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1 11:39:46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1

儿童远视需要治疗吗?

我的女儿刚上学前班,我发现她有时斜着眼睛看电视。我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远视,右眼是400度,左眼是350度,要戴眼镜矫正。我看育儿书上说,孩子出生后,基本上都是天生的高度远视眼,很正常,那为什么还要治疗呢?

读者孟小娟

孟小娟读者:

由于眼部未发育完全,90%以上的学龄前儿童都存在远视问题,即看远处的物体比较清楚。这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但有少部分孩子受到遗传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眼球发育落后或停止发育,远视便会保留下来。

远视比近视后果更严重,若得不到及时矫正,会导致儿童弱视和斜视。如果度数小于300度,用眼比较多时也不出现眼胀、眼酸、流泪、眉心部和后枕部疼痛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但若出现其中任何一种症状,度数较高或有斜视现象,就需要予以矫正。

合理、有效治疗儿童远视的方法是配眼镜进行矫正。不能到一般的眼镜店,应到医院专科进行散瞳验光。并且,8岁以前是治疗远视的黄金阶段,千万不要拖延。儿童定期做视力检查是早期发现视力异常的最佳办法,应每隔2~6个月查一次。

医生邵雪松

剖宫产后为什么要嚼口香糖?

我准备接受剖宫产手术,预产期就在这几天。生过孩子的同事来医院看我,给我带来一大包口香糖,说剖宫产手术后多嚼口香糖有助于肠道恢复,可以早一些放屁。请问,同事的经验有科学道理吗?跟放屁有什么关系?

读者夏华

夏华读者:

腹部手术会使肠道功能减弱,术后排气(也就是放屁)是肠蠕动恢复的标志,对观察术后情况十分重要。一般剖宫产24小时后会出现排气,若48小时之后还未排气,则为异常情况,必须找医生检查处理。

嚼口香糖有促进剖宫产女性术后康复的作用,咀嚼动作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反应,促进唾液生成,刺激胃肠激素和胰腺分泌。与没有嚼口香糖者相比,嚼口香糖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距手术结束时间明显缩短。

需要注意的是,咀嚼的必须是无糖口香糖,含糖口香糖可能导致胃肠胀气,还会引发口腔问题,咀嚼的量不能过大,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吸入过多空气,引发肠胃问题,不利于术后恢复。

医生赵奇峰

女性脱眉怎么治疗?

我今年25岁,未婚,偶尔描描眉,从来没有纹过眉。近半年来,我发现自己的眉毛越来越稀少,颜色也越来越淡。到镇上的医院检查,医生说这是脱眉,不是皮肤病引起的,却又找不出病因。请问,女性脱眉怎么治疗?我还能长出漂亮的眉毛吗?

读者周洁玉

周洁玉读者:

眉毛属于人体的一种短毛,其浓淡和粗细,跟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女性眉毛细而淡,男性眉毛粗而浓。眉毛的平均生长期为150天左右,故而老眉毛脱落新眉毛再长属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若有皮肤病、甲状腺功能过低或微量元素锌缺乏等因素影响,也很容易造成脱眉,甚至眉毛全脱、新眉毛难以再长等影响美观的后果。

治疗脱眉的原则是标本兼治。建议你尽快到大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找到脱眉的真正病因。如果脱眉是由于甲状腺功能降低而引起,可多吃些蛤蜊、海参、海带、紫菜等,也可用芝麻和海带末拌食。这些食物富含微量元素碘,碘可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促进眉毛生长。若因缺锌造成脱眉,应多吃些谷类、豆类、坚果、牡蛎、动物肝脏等富含锌的食物。因皮肤病引起的脱眉,应尽快治愈皮肤病,可使眉毛逐渐再生。如果双眉全脱,要在加强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经常吃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糖类的食物。这些食物是制造细胞,促进毛发生长的主要物质,对眉毛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医生景妙珠

经期吃木瓜丰胸更有效吗?

我胸部较小,想让胸部丰满一点,但我不想去隆胸,也不想吃药。听姐妹们说,木瓜是天然的丰胸食品,而且月经期吃更有效,请问是这样吗?

读者小麦

小麦读者:

木瓜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和营养元素,维生素含量也很高,具有舒筋活络、软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养颜、帮助消化的作用。但医学界至今没有确切证实木瓜的丰胸效果,也没有相关的研究表明木瓜可以刺激雌激素和泌乳素的分泌,更不存在在经期食用效果更佳的证据。这些不靠谱的说法,可能是木瓜经营者的虚假宣传,也可能是迷信传说,不可轻信。

顺便说一下,木瓜是一种有益健康的好水果,当保健食品常吃是可以的,生吃即可,不用做成炖品,否则木瓜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D会被破坏,果酸含量大大下降,木瓜蛋白酶也会在高温下变性,保健效果将大打折扣。

医生龙聚泉

第一次吃药可否加量?

我母亲有个习惯,每次生病第一次吃药都要剂量加倍,吃抗生素也是如此,还说这是吃药的秘诀。请问,这个习惯有科学道理吗?

读者马子莲

马子莲读者:

生病时第一次吃药加大剂量不仅没有医学根据,还可能危害健康。这是因为,药物在服用后大部分由肝脏负责解毒,然后从肾脏经尿液排出体外,如果患者治病心切,盲目地超量服药,就会造成肝脏、肾脏负担过重,严重的能引起肝脏、肾脏器质性损害。

有些药品注明要求加量,如某些抗生素,因为有些抗生素在体内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起作用,且须用药三天以后才能换新药。当然,增大剂量必须是在安全范围内,比如阿基霉素等抗生素就可以加量吃。但是很多药物不适合加量服用,常见的感冒药、头痛药首次加量没有医学依据。

此外,有人说,吃药有时候像吃饭,身高体重的人需要吃得相对多一些,而瘦弱娇小的人则要吃得少一些。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药品说明书中的剂量是一种平均用量,是中等体重的人的服用量。所谓中等体重,指的是男性65~70公斤,女性55~65公斤。如果体重不在这个范围内,可以酌情增减,但增减多少,最好遵医嘱。

医生常敏

中医如何治痛风?

痛风是我的老毛病,用西医的办法治了三四年,效果不大显著,我有些失望了,想用中医的办法试试。请问,中医如何治痛风?能推荐几则验方吗?

读者霍峰

霍峰读者: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痛风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

中药将痛风分为湿热痹阻型、脾虚湿阻型、肝肾亏虚型、寒湿痹阻型等四种类型,各自的症状、治疗要点和验方如下:

湿热痹阻型症状: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难以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要点: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推荐验方: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生薏米、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脾虚湿阻型症状: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疗要点:健脾祛湿,泄浊通络。推荐验方: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篇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肝肾亏虚型症状: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者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疲劳遇冷时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疗要点:补益肝肾,除湿通络。推荐验方: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寒湿痹阻型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明显,遇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疗要点: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推荐验方: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薏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以上推荐验方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择,酌量服用。

医生段明新

多次对男性有害吗?

我今年29岁,婚龄5年半。丈夫今年34岁,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我们夫妻感情甚好,性生活也很和谐,但他有一个习惯,每次他总是要两三次,并总是以此为荣,认为是强壮的表现。请问,多次对男性有没有害处?

读者那慧敏

那慧敏读者:

多数男性认为,在一次性生活中次数多是强壮的表现,其实这是对性生理的一知半解。

年轻人由于身体、处于旺盛时期,不应期较为短暂,所以多数男性能重复多次并。但除了身体因素外,另一个决定不应期长短的重要因素是质量,还要根据后第二天的反应,才能知道是否过度。

从根本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性能量的释放过程。时间短、质量差的时候,身体积聚的性能量没有得到完全释放,身体就有将剩余的能量排出的需求,此时的不应期相对较短。而在时间长、质量高的性生活中,由于积聚的性能量已经得到满意、完全的释放,身体也就没有了再度的需求,此时最需要的是性系统的休息、恢复,所以不应期就相对较长。

男性特有的不应期恰似一个保护程序,为了有利于性系统功能的恢复而暂时关闭性冲动的“阀门”。所以,在不应期内强行加大性刺激,强迫自己再次无异于让性系统超负荷工作,不仅不利于性系统的恢复,长此以往还容易损害,出现障碍。

医生井志宽

晒太阳能增强男性性能力吗?

我在一个健康信息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阳光是天然营养品,晒太阳时,人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男性性能力。请问,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读者李丹

李丹读者:

阳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晒太阳对身体大有好处,好处之一便是如网站上所说,可以使人体产生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

阳光还是廉价、天然的“伟哥”,能让男性更加健壮。有研究表明,一小时的日光浴可将男性体内激素水平提高69%。激素是最重要的雄性激素,主要负责性器官的发育,形成和保护第二性征,促进生产以及控制男性。

激素一年内的平均含量波动与维生素D水平保持一致。每年入秋后,维生素D和激素的水平会同步下降,并在来年3月降至最低。原因是天气寒冷,人们在户外待的时间短了,晒太阳的机会也少了。与血液中维生素D低的男性相比,含量高的男性雄性激素的循环也更旺盛。

在进行日光浴时,应戴上太阳眼镜保护眼睛。早晨八九点和傍晚时分是晒太阳的最佳时段。每天晒太阳的时间宜在半小时左右,如果皮肤感到刺痛或有灼热感,则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即可。

医生刘伟

老年人“耳背”怎么办?

我母亲今年74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可就是有耳背的毛病,与人交流很困难。医生说,我母亲患的是老年性耳聋。老年人都不拿耳背当病,认为是衰老的自然现象,可我们当儿女的都想尽量给老人家减轻痛苦。请问,老年人耳背能治疗吗?如果不能根治,有什么办法缓解?

读者薛丰华

薛丰华读者:

老年性耳聋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老年性疾病。临床统计,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60%。

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上的表现,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应当承认,老年性耳聋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任何治疗均无法改变这一规律和趋势,故治疗原则是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

目前应对耳聋大致有以下四种办法:

1.药物治疗:有资料表明,伴有高血脂症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另外,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骨质沉着,使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相应地萎缩,神经细胞减少,可能是老年性耳聋的又一病因。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可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的药物、维生素B族药物,必要时可使用抗细菌、抗病毒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2.配用助听器: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选配助听器须在耳科医生或听力学家的指导下进行。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80dB者均可使用助听器,听力损失60dB左右则效果最好。初用助听器者要经过一个调试和适应的过程,否则难获满意效果。

3.植入电子耳蜗:常用于心理、精神正常,身体健康的中青年双侧学语后聋者。患者必须是应用高功率助听器无效,耳内无活动性病变,影像学检查证明内耳结构正常,耳蜗电图检不出耳鼓岬或蜗窗电刺激,却可诱发脑干反应者。配合以言语训练,可恢复部分言语功能。

4.听觉和言语训练:听觉训练是借助助听器,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声响刺激,提高患者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及识别、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言语训练是依据听觉、视觉和触觉等互补功能,借助适当的仪器(音频指示器、言语仪等),以科学的教学法训练患者发声、读唇。听觉和言语训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能偏废,若子女密切配合,持之以恒,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以一侧面部或耳后较长时间受寒或冷风吹袭发病,起病较急,常因一侧面部不适、流涎、漏水、漏饭以及嘴歪而发现。我科近几年来应用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针刺,鳝鱼血外敷,中频和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病程缩短,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606~200906共收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7~64岁,病程1~60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2)岁。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2)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伴发疾病、既往史和神经功能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均常规应用营养神经药物、针刺,治疗组加用鳝鱼血外敷,在发病1周后,加中频和运动疗法,6次/周,治疗21~28d,平均24d。

1.2 入围标准 (1)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排除桥小脑角占位;(2)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3)体格检查:抬眉、皱眉、闭眼、耸鼻、鼓腮、示齿、努嘴的动作均不能完成,患侧额纹完全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明显,进食时食物残留于齿颊之间。排除标准:(1)神经损伤所遗留的周围性面瘫;(2)肿瘤因素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3)中枢性面瘫;(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5)腮腺炎、中耳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累及面神经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1.3 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患者面肌运动功能正常;(2) 显效:面肌运动功能大部分恢复,面肌不运动时,面部外观正常,眼睑能闭合,鼻唇沟略浅,发笑时口角略歪;(3)好转:面肌运动功能部分恢复,面部不对称较明显,但较治疗前减轻;(4)无效:面肌运动功能无明显变化。

1.4 药物治疗 营养神经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1.5 针刺患侧 攒竹、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迎香、人中等穴位,留针半小时。

1.6 鳝鱼血涂抹面部 备小碟一个,取冰片、取麝香少许,放入碟内,每晚临睡前,取直径1.5cm左右,长30cm左右的鲜活黄鳝2条,黄鳝去头,将血流入碟内,用棉签将血与麝香、冰片搅拌均匀,使之融化,趁热涂抹于瘫痪侧面部,涂抹时自下而上、自内向外(自下颌、口周向耳前方向涂抹,自鼻翼向太阳穴方向涂抹,自眉毛向发际处涂抹)。以面部中线为界,上眼睑、嘴唇、耳朵不涂,其余地方包括颈部、鼻翼、上唇、耳后乳突处均要涂到。待晾干后休息,次晨起床后用温水洗去。15d为一疗程。

1.7 中频治疗 中频应用北京产的电脑中频治疗仪,13号处方,弱电体操,中频频率1~10kHz,低频频率1/8~150Hz;调制波形:指数波,20min/次,1次/d。以直径2cm圆形电极片置于面神经干和面神经表情肌的肌腹处:口角外0.5~1.0cm处,外眦外0.5~1cm处(第1个星期),产生闭眼和闭嘴的动作;口角外0.5~1.0cm处,鼻翼上方(第2个星期),产生闭嘴和耸鼻的动作;鼻翼上方,患侧耳垂前方1.5~2cm处(第3个星期),产生耸鼻和示齿的动作。强度以产生较明显的动作且病人可以耐受为宜。

1.8 运动疗法 对患者额部、眼周、鼻部、口周四个部位表情肌运动功能进行训练,具体训练动作包括抬眉、皱眉、闭眼、耸鼻、示齿、鼓腮和努嘴等,并嘱患者用患侧牙齿嚼口香糖和让患者吹口哨和气球等。如患者不能主动进行上述运动,则可用手指辅助其进行训练,并给予面部肌肉按摩。上述各项动作每次训练10遍以上,训练30min/次,训练4次/d。

2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略)

2组疗效比较,P<0.01

3 讨论

本组病人均为重症患者,经过短期采用新方法对症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面神经水肿,急性期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2],应尽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对症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容易造成面瘫后遗症。给病人生理上带来不便,心理上造成痛苦。所以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面部表情肌功能。低频调制的中频电具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既有对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的刺激作用,又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循环作用[3]。可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且笔者选择的电极片放置部位为瘫痪较重的肌肉的肌腹处,直接刺激肌肉,产生动作,加速恢复进程。

鳝鱼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祛风通络等功效。传统医学认为,鳝鱼为温补强壮剂,适于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鳝鱼血具有很强的黏性,起拉伸肌肉的作用[4]。冰片、麝香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消肿防腐生肌等作用。三者合用涂抹患侧皮肤,干燥后能牵引面部肌群,刺激神经,促使瘫痪的肌群恢复正常[5]。对面瘫肌肉运用运动疗法,可促进神经肌肉的连接恢复,促进了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同时使残存的肌肉和接受神经再支配的纤维肥大与强化,延缓、预防肌萎缩[6]。因此我们选择在发病1周后开始加用鳝鱼血外敷、中频和运动疗法治疗面瘫,大大缩短了病程,加速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使病人尽快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全国脑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2] 邱蔚云,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4.

[3] 南登昆,繆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3105;155.

[4] 曾宪锋,王梅康,许建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10年回顾[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156157.

[5] 葛志彰.鳝血局部外敷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6例报告[J].医学文选,2006,25(1):7172.

[6] 张通,陈立嘉.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83193.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 R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12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innitus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66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innitus in Huangshi Love & Health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treatment (drug therapy, intratympanic injection, hyperbaric oxygen). Additional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cclimatization, cognitive, masking, implie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examinations we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2-week treatment and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respectively. Result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HAMA score and HAMD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at the end of 2-week treatment and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tinnitus can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Idiopathic tinnitu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linical efficacy

耳鸣是指在无任何外界刺激或相应声源的情?r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是临床诊疗的重点和难题。特发性耳鸣是指通过目前的检查手段(包括耳及全身的体格检查、听力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未发现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或异常检查的结果与耳鸣的发生没有确切因果关系[1-2]。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耳鸣发病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对耳鸣错误的认知、反感态度对它赋予负面的意义,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障碍,这些都可能过度激活大脑情绪系统,使其发展为痛苦性耳鸣[3-4]。因此,本课题拟分析特发性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以期患者消除对耳鸣的畏惧心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疗效,明确心理干预在特发性耳鸣中的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黄石爱康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收治的特发性耳鸣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耳鼻咽喉科诊断学》[5]中关于特发性耳鸣的诊断标准者;②病程3个月以上,且近半年未做特殊治疗者;③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均正常者;④愿意配合量表评定,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客观性耳鸣者,或有明确病变部位者;②精神疾病者,或有精神疾病史者;③合并有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急慢性疾病者;④双耳全频听力重度损失,无法正常交流者;⑤不愿意接受心理干预治疗或没有完全按照医嘱完成治疗者;⑥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药物治疗、鼓室内注射、高压氧。①药物治疗。常规应用丹参川芎嗪(贵州拜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1143)及神经节苷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1001)静滴,扩管,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2周为1个疗程。②鼓室内注射。将2%利多卡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5283)1 mL+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公司,生产批号319195)1 mL配置成混合液,注入约0.5 mL,保持患耳朝上30 min,期间避免吞咽及说话等动作。③高压氧。在超过1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气,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此外,观察组患者联合如下心理干预:习服、认知、掩蔽、暗示等。①习服疗法。又称习惯疗法,通过指导和帮助适应或习惯耳鸣,来减轻耳鸣症状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耳鸣不全掩蔽、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以及心理辅导等方法。②认知疗法。通过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耳鸣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患者对耳鸣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治疗的期望值。根据上述结果,通过耳鸣知识的普及教育,是患者对耳鸣有正确的认识,进而避免因错误认知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产生不良影响。③耳鸣掩蔽。通过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和耳鸣匹配,了解和评估耳鸣的响度和音调频率,进而选择与耳鸣响度和频率相匹配的外界声作为掩蔽声,在医生的指导下聆听掩蔽音,进行掩蔽治疗,以达到缓解耳鸣症状。④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一种对身心健康有正面作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言语暗示,体态暗示,环境暗示,治疗暗示。心理干预每周3次,每次20~30 min,持续2周。

1.4 观察指标

1.4.1 心理状态 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标准。同1名患者由经过训练的两名医师采用14项HAMA和17项HAMD联合检查[6-7],采用交谈与观察的方式,检查结束后,两评定员各自独立评分。HAMA评分标准:总分≥29为严重焦虑;21~28分为肯定有明显焦虑;14~20分为肯定有焦虑;7~13分为可能焦虑;24分为严重抑郁;17~24分为中度抑郁;7~

1.4.2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8],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耳鸣程度进行评估。1级:无残疾,THI得分为0~16分;2级:轻度残疾,18~36分;3级:中度残疾,38~56分;4级:重度残疾,58~76分;5级:极重度残疾,78~100分。治愈:THI得分降到16分以内;显效:得分下降20分或以上;无效:得分减少不足20分甚至增加。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评定时间:治疗2周末及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对照组患者治??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与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耳鸣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症状,耳鸣就医量达到耳鼻喉门诊量的7.5%。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耳鸣发病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9-10]。主观性耳鸣是指原因不明,只能由患者自身感知的耳鸣,可伴有或不伴有听力障碍及不良心理反应,可以急性或慢性起病,病情可以是进展或静止,又命名为特发性耳鸣。耳鸣的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不明确。耳蜗曾经被临床研究认为是耳鸣主要部位,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亦参了耳鸣产生,因此耳鸣的临床治疗是呈多元化的。此外,耳鸣是一种难以摆脱却又极其烦恼的疾病,对患者的心理感受影响比较大,常引发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甚至部分患者会产生自杀倾向。耳鸣的神经生理学模式认为,耳鸣的发生是由于神经纤维自发电活动被大脑皮层下中枢检测出来,检测到的耳鸣信号会激活植物神经系统和边缘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边缘系统被激活后不仅可以增加皮下中枢的敏感性,使其更易感受到耳鸣信号,而且可以使耳鸣与负面情绪形成条件反射[11-12]。此外,边缘系统被激活后会启动记性中枢,耳鸣产生的不良情绪会被中枢储存,即使在耳蜗功能恢复后,患者仍会有耳鸣和不愉快的情绪。由于大多数的特发性耳鸣并不会对患者造成器质性的危害,因此耳鸣的治疗目前仍是以康复治疗为主[13-14]。

美国学者Jastrebo在1990年基于耳鸣神经生理学模型提出了耳鸣习服疗法,该疗法主要通过长期习服训练,使患者将耳鸣作为背景音乐,放松对耳鸣的警惕,进而减轻或消除耳鸣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其不是通过直接抑制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对耳鸣进行负强化,而是通过重新再编码患者的听神经系统,使听神经中枢对耳鸣的敏感性降低,增加中?新斯?功能。认知疗法是根据患者的全面评估结果,分析患者异常思维方式,帮助患者找到问题所在,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矫正异常行为[15-16]。该疗法治疗的重点是帮助正确的认识耳鸣,并树立正确的“耳鸣观”,争取忽略和习惯耳鸣,使耳鸣成为新的“感受”。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药物治疗、鼓室内注射、高压氧等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耳鸣症状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患者在习服、掩蔽、暗示等心理干预下效果更显著。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与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5),说明心理干预下的患者的焦虑情绪好转更加明显,可以提高耳鸣治疗的有效率。而且2个月后随访,对照组有3例复发或疗效减退,而观察组疗效无改变。国内有专家提出,耳鸣的治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减轻或消除耳鸣声,改善耳鸣症状,缓解病痛;二是增加患者对的认识,改善患者对特发性耳鸣的态度[17]。耳鸣习服疗法是指通过心理疏导,消除特发性耳鸣患者紧张、焦虑以及恐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激发其与疾病抗争斗志。此外,该研究还结合认知、掩蔽、暗示等心理干预帮助转移患者注意力,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王洪田等[18]认为,特发性耳鸣的治疗应以营养听神经、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和内耳周围组织的能量代谢为主。该研究中使用的常规疗法就包括丹参川芎嗪及神经节苷脂静滴扩管,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和布地奈德混合液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改善患者内耳周围组织的能量代谢。此外,笔者认为对于特发性耳鸣的治疗,应首先明确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如:担心耳鸣症状会加重,甚至会导致耳聋或更加严重的疾病;耳鸣导致的负性情绪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等[19]。其次,再根据耳鸣的各种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既需要将其看作是一种症状,积极治疗其原发疾病,又需要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按照原发性耳鸣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20]。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睡眠障碍 耳穴贴压疗法 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睡眠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睡眠障碍是个体在睡眠过程中,因睡眠量的不正常,或睡眠质的不高甚至很差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的身心状态。其包括睡眠不足、睡眠贪多、难以入眠、睡不安寝以及与睡眠相关的诸多异常心理和行为等。可使人产生心情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疲劳、焦虑和抑郁等症状。而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据报道:12.9%-25.6%在校大学生存在睡眠问题;对大学生来说,睡眠障碍严重时会影响到其正常学业。

1大学生睡眠障碍现状

据调查大学生的睡眠平均时间还不足7h,与所处年龄段应有的睡眠质量相比状况较差。其中医学专业的同学由于专业课程复杂,课程多,识记背诵的知识多,学习压力大等导致睡眠问题更加非常严重。石文娟等关于广州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女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比男大学生差且现患率明显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跟女性情感细腻,多愁善感等有关。在杨秀珍等人报道廊坊医学院480名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显示,19.17%的学生有睡眠障碍。总的来说,睡眠问题已成为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症之一。

2目前失眠的治疗现状

2.1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失眠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药物依赖及反弹现象等,又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不建议大学生使用。

2.2非药物治疗

比较多见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法、生物反馈治疗、放松训练、瑜伽及有氧运动等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这类方法疗程较长,患者需长期坚持或定期就诊,当患者睡眠改善,依从性则会变差,难以坚持全程治疗。

3中医对大学生睡眠障碍的认识

中医对于失眠的认识较早,属中医“不寐”范畴。《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如《诗・邺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气血亏虚可能是失眠的主要病因。其病机主要有阴阳不交、营卫不和、气血亏虚和脏腑功能失调等。大学生体质大致可为平和质、阴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等,阴虚质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瘀血质血瘀内阻,血行不畅,气血不能濡养机体;气郁质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是影响大学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

4耳穴贴压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4.1耳穴贴压的病因病机

耳压疗法是用植物种子(王不留行子)或具有一定形状和质地的药物及制品粘贴在耳郭表面的穴位上,通过施加压力,刺激耳穴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耳部是人体特殊的组成部分,是经络、神经汇聚之所,耳郭与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经络、气血内外输注的所在,因此刺激耳部穴位,能起到治疗疾病之效。

4.2耳穴贴压的作用机理

从西医角度来说,耳穴贴压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耳区激活迷走神经,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对抗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状态。Litscher用计算机控制的定量分析来测定脑血流量,发现刺激耳穴中与眼睛相关的穴位可增加眼动脉的血流量,而只有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以扩张血管和增加血流量。Haken通过心电图的观察发现刺激耳穴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单秋华等应用耳穴贴压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认为耳压能双向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通过丘脑-垂体系统影响内分泌激素的动态平衡。何伟根据耳-迷走神经反射对癫痫患者实施耳针以增强其副交感效应,降低交感神经功能的亢进从而缓和患者的症状。

4.3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大学生睡眠障碍现状

有关耳穴贴压疗法改善睡眠障碍的报道是比较多的。在穴位选择上,有选单穴治疗,有选多个穴位联用的,其中神门、心、皮质下三穴最常用,脾、肾、胃、胆次之;在按压手法的选择上,有泻法、补发、平补平泻法,根据病的虚、实和病人的体质情况,按缓(久病)轻(虚证)、重(实证)三种手法,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在按压时间上,一般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在治疗具体方案上,耳穴贴压有关大学生睡眠障碍的与其他人群无异。

目前关于耳穴贴压治疗睡眠问题的文献大多从中医临床角度介入,以临床治疗和观察为主,或结合针灸、中药、按摩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单纯耳穴贴压治疗大学生睡眠障碍的文章仅查到陈晓云、尹辉和张琦三人的相关研究,文章约7篇。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睡眠问题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希望本文能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大学生的睡眠问题。

基金项目:2015年立项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s2015009。

参考文献

[1] Fernandez-Mendoza J,Vela-Bueno A,Vgontzas AN,etal.Nighttime sleep and daytime functioning correlates of the insomnia complaint in young adults[J].Journl of Adolescence,2009,32(5):1059-1074.

[2] 赵红勤.运动改善睡眠障碍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2006(5):89-92.

[3] Gaultney J F.The prevalence of sleep disorders in college students:Impa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10,59(2):91-97.

[4] 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王声.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06):470-471.

[5] 杨秀珍,陈景武,冯国双.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02):100-102.

[6] 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理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37-940.

[7] 骆晓林,龙浩文.耳穴压籽治疗大学生失眠症21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2):46-47.

[8] 刘智艳,姚小红.耳针疗法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4):62-63.

[9] 王建渝.耳针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关系的探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48-50.

[10] Litscher puter-based qua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ear and Korean hand acu-puncture:needle induced changes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J].Neurol Res,2002(24):377-380.

[11] Haker E.Effect of sensory stimulation of sympathetic andparasympathetic activities in healthy subjects[J].J Auto Nerve Syst,2000(79):52-59.

[12] 单秋华,孙冬梅,吴富东.耳穴贴压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患者血清内分泌素及 -内啡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11):677.

[13] 何伟.耳-迷走反射及耳针抗癫痫的效应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

[14] 陈晓云,沈梅.失眠患者的耳穴诊断及耳穴贴压疗效观察[J].大连大学学报,2003(02):86-88.

[15] 尹辉,李兰香,郑琨.大学生失眠与心理健康实验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03):330-332.

[16] 尹辉,兰健,郑琨.有氧运动结合耳穴贴压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06):558-560.

[17] 尹辉.有氧运动结合耳穴贴压法对医学生失眠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3):241-243.

[18] 张琪,张方方,韩慧.耳穴贴压治疗大学生考试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09):713-714.

[19] 尹辉,王丽娜,肖亮,李卫东.运动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改善医学生睡眠疗效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06):557-558.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5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干预;影响

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一般会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之内听力下降至最低,同时伴有耳鸣、耳胀满感、眩晕等症状,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与患者本人的性格特征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2],并且听力下降后,与外界沟通差,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3例S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当天和入院第10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对两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13例SHL患者,其中男68例,女45例,年龄15~72岁,均符合2005年《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SHL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对症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等)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入院当天开始至入院10d予以动态个案心理状态分析,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一般由责任护士实施,必要时请责任组长一同分析、干预。

1.2.1心理状态分析

1.2.1.1焦虑、紧张 患者突然对外界声音感知能力下降或丧失,担心听力能否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常出现焦虑、紧张心理,对日后工作、学习、生活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悲观、失望等。

1.2.1.2敏感、多疑 由于听力障碍,与外界沟通不良,使患者

对外界的敏感性、疑虑性增强,看到他人交谈时总认为在议论自己,而且认为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不够,怀疑治疗护理方法不当等;

1.2.1.3自卑心理 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加之听力突然障碍,常规方式交流困难,导致在各方面过多的依赖他人,听从别人指挥,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烦躁易怒,自我封闭。

1.2.2综合性心理干预 根据不同患者出现的焦虑、紧张、敏感、多疑、自卑等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1.2.2.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的环境是患者最直接的感觉,通过降低病室噪声、调节病室光线、温湿度、摆放鲜花、管理陪护等方法,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室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2.2.2肌肉放松训练,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可以教患者有意地使某些肌肉群收缩,然后放松它们。可以从脚趾开始,也可以从离不适部位最远的部位开始,重复做收缩--放松动作,30min/次,1d数次。

1.2.2.3音乐治疗,优雅的音乐可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有助于消除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增强人的应激能力;音乐治疗的时间一般 30~90 min/次,2次/d,但避免使用耳机。

1.2.2.4语言沟通 主动讲解SHL相关知识,面对患者,表情自然,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使患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护士的唇形,便于理解语言内容。

1.2.2.5非语言沟通 患者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微笑本身就是安慰剂;护士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举止,能使患者的情绪由恐惧、焦虑转变到平静、稳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交流时手势配合口形,可以提高患者的理解力,必要时书写交流;恰当地运用眼神,注意凝神静听,让患者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对于老年、少年患者,适当运用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感情交流;在患者敏感、多疑、烦躁、发怒时,护士保持沉默,等患者情绪稳定后再给予解释;注意通过患者体态信息了解其病情变化及生活需求。

1.2.2.6转移注意力 对于伴有耳鸣的患者,可以利用看书、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其过分关注耳鸣症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使其理解选择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一样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流。

1.3评价方法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ting Anxiety Scale,SAS)[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5]进行评分,入院第10d再次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SAS评分、SCL-90表中抑郁、焦虑、恐惧评分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入院当天),焦虑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通过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第10d),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较入院当天明显改善(P

2.2两组在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观察组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单位、家属的配合后,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未出现恶化,并及时解决于萌芽状态。情绪稳定,增强了治疗的信心,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观察组入院第10d焦虑评分较心理干预前明显改善(P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至今未明,主要的学说有病毒感染学说和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虽然不能确定焦虑可以引起发病,但发病前多数患者有过度劳累、精神焦虑、抑郁状态、情绪激动、受凉或感冒史[6]。有研究报道[7],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引起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导致血管舒-缩平衡紊乱,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引起内耳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可导致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耳聋。这就表明,焦虑情绪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同时,疾病的发生带给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样会加重疾病的发展,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每位医务人员都应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治疗和护理患者,帮助其减轻焦虑心理。首先要评估患者焦虑的程度,其次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确实存在焦虑现象,还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和治疗。除了药物对症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外,更要注意SHL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供有效的减轻焦虑的方法:如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的环境,音乐治疗,芳香治疗,肌肉放松训练等。从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CL-90评分结果比较可以看出:综合性的心理干预对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理反应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梁丹,黎万.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 (4):595-597.

[2]崔顺姬.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33):85.

[3]陈小玉.耳鸣患者的心理治疗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 (8):1271.

[4]李焰,王极盛.焦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2):127-128.

[5]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4.

[6]朴松花,李春玉.焦虑的概念分析[J].吉林医学,2007,28(2):181-182.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6

【关键词】  针刺   穴注   药物   综合疗法

        脑出血、脑梗塞现代医学称脑血管病,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畴。其中一部分病人因脑出血量或脑梗塞面积较大,其临床发病多急骤,且病情凶险,常可危及生命,即使经及时抢救能存活者,终因其病情严重常会遗留下神志、语言欠清、吞咽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及肢体瘫痪等严重后遗症,属针灸临床常见难治之症。笔者采用针刺、穴注、药物综合疗法治疗两例重症中风后遗症病人,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病例一:

        滑某某,女,66岁,农民。病史:患者患高血压病15年,于2009年12月1日下午4时因未能正规服用降血压药物,又过度操持家务,突发神志、语言不清、吞咽困难、四肢瘫软无力等症状。由家属急送丹阳市人民医院作头颅ct显示:小脑梗塞伴双侧大脑多发性腔梗。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因未能严格禁食,呼吸道误入饮食物,造成严重吸入性肺炎:呛咳不止、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持续高热不退、嗜睡等危重病情。于2009年12月10日急转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该院神经内科特护病房抢救治疗15天,肺部炎症得以控制,病情基本稳定,但遗留下神志、语言欠清,吞咽功能障碍及四肢乏力等后遗症。于2009年12月24日上午11时转来我科住院康复治疗。体检:面色苍白无华,精神萎靡,吞咽功能障碍,神志、语言欠清,身体极度虚弱、消瘦,鼻部留置鼻饲管,四肢乏力,肌力约1—2级,指鼻试验阳性,体温37度,心率72次/min,心律不齐,第2心音亢进,无病理性杂音,呼吸20次/min,两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偶可闻及少许散在干性啰音,血压150/90mmhg,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8×109/l,中性粒细胞:0.78,红细胞计数:3.0×1012/l,血红蛋白:10.5g/l,血钾:2.26mmol/l,总蛋白:54.3g/l,白蛋白:30.4g/l,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不齐。

        入院诊断:

        西医:1、脑梗塞后遗症,2、高血压病ⅲ期,3、呼吸道感染,4、营养不良性贫血伴低血钾症,5、窦性心律不齐。

        中医:1、重症中风(中经络)后遗症,2、痿证。

        一、治疗方法:

        (一)针刺法

        上午(8时)

        ⑴ 头针。

        ① 朱氏头皮针:头面区:以神庭穴为中心前、后、左、右各开0.5寸正方形区域。上焦区:上星穴<—>前顶穴之间足太阳经界内。下焦区:前顶穴<—>向百会穴方向1寸足太阳经界内。

        ② 靳氏头针: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2寸处为颞ⅰ针,从颞ⅰ针这个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颞ⅱ针、颞ⅲ针。智三针:由神庭穴(单)、本神穴(双)共三个穴位组成。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头面区、上焦区、下焦选用1-1.2寸30#毫针,颞三针、智三针选用28#2寸毫针,与头皮呈15-30°之间夹角快速进针,朱氏头皮针进针深度不超过1寸,宜浅不可深。颞三针、智三针进针1-1.5寸,只提插不捻转,得气后留针至下午4时,共留针8小时。

        ⑵ 体针+电针:取双侧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取风池、翳风、完骨、廉泉、哑门、通里、太溪、金津、玉液等。每次选取双侧上、下肢、头颈部各3-6穴,诸穴交替使用(其中风池、翳风、完骨、廉泉每次必用),针刺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用疏密波治疗30min,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

        下午(4时):

        ⑶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极泉、委中、尺泽。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金津、玉液放血。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0.3-0.5寸,用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原穴沿经络下移2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屈胯取穴,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翳风、完骨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min;合谷针向三间穴,针刺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侧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以上取穴,手法均在双侧肢体上治疗。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针毕用药物穴位注射法。

        (二)穴位注射法

        药物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vitb12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操作方法:穴位行常规消毒,选用5号针头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ml 4支、vitb12注射液500uglml 2支,摇匀后备用。每次选择双侧上、下肢、头颈部各3-6穴。每穴每次注射药液0.5-1ml。诸穴交替使用(其中双侧风池穴及廉泉穴每次都行穴注)。隔日穴位注射1次。

        (三)药物治疗

        1、5%gns250ml头孢他啶3.0g,10%氯化钾5ml;5%gs250ml,血塞通500mg,10%氯化钾5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20天。

        2、10%氯化钾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5ml口服。

        3、步长脑心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

        4、开富特片,每日3次,每次1片口服。

        5、阿斯匹林肠溶片,每晚睡前75mg口服。

        以上口服药物,先从保留鼻饲管内注入,待病情明显好转,取出鼻饲管后改为口服。

        二、疗效观察

        经上述综合疗法治疗1周,患者吞咽功能已明显好转,神志、语言欠清亦初见好转。已能少量多次进食小半碗稀饭了,在其家属的陪护下,已能端坐椅子上30min左右,续治2周,神志、语言、吞咽功能进一步好转,已能与家人简单日常用语交流了,一次可进食一小碗稀饭和少量干饭或副食品了,此时留置的鼻饲管全部取出,患者面色及精神状态已明显好转。由于病情已日趋好转,患者及其家属信心大增。在我科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已开始行坐位语言、肢体功能训练了。继治1周,患者神志、语言、吞咽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肢体功能已从室内转向室外训练,在其家属的搀扶下,已能独自慢步行走数十米距离了,先后共治疗33天,实验室检查所有指标均已正常,应家属要求,同意出院回家作进一步家庭康复训练。

        病例二

        盛某某,男,59岁,村委会会计员。病史:患者患高血压病多年,因其本职工作繁忙,精神压力较大,又停服降血压药物,于2010年1月25日下午7时许突发右侧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急送丹阳市人民医院作头颅ct检查显示:左脑颞顶部脑出血,出血量约35ml左右,经该院神经内科特护病房全力抢救治疗26天后苏醒,先后共住院32天,病情基本稳定,但遗留下了神志、语言欠清、右鼻唇沟变浅、流涎、二便失禁、右侧上、下肢瘫痪等后遗症。于2010年2月25日上午9时转来我科住院康复治疗。体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消瘦,神志、语言欠清晰,右鼻唇沟变浅,右口角向左侧歪斜、流涎,右侧上、下肢瘫痪,肌力0级,留置保留导尿装置。体温37度,心率80次/min,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呼吸20次/min,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无病理性杂音,血压140/90mmhg,头颅ct显示:左侧脑出血。

        入院诊断:

        西医:1、脑出血后遗症,2、高血压病ⅲ期。

        中医:1、重症中风(中脏腑)后遗症,2、痿证。

        一、治疗方法

        (一)针刺法、穴位注射法

        1、a组针刺、穴位注射法(用于单日)

        (1)a组针刺法:

        上午(8时)

        ① 头针。

        a、朱氏头皮针:头面区:以神庭穴为中心前、后、左、右各开0.5寸正方形区域。上焦区:上星穴<—>前顶穴之间足太阳经界内。下焦区:前顶穴<—>向百会穴方向1寸足太阳经界内。

        b、靳氏头针: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2寸处为颞ⅰ针,从颞ⅰ针这个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颞ⅱ针、颞ⅲ针。智三针:由神庭穴(单)、本神穴(双)共三个穴位组成。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头面区、上焦区、下焦选用1-1.2寸30#毫针,颞三针、智三针选用28#2寸毫针,与头皮呈15-30°之间夹角快速进针,朱氏头皮针进针深度不超过1寸,宜浅不可深。颞三针、智三针进针1-1.5寸,只提插不捻转,得气后留针至下午4时,共留针8小时。

        ② 体针+电针:取患侧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口角歪斜取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太阳、迎香、下关、牵正等;语言不利取廉泉、哑门、通里、太溪、金津、玉液等。每次选取病侧上、下肢、头面部各3-5穴,诸穴交替使用,针刺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用疏密波治疗30min,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

        下午(4时):

        ③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副穴:极泉、委中、尺泽。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金津、玉液放血。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0.3-0.5寸,用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原穴沿经络下移2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屈胯取穴,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翳风、完骨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min;合谷针向三间穴,针刺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侧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针毕用a组药物穴位注射法。

        (2)、a组穴位注射法

        药物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vitb12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操作方法:穴位行常规消毒,选用5号针头1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ml2支、vitb12注射液500uglml2支,摇匀后备用。每次选择患侧上、下肢各3-5穴。每穴每次注射药液0.5-1ml。诸穴交替使用。隔日穴位注射1次。

        2、b组针刺、穴位注射法(用于双日)。

        (1)、b组针刺法:

        上午(8时)

        ① 头针:朱氏头皮针、靳氏头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留针8小时。

        ② 体针+电针法:取四神聪、会阴、长强三穴。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加g6805治疗仪低频率、疏密波治疗30min,刺激量以病人耐受为度。

        下午(4时):

        ③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操作方法同上。针毕用b组药物穴位注射法。

        (2)、b组穴位注射法

        药物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vitb12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操作方法:穴位行常规消毒,选用7号针头10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2ml2支、vitb12注射液500uglml2支,摇匀后分注于会阴、长强二穴内,隔日穴位注射1次。

        3、c组针刺、穴位注射法。

        (1)、c组针刺法:

        上午(8时)

        ① 头针:朱氏头皮针、靳氏头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留针8小时。

        ② 腹针合神厥穴隔姜灸疗法: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开四关(滑肉门(双)、外陵(双)。针刺人部,在行腹针疗法的同时,加用神厥穴隔姜灸疗法。操作:先将硬板纸制成一个灸架(长12厘米,宽6厘米,两侧高1.5厘米,在平台正中剪一个长3.5厘米,宽3厘米的空洞),置于神厥穴上,再将鲜生姜切成3—4毫米厚的姜片,用大号三棱针自姜片正中向四周点刺许多小孔(以便热力传导),最后将直径约2.5 厘米大小的艾炷置于有孔的姜片上点燃,放在灸架上施灸,连续施灸三壮共40min左右,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下午(4时):

        ③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操作方法同上。针毕用药物穴位注射法。

        (2)、c组穴位注射法:药物、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穴位注射法,隔日穴注1次。

        4、d组针刺法、穴位注射法。

        (1)、d组针刺法:

        上午(8时)

        ① 头针:朱氏头皮针、靳氏头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留针8小时。

        ② 华佗夹脊穴疗法。操作:病人取俯伏位或俯卧位,于脊椎棘突间两侧,背正中线各旁开0.5寸处,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每次行针刺后加电针2-4组,用断续波,中等刺激3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下午(4时):

        ③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操作方法同上。针毕用药物穴位注射法。

        (2)、d组穴位注射法:药物、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穴位注射法,隔日穴注一次。

        (二)药物治疗

        1、开富特片  一日3次   每次1片    口服

        2、脑复康片  一日3次   每次2片    口服

        3、华佗再造丸  一日2次  每次48粒  口服

        二、疗效观察

        经上述疗a组、b组针刺法、穴注法治疗一周,患者神志、语言欠清及患侧下肢瘫痪已初见好转,排便时已有感觉,继治一周,二便功能显著好转,在有便意时能叫陪护了,此时保留导尿装置全部取出。继治2周,二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神志、语言进一步好转,已能与家人行日常用语对话交流了,患者之面色及精神状态均有明显好转,肢体功能训练已从室内转向室外训练,在其家属的搀扶下,患侧下肢已开始拉绳学走路了,此时治疗方法改为c组、d组、a组针刺、穴注法轮换治疗(每组治疗10天)。当治疗一个月时,患者神志、语言功能已趋正常,已能独自健手用拐杖行走数十米距离了,先后共治74天,患者神志、语言等功能均恢复正常,能弃杖独自稳步行走,生活已能部分自理,患侧上肢亦能做上举、内旋、外展等功能活动了,但握物尚显无力。经家属要求,同意出院回家作进一步家庭康复训练。

        三、体会

        重症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属祖国医学中风(中脏腑、中经络)后遗症范畴,为针灸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若用单一的传统针刺法治疗则很难奏效,笔者采用头针、体针、电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腹针合神阙穴隔姜灸疗法、华佗夹脊穴疗法、药物穴位注射法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配合相应之中西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两例重症中风后遗症病人均取得了较理想之疗效。

        a组针刺、药物穴位注射法:由头针、体针、电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a组药物穴位注射法组成。头面区、上焦区、下焦区为朱氏头皮针中风基本方,具有醒脑开窍、活血、止血、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脑血管通透性,改善心脏功能之功效;颞三针为靳氏中风基本方,具有显著增加脑部血流量、保护脑神经细胞、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之功效。智三针具有醒神强志之功效。两方合用之,具有互补、增效之作用。

        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于头部特定穴位,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影响运动区脑组织功能,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促进脑组织水肿吸收、消除,加速病变区脑组织功能恢复,具有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作用,可促进病灶的修复和周围脑组织的代偿作用。

        体针疗法作用于患侧肢体及头面部经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之作用,再配合电针、药物穴位注射、则更增加了对经穴的刺激剂量,使之能产生较持久的治疗效应,从而就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由石学敏院士所创立,石院士经潜心研究,认为中风病基本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致,“醒脑开窍”针刺法以醒脑开窍为主,辅以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治疗原则,具有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功效。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能达到治病必求其本之目的。

        以上多种针法组合运用,就更增强了其综合治疗效果。这种病灶局部与全身的整体治疗,具有标本兼治,调和气血,营养全身之功效。

        b组针刺、药物穴位注射法:由头针、体针、电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b组药物穴位注射法组成。

        中风病为脑血管病变所致,其病位在脑,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一寸处,为近部取穴之方,会阴穴位于前后二阴之间,长强穴位于肛门与尾骨尖连线之中点;为调控二便之要穴,二穴分属于任、督二脉之首穴,借经络相联而络于脑,谓远部取穴之法,二便失禁又为脑血管病变之并发症,属标证,亦谓标本兼治之法则。

        故本法治疗脑出血后遗症二便失禁症,属远近取穴之方,标本兼治之法,对症又对因,相得益彰,加之行针刺后再用电针、药物穴位注射,就更增加了有关穴位的刺激剂量,故能收效显著。

        腹针合神厥穴隔姜灸疗法:前者是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的新疗法。“引气归元”方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合用有理中焦、调升降之作用。脾胃位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原气。因此四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功。故患者气血来源旺盛,先天之本获得滋养。“腹四关”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之功效,可使气血上输下达肢体末端,为肢体功能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行腹针疗法的同时加用神厥穴隔姜灸疗法,后者具有温中散寒,宣散发表,通经活络之功效。通过艾和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效果,对神厥穴及相关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可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增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祛邪能力,与前者同用相得益彰,具有协同增效之作用。

        华佗夹脊穴通过经络系统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关联,针刺之可以调节全身脏腑之气血、促进肢体功能之恢复。

        综上所述,笔者采用针刺、穴注、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两例重症中风后遗症,属针药结合之疗法,它具有协同增效之作用。虽然两病例之病因、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各异,且显错综复杂,但只要能抓住主要矛盾,采用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即能取得逐步好转,以至最终能达到较满意的康复效果。

        在用本法治疗重症中风后遗症的同时,积极地鼓励病人在其家属的帮助下作系统、认真、反复、耐心的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对病人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孙远征,王琳晶.针刺结合超声治疗仪对脑出血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2006年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   30 .

[2] 王启才,周庆生.针医心悟第1版  [m]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526-527.

[3] 王启才.高俊雄经络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m]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7.

[4] 何联民,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脑干出血后遗症验案1例 [j] 针灸临床杂志2007(1) 19-20.

[5] 何联民.针灸临床杂志,电针加穴注治疗中风后遗症两便失禁症验案三则.2004.11第20卷第11期    25-26.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7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日间工作站;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虽然病情得以有效控制,但大多数患者仍然存在认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还可能残留部分阳性及阴性精神症状。其致残率高达62%~98%[1],大部分患者出院后选择在家休养,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我院日间工作站的开展,能协助患者融入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日间工作站工作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20~58岁,平均40.35岁,病程5~18年;随机抽取的定期到我科门诊就诊的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平均38.65岁,病程6~15年。均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2方法 将在我科日间工作站工作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定期到我科门诊就诊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维持原有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在日间工作站工作。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治疗措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均无影响治疗的严重躯体疾病,具有可比性。排除无法正常交流者。

1.2.1研究组 患者在民政部门和我院合作建立的小型加工厂工作,工作项目主要是手工加工简单的汽车零配件。由厂家技术员培训操作方法,护士负责带领患者工作。患者所得报酬由厂家以计件方式付给,每月结算。工作5d/w,6h/d(8:30~16:30),中午在护士监督服药后午休,午休前让患者看电视,阅读报纸。工作期间为患者播放旋律优美、悦耳动听的乐曲。

1.2.2对照组 患者只采取门诊治疗。

1.2.3评定方法 采用护士观察量表和阳性阴性症状量表,由两名评定人员进行评定, 评定前对评定人员进行一致性培训。研究组在工作前及在工作站工作12个月后各评定1次,对照组在12个月前后各评定1次。

1.3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例数在研究过程中均无脱落。NOSIE评分: 两组间研究前NOSIE总积极因素分及总消极因素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后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迟缓、抑郁、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和致残率的精神疾病,由于患者反复住院,长期置于封闭式环境,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日间工作站工作后,总积极因素分明显提高,总消极因素分下降明显,表明日间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能调节情绪,改善病情[3]。由于有医务人员的监管,发现患者有情绪波动等复发先兆,及时给以调整药物,督促患者休息,预防病情复发。在工作站有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使患者能很顺利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大家互相配合,集体观念增强。由于有薪酬的发放,提高了患者的工作积极性及与同事间的竞争性,有的患者由于工作表现好,自信心得到增强,自我价值感、社会兴趣得到提升。男女搭配一起工作,大家学会了与异往,社交技能得到提升[2,5]。

研究发现在日间工作站工作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如懒散、被动及在交往中出现退缩、冷淡、迟钝[4]等症状,同时阳性症状也保持稳定,优于单纯药物治疗[6]的患者。

日间工作站的开展,得到政府与残联的支持,家属及患者对日间工作站感到满意,希望能够开展更多形式的工作内容,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全面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强笃,李斌,张振峰,等.莱芜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现状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5):334-335.

[2]杨丽.精神疾病患者日间康复治疗与就业探讨[J].内科,2009,4(1):20-21.

[3]简天蓉,罗成凤,穆世铭.运动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13(5):563-565.

[4]陈世珍,蔡卓珊.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1):52-53.

[5]石贵凤,徐芬兰,王莉,等.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45-146.

耳石症康复训练方法篇8

一、报考条件

(一)政治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符合《民航招收空勤机组人员政审条件》(见附件)。

(二) 身体条件:符合《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的Ⅳ级体检合格证的医学标准、未进行过角膜屈光手术 (标准见附件)。因体检淘汰率较高,建议考生预先评估。

(三) 体能条件:达到《中国民航空中警察体能考评标准》。

(四)其他条件:男性,24周岁以下(1981年10月14日(含)之后出生);身高在1.70-1.85米之间;同时具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二、招考计划和职位

此次计划招考23名空警,均为空警一线实战职位。具体招考信息见招考简章。

三、报考程序

(一)报名、笔试――按照人事部统一安排进行。

(二)体检、面试及体能测试

将根据笔试合格人员情况确定体检、面试及体能测试的人员名单、时间、地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在人事部网站、民航总局网站公告。

(三)公示

在人事部政府网站上对拟录用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四)专业训练、政审与备案

根据空警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对拟录用人员要进行为期4个月的专业训练,其间将进行政审,专业训练考试及政审均合格者方可办理录用备案手续。

附件1:

民航招收空勤机组人员政审条件

民航空勤机组人员必须政治可靠,历史清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进步,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志愿从事民用航空事业。

凡有下列问题之一者,不予招收:

一、组织、参加非法组织,与非法组织、非法刊物和黑社会势力有联系;组织或参加非法集会、游行、静坐、绝食、罢课等活动。

二、被判过徒刑、拘役、管制;被劳动教养、治安行政拘留、收容审查过;因违法犯罪正在被侦查、、审判而未结案;以及政法部门控制的犯罪嫌疑人。

三、向国外、境外人员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以及提供、出卖情报。

四、有流氓、殴斗、盗窃、抢夺、诈骗、赌博、走私贩私、制作贩卖传播物品、、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

五、道德品质不好,组织纪律性差,因犯有严重错误受记过以上处分。

六、参加组织并进行活动;带有不良政治倾向或有犯罪团伙标志以及有碍仪表的文身、刺字。

七、父母亲或其他直接抚养者,受过刑罚处罚、参加组织活动,或正在受审查尚未结论,而应招对象不能正确对待。

附件2:

《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Ⅳ级体检合格证的医学条件

67.401 〔适用性〕

Ⅳb 级体检合格证申请人符合本规则67.403 至415(a)(c)、417 至433 和435(b)的规定,方可取得Ⅳb级体检合格证。

67.403 〔一般条件〕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可能影响其行使执照权利或可能因行使执照权利而加重的疾病或功能障碍:

(1)心理品质不良;

(2)先天性或后天获得异常;

(3)可能造成失能的活动性、隐匿性、急性或慢性疾病;

(4)创伤、损伤或手术后遗症;

(5)使用处方或非处方药物而造成的身体不良影响或不良反应。

67.405 〔精神科〕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精神疾病的明确病史或临床诊断:

(1)精神病;

(2)物质依赖或物质滥用;

(3)人格障碍;

(4)精神异常或严重的神经症。

67.407 〔神经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明确病史或临床诊断:

(1)癫痫;

(2)原因不明或难以预防的意识障碍;

(3)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颅脑损伤及其并发症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67.409 〔循环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循环系统疾病的明确病史或临床诊断:

(1)心肌梗塞;

(2)心绞痛;

(3)冠心病;

(4)严重的心律失常;

(5)心脏瓣膜置换;

(6)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

(7)心脏移植;

(8)收缩压持续超过155 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持续超过95 毫米汞柱(mmHg);

(9)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循环系统疾病。

67.411 〔呼吸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呼吸系统疾病或功能障碍:

(1)活动性肺结核;

(2)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

(3)胸部纵膈或胸膜的活动性疾病;

(4)影响高空呼吸功能的胸廓塌陷或胸部手术后遗症;

(5)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呼吸系统疾病、创伤或手术后遗症。

67.413 〔消化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消化系统疾病或临床诊断:

(1)可能导致失能的疝;

(2)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

(3)可能导致失能的胆道系统结石;

(4)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消化系统疾病或手术后遗症。

67.415 〔传染病〕

(a)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传染病或临床诊断:

(1)病毒性肝炎;

(2)梅毒;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4)痢疾;

(5)伤寒;

(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

(7)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或他人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c)取得Ⅳb 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伴有乙型肝炎e 抗原阳性。

67.417 〔代谢、免疫及内分泌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需用药物控制的糖尿病及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代谢、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但使用不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口服降血糖药物控制的可合格。

67.419 〔血液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严重的脾脏肿大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血液系统疾病。

67.421 〔泌尿生殖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或临床诊断:

(1)有症状的泌尿系统结石;

(2)严重的月经失调;

(3)肾移植;

(4)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手术后遗症或功能障碍。

67.423 〔妊娠〕

申请人妊娠期内不合格。

67.425 〔骨骼、肌肉系统〕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骨骼、关节、肌肉或肌腱的疾病、损伤、手术后遗症及功能障碍;其身高、臂长、腿长和肌力应当满足行使执照权利的需要。

67.427 〔皮肤及其附属器〕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

67.429 〔耳、鼻、咽、喉及口腔〕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耳、鼻、咽、喉和口腔疾病或功能障碍:

(1)难以治愈的耳气压功能不良;

(2)前庭功能障碍;

(3)言语或发音障碍;

(4)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耳、鼻、咽、喉、口腔疾病或功能障碍。

67.431 〔听力〕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进行低语音耳语听力检查,每耳听力不低于5 米。

67.433 〔眼及其附属器〕

取得Ⅳ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下列眼及其附属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

(1)视野异常;

(2)色盲;

(3)夜盲;

(4)其他可能影响安全行使执照权利的眼及其附属器的疾病或功能障碍。

67.435 〔视力〕

上一篇: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范文 下一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