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著作范文

时间:2023-11-07 19:44:26

道家经典著作

道家经典著作篇1

【论文摘要】 目的中国文化经历四五千年的浓缩,成为世界文化的精髓。而经是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文学素养,提升境界,而且能够增强文学品味和民族自豪感。在当今英语盛行的时代,更加深入的研究经典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大学是囊括经典,网络众学说之学府也。因为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浓缩。阅读经典不但使你视野开阔,获得启发,而且使你思想进步。

什么是经了?谈到经,大家可能只会想起《金刚经》,《六祖坛经》,《波罗密心经》等大量的佛教经文。这是对经的狭义理解,经是某一领域的浓缩,是对某一领域的概括,是由这一领域的杰出人物总结出来的。不是任何人写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叫经,经是某一领域的鼻祖或始祖的著作。后人对他作品的论述,解说或补充只能称为论,他们也只能叫亚圣。

我们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纷纷成立。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他的著作叫《道德经》;墨家始祖墨子的著作是《墨经》;大家会反问道儒家始祖孔子的著作《论语》和兵家始祖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怎么都不称经啊?这可能与他们谦逊有关,但是后人还是将他们的著作并入经。四书五经不是有论语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李卫公答唐太宗》《尉廖子兵法》等不是合称为武经七书吗?还是经啊!

再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开创我国诗歌先河。第一部神话是《山海经》;第一部中医著作是《黄帝内经》;此外中医研究者将《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金匮要略》合称中医四大经典。首部中药著作是《神农本草经》;中国的首部八卦算命著作是《周易》,也叫《易经》;《三字经》是我国的启蒙教育著作;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叫《周髀算经》。此外我国还有《孝经》,《十三经》,《太玄经》等,他们有的虽然不是始祖写的,但是他们将这一思想领域浓缩概括,集这一领域之大成。因此,世界上的科学家、专家都一致认为,世人要在21世纪活的更轻松,就必须回到孔子时代。

看看世界几大宗教,每个宗教都有它的经文。被基督教教徒奉为金科玉律的是《圣经》,而伊斯兰教浓缩在《古兰经》里面,此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唐代皇帝为读真经,特派使者去印度取真经。中国人将这些书翻译过来用“经”是很恰当的。

李白的《侠客行》有: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而我这个社会恰好相反,应该更多的人去钻研经,这些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1】刘力红

思考中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黄海宸.

对话经典 (J)科学与文化 2009 (02)

【3】张晓震

我们需要的国学 (J)教育 2009 (28)

道家经典著作篇2

摘要: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重视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这样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回归经典”为旨趣的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3026506

2006年,我去台湾辅仁大学参加一个关于国学的国际会议。当时也有一些北师大文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学习。我询问他们与台湾学生交往过程中,大陆学生有何优势和劣势。他们回答说:要是谈宏观问题,我们可以侃侃而谈;要是谈具体的某篇文学文本问题,甚至到其中的字词的解释,我们就往往无法跟他们对话,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阅读过这些原著或阅读得不够细致或读过而忘记了。

我后来常想这次与学生的对话,思考我们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前苏联的以意识形态为纲的影响甚深,至今仍未能完全彻底摆脱前苏联的影响,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且课程多,课时也多,而不强调中国语言文学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不重视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大而化之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确定的具体的名篇、原著知之甚少。其结果是“两头落空”:即,一头是理论空洞无物,另一头是对具体的经典文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例如我们的本科生学完了《文学概论》课程,所得到的是教师或教材中古今中外杂糅在一起的“二手转述”(有的甚至是“伪知识”)。这种“二手转述”往往是教材的某些教条的教师个人综述,而转述者却不知道作为文论原著的中国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何物。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宏观上能“侃侃而谈”,大而化之的议论,不能解决问题的空论;另一方面微观上则缺少原作原著的知识,一旦进入原著的某篇某段某句,只能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或因为从未读过,或读过而记不清了或遗忘了,实际上处于无知状态。

我参加过教育部1978年编制的教学计划(武汉)和1980年编制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云南)的会议。据我所知,当时思想未能完全解放,改革精神不够,都还是沿用“”前的计划,只作了小修小补,没有完全摆脱前苏联的影响。在建国初期,苏联派来了许多专家,帮助我们制定专业及教学计划,其特点之一就是“概论”、“通史”大行其道。民国时期的教学计划有问题但也有优点,优点——主要是细读古代经典原著——未能保留下来。建国后的大陆高校与台湾、香港的大学也交流不够,台湾、香港的大学中国文学教学更多的是保留了民国时期细读经典名篇、原著的教学传统。

二、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应有的方向: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

在语言文学学科中,我这里主要指古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教学中,应该回归到经典名篇原著的阅读和教学上面。为什么要强调经典原著与名篇的阅读和教学,而不主张过多的“概论”和“通史”的教学?

因为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一个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学科的根基,离开这个根基则学科就不能成立。经典的名篇、原著是什么?总的说,是经过时间一再检验的那些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的书。我认为原典有四大特点:

1. 原创性。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根据著作时的情况发现了人类知识某些方面,从而成为人类智慧的种子。那些开宗立派之作,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管理社会或开发自然或创造艺术的观念或优美的篇章。就诸子百家的著作而言,那是西周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混乱,所谓“礼崩乐坏”,原有的“礼乐”不能维系人心,诸侯纷争,战争频仍,社会失序,人民痛苦不堪,怎么办?这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差不多无所依凭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同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所以提出的思想完全是新的,具有原创性的。

2. 历史性。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本身就是具有历史针对性的,是为了所面临的问题而写的,其后又经过长时期历史检验和实践检验的,为后代一再阅读与研究的,形成了一个知识的谱系。儒家孔子《论语》之后所形成的所谓儒术,汉儒重实证,是第一期;宋儒崇理,是第二期;清儒,即所谓的乾嘉学派,继承汉儒的遗产,也是重考证,是第三期;新儒家,面对现代社会,重视古代思想的现代转化,是第四期。这四期儒学形成了一个具有历史衔接性的知识谱系,具有历史的深厚性。还有所谓“龙学”、“红学”等都是如此。

3. 深刻性。原典对问题做了入木三分的阐述,往往是整体的把握和局部提示都具有普适的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说的话,孔子似乎在两千多年前,就站在历史的转弯处,说着这些箴言,等候着21世纪在中国大地上流行的以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为核心的商业主义。关于“美”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提出了“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说,在“物色”篇提出“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他说的话绝对不比朱光潜教授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差。

4. 现实性和未来性。它博大精深,既指向历史,又指向现实,并具有启示未来的意义。它蕴含着人类的真理的种子,阅读这种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会获得全新的启发。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历史的场景和问题可能会换着花样重新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道理。这时候,我们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了的观点和知识,又可以再加以改造后派上用场。或者我们可以从它出发,用它作为种子在新的土壤上培育出新的思想来。

道家经典著作篇3

【关键词】互文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由于时空的局限,人类无法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形成时的历史时期和著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了更好地还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本真”面貌,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互文性解读。

一、互文性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互文性解读,首先必须厘清互文性理论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一)互文性的概念

互文性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他的“模仿论”中可以看到互文性理论的影子,他认为诗歌是参考以前的文本而创造的,诗歌本身也是对其他文本的复制。但互文性一词是由保加利亚裔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判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1966年,克里斯蒂娃在法国《批评》杂志上发表题为《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的论文,在总结巴赫金关于对话理论和复调小说的思想以及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互文性一词,在解释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时,克里斯蒂娃指出:“每一个词语(或文本)都是众多词语(或文本)的交汇,人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另一个词语(或文本)……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语交织而成的马赛克;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因此,互文性概念应该取代主体间性概念,诗性语言至少被双重阅读。”克里斯蒂娃之后,互文性的概念逐渐进入学者的视线,罗兰·巴尔特、雅克·德里达、热拉尔·热奈和米歇尔·里法泰尔、约翰·巴思、乔纳森·卡勒都提出了关于互文性的理论或对其进行了阐释。

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和界定中,互文性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广义互文性和狭义互文性。以热奈特和里法尔泰为代表的狭义互文性学者将互文性定位在文本的互文关联中。热奈特认为互文性即“一个文本在另一个文本中的有效存在”。里法尔泰认为,互文性是读者对一部作品和其他作品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其他作品先于或晚于那部作品,其他作品与第一部作品互为文本。而以克里斯蒂娃和巴特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学者认为,“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本文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广义互文性被定性为一个时空上无限开放和无限延伸的宏观符号网织物,可以赋予无限的意义潜势。

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在《叙事学词典》中为互文性下了一个较为清楚易懂的定义: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

总之,互文性是指文本之间与文本内部之间的关联性。狭义上,它是一个文本和另一个它进行吸收、改写的文本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所构成一种互文性;而广义上,互文性注重的是在文本之中,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折射关系,文本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毋须其他的自我了,它们的生命力更在于它们是在一个文本之网中确定自我。

(二)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学者在译介西方结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互文性理论传到中国。1980年,李幼蒸在翻译比利时著名法哲学家 J·M·布洛克曼的《结构主义:莫斯科 - 布拉格 - 巴黎》一书中指出:“任何文本都不会只产生于一位作者的创造意识,它产生于其他文本,它是按照其他文本所提供的角度写成的。”这是国内最早介绍互文性理论的文章。随着翻译水平的提高,互文性的理论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21世纪以后,互文性理论几乎引起了一场文学变革,它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研究或符号学的理论产物,更是延伸并且渗透到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翻译研究等诸多的人文学科领域。

互文性理论虽然吸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注意力,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从知网上搜索得知,明确从互文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相关资料中,期刊文章25篇,图书5部。与文学相比,马克思主义领域的互文性研究可谓匮乏,但互文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是无法掩盖的。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互文性解读

马克思非常重视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德国著作家的唯一工作,就是把新的法国的思想同他们的旧哲学信仰调和起来,或者毋宁说,就是从他们的哲学观点出发去掌握法国思想,这样掌握,就像掌握外国语言一样,是通过翻译。……他们在法国的原著下面写上自己的哲学胡说。……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就这样被完全了。”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马克思是非常重视文本之间翻译过程中的本真面貌,只有保持本真精神,才能准备地领悟著作的本精神而不偏移,否则翻译者只能写上文本本意之外的“胡说”,著作的本意就会不复存在。

为了有效、准确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必须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间和文本内部之间的关联和互通,从互文性的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互文性的解读只是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一个视角,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的互文性视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文本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同一文本不同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和文本内部逻辑结构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一)不同文本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不同文本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其他思想家的著作之间的互文性解读、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著作的互文性解读和马克思主义者本人不同时期著作之间的互文性解读。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其他思想家的著作之间间的互文性解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著作都是在汲取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著作有着紧密的互文性关系,恩格斯在提到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对他和马克思的影响时坦言道:“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了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何等强烈地影响了他,这可以从《神圣家族》中看出来。”从恩格斯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受到费尔巴哈著作的影响很深。因而,在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时,必须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著作进行深入的互文性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纯粹思维的成果,而是从前人(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理论中汲取和创新的结果。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精神,它具有自身否定、自身矛盾、自身异化的能动本性,但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绝对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认为不是精神、上帝异化出自然界和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绝对精神这些异化的对象,但是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的具体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又退回到纯粹理论的立场,“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马克思批判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创立了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劳动异化理论,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必须熟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法》、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基督教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进行批判和歪曲的著作也要进行互文性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正本清源,从各个角度解读其精神实质。如杜林的著作、伯恩斯坦的著作等,都是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必须进行互文性解读的文本。

2. 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著作的互文性解读。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著作具有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在研究他们的著作时,必须对其进行互文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人学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始终的一根红线,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之中的重要思想,学者必须对其进行互文性研究,才能展现这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进而科学地解读人学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后,恩格斯发展了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才能成为自己、社会和自然的主人,真正成为一个自由人。在《论“三个代表”》中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涉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内涵、实现途径等诸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而,在解读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继者的诸多著作文本进行互文性的研究,否则就无法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学思想的渊源以及文本之间继承和发展的全貌。

3. 马克思主义者本人不同时期著作之间的互文性解读。任何人的思想形成都有一定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联系,对马克思主义者一生多部著作之间进行互文性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思想家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转化和内在逻辑联系。笔者以马克思为例加以阐释。

马克思一生著作诸多,但著作之间并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具有很强逻辑关联性。因而,在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解读时,必须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进行互文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内在联系。从实践出发总结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建立了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资本论》的第一卷,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失去了理论基础和现实的依托,变成空中楼阁;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也将失去其现实价值和目标。因而,只有对马克思的诸多著作进行互文性研究,才能找到著作文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内涵和整体性。

(二)同一文本不同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传播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不同文本间的翻译问题。由于各国的语言和文化各不相同,在翻译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不能保持“本精神”而不发生偏移;由于历史的演变,时空的差异性,同一文本不同时期具不具有时差性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对不同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进行互文性的研究。

《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德文版3篇序(1872年、1883年、1890年),1882年俄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2年波兰文版,1893年意大利文版。虽然同为《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但7篇序言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只有通过不同语境和时空的文本研究,才能解读掩盖在文本背后的深意。1872年德文版序言是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形成的,此序言包括失败经验总结;1882年俄文版序言对俄国和欧洲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因此,当解读《共产党宣言》时,只有对7篇序言进行互文性研究,才能科学地在不同时空下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的大部分著作是用德文完成,部分是用英文和法文,少量是用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在对马克思的著作进行译介的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就在于译者是否能够实现“原本”与“译本”完全同一。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指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由于中文和德文的巨大差别,使得在对马克思著作译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义的遗失;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各不相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会通问题。因而,要想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精神,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同文本之间的翻译问题。例如《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中的“终结”德文为Ausgang,在德文中有“出口”和“尽头”两层含义,由于德国人自古就有思辨的思维,他们认为任何道路的“尽头”同时是另一条道路的“出口”。但汉语的“尽头”只表示一个向度,从来没有“出口”的意思。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翻译时必然要打上不同国家文化的烙印。因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使两种语言实现对接,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意义。

(三)文本内部逻辑结构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文本内部章与章、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而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所以文本内部前后文之间的关系分析也是学者在解读马克主义经典著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虽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并不包括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但学者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如果能注意分析经典著作文本内部的逻辑结构,无疑对读准、读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分有益。因而,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内部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

《资本论》是马克思重要的著作,此文本内部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开头明确地指出了三卷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揭示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自具体形式。”因而,《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之间有着内在逻辑结构,即第一卷是生产,第二卷是流通,第三卷是分配和消费。卷与卷之间的互文性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三卷的内容无疑是有益的。在写《资本论》第一卷时,马克思从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商品出发,得出了价值、货币等基本概念,分析出了价值规律;从商品到劳动力商品、从货币到资本,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无止境的欲望决定资本家不断地进行扩大再生产,最终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避免的,只有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危机才能根除,因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如果没有第一卷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分析,就无法理解第二卷、第三卷的内容;如果没有第一卷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也就无法理解第二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总之,《资本论》著作中的卷与卷、章与章、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结构,在解读《资本论》时,必须进行文本内部的互文性解读,文本内部的互文性解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互文性解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从互文性视角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解读、推广。马克思主义互文性研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畴和视角,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内容,因而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的原貌。

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问题意识。由于时空的局限性和文化的差异性,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各国的文化和现实问题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与现实问题结合的经典著作解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丰子义教授曾指出:“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相互结合,必须注意结合的方式问题。过去我们不是用理论来图解、注释现实生活,就是根据现实生活问题从经典文本中寻找现成答案,最后的“结果”是,理论没有得到发展,现实问题也没有得到回答”从互文性的视角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重视与中国现实问题的结合,联系并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J].党建,2011(6):5.

[2]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 2004(3):19-30.

[3]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01):72-76.

[4] [比]J·M·布洛克曼,李幼蒸译.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M].2003:7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 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3.

[7] 丰子义.如何看待文本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J].学术月刊,2003(1):12.

道家经典著作篇4

摘 要: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何提升高校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研读兴趣?以及广大教学工作者又如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最终归结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研读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作为马列主义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方法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基础的原始存在和物化载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始终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在高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一生的著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一个结构完整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各个理论之间、各个论点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伟大厦。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内部主次层次之间存在着这种复杂关系要求我们站在历史发展的全局高度窥“全豹”,站在每篇著作主旨角度理解该著作中的其他论点,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毕生追求的角度统领其全部著作。抓住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原则和本真精神,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和全部理论主旨。比如,抓住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最宝贵的品质,抓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抓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抓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理论主旨逐其“末节”。

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目的在于解决中国当下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理想信念、指导思想、实践道路、方向走势的问题。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当代实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常在常新,关键是要把它与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中才能显示出它蓬勃的生命力。而目前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的一个典型失误就是“书斋味”太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简单地照猫画虎,研究脱离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实践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早在1942年时期,就对这一现象做过深刻批评。他说:“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人呢?是要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现实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邓小平针对人们在改革开放洪流面前裹足不前的胆怯,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专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他深刻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要在全党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求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他又说:“要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上下功夫,在运用理论研究解决当前重大问题上下功夫,特别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什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邓小平,他们的著作既是长期革命活动经验的总结,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典范。马克思一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四十年如一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价,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对于这种研究,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马克思在旷日持久的研究活动中几乎涉及了当时欧洲先进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么广泛的范围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由于读者储备的知识不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往往显得枯燥乏味和抽象难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虽然经历了复杂的转变过程,但马克思主义本身却是非常朴实的道理。马克思本人认为,只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这就提示我们,深刻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走两条路:第一,必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实面目,即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整体情况具体结构时代背景和表述形式等;第二,必须按照它的产生情况来认识它,即认识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等的思想来源、现实根源、历史根源和发展变化情况按照这两条路径来学习,就是批判地学习,就是实事求是地学习,这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

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四、理清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实意义

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接受一代又一代经典革命家、哲学家、思想家、作家本人伟大人格的熏陶,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在的背景知识和获得严谨治学的基本学术素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辩证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邓小平等伟人的关系,与中国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系,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内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才能践行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宗旨,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国际化。

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真正地“走近马克思”、“走近列宁”,才能原汁原味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理论之源。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院开学典礼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党的理论创新不是在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创新,而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的创新。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进而探索出成功的实践创新。(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道家经典著作篇5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像有的经典作家说的那样,一个人没有经历暗夜的哭泣,不配谈苦难;一个没有经历磨难的生命,他的生命必然是苍白的。依我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阅读几部世界级的经典著作,他的生命也是苍白的,甚至是缺乏力量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更是如此,因为,他还有传承文化和弘道的

使命。

每一生命,在生活的道路上,其实都是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这一方面依赖于生活的历练。有的人在生活的泥浆里和工作的磨刀石上摸爬滚打,就渐渐悟透生活的哲理,或许就能成为一个大写的生命,成为一个健康的有力量的人。但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其实是依赖于阅读的,这其中就包括经典著作的阅读。

阅读经典著作的意义,就好像是历经一次长途旅行,其间要经历怎样的波折,能欣赏到什么样的风景,心灵面对世界的无穷变化从而出现怎样的强大和坚定,对生命、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思考达到何种深度,以及生命在历练后的硬度和润度到底如何,都有可能在一次漫长的阅读后交出答卷。也可以这样说,一次经典著作的阅读,就是人生里一级向上爬升的台阶,台阶越多,人生的经历就越丰富,生命的色彩就越加灿烂。如果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所凭借的依然是中小学时的那些课文,那固然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和作用,但那毕竟是碎片化的,是相当肤浅的,甚至是浅薄的,我觉得这是十分可悲的。一方面,您的人生厚度不够,视野狭窄,您以这样的人生高度去引导和教育学生,您会有无力感,时间长了,您就会不自信,甚至自卑,您会发现,原来您的学生比您懂得多,也读得多。如果您是语文老师,您还会发现,有时候学生写的文章,提到的人名,谈到的事件,您需要去查阅资料才能搞懂,这个时候您就会感觉已经跟不上教学了,久而久之,您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不会教书了――对不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拜您不读经典所赐。

我自己也常常陷入这样的惶恐。比如我没有系统读过《平凡的世界》,因此与老师们一起备课时,或者听老师们讲完《平凡的世界》后,我常常没法从作品本身去谈,而只能从教学方法上去谈一些意见,我因此十分怀疑那些意见和建议会不会似是而非。那一刻,我失语了。我还常常这样设想,如果这样的情况多了,我就一定会变成哑巴,不敢轻易说话了,到那时我就该失业了。这样一种状态,常常激励我拿起书本,特别是经典著作,去读,去天昏地黑地读,去“摸爬滚打地读”,因为只有这样,我说话才有底气,我备课才能积极地发言,我对工作才会有

信心。

没别的,老师,就一句话,就是读,特别是经典著作,多读一点;当然还要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

道家经典著作篇6

关键词:古典名著;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救济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文中提到《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等我国古典名著已被日本游戏公司抢注为游戏商标,号召我们对古典名著进行保护。 这不禁让笔者忆及前段时间在图书市场所看到的一幕:一册册《四大名著》的漫画改编本给这四本文化巨著带来了“现代”气息,小说中我们所熟悉的角色不仅穿戴时髦,故事情节也加入了现代元素。由此,笔者深深感到古典名著的保护刻不容缓,否则将酿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悲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回音。

一、古典名著的定性分析

我们要对古典名著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首先必须界定古典名著的概念以便于确定保护范围。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古典名著主要是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这“四大名著”。而笔者此处所说的古典名著意指更广的范围,笔者认为它在法学上应该是一个集合概念,指创作于近代以前 ,其后一直对社会产生着深刻的文化影响和价值影响并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古典名著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时间限制。一是创作要完成于近现代以前;二是所产生的影响要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2、能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3、具有历史意义。此处的历史意义并非严格限定在历史学的范畴,而是指该作品要能反映出作品创作时的社会现实。4、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一部作品如果能真实地反映它创作时的社会现实,那该部作品对于现下人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就是具有研究价值的。5、具有艺术性。艺术性意味着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此点将那些汇纂性和科学性著作与古典名著区分开来。上述古典名著的概念和特点同时也揭示了古典名著保护的必然性,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我们才必须给予这一文化瑰宝以法律保护。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古典名著的保护程度。我们知道,古典名著早已进入公共领域,如一味地追求对古典名著的保护,会阻碍古典名著的传播进而影响到其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但若不给予保护,又会间接促使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些情况愈演愈烈。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平衡,不是在传统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而是在一种公共利益与另一种公共利益之间。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从这些名著中汲取营养并对其进行研究,挖掘它们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名著是过去文化汇聚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其守望的文化价值永远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笔者认为古典名著的保护应是一种“消极的防御”,其目的在于提倡名著的合理利用并对这种合理利用进行制度化的监督和管理,这有别于著作权法所宣示的对作品的保护目的,其保护程度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这样的目的使得我们将更多地关注古典名著作品内容的完整性,确保它在利用的过程中不会失去其原有的文化色彩和价值。

二、保护古典名著的法律困境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困境

我国《著作权》第二十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进一步规定了作者死亡后上述权利的保护主体。那么古典名著能否作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予以保护呢?按照《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这里的“中国”应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能无限制的上溯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中国。因此,创作于近代以前的古典名著不能作为《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如果古典名著不能作为一般作品给与保护,那它是否可以作为《著作权法》第六条所称的特殊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而受到保护呢?由于我国目前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尚缺乏国家层面的明确规定,笔者只能借助国际层面的立法以确定古典名著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范畴。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突尼斯通过的《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样板版权法》中对“民间文学艺术”解释为“在某一国家领土范围内可认定由该国国民或种族群落创作的、代代相传并构成其传统文化遗产之基本组成部分的全部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在1982年,UNESCO与WIPO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损害国内示范法》中提出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这个概念。它是指“由具有传统艺术遗产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家的)一个群落或者某些个人创制并维系,反映该群落之传统艺术取向的产品。”笔者认为古典名著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与上述两个概念所指称的民间文学艺术有所出入:一是在创作主体方面。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具有集合性特点,不是由某一个主体完成的,而古典名著的创作者一般只有一人或两人。同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主体具有不确定性,而古典名著的作者基本都是确定的。二是在时间持续性上。虽然两者都具有时间持续的特点,但古典名著的持续是持续传播,而民间文学艺术则是持续创作。但由于古典名著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我们至多只能称其为带有民间文学艺术特征的文学作品,而不是《著作权法》所称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古典名著是不能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的。

(二)商标法保护的困境

在《商标国际注册分类表》上,“书”作为一种典型的作品被纳入了第16类商品,但事实上书与商品还是存在差异的: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内容,而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品牌及其所代表的商品品质。因此,商标的内涵是为了区别不同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表彰商品来源功能”,但这里的“来源”是有明确指称的,即商品的制造者或服务的提供者。而作品的标题甚至其中著名的虚拟形象,不能当然的作为商标使用;对于古典著作来说,则肯定不能作为商标使用。这是商标的本质所决定的,现代作品因为其具有权利人,因此权利人还可以通过使用作品而使其标题或某个虚拟人物取得“第二含义”,使得公众将该名称与特定的作品及该权利人相联系,获得一定知名度,从而获得显著性。而古典作品存在于公共领域,它们的标题或某个虚拟形象虽然满足显著性的要求,但其无“来源”可供区分,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商标的存在空间。

在文章开篇所提到的那则新闻中,有人提出可以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对目前仍在申请注册中的商标提出异议,以阻止外国游戏商的注册。这条途径的确是切实可行的,但关键问题在于古典著作享有什么样的在先权利。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除非“破格”认定古典名著是一种民间文学艺术,否则很难找到明确的在先权利。但同时,笔者不禁反思:是否有必要去寻找这样一种在先权利?也即是说古典名著的名称或虚拟人物的保护是否应该扩展到商标法上?美国2003年的Dastar案就涉及到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通过商标法延长保护的问题,最终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对作品提供商标法保护,从而阻止了著作权人在著作权期限届满后通过商标法保护使著作权永久化的企图,捍卫了公共领域。无独有偶,2003年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英国沃恩公司发生了一宗关于图书商标的纠纷。在该案中,沃恩公司将一部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中的插图和虚拟形象注册成商标,以期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将该作品的著作权化公为私。结合以上两个案例,是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不应再得到商标法的保护,作品的标题、图画及虚拟形象均可以自由注册成商标,但注册这类商标的商品不能与原作品属于相同类别。

按照上述结论,公共作品几乎完全被置于“阳光”之下,任何人对公共作品的使用都将是无偿的,而其他人却将为在此基础上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而付费。但这种“无偿利用制度”将导致对公共作品的过度“开采”,损害原作的完整性,歪曲甚至丑化原作的形象,这也正是本文开篇所出现的一幕。

三、困境的出路

在当代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古典名著正处在一个尴尬的灰色区域,它既不能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也不能扩展到商标法的保护伞下,更不可能寻求专利法的帮助,即使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不能对其予以保护,古典名著本身并不作为主体进入竞争之中,它只是竞争主体竞相追逐的客体,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是解决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但是古典名著根本不存在滥用,一是它自身还不存在被我国法律所认可的权利,二是它的权利主体的缺失。因而,它现在处于知识产权法的边缘地带,我们无法否认它的无形财产权属性,无法忽视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就是不能在现有体制内给它提供应有的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古典名著所遭遇的这种境遇并非是孤立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类似的尴尬还出现在了“奥特曼”案、“泥人张”案等纠纷中,可以预料的是,这样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值得关注的是,国外早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传统知识产权法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无形财产权,为从理论上解决这样一个难题,英美法系发明了“商品化权”这一概念,它是指“将具有公众吸引力的其他非商业权利领域保护对象进行二次开发后移用于商业领域,从而在该领域创造出一种大众需求,以达到商业促销目的的权利。”日本也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将该种权利引进以解决著名的“阿童木”纠纷。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学者对该项权利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要期待该项权利进入我国的立法更尚需时日。因此,目前对类似纠纷的处理则只能暂时借道于我国现有的其他制度,笔者认为民法的“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当可运用到此。所谓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正义的观念实施民事行为,司法机关应根据公平的观念处理民事纠纷,民事立法也应该充分体现公平的观念。保护古典名著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古典名著这种社会稀缺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公平原则正好可以保证在社会公众和私人主体间,通过对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所获得的利益的分配公平。公序良俗原则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我国《民法通则》中并没有采用“公序良俗”的概念,其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按照我国许多学者的理解,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道德,就相当于国外民法中的公序良俗的概念。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是由社会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以及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和遵循的道德准则所构成。由于古典名著是种珍贵的社会资源,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古典名著的整体和其中的个别形象进行必要的保护,而这种保护正是以我们所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为基础的。因而公序良俗原则对歪曲和滥用古典名著的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

道家经典著作篇7

我们为何青睐“艺考”

3月15日,北京电影学院在网上公布了2012年本科招生各专业方向考试合格考生榜单。作为最受关注的艺考学校,这所学校的专业考试每年都会成为艺术考试的焦点。今年更是出现了1.8万人报考的“盛况”。这无疑使人感受到了艺考的灼热程度。据了解,近年来,高等艺术专业考试持续升温,艺术专业招考比例超过了百里挑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艺考?这些人当中,确实具有从小热爱并决心从事艺术行业的,也有文化成绩平平以至于临时抱佛脚把艺术考试作为大学敲门砖的,而且后者占有很大比例。在准备参加“艺考”的学生中,不少人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在高考前临时“改行”学艺,把艺考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在一些高考声乐、器乐、表演、绘画辅导班中,以前没有任何表演、音乐、美术基础,只是为了参加“艺考”而突击学习的人很多。

随着参加艺术考试考生队伍的不断壮大,“艺考”之路已越走越窄。由于竞争激烈,艺术专业录取率大幅下降。像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报考者有1.8万人,只录取450人,远低于一般文、理科专业的录取率。全国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每年以30%以上的比例增长,而录取率仅百分之一左右,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学生当“陪考”的命运。艺考从“高考捷径”变成了另一座“独木桥”。

【素材分析】

就在人们感叹高考大军一天天萎缩的同时,这高考大军的一个分支—“艺考”部队却在日益发展壮大。这支壮大的队伍可分为两类:一是愿意投身艺术的,一是以此为高考敲门砖的。其实即便真正“热爱艺术”,也要分清是愿意为艺术而献身,还是被艺术界的一些“明星”获得的名利所引诱。倘若是后者,这艺考终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敲门砖”而已。参加“艺考”的学生逐年增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艺考”工具化、功利化。工具化、功利化的考试不是对艺术的向往,而是对艺术的亵渎。

【速用片断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艺术考试热持续高温,“艺考”的虚火越烧越旺,这引起了教育界和艺术界有识之士的担忧。因为众多考生“赴汤蹈火”,其动力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的好处,想借此先跨进大学的门槛,为将来挣得一个饭碗。

旨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的艺术教育的普及本是件好事,但家长的急功近利和培训班的推波助澜却使艺术教育应试化倾向愈来愈明显。其实,艺术考试本是为了发现具有艺术天赋或能力的人加以培养,不是为了造就大批的“艺考者”。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在公众场合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选择艺考,这是一场以生命作为成本的残酷游戏。”当投入与得到不成比例或悬殊太大时,家长和考生需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这样的高投入到底值不值得?

【速用片断2】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如今,很多少男少女都向往着一夜成名的传奇,期待那些发生在普通草根、邻家男孩女孩身上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奇迹有一天也能在自己身上演绎,这样的明星梦使得他们“奋不顾身”。不少业内人士每年总要给充满梦想的年轻人“泼冷水”,除了提醒他们“艺考”并非成名的捷径,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明星们其实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辛酸苦痛,在成名之前他们的付出和投入非一般人可以承受。如果只是为了名利而来,艺术之路就一定行之不远。那些没有艺术才能,而本身又抱有功利目的的考生不要报考艺术院校,因为艺术本身是很纯粹的东西。没有一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纵然进得了艺术院校的大门,也难以叩开艺术殿堂的大门。

【素材示例二】

“学雷锋热”引爆潮流

“学习雷锋,好榜样……”随着轻扬的歌声,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开始了。3月5日,北京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也加入了学雷锋的行列,开展了“忆雷锋事迹,扬北京精神,做文明市民”的主题活动,志愿者在街道工委等部门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向雷锋精神致敬。

学院路街道宣传部、团工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此次活动。主办科室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北京精神”纳入其中,赋予了学雷锋活动新的含义。活动中,雷锋格言被制作成红色的宣传展板,格外醒目。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公共文明引导员和大学生们组成的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为过往行人发放“北京精神”宣传册和纪念品,同时开展了量血压、理发、计生咨询、养老助残、修理自行车、交通协管等义务活动。不少志愿者表示:“我们不只是今天才学习雷锋,平常也送服务上门。”社区合唱队的20多名队员带领全体人员合唱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走向复兴》等歌曲。雄壮而令人振奋的歌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聚集到现场。大家都被现场热烈气氛和大伙儿助人为乐的热情所感染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引爆了学雷锋的热潮。像河南“编外雷锋团”、长沙“雷锋超市”等都坚持50年学雷锋不走样,这些感人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素材分析】

人是具有从众心理的一种社会的动物,当冷漠成为一股潮流,“见义不为”就会像传染病一样伤及每一个原本健康的肌体;当热情成为一种时尚,“助人为乐”就会成为荡漾在我们生活中的主旋律。请看每年的三月,当那些有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像一支曲子的引子奏响之后,总会有更多自发、自愿的公民加入到这支交响乐队中来。这说明了雷锋精神不过时,也说明需要有人来引导我们社会的潮流。以雷锋为榜样塑造人的品质和形象,引导年轻人做好人做好事在今天特别重要,特别有意义。惟愿学雷锋常态化,而不仅仅只是一时的风景。

【速用片断1】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当前学雷锋的主体—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年代距离雷锋时代已较为久远,若一味强调雷锋形象的“高大全”而忽视他作为普通青年的青春气息,则不利于学雷锋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深入开展。所以应该通过文学、影视作品等手段发掘其形象中的时代特征,帮助人们认识一位走下神坛的“青年朋友”。而雷锋确实也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时尚、有很强亲和力的可爱的青年。他的一些生活情趣和爱好,与时下青少年一代的气质有着本质的相似性。

还原雷锋的真实面貌就是要告诉大家,雷锋首先是我们身边的一员,是一个普通青年、一个时尚青年、一个文艺青年,他可以是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是我,然后才是一个优秀青年。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优秀而忽视了他生活中普通的一面,从而拉近这位“道德偶像”与青少年以及更多人的距离,发挥“其人可亲,其言可信”的榜样力量。

【速用片断2】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2011年小悦悦事件把道德滑坡的“传言”演绎得淋漓尽致,今年恰逢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雷锋精神”被再次高调提出,成为影响国人的道德力量与精神楷模,雷锋无私奉献的利他主义精神是与我们时代呼吁的主旋律相契合的。为此,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定以后每个周六为“学雷锋志愿活动日”。

典型教育法一直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榜样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而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常态化的活动究竟是否能有效地贯彻实施或者说如何能避免其流于形式化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学习雷锋到底是在培养道德自觉还是要制度约束,如果学习雷锋这种道德领域的问题被行政制度绑架,是否会产生人们皆“被雷锋”的嫌疑呢?

【素材示例三】

当翻拍经典成为习惯

近年来,翻拍经典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茶馆》等一批传统名著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一些红色经典如《永不消逝的电波》《洪湖赤卫队》《江姐》《山间铃响马帮来》也纷纷“推陈出新”。一时间,经典翻拍剧几乎占据了荧屏的大半江山。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似乎,中国的电视剧近两年“没什么新鲜玩意儿”,只是在讲昨天的故事。

表面上看,经典剧有群众基础,有品牌效应,投资不会少,收视不会差。所以影视公司跑马圈地,纷纷傍上各类经典剧。可每一部翻拍剧无一例外都会引起大量争议。观众不满,觉得导演乱改经典。经典翻拍完,观众开始拍砖了。导演委屈,觉得观众是鸡蛋里挑骨头。制片方说,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口味不该停滞在20年前,应该与时俱进。观众却强调,不是我们陈腐怀旧,是你们做出来的东西太差了,让我们不得不怀念当初的经典。

影视剧只是文化产业中的一类商品,片商要做的就是尽力规避风险,寻求最高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片商们一窝蜂傍上经典剧也无可厚非。但是影视剧又不只是商品,它还是一种文化产品,在商品之外还应具有文化的灵魂。少了这灵魂,文化便没有人“闻”了。

【素材分析】

经典可以翻拍,因为一部文艺作品完全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那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也完全可以进行艺术再创作,推陈出新。翻拍经典必须创新,但这种创新应当有一条底线—即对原著的尊重。为了提升影视剧的收视率而刻意添加低级庸俗的枝节,甚至对名著进行曲解乃至篡改实在是对名著的一种不尊重,甚至是一种戏弄。这样的翻拍,只能让观众误解了原著,客观上造成了对经典名著的歪曲,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本着尊重原著的态度,应当成为翻拍名著的影视编导们恪守的准则。

【速用片断1】

材料新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电影资深研究专家黄会林认为,名著改编始终是需要的,正如莎士比亚戏剧不断被重排一样,它是一个时代艺术传承和创造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重拍或改编必须遵守一些准则,尤其不要去歪曲和篡改。“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有规则和道理的,如《西游记》本身虽然也是对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某种创造性演绎,但它的细节早就经过读者和时间的千锤百炼,它是符合逻辑也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标准的。”

黄会林说,在改编名著或翻拍经典的同时,尤其要对搞笑、消解、歪曲、混搭等所谓现代元素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名著一定要强调“尊重”,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创作者只有心怀敬畏,才可能塑造经典。翻拍经典,切勿把经典“拍翻”。

【速用片断2】

材料丰富

当年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拍得很好,剧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已被定格成一种经典,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如今的翻拍剧脱离原著,故事情节夸张、雷人,让人很难接受。经典作品的高度包括剧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线索、想象力和叙事方式,已深入一代人的心中,它们是永远不可企及、不可超越的,经典不可复制。很多翻拍的名著好像仅仅是在娱乐观众,吸引眼球。譬如一些翻拍的名著中,感情戏以及女性服饰、造型,看了直让人摇头惊呼“少儿不宜”。剧中人物的对白也越来越现代,原著已经被改编得面目全非,观众是云里雾里—“经典”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速用片断3】

见解新颖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经典。而我们这个时代,缺失的就是真正的经典,我们呼唤真正原创经典的出现。文艺工作者不应该满足于甚至沉湎于所谓的翻拍、重拍,而应该不断地去创作、去创新,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创作出真正的经典。尽管经典不断被翻拍,但是,经典已经不是以往的经典了,经典离我们其实很遥远。我们的剧作人员应该有勇气去创作经典,不断将经典奉献给观众,而不是在寻找中重复炒作。时代需要经典,观众需要经典。

经典应该是一种能够唤起受众记忆、引起受众讨论、激发受众想象、承载受众争鸣、让人感受到振奋和励志、最终得到力量和精神愉悦的作品。现实生活中题材很多,文艺创作完全可以从现实出发,不断创新,推出新的经典。

【素材示例四】

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所运用的区别于现实生活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符号,它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影响着现实社会。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正在迅速发展。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和流行文化的关注,“给力”、“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伤不起”、“我爸是李刚”、“羡慕嫉妒恨”、“神马都是浮云”、“非常艰难的决定”、“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网络热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了现实语境中。

网络流行语何以层出不穷?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内容形式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的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会有老的网络流行语逐渐衰亡,又会有新的网络流行语不断出现,这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那些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网络语,可能会进入词典。

【素材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创造出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宽松、人人有发言权而又不容易被盯梢的网络,那我们就得接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出的良莠不齐的植物和妍媸并存的花朵。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这个虚拟的世界实际上乃是对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折射,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更集中、更直观的表达。网络流行语亦如是。它是现实生活的浓缩,是现实话语的再创作,是人们喜怒哀乐的曲折表达。每一句网络流行语都可以找到它的背景,就像每一个成语都可以找到它的典故,但网络流行语却是层出不穷、此消彼长扑面而来又悄然而去的。

【速用片断1】

语言生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生活需要调剂品,而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恰恰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的酸甜苦辣。

“寂寞党”无疑是生活的烦恼者。一碗面,他们尝出了寂寞;一包烟,他们抽出了寂寞;一首诗,他们更念出了寂寞……这一切无疑都是寂寞惹的祸。但这祸从口出,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用宣传,不用包装,轻轻一点,寂寞的朋友便蜂拥而至。他们给自己平淡生活找到了寂寞这个苦闷的源头。幡动是因风动还是心动,人们似乎已经看不清了。一句“哥X的不是X,是寂寞”就囊括了一切。是寂寞融入了生活,还是生活中融入了寂寞?

【速用片断2】

见解新颖

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而且来势凶猛,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有人认为这些乱七八糟的网络流行语是糟踏了中华五千年的语言文化,但我却不那么认为,网络流行有它自身的魅力,这也恰恰体现了中文的魅力。

道家经典著作篇8

新的历史条件下,商务印书馆提出“服务教育,引领学术,担当文化,激动潮流”的品牌经营理念,并从三方面精耕细作商务印书馆品牌,延展品牌价值。

一、重启分馆建设,打造新的产品生产线

2009年12月22日,商务印书馆(南宁)有限责任公司在广西南宁揭牌,从而拉开了商务印书馆分馆建设的序幕。商务印书馆分馆建设战略就是以商务印书馆百年品牌为核心,以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为总公司,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合作建立分馆分公司。北京的商务印书馆总馆继续坚持工具书王国、学术出版重镇的发展模式,而分馆的建设则结合不同地区的优质资源开辟新的产品线,与总馆的产品线形成互补。

截止目前,商务印书馆建立起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15家。通过5年多的发展,各分馆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选题发展方向和特色经营思路,在品牌定位、产品规模和利润上都得到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显现。成都分馆的《太阳的眼泪》《杨德昌的电影世界》《汪曾祺自选集》等在各类图书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荣获“2013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涵芬楼文化公司的《发现之旅》《伟大的博物学家》《伟大的探险家》系列图书引发科普、探险类图书的阅读热潮,《发现之旅》累计印数达到12万册,荣获2012年“读书盛典”年度影响力图书科普类大奖,入选“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评选”候选书目和《新京报》年度好书100本候选书目。后续跟进出版的《发现之旅》精装本、《伟大的博物学家》和《伟大的探险家》持续热销,上市仅半年的《伟大的博物学家》和《伟大的探险家》荣登《新京报》《中华读书报》、新浪网、凤凰网、百道网等各大媒体的好书榜。深圳分馆和当地优势资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出版了《职业道德与成就自我》《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修订版)》等职业教育教材;文津公司开发出版的民间说唱艺术文本《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红豆馆主藏昆曲曲谱《红豆馆拍正词曲遗存》和昆曲名家张卫东先生编写并诵的《国子监官韵诵・道德经》《国子监官韵诵・孝经》等产品,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遗产为主要特色。同时,文津公司还打造了为青少年阅读量身定做的《经典名著・大家名作(译)》和《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今注今译》系列丛书,填补了商务印书馆青少年阅读产品类的空白。总之,各分馆分公司都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产品集群,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

二、创建阅读体验书店,打造人文社科图书推荐和交流平台

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和电商的不正当竞争,实体书店的经营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转行或歇业,商务印书馆毅然决定做阅读推广的探路者,并决定在全国建立阅读体验书店,为喜欢人文社科类图书的读者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

2014年9月,商务印书馆全国首家校园阅读体验店在山西大学建成并开始营业。体验店选择山西大学,是考虑到大学校园内教师和学生读者的密度大,而且高校读者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阅读的潮流。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学术出版和人文社科出版的重镇,每年有很多人文社科类的新书、好书出版,可以为高校读者提供最新、最丰富的阅读资源,同时把阅读体验店作为面向山西展示商务印书馆品牌形象和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有效平台。

山西大学体验店一个主要目标是在出版上。高校和出版社通过体验店的交流平台,可以碰撞出好创意。有了好选题,就可以在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编辑出版。山西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合作,能够让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被出版社了解,顺利出版。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商务印书馆也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和山西大学共享。另外,山西大学有图书馆、新闻出版等专业,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向出版社输送人才,或者进行社会实践。

体验店设立的“山大人著作区”摆放的是在山西大学工作、研读以及毕业校友的著作,也是山西大学师生们学术成果的展示基地,这个区域深受校内老师们的推崇,让山大人感到无限的亲切感和成就感。“名家荐书区”里有全国知名的学者推荐的好书,学者们会完整写出自己的推荐理由,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大师的距离,形成一种阅读过程中的思想碰撞。“中心舞台区”是体验店的“灵魂”区,一些互动性强、话题活泼的讲座不定期在这里举办。“艺术长廊区”把国内最顶尖的艺术品甚至工艺品以及民俗品带到山西,在体验店内展出,读者或艺术爱好者可以在长廊里慢慢踱步,在昏黄的灯光下细细感受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2014年12月25日,商务印书馆与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共同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南宁)阅读体验店正式揭牌,该阅读体验店以推广高品位的图书为主业,布置雅致,文化氛围浓厚,成为一个体验品质阅读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创建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倡行价值阅读理念

2014年10月26日,“重读经典・倡行价值阅读”研讨会暨“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商务印书馆联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智慧熊文化传媒及部分著名作家、学者等共同发起并倡导“价值阅读”理念。“价值阅读”就是通过契合青少年实际的经典阅读,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

1.“价值阅读”理念倡导目标・: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

第一,解决“读什么”:在阅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已逐步成为共识的情况下,“读什么”是一个根本问题。“价值阅读”理念中提出了“重读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可以说,经典代表了一个时代人类所能够达到的思想高度。为将“价值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商务印书馆推出《经典名著・大家名作(译)》和《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今注今译》丛书,作为“价值阅读”理念的实施载体,精心挑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和国学经典100余种。

第二,解决“怎么读”:为有效实施“价值阅读”的理念,《经典名著・大家名作(译)》丛书在名著、名作家、著名翻译家三个方面给读者更好作品的基础上,创新“名家导学体例设计”,专门做了“名家导学3-2-1”的体例设计,即在阅读每一本经典名著时,都需关注3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1个成长要点。即在认真理解原著本意的情况下,紧扣价值观阅读的宗旨,使阅读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希望通过倡导经典名著的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勇敢等一生受用的品质,使名著阅读回归其本意。正如商务印书馆营销中心主任何光宇说的:“我们推广价值阅读,解决的是桥或者舟的问题。”所谓“桥或者舟”出自的一句名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不解决船或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2.“价值阅读”推广路径:创建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示范社区、示范校

为有效推广“价值阅读”理念,商务印书馆规划在全国建立1000家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让这一理念落地生根。2015年,“重读经典・倡行价值阅读”推广会分别在北京、广西、江苏、山西、吉林等17个省市召开。创建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937家,价值阅读品牌示范校34所,示范社区31个。出席价值阅读系列会议的专家学者共321位。参加现场会议的媒体158家,后续报道超过1000篇。

商务印书馆通过构建包括出版社、书店、学校和社区“价值阅读”推广生态圈,努力使青少年通过家门口的书店亲近名著,走进名著。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表示,作为图书行业的上游,出版社在参与营造书香社会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与全社会一道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之外,更有义务去引导和帮助读者理解“什么是好书”。“价值阅读”提倡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式:以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为阅读对象,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并丰富自我的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分馆建设、阅读体验店建设和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建设,是商务印书馆品牌经营的重要举措。通过分馆建设延展了图书的产品线,在原有工具书和学术出版产品线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大众阅读、科普、职业教育、民间艺术、青少年阅读等产品集群,并通过创建阅读体验店和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的落地模式来展示这些图书产品。如果说阅读体验店展示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人文社科类高端图书的话,那么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则以青少年经典名著为主要展示类别,两种实体书店展示图书品类互补,读者对象各有侧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阅读体验店和价值阅读品牌示范店,都在醒目位置展示有商务印书馆的品牌元素,这将对提升商务印书馆的品牌价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汉字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我的小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