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21 17:29:46

识字教学的定义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1

摘要:

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汉字知识也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种类型。在汉字课堂教学中,事实性知识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概念性知识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程序性知识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元认知知识强调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的不同识字策略。

关键词:

汉字知识类型;汉字知识教学

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汉语能力的基本要素。分析汉字知识类型,探讨其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汉语学习水平。本文将运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卢姆知识分类理论分析汉字知识类型,探讨汉字教学中不同类型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重点与策略,从而实现有效的汉字课堂教学。

一、汉字知识类型分析

布卢姆于1956年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将学习结果分为三大领域,分别是认知领域、动作领域、情感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不同水平层级的学习结果。认知领域“知识”水平目标注重储存和回忆有关信息。知识目标包括:术语和事实等特定知识,也包括排序、分类等方法或途径的知识;还包括原理、理论或知识框架等抽象知识。其学习特征是记忆,包括再现和再认,这两个过程都涉及到对储存在大脑中的有关信息或事实的回忆。表现在汉语教学中,具体为生字生词的认读和课文基本事实的获取等学习行为。布卢姆于2001年修订了认知领域的学习结果,采用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重新分类。在知识维度的分类框架中,分为“事实、概念、程序、元认知”四个知识类别[1]54。根据布卢姆2001年认知学习结果新分类理论,汉字知识也可以这样分类。汉字事实性知识,在字音知识中有拼音术语知识,例如声母、韵母、声调;在字形知识中有笔画、偏旁、部首知识;在字义知识中有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字义知识。汉字概念性知识,在字音知识中,有鼻音、边音知识,在字形知识中有偏旁、部首知识,在字义知识中有指事、象形、会意、形声知识。分类与类别的知识比事实性知识更概括。例如“山、川、日、月”等汉字是象形字,它是事实性知识。汉字程序性知识主要表现为汉字书写笔顺与笔画知识,相同的汉字部件,不同的组合方式,就会产生新的汉字。汉字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汉字学习任务知识、汉字学习策略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汉字学习任务,寻找恰当的汉字学习策略。例如汉字再认任务,学生只要求记住读音,而汉字再现任务,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读准字音,还要能够写对字形。在汉字课堂教学中,事实性知识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概念性知识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程序性知识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元认知知识强调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的不同识字策略。根据布卢姆认知目标知识分类理论分析整理汉字知识类型,按照字音知识、字形知识、字义知识分类,如表1所示。

二、汉字知识教学

汉字课堂教学中,针对上述四种汉字知识类型,备课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事实性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概念性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程序性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元认知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强调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的不同识字策略。例如“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变一变,猜一猜,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等识字教学方法[2]184-185。

1.汉字事实性知识教学

汉字事实性知识,包括汉字术语、汉字书写具体细节、汉字要素等,例如汉字笔画名称知识,汉字偏旁名称,汉字部首名称,单音节汉字;汉字本义,一音多义字,音同义字等各种汉字知识。汉字事实性知识教学,强调再认和再现汉字字形与字义,可以运用汉字笔画加减策略。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汉字学习任务。加一加。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已经学过的熟字,拼凑在一起,成为新的字。如门+耳=闻;八+刀=分;一+大=天;父+巴=爸等。减一减。与加一加的方法类似,不同点是从一个熟字去掉某一部件。如闻-门=耳;分-八=刀等。

2.汉字概念性知识教学

汉字概念性知识,是关于汉字类别和汉字分类的知识,例如汉语拼音类别,汉字同音字、多音字;汉字的偏旁类别和部首类别;指事、象形、会意、形声等汉字字源;名词、动词、代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等汉字词性知识汉字概念性知识教学,强调根据汉字字形与汉字部件辨别与判断汉字字义,可以运用比较归类和偏旁交换的教学策略。比一比,找差异。对于同音字、形近字或意义上有某种关联的字,可以采取比较识字法。如“人与入”“出与山”“拨与泼”“辩、辨、辫、瓣”等。换一换,认生字。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交换偏旁部首来变成生字。如“闻、问、闭”等汉字通过交换“耳、口、才”等部首变成新的汉字,门+耳=闻,门+口=问,门+才=闭。

3.汉字程序性知识教学

汉字程序性知识,是汉字的具体书写技能知识,汉字笔顺和笔画、汉字间架结构,汉字句读方法、汉字属对技巧等各类知识。程序性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强调汉字笔画重组与推测字义,可以运用部件重组和猜谜拆字策略。变一变。变换汉字部件位置,可以产生新的汉字。例如“ヽ,王”两个部件,先写ヽ后写王,构成汉字“主”,先写王后写ヽ,构成汉字“玉”。猜一猜。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根据生字的结构和意思,编成谜语,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认读汉字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谜语,主动创编。如“千字插中间,北字分两边”(乖)。

4.汉字元认知知识教学

汉字元认知知识,包括汉字认知策略和汉字认知任务,是有关汉字学习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的知识,有关汉字学习中自我优势与不足知识。元认知汉字知识的课堂教学,应当侧重指导学生辨析汉字认知任务,探究汉字音、形、义的关系,主要从象形汉字、指事汉字、会意汉字、形声汉字教学入手。象形汉字教学,应该抓住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指事汉字教学,应当强调指事符号的意义。在象形汉字基础上增加符号,指示新的意义。会意汉字教学,一定要注意分析字形结构及其意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从而表示新的意义。形声汉字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画一画。汉字源于图画,与图画有着不解之源,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一起复原文字的象形原貌,稍加点拨,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必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牛、鸟、爪”等。演一演。学生表演汉字的意思。例如会意汉字“看”,(学生表演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样子)、例如形声汉字“顾”,(学生表演回头看的动作)。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解释汉字的意思。例如指事汉字“末”“本”(树梢、尾梢、末梢、末);“甘”(口中含着一点食物,一定很好吃,甜美有味,舍不得咽下去,更不愿吐出来);“刃”(那一点指示刀刃);“亦”(那两点指人的腋窝)。综上,汉字教学应当从字音、字形、字义知识入手,帮助学生获得汉字音、形、义的统一认知,正确解释认读汉字字音,正确书写汉字字形,正确解释汉字字义。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薛晓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2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六年中,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生字的数量是3500个,而在这3500个字中有1600至1800个字的识记是要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完成,也就是六年识字量的一半都要在低年级完成,确实识字教学任务相当繁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最困惑老师的问题。

一、重视识字教学

有些教师以为,识字教学不就是教孩子认几个字,写几个字吗?这些字都是常用字,没有一个我不认识,不会写的,不用像教高年级一样下功夫备课,其实,这样认为是非常错误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一件看似简单而实则富有情趣的事。因此,教师在开学前,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低年级学生的一些认知特点,对识字教学的要求了然于胸,比如哪些字属于只要求认识的字,哪些字属于掌握的字,不同课时出现的生字应该用哪种法和技巧学习,这些教学前教师都要做到通盘考虑。

二、识字教学,不能孤立的识字,要做到多方面的结合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材为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要让孩子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并从中找到要学习的生字。理解字义更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表示,教学“迅速”时,用举手的方法解释。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字词的意思,有感受到了学习生字的快乐。

2.结合图画识字

低年级识字教材配有丰富的图画,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

3.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

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准确地理解字义,巩固所学的字。如教学“串”时,让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很快联想到“冰糖葫芦”、“羊肉串”,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字,学生既感兴趣,有印象特深。

4.结合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识字

结合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识字,比如用字组词、用词说话等。

5.音形义结合起来

把每个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学习。

三、不要用定义法解释字义

很多字义本来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可是如果用定义法解释字义,反而越解释孩子越不理解。比如“人、口、手、大、小、多、少”这些字,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字所表示的客观事物,没必要给孩子用准确的定义来解释它们。还比如“两岸树木密”中的“密”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准确地理解不是太容易的事,可能有的孩子把它理解为“多”。如果用两幅图就能很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密”的字义,一幅是画了一大片树林,但稀稀拉拉;另一幅画是,不大的一片树林,但比较密。让孩子说,哪一片树多?不用多说,孩子就明白了,什么样才叫密。

四、教学中要分层次进行

比如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找出要学的生字——出示带拼音的卡片认读生字——把卡片上的拼音折去认读生字——理解字义——用字组词说话——分析字形(这一环节也可以在理解字义之前,视不同的字而定)——教师范书——学生书空(掌握笔顺)——学生描红——在田字格中书写——强化更高。如果有新出现的笔画或偏旁,还要适时让孩子认识并掌握。

五、不可忽视范书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好好写一写这些字。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都要掌握,课堂上范书时,一定要把每一笔给学生交待得清清楚楚,不能拖泥带水,含含糊糊。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看清老师的范书,范书的位置也很重要,应该在黑板的左上角,这样,教师在书写的时候,身体不会挡住学生的视线。

六、课堂结构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较短,因此,安排课堂结构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用大约20分钟的时间带领孩子学习新内容,剩下的时间,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强化巩固。

在教学中如果注意以上策略,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学生自己轻轻松松就能学会更多的汉字。

(上接第38页)

四、结论

本文中,笔者试图比较韩国语的“”和汉语的“的”句法、语义特征,力求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日常中韩翻译中去。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了韩国语的“”和汉语的“的”在语义和用法上有差异也有共同点。此文还有很多问题没有阐述,今后将进一步加深与完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权宇振.对于“”用法的研究.汉阳大学研究生院国文科硕士学位论文,1999.

\[2\]刘舜熙.韩国语关于“”的研究.汉城大学研究生院国语教育系硕士学位论文.1999.

\[3\]李尚赫.关于“的”派生的形态.高丽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1991.

\[4\]孟珠忆.现代汉语语法.青年出版社,1992.

\[5\]崔炳德.现代汉语实用语法.高丽院,1994.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3

一、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地位

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需要。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比较顺畅地进行书面语言表达。如果学生的识字量不足,那么他就不能自如地运用书面语言,其口头表达也就无法得到更多营养。

识字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外化形式。识字教学是语言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需要。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书写习惯的优劣。

识字教学是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汉字的字形、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因此,识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识字是阅读的先导,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二、识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汉语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识记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字音。对于生字读音的学习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三是能准确地拼写音节。在教学字音时,教师要让学生多读。教师要先范读、领读,让学生听读、跟读,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识读。对于同音字、多音字的教授,教师要将单个字的读音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联系学过的知识给予学生必要的讲解。

字形。对于生字字形的学习要求,一是明晰字体结构,二是弄清笔顺,三是了解特点,四是书写正确,做到端正、整洁、美观。教师要讲清汉字的造字特点以及偏旁部首的组合规律,可以对一些典型的汉字进行拆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教师还要加强汉字书写指导,做好示范,努力引导学生做到书写笔顺正确、笔画规范、字形美观。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汉字手写体与印刷体在字形方面的细微差别。

字义。对于生字字义的学习要求,一是明确基本义、常用义,二是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教师在教学生辨析字义时,应将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整体把握,加强组词、造句练习,以求得对字义全面准确的理解。

三、识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识字教学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认识”与“会写”分类推进,不断增加识字量。识字分为“认识”和“会写”两种不同的要求,其划分有一定的弹性。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默写,并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力求能在语言表达中准确运用;要求认识的字,要做到离开注音和语言环境能准确认读,会认即可。

识字教学要与课文讲读相结合。课文学习中的识字教学,要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生字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的差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在讲读课文前或讲读课文后学习生字,也可以边讲读课文边学习生字。课文中的识字也可以分步进行:在初读课文时解决字音,在理解课文时解决字义,然后通过写字训练进一步巩固。

努力巩固识字教学成果。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读写刚刚学过的字,尤其是使用频率高的字,最好将这些字放在篇章中反复巩固。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字典和词典。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是学生学习汉字音、形、义的基本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自己巩固识字成果,扩大识字量。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1)形象记忆法。利用汉字象形的特点,从一部分汉字的演变入手,使学生获得直观、具体的认识,或者模仿、演示事物形态以突出其特征,帮助学生形象地识记生字。(2)意义联想记忆法。利用汉字指事、会意、形声的特点,从汉字构造方面分析字形与字音、字义的关系。如,“刃”为“刀”加一点,表明为刀刃部分;“明”为“日”“月”组合,表示明亮的意思。(3)歌诀记忆法。对于一组生字,可编成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的口诀或歌谣。如识记“戊、戍、戌”三字,可编成歌诀:“横戌无点戊,有点便成戍。”(4)比较记忆法。将字形、字音或字义相同、相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较,辨析异同,防止读错或写错。如将汉字“己、已、巳”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明确其差别。(5)谜语记忆法:编写谜语,在动脑筋中识记生字。如“画”的谜面为“一块豆腐切四块,放在锅里盖上盖。”“德”的谜面为“二人去看戏,走了十里地,看了四场戏,一心要回去。”(6)游戏记忆法。将适合拆分的生字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写在纸板上,由学生分组做组合生字的游戏,寓教于乐。(7)多媒体记忆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使图、文、声、像有机组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4

吕先生的话与识字教学关系很密切:一是“本国语文”不过关,首先是指识字教学不过关;二是好学生“得益于课外看书”,但不识字就无法去“课外看书”。吕先生的批评过去了近二十年,今日情况似乎比当初更糟,初中生语言贫乏,写不出象样的记叙文、说明文,且错别字累累,严重影响了表情达意。某市96级中师生升学语文成绩居然三分之二不及格,有的班最高只有六十五分。能考上中师的好学生语文水平如此,其他学生则更差。笔者觉得如此现状源于语文教学界对识字教学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对汉字特点体会把握较差,导致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不当,如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的前景则很不美妙。为此,笔者就识字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切望专家同行指教。

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等原则。但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相比,教学内容迥异。识字教学的内容是汉字,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其特点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而达音形义的统一。汉字本身的特点与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心理特点相结合,必然会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特殊原则。把握了这些原则就等于把握了识字教学的关键,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

一、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据汉字本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这一特点而提出来的。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汉语大字典》收字55000个,国家颁定常用汉字7000个,而音节只有410个,音同音近的字很多。汉字字形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零件,指组成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的笔画,基本笔画五种,常见笔画28种;二是部件,即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与独体字,常用偏旁140个,《新华字典》偏旁部首189个,独体字数百个;三是结构,汉字的结构既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结构,又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顺序。汉字字形复杂但可分为三个层次,有规律可寻,掌握了规律便不难书写理解记忆。汉字字义有一字(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有近义词、反义词之分。汉字可独立成词(单音词),又可作语素而与其它语素构成双音词、多音词等合成词,(有的字独立无语义,如徘徊,要二者合起来才组成一个语素,因数量极少,此处不多说)。汉字字(词)义复杂,构成新词的能力强,是汉语成熟的表现。汉字构成新词后,其义或与本义同,或与本义近,有的还与本义大异,但大多有迹可寻,可据本义及前后文进行理解。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的是字形,而汉字又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据此就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核心原则——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即识字教学不仅要识记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要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见形而知音义,兼及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准字音,写出字形。

识字首先接触的是字形,我们就要以分析字形为突破口,再根据汉字造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的特点,先讲音或先讲义,达到音形义的结合。如教象形字“羊”,字形象羊,是一种家畜,读作“yáng”。如教指事字“刃”,字形是刀口上加一点表示刀口,刃便是刀口的意思,读作“rèn”。教会意字从分析意符入首,再涉及义与音,教学便生动形象有意思。如田中草为“苗”,不正即“歪”,犬叫为“吠”;又如双木为“林”,表示许多树林,三木为“森”,表示更多的树,多得遮天蔽日,三人为“众”,由此引出一条规律:凡三个相同的独体字(意符)组成的新字都表示多或程度深的意思。汉字中形声字最多,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教学时先分清声旁与形旁,再先讲义或先讲声,如教“急,声旁是“几”,读“jī”,形旁是肉(月)旁,肌指动物身上的精肉,词语有“肌肉”。形声字多,规律性也强,但因古今音变,不少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音,有的成了近音,有的音差别很大,所以要加强正音教学。对部分形旁声旁换位而组成的不同形声字,如“晖”、“晕”、“纹”、“紊”等尤须注意区别。

二、字词句相联学用结合的原则。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5

一、识字教学的方法

1.串解式:对构字部件作基本合乎情理的拼意解说。如:岔(分+山):山挡住去路,分出一条岔道;叛(半+反):从整体分出了一小半,跑向相反的方向,这是叛变的行为。

2.编述式:根据字的形义关系,想象出一个情节片断,并作形象描述。如:愁(秋+心):解放前,秋天一到,穷人因为没有衣食过冬,心里就直发愁。

3.演示式:用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如:掰:两手掌心相对靠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卡:两手一上一下作通道受阻的动作。

4.讽喻式:在由形而义的剖解中,因势利导地注入教育因素,给学生启发。如:臭(自+犬):自大为臭,为什么大字上还要加一点?原来是表示哪怕是有一点儿自大,就臭了。

5.点解式:着眼于字的某一构字部件。作点的解释,分两种:一是强调某些表义偏旁;二是对易错部位作提示。如染,可指出古人染衣,要浸染九次,不可写成丸。

6.图解式:用简笔画表示某些象形字或象形偏旁的形义联系。如:飞:画一只飞鸟,对照提示:横折钩像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一撇一点是小鸟展开的翅膀。

7.区分式:对一组形近字的形义关系,作有理性的区分和说明。如:哀和衷,哀:古时死人都很悲哀,人们穿着丧衣,去慰问,慰问要张口说话,所以哀是“衣+口”;衷:发自内心叫衷心,内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

8.嵌入式:这适用于某些形义关系难以辨析的字。例如确字,可以嵌入一则有关“确”的故事:有个孩子见牛在吃草,就砸牛角,一位老爷爷见了说你砸得很准确,但是用石头砸牛角,确实不好,这一则石头砸牛角的故事,把抽象的确字的写法和用法很形象地印入学生的记忆中。

9.歌谣式:师生共同将已识记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顺口易记的儿歌。如:束是绳捆木/尘是小土扬/休是人倚树/套是袋大长

10.猜谜式:分两种,一种曲折地说出字形,并暗示字义。如一个虫子口触电,一到冬天就不见(绳);又是一天大清早,日头初出地平线(旦)。二是只巧妙地说出字形而不显露字义。如:一家十口住草房(苦);一人躲在草木中(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生字都能用上以上的形式进行教学,但只要我们细心地去挖掘每个汉字固有的趣味因素,对文字的结构形状作富有想象和合乎逻辑的表述,那我们的识字教学就会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二、字音教学的方法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方法还有三种:

1.形声字找声旁

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若形声字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同音字),读准了声旁就读准了字音,如:递、柿。若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声旁与形声字字音的比较,弄清什么不同,然后再读准形声字字音。如米迷(声调不同)、朱殊(声母不同)、回徊(韵母不同)。

2.音近字比较辨析

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如:妈、蚂、骂;有的是形近字,如:巳、已、己;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身、深。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分析,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帮助记忆。

3.多音字据词定音

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按义定音。

三、字义教学的方法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组词造句法

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简便方法。如教认的字义时,可让学生扩成词认识,再造成句子:与人说话就算认识了。像这种用字组词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叫组词造句法。

2.联系实际法

也称举例说明法。如教认的字义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组成词语认真后,出示两份作业,一份写得认真,一份写得潦草,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不仅用了直观的方法,而且也联系了学生的作业实际,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3.比较辨析法

教形似的形声字与近义词、反义词均可用比较辨析的方法,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生字。一位教师在教小语一册《画》时,先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远近、有无、来去的意思,最后又用找反义词的练习,集中比较辨析三组反义词,效果很好。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6

小学语文教学大概应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是识字阶段;三、四年级是阅读阶段;五、六年级是写作阶段。目前,农村有很多老师并不在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则认为低年级只是识字,很简单,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识字掌握得不好,到了中、高年级的时候,在阅读课文中或者看课外书多了也会自然地掌握了。然而就有人不重视探究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方法。老师不重视教法,学生认字识字就不那么丰富。尤其是农村学生,见识面较窄,到了中年级也很少有课外书阅读,就直接影响了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此外,农村的学校很少有甚至没有电教设备和相关的教具。这时教师要注重注意找出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认字识字上有所突破,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则认为农村低年级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字音识字

汉语拼音是读准汉字的唯一标准,也是学汉字的基础。学生进学校时,学语文的第一步就是汉语拼音。低年级老师除了自己读标准以外,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农村学生大多数是讲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文,跟普通话有大区别。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总是授之以鱼,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加之没有电教之类的直观教具教学用具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那么就是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乐趣。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每个字母都变成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教“a"和“o”时,编儿歌“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o、o。”学到“b"和“p”时,利用学生在学校听到的广播体操和山里的一些生活观察区别。“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p、、p。”边分析边小结说:“当你们听广播和爬山坡时,哪一样最用力。”学生都说“爬山坡最用力。”这时我们便可以指导学生们读P时要送气,听了广播很舒服。不费力,读“b"时就不送气。后来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我指导学生用编儿歌的方法就记住了。如“q"和“p"。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些字。我用了直观、生动、形象、有趣的办法,让学生轻而易举的分清了。

二、趣味识字法识字

趣味识字法是识字的有效方法,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引导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是解决识字难的途径。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感到一种好奇。如何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一开始就能主动地识字,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课题。从学生好观察、爱表达的特点出发,运用直观教学观察字的结构,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还可以把一些字编成识字顺口溜,以便于学生记住。如:一木本,二木林,三木森,林火焚……

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既形象直观又琅琅上口,学生对识字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三、从字形联系字义的识字

1、从笔顺笔画的训练,偏旁部首到识字,理解字义。

学识字就要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起,丝毫不能有点滴的马虎。如“骨”字,学生刚识字,很容易忘记里面的“7”的笔画,提醒学生讨论,骨头长在肉里,你能看得见吗?这时学生会知道是骨头长在肉里看不见的。然而再让学生思考:正因为看不见,所以这个字就有一笔藏在里面,是哪一笔呢?便指导学生数是第几笔?这个字菜有多少画?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便知道敢是第三笔,这个字共有九画。学生很快回答出了,也理解了“骨”字的意思。

2、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义在课文语境中得到明确深入的开掘。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产生和发展的,尽管表意汉字有丰富的内涵,但当它们一个个,一组组脱离语境存在时,它们是理性的符号系统,体现出来的意义是语言文字的本义和通常使用的语法体现出来的意义。而当字、词、句在语言中流淌,在文章中跳跃的时候,它就变得鲜活、感动、深邃起来。

就此而言,字词句大概有三种含义。一是字面意义;二是文体意义;三是语境意义。即这个词或语句体现出来运用某种修辞手法或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特定意义。

例:《要下雨了》一课中,小燕子对小白兔说了一段话:小白兔大声嘁:“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天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在生活中,绝大多数字、词用的都是它们的字面意义,一般意义,只有“正”没有用它的本义,而是用了它作为副词时表示时间范围的意义。“正在”如果我们让活宝反复朗读整个段落,不仅能够体味出“正在”的意思,还在人物对话的氛围语调中,感悟出小燕子一刻不停地忙着提虫子的紧张与兴奋。

因此我们发现,脱离语言环境,孤立单一的识字,对一些意义变化灵活多样的字、词来说,要真正掌握它的意义是困难的,很难把握教学上的尺度。对于汉字来说,汉字具有多音多义的现象,如果离开了词语教学,就单字教学,就会有不少问题难以解决。农村孩子除了在学校学到的字外,就很少从其他方面获得知识了。如果教少了,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教多了,他们的脑子就不那么灵活。课文语境能为识字在了解字义的深浅及难易程度上确定了一个最佳限度。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7

关键词:识字 认识 加强 发展

识字教学虽然不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识字的多少以及对所识的字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摒弃浅薄,回归本真,扎实搞好识字教学。

初中语文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应扎扎实实地进行,随意性的浮光掠影式的教学不是“启发式”,而是不负责任。就识字教学而论,深入把握编者意图,充分利用识字工具,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落实每个生字的音形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记忆,进而转化为能力,是摆脱识字教学薄弱的关键。

汉字多数为形声字,利用其声符提示读音、形符点拨字义这一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变枯燥的符号识别为生动形象的、音形义、用途全部到位的、轻松愉快的识字活动,既能满足青少年强烈的求知欲,又符合“思维心理学”的普遍规律。

利用形声字尤其方便辨字、记字,是由于形声字的形符有象形、表义或直指事物属类的特点,学生熟悉这一特点,有利于准确辨析字形差异,推断字的用途,例如“荣、荥、萤、莹、萦”。由于形符的象形特点,因而形象性极强,容易激活联想与想象。学生如果对某字的字形感到含糊或已遗忘,就可以借助因声求义的反推理,联想该字的声符、形符及组合,在联想过程中,很容易激活记忆的恢复与再现。学生查阅字典时,因为形符表义形成的心理智能,能迅速从许多义项中区别出本义、引伸义、比喻义,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义项。

识字要读准音,声符已提供了大概读音,配上形符的表义,正音也不难,当然也有因为粗心而“秀才只识半个字”的,但一般说来,读错的量远远小于写错的量。至于少量属于会意字而经常写错写别的,如“步、既、即”等,不妨交代一下其原理,“步”是两个正反“止”的组合,“少”是反“止”的变形,于是“徒、徙”的区别就清楚了。明白了“既”的“已经”义和“即”的“就”义的成因,“既然”“即使”就不会写成“即然”“既使”了。

利用形声字原理识字记字,形象、生动、效率高、记忆牢固、费时少,只要引导得当,学生把握要领,形成习惯,就会主动探究,毋需教师字字都讲,也不影响阅读教学。认为这种做法太深奥,学生接受不了的想法,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识字工具不用于识字,只作肤浅的识别声符形符的游戏,这实在是“小学而大遗”。组字的笔画很少而衍生出的字很多,就必有部分字相互的形体大同小异,书写时一笔不慎,则大相径庭。教材里的“形似字”是引玉之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整理、比较、归纳形似字。初中学生应掌握的3500个字里,形似字大致有如下类型:1.相同笔画书写而异。包括长短异如“未末”“己已巳”;横提异如“睢雎”;撇竖异如“凡讯;连断异如“彩释”;形变异如“汨汩”。2.结构相同位移而殊。如“吧邑”“杳杲”“旯旭旮”。3.局部稍增笔画。如“冷泠”“肓盲”“毫毫”。有些形似字在比较时仍要用形声字原理解释,如“菅管”“蓝篮”等。

写别字是受同音字干扰的缘故,但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用途认识不足。尽管几个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用途有别,教者要善于搜集整理学生经常写别的字,然后帮助学生辨析。例如“度渡”“至致”“象像”等,要利用形声字原理结合社会约定俗成的用法辨清各自用途;“必须、必需”“竟竞”等,利用语法知识,诸如词类及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来辨别;“名明”“泡炮”等则要讲清文字使用的古今变化,进而纠正“按步(部)就班”“人才倍(辈)出”等同类别字。经教师的指导辨析,举一反三,作业里就不会再出现“艰坚”“残惨”“座坐”“秩次”混乱的现象。

识字难,记字也不易。加强记忆的措施是复习巩固,强调运用是复习巩固的核心,因为运用是主动积极的吸收与消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握了字义,对词义的理解虽不能十分准确,但也不会出入太大,再用到语言里,这个生字被融成语言集成块贮存起来。不过这也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语境、事态、场面,否则他们会窘于没有能用上这个生字生词说话的机会而放弃。课本里汇集的优美词语数不胜数,学生作业、作文里能用上的寥若晨星,随学随弃,边学边忘,时间一长就又还给了书本。

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仍然要加强识字教学,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识字教学的定义篇8

[关键词]汉字教育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汉字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石,使全民了解和正确使用汉字,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奠基性工程。”“识别和运用汉字的能力将决定他今后一切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汉字教育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笔者以为,汉字教育既要注意传承,也要注意创新。

一、汉字教育传承的基本要求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集音、形、义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笔者以为,我们需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育,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功能,发挥识字的多重作用。

(一)根据汉字的特点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不顾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流变而牵强附会地拆解汉字,或者推崇一种方法而将其不断僵化的不良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让笔者想起跟同事的一次聊天。那一次,她介绍了一个学生课堂上识记“照”字的方法:“一个日本鬼子,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点血。”她还很高兴地说那节课全班学生都记住了“照”字,第二节课复习时,对字形复杂的“照”字,没有一个学生不会读。这种识记方法太血腥,那个学生采用的识字方法“不顾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字流变而牵强附会地拆解汉字”,无论从工具性或人文性的角度来说,这种识记“照”字的方法都不可以采用。因为“照”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上下结构,上部“昭”表示读音,下面的“灬”是“火”,是形旁。这些是基本常识,是“照”这个生字教学的底线,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的。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在小篆字形中‘照’的字形为■,即‘火’加‘召’为‘照’,而‘召’字古意为‘呼唤’。‘照’就是呼唤火为大家带来光明的意思。”

形声识字法只是其中之一,识字方法还包括看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比较识字法、迁移识字法、分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等。在具体的生字教学中,需要根据生字的特点、学生学习的基础灵活采用识记方法。一年级学生因为识字量有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看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使用得会多些。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比较识字法、迁移识字法、分解识字法派上用场的时候更多。

(二)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改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将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等并列的做法,把汉语拼音放到识字与写字部分,这是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重新定位。汉语拼音仅仅是帮助识字的工具,突出工具的使用价值。识字的工具不止这一种,除了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还可以学着他人的样子读出。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认识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生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也可以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在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进行猜测、推想。如在认识“沙”之后,学生没有利用汉语拼音也可以猜出“莎”的读音。

汉语拼音的作用和功能是正音,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拼”的实践上有所增加,把带拼音的诗歌、小故事等内容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如在教学“ng、eng、ing、ong”(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拼读“长城、英雄、成功”等词语,还可以拼读歌谣:“长城长,长城内外百花香;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学习汉语拼音时,还要把学习音节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用音节组词,看谁组词组得多;用今天学过的生字说一句话,看谁的话里面包含的生字多。

如前所述,汉语拼音只是识字的工具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的具体建议部分指出:“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夸大汉语拼音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本末倒置,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找出不能相拼的声母和韵母等都是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是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背道而驰的。

(三)发挥识字的多重作用

“识字教学的目标不应当仅仅是把汉字当成记录语言的工具来进行读写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发挥它培养思维能力和培养民族自尊心的功能。”回想我们的识字课堂,有多少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民族自尊心遗忘,以为学生会认、会读、会写生字就万事大吉了,忘记汉字是集音、形、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于一体的。

其实,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并不是难事。会意字、形声字的认识往往都包含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过程。比如在教学《操场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出示“打、拔、拍”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带有“扌”,通过做这三个动作归纳“扌”的作用,这个归纳的过程也就是综合的过程;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一课学习“排”时,复习“扌”的作用,并将学习拓展到生活中,问学生认识哪些带“扌”的字,分析它们为什么带“扌”。学习“扌”的整个过程就包含了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汉字中有不少的形近字、同音字,辨异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的过程。再以“海”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认识“海”字,了解“大海”的“海”的意思后,运用课件让学生通过“人海、麦海、云海、歌海”知道“海”这个字的引申义,由本意到引申义,由具象到抽象,由实指到虚写,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字形,还渗透了汉字构词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了解生字所包含的知识,感受先人的智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油然而生,强化民族文化意识,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二、汉字教育的创新之处

在传承汉字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我们也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识字,更要对其不合理之处大胆质疑,弹性处理10分钟练字时间。

(一)依据学情灵活识字

教无定法,在汉字教育中同样适用。笔者教学二年级下册后,没有按常规的做法逐课开展识字教学,而是大胆地根据学情采取全册生字集中认识的方法。开学初,笔者请学生拿本子遮住拼音再认读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圈出自己会认的生字,进行学情摸底。笔者发现,要求会认的400个生字,有5个学生会写,认识350个以上的达15人,认识的生字不到200的只有个别学生。根据这样的学情,笔者调整了教学的策略:在开学之初集中生字,基本完成二类生字的学习。(个别学习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星期内完成识字任务)开学第一周的每个午读,学生不是读课文,而是自主认读二类生字,学会一个就圈出一个。400个生字全部会认的,可以选择复习这些生字,也可以选择看课外书。在学习课文时,每节课只需抽出5分钟时间帮助学生复习识字,重点请识字情况掌握得不太好的学生来认读,确保每个学生的识字过关。学完两个单元后,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再让学生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通过复现帮助学生巩固认识的生字。学期结束时,再次组织学生复习,提高复习要求,重点复习学生容易混淆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以及形近字――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圈出生字表里的全部翘舌音,在早读课读一读;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划出后鼻音,分小组赛读,比一比哪组找得准又读得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认读形近字,并用形近字口头组词。一个学期中,识字教学的时间少了,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的时间就多了。在掌握本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之外,学生还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二)弹性处理10分钟练字时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每天练字10分钟的要求。《解读》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被当做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应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另外,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为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写字开始,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学段,每天练字10分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避免学生长时间用力握笔造成疲劳,练字可以分成两到三次安排:每节课的前5分钟可以安排第一次练字,课中结合生字教学在随文识字的同时安排5分钟的时间练字,复习时再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练字。在第二、三学段把写字和写词、写话、写句、写批注等结合起来,使练字的形式更多样化。但是,硬性、死板地规定每天练字10分钟还是值得商榷的。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篇幅较长,这一课的重点是了解故事的内容并理解幸福的含义。该课还在泡泡提示语中提出演一演童话的要求,因此在该课学习中挤出时间练字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变通一下,将每天10分钟改为弹性的每周练字50分钟或者在一个单元中安排100分钟的练笔,仍然具有可操作性。精读课文《巨人的花园》和《去年的树》,各安排3分钟的生字、词语的书写,再安排7分钟左右的时间写批注,加上5分钟的小练笔,写字时间达到30分钟。略读课文《小木偶》安排续写,进行10分钟小练笔。积累“读读背背”“读读记记”中的词语需要30分钟。习作“编童话”课堂练笔和修改合计需要40分钟。哪怕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不安排练字,一个单元的书写时间达到110分钟,以两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来计算,超过了每天练字10分钟的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中小学教育基石的汉字教育,既要强调科学的识字方法,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发挥识字培养思维能力和培养民族自尊心的功能,也要讲究汉字教育的创新之处,依据学情灵活识字,弹性处理10分钟练字时间。

上一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汇报范文 下一篇:农村民俗文化及传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