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3 17:31:27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阅读教学;研究方法;小学高年级

阅读教学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合理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显得极其重要。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清晰透彻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怎样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便是当下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阅读不够重视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启蒙阶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事物有了各自的见解,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当今社会,阅读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实体书店、图书馆、网上书店等。但是,现在网络游戏、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等往往吸引着学生的目光,从而减少了对阅读的关注。小学高年级又是升初中的重要阶段,很多家长更注重学生的成绩,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从而减少了阅读时间。

(二)形式化的阅读教学

当今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多媒体课件带来了震撼人心的视觉画面,学生看得目不暇接。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很快就能讲完,但是,学生却缺少了思考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时间,阅读变得空洞乏味,徒有其表。多媒体教学取代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不能深入地认知问题,学习效率降低。

(三)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习惯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每篇文章教师都是采用“分析题目、作者、背景、分段、中心思想,总结”这一模式,使学生认为每篇文章都要这样分析,阅读主动性降低,失去兴趣。

(四)教学空间狭小

教师只局限于课本的教学,不注重课外的阅读教学。教师教学空间狭小导致学生阅读热情的降低。虽然,有些学生对阅读很有兴趣,但缺少课外阅读的环境和课外阅读的正确方法,从而使阅读效率大打折扣。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法

(一)生动的课堂教学

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收获好的成绩。对于每篇文章,教师应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改变原有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很难做到不溜号,如果让学生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新鲜感,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阅读兴趣。例如,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分段朗读文章,然后分组讨论问题,互相提问回答,这样学生可以既阅读又交流,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互相探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快乐。

(二)注重家长的引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校阅读的时间有限,放学回家后又有各科作业要完成,写完作业后便不想去阅读。很多家长只知道一味地监视学生阅读,学生虽然表面上在阅读,但只感觉到在完成家长的任务,感受不到阅读的任何乐趣,从而对阅读产生反感。家长应该改变态度,不要对学生一味地说教,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心贴心彼此交流。家长可以陪着学生一起阅读,主动和学生探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增强阅读意识,才能喜欢阅读。

(三)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

课本中的内容有限,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知识累积的过程,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丰富知识的过程。好的阅读教学必须做到丰富阅读,学生只有阅读知识的累积,才能增长学识,做到学有所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古典名著、报纸、杂志等扩大阅读量,这样学生不仅阅读面更广,知识的储备量更大,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

(四)增加教师的阅读量

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学生多阅读,作为教师,自身也要增加阅读量。教师阅读不仅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还应该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读学生喜欢的读物。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推荐更多的学生感兴趣的读物,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减少学生选择阅读读物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上。例如,如果多数学生喜欢科学探索类书籍,教师就应当多阅读此类书籍,为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时间简史》《百科全书》等让学生阅读。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逐步培养,正确引导。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正确的推荐以及指导,并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傅静.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阅读能力 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60-01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阅读能拓展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写作时有话可说,交流时能表情达意。因此,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读占有重要地位,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这四项能力的关键。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每一位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主要包括字母、单词、短语、语法规则等,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中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比较注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词汇的认知与拼读,致使学生到了高年级阅读篇章较长的材料时,遇到生词或者新句式等,会觉得无从下手。

2.阅读材料因素

小学英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缺乏英语阅读材料,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英语环境范围小,手头难度相当的、趣味性的资料少,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远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个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把英语阅读看成自己的需要,才会积极主动地阅读。缺失了学习的兴趣,英语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成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所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进行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

(1)精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动力,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教师要注意选择阅读材料。可以选择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启发心智的材料或者书籍。另外,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重新进行组织,编写英文小故事等。也可以给学生介绍熟识的童话故事、各国的生活文化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进行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处在基础认知阶段,阅读技巧掌握的远远不够。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阅读,树立学生阅读的自信心。教师给予的指导可以是传授阅读方法与技巧,也可以是介绍背景知识等。学生阅读之前,教师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拓展阅读空间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必须进行广泛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大量积累词汇。词汇和短语是英语阅读的基础与前提,词汇好比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如果没有相当的词汇量,也就无法进行英语学习。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短语。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听说能力培养而忽视学生的认读能力,将词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What?蒺s your job?”时,除了课本上用到的职业单词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fireman、engineer、cleaner等,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同时,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师可以适当丰富一些单词的词义,如对于cool一词,学生知道“凉、冷”外,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个词还有多种其他解释,如“冷漠的”、“使镇定”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提升,也就会增加阅读的自信,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精心创设阅读环境。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只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条件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如在校园中设立英语标志牌,为教室配上中英文标识等;办英语长廊等宣传栏目,刊登英语小故事、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通过校园广播放儿童英语节目、英语歌曲等;办教室英语角,开辟英语学习园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

3.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学阶段英语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懂简单的英语读物,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英语学习也深受此影响。英语阅读需要精读,但也需要跳读和速读,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浏览是广泛进行阅读的手段,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大意,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不求对文章的全面理解。跳读是更快速的阅读方式,一眼能够看三个甚至更多的单词,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这是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

(2)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英语阅读障碍主要是词汇,而没有生词的阅读是没有挑战性的,也不会带来实效。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习惯,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等猜测词义。英语阅读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不能逐字逐句的理解,要在坚持读完整篇文章的基础上抓住主题思想考虑问题。

总之,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和技巧,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必会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文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科研论坛,2010(2)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识字能力

一、 低年级识字和阅读教学的现状

1、 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失偏驳

当今社会,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很多课本上了解不到的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有更灵动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很多教师都认为,只有认识到足够的汉字,才能高效地进行阅读并且有自己的读后感。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让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还是应从低年级开始抓起。例如,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格林童话》时,不仅可以认识许多生字,而且也能从中学到真善美的道理。但是,目前有些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思想有偏差,忽视了识字和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只是单纯地追求识字量,而忽视了识字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将识和读结合到一起。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识字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之前的课标要求识字量多了不少,同时也强调了识字的质量。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担子变重,为了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让学生多认字,快认字,强调认字的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认字的质量。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不只是独立的一部分,它还关系到阅读能力的发展。

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师要明白识字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基础上也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2、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方法的不恰当。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单一,课堂过于形式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单一,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语文是基础学科,理应受到重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是要讲究方法,并且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例如,课堂上学习古诗时,教师先让学生先读一遍课文,然后列出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让学生认读,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阅读课文,这样反复练习,然后掌握新的字和词。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反而让他们感到单调。这样的教学模式被固定使用,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学生没有得到识字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很难集中,往往不能把精神都集中在识字上,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准备精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只是用这种方式创造出轻松的氛围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多多益善,让学生每天都写几十个词语,在复习之前更是大量的默写,这完全违背了教学的目标。

二、 识字和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1、 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尤其重视识字教学。但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要想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就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涵盖多个方面,如内容、形式、方法等等。教师每个方面都要顾及到,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易接受。在教学初期,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记住生词。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在课堂的一开始,教师组织识字小游戏,首先展示一些比较有趣的字,比如"淼"这个字,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猜对的有奖励。通过这种形式,在娱乐中融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2、按照一定记忆规律进行识字活动

要想记住生字和生词,关键还是在学生的记忆。有研究表明,低年段的孩子都有普遍的心理特征,即好动、好玩,记忆力强,但是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些规律,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如果教师忽略了儿童的认知规律,那样就会产生各种困难,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分阶段进行阅读识字。教师可以采用"汉字加减法",例如,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日",然后让同学们添一笔使之变成另一个汉字,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汉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可以在无形中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

3、 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增强乐趣

听故事是提高识字效率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用这种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先放一段童话故事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到故事的内容后,自己复述出来大概的故事情节。学生在讲的同时自己的脑海中也会对汉字有一个认识。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讲,这样学生的理解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4、 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能力

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很关键,可以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就要让学生的识字和阅读融合到一起。低年级的学生在有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之上,阅读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例如,低年级教师要开展"阅读日",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某一天,组织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并且分享自己读到的好书,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教师也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识字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低年级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就要掌握一定的识字量,进而养成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信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繁徐昊苏.识字促进阅读阅读强化识字[J].教学博览

[2]:刘水平.多种途径尝试识字阅读教学[J].教学实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下面就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高年级,即五年级以前还没有形成任何特别的阅读兴趣,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以后就很难改变学生的这种情况(指的是对阅读没有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这一时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

一、搞好低、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衔接

三年级上册是进入中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对于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年级学习目标,要把握一定的度,即不要以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年级学习目标来学习。三年级具体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从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方面提出的,可以参看教师教学用书。

需要说明的是:三年级提出的学习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三年级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三年级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再如,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开始学习默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高年级养成默读的习惯,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些规定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关于默读的训练过程。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二、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结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例如,利用晨会课,借用讲故事或内容简介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到最紧张的时候,突然刹车。学生总催促教师讲下去,这时可把书借给他们看,学生一拿到书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教师可趁势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其它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也就成为同学们的一件乐事,一种享受。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读书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5

【摘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抓好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低年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不但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阅读能力。

http://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逐渐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从课内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扩大课外阅读面,让学生能够在大量的阅读中形成阅读能力。

一、教师要抓好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1.教师要抓好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小学语文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喜欢读书、爱护图书;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应用初步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注意积累与背诵。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让学生从指读、默读、郎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每一节阅读课上,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要简明集中,不要“种了人家的自留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随课文识字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导读。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决定着学生中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千万不要忽视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让低年级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阅读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时候,要根据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特点,通过领一领、比一比、演一演、换一换、说一说、记一记等多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做到“快乐阅读”。如在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月亮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还要能通过文本的阅读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指读,如何朗读,如何根据文本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只有不断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低年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不但提升阅读能力

1.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进行课内阅读。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乐于表达,让学生关注现实。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悟阅读。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尽管很多文本的文字非常优美,但是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课件辅助低年级阅读教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视频以及图画让课文文本更好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如在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雁、青蛙、松鼠的形象,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视频,学生在多媒体的引领下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内阅读。

2. 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到课堂中来。另外,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好地把握。如在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看菊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菊花不畏严寒的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学生就更容易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了。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菊花,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情态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感悟菊花不仅仅外表好看,而且不怕寒冷。这样,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掌握了教学重点,也能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并教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式。在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师可以选择针对性地训练题目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在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的时候,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学生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按照每组四至六人的方式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阅读教学题目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必要的合作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小组合作的方法,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语文阅读课中都能够有所收获,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http://

参考文献

[1]周远霞.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3 期

[2]孙小秋.关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0 年10期

[3]孙俊涛,丁君.引领孩子进入“阅读天堂”———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开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年04 期

[4]彭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3年13期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6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阅读保障政策,提出适合中国吸收借鉴的举措,以便更有效地推广和保障全民阅读。

1.背景

国民阅读能力的高低关乎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在阅读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度非常不完善,从而制约了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在推广全民阅读工作中走在世界前列,在阅读保障的政策制度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可资借鉴。

2.外国阅读保障政策案例

2.1美国儿童阅读保障法案和阅读分级制度

美国十分注重未成年人阅读问题,为此相继推出一系列阅读法案和相关政策。1998年,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Reading Excellence Act),将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该法以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目的,在最关键时期为学生提供额外帮助。该法规定政府对阅读项目的补助不得少于50万美元,用于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以及为教师提供阅读教学方面的培训。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由政府介入来强化教育标准,改进教学方法。该法中有两项旨在解决儿童阅读问题的方案:针对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的“阅读优先计划”(Reading First Program)和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早期阅读优先计划”(Early Reading First Program)。联邦政府分别投资10亿美元和1亿美元来兴建这两个项目,用于改善地方学校阅读教学质量。在这两个项目中,联邦政府给予贫困地区儿童先权,让这些地区的低龄儿童也具备阅读能力。《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还充分考虑美国国情,规定学校和地区需要给予其他种族及贫困阶层的儿童以更多关注,缩小不同种族和不同阶层问的成绩差距。

除了资金保障,美国还为中小学生制定了分级阅读标准,以帮助未成年人找到匹配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美国阅读分级方式中最具公信力的系统之一为蓝思(Lexile)阅读测评体系。该体系从语义难度和句法难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读物的难度等级,将书籍分为家长指导书籍(AD)、连环画或漫画(GN)、初级读物(BR)等多个等级。读者通过对不同难度等级题目的作答,分析出自己的蓝思等级,从而找到符合自己阅读能力水平的读物。分级阅读标准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适龄儿童的阅读质量。

2.2日本建立政、官、民合作阅读推广体制

早在1999年和2001年,日本国会就先后通过《关于儿童读书年的决议》和《儿童读书活动促进法》,要求国会联合其他官方机构及民间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读书活动,鼓励儿童多读书。2002年,日本内阁制定了《推动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内容包括推动儿童阅读的方针政策、政府财政投入、相关设施建设等,以具体可行的政策保障儿童阅读活动。为了阻止国民远离活字,振兴日本铅字文化,日本国会于2007年通过《文字・印刷文化振兴法》,把阅读推广对象由儿童扩大到全体日本国民。该《法案》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动建立、完善公立图书馆,在读书周期问开展各项活动推广全民阅读,还规定了日本国民创造全民阅读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在政、官、民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日本小学生平均阅读量达到9.9册,比2000年增加了3.8本;初中生平均阅读量也由2000年的2.1册上升为3.7册;高中生由2000年的1.3册上升为1.8册。这些数据表明,日本的政、官、民合作体制在保障全民阅读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3韩国阅读立法注重图书馆建设

韩国阅读保障法及相关政策注重图书馆建设。1963年,韩国颁布第一部图书馆法案,此后又陆续修改制定了1987年《图书馆法》及1994年《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等相关法案。2006年正式颁布的《图书馆法》(Library Act)为韩国现行法案,旨在为全民阅读创造良好环境。该《法案》定义了图书馆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作用,要求制定图书馆综合发展规划,建立地方代表图书馆。

为保障未成年人阅读的权利,韩国为学校图书馆发展单独立法。2008年,韩国政府推出《学校图书馆振兴法》,要求政府为高中及高中以下各级学校图书馆提供法律及制度支持,如:加大对学校图书馆资金投入,制定图书馆发展基本规划,为图书馆配备合格馆员,建立图书馆信息网络等。

进入21世纪以后,韩国也面临传统阅读受互联网冲击严重的情况,仅靠建设、完善图书馆无法扭转国民阅读率下降的趋势。2006年,韩国政府通过《读书文化振兴法》(Reading Culture PromotionAct),把振兴全民阅读作为一项专门法确立下来。该《法案》规定:①确立阅读文化推广方案。②设立阅读推广委员会,要求其每五年制订一份读书文化振兴计划。③中央及地方政府需为民众提供平等的阅读教育机会。④明确社区、学校、企业等组织机构在推广全民阅读中的职责。

2.4俄罗斯《民族阅读大纲》分阶段发展阅读

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发展,俄罗斯政府逐渐意识到国内的阅读危机,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来保障阅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6年颁布的《民族阅读大纲》(以下简称《大纲》)(National Program for Reading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ussia)。《大纲》指出俄罗斯国民阅读率下降的危害以及阅读推广工作的不足,从机构分工、发展方案、管理方式、统一机构以及评价体系五个方面阐述了俄罗斯全民阅读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做出相关规定。《大纲》把发展全民阅读分为三步:①2007-2010年“对抗危机”(Anti-crisis),建立有效机制,完善阅读基础设施,改善阅读环境。②2011-2015年期间进行“巩固”(stabilization),宣传在“对抗危机”阶段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并加强有利于全民阅读发展的相关要素。③2016-2020年开始“常态化与发展”(Norm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逐渐将发展重点从完善阅读基础设施转移到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上来,并制订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管理。《大纲》还界定了各部门的权责,明确了诸如图书馆、出版社、档案馆等机构在发展全民阅读方面应起到的作用,要求尽快成立大纲管理委员会来负责《大纲》的实施、监督和评价。

3.对我国制定阅读保障政策的启示

以政策保障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国民阅读率,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美、日、韩、俄等国在立法、制度等方面积累了相关经验,给我国全民阅读保障工作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

3.1制定促进型法律法规

尽管阅读是一种私人化行为,但其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上来,以法律法规加以保障。

美、日、韩、俄等国的阅读法基本为促进法,目的在于鼓励阅读而非强制阅读。不同于传统的管理型法律,促进法一般较少或基本不设置法律责任,主要强调政府的公共责任,对国民主要是提醒而非强制,保障而非干涉。

我国制定阅读法案需要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提供阅读保障、改善阅读环境、实现阅读平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成立全民阅读委员会,负责制定全民阅读整体规划、阅读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以及阅读专项经费的预算核算工作等;通过税收减免、租金分担等措施减小出版商、书商压力;国家出资新建、改建、扩建阅读设施,增加图书馆馆藏;定期开展未成年人阅读能力测评,核准未成年人教育机构教师的任教资格等。在数字阅读趋热的情况下,国家应完善互联网领域立法,规范内容生产,着力保护版权,为民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为了使阅读促进法不流于形式,该法案应明确法律责任。阅读法案制定以后,应交由全国人大审核决议,依照人民的意愿做出修改,保证该法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建立各级阅读推广机构,鼓励民间团体发展

设立阅读推广机构,有利于把阅读立法政策落到实处。中央层面,我国可效仿韩国成立阅读委员会,以统筹各地方、各部门优势资源,为全民阅读创造良好条件;地方上,各地方政府可组建各类阅读推广小组,定期举办各类古典诗词朗诵比赛、阅读大赛、演讲赛等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此外,我国还应借鉴日本政、官、民合作体制,制定推动民间阅读团体发展的相关政策。民间团体举办读书交流会、书籍交换等活动,对于全民阅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3设立阅读基金

图书价高质次、公共阅读资源短缺、设施不完善等情况都是影响国民读书率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类问题,美、日、韩、俄等国政府都为保障阅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全民阅读作为我国重点工程之一,也需要资金支持和保障。设立阅读基金,可以做到专款专用,解决阅读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可在中央和地方设立阅读基金会,管理基金的捐助和使用。在资金的来源上,将国家拨款和民间捐助相结合,启用“阅读大使”宣传推广基金会活动,募集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基金会应积极在学校、社区建立阅读馆,为其配置优质图书,并招募阅读指导教师定期为民众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推荐适宜的阅读内容;在资金的监管上,应做到公开透明。

美国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将政策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旨在缩小知识鸿沟,保障贫困儿童的阅读权利。因此,我国在设立阅读基金时,也应给予贫困地区以及富裕地区的贫困家庭以充分关注,为其设立专款,着力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相关服务。

3.4实行阅读分级制度

保障未成年人阅读是全民阅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行阅读分级制度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阅读分级制度,未成年人仍存在阅读浅显化、成人化等问题。为正确引导未成年人阅读,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广面向未成年人的阅读分级制度,为适龄儿童提供符合其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的读物,同时也为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参考。美国的“蓝思阅读测评体系”已被许多欧洲国家所采用,在提高未成年人阅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鉴于中英文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诸如“蓝思”之类的西方阅读测评系统只能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参考,不能被简单移植,我国还需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中国儿童的阅读分级制度。

在制定阅读分级制度时不能单纯地以年龄为依据,还需要评估读物的难度和儿童的阅读水平。因此,政府应组织相关机构在中国各地区组织调研,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以大量的有效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此外,在创作面向未成年人读物的时候,作者和出版界工作人员也需要有分级意识,做到分级创作和分级出版。阅读分制度是提高未成年人阅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杜绝“一刀切”的现象,尊重个体差异,保障未成年人正常的阅读权利。

4.结语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阅读高效课堂;阅读前策略;阅读中策略;阅读后策略

一、初中九年级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自从担任学校教研组长以来,到各地听课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发现大部分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任教九年级的老师的阅读课课堂还停留在英语汉式的理解,穿插语言点的解说,有的虽然套用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 reading的任务型课堂阅读教学的新套路进行教学,但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意义,对课文理解比较肤浅,阅读练习与评价方式单一,老师大多采用“四选一式”(Multiple Choice)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学生阅读目的过于单一,阅读仅仅就是为了考试。

2.学生认为英文报纸、杂志、文学作品与考试没有直接关系,可读可不读。

3.少量学生有意愿阅读课外读物,但因为各学科的大量作业挤占了他们的阅读时间。

4.教师没有很好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重课内,轻课外,缺乏高效阅读课堂效果。

二、初中九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任务素养。九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的一年,阅读的分级目标已到5级:学生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2.近两年来,番禺区掀起“研学后教”改革的浪潮。“研学后教”的核心理念就是把“时间交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 。初中九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遵循着“研学后教”成功的理念,逐步摸索出一种高效的课堂模式。

三、初中九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阅读策略指导

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知道,上好九年级学生每一节课多么的重要!阅读就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九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模式就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的过程。笔者根据日常教学实践知道,要上好每一节阅读课,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阅读教材重视、准备、落实好最基本阅读过程策略。

高效课堂阅读前策略(Pre-reading Approach)

1.“头脑风暴”(Brain Storm)。

不要忽视“头脑风暴”带给学生的那份轻松。有经验的毕业班老师会在阅读文章前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文章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顺利地进入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来。事实证明,恰当的“头脑风暴”是阅读高效课堂的引火索。

2.“四整合”任务型阅读课堂的“自主学习”预习模式(Pre- reading Self-Study)。

我校“研学后教”下的四整合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就是要求学生会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投影明确告知学生自主预习:A.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B.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

学生通过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探究。学生能在解决研学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学会如何自行设计“family life”题材的书面表达的写作内容和步骤,最终将学生从传统的老师命题英语书面表达中解放出来,摒弃一成不变,从而增加写作的趣味性,学生完成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真正做到让课堂研学问题成为课堂中心,把时间交还给学生。

四、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后续研究

老师都知道,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物而异。在初中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毕业班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调整好自己的阅读学习策略,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学生采取恰当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初中英语九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就是让即将踏入高中学习的九年级学生真正做到读有策略,读有动力,读有方法,读有创新,读有个性,为其进入高中学习英语进一步奠定基础。

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越来越多英语教师开展英语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也慢慢适应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阅读高效课堂模式不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阅读学习潜力,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高年级小学语文学习。阅读能力提高可促进听、说、写能力提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所以如何提高高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先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浅薄见解。

一、高年级小学生在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阅读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又需要一定的氛围环境,在现今高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中往往很难自主地形成浓烈的阅读氛围,毕竟高年级小学生身心尚不成熟,没有一定的价值观念,比较被动地去接受周围的环境,所以如果没有人专门去引导的话,很难自发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而环境的创造是高年级小学生形成阅读氛围的关键,不容忽视。

2.家庭教育不重视

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问题往往不是特别重视,只是把各种书籍买给学生,根本没时间去管学生有没有好好利用。家庭教育在教育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环,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是如此。

3.教师不重视与高年级小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高年级小学生的教育中只注重课堂教育,对于与学生互动教育没有看重,也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没有注重自己阅读能力的提升。而高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更得不到褒奖和鼓励的情况下更加不会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二、如何激发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在教室各处张贴读书名言,创建班级读书角,把教室布置成书的世界,保证图书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资源。图书向学校图书馆借用,或者由学生各自从家中携带,学生之间相互交换阅读书籍,这都可以提高读物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读书角的存在会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布置一个专门的读书园地,用来分享学生的读书心得,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构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从生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极寻求家长配合,取得家长的重视,帮助学生在家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也可由家长监督学生阅读,更可进一步提倡亲自阅读,从而激发与保持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3.教师与学生共读

一个人因为阅读可以慢慢地丰富其文化底蕴。小学生身心尚不成熟,容易产生模仿性,为人师表,需以身作则,以自身的精神气韵对学生起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与学生共读既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也能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还可以通过褒奖来鼓励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进步。

三、如何引导高年级小学生正确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1.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读物

适合才是最好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各不相同,有喜欢名著的;有喜欢科普的;有喜欢军事知识的;也有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的。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因此,只有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保证书籍的健康、有意义就行。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章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信息,以及在短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阅读方法不同,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各种阅读技巧,然后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辨析,如何去揣摩作者的言词以及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言外之意,以及如何去梳理归纳,进行逻辑推理。阅读时要让学生耐心读完全文,这样学生对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许就能轻松解决。

3.提高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速度

阅读量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熟能生巧。”阅读得多了,能力自然也会有所提高。给学生制定一个阅读的计划,要求学生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多少文字的阅读,阅读量多了阅读速度也自然会有所提高。阅读速度看似与理解准确性有矛盾,但是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依然能正确理解,这才是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之,高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当高年级小学生达到想读、多读、会读的时候,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 杜俊荣.浅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1(51).

[2]李淑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05(4).

上一篇:道路工程照明施工方案范文 下一篇:智慧校园的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