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检测在耳石症诊断治疗中的观察分析

时间:2022-09-06 03:42:19

TCD检测在耳石症诊断治疗中的观察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TCD检查在耳石症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对59例耳石症患者和对照组52例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进行检查。对照其颅内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显示耳石症患者的脑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TCD; 耳石症;手法复位

TCD在临床中常做为血管性头痛及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做为一种无创检查在临床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耳石症和TCD密切相关,临床观察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76例均具有性眩晕,位置试验阳性。对照组55例,均为后循环缺血患者,位置试验显示(-)。

1.2方法 采用美国MEDASONICS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为2.0MHZ,分别测定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以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变化值为实际测定主要观察值,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治疗组并结合治疗前后TCD变化值,从而做出全面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CD差异P

3 讨论

TCD能无创伤穿透颅骨,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不同程度反映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血管阻力大小及血流的状态,临床常用于诊断头痛,各类血管性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脑血管畸形等。目前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我们诊断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依据,耳石症和TCD的关系上鲜有报道,耳石症和TCD的关系探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耳石症诊断的相关因素。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之为耳石病,另一类为继发性,继发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偏头疼、头部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及颈性眩晕等,上述各种疾病导致了半规管的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在我们的检测中发现耳石症患者的TCD变化以脑血管痉挛为主要变化,可能的原因推测如下,脑血管痉挛,内听动脉亦发生痉挛导致半规管的变化不稳定,从而引起耳石脱落,结果分析也显示脑血管痉挛和耳石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患者经过手法复位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症状消失,进一步复查TCD,发现脑血管痉挛明显改善P

门诊的眩晕症患者占头晕患者总数的65%,我们应加强位置试验的检测,提高耳石症的检出率,同时对此类患者要进行TCD检测,对我们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供更多的医学依据。

上一篇: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非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措... 下一篇:甲巯咪唑联合小金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