结构,使消费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是当务之急。据此提出以下几点改善与提高黑龙江省居民消费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一是激活储蓄存量,促进居民消费需求。二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强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功能。三是改善商品供给结构,着力创造新型消费需求。四是发展消费信贷,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稳定房价、加强保障,保护住房自住性需求。人们有理由期待,各级政府将会围绕扩大居民消费方面推出更多举措,以巩固消费平稳发展的好势头。

食品消费趋势篇5

粮食紧平衡与粮食安全

未来我国粮食紧平衡可能长期存在,这既可能是短期内偏紧的粮食供求关系带来国内粮价的上涨,又可能是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恶化带来的国内粮食增产约束长期趋紧,也可能是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的扩大带来的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

暂且不考虑粮食紧平衡是否误判,假定粮食紧平衡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粮食紧平衡。

比较2001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的变化,可以看出二者年度波动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涨幅最大的年份,分别比上年上涨26.2%和26.4%,但是二者也有可能不一致。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8%和4.0%。具体到不同品种和不同时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也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把粮食价格作为衡量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可观察指标,粮食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基本表明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从2001年到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年份达到10个,粮食消费价格上涨年份也是10个,二者累计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23.6%和106.0%。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可能与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等因素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粮食供求关系总体趋紧。

1998年,我国粮食曾达到历史上最高的5.1亿吨水平,当时国内曾出现普遍的卖粮难和粮价低迷,粮食丰年有余十分明显。2012年,我国粮食九年增,总产量达到5.9亿吨,同时进口粮食超过7200万吨,新增粮食供给超过6.6亿吨,创历史新高,但是粮食并没有出现明显普遍的过剩。粮食历史上两个最高产量及其所出现的粮食形势变化表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新的格局已经形成,粮食紧平衡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首先,我国粮食需求将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受到人口增长、城镇化及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粮食用途多元化及其工业用粮增多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虽然缓慢,但是人口总量仍然在不断地扩大。2012年,我国人口比上年增长只有5.0%。,但是总人口仍然比上年增加669万人,达到13.5亿人。新增人口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每年新增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不但不生产粮食而且要消费粮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差异决定了进城居民将消费更多的粮食。

一般说来,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虽然较少,但是消费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则相对较多。畜水产品需要饲料粮来转化。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消费越来越多的动物性食物。未来玉米等饲料粮的需求刚性增长是粮食紧平衡的主导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粮食深加工虽然受到国家严格控制,但是工业用粮需求仍然十分强劲。随着粮食用途空间的不断拓展和粮食深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工业消耗粮食可能仍会增加。

其次,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态势不可逆转。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特别是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不匹配,有土地的地方没有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没有耕地,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资源的紧缺。未来经济建设还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粮食主产区北移不断地消耗淡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负荷加重,都会使得粮食增产的代价越来越沉重。

再次,我国粮食比较效益偏低状况改变十分困难。我国约有2亿农户,每个农户经营的耕地规模过小而地块过多,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过快,耕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这些因素都始终影响着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粮食形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意味着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将会呈现扩大态势。满足国内粮食消费刚性增长需要,必须依赖国际市场。如果按照我国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口径计算,2012年进口粮食7237万吨,占当年新增供给粮食(粮食总产量+谷物进口量+大豆进口量)的10.9%,这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

粮食进口规模扩大与粮食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特别地,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否意味着粮食安全水平下降?根据国际上评价国家粮食安全所用的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指标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增加而出现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并不必然表明我国粮食不安全风险上升。

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长,2012年粮食总产量明显地超过5.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国内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多年保持外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农产品口能力显著提高。据农业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2012年,我国食用农产品进口额(农产品进口总额扣除棉花进口额)约为1005亿美元,与当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的百分比仅为3%,这一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进口能力来看,我国进口食用农产品所使用的外汇仅仅是国家外汇储备中的很小一部分。外汇并不构成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约束因素。单纯地用粮食自给率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是片面的。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粮食消费

需求创造供给。从粮食消费观察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态势,肉禽蛋奶水产品动物性产品等消费越来越多,而直接口粮消费越来越少。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口粮消费量由减少到趋于饱和。

过去的米面等主食人均消费量总体上理应趋于减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约在80公斤水平波动,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则仍在不断减少,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粮食消费量已经下降到约170公斤。

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进入到低增长阶段,新增人口对于短期内粮食消费影响可以不作为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明显差异,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每年大约1000万人到2000万人进入城镇成为常住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势必发生变化,直接口粮消费理应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快速城镇化,人均口粮消费减少,是否意味着粮食市场规模的缩小?

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居民统计,可能存在着多种情况。农民工进入城镇,收入水平可能会高于常住农村。在消费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民工直接口粮消费可能会减少,而动物性食物消费会增加,这意味着农民工进入城镇,可能会带来直接口粮的减少和饲料粮的增加,自给性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商品化粮食消费的增加,家庭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的增加。除了农民工外,快速城镇化还包括一部分农村居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城镇居民的情形。不管是农民工进入城镇打工,还是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粮食消费市场规模总体上理应趋于扩大。

快速城镇化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消费的影响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流动性、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长期以来,受到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差,不同城镇间的流动,特别是农民工回流,都可能对粮食市场产生影响。“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农民工市民化。如果农民工市民化取得实效,粮食市场规模扩大的稳定性无疑会增强。显然,农民工市民化难度很大,能否取得实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家庭自给性粮食消费量趋于减少而外购粮食消费量趋于增加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工资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做饭的机会成本上升,时间价值的珍贵,都会带来外购粮食消费的增加。“十”以来,我国加大了针对性强的反腐败的力度,大刹大吃大喝之风,倡导“光盘”风气,餐饮业,特别是中高档餐饮业经营受到明显冲击。这是否意味着粮食消费也将会受到影响?根据一般观察,中高档餐饮业主食消费量可能不多,口粮消费可能受到影响较小。相反,大吃大喝少了,快餐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能多了。

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虽然减少,或者趋于饱和,但是外购粮食质量的提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过去,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经历了细粮替代粗粮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对食物营养结构与健康认识的变化,未来粮食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可能会显现,特别是粗粮消费和简单加工的粮食消费可能反而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与市场运行

自2004年以来,我国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并逐步建立了粮食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粮食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如何把握粮食补贴政策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

粮食补贴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粮食补贴有助于扩大粮食生产,降低粮食成本费用,缓解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收入性补贴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种应用,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农机具购臵补贴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替代劳动力,提高粮食耕种收机械化程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粮食补贴有助于粮食增产,增加粮食市场供给,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与粮食补贴政策不无关系。至于粮食市场价格仍然不断上涨,则可能与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更多等有关。

另一方面,粮食补贴可能会促进土地成本的上升,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推行,耕地有偿流转的情形越来越多。根据笔者对全国粮食主产区6省份的调查,粮食种植户很少将耕地流转出去,而转入的耕地占种植面积的20%。有些地方按照承包地面积计发粮食补贴,由耕地承包者实际获得粮食补贴,这可能对流转耕地租金的影响是中性的。有些地方按照实际种粮面积计发粮食补贴,并由实际种粮者获得补贴,这势必会带来流转耕地面积租金的上升。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调整粮食补贴政策,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种粮大户为了流转到更多的耕地,也出现了耕地租金不断上升的情形。我国已经明确还将继续增加粮食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倾斜,据此不难判断未来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还将不断上升,这可能会推高粮食市场不断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的上升。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我国实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经验表明,托市收购政策对缓和粮食市场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以来,与蔬菜、生猪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相比,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这与粮食托市收购不无关系。但是,粮食托市收购未必就一定带来小麦和稻米价格与最低收购价同幅度上涨,玉米等价格与临时收储价格同幅度上涨,但是往往会带来同方向变化。

粮食托市收购,迟早会带来粮食收购价格与消费价格同方向的变化。2012年夏粮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未启动前,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持续下跌态势;后来随着小麦托市收购政策的启动,小麦收购价格总体上出现了上涨。到2012年末和2013年初,部分地区小麦加工企业还出现了小麦收购困难的局面。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运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粮食收购市场受到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粮食消费市场是否受到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在实际中了解到,一些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经常遭遇“稻强米弱”的困境,粮食收购价格高,而粮食加工品销售和价格经常不够理想,出现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问题。对此出现了各种解释,有的认为是粮食加工产能过剩,有的认为是粮食进口冲击,也有的认为是大型粮食企业扩张挤占市场,也有认为是国际粮商和大规模粮食企业操纵价格,甚至有人指责国内大型粮食企业,特别是粮食外资企业抢购粮源和操纵价格。各种解释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托市收购政策带来粮食市场扭曲的情况下,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更加复杂。

从本质上说,粮食消费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粮食消费市场竞争激烈有目共睹。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粮源总体充足,粮食收购价格上涨态势不可逆转。国家为了控制物价总水平,往往还会倾向于增加粮食进口稳定粮食消费市场。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极有可能与粮食收购价格运行态势并不一致。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虽然未必带来粮食消费市场一致性的变化,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国粮食进口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内托市收购价格对国际粮价是否产生影响,也是把握粮食市场需要考虑的。多年来,一般都认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国内,对国内粮食消费市场带来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粮食消费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及其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对国际粮食市场运行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带来国际粮价的上涨,国际国内粮食价差缩小,那么这可能会挤压粮食进口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粮食消费者福利,但是这对国内粮食市场的扭曲效应可能相对较小,对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负面冲击可能也比较小。国际国内粮食价差较小,国内粮食进口动力也可能会不足。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对国际粮价没有明显影响,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劣势性,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进口增加的压力和走私的出现,国内粮食消费价格受进口的冲击可能比较大。

至于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是否对国际粮价产生影响,这可能与国际粮食市场结构及其粮价形成机制等有关。如果国际粮食市场结构高度集中,粮食国际贸易和定价话语权由少数企业掌控,我国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极有可能成为影响粮食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粮食市场完善与企业兼并重组

随着我国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粮食市场结构正在不断改变,集中化趋势不断显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粮食生产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受此影响,粮食加工企业也越来越向主产区集中。随着人口向城镇集中,粮食消费市场也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向主产区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粮食收购市场交易关系稳定性仍然较差。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总体上仍然众多,粮食消费市场结构高度分散。根据《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资料,“十一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数量仍然增长了70%,2010年达到1.83万家,其中民营粮食加工企业数量最多,市场份额最大。

在粮食市场价格预期上涨的情况下,不同企业都可能会到市场上抢购粮食;而在粮食市场价格预期下跌的情况下,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往往会持观望态度,导致粮食收购市场交易清淡,农民售粮困难。尽管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和储备吞吐调控粮食市场,但是受到现有粮食微观经营主体预期及其恶性竞争影响,特定时期和局部粮食市场运行也经常遭遇困难。创新粮食微观组织,仍然需要促进我国粮食市场完善。

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是粮食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才能够与种粮农户和合作社等主体形成紧密的交易关系,发挥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功能,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利益分享和风险共管的动力机制,突破粮食标准化生产和合同销售的困境,形成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多赢格局,保障粮食稳定供给与粮食质量安全。相对集中的粮食市场,也会为国家有效调控粮食市场取得实效创造有利的条件。

尽管我国粮食市场规模仍然存在着扩大的潜力,但是部分粮食品种消费已经趋向饱和。总体上说,我国主食市场也越来越趋于饱和。对于特定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说,面对逐渐趋于饱和的粮食市场,如何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关键要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避免单纯地市场价格竞争,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增强企业实力,通过广告等实施品牌推广;增加销售网点,开拓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渠道等。

对于一个特定的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来说,通过兼并重组有助于实现潜在的优势和利益。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价格形成中发挥影响力,改变相互压价或者只能被动接受价格的局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控粮源,巩固扩大市场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效率。

特别地,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还有助于改变与粮食零售流通企业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零售流通企业连锁经营发展相对较快,超市往往在特定区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粮食及其制品等农产品进入超市收取过高的不合理进场费。在货款结算上不及时支付也经常发生。零售流通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并往往长期占用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的货款,根本原因是粮食加工企业规模过小且十分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不具备谈判能力。

从长期来看,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要是必然趋势,它既是竞争的需要,又是竞争的结果。粮食行业不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存在着差异。通过市场竞争,低效企业会退出产业,高效企业会通过收购和入股参股等方式实现扩张。

既然兼并重组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利益,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理应有积极性兼并重组,但是我国粮食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兼并重组缓慢,除了受到资本市场制约外,也可能与企业家对兼并重组的认识和传统思维等影响有关。

食品消费趋势篇6

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矛盾。粮食供求总体上进入紧平衡时代,而粮食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则面临销售困难和盈利水平不高的困扰;粮食连年增产但进口量总体趋于增加,而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并没有增加迹象。如何看待我国粮食市场规模和粮食市场结构?粮食进口是否冲击或打压我国粮食价格?粮食托市收购对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有什么影响?值得关注。

 

粮食紧平衡与粮食安全

未来我国粮食紧平衡可能长期存在,这既可能是短期内偏紧的粮食供求关系带来国内粮价的上涨,又可能是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恶化带来的国内粮食增产约束长期趋紧,也可能是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的扩大带来的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

 

暂且不考虑粮食紧平衡是否误判,假定粮食紧平衡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粮食紧平衡。

比较2001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的变化,可以看出二者年度波动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2004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涨幅最大的年份,分别比上年上涨26.2%和26.4%,但是二者也有可能不一致。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8%和4.0%。具体到不同品种和不同时间,粮食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也有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果把粮食价格作为衡量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可观察指标,粮食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也基本表明粮食供求关系趋紧。从2001年到2012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年份达到10个,粮食消费价格上涨年份也是10个,二者累计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23.6%和106.0%。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可能与粮食价格干预政策等因素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粮食供求关系总体趋紧。  

 

1998年,我国粮食曾达到历史上最高的5.1亿吨水平,当时国内曾出现普遍的卖粮难和粮价低迷,粮食丰年有余十分明显。2012年,我国粮食九年增,总产量达到5.9亿吨,同时进口粮食超过7200万吨,新增粮食供给超过6.6亿吨,创历史新高,但是粮食并没有出现明显普遍的过剩。粮食历史上两个最高产量及其所出现的粮食形势变化表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新的格局已经形成,粮食紧平衡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态势。

 

首先,我国粮食需求将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受到人口增长、城镇化及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粮食用途多元化及其工业用粮增多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虽然缓慢,但是人口总量仍然在不断地扩大。2012年,我国人口比上年增长只有5.0%。,但是总人口仍然比上年增加669万人,达到13.5亿人。新增人口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每年新增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人不但不生产粮食而且要消费粮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差异决定了进城居民将消费更多的粮食。

 

一般说来,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虽然较少,但是消费肉禽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则相对较多。畜水产品需要饲料粮来转化。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消费越来越多的动物性食物。未来玉米等饲料粮的需求刚性增长是粮食紧平衡的主导因素之一。

 

近年来我国粮食深加工虽然受到国家严格控制,但是工业用粮需求仍然十分强劲。随着粮食用途空间的不断拓展和粮食深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未来工业消耗粮食可能仍会增加。

 

其次,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态势不可逆转。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特别是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不匹配,有土地的地方没有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没有耕地,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生产资源的紧缺。未来经济建设还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粮食主产区北移不断地消耗淡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负荷加重,都会使得粮食增产的代价越来越沉重。

 

再次,我国粮食比较效益偏低状况改变十分困难。我国约有2亿农户,每个农户经营的耕地规模过小而地块过多,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过快,耕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这些因素都始终影响着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粮食形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意味着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将会呈现扩大态势。满足国内粮食消费刚性增长需要,必须依赖国际市场。如果按照我国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口径计算,2012年进口粮食7237万吨,占当年新增供给粮食(粮食总产量+谷物进口量+大豆进口量)的10.9%,这表明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

 

粮食进口规模扩大与粮食安全之间是什么关系?特别地,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否意味着粮食安全水平下降?根据国际上评价国家粮食安全所用的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指标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增加而出现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并不必然表明我国粮食不安全风险上升。

 

我国粮食连续多年增长,2012年粮食总产量明显地超过5.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国内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多年保持外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农产品口能力显著提高。据农业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2012年,我国食用农产品进口额(农产品进口总额扣除棉花进口额)约为1005亿美元,与当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的百分比仅为3%,这一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进口能力来看,我国进口食用农产品所使用的外汇仅仅是国家外汇储备中的很小一部分。外汇并不构成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约束因素。单纯地用粮食自给率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是片面的。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粮食消费

需求创造供给。从粮食消费观察粮食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态势,肉禽蛋奶水产品动物性产品等消费越来越多,而直接口粮消费越来越少。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口粮消费量由减少到趋于饱和。

 

过去的米面等主食人均消费量总体上理应趋于减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约在80公斤水平波动,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则仍在不断减少,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粮食消费量已经下降到约170公斤。

我国人口总量已经进入到低增长阶段,新增人口对于短期内粮食消费影响可以不作为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明显差异,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具有更深层次的影响。每年大约1000万人到2000万人进入城镇成为常住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势必发生变化,直接口粮消费理应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快速城镇化,人均口粮消费减少,是否意味着粮食市场规模的缩小?

 

农村居民纳入到城镇居民统计,可能存在着多种情况。农民工进入城镇,收入水平可能会高于常住农村。在消费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农民工直接口粮消费可能会减少,而动物性食物消费会增加,

这意味着农民工进入城镇,可能会带来直接口粮的减少和饲料粮的增加,自给性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商品化粮食消费的增加,家庭粮食消费的减少和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的增加。除了农民工外,快速城镇化还包括一部分农村居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城镇居民的情形。不管是农民工进入城镇打工,还是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粮食消费市场规模总体上理应趋于扩大。

 

快速城镇化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消费的影响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农民工进入城镇的流动性、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长期以来,受到二元结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性差,不同城镇间的流动,特别是农民工回流,都可能对粮食市场产生影响。“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农民工市民化。如果农民工市民化取得实效,粮食市场规模扩大的稳定性无疑会增强。显然,农民工市民化难度很大,能否取得实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家庭自给性粮食消费量趋于减少而外购粮食消费量趋于增加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工资收入的增长,消费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做饭的机会成本上升,时间价值的珍贵,都会带来外购粮食消费的增加。“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针对性强的反腐败的力度,大刹大吃大喝之风,倡导“光盘”风气,餐饮业,特别是中高档餐饮业经营受到明显冲击。这是否意味着粮食消费也将会受到影响?根据一般观察,中高档餐饮业主食消费量可能不多,口粮消费可能受到影响较小。相反,大吃大喝少了,快餐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可能多了。

 

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量虽然减少,或者趋于饱和,但是外购粮食质量的提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过去,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经历了细粮替代粗粮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们对食物营养结构与健康认识的变化,未来粮食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可能会显现,特别是粗粮消费和简单加工的粮食消费可能反而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与市场运行

自2004年以来,我国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并逐步建立了粮食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粮食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等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怎样影响?如何把握粮食补贴政策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

 

粮食补贴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粮食补贴有助于扩大粮食生产,降低粮食成本费用,缓解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粮食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收入性补贴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种应用,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农机具购臵补贴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替代劳动力,提高粮食耕种收机械化程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粮食补贴有助于粮食增产,增加粮食市场供给,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我国粮食已经连续多年增产,与粮食补贴政策不无关系。至于粮食市场价格仍然不断上涨,则可能与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更多等有关。

 

另一方面,粮食补贴可能会促进土地成本的上升,推动粮食价格的上涨。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粮食规模化经营的推行,耕地有偿流转的情形越来越多。根据笔者对全国粮食主产区6省份的调查,粮食种植户很少将耕地流转出去,而转入的耕地占种植面积的20%。有些地方按照承包地面积计发粮食补贴,由耕地承包者实际获得粮食补贴,这可能对流转耕地租金的影响是中性的。有些地方按照实际种粮面积计发粮食补贴,并由实际种粮者获得补贴,这势必会带来流转耕地面积租金的上升。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调整粮食补贴政策,重点向种粮大户倾斜。种粮大户为了流转到更多的耕地,也出现了耕地租金不断上升的情形。我国已经明确还将继续增加粮食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组织倾斜,据此不难判断未来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还将不断上升,这可能会推高粮食市场不断价格。粮食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中的土地成本的上升。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我国实行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经验表明,托市收购政策对缓和粮食市场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4年以来,与蔬菜、生猪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相比,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较小,这与粮食托市收购不无关系。但是,粮食托市收购未必就一定带来小麦和稻米价格与最低收购价同幅度上涨,玉米等价格与临时收储价格同幅度上涨,但是往往会带来同方向变化。

 

粮食托市收购,迟早会带来粮食收购价格与消费价格同方向的变化。2012年夏粮小麦托市收购政策未启动前,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持续下跌态势;后来随着小麦托市收购政策的启动,小麦收购价格总体上出现了上涨。到2012年末和2013年初,部分地区小麦加工企业还出现了小麦收购困难的局面。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对粮食市场运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粮食收购市场受到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粮食消费市场是否受到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在实际中了解到,一些粮食加工经营企业经常遭遇“稻强米弱”的困境,粮食收购价格高,而粮食加工品销售和价格经常不够理想,出现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问题。对此出现了各种解释,有的认为是粮食加工产能过剩,有的认为是粮食进口冲击,也有的认为是大型粮食企业扩张挤占市场,也有认为是国际粮商和大规模粮食企业操纵价格,甚至有人指责国内大型粮食企业,特别是粮食外资企业抢购粮源和操纵价格。各种解释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托市收购政策带来粮食市场扭曲的情况下,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更加复杂。

从本质上说,粮食消费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粮食消费市场竞争激烈有目共睹。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粮源总体充足,粮食收购价格上涨态势不可逆转。国家为了控制物价总水平,往往还会倾向于增加粮食进口稳定粮食消费市场。粮食消费市场运行极有可能与粮食收购价格运行态势并不一致。粮食托市收购政策虽然未必带来粮食消费市场一致性的变化,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国粮食进口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内托市收购价格对国际粮价是否产生影响,也是把握粮食市场需要考虑的。多年来,一般都认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国内,对国内粮食消费市场带来影响。实际上,随着我国粮食消费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我国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及其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对国际粮食市场运行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带来国际粮价的上涨,国际国内粮食价差缩小,那么这可能会挤压粮食进口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粮食消费者福利,但是这对国内粮食市场的扭曲效应可能相对较小,对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负面冲击可能也比较小。国际国内粮食价差较小,国内粮食进口动力也可能会不足。如果我国粮食托市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对国际粮价没有明显影响,考虑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劣势性,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带来进口增加的压力和走私的出现,国内粮食消费价格受进口的冲击可能比较大。

 

食品消费趋势篇7

[关键词]黑龙江;食品消费;ELES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015-03

按照我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我国城镇居民根据收入情况的差异,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七个收入等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受到严重挑战,靠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后金融危机的环境,我国为此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旨在通过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食品消费需求是民生第一大事,从统计数据来看,食品消费支出一直是居民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部分。食品消费总量逐年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升级,更加注重食品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营养等,但食品企业并不能生产出真正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出现了在大量产品过剩情况下的相对“需求不足”现象。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是原动力,投资是衍生的需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依靠出口促发展的方式受到挑战,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食品消费需求的变化,更好地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要把握食品消费变化趋势,从而为企业更好地开展营销、生产等活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为扩大内需提供参考。

一、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定性分析

(一)食品消费支出结构情况

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该系数值越大,说明生活越贫困,相反说明越富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图1反映的是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94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处于50%~60%的温饱阶段;1995—2000年为第二个阶段,处于40%~50%的小康阶段;2000之后为第三个阶段,处于30%~40%的富裕阶段,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已经从处于富裕的生活阶段,正在努力向追求生活质量的发展型和享受型阶段过渡。

(二)食品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情况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在消费支出结构方面还是消费量方面,城镇居民在低级的发热食品(主要指粮食)消费的量价方面都在下降,而保护性食品(主要指肉、水产、油脂类)食品消费的量价方面都正在上升。这也可以说明,城镇居民的消费生活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的食品消费,而是更加注重食品消费的营养性,反映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向高健康和营养化发展。

二、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定量分析

(一)模型说明

本部分模型拟选择陆迟(Liuch)提出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其一般形式为:

pixi=pix0i+bi(Y-ni=1pix0i)=pix0i-bini=1pix0i+biY,(i=1,2,…,n)(1)

其中,pi表示第i类商品的价格,xi表示第i类商品的消费量,则pixi即表示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额;pix0i表示对该类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Y表示总收入;bi(Y-∑ni=1pix0i)表示总收入中剔除对所有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后剩余部分中用于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额;bi (0< bi

由于在采用截面数据作为样本时,可以认为商品价格p对于不同收入组相同,即pix0i-bi

∑ni=1pix0i中的价格p在同一截面上是不变的已知数,则可令ai=pix0i-bi∑ni=1pix0i,也即(1)式可以简化为

pixi=ai+biY(2)

经推导,公式:pix0i=ai+bi∑ni=1ai/(1-∑ni=1bi),(i=1,2,…,n)可用于计算居民对第I类食品的基本消费支出,公式:

ηi=(Δxi/xi))(ΔY/Y)=bi*Y/vi,(i=1,2,…n)

可计算居民对第I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二)食品消费需求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食品消费需求情况,原始数据来自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05—2010),利用EVIEWS软件对参数进行估计,指标年鉴的各值调整趋势(见表2)。

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食品消费需求的弹性越来越大,最低收入的弹性最小,用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比重较大,随着收入的增长呈现递增的趋势,收入最高的时候,食品消费弹性达到最大,是最低时候的4倍。说明如果是政府补贴的话,同样的一笔钱,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价格补贴或者食品专项补贴,促进消费的力度会大于补给收入较高者。同样企业进行食品营销的时候,针对低端消费者进行的促销或者其他活动,在促进消费支出方面效果会更大。所以在扩大内需方面的重点应该是解放低收入者的基本消费支出,让低收入者将更多的钱拿去消费,从而更好地实现消费升级,对扩大整体市场的消费需求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总体消费支出情况

食品消费趋势篇8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的经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和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对于采取合适的消费政策和措施,最终达到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需求以及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收入和支出总体水平的变化描述

根据消费理论,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因此要描述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首先得考察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变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扣除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以后的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是指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

自2000年以来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 尤其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76.1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4.2%,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8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648.30元,比上年增长13.35%,比2000年的5170.0元增加了6478.3元,年均增长13.9%。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203.2元,比上年增长9.2%,比2000年的4185.7元增加了4582.3元,年均增长12.2%。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消费支出增长的速度。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必然增加。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支出水平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只不过增长的幅度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海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都在迅速增加,但是两者在数量上的差距却在逐年拉大,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差额为984.3元,但是到了2008年二者间的差额已经达到了3445.1元,也就是说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同步增长,但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明显小于收入增长速度同时从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消费率)的变动也可以看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变化情况。消费率是指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率在9年间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即人均消费性支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这进一步说明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小于收入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青海省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其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二、消费结构的变化描述

消费结构指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不同类型消费的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制约的关系。就其数量关系来看,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青海省的城镇居民总体消费结构体现为:除了食品外,衣着、娱乐文教、居住和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都在10%左右;设备用品及服务及杂项所占的比重则较小;而且各项消费支出呈现出以下变动趋势: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40.9%下降为2008年的40.4%,但是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幅度不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 40―49%为小康,20―39%为富裕,低于20%为最富裕。2000年以来青海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恩格尔系数下降是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主要标志,但是中间(如2003年、2005年、2007及2008年)都出现了恩格尔系数“背向”发展的情况,恩格尔系数出现的一些超常规的变动,这是一国的国情国策对恩格尔系数的潜在影响的表现,一般来说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居民的食品消费开始更加关注饮食的营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简单粗放型的食品消费已经开始向休闲食品、营养保健品倾斜,从而导致短期内恩格尔系数的上升;同时同样的家庭总支出,偏好出外就餐的消费者其恩格尔系数往往也较高。

居住的比例从6.6%上升到9.8%,增加了3.2个百分点,是所有消费支出中上升最多的;其次是交通通讯支出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7.1% 上升到2008年的9.6%,增加了2.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娱乐教育文化比例多年来稳中略有上升;衣着、设备用品比例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

通过以上对青海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支出总体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测算与评价的描述,我们能够得出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消费结构不断完善,但步履不大。首先,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亦即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非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青海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以体现出小康生活消费方式的特征,但从历年消费支出比重分析来看,城镇居民生活的小康特征并不十分显著,按照一般经验分析,衣着消费比例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但是从城镇居民数据来看这样的下降趋势不明显;其次青海省消费热点已基本由食品、家庭设备向交通通讯、住房、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过渡。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基本消费比重过大,享受消费比重过小的问题,如食品、衣着消费仍占消费支出的1/2左右。食品、衣着消费比重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总之,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改革措施出台,青海省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是通过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在青海省居民的货币支出中,尽管购买消费品的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支出的绝对数有所增加,可相对而言,城镇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的比重仍呈上升趋势,文化生活服务性支出的比重在缓慢下降。这也说明,在物质生活相对上升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满足。

上一篇:生态环境效应范文 下一篇:塑料污染与治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