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5 16:57:05

流浪动物的影响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1

关键词 港口规划;气象;河口;海象

中图分类号U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46-02

港口规划首先涉及对腹地内经济发展、运输设施能力等方面的经济调查与分析,其次是相关的社会调查。对拟建港区的自然条件调查(勘测)是规划调查的另一个方面,是港口规划所依据的基础。港口规划中自然条件主要是气象条件、河口条件与海象条件。

1 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

影响港口建设及营运的气象因素有风、雨、雾和冰。

1.1 风

根据工程上的需要,把风记录资料分别按季度、年度、多年统计绘制成各级风的风向频率图,从此图中可以看出某一级风所发生的风向和频率,以便于在港口总平面布置、建筑物施工和港口营运中考虑风的影响。港口作业天数是港口营运的重要参数,对因大风超过作业允许值的天数应予以扣除。

我国沿海受台风袭击的地区,南起南中国海,北到辽东半岛。发生时间多在7月份~9月份。被袭击地区常有狂风暴雨,沿海岸多出现高潮、巨浪,破坏力很大,港口设施常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台风引起的海岸及河口增水或减水、港口设施及其他海岸设施的破坏情况调查是十分重要纳,它在实践上向设计者提供了在理论上还考虑不周全的建筑物工作条件。此外,调查台风的路径,判明对船舶航期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1.2 雨、雾

港口规划统计降水日数、降水量和延时的目的在于分析它对港口作业天数、装卸质量和排水设施的影响。降水对装卸作业的影响视货种和包装型式可以有很大差别。对煤、矿石、油等影响较小,有些杂货、粮食、水泥、化肥、农药、棉花等只要有雨即应停止装卸。一般情况日降水量大干10mm~25mm,规划上可认为停止装卸作业。

雾妨碍海面能见度,影响航行安全,不少海损事故发生在雾日。一般用能见度来表示雾级的大小。所谓能见度指人正常视力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所能见到的最大距离。“能见”是在天空背景上能将目标物的轮廓分辨出来就算作“能见”。从船舶航行安全考虑,在发现危险目标后,船舶紧急倒车的惯性行距与能见距离相适应就不会发生海损事故。

1.3 冰

冰凌是我国北方港口需要特殊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渤海沿岸冬季结冰,一般在近岸水浅区域形成一定宽度的固定冰。再往深水处则在一定范围内随潮流的流动形成一定的流冰带。不论是固定冰还是流冰,对船舶航行构成真正威胁的结冰厚度约在0.2m以上。因此,冰情调查要特别注意结冰厚度大于0.2m的时间和分部范围。

冰对港口有3种影响:1)严重封冰可使港口不能使用,减少作业天数。与平静水域相比,流动的水域不易结冰,因此用破冰船不断在港内和航道航行可延缓或减轻结冰程度;2)冰凌对建筑物产生压力(流冰撞击力、挤压力),常常成为轻型结构的控制水平力;3)冰的冻融作用严重影响着位于潮差段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流冰对建筑物的磨损有时也是很严重的。

2 河口条件及其对港口的影响

我国入海河口均受海洋潮汐的影响,它是河流淡水径流和海水含盐潮水相遇最终在落潮时排泄出海的过渡区。河底底坡是向海方向的,河水也具有向海方向的水面比降和相应的水流速度。潮波进入河口后,沿河道逆坡、逆流向上游传播,潮波将发生变形,一般前坡陡,后坡缓。沿着河口段设站观测水位,可得出河口段瞬时水面线,即潮波曲线。

涨潮时海水流入河口,潮流流速受河水顶托和河床摩阻,逐渐减小。在理论上存在着潮流流速恰好与河水下泄流速相抵消,湖水停止倒灌的断面,此处称为潮流界。在潮流界以上,潮波继续向上传播,但潮差愈来愈小,到潮差为零的地点,潮波消逝,水位不再受潮汐影响,该处称为潮区界。因潮汐有大潮和小潮,径流有洪水、枯水,潮流界和潮区界位置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相当长的河道范围内不断上下摆动。

潮汐河口的范围――般很广,潮区界可能距入海点很远,例如长江口可至安徽省铜陵市附近。从作用的动力因素强弱考虑,由上游潮区界依次向下游大体可区分为:感潮河段、制约段和滨海段。各个具体河口因所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平面形状等不同,都会有各自的河口特征,但还存在某些共同点,如:

1)河流总是携带―定数量的泥沙,在河口区受到海水顶托,比降减少、流速降低,泥沙沿河口区不同河段停留,河床沙质中经愈向下游愈细,形成各种各样的河床形态,如边滩、心滩、水下沙洲及滨海段的拦门沙等。所以河口区是河流搬运泥沙的最终归宿点;

2)在理论上存在潮流界河段,从内陆来的悬沙在此河段遇到盐水,因絮凝作用使许多微小颗粒结合成为―个较大较重的颗粒,加速了沉降;从内陆来的推移泥沙因速度减少而停止推移。所以,潮流界河段常常是含沙浓度高的混水段,加之海水悬沙在潮流界河段也易落淤,一般而言,此河段是淤积严重的河道。在多年河势稳定的潮流界河段,采取适当护岸、丁坝等工程措施,控制河势变化;

3)绝大多数河口存在拦门沙,在拦门沙上冲有―条较两侧为深的落湖水流流路,它也是河口港的出海航道。它的冲淤规律随着泥沙来源不同而变化,如以陆域泥沙为主,则一般

表现为洪水时淤积,枯水冲刷;如以海域泥沙为主,则一般表现为洪水时冲刷,枯水时淤积。维护和加深通过拦门沙的航道通常是港口发展的关键。

3 海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

影响港口建设和营运的海象因素主要有潮汐、近岸海流和波浪。波浪大小、分布对海港选址、总平面布置、水工建筑物设计和施工以及日常营运都有密切关系。同样大小的波浪,船舶的颠簸程度会因与波向相对位置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船舶纵轴与波向线平行,即顺浪时船舶颠簸小;船舶纵轴垂直波向,即横浪时船舶颠簸大。一般船舶航行亦是顺浪较横浪易于操纵。

港口规划、平面布置应对泥沙运动的下列问题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1)泥沙的主要来源和运动的主要方向;2)泥沙运移形态(推移质、半悬移质、悬移质)及总输沙量和净输沙量;3)预估由于建造港口建筑物所导致的周围地区冲激变化及港口设施自身的冲淤情况。宏观的研究波浪引起泥沙运移,除了分析波浪破碎带分布外,分析较大浪个别过程对泥沙运动的影响也是很有用的。

此外,海流观测在规划阶段应对港址进行大面积流路测验,对可能布置航道、口门和码头的地点应进行单站(船)定点连续观测,必要时可多站(船)同步连续观测。测流工作必须与潮位、风、浪同步观测。在泥沙活跃的海岸还需与含沙量测验同步进行,这样综合观测有利于对海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吕蓉,林建国,徐洪磊.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2).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2

船舶运动模型包括6个自由度(3个平移运动和3个旋转运动),但船舶动力定位主要研究的是海上浮式结构物在水平面的运动,即纵荡、横荡和舫摇3个自由度的运动。一般情况下,由于定位时半潜船的速度很小v≈0,且横摇角和纵摇角很小,这意味着非线性科里奥利向心力、阻尼力、恢复力、浮力和力矩都可以在v≈0和Φ=θ=0处线性化因此,3自由度半潜船的低频运动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R(Ψ)为简化的转换/旋转矩阵。MRB为质量矩阵,M­A为附加质量矩阵,D为水动力系数矩阵以及式(1)中R(Ψ)描述如下:

为了便于实时解算半潜船的运动信息,将纵荡、横荡和舷摇的运动方程表示成如下状态方程形式:

 

2 半潜船海洋环境干扰模型的建立

半潜船在海洋上航行或作业时,之所以要配备动力定位系统来辅助工作是因为船体会受到外界干扰载荷的影响,导致船体偏离航线、移动。外界环境干扰主要来白海风、海浪和海流3大部分。船东通常会提出动力定位系统能够达到抵抗相应等级的海风、海浪和海流的精度要求。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海洋环境干扰力是整个动力定位系统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3.1风载荷计算

一般情况下,在对船体所受风载荷进行计算时,研究人员会将船体所受的风简化为均匀风,因为风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问而变的,且毫无任何规律,并且海面上的风与地面上的风还是有所不同的,陆地上的风可通过风传感器测得,并且在各个高度上相差不多,可是风在海平面同时受到海浪影响,所以海平面上的风在高度上也是分布不均的,而由于风传感器数目所限,所以不能测得各个高度上的准确风载荷。

模块法的原理是将整个结构体划分成众多的、不同的标准构件,划分成小的模块,在已知各个构件的载荷特性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分别对各个小的构件模块进行载荷的计算,最后,再将所有结果叠加,得到大构件在此时的总载荷。上文提到,计算用到的风是简化后的均匀风,其大小采用作业海域内距海平面20m处的平均风速,计算公式为[f}l

式中:FW表示风载荷,单位为N;CW的值为0.615N·sec2/m4;CS表示形状系数;Ch表示高度系数;A表示承受风载荷构件的投影面积,单位为m2;Vw表示设计风速的分量,单位为m/s。

Vw为海面以上20m处的风速,该风速可以通过实地检测获得,但是由于半潜船作业地点未知,每次作业前再前往测得的想法不现实,所以可以采用一些风谱(如P-M)给出的风速,再根据式(2)进行相应高度的风速的计算:

式中:Z表示距离海平面的高度。Vs表示距离海平面Z米处风速;V20表示距离海平面20m处风速;在纵向、横向、舷向三个方向,根据不同的形状系数和高度系数针对各个构件计算相应的风载荷后,累加得到结构的总受力:

式中:FW表示第i个构件所受的风力;Xi表示第i个构件据参考点的距离。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该算法计算风载荷其结果偏于保守。海平面的白然风无论大小还是方向都要复杂得多,该方法比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简化计算,如果想要得到精确的构件风载荷,还需进行相关的风洞试验,不过建造成本也将会剧增,但是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进行风洞试验,并且要加入对构件遮蔽影响的考虑.

3.2流载荷计算

对类似半潜式白航工程船的船型,API规范推荐采用《VLCC风载荷和流载荷估算》进行计算。其风压系数数值基于1960年在密歇根大学开展的风洞实验计算得到,而流载荷系数数值由1975-1991年在荷兰MARIN水池进行的船模实验和美国海军部设计手册整理得到。在对流载荷的研究中,考虑到了以下因素:舟比龙骨对流力系数的影响;船长/型宽比(也即修长度)对流力系数的影响;船舫形状对流力系数的影响及流速剖面对流力系数的影响。

船舰规定为00,船舫规定为1800,与我们通常规定不同的是,船的左舷为横轴正方向,右舷为00-1800,各个系数也仅给出00-1800期问的数值,1810-3600(00)期问的数值要通过插值计算来获得,计算时,应该注意两个方向值的正负号,否则将得到相反的数值。海流其实包含很多种,如潮流、地转流等,但是流对船体的影响比风和浪小得多,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因此在对流进行计算时,一般假设流速为常值,且深度越深,流速越小,考虑船体吃水深度变化不大,因此可忽略流速随深度递减因素的影响,视为常值。

然后用式((3)计算流载荷:

式中:FXc、FYc、MXYc横向流载荷及舫摇力矩; CXc、CYc、CXYc分别为纵向、横向流载荷系数及舫摇力矩系数;ρ表示海水密度,单位为1025kg/m3;vC表示流速,单位为m/s;LBP表示垂线问长,单位为m;T表示吃水深度,单位为m.

3.3波浪漂移力计算

二阶波浪力的干扰会引起船体的漂移。漂移会使得船舶的航向和轨迹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的频率远低于一阶波浪导致的船舶振荡的频率,这种二阶波浪力包括二阶定常漂移力;低频力及高频力。获得波浪二阶波浪漂移力的方法主要有2种,2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一是理论计算,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结果通常不是很理想;二是实物模型的水池实验,优点是结果较为准确,缺点是制作实物模型费时费力。目前研究二阶漂移力的理论方法主要有近场方法;中场方法和远场方法。根据以上3类方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商业水动力计算软件包括harp, AQWA,HydroStar及SeaSam等。

研究船舶在随机海浪作用下的运动特性时,想要实现对真实海浪的模拟,就必须寻找与之相似的波浪,通常情况下会选择长峰波。在软件中采用谱分析方法计算波浪二阶漂移力。使用时用户需要选定波浪谱密度函数并导入纵荡、横荡、舫摇的二阶传递函数。

波浪谱密度又称为能量谱,波浪谱密度函数S(ω)既能用来分析平稳随机过程的频率,又能表示在这种频率下,不规则波的波浪能量是如何分布的。

由于单参数谱不能合理地表征非充分发展海浪的特征,第 12届ITTC C International Ship StructureCongress推荐用有义波高和特征周期作为波谱参数的双参数波谱:

式中,特征周期Tl的单位为S;Sζ(ω)的单位为m2s。由于Tl近似于海浪的平均周期T0,所以也可用T0代替Tl。

由于波浪的不规则性,所以计算慢漂力时必须想办法将不规则波转化为若干谐波,然后再通过叠加计算最后得到该波浪下的二阶力和力矩,通常按照波频ωj和波幅Aj的不同,等问距的将波浪谱划分成}r份,然后按照式(4)进行相关计算: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3

1、骇浪惊涛: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2、汹涌淜湃: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同“汹涌彭湃”。

3、海波不惊:海面平静,不起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4、无水兴波:没有水也要兴起波浪来。比喻无事生非。

5、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6、随波逐浪:①颠沛的样子。②谓同行同止。③随着波浪飘荡。④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

7、萍踪靡定: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8、推波助澜,纵风止燎: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扩大影响。

9、海不扬波:扬:升起,翻腾。海上不起波浪。比喻天下太平无事。

10、骏波虎浪: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11、波委云集:委:堆积。如波浪之相积,云层聚集。比喻众物聚集在一处。

12、汹涌彭湃: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13、趁浪逐波:趁着波浪漂流。比喻没有一定的主意,随大流。

14、一尺水,百丈波:一尺深的水掀起百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15、海不波溢:海上风平浪静,没有波浪。比喻平安无事。

16、风平波息: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17、淈泥扬波:搅浑泥水,激起波浪。比喻没有主意,随俗沉浮。

18、一波未成,一波已作:一个波浪还没形成,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

19、随波漂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20、滔滔不息:滔滔:波浪滚滚涌动,连续不断的样子。()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永不停息。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21、滔滔不穷:滔滔:波浪滚滚涌动,连续不断的样子。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个不停。

22、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23、水不扬波:扬:高举,往上升;波:波澜。水面很平静,没有波浪。

24、浪静风恬:波浪不兴。比喻十分平静。

25、滑泥扬波:滑:同“淈”,搅浑,搞乱;扬波:激起波涛。把泥水搅浑,激起波浪。比喻随波逐流,不知自洁。

26、无风不起浪:没有风不会起波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27、萍踪浪影:像浮萍、波浪一样无定所。比喻到处漂泊,踪迹无定。

28、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29、无风起浪:没有风却起了波浪。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30、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31、萍踪浪迹: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32、风起浪涌: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比喻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33、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34、浪恬波静:波浪不兴。比喻十分平静。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4

巢湖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设,扰动土地、破坏植被、渣土堆放、施工噪声扬尘等都必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与景观相协调,不得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工程建设首先取得主管部门安徽省住建厅关于同意巢湖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的批文,其次在可研和环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禁止施工。对于影响景区其他部分的施工建设活动,通过落实报告提出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减小对风景名胜区影响。如采取生态型护坡,选用格宾石笼挡土墙和护坡方案;工程防浪林平台初选树种为意杨、杨树、垂柳、水杉等树木,考虑到生物多样化的需要,以及在低于设计水位时的防浪要求,在防浪林平台靠岸侧及靠湖侧设低林带,种植杞柳等耐水的湿生灌木林。对于1、2级堤防的较宽防浪林平台,靠岸侧高程较高,可以种植一些花草,利于美化环境。此外,在水深合适的湖滩,种植芦苇等其他挺水水生植物。穿堤建筑物由于在风景名胜区内,建筑物的色彩、外形、结构、布局应与当地景观协调一致。

2湿地保护

作为国家重要湿地,工程建设首先要遵守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在湿地内禁止从事的活动绝不实施。其次由于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湿地,在开工前需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给予补偿。临时占用的湿地,期限不得超过2年;临时占用期限届满,建设单位应当对所占湿地进行生态修复。该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和生态效益,防浪林台为人造湿地,堤后填塘为加固堤防,水面转置为林地,均可以保护巢湖湿地;工程施工和运行对湿地有扰动作用,其中湖区取土修建防浪林台对湿地影响最大,但是湖区取土是用作加固堤防,不用作其他目的,所取土方只是从湖区移动到堤防两侧,仍在湿地范围内。湖区取土可以起到疏浚底泥的作用,水环境得以改善。因此本工程建设虽然对湿地有不利影响,但是在采取必要避免、减缓、恢复和补偿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建设利大于弊。

3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

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和十八条规定: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从事修建水利工程、疏浚航道、建闸筑坝、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港口建设等工程建设的,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外从事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建设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设项目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并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参与涉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组织专家审查建设项目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并根据审查结论向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主管部门出具意见。因此,庐江县段和原巢湖市段工程建设内容涉及翘嘴鲌、银鱼、秀丽白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设项目对翘嘴鲌、银鱼、秀丽白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并取得渔业主管部门对该报告出具的审查意见。经咨询农业部渔业局的意见,市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参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执行,需征求市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管部门的意见,适当简化专题论证报告。根据工程分析,湖区取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1)对湖底生境的破坏导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是破坏了底栖动物、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的生境;(2)湖区取土造成局部水坏境变化导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时,工程施工将会对沿岸水生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定居性鱼类的天然产卵环境。因此,在可研和环评报告中要求,工程施工期主要安排在枯水期,减轻对鱼类产卵的影响。相关部门在各个河口设置多处人工鱼巢,减轻河口工程对定居性鱼类产卵场的影响,施工活动结束后做好生态恢复措施。此外,施工机械和人员活动可能会对施工范围内分布的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分段施工方式,减少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影响。

4结语

巢湖治理与保护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综合治理和系统保护,其中堤防加固、崩岸防护既是防洪治理工程重要内容,也是岸线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控制、巢湖水环境改善等生态保护工程重要组成,具有一举多得、综合利用的重要效果。对确保防洪安澜、保护耕地资源、抑制水土流失、减少氮磷富集、营造生态岸线发挥着关键作用。配合河道整治、污水治理、引江入流等措施,有利于促进巢湖休养生息,有利于打造优美的环境。巢湖属于重要生态敏感区,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管理规章的前提下,制定详尽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5

吴会长:爱小动物的都是好人

吴会长是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做动保有10年时间了,是位经验丰富的动保人士。2003年协会成立之初,非常困难,而时值SARS肆虐,人心惶惶,海南很多人愚昧地把狗放进箱子里沉入大海。爱狗的吴会长看不下去了,深知小动物保护的责任巨大,不顾一切地投身动保事业,这一做,就是10年。

“看到很多流浪猫狗很可怜,就想帮助它们。并且管理好流浪小动物对城市文明建设也很有帮助。因为流浪猫狗多了,会到处大小便,影响城市卫生环境。我们救助和宣传保护流浪小动物,对社会而言是个很正面的事情。”

据吴会长介绍,海南省小动物保护协会是海南唯一一家经海南省农业厅、民政厅批准的小动物保护协会。协会目前在职的医护人员有50多名,义工3000多名,汇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小动物的人士。协会的办公地点位于海口市世贸西路红街广场C—03铺面,此外在美兰机场那边还有个十几亩的基地,那里收养了800多只流浪猫狗,有十几位专职人员在照顾喂养,还有专门的宠物医生做治病防疫。

“我们协会的宗旨很明确,就是‘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大家都是一心为了小动物,不计报酬,每天都有人来我们这里免费当义工。”吴会长说。而为了使协会能够生存下去,吴会长带领协会骨干们不断想办法“造血”,大家共同协作救助流浪小动物,使得海南的流浪猫狗大幅度减少。此外,协会还经常举办各种宣传文明、科学养犬的活动,例如去年在万绿园举办的“首届海南省宠物才艺大赛”,寓教于乐,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很好地宣传了海口市养宠管理的相关条例。而今年举办的“好想有个家”爱心领养活动,让很多的爱心家庭有机会领养到小动物。此外,协会每年都会去查抄一些狗肉猫肉店,救回很多即将被宰杀的小动物。

“我们通过宣传爱护小动物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让人们懂得关爱动物,也更关爱人类,关爱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吴会长说。以前很多人误解他们,说他们只是关注小动物,但社会上还有很多流浪的人怎么不去救助?吴会长解释说:“他们不明白,国家有专门的机构去救助流浪人员,而小动物也是条生命,却没有相关的保护条例,只能靠我们这些动保人士自发地去做。”

做一件事容易,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一件事。自从加入到动保的行列,吴会长烟戒了酒也戒了,应酬也不去了,他笑言自己现在过的像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天天为动保操心,甚至自己动手术前还在打电话处理协会的事务。“爱小动物的人心里都有一份原始的善良,看不得小动物们遭罪和受虐待,就想让它们过得好一点。从一只、两只到上千只,有时想想这么多小生命,如果自己不管了,别人能不能管好?”吴会长感慨说,做动保就像掉进了一个“坑”,再也出不来,所有心思和乐趣都在这个圈里,甘心为小动物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媒体人老徐:用微博的力量疾呼

老徐是一个媒体人,虽然最近两年才养狗,关注小动物保护,但用吴会长的话来说,是“入门晚,进步快。”

凭着长年在媒体圈工作的经验,老徐深知消息传播的重要性,于是在新浪微博注册了名为“海口老徐”的ID,通过不断转发微博宣传动保,在圈内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现在,她的新浪微博有8000多个粉丝,这些粉丝有海南本地的粉丝,有全国动保圈的粉丝,还有海南本地媒体和全国各地媒体的粉丝,大家互粉交流,互相声援,共同关注小动物保护。“我的粉丝都是这三年来通过两万多条原创和转发的微博一个一个攒出来的,虽然不太多,但是互动很活跃。所谓粉不在多,活跃就好。”老徐笑着说。

除了在各种媒体上为小动物们疾呼外,老徐还非常注重发动义工。她说身边很多一起关心动保的朋友,都是在一次次共同的救助活动中认识的。她与海南动保协会吴会长的相识,也是通过网上发帖求助救狗才认识并且熟悉起来的。“多一个义工,就多一份力量。”她说。而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照顾完家人和孩子后,八九点钟了她还要挤时间跟义工们联络,处理协会的琐碎事务。“我家养的小狗叫小宝,很聪明,跟它说什么话都能懂,这样有灵性的动物,怎么能上餐桌呢?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所以,我很愿意为小动物保护奔走疾呼。”

如今的老徐,能不去外面吃饭就不去,衣服还能穿就尽量不买新的,省下钱来为动保多做点事。以前还经常组织朋友们聚会,现在无暇顾及,都是被动等朋友来叫。在单位里,同事见了她都爱叫她“海口老徐”或者“动保人士”。而她也乐于接受,“说明同事也受到了我的感染和影响,好事嘛!”老徐笑着说。而不管多忙,老徐也会抽空到社区里做义工活动,为大家宣传正确的养狗知识,消除大家对养狗的误解。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老徐。

“付出这么多,就是希望每一天的努力,都能有所进步。你看前段时间媒体报道,国家即将出台《动物福利通则》,这就是个进步。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小动物保护,也希望能促进国家立法的实施,让小动物们能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

陈老师:教会孩子们关爱小动物

陈老师是海南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2006年她养了一条小狗之后,就不断捡到各种流浪狗,曾一个人救了十多条,最多的时候家里收养了4条流浪狗,加上自己的一共有5条,忙都忙不过来。“那时候就纯粹是自己一个人在收养流浪狗,感觉压力很大。”陈老师说。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6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环境保护 海洋灾害

前言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 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 

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 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切枰?重点研究的课题??br>以主要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海岸带地区以及主要海域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系统。与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一样,将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针对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由于发展经济带来的海域环境水污染的恶化、海洋自然灾害(台风、巨浪、风暴潮、地震、冰害、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数字手段统一地加以处理,建立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将会是决策部门进行宏观决策和具体规划时的一个十分有 

效的手段。

  三、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7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在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N一S方程所建立的深度平均的二维应力一通量代数全场模型,可对非对称潮流作用下的侧向岸边排放问题过分数值模拟。以研究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系统作为目标,在分析近海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基础上,针对近海海域水污染的特点,从三维湍流模型出发,在动量方程中引入表面风应力、底部切应力以及柯氏力的作用;在输运方程中引入反映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的源、汇项,可建立一个统一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综合作用的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三维预报模型,它可为环境评价、水质规划、污染控制以及水域排污工程设计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确定水域环境容量,从而制定水域环境保护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能模拟海洋动力因素的先进实验设备,现代化的量测仪器和测试系统是开展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进一步完善PIV和LIF的浓度场、速度场同步测量系统,可研究非破碎波浪、破碎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水流的垂直结构,获得流场中水质点速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过程;并同步获得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浓度场的空间及时间变化过程,可用以分析定量污染物团在波浪及波流相互作用下扩散的基本特征和扩散系数。

二、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的研究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赤潮及海岸侵蚀等。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上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工程结构的投资费用很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如1969年渤海冰推倒“海二井”平台,1989年风暴潮损失超6亿元,1991年DB29销管船在南海通台风翻沉等)。当前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海洋空间利用的绝大部分活动是在近海和极浅海海域。为了保证在这些海域所建造的工程设施能够安全服役免遭破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这一海域中严酷和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每年出现的台风数目占全球的38%,其中对我国可能造成灾害的台风每年有7—8个。每当台风在我国登陆或接近我国沿海通过时,都会在沿岸局部地区产生风暴潮,形成风暴潮灾害。

在我国北方海域(渤海和北黄海),冬季由于受寒潮影响,沿岸地区每年都有结冰现象,结冰严重的年份则出现冰害。若对这些海洋灾害估计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渤海重叠冰与堆积冰的形成,不但可给结构物以强大的冰压力,而且由于冰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会给海洋平台的使用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害。而冰区溢油的迁移规律及预防和清理技术,至今尚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对近岸大面积冰排和海上浮冰,在波浪、潮汐作用下都会引起海冰的断裂,断裂后冰块的尺度直接影响其对结构物的作用。在渤海海域建造的海洋平台,为了抵抗冰害,往往建成正、倒锥体的结构型式,冰排对锥体结构的冰荷载及与其的动力相互作用,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在海冰力学的研究中,除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外,实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实验研究中,模型冰可采用冻结模型冰和非冻结模型冰来进行,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海冰力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海域中时有地震发生。强烈的地震将有可能是海上工程设施的主要破坏荷载。如果一旦在地震中结构物(海洋平台、钻井船、人工岛、输油及输气管道等)发生破坏,除其直接经济损失极大外,其次生灾害——火灾、环境污染等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近年环太平洋地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上升,造成重大灾害。大型海上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特别是抗震防灾的基本原理和减震技术措施需要认真研究。海域中的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振动破坏机理更有待深入研究。日本阪神地震记录资料表明,地震及由此引发的巨浪共同作用对水中和岸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水工建筑物的这类破坏机理,至今国内外对此都很少研究,且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对此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展极少。这是海上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以下的一些研究内容将是为解决海洋工程设施抗震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所必需考虑的,如近海环境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和频谱特性,强震海底多维地震动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波传播特性及地震动输入机理;海域中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考虑周围水介质影响的结构振动破坏机理、振动控制、地震动时颇联合分析模型和输入机制、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动力破坏试验;核电站海域工程建筑物抗地震性能,海洋采油平台及地下输油管线与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码头及护岸建筑物地震稳定性;海域中水工建筑物的性能设计和地震设防标准等。

海上水工建筑物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其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的老化、疲劳、超载、内部损伤(裂缝)、地基沉降变形以及环境的物理化学损伤(低温、冻融、大气侵蚀)等;其二是设计不周或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合格,管理维护不善等。大型海上水工建筑物的损伤和事故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以下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考虑海洋环境荷载在幅值。时间及方向上的随机性所导致结构安全的不确定性情况下,对现役海洋工程结构进行健康诊断和评估剩余可靠度的理论;结构健康状态及损伤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结构病害治理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海洋工程结构在多种复杂海洋环境条件下(风、浪、流、冰、地震等)的可靠度和优化理论研究,设计与建造新型抗灾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使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有足够的安全度,而在退役之后又便于拆除的各种工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灾害的可能来临,发展海洋环境及灾害的预报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需要建立以下一些系统,如建立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预报与预警系统、沿岸防灾准备和各类应急处理系统;以主要海域和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进行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的海洋环境信息系统模型与结构;以及建立海岸和近海工程设施防灾减灾数字信息系统,将海岸和近海工程与网络技术人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地描述灾害成因、发生机理、传播规律、模拟灾害破坏的过程,建成智能化的防灾、抗灾和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三、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为了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现代海洋空间利用除传统的港口和海洋运输外,正在向海上人造城市、发电站、海洋公园、海上机场、海底隧道和海底仓储的方向发展。人们现已在建造或设计海上生产、工作、生活用的各种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和海底工程,估计到21世纪,可能出现能容纳10万人的海上人造城市。我国澳门和日本已经在海上建成了人工岛海上机场。为缓解紧张的陆地资源及减少城市噪音等,日本已经于99年8月在东京湾用6块380米长,60米宽的矩形漂浮钢板拼装海上漂浮机场。

由此可见,随着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各类海上工程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复杂和庞大,保证这些海上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及采取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措施将越来越重要。海岸带和近岸海域是各种动力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活动最为发达的地区,海上工程建设如果考虑不当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环境灾害。工程设施可能破坏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岸滩的冲淤变化。海上回填和疏浚会改变海岸的形态,破坏某些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若对含有污染物的疏浚污泥倾抛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二次污染。海上石油生产中的溢油事故将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日益增多的海上退役工程设施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将会逐渐成为海上障碍物以致引起公害。海洋工程抗灾减灾的任务是一方面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界海洋灾害带来的报失,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人为造成的海洋环境灾害。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显重要。如港口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航道、港池开挖、疏浚引起的泥沙输运及其疏浚物抛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深水港口水工建筑物、大型人工岛、超大型浮式结构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破波带及其附近水域沿岸流对物质输运扩散规律研究;大型海岸工程、岸滩保护和整治工程引起的海域环境的变迁和海岸演变;海岸演变、防护及开发利用新概念的原则与理论,如由于工程措施所引起的海岸动力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及与环境关系的综合分析与协调。

随着沿海大、中型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平建设中的污水深海排放技术,感潮水域污水多点排放漂移扩散研究,天然海湾、人工湖及人工运河的水质交换能力,人工沙滩的保护措施,滩涂围垦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等,都将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鉴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不断依退所带来的国土面积减少、陆上设施受到威胁甚至破坏、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条件的毁灭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是非常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此外,长江三角洲、珠江口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开发、滩涂围垦和岸滩保护及整治工程对水域影响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流浪动物的影响篇8

摘 要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已经成为新兴重要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加以落实。因此,有必要对现代物流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做系统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绿色供应链1 现代物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而且,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开发的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当然,其效益有正也有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首先,物流领域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国商品周转率只有发达国家的30%,每平方米库存的商品量只及发达国家的25%,配送差错率为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左右,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因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左右,仓库过剩量达到40%,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产业引导和规划,时下又有许多企业正热衷于建各类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立体仓库,这无疑会加大物流资本存量,与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社会效益的目的背道而弛。其次,物流活动的诸多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其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②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③集中库存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破坏生态。从环境角度看,即时配送(JIT)要远程实施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仓储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仓储中心必须对之进行养护,一些化学方法,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二是一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3)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阶段所进行的为保存和便于销售等进行的加工处理。它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①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②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③由于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4)包装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一次性难降解包装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5)装卸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和商品体的损坏。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并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则污染大气。2 绿色物流与绿色供应链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致影响到未来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绿色流通尤其是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清洁生产和合理消费共同组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模式。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rdquo

上一篇:智能电网发展前景范文 下一篇:工业互联网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