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32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1

而中国在近代之前所存在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的思想的典型体现,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他不仅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将“人”视作其学说的立足点,以人为核心。所以,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曾说:“儒家从不离开人说话,其立脚点是人的立脚点,说来说去还归结到人身上,不在其外。”

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李贽等一大批儒家代表人物的阐释和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在经过近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阐释发扬后,儒学中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步显露和体系化,并在与西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现代世界视角。不过,儒学人文主义的内涵远较西方人文主义内涵涵盖内容广阔和丰富,不可同日而语。于此,当代著名儒学学者杜维明曾说:“儒家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涵盖性和整合性的人文主义,它的人文精神非常宽广,和西方现代经过启蒙所发展起来的凡俗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儒学人文主义的现代世界视角是如何发展并确立起来的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个空前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僵化的儒学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大潮下的发展要求,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唯有求变方能图强救国。学者杜维明曾说,“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儒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在这个悲剧性的历史演变中还出现了最重要的事情,即中国知识分子中最勇敢的头脑刻意选择了拒斥儒家人文主义,以为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背道而驰。”因此,高举“打倒孔家店”旗帜的“”风云而起,儒学思想被全盘否定,中国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信仰落差,开始完全求助于西方的“民主”、“科学”价值思想体系。然而,正当近代西化思想风起云涌之时,一战的爆发裸地展示了近代西方国家内在的深刻矛盾和危机,昭示人们西方文化也并非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

这种形势下,一批中国知识分子转向国内,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儒学及其变革和发展,现代新儒学应时而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新儒大家重新将儒学与西学糅合再现,使其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并且充分将“以人为中心”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弘扬光大。例如,梁漱溟儒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所谓“生活”,他说:“照我们的意思,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有生活,初无宇宙。……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在者也。”并且梁漱溟指出整个宇宙大生命有一个“核心”,它叫做“人”,此处的“人”就是生活的主体——“我”。

同样,新儒大家冯友兰也将“人”置于其所创的人生境界学说的核心位置。在其提出的“四境界”学说中,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讨论的,人始终位于主体地位,趋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生终极追求,也就是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本身已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浓厚色彩,而且更富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和理论特色。

1949年以后,儒学最先在香港和台湾等地得以复兴,而后迅速蔓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等地的华人聚居区。在此形势下,人们普遍地承认,中国人在自我反思中重新发现的儒家人文主义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8年元旦,在港台的第二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唐君毅联名发表了一份宣言,名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向世人昭示了港台新儒家的主要精神和学术观点。他们坚信,儒学思想并非历史古董,已经过时,而是存在着鲜活的生命。儒学注重人生道德践履,同时也致力于超越的终极关怀,追求“天人合德”的道德境界,既由上彻下以内于人,又由下升上而通于天。

唐君毅认为,儒家思想的根本特质就是人文主义。他说:“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教也。”从宗教这个角度上理解,儒家思想是透彻人文精神的。

另一位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则从儒学的形上学的角度弘扬儒学的基本精神。他认为,儒家的“仁”不是科学概念,不是知识概念,而是道德概念,是人文概念。他说:“可见仁不是个知识的概念,不是科学上的观念……照孔子的方法,就要培养如何使我们的心不麻木,不要没有感觉。这和现代人不同,现在的学问多是使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感觉。”

徐复观则比较注重人文主义概念中的人性意涵,他曾专门著述《中国人性论史》,认为“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此外,徐复观主张,“中国为了争取生存,为了充实人之所以为人的向上向前发展的愿望,而应大量移植西方文化,这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趋向。”

由此可见,徐复观在充分肯定儒学人文主义内涵的同时,更看到了与西方文化接轨的重要性,只有将儒学人文主义置于全球的视角下,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总之,新儒学已不再是封建传统视角下的旧式儒学,而是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下,融入了西方思想体系的新式儒学,是新时代的东西合成品。此时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已拥有了西方文化因素和世界视角,将眼光投射到了全球,开始关注整个人类的交流和命运,基本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开始全面的交融与契合,并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2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内涵 时代价值 探索与研究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重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基本理论主张,在与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

一、中西方文化内涵对比

(一) 西方文化内涵讲究优胜劣汰

西方文化内涵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追求自由为核心价值观,本质是优胜劣汰。金钱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追求财富最大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是竞争就是毁灭。西方文化内涵极大程度的重视物质发展,物欲横流,忽视人文教育,人与人之间互相争斗,导致经济上的大退步,由西方列强的贪念作祟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的沦丧,人格的扭曲,这都是竞争意识的作祟[1]。达尔文所崇尚的物竞天择正是西方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 中华文化内涵是讲求以人文本

中华文化内涵讲究仁爱,孝义,脱离低级动物,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讲究一个和字,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奉行仁、义、礼、智、信的理念,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重视人性的发展,和字体现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情怀,包容万物,体现中华文化的关键。《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可见,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接近实质的人学,其宗旨就是克服人的自私自利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与政治、经济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经验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一代代华夏儿女呕心沥血的经验总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导向,是对当代社会人们价值观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对社会主义全方面的概括和展望。它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助传统文化的发展点,坚持以人文本,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结合自身进行整合创新,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奠定了文化建设的基础,给予中华儿女强烈的文化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向和追求,深入到每个国人的骨子里,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中华儿女自带独特的气质,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是一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华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发展,都展现了强大的魅力,和勃勃生机[2]。就像所说:“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身后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要有强大的自信心,从容淡定的魄力,奋发图强的勇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创新激发出无穷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还面临着许多的质疑和挑战,强有力给予这些质疑和挑战以回击,使其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现代的发展理论大都结合了文化的底蕴和时代精神,以人文本,建设和谐社会等带有中国特色的理念都体现了这个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在于它与国情所结合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发展与创新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发展没有界限,文化内涵的创新也没有停止[3]。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国情进行创新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面对国外的文化同样如此,做到洋为中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

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取整合,赋予它现代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忽视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历来注重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最好的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以人为本正是由此演变而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真切反映了马克思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完美展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在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依然能够保证其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和平发展的时代价值

中国现代化的理念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否定,也不是全部照搬照抄,而是在区分的情况下进行吸收。总书记提出“和平崛起”的概念,阐述了中国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有效的消除了国际社会的舆论,为国家发展获得更有力的话语权[4]。中国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把中国坚持的理念向全世界展现,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展现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化占有越要的地位,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指的是封建帝制等思想,中华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达到人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后,达到大公无私精神境界,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中华文化表明,为他人着想就是善的,一心只考虑自己就是恶的。善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里都有所体现[5]。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进党的执政中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仁爱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义所在,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了能够较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魂”开始被很多党内干部人员所抛弃,这就使得视人民为鱼肉、腐败贪污层出不穷,而为了扭转这一“党魂”丢失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道德高尚的人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将由此实现不断的贯彻与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放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更好实现,我国全体民众所共同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将获得有力支持。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一个金钱至上,一个以人为本,而通过本文研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所体现的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必须要践行的价值观和宗旨,我们就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下)》,人民出版社,2013版.

[2]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析一对中国共产觉文化建设的J识》,载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王向清:《中国将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历程》,载于《邵阳学院学报(狂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4]田贵平、竟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解读》,《长白学刊》如14年第6期.

[5]朱可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支撑》,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

[6]部升平:《中国持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生态建设》,载于《学术论坛》2013年第6期.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3

一、“圣贤气象”的形成

“圣贤气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伦理命题,其形成经历了长期的积淀和凝炼过程,从而成为传统文人所恪守的道德信条和价值理念。

(一)酝酿时期:先秦儒学奠定道德基础

“圣贤气象”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早期中国文化由“图腾崇拜”转向“圣贤崇拜”的贤人思想中。“圣贤崇拜”也为后世儒学阐述“圣贤气象”的具体内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先秦儒学所赞赏的“圣人风骨”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如“孟子称性善,言必称尧舜”,体现出先秦儒学的道德政治诉求和寻求社会变革的美好希冀。另外,先秦儒学提倡的“君子人格”也对“圣贤气象”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孔子所向往的理想人格, 有‘圣人’‘贤人’‘志士’‘仁人’‘君子’等。”[1]而“君子人格”是达到“圣贤境界”的前提条件。这是由于圣人与贤人只有极少数人通过后天努力才能实现,而“君子人格”具有更强的现实性,普通大众均可通过自我提升达到这一境界,即具有重义轻利、明是非、慎己行的品行与操守,这为后来的“圣贤气象”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阐发时期:汉唐儒学探寻发展路径

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汉代儒学不断融合黄老道家、阴阳学等多种思想,唐代儒学则更具融合与多元色彩,进一步探索具体的圣人观与为圣路径。董仲舒“将人分为三等,即‘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与‘中民之性’,认为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被称为性……中民如果成善,则必须教化。无王教,则质朴不能善。”[2]董仲舒的思想实质上赋予了圣人以“神”的地位和身份,但“为圣之道”其实并不可为。而王充则明确圣人只能学而知之,即为圣在于进学。唐代儒学的圣人观在汉代儒学的基础上,在“以气论圣”与“以心论圣”的为圣之法的讨论中进一步展开。“以气论圣”是指圣人承载天命的地位,而“以心论圣”则强调修养道德的意义,强调“心本论”是为圣的最终进路。总之,汉唐儒学对“圣贤气象”具体内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宋明理学的系统论述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成熟时期:宋明理学明确内涵标准

在儒学的发展中,宋明理学从“希贤希圣”传统思想中逐渐探求到了“圣贤气象”的实质。宋代以后,“气象”一词被“用来临摹物态人情、探究性命道德、反映文体特征”[3]。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等人重点研究了圣人与“气”的内涵P系,如周敦颐将崇尚古代圣贤、学习效仿圣人言行的思想传统系统总结为“希贤希圣”;朱熹系统界定了“圣贤气象”的内涵,朱熹及二程均将此作为士大夫的最低行为标准与典范楷模,进而总结开创了由承袭礼法、纠察自身、内在反省、效仿作为等构成的修身模式与内涵标准;王守仁、陆九渊等明代心学大师则重点探究了其进修路径,指明了到达“本心”与“良知”的具体方向。之后,“圣贤气象”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形塑自身气质形象的标准,最终形成了社会阶层的良性上升与优势流动。

二、“圣贤气象”的基本精神

“圣贤气象”的基本精神有以下几点:

(一)心境平和

心境平和的实质是一种有限的心境感悟与无限的外部意识相统一的过程,是过程的平静之气与结果的坦然之心相承接的过程,是指贤达之人能够处事不乱、宠辱不惊,强调弱功利之心、求平常之性。这一精神境界在“圣贤气象”形成的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的贯彻,如唐代儒学继承了佛学的“禅”与黄老道家“消极无为”的思想,共同构成了文人士大夫的本心与知性,这也成为宋儒“格物致知”“本心求理”的重要前提,目的在于心性养成,追求“内圣”境界从而彰显“外王”的气质,如程颐的“正心诚意”、陆九渊的“本心”思想等。

(二)率性自我

率性即依顺本心与秉性,率性自我就是展现自我的本真精神、不虚伪,强调自我意识与个体的独立性,是“圣贤气象”具体内涵中保持文人正直操守、德行品格的支撑理念。率性自我的精神更反映出一种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自律意识,注重发现与思考问题的排他性,以此培养个人修养与国家、社会意识。宋明理学对于“知”与“性”的认知要求极高,要求士大夫不能受外在物欲和权威的干扰,保持修养身心、治学问道和为官从政的清白性与真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本心警示的作用。

(三)超凡脱俗

超凡脱俗主要表现为两种维度,一是注重培养文人淡泊名利的思想意趣,即远离世俗纷扰,自我守静;二是强调脱俗后的自然一体和万物一体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圣人观层面的互通关系问题。圣人强调自然而然的万物一体意识,如《中庸・治国》中“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而“贤人”则需后天修炼养气后达到与自然的统一,即思而后得,勉而后中,因而二者中和便是文人独立于世、与自然一体的最高境界,也是“圣贤气象”的重要价值标准。

(四)家国意识

从根本上看,家国意识强调一种重视社会责任、培育现实忧患意识的胸襟与情怀。先秦儒家一直倡导这种社会担当精神,如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思想,宋明理学受当时国家、社会危机的影响,很好地继承并光大了这一精神,对后世如文天祥、袁崇焕等诸多士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家国意识更强调为国尽忠、为民请命的圣贤风骨与义士情怀,是保障民族与国家长治久安的民族精神支柱。

三、“圣贤气象”的内在特质

从上述“圣贤气象”的基本精神和具体内涵分析中可以看出,“圣贤气象”囊括了多种道德文化元素,如求道、尚德、循礼等,从而形成了明显的内在特质。

(一)道德特质

“圣贤气象”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升士大夫阶层的道德素质,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与家国责任感。为此儒学尤为强调道德认知,提出了“求知”“求道”与“循道”的三重境界,如朱熹提出“穷极知识”,即通过积累知识以明确道德,丰富学识内涵以培育品德操守。在此基础上还要求重视礼仪教化,培养求真意识,这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宋代末期士大夫对社会道德滑坡、伦理失衡、纸醉金迷现状及误国文人的批判中。可见,“圣贤气象”以士大夫重视自身道德为前提,进而将良好的道德素质推己及人,以求对社会民众产生积极影响。

(二)心理特质

从心理上看,追求“圣贤气象”的过程就是发自本心、自我锤炼的形塑过程,是尽心、去私欲、求知动态过程的统一。理学家们认为普通的中性之人只要做到尽心、知性、循道就是成圣的途径,正如陆王心学倡导的“发明本心”和“致良知”等具体方式,均是从“心道”的理学角度阐述“圣贤气象”,凸显自本心追求“圣贤气质”,进而相互转化的心理过程。

(三)审美特质

理学家认为“圣贤境界”是内在涵养与外在表象互通形成的统一美学境界,成为继“魏晋风骨”与“士大夫精神”之后,对中国古代文人固有情怀与人格之美的集中继承与意蕴展示,更是“从审美意识所理解的‘万物一体’境界,这种境界既是道德的,又是美学的……它融理性与情感为一体,以主观体验为主要特征,审美主体和美感对象合二为一,进入物我一体,内外无别的美感境界,超出了性体的限制,深入到美的本质,因此,才有最大的精神愉快。”[4]

四、“圣贤气象”的现代启示

最后,“圣贤气象”虽为传统社会的修身标准,但其倡导的治学理念与道德标准、追求的浩然正气与历史道义、提倡的圣贤涵养素质等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在物质追求中不失道德标准

“圣贤气象”不失道德本心的道德特质在商品经济繁荣与物欲横流的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如王守仁O为倡导“德”在规范社会礼仪中的重要性,“明德”就是人心之本性,王守仁称之为“良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做圣人的潜能,需要做的只是遵从良知的指示并付诸于实践,而良知的根本就是“善性”与“道德”。

从当代中国的视角看,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在极大丰富民众物质资料生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素质。物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思潮出现盲目化、极端化和拜金化的倾向,部分社会群体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却忽视了道德文化素质的同步性,社会的道德观、义利观等教育存在滞后问题,由此引发的负面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社会进步与混淆公众道德认知的重要因素,因而有必要从“圣贤气象”观念中汲取营养,保持重义轻利、尊师敬道、以德服众、严于律己的德行与积极正确的心态,时刻遵守本心的善性道德,克服唯物质主义的错误倾向。此外,更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断将“圣贤气象”的优秀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迷失在物质社会中。

(二)在世俗社会中保持豁达心态

另外,“圣贤气象”独特的心理气质也对现代人很有启发意义。当代社会浮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圣贤气象”所保持的“静”“达”“通”“敬”等观念对于舒缓人们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圣贤气象”要求坚持以知养性的精神和态度,时刻保持正直操守与豁达心态,如周敦颐认为“为圣之道”就应“主静”,即“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仁、义、理、智、信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程颢认为“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并指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 可见,“‘敬’其实亦可看作程颐所追求的一种境界。”[5]

反观现实,不难发现有些人存有缺乏守静恬淡与安贫乐道的社会心态,这种现象固然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陡增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化等原因密切相关,但更多与自身修养和平静的心态有关,因而“圣贤气象”的精神仍值得当今民众思考和效仿,使自己在忙碌的社会竞争中放平心态,以达到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超人境界。

(三)在大众消费中体现审美情趣

最后,“圣贤气象”生发出的美学意义也值得当今社会借鉴思考。理学家们倡导的审美情趣是以知性为基础的表里合一的气度,是由内而外充实丰富的一种圣贤人格,更是内在美学的魅力彰显,对当今大众的审美观整合具有较大启发。这种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是相通的,如“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即道德的本体与美学的实质内涵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而二者转化的方式在于“致知”与“用敬”,就是要知道存在于外界和自我本性中的理,利用见性和顿悟之法方能成圣人,进而感悟道体的内涵之美。

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与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娱乐审美、审丑之美等不良价值观,而网络审美价值观的多元化在促进艺术交融的同时也产生了多种不良误导和暗示,使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倾向,因而明确何为真正之“美”意义重大。“圣贤气象”追求的就是一种真正的美,即内涵之美、道德之美与知识之美,是从内向外散发的灵魂与心灵之美,这对当代积极弘扬正确的美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上述对“圣贤气象”这一传统命题的深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在价值对当代中华文化建设,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参考文献:

[1]迟成勇.论孔子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及其现实价值[J].理论与现代化,2007(5):102―107.

[2]沈顺福.从半神到人到神:儒家圣人观的演变[J].江西社会科学,2013(12):21―27.

[3]王培友.论两宋理学“气象”蕴含及其诗品性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0.

[4]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512.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4

关键词:红色文化;美育;精神内涵

每天我都能看到有许许多多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遵义会址,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站在牌匾门前留影,记录着遵义会址最美的角度。

一、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而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发展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中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可以说遵义的红色文化就是长征文化,也就是长征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体现出老区人民精神的先进性,在能够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在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上,激励着“遵义”奋发向上,在斗志上发挥着作用。而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蕴涵着党的政治意识;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黔北遵义有着富饶地域特色,也就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红色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也是色彩斑斓的,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尤显突出。这是一部活性的革命斗争史,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宣传长征的文艺家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的圣地,更是弘扬红色文化发展壮大的支柱和源泉。“红军山”的邓萍事迹、红军女战士与孩子的故事至今被当地人神话般的传说和传颂;娄山关红旗的飘扬以及“四渡赤水”的战略极大地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勇敢前进;“土城”女红军的事迹也成为我们建设红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遵义每一寸红色土壤里都孕育着每一种革命的精神,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遵义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就产生出了多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怀。

今日的遵义人与革命后来人的精神为伍,以自强不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为荣;以廉洁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傲,这样的遵义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团结合作,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反映出遵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更彰显出革命红色圣地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三、遵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在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而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的革命精神,例如,遵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的红色文化精神,其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例如,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精神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可以把“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和革命军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的遵义“红军山”上,杨柳街边的“红军街”长廊里传唱。

从当今的社会因素来看,红色革命圣地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全民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红色文化的大熔炉里得到更多、更好的洗礼,为挖掘遵义的红色资源提供优良土壤,使广大的民众能为传承未来的“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这一经久不衰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2]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简介:穆华,男,贵州遵义市,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法。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课题“红色文化中的美育教育因素的挖掘与研究”,立项编号:(ZE2012011)。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5

关键词:武术文化 大学生 修身 健身 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2-03

1 前言

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经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对他们的影响与诱惑是巨大的,甚至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失去方向。“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已在当今社会中被淡化。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凛然于天地之间。因此,在利益驱使的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思想的渗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匡扶正义”、“操守节气”这种浩然正气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与道德品质层次。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抗挫折能力很低,性格软弱,心理素质差,加之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以及意想不到的事情增多,得了精神疾患的不在少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杀人及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普及武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通过习练武术,以及武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坚忍不拔的精神,磨练人的意志,振奋精神,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性格,使人协调、自然、平衡、和谐,富有开拓和创造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作为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体现了国家对武术继承与发展的高度重视,然而从大纲中可以发现,起内容基本以武技为主,而很少涉及到武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文化内涵方面的内容也很少,武术文化在我国大多数学生意识中变得很陌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美国当代人类文化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经说:“真正把人们维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即他们共同所具有的观念和准则”。武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渗透了民族的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与武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相比武术技术讲更有丰富的底蕴和生命力,它承载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丰富的传统内容。武术文化由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层、武术行为文化层、武术精神文化层。其中武术精神文化层是核心,千百年来武林文化基本上形成了习武者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这些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中我们所需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坚定的民族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品质修养;“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的浩然正气。

2 武术文化的内涵

武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它是一代代武术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发明、创造而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在一定的基础上反映出它的时代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文化特征,如健身性、技击性、教育性、娱乐性、哲理性等等。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的基础之上的,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武术健身养身的价值主要是在它是一种运动形式,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武术核心是技击性,当然由它延伸出的文化也应具备有这一特性,它主要是通过武术技击动作和武术套路动作来实现的;武术的娱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外一方面就是人们在观赏武术表演时获得美的享受;武术文化具有深刻的这里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武术在它的整个行程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另外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使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从而形成了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正是在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培养下,带有鲜明的仁学色彩,成为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

3 武术文化在高校中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课业紧张,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比较少,仅有的课余时间也基本上都用来玩了,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尤其是女生,可以发现,球场里、体育场里大都是男生的天下。也有很多人曾有过定时锻炼的想法,然而坚持下来的却并不见多。整体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武术及武术文化,以此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我们先来谈谈何为武术文化,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它具有哲理性,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它还讲究武德,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所应有的道德品质,认为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惩强扶弱,要以德服人。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还有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们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我想中国武术文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大学生产生影响。

3.1 道德素质的提升

练武之人讲究武德,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武德的仁学中心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习武既是人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要求习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其次,武德的仁学中心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必然内含着残酷与暴力。然而武术的仁德精神却要求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是讲究点到为止。因此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仁、义、礼、智、信,以此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做一个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2 身体素质的提升

武术练习过程是通过对武术技击功能的追求、技艺的修炼、技术原理身体力行的感悟的过程。丰富的、全方位的武术动作对人体各关节柔韧性要求较高,它促进了人体各个大小关节的灵活性和坚韧性的发展;武术功力练习的多样性促进了人各个部分骨骼肌肉神经的健壮发展;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情绪安静,意念集中,吐故纳新,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从而起到神经与肌肉高度协调,精确调节机体运动的医疗保健作用。因而,经过系统的武术训练,人的体质、体格、肌体、骨骼、神经等协调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3.3 意志力的磨练

武术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求练习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武术是一种日久见真功的运动,通过练习武术可以锻炼我们大学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3.4 身心的娱乐

通过练习武术,我们可以舒展筋骨,放松身心,而且还可以通过观赏武术表演来娱乐自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及人们对武术的健身。防身实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武术的观赏为娱乐目的的情况大为增多。练习武术把以肌肉运动与内在心志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人体自身的和谐。武术运动以其特有的锻炼效果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身心体验和感受,这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格品质和健身习惯。

3.5 规则意识的培养

武术文化对我们大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练习武术讲究一定的规则,要循序渐进,不能心浮气躁。武术比赛也有规则,比如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得分部位是:头部、躯干、大、小腿。禁用方法: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进攻对方;k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用腿攻击到对方的头部;用拳连击对方头部。还有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后,双方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回礼;然后和对方的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无规则不成方圆,这些规则的制定有利于保护参赛者的生命,有利于武术比赛的进行,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等好品质,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6 爱国情怀的培养

武术文化还能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和重承诺守信用、见义勇为等侠义精神,而侠之大者乃国家民族之观念。在武德内涵深层宝贵的是爱国情结。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同样应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弘扬祖国文化,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崇高品德,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为中华民族之兴旺繁荣而奉献毕生。

4 当代大学生修身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要新世纪的人才,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绝大多数大学生关心国家命运,拥护国家政策,民主参与意识比较强,学习积极性高,创造性强,有强烈的成才意识。现代大学生处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思想活跃,容易放大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现象,从而造成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淡薄,对国家大事民族前途毫不关心,在是非面前麻木不仁;缺乏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励志报国的进取精神;缺乏竞争协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缺乏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通过武术的学习,通过对侠义精神的解读进而使大学生的公益责任道德义务感增强。

4.1 武术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过程,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行程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主要是促进学生形成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有恒性等优良的意志品质武术的学习和训练不仅要求练习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需要常年不懈持之以恒,“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欲学惊人艺,需下苦功夫,体得先贤”这些谚语无一不是对习武者提出的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品质的要求,武术是一种日久见真功的运动,在武术的训练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拼搏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意志品质

4.2 武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健身方面,中华武术将有关传统医学和养生理论完整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强调心、神、意、气等内在心志活动、气息运作和手、眼、身、步等外在形体活动的协调兼修,行程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各种拳术的帘蹦跳越、闪展腾挪、跌扑滚翻等外在动作,加上内在意识和呼吸的配合,人体各个器官都参加了活动,提高了人体肌肉力量和延展性,提高了关节活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了人体的柔韧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4.3 无德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武德即武术道德,武德定义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也即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武术运动中乃至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是中国伦理文化和传统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是武术文化中最直接、最理性的精华,包括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武德的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仁即指仁爱,关怀忠厚善良,以和谐为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义指正义,符合道义;礼是礼节,对长辈老师同学等行礼,在武林中行抱拳礼等;智即智慧,信指诚信,言必信,行比果的诚信精神。中国传统的武术教学传艺始终以德为条件以德为先严格要求自己的徒弟武德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武术传承过程中不断在品德方面加以培养,不断在品德修养方面提升境界武德贯穿于习武授武比武用武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以武德来规范习武者的武术行为,使道德观念成为武技的准则。现代学生通过武术学习武德教育,可以提升培养学生仁爱重义知礼智慧诚信的道德风貌,对其人格的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4 武术的侠义精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武侠是我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对我国的传统伦理观念有巨大的影响。武,是侠客行为的必要手段。义,是侠客的目的,是侠客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在与武术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中变现侠客的侠客精神;讲求道义和信义、疾恶如仇、锄强扶弱、见义勇为、重义轻利、为国为民、追求自由及人格的平等与独立等。武侠所展示的侠义精神,是人类永远的光荣与梦想,相信看过武侠小说或武侠电影的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大都做过成为侠肝义胆,忠信礼仪的大侠梦,其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5 结论与建议

武术文化扎根于民间,深寓东方哲理和伦理,中国的其他传统文化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具有丰厚而广袤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对学生个性、心理、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武术文化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完善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所以让当代大学生学习武术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6

一、关于黄帝文化

黄帝文化不仅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探讨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契机。研讨会在黄帝文化方面主要讨论了黄帝文化的特色、现代价值和精神内涵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志琴研究员认为黄帝文化具有强烈的生命和生活意识,“中华民族对黄帝的尊崇,实际上尊崇的是生养、培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基,所以中华文明初始的象征不是神庙、金字塔那种固定的建筑实体,而是有生命的,鲜活的人中之杰――黄帝。从传说时代就以现实生活而不是神物灵异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色”(《人文初祖的现代意义》)。山东经济学院王继训教授指出黄帝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象征、情感纽带和精神感召作用,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导向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黄帝与中华文明的导向力》)。

西北大学刘宝才教授认为,“黄帝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精神和创新精神,是黄帝时代历史特征的总结”,“现有的黄帝文化的各种资料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与黄帝时代的关系不完全相同,未必全都反映黄帝时代的历史真实。作为观念史的黄帝文化,它既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联系在一起,又与五千年来的中国文明史联系在一起,在黄帝时代以来的五千年间得到不断丰富发展”(《黄帝文化论纲》)。陕西师范大学赵世超教授通过对历史典籍的考察辨析认为,“黄帝的传说产生于北方,黄帝族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黄河流域”,在梳理黄帝形象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揭示了浙江缙云黄帝文化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本质,并强调拜祭人文初祖的活动不能走上背离人文主义精神的道路(《黄帝与黄帝文化的南迁》)。

二、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研讨会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取得一系列成果。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俊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通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载体和标志予以集中反映,呈现于民族大家庭之中,既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弘扬,又便于和世界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西北政法大学赵馥洁教授认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乃是一个民族具有主体性的深层内涵和核心标志。民族精神家园是由宇宙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怀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精神系统,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师范大学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非只建设共有的‘精神’,而是包括了培育这种‘精神,的载体,‘家园’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环境和氛围”,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社会(国家、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角度强调了精神文化所凭依的载体的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包括中华民族56个民族在内的‘共有’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指从56个民族精神中抽象出来的都具有的精神财富,也应包括所有民族和地区多元文化中优良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杨恩成教授认为,“不能把‘民族精神’框范在一个狭窄的范畴内,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多民族性和多元性。这是我们谈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出发点”,坚持和弘扬“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谈民族精神家园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陆栋先生认为,“精神家园是获得身心自由、张扬生命意义的目标和归宿;精神家园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诗意的存在”,“精神家园其实是一个心灵转化的过程,是一种开放和追求,一种安顿生命的体验”(《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清华大学程钢副教授认为,“家园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它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情与相互理解的精神家园”(《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周伟洲教授认为主要包括民族性、多元一体性、包容性、创新性及时代性(《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认为天人合一、顺乎人性、和而不同构成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框架,关于文化经典的重新诠释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革新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形式主要是教化,目的是塑造人的道德(《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建设经验》)。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途径。首先是强调教育的价值。西北大学张岂之教授认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公民文化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该加强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强调“在高等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特别要加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和谐的建设,它是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和谐文化思维、和谐文化观念与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俊相教授主张弘扬“大学之道”,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建设高等学校的精神家园(《弘扬“大学之道”,建设高校精神家园》)。西北大学李浩教授认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校园建设等概念在我国理论界早于民族精神家园概念提出,它们在神圣性、包容性、开放性、仪式性与创新性等方面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精神探索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启示》)。陆栋认为教育要贯穿中国文化的精神,“将中国文化的理想与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培养出有民族文化自觉和现代文化素养的人”(《文化‘教育・师道――对民族精神家园建设要素的若干思考》)。程钢副教授认为“传统经典可以作为知识的核心与媒介,从而促进多元一体的成分之间达成文化的共识,最终推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经典阅读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浙江大学何俊教授、陆敏珍副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理性化的,但经验性依然在发挥作用,区 域性的自足平衡系统仍然存在,它们对解决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影响(《网络状中国传统社会及其现代转型》)。

其次,突出文化认同与现代性反思的意义。周伟洲教授着重指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族自觉的文化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各民族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辩证关系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则认为要继承和发扬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相统一的优良传统(《中国史学:中华民族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等。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应当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兼容会通、体现时代要求(《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几点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大援教授从文化自觉角度阐述了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思路,从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觉的伦理本位出发,分析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用资源,重点论述了儒家实现道德自觉的道德实践方法,即学以明伦的伦理实践、效法天地自然的情感实践、养气立志的君子人格实践的现代价值(《精神家园建设与文化自觉》)。北京语言大学李庆本教授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与传播对象国之间的关系与解决途径(《中华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政策研究报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佘树声研究员、西安佛教研究中心韩金科研究员通过对殷商、西周、东周出现的伦理认知和伦理观的比较,认为当时氏族家族血缘纽带关系伦理认知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促使非氏族家族血缘关系伦理认知和伦理体系产生,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百家争鸣自由学术环境的观念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道德伦理与政治伦理的历史框架(《春秋战国时期民族精神的建构》)。

关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义。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从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重新反思理性与信仰、义与利、理与欲的关系,认为“重新构建精神家园是挽回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精神家园与人的尊严》)。暨南大学范立舟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能够强化民族凝聚力,促进全球华人在价值规范和思想品性方面的共同观念,培育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的广阔胸襟,为建构现代中国的新型文化体系提供思想保障(《天下归心:中国传统文化之认同性问题研究》)。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没有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民族文化将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

三、关于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黄帝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间的联结点是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研讨会在若干问题认识上有所突破。

强调文明的传承和革新。张岂之教授认为,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黄帝文化与继承发扬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源”与“流”,“实质是‘继往’与‘开来’。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是学术生命力的表现,如果没有创新,就会使文化失去活力;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否定继承,又可能迷失本原。‘继往’同‘开来’相互联系,‘推陈’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

突出信仰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教授认为“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共同景仰的圣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公认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标志之一。继续做好,不断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完善黄帝陵的保护与建设,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重估黄帝信仰的价值,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时期的共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在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今天,在中国人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时候,深入认识黄帝信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解读黄帝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并发挥黄帝文化在团结各族人民、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的重要工作。”他认为“黄帝信仰是将祖源认同与文化认同合为一体,不单纯是血统的探源,同时也是文化的寻根。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突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开启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先河”(《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

彰显黄帝文化的现代意义。赵馥洁教授认为,“经历五千年之久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历史记载、神话传说、文物遗迹和祭祀活动构成的黄帝文化中积淀和凝结着丰厚渊深的精神价值内涵。自古以来,对黄帝的历史探索和历史纪念总是与弘扬这些优秀精神价值融合为一体的。黄帝文化中蕴涵的精神价值,是我们今天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包括赞美文明创造的人文价值、崇尚“惟仁是行”的道德价值、追求统一和谐的社会价值理想、奋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研究员从天下为公精神角度阐发和梳理了关于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研究,认为“黄帝精神是原始社会发展到社会即将转型、物质达到史前丰富阶段的产物,也是上承‘三皇’下启‘三代’之重要时代的精神结晶。其以土地为根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创造发明、以和合为纲建立古国的精神,可以综合概括为‘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亦可泛称为‘黄帝精神”’(《弘扬黄帝为公精神,建设民族和谐家园――兼论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内在关系》)。

揭示黄帝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历史过程。宝鸡文理学院高强教授认为,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普遍认为黄帝是人们的共同远祖,这种祖先认同的趋势为战国时期的黄帝崇拜现象、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华夏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观念基础和心理基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起着构建共同心理的重要作用”(《黄帝与中华民族》)。台湾明道大学李增教授认为黄老之道,“以《老子》之道为先,《黄帝四经》在后,老子之道着重在玄虚,《四经》之道在落实”,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基础(《黄老之道比较与对中华民族精神之贡献》)。南开大学张荣明教授认为秦汉是中国中古政治信仰的创立期,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政治信仰从实到虚以及与政治理性的密切联系(《秦汉政治信仰建设及启示》)。

四、关于中华文化

研讨会对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现代性也作了充分揭示,特别勾勒了中华文化 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张岂之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经济上的贫困,人民生活如果没有持续的提高,没有普遍的富裕,就无力支撑民族的发展。而单纯经济上的提升,没有政治和文化与之协调发展,也无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主张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考察,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主轴是精神文明,包括中华文化的特有精神内涵和当代人对待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取向(《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成人”之学,教育人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以“修身”为中心的“成人”学说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也是儒学的生命力与现代性所在(《儒家学说的实践性格》);他在学术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古代祭天礼所体现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报本观念、效法和遵循天道的意识、以天德要求自己的以德配天思想,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与人道关系问题做了新的阐发。西安交通大学钟明善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两个主要观念,即阴阳对立统一观念、易和变观念,并且体现在书法艺术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刘固盛教授认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部分,在现代社会尤具特殊意义”,主要体现为以平等、主体、至上的原则珍视、安顿、关怀生命,既重视现实的形体生命,又主张回归自然,保持精神生命的自由,以获得生命的圆满与超越(《论道家的生命关怀精神》)。

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变异性和稳定性的基本属性,是“由众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汉族与其他古今众多少数民族长期文化交融的结果”,构建和弘扬现代中华文化必须高度重视和坚持保护中华文化(包括构成其基础的各个民族传统多元文化),合理地、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中华文化中各民族多元文化的遗产,推动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相互关系问题。赵馥洁教授认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精神价值”(《黄帝文化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周伟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根据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优良的精神文化的升华和重新构建”,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过程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朱士光教授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价值,认为在黄帝时代就已有“天人和谐论”的萌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蕴藏的丰富的保护自然、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历史地理的变迁讨论了环境生态破坏等问题,强调生态文明是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确立俭朴节约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活习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和内容(《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

关于学风建设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系。王俊义教授指出,端正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风气,是展开学术研究与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强调精神家园建设必须依托学术研究,注重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端正学风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

关于陕西区域文化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张岂之教授指出,“陕西省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曾经是十三个朝代的建都之地(即长安),这里应当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多作贡献。为此需要吸取历史和现实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宝贵经验,形成可以操作的计划”(《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一点理解》)。陕西省秦俑博物馆原馆长袁仲一研究员结合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的相关知识,着重阐述了秦文化的本质、特点及现代价值(《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的保护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学者们对陕西省在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陕西文物文化、文献整理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间的关系也展开了研讨。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7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精神;思想性;启示

自从1905年首部国产电影《定军山》上映以来,中国电影就一直以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姿态矗立在世界电影舞台,展示着中国不同时代的社会现实及文化底蕴。而在众多电影类型中,主旋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界独有的艺术形式,一直扮演着宣传主流价值观和主导意识形态的角色。它不但以美轮美奂的视听效果吸引着观众融入特定情节中,还以极具道德感染力的人物和故事内容,直观形象地阐述着其对于特定精神内涵的理解,发挥着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功能。无论是《大决战》《风雨钟山下》《建党伟业》等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还是《云水谣》《任长霞》《杨善洲》《唐山大地震》等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以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人们在光影世界中获得极大的感官享受,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一、主旋律电影概念及特征

(一)主旋律电影概念解读

“主旋律”这一音乐专业词汇自从1987年被引入电影领域,电影界就约定俗成地将体现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弘扬革命精神、爱国思想、价值观和人性的电影定义为主旋律电影。狭义上来讲,主旋律电影主要就是指由我国政府委托或指定特定制作单位创作拍摄的电影,内容多以展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人物及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而广义上讲,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养等具有时代精神的影视作品。主旋律电影核心目标就是在影视创作规律和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宣扬主流社会文化,倡导时代精神,以影视意识形式和思想内涵的高度结合来鼓舞、激励观众形成对中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

(二)主旋律电影的特征

首先,主旋律电影具有意识形态性。无论是革命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其产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我国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其目的也是维护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可以说,主旋律电影是以影视艺术传递爱国精神,而当前主旋律电影则表现为对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其次,主旋律电影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意识。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是在每个时代都蕴含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意义。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主旋律电影主要反映新民主革命战争的艰苦卓绝。而改革开放时期,《焦裕禄》《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主旋律电影则主要反映改革建设过程的人和事。当前,《建国大业》《1942》等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同样具有新的时代意蕴和生活感。尽管主旋律电影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但是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及民族精神,同时都以不同人物和事件为切入点还原历史,引发观众对历史的反思,激起对民族精神的心理认同。最后,主旋律电影具有艺术审美性。我国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审美主要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来全面展示,将现实中的“真善美”在影片中生动细腻地展示出来,激发观众对更高道德或精神的追求,提高审美情趣。当前很多主旋律电影不再单纯地展示历史政治性,而是更多利用艺术和商业手法,让严肃的思想内涵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既保持历史性和政治性,也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观赏性。

二、主旋律电影的精神内涵

主旋律电影作为担负着价值观宣传作用的电影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展示出我国不同时期的道德诉求及价值观念。具体来说,主旋律电影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爱国主义精神

《英雄儿女》《集结号》《建党伟业》等主旋律电影以历史画面和人文形象将战争的硝烟及仁人志士在国破家亡之际的爱国热情直观地展示给现代观众,将他们心中尘封已久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唤醒,引发观众对爱国精神及道德的共鸣。

无论是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是解放战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都将创作者的爱国情怀囊括其中,通过战争场面的还原和爱国志士人物形象的刻画,将爱国精神内涵传递给现代观众,实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影响作用。例如,韩三平执导的《建国大业》作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以宏大壮观的战争历史视野,聚焦了中国共产党、劳动人民及其他党派为争取解放与反动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该主旋律电影艺术地营造出了一种爱国的道德意境,尤其是开国大典时的波澜壮阔,以及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激动人心,无不鼓舞着观众的爱国激情。再如《集结号》这一主旋律电影以英雄浴血的战争镜头,将爱国主义精神内涵逼真地展示给观众。导演冯小刚以逼真的战争特效及感人的情怀意境直接冲击观众的心理防线,让观众的爱国情怀在战争画面中得到宣泄,与主人公谷子地的爱国思想形成共鸣,激发观众的爱国激情。诸如此类战争题材主旋律电影,通过特定时间和人物形象展示着爱国主义这一优秀传统道德。可以说,主旋律电影将爱国主义融于情节、人物、语言和画面中,让没有经历硝烟和鲜血的现代观众,真切地感受国家危急时刻革命者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意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内涵也许正是主旋律影片历久弥新,具有永恒魅力的根源之一。

(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内涵

《》《战火中的青春》《集结号》等大量主旋律电影,以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及乐观主义精神在我国电影发展进程中谱写了一曲雄壮的赞歌,不仅满足了不同时代观众群对英雄人物的心理崇拜,也宣扬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人格和道德标准。

主旋律电影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主人公为了民族和集体的利益而斗争或牺牲,使命的崇高性和正义性彰显了人物的道德品格。他们以寡敌众、流血牺牲,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心理认同,形成了对观众的道德影响力。例如,主旋律电影《集结号》中主人公谷子地率领连队以少敌众,战争结束后他又为战友们正名,这些英雄人物的行为对现代观众形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而这些英雄人物也一定程度上在观众心中成为道德楷模和标准,让观众在战争或艰苦的电影背景中反思人物的行为选择,进而审视自我道德体系,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相较于传统主旋律电影对英雄人物高大上的刻画形式,如今的《任长霞》《惊心动魄》《1942》等主旋律电影没有直接对英雄主义或革命乐观主义进行简单陈述,而是从更加平民化的角度揭示普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在情感,以小人物的英雄行为选择震撼观众的心灵,从而激发观众的道德倾向,提高自身对于集体、国家、家庭的热爱,进一步修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创新精神内涵

主旋律电影不仅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为主题,唤醒观众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回忆,进而形成对自身道德的提高和促进,同时也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内涵,根据当代电影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宣扬着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早期主旋律电影注重革命思想、反封建思想的宣传,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对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歌颂为创作核心,宣扬对崇高人格及思想的追求,导致主旋律电影在一定时期内过度追求“高大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影兴趣。从90年代起,主旋律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艺术表现形式和视角风格多样,叙事在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基础上,更加侧重对新时期道德风尚及人格的弘扬。尤其在2000年后,主旋律电影更是将思想性和商业电影结合在一起,以新颖的拍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展示新的时代精神。例如,作品《云水谣》就为现代电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导演尹力用爱情故事的叙事形式展示了一个跨地域和跨年代的主旋律内容。电影中革命青年穿越时空的爱恋,史诗般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故事空间,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方面,都更加鲜活和立体。《云水谣》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主旋律电影过度政治化的惯例。导演以现代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让思想性和影视技术结合在一起,也让主旋律电影有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批判性。再如电影《东京审判》,虽然具有非常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氛围,但是却没有进行直接的爱国说教,而是将悬疑等商业元素融于其中,让观众在法庭辩论的情节中感受爱国思想的影响,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思想教育和艺术体验。同时,主题依然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与观众的心理形成了直接强烈的交流。当代主旋律电影以新的时代精神内涵重新挖掘着历史题材和人物的思想内涵,从新的角度审视着中国社会道德标准和发展要求,获得了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丰收。

三、主旋律电影的当代启示

主旋律电影以我国历史进程中的特定事件或人物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时代性结合在一起,让优秀的精神内涵通过艺术渠道走入观众内心世界,对于当代影视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重视潜移默化式的意识形态渗透

主旋律电影承载了我国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表现出一种高尚的伦理准则和道德情操。然而绝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并非直接对思想内涵进行宣传,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手段引发观众对道德的认识和价值观的认同。当代影视创作不应该进行过度的政治宣传或过高地追求商业利益,应该从多角度挖掘故事或人物的道德影响力,以故事和人物的思想性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心理倾向。主旋律电影中经常利用特定人物的性格、环境等元素悄然地对牺牲精神、爱国精神和拼搏精神进行渗透,以或传统、或现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观众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影片通过雷锋战友的视角,以战友情、军民情等感情将影片联系为一个整体,以情感彰显雷锋的奉献精神,对观众进行了一次次的道德洗礼。再如电影《孔繁森》中,导演将孔繁森的精神与独特的风景联系在一起,以景喻人,让观众在迷人的风景中接受奉献主义的洗礼。因此,当代电影创作必须重视思想性的表达,摒弃简单粗暴的宣传,根据电影人物的心理、感情或环境进行适当挑战,以艺术化的手法渗透主流意识形态。

(二)重视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

主旋律电影通过丰富的思想内涵对观影者进行了直接的审美情趣影响,让观众的情操情感、品格性格都得到了陶冶。当代电影作为最常用的传播形式,应该借鉴主旋律电影审美功效的实践,以主旋律电影为范本,将思想性和审美情趣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在思想上突出民族意识形态,将美好、崇高和伟大的情操、感情及理想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结合在一起,激发观众的审美兴趣,进而达到思想教育和情趣欣赏的一致。同时以主旋律电影为参照,将我国悠久的历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内容融于艺术创作中,让观众在不同的题材中感受优秀思想的潜在影响。当代电影可以借鉴主旋律电影宏大的视听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很多主旋律影片,尤其是军事题材、谍战题材影片能通过独特的历史和故事视角,为观众提供刺激、紧张的感官感受,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在保证思想性的基础上,创新观念,以现代化的影视技术和视域提高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四、结语

主旋律电影通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让无数观众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崇高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直观形象地阐述着我国社会对优秀精神内涵的理解,发挥着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功能,而且对当代电影中意识形态与审美情趣、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具有非常积极的启示意义,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素芳.论主旋律电影生产机制的流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02).

[2] 廖祥忠.重塑中国主旋律电影形象[J].当代电影,2013(09).

[3] 李存霞.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及其原因探析[J].大众文艺,2012(01).

[4] 李彩霞.探析新主旋律电影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果[J].电影文学,2015(19).

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篇8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重视,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国学热,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样的局面下,李程先生的著作《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面世可谓恰逢其时。它通过详细且全面的论述,缜密细致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精神文明的一致性,既能够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指导,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该书共分为五章,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集体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开放进取的文化精神”、“诚信与求真的文化精神”五个基本精神。在每一章中又分为若干小,虽然每一章内各个小节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每一章的写作思路是基本一致的,即沿着文献资料搜集 文本内涵诠释 思想延伸和发挥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或意义)这样的理路前进,让全书显得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便于读者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思想认识。例如:在第四章“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中,各小节依次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人身修养与人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世界大同的理想”、“和谐的功用、意义及对大学生进行和谐观教育”,就充分彰显了作者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写作思路。

纵观全书,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文献资料的丰富翔实,第二是阐述的全面细致。从导论开始,作者就始终一丝不苟地坚持“言必有据,论必有理”的行文原则,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每一处思想内涵的诠释发挥,都有着强有力的古典文献资料支撑,使得全书立论严谨,结论令人信服。比如在导论的开篇,作者从“文化”一词的含义入手,先整理了“文”字在古文献中的意义,分别从《说文解字》《易》《礼记》三部经典文献的论述中总结归纳“文”字的内涵以及引申义;而在讲解“化”字时,又分别以《庄子》《易传》《黄帝内经》《礼记》中的用法梳理了“化”字的不同含义以及引申义;最后才提炼概况了“文化”一词的主要意义。可见,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确实下了磨杵成针之功,令人感佩。另外,该书阐述的全面细致也尤为值得称道。比如在第一章“崇尚伦理道德的文化精神”中,作者先总论了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对伦理道德的高度推崇,然后从众多儒家经典中整理了儒家的主要德目,再着重论述了儒家德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几大德行――仁道、孝悌、忠恕的内涵,最后系统阐述了伦理道德与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如此,其他各章亦然。作者在各章的写作中没有丝毫的投机与敷衍,而是力求全面、细致、深入地厘清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现代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为本书的“含金量”增值不少。作为一部论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专著,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态,阐述了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某一方面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联系,探讨了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统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和路径,为推进我国广大高校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本书以通俗平实的语言、缜密严谨的构思、丰富翔实的文献、全面细致的论述为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进现代精神文明的画卷。虽然全书在行文过程中因为频繁穿插古典文献与现代白话解读,为阅读带来一定障碍,一板一眼、连篇累牍的大段阐述也让阅读体验略感枯燥,但毕竟瑕不掩瑜。不论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读者,还是对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教师,本书都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学习的好书。笔者通读全书以后的感受是受益匪浅,相信读者阅读以后也一定有不少收获。

上一篇:科技创新成果案例范文 下一篇:数学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