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3:36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concept in highway design was summarize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oint were analyzed. Secondly, waterproofing of pavement, environmental design principle of bridge tunnel were introduced. Finally, reasonable proposals were put forward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principle,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for the whole projec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erio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guiding the design of similar projects.

关键词: 公路设计;环境保护;景观设计

Key words: highway desig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092-02

0 引言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只是在修建完成后,在路基边坡上种植一些树木,作出一点绿化,在一些景观点位置作出一些装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作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人们已经开始转向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做法上,充分考虑环保意识,从对环境保护不利因素着手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公路在前期设计工作中就从总体上选线阶段开始注重与方案结合,考虑其合理性,本着“以人为本,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路线设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包括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水土的保持,道路两侧的居民生活点、所在区域内的生活饮用水以及生态水等方面,都要采取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从美学角度、艺术角度对公路进行相关的景观规划,全力打造自然、生态、和谐的公路路域景观。

1 现阶段公路设计中环保与景观概念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旨在对建设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对可能产生的水和噪声污染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产生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并从营造优美、和谐、自然的景观出发,打造具有本项目自然、人文特色的公路景观。具体的设计内容为:“路线布设阶段生态环境的保护性设计,施工运营期大气、水、声环境的污染防治工程设计,公路边坡、施工场地、取弃土场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路基两侧的绿化景观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定位、功能,结合沿线环境和地质地形条件,总体上以交通部提倡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设计新理念为指导思想,将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路线线位的布设以及公路各分项工程的形式选择和设计的全过程中,最终使本公路工程达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目的。

2 公路设计中的环境敏感点分析及对策措施

首先,经实地勘测和资料收集,在路线所经区域有无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路线区域内有无福利院和卫生院等声环境和大气环境敏感区,在路基用地范围内有无正在使用的水井等。

其次,还应注意路线路线附近有无对噪音要求较高的学校等。设计中应对施工期噪音做出专门规定,并要求在运营期,公路管理部门加强该处的噪音监测,如超过国家相关法规规定,需修建隔音墙。

路线区域沿线占地类型主要有水田、旱地和山林地等,公路建设对农业生态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能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造成破坏。公路选线尽量少占农田,在弃土场的选址上亦考虑到尽量占用山林地,为节约土地资源再设置取土场时也需谨慎考虑,弃土场及施工临时用地在施工完成后,应要求利用提前收集的种植土复耕。

3 桥隧等其他情况

3.1 桥涵 在设置桥涵时,充分尊重农村路网、河流、小溪、农用灌溉及自然的排水系统的原始自然状态,适桥设桥、适涵设涵,不刻意通过压缩原始沟渠、河流、水系的过水断面和改移道路、沟渠来减少桥涵工程量,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秩序。

3.2 隧道 从安全、环保、占用土地资源等方面考虑,在高挖方地区应设置隧道。隧道设计时,采取早进洞、晚出洞,洞顶都是零填挖进洞,没有洞顶仰坡;根据地质、地形情况合理选择洞门形式,隧道排水应考虑洁污分离措施,设置沉砂池沉淀污水后再排放等。

3.3 平面交叉 总体设计、路线布设都应充分考虑了沿线居民的出行问题,将该区域内农村公路网与路线交叉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平交,确保沿线居民都能快捷通达,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氛围。平面交叉的设置,应满足当地路网与本项目道路的衔接,满足通达、集散的功能,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出行条件和发展经济的条件。

3.4 其他工程 为保证原有农村路网、农用灌溉、自然水系不中断,对部分被占用的灌溉沟渠、农村公路进行了改移恢复,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4 景观设计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

4.1 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应以环保、自然、文明、和谐为理念。在环保的基础上,以自然植被的恢复为主,力求彰显人类文明的同时弱化人工痕迹,勾勒出一幅人、车、路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美丽画卷。

4.2 设计原则

4.2.1 因地制宜原则: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在满通安全、相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在树种的选择上考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尽可能地选用乡土树种,并兼顾短期和长期的绿化效果。

4.2.2 师法自然原则: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减少人工痕迹,采用不同的绿化手法协调、弥补和美化道路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

4.2.3 崇尚文明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景观协调、美化、香化已成为公路的绿化水平、档次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本项目应适当利用当地引进驯化的外来树种的优势,丰富公路绿化物种的选择范围。

4.2.4 经济可行原则:设计过程考虑其经济性,以便于后期人工养护,尽量少维护甚至不维护,实现绿化景观工程的经济性。

4.3 表现手法 结合道路周边自然环境,在路幅范围内种植各种乡土植物,采用“遮、露、透”等手法,兼顾本项目旅游需求,但不刻意造型,不做硬质饰品,形成自然和谐的植物景观长廊效果。

5 施工中及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在建设期间,公路建设方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各项环保工程的落实。环保工程与土建工程应同步进行,路基的边坡应同时开挖(填筑)、同时防护、同步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在运营期,公路管理部门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加强监测和管理,预防恶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并应制定相关的环保应急预案。

5.1 自然环境保护 ①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尽量保护坡口线范围内的林木;一般情况不得随意砍伐公路用地范围线至坡口线之间的草、灌木和乔木,尽量保留原生态植被效果;严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围外的林木。用地范围内的易于成活、可以移植的林木尽量移植在路外,待路域绿化时,作为绿化用植物。②临时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尽量不砍或少砍,不准随意砍伐水土保护林。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准砍伐征地以外的林木,尽量减少对作业区周围草地、灌木丛的损坏。③为防止侵蚀而采用的坡面植草植树措施是边坡绿化工程的一部分,它是一次性营造人工植物群落的工程措施,以使坡面迅速覆盖上植物,一方面在最短时间内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其它当地物种营造天然的生长环境。施工单位进场后应根据设计建议的草种做现场试验,如果发现草种长势不好,可以重新选择草种,选择的草种应具有下列特点:发芽早,生长快,能尽量覆盖坡面,根部连土性强,能防止表土侵蚀和流动,多年生,且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5.2 水环境保护 ①桥梁施工中严格管理制度,对施工机械定期检修,以免油料泄漏到河中污染水体,建筑材料冲洗的生产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水源,应设置沉淀池,沉淀后排放。②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应尽可能远离河流,妥善保管堆放,防止暴雨冲刷造成渗漏进入河流造成污染。部分施工用料若堆放在桥位附近,应在材料堆放场四周挖明沟,设沉沙井、挡墙等;各类材料应该备有防雨遮雨设施;拌和场、预制场应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和沉淀池。③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体,应严格要求各施工队建立临时化粪池、除油池进行集中处理,并测试其PH值达到中性后才能排放。灰土搅拌场、沥青库等生产废水应除油、沉沙,并测试PH值达到中性后才能排放。④由于全线同时动工,进场人员多,施工时间长,施工队生活产生的粪便及其他固体垃圾对环境污染大,从环保角度应该要求各施工队与所在地乡镇、村取得协议及时清运,有用的生活垃圾可用于农田施肥,其他不可利用的固体垃圾要服从当地垃圾统一管理或取得地方同意后焚烧、填埋处理。⑤在运营期间,公路管理主体应加强管理,对路线经过河流路段制定必要的风险应急措施。

5.3 声环境保护 施工噪声在夜间干扰施工区沿线居民的休息。在施工时,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居民集中的路段应停止施工作业,严禁夜间打桩作业。夜间运输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

5.4 大气环境保护 ①灰土拌和站是施工期的主要固定污染源,在不加任何防止措施的条件下,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下风向150m范围内(浓度为2.0mg/m3),因此,对拌和设备应进行较好的密封,并加装二级除尘装置,对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劳动保护。站址应选在远离居民区或敏感点300m以上。②水泥、粉煤灰和石灰散装物料运输和临时存放,应采取防风遮挡措施,以减少起尘量。③全线施工配备洒水车,对环境敏感点路段内的施工道路或临时道路应经常进行洒水处理,以减少扬尘污染。

6 结论

①总结了现阶段公路设计中环保与景观概念。②分析了公路设计中对于环境敏感点的对策措施。③提出了对路基路面的防水,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环境设计原则。④对于整个工程的景观设计理念、原则、表现手法进行了总结。⑤对施工中及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傅伯杰等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98.

[4]夏惠荣,李键.高等级公路与生态环境.辽宁交通科技,1997,02.

[5]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生态学报,1999,02.

[6]骆勇,赵立铨.绕城高速公路环境绿化及环保设计.公路,2002,04.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 环境保护 实现 途径

公路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公路环境保护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于预测性等特点,因此公路环境保护应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契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要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公路工程设计全过程之中

在作公路全线总体设计时,应结合项目工程建设条件、交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等研究对环境的影响,以维护生态平衡、尽量降低环境污染为宗旨,以敏感点为主、点线结合、保护沿线环境为目标,确定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原则和工程方案。公路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公路的各种构造物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成为新的人文景观;

――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对施工与营运期将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宜结合不同的区域环境分段作出相应的建筑风格的设计。

具体措施如下:

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①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①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通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

③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饰,可产生自然美又可防风蚀。

3.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①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

②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

③做好沿线排水设计;四是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良田。应尽量在荒地或低产耕地集中取土,取土后对取土坑进行后期利用。弃方应集中堆弃,不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表土,播种绿化。

4.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①桥涵设计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

②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

③对小型排灌系统如遭破坏应予以恢复或加以调整,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

④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5.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

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

6.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①公路选线定线时,要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

②重视路线空间造型设计,包括路线线形和其它景观因素(边坡、挡墙、收费站及服务区建筑等)的造型设计。

③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如边坡尽量采用种草植树的护坡方式。

7.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 主要包括汽车设计和道路设计

①汽车设计

要求设计出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噪声更低的绿色环保汽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动力和传动系统的设计,例如采用噪声更低的发动机,电动机、液化气发动机,或者对发动机进行隔亩处理,同时减少汽车排气 噪声和机械撞击、摩擦噪声。轮胎设计主要包括轮胎花纹的选择和设计,研究表明子午线轮胎产生的噪声要比其它类型的轮胎的要小。

②路线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应避免采用过陡的纵坡,由于汽车的加减速对汽车噪声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当道路纵断面坡度i>5%时,货运汽车上坡时的噪声明显增大,下凹的车行道可使交通噪声降低10~15dB以上;采用立体交叉代替平面交叉,有利于城市交通流顺畅运行;尽量避免城市高架与地面交通重叠的现象,高架下面应有一定的悬空高度,以免形成混响效应放大噪声。

③路面设计

低噪音路面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具有降噪功能的沥青低路面主要有:排水路面、阻尼路面、多孔弹性路面、粗纹理路面。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成熟,使用较多的低噪音沥青路面是大空隙排水型路面(0GFC),路面的空隙率超过20%。

二、要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公路施工全过程之中

1.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减少噪音污染

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防止大气污染

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场地、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4.防止水质污染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的污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三、要将环境保护内容体现在公路营运全过程之中

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及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既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可降噪防尘。按公路绿化、美化设计的要求完成各项绿化工作,科学合理地实施草、花、灌、乔木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格局,以达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保持水土的目的。

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另外,公路环境保护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建设规模大、资金投入多、技术复杂,建设周期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必须将环境保护贯穿于设计、施工与营运管理全过程中,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实现环境保扩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努力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

[3]刘书套.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3

关键字:建筑工程 给排水设计 环保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和结构都在不断地扩大,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不仅要做好排水设计,还要注意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现阶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提倡环境保护,除了要完善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外,还应该注重新技术的运用,以提高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那么,在给排水设计中,我国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呢?

一、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首先必须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全面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让设计者都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也能用新技术保护资源和环境。我国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设计者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强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明确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一旦被破坏,对人们的生活将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强化环保意识,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渗透设计者的环境保护教育。帮助设计者和施工者建立和创造起良好的施工运行环境,以此来推动环境保护施工的发展,做好环境保护的推广,从根本上提高全体设计者和施工者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建立完善环保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进行严格执法

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渗透环境保护,我国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给排水设计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进行严格执法。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法规标准和制度,首先要对进一步量化环境保护和给排水设计的评价指标,完善评价制度,加强责任落实,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我国政府要积极投入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去,明确规定建筑企业在给排水设计和环境保护中应尽的义务和权利,建立起合理的管理制度,实行建筑和环境保护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还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是强有力的监督,而且比任何评价方式都具有客观性。政府部门可以对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不按规定办事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另外,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环境保护与设计者参与的信息服务的电子网络平台。这种电子网络平台是包括包括建立将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和产品的知识与技术、设计者的环保行为等各种信息全部聚集到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建立环保信息反馈机制,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环境保护的有效进行。

三、在给排水设计中要遵循安全经济原则

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工程首先应该遵循的是安全经济原则,经济即是节能,节能又是环保。在环保中,离开安全经济保证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因此,工作人员在规划设计时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结合生态工程原理、水利工程原理、力学原理、水文化原理来设计图纸。在设计过程中,要规范设计过程,选择一种最经济最安全、环保的设计方案,争取在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达到最大的利益,设计完成之后应该再仔细审核。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同时,要注意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免造成不必要水资源浪费,从安全经济两个方面出发,做好给排水设计工程的整体规划。

四、在排水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

生活中的废水排放,是严重影响环境污染的问题。废水如果处理不达标,排放到河流生态系统中,就会造成水体资源富营养化。因此,在排水设计中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在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应具有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恢复的功能,正是由于它们能与生态系统保持着协调的关系才得以保存下来。在排水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把握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排水处理的设计规划。给排水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但在排水设计规划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协调统一以及排水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在设计时从景观尺度与整体性原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出发,充分把握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在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设计规划,使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规划能够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资源不被破坏。

五、引进太阳能的利用

要想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除了以上提出的几点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比如: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太阳能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清洁环保,使用方便,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建筑给排水设计系统中。利用太阳能的直接加热设备,比如真空管和热管式,不仅集热效率高,而且保温性能好,受环境的影响小,自动运行,维护也比较方便。使用太阳能,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煤炭资源的利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必须从提高设计者的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环保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进行严格执法,在给排水设计中要遵循安全经济原则、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恢复原则,并积极引进热水供应和太阳能的运用,促进给排水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芦成钢,林峰. 浅谈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3)

[2] 李世明.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3)

[3] 戚贵庆.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论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1)

[4] 潘炳德.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小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8)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4

1.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公路建设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输环境和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沿线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比如:造成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等。所以,如何在建设公路的同时保护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现状

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掀起了公路建设的高潮,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关注,为此美国率先提出了公路环保的要求。到了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致力于公路交通环保专项技术的研究,它们用于公路环保的费用已经占到了其总投资的10%。我国的公路环保工作的起步比发达国家晚,直到21世纪,我国才逐步进行了一些关于公路环境保护方面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研究成果也还不完善而没有被相关公路设计与建设部门所采用。财务,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没有足够地重视环保法规的落实与环保技术的应用。

3.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1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影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响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破坏了周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切割了它们的觅食、迁徙、繁殖通道和活动区域;②大量树木与森林的砍伐破坏了周边的原有植被;③高等级公路的填挖工作量大,而路基的取土采料与弃土石方都会改变一定范围内的地形与地貌特点;④公路穿过水体上游的集水区域时,施工区域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水等排入河道会造成自然水资源的污染。

(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空气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扬尘,材料加工时有害气体的挥发,以及公路运营时汽车尾气的排放;②水污染,公路运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资的泄露以及交通事故致使有害物抛洒,都会对附近的农田、河流造成污染;③夜间汽车灯光造成的光污染;④噪声污染,施工阶段的机械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运营期车辆行驶的噪声;⑤废弃物污染,开挖路基与开采砂石料产生的废渣,以及公路施工产生的混凝土废料等。

3.2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者经过人类长期改造形成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总称。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占用大量的农田和土地,倘若土地的征用规划不当,会严重地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

(2)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拆迁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这样会破坏民房、厂房、电力、通讯、水利等生产与生活设施,严重影响了相关单位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些公路路线过于接近旅游风景区,甚至还要拆迁文物古迹或人文景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文物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

(3)高速公路的修建,致使其两侧附近的居民出行和交通困难,造成学生上学或农民耕作需要绕道很远,在雨天路面通道积水而导致无法通过,由此造成了许多生产与生活上的不便。

(4)有些公路贯穿与人口密集区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急燥、烦闷的情绪,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

4.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思路与措施

4.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因此需要转变项目前期工作的设计理念。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纵、横、平等技术指标设计与地形、地质、地貌等环境特性的协调统一,避免和减少对沿线自然地形与地貌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于利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2)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来直观分析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和进行数据管理,积极开展公路环境评价与绿色设计。

(3)充分保护自然水流形态与淡水资源系统,设计完善的封闭式路基排水系统,避免公路施工和运营期间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4)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置足够的横向通道,方便动物的觅食、迁徙与繁殖, 并设置保护设施,从而避免动物进入公路受到伤害。

(5)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比如:废弃混凝土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砂石可用于填筑路基等。

4.2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直接体现在施工阶段,所以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观念,落实责任:落实公路工程的业主、监理和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职责,在工程招标时把环境保护作为必要的评标考核指标列入合同条款当中。同时,加强对业主、监理、承包人以及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和法规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努力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的破坏,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营地和便道,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与施工影响范围,避免破坏施工范围以外的植被。

(3)治理粉尘污染:对容易产生粉尘的路段进行遮盖和洒水灭尘,同时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比如:借鉴美国的方法,把土工合成材料用在临时土质粉化保护,治理施工带来的扬尘与水土流失。

(4)治理噪音污染:调整作业的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在工地周围设置临时性的隔音设施。

(5)合理处理废弃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适当进行再生和利用,工程后期的废料要彻底清除,或者进行有序的汇集,以便未来进行利用或处理。

4.3 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环保的薄弱环节, 其环境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噪声污染:可以采取调整公路线位、建造声屏障、修建低噪音路面、设置隔声设施和栽植防噪绿化林带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寻找新型的隔音材料也是亟需研究的问题之一。

(2)空气污染:合理减少车辆有害尾气的排放,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同时设计合理的绿化林带进行车辆尾气的有效吸收,减少沿线居民区及作物的蒙尘。

(3)光污染:建造乔灌结合的绿化带或者防眩带,进行车辆灯光的吸收;或者减弱车辆的灯光源强度,减少光污染源。

(4)养护垃圾及废弃材料:建设专用的废料弃置场进行公路垃圾和废弃材料的处理,同时进行养护废料的再生利用和养护垃圾的正确处理。

(5)水污染:合理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管理和修缮排水设施,配置污水处理设施,避免路面排水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入农田、湿地或河流。

5. 结束语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5

关键词:公路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0 引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 问题 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 自然 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 社会 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 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

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

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

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 问题 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 研究 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 影响 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 目前 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 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 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 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5.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  交通 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 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 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 发展 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 方法 。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 影响 评价用 法律 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 研究 起步较晚,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这一技术随着我国 经济 的 发展 而日臻完善。

2.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 目前 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 分析 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2.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1)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

2)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 科学 依据。

2.3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 社会 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2.5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 计算 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2.6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3 加拿大公路环保与我国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加拿大 现代 道路运输进入发展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始关心重视公路环境 问题 ,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加拿大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已比较完善,国家和各省均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公路建设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全民环保意识非常强,对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感也很强,他们的意见往往决定了一个建设项目的取舍。

3.1 声环境保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拿大采取多种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其次,采取尽量 自然 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对我国而言,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 研究 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而有意识地结合地形的 自然 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 应用 也少。

3.2 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在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 计算 出桥梁的 经济 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 影响 。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3.3 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裸露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我国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4 公路生态管理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步骤与加拿大几乎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 问题 。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建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

3.5 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加拿大对此采取了有效地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3.6 空气环境保护

加拿大侧重污染源控制,汽车全部采用无铅汽油,并对车辆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加拿大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 内容 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国 目前 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4 结语

按照 交通 部“十五”交通环境保护 发展 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 教育 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希望拙文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 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人民 交通 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6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某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2、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

2.1 噪声

施工噪声包括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施工过程将动用挖掘机、装载机、摊铺机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声,成为对临近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这些噪声源有的是固定源,有的是现场区域内的流动源。此外,一些施工作业如搬卸、安装、拆除等也产生噪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比较突出。

2.1 振动

施工振动包括重型施工机械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碾压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

2.3大气污染

挖土、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此外,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炉灶等燃具也排放废气。

2.4 水污染

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3、环保工作内容

3.1 施工准备阶段

1、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详见环境保护责任保证体系(图8-1)。

2、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详见环境管理逻辑框图(图8-2)。

3、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4、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5、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6、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7、在《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监测、检查等,计算环保工作的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

8、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3.2施工阶段

1、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2、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3、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4、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

施工概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行性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下步环保工作计划;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如措施变更、污染事故和纠纷处理等。

5、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业主。

6、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根据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有关的应急计划进行评审、修订。

4、施工噪声、振动、废气物等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4.1 噪声

1、噪声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

2、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

3、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超标严重的施工场地安设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

4、自备发电机做隔声处理,有电力供应时不许使用自备发电机。

4.2振动

1、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90 要求。

2、对临近建(构)筑物事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3、其余控制措施与噪声基本相同。

4.3城市生态控制措施:

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砍伐或拆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严格执行某市对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规定。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以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为原则。

施工筹划选用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4.4水污染

1、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水自然水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

2、根据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3、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4.5 大气污染

1、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2、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段)。

3、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4、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辆携土。拆除构筑物时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5结束语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7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突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公路施工的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噪声污染。公路的噪声源主要包括2 个方面:一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拌和机以及各种运输车辆的使用而产生的噪声污染。这些噪声较强,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影响严重。二是在公路运营过程中,汽车车体振动、发动机运转、轮胎与路面摩擦、鸣喇叭以及公路沿线提供各种服务设施、设备均会产生噪声,在公路沿线形成一条噪声带,这些噪声对附近的人群产生心理( 失眠等) 和生理( 血管收缩、听力受损等) 上的影响,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 尤其对公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的敏感区域( 学校、住宅区、商业区、医院等) 干扰较为突出,而野外区域的干扰则较小。

废气污染。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开动时会产生废气和固体微粒。废气中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化物、甲烷、乙烯、醛和铅颗粒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渗透到水、土壤中, 并逐渐积累,会对沿线的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使其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这种污染的程度随着公路运营时间的增长及交通量的增加而不断加重。

生态环境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分2个阶段:一是施工期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非污染性破坏,因施工机械的使用及大量的开挖取土破坏了土体原有的自然结构和水的循环路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阻碍生态系统漫延;二是公路运营后,路体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公路附近的动物容易被汽车撞伤、压死;而且,由于汽车废汽、噪声、有害物质的产生,会使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 空气、水、土壤) 逐渐恶化,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增多,抗病能力下降,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减少(特别是珍特物种),有时可能会影响整个生物群落。

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内容。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突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公路工程环保作用。(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美化环境。(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6)其他工程,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措施(1)完善环保法规及政策。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都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环保法规。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虽然已制订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内容上很不完善,加之有些部门只顾眼前利益,使这些仅有的法规实施很不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并使之操作具体化、规范化。把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高到应有的地位。(2)噪音防治。防治噪声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交通管理,上路前进行车辆噪声监测,管制重车百分比,交通量及行车速度;二是调整纵坡,减少纵坡过大可能导致汽车爬坡时增加的噪声量;三是改进路面结构类型,改善面层混合料成分,适度修正横向刮纹间距或改作纵向拖纹处理,以谋求降低交通噪声;四是尽可能采用降噪效果好的路堑型式,尤其是路线通过敏感区时;五是适当设置遮蔽物,可在公路两侧设置隔声林带、隔音墙、隔音堤等,以降低噪声位准;六是实施减少噪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改善车辆本身构造。(3)大气污染防治。一是在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设在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二是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三是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4)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改善道路的景观,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降低交通噪声;加固斜坡,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稳定;诱导视线,防眩遮光,确保行车安全。因此搞好公路的绿化,使之成为一个“生态绿化带”是至关重要的。绿化工程要进行总体规划,体现经济与实用,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设计要求及本地区草木的生长情况,并注意提高绿化物的管理质量及绿化工程本身的收益。

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公路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公路环境工作的管理,使我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昌,胡文凯.浅析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 科技资讯. 2010(28)

[2]陈立东,张国瑞.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以博客图至牙克石高速公路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8)

[3]张然,黄作维.基于ArcIMS的公路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02)

[4]李阳,李明顺.综合评价法在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7(12)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篇8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管理;风险

1 油气储运风险

1.1 油气管道腐蚀风险

油气在储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管道。管道又很容易发生腐蚀问题,能够影响管道腐蚀风险的因素主要是由应力水平、埋地环境以及管道材质等决定的。首先,输油管道设计是有一定标准的,其所承应力如果大于其屈服应力的40%,管道就会发生腐蚀形成开裂,应力作用不可小视;其次,管道要通过不同的地质环境,埋地环境相当重要,环境对管道的腐蚀破坏程度较大,也是影响管道正常使用的关键性因素,管道埋地环境条件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腐蚀现象,一般情况下,埋地环境为硫化物含量高、土壤湿度大、土壤类型杂、pH 值不稳定、土壤电阻率强、干扰电流多、植物根系发达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情况,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对管道有着强烈影响,处理不好就会形成管道腐蚀;第三,管道制造时,选择使用的材质也很着急,如果材质不洁净,含氢或含硫过多等都会引发管道腐蚀,输油管道表面受环境气候影响形成粗糙材质,也会导致氧化剂发生泄漏,如果处理不妥当,最终就会引发火灾事故。

1.2 油气损耗风险

油气资源是特殊产品,其自身特性就是极易挥发,大部分挥发油气在空气中,致使空气中油气含量加重,当挥发的油气浓度超过一定限定值,接触明火或者电光就会引发油气大爆炸事故,油气有着很大的毒性,爆炸后又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生命财产等巨大损失。油气耗损形式极为隐蔽,也是缓慢的过程,特别是在油气运输过程中,由于油气晃动和不稳定性,极容易对资源造成耗损。现阶段,能够完全消除运输损耗,还是一项技术难题,油气损耗情况,不仅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更多的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有利于建设节约型企业。

1.3 油气设备使用风险

油气储运设备的好坏,关系到油气运输使用安全。油气运输对设备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油气在运输中的风险是不可预料的,所以选择好的符合运输要求的设备极为重要,油气储运与其他物资不同,安全风险来源较多,也较为不确定,运输时产生的机械振动,这样非常容易导致设备破损。运输设备工艺缺陷和管线腐蚀等因素,都能引起油气泄漏的风险。油气运输设备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正确防爆处置,如果没有加强防爆处理,就会发生更大的油气泄漏事故,严重的会导致油气爆炸。

2 节能环保管理对策

2.1 设计环节的节能环保

设计与规划油气储运工程时,需要在油气施工设计中纳入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护措施,使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护设计两者相互统一为一个整体,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施工而影响周边地表植被的破坏。考虑环保情况是施工的基本前提,需要对建设和使用中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研究,不同环境有着不同的计划措施。建设路线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自然保护区内地带与饮用水地带的环保设计施工,重点地区要重点进行考察,主要从考察周边环境污染介质入手,提前预防提早设计;有了上述设计与计划,就需要量在具体确定油气储运工程施工路线的时候,加入周边环境特征特点,划定施工工程具体方位和路线走向。在设计油气储运工程环节最后,有效评估建设环境,尽可能减轻因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效避开环境保护中的敏感区域与中断区域。

2.2 施工环节的节能环保

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同时制定出相应的环保计划,还要加强环保监管机制建设,确保油气储运工程环保施工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以严格遵循环保政策、有效落实生态工作为基础,避免破坏当地和周边地表耕作层、植被层,若地表植被在施工中遭受破坏,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确保植被尽快恢复原有生机和活力。

2.3 改进现有工程设计

对现有工程,要进行安全防范规范检测,对检测到的风险进行评估改进,依照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加强工程设计工艺、工程施工工艺。一是油气要加强防火设备。通过对耐腐蚀、耐高温以及耐压材质进行精心选择,加强防火分隔、通风和防爆泄压等的设计,不断提高并加强各装置与设备的防爆、防火性能建设。二是油气损耗所导致的污染及安全隐患问题。为了环保和安全,油气储运应该使用内外浮顶储罐,但目前有些企业依然在使用落后和不安全的固定顶储罐,极大的增加了环境污染率,埋下了油气储运安全事故隐患。三是避免输油管道腐蚀。管道是油气储运中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要严格选材,要求应用钢管材质的管道,对管道表面进行有效保护,实施喷砂或者抛丸处理,以增强管道耐腐蚀性。加大管道夹杂物的控制,降低管道含氢硫量。

2.4 输油设备管理及维护

输油设备在油气管理中地位至关重要,平时要做好维护,注重管理,将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趁早消除;油气企业要依照输油设备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详细制定系统保养及维护程序,设立专门专业人员,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构建设备维护体系,明确权责,把油气设备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责任人。通过日常和不定期的设备保养及维护,及时检查出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各项运行指标与所标准规定的安全指标相符,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

2.5 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各项管理检查工作中,人的因素也很重要,特别是油气管理,一定要有工作连续性,确保建立稳定的工作队伍,在人员上岗前,要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教育与培训,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通过业务培训和岗位竞赛,促使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升,不断完善具体操作规程,强化各个检查检测流程环节。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业的迅猛发展,油气需求量不断提升,油气储运逐渐占据了能源领域极大的比重,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存在的风险,加大对风险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对已知的管道腐蚀、资源损耗以及设备使用等方面因素加大控制力度,在油气储运工程中,全面强化油气资源应用与回收,改善现有制造与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日常维护,做好油气设备保养工作,确保油气储运工程步入安全管理正轨。

参考文献

[1]韩高田.油气储运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2011(12):152-153.

[2]翟甲子,王晶磊,董 .关于油气储运方式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8):145-146.

[3]王丽,刘丽霞,陶勇寅,等.油气储运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油气储运,2012(11):178-179.

上一篇:社区开展防疫知识宣传范文 下一篇: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