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运动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36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1

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要着力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是一个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规定性,伴随生命运动始终,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而是人生命运动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遵守各种道德,同时要认识到,一个人从事一定工作的过程是其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其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事该工作的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尊重职业就是尊重自己生命的存在,因此要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职业。只有确立了这种观念,将来才有可能遵守职业道德。中职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常识层次,换句话说就是不是给他们灌输理论,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悟出道理,通过“悟”达到提高其职业道德觉悟的目的。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义务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最终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观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明确分工和职责,让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职业道德的真谛。现在市面上励志类的书籍特别多,有很多故事既简短又意味深长,很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阅读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同时还经常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长。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自己对他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从事此工作时会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不断内化职业道德,提高道德品质。

2.5惩戒顿悟

抓住关键时间,找准关节点,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对于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的一次批评或一次惩罚会矫正其人生坐标。所以,抓住这些关键时间、关节点对中职生进行惩戒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的人不主张进行惩戒,实际上只要把握好度,惩戒会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环境引悟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据学校历史与定位,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发展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2.7心理导悟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众多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来对待,把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统一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2.8榜样领悟

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自觉为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大力宣传职业道德典范的事迹,引导学生认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提升职业道德能力。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2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3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音乐教育 整体论 顿悟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它于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原子心理学相对立。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过程。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心经验。在观察对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所以称为格式塔心理学。由于这个体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故有时又成为柏林学派,主要代表人是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对音乐教育的启发

“格式塔”意为“完形”、“整体”,这一学派否认对心理现象的认识等于对其分解的种种元素的认识,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直觉和问题解决方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动物和人都是以相互关系来感知、学习的,事物相互间体积的大小、颜色的深浅、位置的上下左右、呈现时间的先后长短等关系才是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联系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理论,可以运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弄清学科的结构,就能发现一系列个别事实和技巧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知识迁移,以后的学习就会变得容易,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学科材料。例如,在合唱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法是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教和学,每一个声部在演唱的时候尽量不要互相交流,等到每一个声部学会了,再合起来演唱,并在合唱时要求各声部不要去听其他声部的演唱,以免受到干扰。而在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的指导下,则首先要求教师尽力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所有声部合起来的音响形象,并要求各声部在演唱时随时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在了解其他声部的基础上达到配合一致。在器乐教学中,传统教学法是一段一段地学习,再整体连起来演奏。而整体教学法则要求教师先讲述这首乐曲的整体风格,然后分段讲解,其中必须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逐段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会注意段落之间的关系,并会在段落过渡时做相应的情感转变的处理。如果依照传统教学法,就割断了乐曲段落之间的联系,在表现乐曲上缺乏完整性和对乐曲的宏观理解。声乐艺术中的“整体”概念是指:人的思想感情与演唱能量整体运作的整体展现。例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就是演唱方法与感情表达、声音色彩、演唱风格等种种要求同时到位的效应。思想感情是指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和艺术升华。演唱能量是指演唱者的歌唱技巧,如歌唱的呼吸、咬字、共鸣、声音的强弱、音色的明暗,等等。声乐教学的整体概念指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我们将它归纳为一个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整体,部分与整体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层层制约、环环相扣的,并且整体教学取得的效果不仅仅是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理论指导下的声乐教学要求我们做到把声乐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看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尽管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层次的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步骤、有计划及侧重点,但是却不能把演唱者的声音、语言、情感分割开来单独进行训练,片面强调声乐单方面某个表现,往往会阻碍声乐训练的进展,这是不可取的。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理论对音乐教育的启发

顿悟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有名的“接竿问题”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把饥饿的猩猩关在笼里,食物放在笼外一定距离处,笼与食物之间猩猩伸手可及的地方则放了几根木杆,每根都不能单独够着食物,但木杆之间有机关可连接。猩猩在几次无效地尝试之后,突然显出明白的样子,把两根木杆接起来,达到了取食的目的。这就说明:这并非练习和经验积累的结果,而是猩猩观察、试探了整个情境,明了情境中各种条件之间的联系后,产生了顿悟。格式塔学者认为,顿悟是思维的基础,只有对事物整体的思维才会真正理解问题,并领悟解决问题的原则,而这种原则的迁移就是“触类旁通”,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从音乐学习来看,对音乐语言的概念的理解、对音乐表现内容及风格特点的把握等,适合用顿悟的学习模式。而在技能技巧学习中,除了模仿、练习之外,有时也要用到顿悟学习模式。顿悟实际上是一种在感知、想象、联想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渗透着理性色彩的直觉。音乐艺术作品最深层次的意蕴,往往是将无穷之意蕴在有尽的形式之中,具有多意性和模糊性。在很多时候,这种“弦外之音”,仅仅靠感性直觉、体验或是单纯的理解都难以把握,只有欣赏者将自己的心灵完全沉浸在艺术的境界里,在一霎时获得顿悟,才能把握住。

心理学认为,顿悟可以通过一定的情境或情绪来激发。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情境,营造符合音乐情绪的某种特殊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顿悟的形成。例如在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教师可以选择一种配有电视画面的VCD作为音响载体给学生欣赏。强劲有力的音乐伴随着黄河之水奔腾跳跃的壮观画面,在课堂里营造出雄壮豪迈的情境和氛围,学生对音乐艺术形象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进而对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结合关于作品创作的基本介绍,他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这雄伟豪迈的音乐所描绘的奔腾不息的黄河,不正象征了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威武不屈,誓把日寇赶出家园的英雄形象吗。就像这样,顿悟在特定的情境里促成发生,学生的审美感受得到理性的升华。再例如顿悟理论在器乐教学中的运用。在教授器乐技法的时候,学生可能一下子领悟不到技法的要点,这时教师就不能一味地说教,而是可以运用格式塔心理学里关于顿悟的理论,去寻找一些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中经常能运用到的技巧去帮助学习理解其中的奥妙。在古筝学习中,快速触弦的技巧,很多学生不能准确领会,而把快速触弦的感觉与平时小朋友拍皮球时拍球瞬间的手感联系起来,就比较好理解。很多学生从中顿悟了学习乐器的要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联系实际,学会融会贯通,教学过程会变得简单,学生也容易领会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地领会学习内容的要点,这时候教师就更需要耐心和诚心,除了启发和引导,还要给他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领悟。但事物发展总要有个过程的,学生在“渐悟”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影响,这时候还没达到“顿悟”的这一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生有可能在事后很久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所有的教师都会有,但“欲速则不达”,只有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寻求真理,才能收获真正的教育效果。

顿悟是灵感孕育成熟的标志,顿悟思维又称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欣赏者运用习惯性思维,有时候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要动用创造性思维,暂时绕开常规,拓展思维空间,运用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考察,寻求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灵机一动,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实际上就是顿悟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获得顿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当重要。那就要求教师在欣赏教学中不能以自己或权威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禁锢学生的思维,留给他们充分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教育需要教师的爱,需要教师用爱去感化学生;教师的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潜心钻研,努力创造;教师的爱是睿智的爱,需要教师用科学的方法、理智的头脑去引导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理解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心设置一定的空间等待,假以时日,当学生自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心灵产生了改进自己的愿望,即产生了“顿悟”,这时候的教育离成功的教育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大桥正夫.钟启泉译.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4]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4.

[5]姚姚.浅谈格式塔学习理论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6.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正在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有效推行。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推动教学实现的积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情感性来提升教学效果,推动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就语文课中情感性激发问题进行探究。

一、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情感人和以情陶冶人是文学的重要功能。对作者来说,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过程。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学过程也必然是一次情感体验与情感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将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透过富有个性和情感的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以启发和引领学生读懂文本、掌握知识。这其中无不包含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若想对文本有深入解析,并将成果有效传达给学生,其自我情感的激发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文本理解得越深,其情感感悟就越丰富,也就越能引发学生共鸣。

作为语文教学的受众,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来不是被动过程,学生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力与思想力,对教师教学的接收能力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作用,而情感领悟力强的学生往往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相当优势。因此,将情感因素合理灌输进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人文素养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感性的策略

(一)运用语言,抒发情感

语文课是一门需要充分语言表达的课程,学生需要通过语言去学习课文。教师准确、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得到启发,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升自己运用语言教学能力:一、从文本入手,依据文本特点,选择语言方式挖掘情感因素。二、从语言运用的形式入手,教师应对语音、语调、语速等基本技能进行细致打磨,提高教学基本功。三、从教师的人文情怀培养入手。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人文情怀。教师对学生情感性的有效激发,对教学语言的良好运用,都建立在自身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之上。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意蕴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情感意蕴,但受学生领悟能力、教师解读能力,以及教材本身难度等影响,一些课文的情感意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有较为深入地研读,挖掘教材中情感意蕴,并以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加以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表现了渔夫圣地亚哥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生命与智慧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作者简洁、明快的创作风格和写实的语言方式都令主题表达得十分含蓄与隐晦,需要读者细心捕捉,体会圣地亚哥口中“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战胜”所表达的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教师在解析课文思想感情时,可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情感解读成分,讲出自己对“硬汉”圣地亚哥的理解,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转换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深度挖掘和体会教材所包含的情感意蕴,从而逐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创设情境,启发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开发,把文本中富含的故事、人物、情感等元素,通过情境再造,让学生在实践中引发情感共鸣。课堂上,教师在对课文进行充分讲解后,可以启发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改编、重构等来感悟课本中的人文内涵,进行情感启发。对那些情节性强的课文,如《雷雨》《林黛玉进贾府》《鸿门宴》等课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话剧来进行表演。要改编好话剧,就需要在深入研究课文、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而且其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以《鸿门宴》为例,学生要排演好该剧,不仅需要对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还要对项羽、刘备等人物在课文选段中的情感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这些实践过程都会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的渗透,不仅局限于课堂,班会、演讲比赛、校刊投稿、文化参访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和人文情怀。这些课外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富有了实践意义。因此,在教学内外合理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体现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最终完善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来推动,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和合理渗透,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人文情怀,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应具有的能力。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领悟性;审美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社会,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这是由无数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所证明的。从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自原始社会开始,艺术就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人需要艺术,它使人变得丰富,让人体验愉悦,从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于是学校里的艺术教育就应运而生。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是实施美育或审美教育最根本主要的形式,因为艺术比其他事物的审美含量更充盈而集中,艺术教育在实现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决定它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

艺术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品,意象是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的这种本性决定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生活,也不同于严格意义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始终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超越与功利的融合统一,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统一。审美是对道德行为走向有序自由的一种催化与推动。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身体和心理能力与境界方面,与非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知识经验,理念价值和实践操作方面共同构成个体全面素质的发展。

艺术教育以其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审美观照,呈现为一个多样统一的意象世界。审美把握事物形式的多样性,可以作为科学认知的起点,从多样化的现象中去寻找事物的因果秩序,审美把握形式的统一性,可以有助于科学直接认识真理的实在性,因为真理作为因果实在总与一定形式结构秩序相关联。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以艺术产品为媒介或手段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运作的活动,要求施教者创造,选择,运用艺术,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要求受教者自觉自由地接受艺术感染,陶冶,锻炼,实现艺术教育效应。

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怎样实施其审美功能?我的理解是:教师应充分运用艺术这个载体,通过多种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首先让学生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的体验和感受,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通过听、唱、演、动等各种活动来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努力创造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审美对象,表现审美意识,实现审美价值。

音乐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听音乐表现音乐,审美情感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长此以往,健康和纯洁的审美情趣“就能不知不觉地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由此,音乐的审美教育得到了体现,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得以实现。而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演唱会犹如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分享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一次真挚深切而又无言的集体心理对话,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集体合作的愉快关系,更是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充满爱的关系,这与不计较直接外在功利的审美态度是内在一致的。

因此,思考艺术和教育深刻的内在联系,把握教育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关系,从而恰当和正确运用艺术教育领悟性的原则来指导艺术教育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领悟知觉促动的含义

教师在课堂上用游戏,影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能力,殊不知,这种教育模式还处在感官刺激的阶段,艺术教育不能限定在纯粹的形式层面,不能仅仅适应感官来进行,它还包括观念性的生活内容教育。美学家阿恩海姆把艺术教育的信息领悟叫做知觉促动。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用鲜艳的色彩,跳动的光影,供接触的材料,供闻嗅的东西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只达到了生理接触的作用目的,仅仅停留在教育形式上,而让感官流连于徒然漂亮的表演和练习之中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知觉促动,即信息的领悟。

二,信息的领悟的两点关键

1. 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内在的秩序并且容许这些秩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上创造出来。

2.充分规则的情景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的生活方式可见地联结起来。在艺术教育中所看见的东西应该揭示出与受教者个体体验相关的事实,受教者才能理解并发生兴趣,这种观点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艺术教育。 

三,信息领悟的内容

1.艺术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

艺术技巧的掌握和手法的理解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艺术教育效果评价可供操作的指标,各种艺术都有技巧,手法,它们的创造,改进,根据所藉以表现的媒介的物理性质和情感性质。因而,使受教者熟悉艺术表现所使用的媒介的特性,使艺术的操作规程中积淀情感的体验,内化为操作感觉,是艺术教育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2.意蕴的领悟

施教者仅仅在感官和操作的层次使用和掌握这些形式,也不意味着艺术教育的成功和有效。不进入意蕴的体验以及意象和意味的深层统一,艺术形式的感觉和操作会停留于艺匠的层次。例如,学生听完一场音乐会,如果感受还只停留在“好听”,“生动”的程度上,那么他还尚未进入艺术领悟的意蕴体验阶段,仅仅在表象上抓住了浅层含义的东西。

意蕴的领悟是理念于意象中的抽象,即它不脱离意象,对意象所蕴含的意味或意义的把握。它是在意象的感受中得到深刻的理性内容,给受教者观念性的信息,受教者只有领悟了这些信息,才意味着艺术教育的成功。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现状中出现并存在的一种倾向是,往往过多的注重强调表演技术的掌握,将艺术教育当作传授某种技能的教学,注重艺术教育的技能训练,却忽视了作品意蕴内容理解,培养出的学生只是具备熟练技巧,在艺术操作缺乏真实情感的体验。这种教育手法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当然,意蕴的领悟离不开受教者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艺术敏感能力,它和艺术技巧方面的掌握相比,较难给定可供操作的评价指标,但它是艺术教育获得最后成功的标志。

在艺术教育中,意蕴 领悟和艺术操作的技巧作为信息领悟的内容,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促进。意蕴和意义通过艺术技巧和手法来显现,艺术技巧和手法又受到意蕴和意义的生命灌注,使之不复是自在的形式,而成为生命内容和情感模式的显现。艺术教育是一种生命化的教育,其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呼唤生命,这必须通过唤醒人的灵魂才能得以实现。比如我们听到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其普遍意义在于能够产生一种共同感受,即为这种伟大的博爱精神而浮想联翩,热血沸腾;比如听到伟大的捷克民族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无不让人感到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正像我们听到《黄河》,《我爱你,中国》《红旗颂》等音乐一样,由衷的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人间一切美好,善良以及对生命的关切,对他人的理解与爱,都可以通过欣赏者与演奏者在音乐的流淌中实现心灵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信息领悟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的信息接受,它是以情感的方式来进行的,但能够达到和理性认识同样的深度。教育信息的传递不是脱离表象的形式在概念中游历和思辨,也不是仅仅靠感官的刺激,而是感性中渗透了理性、形式中积淀了内容,以感性和理性相统一、操作和体验相统一的方式来表达和进行。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艺术性的,而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教训性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更应该是艺术领悟性的,只要我们遵循艺术教育的艺术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艺术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学》 贺志朴  姜敏  著

人民出版社  2001.5

[2]《艺术教育与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章华  赵淑玲 艺术教育  2008.11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6

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

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

2.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

生态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生学习生态,才能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那又当如何建立学生的学习生态呢?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我们教师总觉得学生是刚学会蹒跚走路的婴儿,总要有支撑物才不会跌跌撞撞,因此总不愿意放手,总害怕课堂脱离自己的掌控,更重要的是怕来不及完成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导致现在大多数高三课堂的教学多以教师的“一堂言”为主,师生、生生很少甚至没有互动,课堂没有活力,课堂效率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

(2)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和感悟

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感悟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本堂完形填空的教学完全请学生通过自己的做题,反思进行“生产、归纳”知识,再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我挑战,进一步实践提升自己的感悟,总结属于自己的“知识”。这样才会深入骨髓。

(3)常规化“小组讨论”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讨论的常规化,使学生的体悟水平得以提升。学生具有天生强烈的对集体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的学习需要,求得同集体具有的文化方式的一致是学生的一种强烈愿望。学生个体的体悟有时也许不是很深透,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学生对已有悟见重新组合、选择、建构,使体悟水平向更深层次内化,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讨论的常规化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请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阐述,以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或争辩,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重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当然高三的学生尤其是接近高考的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会有很大的热情和勇气自发、自主地进行思维的阐述和争辩,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将班级分为8组,4-6人一组,针对本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根据难度进行分值的设置,采用小组竞赛式的方式开展,最后得分最低的一组要选出本堂课发言最少的一员进行表演。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都抢着站起来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不同见解的学生都争着进行辩论。

因此,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生学习生态,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3.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与同伴的“探讨”中使知识融入生命。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进行设计。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1)领受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间接经验可以转变为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笔者在进行完形解析这堂课的教授时以What shall we pay attention to while doing the cloze text?一问获得学生之前对完形填空题型的学习策略的掌握状态。

(2) 领悟

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阅读、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通过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领悟层次上必须把握住一个“度”。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领悟的水平是处于显性水平。笔者请学生在课前完成了难度适中的练习再通过全班的批阅,找出共同的问题将题号罗列出,再以小组竞争方式(上文提到过)进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4.结语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7

关键词:感悟;语文;阅读教学

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在其著作《小学语文教学新思维新策略》中指出:“‘感悟’实质含意是心领神会。古代的古文教育一直重视对于文章整体的全面掌握,倡导多次吟诵,潜心咏意,力求知文明义。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也提出了学习便是读者自主积极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感悟’是以古今理论为基础的。”由此可见,读书感悟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传统经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搞好语文感悟阅读教学。

一、指导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让学生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

二、创设连续情境,引领学生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讲究一些方法,注意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他们在感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阅读能力。如在讲授《荷花》一文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连续情境创设的方法,带领学生去荷花塘一起观赏美丽绽放着的荷花,并引导学生幻想自己是一朵美丽的白荷花,学生在这样连续完整的情境中对课文产生了更深层的思考和感悟,继而获得了情感的触动和审美的快乐。第一,用鼻闻花。当慢慢靠近荷花塘鼻子会闻到一种什么香味?顺势引导学生思路融入到第一段中,感受到荷花的香味扑鼻,体会出观赏荷花的急切心情。第二,用眼看花。远远闻到扑鼻的荷花香,这种急不可待的赏花心情溢于言表,随即融进第二段中,引导学生先想想所看到的荷塘美景,再读读文中的精美句段,最后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脑海中的心怡美景讲给组内的同学听,与小组学生进行零距离地交流。有些学生说看到荷叶彼此之间紧密挨挤,像若干个碧绿的大圆盘,在“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几个词组中领悟到荷叶长势很美。第三,用心想花。引导学生幻想自己化身为那一朵白荷花的美好情境。第四,亲身演花。教师饰演荷花,学生饰演多种可爱的小动物,动物与荷花毫无芥蒂地玩耍,尽心交流与互动。

三、紧密联系生活,唤起学生感悟

要唤起学生感悟,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贴合,这样能全面调出学生脑海中的信息模块和经验,作为叩击美好语句的“催化剂”和领悟课文中心思想的准备条件。

四、注重动手实践,激活学生感悟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遵循他们这种天性,为学生营造出动手实践的空间,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美好体验。激活学生的感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践。(一)预习方法的巧设计在教学中,我一直采用“读、思、圈、注、问”的方法,即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初读几遍课文,思考文章的大意及课后相关的问题,再圈出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提出自己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并在初读感知课文后,在印象深刻或感受颇深的语句旁加上一些批注(初读感悟)。(二)多让学生写练笔在学完某些课文后,教师可以以课文为“例子”,设计一些内化语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表达真实感受,在运用中加深学生的感悟。比如我在教学了《学会看病》这篇略读课文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写读后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三)课堂上适当的表演将课文中语言文字以绘声绘色的画面映射到学生眼中,同时,学生也能融入一些自己的情感和创新,如在教学童话、寓言时都可以灵活运用。(四)有目的地安排实验有的课文,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如教学《称象》《一次成功的实验》等课文时,便可巧妙地穿插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去感悟文本。

五、运用比较品评,促进学生感悟

通过对各种词组、语句和语序的对比查找,才能探寻出文章中语言的妙用之处,品悟出语言潜藏的蕴意和内涵。如(1)词组比较。可采用替换、增添、删减的方法。(2)语句比较。将原句以反问句、感叹句等形式来理解感受,也可通过扩句、缩句等对比感悟。(3)标点比较。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在‘七点’‘七点一刻’之间为什么用句号却不用顿号?”这样,顺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就能使学生悟出主人公小巴迪内心焦急等待父亲的心情,以及感受到他迫不及待地渴望见到自己敬仰的父亲,想得到父亲的赞扬的心理。

六、拓展课外资料,诱发学生感悟

学生因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常常会在感悟文本时遇到一些困难,适时引进课外资料,不仅能让学生顺利地解决疑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掀起波澜,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当时为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外侵者的情感,我伺机将现代史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感知到了当时清政府腐败和无能的本质,牢牢记住了我国蒙受的奇耻大辱。

七、尊重个体差异,保护学生感悟

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全新的学生观,指出“学生作为完整个体,都有各自的独特个性,学生是不断发展的、有创新潜质的个体。”文字语句是情感传递的载体,学生都具有自己鲜活的想法和个性,对于相同课文、相同语句、相同词组也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感悟。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他们的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放开手脚,抛弃顾虑,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多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那么就一定会被课堂上学生那多姿多彩的独特感悟而震惊。

参考文献:

[1]魏薇.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3-70.

[2]钱少洪.以阅读促学生思维发展[J].小学语文教学,2010(35):15-16.

对体育运动的感悟篇8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情境优化 音乐灵性

“音乐”一词来自于一个美丽的神话:宙斯给了缪斯们在歌舞之中从事音乐艺术的能力。缪斯们为了让这个缺乏声音的世界发出壮观和谐的声音而来到世上。她们是生活的一种显示。新生儿来到世上发出第一声啼哭,其实与缪斯的所作所为一样,也是生活的显示。由此看来,所有歌唱的儿童都是缪斯合法的传人。在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中都时时刻刻回荡着缪斯的美妙歌声。音乐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把蕴藏在儿童天性中的音乐潜能唤醒,使之成为现实,儿童伴随着游戏成长起来,在游戏中随时随地地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缪斯女神的召唤。可是,他们像鸟儿一样用歌唱,像小鹿一样用有节奏的肢体运动,宣泄情绪,表达对美的无限爱恋。音乐可以说是内在于儿童的游戏,进而可以说是内在于儿童的天性的。

但是,传统的学校音乐教育令儿童感受到约束和压抑。在形式的训练中,在望而生畏的识谱中,在乐理知识的灌输中,儿童的音乐灵性就这样被窒息了。一位音乐教育家悲伤地说:“儿童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1]为了让孩子们避免这种可怕的厄运,我们必须改革音乐教育,为儿童创造自由、宽广而富于美感的情境,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的音乐灵性。

一、淡化理性分析,在情境中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音乐情境教学与教育能极大地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原因就在于它能创设合乎音乐本性和儿童音乐天性的充满美感的情境,将情感性感受、体验贯穿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声音”,或者说,是一种最具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用黑格尔的话说,它是“最情感的艺术”[2]。它极易激起人,尤其是儿童情感世界的共鸣。大音乐家李斯特说过:音乐是不借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3]。感情在音乐光芒四射中得到升华。它借着音乐中的腾空直上的音浪把我们带到超凌尘世之外的高处;借着万古长青的艺术之翼把我们带进奥妙无比、清新自由、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世界。尽管音乐具有严密的形式结构,但这种形式绝不是处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的教育、培育,使儿童拥有“音乐的耳朵”,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音乐教育中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干巴巴的“分析”式的教育。繁难深奥的乐理分析,缺乏基础的知识规律,充塞音乐课堂。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对儿童来说,音乐似乎只是一种“知识”,一种“乐理”,一种“技术”,而不再是一种“声音”(情感的声音)。因此,儿童不再需要用“耳朵”,用“心灵”去倾听、感受、体验音乐,只要学一些知识、技能,他就具备了音乐“素养”。而且学得越多,“素养”越高。孩子学了六年、九年、十二年的音乐,但听了多少令他激动不已、心荡神摇、终生难忘的音乐呢?这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我记得德国美学家席勒早就意味深长地说:“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急迫的需要。”音乐教育同样如此。奥尔夫曾告诫过音乐教师们:学生中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竟很少,许多孩子长大后只是会听音乐的人。音乐教育首先而且始终应当是一种“听音乐”的教育。“听”是一种感觉,但音乐中的“听”与一般意义上的“听”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受”,一种将情感与感觉,与联想高度融合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所改善的不仅仅是感知力,它还可以帮助儿童在“悦耳动听”的感觉中建立对生活、对自然、对美妙的世界的充满诗意的观照态度和乐感意识。因此,音乐教育应当唤起儿童听音乐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和谐,使感受更细腻,更敏锐,更易激起自由的联想和情绪的体验。音乐情境教学主张“强化感受,淡化分析”,注重审美感受的积累和丰富,将感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感受为基础,以感受为重点,以感受为目的。通过连续的动态的情境创设(童话情境、图画情境、生活情境、律动情境、歌舞情境等)引导儿童强化音乐形式的审美感受,表现音乐技能的审美感受,使儿童在看、念、唱、动,尤其是在听中获得一双灵敏的“音乐的耳朵”。

当然情感的感受并不排斥形式的分析、形式的训练、形式的表达,但这种分析、训练、表达仍然是紧密结合感受与体验的强化进行的。例如,在教学贝多芬《欢乐颂》这课时,教师前后安排了多次听觉感受。第一次听,初步感受旋律及其反映的情绪力度。接着通过听和比较第九交响乐的四个乐章的主旋律,在感知的层次上强化包括欢乐颂在内的这一乐章的主旋律,在朗读了欢乐颂的歌词后,学生再次听教师范唱歌曲,伴随着对歌词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乐曲旋律和情感内涵的感受,从而为理解乐曲的主题奠定丰富的感性基础。

二、淡化识谱教学,在情境中启迪学生的音乐领悟力

长期以来,识谱被看做是儿童进入音乐殿堂的一张门票,但遗憾的是,孩子却因为无法得到这张门票而被拒之于音乐的殿堂之外。如果我们淡化识谱,甚至取消识谱,孩子就会成为音盲吗?他们就不再领悟音乐中生命节奏的律动了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同意布约克沃尔德的见解:“如果你让孩子们做些枯燥的练习,硬塞给他们一些乐谱,那你就是在冒一个很大的风险,同时也扼杀了音乐和儿童的艺术心灵。”其实,乐谱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一个音乐的要素,对于儿童来讲,乐谱只是他的音乐语境中的“书面语言”,在掌握这个复杂“书面语言”之前,儿童的音乐灵性就已经生动地展现在自由吟唱及凭借耳听心记便能掌握音乐的表演技巧这样一些“口语”化的音乐世界中了。儿童音乐的本质或奥妙在他的“口语”之中,正如有的音乐理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口语”化的音乐是感性的,体验的,发自内心的,而乐谱这种印刷音符则是理性的,外在的,趋向专业化的。因此,让儿童过早地专注于乐谱,就会泯灭他的“口语”天性,这正是我们主张淡化识谱,强化感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淡化识谱,强化感受绝不意味着音乐教学会削弱儿童的音乐理解力。我们把这种理解力称为领悟力。因为,在我们看来,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逻辑化的、抽象化的理解,而是蕴涵、凝聚在丰富具体的审美感受之中的一种理解,以及领悟或感悟。音乐情境教学极为重视儿童的音乐领悟力或感悟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儿童的音乐天性中是拥有极为丰富的潜在悟性的。我们通过创设李吉林老师称为“理寓其中”、“意蕴广远”的情境,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想象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品味歌曲或乐曲的内涵,并借助“感受―领悟―更深的感受”这一模式促进学生的审美感受和理性活动的相互作用,不断升华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领悟力。仍以《欢乐颂》为例。教师在多次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歌词对每个乐句乐音由平稳、承前启后、下行、上行等变化细细品味、比较,使他们一步步深入领悟了贝多芬在《欢乐颂》中所表达的向往和赞颂和平、自由、与不幸的命运、阴暗的现实相抗争这一神圣的主题,并为贝多芬“世界没有给贝多芬带来欢乐,而他却把欢乐带给了人类”的伟怀深深感动。这样的分析虽然远远超出了大纲的要求,但在丰富的感受的作用下,学生不但丝毫没有产生理解的困难,相反,还提高了这种理解的品质。然而,教师对音乐领悟力的培养并没有就此告结。指出:“理解了的东西就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更深刻地感觉”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直觉化的领悟力。在音乐教学中,应当着眼于这种领悟力的培养。因此,在分析理解了乐曲主题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反复欣赏由著名指挥家指挥的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奏和著名音乐家演唱的《欢乐颂》、国际知名童声合唱团和流行音乐大师演唱的不同风格的《欢乐颂》,以及贝多芬同类风格的交响曲,如《命运》、《英雄》等主旋律,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并将审美理解积淀为感性的审美直觉力。

三、淡化技能模仿,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传统的音乐教学存在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即认为儿童的音乐素养就像他们的语言素养一样,是通过技能的模仿慢慢积累的,因此,“跟唱”就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加上过多的理性分析与枯燥的识谱记谱,严重地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天性。音乐情境教学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自由的活动空间,运用多种艺术化的方式让学生“身心俱在”地投入到音符和运动的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音乐的情感,创造性地进行想象,创造性地用动作、语言、文字、绘画等方式表达情感。

首先,在音乐情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在音乐情境中,生动形象的场景,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借助音乐、画面等手段形成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激起他们的情绪,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儿童充分感受歌(乐)曲的意境时,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他们敲打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在主动探索中,儿童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兴趣盎然地获得知识。例在《小雨沙沙》这节课中,启发学生用沙球模仿小雨沙沙的声音,在亲身实践中,学生觉得世界万物是那么充满生机,那么美妙动人,于是唱起这首歌来就特别投入。

其次,在音乐情境中让学生即兴发挥。在音乐情境的作用下,学生会身临其境而进入“物我皆意”或“物我同一”的境地,这是审美活动常见的一种移情现象。借助移情现象,学生在心理活动中产生了角色的转换、更新与创造,在这种情境中,儿童的创造潜能最容易得到激发和显现,他们可以进入某些客观事物的运动中并即兴发挥,他们可以像鸟一样用手臂“展翅飞翔”;像青蛙一样蹦蹦跳跳;像一匹马那样疾驰……他们的整个身体都会活跃起来。总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在感受音乐时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再次,在音乐情境中尽情地表达。音乐的表现力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在音乐情境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儿童用耳朵听声音,用眼睛看演示或画面,而且要用音乐内涵的情感去拨动儿童的心弦,启发他们用“心眼”去感受、去表现,这样会使他们的感受、领会比一般语言表达更深刻,更富于创造性。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表达音乐点的广阔天地,鼓励他们在情境中用声响、动作表现所感受的音乐,或者把所唱(听)歌(乐)曲创作成音乐小品剧表现出来。在音乐情境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用色彩或图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研究创造力的著名学者托兰斯曾说:“儿童是以创造的方式来学习的。”创设音乐情境,便是给了孩子这样一个机会,只要我们确立正确的儿童学习观,并在教学中积极提供充足的条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挪威]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2][德]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81.7.

上一篇:生物实验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地方财政债务危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