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20 11:18:02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1

关键词:跨界驱动;专业课程;内容设计

随着高职院校普遍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针对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诸多高职院校都在开发自己的精品课程;特别涉及到部分示范性院校来说,课程改革必然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与此同时,面对日常的专业课教学,如何使学生能在“基于工作过程”要求下来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这里提出应在跨界驱动下来解决上述问题。所谓“跨界驱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工学融合”“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课程内容的设计模式。关于前者高职教育界早已提及,且对于后者则较少论及,对于工科专业课程来说就更少了。不难发现,无论考察当前科技创新的技术路线,还是产成品的市场化推广,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来支撑。在此背景下,笔者将这一观点植入到高职课程内容的设计中。

一、高职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所面临的挑战

相比较高职院校的发展初期,现阶段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内涵式发展领域。本文主题所关注的是课程内容设计,这本身就是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具体而言,所面临的挑战如下:

(一)学科融合缺乏现实参照

以ERP知识的讲授为例。ERP是“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的英文缩写,其在工业企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包括机械加工过程的物质调配、人力配置,以及产品销售环节都需应用ERP系统。然而,该知识主要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作为学科背景,这就使得教师往往突出计算机领域的知识点,难以自觉充实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知识。从而,在非跨界前提下,则未能给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认知体系。

(二)工学结合难以完全实现

工科类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从事一线生产或基层管理工作。这就意味着,ERP知识的传授应结合他们未来的岗位需要,这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在要求。根据笔者的调查可知:校内实训场所难以支撑起模拟企业岗位的操作训练,相对于专业课程的系统化特质,碎片化的实训内容无法切实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因此,这就给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植入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上可见,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的“两大跨界”都面临着挑战。为此,以下将在原则导向下,构建课程内容设计的模式。

二、跨界驱动下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

因各高职院校行业背景、隶属关系的不同,其在两大跨界中的问题也就存在差异。从总括层面来看,跨界驱动下的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本课程建设原则

跨界驱动下的课程内容设计,须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来展开,这就涉及到校本课程建设原则。众所周知,“校本原则”可以理解为:一切依托学校,一切为了学校。正因如此,受到各校间存在的差异性影响,校本原则就应被遵循。根据笔者的体会,学科间的跨界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不难理解,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层次升格而来,从而使工学结合的跨界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将管理学融入工学或是其他,则没有太多经验可寻。

(二)院、系间共建原则

目前高职课程内容在设计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就在于各系垄断了课程建设,而忽视了各系之间的学科融合与实训资源共享。这一现状不仅将弱化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还是对学院组织资源的浪费。因此,学院层级的主管领导应积极促进系部之间的人员互动,包括精品课程建设、示范课程建设,都应在跨界的宽广视野下来构建。

在以上原则导向下,下文将以“ERP系统”的课程内容建设为例,具体给予阐发。与此同时,笔者仍以工科专业的学生作为考察主体。

三、跨界驱动下课程内容设计的模式构建

“ERP系统”是当前各制造类企业广泛引进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引进该系统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因此,“ERP系统”的知识构成不仅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还涉及到工业管理方面的内容。明确这一点,便为课程内容的跨界设计建立了导向。

(一)突出管理科学与管理的知识要素

机械类专业的高职专业课程,一般都有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版块,而这一版块的知识传授,也主要由计算机专业或是数控专业教师讲授。为此,该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硬件够硬,而软件却软。由学生未来岗位特点所决定,还应突出管理科学领域的知识。包括:团队协作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等要素,都应成为ERP模块课程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就需要寻求经管专业教师的协助。

(二)增强与岗位需求契合的实训要素

高职工科类专业课程,在内容结构上都含有课堂教学内容、实际操作内容两大模块,且二者的课时比例可以达到1:1,甚至2:3。因此,工学跨界的关键就在于确定实训教学内容。针对“ERP系统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业务流程再造能力;而对于系统编程、系统维护等实训内容,则应适当减少。这里须注意,工学结合的跨界应遵循岗位需求导向。

综上所述,跨界驱动下高职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能在本文的基础上获得启发。这里再次强调:在两大跨界领域中,应重视“学科融合”的跨界驱动。

结语

“跨界驱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工学融合”“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课程内容的设计模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层次升格而来,从而使工学结合的跨界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学科融合”的跨界驱动则须引起重视。当然,“跨界”的广义内涵还十分丰富,但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要求,则需要从以上两个领域作为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吴玉亮,王文成,刘志芳等.高职院校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职业时空,2009,(4).

2.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64-02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在其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英语作为高中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学科,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阅读与听写等能力,还要注重从文化的背景入手,强调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把握英语,更好地运用英语。

1.提高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的措施。

1.1 结合各种视听材料介绍有关文化背景知识 。结合MP3、英文广播以及原版英文电影等多种视听材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发挥视听材料和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和领会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注意收集经典的英文歌曲,特别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久经传唱之作,把它们介绍给学生。先以听歌填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歌词大意,再指导学生对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索。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是由语言的民族文化性所决定。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知识,以扩大他们的视野。

1.2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 。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一定数量的词汇、语法以及阅读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想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图、写作特点等,需要学生们了解阅读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人一般比较侧重综合思维和形象思维,比较注重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式,而西方人一般偏重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比较注重考虑事物发展的结局和后果。

1.3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所 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介绍和补充与英语词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英汉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1.4 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沉浸在一种文化氛围中。教师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需要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也应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收集代表外国艺术、文化习俗的阅读材料来提升文化素养,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时间不充足,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单元中的"热身"部分,其中的文化信息可以作为交流的平台,激发背景知识,利于单元理解。时间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现在的科技,在电影、电视剧、互联网等其他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文化内涵,这种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文化内涵。

2.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跨文化意识,这不仅在于英语是一种语言类学科,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在于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有体现。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对高中学生英语的教学,要以基本的单词、词汇、语句为基础,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不同于中国的文化习俗,并从深层次上认识、了解这些英语国家,从而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才是根本所在。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广西师范大学的王才仁教授也曾经强调过:"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应以课标为准绳,以能运用为目的,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改变过去过于强调语法、单词,而忽视交际能力的局面。

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

跨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跨文化意识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3.1 跨文化意识是指文化的一种理解力,通过对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客观对比而达到一种认识的能力。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充满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与习惯,我们也在深刻认同本民族文化习惯的基础上,不排斥甚至是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这是对文化多元化的欣赏理解,是摒弃本族优越感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会缺失而导致很多文化冲突。培养跨文化意识往往伴随着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接触一种新的文化。为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运用,就必须站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形成跨文化意识才行。

3.2 因为文化意识导致的价值观及世界观的不同,常常产生英语的使用误差。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同,英汉语义表达也不同。在很多的语句表达中,常常会产生不同。例如,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常用谦词;英语国家的人喜欢得到直接的赞美,多用致谢语。

3.3 从高考英语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考英语试题也不再是单纯的语法、阅读,也越来越承载更多的文化信息,语言知识的运用也逐渐转向英语语言能力的运用。如果我们还像以前一样用大量时间单纯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而忽略了语言情境,不仅耗时耗力,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情趣。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涵化,术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3-005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2SJD740032)

作者简介:张美伦(1980—),女,汉族,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翻译。通信方式:。 引 言 术语研究在我国历史悠久,《荀子·正名》中的许多论点与术语问题有关。然而关于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以下简称IC)中术语译名的研究却微乎其微。IC是研究不同文化交流领域具有代表意义的术语,对该术语的理解和翻译进行系统梳理、规范并廓清其关联,于当下术语译文“辈出”的现状有参照意义。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的文章,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诞生[1]。1983年,何道宽教授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向国内学者推介。1985年,胡文仲教授发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引入中国[2]。但30年来,关于该学科术语研究的论文和书籍却寥若晨星,这不利于解决日前该学科术语译名纷乱的问题,更不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一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语研究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其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2)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比较;(3)跨文化大众传媒;(4)跨文化管理;(5)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跨文化培训[3]。而关于该学科术语翻译的却是屈指可数,只有陈国明先生的《“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安然女士的《“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和任瑞女士的《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术语汉译探赜》[4]。

200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跨文化交际系列丛书”,为读者学习、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该系列丛书中术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混乱。比如“acculturation”在丛书中有时被译为“文化适应”,有时则被译为“同化”,这又异于陈国明先生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中使用的“濡化”,而百度百科则将该术语译为“涵化”[5]。

对于术语翻译、理解混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communication一词。虽然大家都在使用它,但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6],汉译也有差异。至于该学科中的核心术语IC,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具体分析。

二 术语IC翻译中的断裂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中核心术语IC的翻译理解,我国学术界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IC存在一词多义,即“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罗素(Russell)1903年曾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即指称”理论:“所有的词语作为代表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的符号,在这种简单的含义上它们是有意义的。”[7]指称义指的就是某些代词名词在文章中的具体称述对象。用来指称事物的词语叫“指称语”,所指称的事物叫指称对象。从根本上来讲,IC既可以指文化差异会对沟通产生不同解释和期望的交际现象,又可以指这一学科。当其所指对象为交际这一现象时,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然而当其所指对象是这一学科时,则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有些研究学者对IC的所指做了区分,而有些则不然,这样一来,读者只能根据语境来判断该术语的具体所指。

其次,IC与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CC)的内涵容易混淆。通常把西方的IC和CC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严格地讲,两者在概念和研究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早在1987年,古迪孔斯特(Gudykunst)就试着把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领域做了分类。他以互动(interactive)——比较(comparative)和人际间(interpersonal)——媒介(mediated)四个观念为两根主轴,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四类:(1) IC(跨文化交际);(2) CC(跨文化传播);(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间传播);(4) comparative mass communication(比较大众传播)[8]。跨文化交际由“人际间”和“互动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人或者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互动过程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文化间、种族间和少数民族间的互动关系;跨文化传播由“人际间”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比较来自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传播行为的异同;国际间传播由“互动的”和“媒介的”两个概念组成,主要是对其他国家媒介传播的研究;比较大众传播由“媒介的”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比较不同国家的媒介系统。

他认为,IC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者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而CC则是IC研究的一部分。CC源于文化人类学,其研究重点是文化对比研究。受人类学的影响,CC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譬如,强交际语境与弱交际语境交际之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中国人和美国人面对面交际行为的对比研究,均属于CC的研究范围。CC的研究是IC研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IC研究和认识的先决条件[9]。

再次,CC的研究等同于跨越国家疆界的研究。在如今多元化世界里存在诸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即使在最偏僻的乡村,跨文化交际也一直存在,在许多人类学实地调查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一本讲述农民上访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就可以发现,一般农民和上访精英们的交流便是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妇女,她们对于整个事件基本处失语状态,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构建起完整的叙事,被问起时只会笑着说“不知道”“说不清”,或者只能以“琐碎”的情节片段来诠释整个事件。在一个小小的偏僻的乡村内部就存在如此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全球化、社会分层更明显的城市。而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分析《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总统、主席出访和重大外交事件报道的差异,以此来论证中美具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这恐怕片面理解了CC的内涵[10]。

最后,错误缩小了IC的研究范畴。有人这样定义IC[1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defined as the symbolic exchange process whereby individuals from two (or more) different cultural communities negotiate shared meanings in an interaction situation(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于两种或更多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在互动的情境下获取协商共享意义的符号交换过程)。根据定义,跨文化交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交流(特别是共享的意义和符号系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有至少两个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参与,需要对意义进行协商(内容、认同和相互关系方面),涉及各种各样的情境[12]。可见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范围相当宽泛。

然而,在国内由于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科的人基本上以外语学科教师为主,因此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一门研究语言交际中文化问题的学科,似乎超越语言与教学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就不该属于外语学科教师的研究范畴,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被理解为一种得体和有效地沟通能力,也就是一种语言沟通能力[13]。有些学校明确规定,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只能做与语言、文化或者教学有关的题目。这样认识与理解IC是不是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三 IC翻译之思考 近代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特别重视术语翻译。他认为:“今夫名词者,译事之权舆也,而亦为之归宿。言之必有物也。术之必有涂也,非是且靡所托始焉,故曰权舆。识之其必有兆也,指之必有橥也,否则随以亡焉,故曰归宿。”翻译任何文字,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术语,否则,翻译工作就无从谈起。同时,翻译文字要传递思想,必须有正确的译名(尤其是术语译名)。术语翻译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整篇翻译的失败。因此,他自己翻译时,常常“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然而跨文化交际学的核心术语IC,目前国内至少有6种不同的译法: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传通、国际文化交际、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传播(学)。在此,笔者尝试分析造成该术语一名多译的原因,以求教于方家。

第一,受社会环境影响。文化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从选材到发挥作用都受权力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诗学、审美取向和译者、读者、评论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4]。跨文化交际学目前尚未列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学科目录,并且今后跨文化交际/传播学的归属还很难说[3]。这折射出政府对于这个学科的发展仍未十分重视,这自然而然会影响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二,受学科属性影响。跨文化交际学隶属于人文社科类,其术语翻译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再加上该学科是从美国译介到国内的,内容涉及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交际学、民族学和符号学等诸多领域,其术语翻译相应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另外,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该学科术语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译介还须假以时日。比如英国和美国都使用英语,文化传统、学术思想等也有相近之处,但受到社会原因的制约,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在英国都无人问津,大英图书馆的图书目录中也没有列IC一项[15]。

第三,受学术合作影响。该学科术语研究人员有待进一步互通有无、加强合作,以取得术语译名的统一性。比如,尽管近年来大家普遍接受把IC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传播(学)”这两种译法,但目前仍存在以上提到的六种译法。虽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选择译名时,在所难免会受到其学科的影响。比如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人员大都是外语专业老师,一般来说,以外语和语言学为背景的学者倾向于把其翻译作“跨文化交际(学)”,缘于communication一词在语言学中通常被译为“交际”,而以传播学为背景的学者倾向于“跨文化传播(学)” [16]。是不是学术合作加强能使得别的译名逐渐消失呢?

第四,受学科建设影响。从目前看,要推进该学科术语研究,需要研究人员运用学术平台,包括学术刊物、学术网站、词典(尤其是专科词典),以推进该学科术语研究发展。原因在于专科词典具有国际性,对于术语统一和学科术语的国际性尤为重要。比如该学科的核心术语IC虽然频频出现在学术论文中,却很少荣登词典,专科词典更是无从谈起。

笔者共查阅了16部英汉、汉英词典和百科全书,只有《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和《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第2版)涉及跨文化交际学这一术语,详见表1。有8部词典没有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此类的词条,比例高达总数量的50%。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虽包含crosscultural词条、释义和CC这一术语,但并未对IC与CC的差异加以区分。由剑桥大学主编的《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尽管是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专家历时10余年编纂完成的世界最大语言学百科全书,也没有IC和CC术语的发展历史与解释。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学的术。

四 结 语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学核心术语IC汉译“一名多译”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该学科术语翻译的规范统一,只靠语言工作者是明显不够的,还需要学界前辈和广大同人加强学术合作,注重学科队伍,深入系统地展开研究,才能早日规范学科术语的使用。

参 考 文 献

[1]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80-84.

[2]王英华.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161-162.

[3]胡文仲.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J].外国语,2010(6):28-3.

[4]任瑞.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术语汉译探赜[J].中国科技术语,2010(3):38-41.

[5][EB/OL]http://baike.省略/view/742864.htm.

[6]朱青.语义指称论与表征论的对比研究[J].文化研究,2009(2):248.

[7]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0.

[8]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Gudykunst W B.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xviiixix.

[10]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 特纳. 传播理论引导:分析与应用[M]. 刘海龙,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11]Myron W, Koester 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5th E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xvi.

[12]Stella T T.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17xii.

[13]Chen G M, Starosta W J.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导读1.

[14]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0.

[15]胡超.跨文化交接: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4

关键词:团队化;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研究生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培养模式遵循着与本科生类似的学科内培养体制,研究生的研究活动范围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内部;课程设置较为僵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由极小范围内的一或两位教师完成;多学科互动和学科交叉实践差[1]。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实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校就先后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单位。英国高校也非常重视综合教育和跨学科培养,采取宽口径复合性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促进科研人员跨学科协作,探索实施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是亟待研究的新课题[2][3]。

一、团队化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点随着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组建和运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跨学科、团队化是大势所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显著优点。从哲学层面看,跨学科教育是人类认知能力和实践水平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跨学科教育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基础;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跨学科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因此,促进科研人员跨学科协作,探索实施团队化、跨学科的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团队化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1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特征和属性

跨学科研究生指导团队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组织在一起共同指导培养研究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学科研团队。它具有科研团队的一般特征,但却不同于传统科研团体如课题组、学术梯队等,它的不同更多地体现为组成人员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和所擅长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和独特属性。

2基于跨学科指导团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

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始终是研究生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环。基于团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制度将带来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追踪科技研究的前沿成果;集体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打破个人局限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中,更强调师生共同讨论,尤其是试行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教一门跨学科的交叉课程。

3跨学科研究团队及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机制与组织管理模式

组建跨学科研究生团队及指导教师团队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人员组合在一起,团队组建应结合重大科研攻关或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合理选择相应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的团队成员。还应明确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如团队组建时效问题、多重管理如何协调、人员绩效等,还需克服现有科研梯队和行政框架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围栏”效应[4]。

参考文献:

陈勇,邹晓东,等.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分析及启示.科学学研究,2010,28(3):346―350.

张伟,赵玉麟.大学跨学科研究系统建构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12.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06-01

新课标的实行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把语言和文化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1 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差异

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各自不同的语言等文化知识(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往往会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也就是常说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英语词汇的理解和用法之间的差异

英语中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还有很多,尤其是常用的习语,英语文化因素决定了英语词汇有别于中文词汇的社会涵义,也制约着其使用的得体性,因此要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就必须学习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识,以免误解误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词汇、短语和成语的讲解和学习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的情境中进行。

1.2英语语言运用的失误

语言失误指的是违反语言规约(不等同于语法),往往不会像语法失误一样的被看待及谅解。跨文化交际的双方在交流中由于非母语使用者不了解对方民族语言的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等,习惯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理解或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容易让一个能说流利外语的人出现的语言失误,很可能会被认为是缺乏札貌或不友好。较常见的语言失误是反意疑问句的回答,比如被问及“You won't leave before saying good-bye to them, will you?",尽管我们已学过相关的语法知识,但受中文思维方式的影响,回答时往往容易言不由衷,产生误会。

1.3英语社交语用运用的失误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物质、社会及信仰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存在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人情习俗等语境因素,社交语用规则也不相同。例如,由于东西方文化形态、心理因素的不同,人们对问候、关心等社交用语的表达方式也很不一样,若用中国式的问候“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You are so thin."(“好久不见,你瘦很多了”)对英美人表示关心,对方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样问候是不礼貌的。可见,了解不同文化习俗、文化规约有助于对其语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以便进行得体的交际。

2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强调的是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并没有对跨文化的教育进行强调和有效结合,但是跨文化教育对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途径的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2.1选择合适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注重跨文化教育的使用效果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跨文化的理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与现实相关的、可以传递英语国家文化的教学内容。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英语短文,通过对短文的理解,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等内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系统、深入的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培养了英语短文的阅读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跨文化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向学生们讲授英语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可以将跨文化的内容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将语言内容与西方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西方文化的背景和内涵,不断引导学生用西方的文化思维思考英语教学内容,也要避免学生一味地追求西方的文化,而忽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

2.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典故、趣闻或者相关的短片与电影,增加英语课程上的学习氛围,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理解西方文化。在英语课堂上也可以设计一些像辩论会、表演等形式的新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西方的文化知识得到更全面了解,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性认识。

3 结语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将英语知识点的教学与西方的语言文化特点相结合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掌握英语的相关知识点,也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特点,这样可以让跨文化的教学内容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好的体现。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差异基础上,包括:英语词汇的理解和用法之间的差异、英语语言运用的失误、英语社交语用运用的失误,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包括:选择合适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注重跨文化教育的使用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竹.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12(15).

[2]齐艳,管明阳.浅谈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跨文化沟通风格[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25).

[3]刘兵.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5(01).

[4]王晓影.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05).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6

一、语言、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一)语言与文化关系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并且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结晶,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对语言有一定制约作用,文化通过不断完善将其精髓融入到语言当中,并逐渐成为语言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离开文化背景知识去学习语言,是不能有效学习英语知识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时候尽管可以简单地认识几个英语单词,并能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分析出单词的结构,但是不能真正理解文章中透露的文化意义。这种现象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尤为常见,这是因为高中生普遍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就会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这种情况在学生阅读英语报刊和英语文学作品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很多高中生在阅读英语或翻译英语时经常把我们的汉语文化融入其中,由于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英语阅读和英语翻译。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恰当地向学生灌输英语背景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二)跨文化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有效参与到跨文化交际当中,充分了解并且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从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实现良好地沟通。但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跨文化意识的灌输。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一味机械传授,学生则依葫芦画瓢地死记硬背,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对英语阅读理解题目时无从下手,更不要谈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了解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而犯下各种各样的文化错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叫户部的日本留学生刚到美国就与朋友参加万圣节聚会。由于他不熟悉路,在经过一家美国民宅时,以为到了聚会地方,就走进去。民宅主人发现进来了两个陌生人,拿起枪马上喝止:“Freeze!”,他的美国朋友听到后停下来,可是英语不是很好的户部根本不知道民宅主人在说什么,继续往屋子内部走。在美国,是不允许私闯民宅的,房屋主人也有权进行自卫。这个房屋主人看到户部不听命令,就立即开枪,大错酿成。这个日本留学生因为不知道“Freeze”也有站住的意思而命丧黄泉,通常情况下,“Freeze”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结冰”和“冰冻”的意思,在英语口语中也有“站住”“不许动”的意思。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一)受不同文化影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内涵是受不同文化影响的。由于社会文化的价值体系不一样,在英语和汉语中,每个词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特性。如“an old”和“老”这组词,高中生已经普遍接受其不同的内涵,在汉语中,“老”这个字常常被用作敬语,而在英语中“old”则含有“无用”的内涵,所以在英语中对于不喜欢的人常被称为“old”。又如 crane和“鹤”这组词,从外延意义上来说这组词在中英文中的表达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鸟类,头小脖子小,嘴巴长且直,腿也很细长。但是这组词的内涵在中英文中却有着很大差异。在汉语中,常把“鹤”赋予“长寿”(long life)内涵,用来形容“老人气色好”等,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常把“鹤”赋予“蠢人(foolish man)或坏女人(bad woman)”的内涵。

(二)受不同英汉词汇影响

所谓外延就是相对于“内涵”而言,是指一个想法或语言表达的外延由它所适应于的事物构成。在中英文词汇中,不同的英汉词汇外延有时候会不定时的指向同一个英汉词汇的内涵。意思也就是说,在表达某一个相同或比较相似的内涵时,英语和汉语中所选择使用的词汇外延有着差异。如“Ivory Tower”和“世外桃源”这两个词组。在汉语中,“世外桃源”的意思是“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且生活安逸的地方”,而在英语中,与之意思相同的“Ivory Tower”的外延意思则是“象牙塔”,内涵意思则为“远离尘世的仙境”。

(三)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有着不一样的风俗,英语词汇也同样受这些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许多高中生都会对“雨下得大”在英语中叫做“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而困惑。这就和英国文化风俗有着一定的联系。17世纪的英格兰在下大雨的时候,一些城市的街道就会流水成河,而且这些污水中还会漂浮着大量的死狗死猫。同时,在挪威神话中,猫被认为可以影响天气,能驾驭风暴的女巫据说就是化身猫的,而狗和猫则是风暴神欧丁的随从,其中狗是风的象征。因此,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给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文化习俗,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7

[关键词] 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产学研合作;高校创新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029?03

2012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共同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以下简称2011计划),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机制与模式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创业教育和协同创新在价值内涵的共通之处进行探讨研究,进而提出基于协同创新实现创业教育新机制与新模式的思路。

一、创业教育和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分析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全球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2],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开办企业的能力”,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使其成为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3]。本文所研究探讨的是基于广义概念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与模式。

我国高校经多年来的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4,5]。

一是以培养创业文化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创业教育机制。这是我国高校目前主流的创业教育机制,该机制以各种创业教育课程为核心,培养创业文化,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为主要实践形式[6]。

二是以提高学生创业技能引导学生创业行为的创业教育机制。该模式以引导并孵化学生创办企业为核心目标,通过建设各种大学生创业园,搭建完整的学生创业服务体系,适合于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完备学科体系的高校。

三是综合性的创业教育机制。该模式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以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产业资源为支撑,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和企业协作,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该模式需要学校具有丰富的专业师资和充足的外部资源,许多高校在此方向积极开展探索[7],但只有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才能持久的支撑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创新创业的元素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8],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既有广袤的发展空间,又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① 校内资源整合程度不高,难以保证创业教育质量[9]。创业教育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依赖完备的专业技术学科体系,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模式,在欠缺有效的校内资源整合机制的情况下,难以实现高质

量的创业教育。② 学校与社会资源、产业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构建开放性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重在实践,而实践离不开丰富优质的社会资源和产业资源,在无法有效吸引并凝聚外部资源的情况下,校园内的创业教育面临封闭性发展的困境,创业教育的出口无法拓宽。

要突破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瓶颈,就必须从发展理念、政策制度、机制体制和具体实践四个方面开展改革探索,寻找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二)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

2012年3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0],这是继863、985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2011计划的核心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它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

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为主要手段,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实现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2011计划的内涵,不难发现协同创新是该计划的核心指导精神,而价值内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氛围

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的发展要从学科建设为导向转变为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这为高校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创业教育所倡导的创业文化在本质上面向产业和和社会发展需求,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为弘扬创业文化营造了良好氛围。

2. 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为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组织管理方式要从以院系为单位的小型封闭方式,转变为以任务为纽带,以团队为单元的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区的协同发展。这种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恰恰符合建设创业团队所要求的跨学科、跨领域协作要求,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将为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3. 创新要素和资源汇聚方式的转变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资源保障

协同创新要求高校摆脱现有的创新要素分散、孤立的发展形势,努力构建创新资源有机融合、充分共享、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对高校创业教育而言,如何实现校内资源高效整合,如何推进校内与校外社会资源的有机融合一直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将为创业教育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4. 转变高校创新发展的环境政策

长期以来,高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政策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教师和科研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导致学生创业实践长期停留在低端重复的发展水平。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对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师生协同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2011计划所倡导的协同创新体系必将对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适时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改革探索不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着显著的现实社会效益。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将协同创新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既能够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性发展,也能够为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模式,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本文作者近年来参与了天津市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实践工作,从发展理念、政策制度、机制体制三个方面探索研究了基于协同创新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内涵。

(一)发展理念的转变

本文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必须从以校园教育为主社会实践为辅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主校园教育为辅,必须从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师生协同创业的多元化实践模式,必须从学校为主产业为辅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产业资源为主校园服务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

经过以上的理念转变,高校创业教育就从单独面向学生的文化倡导和能力培训转变为整合校内资源的协同创业实践,从服务于学科发展的配套性教育体系转变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支撑性教育体系,这是深入挖掘创业教育内涵,释放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热情的关键所在。

(二)政策制度的保障

发展理念的转变离不开政策制度的保障,结合天津市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政策制度的创新探索。

1. 地方政府针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保障

许多地区将高校创业教育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由于缺少其他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支撑,高校创业教育长期面临封闭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发展困境。只有由地方政府的首脑部门牵头,整合各个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形成覆盖教育、科技、知识产权、经济等多部门的创业教育保障政策,才能打开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2. 高校针对师生协同创业的政策保障

多年来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表明,单独依靠学生的热情和技能,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创业成功案例,虽然有高校及社会构建的各种咨询服务体系提供支撑和引导,但纯粹由学生构成的创业团队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要求高校内部创新资源必须有效融合,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和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这意味着高校必须制定更为合理完善的政策,促进高校内创新资源的汇聚,促进教师创业与学生创业的有机融合,从而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政策保障。

3. 层次化的产业环境政策保障

多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和许多高校都先后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但是以学校为主的孤立分散的发展模式限制了创业实践的发展,各种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功能区的职能定位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高校创业教育的实践要求。因此必须通过高校与产业环境的协同创新,构建高校创业实践载体和产业功能区联动的层次化创业实践环境,形成高校创业实践培育――创业企业孵化――创业企业成长发展多阶段的产业环境。这需要通过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有机融合构建合理的产业环境政策体系。

(三)机制体制的改革探索

天津市近几年来在协同创新和创业教育领域开展了深入广泛的改革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本文提出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体制,简要说明如下。

1. 以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资源为基础,建设校内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

任何成功的创业行为都源于有效的创新实践,高校具有显著的科技创新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优势,通过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可形成创新资源有机融合、高效利用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与传统的校内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相比,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更贴近产业发展需求,更有效利用了校内创新资源,为师生协同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平台和外部通道,是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校内载体。

2. 以区域协同创新为理念,建设高校与地区经济相结合的合作发展机制

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而言,最重要的是市场,没有市场就不可能生存。美国和英国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成功案例表明[11],高校创业企业的初期市场主要针对特定行业或产业,主要存在于本地周边经济环境中,因此建立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机制,对支撑高校师生创业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3. 以跨高校协同创新为理念,建设资源整合的创业实践载体和服务平台

高校内部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实现了校内创新资源的聚合,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通道,但受限于单一的校园环境难以形成合力。高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发展机制,为高校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缺乏跨区域的协作和产业化的服务体系。因此,有必要建立覆盖整个地区的创业实践载体和服务平台,构建跨高校的创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M].上海: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 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人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林强.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25-26.

[4] 耿世杰,陈晓,曹永姝.高等院校“三段式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J].华章,2012(5):188.

[5] 白丽娟,杨爱丽.浅谈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实施[J].大家,2012(6):24.

[6] 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2-15.

[7] 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5-57.

[8] 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6(4):40-44.

[9] 李军,于钦明,运锋. 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1):56.

[10]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教技[2012]6号),2012-03-15.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篇8

关键词 中职英语 教学 熏陶

一、引论

2001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也列为教学内容与目标,并提出在起始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教育的差异有粗略的了解。较高阶段的要求是:扩大学生接触英语国家文化的范围,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文化渗透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使命。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内容几乎都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融入教学,是很难讲解清楚教材的内容的, 学生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的。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熏陶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界普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传递文化,二者紧密联系。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是不能超越文化而存在的,是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和语言有着这样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抛开英语的文化背景来单纯来教学语言,而应当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通过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文化的熏陶,促进语言与文化知识的教学相长。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通行语,对于中职英语教学来说,重点应该放在英语口语上,促进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中职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接触到对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多数只是单纯地记单词和句子,当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对文化、习俗的不了解,常常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可能会产生歧义、误解而无法继续进行交流,严重时,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对于注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中职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熏陶尤为重要。

三、如何通过文化熏陶促进中职英语教学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熏陶,重在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态度,教师应该采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达到扩大知识面、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一) 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以往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把目光投入到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上,而忽略了语言本身的社会性能、艺术性。对于中职英语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难在如何通过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来促进语言的教学。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文化对于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师和学生重视对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加强文化知识的介绍;重视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对比;重视英语词汇意义和用法上与汉语的差异。

(二) 重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作为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和展示了英美国家及其人民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掌握和理解英语词汇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中职学生学习和理解英语语言,提高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查阅资料学习,发掘词汇的历史渊源,从文化的角度解释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具有的不同内涵。同时,教师应该告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兼顾词汇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更多地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各种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逐步做到将所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这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文化内涵的理解非常重要。

(三)英语文化专题讲解

由于英语教学中的,英文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 要想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大量的文学作品赏析中,可以找到更多了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为了使学生快速地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可以邀请相关文化专家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同时,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 从中了解文化知识。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出了课堂内的正式教学活动、正规的专题讲座之外,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录像,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让他们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另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广播站、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异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丰富。

综上所述,加强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英语文化的熏陶,是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中职教师队伍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重视中职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重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提高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理解,,同时还应在遵循文化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自然、科学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中职英语的教学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凡.文化背景知识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J].读写算,2011(72).

[2]杨萍,侯民吉.中英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英语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上一篇:线上教学的定义范文 下一篇: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