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护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5 17:18:54

森林防护的措施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1

【关键词】:森林占有率;林业产业;营林措施;防火工作;重要性

森林是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环境得以有效提高的保障,可以说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较大范围内增加森林的面积,能够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当前的林业发展中,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火灾是当前严重危害森林不断发展的重要隐患,为了保护森林,促进林业产业不断发展,有效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是促进林业产业不断发展,提高森林占有率的重要路径。

1对营林措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完整性叙述

森林防火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任务,在面对森林防火工作中,普通的防火措施只能在小范围或者一定时间内维护森林的安全,但是营林措施与其有很大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较为明显,首先营林措施中,第一在林木进行有效造林的过程中就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防火规划,并且这样的规划适合植物之间共生共存,实现统一发展;第二,普通的森林防火措施中,考虑的问题和规划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而营林措施明显不同,在营林措施中,工作人员对植物发展的规律进行前面考察,创新性的加入了生物防火措施以及植物防火措施等生物发展元素,通过科学技术和实际发展要素的有效结合,对森林防火工作中有非常长效的意义。降低了森林防火工作长时间、多频率性的投入,促进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为广西森林的发展保驾护航;第三,营林措施是一种防火措施,但同时也是较为全面性并且蕴含生物科技成果较大的系统,为广西的森林防护工程和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创造重要的条件。总体来说,营林措施的特点和内容都蕴含在森林防火工作工程中,让广西森林防火工作出现质量上的提升。

2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性

营林措施,并不是单方面进行森林防火工作,营林措施的不断改善,其能够让林业产业单一化发展的问题得以改变,促进林业产业能够具备更多的物种,为广西动植物资源多样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其二,把营林措施运用到森林防火工作中,保证林业的经济效益,其三,是让营林防火措施和政策不断强化,在营林措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把营林措施和森林防火措施有效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促进森林防火措施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有效提高森林防火措施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林业产业进步和发展做出重要的保证[1]。

3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以及主要的问题

林业在不断发展中,有其自身不可泯灭的特性,这些特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容易成为引发火灾的源头。为了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首先必须对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3.1森林自身中木属性容易引发火灾

在广西林业产业中,具有良好的蓄水能力的植物非常多,从而保证了当地水土流失现象能够得以延缓,但是,同样在林业产业中,具有较为干燥的植物同样占有的比例也并不是非常小,由于植物本身存在的木质属性,火可以说是它们的天敌,本身蓄水能力^为出色的植物,火对它们的影响要想多较小,但是较为干燥的植物,一旦出现火,那将会瞬间引发较大范围的森林火灾。例如,众所周知,太阳透过镜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火,在森林中可以形成镜像反应的东西并不在少数,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火灾会在较大范围下蔓延,逐渐形成不可估测的后果,这样的情况曾经在某个林区出现,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在进行森林防火工作中,在全面性考虑认为情况造成的隐患,还应该有效考察自然情况下造成的火灾隐患,并对此进行全面研究,以保证林业产业正常发展[2]。

3.2森林火灾容易受到天气情况因素的影响

在气候比较干燥和风力等级较强的地区,也非常容易出现火灾事故。在气候非常干燥的情况下,森林防火工作人员都会严格控制认为因素下的火灾来源,但是,由于天气干燥,小小的摩擦也会出现一些小火苗,在风力的助长下,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火灾[3]。在这样的现状下,火灾的危险程度非常大,严重的将导致整个森林付之一炬,造成的后果有不可逆性,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一般这样的情况多会出现在夏季或者秋季,相关部门在这样的季节和教干燥的天气中,应该提高防护的措施和手段,以保证森林的安全无虞,为广西林业产业实现效益和生态的多重作用提供必要的防护。

3.3对微小的火灾信息检测不及时

在发生较严重火灾事故之后,森林火灾防护工作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这样的进步远远不足以保证森林工程的安全无忧,现有森林防火措施中,多是在人为条件下进行的各项措施,不但增加投入,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4]。当前环境下,对森林中微小的火灾信息检查的手段单一,并且对火灾的防护程度也不足以应对逐渐复杂的火灾事故,先关人员要积极探索,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提供基础。

4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4.1有效应用营林措施的规划进行森林防火

营林措施,与普通的森林防火措施上有非常重要的区别,营林措施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是一个体系和完整的机制,能够把防火工作贯穿到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为森林防火工作实现系统化科学化创造重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措施中第一,对森林火灾隐患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并研究防火植物的辐射范围和最大强度;第二,进行防火植物栽种和防火带设计规划方案,保证防火植物的做大覆盖率和最低投入率;第三,进行有规划性和科学合理性的栽种,以保证森林防火工作不断进步,把微小的火灾隐患有效清除,为广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提高广西的森林防火效率和水平。

4.2正确解读营林措施为森林防火系统建设提供依据

根据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促进工作进程不断推进,实现森林的安全,必须建立规范化、科学化而完善的森林防火系统,这样才能保证森林的防火规划和部署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措施中,首先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这是实现工作效率的本质要求[5]。其次,运用科学技术和生物多样性物种发展规律,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把防火工作贯穿在森林发展的始终,以期推进森林防火体系的发展,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4.3营林措施中的管理措施科学有效化

I林措施中,科学的管理措施以及先进的抚育手段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能够极大提高自然因素带来的隐患,让干燥天气和大风天气对森林造成的火灾危害程度减低到最低[6]。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应该对森林中的枯木以及已经没有任何水分,非常干枯的草进行有效的清理,避免火种通过这些枯草逐渐扩大,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火灾快速扩大化,为采取救火措施争取有利的时间;第二点,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森林中抚育幼苗的手段有效结合,进一步实现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让森林中初期的植株通过一定的科学规划,有效强化防火的能力,最大限度下降低自然中的火灾隐患发生,这样做能够保证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实现科学化的应用,促进森林防火工作的进步和发展;第三,有效分析营林措施,强化森林管理;在林业产业发展中,许多树木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管理和矫正,导致在生长过程中许多树木非正常性发展,逐渐形成互相倾轧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但会降低林业产业的效益,而且会给火灾带来非常有力的条件,让火灾持续化。在强化管理后,首先对倾轧中的林木予以清楚,改善郁闭的树木生长环境,促进树木正常生长的同时,降低火灾隐患。

结语

森林防火工作,关系着广西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保护着广西森林安全,为广西森林占有率不断提高奠定非常重要的安全基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提高对营林措施的解读,不断通过多途径下运用营林措施,有效防护森林安全,避免森林受到火灾的危害,,以此来促进广西的可持续化发展,为广西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建和.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6,16:167-168.

[2]穆鑫.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75.

[3]鲍海波,赵红霞.浅谈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197.

[4]郑宏.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224.

[5]肖凤利.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221+185.

[6]孟庆华.营林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01:244.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2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 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其中主要是人为火源。据统计,因人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99%,因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应着重加强对人在林区活动的约束和管理。要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打早、打小、打了”的方针。从建章建制人手,严格纪律约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健全林火预报扑救机制,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及时组织扑救,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具体预防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1)预防森林火灾的行政措施

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②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并制定防火措施和责任制。

③以法治火。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责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预防森林火灾的技术措施

火险预报在防火期内,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眺望台等。这些设施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最有效办法。

2、扑火森林火灾的组织与善后工作

(1)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 发生森林火灾,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扑火是极其艰巨而复杂的战斗,必须有严密的组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领导一定要亲临现场组织扑救,火灾比较大的,应组织临时扑火指挥部。

乡村发生森林火灾要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各行各业要积极配合,林业站要协助政府组织扑救林火工作。

(2)扑救森林火灾的善后工作森林火灾扑教后,立即对受灾林区进行损失调查和统计工作。

火灾面积调查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测绘火场图,然后求算面积。

林木损失调查采用标准地方法调查,在标准地内,应分别对烧死、烧伤和未烧伤的林木进行每木凋查,确定其损失。损失程度标准如下:

烧毁木 树冠全烧焦,树干严重被烧,伐后不能做用材的。

烧死木 树冠2/3以上被烧焦,或树干形成层2/3以上被烧坏(棕褐色),树根烧伤严重,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材。

烧伤木 树冠被烧部分在1/2以下,树皮烧伤不严重,有恢复的可能性。

未烧木 树冠未被烧,树干、树根未受伤害,仅外部树皮被过火燎黑。

按上述四类分别统计林木株数与材积,推算总的林术损失。

3、林业站森林防火管理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协助乡镇政府制定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规划和防火扑救措施,并督促按规划的要求完成。

(2)进入重点防火期前,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协助落实防火值班、扑火队员的培训及村级专职护林员巡逻报警等有关工作。

(3)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毗邻地区的森林防火联防工作。

(4)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协助乡镇政府做好扑火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5)做好火灾损失调查、建档,统计有关报表,并及时按规定报告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情况。

4、加强领导,务必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位

抓落实,见成效,关键是加强领导。森林防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切实做到“三狠抓、三落实”,确保森林防火不因工作疏忽而出任何问题。

第一,狠抓组织领导,做到防火责任落实。一要落实好“七长”负责制。从县长、乡长、村长、组长、场长、校长、户长,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把“七长”负责制贯穿到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在整个工作部署上,防火工作有位子;在资金安排上,防火投入进盘子;在工作开展上,防火措施有法子。二要落实好天保管护组织一条线的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天保工作的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森林防火工作在乡镇、护林站、村委会、村护林员年度天保考核中要严格考核,奖惩到位,对出现问题的,该否决的否决,该解聘的解聘,该追究责任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重要的是加强一把手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的森林防火责任。各防火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集中精力、集中时间,亲自抓薄弱环节、亲自抓研究部署、亲自抓检查落实。

第二,狠抓责任追究,做到奖惩措施到位。责任制的落实,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措施。各责任单位领导及组成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决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和工作断档,做到人员变动森林防火责任不变。对领导得力、措施落实、预防到位、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凡防火责任不落实、发现火灾隐患不作为、发生火情隐瞒不报、扑火组织不得力,并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狠抓宣传教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第一道工序来抓,在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克服“三种思想”:一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做到高度警惕,未雨绸缪;二要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要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总之,森林防火工作是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果的大事,它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实高效的作风,果断有力的措施,才能做好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振兴经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韩月霞;移动式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的实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3

关键词 森林资源;防火措施;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74-02

0 引言

世界上共有森林面积为38.6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30%左右。

中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东南部地区和台湾岛主要是人工林。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林地面积就相对很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加快林业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 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危害

由于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局部发生的乱挖滥采野生植物、无序采矿等掠夺性破坏行为,导致现有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隐患时而显现,尤其是恶性的深林大火产生,是造成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森林生产力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对环境和气候也产生着恶劣的影响。如: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濒危生物生存异常乃至迅速灭绝等现象。都与林业生态安全与稳定有着主要的关联,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尤其是加大森林防护工作,对我们每位公民来说,必须认真及时地纳入我们整个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

2 加强防火,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

森林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认真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森林火灾不仅严重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带来危害。因此要做好森林防火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森林防火教育既是护林工作的基础,也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森林防火的意义、森林防火教育的重要性及森林防火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指导。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森林经营,我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中幼龄林比例高,林分过疏、过密比较普遍,林木枯损量年均近1亿m3,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产力和增强森林多种功能的潜力巨大。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森林资源损失,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减少森林的碳排放。才能把握森林资源总体状况,推动林业科学发展。

3 保护森利资源,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

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要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才能有效保护好生态环境。

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措施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3.1 思想认识

要提高认识,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稳定的需要。

3.2 宣传工作

要提高责任意识,全面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让群众了解重大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

以景区的防火宣传为例:

一是在景区入口处设置了中、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多种颜色标识的每日火险等级标示牌,提醒进入景区的游客当天的森林火险程度;

二是在景区入口处设置火源回收箱,要求游客在进入景区时将随身携带的火源放入火源回收箱,有效控制了进入景区的火源;

三是及时关闭了原始森林观光和景区内所有的人行栈道,每天坚持派出专职消防队负责对景区公路两旁干枯的草丛进行人工洒水,增加公路沿线草丛的湿度,从而降低森林火险隐患;

四是利用电子大屏幕开展森林防火宣传。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利用景区入口处大屏幕滚动播放森林防火宣传警示片、大力营造森林防火的浓厚社会氛围,保证了森林防火意识深入游客心中。

3.3 预防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预防是基础,要落实专兼职护林人员,要增添防火设备,要清理火灾隐患。

3.4 责任落实到位,认真落实防火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重在责任落实。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措施,严格火源管理。森林防火工作重在责任落实,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很重要。

3.5 检查督促减少火灾的发生

对防火工作要检查督促,形成一个“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积极氛围,树立“森林防火警钟长鸣、义务植树人人争先”的长效意识。减少火灾,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总而言之,火灾是森林的大敌,现阶段林业工作任务是紧紧围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总体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控灾减灾为中心,以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重点森林防火工程治理为突破口,加强领导、加大投人,坚决遏制森林火灾发生的严重势头。

参考文献

[1]彭光辉.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2006,2.

[2]杨树槐,霍立文.掌握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律 保护森林资源[J].吉林林业科技,1999(6).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4

一、实施范围

全区范围,重点在国有林场。

二、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全球范围内重要森林灾害之一,是一种突发较性强、破坏性较大、处置扑救困难的自然灾害。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才能保障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林区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其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既有硬件要求,也有强化软件建设。硬件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物资装备及人员队伍建设情况方面,软件建设主要是森林防火工作档案建设。只有硬件过硬,软件详实,才能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推动森林防火工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春季林区林场防火重要性

春季天气干燥,大风天气多,易发生森林火灾,当前进入春季森林平原防火紧要期。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不仅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更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关键。做好林区林场森林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我国目前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防止林区林场森林火灾发生,降低森林火灾的受害面积,采取措施发挥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在实际森林防火过程中的作用。

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工作,认识到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保障森林不受影响,改善生态环境,为我国林业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四、林区林场防火防火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森林防火必须立足于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是指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把握战机,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扑救森林火灾,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强化森林资源安全意识、防范春季森林火灾的重要举措

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各乡镇国有林场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护林防火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建设。

1)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

森林防火工作,关系着全社会的福祉,要想提高森林防火工作质量,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加强森林防火意识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相关单位干部的护林防火观念,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做好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另一方面,森林防火是关系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将护林防火观念深入民众心中,提高民众的护林防火意识,自觉自愿的护林防火。切实注重森林保护、护林防火,用实际行动参与火灾的预防中,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火灾的预防。

可开展多样化的护林防火宣传工作,举行各科宣传活动,比如“森林防火宣传月”、“中小学生森林防火宣传周”、“保平安清明、防森林火灾”宣传周等。

2)确立清晰的救火方针

要确立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领导重视、资金到位、措施有力,护林防火工作才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的护林防火工作中,应深化执行这一工作方针,促进护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森林执法

护林防火工作,光靠意识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森林防火工作制度保障。应根据《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实际,建设适合于各地方的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并保障其严格执行,使森林防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综合手段,加强对森林火灾肇事者的打击,促进森林防火工作的认真执行。并应积极深化《森林火灾防范及扑救实施方案》,推动联防方案,促进护林防火工作的有序进行。

4)提高护林防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防火隔离带

护林防火相关人员的防火观念和技能有待提高,目前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加大培训力度各地应积极进行安全用火、安全防火、安全打火、安全避火的方法和技能培训,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

并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修建好防火隔离带。这样不仅可以

加强对火势的控制,还可以在发生森林火灾的时候,有效地阻断火灾,防止火势扩散,在最大程度保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

5)加强防火经费投入、完善防火设备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依赖一定的先进装备和技术人员,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很难维持。所以,应加强各林区林场林场森林防火的经费投入,为林场的森林防火工作配备先进的监测系统、报警系统、扑火设备、引水设备、补给装备,为林场的防火灭火工作训练专业的森林防火相关人员,为森林防火工作站、森林防火所等相关基层防火机构的日常运行提供资金保障,促进森林防火工作的高效开展。

6)森林防火档案建设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档案,既能全面记录、反应森林防火工作状况,又能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管理水平,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促进森林防火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与单位规范化发展。

六、主要成效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对林区林场森林防火工作和火灾扑救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措施完善防火设备,建立高素质的防火队伍,同时加强防火知识的宣传力度,完善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工作体系,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5

关键词:新形式;森林防火;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22

前言

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主体为林业资源,而林业发展过程中,主体为森林资源,因此,应扎实的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森林防火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在我国各个地方中广泛的开展,避免火灾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完整,以实现森林资源、林业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加剧,严重的影响了自然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我国当前众多的工作中,一项主要的工作即为环境治理,而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应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森林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属于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丰富的森林资源能够有效的改善大气环境,净化空气。火灾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在保护森林资源期间,应重点开展森林防火工作。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相适应,有效的森林防火工作有利于避免火灾发生在森林中,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完整性,而且也保护了森林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等,避免生态失衡问题的发生。随着我国对林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为了实现其长久的发展,应切实的做好森林保护工作,防止现有森林资源因火灾减少,从而发挥森林资源的重大作用。

2新形式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措施

2.1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防火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关工作部门中,而且应该在整个社会中形成预防意识,实现人人预防,真正的避免火灾的发生。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时,应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除了传统的标牌、警示语形式外,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渠道,比如互联网,可以采取网站宣传、拍摄短栏目剧等方式,以寻常姿态走进百姓生活中,并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所有人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自觉树立森林防火的意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也可以与教育相连接,在幼儿园、小学的相关课程中增设森林防火的内容,实现“从娃娃抓起”,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火意识。此外,也可以组织森林防火活动,比如演讲、讲座等,扩大宣传的范围。

2.2完善防火设施建设

对于森林防火工作,仅有意识上的重视并不足够,还需要在资金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防火设施建设,便于森林防火工作顺利的开展。森林防火的资金来源可采取多渠道的方式,除了国家补助外,还应大力的增加地方资金的投入力度,实现多方筹集。相关部门应尽力的争取更多的国家补助,在天然林保护项目基金中,适当的拨出一些资金作为森林防火资金,以便于在全国各地设立相应的森林防火设施,促进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如建立森林防火基金会,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宣传基金会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人投资。在林业相关税收资金中,也应设置专门的森林防火资金项目。此外,还应加强森林消防的建设工作,以便于在火灾发生时立即处理。

2.3构建奖惩制度

从我国现有的关于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来看,尚存在不健全的问题,无法发挥其真正的约束、规范及警示作用。由于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相同,在制定地方性的森林防火规章制度时,可在国家性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防火条例,以便于与地方实际情况相适应,为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制定森林防火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时,责任机制为必须要明确的,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便于真正发生火灾事故时明确责任,降低火灾的影响。此外,还应构建奖惩制度,以具体的奖励或惩罚机制,约束人们行为,比如当森林中发生火灾时,火灾肇事者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并在社会起到警示作用,但如果救火有功时,会给予相应的奖励,发挥激励效果。

3结论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6

【关键词】转变观念;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 abstract 】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is on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a forest fire prevention system,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protect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of the basic measures. Green town after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loc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as, in order to fire prevention publicity for important measures, improve the entire town of fir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realize the control by the masses.

【 keywords 】 changing ideas; Propaganda education; Improve fire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 S7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森林和森林资源的功用及意义

森林作为地球土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蓄水保土、防风固沙、减少灾害、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养育生物、保留物种、提供林产品,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保护森林,减少森林火灾,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2、森林火灾的特点和对人类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指由自然或人为理由引起的失去人为制约并对森林造成破坏作用的森林燃烧现象。它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之一,具有季节性、突发性、难以预料和发现晚、但可以顶防等特点。森林火灾一旦发生,能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休息。我国早在20世纪印年代就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说明我国对森林防火的高度重视。

3、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会泽县雨禄乡位于会泽县城东南70公里,全乡为山地地貌,辖区面积241.66平方公里。雨禄乡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东与大井镇和宣威市接攘,南邻鲁纳乡和待补镇,西与新街乡相连,北与者海镇毗邻。镇内最高海拔3021米,最低海拔1598米。全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凉,属滇东北亚热半干燥地区,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升,平均降雨150天。全镇有林地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40.5%。辖13个村委会,181个村民小组,254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403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7人,农业人口39174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和彝族,乡内农民的生活不足主要依靠种植业,农地多开垦于林缘或林中,农业生产中烧杂草桔杆、烧地埂、烧灰积肥等陋习难以转变,容易跑火形成森林火灾,是本地区最大的火灾隐患。

4、森林防火措施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是我国防火的一贯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与省、州、县森林防火工作同步,在雨禄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定岗、定人、定责,组建乡森林防火指挥所;制定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带班制度及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义务扑救队,定期进行各项防火技能和常识培训;明确后勤保障措施,保障通信畅通、车辆及时到位,以及其他各项的协调配合;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和与村民签订防火责任书;进行防火宣传教育,严格制约火源。从制度上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但仅有严密的制度,却无法从根本上转变广大群众的传统观念,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更无法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支持。对防火,靠你靠我和大家,人人有责;灭火,打早打小,事事无患,无法落到实处。

5、传统的防火意识及现实状况

由于环境、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理由,重取轻予观念的存在,人们对森林防火,保护存活环境的意识淡薄,对存活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普遍存在的观点:森林防火是林业部门的职能工作,与己无关。“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观念没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虽有完善的防火措施,但森林防火工作仍处于被动局面,无法实现群防群治的日的。同时山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通信的滞后,全镇在历年虽没发生一般森林火灾,但防火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针对此情况,在各项措施并重的同时,结合实际,把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全镇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作为重点,变被动为主动,群防群治,实现森林防火千秋业,生态安全万代兴,为子孙后代幸福的目的。

6、宣传教育采取的应对措施

“以人为本,依法治火”的理念和原则,始终贯穿于我国的《森林防火条例》,新的《森林防火条例》是我国森林防火发展史仁的里程碑。雨禄乡在针对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害性高、处置困难等特点,以森林火灾重防源,严格制约火源是关键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采取了以下宣传教育措施。

6.1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

结合省、市、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在采取严格防火措施的同时,狠抓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当地实际出发,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在防火宣传月,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社会性、必要性、长期性以及预防和扑救林火的基本常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各项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以实现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

6.2 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坚持把抓好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仅仅围绕强素质,提能力,减灾害这一主题,突出防火政策法规,森林防火基本常识,应急避险知识,先进典型等。对居住在林区的村民、放牧人员、林区从事经营活动人员及长期出人林区的人员,必须宣传到位。对林区中小学校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对特殊人群,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加强怜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困,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而。

6.3 森林防火与林业持续发展相结合

森林防火,保护森林和森林资源,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把森林防火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高度,有利于带动全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使森林防火山由自发阶段上升到自觉阶段。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后盾,林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带动国家、集体、个人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存活空间。

6.4加强联防、积极宣传

针对与外乡(镇)、县接界的林区,坚持“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的同时,必须广泛.深人地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提高片区内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把制约火源,搞好护林防火及禁止一切破坏森林的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把森林火灾降低到最低水平,为开创林业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会泽县林业局编.会泽林业志.1997.1.

[2]金瑞林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7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防火管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林业资源保护是满足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的,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进程。黑龙家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并且其境内河流均为沼泽型河流,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独特湿地、森林和草甸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洪河保护区内植被数量多,种类丰富,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防旱抗涝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具有很大的景观和文化价值,加强该保护区森林保护对于维持生态、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加强措施避免保护区林业资源遭受火灾的威胁。

一、林业资源保护理论及其发展

(一)林业资源保护理论研究

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须的木材资源,也可以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加强林业资源理论研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黑龙家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湿地生态区之一,在该地区开展整个地区的生态保护、理论研究,同时给整个地区的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目前保护区已经综合开展了几十项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并与高校合作开展了数十项科研项目,并有很多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为林业资源保护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府指导,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更好的利用林业资源,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规定林业资源所有权

目前,大部分林业企业都拥有了林业资源的所有权,即让采伐者买断林业资源,而国家在其中只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是国家提出的保护林业资源的有效政策。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就必须充分发挥采伐者在保护林业资源中的重要作用。要严格规范采伐者的开采行为,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树立林业资源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林业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充分保护。

(三)制定林业资源发展路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主要以工业发展为重心,对于林业资源产权管理制定了两种制度。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林业资源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人们不具备林业资源管理相关经验,也无法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实际行动,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处于被动的局势。在林业开采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只重视开采过程,往往忽视了对林业资源的后续种植,对林业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不利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自然规律,使得我国林业资源越来越少。长期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严重阻碍了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导致环境恶化,出现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四)借鉴他国先进管理经验

我国林业资源管理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其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林区工作者应当积极借鉴他国成功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委托情况,经过多人参与的结果就是加剧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当前,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浪费林业资源,这是不明智的做法。在林业资源保护的道路上,必须首先增强人们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共同参与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二、如何加强森林防火管理

众所周知,火灾是林业资源面临的巨大威胁。森林一旦发展火灾,将会使林业资源化为灰烬,一发不可收拾,对林区内的物种造成巨大的危害。黑龙家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例如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黑熊、水獭、雪兔等。该保护区内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使其中的珍惜动物面临灭绝的威胁。同时,森林火灾对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也不容忽视。森林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当森林发生火灾后,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小植被面积,导致水土流失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水利工程与农业的发展。加强森林资源防火管理迫在眉睫。

(一)加强保护区防治管理

火灾会给林业资源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包括氧气、可燃物以及火源。森林中的氧气和可燃物是自然存在的,我们认为可以掌控的是火源。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引起森林火灾的资源根本原因分为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种。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贯彻我国党的方针政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保护区内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和防火警惕,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在火灾来临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小火灾所带来的损失。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防火预警系统,实时掌握森林火险的具体情况,做好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野外火源管理

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及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把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好野外环境中生产用火及非生产用火的防范工作,有效避免无情火灾的发生。同时,要加大对森林火源的巡查工作,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天气干燥且多风天的春、秋两季以及节假日,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更要提高警惕,做好巡查工作,确保森林火灾防护工作无死角。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才能确保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确保林业资源不受损坏,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家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制定森林防火措施至关重要。同时,要建立相关法律保证体系,借助法律的强制性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实现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旭斌.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271.

[2]胡成云. 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 绿色科技,2013,12:213-214.

[3]才奇美.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273.

[4]王晓凯. 探析林业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管理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275.

[5]线锦锋,江东恒. 分析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策略[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260.

[6]王晓鹏,刘国庆. 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的思考[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66.

森林防护的措施篇8

关键词:治管结合;科学营林

1.林木雨雪冰冻灾害的防治措施

雨雪冰冻灾害是林木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当前营林过程中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措施,随着当前发展过程中各种树木的种植逐步的增加,树木种类的不断增多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林业因素奠定了基础和前提,更是保证其发展的关键手段和主要因素。林木受雨雪冰冻灾害,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是受到各种地形因素的限制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在北方地带,由于温度的影响使得当前营林工作受到严重的制约,为当前环境改善带来了难题。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由于天然林在自我生长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过程,是通过自然法则的淘汰逐步实现的过程,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对自然因素的抵抗力也在不断的增加,通过各种相应的手段进行分析和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由于人工林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过程,是通过其相应的手段进行分析和控制的过程手段。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 梢、折断和倒伏。

2.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 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 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 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 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5 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积极推行 “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对现有林分,尤其是残次、低产低效天然林,要引入现代林业生态学理念,遵循森林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减少人为干预,发挥森林自身生态功能,采取补植、封育、定向培育、天然或人工促进天然萌芽更新等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引导和促进林地向异龄林,复层林、混交林方向发展,形成稳定的,复杂的,更高级的森林生物群落,降低森林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方向的转变。

4.总结

上一篇: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概念范文 下一篇:对母婴护理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