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11 10:25:45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1

[关键词] 基层地区 兽医诊疗 问题 对策 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196-01

前言

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动物养殖者。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人数的不断增多,基层的兽医面临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兽医现有的兽医诊疗水平与快速发展的畜牧业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动物诊疗相关人士的重要研究话题。我国的基层兽医在专业素质与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畜牧业平稳发展的需求。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受限原因的分析,开发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对策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基层兽医诊疗水平提高现存问题分析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条件与现状不断变化,基层兽医人员面对的动物诊疗任务的种类与数量都在波动。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十分急迫,但基层兽医诊疗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我们就来对基层兽医诊疗水平提高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1.基层兽医动物诊疗的设备落后

在基层地区,兽医人员一般没有一个专门的动物诊疗机构与场所,大多数基层兽医人员都将自己的家作为诊疗的场所。在动物诊疗的其它设备之上,对于基层地区来说,大部分基层兽医都是赤脚医生,只依靠自己的经验对动物的疾病进行判断,这样,会严重影响动物疾病判断的准确率。另外,一些B超与X光机这些可以实现高效率诊疗的设备,在基层地区很少见到。基层的兽医人员领先听诊器与注射器、输液管等再简单不过的医疗设备从事医疗活动。基层兽医动物诊疗设备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基层动物诊疗的水平。

2.动物养殖种类增多

随着我国基层地区从事动物养殖业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动物产品种类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地区的动物养殖种类也在增多。面对一些新兴的动物养殖品种,基层的兽医不具有进行诊疗的专业资格。比如说,像梅花鹿这样的新兴动物养殖品种,许多兽医不了解梅花鹿的身体特征与病理发展,因此,在实践的动物诊疗过程当中,不能准确地判断动物的病情。这只会使得动物诊疗的效率下降。

3.基层兽医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

基层的兽医人员从事动物诊疗,大多数是为了贴补家用,没有将动物诊疗作为主要事业。作为事业的动物诊疗的水平自然不能得到实时性的提高。许多基层兽医人员本身就没有专业的动物诊疗知识与疾病治疗的专业技能,兽医的在从业之后,也没有进行过动物诊疗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只能依据前辈或者自己的动物诊疗经验进行动物疾病的推断。对于动物的水肿症状,需要对动物的内脏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病理进行研究,而没有专业的动物诊疗知识的支持,这些分析与研究是很难做到的。基层兽医人员专业知识的充实是其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层兽医诊疗水平提高的对策分析

面对基层兽医诊疗水平提高的诸多问题,加强基层兽医专业水平与设备水平成为了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关键。下面,我们就来对基层兽医诊疗水平提高的对策进行分析:

1.加强基层兽医诊疗知识水平的提高

基层兽医的诊疗知识水平对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地方的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基层兽医的培训,利用固定的时间对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使其更新动物诊疗思想,了解动物诊疗行业的最新发展。还可以邀请专家到基层地区进行诊疗实践的指导,使基层兽医掌握更多的动物诊疗方法与正确的动物诊疗技巧。除此之外,地方性的动物诊疗机构要引导基层兽医经常进行有效的交流,多多分享动物诊疗的经验,促进基层动物诊疗水平提高。

2.加强基层动物诊疗设备的投入

动物诊疗工作中,诊疗的设备是重要的辅工具,对于诊疗的精准度有促进作用。面对基层兽医诊疗设备的落后现状,地方性的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基层兽医的设备投入,使基层兽医可能利用先进的设备开展日常的动物诊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设备的投入之时,相关部门要派专人对基层兽医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诊疗设备使用方法,正确利用诊疗设备促进动物诊疗水平的提高。

3.培养基层兽医终生学习的习惯

兽医的日常诊疗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的提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是进行诊疗工作的三大基础知识体系。作为一名合格的兽医,应当对系统性的诊疗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使诊疗水平快速提高。相关部门要引导兽医积极进行学习,对于新出现的动物疾病进行研究,找到解决的最佳方法。对于疾病的特点与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从一种疾病分析出多种诊疗方案,终生学习,促进动物诊疗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兽医的诊疗水平对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加强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就是在助力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对当代基层兽医所存在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三点切实可行的加强对策,希望以此来引起地方性动物诊疗部门对基层兽医培养工作的重视,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技能,以先进的设备与知识促进基层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任伟.基层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J].贵州畜牧兽医.1993(04)

[2]. 邱四海;陈朝洪;李龙.转变思路 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J].畜牧市场.2010(08)

[3]. 何新天.转型时期的基层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与建设(一)[J].中国牧业通讯.2009(09)

[4]. 张荣安;刘思当.因错误观念导致的用药误区[J].山东畜牧兽医.2009(05)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2

关键词:宠物医师 考试体系 考试内容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深入,宠物临床医学快速发展,2005年8月2日宠物医师被纳入国家新的职业名称;相比之下社会对于宠物医师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处于新兴行业的宠物医疗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例如,宠物医疗行业管理上不够规范,医生的诊疗水平也不尽相同,兽医本科教育对于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足等。社会的需求要求国家的兽医管理部门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宠物医师考试体系来帮助加强宠物医师的管理和考核。从长远来看,宠物医师考试体系也是动物福利和动物健康的有利保证,体系的建立也可以更好维护宠物主人和宠物医师的良好关系。

宠物医师必须具备宠物医疗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本研究既考虑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求符合中国宠物医师的具体情况。考试内容主要涉及与临床动物医学相关的各个学科:兽医解剖学、临床检验、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等。依具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将宠物医师考试内容分为初级宠物医师考试、中级宠物医师考试和高级宠物医师考试。其考试要求和难度会随考试级别增加而逐步增加。考试的具体内容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操作、用药给药、防治人畜共患病及培训指导等。试题必须充分考虑宠物医师的实际情况,做到帮助提高宠物医师医疗水平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宠物医师考试有一定的通过率;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宠物医师的考试水平,在10年左右与国际接轨。

根据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实际情况,预计将来国家的宠物医师考试应当是针对已经取得国家执业兽医考试的人员,设计考试答卷和技能操作考试题,其难度应当高于执业兽医考试的水平。北京市、上海市和一些省市已经开展多年的地方宠物医师考试制度,将会融合到国家宠物医师考试体系中。

而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执业兽医考试,主要内容是针对兽医学科整体知识的考试,从2009年5省市试考情况分析,强调了兽医学科整体知识的考核;但是存在着各科(课程)划分过细、部分试题考试内容与“实用技能”脱节的现象。

二、宠物医师考试体系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宠物医疗是新兴行业。所以我国在管理和考核宠物医师的考试体系建设上起步较晚。当前做法是通过地方的职能部门,如省一级或市一级的兽医站来进行宠物医师的考核和管理。在短期内这些管理部门确实做了规范行业行为和考核方面的大量工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宠物数量和宠物从业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学的宠物医师考试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技能鉴定的精神,根据不同学历背景的从业人员,特将国家“宠物医师”考试体系分为三个等级:即初级、中级和高级。这充分考虑到了我国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观念等差异。

这些考试应当由农业部主管部门委托全国的宠物医学专家组出题,经过专业论证后,设置考试题库,从考试题库中抽出考试题,作为年度的考试内容。考试执行机构为各省市的兽医执业技能鉴定站。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监考人员由取得国家资质的督导员和考核员组成。

三、考试内容的设置

将宠物医师初级考试、中级考试和高级考试的内容做比较,按照逐步提高考试难度的设计,完成考试内容的设置。

以临床诊断中的问诊为例,可以看出不同级别宠物医师考试要求上的差别。

1.初级宠物医师考试

(1)临床检查

学习目标:掌握问诊、视诊、触诊、听诊基本方法和病历记录的基本内容及相关知识。

掌握动物的皮肤、被毛、体表淋巴结和四肢的解剖学知识;心脏和胃肠道的解剖学知识和病理变化。

(2)操作步骤

问诊:临床上问诊内容一般包括平时的饲养管理等情况。具体如下:

一般项目:包括品种、性别、年龄、繁殖情况、用途、发病日期、毛色以及宠物主人情况等。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宠物的个体特征,也会给诊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还有宠物的种属,宠物的品种,宠物的性别,宠物的年龄。

现病史: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它涉及宠物病后的全过程,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及诊治经过。可按以下内容进行询问:起病的情况与患病的时间,发病时的主要表现,疾病的经过,诊治经过,伴随症状。

既往史:包括患病宠物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过敏史,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如不孕症应询问是否有过难产史、剖腹产病史等;对于肝肿大患病宠物,应了解过去是否有过黄疸、传染性肝炎等;对于糖尿病患犬,在治疗时葡萄糖制剂就应慎用。

饲养管理情况:包括饲料、饲喂制度、饮食欲情况、防疫情况、运动以及环境卫生状况等;饲养情况、免疫情况、管理和卫生情况。

2.中级宠物医师考试

临床检查的学习目标:掌握采用问诊、视诊、触诊和听诊推断疾病有关情况的方法;掌握细小病毒病、犬瘟热、流涎、腹泻、呕吐、便秘、难产和子宫蓄脓的诊断。

(1)操作步骤

问诊:病症的变化。每种疾病的不同发病时期以及并发病与继发病的不同,随着病程的进展,病症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询问病症的变化时,应注意疾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目前与开始发病时比较,症状程度的是减轻或加重,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如患病宠物出现兴奋、痉挛与沉郁、昏睡交替出现,则考虑神经系统疾病或中毒病;患犬开始出现发热,咳嗽,脓性眼眵,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有好转,但突然出现神经症状,就应考虑犬瘟热;如患犬开始出现频尿、血尿,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尿闭,腹围膨大,则提示膀胱结石。

此外,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其他症状,这一系列症状通常称为伴随症状,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腹泻可能为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但凭这一症状还不能诊断某种疾病,而结合伴随症状则诊断的方向会变得明朗,如腹泻伴有里急后重的可考虑直肠的炎症;腹泻伴有腹痛、发热、呕吐,特别是又出现休克,就应考虑急性胰腺炎。如气喘同时伴有结膜苍白,可提示贫血性疾病,若还伴有黄疸,则可考虑溶血性疾病;气喘伴有腹围膨大的则可考虑胃肠扩张、膀胱积尿、子宫积液或蓄脓、腹水、腹腔内肿瘤等疾病;气喘伴有呼吸类型改变的则可考虑胸壁和/或胸膜的疼痛性疾病、胸水、气胸以及腹部疾病如腹水、胃肠扩张、膀胱积尿等可引起腹内压升高性疾病或/和腹部疼痛性疾病。

(2)疾病的种类、性质和发病部位

经过对发病部位的询问,宠物主人经常能够准确的描述出发病部位,这可为临床检查和判断疾病的性质提供有效的依据。如宠物主人诉说宠物经常用前爪搔抓耳朵,并伴有摇头等表现,而饮食欲、运动、消化等无异常,这时宠物医师应仔细检查就诊宠物的耳部,注意其内部是否有异物、分泌物的多少、有无赘生物,耳廓被毛状态、皮屑多少及是否有肿胀等,根据检查结果、特殊检查结果,一般即可作出中耳炎、耳螨或真菌感染等疾病。如就诊宠物表现为卧地不起,呼唤无反应,眼睑反射、反射微弱,心跳、呼吸减慢等昏迷症状,主人告知宠物头部突然被重物砸伤,这时医生就应主要做头部检查,主要考虑脑震荡、脑膜外出血或脑出血等疾病。如主诉告知患犬腹股沟内出现一圆形肿物,此时主要考虑腹股沟疝、隐睾肿胀或隐睾肿瘤等疾病。

环境影响因素:有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问诊时一定要询问宠物发病时所处的环境状况,这可为分析致病条件和寻求诊断提供依据。如就诊患犬突然出现痉挛、抽搐、嚎叫等神经症状,问诊时应询问患犬发病时所处的环境是否高热潮湿或在炎热的阳光下照射,回答是肯定的则提示热射病或日射病,回答是否定的应继续询问患犬在所处环境中是否能够接触到有毒物质,如鼠药、蟑螂药以及其他农药,如有接触此类毒物的机会时,可考虑中毒性疾病。若患犬开始运动时四肢运步不灵活,活动一段时间后减轻,这时应询问犬舍是否阴暗潮湿,如回答是肯定的,可考虑风湿病。患病宠物突然遭到雨淋后出现咳嗽、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首先考虑感冒。

3.高级宠物医师考试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犬、猫常见病的触诊方法;掌握犬、猫主要的生殖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骨与关节疾病、眼病、皮肤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中毒病、血液和肠道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诊断方法。高级宠物医师考试不再靠问诊内容,而是增加其它诊断内容的难度和比例。尤其是触诊脏器的技术有着高要求,例如:肝脏、肾脏的大小,脾脏是否疼痛,公犬前列腺的大小等内容。

推动国际宠物医师考试,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宠物医疗对兽医的要求更高,需要考生有更加扎实的兽医学知识,也对当代兽医教育提出了挑战。与国际接轨的兽医本科教育应当是以培养掌握合格临床诊疗技能为主要目标,这样的专业教育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也为学生毕业后的生存打好应有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咸柱.提高认识团结协作加强小动物疫病研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5.1-4.

[2]林德贵,施振声.国外执业兽医准入制度与我国动物诊疗许可方面的问题.湖南省动物检疫与监督执法研讨会论文集.2006.172-176.

[3]林德贵.今日中国大陆宠物疾病与医疗状况介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5.5-8.

[4]施振声.国外兽医行医法介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5.9-10.

[5]罗长荣.对兽医体制改革中几个问题的初浅认识.新兽医,2005,(10):4.

[6]陈杖榴,丁焕中.美国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管理体制.新兽医,2005,(10):7-9.

[7]王晓峰.现行兽医体制存在的弊端及改革对策的调查研究.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163-165.

[8]许剑琴.中药在宠物健康方面的应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小动物医学分册),2003.13-19.

[9]林德贵.对我国小动物临床医学工作现状的思考与展望.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288-289.

[10]夏咸柱.加强动物狂犬病防控研究从源头上防控人类狂犬病.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1-4.

[11]王仁华,陈向前,汪明等.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简介.中国兽医杂志,2008,44(1):76-7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国兽医杂志,2008,44(1):87-92.

[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rabies in Asia. Geneva, Switzerland.2001,2.

[14]姚海峰.国内宠物麻醉现状麻醉注意事项及急救.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611-613.

[15]瞿剑平,周全.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对策设想.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论文集.2005.23-26.

[16]张中秋.兽医工作及其管理体制定位.中国牧业通讯,2002,3.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兽医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108-02

近年来的研究生复试面试(动物医学专业)给面试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只了解个别知识点,缺乏对问题的系统理解和宏观把握。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学校临床主干课程的实践操作部分通常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的,学生几乎没有动手机会,这是问题的关键。由此可知,有不少农业院校的兽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学生的临床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学生未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是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融合点,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根据社会行业需要和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等基本要求调整专业及相关课程的内容和比重,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动物医学专业教育今后必须要走的路。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建设和不断优化,现将各环节具体介绍如下。

一、调整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实践教学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在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具体指实验课、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其特点是每个实践教学单元与理论课紧密衔接,但每个实践单元的内容简单,时间短,基本没有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这就造成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1],而且课程间的有效联系较少,学生只能接受单一、分散的临床课程知识而不能将知识进行有效贯通和灵活应用。

目前这种状况在很多高校仍没有明显改善,很多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实践能力较差,无法直接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需要相应机构或单位的再次培训。以我国推行的执业兽医制度来说,我国原计划于2014年全面实施执业兽医师制度,规定动物诊疗机构、养殖场等必须配备执业兽医师。2012年,我国约有五万人已通过执业兽医师考试并获得兽医师执业资格证,但由于获得执业兽医师资格的人数较少,全面实施执业兽医师制度的时间推迟到2017年,但2017年能否全面实施执业兽医师制度仍没有充足把握。[2]其原因是获得资格证的人数不够,而且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虽然通过笔试获得了资格证书,但他们大部分缺少临床诊疗实践经验,虽有执业兽医师资格但仍不能“执业”,于是出现了“租证”等违规现象。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虽获得了该证书,但他们大部分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很少到诊疗机构、养殖场等开展工作。这同时反映了执业兽医资格证属于行业准入资格证,而不是“技术专业资格证”。可见,专业实践对兽医师的培养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多数毕业生反馈大部分课堂教学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后就忘了,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需重新规划课程设置,减少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小的课程,或将其列为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实践环节的考核要求,一些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理论知识可在实践教学中加以阐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合理编排实践教学内容及呈现形式,除了教材内容,教师还应根据新形势下就业方向和生产一线的新需求,设置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变课堂教学为实地教学

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专业教学最有效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3]从研究生面试所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往往对自己曾经参与的教学实验或在动物医院见习内容中的关键知识点较为清楚。鲜活的实例有助于从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患病动物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不少急性病如犬产后缺钙引起的抽搐、高热等症状在用药后迅速消失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认知体验。此外,现场教学还容易建立职业认同感。在诊疗现场,学生除了直接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外,还能感受到动物主人对治疗手段和疗效的肯定,以及诊疗前后的情绪变化,这些知识或技术之外的体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现场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观察或者参与诊疗过程,教师应该注意及时对不同疾病的诊疗要点进行分类总结。教师应在某类疾病治疗或抢救成功后的间隙或抽出专门时间,将现场观察到的现象与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体系串联起来解说,从而使学生对各环节的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目前我校动物医院每天下午安排值班教师在固定时间为见习学生进行病例总结,并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以当天自己参与的病例为素材与教师进行直接互动,能够督促学生积极回顾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

现场教学还有助于学生体验医患间的沟通艺术。在现场诊疗过程中,除了望诊、切诊或触诊、仪器设备的辅助诊断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与宠物及其主人的沟通交流。这些交流对疾病病因、性质、甚至预后等的判断往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对宠物主人平时饲养管理、护理等方面的适当建议也是在恰当的沟通中完成的。这种沟通不仅会影响到药物疗效,还会影响到宠物主人对诊疗的满意程度,增进相互理解,从而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

学校教育培养各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因此定期安排本专业学生到基层相关单位进行生产实践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基层生产实习的多元化、复杂性,并不是校内单一、程序化的实践教学基地或单纯课堂教育所能比拟的。因此,要将经常性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合作交流融入实践教学,并形成工作常态。

坚持“走出去”了解现状。例如我院为加强2014级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先后安排他们参观了三家知名实验动物企业,经过现场观察和讲解,学生们对现代实验动物发展的前景和医学意义有了更清晰、直观的认识。另外,对光明奶牛场和天成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参观学习也让学生们对兽医专业的认识更充分、更全面。学生们的惊叹足以说明去相关企业参观学习比课堂说教要强得多,而这种与生产一线企业或相关基层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应有侧重主题且分批次的贯穿于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对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提高专业水平及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加强教师与基层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走出去”还应考虑国外相同专业和行业的实践。近年来扬大兽医学院开始每年选派部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到国外知名大学参观访问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认同、学习热情和科研积极性。

经常“请进来”进行现身说法。学院经常性地邀请国内外兽医相关行业的管理者、技术负责人等来学院开展主题讲座,为学生带来行业现状、发展动向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经验等信息。这种主题讲座更贴近实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实施并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或者学院应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多样化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应积极建设公共实验平台或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参与平台。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导师制,可以让学生适当参与科学研究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思考及表达能力等科研素养。鼓励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积极独立申报各级创新课题,并独立实施试验、得出结论并结题,以此锻炼学生的科研“自理”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考核力度,避免“只挂名不做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主题报告或校内授课,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对其创新思维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及完成质量均会有明显提高。

总之,实践不仅是兽医学专业,也理应成为大部分农科专业教学的特色和亮点。为了国家能够尽快全面实施执业兽医师制度,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肉、蛋、奶食品安全,提高兽医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而构建并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 参 考 文 献 ]

[1] 司淑梅. 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 许显. 我国执业兽医师职数测算及发展趋势预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3.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4

[关键词] 社会需求 预防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及时了解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同时也为高校对本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提供建议。

一、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现状

我国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始于建国以后,其教学思想、办学理念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个体为对象,预防医学是通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座桥梁。高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相关内容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和实施卫生监督的基本训练。2005年9月,卫生部举办了一次“公共卫生教育论坛”,来自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专家就公共卫生教育展开讨论,他们认为,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日益矛盾,如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师资构成不合理;公共卫生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全国有6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本科教育,每年招生规模达到6000多人,但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去平均计算的话,仍然显得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十分紧缺。

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本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处于改革与创新的探索阶段,为满足新时期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应充分开展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活动,深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主要用人单位,及时了解用人需求信息动态,对人才知识背景及结构的新要求。根据定期开展的社会需求调研,为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做到及时反馈,确立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依据社会用人单位急需确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由于所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在掌握一般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厚基础、宽人文、宽专业、高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衡量公共卫生人才的标准。新时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拓宽知识领域,不仅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注重交叉学科知识的培养,不断拓宽知识面,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向多方面发展的潜力。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预防医学校内教学应该注重与校外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投身到人群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实践工作中去,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起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他们具备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社区和农村宣讲课堂所学的疾病防治知识,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建立了分层次,多模块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即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实验教学、卫生学实验教学、生物与微生物实验教学和管理学与社会医学实验教学,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相结合原则。基本实验注重学生的基础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型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医院等机构密切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2008年,围绕汶川地震期间的公共卫生问题,我校邀请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抗震救灾防疫报告会”,通过从灾区饮水问题、食品卫生检测、垃圾处理问题以及人群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灾区疾病防疫的工作流程和真实体会。不但提高了同学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外,而且学校还可以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融入到实际当中,增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合理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如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具备查阅科研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或调查表、进行预实验及独立撰写、发表科研论文的能力。另外,我校还创新性开展硕士研究生帮带本科生的开放科研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交流。如2008年和2009年利用暑期开展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殖毒性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就是硕士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动物灌胃、解剖、指标的检测等科研工作,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对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校由学生独立撰写的科研调查报告《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状况及干预效果》获2007年江苏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艾滋病知晓状况与宣教效果研究》获三等奖,《江苏省丰县地氟病现况调查研究》获2008年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三等奖。

参考文献:

[1]傅华.预防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侯淑军,王志玉,宋明洋.搭建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40-41.

[3]覃益敏,赖振屏.浅谈公共卫生教育状况和改革思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9):346-347.

[4]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29(16):2017-2018.

[5]王英,崔春霞,谢竟芳.充分利用卫生防病一线资源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5(1):32-33.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5

关键词:医药产业;制药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91-02

医药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同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一样,是国际公认的当今快速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医药工业不同于传统工业,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产业。由于其发展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因而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未来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我国医药工业一方面正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掌握现代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如何面对医药产业的社会需求,密切关注行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动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思路,是高等教育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1 发展现状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医药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潜力大,成长性好,处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7000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余种,每年实际生产近9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余种。我国有化学制药企业2000多家,化学原料药品种居世界前列,出口原料药占世界原料市场的20%以上。这表明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日益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链中的新轴心。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产值年均增长17.7%,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但仍未摆脱以小型为主,以原料药生产为主,以仿制品为主,以内销为主的格局,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作为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高风险的产业,中国的医药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却还没有在国际市场上确立医药强国的位置。例如,2003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为4060亿美元,其中美、欧、日三大市场占了88%;而当年我国医药销售额为2464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8%,其中出口约46亿美元,只占全球销售份额的1%左右。我国出口的产品中,以中低档原料药为主,制剂产品占出口额的10%,国际医药企业利用这些原料制成药品后,又出口到我国。

此外,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操作理念落后,也长期困扰着医药行业,我国医药行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亟待提高。

1.3 发展趋势 医药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医药行业竞争对手变得空间强大,国内市场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市场竞争变得更为直接和生死攸关。

世界医药的未来发展新趋势是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逐步放慢,天然和生物药品将成为医药行业主要经济增长点。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形成2l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

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期问的发展重点是着眼于自主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因此,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将主导我国未来医药市场已成为共识,医药行业中,普通药品已进入薄利时代,新药以及具有市场独占性的药品将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支柱,我国医药行业开始进入自主创新时代。

2 医药行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医药行业已进入技术创新新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可以预见,以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主的既懂制药,又懂工程,还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医药市场的宠儿,尤其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以进行产品和工艺及设备的更新改造、GMP设计和验证、生产管理等。而以往那种只懂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人才和只懂得工程设计的工程类人才,都无法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要求。

为适应世界医药产业的发展潮流,改变我国医药产业的落后现状,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满足医药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

3 国内外制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

3.1 国外现状,自1995年美国新泽西州大学开设制药工程高等教育以来,美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该学科。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高校也相继设置了该学科,开展制药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或把制药工程学科作为课程纳入其研究生教育中。

3.2 国内现状为满足医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1997年把制药工程研究生教育从药学类调整到工学的生物化工学科内。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有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专业调整为一个专业,即制药工程专业,并招收首届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制药工程专业是为适应21世纪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宽口径专业、是奠定在化学、药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基础上的新型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制药工程知识,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少高校越来越重视该专业,学科从设立至今,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有142所高校设立了此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8000余人。该专业属新兴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模式和经验,属于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之中。

4 发挥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6

关键词:畜牧兽医 卫生 问题 对策

畜牧兽医卫生是指与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以及饲料兽药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场所的环境状况,主要看其卫生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和动物卫生质量要求,同时还包括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从我国现行畜牧兽医卫生状况看,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和提高,将阻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养殖户的收入。因此,畜牧兽医行业的相关人员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并不断改善我国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

一、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畜牧兽医卫生状况极为恶劣,污染十分严重,极易造成疫情传播。

2.一部分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不能提供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也就不能排除其患有人畜共患病的可能,因而潜存着疫情发生传播的危险因素。一是现有的畜牧兽医队伍中,非专业人员的比例较高,专业素质不高;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不够,业务技能较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高。二是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大多数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工作,知识单一,面不宽,结构老化。存在一般专业人员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就没有参加过培训,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的现象,无法适应新形势;三是有的畜牧兽医人员,处理实际问题显得方法不多,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检疫监督不规范的现象;四是政治素质不高,有的上班时间,不思工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更谈不上奉献精神。

3.市民认为现杀活禽新鲜、安全,愿意购买、食用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活禽的消费意识,为农贸交易市场现杀活禽提供了市场。

二、现存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带来的不利影响

1.增加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难度。从近几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暴发、流行的情况看,多始发于饲养条件差、管理粗放、环境卫生恶劣的养殖场,因此卫生状况低劣的养殖场潜伏着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并且,卫生条件差还影响消毒、免疫、粪便污物无害化、封闭管理等防控措施的效果。

2.给突破畜禽及畜禽产品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带来巨大压力。众所周知,我国自70年代以来,已发生多起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欧洲等国的禽产品,因有毒有害物质、农药残留超标被退货。自1996年8月1日起,欧盟作出禁止从我国进口禽肉的规定后,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反应,使我国的畜禽产品在其他进口国也受到遏制,出口价格是一降再降,这不仅影响外贸声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我国的畜禽及畜禽产品失去了巨大的国际市场。据了解,欧盟已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我国药物残留控制体系上。如若我们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再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将很难使欧盟解禁对我国畜禽产品的限制措施,打开欧盟国际市场。

3.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屠宰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厂的畜禽粪尿、臭气、废气物和噪音,直接扰乱居民生活,影响人类健康。畜禽粪尿、畜禽产品加工污水的任意排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致使水源污染,不但对我们自身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给子孙后代的健康留下了很大隐患。畜禽粪便排泄物和畜禽产品加工污物是人畜共患病毒的载体,极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4.阻碍了环保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较差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及畜牧业带来的严重污染,影响着环保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对策和建议

1.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老板、动物产品经营者以及畜禽饲养者等人员对畜牧兽医卫生的认识,加强对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要求其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并遵守规定。

2.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普知识宣传中,要加重畜禽产品科学消费方式的宣传分量,彻底改变市民现杀畜禽新鲜、安全、无疫病的错误消费意识,令其充分认识到在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畜禽带来的潜在危害。

3.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出适合的土地,大力兴建畜牧养殖小区,并确保畜牧兽医专家全程参与畜牧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的规划、选址、建舍等全过程。同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畜牧养殖小区的统一管理,切实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疫病,为改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和生产健康无疫的畜禽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各级政府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应政策,逐步取缔小型手工定点屠宰场,建立大型机械化畜禽屠宰加工场,并禁止在农贸交易市场屠杀活禽。要继续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将发展畜牧小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坚持生产与治污并重,改革与开发同步,鼓励扶持养殖户兴建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切实提高养殖场畜牧兽医卫生状况。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7

中职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生产一线劳动技能型的人才。这几年中职牧医专业学生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对畜牧行业的支持等.很多人也看到这个行业的希望-.就读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但一些学校在实训教学中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导致实训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

一、中职牧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了解和观察很多学校牧医专业教师实训教学效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牧医专业技能的认识及企业用人单位对学生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影响牧医专业实训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近几年来.中职学校生源非常紧缺,为了能多招来学生,均降低招生门槛,实行免试入学,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很差,学习难度大,教学效果差,加上本入不感兴趣,不想学习,实训实践不想动手,没有吃苦耐劳精神,不能很好掌握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差。

2.教师实践锻炼少,临床经验不足。中职学校多数专业教师从大学院校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生产实践很少.尤其是年经专业教师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能较差,

3.实践教学内容知识老化,与生产实际脱离。中职专业学校现用的教材.离行业现状还是相对滞后,一些陈旧的实训内容已不适应行业岗位的要求,但多数专业教师没有到企业调研,对现行教材中的实训内容没有得到相应的调整,导致部分实训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不能适应现行的工作岗位需要,使学生缺乏实训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实训效果。

4.教师实训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中职学校的一些教师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还是先理论后实践,在实训课中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在旁边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会少。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一流实用高技能型的人才。

5.实训基地少,设备陈旧,实训动物严重不足。长期以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资金紧缺,实训经费投入少.一些学校长期不添置、不更新实验设备,使得实训设备陈旧老化.使学生的基本实训课难以开展。

二、中职牧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1. 更新实训教学内容.编制校本实训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用的实训教材内容必须以行业岗位的需求来制定。学校组识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行业的需求.自行编制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项目融人实训内容,便于学生考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转变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及手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以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临近工作现场。提高学生听课兴趣。

如临床诊断及兽医临床类课程主要采用动物模型、动物实物、现场教学、案例研究、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养殖类课程主要采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项目引导、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注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技能

这两年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刚从大学院校毕业的年轻专业教师。以多种方式提高年轻专业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技能的水平。一是通过“传、帮、带”.即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二是专业教师相互“结对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三是专业教师与企业“结对子”实践锻炼.每周到周边企业单位参加实践学习l一2次,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四是年轻专业教师(35岁以下)参加假期实践活动。近两年来,每学期都要安排多位专业教师到不同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使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训教学质量。

4.加强实训基地及实训室的建设

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学生实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改革期间学校加大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增加校外实训基地,学校现有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毕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筹资用于学校第二教学实习牧场、兽医院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的建设,添置动物疫病检测仪器,实验室实训设备及实训动物等,大大的改善了在校学生实训教学条件,增加学生实习实践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

三、中职牧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效果

1.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丰富临床经验

近两年来,每学期都必须安排多位专业教师到不同的企业或单位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使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训教学质量。

2.推动了实训基地及实训室的建设

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良好条件.是实训现场教学和完成技能训练的物质基础.也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有利于学生验证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了教学与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学生通过校外及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对学生的意志品德、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很多毕业生毕业后自己创业。兴办养猪场、养鸡场。这些学生都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负责猪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在创业期间表现出得心应手。中职牧医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创新.不仅实训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及学校健康稳步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金城.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1-32.

[2]李文华.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探讨.实验实训.2010(8):142.

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篇8

关键词:口腔工艺技术;教学现状;策略分析;课程改革

在社会转型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口腔医学也成为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具有完整课程系统的专业。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创办口腔医学专业,口腔医学的专业水准以及办学水平也日益提升。然而,从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口腔工艺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个空口号,而是要立足于专业课程教育的实际,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发展的态势。

1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口腔工艺技术的市场行业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产物,是不能为人的意志而转移的。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传统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口腔医学产业也进行了技术升级、管理升级以及经营方式的升级,医疗卫生行业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要要认清社会转型以及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历史必然趋势,在教育教学方面也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否则,学校将难以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应用技能较强的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将会面临职业发展的瓶颈。

1.2口腔工艺技术的课程结构不科学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符合学生就业的需要。

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就业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据统计,截至2016年,我国各类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人数超过20万。而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却非常不科学,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强。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很多院校都将理论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略了实践课程的训练。尤其是一些学校在专业实习教育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例如,南京医科大学在设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课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定为8;2。这就导致理论学习过长,实践训练的机会太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在学生实习教育中,学校只是安排部分学生进入到相关医疗卫生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而大部分学生还需要自己联系企业。

2 优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2.1完善实训课程,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机制

口腔工艺专业课程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医疗卫生部门。因此,学校要优化专业教育体系和结构,以学生就业为基本原则,提高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引导性。因此,要优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制定出科学长效的课程机制,提升专业教育的质量。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学生的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实训课程的教育,完善实训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机制。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口腔工艺技术专业“ICS”(模拟、合作、服务)的实训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训平台。在实训课程的建设中,要围绕学生的就业状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学习中。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训学习的机会。形成“校企双向联动”的实训教学机制,同时,学校和企业也可以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利用专业技术和资源,这样就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为学生的就业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2.2关注市场发展状况,调整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优化专业教育体系和结构,提高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领域的特征。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专业课程建设不必贪大求全,而应该追求小、尖、精。学校要关注市场发展状况,调整专业课程内容。

例如,近年来,疗卫生市场对新药的研发力度越来越大。那么学校就可以根据这个趋势,设置口腔医学研发、口腔卫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等课程。同时,也可以优化专业教学结构,淘汰陈旧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根据口腔医学产业的相关项目,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就能够增强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也能够有一技之长。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要围绕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学生就业为基本宗旨。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重点,以职业道德素养关键,努力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扎实,业务能力超强,职业素养过硬的转业实用型人才。只有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模式,树立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发展,才能在职业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秦爱华.口腔工艺技术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才智,2015(29):84.

[2]杜凤芝,邱严力.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06):144-145.

上一篇:企业筹资的直接目的范文 下一篇:境外市场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