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02 17:15:28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1篇

一、适应新形势,确立“建设服务全校,辐射省内外,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比较医学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期间,学校总体目标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具有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具有渊源于第一军医大学的深厚历史和学术沉淀。针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所配合学校发展需要,调整工作内容和形式,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根据自身情况,定位为“服务全校,辐射省内外,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比较医学中心”。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比较医学教学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几年来中心先后引进2名博士和1名硕士,逐渐形成了高中初职称、老中青年龄配合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人才队伍的教育学术背景是和比较医学交叉学科的自身特点紧密契合的。比较医学是在实验动物学基础上新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动物与人类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人类和动物各种疾病进行类比研究的一门新兴基础科学。作为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交叉学科,它需要具有医学、生物学、动物学及兽医学等学科背景的人才的协同攻关。我所当前专业干部中大多具有上述学科背景,为比较医学教学科研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为医学科学研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比较医学是医学教育科研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医学生掌握必要的比较医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已成为必需。为发展比较医学思维,培养医学生运用比较医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中心已为医学实验技术、生物技术本科班、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班等多个班开展了实验动物学暨比较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下一步的目标是逐渐扩大教学范围,最终在医学本科生中普及比较医学教育,让掌握和发展比较医学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思路成为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

三、渗透科研思维,加强科研建设,融入全校科研网络

随着实验动物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采用不同手段制作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进行比较医学教育和研究将是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今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在国家、军队和区域的多种场合,我们大声疾呼发展我国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科学,大力发展比较医学教育和科研的观点已被普遍认同。

建设一流的医科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支撑学科的建设水平必须上去,必须和国际接轨。面对这种形势,研究所时刻教导业务干部必须绷紧科研弦,不能仅满足于服务保障工作,要树立科研意识,培养科研精神,加强科研工作。研究所以转基因动物研发、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制及新型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为方向展开了比较医学科研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的多项课题资助,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促进开发、科研促进发展领域。特别是融入学校科研网络,针对医学生命科学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进行科研展开,研制肝炎、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开展基因工程动物研发,为医学研究提供诸如实验用小型猪之类的新型标准化实验动物。

四、加强科研开发,促进可持续性发展,逐步走上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轨道。

针对比较医学的学科特点及医学生命科学对其的内在要求,我所的科研开发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在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研制、实验用小型猪和FMMU白化豚鼠培育等领域的工作卓有成效。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为乙肝防治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FMMU白化豚鼠因显著优于传统花色豚鼠而深为广大科研、药检人员喜爱;“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填补了广东省小型猪生产研究领域的空白,取得了广东省首张“实验用小型猪动物质量合格证”(小型猪是继犬之后用于医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大型实验动物,在实验外科学、器官移植、烧伤等诸多医学研究领域应用意义重大)。

科研开发有力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了可持续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实力。创新性的科研开发在获得大量科研经费的同时,成果转化为产业之后还直接增加了创收,用于补贴教学、研究经费之不足,教研条件逐步完善,并支持、吸引业务干部和研究生参与研发工作,全面提升了学科发展建设实力。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2篇

一、认清形势,明确指导思想

当今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其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科技发展的进程来看,卫生科技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1世纪将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卫生科技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对发展卫生科技起关键作用。然而,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医学博士生教育,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集中体现在我们培养的博士生知识面不够宽广、创新能力不够,德育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因此,我们应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局,从提高科技实力和迎接21世纪严峻挑战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改革和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部属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担负着培养大批的优秀医药卫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而且要在改革实践中起到示范作用。为此,在“九五”期间,部属单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认真贯彻“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在保持适度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切实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以适应面向21世纪卫生事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

二、改进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

硕士生培养要在为博士生提供合格生源和继续培养教学、医疗、科研岗位上所需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卫生事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调整和确定不同类型和规格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切实改变以往硕士生培养类型和规格比较单一的状况。各单位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可适当缩短硕士生的学习年限。

医学博士生教育是衡量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各培养单位要紧紧围绕有利于拓宽学科专业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等重要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培养质量。

(一)吸收优秀生源,严把入学质量关

为了争取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攻读博士学位,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硕、博连读”制度,吸收优秀生源。要积极吸收优秀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注意吸收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大学的优秀生源,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高层次人才互补。

进一步改革博士生的入学考试办法,加强博士生的入学考试工作。从*年开始在部属单位中试行公共外语统考。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命题要注重考察考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改进博士生的复试工作,在考察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背景、思想品德、业务素质及发展潜力。各招生单位可根据其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二)拓宽培养口径,规范培养要求

进一步明确两种规格医学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并逐步完善各自的培养方案。对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参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着重规范临床训练的要求,严格临床能力考核,通过临床实践,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博士生的培养应实行二级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联合培养。积极推行以本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为主,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参加的集体培养博士生的办法,要特别重视从事基础与从事应用研究的指导教师相结合,以利于发挥集体作用,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

要合理设置并认真建设博士生学位课程。根据医学科学、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不同规格类型的医学高层次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设置医学博士生课程,并以此加强博士生的课程建设。当前,要继续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逐步开设如反映新光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本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的课程。要保证博士生在学期间参加一定数量、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要逐步试行“硕、博连读”的培养方式,统筹安排培养计划,提高培养质量。

积极推行博士生在校期间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和担任住院总医师等制度,以加强对博士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三)严格考试制度,进行筛选分流

制定和逐步完善不同规格、类型博士生的筛选分流办法,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严格对博士生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试。对三年制博士生,结合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行“中期考核”,确定其能否从事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转博”时进行“资格考试”,确定其能否进入第二阶段攻读博士学位。

(四)严格要求,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水平

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课题要重视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力求使博士生的选题起点高,能够做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在学位授予前,应有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发表或被接受的科研论文或取得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凡未达到要求者,可以毕业。待达到要求后,再讨论其学位授予问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课题要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力求使研究成果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为鼓励博士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各单位可建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制度,对优秀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三、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按照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国家在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现有优势明显的基础医学学科、高新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与防治重大疾病、新药开发、预防保健、振兴中医药密切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育。

根据修订后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相应调整各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实现按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

四、加强培养基地建设

搞好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是保持可持续和较大规模地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关键。

培养研究生较多的部属单位,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使之形成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成为教学、科研中心,成为相对集中培养研究生的基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进入试办研究生院的行列。已成立研究生院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院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基地,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到示范作用。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实现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立足国内的基本保证。“九五”期间,卫生部将分期分批实施对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多渠道争取经费,集中力量,加大对学位授权点和其他重点学科的投入。通过建设,使这些学科在解决重大医学科技问题及培养高质量医学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要重视对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导教师对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关键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各单位要在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创造良好培养条件的同时,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使他们在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对指导教师在岗业绩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贯彻博士生指导教师是重要工作岗位而不是一个固定层次的精神,做好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专家。力争到下世纪初,形成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比较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

六、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与评估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卫生部逐步建立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与办法,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作用。各培养单位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单位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自我评估制度,形成自主办学、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

七、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已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医学门类仍设置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学士学位不设专业学位,仍按现行办法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硕士、博士这两级学位针对医学不同学科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医学科学学位要求侧重于理论与学术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员为目标,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医学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基础、预防医学和药学等有关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学科,这些学科均授予医学科学学位。医学专业学位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预防医学和药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分别授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专业学位等。

“九五”期间,医学学位工作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首先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进行试点,提出和尽快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方案》,并不断加以完善。

八、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各培养单位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提高管理干部的素质,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各培养单位要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和各级管理人员,建立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基地,积极开展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工作。卫生部将积极鼓励和支持,对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立项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九、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3篇

论医学科技的突破 王秀峰

深化科技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张孟华,王玲

知识经济与卫生人力资源 李峰,晋草

对研究所科研管理部门职能的认识与实践 吕立宁

临床诊断试验中几个流行病方法学问题 丁元林,毛宗福,陈捷

论临床科研选题中的定位 华危持,杜立颖,奚淑英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几个新问题及对策 刘兆民,胡修周,邱玉环

中华系列杂志论文及引文统计分析 周杰,刘吉祥

科技信息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何建军

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科技信息服务 邓可刚,李长城,邓灵燕

对北京医科大学部分中青年学术骨干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乔力,赵春辉

对我院研究生近五年从事科研工作情况分析 顾寿年,张皖瑜,光

从血研所的发展谈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 姜昌斌,周一鸣,于金德

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初探 陈国良,黄连帅,陈建中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学科建设 卢圣贤,张斯虹,袁凯瑜

建立医院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医院发展 唐运昭,琚华

专科技术中心在医院的“龙头”作用 姜继传,肖鹏云,王晓辉

医院科技合作管理的体验 周民伟,胡建平

科研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实践与体会 贾立辉,岳辉,周景春

医学科研机构能力评估研究现状 孟宏道,刘海林

广东省卫生科技现状与发展战略 黄庆道,曾广辉,吴少林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卫生科技进步 周复,许四虎

加大深化改革力度逐步适应市场竞争 廖菁,李绍兴

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医学科技事业的做法与体会 俞荣华

论强化医学科研中的道德修养 张勘,张秀英,王剑萍

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加强基础性研究 李新军,孙桂芳,包志宏

要重视基金会在科技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邹效宁,高勇,李宣海

软科学评估研究方法学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李朝,王山青,吴乐山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顾琴龙,周一鸣,姜昌斌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内涵价值的六要素 李玺,孟天华,温杰

科研协作与科研成果 瞿东滨,史先东,叶深溪

湖南省十年获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项目分析 欧阳泽生

我校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证状况的统计分析 张廷翔,杨晓秋,洪启文

合理引导促进科技高效产出 张瑛,王锋

浅析我院近三年情况 王青,赵劲秋,张柏根

我院十六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闵桂芳

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是我校跨世纪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李祥之,李巧兰,李锐

引进高级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饶从志,左红,冯世容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肖纯凌,孟俐丽,叶协杰

科研管理中的“用人之道” 余倩平,宁方芹

论影响重点学科发展的主要环节和对策 樊世斌,党金雪,杨湘华

独立性医学科研机构的分类研究 谢红,张淑兰,姜志温

科研考核在医院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陈敏怡,刘瑜,吴萍

克隆人与伦理 王秀峰

国家创新体系与迈进新世纪的医院科研管理 江朝光,苏元福

加强医学科研道德建设 唐运昭,琚华,王少鑫

我们对“科技兴院”内涵新的理解与作法 李继光

论文产出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价值 张明

综合评估法在计划生育科研机构科研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崔念,田爱平,付伟

安徽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招标工作的回顾性调查与思考 周可能,陈建中,黄连帅

省级预防医学研究所1996年与1991年经费收支情况分析比较 王锦文,廖菁,李华芳

浅谈科研大协作课题的管理问题 郭秀荣,曹也丁,曹洪红

关于科研基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朱央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几个问题 李冠宏,陈丽芳,周静

医学院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初探 肖纯凌,孟俐丽,叶协杰

十年来我校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情况的分析 刘莉,卢维,刘晓清

查新工作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张祖慈,陈荔子

吉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论文产出状况统计分析 王伟,徐桂香,冀慧聪

“八五”期间十所医学院校科技论文被收录状况的统计分析 张廷翔,陈世浩,顾琴龙

加强科研原始记录管理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彭世喜,周伯琪

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实践和体会 伍蓉,王佩珍

我军优秀科技人才成才因素调查研究 贺加,罗长坤,高京生

重视高层次科技人才——博士后的培养 张斯虹,卢圣贤,袁凯瑜

中国药科大学“211工程”项目建设的思路和实践初探 殷晓进,朱庆振,潘裕坚

医学学科群体建设模式探讨 王渝葳

医院基础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 徐振彪,孔筠,姜立功

浅谈医院科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徐海涛,魏海龙,刘东会

谈综合性医院开展科研活动的对策 贝春花,姚磊,陈珊茗

我院加强科技管理的作法与效果 林院昌

紧密结合实际搞好临床科研工作 杨前勇,詹志荣,胡新勇

对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考察的见闻与启示 刘俊立

美国基金会考察见闻与启示 施强华,马海官

论技术创新的合力 王秀峰

医药卫生关键技术评估与选择研究 毛军文,包志宏,吴桂琴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初探 韩邦荣,张小军

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评估研究 林端宜,林丹红,金浪

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加强基础研究 朱央央,王月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期管理的再认识 樊世斌,苏景宽

医学高等院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存在问题浅析 吴汉森,杨云滨,刘杰

获得国家重点项目资助的成功经验 周小平

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及其管理 刘兰

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提高成果获奖率 贾秀萍,周文颖,陈为纲

对高校科技产业化的思考 叶玲,钱正松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王斌,李冠宏,陈丽芳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工作现状的分析 刘俊立,马智,于清涛

信息与研究课题 杨立明,刘晓新,张铭

试论科管干部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 刘利道,周裕香,王要红

浅谈博士后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张斯虹,卢圣贤,袁凯瑜

从博士后的流动看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管理 叶茹飞,卢圣贤,张斯虹

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加速跨世纪人才培养 张淑兰,肖玉平,何钦成

议学科带头人的学识素质和能力 华危持,朱琴芬,王奕奕

在科研中注意培养高素质人才 石晓露

管理者应具备必要的公关素质 孔筠,谢伟斌

重视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张兰海

地市级医院创建医学动物实验室的思路及实践 黄幸青,贝抗胜,刘晓燕

知识经济时代与医学科研管理 沈昭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开发型研究院所的出路 麦路

关于研究院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胡家乐

浅谈评估对我校研究院所发展的促进作用 王文斌,石昭,张高孟

试论高校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孙宪民

从科技发展规划的角度看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 朱曼璐,陈旭利,王依群

投入产出比用于科研项目贡献分析指标体系探讨 齐松仁,孙瑞华,左焕琮

医院科研基金对科技活动的推动作用 何小湘,王银华,黄秋霞

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结构的探讨 吴少林

发展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叶玲,钱正松

面向二十一世纪医院信息管理大决策 胡东武,黄剑

重视和发挥统计学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孙荣国,倪宗瓒

吉林省卫生科研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制 史蕴萍,赵桂英,吉淳

大型国际卫生科技合作项目成功因素的分析评估 陈新,赵平,郑俊池

重视科技道德建设养成良好科研作风 史套兴,黄留玉,房丹宇

重视人才培养和环境建设促进医院科研发展 李冰,梁晓东,佟建华

筑巢引凤开发留学人员智力资源 彭远慧,邓可刚,邓灵燕

加强人才管理促进科技兴院 郭敏,宋桂芝,赵丽萍

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特点与方式 马更新

护理专科学员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吴兰笛,高钰琳

《医学科研管理》软件通过卫生部评审

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启迪 顾琴龙,席晓莺,钱关祥

加大投入完善机制促进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叶深溪,陈志中,李博

我院实验中心的管理 袁振铎

临床科室的科研效益评估 宁方芹,余倩平,付亚芬

我院坚持科技兴院的做法与体会 姜继传,肖鹏云,姚远

实施科学化管理促进医院科技进步 袁相太,陈宝海

结合项目谈临床医学科研课题管理 陈文敏,姚国庆,郑玉明

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王秀峰

166所医院医疗卫生技术项目开展情况调研 霍仲厚,吴学贵,张闽

加强知识更新管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郭敏

广东"九五"医学科技项目投入产出初步分析 吴少林,刘颜,吴声穗,黄毓文

试论新时期军队医学学科和人才建设 余化刚

加强科研大协作促进科技发展 卢圣贤,周敏敏,朱锦柳

科研能力和效绩量化评价及其在职称评审中的应用研究 胡修周,刘学景,刘兆民,邱玉环,柳青,张振中,公冶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病理学学科3000项落选项目原因分析 姬郁林,彭远慧,彭晓菊,李俊义

浅议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 吕虹,吕永秋

对我院"八五""九五"省攻关课题未完成因素的分析 张兰海

开发研究基金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杨伟文,吴乐山

关于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工作建议 宋哲民,苑淑玲

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与实践 高解春

改革奖励办法增强激励作用 卜让吉,巫新玲,施伟忠

医学科技查新与科研管理的关系 杨丽莉,李春英,殷蜀梅,高琴,陈荔子

机构和个人学术水平的文献计量评估 周薇

鼓励科技论文走向国际 吕立宁,傅文华

从五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状况 王斌全,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

1989年~1998年SCI收录我国医学院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谭至娟,张子光,李俊义,范集才

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院之路 周敏敏,朱锦柳,林铿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探讨 王巍,汪丽芬

浅谈护理工作与科研 鞠成朝,胡守健,赛小珍

边远地区开展科研工作的策略与思路 强弘,杨玉春,齐秀琴

新时期关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思考 宋汝峰,宋尧玉

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在医院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吕一平,吴丹东,石晓露,封国生

厄尔尼诺现象与人类健康 王秀峰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跨学科整合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发展蓝图》报告[1],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科之间知识的系统联系,我系将医学免疫学实验课程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的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并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实施。实施以来,我们在教学形式、课时安排、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的探索。

1.课程的对象与内容

实施对象为2006—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医学免疫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并将实验教学部分与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实验有机整合,单独设置为综合实验课。实验内容编排以病原生物在人体各系统或器官的寄生(或感染)及免疫反应所造成的损害及其实验室诊断为线索,将医学免疫学与寄生虫学、微生物学三门学科的实验课程加以整合。

2.课程实施方法

2.1人员师资整合。由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三门学科的所有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集体交流、汇总。

2.2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后教学以感染与免疫为线索,将形态学内容按病原所在部位横向联系,形态观察与基本实验技术、病原学诊断技术及免疫学诊断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将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在综合性实验中充分体现出来。开设一定比例的设计性实验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及以调查统计为主的设计性实验[2]。将部分重复实验进行删减或整合,优化了教学资源。如免疫学中的“凝集反应”与病原实验“肥达氏反应”整合。同时新设实验“免疫血清的制备”,该实验历时4周,包括微生物抗原的制备、动物免疫及抗原抗体的检测。在设计上很巧妙地选用了伤寒杆菌作为抗原,加深了学生对伤寒杆菌病原的认识。在抗原抗体检测实验中,所检测的抗体来源于伤寒杆菌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检测方法为试管凝集,即为肥达氏反应。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也可以学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可见,整合后的实验内容能更全面地反映疾病发生、诊断的本质,而不是孤立地从某门学科的角度认识问题。

2.3整合实验室资源。将原附属于教研室的实验室分出并整合为形态学实验室,实验室资源集中,可提高使用效率,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条件。

2.4编写实验教学纲要及实验教材。教材编写方面结合学科发展,剔除过时及重复的内容,体现全面素质教育思想,根据各学科知识的异同点,合理渗透,融合,做到综合兼顾个性,横向联系兼顾纵向结果。

2.5开设学生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内学时为6—时,分2—3次完成。针对不同实验项目采取病例分析和实验方案设计、录像教学、网络教学、课下自主学习课上讨论、学生加入教师课题组等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2.6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包括理论课知识考核、设计性实验完成过程、实验报告的评价等。新的考核体系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开设效果评估

3.1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对开设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设计考核成绩和实验基础理论考核成绩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实验报告、实验设计上三年学生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实验教学环节和实验指导环节相对稳定。

3.2教学投资效益评价。免疫学实验在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全方位整合并实施后,在师资投入、学时安排、实验耗材及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及优化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在学时安排上,医学免疫学传统的实验教学学时为16学时,而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计40学时,共计56学时,现这几部分整合后总学时为40学时,将部分重复实验进行删减或整合,节约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成本;在实验耗材和师资投入上,整合实验减少了重复试验,同时教师的分段授课,在专一实验内容的同时兼顾综合,降低了劳动强度。

4.结语

跨学科整合后的实验教学体系消除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验证性实验束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应用能力的弊端,同时,有效地节约了教学资源和师资投入,形成了科学合理、协调有序、有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连续三年的学生多元化的考核成绩分析结果证明,该实验教学环节和实验指导环节相对稳定,学生实验基础理论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年提高。本实验课程的成功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摸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

[2]邱文洪,宋文剑等.医学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思考.高校教育研究2008,(8):34.

[3]胡松,宋文剑等.显微互动系统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室科学200845,(1):104-105.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教研项目。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5篇

一 面向地方培养多样化人才

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面向地方和为地方服务的,它担负着为地方社会培养高层次动物学专业人才的责任。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地方社会迫切需要一些实践技能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理论型、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地方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考虑地方社会的需求,以培养高层次理论型、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人才为主体。改变以往盲目进行攀比,一味追求高层次的培养目标的现象,这样才能在整个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中获得发展。

地方社会对高层次理论型、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多样化。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大力发展动物学的专业学位,而且在动物学专业学位中,也要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制定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目前即使是学术型学位,培养的动物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也都要从事实际工作,那就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都去做论文,课程硕士或者非论文硕士的培养也都应该成为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 加强招生宣传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的问题是关系到动物学专业学位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做好动物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只有较好的生源,才能使后续的一系列培养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和实施。由于地方高校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在社会上影响较小,因此一定要牢牢抓住就业市场这根主线,加强招生宣传,开拓生源,提高招生质量。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网络资源、电视、新闻、咨询会等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宣传自己的动物学学科优势和特色,利用招生专业目录等宣传材料,详细介绍动物学专业情况、动物学专业导师情况、动物学学科建设情况等,为学生报考当好参谋。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生源直接交流,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总之,要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宣传学校,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不断在社会上形成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提高生源质量。

三 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培养动物学专业研究生的主要力量,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动物学专业研究生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要有一支合理且稳定的学术梯队和导师组。学术梯队和导师组要包含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导师,这样才会有利于动物学学科发展和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根据动物学专业的发展要求,聘请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科研、行政人员及高级技术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在导师的评聘制度上,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公开评聘,做到学历与能力并重。对于动物学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学校和学院要注重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对于新聘任的动物学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要求,优选科研能力强且具有博士学位的动物学专业老师进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改变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士学位获得者比例不足的状况。同时优化导师的年龄结构,积极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年轻教师担任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值得一提的是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接受动物学专业新知识、加强动物学方面科研、教学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动物学专业最新研究动态,申请高质量的部级、省级科研课题等。同时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四 加强科研训练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形式主要有,动物学方面的科学实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术沙龙、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征文比赛、科研成果评比活动、科研创新事例展、学术论坛和读书报告。通过这些动物学专业科研训练,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动物学专业特长和个性需求,参与到最适合自己的动物学专业特色的科研训练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在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导师课题来源不足,学生缺乏科研训练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的管理。地方高校和学院要竭尽全力申请到更多的部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学院和导师要鼓励或强制性地要求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科研课题的研究,将科研课题中的基础部分交给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做,这样既可以减轻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量,又可以为师生相互交流创造一定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导师亲自指导动物学专业硕士生的学术研究,使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增强学术研究能力,获得学术研究的经验。地方高校和学院要经常组织动物学专业的学术科研活动,并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避免形式单一。多样化的动物学专业学术活动要办出特色,比如每月可以组织一次由学术导师、实习导师和动物学专业所有研究生共同参加的学术交流讨论会;合作的企事业技术研究人员可以经常到地方高校进行有关动物学专业知识的讲座,与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相关交流;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定期到企业参观技术员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环境。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择与地方社会经济等现实需要相结合的课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地方高校、企事业和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合作,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创造条件。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年轻、有培养前途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要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要求阅读原版外文书籍,撰写高水平文献综述,鼓励考博及;对年龄偏大、家庭负担较重的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以培养动物学专业技能为主。

在动物学专业科研训练中培养实践能力,需要有稳定而有效的制度来保证。首先应将科研训练环节的内容、目标、要求、考核方式和成绩列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体现在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使科研训练环节的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制定并完善科研训练实施规则,保障科研训练的进行;再次,制定和完善科研训练考核制度,对动物学专业研究生科研训练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形成稳定的激励机制,促使动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生按计划完成科研训练任务,实现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目的。

五 加大中期考核力度

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要经过一个较长阶段的动物学专业学习和动物学专业相关课题研究,时间跨度比较长,如果没有相应的中期考核措施,难以确保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无法实现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分流培养。因此,要加大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力度。通过中期考核,使那些想攻读博士的学生或希望尽快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使那些学习成绩差、科研素养低和实践能力弱的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重修一年或终止学习。

为了切实实现中期考核的激励和分流作用,促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从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保障中期考核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好考核前期的宣传工作。把中期考核制度及考核标准作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入学之日起就明确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经历中期的筛选过程,中期考核不合格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这样可以使动物学专业研究生一入学就可以根据中期考核的等级和标准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还要健全中期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定量评估。根据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目的要求、评估对象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健全定量评估体系。定量评估体系包括评估项目、评估要素、评分三个部分。评估项目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和体育健康状况。

六 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增加选修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网状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文理科之间、理工科之间和基础应用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形成以动物学学科专业知识为内核,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的,多维立体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服务于动物学研究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出动物学专业课程的前沿性和国际性。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网络课程资源,是关注国际动物学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在构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时,要按照动物学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从培养动物学学科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制定动物学学科的学位课,要“按需设课”,认真审查动物学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动物学教学理念,鼓励开设跨学科和实践性强的课程。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只有拓宽层面、夯实基础、紧跟动物学学科最新发展方向,才能使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动物学专业知识,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七 借鉴国外经验以改进课程教学和授课方式

美国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授课方式上灵活多样,硕士生导师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主要有教授主讲方式、研究生班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日本在动物学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学生报告会的形式,让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课程的研讨中,提高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应打破本科教学的弊端,改变导师一言堂的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重视和促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潜力。

八 采用多元化的学位论文评定标准

对于学术型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论文质量的评定是学位获得的重要指标。其课程论文标准是要体现所学动物学专业课程的前沿理论和研究热点,并要求至少在部级期刊上一篇。其学位论文质量标准是硕士论文选题要有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应体现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较强独立从事动物学专业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的立论要正确且有所创新,论据要确凿,数据要可靠,逻辑要强,层次要分明。这样才能表明论文作者在动物学学科领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动物学专业知识。

对于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来说,其课程论文标准是体现动物学专业实践实习中的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要求必须公开。其学位论文质量标准是论文选题要有现实意义并具有实用性,论文的形式可以是工作报告等。

目前地方高校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常常过于形式化,为提高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有效性,对答辩不合格者建议不发或缓发硕士学位证,实行淘汰机制,以促进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对于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和技术型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工作报告或论文仍是对其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可以组织专门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工作报告或论文的创新性和论文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定。

九 大力推进导师集体指导方式落到实处

笔者认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由指导教师与研究生讨论后提出,经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讨论后通过。研究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可以随时向导师组成员询问问题,接受导师组成员的指导,导师组集体开展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考核、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导师组讨论决定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否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这种指导方式为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吸取每位导师的学术精髓,广开思路,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兰.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质量内涵与标准探讨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0(05):44-48.

[2]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83-90.

[3]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12(02):158-159.

[4]陈新忠,董泽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探析[J].学

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4-7.

[5]吴启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

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5):1-4.

[6]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

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8):4-8.

[7]屈艺.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12(36):35-37.

[8]曾兴雯,裴庆祺.加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J].中

国高教研究,2005(01):30-32.

[9]袁进,顾为望.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

式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06):255-257.

[10]程翠玉.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11(08):15-19.

[11]陈少雄,王静一,尹柳营.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

量评价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07):51-53.

[12]何振雄.整合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

对各类人才的需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52-55.

[13]刘鸿.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J].江苏高教,2002(06):

116-118.

[14]裴劲松.面向实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探索[J].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2007(07):50-52.

[15]孙济中,龚祖文,张端品,宗良炳,元生朝.农科应用型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4(05):19-22.

[16]宋强,裴金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建设的探讨――以教育硕士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

2011(07):68-69.

[17]陶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继续教

育研究,2012(11):102-103.

[18]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

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8):1-4.

[19]肖凤翔,连晓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

逻辑及其改革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9):36-40.

[20]袁兵.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从字面上讲,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与风格,特色也可以说是一事物显著区别于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特色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内在属性独有的外在表现。

1细看校区,提炼特色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我们读书在荣昌校区中,生活成长在荣昌校区中,工作教书在荣昌校区中,不是专题思考“荣昌校区的特色及建设”这样的问题,对荣昌校区的特色真还一下难说出个“1、2、3”,现在我们对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和其他办学单位比较,细推慢敲,发现其特色可发掘提炼为如下五点:

1.1 职业学校,抗战时期为中央畜牧实验所、农业实验所和血清研究所所在地,解放后更名为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全国重点中专),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建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2001年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新西南农业大学,设立荣昌校区,2005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更名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西南大学的一个校区,从建校至今,跨越两个世纪,办学已75年,不可谓历史不优久,底蕴不深厚,办学经历特殊啊。

1.2 得天独厚,办学环境特殊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位于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中段的成渝经济走廊、海棠香国的“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荣昌县城。荣昌畜牧优势突出,被农业部定为“中国畜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有中国三大和世界优良地方猪种之一的荣昌猪,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最具影响的地方猪种之一,是四川白鹅的主产区,全国养蜂大县,畜牧业发达,饲料生产企业50多家,GMP药物生产企业10余家,为西部最大的兽药饲料生产基地和集散地,是全国最大的仔猪生产基地,年产仔猪200万头,辐射四面八方,校区及师生与这些企业合作紧密,整个荣昌就是我们办学的学堂,真可谓校区办学环境特殊,得天独厚。

1.3 铺垫良好,办学条件可圈可点

校区为重庆市园林单位,占地462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70个中外文数据库,400多万册电子文献;各类在校生495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在职教职工470余人,专任教师2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50余人,教师中具博士50余人、硕士学位者70余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等20余人, 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36人。

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省及地方重大科研、技术推广课题, 完成科研课题40余项;培育成功了重庆市第一个家禽地方品种——“渝西乌鸡”;推广畜禽传染病防治、饲料、兽药、生物技术、种草养畜、特种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新成果40余项;有二十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小鹅瘟、 猪丹毒、猪伪狂犬病检测方法等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动物疫病检测规程;鸡传染病法氏囊精制卵黄抗体获国家生物制品二类新兽药证书;两双人才培养模式在养殖技术高职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政府一等奖;重庆市肉牛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项目实施三年,为丰都县新增产值10547.5万元,新增纯收入3438.5万元;年产100吨萼山老腊肉产业链项目,为企业半年盈利320万元;有10多位专家参加《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等国家重要专著编撰工作。

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吉尔吉斯、秘鲁、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畜牧兽医水产界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并与泰国卡赛萨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湾中华亚太小动物中医学会建立学术往来。

建有畜牧科技城兽药研发检测技术中心、动物疾病快速诊断防治中心、畜禽健康养殖技术中心、名优鱼类养殖技术中心、牧医渔业管理软件研发中心、牧医渔业经济研究中心、牧医渔业信息咨询司法鉴定中心、牧医渔业人才培训中心;拥有年产18万吨的现代化饲料生产车间的饲料总厂、牧场、渔场、兽药厂、动物医院等设施齐全的教学实习场所,并与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8家大型GMP兽药和饲料企业建立了“8+1”校企联合体,与川渝两地及全国几十家大型饲料、兽药、水产生产企业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为办学为师生开辟了广阔的校外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

这些可圈可点的办学条件,为我们的荣昌校区办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1.4 学科专业发展,办学格局初显

校区现有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系、商贸系、信息管理系等5个系和基础部、网络与继续教育部五个办学系部;开设有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10个普通本科专业;养殖技术专业为国家精品专业,畜产品加工学为市级精品建设课程,动物遗传学、中兽医药学、大学基础化学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有动物营养分析、动物分子遗传、细胞培养、预防兽医学、小动物疾病防控、畜产品加工等6个重点实验室;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水产养殖学、化学等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些学科专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畜牧、兽医、水产为主,覆盖牧渔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文、理、工、管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1.5 桃李满天下,名人辈出炉

在75年的办学中,校区始终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教育学生以“勤学苦练,有真本事,解决问题,受人欢迎”为出发点,形成了 “植根牧渔业沃土,产学研紧密结合,培育行业英才” 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覆盖了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为荣昌、川渝、西部及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走出了一条立足荣昌、放眼川渝、辐射中国的特色办学之路。几十年来,校区为社会输送人才近7万名毕业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基础扎实,能吃苦耐劳,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或行业领军人物,有全国青年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如采用基因敲除技术首次实现了人类培育“基因敲除”克隆猪,向异种器官移植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人类的器官移植开辟了新天地的国际知名学者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院长赖良学教授,在佛罗里达州创办 Ch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的国际知名中兽医学家谢慧胜教授、吉林大学共患病研究所双跨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研究员疫病学家涂长春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朱兴全教授,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所长、挑战集团董事长、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蔡辉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周继勇教授,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检测技术研究室、从事猪瘟病毒病研究、被评选为农业部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被评选为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十大杰博士研究员的王琴,浙江大学生物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杭州汇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动物药品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教授级高工,陈贵才,获2012年“十大杰出兽医” 称号的基层职业兽医师尹华江,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知名企业家,如铁骑力士集团冯光德总裁,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阳春,重庆方通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建华等,有的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动物科学系学生邓费建、动物医学系学生邓波兄弟俩,被评为“2006中国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2006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并荣获“重庆青年五四奖章”,受到国家教育部和重庆市领导的接见。

2 思考未来,铸造特色是我们的责任

荣昌校区特色建设之路就是“思考未来,铸造特色”之路,这是我们的责任。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只要作到“秉承传统,继往开来”、“放开眼界,接轨世界”、“打破瓶颈,适应环境”、“谋划资金,规模建设”,“览天下英才,铸特色校区”这六点,荣昌校区的特色便会自然彰显。

2.1 秉承传统,继往开来

2007年教育部专家进驻校区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在对校区全面考察调研后,对校区做出把脉式诊断,给予“历史长久、传统优良、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团结向上、前景美好” 的优秀评估,这一评估是对校区70年办学的肯定与褒扬,更是对后来人的激励与鞭策,我们应珍惜这一“评语”,目前,西南大学作为教育部“211”建设、重庆市与教育部“部市”共建大学,为校区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今日荣昌校区在“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办学精神鼓舞下,应以“含弘光大,继往开来”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负重自强”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思考未来,打造特色。

2.2 放开眼界,接轨世界

纵观全国,放眼世界,与时俱进, 树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教育”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与世界接轨,按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标准、管理来抓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走“外借鉴,练内功” 之路,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办学理念、遵照行业或专业标准(如动物医学办学的质量管理规范,即世界兽医办学GMP制度),用世界现代大学的管理方法手段来发展建设校区。

2.3 打破瓶颈,适应环境

为创造更加特色的校区得有一个良好宽松的建设环境,荣昌校区的建设,目前有许多不利的制约瓶颈,如中国现今大学内部均以“处、院”为建制,“处、院”下再设非建制的“办、系”,而西南大学给校区以“系、办”为建制,这样的设置往往被社会被同行误解,办事难交流不便,极不利于校区的发展。目前,“系、办”名称的“顶层框架”设置是制约校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它如大钳架颈,使校区处于窒息的状态,这样怎么发展?在此状态下,何谈特色建设?必须打破这些钳一样的制约瓶颈,有了良好宽松的环境,校区人才可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开动脑筋,用智慧打造更好的特色校区,为此,我们应向西南大学最高决策层郑重提出,只有改校区的“办”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ד处”、改“系”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ד学院”,如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学生处,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院等,哪怕是级别、待遇不变,但名称必须改,才会被社会认同,才不会被误解,才利于交流交往,才利于校区办学发展。

2.4 谋划资金,规模建设

校区要在“人、财、物”三方面多做谋划,把人财物三篇文章做好、作精,眼前尤其是“资金”这篇文章更显急迫,把握好“211工程建设”、“部市共建”机遇,加大校区“十二·五”规划执行力度,落实规划的建设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力争财政部、重庆市的资金更多地投到校区来,要抓紧,机会稍纵即逝,失不再来,筑巢才能引凤啊。

2.5 览天下英才,铸特色校区

我们要树立“人才强校,学科标杆,专业强优,科学管理”的理念,在“人”字上下足工夫,尤其是校区的“特色专业”方面的人才更是如此,人是校区特色建设之根本,人才是建设特色校区的关键,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成为人才需要有漫长的时间与锻炼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特别早抓人才队伍的建设,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如采取“外引内培”、“高薪聘任”等办法,揽尽天下英才、用心培养打造在学科专业方面叫得响的、全国的、世界级的专业学术学科“领头羊”,校区有了“大师”,“大学”的味道便出来了,那时的校区自然便成了底气十足的特色校区。

总之,我们在“思考未来,铸造特色”的道路上,只要尽到了“秉承传统,继往开来”、“放开眼界,接轨世界”、“打破瓶颈,适应环境”、“ 谋划资金,规模建设”,“览天下英才,筹特色校区”六点责任,荣昌校区、美丽校区、特色校区便自然彰显。

作者简介: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畜牧兽医 学科 发展 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精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发挥学会在引导学科发展研究中应有的作用,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组织一批畜牧兽医专家、教授,在调查、文献研究和探讨基础上,撰写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发展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兽医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规模化生产、疫病免疫、诊断、检测、疫情控制与扑灭、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动物药品开发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也将更加关注,畜牧兽医学科对我省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畜牧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引言

畜牧兽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健康以及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畜牧兽医既是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并将其转变为家畜家禽时期;又是现代的学科,拥有完整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特征的科学体系,也是人类在饲养畜禽并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

畜牧兽医学科是综合性应用科学,由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畜牧兽医科学主要包括各种畜禽及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学、饲料营养学、繁殖学、饲养管理学、草地与饲料生产学、环境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中兽医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动物疫病诊断学、动物疫病放射学、动物疫病内科学、动物疫病外科学、动物产科学等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科的研究已扩展和延伸到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科学、食品加工学、畜牧兽医法学、公共管理学、动物卫生经济学等领域。

随着人类对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畜牧兽医学科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社会公共卫生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担供了宽阔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对我省畜牧业生产、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公共卫生、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涉及的主要部门有: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水产)局;省、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市、县(市、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教学、科研部门等。

2 学科体系建设现状

2.1 学科人才培养与教育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农业(畜牧兽医)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在多年开设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86年建立了兽医内科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兽医学研究生,1990年建立了动物生产学硕士点开始招收畜牧学研究生。目前拥有草业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1个,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兽医硕士和农业推广(养殖)硕士专业学位点 2 个。2001―2006年,已培养学士790名、硕士98名。同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与“临床兽医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系)创办于1985年,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4个本科专业,是培养福建省畜牧兽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中专生185名,目前在校生700多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预防兽医学获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主要培养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的畜牧兽医实用人才,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获得“省级精品专业”,2003年以来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专生320名、中专生1500多名。龙岩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等农业学校均设有畜牧兽医专业,已培养畜牧兽医中专生3700多名。此外,我省职业高中学校畜牧兽医班从1983年开始兴办以来,共招生6800多人,毕业6000多人。

省、市、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标准化生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技术、动物检疫、信息管理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仅1991年以来,省里组织培训就达70多次,培训人员上万人次,从而提高全省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各地农函大利用教学培训资源,对全省畜禽生产第一线人员开展了短期培训,共培训4万多人。

我省历来十分重视畜牧、兽医科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目前,“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研究所” 已在石狮建成并通过农业部验收; 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建设的“福建省康牧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农业部资格审查、“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畜禽分子遗传育种工程”也通过省级验收;设在福建农林大学的部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已经立项建设;设在龙岩学院的“预防兽医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已经立项建设。

2.2 机构与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十分重视畜牧兽医机构与队伍建设,历经几次改革和调整,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省级成立畜牧兽医局,设畜牧兽医综合处、兽医处、畜牧处、饲料兽药处,拥有行政编制25人;事业单位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共有全额事业编制94人。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都设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牧等事业机构,共有939人员编制,实际人员1066人(含自收自支);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2483名,实有人员1418人,由于几次改革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影响到机构与队伍的稳定,目前正在理顺;为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实施,我省从2004年起,开始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全省共15043名,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适当津贴补助。此外,全省还拥有畜牧兽医教学、科研人员3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相适应的畜牧兽医的行政事业、教学、科研机构与队伍。

2.3 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逐步加大了对畜牧兽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对动物防疫体系、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了我省主要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场,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

1998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13215万元,建设了96个实验室,面积达19800平方米。其中1个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本能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诊断或确诊;9个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分析、诊断等能力;85个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具体承担辖区内畜禽抗体监测、数据整理、汇总和报告以及样品采集等能力;1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20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基本具备了承担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31个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具备了承担省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和消毒工作;373个乡镇兽医站,大部分初步具备了分发疫苗、实施免疫、样品采集等能力。

1998-2006年,中央和我省累计投入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建设经费5995万元,新建4个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1个国家水禽地方品种畜禽资源基因库和1个种畜性能测定与评估中心。2007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我省畜牧业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已达33914万元,其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5708万元、畜牧业标准化建设13120万元、生猪生产大县奖励3166万元、母猪保险1920万元。

3 学科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

3.1 学科发展现状

3.1.1 畜牧

在畜禽现代育种技术的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以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为重点,已建立了上杭槐猪、莆田黑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福建黄兔、山麻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河田鸡、金湖乌凤鸡、德化黑鸡、长乐灰鹅、闽北白鹅、福清山羊、戴云山羊、福安水牛、晋江马等20个畜禽地方品种保种场和晋江马保种区,并开展了品系选育和配套系选育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金定鸭品系选育和莆田黑鸭高产系选育,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山麻鸭高产系和配套系选育相继都取得了成功,山麻鸭高产系目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存栏量达到3亿以上,成为我国蛋鸭主产区的当家品种;山麻鸭配套系产蛋性能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福建省农科院对半番鸭羽色性状进行研究,揭示了在采用白番鸭作为父本生产白羽半番鸭时,半番鸭白羽毛性状的遗传主要决定于母本,选育成功中型和小型白羽半番鸭的专门化母本品系,《半番鸭白色羽毛遗传及其应用研究》和《小型白羽半番鸭母本选育》分别获得2001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5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了半番鸭生产的经济价值,使我省的半番鸭选育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正在开展羽色功能基因定位的前期研究。番鸭人工授精技术在我省起步较早,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猪RN基因研究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并获得2006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开展了黄牛、山羊以及猪品种的杂交改良,利用BLUP法、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进行番鸭的种用性能选育以及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基金立项。 “优质白番鸭RF系列”列入部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向全国16个省、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望推广应用。“肉鸡、肉鸭RAPD分析、繁育配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和“番鸭选育中动物模型BLUP法的研究”对加快肉禽良种选育及推广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在动物生殖机能的调控与繁殖新技术方面,取得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教育部以及其他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多项。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相关龙头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在我省得到应用。深入研究了奶牛胎儿胎盘的内分泌学、组织学变化与胎儿生长、母体代谢以及母子妊娠期、围产期疾病的关系,提出了胎儿胎盘机能的内分泌学和组织学监测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国外专业学术杂志上20篇,其中SCI论文2篇。在生殖内分泌对生殖机能调控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正着力于研发相关配套技术,力争实现奶牛一年一产,进一步提高禽类生产性能。番鸭就巢性基因及就巢调控技术研究将通过功能基因的辅助选择,提高番鸭繁殖性能,可望在禽类分子育种方面有所突破。

在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全国首创研究出蛋鸭无水面旱地圈养模式并得到推广应用,为水禽提供了替代传统水面放养的生物安全饲养技术。开展了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药物残留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十五”国家奶业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资助;开展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初见成效;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多项产品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并批量生产;探索建立了以生物安全为核心,中兽医药技术为特色的肉猪、半放养优质鸡、黄兔的标准化生产和药残控制技术体系。“无公害猪肉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福建黄兔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2006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半放养优质鸡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猪新型免疫调节剂研究”分别于2007年4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被农业部门和省发改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在天然药物深加工及兽药新产品研究与应用方面,深入研究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中药多功能提取、分离浓缩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常用的中药的有效功能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加工,探讨中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其作用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如“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07年3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鱼腥草系列中草药制剂开发研究”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近年开发出了多种新制剂和系列产品,主要有中药浓缩颗粒制剂、中药超微粉制剂、中药免疫调节剂、中药饲料添加剂、中药散剂等,与有关兽药厂家联合申报取得中兽药制剂生产批文10个,这些制剂在畜牧生产尤其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开发出系列新型兽用透皮吸收制剂,如洛美沙星搽剂、克痢星搽剂,环丙沙星搽剂等,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制出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使用简便、腐蚀性小、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毒副作用小的消毒药系列,如“稳定化戊二醛消毒剂”和“新型溴氯海因缓释型消毒剂”,于2003年通过了农业部评审并获得新兽药证书;研制成功提高动物抗病力、减少应激的新制剂,如烟酸铬、烟酸铜、吡啶-2-羧酸铜,其中烟酸铬获得2002年国家新饲料添加剂证书,2003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3.1.2 兽医

我省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共患病,开展了病原生态学、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62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并鉴定了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已成为我国的标准毒株)以来,对该病的疫苗及单抗诊断技术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获得成果奖3项。其中于1964年研制成功的“伪狂犬病灭活苗”的应用,有效地消灭了牛羊Pr,牛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984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标准”产品,该成果获得1984年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建立了ELISA、免疫荧光法、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抗原和抗体,研制出伪狂犬病快速诊断试剂盒。1990年研究人员采用蚀斑纯化和温度诱变方法,从PRV闽A株(强毒)中选育出伪狂犬病病毒弱毒株(PRV-B),并用PRV-B株制成的鸡胚细胞冻干苗,该苗对猪安全有效,“伪狂犬病弱毒株的选育”于1995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应用离心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研制了PRV新型ISCOM疫苗,该疫苗安全性好,与弱毒疫苗比较,不存在潜伏感染及毒力返强的问题,克服了油乳剂灭活苗常见的刺激性和副作用。该疫苗研制成功,增添了我国伪狂犬病防疫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新型佐剂的引入及效果,对于我国灭活疫苗的研制、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77~1978年对猪链菌病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及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1978年,开始对猪链球病菌苗进行研究,1979年成功研制出“猪链球菌弗氏佐剂灭活疫苗”,被农业部批准列入九种兽医生物制品之一的“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1980年,开展猪链球菌弱毒疫苗的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株安全有效的猪链球菌Ft117弱毒菌,1981年经农业部批准在福建省兽药厂进行中试,在省内外扩大试用范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猪链球菌弱毒冻干疫苗”于1981年被农业部批准列入“猪链球菌弱毒冻干菌苗制造及检验规程”。1983年应农业部成都药械厂的要求,无偿将猪链球菌Ft117弱毒株赠送该厂扩大生产,为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方面,阐明了PRRSV在福建省的流行情况,在福建省内分离了3株PRRSV分离株,通过对病毒生物学特性与分子遗传进化关系的分析,证实了福建省流行的PRRSV属美洲型毒株;用福建省分离的地方毒株进行了弱毒疫苗的初步研究,选育出一株毒力致弱的弱毒株,为进一步研发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应用本地分离株研制了两种不同佐剂的灭活疫苗,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性好,疫苗保护率高。本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在番鸭细小病毒病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研究方面,我省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88年在国内外率先分离鉴定了雏番鸭细小病毒,建立了快速简便以单克隆抗体为核心的诊断方法,研制成分别检测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和抗体的乳胶凝集和乳胶凝集抑制诊断试剂盒,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同时研制成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先后获得成果奖三项,其中“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鉴定和诊断研究”获199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研究” 获200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诊断和防治”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室自1997年以来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进行了病原学、诊断学和疫苗学研究,采用同源胚胎和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在国内首次分离到5株病毒,应用电镜观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T-PCR等方法,完成了病毒形态、理化、生物学、抗原性、基因组特性等分析和病毒基因组部分片断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证明是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病病原,在常规和分子水平上确定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并于2003年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002年由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系在国内首次鉴定该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敏感、特异的检测MDRV的RT-PCR方法,同时应用生物技术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获2004、2005年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该疫苗临床试验已于2008年7月获得农业部批文。国外至今尚无活疫苗。

在鸭出血症病原学及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外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病原为鸭疱疹病毒2型,详细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建立了检测该病病原的血清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快速诊断提供了依据和有效手段;该研究成果荣获福建省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禽霍乱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成功研究出“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1987年有偿转让给湖北省兽医生物药品厂扩大生产,成为我院首个可以转让的科研成果。1988~1989年,开展“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示范推广”项目,两年内在我国20多个省市推广近700万羽份,获经济效益两千多万元。在鸭疫巴氏杆菌病研究方面,从该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特性、培养条件及细菌浓缩技术、血清学、超微结构、荚膜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外膜蛋白(OMP)的提取及分型、基因分型、检测方法的建立、病理组织学、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985~1995年成功研究筛选到抗鸡新城疫病毒、鸡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制成诊断试剂,推广900多万头(羽)份,并获成果奖二项。研制了既适合规模养殖场又适合基层使用的口蹄疫、猪瘟等动物传染病的胶体金试纸条;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禽鸟住白虫病和血变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科研成果。

3.2 主要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对畜牧兽医科技的支持力度,确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即立足本省实际,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开展研究,使畜牧、兽医科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骄人的进展和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省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共有48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技术奖励(如表1所示),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4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0项);按照畜牧兽医分类,其中畜牧28项,兽医20项。审定批准了1个新饲料添加剂和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个国家一类兽药证书。这些成果反映了我省畜牧、兽医科学成就,为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

4 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1 学科发展趋势

畜牧学科研究将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猪、家禽、奶牛(包括奶水牛)、肉牛、山羊、兔的优质品种遗传资源,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培育新品种、新品系或配套系。品质育种、抗病育种将成为畜禽育种的重要内容。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又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利用于环境友好的饲料研究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环境控制、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防控技术等领域研究亦日趋重要。高新技术将在畜产品中广泛应用,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疫病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为防控畜禽重要疫病和共患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未来畜禽疫病研究将更多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开展对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发病机制、共患病原跨种间感染机制、病原的遗传变异、基因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致病性与抗原性之间关系等基础性研究;同时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新型疫苗、诊断制剂和药物,动物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盒是发展方向;预防兽医学的研究进步将在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疫病防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疫病预警预报和疫情快速应对体系。

4.2 关键技术

4.2.1 畜禽遗传育种

(1)技术需求:生产性能测定及遗传评定技术;人工授精及胚胎工程技术;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技术;畜禽数量性状选育技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畜禽超高产育种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猪的新品种(系)以及配套系的选育;优质肉鸡、水禽品种(系)、配套系的选育;山羊新品系的选育;优质肉牛、奶牛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畜禽肉质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我省地方畜禽品种特有DNA资源的分离和鉴定;种畜禽性能测定和遗传评定技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原位保存和易位保存的技术研究。

4.2.2 动物重要疫病防治

(1)技术需求:畜禽疫病预防控制与净化技术;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技术;传统疫苗的改进和完善技术;主要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技术;高效、低毒化学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重点疫病综合防治、合理用药技术;重点普通病与营养代谢病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展重要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病原生态学、流行病学、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研究;开展重点疫病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等诊断与监测试剂盒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研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与免疫增强剂,开展传统疫苗的改进与完善;研制新发生疫病疫苗;加强基因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的研制开发;对工艺路线成熟,具有重大生产应用价值的疫苗开展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生产;开展新型畜禽专用抗菌药物,高效、低毒、低残留抗寄生虫药物,适用于动物用药特点的缓释制剂与靶向制剂、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新型抗感染中草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

4.2.3 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加工设备

(1)技术需求:已有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合理加工生产、优化配制利用技术,以及新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高新技术研制安全、高效添加新品种和已有添加剂品种的低成本、高新技术和产业化生产技术;动物营养物质代谢、需求规律、饲养标准修订和配套饲养技术(含无公害、绿色、有无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大型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饲料加工工艺开发技术;饲料及添加剂原料、产品标准和检测技术;不同畜禽地方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饲料谷物、蛋白质饲料等的优化生产利用技术;青粗饲料利用新技术;适用我省饲养特点、不同类型饲料配方的研究与产业化生产技术;氨基酸、基因工程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有机微量元素、代谢调控剂、畜产品品质改进剂、药物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关键设备与工艺,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支持技术;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与仿生饲料的生产技术。

4.2.4 草山草坡保护利用及草业开发

(1)技术需求:牧草品种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技术;牧草良种选育及良繁生产技术;南方草山草坡(丘陵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产品产业化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技术;丰产、优质、多抗、适宜放牧、刈割、环保、绿化等不同用途的特种牧草及饲料作物新品选育,优质牧草良种繁育技术;不同类型种子的采集、清洗、加工技术,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及集约化生产技术;不同草产品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开发;筛选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草食动物的四季牧草轮供品种。

4.2.5 畜产品加工

(1)技术需求: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现代化生产技术;畜产品加工原料及制品质量控制及监督监测技术;功能性食品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动物性食品风味物质功能成份、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发;优质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型动物性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与设备开发;冷却肉、液态奶、液态蛋白质、清洁、卫生、现代加工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特种动物产品深加工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皮、毛、绒现代清洁初加工技术研究。畜禽副产品清洁加工利用技术开发;屠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原料与制品保鲜技术开发;大宗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开发。畜产品与制品质量分类分级标准的制定及监测技术开发。

4.2.6 畜禽场环境控制与废弃无害化、资源化

(1)技术需求:高效、低耗,最少污染“清洁生产”环境质量保证技术;畜禽场废弃物无害化自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新型安全无污染饲养工艺与配套设备开发技术;环境标准、质量监督检测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畜禽饲养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和设备,节能、高效、低耗、装配化、标准化猪鸡环境设施的开发,新型清洁饲养工艺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粪尿高分离固液分离技术设备研制;一体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自理新技术与设备;经济型固体废弃物快速发酵技术,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及设备,N素损失控制技术;液体粪便土地直接利用技术和配套设备;臭气控制新技术。

5 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5.1 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兽医学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与畜牧业发展需要动物疫病控制需要相比,我省畜牧兽医学科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畜牧业科技投入比重偏低。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投入很低,如2004年至2007年,省级安排农业科技专项仅为12886万元;而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科技资源各项投入在我省农业总投入中的比重不足15%,这与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23%以上的比重不相称。

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畜禽遗传育种技术滞后,对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研究不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营养和饲料添加剂核心技术较少;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病原的基础研究、生态分布与流行规律研究不够深入,重大传染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比较落后,与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寄生虫病研究尤为落后;兽药特别是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的研究还需加强;草山草坡保护利用、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畜禽场环境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畜牧兽医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少,跟踪模仿研究多;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平台,国内外竞争力不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少;缺乏处于国内外前沿的高素质研究团队,科研人力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5.2 建议

5.2.1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畜牧、兽医科学所需的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合理布局研究技术平台,提高学科的创新能力。重点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安全Ⅲ级和Ⅱ级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等,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基因库、种畜质量遗传评估中心、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畜禽防疫体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5.2.2 加强学科人才培养与整合

结合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同时吸引和凝聚海外优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企业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性地开展畜牧兽医重大技术研究,并建立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的长效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

5.2.3 加大学科关键技术攻关

要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大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投入力度,重点在畜禽优质高效高产技术、畜禽主要疫病的防控技术、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技术、健康养殖与生态保护技术等方面加大攻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07-农村篇)[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2] 陈越,杜生明. 21世纪初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展望[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7-2008)[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课题组成员:

1. 梁全顺,福建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兽医师。

2. 王寿昆,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3. 庄向生,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医学生; 实验教学;病理生理学;GMER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2001年提出“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简称GMER),它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评估结果和能力领域[1]: ① 职业态度、价值、伦理和行为;② 医学基础科学知识;③ 沟通技能; ④ 临床技能;⑤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 信息管理;⑦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在我校医学生人数多,个性化医学培养明显不足。而个性化培养与GMER为目标的医学教育相辅相成,因此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医学教育质量。

病理生理学实验均为动物模型为基础的科研小组实验模式,其机制同时紧密联系临床知识,因此我们拟开展与临床接轨的以动物模型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目的整合整体化方案培养医学生基础学习和科研能力,因此探索结合GMER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的实验教学势必能带动医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一、 教师培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医学教学常采用直接灌输方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以GMER为目标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从各方面教书育人,如职业性、伦理学教育、以及临床技能、语言沟通培训、思维判断训练等加以侧重。因此,教师是以GMER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通过教师集体备课,试讲、专家指导、综合评定、学生评价等从GMER的要求中培训、提高教学水平,适应GMER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及其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动力是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教育问题的核心。

1、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国内外有经验的大学和相关专家来学校讲学和举办学习班,交流和学习GMER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经验。重点培训GMER目标要求,评价体系考核方法。

2、请院内资深专家教授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他们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大纲理解非常透彻。对青年教师在对大纲的理解、重点难点、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病例的收集方面的培训很重要,让他们找准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的结合点。

二、实验技术教师

传统至今,实验技术人员被称为“辅助系列人员”,在本研究探索中,努力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积极出谋划策,探讨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方案。如GMER目标要求中,对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基础知识等方面有全面的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再设计病理生理学实验中着重设计数个临床模拟案例,结合临床实践,促进医学生了解临床实例,加深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我们设计了“高钾血症对心脏毒性的影响”实验,在理论教学中,首先介绍了相关基础知识,然后在实验过程中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科学方法进行性提高其血钾浓度,观测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最后在临床学院附属医院见习相关疾病的模拟、真实案例,过程中通过穿插讲解,师生交流等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理解,增强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病理生理学实验项目内容建设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而病理生理学实验是培养医学生走向临床科研的关键环节。病理生理学实验均需以临床疾病的发生为核心,因此实验项目的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所以实验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

1.加强对实验项目构思、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教师要认识、接受GMER为目标教学模式的思想、体会教学模式的内在精髓,形成以GMER为目标的思维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科研实例,要求覆盖面广,基本疾病、疑难病例兼具、项目经周密筹划、反复论证实践,制定出合理的实验项目库。

2.因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综合的医学学科,因此成立跨学科的专题组非常重要,由专题组组织教师在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修钉实验项目库、编写适应GMER要求的实验教材。

3.以病理生理学实验项目的构建过程,以实验小组对单位,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医学生个性化科研探索精神,培养科研型医学人才。

四、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深化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

沟通能力是医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的七大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期间,为他们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大有帮助。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和执行过程中,穿插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这尤其在当今的医学环境中至关重要。

总之,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学生及实验技术人员三者有机结合,以GMER为核心目标,才可能保证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而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医学生医学知识、临床技能的掌握,还可全面提高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素质,实现师生互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Wojtczak A,Schwarz MR.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in Medical Education[J]. Medical Teacher,2000,22(6):555- 559

[2] IIME Core Committee.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J].Medical Teacher,2002,24(2):130- 135

[3] Barrows HS. 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J]. Med Educ. 1986, 20: 481-486.

[4] 刘丽娟,许劲松,王悦.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37-47

[5] 高琴 朱晒红 金龙玉 临床医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9(2);233-238

[6]刘英等, 对毕业生获取“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07):34-56

[7]. 武晓慧与杨蕙宇, 基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临床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 临床医学工程, 2012(09):67-77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专业技术;自然疗法;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ince "Eleventh Five-Year" plan.Methods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iscipline from all military sanatoriums since "Eleventh Five-Year"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Since "Eleventh Five-Year",the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n our army had realized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medies and modern technologies,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ies and Western medicine technologies,and combination of experience-based medicine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Technology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ombined past and present,Chinese and Western,and theory and practice.ConclusionThe three "combinations" showing special features is not only one characteristic that different from other medicine disciplines,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new developments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Key words】Professional Technology;Natural Remedie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

疗养康复医学是疗养医学与康复医学交叉、渗透、整合而成的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在核心技术上疗养医学与康复医学有所不同,一个偏重于自然疗法和传统疗法,一个偏重于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疗养康复医学”将二者求同存异,使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融通重整,形成了鲜明的专业技术特色。

1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古今之间

“自然因子疗法”是疗养康复医学最主要、最古老的技术之一。俄罗斯对自然因子疗法研究的深度和日本对自然因子应用的广度有目共睹。近年来,全军疗养院在四医大陈景藻教授的倡导下,兴起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因子疗法进行研究应用的热潮。

1.1地处温泉的疗养院对矿泉疗法的研究应用 临潼疗养院徐莉等[1]深入分析了临潼硫酸盐、氯化物、重碳酸钠、氟水弱氡复合型矿泉的温热效应、力学原理、理化性质及其对人体多项生化指标、微循环、血流变、脑血流等的影响,研究了临潼矿泉对亚健康军人、高原作业后军人、抗震救灾人员的心理、疲劳状态、睡眠质量、颈腰背痛等方面的作用疗效,近3年在《中国疗养医学》上发表的系列论著13篇;武汉疗养院范平等[2]对咸宁硫磺石膏低氡温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近4 00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大样本人群专病治疗的疗效观察和作用机理研究;昆明疗养院黎英[3]对重碳酸钙、镁高热型温泉和氯化物及硅酸矿泉进行了骨关节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研究,探讨了自然因子治疗顽疾的新路;兴城疗养院刘欣等[4]用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独到;230医院五龙背疗养区张衍波等对温泉泥疗的机理深入探讨,利用地表深1.5 m的紫黑色火山泥通过温泉数年浸泡滋养,加热至22℃~24℃,制成温泉泥,对软组织伤、风湿类疾病、创伤、训练伤后进行康复治疗,疗效喜人。

1.2地处海滨的疗养院对海水疗法的研究应用青岛一疗朱红宇等[5]探讨了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以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北戴河疗养院段利平等[6]观察了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鼓浪屿疗养院郑芳等[7]分析了海滨康复疗养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做功指数、左心室功能以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李秀增等[8]进行了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观测;烟台疗养院高鹰等[9]研究了海水浴疗法在保健养生防治疾病中的机理作用。多元化的研究加深了对海水疗法理性认识。

1.3地处湖滨的疗养院对景观疗法的研究应用西湖之滨的杭州疗养院赵瑞祥[10]研究了景观疗养因子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神经系统调节、生物反馈效应、心理血压调节等作用及景观文化内涵;东湖之滨的武汉疗养院余红英等[11]用滤膜采样等检验检测方法研究了气候、湖水等自然因子和人文景观,并对慢性下腰痛、颈椎病、飞行疲劳等飞行员航空性疾病进行了自然因子和人文景观治疗的疗效观察;太湖之滨的总装无锡疗养院也发表了关于湖滨景观治疗各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有关报道。

1.4地处山林的疗养院对森林疗法的研究应用庐山疗养院、峨眉疗养院、武汉疗养院鸡公山疗区分别对所在地的自然疗养因子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量化检测分析研究以及疗养康复临床应用。

古老的自然因子疗法在现代高科技检验检测和离子水平的研究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中西之间

中医疗法是疗养康复医学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一。被美国西医界称作“创造奇迹的中医师”的田小明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创建了第一个中国针灸诊所,成功医治了很多疑难病症患者,2007年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授予“国际杰出医师贡献奖”,成为首位由美国总统亲自任命担任白宫医政委员的中医专家。我国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以及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等研究,构成其学术成就的主要内容,他带领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以世界先进设备、当代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的中医针灸学,充分发挥中医针灸、推拿、药物、洗浴、气功等疗法的独特优势,促进了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12]。他们的成功经验,为疗养康复医学指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结合的道路。

与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一样,近年来我军在疗养康复技术的中西结合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大连疗养院“全军软组织病诊疗康复中心”杜杰等将针、刀、药结合的中医治疗方法与磁振热、低周波、高射频等西医物理治疗技术相结合,创造了“非手术软系疗法”用于软组织伤治疗康复,中心研制的“功能数显脊柱治疗机”创造性地将中医、物理治疗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治疗脊柱损伤性疾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青岛二疗“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陈庆华等创造的“六位一体序贯疗法”、“三针两药一整脊”(神经阻滞注射针、一穴多针平衡针、小针刀,内服外用中西两类药,手法整复关节解剖位置)与康复治疗的PNF技术、大脑功能重塑技术等相结合,促进脑卒中康复,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兴城疗养院“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第五临床诊疗中心和“全军软伤疼痛治疗与康复研究中心”潘德金等,将中医整脊调衡、穴位压痛验证小关节错位等中医技术与激光射频等微创介入技术相结合治疗软伤疼痛达到新水平。

3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理论与实践之间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医学发展中的流行词汇,其含义为:充分、正确、明智地利用最新、最可靠的各种医疗手段为病人制定最有效的医疗方案。20世纪末,康复医学界又提出了“循证康复”(evidence based rehabilitation,EBR)的观点,认为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如何采集到客观科学的临床资料、如何利用相关的数据库、如何收集和正确分析文献资料以及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等“循症”过程,是获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13]。

近年来随着疗养康复医学科技工作者学历的不断提高和对“循证医学”的共识,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从事疗养康复医学实践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北戴河疗养院邢建华等[14]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为肾病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打下可靠基础;青岛第二疗养院侯建明等[15]用“循证医学”研究银耳多糖对免疫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酶法逆向提取工艺,为心血管代谢异常、各种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中药康复做好充分准备;临潼疗养院王忠波[16]用“循证医学”探讨TCD对模拟失重下脑动脉血流的检测,为航天员疗养康复寻找正确依据;广州疗养院郑军等[17]用“循证医学”分析腰身指数、腰臀指数、体重指数、踝肱指数、脉压指数等“五指数”对心血管代谢危险的早期评估价值,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康复提供明智方法。

综上所述,疗养康复医学的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融通重整的专业技术特色,是疗养康复医学专业技术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十一五”以来我军疗养康复医学学科新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徐莉,王绍林,仝武军.临潼自然疗养因子矿泉的临床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6):530-531.

[2]范平,刘晓君,刘明桥,等.咸宁疗养区自然疗养因子调查与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3.

[3]黎英.温泉浴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1):645-646.

[4]刘欣,王梁一代,张宁.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8-30.

[5]朱红宇,王珩.青岛海滨疗养因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3):133-134.

[6]段利平,李娟,宋丽,等.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病降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7):

387-388.

[7]郑芳,戴蓉,林玲.海水浴体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5):452-455.

[8]李秀增,余涛,戴明,等.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观测[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578-579.

[9]高鹰,王庆涛.海水浴疗法在保健养生防治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1-12.

[10]赵瑞祥.景观疗养因子对机体作用的研究[J].中国疗 养医学,2009,18(3):195-196.

[11]余红英,张奕.武汉自然疗养因子治疗飞行员航空性 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4): 193-194.

[12]石学敏.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 [J].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29.

[13]范建中.物理医学与康复的百年进展[J].人民军医, 2002,45(1):49-50.

[14]邢建华,翟红莉.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近况[J].中 国疗养医学,2007,16(2):68-69.

[15]侯建明,蓝进,郭树兴,等.酶法逆向提取银耳多糖的 工艺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4):292-293.

[16]王忠波.TCD对模拟失重下脑动脉血流的检测[J].中 国疗养医学,2009,18(5):391-393.

[17]郑军,肖,杨洁,等.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腰身指数 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J].心脏杂志,2008, 20(5):616-617.

动物医学学科评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综合评价;方法;鼠疫防治

[中图分类号] R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9(b)-0164-03

综合评价方法是通过模型运用多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的一种方法[1]。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数百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各个学科中使用,且相当一部分评价方法在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3],但在鼠疫防治领域,综合评价方法的使用并不多见。鼠疫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生与流行过程不仅存在人类间疾病流行的环节、动物间疾病流行的环节,还必须有一定的自然环境支持这种疾病的存在[4]。因此,由鼠疫引起的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众多社会部门的参与才能完成,其效果受到了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这一现象对选用高效的鼠疫防控策略和措施增加了困难。所以利用各种鼠疫流行病学资料,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选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对鼠疫防控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将有助于鼠疫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和鼠疫防治学科的发展。本文将在其他学科尤其是卫生领域发展较为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探索其在鼠疫防治工作中能够加以利用的思路,为鼠疫防治工作中的综合评价探索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 层次分析法(AHP)

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运筹学家Saaty教授[5-6]提出的一种对复杂现象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建立起逻辑清晰的层次结构模型,从而利用较少的信息分层次、分目标、分准则地为复杂决策提供解决方案。该法逻辑层次清晰分明,等级划分准确细致,可以充分体现各级各类评价指标对总评价目标的具体作用,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与稳定,增加了评价结果的使用价值。

目前,AHP被用于卫生事业管理、各种疾病监测和卫生检验检测以及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等[8-9],并在鼠疫治疗药物筛选研究中取得了理想的评价效果[10]。根据AHP和鼠疫防控工作的特点,可进一步将该评价方法运用于动物鼠疫监测、鼠疫防控策略和措施的选择、鼠疫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新的鼠疫防治策略与措施的效果评价、鼠疫疫情处置评估以及鼠疫防治影响因素分析等具体工作中,推动鼠疫防控工作质量控制,保证鼠疫防控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L.A.Zadeh教授提出的一种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模糊关系合成原理,针对评价对象在定性和定量上的模糊性,选用多个评价因子对评判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11]。

医学是一门信息量非常庞大的自然科学,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模糊信息,模糊数学理论在这一领域如临床、卫生资源配置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13]。鼠疫防治包括了多部门参与的多维度协同工作,不论动物疫情还是人间疫情的发生和处置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的种群与数量变化以及防治效果等都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可以尝试将已被广泛应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鼠疫防治领域,利用该方法在处理模糊数据上的优势来对鼠疫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推动提高鼠疫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质量。

3 灰色关联分析法(GRA)

GRA是通过关联程度来量化研究对象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14],是由邓聚龙教授[15]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关联度分析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间的联系,并能够按照事件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其间的相互关系。

该方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把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态、医学等领域,结合数理方法发展成了一套解决信息不完全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加之其对样本量的要求较低,也不要求样本具有典型的分布规律,因此在研究数据较少和资料条件不满足相关统计要求时,该方法非常实用。此外,该方法计算简单、通俗易懂,其评价结果稳定可靠,因此,该方法在诸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16-17]。

鼠疫作为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对其保菌机制、疫情发生规律等问题尚不明确,疫情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都还不够成熟,针对疫源地区大型项目的鼠疫卫生学评估仍然缺乏,记录在案的鼠疫监测和防治数据往往不具有典型的分布规律且核心数据样本量小,利用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很难得到较高质量的统计结果。因此,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在鼠疫防治工作中找到较好的实践基础,能够获得合理可靠的鼠疫防治综合评价结果,从而推动鼠疫防治工作创新。

4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DEA是由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W.W.Copper和E.Rhodes于1978年提出、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项层绩效评价方法[18]。DEA在处理多指标输入和多指标输出问题上具有绝对优势,在使用中不需要基于决策者个人判断的指标权重,降低了个人判断和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可以高效地分析干预措施的效益,是评价具有相同类型投入和产出的若干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常用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金融投资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对非盈利的公共服务部门如学校、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等的综合评价中[19-20]。因此,可以将DEA与鼠疫防治工作的特点相结合,优化鼠疫防治资源配置,改进鼠疫防治策略,评价现有防治措施效果等。

5 TOPSIS法

TOPSIS法是C.L.Hwang和K.Yoon于1981年提出的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21]。该方法对各指标数据分布及样本含量没有严格的要求,对原始数据信息利用比较充分,消除了不同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因此,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医疗质量控制、医院管理、效益评价、卫生决策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领域[22-23],根据鼠疫防治工作数据的特点,可将该方法用于鼠疫防治工作的综合评价,比较各年度、各地区及不同防控措施之间的防治效果,寻求影响鼠疫防治工作的主要因素,逐步提高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和监测能力。

6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可以综合分析多变量信息对样本或评价对象进行分类,并利用聚类谱系图谱直观地表达样本或评价对象的分类结果,从而可以清楚地了解各个样本或评价对象及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进一步根据所选变量的分类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主要变量来进行判断分析或发现评价目标的特点,基于上述特点和优势,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被并取得了理想的评价效果[24-25]。在鼠疫防治工作中,可以利用聚类分析法寻找不同地区鼠疫疫源特点的异同,如发现各地区重要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的共同区域、确定不同地区鼠疫病原菌在生物学特性上的亲缘关系等,从而应地制宜地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高鼠疫防治效率。

7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

除以上所列方法之外,尚有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密切值法、秩和比法、综合评分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判别分析法、决策树法、主成分分析法、普通相关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因子分析法、正交设计分析法、Meta分析和优序法等被用于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根据各自的特点,可用在鼠疫防治相关领域的综合评价,提高鼠疫防治工作质量,推动鼠疫防治学科发展。

8 综合评价方法的计算机实现

目前已有学者开发研制出了专门的现代综合评价软件包MCE[26]和基于Excel开发的CES 1.0[27]等工具,可以便利快速地完成AHP、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TOPSIS法、RSR等综合评价方法的计算,且其计算结果稳定可靠,提高了这些模型与方法的评价效能。此外,尚可利用Matlab、SAS编程和SPSS模块以及Excel对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增强了这些综合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9 小结与展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鼠疫在全球重新进入活跃时期,我国原有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在逐步扩大,一些静息了多年的疫源地重新流行,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不断被发现[28-32],动物鼠疫持续流行,人间鼠疫的局部暴发时有发生,并且出现了向人口密集城市逼近的趋势[33],鼠疫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类仍然具有灾难性的威胁。2004年10月,青海省囊欠县暴发肺鼠疫,2009年7月,青海省兴海县又发生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34-35]。同时,由于鼠疫疫源地区交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鼠疫远距离传播的风险,可能增加鼠疫疫情传入非疫源地区的潜在风险[36]。在我国,人间鼠疫来自于动物鼠疫,大部分的人间鼠疫疫情是在没有监测到动物鼠疫的情况下发生的[37]。因此,选用适宜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手段对现行的鼠疫防治策略和措施进行评估,提高鼠疫防治能力显得非常迫切。目前,基于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来提高鼠疫防控水平的工作策略在我国还不多见。

长期以来,我国在以预防为主的鼠疫防治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鼠疫监测和疫情数据,但由于目前我国在鼠疫防治领域仍然以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为主,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相对较少,限制了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宝贵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不利于鼠疫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和鼠疫防治学科的快速发展。选用科学高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鼠疫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提高这些来之不易的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探索鼠疫流行规律,有助于鼠疫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改进与落实。因此,根据目前鼠疫防治的实际情况,依据评价目标以及评价指标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综合评价方法,或联合使用相关的综合评价方法,或将某些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组合集成[38],仔细地理解、分析、掌握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使用条件和鼠疫防治工作中各项指标的意义,就能够得到真实、合理、可靠的综合评价结果,为鼠疫的预测预报及疫情快速发现与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科学地指导鼠疫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一任,孙振球.医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2):228-231.

[2] Baykaso■lu A,Dereli T,Yilankirkan N. Application of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surgical gown and drape selection:a case study [J]. Am J Infect Control, 2009,37(3):215-226.

[3] 王芳,金建强,张全红,等.综合评价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42-443.

[4] 俞东征.共患传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81-482.

[5] Saaty TL. Fund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priority theory with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 Pittsburgh:RWS Publications,1994:1-2.

[6] Saaly T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 New York:McGraw Hill,1980:1.

[7] Herath G. Incorporating community objectives in improved wetland management: the use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 J Environ Manage,2004,70(3):263-273.

[8] Shin T,Kim CB,Ahn YH,et al. The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expanded national immunization policies in Korea using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 Vaccine,2009,27(5):792-802.

[9] 方鹏骞,李翠.层次分析法在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8,24(4):389-392.

[10] 魏荣杰.鼠疫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综合评价[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5):485-488.

[11] 姜芳晶,杨维中.医学常用综合评价方法[J].疾病监测,2006,21(6):325-328.

[12] 杨小燕,申俊龙.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的满意度测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1:767-768.

[13] 安志萍,赵丽萍.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医疗装备维修决策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6):52-54.

[14] 刘,薛喜成,何勇.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1):15-17.

[15]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12.

[16] Lin CH. Classification enhancibl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or cardiac arrhythmias discrimination [J]. Med Biol Eng Comput,2006, 44:311-320.

[17] Tan X,Li Y,Chen M. Applications of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in gastroenterology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11(22):3457-3460.

[18] Sherman HD. Hospit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echnique [J]. Medical Care,1984,22(10):922-938.

[19] 周海滨,彭绩,程锦泉,等.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法[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36-37.

[20] Rattanachotphanit T,Limwattananon C,Limwattananon S,et al. Assessing the efficency of hospital pharmacy services in Thai public district hospitals [J]. 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08,39(4):753-765.

[21]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4-518.

[22] 黄铭华,李放军,李俊华,等.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湖南省AFP病例监测质量[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3):172-175.

[23] Ferrari MD,Goadsby PJ,Lipton RB,et al. The use of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odels in evaluating triptan treatment options in migraine [J]. J Neurol,2005,252:10261032.

[24] 吴瑞华,李鲁.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的聚类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9,11:41-44.

[25] Kim YK,Kim YJ,Yun PY,et al. Evaluation of skeletal and sur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relapse of mandibular setback surgery using the bioabsorbable plate [J].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2009, 37,63-68.

[26] 杜栋,庞清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10-219.

[27] 孙振球.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03-231.

[28] 俞东征.共患传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64-465.

[29] 丛显斌,张春华.世界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及人间鼠疫流行概况[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9,28(4):357-360.

[30] 田富彰,崔百忠,王国钧,等.1981-2006年我国鼠疫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8,27(6):651-653.

[31] 刘振才.加快建立我国鼠疫预警系统[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 25(6):591-592.

[32] 张志凯,俞东征.我国鼠疫的现状与预防控制[J].传染病信息,2005, 18(1):9-10.

[33] 王祖郧,王振华.青藏高原人间鼠疫频发因素及对策探讨[J].地方病通报,2011,26(1):44-46.

[34] 王虎,焦巴太,王国钧,等.青海省囊谦县人间肺鼠疫爆发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84-686.

[35] 魏崴.鼠疫:延续千年的斗争[J].华东科技,2009,(9):74-75.

[36] Levett J. A new opportunity for public health development athens 2004 [J]. Prehosp Disaster Med,2004,2:130-132.

[37] 俞东征.中国鼠疫监测的现状与发展[J].疾病监测,2007,22(7):433-435.

[38] 杨印生,谢鹏扬,李洪伟.基于DEA的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3(1):98-101.

上一篇:财务智能化管理范文 下一篇:生物学科教学范文