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7 16:53:55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1

关键词:运动训练;自然哲学;生命;力;系统;辨证法

对于世间万物的考察,我们总是会问有什么、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是一种思辨的方式、探察的途径和认识的基础,任何理念、学问和知识都需要经过这种理性的审视过程,才能最终成为普遍知识得以留存。当我们考察“运动训练学”时,也同样会问到运动训练是什么?它该如何认识?它有什么价值?训练真的存在吗?训练何以可能?……这实际已经让我们置身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范畴中,去理解“运动训练”这个主体词汇的中心意义、实践领域和外在现象。运动训练是实践性、操作性和技艺性的学科,它以“人”为中心进行着实践改造活动,从而使自然的人、社会的人和行为的人整合为经验的人,通过跑多快、跳多高、力多大、游多远等等现象,反映出人参与运动训练的存在价值。运动训练是一种生成的力量,它实际是一种生产,生产体能、成和荣誉,生产着人作为主体存在的尊严和自由。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运动训练与人自然本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人自身能力的某种改造活动,成为运动训练得以长久存在的始因。人的生命自然、肉体自然和能力自然,成为运动训练的活动对象和改造结果,其中必定透射出一种“自然哲学”的总体观念,并成为运动训练实践的哲学基础。

1.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中反映出自然的理念,揭示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使命就是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意义。“自然哲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存在论、自然演化论、自然人化论和自然价值论等四个方面”。自然哲学是本原自然、人工自然和自然人的本质、规律、性质和关系的哲学,围绕着自然科学中的有机联系、动态演化、系统结构、生命发展和自组织规律等理论命题进行思辨、探索、质疑和研究。

自然哲学是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运动训练遵循着自然人的生命发展规律,以整体视角切入到对人竞技能力的改造活动之中,其中力学、生理学、系统学、人学、行为学、组织学、营养学等等,构成了运动训练庞大的学科体系。而在此理论建构过程中,如何建立起运动训练对自然人的辨证哲学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运动训练是对人自然本性的加工过程,所以,自然与人合并为一个被改造的客体,而主体依旧是人本身。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完成了对人竞技能力的改造,这不仅使人自然能力提升,同时使人在社会中获得新的生成。在运动训练的实践范畴中,人与自然建立起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的动物本性、社会属性和主体追求,化解为马克思所提出的“人化自然”观。人生命能力的自我显现形式,在运动训练中获得了认可和尊重,对运动纪录的追求、保持和超越,成为人自然存在的永恒确认。

2.自然哲学的认识:训练缘起

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认识尺度,对于事物的起因总是会问为什么,这是探索世界的动因,也是人实践改造能力的价值体现。人因何需要运动训练,训练能带来什么,训练有什么价值,这些都牵涉到训练的起因问题,毕竟运动训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产物。卢梭谈到:“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自然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现代人和野蛮人进行徒手搏斗没有任何胜算的可能,野蛮人将身体能力运用自如,而现代人得了运动缺乏症,在强大的思想背后却是可怕的身体危机。为此,人在社会进程中寻找到唯一拯救的途径:体育,将身体训练作为对抗生命虚弱的唯一救命稻草。

在历史中,希腊区域的克里特、迈锡尼和斯巴达人进行着为军事准备的身体训练,而后这种习俗进入到宗教、节庆和文化领域,并成为希腊人祭祀天神的赛会制度,从而身体训练荣登社会文化的高雅殿堂。为参加泛希腊竞技赛会,职业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出现了,身体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冠军、证明勇气和展现实力。在这几千年的时光流转中,过去的人们与现今的人们都痴迷于对运动明星的崇拜,这其实就是对远古运动经验的回忆。

在此,当我们排除训练、竞赛和荣誉等单一因素,将运动训练设置在生命存在的高度,发现这种身体训练是在为生命抗争所做的必要努力。生命存在的形式是运动的过程,而人却逐渐走向反自然的道路,运动缺乏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运动训练正是一种补救的措施,即使只局限于少部分人的身体训练,也起到了模范榜样的效应。因此,运动训练对于人的生命存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人是自然物,它是自然发展的最高产物,也具备自然物的基本性质”。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人的自然属性和身体的动物本性,身体运动需要时刻牢记,身体训练是寻找野性的唯一途径。于是,运动训练寻找到自然与本性、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文化、传统与习俗、种类与个体需求之问的联系,自立于社会文化的存在空间,成为心灵向往、回归本真、获取自由的自然存在。

自然存在物总是有其道理,它存在就不会不存在。爱因斯坦认为:“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并鼓励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因果关系来考察事物的各种现象。运动训练在本质上是一种身体训练,是对人身体运动能力的训练,它的目的在于体能强化、技能展示,从而获得竞赛成绩、荣誉和尊重。运动训练在人类实践交互活动中产生,是随赛会、竞赛和节庆活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产物,与杂技训练、舞蹈训练一样,是身体能力的一种本体感知,但又与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舞蹈在于舞动,杂技在于奇动,游戏在于悦动”,而训练本质于身体运动,是对身体能动的实践改造过程,目的在于体能的增长、体质的增强,并以竞赛夺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此,运动训练在知识的领域中,已经获得独立存在的空间,对它的探索成为实践科学的必然选择。

在学科知识分化、细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对运动训练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认识和研究,用以满足训练实践的不同需求,由此,训练学探索的帷幕才得以真正开启。在本体论中,运动训练各个理论环节的概念、范畴和关系需要得到确立,定义需要得到梳理,是与非的问题需要进行争辩。在目的论中,我们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跳多高、投多远,人给自身设定的生理极限成为未解之谜。在价值论中,人类面临种群机能退化的情况下,需要用身体运动来延缓这一进程,获得必要的野性回归。在认识论中,我们需要建立运动训练的知识体系,寻找训练原理、规律、方法和途径,用以回答为什么训练的问题。在方法论中,训练实践中的内容、负荷、途径需要明确,训练的器械、数量、程度、步骤、时间和范围需要设计。这些都涉及到运动训练的理论问题,也是训练实践中的知识环节。从早期的《运动员的基本训练》《田径》《运动员手册》,到《训练学》《运动训练分期问题》《运动训练原理》,再到《运动训练学》《项群理论》以及《竞技体育学》的出现,都体现出一种科学探索的趋向,从中都透射出一种自然哲学的思想和人体自然观。

3.自然哲学的基础:训练理论

对运动训练问题的终极探索,人们不可能回避其中哲学问题的辨识,它不仅关涉经验的考察、事实的整理和现象的关系,还包括逻辑范畴确定性的理论问题。运动训练不是机械的刚体运动,而是对象性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的集中反馈,需要完成身体内在吸引和排斥能力的统一。人运动的本质,就是在抗拒阻力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外在表现,外在对抗映现出内在积累,运动体现出物质矛盾对立的关系。训练就是将身体运动的过程系统化、规律化和科学化,使个体经验总结为普遍知识。在自然科学的哲学体系中,康德将一切自然科学原理放置在思维的逻辑原理中,认为“在四类范畴中,量、质、关系和模态之下,必定可以产生出某种一般物质的普遍概念,甚至所有的规定性”,在经验的确定性中,物质体现出绝对的完满性。在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中,这种从经验知识中产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自然现象的理论标准,为运动训练哲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

3.1量的说明

量,是反映事物本质的重要理论范畴,使事物可以通过大小、多少、长短等外在形式进行表象。它是外在于事物的一种存在性质,可以用数字形式进行表达。量是一种可变化的规定性,事物不会因其变化而受到本质的影响,但对事物进行认识,量却给出了具体的参照性,连续与分离、时问和空间、吸引和排斥、增加和减少,都是量所构成的理论环节。在训练实践中,“量”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教练员的训和运动员的练,从“三从一大”的训练实施,到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训练,量是一个连续施加影响的过程,它反映出训练尺度的实际效能。过量导致运动损伤,少量导致训练不足,积极必要的适量和足量才是正确选择。运用训练手段对机体施加影响的过程,人体会产生运动适应性,即在适宜训练负荷下,疲劳与恢复之间产生良性循环,机体运动水平、质量和能力逐步提高,量的改变促使训练发生质变。在运动训练中,时间、空间、次数、重量、距离和强度等量的因素,最终都反映到运动负荷之中,通过量的变化催使竞技能力获得提高。量在时间上连续,在空间上延展,使训练操作的实践手段均会落在量的变化中,量的本性在数字中映显,“量被证明是对质的一种返回”,在量的基础上质被独立出来。

3.2质的解释

质,是与事物具有同一性的规定,是一种纯粹的存在。质用来反映事物的直观面貌,用以解释生成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质是事物普遍性的根据。质和事物的本性相联系,是内在性的反映,是自身的知R属性和形式成因,存在于实体内部的深层结构之中。运动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本性。运动训练以身体运动为基础,同时又以身体训练为内容,在此,质的部分是运动还是训练?这关涉到本学科的基础内涵建设。运动是存在的理由,在身体运动中一切经验性的现象,都转化为学科知识的实践依据,身体运动成为运动训练的内容和表象。训练是存在的根据,身体训练使无规则的运动变成有规律的实践体系,知识最终得到验证和总结,身体训练成为运动训练的主题和理由。身体运动,只要是人活着就在发生,身体内在运动时刻进行着,生理生化、医学保健、营养恢复都以此为对象。身体训练,偶尔局部地进行着,它需要有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完整的人”为训练对象进行,训练的开展需要有外部条件。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和训练哪个更为基础和本原?回答是:训练,它是本质和原因。以运动训练作为复合对象来考察,训练体现出质的本真含义。由于训练的存在,身体运动成为研究的对象,训练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科学化,使运动训练的价值凸现,训练深入到经验的本质内核之中。

3.3度的考证

度,就是恰到好处,即:尺度,来源于生产关系之中。“度,首先出现在人类的生产一生活中,即实践一实用”,代表着生活经验和技艺创造。人依靠经验存活,“度”与人类生存有关,是对理智的运用。“度”是调整、变化和实践的因素,讲求分寸、火候和程度,在人类实践经验中是认识的一个重要范畴。理性的适宜成为“度”的延伸,“度”就是合理性的体现。在运动训练中,“度”展现出正确性、准确性和适应性,是训练的重要准则,这让训练目标、竞赛成绩成为“度”的结果。赛跑中的起跑、跳高中的过杆、射箭中的靶心、投掷中的角度、游泳中的入水、球赛中的得分和艺体中的柔美,都反映在“度”的实践运用之中,“度”让训练竞赛的感受、经验和认识,成为实践判断的标准。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所有运动都是有序进行的,这就需要掌握“度”的原则,并成为实践理性的基础。运动训练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训练方法的选用、训练过程的调控、训练负荷的强度、训练周期的安排、训练恢复的节奏、竞赛战术的制定等内容,都与“度”产生着直接的联系,“度”调整、理顺和巧用着训练中的各种关系。“度”是对训练活动的实践把握,在自由的、动态的和行动的结构中,“度”的理念使训练保持着一种正确性和方向性,让训练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在人的实践经验中,“度”是运动训练认识的重要维度。

3.4力的表达

力,是自然物质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是运动得以产生的始因。“力”在相互关系中得以呈现,而“力”本身却体现出一种无限,成为哲学内在性的依据。“力”是对潜在性的一种发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谈到:吸引力、排斥力、重力;电力、水力、磁力;记忆力、想象力、意志力;能力、动力、气力等等。力在认识中表达着多样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思维形式。而什么是原初的力,或者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却感觉到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牛顿谈到“理性的力学,旨在研究某种力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某种运动所需要的力”。运动现象中的自然力、推动力和生命力,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运动训练实际就是“力”的反映,在力与力的相互作用中,将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给挖掘出来。运动是事物普遍的规律,训练是主体能动的结果,“力”诱导出生命力的无限形式,人体极限能力在“力”中得到证实。“‘力’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力是人存在形式的反映”。在“力”中,生命形式得到超越,运动训练所追求的最佳成绩、极限能力和运动纪录,就是对“力”的回返,是积极主动的生命力的自我呈现。在运动训练中,对人生命能力的走、跑、跳、投、游、握、攀爬、支撑和悬垂的强化训练,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未知的探觅,生命需要“力”的永恒运转,才能获得主体存在的实在感。在“力”的存在形式中,运动训练获得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统一。

4.自然哲学的辩证:训练观念

辨证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理性审视。物质、运动、时空、系统和规律之间,都潜藏着辨证的逻辑关系,技术经验、实践行为和自然本性中,都存在着辨证的思维图景,自然辨证法提升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水平。运动训练是人感性的实践改造活动,在人工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与本原自然的联系,人的身体成为焦点。身体运动和身体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实践常态,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立范畴,在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有序与混沌、对称与无序中,表达着物质内部固有的矛盾变化形态。这些思维范畴的表现,在运动训练中同样也存在感性的唯物空间。“感性的现象不是客观的现象,而仍是主观的现象”。运动训练以感性的实践为基础,在运动的因素和训练的前提中,反映出唯物实践论的理论要求,使存在、变化和运动扬弃为知识的洞见和认识的尺度。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诉我们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揭示出物质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过程原则和唯物观点,可以为运动训练理论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运动训练中反映出物质、力和运动的转化形式,辨证分析、系统考察和逐步推演,可以得到运动训练哲学中真的知识。

4.1质量互变的规律

在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中,质是纯粹存在的起因,是物质能够称其为某物的内在规定性。而量则是外在于物质的性质,不作为同一性来规定事物的本身。量是可变之物,质是永恒存在。可是,量通过增加、减少的关系却让事物发生着质的改变,这使得“量成为了扬弃了的质”,质与量之间进行着转化。质与量两者相互否定,又彼此关联肯定,成为辨证运动的结果。由此,恩格斯补充道“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物质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量的增减会使得物质发生质的变化,这在运动的形式中最能直接反映出来。在运动训练中,最突出体现质量互变的规律,训练总是通过量的变化,使运动产生质的改变,竞技能力由此获得了提升的空间。在这一规律中,训练通过负荷、强度、频率的变化,进行量的因素调节,而最终却是为了改变质的结果。

训练的目的在于质的提升,即运动成绩的提高,并通过竞技能力的具体改变体现出来。由此,竞技能力中非衡结构补偿、木桶、合金、积木、胶泥等理论模式应运而生,寄希望在量变的不同形式中寻找质变的因素,为训练成绩的提升打开理论空间。在质量互变规律中,为运动训练提供以下理论参考:第一,训练质基点于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训练量取决于运动负荷、次数、强度、时问等因素。第二,训练质变是相对的,可变也可不。而训练量变是绝对的,时刻发生着改变。第三,训练质变是由训练量变引起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第四,训练量变是由训练质变推动的,质变是量变的起因,量变是质变的适应。第五,训练质量互变,质变是由量变增减产生的,当新的质形成后又需要与新的量结合,并开始新的变化过程,即竞技能力螺旋提升,在动态变化中追求最佳成绩。运动训练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人体机能的生物适应性,以自然生命观为前提,考虑训练质与量的互变因素,辨证统筹规划训练安排,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4.2对立统一的规律

矛盾的斗争性是世界存在的普遍形式。早期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斗争是万物之父”和“一切皆流”的辨证观。世间万物的存在、变异、对立和生成都有其特定的规律,事物的统一与多元之间是持续运动变化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形式。列宁认为“多样性不仅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多元与统一不是对立存在的范畴,而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互补的状态,多元性离不开统一性的束缚,统一性离不开多元性的衍射,它们相互制约、依存,保证事物合乎规律地生成和发展。在运动训练理论中,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在实践运用中就牵涉到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两者对于训练是综合运用,而不能有失偏颇相互曲解。一般训练从整体、总体和统一的方面认识训练规律,而专项训练从部分、个体和多元的视角对待训练原则,使得训练理论既有共性的普遍规律,又有个性的发挥空间,保证了训练理论发展的活力。

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人们依据训练内容确立了体能训练、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心理训练等;依据时间设计出周期训练、区间训练、版块训练、单元训练等;依据训练环境创立了高原训练、亚高原训练、平原训练、高温高湿训练等。此外还有训练方法的差异、训练目标的区分、训练过程的监督、训练负荷的调控、训练能量的供给,都需要考虑训练对立与统一之问内外在变化的关系。多种训练理论的互补渗透,不仅丰富了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同时发展了实践环节,使得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如同,有氧与无氧训练是耐力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二元”之问对立的僵死关系,两者都是促进竞技能力提高的训练形态。在竞技能力中,体能与技能之间也不存在矛盾的对立,更不是形式与内容上的哲学联系,而是与心理、战术、智能并列的基本部分,是实现潜能的因素。训练的统一性要求我们,理性看待系统内的部分,而不能将人体割裂成肢体进行认识,生命的总体性关怀才是训练认识论的基础。在辨证的对立统一观中,机械论不适用于对运动训练规律的把握,矛盾互补的生成变化才是解决方案。

4.3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否定是对肯定说不或无,但是否定之后的生成,却又变成了肯定,于是黑格尔理解为“否定之否定”,这就变成了辨证扬弃的肯定,成为了确定的“有”。“有”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态度,“有”才能显现、察觉和认识,运动训练是一种“有”的形式。而训练该如何“有”呢?自然物质、思维观念、和人工建造中,都没有运动训练得以认识的基础,只能在“人为”的途径中,才能确定训练的由来。运动训练是人实践行为的产物,是对身体进行改造的结果,这一改造的过程充满了竞技能力提升的空问。对肯定的内容进行否定,从而形成新事物的观念,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辨证态度。在否定旧有运动成绩中,创建新的运动目标,获取新的训练成绩,是训练所追求的最佳状态。

训练过程中总是融入这一辨证思想,时刻产生的运动变化,就是对过去运动能力的否定和扬弃,当符合训练规律时,竞技能力进入正循环,成绩提高;当不符合训练规律时,竞技能力可能不增长或负增长,成绩倒退。于是,训练计划必须紧跟训练实际,在动态调整变化中,适应运动成绩增长的规律,以实现竞技既定目标,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生成和运动必然存在着界限。没有一种运动是没有界限的,一切运动都有个目的或终点”。这就是运动变化的起因,当目的达成后新的目的随即产生,于是,训练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循环轨道之中,否定奠定了肯定的生成基础。在运动训练中,人体不是机械的永动机,运动变化能力的此消彼长时刻发生,这就需要对各训练环节、部分和细节进行深刻的认识,将时刻变化的因素汇集到竞技能力的提升之中,将运动潜能发挥到极致。运动潜能是未开发、未转变和未实现的能力,训练就是为了调遣能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运动成绩。在正、反、合的变化轨迹中,必须重视变化、变易和变动的基础,对训练中变化因素的掌控和调节,是达成新训练目标的条件。因此,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不仅是在论述肯定,而且是动态变化中的肯定,将事物运动的固有属性作为认识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本质于动态变化,训练成绩的提高,也是在否定旧成绩的基础中螺旋上升的结果,因此,建立训练逻辑的辨证观显得尤为重要。

5.系统科学的价值:训练思路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谈到“没有运动,物质是不可想象的”。运动、变化和联系使运动训练成为一个过程的实体,复杂、矛盾和对立将训练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训练行为涌生为组织化的集合体。训练行为中充满了科学规范和因果联系,并非盲目的、机械的和线性的实践操作,而是灵活、多样、变化和开放的组织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系统乃是事物的质的内在依据和外在表现的统一”。训练系统的层次、Y构、功能、要素和范畴,是相互依赖、联系和作用的因素,使训练显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实践状态。训练的质的表现,来源于系统内在整体性的反应,训练“系统是非孤立性的”,是各种训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训练目的的行为反馈。

系统是事物的内在组织形式,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运动训练也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是一门完整的实践操作学科,从理论到实践、概念到范畴、本质到现象中,都具有内在的独立性和外在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出人实践改造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系统哲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训练坚持实践唯物论的观点,辨证、批判地看待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训练原则。在对训练问题的普遍认识中,整体和部分、原因和结果、同一和差异、偶然和必然、支配和服从、有序与无序、合作与竞争、封闭与开放等,都离不开系统理论中的辨证逻辑,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训练实践的系统观得以建立普遍原则,训练目的行为成为人生命行为的一部分。

系统是一个整体模型,但却不是物质形态,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却能在理论模型中建构出来。贝塔朗菲在考察系统原理后,建立了一般系统论的自然模型,用以提供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运动训练在其系统中,就存在一般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构架,用以解释系统内部的各种理论问题。在运动训练系统内部的实践层面,训练本质(是什么东西)、训练认识(为什么去练)、训练方法(用什么手段)、训练价值(有什么用处)、训练原则(有什么规律)、训练负荷(练多少量)、训练安排(怎么去练)等等,则是将训练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问的内容对接。在运动训练系统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来揭示训练系统中的层次结构。一,训练形式因。是训练的内在本质,揭示训练得以生成的起因,可以用人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解释。二,训练质量因。是训练的外在结果,呈现训练过程的外部联系,可以用人生命行为的状态进行描述。三,训练动力因。是训练的存在原则,推动训练发展完善的力量,是训练运动变化的永恒基础。四,训练目的因。是训练的价值依存,指引训练路径选择的方向,是训练追求卓越的目标体现。运动训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处在运动变化的轨迹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持续交换,保证了训练系统的持续运转。运动训练系统是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整体,揭示着训练过程的演化规律,在辨证对立的关联中,体现出整体存在的统一价值。

6.结语

哲学是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整体性、全面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包括知识、情感、意志、思维和愿望等),它影响着人对事物的具体概括、思维途径和实践态度。作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运动训练学,也应该寻找、阐明和辨析其中的哲学问题,以提高对本学科的认识,并推动人类竞技能力的突破与超越。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是生命本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实践改造活动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运动是世间万物得以存在的基础,由运动现象得来的普遍经验,成为运动训练本质的内在规定。运动训练以人的生命体为实践对象,将人体复杂的生命构造通过训练实践进行改造,使身体适应并完成各种激烈的竞技比赛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任何知识是先行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经验的实践总结成为理性的知识,都需要一个逐步分析、归纳和演绎的过程。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2

关键词:校园足球;内容体系;创新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68-02

一、构建校园足球训练内容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我国的足球运动训练结构和训练方法等方面也将不断进行变革。目前,我国对校园足球训练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足球教练员对于专项训练的研究还比较落后,对足球运动理论的认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这就无法为校园足球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足球训练应长期不间断,要有计划性和周期性。教练员不能凭一时看法和粗略考虑来安排运动训练,这样容易导致训练的系统性受到破坏。我国现阶段的校园足球训练体系只是注重学生的体能和技战术能力的训练,训练内容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本文将足球训练基本内容分为体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素质、足球意识和认知技能等维度。只有这些方面的综合提高,才能够造就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二、校园足球训练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

1.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因此应尤为重视。足球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在2016年5月份举行的四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我国U17国青队大比分惨败给乌兹别克斯坦和日本国青队。统观这几场比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其他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之间具有明显的差距,这与我国青少年足球不注重体能训练、体能训练缺乏性和系统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1.1 体能训练的系统性

系统训练要求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青少年在早期训练发展时期,至少30%~40%的训练时间应该被用于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和发展。坚持系统训练是取得理想体能训练效果的基础,学生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1.2 加强核心稳定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人体在非稳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和协调能力,增强运动机能,预防运动损伤。通过核心稳定训练,能够使得运动者四肢动作精准到位、衔接流畅的完成技术动作。核心的稳定性主要是指骨盆和躯干力量的稳定性。

1.3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手机APP应用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其中体育运动健身类的APP也有很多。校园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可借助于手机APP,通过开发相应的手机应用,增加运动训练的趣味性,并实现学生与教练员之间的实时互动。

2. 技术训练

足球运动是一项高技术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能训练必须服务于技术。足球运动的技术具有门槛高、不断发展、作用巨大等特点。在进行技术训练时必须依靠“内生性技术发展路线”,建设足球优质技术。还应注重“低龄期”技术的发展。

2.1 必须依靠“内生性技术发展路线”,建设足球优质技术

足球运动员参与运动锻炼和运动比赛过程中会逐渐“内生性”地产生出、发展出优质的足球技术。这一技术融合了足球意识和临场应变,是优秀足球运动员必备的品质。在校园足球训练中,应从低龄起进行连续的比赛熏陶,促进学生技术的成长。

2.2 必须抓好“低龄期”

技术的“内生性”机制,在幼儿阶段特别突出;年龄大了以后,这种机制会减弱、衰退。这也反映了校园足球运动训练的重要意义。

3. 战术训练

所谓足球战术是指在比赛当中,为了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而根据实际场上情况采取的个人行动和集体配合的总称。足球战术可以看作是一种策略和计划,好的战术安排能够使得球队在比赛中具有良好的发挥。一般足球战术训练包括三个方面,即为战术知识、战术技巧和战术能力。

3.1 战术知识

战术知识指的是比赛中的规则和打球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打法体系。

3.2 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是指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队员固定的反应模式,通过战术技巧的训练可以使队员在比赛中能够自主灵活地发挥实力。

3.3 战术能力

战术能力是指当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时,在比赛中队员反应不足时能够推断出的要采取的战术行动。

上述内容对于队员在球场上的发挥和表现有着密切的影响。在校园足球运动训练中,要对这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系统训练。

4.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现代足球运动训练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校园足球运动训练应加强心理训练。

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的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训练过程,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作用于运动员的心理和个性特征,使运动员掌握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从而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由于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存在不同,人们在心理训练的实施上也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必须将心理训练贯穿到平时的训练中,这种训练方法才是有效的,才能持久地、不间断地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积极的训练作用。

态度会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由个体的观念、感觉、印象等混合而成的,并能使个体对所处的环境作选择性的反应。在校园足球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心理目标,这样球员才会对运动训练保持良好的态度。教练员还应通过各种手段消除运动训练产生的消极态度反应,使得青少年球员保持积极向上的训练态度。

5.足球意识训练

足球意识可以分为进攻、防守和攻防转换意识三大类。足球意识包括:观察和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及时改变技战术执行能力、对足球运动本身规律的理解能力等方面。

长期系统科学有效的训练、各种不同水平层次比赛经验的积累对于足球意识的培养都有着明显的作用。青少年时期在身心发展层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正是培养正确足球意识的特殊时期。但从目前来看,校园足球训练对于足球意识的训练并不注重。故而有必要提高青少年对于足球意识的认识水平,并加强相对应的培养与训练。

足球意识是在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教练员的指导水平,训练的组织安排、采用的方法、手段等都会对意识产生影响。另外,足球意识也受到本队同伴水平和器材环境的影响。它不但要有学习与训练,也要有正式比赛的实践,只有在实际的比赛中不断实践,才能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在校园足球训练中,应加强技战术运用的训练,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促进其自信心的增强。

6.认知技能训练

认知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在校园足球运动训练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

6.1 感知训练

水平高的球员可以利用更有效的感知,这些球员对观察哪里、何时观察拥有更好的感觉,这能够确保收集到更有价值、更有操作性的信息。高效的视觉搜索策略,能够让球员不断地快速识别和处理多种信息,以便能够做出更好的战术决策。研究表明,视觉搜索策略因情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持球球员而言,身体与球的距离决定了视觉搜索策略能否有效运用,只有保持身体和球的适当距离,球员才有机会人球兼顾,以短促扫视的视觉搜索策略来多次观察。大部分球员都缺乏对身后情况的观察,扭头扫视的动作较少,提高扭头扫视观察身后情况的能力,有时需要刻意的练习,如利用消极防守队员从不同方向进行压迫防守的方式,可以迫使接球队员进行有意识的扭头扫视,通常通过几周的强化训练,就可以取得效果。

6.2 记忆训练

足球教练员要经常提醒球员注意他人的髋部动作,因为此部位的运动情况往往预示着球员要做的下一个动作的走向,通过髋部动作来阅读姿势线索是一个常用的方式。校园足球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使学生充分理解身体姿势线索,并建立相应的记忆,在运动比赛中通过观察对手和队友而掌握相应的信息。在训练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对姿势线索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并建立对队友身体姿势线索的理解力。

6.3 想象训练

高水平球员表现出对周围环境信息较强的识别和调用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再认知和回忆有结构的运动模式。高水平球员往往能够观察到更大的场地、更多的人员,对球场情况有一个更加合理、更符合逻辑的认知,因此也能够知晓更多球员的位置信息,对空当的把握能力也更强。教练员可通过比赛实践对这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

6.4 思维训练

高水平的球员往往能够更快地观察到重要信息,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预判。提高球员预判能力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要让训练的主题在训练安排中反复出现,而不是反复地解释概念。发展预判能力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重复,要让球员在训练实践中重复遇到相似的挑战,迫使其反复进行信息的收集、识别、判断和决策。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给予球员足够的体验机会,让其对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场景进行反应。

三、总结

现代足球训练正朝着日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表现特征是训练工作更加模式化、系统化、综合化、定量化、手段多样化和信息化。在校园足球运动训练中,只有综合训练、全面提高,才能使运动员得到提升。本文的六个重要的训练内容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校园足球训练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这几方面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旭,高原.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探究[J].体育科技,2016(04).

[2]周波.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4).

[3]蔡德荣.对新时期足球战术训练方法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

[4]茅鹏.论足球技术训练[J].体育与科学,2014(05).

[5]鱼海波.足球运动心理素质训练的再认识[J].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5(09).

[6]张达.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意识的培养[J].武术研究,2016(03).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3

【关键词】工程训练;综合能力

工程训练是一门将知识、素质、能力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课程,是高等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现代工程已成为系统工程,由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多环节构成。社会人才需求已转变为应用型、复合型。因此,迫切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求即懂业务、善管理,又有较强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及法律意识。

目前,工程训练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毕业后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现阶段工程训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水平, 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我校工程训练中心,通过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强综合性、设计性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真实生产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素质为核心,并结合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探索了一条涵盖认识实训、基础实训、综合设计实训、科技创新实训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在工程训练的课程和项目设置方面,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创新性,形成适应专业特点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一、构建工程训练教学新体系

按照认识、实践、综合、创新,把整个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1、工程认识训练

通过典型机械结构展示、典型机械拆装、多媒体演示、工程认识展示长廊、典型产品控制分析、生产现场、ERP展示、PDM展示、半成品库管理展示等,普及工程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通过机械结构认识、制造技术认识、控制技术认识、工程管理认识四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认识工程领域;初步了解工程中常用的材料、机械结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工程管理规则等;初步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经济的基本概念。

2、工程实践训练

通过材料成型、机械加工、机械装配、特种加工、电气控制、电子六个基础教学模块的实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内容的基础知识,讲授基本的操作技能及工程专业理念。通过学习工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体验工程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工程素质。

在此期间,通过对学生各工种基础实习项目的全面实操训练,使学生对有关材料成形、电气控制、机械加工的一般过程及工艺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切实了解和熟悉各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养成严肃认真的作风,并培养和提高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经济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综合素质。

3、工程综合训练

它是现代工程训练发展到设计与制造并重的综合训练。是在简单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参与中心不同产品的加工制作。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践,增加学生实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工程创新训练

工程创新训练又分为普及创新与高层次创新。在常规的工程训练中,重点工种安排了普及型创新。如数控线切割加工实训、钳工小制作实训,让学生自行设计、加工出自己喜爱的任意图形。使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发展个性。

在普及型创新训练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自选课题。结合学校确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机械、电子创新大赛,及大学生课外创新等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创新实训场地及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较高层次的创新训练。完成科技作品制作和科研创新活动。学生亲身经历创新的过程,获得创新的体验,增强创新热情,进而养成创新的习惯。

二、拓展工程训练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结构特点,由原来的金工实习内容,拓展为现代工程训练内容。整合为七大模块:

1、材料成型模块(铸造成型、钣金成型、焊接成型、陶艺成型)

2、机械加工模块(车工、铣工、刨工、磨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

3、机械装配模块(钳工、装配)

4、特种加工模块(线切割、电火花、激光雕刻、快速成型)

5、电气控制模块(电器元器件识别、电机正反转、电气控制板、PLC控制)

6、电子模块(电子元器件识别、手工焊接、印刷电路)

7、科技创新与制作模块(科技创新、产品研发)

以上工程训练内容中,25% 为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按照从认识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到现代、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认识规律, 形成连续完整的教学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树立大工程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

三、营造真实的工程训练环境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校办工厂,除教学以外,还具有完备的生产功能。实习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是生产能手。

中心拥有自己的产品,将产品融入教学中,使教学与生产有机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工程环境。参与工程训练的学生,不仅要完成常规的训练内容,而且还要进行体现综合能力方面的产品加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钳工实习过程中进行台钻产品装配,在车工实习过程进行台钻产品零件加工。真实环境的锻炼,增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学生不仅学到了装配知识、产品加工技能,而且也从指导教师身上学到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小结

工程训练体系的构建是工程训练中心的核心部分。我校工程训练中心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工程训练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训练模块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目前,从通识层面上的工程认识训练入手,然后进入到专业基础平台的工程基础训练环节,最后进入到创新平台的综合制造训练及创新这一高级阶段的模式。通过实施、情况反馈,学生的动手实践及工程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实践表明,工程训练体系构建合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傅水根.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国大学教育,2004,7.

[2] 周梓荣,周建宇.构建新型工程训练体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2.

[3] 鲁墨武, 李笑梅. 构建工程训练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科学,2010,4.

[4] 王文忠,赵桂秋.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1,2.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4

一、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

NBA著名教练哈里斯接手中国男篮之后迫切提出3个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体能和力量训练计划,并认为这是现在中国队最需要解决的。这说明体能训练的系统性与计划性对当今篮球运动的重要性。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缺乏系统计划性。第一表现在训练计划和安排不合理,体现在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雷同,少年训练成年化,成年训练简单化。第二表现为在联赛期间缺乏体能训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大量消耗而影响身体恢复、影响比赛竞技状态。这种指导思想导致跨年度联赛只消耗而没有体能补充,到比赛中期,运动员就把准备期所储备的体能基本耗尽,真正到了赛季的关键时刻,体能出现了亏空,高质量的技战术也就无法保证。没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长期一个标准或模式进行训练,比较单调枯燥,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这样不仅没有多大成效,还容易造成由过度疲劳引起的一些意外伤害。

二、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脱节

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是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以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体能训练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又密切相关的专门的身体训练,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直接相关的专项运动需要的素质,以保证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战术及其在比赛中有效的运用。一般体能训练是为专项体能训练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是一般体能训练过多,专项体能训练过少。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而我国各级球队体能训练方式与要求常年不变,训练没有针对性,使一般体能无法向专项体能过渡与转换。运动员弹跳高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起跳力量与起跳速度。我们采用一般体能训练蹲杠铃的方法来发展起跳力量,但专项素质要求起跳速度要快,国外球员就特别重视专项速度力量的训练。我国还有一些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注意一般体能训练,过多的专项体能训练虽然可以直接提高运动成绩,但由于忽略一般体能训练的基础作用,造成训练时难以承受较高的负荷,最终影响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训练方法、手段简单负荷结构不合理

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来看,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负荷。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确定了机体接受刺激的部位,而负荷的大小则决定了对某一部位刺激的程度,训练方法、手段的正确选择和负荷大小的合理安排才能确保体能的效果训练方向发展。只有训练方法、手段的正确选择和负荷大小的合理安排才能提高体能训练水平。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与训练负荷的盲目性。体能训练方法、手段简单化反映在训练方式的单一落后。目前,我国有许多教练员在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还是多采用杠铃训练,在练习要求上没有创新,训练效果不显著,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运动员的膝关节造成了损伤。对耐力训练则单纯采用田径的组合,对训练负荷的认识则停留在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次与组间隔的组合,训练方法不科学,导致起跳过多、过频,局部负担过重,使机体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运动员体能总是保持在低水平,极易引起疲劳,致使运动员受到意外伤害。训练负荷的盲目性就是对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次与组间隔等构成没有科学体现篮球运动速度、力量、耐力的量化标准。盲目的训练使机体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练习负荷没有突出专项特点,使运动员体能总是停留在低水平。

四、在专项耐力训练中对有氧耐力的训练重视不够

多数教练员认识到了无氧耐力对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训练中的耐力训练多以无氧耐力为主,而对无氧耐力与有氧耐力的关系认识不足,对有氧训练重视不够。有氧耐力是无氧耐力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氧耐力训练,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无氧耐力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也才能利用短暂的比赛间歇时间使身体迅速恢复,延缓运动疲劳。因此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中和比赛后的体力和机能恢复。有氧能力低,大赛中经不起折腾和连续大强度对抗。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深刻理解,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是工作运动和比赛的基础和本钱。

五、结语

针对以上的问题应意识到青少年体能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根据篮球专项运动的特点和对体能的专门要求,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特点,从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等方面进体能量训练计划的实施,建立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征、符合篮球专项运动特点的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计划,提高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减少青少年运动损伤发生率;促进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体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文新.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2] 路泽全.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 王乐.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5

大学生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需求是强烈的。本次调查显示,79.2%的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想到要运用人体科学知识进行科学训练,但仅有36%的大学生运动员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相关知识来指导训练。96%的大学生运动员认为有必要了解更多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73.6%的大学生运动员认为在培养专业大学生运动员的过程中有必要开设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课程以满足大学生运动员对科学训练的需求。关于如果有与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相关的讲座是否会去听的调查显示,53.6%的大学生运动员选择会去听,44.8%的选择不一定,只有1.6%的选择不会去,这说明大学生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还是很渴望的。

调查中发现,将近90%的大学生运动员认为了解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对日常的训练是有帮助的,其中运动营养方面的知识被认为是对运动训练最重要的,其次依次为疲劳的恢复、体质与健康、运动损伤、运动训练原理、运动处方、兴奋剂、解剖生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认为各方面知识均不重要的人数为零,说明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的人体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统计结果显示,41.6%的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能够不同程度地主动应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知识,该比例尚不足一半,说明大学生运动员依据运动人体科学知识进行科学训练的情况尚不乐观,在今后的大学生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强大学生运动员主动运用科学知识指导训练的主动性和能力。运动医学界普遍认为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合理营养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成绩的三大关键因素。科学选材涉及大学生运动员身体形态测试,心、肺等人体机能的测试以及生化特征和身体素质等。科学训练,需要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循序渐进、系统性、全面性和个别对待等基本原则,而这也需要以一定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储备为基础。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等,大学生运动员合理营养更侧重于提高机体的运动和恢复能力。合理营养不仅涉及各种营养素的功效,还有不同年龄、性别、生理条件、运动负荷、健康状态等情况下的食物、营养素的供给量和配比等。此外,医务监督、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恢复等等也成为当前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训练效果的有力保障。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大学生运动员急希望在运动实践中运用人体科学知识科学指导自身训练,以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本次调查的一些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大学生运动员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自觉运用到训练过程中的较少,准确指导训练的更是微乎其微。这与大学生运动员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运动训练、缺少系统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2大学生运动员获取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途径

由调查可知,大学生运动员获取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途径依次为:生活常识、查阅相关书籍、学校的系统学习、互联网、采访专家,还有7.2%的大学生运动员通过其他途径(具体回答为听其他人尤其是教练所讲)获得。在调查中还发现,有很小一部分大学生运动员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知识的,其中主要为听其他人尤其是教练员所说。这说明教练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运动员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水平。目前,我国现行的运动队管理一般实行教练负责制,也就是教练员即为运动队领队。教练员与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触密切,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运动员尤其是大学生运动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运动员对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应首先加强教练员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结论与建议

竞技体育是为了更快、更高、更好地发挥机体潜力,争取优异的运动成绩。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合理营养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成绩的三大关键因素。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练员和大学生运动员必须储备丰富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大学生运动员从小就应该接触并逐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如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营养、运动性疲劳、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简单处理方法等。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6

摘 要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级中学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研究针对某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初级中学 体育训练 发展

一、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在业余时间里由教练员执教的对具有一定运动天赋学生进行的专门性的技能训练,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后,学校体育从片面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向“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发展观念转变。抓好学校体育课余运动训练工作,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展进行理性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级中学开展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问题

因为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是针对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所进行的专门技能训练,它的涵盖面相对狭隘,对学校的年终考评与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学校领导对其并不重视。

其次,从“课余”二字不难看出其本身具有的业余性质。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课余训练必须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这是区别于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特点。所以,初中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存在着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三,学生家长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文化成绩上多下功夫,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对体育运动训练的认识都比较片面和消极,一般都并不支持孩子参加课余体育训练。

第四,初级中学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为人处世发面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与粗浅,未能建立正确的训练动机,有待教练员等的正确指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训练观念。

第五,一般初级中学并无自己的产业产出,各项经费需要政府财政拨款与补助,在体育训练经费上并不充足,运动员训练基本上没有补贴,也很难保证营养恢复;教练员的经济补助也并不充分。

三、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发展思路

(一)政府牵头,实施升学优惠政策

学生运动员面对着学习与训练的双重压力,在训练的同时难免会对文化学习造成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关于优秀运动员初升高的相关优惠政策,联合本地区高中配合实施,以鼓励和促进本地区初级中学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端正指导思想,转变重学轻训观念

一些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存有偏颇,大部分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学轻训的观念长期存在。某些领导对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艰巨性、系统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在对学校领导层的培养上,应注重对相关文件的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确理解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作用与意义。通过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运动训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协作精神等现代社会的品质,满足部分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求,开辟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渠道,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在改变各级领导指导思想问题的同时,也要针对各学生运动员班主任及其家长对课余运动训练的态度问题进行有效开导与调整。结合地区初中升高中的相关运动成绩优惠政策转变他们对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同时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加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辅导。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训练水平与选材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执教能力和训练选材水平是搞好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关键。教练员基本都有提高自身专项能力的欲望,因此,领导要从战略眼光出发,合理安排教练员的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多组织他们学习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掌握运动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为教练员创造参加学术报告会的机会,提高教练员对科学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对优秀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提倡科研兴教、科研促训,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科研水平以及科学选材的能力。同时,教练员也要加强自我培养意识,总结经验,善于实践和学习,勇于探索、创新,能够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有为体育事业而献身的敬业精神。

(四)按课次制定训练计划,遵循灵活多变、易操作的原则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运动训练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训练活动中的重要决策,贯穿于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全部训练实践活动中,它可以使训练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统一运动活动参与者的认识和行动,为有效地控制运动训练过程奠定必要的基础。教练员应提高对制定课时训练计划的认识,按时制定课时训练计划,以期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教练员要考虑到参加初级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运动员的第一身份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所以,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此之后才能进行课余训练,训练的时间要服从学习时间。因此,训练计划的制定就要遵循这个特殊要求,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规律安排,特别是要灵活具体易于操作,以科学训练、提高效率来减少训练时间。

(五)加强运动员思想教育,提高认识

初中学生因受年龄阅历限制而多不成熟,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看待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对训练动机也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从个人前途与国家需要的结合上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帮助学生解决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巩固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应充分利用中学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师资力量的优势,妥善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难题,对在训学生实行双重管理,为他们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

同时,学校可安排专门的教练员和思政教师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动员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田径训练后备人才的候选人,是肩负着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神圣使命的新一代。通过学习教育,使训练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

(六)增加经费投入,提供保障措施

课余训练经费的严重短缺,教练员、学生训练没有训练补贴,这些都不利于调动训练参与者的内在动机,给课余训练工作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应加强对学校课余训练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以提高各级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思想认识,保证必要的学校财政拨款,使训练条件得到保证。学校领导要关心带队教师的疾苦,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和补贴,职称评定要与工作成绩挂钩。对多年来在课余训练中做出了较大或突出贡献者,评优评先时应优先考虑,以此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

(七)重视营养补充,注重恢复性训练

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受到学习与训练的双重任务压力,需要消耗更多的体能,若不及时给予补充和训练恢复,很可能会形成过度训练,从而影响训练和学习。校领导应重视营养补充等对于疲劳恢复的作用,确保营养补充的费用占整体训练经费的一定比例,满足运动员的营养供给。教练员要重视训练结束部分的整理放松过程,应对运动员明确指出其是训练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敷衍了事,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结束时的放松练习;同时,要正视训练恢复的作用,安排一定比例的恢复训练,调整运动员的状态。

(八)结合社会力量,推动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与频繁。我们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时,可以考虑结合社会力量,走社会化的道路,与周边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等组建共建单位,学校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开展寻求社会的赞助与支持,减轻政府与学校财政负担。其次,要更新观念,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向社会开放体育运动场馆收取合理费用来增补训练经费。依靠社会力量和帮助,改善学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条件,促进运动训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盖宏鸿.无锡市高级中学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3] 姜国钢.浙江省中学课余运动训练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9(5):396-400.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7

关键词: 元认知 元认知评定 元认知训练 学习策略

元认知概念源于Flavell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所做的一项试验,他让学前儿童和小学生学习一批材料,直到他们都确信自己完全能够回忆出来为止。小学生完成学习后,通过测验,发现他们的确掌握了所有学习内容,而当学前儿童报告完成学习后,经过测验,发现他们并没有掌握所有的学习任务。

一、元认知的含义及结构述评

Flavell指出,这是因为学前儿童不能像小学生那样有效地监控、检验学习过程,调节相应的学习策略。在当时,其他人的研究也验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因此,Flavell提出一个新概念:元认知。Flavell给元认知下的定义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随后,又有不少学者又给出了元认知的概念,A.Brown与L.省略)的检索来看,1989年至2001年有关元认知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到300篇。但仍有一部分学者对元认知的概念、性质、结构进行了探讨。董奇、陈英和等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认为元认知由3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节。程素萍主张元认知由关于认知的知识、认知调节组成。汪玲等人基于实证研究探讨了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构成的三成分模型。2001年以后,有关元认知的研究呈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从初期的理论探讨,到细致的实证性研究,元认知已逐步深入个学科、领域。从另一方面来讲,元认知研究的兴起,同国内近年来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不过,目前的研究表明,国内还缺乏有效评定元认知能力的工具,另外,元认知能力的训练方法还在探索阶段。

二、元认知的评定方法述评

元认知的实证研究必然涉及元认知的评定。目前,元认知的评定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出声思考法、对自发的个人言语的观察、作业评定法等。

自我报告法是评定元认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提供某一任务,由被试报告在完成任务时的元认知活动。一种程序是让儿童完成任务,然后进行事后报告;另一种则不进行实际操作,而要求儿童设想自己在操作时的可能情况,并做出报告。提问的方式也有两种:开放性问题和选择性问题。关于计分方法,选择性问题计分比较简单;而开放性问题计分较复杂,有两种可行的方式:定性分析,如评价报告的流畅性如何,量化计分,如计算被试所报告的不同策略的数量或它占所有可能的策略的总和的百分比。量化计分也可以辅以定性分析,如以等级来标定被试报告的抽象性、普遍性、分化性等。

出声思考法要求被试在进行任务操作时,用语言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一切,以推断元认知水平。

作业评定法即直接依据被试的作业来评定元认知。要求被试解决某一问题,或对同伴进行指导;通过观察、分析被试的解题过程或对同伴的指导,来推断被试的元认知能力。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很难将被试的元认知能力、自我反省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等区分开来。在使用时,应参考2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更可靠的资料。

国外用于元认知能力的测量主要有四种,这四种方法是:“生成的策略”、“词列发生”、“散句的组织”和“回避作业难度”。国外学者Karen对这四种元认知测量应用多种统计手段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每种测量对它所测的东西来说,是有效的、可信的。但是,这些测量可能是过于单一,以至于难以测量共同的、一般的元认知能力或结构。

另外,问卷法也是量化个体元认知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国外学者Schraw根据Brown的元认知定义编制了《元认知意识问卷》(MAI),包含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两个分量表,目前是国外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元认知测量工具。《状态元认知问卷》由欧尼尔编制,状态元认知被定义为人们在智力情境下随强度和时间变化的一种瞬间状态。该问卷由20个题目构成,测量个体在特定智力情境下的元认知特点,包括计划、监控、认知策略、自我意识等四个分维度。国内学者汪玲、郭德俊、方平等人编制修订的《元认知问卷》,该问卷由56个题目组成,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三个分量表。还有最新编制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元认知技术问卷。该问卷包括31个项目,分别是计划10项,监测11项,调控10项。该问卷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都较好,经分析该问卷的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也较好。

三、关于元认知的训练技术述评

元认知训练指通过提高学生元认知知识,激发元认知体验,加强元认知调控以促进元认知能力的手段及途径。一般来说,元认知的训练并不拘泥于哪一种方法。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进一步调控思考策略的手段,都可以作为元认知训练方法。

有人曾对多种训练方法进行过归纳,提出了一些较为常用的方法,如国内学者莫雷将国外有关元认知训练的方式划分为四类:自由放任式、直接传授式、元记忆获得程序与启发式自我提问。师保国则根据适用范围及其与学科知识结合的程度,将这些训练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通用型、结合一般学科型以及结合具体学科型。张庆林则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分为分析题意、解答问题和总结思路三个阶段,并提出了专门的训练策略。在训练技术上,一般采用自我提问、陈述理由、他人或相互提问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训练,目的是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从问题转向个体的认知过程本身,逐渐学会如何对具体问题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Davison等人提出元认知的四阶段训练方案,认为可以分为辨别和界定问题、形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计划问题解决的步骤和对解决过程进行评价四阶段。Palinscar和Brown于1984年提出的“相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RT教程),它以教师和学生轮流充当教师的角色来引导对话,向学生传授“总结、提间、澄清和预测”四种阅读理解策略。Pearson和Johnson在1978年提出了“问题――答案联系技术”(The question-answer relations technique,QAR分类法)。Paris等人在1984年提出了“直接传授的学习策略”(In-form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ISL教程)。ISL教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对阅读的目的、计划策略的意识。第二,综合理解与意义。第三,阅读的评价和调节。

目前,大多数的元认知训练都与学习策略密不可分,而元认知的研究成果也主要用于如何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包括元认知在提高算术,阅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元认知同其他心理特性,如记忆、认知等关系,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元认知,控制元认知,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0世纪80至90年代,学习策略成为了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通过观察成功学习者的行为与他们使用的学习策略来指导学习较差的人(Benson,2005)。O.Malley和Chamot(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三种,其中元认知策略监控其他两种策略,是一种高级管理技能。他们认为元认知策略涉及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对学习的计划,以及在理解与输出发生时对其进行监控。认知策略可以帮助人们构建知识,而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并巩固这一构建过程,同时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评价并把所学知识用于新的语境中。Oxford(1990)认为,元认知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规范认知策略。通过关注、计划及评估学习过程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基于此,O.Mallet和Chamot(1990)把策略训练分为融入课堂教学的融入式策略训练和独立于课堂教学的明示策略训练。Oxford(1990)则把策略训练分为策略意识训练、一次性策略训练和长期策略训练三种。明示策略训练又分为“开胃式”、“三明治式”、“甜点式”三种方式,融入式策略训练则是“奶茶式”。

“开胃式”策略训练是指在传授知识前向学生介绍元认知知识或策略,或在教学前告诉学生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中将会使用哪些学习策略。“三明治式”策略训练就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策略。是在如果教学活动结束后,告诉学生他们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这种方法就称为“甜点式”策略训练。“奶茶式”策略训练是把学习策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融为一体。

元认知概念的引入无疑为我国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范式出现了动摇,以认知为主的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同国外相比,我国对元认知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只能在局部地区实行有关元认知的训练教学。同时,教育者还要做到:

1.对元认知能力的训练必须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进行,若没有足够的把握,最好结合具体学科,如语文课的阅读,数学课的算术进行训练。元认知能力的训练不能只靠讲解,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只有在实践中,传授者和学习者才会更容易发现问题,这样传授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

2.从事元认知训练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余元认知相关的知识,还要懂得基本的教学原理。两者相结合才会发挥出最佳教学效果来。

3.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体分析,若发现学生在阅读的元认知监控中存在不足,应相应增加这一环节的元认知训练。

目前针对元认知训练方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元认知策略迁移的问题上,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元认知训练显然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有很大帮助,但如何将这种元认知策略成功迁移到其他学科,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样,如何将通用的元认知训练应用到具体学科的学习中,也值得探讨。有人认为,教育者对教育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元认知策略的学习和迁移,但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还处与起步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拥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适合本国的元认知评价、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2]李丹丹,白学军.国外元理解研究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3).

[3]师保国.元认知训练方法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

[4]汪玲.元认知的性质、结构与评定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1999,7(1).

[5]王洪林,穆伟昭.通过元认知策略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J].基础英语教育,2006,8(5).

[6]单志艳.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概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4).

[7]任静.我国元认知研究状况浅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

[8]张雅明,俞国良.《儿童元认知问卷》的编制与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5,11(3).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8

摘 要 青少年球员的训练效果决定着其成年后的竞技能力,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青少年球员,成年后的比赛理念也必是一种落后的理念。今天中国足球的落后源于几十年来青少年训练的落后,源于中国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使得中国足球的水平现状成为一种必然。从训练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进行综合评述,试图理清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弊端,为人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 足球 青少年 训练理念 构建

一、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概念

康德说过:“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楚的。但是,这个概念,从形式上看,永远是个普遍的、起规则作用的东西”。

我们对于“理念”的普遍认识是: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核心,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比赛能力指明了方向。正确的训练理念,保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各项能力随着训练不断地提高,并最终促使其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错误的训练理念,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甚至会导致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失去成才的机会,最终被埋没。

目前,国内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并且,相关文献都没有明确提出“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具体概念,对于其内涵的解释更是模棱两可。通过专家访谈、并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参考欧美足球强国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描述,提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概念:中国的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比赛能力等进行训练时,应该秉持的,适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的发展特点的,先进的信条(观念)的综合。

二、青少年足球的实战性训练理念的构建与完善

训练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竞技运动发展方向与成效。因此,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本质,比赛特征和规律来指导运动训练,训练必须符合实战。对训练中长期存在的脱离实战问题应产生清醒的认识,为彻底告别传统训练理念而痛下决心,既敢于大胆否定自己,又要自觉全身心致力于现代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实工作。

(一)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

中国足球历来重视青少年基本功训练,认为技术是第一位的,“狠抓基本功”,“勤学苦练基本功”是多年来青少年训练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的足球训练场上,大量的分解、分项训练形式却是青少年训练的主体。这种训练方式忽略了对抗性这一足球技术本身所固有特性,使得我国很多小球员的基本技术虽然练得如同杂技般熟练,但在比赛中却显得“ 技不如人”,“不会比赛”。因此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我们更应强调对抗性、实战性,同时要简单、精确、实用。

(二)注重足球思维能力的训练

现代足球运动的趋势是快速、整体的对抗,而决定这种能力主要因素是我们的思维,是在高速中观察判断的能力,是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快速做出决策的能力,“肌肉是大脑的奴隶”,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我们应注意智力的开发。青少年训练要提倡尝试新动作,给予孩子创造性思维支持;而非机械的模仿,单调的重复,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抹煞了孩子的个性,约束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足球比赛是在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足球运动员需要的是在高速、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即应变能力,即使一个运动员有着很好的基本功但应变能力差,在比赛中也将毫无作为。这种能力依赖固定的套路是无法练就的,可以通过形式多变的局部对抗,让小队员体会在各种位置、各种接应队员队形、各种防守阵势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三、结语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重复活动。在人类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落后的竞技项目中,无数事例反复重申着这样一个命题:竞技成绩的落后必然伴有训练理念的落后。因此,剔除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中的落后成分,更新和完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竞技体育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落后局面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 刘丹.球类项目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52-55.

[3] 池明华.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研究[J].体育师友.2006(07).

上一篇:市政工程市场调查范文 下一篇:环保环境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