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13 17:30:41

新闻传播的理论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1

关键词:网络传媒;经典理论;新闻传播;冲击;解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1―0112―04

一些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所论述的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曾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媒体的种种现代神话。然而,网络传媒诞生以来,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垄断与控制地位被打破,任何网民都变成了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许多经典的新闻传播模式与理论已无法解释网络媒体新的传播现象了,这就使那些形形的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一、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新闻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传播学家怀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地传播新闻。“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作用于他人。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所把的“门”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然而,网络传媒的兴起,其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在网络传播中没有控制新闻信息系统的“门”,传统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被网络非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所取代。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呈现的新闻信息模式,网状结构使信息流动路径变得多样化,网众只要利用服务器等技术就可以避开各种控制与障碍,选择不同的路径交互随意、随时随地与接收新闻信息。因此,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是网众的“公共领域”,网络传媒中信息处于自由的状态,网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互联网中而不经中间环节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已没有了“把关人”或是把关已困难重重,传统“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变成了自由的传播空间。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后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有学者认为,网络依然存在“把关人”,理由是网络把关人变成了“隐形化”的“资讯人”或“引路人”。除大型门户网站还保存了传统媒体的机制外,人际交流网站(如BBS)也有版主,他们有权删除不合适的帖子,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管,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实,这些所谓的版主是难以承担传统“把关人”那样的角色。其一,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而难以把关。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出,网上新闻一般寿命只有15分钟,编辑、版主是没有精力与能力编辑与删除网络海量信息的。其二,在网络某些单一的社区、网站也许能删除、封杀一些新闻信息,但互联网是一个根状相联延展性的网络,你过滤、封杀了这个网站,其他网站又出现了;国内网站把关了,国外网站又渗入。加之网民自由度极高,他们可以不断地拓展“栏目”、“版面”,可以在不同的站点新闻信息,网络“把关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三,网络传播是一个复合、整合式传播系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网络中的BBS、社区通讯、手机短信等这些传播领域,传者与受者处于松散的传播环境中,那些在传统媒体中被“把关人”删除、修改、过滤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空间里却能大行其道,广为流传。其四,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信息“把关人”的水平,而在网络传媒中已把传媒的权力分给了网民,新闻信息的质量往往取决于网众整体的水平。因此,网络时代,要想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严格的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实,网络传媒已无法承担“把关人”的角色了。

二、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在随后的30多年中,有美国的芬克豪泽、丹尼利恩、瑞斯等众多传播学者作了进一步地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不仅是从媒体上去认识公共的论点,而且依据媒体对传播信息进行渲染的程度,形成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即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的宣传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媒体宣扬的导向中。也就是说,媒体强大的掌控能力使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一种主流性、严肃性、重大性和导向性。因此,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受众在判断某一个新闻是否重要时,最主要地取决于媒体对这个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传媒中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议题设置,但它同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一是传统传播过程的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传媒的新闻信息,他们只能在媒体为之设置的议程中,进行有限的挑选接收,而无法同媒体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更无法新闻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议题很多且杂乱,根本无法进行到议程设置。二是传统媒体关注的是传播者的掌控能力,想的是怎么把新闻信息“推”给受众,受众没有选择相关议题的自由。互联网因其网络分布式传播模式,大大地降低了中央主机的控制力,能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双向交流,网络传播极大地释放了受众参与传播的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控制权。正如波斯特所说:“当代大众媒介转化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三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海量,网民在网络世界拥有无限自由,传播者难以控制他们选择信息的自由,网众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挑选新闻信息,或发表许多自己的看法,修正传播者设定的议程,网络传媒也就弱化了“议程设置”的效果。四是网络传播是全球性的,目前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互联网联接,各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是不同的,在本国设置的议程,在彼国就难以起到作用;若本国受众不满足于本国的新闻报道,他就可能通过网络选择其它国家对同一问题的新闻信息。这种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议程设置必然会相互干扰甚至对立,网络传播的跨国界性质也给“议程设置”带来冲击。因此,网络传播已改变

了网众的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网民普遍意识到传统单向度的传播方式已经改变,网络传媒实现了从下向上的传播。吴风指出:“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不同,它是一种‘弱控制’的传媒,一部分传播权力由少数人的手中分散到了广大网民手中,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都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的效果……哪怕只是在人际交流中流传的片段猜测也会以大众传播方式在网上扩散,诸多围绕同一事件的猜测会形成网上的公众议程,从而瓦解和弱化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冲击

这个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她认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在社会上占据相当强的优势,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压力,受众在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总要对周围的传播环境进行观察与了解,审视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主流意见时,受众便会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反之,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属于少数弱势意见时,因为人都惧怕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而受到社会的孤立,就会屈从于周围的压力而保持“沉默”,逐渐放弃原来的想法和观点,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天性”是害怕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这样一来,一方“沉默”的结果是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优势意见也就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反过来又迫使弱势意见更加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传播声势越来越大,另一方却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沉默螺旋”效应。

“沉默螺旋”的产生,传媒必须是惟一的新闻信息渠道,且信息的传播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这种获得新闻信息渠道的单一性,使受众不得不把媒体的观点当作普遍的观点而使自己保持沉默。然而,当今网络传媒已改变了这种状况:第一,网络传媒同以往的传媒不同,它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在网中人们通过交互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网民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并形成了具有共同观点与兴趣的“电子共同体”,因此,受众在网络传播空间中很容易找到与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者。第二,网络传媒是双向互动的传播,在这个“点对面”、“面对点”、“点对点”的传播世界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吸收新闻信息,甚至发送新闻信息。第三,在这个虚拟的传播世界中,网民的身份是匿名的,网民的血肉之躯并未置身于网络虚拟空间,他们用虚拟符号进行着传播,这使传统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了具有相当自由度的信息传播人,由于网络参与的平等性、身份的隐匿性,网中已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回避让他们感到失调的环境,网民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主动地寻找、选择、吸纳需要的信息、回避不需要的信息。第四,在网络传媒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不仅网民可以选择同自己所持观点一样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上的传播栏目,或是个人网页,或是虚拟社区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广泛传播自己的观点,在此“沉默者”已不再沉默了。第五,网络传播是跨国家与地区的传播,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世界各地的网民有共享新闻信息的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大削弱,传统传媒的“信息过滤器”完全弱化,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权、影响力开始消解,媒体所持观点对受众造成的压力也就弱化。可见,网络空间里无视受众的主动性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已不可能,中心在去除,网众不仅不再“沉默”,而且在网络平台上可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与观点,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已彻底地打破了传统传媒的神话,使每一个过去被看成小人物的受众,一跃变成网络传媒信息的者,实现了网民自己主宰命运、参与社会的梦想,“沉默的螺旋”理论就与网络传媒所表现出来的传播特点相背离。

四、对“意见领袖”理论的冲击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即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物,这种人非常聪明与敏感,能够将媒体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传递给别人,并深刻影响受众的认识。这个概念来源于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1940年美国俄亥俄州伊利县的选举研究,研究者定期对这里的选民进行访问,以确定哪些因素最大程度地影响了选民的投票决定。结果发现,大众传媒信息并不是直接传输给受众,而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经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从而影响社会舆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传者”流程模式。

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信源的增多,新闻信息的海量,人人可以在网中传播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评价,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网民有很大的主动选择的自由去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无须经过中间环节的筛选,更无须“意见领袖”的影响来引导。网络时代形成了自由传播的新模式,极大的加强网民的自主性、自由性、互动性,网民有了更多的表达个人意见、体现个性的空间,网络已经形成为一个新闻信息传播分散的空间,网络给予了网民足够的话语权,网中的各种新闻信息,无论雅俗、美丑,是否符合社会舆论的要求,只要能吸引眼球、引起注意,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与接受。我们以网络博客为例。博客是由英文weblog(译作网络日志、网志或部落格)演变而来,是在开放源代码构建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中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的网络链接,是一种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方式。每一个博客作者都是一个传者与受者,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网络自媒体、私媒体或个人出版形式,因它缺少了传统“把关人”这个中间环节,有人称之为“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博客对传统传播方式具有无可置疑的颠覆性,使网络传媒更加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与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新闻传播专业机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通过链接,网众可以越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与信源相接触,也可以随时改写所谓的“意见领袖”的意见。因此,在这里难以形成引导舆论、影响受众的“意见领袖”。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的“后信息时代”,这时“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真正个人化的时代来临了。”15加之网民之间互不相识,新闻信息多得无从选择,网民凭借网络传媒技术的超链接、超文本性带来的搜索方便,往往穿梭于不同的网站,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新闻信息,什么新闻信息属于主流或支流?什么新闻信息重要或次要?网民做出判断的预设不再是“别人的意见是什么”,而是个人的自主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分析、自由表达的加强。这就解构了经典“意见领袖”的说法。

五、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媒介发展迅速,使受众对大众传媒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一些传播学者诸如贝尔森、赫卓格、麦奎尔分别对大众传

媒受众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与研究,从而总结出这些媒介的“使用”能够“满足”受众各方面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施拉姆等传播学家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使用与满足”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必须更注重受众在接触媒介中的社会动因方面的观点。到了70年代,传播学家卡茨对“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了更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传播模式,即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要求;它们引起对大众传媒或其他信源的期望;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最后导致需求满足及其它结果。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在接受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处于不同角色的受众对所接受的信息会有着不同的需求与期待。如果受众在接受媒体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媒体及其内容,使需求得到某些满足,这样就可以说媒介具有了较强的传播效果。

然而,网络传媒的出现,由于其全新的传播特征,使经典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作用:第一,过去大众传媒是单向与定向的传播,传媒形成了控制这种单向与定向的传播规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受众要摆脱被控制的命运是很困难的,受众的“满足”实际上是在满足传者的意志与利益。因而,传统媒体下的“使用”均是被“把关人”过滤编辑与设置的新闻信息,受众在信息别无选择的使用中“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由于交互平等性特点,全人类共同拥有这个信息平台,互为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不受控制的传播环境,网民不再盲目地受媒介的支配。因此,传统的“使用”后的再“满足”,此时变成了“传播”与“使用”后的满足。第二,传统传媒是你播我看,受众始终处于你传输我使用的被动地选择新闻信息的地位,受众没有主动选择信息的余地,受众的个性受到极大的抑制。网络传媒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在网上是受众主动搜索点击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与主动性,网民在不断地张扬着自己主体的地位。“与传统媒体不同,这种效果很难延续情感层面,因为上网获取信息者要求的是便捷、准确和全面,而任何一个数据和网站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受众常常要浏览很多信息网站,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所以网众不会对某一信息网站特别忠诚或者有特别高的期待值,以至于产生深厚的感情;也不会因为对某网站的预期值不高而加以回避。”这样原有传播学所说的受众“满足”同网众“使用”后的“满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况与结果。第三,传统传媒下的受众是“较大数量的”一个集合体,他们被动接受媒体新闻信息,传统媒体就难于满足受众个体性的需要。既使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受众需要,也只是通过在大众化的信息传播中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某些信息以部分地满足。而网络传媒是一种典型“点对点”的个性化的媒介,网民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他们不只是一个只有集体性格的人,而是无数有血有肉个体的相加。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有极大地自主性,可以根据需求随时随地“拉”出需要的新闻信息,不受媒体安排的时间、方式与内容的限制;同时他们也可以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每天互联网上都有成千上万个性化的网站或网页出现,如此种种,在传统“议程设置”下的受众的“满足”已不存在。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所以,网众更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服务,而不是传统“点对面”模糊的信息使用。第四,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受众通过“使用”媒介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也是实实在在的。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里信息鱼龙混杂、真假不分,网众在这种虚拟环境下接受媒介的信息或服务,也就真假难辨。而虚拟世界的“满足”与真实世界的“满足”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使用与满足”也就失去了昔日传媒语境中的意义了。

责任编校:包礼祥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2

关键词:走廊理论 传播者 媒介 讯息 受众

走廊理论是古典实用主义奠基者詹姆斯用来概括实用主义实质的一种比喻。它主张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论,也只是一种态度,它只关注结论、后果,主张理论只是一种工具,所有的理论讨论、不切实际的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存在永恒的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原则、观念、概念、体系,它是一种开放体系,不排除任何理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依靠具体事实、一定媒介进行传播的过程,它的特征与实用主义的特征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同时,走廊理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具有指导新闻传播学的作用。

实用主义的产生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形而上学”俱乐部,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三四十年代衰落,70年代又再次兴起,现在是美国思想流派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流派,实用主义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典西方哲学中贝克莱、休谟和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对实用主义发生直接影响的是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主要有查理・皮尔斯、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理查德・罗蒂、希拉里・普特南、尼埃尔・奎因、唐纳德・戴维森等。在中国,胡适师从杜威学习实用主义,他将实用主义的方法运用到倡导、促进文学改良运动和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中,对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起到了很大作用。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和走廊理论

实用主义的定义。实用主义是个人的哲学、经验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利益追求的哲学、利益高于一切、宇宙不存在其他原动力。实用主义还人的行动以正义,还个人经验、行动、利益追求以正义。反对理性主义指向高空,它指向大地,是生活的哲学。

走廊理论。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论,也只是一种态度,它只关注结论、后果,主张理论只是一条工具。“实用主义在我们的各种理论中就像旅馆里的一条走廊。许多房间的门都和它通着。在一间房里,你会看见一个人在写一本无神论著作;在隔壁的一间房里,另外一个人在跪着祈求信仰与力量;第三间房里,一个化学家在考察物体的特征;在第四间房里,有人在思索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在第五间房里,有人在证明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但是那条走廊是属于他们大家的,如果他们要找进出个人房间的可行的通道的话,那就非经过那条走廊不可。”①

实用主义的根本是:具体性和事实性。它认为所有的理论讨论、不切实际的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走廊理论的折衷性和实用性。实用主义是一种折衷哲学,它把哲学划分成两大类别: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理性主义的高贵、简单化的理论原则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而理性主义在精神上可以给人以一种引导和鼓励,所以一个人既可以是理性主义的,也可以是经验主义的,而这种结合就是实用主义的。

走廊理论与新闻传播学

从走廊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走廊理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兼容性、实用性、功能强大性。

走廊理论的兼容性与新闻传播学。所谓兼容性,即走廊理论认为,实用主义是一条走廊,这条走廊可以承载不同的理论。实用主义是理论的调和者,是中间人,“实用主义就是把各种理论说活了”②。它是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哲学,没有什么教条能阻碍它,它也没有什么教条式的严格标准,是温和的哲学,它容纳任何假设、哲学。这种兼容的精神就像是大众媒介一样,大众媒介就是一个承载复杂多变讯息和舆论的载体。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传播必需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③新闻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它所具备的要素也是以上五种。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大量发行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音响制作公司”④。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其担负的功能有“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⑤。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上,新的传播手段不断地突破旧的传播手段,新闻媒体很快地采用了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使新闻传播的传播者组织不断地发展壮大。比如说,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产生,传统媒体充分发挥了兼容并收的特性,把新旧媒体不断地进行融合、创新,使得报社、电视台、广播台与网络传媒有了结合。许多记者、主持人、编辑开通的博客、微博,利用这些新的媒介载体来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传播知识。

在传播内容上,内容的不断丰富、受众定位的细分化等方式几乎使媒体覆盖了人类的全部生活。如新闻内容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保、娱乐、生活等方面,新闻媒体提出的“受众至上”理念使新闻媒体的服务触角正在向着各个角落延伸。

作为新闻传播要素之一的受众,有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⑥,“传媒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⑦。因此,受众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表达自己的各种言论、想法,新闻媒体在满足受众各种想法方面也体现出很强的兼容性。

走廊理论的实用性与新闻传播学。所谓实用性,即只要有利于所达到的目标的方法,就可以采用。“实用主义只是一种方法。”⑧只要是对个人实用的理论,有利于达到目的的理论,都可以拿来用。

“实用主义的方法,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不是什么前提、原则、范畴、假定;而只看结论,在结论上着眼,看的是后果、成效,也就是事实。这就是实用主义的方法,全部的方法!”⑨

因此,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走廊理论对待事实的方法,不用被既有的原则、范畴、概念所束缚。

这种实用性方法尤其体现在传播者处理日常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对于记者的采访来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得到事实的真相,记者需要新闻源,新闻源往往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因此记者需要尽量地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要善于同人打交道,交朋友,使他们乐于跟你谈心交朋友,说真话。要使同你接近谈话的人感到你是平易近人的,是诚实可靠、能够信赖的人。”⑩在媒介技术应用上,新闻媒体要利用“受众本位”思想,把受众的喜好放在首位,同时与科技的发展接轨,比如,由于DV和相机的普及以及“读图时代”的到来,许多报纸媒体增多了图片的刊载报道,许多电视媒体则更注重与受众的沟通,如有的电视节目环节设置了播放受众DV录像,以更加接近受众生活。

由于媒体也是一个组织,而且现在中国的许多媒体都开始向商业化的轨道运营,因此,新闻媒体的管理就是一个企业或者是组织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新闻媒体也要学习不断变化的组织管理方法。比如可以运用组织管理学中的管理理论来管理媒介组织。如重视统一指挥、尊重权威、纪律分明、奖惩明确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的古典管理理论,重视组织中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人性需求的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管理理论,强调系统、员工民主参与、多维度多层次传播的系统学派组织管理理论。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结构的新闻媒体组织,应该采取不同学派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媒体。

走廊理论的功能强大性与新闻传播学。所谓走廊理论的第三个特征功能强大性,指实用主义的具有指导不断变化的现实的巨大作用。因为走廊理论把所有的理论都用活了,詹姆斯主张利用所有的理论来为现实生活服务,而现实生活是不断发展的,各种具体事实也是不断发展的,各种理论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因此,走廊理论主张“变”,“只要实在指的是可经验的实在,那么实在和人们所得到的关于实在的真理,永远是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变化也许是趋向于某种确定的目标――但总是在变化”???。所以人类可以利用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来不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实用主义被称为“真理的理论”???。

正如新闻传播所面对的对象一样,每天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是构成新闻媒体的各种因素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用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来达到所设的目标。新闻媒体现在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为人类构建虚拟世界的各种电子产品、IT技术。新闻传播的媒介正在把世界组建成一个网,所有的人都生存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中,李普曼所预言的“拟态环境”正在逼近每一个人的生活。

不断追求新闻真实性的新闻媒体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时,走廊理论的功能强大性原则指出:只有不断地行动起来、不断地关注生活的变化、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的事物、不断地进行探索,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发现事实的真相。

詹姆斯实用主义的走廊理论是一个实用的哲学,强调结果、目的。但是它并不是一种没有限制的哲学,否则它就会走向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詹姆斯看来,宗教和理性主义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秩序。詹姆斯认为:“悲剧只是临时性的、局部的,终极的遇难与理解不是绝对的最后的事,还有希望。”???詹姆斯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而且他始终强调人类各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永恒的主题:真、善、美。而对应新闻传播学来说,媒体要为公众引导积极的舆论氛围,在报道中要注重人本主义等原则。

因此,在新闻传播的活动中,除了要遵守社会的特定制度外,同时必须遵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准则。道德的约束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它的力量是强大的,遵守新闻职业者的道德准则是新闻传播从业者利用走廊理论的前提条件。

注释:

①②⑧⑨?????????威廉・詹姆斯[美]著,燕晓冬编译:《实用主义》,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第59页,第37页,第40页,第161页,第40页,第78页。

③④⑥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第111页,第179页,第179页。

⑤何梓华主编,成美副主编:《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15页。

⑩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参考文献:

1.杨希希:《浅析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作者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生)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3

    一、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

    (一)新闻“暴力”

    2007年,“死亡博客”的主角姜岩用跳楼自杀对待背叛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关于此事的新闻一经发布,群众通过人肉搜索和媒体的打死跟踪报道,使得痛失爱妻和家人的姜岩丈夫王菲及其亲属被曝光,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有媒体就此事写过“姜岩走了、群众疯了、媒体也疯了”,这些报道看起来公正理性,实际上缺少了最起码的道义和同情心。从“死亡博客”的曝光到主角的死亡,对于一个处在生活绝望的人,我们面对这一切不是想办给予积极的帮助,而是不管不顾任由她自生自灭,最后在其死亡后,对其事情大肆批评曝光,扰乱其亲属的生活、漠视其亲属的情感。媒体再次表现出的正义,是为了新闻而救助还是为了救助而新闻,媒体的一些记者,在类似的邪炒起哄过程中,可谓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守了,这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伦理的本质要求。

    (二)新闻“虚假”

    从“纸馅包子”到“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等等事件,虚假新闻频频出现,并且屡禁不止。有的是捕风捉影、故弄玄虚,或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通过某渠道传播出的未经核实的消息用作事实来报道,把自己的想法涉及成发生的事实来披露,有的是借助口述实录制造热点、夺人耳目,或者把事实“加工”添油加醋成新的“事实”。很多新闻也经常是夸大其词、违背事实、甚至有的是公然造假、凭空捏造所谓的新闻。这不仅扰乱了媒体本应对受众的正确导向,也使得新闻传播过程中公信度受到公众的质疑,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问题对策

    新时期,同样也是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有所凸显,新闻传播媒介在转型期失范现象的频频发生,如果不能加以约束和治理,新闻传播过程中伦理的失范现象不仅体现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而且,新闻媒介自身的特殊功能性,把这些矛盾散播并扩大,在面对自身种种失范现象频发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的衍生。

    (一)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性

    1.行业自律

    新闻传播媒介的自律,是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和新闻从业人员自身信念的建立。如果新闻传播工作者对新闻传播精神不了解甚至不屑一顾,不断挑战伦理道德的底线,又能怎样做好传话筒工作,又怎么能向公众传达出正确的精神,新闻界有句话是:先做人,再做记者。

    2.从业人员自律

    并且要严格新闻传播工作者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这是从新闻队伍的源头上遏制不良人员进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关键,并在聘用其从业人员之前要对受聘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思想品德的考核、专业知识的考核、业务潜能力的考核,只有业务素质精,思想修养好的人进入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队伍中,才可以真正的对我国的新闻传播道德发展有着美好的发展和正确的指向。

    (二)新闻传播媒介的他律性

    1.法制的健全化

    新时期,新闻传播媒介的法律监督制定主要应从公众的生命、自由、名誉、人格、产权的维护、反低俗暴力等进行监督,我国针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专门立法及其机构尚未出台和完善,新闻立法较于西方国家相对滞后,而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较为模糊,并且没有作为单独列出来的一项独立的违法行为,其界定范围也较为困难,新闻传播媒介过程中的约束力和监管部分主要是依靠伦理道德以及一些作为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这些没有明确标准的伦理道德以及行业职业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其行为规范并不能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管作用,其惩罚教育力度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法律、监督机制与伦理的相互支持变得极为重要。没有惩罚力度的制度规范是没有强制力作用的,同时也就没有保障力度,要保障新闻传播媒介活动的伦理道德、有序、合理、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设立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2.监督机制的增强化

    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方式主要是舆论监督,对于其自身而言,大众的舆论也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一种监督,体现的是社会意志的统一,对于新闻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力,新闻传播媒介行为引发舆论,而舆论又反作用新闻传播媒介的行为,二者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关系。新闻传播媒介积极吸收大众舆论的方式,例如最早的读者来信、和现在最常见的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可以都说是新闻传播媒介向大众积极纳言的有效方式。

    新时期,在我国新闻传播媒介市场经济化的影响运营下,舆论监督的唤醒意识和集结的力量都需来自于民间,需保证受众的舆论道德得以充分实现,这需要依靠新闻传播媒介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同时还有受众群众的自知性。

    三、结论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4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文蕴含 人本趋向 审美观照

新闻传播的接受对象是人且必须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遵循新闻规律、讲求报道艺术,做到真实、准确、深刻、全面、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有意义,倡导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新闻报道崇尚“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承继和演进,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受众意识、经常倾听群众意见、时刻注意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不断改进报道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百姓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审美追求。

一、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文蕴含

新闻传播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倡导“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观念,由此,在新闻报道中张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已成为新闻传播的审美共识。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涵义中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与珍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就更应该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并积极彰显珍视、热爱生命的人文价值观。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大众传媒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蕴涵可概括为:在传授双方的关系层面上,强调以受众为中心,并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处;在传播效果层面上,将以人为本作为衡量大众媒体传播效果的最根本的价值尺度,以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教化功能。可以说,新闻工作者理当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审美目标,从而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来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

从某种角度划分,新闻也是“人学”。但新闻传播中的人有时却是群体的人而非个体的人,只有人的群体共性而没有人的个性色彩。可以说,若凭“以人为本”的审美尺度观察当今的新闻报道,它脱离读者的重要原因就是只报道人的“同”而不报道人的“异”。但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复杂多变的审美个体,其富有思想、情感、行为、感觉、欲望,可谓是多样性、繁复性的统一体。倘若抓住了复杂性就接近了人的“真、善、美”新闻报道才具有可信性。同时,新闻传播既要全方位真实地表现人,还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启迪、引导人。即用“真人”身上富含时代光晕的东西去感化人。可以说,社会历史转型是我们国家社会生活中最伟大的事件,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挺进,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要用工业文化加以改造。社会转型孕含有物质形态、精神形态的转型,也是社会总体的转型。它是需要借助人的转型来体现,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就须要报道人的社会转型,即报道那些有了转型表现的典型人物实例。

新闻传播“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是人文关怀。其内容是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价值。同时,“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抽象的理念,其如何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则是实践“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而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须要体现“人性化的报道、情感化的渲染、人的精神塑造”的核心思想。譬如说,今天的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就事论事、严肃呆板的报道方式,而对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审美需求,即在这个“受众本位”的新闻传播时代,无疑需要提供让受众满意和喜欢的新闻内容。由此,新闻传播须追求“人性化”的报道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受众的视听要求。而人性的报道首先是内容的人性化,要关注民众身边的并和民众有关系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事情。同样,人性化的报道还体现在叙事语态上的口语化、亲切性。人是有情感的,新闻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新闻报导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人和人物的命运,并借以建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人为本是媒体生死攸关的“生命线”。由此,“以人为本”既是媒体坚持党中央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审美体征,又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中“以受众为本位”的价值理念。。可以说,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信息意见的传播平台,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担负着引导、教育、激励人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提升中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国民素质的责任。所以,新闻报道“以人为本”应该凸显人文关怀,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肯定人的物质需要,关怀人的精神存在,主张社会公正,维护和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同样,新闻传播在选题上更要注重从“人”h{发。报道内容要关注人的命运,由物到人、由事及人,以增加报道中的人情味和亲和力,从而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愫。

二、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人本趋向

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的传播理念,即通过新闻传播的文化现象,以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媒介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新闻传播惟有贴近大众的生活,反映百姓的思想,才有可能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而记者、编辑、主持的人文修养是确保新闻传播过程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前提。若要构建新闻传播中的“以人为本”且体现新闻节目的人文精神,新闻工作者理应在思想上明确新闻传播的目的,并在行动上时刻以人文的视角去关注身边现实社会的人和事。“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从新闻报道弘扬“以人为本”的审美角度,为广大新闻工作者解决许多基本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断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并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它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闻传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须要在服务上多下功夫,服务功能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需求。即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是新闻人文关怀的直接审美体现。因此,建构新闻的以人为本,记者、编辑就要从如何增强新闻的服务性上多下工夫,追求更多的涉及对受众群体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用的信息或知识,从而让新闻真正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从政治上说,“以人为本”就是让人民大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国家真正实行民主、法治,国民必须自立、自主、自善。充分享有维护自身的权利。国家必须坚持实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并使注重人的权利与尊严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由此,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和工具,须要用敏锐的眼光,研究当前大众所需求的“精神食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知情权、

尊重人民的情感权、保护人民的意识权、关爱人民的生存权,从而在新闻报道中充分显现“以人为本”的审美境界。目前,在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是时代的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和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关心、关爱人,实现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皆是我党“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创举,特别是提出“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在我国真正实行民主、法治,使国家进入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快车道”,这就弥补了单纯以效益为本带来的社会文化、道德缺陷,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了充分的精神保障。像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邵飘萍曾把“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作为采访的座右铭,其实这也是与采访对象交流的一个审美准则。新闻记者只有摆正自己的采访心态,尊重采访对象,才能做到与采访对象真诚的沟通交流,也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素材,甚至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新闻。也就是说,新闻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即没有任何权力更不应该表现为“俯视”群众而“仰视”权贵,或打着新闻媒体的旗号,漠视“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相反,新闻记者更应该同情群众、聆听倾诉、尊重意愿。同时,新闻媒体平视的采访视角还体现在新闻工作的诸多细节中。像“隐性采访”就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首先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而人在无意中的语言不经过大脑思考,真实的程度打了折扣。因此,倡导人文关怀崇尚采访水平的提高和凭借智慧去取得难得的素材而慎用隐性采访的报道手段。

中国社会业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建立和实行了新闻发布制度引起了媒体的热情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响应,也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总结、探索新闻发布工作的规律,并实现新闻工作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权性质所决定。因此,新闻传播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皈依处,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坚持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新闻报道、发布的一切工作。实践证明,新闻发布工作惟有坚持这一价值理念,才能实现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完善、创新,从而使其发挥更大、更好、更高的审美功用。像危机事件及时发布机制与社会稳定疏导工作紧密关联。一方面。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危机事件要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不隐瞒造成危机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负责地全面公布处理危机的措施、政策以及需要公众支持的方面,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又能疏导稳定情绪,使危机事件良性转化。新闻发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善于抓热点、焦点问题,也就是老百姓最关心但又未必能了解的事情,这就要求政府工作部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随时掌握群众的诉求,既要迅速,又必须按程序报批和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的发布。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新闻发布工作要注意与新闻媒体的配合,处理与协调好与记者采访的关系,以保持信息发布与传播环节的畅通。另外,由于政府工作归根结底是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总和。因此,要切实解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顺畅的问题,必须建立通畅的部门联系制度,使部门之间经常沟通、定期交流、互通信息、统一口径,使政府工作能完整、全面、准确的向公众推介富有价值的信息报导。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5

关键词 新闻传播角度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办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87

1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1 数据输入阻塞使大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

数据的匮乏很容易造成相关信息的反馈,难以给大众带来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参照物。例如:如果有一个人想要决定某种行动,就可能会在进行这次行动前,向外界寻找相当量的数据或者调配关于自身内心的有关储存数据,加以分析和处理,进一步得到有关决定。而数据输入阻塞会造成输入个体中的相关数据无法得到足够的量,从而造成一个人难以得到相关的决定,往往通过外表表现出来的都是非常自卑、焦虑、迷惘、犹豫、多变等。接着,数据输入阻塞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无法真正的实现交流。个体社会化指的是人和社会中的周边环境相互影响而达成的,而大学生在其大学阶段是面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而社会标准尺度、专业知识、政治规定以及很多意识形态等形成的社会文化知识,很大部分都会以数据输入这个形式让许多大学生接纳,而大学生就会对这样的数据实施分析、容纳、取舍以及输出。由此可得,数据输入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进行社会化的需要。大学生社会化需要的数据输入是有很多层面的,所以,学校可以尽可能的给学生供给多层面的数据和信息,不同类别的数据需要是足量的。像那种重科学轻人文、只单纯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会造成数据在类别和需求上产生不平衡、不和谐,导致相关的科学知识中的数据信息量偏大。由于人文知识、心理知识以及思想体系上大量教育数据和信息量的匮乏,使得学生形成畸形前进,而这样就会使许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且,给学生迈向社会化过程中带来很多数据消息重要平台的学校,因为在一些数据上很难符合学生的需要,就会使得学生向非主流的平台取得有关消息,而这样的非主流平台就是非有利数据泛滥的场所。由此可得,这是非常危险的。最终,数据输入阻塞会造成一些学生自我沉浸的想法愈加激烈。本身就自卑以及内向的学生更加恐惧和别人交谈和沟通,不敢问老师。而如果本身是比较固执和自负的学生则会不听他人的意见,认为自己是准确无误的,骄傲自满、从不虚心主动地聆听他人的声音。而这些都很可能会使得有害的数据和信息更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健康有益的数据信息被学生拒绝。

1.2 数据输出阻塞使大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

信息输出阻塞阻碍了数据输出的自身需求。数据输出是人身为社会人的需要,其个体接纳外界的数据且加以实施评判、取舍以及保存,终究把这一通过分析处理的数据进行向外输出。万一故意把其压制在体内而无法输出,就会使得心理压力和负担加重,终究致使心理产生问题。而基督教徒经过对上帝和耶稣做出悔过,从而实现内心的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而一个人碰到愉快的事,也会经过和人分享的形式或经过表情、动作等把愉快的数据输出体外。

除此之外,依据大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大学生唯有把自己的思想跟外界环境实施互动,方可实现沟通和交谈,从而有共同的认识,让自己能更好地进入社会,终究达成社会化,而数据输出亦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定需要。所以,大学生数据输出阻塞一定妨碍大学生融入社会化的进度,使得学生产生心理封闭的状态。大学生数据输出阻塞的重要方式会使学生除了自我关闭外,也会因为学校的不民主以及不够和谐的环境和氛围造成数据输出障碍。例如:(1)学校采用压制式的管理形式,会使学生的发言权受到相应的剥削,学生因为上层权力的安排造成了其心理的自闭。(2)教师因为是学生的导师,很容易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学生指责和抱怨,更有甚者,对向反抗自己的学生痛恨和打击,造成学生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而使得他们逐渐隐藏自己、封闭自己。(3)学校所提供给学生自由言论的平台是非常少的,使得学生的“牢骚”无从释放。

1.3 数据处理阻塞使大学生心理受到的影响

数据总额的泛滥所造成的数据压力会大于个体所接受的心理压力。第一,是相同数据在总量上的泛滥。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很难在同一阶段内消化,进而使得学习上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对于已经有错误的学生过度批评或者过多指责,使得其内心很难接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如一种不太好的数据或者警示数据过度流传而使得人内心不安分。第二,不一样数据的泛滥。在这个数据充满多元化、多价值想法、各式各样的时代,不同类别的信息接踵而至,当然大学校园内也是如此。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全球能表现出来的数据都可以立马表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无论主次、多样性、甚至互相矛盾的数据,会使得学生很难决策,心理产生孤独感,或者在好奇心的引发下,学生会花费许多时间不断地阅读和游览,为了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迷恋,例如:网游、网恋等,从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数据消息的媚俗性、不健康性,很容易使得学生的自控能力降低。比如:黄色网站,可能会造成学生沉迷在其中,导致精神恍惚。

如果数据在水平上太过热烈,大于个体心理可以接受的压力,会造成一些人产生短暂或长期的心理疾病。比如,当知道失恋这个噩耗后,有些人心理可能无法接受,导致异常极端行为的出现。

个人心理对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会比较差,使得学生数据处理阻塞包括上述客观因素外,还有着主观原因,通常表现为: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差、自我控制调节差、自闭以及难以释放内心的压力等。

2 从新闻传播角度论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2.1 保证学生数据输入平台畅通无阻

首先,要充分运用到课堂这个主平台,使得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既可教书又可育人。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供不同的心理保健、思想道德、人际交往等层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可以全方面发展,发挥充分的作用。

其次,保证大学校园内各式媒体、拓展数据交流平台。尽量开拓图书馆、网络、宣传栏、广播以及标语等,不同的平台或者媒体,可使学生多平台得到所要的数据。例如:(1)提高图书馆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2)增加校园网的信息和资料,保证网站的更新数据。(3)建立不同专题讲座或者选修课,建设网上课堂,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要求自由选取以及接纳有利的数据信息。

2.2 从学生的实际情形实施教学革新以及育人教育

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基础以及接受范围实施教学目标和安排;需要对“满堂灌”的教育形式进行转变,要采用启发式的教育形式,对学生逐渐地实施教育,进而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责备要适宜,应多采用激励的方式对待学生;供给休闲场所的不同数据和信息,使学生可以劳逸结合,释放心理压力。

2.3 增强网络管理,掌握数据传播信息

需要订立相关的网络管理规范,对校园网所公布的消息实施更好的管理,除去网络垃圾以及有害资源,切实压制不健康的消息流通,保证学生可以在绿色环境中实施浏览,订立相应的网络规则,使得学生的上网时间有利管理,与实际相结合,对学生实施网络教育,多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运用网络,提高网络的教育意义 。

2.4 建造和平、民主以及和谐的校园管理和教育方式

首先,需要建造民主、温馨的课堂教育方式,改变“一言堂”的情形,适当地采用讨论式的方式教导学生,使得学生在课堂有着该有的发言权。其次,需要转变压制式的管理方式,用疏导的教育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且可激励学生融入学校教学当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再次,要重视放宽学生数据输出的平台,使得学生可以采用适应的形式输出数据,发泄内心的压力。经过开设主题活动以及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可以得到机会锻炼,表现自己。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信箱和网上信箱,收纳学生的建议和投诉,聆听学生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建设学生报刊以及网站等,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媒体广播上,表现自己过人的一面。

2.5 经过不同形式实施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首先,可开设有关的心理辅导教育,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可以得到宣泄压力的方法,控制好个人情绪。其次,可以教导学生开展内省式思考,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内省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清楚明白他们的想法和看法,进而思考自己的态度。再次,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经过人际交流,思想碰撞,提升自己对数据分析的能力。最后,可以表扬学生利用网站编纂日记,写写微博和心情。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释放心理的深层压抑和需求,降低自己心理压力。同时可以利用已发的微博、心情或日记,对过去的自己进行反思和检讨。

总而言之,本文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从保证学生数据输入平台畅通无阻、从学生的实际情形实施教学革新以及育人教育、增强网络管理,掌握数据传播信息、建造和平、民主以及和谐的校园管理和教育方式以及经过不同形式实施教育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这五个方面列出了相应办法。

参考文献

[1] 世金,温文华.从传播学角度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4).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6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9、翁秀琪,《台湾传播教育的回顾与愿景》,传播学论坛(/)“教育传播”专栏。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7

【关键词】网络传媒;新闻理论;冲击在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与多个行业的有效结合,促进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而互联网与信息传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传媒。网络传媒是互联网普及应用以后产生的新事物,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具有更多突出的优势。因此,网络传媒的崛起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阶段,网络传播的方式、内容以及效果都在不断地更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但是网络传媒的发展对于用于指导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的新闻理论而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动摇了新闻理论的社会地位。

一、新时代网络传媒的特征

自从网络传媒这一概念出现以来,网络传媒得到了快速的创新和发展。现阶段网络传媒与传统的新闻媒体相比,其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从传播方式上来看,网络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分为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两种类型。同步传播指的是在进行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者可以实现网络同步,传播信息同步。比如说现阶段的网络聊天室,现场直播等均属于同步传播。异步传播指的是信息传播者将信息不定时地进行传播,异步传播的形式可以实现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聊天的形式实现传播者和受众者的互动。其次,从传播的内容上来看,现阶段网络传播的传播者更加广泛,用户可以以个人的身份进行作品的创作和发布,同时也可以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信息。这样一来,网络传媒的内容就变得更加丰富,基本上涵盖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网络传媒对于新闻理论的冲击

在网络传媒的发展下,其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理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中介、新闻传播内容和新闻传播效果三个方面,主要问题体现在新闻传播中介较为单一、传播内容较为局限、传播效果较为低下,下面将从网络传媒和传统新闻传媒的对比中分析网络传媒对于新闻传播的冲击。

(一)对于新闻传播中介的冲击

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的理论指导,但是新闻理论中的传播中介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记者获取国内外时政信息或者与民生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层层筛选,编辑、出版后传送到受众人群手中。而网络传媒则刚好与之相反,由于网络传媒依托互联网平台,因此具有受众范围广、人民性、大众性的特点,在互联网平台下任何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新闻媒体的传播中介,传播者可以分享来自身边的生活趣事,或者转载新闻报道中的国内外时政,关于民生的各项政策,其传播的中介和内容都更加广泛,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学习、工作,更容易被受众人群所接受。除此以外,由于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较高,进行传播的新闻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新闻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其信息传播内容和数量有限,涉及到的新闻类型较少。除此以外,传统新闻理论下要求新闻传播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内容选择和排版上,对于记者的要求更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传播中介对于内容的创新和应用。但是在网络传媒的条件下,由于信息传播的质量要求并不高,而且网络传播的中介更加广泛,每个互联网个体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发布受众人群可以接受的新闻,只要发布的信息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信息审核,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发布。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网络传媒对于新闻理论的传播中介产生了冲击。

(二)对于新闻传播内容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不同类型新闻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传统新闻理论指导下的新闻内容已经不再满足受众人群对于多样化传播内容的需求。首先,从新闻传播信息获取的形式上来看,新闻媒体常常通过新闻采访、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等形式获取新闻资源,因此其新闻内容的获取形式较为单一,获取的内容虽然质量较高,但是涉及的范围较为局限,并不能够满足受众人群对于不同种新闻内容的需求。然而,网络传媒传播内容较为广泛,种类也更加多样化,比如说网络传媒可以满足不同受众人群对于体育、综艺、娱乐、音乐等信息种类的需求。除此以外,从网络传媒的新闻素材上来看,网络传媒的素材可以来源于个体用户的日常生活,可以来源于用户自己素材的收集创作,也可以来源于其他媒体对于新闻素材的转载,基本上涵盖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与此同时,其内容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说现阶段深受大众喜爱的抖音、快手等小视频网站,里面的用户可以通过自己收集整理受众人群喜爱的素材,通过视频制作、添加配音、发布视频来满足不同受众人群对于某一类信息的需求。因此,网络传媒更好地满足了现阶段人们对于不同信息量增长和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三)对于新闻传播效果的冲击

信息传播的效果主要指的是信息受众在接收信息后所表现出的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首先从传播理论上来看,传统主张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人群要有选择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具体内容,然后再获取自己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以此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而网络传媒对于受众人群的要求较低,受众人群不必要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再从信息中获取自身的满足,跳过了信息选择的阶段,受众人群可以直接从信息中获取满足。其次从情感色彩上来看,由于新闻理论指导下的新闻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往往带有新闻传播者主观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进而影响到新闻媒体传播的效果;然而网络传媒就避免了来自某个人主观情感对于受众人群信息获取的影响,比如说,如果受众人群不喜欢这个人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新闻内容,就可以直接跳过,来获取符合自己信息需求的新闻内容。最后从互动效果上来看,由于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于单向传播,往往不能够得到来自于受众人群的意见反馈,其传播的效果并不明显。然而,网络传媒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而且可以基于多种信息传播的平台实现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信息传播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网络传媒从传播的效果上来讲,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媒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结语

网络传媒作为现阶段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与传统新闻理论指导下的传统新闻媒体相比,其具有传播中介广泛,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效果明显的特点,其传播的中介涉及到成千上万的互联网用户个体,传播的内容涉及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传播的形式包括了视频、文字、音乐等多种形式,传播的效果相比于传统新闻理论下的新闻传播来说更加明显。因此,在网络传媒逐渐发展壮大的时代,网络传媒对于新闻理论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未来新闻传播的发展必须要从信息传播中介、信息传播内容以及信息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新时代人民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光玲.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理论的挑战[J].科技传播,2014,6(15):37+22.

[2]詹萍.网络传媒对新闻理论的冲击研究[J].新闻传播,2014(02):311.

[3]刘霞.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记者摇篮,2019(03):63-64.

[4]梁恩助.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媒创新研究讨论[J].传媒论坛,2018,1(09):65+67.

[5]甘露.网络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对策[J].中国传媒科技,2013(10):97-98.

[6]李雪锋.论新闻传媒的新阵地及存在的问题[J].新闻传播,2013(05):23.

[7]戴宏烨.网络传媒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闻传播,2013(03):233.

[8]周涛.网络新闻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07-108.

新闻传播的理论篇8

[摘要]:本文提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阶段性 发展 和方法论运用的变化。分析的重点:1、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 总结 型的研究方法;2、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3、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4、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指吸取传播学的 科学 路径及合理内核,在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审视体育新闻传播现象)研究与方法论(指以对活动与现象的认识方法为对象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们运用怎样的观点考察活动与现象,并把认识加工成系统化的理论方法)运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这期间,既有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可引以为戒的问题存在。总结三十年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与方法论运用,对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对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与方法论运用的 历史 进程做整体而粗疏的考察,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指正。

1 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

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马信德撰写的《体育新闻abc》,虽然这本书的学术研究样式还不太成型,但不能不认可它是我国第一本体育新闻的研究成果。书中对体育新闻的起源、功能、特征、采访术、写作、直播与解说 艺术 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体育新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马先生主要遵循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作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体育记者,对体育新闻在采访实践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的对应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概括出对体育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要求:熟悉竞赛规则、了解运动技术、深入赛场内外、亲临比赛现场、由表及里善于挖掘与发现数字背后的故事。对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也提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思考,提出在新时期体育新闻是焕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剂”,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播种机”,是精神文明的“测试仪”。

2 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继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足球职业联赛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大媒体迅速开辟体育专栏、体育副刊、体育频道,体育新闻以空前规模的传播局面登上媒体平台。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也开始在学术期刊上出现。

最早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论文 发表在《 中国 体育科技》1994年4期上,由秦春霖撰写的《论市场 经济 条件下大众传播对于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驱动和影响》。该文着重讨论了体育商业化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基础,大众传播对体育商业化的驱动作用,以及大众传播影响下商业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

紧接着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1期上,又刊出了由郝勤撰写的《对体育新闻学学科性质特征及学科建设》,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体育新闻研究的性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体育新闻是 现代 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体育与新闻媒体的高度结合;体育新闻学是一门边缘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至此以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文章相继在各种刊物上出现,体现出研究内容从窄到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术研究成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参研人员从少到多,最为集中的参研者是体育院校体育学研究学者等研究特点。

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多为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学者。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是借鉴与运用体育学的研究方法。而我国体育学研究方法,受到体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很大,因为体育史学科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是最早出现的、研究成果较多并相对成熟的一门学科,从事体育学研究的学者们也大都有体育史学的学术背景。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在文革后期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应当全面地理解史学方法论,纠正文革时期提出的阐明历史问题的方法只能是阶级分析方法的观点。指出社会历史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立足于研究对象整体,用历史的观点考察问题。其次是多学科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包括有系统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比较法、心 理学 方法等。另外还提出了对实证方法的重新评价,重新提出重视“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证方法。

在这样的学科方法论的指导背景下,最初的具有开拓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多数是运用体育史或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去解释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如陈天仁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上海体院学报》1996年1期),韩志芳的《1978---1996年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题材变化》(《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郝勤的《体育新闻价值与价值实现》(《成都体院学报》1998年1期),易剑东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困惑与选择》(《体育文史》1997年6期),周果的《论体育消息导语的心理接近性》(《沈阳体院学报》1998年3期),高松龄的《从

3 2000年以来 体育 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2000年以来,围绕着申办奥运、筹办奥运、举办奥运的重大赛事活动的主线,无论电视媒体、报纸媒体、 网络 媒体的体育节目频道、栏目、体育专刊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迅速扩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涨期。

在全国体育院校校刊和综合性新闻传播期刊上,不间断地刊载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 论文 ,也陆续出现了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研究文章。如肖沛雄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体育 科学 》2001年1期),王宏江的《我国当代体育报纸现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4期),黎莎的《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的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2004年,由高等体育出版社出版了郝勤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育新闻学》专著,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出版是我国体育新闻研究开始系统化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的2005年, 中国 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分会;2006年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首次列出了体育新闻与传播专场学术论文报告会;2008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组织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分会场。在这些首创性的、显著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活动的带动下,研究成果日益丰硕,进一步体现出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内容全面(涉猎到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史学研究);研究参与人员形成以新闻和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教师为主,媒体新闻工作者为辅的局面等特点。

值得欣喜的是这一阶段在研究方法论运用上的突破。最突出的是传播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引入与渗透。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队伍里,开始引进了一批传播学研究学者,他们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突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以往的体育学者们积极与全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战场接轨,主动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运用到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中。

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引进与借鉴西方传播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批判学派的定性研究方法论和经验学派的定量研究方法论为主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批判学派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有: 政治 经济 学(political economy)批判的观点;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 ideological analysis)的观点;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

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的引导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找到了新的学术研究兴奋点和增长点,无论是经验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多元定性研究的思维方式,都开始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初见端倪。如郭晴的《对成都体育新闻受众的实证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4年4期),毕雪梅的《体育新闻传播提供娱乐的另一种解读》(《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期),张延平的《语义活用——体育新闻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河北体院学报》2004年1期),肖鸿波的《试论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上海体院学报》2004年6期),陈国强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服务——以2006年网球大师杯为例》(《传播学 论坛 集》2005年),罗青的《全球化体育事件与国家形象营销》(《传播学论坛集》2006年)等等。这些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 文献 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方法外,更多地是运用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如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控制实验、实地调查、抽样设计与实施、问卷设计与可行性分析、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在理论模型上,也更多地借鉴了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如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双重性理论、“知沟”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媒介批判理论等等。

总体来说,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有较大的突破,使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越来越接近新闻传播常规性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也引来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纵观整个研究成果,无论学术专著和学术研究活动,在学术质量上都比前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提高,但在研究中,也有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

4 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纵观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发展 ,尤其是在近几年由于借鉴与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向前发展的步伐。但当前在研究中,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是不予提倡的。也就是说切忌不要从定性研究模式,向传播学经验学派定量研究的过渡倾斜。不能不承认,这许多年来,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入的主流,这也是经验主义传播学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有牵强模仿和套用研究样式、理论模型的原因之一。

过分看重实证的定量研究也会有失偏颇。其实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其中变量复杂多变,单靠实证的数字与材料是不可能得出全面的结论的;而且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自身有所影响,所谓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我们知道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目前美国英国等国不少的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因此,在我们引入传播学的方法论视角时,应该关注到这种世界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不要片面地强调某一种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的运用。

培养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也是目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进程,可以看到我们最初的研究更多地是遵循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积累,从自我母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就目前我们正经历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过程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跟着大传播的研究走),还缺乏主动的思考方法论问题的意识。而事实上任何研究都存在着方法论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将促成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科学研究整体上对方法、方法论的漠视有关。而与国人这方面轻视态度相反的是,西方的学术研究则很重视方法、方法论问题。从西方科学研究的 历史 长河来看,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培根、波尔普,再到库恩、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从辩证法、工具理性到归纳与演绎、证实与伪证、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反对方法、价值中立……,各种方法论的探求已成为自觉。必须承认,近代西方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与重视方法论问题息息相关。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各大高等体育院校的学者们,陆续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选题。这些较为重大研究课题的展开与研究成果,除了对已有研究方法论的更主动、更客观、更准确、更熟练地运用之外,还应该重视结合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和 规律 ,概括和提炼适用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观点,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型。在提倡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开放的同时,还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体育新闻传播的特殊性和体育新闻传播实践发展相结合。

[ 参考 文献]

上一篇:对室内空间设计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