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公积金政策范文

时间:2023-12-04 17:11:38

异地公积金政策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1

户籍在天津,工作在北京的小伙子常强以后在天津买房,可以办理天津的公积金贷款了。此前,如果在天津购房只能商贷,对此他一直有些不平。住建部的《关于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后,明确了异地互认原则。常强无疑是受益者。

随着改革的推进,主动施政,青年人的生活有望更加便捷。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的决策之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

住在昌平、户籍在西城的北京青年,不用特地跑到户籍区民政部门领结婚证了。北京新出台了举措,青年人可以跨区就近办理结婚证。

广东开放了异地高考。父母二人中,只要有一个在当地缴纳了三年社保,提供居住证、合法住所证明,子女便可在广东参加高考。

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身份证遗失,也不用回户籍地办理了。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明确从2016年7月起,在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推广身份证异地办理、挂失、补证、换证等业务。

二孩全面放开是个好政策,准生证怎么办?国家卫计委明确,流动人口生育第二个孩子可以在现居住地登记。

大数据为青年人便捷的生活提供了可能;主动的改革,会把“可能”变为现实。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每次提取公积金都要填写一个申请单,一些借助公积金还房贷的年轻人,得逐月申请。同样是在北京,向市管公积金中心贷款的年轻人只要一次性办理月度定取手续,公积金储蓄余额便会在每月固定日期打入指定账户,节约了人力物力。技术环境已经不构成障碍,差距在于是否主动作为。

人社部、财政部、卫计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基本医疗保险2015年实现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16年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将其他跨省异地居住人员纳入直接结算范围。政策明确了一些目标的完成时限,也留下了地方主动作为的空间。一些异地交医保的年轻人期待着政策的温暖,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完全可以做到医疗地兼容缴纳地的医保电子系统。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2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供给侧改革贷款比例公积金提取

一、制定公积金开放化缴存方略

对于城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认真对待住房市场供给情况,并且协调住房公积金方面的不平衡情况。作为住房金融核心,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绩效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当然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运行机制不科学。在公积金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缴存比例、贷款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居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差距拉大。对此必须制定公积金开放化缴存方略,在制度改革创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当前住房问题日益加剧,必须增加住房保障重视。改善住房攻击过程中发放住房建设或者相关项目的贷款,选择试点进行住房建设保障。定期对保障对象进行调整,根据住房公积金缴纳规定,在实现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住房公积金的全面性覆盖管理。但是因为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选择性规避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对此需要调整制度适用范围,真正做到全部就业群体覆盖,并且执行补充住房公积金策略。深化住房公积金改革,拓展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尤其是地方经济落后的地区,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基础,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绩效。住房公积金作为会计核算与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住房公积金发展现象,积极对其采取弹性化缴存的方式,贯彻落实国家在住房公积金方面的调整政策。公积金开放化政策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积金绩效管理的比例审核,同时为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在公积金方面的限制提供了帮助,科学调整公积金缴存比例,减轻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压力的同时,为住房公积金绩效治理创造更好的条件。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通过职工缴存、单位缴存比例的调整,更好的满足职工住房需求。

二、调整贷款差异化发放政策

面对住房公积金绩效管理问题,必须从规划性、预测性、长远性角度出发,增强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力度。从贷款政策方面进行贴息处理,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利率,为住房公积金买房创造更多政策有待条件,当然这也是鼓励职工买房优先选择住房贷款的重要优势。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商贷和公贷在利率方面差异很明显,公贷3.25年利率,商贷实际上已经达到了5.3-5.5年利率,因此虽然进行了政策调整,实际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对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公积金贷款压力依然很大。从绩效管理角度出发,必须对贷款差异化调整力度进行协调,从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具体时间以及资金,进行增值收益分配,提供更多贴息资金,以此来降低低收入人群在住房贷款方面的压力。通过反抵押贷款的调整手段,即便房产的所有人没能及时偿还低压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抵押的房产进行反抵押,从而获得房款资金,偿还借款的同时,减轻贷款偿还压力。当然反抵押贷款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住房公积金职工。结合住房公积金具体情况,及时将抵押资金进行偿还。针对住房公积金绩效管理需求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支持,及时制定贷款应变机制。增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住房公积金的关联性,由此开放贷款申请条件,尽量将公积金贷款的门槛降低,以此来满足职工住房需求。

三、制定多元化公积金提取政策

住房公积金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对公积金提取方面积极制定对多元化管理政策,更好的应对住房公积金管理问题。增加住房公积金民生改善功能,从贷款、提取两方面进行调整,发挥出住房公积金对低收入职工群体的住房保障功能。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住房公积金消费提取的相关途径。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积金目前的网络化比较落后,暂时还未实现简单的网上提取,针对此情况,可以采取退休提取,偿还公积金贷款提取等方式。推进网络化提取模式,积极向科技技术靠拢,满足新时展要求。

四、结束语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3

[关键词]区域性差异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引言

不同经济区域制定和执行有差异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体现在其政策目标上,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一个国家在货币政策效应体现区域协调的统一,是提高国家货币政策总绩效的治本之策。相对而言,从我国整体货币情况来看,只有在国家金融政策的倾斜下制定区域金融政策、解决完善资本积累效率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投融资制度、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解决资本不足等问题后,才能构成一个有效刺激区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果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带来高的通货膨胀,造成币值的不稳定并波及其他地区,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里,货币政策传导的是一种渠道,是一个地区可能比另一个地区有更强的经济效应,即不同地区的具体经济金融状况以及特定经济环境下,政策操作会产生不同的区域效应。

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间差异表现

1.1 区域间信贷资源配置失衡

我国货币政策是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调控主体,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单一总量集中调控模式。这种调控方式提高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效率,实现了货币政策的总体调控目标,但同时也促成了基础货币的集中投放与信贷资金的集中供给,使得信贷资金在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配置失衡,客观上从货币层面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目前,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通常是人民银行总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投放于各金融机构,随后形成的货币供给经由金融机构信贷渠道依照效益原则流向各个行业和地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分割明显,资金趋利性使其必然更多的流向产业化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发达地区货币供给集中,欠发达地区供给不足的货币供给不平衡配置状态。这种总量货币政策在调控区域间信贷资源配置上表现乏力,影响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使得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总供给曲线产生差异,相同货币供应增量在经济发达地区会导致更大的产出效应,反过来更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加剧了区域差异。

1.2 区域间货币乘数差异

根据Moore等人的研究成果,全国货币乘数与区域货币乘数并不相同,因此在经济状况差异较大的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统一的货币政策会产生不同的货币乘数效应。在统一货币政策下的不同区域,货币乘数应在全国货币乘数的基础上增加对区域漏出效应的考虑。

由于在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化进程、融资渠道宽窄等方面的区别,欠发达地区的信贷和储蓄资金流出总量要大于区域外的投资资金流入总量,同时本地区银行等机构发放借款用于本区域“出口性”产业,产品将会被出口到其他区域,货币产生漏出。因漏出效应,货币政策在各区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货币乘数效应。在全国统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前提下,一方面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资金外流,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生产发展水平较低造成其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来获得所需的生产消费资料,最终导致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货币乘数效应小于东部地区。

1.3 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差异

在资金使用上,东部发达地区目前正处于高投资、高效益、高收入、高储蓄、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同步增加的良性循环状态;而欠发达地区则积累严重不足,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相对薄弱,信用评价较低,资金效益偏低。相对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对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投放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这些因素导致不同区域间在货币传导顺畅性上的差异,欠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导向的敏感度及传导能力大为降低,形成不同区域之间的货币政策效应差异。例如,中央银行利用准备金、再贴现等政策手段对流动性进行调控时,流动性不易因此而发生预期变化,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又如,在近年利用利率杠杆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东西部不同区域之间货币传导主体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除了国有金融机构按省区设立分支行外,新兴的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多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城市商业银行机构数量是中西部地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从资金盈利和安全性出发,也纷纷精简中西部地区机构设置,同时略增东部地区的分支机构数量。伴随着这种主体发展程度的区别,存贷业务规模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因素也加大了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差异。

自1999年以来,中国近十年一直实施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事实上,从2003年起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货币政策持续呈现收紧态势。2007年中国经济在高位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为防止经济过热, 2008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原因是:首先,我国改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由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过热的苗头所决定的。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资源、环境等已处于不堪重负的状态,经济结构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而要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降温,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其次,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品物价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物价上涨水平大大超过预期,因此必须严把货币闸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最后,货币政策向从紧方向调整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即在流通中资金规模大大超出了经济运行正常的需要。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合理引导社会通货膨胀预期,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来缓解通胀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二、区域差异下货币政策实施的建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一个“市场失灵”的领域,因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逐步缩小以至消除区域差异,使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为此,一方面需要积极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同时也必须正视区域差别,在统一的调控政策下,采取有区域差别的灵活的货币政策调控办法。

2.1 引导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基础条件

在保持对发达地区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其金融市场的加快发展。首先,根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各项区域发展战略,除了银行信贷渠道外,有必要尝试设立区域开发基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给上的支持;其次,推动中西部地区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设,根据资源禀赋及人文历史的沉积,选择培育区域金融中心,发挥区域联动效应,带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其完善金融渠道和市场条件;另外,在完善保障机制的前提下,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力度,尤其要加大中西地区非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中西部资金收益能力和实体经济的信用程度,理顺货币传导渠道。

2.2 跟踪分析区域货币乘数,制定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根据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可以不断推行利率市场化,扩大资金的市场来源渠道;在中西部地区,则有必要在一定的国家担保下,根据不同区域货币乘数的测算制定实施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当降低欠发达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同时,采取一定优惠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央行再贷款政策,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给能力,通过区域间的结构调控,最终促成货币政策目标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区域间实现均衡,进而促进经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2.3 加强利率杠杆作用,实施差别利率政策

由于区域间货币政策传导上的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利率杠杆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统一的基准利率下,赋予央行各大区分行一定的利率浮动权,通过不同地区间利率的反向差异调整资金的流动方向。同时,为避免资金自我增殖本性导致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外流,有必要通过政策法规的方式对此进行限额比例管理,限制欠发达地区的向外净拆出资金规模,避免区域漏出效应。此外,也可以探索政府的利率倾斜,通过利息补贴鼓励投向落后地区的开发资金。这方面有国际经验可资借鉴:比利时政府即曾为了鼓励对落后地区的投资,采用为期5年、5~7%的利息补贴方式,补贴额可达投资总额的75%;80年代初,法国政府为推动老工业区“再工业化”计划和老工业区企业技术改造,专门设立了优惠的“再工业化”贷款基金,以9.75%(通常为16.18%)的利率直接发放给企业,或者先按9.75%的利率发放给信贷公司,再由信贷公司以13~14%的利率发放给企业。

2.4 完善区域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制度,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

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必须以准确掌握我国货币政策的地区性差异的基本情况和货币乘数等关键数据为基础,为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全面掌握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定期对区域经济金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的有效制定与执行提供可靠的前提依据。另外,必须看到,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是源于不同地区在要素禀赋、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区别,因此在制定差异化货币政策的同时,必须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市场条件的完善、提高地区信贷效益与规模等方式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加快其金融一体化进程,从而更好的解决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区域间资金配置失衡等方面的问题。

三、结论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基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和人文历史的沉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常形态和基本特征。许多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都曾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到协调发展、区域差异缩小以至消除的过程。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差别明显,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区域间差异及由此导致的区域资金配置失衡对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在未来的一段较长时期内,货币政策的差别制定与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控上的不足,而大力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才是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 吴伟军.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07)

[2] 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J].经济研究,2006,(03)

[3] 汪增群,周宁东.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一个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03)

[4] 耿识博,谢士强,董军.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J].金融研究,2005,(07)

[5] 于则.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6,(02)

[6] 胡振华,胡绪红.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J].财贸研究,2007,(05)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4

广州公积金新政细则:广州公积金去年放贷逾297亿元3月31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广州住房公积金20xx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xx年该中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4.87万笔,297.83亿元,同比增长47.88%、73.49%。

20xx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职工购建房433.97万平方米。职工贷款所购住房套数中,90(含)平方米以下53.66%,90144(含)平方米占44.08%。通过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节约职工购房利息支出642432.2万元。

20xx年,提取住房公积金184.12万笔523.58亿元,同比增长16.85%;占当年缴存额的比率84.67%,比上年同期增加7.43个百分点。截至20xx年底,提取总额3133.97亿元,同比增长20.06%。提取的金额中,住房消费提取占86.78%(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5.83%,偿还购房贷款本息占79.25%,租赁住房占4.9%)。

广州公积金新政细则:广州公积金贷款新政解读根据新政解读,住房贷款记录的认定以人民银行征信记录和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记录为准。办理异地贷款的,贷款记录以人民银行征信记录、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记录和缴存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异地贷款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证明为准,若上述缴存使用证明上显示有公积金贷款记录,但人民银行征信报告未显示的,仍认定其有贷款记录。

新政解读再次强调了政策执行时间点为:20xx年3月17日及之前已完成购房合同网签的,按原政策执行;20xx年3月17日及之前未完成购房合同网签,但已签订认购书或购房合同且能提供交付房款(含定金、首付款或部分房款)的银行入账凭证或完税证明原件的,按原政策执行。

广州公积金新政细则:公积金贷款无需收入证明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宣布,从本月开始,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时不需要提供收入证明,其贷款时认定的收入标准按照是否达到广州市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划分为两种情况:职工公积金缴存基数未达到广州市缴存基数上限的,其个人收入以缴存基数为准;缴存基数达到上限的,以其缴存基数和工资的高值认定收入,工资以单位在中心登记的数额为准。

昨日,这一政策的细则进一步落地。据大源按揭总经理郑大源昨日透露,公积金因应新政的系统已改造完成上线。除了贷款申请人之外,购房者还可以提供配偶或其他共同产权人在公积金中心缴存的公积金缴存基数,而缴存基数合计只需达到申请公积金贷款月供两倍以上,即符合申请条件。另外,对于申请组合贷款的申请人,其商业贷款的月供部分不在计算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配偶如是在异地缴存公积金的,其缴存基数目前还不能纳入申请一并计算。

按规定,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实际工资每年调整一次。今年7月1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20xx~20xx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问题的通知》指出: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为20xx年职工个人月平均工资。缴存基数不得低于广州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1895元,原则上不得高于广州市20xx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20xx2元;经济效益好的缴存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高于20xx2元的,暂可根据实际申报职工的缴存基数,但最高不得超过33820元。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5

1股利政策中,有利于保持上市股票价格稳定性,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投资者有计划地安排股利的使用的政策是(B)。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股利额政策

C. 固定股利率政策 D.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2企业提取的公积金不能用于(D)。

A. 弥补企业的亏损 B. 支付股利 C. 增加注册资本 D. 集体福利支出

3企业的法定公积金应当从(B)中提取。

A. 利润总额 B. 税后净利润 C. 营业利润 D. 营业收入

4下列各项股利分配政策中,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且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相脱节的是(C)。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C. 固定股利政策 D.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5下列各项收益分配政策中,能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对等关系的是(B)。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C. 固定股利政策 D.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6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营业费用的是(C)。

A. 研究与开发费 B. 待业保险费 C. 广告费 D. 业务招待费

7下列各项目中,应列作营业外支出的是(B)。

A. 退休职工的退休金 B. 对外捐赠现金支出

C. 职工教育经费 D. 离休职工的各项经费

8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A)。

A. 财产保险费 B. 职工培训费 C. 广告费 D. 技术开发费

9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叫做(D)。

A. 人工标准差异 B. 变动制造费差异

C. 变动成本差异 D. 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

10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C)。

A. 利息支出 B. 宣传广告费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6

上市公司派现是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之一,2000年年报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上市公司高比例的派现分红,与往年的重筹资轻回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研究了1993-200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现在2000-2001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数量和比重都明显地增加。但是这种派现方案并不被市场一致看好,这和国外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

论文将从政府政策、分红历史、经营业绩和股权结构等多方面探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变化的原因,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就政府政策公告对股价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分析,以期为中国证券市场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利政策异常收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1.引言

国内外学者在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MillerandModigliani(1961)[1]的经典研究指出,在完全资本市场假设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其市场价值。后来的学者在“股利隐含的信息内容”(Theinformationcontentofdividend)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Watts(1973,1976)[2][3]使用年资料来研究,发现在股利公告前后几个月内,未预期到的股利变化几乎没有股价的异常收益;Pettit(1972,1976)[4][5]使用季资料,发现股利公告有显著的股价异常收益。后来,学者放宽了完全资本市场的假设,考虑了税收影响、成本(Easterbrook,1984)[6]、信息不对称(MillerandRock,1985[7])和常客效应(MukeshBajaj,1990)[8]等来解释现实中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

HarryDeangeloandLindaDeangelo(1990,1992)[9][10]研究了1980-1985年间美国很多上市公司减少股利发放的现象,认为这些公司的股利政策有助于预测其将来的收益。FamaandFrench(2001)[11]对1926-1999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历史变化做了详尽的研究,指出1999年美国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急剧减少是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性发生了变化:低收益性、高成长性的小公司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它们更趋向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笔者研究了1993-2001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发现在2000-2001年发放现金股利(即派现)的公司数量和比重都明显地增加。这与美国的情况相反。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与中国证监会的政策变化有关,并作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证监会政策公告的事件研究,运用Fama和French的三因子模型计算股价的异常收益,检验政府政策和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描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讨论数据与样本选择问题;第四部分给出实证结果;最后,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论。

2.实证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来检验证监会的政策公告对股价是否有影响。首先我们选择事件发生以前股价和大盘指数的数据来校准(calibrate)三因子模型,然后用校准后的模型来预测事件发生后每天的股价变动。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经济结构应该是一样的。如果股价变化显著,就可以得出结论:该事件包含了影响股价的重要信息。

2.1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假设单个风险资产与市场资产组合的关系如下:

其中:为资产i在时间t的收益率;为时间t的无风险收益率;是时间t的市场收益率;

为时间t的Size因子的模拟组合收益率;

为时间t的book-to-market因子的模拟组合收益率;

为误差项,服从N(0,δ2)的正态分布。

我们可以用多种系统估计的方法来检验FF因子模型,本文则采用最小二乘估计(OLS)方法。

2.2校准(Calibration)

我们用事件发生前180天(-180,0)的数据来估计三因子模型的系数:、si和hi。然后用事件发生后90天(0,90)的数据(Rmt、Rft、SMBt和HMLt)代入模型来计算异常收益(AR,AbnormalReturn)和平均异常收益(AAR,AverageAbnormalReturn):

,t=0,1,2,3,……,T.

累计平均异常收益(CAAR,CumulativeAverageAbnormalReturn)为:

平均异常收益(AAR)的假设检验是:

H0:

Ha:

AAR的T统计量为:~

此处,t=0,1,2,3,……,T.

累计平均异常收益CAAR的假设检验是:

H0:

Ha:

CAAR的T统计量为:~

此处t=0,1,2,3,……,T.

3.数据

3.1背景

2001年3月28日公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12]中第十一条规定: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重点关注下列事项,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七)公司最近3年未有分红派息,董事会对于不分配的理由未作出合理解释…把分红派息和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行为联系起来,提高了增发新股的门槛,以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行为。

从2001年上半年公布的2000年年报可以看出,2000年沪市和深市派现的上市公司猛增,多达693家,占上市公司总额的63.69%,比1999年增长了三十多个百分点。可见新的政策出台后,很多公司改变了股利政策,派现的公司明显增加,证监会的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这项政策对整个大盘和公司股价表现的影响,我们以2000年派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政策公布时间即2001年3月28日为事件日,选取事件前后各10天(2001.3.14-2001.4.11)的公司股价和大盘指数来做事件研究。

3.2样本选择

具体的样本按照以下的标准选择:

?沪市2000年年报中提出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的A股上市公司。

?在2000年9月28日以前上市的公司,共339家。

?非金融类和事业类上市公司。

?在台经新报的数据库中可以得到日资料的公司。

根据以上标准,最终的样本数为沪市286个上市公司A股。

4.实证结果

事件公告日前后10天的平均异常收益(AAR)和累积平均异常收益(CAAR)如表4-1所示。

日期AARCAAR日期AARCAAR

-10-0.164686-0.1646861-0.124546-0.197903

-9-0.018023-0.1827092-0.132728-0.330631

-8-0.030305-0.2130143-0.096533-0.427164

-7-0.071594-0.2846084-0.074995-0.502159

-60.046055-0.2385535-0.114377-0.616536

-5-0.030618-0.2691716-0.242991-0.859527

-4-0.131931-0.4011027-0.048444-0.907971

-30.215626-0.18547680.006266-0.901705

-20.012759-0.1727179-0.082854-0.984559

-10.061337-0.1113810-0.028955-1.013514

00.038023-0.073357

表4-1沪市事件日前后各十天的AAR和CAAR

此处0表示事件公告日,即2001年3月28日,-1表示事件公告日前第一天,-2表示事件公告日前第二天…1表示事件公告日后第一天,2表示事件公告日后第二天…10表示事件公告日后第十天。

图4-1沪市在事件前后的CAAR趋势

其中纵轴表示CAARSH,分别代表沪市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横轴表示日期。其中3/28是事件公告日,在表4-1中用日期0表示;3/22是事件公告日前第四天,在表4-1中用日期-4表示;4/11是事件公告日后第十天,在表4-1中用日期10表示。

从图4-1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CAAR的变化趋势。沪市样本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在事件公告日达到最高值,在3/28日即事件公告日以后,累积平均异常收益持续下降。可以看出,中国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后,2000年分配方案采取派现的上市公司异常收益下跌。为什么在国外股票市场广被看好的派现方案在中国却不是那么受欢迎呢?我们注意到中国上市公司2000年推出派现方案有几个值得关注的情况:

一是上市公司勉为其难,经营状况不佳甚至现金流为0也派现。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到新政策的再融资资格要求。因为如果连续三年没有分红派现,公司将不能再融资。但是这种勉为其难的派现使公司的运营资金紧张,缺乏充足的现金支持会对公司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这种分配方案不被市场看好,股价下跌。

二是派现变为走形式。不少公司以蝇头小利打发股东,扣税之后股东所得现金不多,甚至为负,没什么实际意义,也引不起股东太大的兴趣。

三是很多公司在派现的同时推出配股或增发方案。部分公司的大股东享受了派现带来的利益,却在再融资时选择放弃或以固定资产折价入股,有圈钱的趋向。一旦投资者察觉到这点,就可能引起股价的下跌。

四是有些投资者看重可持续发展,追求股价长期升值,而不是短期的高派现方案。

派现方案成为上市公司2000分配方案的首选,与中国证监会的再融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这项政策的公布对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结合上市公司的历史分配、经营业绩和股本结构等情况来全面的考察政策公告和股利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

4.1历史分配

我们把样本分为两大类:(1)在1998-1999两年间有派现记录的公司;(2)在1998-1999两年间没有派现记录的公司。

图4-2沪市在事件前后的CAAR趋势:有派现和无派现的比较

其中纵轴表示CAAR,单位为%,实线代表沪市1998-1999有派现记录的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虚线代表沪市无派现记录的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横轴表示日期。

图4-2表示的是沪市1998-1999年有派现记录的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和1998-1999年无派现记录的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派现记录的公司股票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在事件公告日前两天达到最高值,无派现记录的公司股票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在事件公告日当天达到最高值,有派现记录的公司股票反应比较快,但是累积平均异常收益也下降得比较快。无派现记录的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总体水平高于有派现记录的公司股票。

4.2经营业绩

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市盈率(P/E),把沪市上市公司按市盈率大小分为四类:市盈率小于30、市盈率在30至60之间、市盈率在60至100之间和市盈率大于100。

从图4-3中可以看出,最下方的两条线,即异常收益最低的是市盈率小于30和市盈率大于100的股票。中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平均水平在6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股票市场的20-30的水平。由图可知,市盈率保持在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异常收益相对稍高一些。这可以从两方面解释:(1)市场对低价股不是那么热衷,造成市盈率低于30的股价异常收益低;(2)市盈率大于100的公司股票,一般每股收益极微,这种和经营业绩脱钩的派现方案也不被市场看好。

图4-3沪市在事件前后的CAAR趋势:市盈率的比较

其中纵轴表示CAAR,单位为%,CAARSHPE3、CAARSHPE3TO6、CAARSHPE6TO10和CAARSHPE10分别代表沪市市盈率在30以下、30-60之间、60-100之间和10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横轴表示日期。

4.3股本结构

我们把沪市的上市公司分为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两类。由图4-4可以看出,国有公司的CAAR在事件日当天达到最高值,随后下跌;民营公司的CAAR在事件日前三天达到最高值,随后持续下跌。民营公司的股票反应速度比较快,下跌的幅度也较大。

由于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的价值利益取向不同,民营公司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大多不可流通,无法从股价上升中获得好处,因此更趋向于推出派现方案,才能把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对于民营公司的圈钱行为,投资者已经有所察觉,所以在股价的表现上,民营公司的股价异常收益相对于国有公司的要低一些。

图4-4沪市在事件前后的CAAR趋势:国有和民营公司的比较

其中纵轴表示CAAR,单位为%,实线代表沪市国有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虚线代表沪市民营上市公司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横轴表示日期。

5.结论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政策要求对股票市场的股价有一定影响,在此之后股价持续下降。

(2)上市公司的历史分配方案对股价的影响:前两年有派现的公司股票价格下降得快一些。

(3)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市盈率过低和过高的股票收益相对较低。

(4)公司的股本结构的影响:民营公司的反应比较快,短期内下降得较多。

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政策要求提高了再融资的门槛,对上市公司的派现作出了强制要求,使得2000年上市公司派现的比例大大增加,显示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上市公司历史分配、经营业绩和股本结构的不同,造成其股价异常收益也有所不同。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与教育,通过采用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引导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向理性化发展;对于那些有累积盈利而又不分配的公司,必须强制其披露不分配的具体理由。

(2)历年分红派现的比例应该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3)充分揭示信息,公告每日股息收益率和预期股息收益,使投资者能够有形成明确的预期。

(4)可在条件成熟时开征资本利得税,使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的税收保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上市公司更多地选择派现方式,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

当然,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不可能按照政府划定的模式来进行派现行为,最终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和上市公司自身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Miller,MertonH.,andFrancoModigliani,Dividendpolicy,growth,andthevaluationofshares,JournalofBusiness34,1961,411-433.

[2]RossWatts,Theinformationcontentofdividends,JournalofBusiness46,1973,191-211.

[3]RossWatts,Commentson‘Theimpactofdividendandearningsannouncements:Areconciliation,’JournalofBusiness49,1976,97-106.

[4]R.RichardPettit,Dividendannouncements,securityperformance,andcapitalmarketefficiency,JournalofFinance27,1972,993-1007.

[5]R.RichardPettit,1976,Theimpactofdividendandearningsannouncements:Areconciliation,Journalofbusiness49,86-96

[6]J.RandallWoolridge,Theinformationcontentofdividendchanges,JournalofFinancialResearch,1984,237-247.

[7]EugeneF.Fama,KennethR.French,Dividendyieldsandexpectedstockreturn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2,1988,3-25.

[8]FrankH.Easterbrook,TwoAgency-costexplanationsofdividends,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74,1984,650-659.

[9]HarryDeAngeloandLindaDeAngelo,Dividendpolicyandfinancialdistress: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troubledNYSEfirms,JournalofFinance45,1990,1415-1431.

[10]HarryDeAngelo,LindaDeAngelo,andDouglasJ.Skinner,Dividendandlosses,JournalofFinance47,1992,1837-1863.

[11]EugeneF.Fama,KennethR.French,Disappearingdividends:changingfirmcharacteristicsorlowerpropensitytopay,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60,2001,3-43.

[1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2001.

[13]JohnCampbell,AndrewLo,CraigMackinlay,TheEconometricsoffinancialmarkets,1997,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7

摘要:创建北部湾区域金融中心必须依靠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才可能促进金融积聚。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针对金融聚集动因,文章提出了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管理两方面进行倾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积聚;政策倾斜

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目前广西提出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但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水平和金融业发展现状,单纯依靠自然渐进模式必定是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倾斜、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有可能促进金融积聚。

一、金融积聚动因分析

关于金融积聚的动因,金融聚集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从微观角度较好地解释了金融积聚的现象。

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Geh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规模经济理论主要针对金融活动的外部经济解释金融聚集现象。韩国学者Pak(1989)认为跨国银行为了降低成本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服务的成本分散到全球金融业务。当某一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银行中心便形成。我国学者潘英丽(2002)、冯德连、葛文静(2004)均认为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例如,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协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邻近;信息沟通的快捷、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等等。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地域集中现象风起云涌。例如,北京云集了国内所有的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证券、保险和外汇交易市场及最大的住房抵押市场;深圳通过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和保险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珠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金融积聚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同时,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金融政策倾斜的理论基础

区域金融政策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国内外各类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约束论及国内学者对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为金融政策倾斜提供了理论支持。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形成与产出能力给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应用到省区层面上,如陈莹(2002)、黄湘雄(2004)、曹廷求(2006)分别对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的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做了实证研究,都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金融约束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来达到金融深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存贷款利率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和稳定的宏观政策等一整套区域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使得它们采取有社会效益的行为,弥补地区内发展不平衡及市场本身的缺陷,实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表明,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指出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

三、促进金融积聚北部湾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多层次发展区域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和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是吸引金融积聚的根本因素,也是金融政策倾斜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初期,如何通过金融政策倾斜加速金融机构聚集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金融机构设置倾斜

1、建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蒋升湧(2007)主持的课题“建立北部湾银行问题研究”中提出,参照徽商银行模式对广西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兼并重组,在其基础上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部湾银行。作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北部湾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应以支持环北部湾经济圈特别是北部湾三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开发为主要目标,其信贷资金的投向重点应是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有利于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此外,就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北部湾银行应重点吸收境外、东部资金,在成熟时,应将业务和分支机构延伸至国外特别是东盟国家,使之成为一家国际性银行。北部湾银行的资本金来源尽可能多元化,多元化体现在行业、地域(包括境内外)、所有制成分(包括自然人)等方面,多元化的好处是分散风险、保障资本金的长效稳定,并且可以发挥地缘优势,为今后引资多元化奠定基础。资本金可以采取阶段性扩充办法,在建设初期可以考虑只吸收境内资金,后期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针对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部湾银行应该承担起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融资或担保的责任,通过争取国家给予类似渤海银行的新业务试办权,例如开办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避免与其他银行业务同质化,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机会,彼此形成合作关系,以利于资本聚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有差别地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完整的金融产业链,种类齐全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市场机会和分散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发展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结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约束较少,可以通过专业投资方式改变社会资金结构,将社会闲置资金引向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企业或项目。当前,可以考虑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多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以适应小企业抵押贷款的灵活性需要,改造某些准金融机构为信贷机构,加快步伐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补助等手段补充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对这些企业实行有区别的税收政策,促进其较快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效的资金配置。

(二)金融业务管理倾斜

1、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根据规划,广西将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壮大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海洋等产业。对资金投向广西上述产业的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财政补贴等予以优惠,同时,允许贷款利率适当浮动。

2、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政策。根据金融服务与产业的原则,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比例、放宽利率浮动等措施促进资金及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聚集。对于广西境内的金融机构允许其以低于全国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开展业务,这样有助于该区域的金融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吸纳来自全国的资金,促进资金向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产业流动。同时,可以将北部湾经济区列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点区域,允许本地区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存贷利率,或者对本地区以外的金融机构向北部湾经济区的贷款提供利差补贴及地方政府担保,以保障重点产业的资金来源。

3、增加政策性银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资金投入。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规划层次,在金融政策及资金层面应尽早落实。因此在资金额度分配方面,跳出西部大开发的限制,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多层次发展战略交汇点考虑,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者增加原来的额度,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为重点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对政策性银行贷放的专项资金所需的配套资金实行差异化待遇,例如,对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及广西本土金融机构的部分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利差及地方政府担保的双重优惠政策,带动商业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北部湾经济区。

四、金融政策倾斜应注意的问题

金融政策倾斜带有明显的政府干预色彩,对于金融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经济起步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政策倾斜往往以牺牲国家或地方财政为代价,并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因此,金融政策倾斜应该考虑时效性,防止微观企业对国家财政的过分依赖。并且,金融机构积聚、资本流动最终取决于市场因素。因此,金融倾斜政策应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为微观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于金融产业积聚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动活跃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姜爱萍,武晓斐.金融企业集群:金融地域运动的新动向[J].西部金融,2008(6).

2、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J].上海金融,2006(11).

3、隋庶.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J].新西部,2007(2).

4、左科华,实行倾斜性金融政策,促进西部开发[J].贵州商专学报,2001(9).

5、李新彬.转型期中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7.

异地公积金政策篇8

为解决长期以来政银企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人民银行上饶市中支与德兴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调研论证,提出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政银企投融资对接方式,通过创办集政策指导、信息、投融资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德企网”网站,来缓解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企业投融资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德企网”通过创新政银企信息对接方式,畅通“政府引导项目融资、银企信贷融资和企业之间相互融资”的渠道,设置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家与企业家、互动空间五大板块,旨在通过各类板块的信息采集与电子商务运用,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为企业投融资提供全面、专业化的服务。网站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畅通银企信息沟通渠道。企业通过“德企网”平台,对融资政策、融资手段与方式、融资项目信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商业银行通过“德企网”平台,可以及时了解非本行客户的融资需求、项目信息,做到及时跟进。二是畅通银企信贷融资渠道。主要表现为,银行贷款迅速增长。“德企网”运行后的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德兴市各项贷款增加3.53亿元,占该市全年新增贷款的66.93%;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增加2.20亿元,是该市全年新增贷款的41.80%,较好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引导项目投融资对接。“德企网”开网后,企业通过网站的项目推荐、政策类扶持措施信息,先后实现了12个项目的对接,实现投融资金额4.8亿元,申报技改类、补贴性等国家扶持资金0.27亿元。

二、依托科技创新,解决民生困难

近年来,征信系统的功能日臻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但信用信息的采集、保存、使用不当所引发的异议及其诉讼案件也呈现增加态势,异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客户维权难、人行监管难”的困境日益突出。据统计,2013年1~8月期间,上饶市共接到异议申请126笔,平均处理时间31天,比规定的20天时限长11天,超时处理77笔,接到客户投诉39笔,分别占全部笔数的61.1%和31%。上饶市中支按照“流程公布、证明公示、结果公开、相互监督、限时办结、全程监控”的总体思路,历时近一年开发了“江西省金融机构异议处理公示系统”,并于2013年8月在全省上线运行,实现了对金融机构异议处理全程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有效破解了征信异议处理的困境,维护了信息主体权益,解决了民生难题,回应了民生关切,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升办事效率,大幅缩短异议处理办结时间。据统计,“江西省金融机构异议处理公示系统”从2013年8月份开通以来,截止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共开具《专项证明》145份,全部启动异议处理流程,已成功完成异议处理108份,占异议处理案件74.5%,平均办结异议处理时间缩短为15天,较系统推行前提前16天,目前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异议处理诉讼案件,客户异议申请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二是提升监管效率,人民银行介入更加及时。通过建立“异议处理公示平台”,上饶市全辖各金融机构严格按照规定启动异议处理流程,畅通了流程渠道,全面实施了异议处理阳光工程,实现了异议信息主体人“投诉有受理、受理有时限、维权有保障”的良性循环,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权益,赢得了社会声誉,同时极大提升了基层央行的公众形象。

三、依托科技创新,化解金融风险

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增长处于下行期,房地产等部分产能过剩企业“阵痛”难消,民间借贷案件频发,风险逐渐暴露、并在局部引发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人行上饶中支为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了“民间借贷监测分析预警系统”,建立起覆盖上饶市全辖11个县(市)民间借贷监测与分析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对全辖地方民间借贷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与诊断评价。对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切实发挥基层央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监测、分析、反馈作用作了有益尝试。“民间借贷监测分析预警系统”包括三个中心,分别是监测分析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和乡镇(村级)监测点。系统根据民间借贷在总量规模、投向、操作方式、融资方式、利率、融资形态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来确定民间借贷风险点及风险评价指标。在对监测的样本信息进行风险分类整理、计算和汇总的基础上,将其导入风险评价计算模型并生成直观的评价数据。该系统在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引导民间融资投向,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来看,该系统解决了金融风险防范难题,实现了民间借贷风险预警预报。依托该系统对民间借贷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可以较准确地掌握民间借贷对金融体系安全的影响,并通过风险“电子沙盘”的形式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传递安全预警信息,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据统计,近年来,上饶市各级政府依据该系统,对全市8个县、63个乡镇发出民间集资风险提示,避免发生民间集资案件128起,使15000多户家庭避免了损失,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

四、依托科技创新,促进普惠金融

上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偏远乡村、低收入群体提供安全便捷、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一直是人民银行上饶市中支致力的工作方向,多年来,上饶市中支积极依托科技创新,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提升现金管理水平,服务社会公众。上饶市中支围绕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发行基金“总量满足、结构合理、票面整洁”的要求,开发出“发行基金库存分析预警系统”,设立了合理的信息采集网络、科学的数据模型、完整的预警分析系统及有效的风险内控评价办法,为掌握区域发行基金的供应总量、票币结构、票币质量,并科学确定发行基金调拨和供应的合理区间提供了依据。据调查,该系统运行以来,上饶市辖内人民币满意度达92%,提升了11个百分点。二是推动金融IC卡应用,服务百姓民生。上饶中支按照上级行的要求,积极推进辖内金融机构IC卡建设,拓展IC卡服务领域。截至目前,辖内已累计发行金融IC卡460多万张,已将IC卡服务延伸至公交、出租车、社保等领域,极大丰富了金融服务,贴近了百姓生活。三是推动移动金融建设,服务偏远山区。移动金融具备小额、快捷、便利的特点,在便民领域具备突出特点。为此,上饶市中支制定出台了建设移动金融的指导意见,要求辖内金融机构加快移动金融的建设步伐,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目前各家金融机构已累计发行手机银行卡等90多万张,有效解决了金融服务偏远山区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问题。四是推动助农取款服务,开展“便民”工程。为切实解决农村及偏远地区普遍存在的小额取现难问题,上饶市中支积极在全辖开展“支付便民”工程,在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的行政村中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信誉可靠的特约商户,安装专用POS终端,配备验钞机等设施,以特定交易方式为持卡人提供的取现服务的工程,方便了农村居民支取各种涉农补贴、养老金等小额资金,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惠及全市30多万农户,极大提升了基层央行形象。

上一篇:城市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下一篇:村级饮水安全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