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21 11:39:11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1

关键词:传统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2-0-03

传统家训是在传统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以及儒家伦理社会中形成发展,并保留至今的道德智慧和价值原则。家训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为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深入探究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挖掘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之处

(1)内容上相融。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发展,是建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地域环境基础上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传统家训倡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契合,特别是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高度一致,两者的核心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内容的角度而言,经过传承发展,家训文化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伦理规范和实践要求,与时代相衔接,挖掘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和“活水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取祖先的智慧和经验,积极传承并有效融合了优秀传统家训思想中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用崭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传统家训的道德精髓,使其不再仅是面向个人面向家庭家族成员,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面向国家层面阐发的价值理念,实现了传统家训的当代传承和创新性转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2)性质上相同。传统家训训诫子弟、家庭成员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传统家训强调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社会伦理的三者融合,深刻说明了传统家训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家训内容通过家族家庭的教化,实现代际传承,家训文化不断发展和丰富。家庭训诫(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形式上虽在家庭内部进行,但其内容性质上是社会的。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认识理解家训,家训的核心教育思想取材于社会意识形态需要并受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在价值上共同指向教化人心,导人向善的立德树人的目标,有助于引导民众全面提升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都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形式上相通。家训,作为家庭教化训诫的一种规范活动,其教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训诫教育,说理教化为主的对话形式;以家书著作、诗词格言为主的书面形式;以楹联刻碑、意义物品为主的实物形式;以祠堂聚会、实践锻炼为主的活动形式,还有少数民族地区,以特有的族规民谣、歌曲舞蹈等方式对家庭家族成员进行教化。这些教化形式有的用于日常训诫活动,有的在特殊的庆典、节假、仪式上进行,或者以身示范,或者榜样教育,或者奖励激励,或者斥责处罚。家庭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传统家训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于今天家庭教育的模式是相通的。習总书记曾强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要注重日常养成,方式方法要增强实践体验,基于此,传统家训在教化形式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把握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今之别

(1)传统家训带有专制性,而忽视平等性。例如传统家训中的政治伦理思想,虽然也强调“胸怀天下”“秉公办事”“公忠体国”“报国尽忠”“尚廉奉公”“仁民爱物”等,但不能代表真正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政德、官德中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将国家与君主的关系视作等同,“忠君”即是爱国,对君王忠诚要求超越法纪,以血缘亲情促进政治伦理,把私德看作公德,家与国一体,公私不分。总体而言,传统家训在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及政治伦理上,其要求和内容带有封建等级性,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性。传统家训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来尽自己的义务,但在处理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兄弟长幼关系的道德要求上,权利集中在父、君、夫、兄,而义务则集中于子、臣、妻、弟。人与人之间明显被当作不平等的社会公民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现代家庭教育中,每一个个体是平等、自由的,个体的道德选择以及所遵循的道德原则是崇尚与敬重。

(2)传统家训强调权威性,而忽视个体意识。传统家训诞生于农耕社会,继承了以家族为主的宗法精神,宣扬无条件的服从父权、君权,唯封建伦常是从。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人们的革新革命意识,禁锢了个人的进取精神,也使得中华民族性格中出现了逆来顺受、因循守旧、明哲保身等消极思想。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传统家训用封建纲常对家族成员进行灌输,将违背个性发展的道德要求强加于个体之上,忽视了个体的道德权利和自主性,忽视了道德的主体自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重他律,而轻“自律”,重权威而轻民主,重传统而轻变革,重约束而轻自主。这些与我们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在古代“爱国”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传统家训强调的“忠君”是封建统治者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是法律严密控制下的“忠君”,而不完全是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意愿。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倡导的是社会成员发自内心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宿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价值追求,强调的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

(3)传统家训注重情感教育,而忽视教育的理性。宗法制自西周起开始创立,形成了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传统家训注重的是血缘亲情在维系道德当中的作用,重亲情、重习俗、重经验,而轻视理智、轻自由、轻创新,忽视对孩子追求远大志向的培养,把道德变成了迎合家族和封建等级制的方式。以传统孝道为例,传统家训中强调的孝德观念是基于血缘基础上的家族权威的孝道教化,灌输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禁锢主义思想,具有“愚民”性,塑造了一批批“愚孝”“愚忠”的庸碌之辈和“贞女”“烈妇”等牺牲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教育中强调理性的孝,强调建立在平等、法治、公正基础上的理性的孝。

三、推动家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

(一)继承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连续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同时,从文化的民族性与结构演变来看,任何一种新出现的文化要为其民族的大众所接受,必然要有与该民族现有文化或者传统文化相应的文化基因,二者才能相融相通。涵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以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德性精华“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自觉养成。

1.提取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思想精髓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以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为准绳,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吸取传统家训的精髓为现代社会服务。继承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首先要从传统家训中提炼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大众需求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演化中,其优秀的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等方面。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家训美德已经深入到了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当中,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资源,也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2.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挖掘和阐发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这是任何道德文化都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传统家训文化经过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逐渐发展而形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社会的印记,在内容和形式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用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性的、愚昧性的、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进一步丰富其思想道德资源,激活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因子,努力推动传统家训文化中最核心的最优秀思想进行进一步阐发,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宣传手段,增强传统家训话语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之符合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推进传统家训文化与时俱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丰盈而充足的养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家训创造性地转化

家训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以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延续了家庭的教化训导功能,又推进了家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引领下,新的时代要求激活了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代的活力和价值,同时,在不断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的背景下,传统家训的消极因素得到抑制,积极因素在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中需要逐渐实现升级和转化。

1.升华传统家训文化的高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条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打破血缘、地缘关系,逐渐从熟人空间想陌生人空间转化。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必须突破传统家训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立足现实语境和当下的视域,进行现代化升级,在内容上,形式上、表达上升华传统家训的高度。在内容上,以传承弘扬家国情怀为着力点,传统家训的处事伦理观的现代构建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相一致;在形式上,借鉴传统家训的伦理教育方法,坚持符合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把传统家书、楹联、歌谣等教育载体和形式赋予时代特色,注重现代家庭教育,注重优良家风的形成。在表达上,主要注重反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话语对优秀传统家训核心要义进行阐释。传统家训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其话语表达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有些文字难懂难记,在传播性和实用性上受到限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对照引领,探讨切合时代气息的中华“新家训”飞入寻常百姓家。

2.构建新型家训文化

中国自古注重血缘氏族、家国同构,在人类文化中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加注重“家”。“中国人的家”是中国文化的要领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言:“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新型家训文化,利用家庭教育、家训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精神、规范要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具有先天优越性。但不难发现,中国固有的家庭本位和家族模式已经受到了冲击,家庭结构由传统大家庭转变成核心小家庭,出现孩子叛逆、代沟明显、家长权威下降、家族意识淡漠等现象,传统家训的优势发挥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把传统家训文化中正确的合理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和当代家庭现状、特点结合起来,建设有时代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家训文化意义重大。新型家训文化的建构,其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核心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新的历史时期价值观塑造的要求,丰富和革新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发挥其人伦日用的育化功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同的家庭千千万万,教育形态也必然千千万万,无法用一种模式去禁锢,在新型家训文化建设中需强化几个共性特征:传承家族中传统家训文化的合理成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符合现代核心小家庭建设;注重强化家国命运共同体建设;尊重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特别是保护孩子的创新和质疑精神等等。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2

关键词:立德树人;家庭教育;新时代

一、目前家庭教育缺陷的表现形式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这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还是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然而,由于人们对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足,加之受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的影响,目前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教育的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

部分家长对孩子只养不教,认为家长只需要负责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保证孩子身体健康,而教育的主要承担载体是学校,孩子的教育与家长关系不大,这种错误认知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了不良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采取溺爱、娇惯的教育方法。一些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用盲目的爱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有求必应,甚至孩子做错了事也一味迁就,帮其隐瞒。第二,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家长为树立权威,信奉“棍子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理念,以打压、命令等方法,强迫孩子服从管教,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第三,漠视、放纵孩子。由于工作原因,有的家长长期将孩子留给家中长辈、亲戚或社会托管机构,让他人代为看管、照顾孩子,导致孩子的不良习惯和反常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便会形成性格缺陷,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以上不良的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十分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

(二)家庭氛围不良,误导孩子成长

不良的家庭氛围将会导致家庭教育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有的家庭未能形成良好的家风。由于受社会上某些负面信息的影响,有的家长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目光,漠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缺乏律己示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满口粗言,金钱至上,言行不一,缺乏诚信,沉浸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很容易被孩子模仿,误导孩子走入歧途。其次,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而争吵不断,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家庭氛围十分不和睦,使得孩子的成长环境恶劣,不利于身心健康发育。最后,有的家庭或因父母离异、或因意外事故等,造成父亲或母亲缺失,使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爱或母爱,无法感受健全的、有爱的家庭氛围。

(三)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部分家长未能正确理解孩子成人与成才之间的关系,本末倒置,忽视了孩子成长的根本,因而出现了重视孩子智力管理而轻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一方面,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对孩子的德育,认为孩子的思想品德能力将会随着智力水平的提高而自然提高。谈到家庭教育,不少家长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智育层面,将其理解为孩子的学习能力与才艺养成。这类家长更多地将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子女学习管理活动上,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否提高。另一方面,目前学校考核学生的主要指标是学习成绩,而德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等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与德育、美育等非考试内容相比,子女的学习成绩具有优先地位。而且,这些家长过于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工作、收入、美好生活之间的关联,认为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子女拥有好工作、好收入、好生活的必然前提。在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注重言传身教、树立良好个性和优良思想品质的主张难以引起共鸣。

二、造成家庭教育缺陷的原因分析

上述种种家庭教育缺陷的表现形式是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违背的,这些缺陷的存在不利于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上述种种家庭教育缺陷的原因,既有历史根源因素,也有现实社会风气的因素。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人才的观念认识不到位

希望孩子优秀、成功和成才,这是家长普遍的殷切期望,然而,目前一些家长的人才观念确实有失偏颇。第一,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及社会攀比之风的影响,一些家长忘却了中国传统提倡的“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念,人为地把社会职业分为“上、中、下”“三六九”等,他们认为从事“脏活”“累活”职业的人并不能称为“人才”。第二,由于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加之受现行应试教育制度指挥棒、社会大多数用人单位“逢进必考”选拔方式的影响,部分家长错误地放大了孩子智育的重要性,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能“一俊遮百丑”。第三,由于现代社会讲求精细的社会分工,人们普遍意识到拥有专业知识或技能的人更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上现代社会追求速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助长了急功近利之风。故而,部分家长只强调让孩子成为“专才”,他们只重视孩子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能力的培养,并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这些极端错误的人才观念影响下,少数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二)家长缺乏家庭教育能力

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在日常生活中也忽略自我提升,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教育方法存在错误认识。首先,有的家长“不拘小节”,不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未认识到细节对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拥有对子女的所有权,因此,以随意任性的态度对待教育,不愿意在孩子教育方面倾注时间和精力。再次,一些家长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家庭教育,他们把“分数”和是否“顺从”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用的标尺,当孩子学习成绩好、“听话”时就溺爱娇惯,而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或学习成绩下降便大发雷霆,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强迫孩子盲目服从自己的意志和命令。最后,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态度不一。无论是严父慈母还是严母慈父,如果父母二人在教育问题上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商,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氛围不和睦,令孩子无所适从,惊慌失措。

(三)社会环境变革给家庭教育带来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化,传统家庭教育方式走向式微。其一,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拥有自主择业的权利,很多青壮年为了提高物质生活条件而选择离乡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因而把子女留给家中长辈或亲戚照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留守儿童。因为照顾留守儿童的长辈绝大部分年事已高、知识水平已跟不上时展步伐,无力教育孩子,只能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其二,目前我国家庭结构的普遍形式仍然是核心家庭,每个核心家庭一般养育一至两名子女。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家长因工作的忙碌而减少了陪伴子女的时间,从而对孩子产生了补偿心理。这些家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要,对孩子溺爱娇惯,使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令孩子慢慢产生了物质攀比、只懂索取和不劳而获的心理。其三,面对在社会上出现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失信造假等不良现象,一些家长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其并未以理性分析的态度对待不良资讯,而是选择人云亦云,盲目接受,甚至把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负面思想带进家庭教育中。他们虽然了解道德原则,并以此规范孩子的行为,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言行不一,并没有践行道德原则,而是以行动宣扬金钱优先、利己主义等负面思想。

三、对现今家庭教育缺陷的几点对策

人的思想意识不是父母遗传固有的,一个婴儿诞生后,其思想意识是在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P591)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同样,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在社会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含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正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前提。家庭教育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是家长能够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理念。从字面上理解,立德意味着树立德业,即树立德性和功业,树人即培养人。根据立德树人理念的要求,“人才”意味着一个人既拥有德性,又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该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把树立德业和培养人才紧密联系起来,这对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式都提出了要求。第一,家长需要认识到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树立德性并能够对社会作出一定贡献,这意味着家长需要摒弃“重智育、轻德育”“唯金钱论、唯分数论”等错误的观念。第二,家长自身需要树立德业,即家长要对道德品质有正确且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家长自身先接受教育,明确立德不仅是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对家长的要求,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积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二)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注重道德品质培养

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若要实现立德的目标,家庭教育必须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德性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当孩子尚在摇篮中时,家长就应开始对孩子的性情进行陶冶。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最初的行为是从模仿家长的言行开始的,故而家长要言传身教、举止文明,用自己的良好行为规范来引导孩子。其次,当家庭不再是孩子唯一的教育场所,即孩子进入校园之际,家长应与学校教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道德思想品质教育,做到学校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得益彰,从而提升孩子的品德修养。最后,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为避免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应适当减少纯理论性的道德说教,转而使用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话语。青春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已经产生了反权威意识,因此,家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能再以“道德权威者”自居,而是要在相对平等的状态下与孩子进行沟通与讨论,从而让道德思想能够切实入耳、入脑、入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走上社会化道路。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家庭教育必须以社会主流价值为引领,牢牢紧扣社会发展脉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流价值,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在家庭教育中无疑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若要发挥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第一,家庭全体成员都需要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围绕该价值观的主题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明辨是非,懂得社会的公共价值取向;第二,家长应从生活琐事、日常生活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此向孩子展示该价值观并非只是口号而是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第三,家长应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懂得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四)重视建设良好家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汉朝荀悦《申鉴政体》曾记载:“天下之本在家。”[4](P9)这反映了家庭在我国古代的突出地位。正因为对家庭的重视,所以古人十分注重培植家庭的优良传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即人们所说的家风建设。家风是一种精神力量,其无时无刻不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家庭教育必须注重建设良好家风,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首先,家庭成员要相互尊重,和睦共处,使孩子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其次,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孩子;再次,家长要注重正面引导孩子,因材施教,不但要教育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还要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更要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最后,家长要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求,制定符合家庭实际、时代要求的家训及家规,从而为家庭提供良好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荀悦.申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在国民包括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是否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和未来的建设,要使大学生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念,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我国高校长期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在课外还开展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组建各种社团,使大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各社会媒体积极传播社会的正能量,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朝向社会主义核心层面靠近,这些努力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备了理论基础。在十以后,各高校更是组织学生学习十精神,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座谈会,引领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但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仍旧突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薄弱,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滋生不正确的价值目标,做事情过于急于求成。首先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功利心较重。在事不关己的事情上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切以自身利益来行动,入党动机不纯,以个人利益来衡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国家的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刻,不能把祖国的命运和国家的富强与社会的进步同自身联结起来。其次,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缺失。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少部分大学生不关注国家大事,生活上只追求物质上的享乐,缺乏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崇洋,将外国的糟粕视为珍宝,同时缺乏奉献精神,过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损人利己。再次,表现为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再违反学校的校规,传播落后思想,破坏校园环境,不能诚信考试,社会荣辱意识淡薄。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并且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为其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的稳步前进开辟道路意义重大。

2 大学生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原因

第一,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灌输不到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依靠少数教育工作者来传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单独的知识性的学科加以讲授,脱离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这种思想观念的灌输没有与家庭和社会的反应形成多向互动,使学生无法在学习生活中融入这种价值观,价值观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稳定固化。加之理论的学习上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在课堂上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依据这种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能将外在的价值灌输内化为内在的行动。

第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趋势,各种价值观也应运而生,大学生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当中,很容易受到多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其价值观也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动‘没有硝烟的战争’,极力以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以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构成了严重威胁”,②对外来文化侵略没有防御能力的大学生也容易被蛊惑。

第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片面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教育对象主体接受及意识形成规律,对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其内在形成并固化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核心价值意识的系统教育过程。”③而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受专业和文理科的限制,受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程度不同,而各个学生有其专业和个体不同的兴趣和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一,一般来看文科学生的认同度要高于工科和艺术类学生,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其中会有各种差异出现。而同时,对比较与身边的现实生活相关的价值观念的学习会比较容易接受,认同度和实践程度也相对较高,反之,越与自身利益关系小的认同度也会相对较低。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教育中改善学校的各方面坏境,使学生在学中受益,真正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去。但是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应综合家庭、社会、自我的力量共同努力,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大学生在读期间的主要活动区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使大学生主动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在校园内塑造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在无形中塑造自己的积极的价值取向。在政治理论课堂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通过讨论、观影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释本开新。建立健全教师考核标准,将德育考核作为所占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比重加大,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教书队伍,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用教师的模范行为去引导和感染大学生,鼓励正确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负面激励纠正大学生的不恰当的行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成为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党团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校园内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利用广播、报刊等形式,也可发起学术讨论,扩大大学生中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除了学校的教育外,还应加强家庭的文化氛围的塑造,致力于家庭美德的创造,在处理家庭矛盾时能民主宽容地对待,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理解沟通,形成宽厚友爱的家庭氛围,在家庭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家庭成员的规范要求,培养良好的兴趣,关心国家大事,家长在节假日注重对孩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与熏陶,家庭成员共同观看各类公益广告,因时因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纠正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为大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基础。

整个社会要致力于鼓励和支持社会生活中的从业者树立诚信互助的良好作风,使社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同时传播思想与艺术相统一的文化产品,摒弃低俗和愚昧的文化产品对大学生的侵害。用网络、数字技术等科技手段宣扬社会的良好传统,规范网络文化,创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舆论朝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近,让大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自身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积极主动地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深入解读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梦,在自身的行动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定自身行为的价值尺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吸收新的社会信息,同时发扬雷锋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大学生活动中宣传并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合各基层不断学习交流,不断反思自己,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合一。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0.

② 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9.

③ 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1.

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4

[关键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启示

[作者简介]卢艳兰,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江西

南昌330063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037-04

1991年1月,新加坡国会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将“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作为新加坡的主流价值观。20余年来,为贯彻实施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价值观教育。如今,共同价值观不仅在新加坡逐渐深入人心。而且得到了新加坡所有宗教和种族社群的广泛认同,乃至成为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和文化力量。借鉴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大有裨益。

一、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加坡提出共同价值观教育,这并不是应时而作,而是新加坡政府经过反复论证、长期酝酿和深思熟虑的结果。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提出既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有复杂的国际政治原因。

(一)整合多元社会文化价值观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信仰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多元性”是新加坡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多元性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敏感性。多元性问题处理得好,它可以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给社会带来强烈的震荡和动乱,甚至使国家和社会陷入混乱和瓦解。正如李光耀所言:“我们是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地域的移民,我们必须传授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教条。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我们无法消除各不同种族集团之间的文化和宗教差别。可是,我们却必须创立足够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一个单一的国家观念。”

为了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培育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和“单一的国家观念”,整合多元社会文化价值观,1988年10月,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提出以新加坡各族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制定国家共同价值观,并成立了专门负责制定共同价值观的机构——由李显龙担任局长的国家意识局,发起新加坡大众参与共同价值观制定的大讨论。

(二)解决年轻一代价值观危机

新加坡自建国后,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关于新加坡成功的原因,李光耀指出:“新加坡成功的一个最强有力因素,就是50到70年代那一代人的文化价值观。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肯为家庭和社会牺牲。他们也有勤劳俭朴和履行义务的美德。这些文化价值观帮助我们成功。”但是到了80年代,对于新加坡年轻一代来讲,他们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备受父母宠爱,父辈建国创业的艰辛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遥远。现代科技和资讯的发达,使新加坡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9年1月,黄金辉总统在议会开场演讲中指出:“以往支撑我们发展的传统的亚洲道德、责任和社会观念,正让位于较为西方化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中心的生活观”。他认为有必要确立新加坡各民族和宗教团体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应体现作为一个新加坡人的最基本点。”为了保留和传承新加坡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抵御西方一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化解新加坡年轻一代价值观危机,新加坡政府认为必须在社会上尤其是年轻人中大力弘扬共同价值观。这是关系到新加坡未来兴衰存亡的大事。

(三)回应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向发展中国家推行人权外交,即把人权作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条件,以此推进全球民主化。在新加坡与西方人权外交的冲突中。最主要的对手是美国。虽然新加坡在安全和经济上对美国有所倚重,但人民行动党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以及对待民主、人权、价值观等根本问题的看法上与美国大不相同,这也致使两国在一些外交事件上产生分歧,有时冲突还很激烈。20世纪80年代中,新美两国因新闻自由问题产生分歧,后又因外交官事件和90年代的迈克·菲事件再起波澜,与美国的一系列冲突把新加坡推到了人权外交的前台。为了抵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人权和民主说教,回应这些国家的“人权外交”,新加坡提出共同价值观。以此表明新加坡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的立场和态度以及坚定捍卫国家的决心。

二、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关于“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内学者多有阐述,本文不再赘述。这里,笔者想就共同价值观内容的特点发表以下看法。笔者认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体现了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是在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共同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异中求同,达到了多元的统一。新加坡政府通过有意识的鉴别和选择。使各个价值观之间的互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求同存异,最终形成能为新加坡所有宗教和种族社群广泛接受的“共同价值观”。

但是,新加坡政府也强调,一元性并不能取代多元性,必须以多元性为基础。共同价值观不等于儒家价值观或其他任何一种宗教价值观,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人民可以通过根据本族文化特点和宗教教义去丰富和实践共同价值观。正如李光耀所言:“请别忘记,这五大共同价值观。并不等于是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华人还必须依靠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和中国民间传统价值观来相辅相成。马来人和印度人也必须分别依靠马来风俗习惯和回教,以及印度风俗习惯和兴都教来补足。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背景的文化混成一体,我们所得到的是非驴非马的东西。”

(二)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

新加坡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汇点,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和欧洲联系的枢纽。正因为如此,李光耀指出:“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汇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兴都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究底的科学调查方法、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吸取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将东方的群体主义、家庭观念与西方尊重个人、协商民主的思想相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文化道路。它既包容了东方各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奠定了一个国家所应有的基本价值取向,也为其他国家在文化全球化中如何选择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但是,在处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新加坡还是有所侧重,它是以东方文化为主的。因此从本质上看,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仍属于亚洲价值观或东方价值观。新加坡政府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强调新加坡“在关键方面是一个亚洲社会”,并且仍将如此。“尽管我们讲英语、穿西装,但新加坡人不是美国人或盎格鲁-撒克逊人。如果在更长的时间里新加坡人变得与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难以区别,或者更坏,成为他们可怜的仿制品(即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那我们就丧失了与西方社会的区别,而正是这些区别使我们能够在国际上保持自我。”

三、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途径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法治管理等。

(一)学校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主渠道

目前,新加坡中小学学校德育的指导性文件就是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学校以共同价值观为指导,重新设计教材,改革和创新了教育方法。新加坡小学《好公民》教材编写的宗旨是:“培养具有以下美德的好公民。即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组成社会的家庭、加强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容大量和相互体谅、协商解决问题。”中学德育教材《公民与道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国家建设、各民族间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各宗教与种族的信仰与风俗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共同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吸收了儒家传统价值观中家庭本位的思想,大力宣扬家庭的价值,强调家庭的意义。要培养新加坡人的家庭观念,就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新加坡领导人认为家庭是培养年轻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祖父母等长辈的行为习惯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李光耀指出:“新加坡未来的进步,大体上系于家长如何教导他们的子女而定。政府提供机会,如果家长不训练他们的孩子,政府是无能为力的。”

(三)社会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重要形式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新加坡的大众传媒、居民委员会等社会机构在共同价值观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充。

新加坡政府对电影电视类节目进行了严格的管制,规定凡有伤风化、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培养的节目不得在电视上播出,并严禁一切有色情暴力内容的书籍、杂志以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新加坡的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二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加强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居民委员会经常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睦邻节、各种传统节日联谊会等来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使不同种族的居民之间加深了解,做到团结和谐。

(四)法治管理是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补充

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向以法治严明而著称。在共同价值观教育上,新加坡注重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使道德的“软约束”与法律法规的“硬约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警示牌,如“禁止乱扔垃圾”、“禁止横穿马路”、“禁止攀越围栏”、“禁止垂钓”、“禁止吸烟”等;在各种“禁止”的条文下,还明码标价,注明了违禁罚款的价码。正是这些警示牌,使新加坡人养成了讲公德、守秩序的文明习惯,造就了一个现代化花园国家。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新加坡在保持多元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和挖掘各文化间的和谐对话和观念共享,在多元互异的道德文化传统之间寻求道德共识,把“共同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构筑了多元统一的学校德育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主导性与多样性这一多元文化社会的主要矛盾。

借鉴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尊重和理解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交往和对话形成不同文化传统间的良性互动;应引导人们学会辨别各种文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与不合理成分,对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持以同情地理解和合理的批判。另一方面。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培育人们基本共同的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正确处理好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我国和新加坡同属亚洲社会,且都有相似的儒家文化渊源,都以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为目标。新加坡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借鉴。从本国国情出发,对东西方文化保持清醒感,正确处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建立并奉行符合本国国情的价值理念,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文明成果,必须要与中华民族优良的文明传统相结合,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继承发展、借鉴创新应是现代多元社会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原则。

(三)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5

关键词:家庭结构;文化消费;改革开放;沿海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84-04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表现形式,社会发展会使得家庭结构和功能产生变化,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家庭结构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嬗变,家庭结构、规模、观念等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而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发达城市,由于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收入迅速增加,这一系列变化来得更为迅速和明显。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

在罗马,Famulus(家庭)的意思是一个家庭奴隶,而Familia则是指属于一个人的全体奴隶。罗马人用 Familia一词表示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奴隶的社会机体。对家庭含义本质的认识是从近代才开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①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家庭是“肉体生活同社会机体生活之间的联系环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家庭不仅仅是指生活在其中的家庭成员,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下商业社会按照财富和地位形成的权利结构重新解构和重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作为社会最基本组成的家庭,其结构也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一)家庭结构多样化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历来以大家庭为荣,主张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子辈,甚至孙辈成家后仍然住在同一个大宅子中,“分家异炊”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所以,传统的家庭结构往往包括了两对或者两对以上的异代夫妇和他们的子女,并且往往以第一代夫妻为权力中心,按血亲远近划分各自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力。这类家庭我们称之为主干家庭②。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商业社会的权利重构直接影响了传统主干家庭的结构和构成模式,使得家庭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

1.核心家庭占据家庭结构的主流

核心家庭,也叫主流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其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拉尔夫・林顿认为,夫妻和子女是“一切家庭结构的基础”。乔治・彼得・默多克发现250个社会都有核心家庭。他得出结论认为,核心家庭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开放使得沿海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全面的市场经济,在此情况下,个体价值和个体意识被强化,家庭结构和权利体系也面临重构。传统的大家庭被打破,核心家庭渐渐占据了家庭结构的主流。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00年,一对夫妇和未婚孩子的核心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47.25%,是所有家庭结构类型中的第一位,远远高于以21.73%居于第二位的主干家庭模式。

2.丁克家庭①、空巢家庭②大量出现

除了占据主流的核心家庭,仅有一对夫妇没有孩子的两人家庭大量出现,这其中包含了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年轻夫妻选择在婚后不生孩子,形成了丁克家庭。根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中国4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推测出,截至2003年,中国丁克家庭可能已超过60万户,并且选择丁克家庭的人群具有三个明显特征: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化,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大都市上海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不断下降的生育率已使得城市人口进入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东部沿海城市人口流动加快,年轻人外出学习、工作者增多,或在组建小家庭后脱离“母巢”生活,使原来的核心家庭中只剩下一对老夫妻,成为空巢家庭。以浙江省为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65岁以上老人空巢率达到35.12%,超过1/3,并且仍在逐年上升中。

3.单亲家庭日益增多

社会剧烈转型以及急增的生活压力给夫妻两人生活增加了无数外来的压力,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两性矛盾尖锐化,年轻一代的个性意识抬头,离婚成为很多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选择。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家庭离婚率逐年上升,根据民政部2004年公布的数据,到2003年底,全国共离婚133万对,粗离婚率达到2.1‰,而到2005年,上海等大城市均已超过2.23‰,与港台地区、日本、韩国等地的统计数据接近。随着离婚率上扬,中国社会离婚式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据中国统计局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800多万个单亲家庭,并且仍以每年2.3%左右的速度增长。

4.单人家庭渐渐成为新家庭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随着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开放,沿海发达地区女性独立意识增强,导致单人家庭在新的家庭结构中所占比例也日渐增多。一方面,城市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外出工作的年轻人晚婚、不婚的现象屡见不鲜,形成了一部分单人家庭,这类家庭和丁克家庭一样,鲜明特点是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化。以上海为例,截至2002年,初婚女性晚婚率达64.04%。另一方面,一部分没有孩子的离婚家庭在离婚后也各自形成单人家庭。

5.其他家庭结构模式屡见不鲜

21世纪是个性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愈趋多元化,表现在家庭结构上,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模式从以往传统的大家庭为主渐渐被以核心家庭为主流所取代,而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核心家庭在家庭结构中的比重却已呈下降趋势,正在被家庭结构模式的多样化所取代。除了上述家庭结构外,夫妻分居两地的候鸟家庭、未婚同居家庭等各种家庭结构也屡见不鲜,成为东部沿海城市家庭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二)家庭规模小型化

随着传统大家庭结构被打破,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2002年,中国总人口数达到128 453万人,总家庭户数则为35 717万户,全国城乡户均人口数为3.39人,较之1973年的4.81人,户均人口下降了1.42人,与1990年的户均3.97人相比,也下降了0.58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更是维持在户均3.2人以下,已接近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户均3人左右的水平。东部沿海地区家庭规模小型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核心家庭三人户居多

改革开放30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婚恋观念也与西方社会靠拢,子女婚后往往另组家庭,独立生活。传统大家庭生活瓦解,新的主流家庭结构变为一对夫妻和未婚孩子的核心家庭。由于实施计划生育,大部分核心家庭以一个孩子的三口之家规模为主,多人口的主干家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截至2002年,全国家庭规模三人户所占比例最高,为31.69%,其次为四人户,占23.06%,五人以上的多人口户型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2.“四二一”式家庭组合成为常见模式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四二一”式家庭结构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最常见的家庭组合模式。所谓“四二一”,也就是两个子女离巢的空巢家庭和一个核心家庭的组合,包括夫妻双方各自父母组成的空巢家庭,以及夫妻和自己未婚子女的核心家庭,其家庭规模分别为二人户、二人户、三人户,是东部沿海地区家庭规模小型化的一大体现。

3.二人户、一人户家庭比例上升

除了空巢家庭外,丁克家庭、单人家庭等新兴家庭结构的兴起也使得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二人户、一人户家庭越来越多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我国二人以下家庭所占比例为25.34%,而到了2002年,该比例上升为26.11%,两年中上升0.77个百分点,并且呈日益上升的趋势。而在城市化发展较深的东部沿海地区,该比例要远高于平均数。以上海为例,2002年,上海市一人户和二人户相加,占家庭总数的35.98%。

(三)家庭和婚姻观念个性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人们接触外来思潮和观念的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观念也日益开放。他们强调个性,对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这同样体现在了婚姻和家庭观念中。

1.年轻人婚姻观念日渐淡薄

在当前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构成了大部分家庭的基础。而在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之际,只要是以婚姻为纽带的家庭,无论是核心家庭还是丁克家庭或是其他模式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利义务构成也大部分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之上。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婚姻的功能就是为人类的延续提供保障。人由出生到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承担社会职能,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适当的抚养,而在我们的男女分工体系中,健全的生活需要由一男一女合作,一个完整的抚养团体必需包括两性的合作,“这样两性分工和抚育作用相加才发生长期性的男女结合,配成夫妇,组成家庭”①。然而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之后的商业社会,人们更注重生活的享受和个人的价值,对于婚姻乃至家庭职能的观念日益淡薄,很多年轻人认为婚姻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离婚率不断上升,婚前同居人数急遽增多,婚外屡见不鲜,不婚族、单身贵族越来越多。从1987年至今,中国社会结婚率呈连续下降趋势。而且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人群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婚姻持淡漠态度甚至否定态度的人就越多。

2.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被改变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观念深入人心,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费孝通先生认为,生育制度是人类种族延续的人为保障;为了维持种族延续和社会结构的完整性,人们结成婚姻关系来确保双系抚育的形成,进而形成家庭这一基本的三角②。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许多崇尚自由和个性的年轻人中,中国人传宗接代的观念被进一步淡化到无,抚育子女的巨大时间和金钱成本让他们对养儿育女望而却步,丁克家庭悄然兴起,同样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的高学历、高收入人群。

二、家庭结构变化促进文化消费

根据恩格尔系数,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相应地,用于其他方面的家庭支出比例将会上升,其中包括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使主体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如美丽的风景和感人的艺术品。文化消费包括教育、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等各个方面。按照马斯洛对人类需要的划分,对文化消费的需要正是人的高级需要,求知和求美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③。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恩格尔系数随之降低,当地家庭在满足成员低层次需要的同时,有余力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家庭结构的变化促使这些家庭将此“余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消费。

1.“四二一”式家庭使教育消费成为家庭消费的首要支出

中国人历来重视下一代教育,“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佳话传诵至今。计划生育条件下,沿海发达地区“四二一”式家庭成为最常见的家庭结构组合,这使得唯一的一个孩子成为三个家庭的核心,对孩子的教育成为家庭事务中的重中之重,教育消费也成为家庭消费的首要支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而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显示,“攒教育费”是居民储蓄的首要目的,占18.9%。而在沿海发达地区,教育消费尤其高,除了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沿海城市很多家庭会自主选择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素质教育,尤其是读幼儿园与小学的孩子,由于课业相对比中学生宽松,孩子发展的可塑造性相对较强,大部分父母选择给孩子报名钢琴、美术、国际象棋等兴趣班学习。一些小学会举办部分英语、数学等兴趣班,相对收费较低,而校外的音乐、美术等素质兴趣班收费通常较高,很多家庭仅仅在孩子的兴趣班学费上一年就花费上万元。

笔者曾通过互联网对长江三角洲的50个家庭作了一个关于孩子兴趣班选择的调研,该50名都是有4-14岁孩子(幼儿园―小学生)的家庭。如图1所示,98%的家庭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兴趣班,其中选择一个班的占到34%,两个班的为24%,三个和三个以上的各占20%,加起来占到40%,而一个兴趣班都不选择的家庭只有一个,仅占总数的2%。在兴趣班的学费上(如图2),38%的家庭每年的花费是5 000-10 000元,32%的家庭是每年5 000元以下,10 000-15 000元的家庭占据12%,而超过15 000的家庭也有18%。

2.核心家庭占据文化娱乐消费主流

经济发展使得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骤增,对自由与享乐的渴望从未比今天更强,人们通过出版物、影音、游戏、健身、唱K、欣赏各类比赛和演出来释放生活的压力。而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得家庭成员在娱乐消费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不乏全家出动的文化娱乐消费方式。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仅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等门类的产业单位已达22.3万个,从业人员91.9万人,年上缴税金20.2亿元。而一些全家进行的娱乐消费更是大受核心家庭的欢迎,2006年英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在上海大剧院连续上演101场,票房收入高达7 200万元,售票率达到98%,家庭套票的受欢迎程度超乎想象,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的需要带动两个大人一起购票。在家庭结构中占据主流的核心家庭在文化娱乐消费方面同样占据了主流。

3.家庭结构小型化促使旅游消费逐渐升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不断攀升,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消费时代。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达到129%,比2000年提高了近70个百分点。但城市居民出游率为167.4%,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11.9%,城乡居民出游率相差55.5个百分点。旅游消费的总体格局是城市高于农村,沿海发达地区高于内陆地区,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前三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旅游消费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家庭预算中的一项重要开支。同样,家庭规模小型化使得全家出游或者部分家庭成员出游都便利很多,许多二人家庭或者三人家庭全家出游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近年来旅行社热推的针对中老年人的“夕阳红”系列旅游,更是倍受孩子已经离巢的空巢家庭的欢迎。

三、伴随家庭结构嬗变而来的文化消费的问题和困境

文化消费的增长在一个方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说明沿海发达地区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消费模式向小康型消费模式转变,消费支出中为了满足求知需要和求美需要等高层次需要的支出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但是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家庭文化消费同时存在着一些隐患,甚至陷入一定的困境。我们既要看到家庭结构变化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他同时带来的副作用,及时制定对策,引导家庭文化消费摆脱困境,向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1.教育支出畸重

由于“四二一”式家庭结构中孩子的重要性,导致孩子的教育费用成为几个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通常不计回报地投入,其负担已经超过养老和住房,导致家庭中其他项目的消费受到一定的抑制。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导致家庭教育负担过重,教育目的过于功利化,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成为大部分家长的通病;另一方面,作为几个家庭目光中心的孩子从小养成物质化生活习惯,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几个家庭的成员围着他转,为他付出,并视其为理所当然,反哺老人和中国自古相传的孝道反而日渐零落。

2.年轻人娱乐消费缺乏家庭制约

传统大家庭被打破,核心家庭孩子为主,养成了年轻人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同时婚姻、家庭观念淡薄,对长辈的话只当做耳旁风,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家庭对年轻人的约束力减小甚至没有。很多年轻人片面追求享乐生活,忽略了健康、适度的娱乐消费。一些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因游戏荒废学业,蹦迪、泡吧过度导致耳聋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为了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保障娱乐场所的健康发展,2006年,有关部门经过修订颁布《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了一系列娱乐场所的营业规范,包括KTV等娱乐场所凌晨2点歇业,从政策法规上规范了娱乐场所的经营,但另一方面,家庭作为孩子的教育者之一,也要负担起引导、教育年轻人适度健康消费的责任。

3.文化消费城乡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教育和旅游等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中的支出越来越高,而相对的,经济发展落后一步的乡村和西部地区家庭,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虽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和幅度与发达地区城市有一定差距。相关统计说明,当前教育消费地区和城乡差异极大,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远高于西部地区,城市远远高于乡村;而旅游消费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出游率相差55.5个百分点,比1997年的52.4,10年间城乡居民出游率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3.1个百分点。现实说明,家庭文化消费的城乡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使不同地区家庭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状态,社会不平等现象可能会逐渐尖锐化。

参考文献:

[1]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2] 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4] 汪怀君.试析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嬗变[J].前沿,2005,(11).

[5] 可凌玮,郭学贤.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6] 曾毅,梁志武.中国80年代以来各类核心家庭户的变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3,(3).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6

价值观是一个人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的总和,价值观决定了人行为的心理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青少年时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培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崇高的价值观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情况严峻的形势下,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变得十分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1]。徐国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2]。毕孟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3]。田海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能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4]。

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思想,以“以人为本”为起点和归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灵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准则,以“集体主义”为重要原则,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最终诉求,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统帅作用,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强大动力。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现状

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方面都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面对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民族进步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引导青少年平稳过渡这一关键时期,并且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是一项艰巨的社会任务。但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不均衡,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不同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年龄分布不平衡、相同年龄不同个体间发展的也不平衡,甚者存在部分青少年有一些不良的倾向。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迷失与淡漠

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力,鼓舞人们的斗志,振奋人们的精神[5]。盲目的、低级的理想信念则是成才道路上的绊脚石。形成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当今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帮助他们走向成才之路的关键环节。

(二)价值取向的扭曲与颠倒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而趋向复杂。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大肆入侵,使得原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逐渐被丢弃,相反的是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唯利是图、浪费挥霍等不良思想,混淆了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6]。

(三)道德素质的滑坡与匮乏

近些年,青少年不尊敬父母、师长的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步入歧途,犯下罪行;还有一些青少年在公共场所乱写乱画、破坏公物、在禁烟场所肆意吸烟等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还有不少青少年犯下偷盗、伤害他人等罪行,近几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现上升的趋势[7]。这些现象都表明,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滑坡和匮乏。

(四)荣辱观念的偏差与错位

我们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培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更不要忽视。第一,青少年的荣辱观培养呈现重大节、轻小节的状况,第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与实践的不平衡;第三,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五)责任意识的缺失与逃避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青少年不懂感恩,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这都不利于培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表现在:在家缺乏孝心;对社会缺乏良心,对自然缺乏爱心[8]。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象不是个案,也有其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走向误区,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习成绩至上,家长忽视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二是部分家长或心灵施暴、或过分溺爱,走入完全两个极端;三是过高期望,家长不能够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四是部分家长只顾“言教”,忽视律己,做出错误引导。这些误区虽然体现出家长对子女无限的爱,但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害的,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进程。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质量应该成为整个社会深刻反思的问题。

其次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9],具体表现在:一是知行脱节,忽视社会实践;二是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内容不合理;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评定标准过于单一;四是学校缺乏德育的环境和氛围。学校教育是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主战场,学校教育的偏差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严重的影响。

再次是公共传媒存在误导,具体表现在:一是劣质影视作品泛滥;二是一些网络游戏内容低俗;三是手机新媒体传播失范。公共传媒一方面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与此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大量的信息洪流流入青少年的大脑,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如果家长和学校引导不善,它将会阻碍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最后是青少年自身缺乏自觉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处于心智半成熟阶段,辨别是非能力差[10];二是精神空虚、浮躁,对学习无明确目标和追求;三是自我意识太强,集体意识减弱;四是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五是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主自控能力。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充满着朝气、积极进取、富有好奇心、富于创新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受到他们自身生理和心理上不成熟的影响,再加上对外界刺激的无抵抗性,因此,在他们树立人生观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由此,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系着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第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第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第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青少年,能否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培养当代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加需要实践的支持。这就需要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找到最为有效的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第一,家长必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修养,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误区。应具体做到:家长应该从重智轻德的误区中走出来,从各个方面关爱青少年,让他们能够成人,成才;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因龄施教;充分尊重个体,能做到因材施教,巧引善导,努力追求青少年全方位的合理化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够以身作则;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现状的改善也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配合。党和政府需要积极建设家庭教育这项民心工程,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的改革,从而帮助和配合家长搞好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

第二,学校应该努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教育工作者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11];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此外,学校教育还应该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配合和支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着重改善学校里的教育,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结合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展开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一是党和政府要积极配合学校深入开展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二是党和政府要依托和协调有关部门,因地制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办实事。

第三,公共传媒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具体应做到:一是公共传媒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坚持弘扬主旋律;二是公共传媒要净化网络环境,发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三是公众媒体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剧作品中;四是积极开发绿色网络游戏避免青少年被不良信息污染;五是努力开辟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新阵地;六是充分利用公益广告来带动青少年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青少年应努力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应做到:一是全面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首先,青少年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其次,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的法制观;二是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增强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六、结论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7

1.与学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由此,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习之中。通过集中学习、集中研讨、讲座、专题报告、知名学者讲学等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学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促使师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

2.与师德建设结合。师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长期有效的重要措施。学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法律纪律教育、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意识。可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形势,增强教师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师德修养内动力;通过模范教师介绍、师德建设论坛、学生及家长意见反馈等,让教职工全面了解学校师德建设现状,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争做师德师风建设模范。

3.与特色建设结合。学校价值观是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述,彰显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特色。学校价值观建设应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体现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过程和重要方式的同时,凸显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特性和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是学校价值观的共性标准,而学校价值观既是学校精神和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又要有个性,学校应大胆、鲜明地凸显自己的特色。一旦学校价值观得以确立,就应将其表达出来,使之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且深入内心的重要价值标准,变成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行为指导和规范。

4.与学科教学结合。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个体知识和经验的长期积累。小学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系统、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品德课程成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因为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教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教育潜能。语文学科,学生通过阅读、表演、复述等方式,形成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音乐、体育、美术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科学课程,学生通过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知识的学习、探究,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提高科学素质,形成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价值观。

5.与文化活动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浓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增强美德的育人功能。学校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持久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可利用好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可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易于学生接受。

6.与社会实践结合。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学校可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校内劳动,组织开展共植一片绿、废物变宝科技小发明、争做文明创建志愿者等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通过社团和队报建设,增强实践活动潜移默化的熏陶培育作用。还可通过开展观看爱国影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社区义务劳动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与校园网络结合。校园网络的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快捷性,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通过开设辅导员、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博客和校务微博微信、班级微博微信,争取、支持教育专家、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通过加强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教育师生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文明上网,依法上网,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8.与校本课程结合。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充分满足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开发学生个性特长。学校要结合国情、区域情、校情的实际,开发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校本课程。如文明与礼仪、生活与安全等校本课程,让学生成长快乐。

9.与家庭教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积极的价值观,让家长了解并践行,将正能量传递下去,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首要的、基础的、最重要的路径选择,学校要引导父母潜移默化地对孩子在情感上以熏陶、引导,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0.与社区教育结合。学校要结合社区共建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学校、社会共同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等各类文学艺术团体的作用,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文化演出和相关的文化活动,推进高雅文化进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高雅的文化食粮和精神营养。要积极向社会适当开放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及其相应的文化设施,广泛宣传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提高大众的文化选择品味。要结合社区开展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结合社区文明家庭评选、扶贫济困、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活动,培养知礼仪、相互关爱的好品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篇8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针,以“三个代表”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构建“三教”结合平台,相互促进,努力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和水平,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广大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现代化建设人才。

1、家庭教育的工作目标:教育行政主管、学校主办,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补充逐步实现全方位素质教育。实现家庭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家庭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家庭教育管理现代化,家>!

2、引导广大家长基本树立现代家庭新理念,确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成才观,掌握为国教子的新知识、新方法,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言行与子女建立新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现代化水平上要有显著提高,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有显著进展,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我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指导组织机构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构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上下贯通、协同一致、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

1、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机构。学校要在__月10日以前建立健全家长学校机构,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出本年度工作计划,并上报教育局普教办。

2、积极开展组建网上家长学校工作。有条件的学校依托网络资源,组建学校网上家长学校,为广大家长提供学习资源和家庭教育咨询。

1、建立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队伍。家庭教育工作必须配备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指导。各学校在今年要组织学校开展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培训工作,应当按照家庭教育主要负责人1-2名,各年级1-2名的比例配备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2、建立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队伍。班主任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最一线老师,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家庭教育专业化育人素养是家庭教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一步,各校应重视对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的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争取在3-5年内分批次完成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轮训工作。

3、建立家庭教育讲师队伍。在家庭教育指导师基础上,逐步扩大家庭教育高级讲师的培训工作,使其基本能够承担本校相关专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并以此方式大面积普及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引领广大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入现代家庭教育领域。

4、培养家长志愿者团队的骨干力量。为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能力,各学校可组织优秀家长委员进行家庭教育志愿者课程的专业化培训,使其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中坚力量,能够在不断提升自身育人素养的同时,引领和带动广大家长成长起来,将自己在家庭教育实践及家庭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经验和方法加以总结、归纳,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1、__月30日以前,各校向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上报20__年度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学年计划(或方案), 分类上报指导师、讲师、家长志愿者名单;于__月20日、__月20日以前分别上报家庭教育工作半年、全年工作总结。

2、要按照“推荐、自愿”的原则,由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向广大学生家长推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手册》等正式出版并由自治区教育厅推荐的参考书目,学校及教师不得干预。各校家庭教育委员会在汇总征订数量后,与县教育指导中心联系。

3、4月中旬,学校根据家长学校教材做好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要求做到:有教师、有教室、有经费、有教材、有作业、有计划、有总结、有制度

、有活动、有记录、有考核。每月给家长布置一道家长学校作业题;每月为家长免费发放一份家庭教育指导菜单;每月开展一次以读书交流、讲座、亲子活动等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活动;开展家长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家长作业要求由学生签字,“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进行批阅,各班每月及时推荐优秀家长作业,学校统一收集并开展优秀家长作业评选活动。活动资料及优秀作业等要及时在《__地区家庭教育之窗》4、__月30日前,县指导中心完成对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工作方法培训,学校完成对全校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的理念培训。无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高级讲师的学校可上报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安排专人培训。

5、__月30日前,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学校建立健全家长学校情况进行督查,地区进行抽查。考核内容结合《关于加强__地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本实施方案。

6、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积极组织学校家庭教育负责人和年级家庭教育负责人参加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培训,组织班主任参加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培训,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专业化课程培训,并将名单上报地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7、__—__月,参加地区组织的家庭教育剧本、论文、个案、讲座稿征集和评选活动。活动采取县初评、推荐,地区复评方式进行,由地区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

8、__—__月,开展家庭教育落实情况检查。首先县上自查,然后地区抽查。考核内容结合《关于加强__地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本实施方案。

1、资金保障。学校要对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长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要确保家庭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2、组织保障。县教育局有专人负责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长学校;各校要发挥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家庭教育组织建设。

3、培训保障。各校应积极组织班主任和家长学校专、兼职教师参加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的培训工作;研究制定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工程,以及在家长中推动“中华家庭教育志愿者”培训工程。

上一篇:影视产业投资报告范文 下一篇:电影产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