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5 16:56:04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1

关键词:城市流浪动物 伦理 虐待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流浪动物的群体正在逐渐壮大,它们大多集中在城市住宅区、学校、商业区这类人口集中、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以大学为例,学校里流浪猫、流浪狗随处可见、数量惊人,这些流浪猫、流浪狗受到师生的同情和照顾,把学生公寓、图书馆、小吃街当成了自己固定的居所,有的甚至成为校园里的“大明星”。这些流浪动物虽然给师生带来了欢乐和陪伴,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些卫生安全隐患,夏季常能见到流浪狗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在校园里到处流窜,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发生一些冲突。

一、城市流浪动物生存现状概述

(一)流浪动物的产生

1.主人的弃养。一般猫狗的寿命都在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饲养宠物的主人可能经济能力不够,无法负担起长期饲养宠物的花销,不得不放弃饲养宠物。宠物自身患有某种疾病或者外表存在缺陷,遭到主人的厌恶和嫌弃从而被遗弃。主人长期外出、备孕或搬迁,没有做好寄养或转让宠物的工作,将其弃之不顾。

2.被不法分子偷盗出卖。由于餐饮、服装市场监管的漏洞,不良商贩为牟取暴利,将目标锁定在干净健康的家养宠物身上,趁主人不在家时偷盗宠物或是趁主人在外逗弄宠物不备时直接抢夺。部分被盗走的宠物会自己挣脱逃走,没有卖掉的宠物也会被随意丢弃,成为流浪动物。

3.宠物自己走失。一些宠物被主人带离家门,因为没有被看住,自己走丢了。还有的宠物因为长时间被关在家,没有得到理想的照顾,自己离家出走在外流浪。

(二)流浪动物的归属

流浪动物露宿街头,大多选择栖息在人烟稠密的地区。人多的地方,生活垃圾就多,流浪动物在人们的残羹冷炙中寻求一丝温饱,生活垃圾集中的地方最容易见到它们的身影。刚刚被遗弃的小动物因食物和居所的缺乏基本都面临着死亡,年龄越大的动物死亡率越高,超过三到五岁的猫几乎不能成活。流浪动物大多生活在露天的树丛和草丛里,在冬季或夏季,恶劣的天气会导致流浪动物大量死亡。运气好的流浪动物可能会遇上好心人收养,重归家庭的温暖,而大部分流浪动物因没有做过节育,在漂泊过程中与其他流浪动物繁殖,使流浪动物的数量直线上升,最后逐渐老去病死。流浪动物多数命运悲惨,有的甚至连自然死亡的机会都没有,或是被人虐待、饱受折磨,或是被不法分子捕杀用以盈利。

(三)流浪动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心理上的恐惧、惊吓,再加上缺乏健康的食物和清洁的饮水,流浪动物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带有多种病菌和寄生虫。与家猫相比,流浪猫在野外捕鼠过程中更容易感染鼠疫,成为鼠疫病菌的携带者,通过与人的接触再将病菌传播给人类。另外,流浪猫狗都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具有一定攻击性,可能会误伤他人。在城市中四处逃窜的流浪动物可能会影响交通并给它们自身带来危险,在过马路时,司机为了躲避流浪动物也可能酿成交通惨案,这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到了春季,流浪动物处于期,叫声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期中的流浪动物比平时暴躁,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能危及市民健康。此外,流浪动物居无定所,生活环境糟糕,其粪便排泄物中可能带有具有传染性病毒细菌寄生虫,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给城市环境卫生带来压力,影响市容市貌。

在流浪动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中,流浪猫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往往被人忽视。猫除了捕食老鼠外,还会捕杀鸟类、蛇类、蜥蜴类、蛙类和小型哺乳类等动物,并且猫捕杀猎物与饥饿程度无关,完全是出自猫喜爱玩乐的天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家猫列为世界前100名最具侵略性物种之一,相比之下,国内对流浪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对流浪猫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而流浪猫对自然生存环境和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鲜有调查。目前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流浪猫平均每平方公里多达上百只,其分布密度远远超过了野外环境中的野猫捕猎者,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尽管目前中国城市的整体绿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总的看来,不管是生态环境的压力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相当激烈。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在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野生鸟类、蛇类、蜥蜴类、蛙类和小型哺乳类等动物在各个省区的种群数量均有所下降。如果不控制流浪猫在城市中的数量,将给城市中更多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二、关于城市流浪动物的伦理思考

(一)尊重生命:流浪动物的尊严和权利

圣雄甘地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随意地丢弃一只小动物,放任或纵容他人残害小动物在很多国人眼中不算什么大事,许多中国人认为流浪动物根本没有必要保护,保护流浪动物是爱心泛滥的表现,比起拯救流浪动物,人们更应该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救助流浪汉、贫困儿童身上,更不要提为小动物立法了。可见,在善待动物上的伦理缺失已经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上留下了伤疤。中华民族本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孟子曾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在各方面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对待动物上的道德感为何却逐渐衰弱、麻木?

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都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尊重生命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准绳。就这方面来说,动物与人具有相同的权利,动物的知觉和人的知觉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在情感上,动物与人甚至能够产生共鸣,经过长期共存,通过简单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动物和人也能够进行基础的交流。这种“天赋”决定了动物和人一样应该享有被尊重、被善待的权利。尊重动物、尊重动物身上的这种“天赋价值”其实也是在尊重我们自身。人种与人种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哪种人种更高贵、优越,那么物种与物种之间也是一样,人和动物都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从这个层面来说,人和动物的身份是相同的、平等的。玛丽・沃伦认为,所有拥有感觉的动物都拥有权利,但动物的权利与人的权利相比,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人类权利的范围比动物权利的范围广;另一方面,与动物权利相比,人类权利较强,这是因为人比动物多了道德自律能力。正因如此,人更应该控制自己不对动物造成伤害。人作为动物权利的道德人应该本着良心尽可能地去关爱、帮助、拯救其他生命,把它当作自己的责任,要在道德上无差别地关怀每一只动物。

(二)善待生命:虐待流浪动物背后潜在的犯罪隐患

流浪动物既不像野生动物那样因其珍贵稀有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不像家养宠物那样因为温顺可爱而受到人们的宠爱,是一个饱受人们轻视和厌恶的群体。由于没有法律的监管,再加上离开了主人的庇护,流浪动物很容易成为人们施暴的对象。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对系列杀人犯做分析统计时发现,他们大多数在童年时有过杀害或残害动物的行为,在诸如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普通的暴力犯罪者中,残害动物也是其一致的行为模式。全美心理协会更是将残害动物作为行为失常的一个诊断标准。在1997年东北大学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反虐待动物联盟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虐待动物者对人类进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五倍。这些结果表明,虐待弱小动物反映出的道德沦丧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人伦的缺失。我们在提及“动物”一词时总是把人与动物割裂开来去看,然而人也是一种动物,是一种强势的动物。人类对待流浪动物的方式,并不是孤立的一件事,而是人类对弱者、异类施加暴力以满足一己之需的模式之一。女性、黑人、残疾人、同性恋等群体都被视作弱势群体,人类逐渐消除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歧视,这是道德进步的体现。流浪动物同样被视作弱势群体,把它们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也是推动道德进步的重要举措。

(三)敬畏生命:停止捕杀流浪动物

和谐社会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了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和谐。这就要求伦理学不能只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关心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和人类一样追求幸福、感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只是狭隘地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就不会变得真正文明和谐,和谐社会关乎的是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对生命的敬畏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而值得敬畏的生命不仅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动物的生命。

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流浪动物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利用的价值并不高,还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总之是弊大于利,那么,这些流浪动物就应该被人道消灭或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吗?传统捕杀流浪动物的处置方式不仅违背和谐社会的基本意义,同时对于孩子的心灵教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大人残忍地处理流浪动物的方式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去不可磨灭的伤害,从而可能会扭曲孩子们真善美的人生观。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一些宗教认为“众生平等”,人类并不能主宰大自然中其他生物的命运,更不能随意对待陪伴在人类周围的与人类朝夕相处的生命。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不敬畏,觉得杀害一个无辜的生命就像撕一张纸那么容易,那么在道德上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约束他。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应是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社会,动物不畏惧人类,愿意与人亲近,人类给动物保护和关爱,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三、解决城市流浪动物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动物福利立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动物保护法,涉及动物的法律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律以及一些地方上制定的养犬管理办法(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涵盖的动物只是一部分,对于宠物或流浪动物一类的小动物没有具体的保护,在立法目的上也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关爱生命的道德传统,没有体现中国加入或签署的国际条约、宣言中有关保护生物内在价值的要求,对遗弃、虐待、捕杀动物的人也没有严格的惩罚。因此,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完善动物保护的法制系统,健全动物福利的制度建设。

(二)伦理思想引导

除了法律的强硬制约,伦理思想对群众的引导也十分关键,而且相关法律的制定,背后需要环境伦理提供理论支撑。流浪动物也是生命,也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弱化了人们的道德感。自然本来有其内在的有序的平衡,人类淡漠的道德感使得流浪动物的数量疯狂攀升,影响了生态的内在稳定。要想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数量,就要端正饲养宠物的主人对动物的认知:动物的存在不应该只是作为人类利用的工具,有些人饲养宠物的目的只是为了供自己玩乐消遣,有些人在宠物身上投入巨额花销只是为了攀比炫耀,这些都是自私的利己的想法。宠物帮助主人看家护院,为主人带来了欢乐和陪伴,主人不仅要给宠物提供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基本需要,还要给宠物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稳定和谐的伦理关系,对动物和人双方都是有益的。

只有从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角度出发饲养宠物,人们才会主动审视自己是否有能力饲养宠物,才会自发地去学习如何照顾宠物、调教宠物。政府应充分利用媒体的积极作用,宣传环境保护和关爱动物的思想,呼吁人们用领养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购养方式,以减轻宠物过度消费的现象。另外,还要通过宣传教育淡化人们的品种意识,许多人偏爱品种优良、血统纯正的宠物,对杂交出来的宠物不屑一顾甚至嫌弃厌恶。同样是动物,我们应该对家养的宠物和野外流浪动物一视同仁,生命同样可贵,不应区分高低贵贱,要消除对动物的品种歧视。

(三)制定具体的收容措施

一方面,可以用绝育手段代替传统捕杀的工作,“绝育”是目前得到专家广泛认可的有效避免动物过度繁殖的方式之一,也是被国内外动物保护组织不断提倡的理念。为动物做好绝育工作,一方面可以控制动物的疯狂增长势态,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动物的数量;另一方面,绝育能一定程度上延长动物的寿命,减少动物患病的机会,还能使动物的性格变得温顺柔和,从而降低宠物被抛弃、成为流浪动物的可能性。

此外,可以建立社会救助站、流浪动物接收站等收容机构。我国现有的由政府设立的流浪动物收容机构基本上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地方上的收容机构都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爱心人士自发设立的,这些收容机构缺乏系统的管理、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协作,而且大都处于资金匮乏、场地紧缺的尴尬境地。

城市流浪动物的生存问题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背后反映出的实际上还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对待人与动物的关系上,人是以上帝自居或是以朋友相处,决定了流浪动物的归属。流浪动物对城市造成的困扰,其始作俑者还是人类自身,没有抛弃就没有伤害,因此,要正视流浪动物的地位,给流浪动物在大城市中一个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 周曦,李树财.福利:给每个生命以其所应得――流浪宠物引发的伦理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7(5):38-41.

[2] 李铁.动物伦理,为了人的尊严[J].学习博览,2014(02):32- 33.

[3] 何倩.救助流浪动物,他们在行动[J].温州t望,2009(13):70- 72.

[4] 班曼曼,郑海红,贾广敏. 浅议我国对流浪动物的管理[J].中国动物检疫,2014(10):38- 40.

[5] 康楠.拯救流浪动物路在何方[J].经济,2012(05):125- 127.

[6] 叶娟娟.流浪动物民间救助之路[N].河北日报,2009-06- 02.

[7] 倪和民.流浪动物危害大[N].人民日报,2009- 06- 04.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2

[关键词] 流浪;精神疾病;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83-03

睡眠障碍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各种精神症状引起不良心理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睡眠颠倒、入睡困难、早醒、中间易醒等临床表现[1]。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目前有15%~3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在本院救治病区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常会由于睡眠障碍而出现紧张、焦虑,在病区吵扰,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等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积极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流浪救治病区的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45±5.65)岁,研究对象均满足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标准。使用ICD-10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兴奋状态15例,缄默状态10例。睡眠障碍形式:入睡困难20例,间断睡眠12例,睡眠过度6例,早醒8例,不眠4例。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用于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量表有7部分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每部分0~3分,0分“没有困难”,3分“非常困难”,累计各部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时间为15~20 min。

1.2.2 发放问卷 实施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发放,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干预前后共发放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护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药物主要有利培酮片(剂量3~6 mg/d)、阿立哌唑片口腔崩解片(剂量10~30 mg/d)、氯氮平、碳酸锂等临床常用药物。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PSQI量表测定[3],按计划实施严格的护理干预。

1.3.1 做好病区环境管理 救治病区属于封闭病区,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区环境介绍以消除患者对病区的陌生感,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生活家庭化的氛围”促进患者情绪尽快稳定[4]。尽量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夜间减少灯光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给患者晚上发药及巡视查房时要做到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减少外界活动对患者睡眠的刺激。尽量将护理治疗放在白天进行,晚上必须进行的护理工作尽量在患者未入睡前进行,以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夜间巡视查房时做好患者的睡眠记录,建立睡眠登记本,以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5],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规律以便能对患者的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 加强沟通,鼓励疏导 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而且焦虑占比例较大[6]。患者的不适主诉要认真倾听,告知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程度及关于这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及时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取得患者理解。鼓励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倾诉对象,尽量消除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焦虑,紧张情绪,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

1.3.3 合理的服药安排 调查显示,流浪精神患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这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有关[8]。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及时向患者解释每种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对他病情恢复的影响,药物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严重失眠的患者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对于调整患者的生物钟及改善睡眠护理非常有利,但必须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9]。对于一些特殊的精神病药物,如碳酸锂,氯氮平等要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免由于患者的不良服药习惯和方式而影响睡眠,对于彻夜不眠的患者应告诉医生,按医嘱予其服用镇静安眠的药物,积极控制病情,消除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失眠。

1.3.4 行为矫正 流浪精神患者是个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本院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均无家属探视,患者最主要的诉求是要求出院回家。这种愿望由于晚上没有人诉说而更加强烈,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①医护人员认真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市的流浪患者救助政策,告诉患者在这里住院,医护人员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你的家属或核实家庭住址,让患者早日出院,增强患者对病区的归属感和对住院治疗的认同感。②矫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态度: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在外面长期露宿,居无定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无法实现,养成了非常不好的睡眠习惯,护士在进行行为矫正时采取刺激控制法,让患者在只有睡意时上床,不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卧床20 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等[10]。告知患者睡觉时要脱掉鞋子、外套上床;夜间查房时给患者盖好被子,纠正患者认为睡眠要有8 h才是正常睡眠的看法。③对于过度睡眠的患者应减少患者日间睡眠时间及次数,鼓励患者多参加病区的康复活动,如下象棋、看报、打乒乓球等。

1.3.5 良好的睡眠技巧 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改变懒惰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睡前小便、漱口、洗脚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兴奋躁动引起失眠的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弯曲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持续10 s,感受双臂的紧张,放松后再来一次。对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失眠的患者,让患者在床上深呼吸,吸气到一定程度再均匀呼出,持续10 s,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动作上,并结合一些传统方法给患者泡足[11],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后30 d测定患者的PSQ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PSQI总得分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往往由于其大多处于严重的精神疲劳状态而存在睡眠障碍[12]。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到47%,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13]报道,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社会支持系统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基本属于“三无”人员,其睡眠质量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除积极的医疗干预外,为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加强对患者睡眠环境的管理和适时的心理干预。

3.1 流浪救治精神患者睡眠情况的特殊性

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流浪救治精神患者在外面习惯了自由流浪的生活,而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医院的管理;②对救助政策的不了解:很多精神患者认为是政府把他们隔离起来了,不给他们自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③病情较复杂,不稳定:由于救治流浪精神患者大部分病情严重,病情的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④对家人的思念:医院对于患者的管理是封闭的,住院精神患者基本上无家人的探视,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这就造成了很多流浪精神患者只能长期待在医院,因此,保证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应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和能力,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是恢复精神疲劳的有效方法[14]。虽然大部分精神疾病药物有安眠的作用,但很多流浪救治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对病情的不了解,对医院管理的不适应,对家人的思念及外面世界的向往,仍存在很多睡眠障碍的问题。本研究证明,通过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细心探寻流浪精神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人性化的病区环境管理;做好沟通,鼓励疏导;合理的服药安排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教会患者良好的睡眠小技巧,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状况,有效遏制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状况的恶性循环,让患者能够安心住院,重新回归社会。实施干预后,患者的PSQI得分明显下降,夜间连续性睡眠的时间得到延长,睡眠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救治精神疾病患者在睡眠质量方面能取得良好积极的效果,与李侠英等[15]提出的观点一致。患者的PSQI得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可能与对患者进行了人性化的病区管理,积极的救助政策及病情的宣教,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等因素有关。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参考文献]

[1] 黄长海.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2-23.

[2] 华鲁纯.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利用[J].上海医药,2010,31(6):250-251.

[3] 刘贤臣,唐茂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5(2):103-107.

[4] 王汉婵.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与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73-174.

[5] 程双云,万婷.睡眠管理在精神科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6):531-533.

[6] 程云,于昌伟.6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6):197.

[7] 李红远,张天秋.294例救助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7):62-63.

[8] 刘向阳,李云.齐拉西酮与奋乃静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24-26.

[9] 员凤音,陈粲,陈海君,等.CCU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70-671.

[10] 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37-940.

[11] 刘春格,陈长香.城乡老年人睡眠现状及不良习惯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15-16.

[12] 付叶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3):474-475.

[13] Breslau N,Roth T,Rosenthal L,et al.Sleep disturbanc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a longitudi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young adults[J].Biol Psychiatry,1996,39(6):411-418.

[14] 张燕峰.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126-127

[15] 李侠英,张长梅.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715-1717.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3

目前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难于控制,工作方式烦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件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多于合作;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技术部、施工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提出了“建筑材料精准物流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缺陷,并防范新的问题的出现。

2.精准物流管理的基础

2.1技术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技术支持,必须辅助企业各管理层次,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人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八个基本的模块,能够辅助各层次的管理:对企业物资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编制物资数据库;从进度管理模块导出阶段性计划工程量;根据计划工程量预算管理模块计算出物资计划;依据物资计划,物资管理模块实施物资采购管理。

以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为技术基础,对物流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物资料采购渠道多元化和透明化,物资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性,最终达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浪费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建造。

2.2组织环境基础——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EDI、WEB等信息技术,将策划单位、业主、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对整个建筑产品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精准物流管理,缩短建造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无价值的工序、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组合的一些列活动的总称。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部门界限,加快了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速度,节省了潜在的时间、节约了潜在的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提供了组织环境基础。

2.3组织文化基础——精准建造思想

精准建造(LeanCo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建筑产品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产品定义、合理有效的建造单元的分解、精准产品策划、精准设计,在物资的精准供应、全过程的产品控制、及时的信息流通和反馈、全体人员早期介入下实现建筑产品的成功交付、资源浪费的最小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产品的价值、优化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流、构建合理有效的产品流、降低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工期、整个项目达到最佳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精准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使整个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缩短、精准物流管理、建造成本最小、整个建造价值链创造价值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

因此,将精准建造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指导组织的建造生产,其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零浪费”,其中包含了物资的“零库存”,即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相连接流水化,最大化地减少中间库存、消除中间搬运、等待的时间浪费,达到精准物流管理。

3.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3.2精准物流管理的目标

在建筑产品的整个建造过程中,工程项目是一个临时的产品系统而独立的存在,紧密的与物流联系在一起。加强物流管理是工程项目精准建造的资源保证。精准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加强供应商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竞争和短期合作为长期有效合作;规范物资采购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化和批量化,缩短物资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程序;加强物资入库、出库、调拨、报损管理,使库存最小化;加强物资入场、加工建造、退场、损耗管理,降低物资浪费,减少物资的二次搬运;物流信息及时、准确,便于物流的有效控制。精准物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物资的“零库存”和“零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最大化的满足客户满意度。

3.3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精准物流管理是以共享工程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动态实现物资库存状况监控和物资现场管理监控,精准预测和计划物资,选择最佳供应商和租赁公司,实现物资的精准、均衡供应。精准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范围广的一系列活动。精准物流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1)预测物资用量、编制物资供应计划;(2)组织、采购或者调剂物资;(3)物资的验收、储备、领用和配送;(4)物资的统计、核算和盘点。

3.3实施的关键

3.3.1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

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是物资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和保证,是优化企业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动态平衡是按照项目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施工阶段的物资投入,并对物资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以保证整个建造过程的均衡性、实现物资供应的动态配置、平衡协调和均衡投入的过程。因此,在工程项目中,有机、紧密地结合物资投入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的计划与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使物资、人员均衡地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实现物资综合控制、工程项目均衡节奏性地建造,达到预期进度目标,实现精准物流管理,减少物资浪费,降低建造成本。

3.3.2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4

一、“轻矶钓”主要是相对于重矶钓而来的称呼,意思是指用较轻便的家,在矶岩海岸钓取比较小型的对象鱼。这名词并未表达出“浮游”的意义。

二、“针对浮水鱼”一说中的“浮水鱼”是什么?表层洄游鱼吗?应该不是如此狭窄吧!但若硬要把底栖的鹦哥和近底层活动的黑鲷也归类为浮水鱼,则显然十分牵强。所以此种讲法会令人搞不清楚状况。

三、“矶上物钓”中的“矶上物”三个字,意思跟浮水鱼很接近,说不定所谓的浮水鱼还是由这个日本词汇勉强翻译过来的,所以,讲矶亡物钓同样有涵盖面不够周全的问题。

四、“浮卡世钓法”意思是漂浮仕挂的钓法,亦即用有浮标的、很轻巧的钓组去钓鱼。有人认为浮标必须很轻且子线很长、不加任何咬铅(全漂)才算浮卡世钓法。但那是日本比较过时的讲法,而且如此定义也嫌严苛了一点。基本上只要有使用浮标、钓饵能够相当自由地随流与浪漂晃,且钓组上没有太多、太重的额外装备,就可以算是漂浮仕挂了。所以日本钓界倾向于把“浮卡世钓法”一词用为相对于诱饵笼矶钓法(日语发音为kako-tsuri)的称呼。

另外,日本矶钓界还有一个比较被大家忽略的名词“浮标钓法”(曰语发音叫做Uki-tsuri),也在某种程度上颇能传达浮游矶钓的含意,它代表包括浮卡世、诱饵笼、矶上物、矶底物等各种钓法,只要有用浮标、钓组重量不太夸张(没有大到像吹气球搞放流那样的程度者),都算。

我们的浮游矶钓应该也是指包容以上各种玩法的活动,只要有不太庞大的浮标、家口不太笨重、在矶岩(包括防波堤)海岸下竿、钓组能够自由漂晃(打沉底不算)等等,原则上都可以归类于浮游矶钓。那么,根据这种原则定义出来的垂钓方式,应该包含哪些重点呢?

一、因为使用浮标,故钓棚深度有重大意义,但此一深度却跟下竿地点海底的实际深度不尽相同,而是需要取决于钓手主观意念和鱼群吃饵泳层的相互搭配(打沉底则几乎不必考虑此点,反正都是直接搞到海底的)。

二、为让钓组漂晃自然,钓者必须充分掌握水流,并运用娴熟的操竿控线技巧驾驭浮标、钩饵,以达狙击水中大物的目的。

三、既然是在岸边下竿,而非在船上靠探鱼机找鱼群,适当地使用诱饵就有其必要了,并且这打诱饵的功夫还得跟水流、风浪、标点状态、当天鱼儿的脾性相互搭配,更必须符合钓手自行设定的钓棚深度。

看起来很难做到是不是?其实还好啦!运用一些基本知识,再加上平时积累的经验,任何人都能玩好浮游矶钓。只不过经验必须靠自己不断累积,别人帮不上忙,所以本文就在基本知识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鱼在哪里?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在海里!只不过海太大,我们还得把范围再缩小一些。

多数矶钓鱼种在找东西吃时都有几个共同的特征:第一、除非要长距离移徙,否则它们都宁愿逆着水流觅食而非顺流找食物:第二、它们都懂得利用海底礁岩为屏障,躲在周围(特别是后方)伺机进食;第三、它们常常会守在波浪洗上岩石反冲下海时激起的白沫带,或是直接冲进白泡沫堆里找食物。

为什么鱼儿要逆流觅食呢?这么做不是挺费力的吗?其实不然!因为:一、假如顺流找,除非它游的速度跟水流很不同,否则会一直跟着同一块水团运动。假如这片水里食物有限或根本没有的话,那口岂不就要挨饿了?二、如果鱼的泳速跟水流大不相同,那么即使是顺流运动,也还是要花费很大力气的(这是物理学上“相对速度”的问题),那可就不一定比逆流时等食物送上门来得划算了;三、假如顺流觅食,鱼会很快离开匿居的场所,因此除非它想搬家,否则还得再费力游回来。

鱼类为什么喜欢躲在水底礁石的后方呢?一、岩石后方比较闪流,可节省体力;二、可躲避洄游性掠食大鱼的猎捕,因为口们多半在本流里面讨生活;三、自己可以机动冲入流水中攫取食物;四、食物经常会自动送上门(流水在石头后方形成倒卷的窝流,会把食物卷进来)。

白沫带的意义有哪些?一、矶钓鱼种多半对吃海藻颇有兴趣(尤其是生长在潮间带的藻类,而白沫带就是发生在这个区域的现象);二、有些鱼就算不爱吃藻类,岸上或靠近岸边的海域也是供应食物的重要所在。当波浪洗上岩石反冲下海时,会带着许多生物、有机物等一起灌入深处,然后再随着白泡翻涌出去。因此,鱼群常守在白沫带捡拾这类食物;三、波浪从石上灌回海里时,还会将空气卷入水中制造大量溶氧,使鱼类乐于聚集在此。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每一种鱼的生态习性并不一样,所以即使白沫带、海底礁岩均有其重要性,各鱼种的活动范围也还是颇有差异的。比方说黑手类,通常尾长黑毛(红皮拢,或称细鳞仔)喜欢在流区边缘出没,而口太黑手(菜毛,又叫粗鳞仔)则多在矶际缓流区生活。此二者都会随水温高低而有活泼与否的差别,但也都有可能被诱饵吸引到某个特定深度(甚至水表面);其它鱼类如白手比较喜欢趁着涌浪,冲到岩石边啃咬脚白菜、鹿角菜之类,或者混迹于白泡沫中捡食被浪刷下来的藻类,因此勉强可算是接近上层水域活动的族群;臭肚的活动变化很大,它们可以为了抢食物跑到水面打尾,也可以一大群窝在水底厮混,不过总的来说其生活水域并不太深,通常均在二十五尺以内;黑鲷就不一样了,它是底层活动的鱼种,而且不只浅海沿岸有鱼踪,深达七八十尺之处也钓得到它,就算偶尔跑到中上层水域,也必然是在有屏障之处(例如岩石、堤防、蚵棚等等);黄鸡也属于深水区讨食的鱼族,但它们却并不贴底活动,而是单纯的喜欢在水的较深处出没。所以,钓者可将各鱼种的生态习性与水域环境综合起来研判,就不难找出鱼群活跃所在了。流水怎么看?

日本矶钓名人小里哲也曾说:选择标点有三大考量要素:潮流、暗礁、白沫带。这里面暗礁与白沫带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且即使是初学者也不难看出它们的位置。但潮流呢?它有哪些种类?我们又如何知道它在哪里?方法其实很简单:

一、寻找本流。所谓“本流”,并不是某种特定流况的固定称呼,而是相对于一个区域内比较强大的、速度快的、最主要的一股水势。通常那种方向固定(意指在涨潮或退潮过程中方向固定,潮水转换后方向即可能改变)且表面波浪起伏甚大,浮标钓组一进入就会被迅速带走,即使用“恐龙蛋”也无法停留的所谓“流沟”,就一定会被称为本流。但有的时候流速并不那么强劲、波浪起伏也不那么大的水势也会被叫做本流,其原因就是它跟钓场上别的流水比较起来要强大些罢了。

二、寻找支流。“支流”二字也不是专有名词,乃是相对于本流而言比较小区域的、速度慢的、不容易引起波浪变化的水势。此类潮流有沿着海岸推送者,也有冲向海岸或往外流出者,其成因包括风

力、波浪、潮汐现象与本流的分支等等,且多半会受海岸地形、海底状态影响而改变方向、速度、规模。一般说来,这种流水不大容易凭海洋表面状态加以分辨(至少初学者常常看不出来),但却不难靠某些现象来发现它,那就是借观察漂流物、诱饵、浮标等的走向而加以判读。

三、寻找潮目。所谓“潮目”,就是方向不同的两股(或以上)流水相互交会、撞击,或方向虽相同但流速不同的两股水流相互摩擦,因而造成一个表面比较平整无波、看似甚少流动、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区。这种地方也不难凭肉眼分辨,你只要看到平整无波、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域,把钓组投入后可见它会持续在里面打转而不容易漂走的,即潮目了。

四、寻找洄流带。运动中的潮流如果碰到障碍(例如暗礁、凸岬),或海域深度改变,抑或是从静止水域旁边擦身而过之时,都容易造成一坨翻涌打转的水团,这就是“洄流带”。钓者只要注意看前述有障碍之处、深度变化之处、静止水域与流水交界之处等等,就很容易发现它了。

五、寻找反拨潮。一道道涌向岸际的波浪,带着大股大股的海水打上礁石,然后再返身灌回大海,这些水必须有个路径流出去,此种路径就叫做“反拨潮”,其方向均为从岸边往外海流者。要寻找反拨潮时,除了可利用浮标当佐证外,还可以注意看波浪造成的白泡沫,假如有一条持续往外拖出去相当距离的白浊水域(所谓白浊是指细碎白泡沫造成的水色泛白而非真的水浑浊),那就是了!

需注意者,上述各种水流状态对垂钓的重要性,并不是排在越前面就越重要。相反的,后三者更常成为寻找矶钓标点的依据。标点在哪里?

鱼群在哪里,标点就是哪里。以下几个原则可以让你减少许多摸索的时间:

一、除非你要钓拉仑、青旗、烟仔之类外道鱼,否则就不必让钓组在水势汹涌的本流里厮混了,拿它来当“钓组运输工具”即可。真正的标点在本流边缘洄流带或潮目处。

二、当你发现钓场上有较小型、较弱的水流时(意即非水势湍急的本流),请特别注意它运动方向跟海岸地形的相关性:假如是平行海岸的流水,标点多半在岸际地形突出或凹入之处,不然就是水下有大型暗礁的地方,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会产生洄流带。

三、前述水流如果是向岸边立足点冲进来者,因为会把钓组一直往里推,使你既难以向外探寻鱼群又容易挂底,故需找水流碰到岸边后转折出去的(在外礁地形则是找绕过岛礁之后的)洄流带。

四、至于远离海岸的流水就好办了。只要其途径上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会跟另一股水势交错、合并、撞击的话更棒,这些位置就是一级标点。

五、若是钓场上有明确的反拨潮,它的边缘、整个路径上、甚至波浪撞击岩石造成之大量白泡沫的正下方,都有可能成为鱼群聚集的标点。

六、如果在峭壁型急深海岸下竿,请特别注意岩壁呈阶梯状变化的转角处,或者是有垂直裂隙、转折之处,各种鱼儿都会找此类地形藏匿。同时,下竿时也不可让钓组离开岸壁太远,否则必然扛只大龟回家。

至于具体的寻找标点技巧,基本上可有下列几个步骤:

一、用眼镜观察,看看海岸岩石构造如何?潮水动向如仰岸边有无白沫带?哪里有暗礁?从而找出最有机会的下竿区域。

二、假如海底地形不易观察出来,那就要善用潮流,让流水带着钓组去探询水下状况。

三、不要怕挂底。其实只要钓组配置不太夸张,也就是说应尽量轻敏、灵巧,不要太笨重。钓棚设定也不可太离谱,并善用“拉拉放放”的“N”字操竿法,而非把钓组往水里一丢就不再管它,一般而言是不大容易挂的。

四、就算挂底也不坏,至少你因此而确知了一处水下障碍的所在和深度――别忘了,鱼群是喜欢有暗礁庇荫的。

五、搞清楚潮流与水下环境状况之后,再把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惯套进来,试试看它们是否聚集在你所预期的位置(注意:这种位置钓场上不会只有一处,所以要各点都试,直到有目标鱼咬饵为止)。

六、万一实在无流、无浪,且缺乏明确下竿标的,那就靠自己撒诱饵的功夫制造标点。

总而言之,要是你懒得记那么多的话,只要特别注意“潮流与暗礁交会”、“暗礁与白沫带交会”、“白沫带与潮流交会”这三个微妙所在就八九不离十了。如何确定钓棚深度?

知道标点在哪之后,是不是就能开始享受大咬了?不见得!因为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必须掌握,那就是鱼群泳层,而这泳层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钓棚。所以如何找出鱼群泳层也就等同于如何设定恰当的钓棚。

掌握钓棚有两个方法,一是慢慢找出来;二是自己设定(即使用诱饵来把鱼群集中到你希望的位置)。具体做法为:

一、除非是外洋性洄游鱼类,否则它们不会没事干就跑到缺乏隐蔽的空旷水域去。因此在沿岸矶钓场上,所谓的鱼群泳层,其实还是在海底附近的(意指有暗礁、沟口之处),只不过有“深处的底部”和“浅处的底部”之别而已。这就是说,钓者首先就应搞清楚:下竿时,鱼群在什么深度的海底附近?

二、据日本钓友观察,当水温较暖时,像黑毛这类矶钓对象鱼的活力会比较旺盛,泳层也高些;水温低的话,则活动力降低,会跑到流缓而深的地方窝着不出来。依这个条件来看,当你到达一处陌生钓场时,如果当天水温不低,可将钓棚由十尺开始设起,而水温低时则由十五尺开始下竿。没有鱼咬的话就拉深个二三尺再试试看,如此直到中鱼或钓组拖底为止。

所谓水温高低,我并不想用数字来表达,因为几乎没有人钓鱼时还会带支温度计去量水温,更何况水下温度跟表面是颇有差异的(甚至可能会有好几层不同温度)。所以比较合理的方法是用手触摸南极虾、钩子、咬铅、转环等物品,假如感觉十分冰冷,那就是该水层温度很低的表征。反之,如果只是凉凉的而非冰冷,那就表示水温不算太低。

三、当必须自己设定钓棚时,你最好先搞清楚附近海底有多深,然后视所要钓的鱼种决定钓组放多长(即浮标到钩子的距离)。例如在水深超过两支竿子的地方钓黄鸡,就可直接把钓棚拉到一支半竿子以上的长度试试看;而在水深二三十尺之处钓黑毛时,不妨以一支竿长为度开始尝试。但这方法必须跟诱饵性质与施打技巧密切搭配,且需考虑水流、风浪对诱饵、钓组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比方说,当你使用比重大、黏性高的诱饵时,就应该先了解它会以较快的速度下沉,比较不容易漂远,也不易在水中化散。反之,比重小、黏度低的诱饵下沉较慢、较易化散,所以在流水中容易漂远、不大能沉到深处。这就是钓棚深度必须跟诱饵性质配合的原因。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5

摘要:由于抗战期间的破坏,上海市流浪儿童问题在抗战胜利后十分严重,而当时上海的慈善界在流浪儿童救助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各儿童救助机构尽全力为流浪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并且注重对儿童实施教育,引导儿童学习多项社会技能,通过这些措施使流浪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战后上海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关键词 :战后;上海;流浪儿童;救助

抗战胜利后,上海市的流浪儿童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应对当时日益严重的流浪儿童问题,战后初期尤其是在1946年至1947年,上海市各儿童救助机构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上海流浪儿童救助事业的考察十分有限,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所以,深入探究战后初期上海地区的流浪儿童救助事业,对于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当时上海市的相关社会问题及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战后初期上海市流浪儿童生存状况简述

战后初期,由于曾长期遭受战乱的影响,上海市流浪儿童数量庞大,其生存状况十分恶劣。当时上海难民难童收容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946年6月,该所就已经收容流浪儿童408人,而当时像上海难民难童收容所这样的机构有很多。所以,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战后初期上海流浪儿童数量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儿童的生存状况十分恶劣。而相关当事人的回忆资料更能够直观地说明战后初期上海流浪儿童悲惨的生存状况。影片《三毛流浪记》中三毛扮演者王龙基在《和张乐平伯伯结缘<三毛流浪记>》一文中回忆:“他曾多次给我讲述他画流浪儿三毛的最初冲动:那是在194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吹,挟着鹅毛大雪把上海染成一片银色,屋顶上积着厚厚的雪,树上挂满银白色的雪,马路已经被茫茫冰雪所罩,分不出车人行道。乐平伯伯在一条弄堂口,看到三个10岁左右的流浪儿。他们用破麻袋紧裹着身体,赤着一双脚,紧紧围抱着一只白天烘山芋的炉子,他们不停地踏着脚,鼓着冻红的腮帮吹着即将熄灭的火,一个劲地吹呀吹呀,就靠那一点火星取暖。乐平伯伯是没有能力帮助他们的,那时候这种景象比比皆是。那时,伯伯居住在嘉兴,到上海是借住在他堂弟家。第二天一早,他又走过了那条弄堂,他看见两具已经冻僵了的小尸体依然伏在炉旁,他们的小手还伸在早已熄灭的炉壁里……乐平伯伯久久地站立在那里,望着那凄凉的景象,他的脑海中显现出三毛的形象。就这样,他开始了《三毛流浪记》的创作,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每次乐平伯伯总是含着泪讲述,我总是流着泪听……在人群熙熙攘攘的外滩,流浪儿有的奔跑着卖报,有的在捡香烟头;在四川北路桥头,流浪儿争抢着推三轮车上坡过桥,向坐车人讨几个小钱;风雪严寒的冬天,树上都包上了稻草,而衣不蔽体、饥寒交迫的流浪儿们,夜晚无家可归。天天都有冻死、饿死、病死的孩子……这一场场,一幕幕活生生的景象和漫画融为一体。”这一回忆材料充分表明,战争给当时上海地区流浪儿童带来的灾难并未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

二、战后初期上海市流浪儿童救助事业状况

尽管当时上海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十分恶劣,但是,社会各界在战后初期仍在流浪儿童救助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一时期,上海市政府对社会救济工作的干预明显加强。政府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救济法规与政策,例如,1946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冬令救济委员会组织章程》,规定设立市救济院的计划被列入1946 年预算,下设游民习艺所、育幼所、残废教养所等八个机构。上海市政府于1947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扩充市救济院的工作内容,该计划称,市救济院之下拟分设安老所、育幼所、游民习艺所、残废教养所、妇女教养所、托儿所,并提出扩充托儿所数量的设想。另一方面,政府在实际行动上积极推进儿童救助事业,上海市政府于战后不久成立了上海难民难童收容所、上海市儿童教养所以及社会部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等儿童救助机构,并成立了上海市救济委员会,协调上海各界慈善活动,给予非政府性质的儿童救助机构一定的帮助。在政府的干预之下,战后初期上海市各儿童救助机构的运作状况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根据1947 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市政府及民间创办的儿童救助机构共有39所,当时大多数儿童救助机构所收养的儿童不超过300 人,流浪儿童占有很大比重,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4至16岁,其中10至14岁的儿童所占比例最多;在儿童性别构成上,男性的比例略超过女性。在救助机构职员方面,宗教人士占有较高比重。大多数职员拥有1年以上的儿童工作经验。除宗教人员之外,大多数职员在救济院内住宿,并领取救济院发放的薪金。

战后初期,上海市各儿童救助机构尽全力为流浪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各救助机构都广泛征用、修建供儿童住宿的建筑,多数救济院修建了自来水设施、浴室以及电灯,配备了适合各年龄儿童就寝的床位、被铺,不同年龄儿童以及不同季节的衣物、面盆、面巾、牙刷等生活必须品;救济院内建有饭厅,专供儿童饮食,并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救济院内设有医师与一定数量的必备药品,并且经常与外界的医院以及卫生事务所建立联系,以更好地治疗儿童的疾病。多数救济院配备有室内、室外娱乐场地以及儿童玩具等娱乐设施。一些救济院还组织儿童到上海市各公园游玩,增加儿童的生活乐趣。抗战胜利后,上海的社会相对稳定,所以,战后初期的上海市儿童救助机构除了对儿童在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抚养、照料之外,更注重对儿童实施教育,引导儿童学习多项社会生活技能。多数儿童救济院内设有教室,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职人员,规定适龄儿童必须参加文化课的学习,接受最基本的学校教育;不少救济院还建有儿童图书馆。除了文化课学习之外,当时的儿童救助机构更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早在抗战期间,上海市净业教养院副院长赵朴初就对此颇有见解,他指出:“真实的教育,其范围本不应该仅限于书本之中,仅限于课室之内,而是应当广及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一言一动,无不是教育的题材,一时一处,无不是教育的机会,这对于一般人的教育固应如此,而对于流浪儿童的教育,尤应如是。”为了让流浪儿童掌握一技之长,以更好地在社会上谋生,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以及出于扩大教养所生产经营的需要,战后初期上海市各儿童救助机构对儿童生产技能的培养均比较重视。大多数儿童救济院配备相应的生产工具,对适龄儿童开展相关的生产技能培训。一些救济院如土山湾孤儿院等还设有专门的生产工艺学校。救济院儿童所学习的生产技能包括缝纫、刺绣、制衣、印刷、雕刻、漆器、木工以及农艺等,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紧密联系,有时救济院的儿童也被送到院外去习艺。一些救济院要求部分学有所成的儿童参加救济院的生产活动,补充救济院的劳动力。比如当时的上海外育堂设编织部,有女教师、习艺儿童约六十多人,接受外面的工作;土山湾孤儿院的印刷部门规模大,动力用电、中西文字模均有,承印各种图书、杂志、画片及挂图等。随着救助事业的不断发展,救济院除了对儿童进行专门培训之外,还主动解决儿童的就业问题,儿童出院时,多由院方介绍适当工作。在加强儿童生产技能培训的同时,各儿童救济院还鼓励儿童开展社会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教职员的帮助下,不少儿童救济院设立了自治会、童子军等儿童组织,不少救济院还鼓励儿童参与救济院事务,锻炼儿童的社会活动能力,据统计,在三十九所儿童救济院中,已有十八所儿童“参与院务”。

战后初期,一些文艺界人士也深入流浪儿童群体,并发表揭露流浪儿童悲惨生活的作品,以唤起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注,为流浪儿童救助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前文所述的张乐平以流浪儿童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活动就是当时最典型的一例。战后,张乐平从广东回到上海,他看到流浪儿童悲惨的生活状况,看到了冰天雪地里收尸车上儿童手臂的摇摆,对当时这一社会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他一腔热血冲向了笔端。1945年,他的第一部以三毛为形象的连环画《三毛从军记》在上海发表,引起了轰动。1947年,他的传世之作《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刊出,这部强烈控诉旧社会,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鸣不平的典范之作一经问世,即引起各界人民和舆论界的高度重视。

三、战后初期上海市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建设的不足之处

虽然战后初期上海市的流浪儿童救助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旧中国经济、社会事业整体落后以及抗战时期上海遭受长期摧残的背景下,战后初期上海市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其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由于经过了抗战时期的破坏,当时大多数儿童救助机构的硬件设施很难得到完善。而当时的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支持,因此,多数儿童救助机构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只能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主,这难免会带来不少困难。1947年的统计显示,在建筑与场地方面,39个救济单位中“房屋够用者有十九院,房屋不够用者有十七院”,“十院(教室)不够,一院无教室”,“七院无娱乐场地”,“十一院无农作场地”。在生活设施方面,“有十五院尚少床铺,总数计七五二只”,“七院无饭桌”,“被、被单、毯等二十院够用,十七院不够用”,“冬季外衣十四院够用,十八院不够用”。在生产设施方面,当时除部分天主教会创办的儿童救助机构之外,“其他院所的生产工具都有不全备之苦,设备较为完善的院所,又往往买不起高价的原料,生产品也找不到销路”。在儿童营养方面,当时各教养院儿童的膳食当中严重缺乏肉类、豆类和蔬菜,使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儿童的生长发育;在医疗设施方面,“各儿童教养机关医药设备大都非常简陋,仅九院够用,廿七院皆不够用,三院则根本没有”。

其次,各儿童救助机构的经费也比较紧张。当时,儿童救助机构中大部分经费都来自募捐以及私人捐助。而只有少数儿童救济院除募捐以外,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政府经济补贴。大多数儿童救济院尤其是民间创办的救济院在战后初期仍面临比较严重的经费困难。据统计,上海各儿童救济院中“ 有十二院是入不敷出的”。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儿童救助机构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在职员方面,各救济院照顾儿童的职员数量相对不足。据统计,当时多数儿童救济院的职员人数不超过25人,就总体数据来看,当时全市平均每一位教职员工需照顾儿童10.4人,这使得很多儿童得不到充分的照料。救济院中的医师也存在短缺的问题,而且,大多数医师缺乏专业的医疗工作经验。救济院在专业人员的任用上也存在缺陷,比如饮食计划与管理多为事务员、宗教人员负责甚至儿童自理,这些人大部分是不曾受过营养的专门训练,难以为儿童提供营养合理的膳食。

在儿童管理方面,一些儿童救助机构使用非人性化的手段管理儿童,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高慜在《“三毛”的悲剧与新生——重观<三毛流浪记>后联想》一文中提到:“当此时节,国民党为了装璜门面,办起了上海孤儿院,把一大批流浪儿收容了进去。孤儿们从马路上的流浪生活变成了孤儿院的牢笼生活,只不过是从社会的地狱关进了‘国家’的地牢,这实质上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更为悲惨。办孤儿院的那些大人先生们,他们到处募捐,在报纸、电台上发呼吁:求救儿童,结果社会上的捐款全跃进了他们的腰包不说,还残酷地压榨儿童的脂膏。他们把成千上万的儿童关进‘铁笼’后强迫他们做童工,办起‘手工艺作坊’,吸吮儿童们的嫩血,儿童受不了这种惨无人道的生活,都想逃跑。有一位叫刘根发的同学,就曾几次偷偷地溜出笼门,流落社会,结果被抓了回来打得遍体鳞伤。有一次把他抓回来后,院长召集全院儿童,当众进行法西斯‘教育’。他们把根发拴在长凳上,脱去全身衣裳,用竹扁担鞭笞,顿时打得全身透血,儿童们都偷偷地流泪。打过后又把他关进院内设置的儿童黑牢,还不给食物。儿童们为了救他,便从口中省下食物来,趁夜阑人静时,越墙过去送给难友。这样,时间一长有的儿童就被饿死在牢中。这是我在儿童艺术学校亲耳所闻的,他们的生活经历同‘三毛’一模一样。”此可见,战后初期上海儿童救助机构存在的缺陷是多方面的。

总之,通过分析战后初期上海市的流浪儿童救助事业,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上海流浪儿童的真实生活状况,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当时各儿童救助机构在艰难的环境下对流浪儿童所做出的贡献及其存在的问题。流浪儿童是当时上海典型的社会下层群体,而我们只有以这一群体为中心展开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当时上海的这一社会问题。可见,研究非精英群体的历史状况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历史探索只有真正地融入到普通民众之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借鉴的功效,从而有效地服务于我们当今最广大的社会民众。

参考文献

[1]王龙基.和张乐平伯伯结缘《三毛流浪记》[J].档案春秋,2010(8).

[2]赵朴初.流浪儿童教养问题——净业社第一次报告书[M].上海:上海图书馆近现代文献阅览室.

[3]陈舜裔.贫苦儿童生产训练[N].大公报,1947-12-28.

[4]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研究调查组.上海市社会福利机构要览——儿童教养院所[M].上海,1947.

[5]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有关上海儿童福利的社会调查[M].上海,1947.

[6]方文渊,陈先华.教养机关里的儿童吃些什么[N].大公报,1947-12-30.

[7]高慜“. 三毛”的悲剧与新生——重观《三毛流浪记》后联想[J].电影评介,1981(6).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6

[关键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对策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47-04

[作者简介]唐敏(1985―),女,四川蓬安人,硕士,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教师,助教。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小于18岁的,脱离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外出24小时及以上,且无生活、生存保障的,靠乞讨、捡垃圾或偷盗等方式维生的未成年儿童。[1]流浪儿童问题是所有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流浪儿童这个群体正日益扩大,他们的生活、教育、健康、成长等各方面得不到基本的保障,这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流浪儿童现状概述

据我国民政总局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国共有多达150万儿童和少年处于流浪状态,并且这个数目仍在增长。[2]流浪儿童群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男性儿童大大多于女性儿童;偏远农村儿童大大多于城镇儿童;青春期儿童多于少儿期儿童,10~14岁左右儿童居多;这些流浪儿童中,有五成儿童多次离家出走,且离家时间超过一年,虽然他们心里经常或有时想家,但不和家人联系;这些流浪儿童主要分布在发达城市的中心地带,便于生存和隐藏。

流浪儿童的主要谋生手段有以下几种:第一,职业乞讨。一种是为了生存自发性的乞讨,另一种则是屈于交易或威胁被迫乞讨。不管初衷为何,他们都行走于城镇中人流量大、生意繁荣的车站、地铁、商场等场所。他们衣衫褴褛或疾病缠身,路过的行人出于同情心或怜悯给予他们食物、零钞。第二,自力更生。有些流浪儿童自尊心较强,不愿接受他人的施舍之物,而是通过拾取他人丢弃的垃圾、贩卖小件物品、替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换取报酬,购买食物。第三,非法收入。流浪儿童中也有通过暴力抢劫、偷盗等非法手段获得自身或幕后操作人所需物品。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新希望。这些流浪儿童居无定所,流落街头,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没有必要的教育、医疗保障,甚至被少部分成年人利用,成为非法收入的工具。儿童流浪不仅是当前社会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也是社会未来的安全和稳定隐患。因此,政府、社会和家庭应高度重视流浪儿童的救助和回归问题,妥善处理,不留后患。

二、流浪儿童产生的主要因素

影响儿童外出流浪的因素有很多。根据因素与儿童选择外出流浪的关系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导致儿童外出流浪的因素有家庭环境恶劣、家庭收入低下、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偏差;间接导致儿童流浪的因素有社会分配制度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根据因素的产生主体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归纳出导致儿童外出流浪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家庭环境因素

其一,家庭经济困难。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我国目前有将近2.54亿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这些人口多来自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这些家庭的土地贫瘠、物资匮乏、经济收入过低、教育水平低下,他们的孩子较容易选择离家出走。这些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成人的照顾,吃饱、穿暖、关爱等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会选择离开家庭自己外出寻求满足。其二,家庭监管缺失。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带动家庭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损害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父母因忙于生计或事业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或是将孩子交由亲友抚养,或是让孩子进入寄宿学校。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另外,父母离异对孩子也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具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可能会选择离家出走成为流浪儿童,以逃避原有的生活环境。其三,家庭教育方式有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轻松、宽容的环境,需要善于引导和教育他们的父母。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孩子发展的需要;还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施以暴力,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这可能引发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冲突严重的情况下,儿童可能会选择离家出走来回避父母望子成龙的高标准、严要求。由家庭因素导致儿童外出流浪,无论产生的具体原因为何,最后大多通过教育方式失当和家庭暴力这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直接作用于未成年人,从而导致未成年人离家流浪。[3]

(二)学校因素

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遍布各个领域,在学校中的儿童也不能幸免。他们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学业竞争,表现为学校和教师过分看重和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学生自身兴趣和特长的发展。面对这唯一衡量学生优劣的成绩标准,学生压力过大,担心考试失误引发教师的责罚、歧视,选择逃离学校,远离考试。另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校内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他们想通过惹起事端等行为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可事与愿违,这种行为通常会招致教师的惩罚和同学的疏远。这些学生成为学校的边缘群体,他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动退学,流向社会。

(三)个体因素

儿童,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儿童,具有好奇心重、逆反心强的特点。他们有着矛盾的心理,既向往独立自主,又积极从众寻求安全感;想要摆脱成年人的约束,又要求家长满足他们源源不断的物质需求;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急切地想了解世间的很多事务,但又缺乏分辨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面对外界的诱惑时,抵抗力较弱。

三、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让流浪儿童回家不是很难,难的是要儿童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中不再外出流浪。这就需要帮助父母和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首先,对父母加强宣传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父母不仅仅是孩子吃好穿暖的物质提供者,更是孩子心灵的守护者。父母在忙于生计或事业时,应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强求孩子成龙成凤,而是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对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其次,逐渐改变学校的教育理念,让学校成为孩子喜欢的成长乐园。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这一方针,将素质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学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孩子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旧观念,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优劣的判断标准,实现现代化、多样化、多渠道的教学,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根本标准,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化教育。只有家长和学校教师双管齐下,才能为孩子回归家庭和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孩子再次流浪。

(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社区的管理功能。社区作为改革之后新的社会细胞,是政府和家庭的中介,在预防和救助流浪儿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工作者应该及时调解家庭纠纷,协调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同时积极宣传流浪儿童预防和救助知识、救助流浪儿童,引起社区居民对流浪儿童的关心和帮助,完善儿童救助制度。第二,鼓励组织和个人参与儿童救助。可以引导社会组织或个人成立救助协会,开展宣传救助、动员各方面献爱心、协作救助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流浪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为他们开展心理辅导或特殊教育等。所有这些活动为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救助流浪儿童搭建起了协作互动平台,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更多地关注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村人口,建立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为所有居民提供相对公平合理的教育、医疗等保障。避免低收入群体中出现家庭无力负担孩子生活、教育和医疗费用致使孩子被迫外出流浪的情况。

(三)转变流浪儿童救助方式

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对流浪儿童的关注,儿童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区县救助点为外延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网络。地方政府出于道德、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普遍会对流浪儿童实施救助,但是多数救助只是浅层救助,即解决流浪儿童的吃饭问题,至于流浪儿童的回归以及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等深层救助很少受到重视。流浪儿童在流浪过程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心理上也受到创伤,仅仅联系他们的父母将他们遣送回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那些年龄稍大、家庭贫困无法继续上学的孩子,应设法帮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便他们能够自谋生路,甚至能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对于那些年龄较小、仍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孩子,应尽早让他们接受普通教育,为回归家庭做好准备;对于身体残疾而无劳动能力的孩子,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从长远考虑,减少流浪儿童,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四)提高救助能力

第一,增强救助人员的责任感和爱心。对相关救助人员提供培训,增强对流浪儿童的关爱和责任感。要求工作人员对进入救助站的流浪儿童,充分地尊重和帮助,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理念,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物质上的帮助、家庭式的温暖。另外,向社会救助志愿者宣传相关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救助能力。第二,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救助站点应该主动走进街区,在流浪儿童聚集的地方设立固定救助点,为流浪儿童提供最基本的救助。在设立固定救助点的基础上,救助站应当进一步开展街头流动救助。主动搜寻,及早发现街头的流浪儿童,及时向他们宣传《儿童权利公约》载明的儿童权利,说服教育流浪儿童进入救助站。实行流动救助服务,努力实现应救尽救。发挥救助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种群体各自的优势,为流浪儿童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心理疗伤、不良行为矫治、职业规划以及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等。第三,短期救助和长远救助相结合。流浪儿童身体和心理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救助,如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改变其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恶习,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让其摆脱心理的阴影,体会到关爱与家庭的重要性。把他们培养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借助现代化技术,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

迄今为止,我国共建成了130个专门为流浪儿童提供帮助的救助站。[4]但这些已建立的流浪儿童救助站目前各自为政,没有建立统一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全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管理水平上,因此开展工作的难度很大。可以创办各级流浪儿童救助站的网站,以及公益性的救助网站,通过网络、交流信息,提供救助方法、救助范围、寻人信息和工作情况,为流浪儿童建立简便、快捷、广泛的服务渠道,实行双向查找,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网络就能为宣传儿童权利、维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推动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事业、加快救助工作社会化、树立救助工作良好的公众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利平.福利院在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中的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8(12):57.

[2] 滕晓丽.中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7(3).

[3] 团中央课题评审办公室.中国流浪未成年人调查报告[EB/OL].http:///index.do?id=19289&templet=content&cid=110,2008-12-24.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7

关键词:绥化;快递;配送

中图分类号:F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2

一、 绪论

在古代两地之间送一封书信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一封信尚且如此若是想要运输其它一些东西可能就更困难了,而随着各种通信工具的出现,地球变的越来越“小”,人们知道了自己曾经没见过的东西,并对其产生了渴望,于是物流就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宅男宅女是如今非常时髦的词汇,这些宅男宅女的存在就完全受益于当今强大的网络系统,他们买东西、吃饭,各种生活琐事都可以在家里解决,因此网络购物在大家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网络购物又要依托于谁呢?当然是物流系统。只有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网络购物才成为一种可能,宅男宅女们才能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生活。

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人都了解快递,应该说在当今这个时代80%的都知道快递,而快递的配送业务简单的说就是把发货人发送的货物送到指定的收货人的手中。这样就使收货人接收货物非常方便。这也是快递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快递业在面临这些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快递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人们对快递业的需求。陈抗在研究网络快递业发展时提出了要通过合理布局快递网络同时实施战略联盟来改善快递业的现状。林传立也通过对淘宝物流配送的研究了配送供应链的结构与运行。对于绥化地区快递业也应从配送方面去研究以提高绥化地区快递业水平。

二、绥化地区快递业的现状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下属有3个县级市6个县,占地面积达35211平方千米,人口541.6万。绥化地区地势平坦,耕地面积达14.9万公顷,占全省耕地的1/7。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市。且绥化市是哈尔滨以北重要南商品集散地,全市共有大型综合、专业批发市场200多家,为绥化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产业的支撑者快递业在绥化现状如何:具统计绥化地区大概有70多家快递公司,总营业面积约达3000平方米,营业人员约300余人。其中我们熟悉的韵达有10家、汇通9家、圆通6家、中通11家等其他公司。这些公司分布在绥化绥化市区,各县级市以及县城内,其中以绥化市北林区居多。每家公司大约占地面积四五十平米左右,由4-5名工作人员负责,配送范围限于公司所在城区。

三、绥化地区快递业存在的问题

1.迂回送货浪费资源

因为绥化地区属于农业市,所以绥化地区需要对外运输的农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多,而这种大规模的运输通常都是与物流企业合作而不是快递企业,所以绥化地区快递业面对的大多数客户都是都是零散的小顾客而不是大规模的企业,这些客户分布在绥化地区的各个位置,而快递配送的任务就是要把客户的货物送到客户之指定的地点,因此快递员需要每天不停的在城市里来回穿梭,若是快递员需要送货的客户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快递员为了两件货就要城东城西的跑,这样的配送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和财力。如果等到同一个地点的货物多了再一起送过去又会耽误客户的时间,会引起客户的不满,可每天送又太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如果不巧收货人不在又要回去第二天再过去送。这样就造成了配送过程中的迂回配送,迂回配送会造成许多资源的浪费。另外绥化地区的货运量并不是很大,每天发往同一地区的货物本一辆车可以送完,可由于货物分散在不同的快递公司,因此要由不同的快递公司分几车送完这同一地区,这样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配送过程中的时间浪费

迂回送货不仅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存在着时间浪费的问题费问题,还有各家快递公司配送同一地区的货物时,各家快递公司配送的时间的叠加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时间的浪费:等待客户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虽然在送货之前快递公司都会与客户约定好送货时间,可总是会有一些客户会有一些意外的临时情况出现而导致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接受货物,这样就会给快递员造成很大的困扰,每次送货因等待这些迟到的客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困扰也是现在快递员在配送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难题。

四、绥化地区快递业发展措施

1.迂回送货浪费资源问题的解决对策

高校对于快递业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轻人热衷于网络购物而学生群体又是购买力强大且集中的消费群体,这造成了他们对快递需求的特殊化。绥化学院是绥化地区的一所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近万人,每天对快递的需求量很大,为了满足这一特殊群体快递公司专门为这里提供了一个“流动的网点”:把收货人的货物集中运送的学校门口等待学生集中签收货物。其他零散的客户并虽然不是这样集中且数量大,但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流动网点”这样一个想法来讨论出解决零散客户送货耗费人力物力的这一个问题。

对于每一个单独的快递企业来说每天同一个地区的送货量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达不到车辆的满载,这样就会增加物流的运输成本。可如果是整个绥化地区所有的到货量每天同一个地区的货物就绝对可以满足车辆的满载。如果同一个区域内各家物流企业合作起来,把每天每家送往同一个地区的货物由一家快递企业送达,这样每家快递企业的送货车辆都可以达到满载,同时也可以完成为客户送货的任务,这样的共同配送对快递企业是双赢的,每一家快递企业都可以降低自身的物流运输成本从而提高自己的利益。

2.对于配送过程中浪费时间问题的解决对策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8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社工介入

1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情况

此次调查地点为重庆市九龙坡区,主要调查地点为杨家坪、石桥铺、和渝州路三个街道。由于重庆主城区比较多且较分散,而且流浪乞讨人员也比较分散,选择多个区域不太现实,而九龙坡区在主城区中的发展水平比较居中偏上,该区的救助情况基本可以反应其他城区的情况。

1.1救助站救助质量差

九龙坡救助站与前身的收容所强制性的理念不同,救助站本着自愿救助的原则,主要采取巡街并主动上前救助的方式,对于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将其接到救助站,在获得个人资料的情况下,为其购买火车票,对于那些自知力较差的乞讨者还负责护送其回家。救助站对救助对象的判断主要靠主观决断,并没有硬性的指标或者界限,对于那些即使不符合其主观判断的对象但其也要求救助的人员也给予适当的救助。总的来说,救助站的救助能力是有限的,能够在临时对流浪乞讨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另外,对于职业乞讨者,救助站是无能为力的。

1.2社工的介入状况堪忧

我们通过调庆市比较成熟的社工机构――冬青社工机构,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由重庆市民政局主管,并经重庆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准注册成立的重庆市第一批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承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及重庆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对该社工机构的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介入状况的调查基本能够掌握重庆市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的情况。

冬青社工机构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调查表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冬青社工机构对于重庆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仅停留在知道有救助站这个层面,相关的救助服务并未开展,社工对于重庆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的介入为空白,我们可以基本可以推测出重庆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介入是空白的。

2 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现状分析

2.1 救助主体的管理方式较粗糙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九龙坡区救助站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大都被限制在宿舍和走廊区域,受助人员的活动范围小。工作人员跟受助人员极少交流,言语不冷不热,与人性化的救助和受助人员所需要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另外救助站设置的社工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工作室并未真正的投入使用,救助站还是以管理而非满足其需要为工作重点。

2.2救助内容和方法简单、形式单一

通过调查,九龙坡区“接收进站―采集信息―联系家属――送其回家” 是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程序。受助人员在救助管理站期间,工作人员除采集信息外,几乎不跟受助人员进行任何交流。救助中把求助者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给予施舍性的物质救助,使求助者难以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等精神层面上的救助严重不足。 同时,缺乏就业方面的引导与支持。

2.3社工作用发挥不足

社工作为社会救助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却一直没能发挥其基本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重庆社工机构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是空白的。近几十年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内容都仅停留在物质救助层面,而流浪乞讨人员一直存在且有增无减的状况,并未得到真正缓解就是因为没有从其根源――流浪乞讨人员的思想入手,只有从思想上转变流浪乞讨人员的乞讨观念,才能使其真正的想要摆脱流浪乞讨的生活,脱离贫困。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但是由于制度、机构、社会工作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社会工作的介入严重不足的局面。

3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探索

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使其个人陷入贫困,甚至是一个家庭落入贫困陷阱,同时,影响社会治安与社会和谐。一个真正富裕的国家不是用富人的生活来衡量,也不是用国家的GDP来作为准则,而是要看这个国家最低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国家就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小康。所以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显得尤为重要。

3.1救助主体改变管理方式

救助站的的救助理念应采用社会工作的实务的理念,应有管理为导向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需求为核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救助站以往的管理方式伤害了被救助者的心,是救助者对于社会救助产生厌恶心理并不愿再接受救助。而以需要为导向的救助能够从救助者的自身需求出发,真正倾听救助对象的心声,切实的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救助对象愿意接受救助和脱离流浪乞讨生活的目的,因此达到社会救助的真正的目的。因此救助站中的社工部门和心理咨询部门应该真正的利用起来,通过专业的方法对于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3.2多种救助方法综合救助

社会工作实务中,针对于服务对象的多种需求,社工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那么社会救助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综合救助。除了以往的物质救助以外,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先进行社会工作方面的培训,学会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行政社会工作,能够使用社会工作的合理情绪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等常用方法,帮助受助对象获得行为矫正、思想转变、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并且能够积极引导受助对象参加就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而改变救助现状,达到真正救助的效果。

3.3社工介入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工承接项目成为近些年社工机构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是政府几乎很少设置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相关的项目,而社工机构自身的力量有限,想要介入到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政府应考虑设置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相关的项目,并对个案、小组等工作及开展相关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作出规定,定期进行检查。社会工作人员应借鉴其他服务领域的工作经验,利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三大方法,让流浪乞讨人员得到真正的、全面的救助,从而脱离贫困、摆脱流浪,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从而减少流浪乞讨现象的出现,缩小因流浪乞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共建和谐社会。

4结语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的对策,是基于从思想与态度上转变才能真正的转变的理念提出的,社会工作的介入可能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新的突破口。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角度下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进行探索是一种大胆的全新的尝试,希望能够给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事业带来新启发,走上新征程。

参考文献

[1] 乔东平.邹文开.社会救助理论与实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J].社会福利,2013(2).

[3]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4]《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014年2月27日国务院对外公布,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5] 刘艳霞,张超雄.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J].兰州学刊,2007(4).

[6] 汤秀娟,王霞.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7] 谢敏. 中国社会救助管理机构服务提供现状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上一篇:人体工程学作用范文 下一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